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精选8篇)
北京北方人瑞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项目为引导、岗位为导向、任务为驱动、工作流程为主线,依托校内实训基地(中心)、合作企业,将工作过程划分为若干单元,在每个单元中,贯穿“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使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紧密配合;教学目标与工作目标紧密配合;单元内部知识提升、能力提高、素质养成紧密配合;课程结构与任务构成紧密配合;教学进程与工作进程紧密配合,把“教、学、做”统一在教学全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专业新知识、新技能的兴趣,提高了实际技能。有效构建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构建了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完全统一的工学单元紧密配合人才培养模式。
北京北方人瑞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相信只有优秀的讲师才能教导出优秀的学生,因此本着对学员、对企业负责的原则,对讲师团队按照“知名企业就业经历”、“一线坐席工作经验”、“团队管理经验”、“工作业绩优异”、“强烈的责任心”五大筛选原则进行严格筛选。目前公司所有的讲师来自戴尔、电信、阿里巴巴等国内一流企业,并且均有在一线工作经验和管理岗位长时间工作的经验。通过精英的讲师团队,学员可以在短时间内与国内最优秀的企业零距离接触。
北京北方人瑞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不仅是培训之后给学员提供一份就业岗位,更是要做到帮助学员成功在企业站稳脚步,并获得发展。北京北方人瑞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会跟踪每个毕业的学员在企业的表现情况,并根据学员遇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后续指导。
面向学员:人瑞学校提供的不仅是一次技能培训,更是一场职业化塑造。
面向企业:人瑞学校严格考核,确保我们的学员获得真正的能力才就业。
面向社会:以优质的学员培训和就业服务承载对于呼叫中心产业的责任。
企业文化:
企业愿景——中国职业教育领域最具创新性和社会价值的公司
企业使命——提升职业竞争力,改善工作和生活
价 值 观——成就客户同心共赢求精务实
一、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差异分析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虽然是教育体制中的两个阶段, 但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两个部分, 他们互相影响, 互相作用。中学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大学教育的效果, 大学教育是对中学教育的升华和延伸。只有在认识到两者的关系基础之上, 仔细研究两者的差异, 才能做好新生入学教育, 做好两者的衔接, 平稳过渡。
总结一下, 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学习环境不同
大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对于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中时期的死记硬背, 填鸭式教育明显不适应大学教育。相比高中的填充式教育, 大学教育侧重启发和引导, 因此在授课方式, 评估方法, 学习方法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不同, 甚至是大相径庭。
1. 授课形式变化
与中学的小课堂, 通识教育, 固定科目, 侧重知识灌输不涉及技能训练和专业学习的特点相比, 大学则是名副其实的“大课堂”。
首先从直观上来讲, 大学的“大”, 体现在课堂上上课人数众多, 除了一些专业课程分班级, 限定人数以外, 大学的很多课程上课人数超百人。而且, 秉承着包容办学, 兼收并蓄的宗旨, 大学的课堂全面开放, 不同专业, 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甚至一些大学面向校外人士, 为全社会提供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平台。
其次, 大学课堂的“大”体现在内容的多样和丰富。不同于中学教育依照课本, 按部就班的学习。大学课堂上, 老师可以根据章节, 专题进行不断的深入和延展, 学生除了需要学习教材之外, 还要广泛的阅读相关书籍。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更多的是一种观点, 是引导和启发。
最后, 大学教育划分了专业, 并且与职业挂钩。尤其是在高年级阶段, 学校还会适当安排一些实习课程, 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自己的所学专业。
2. 评估方法变化
说到中学教育, 最让广大中学生刻骨铭心的就是一场接一场的考试。由于面对升学压力, 老师不得不使用考试这一唯一也最有效的手段来督促学生不断学习, 分数也成了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但是, 到了大学阶段“唯分数论”的评估方式彻底打破。无论是课后作业, 还是期末考核都形式多样。除了常规的考试之外, 有的需要撰写学术论文, 调研报告, 有的需要小组讨论, 考试的形式除了纸质试卷之外也有电子版的, 甚至是录音和视频。任课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出勤, 上课表现, 平时作业, 期中期末成绩, 论文等等综合打分。可以说既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 更是对于团队合作, 人际交往, 逻辑思维, 文字表达及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考量。
3. 学习方法变化
新生初入大学面对一学期十几门科目, 每一门课老师布置的大量的阅读书目和作业, 常常难以招架, 因为中学阶段与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也是有所不同的。中学阶段是单一的考试导向, 因此题海战术是学生最常用的方法, 对付中学考纲当中固定的一些知识点, 进行反复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直接成就高分考生。而进入大学以后, 学习方法应侧重思考, 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广泛的阅读与研究, 学会进行逻辑思维, 进行归纳总结, 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以上学习环境的变化使得新生进入大学以后容易产生两种情绪:一种是“大学轻松论”, 认为大学课堂没有老师管, 作业少, 考试只要六十分万岁, 毕业也很容易糊弄。因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贪图享乐, 日日沉溺于网络游戏, 将精力放在逛街, 谈恋爱和过多的社团活动中, 逐渐迷失自我, 荒废光阴。另一种是“大学辛苦论”, 认为大学知识纷繁复杂, 难以驾驭, 进而怀疑自己学习的能力, 在别人轻松通过考试而自己门门挂科的时候, 压力过大, 失去自信, 打退堂鼓, 严重的可能会产生抑郁的心理问题。
(二) 管理模式的变化
从学校管理层面来比较, 中学阶段的管理模式是“保姆式”的贴身管理。班主任老师负责整个班集体的学习, 纪律, 日常活动管理。由于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 主要的活动就是学习, 因此班主任以及其他任课老师帮学生制定了一系列规定, 要求学生严格执行, 比如学习方面, 每天学什么内容, 什么时候测试学习效果, 每一名学生学习成绩如何, 成绩下降应该如何辅导, 都有老师全程帮助。在家里, 父母对孩子的关心更是衣食住行, 面面俱到。而大学阶段的教育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自我约束, 自我管理, 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 选择未来的发展道路, 根据个人需要自主决定学习哪些知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进入大学以后, 学生发现老师除了上课, 其它时间并不总是能见到, 即使是辅导员老师, 因为所带班级太多, 平时关注的仅仅是一小部分家庭特别困难, 或者行为习惯出现问题的学生, 而对于广大普通学生可能一年也只能见几回面。
因此, 突然从“保姆式”管理转换到自主管理模式的新生们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应的现象:比如说, 有的孩子自主能力较差, 没有老师帮忙制定学习计划, 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少了高考的目标, 学习和生活顿时失去方向。容易消极堕落, 自暴自弃。
(三) 人际问题出现
人都是社会动物, 每天我们都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学会处理不同关系。但是相对而言, 学生阶段由于专职学习, 老师和家长为孩子人为筑起了一堵“与世隔绝”的围墙, 因此, 中学阶段学生面临的人际环境相对简单, 单一, 遇到的人际困难也较少。而相比而言, 大学面临的人际环境就要多元复杂的多。
中学阶段由于同学们基本都来自同一个地区, 因此生活习惯等都大致类似, 且由于相处的场所基本是单一的教室, 几乎不存在什么人际矛盾。而家长和老师一致灌输的都是“学习最重要”的观点, 即使一些学生性格孤僻内向, 也会因为成绩好而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然后进入大学以后, 同学们来自全国各个地方, 甚至还有外国同学, 生活习惯, 思维方式, 家庭背景, 生活态度, 口音, 口味, 爱好等等都不一样。再考虑到除了教室以外还有宿舍, 其他社团活动等等不同场合地点, 矛盾自然会出现。
此外, 大学阶段学生需要处理的关系除了同学之间, 还有与其他院系同学的关系、高年级学长学姐的关系、宿舍管理阿姨的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辅导员及任课老师的关系等等, 在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中自然会出现一些问题。
(四) 生活环境变化
中学阶段, 大部分的学生在家由父母照顾, 即使是住校生父母也会经常探望, 替他们洗衣服, 整理床铺, 因此大部分学生没有过真正独立自主的体验。而进入大学以后新生要面对很多难题, 新的地方, 可能离家千里之外, 气候不适, 习惯不同, 风俗不同, 首次住集体宿舍, 和其他的陌生同龄人分享一个空间。初次面对这些难题, 新生们不免茫然不知所措, 产生强烈的孤独感, 思念家乡, 亲人, 朋友。这些情绪可能会带来强烈的焦躁感, 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对策
面对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诸多差异, 我们有必要对大学新生进行入学教育, 帮助他们迅速调整心态, 转换角色定位, 规划大学生涯, 选择自我发展的合适道路, 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成长, 也有利于学校的管理和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1.学业辅导
学业辅导是一项长期工程, 并不能一蹴而就, 从小形成的学习习惯想要立即改正谈何容易, 因此需要老师建立长期的辅导机制, 并且建立学生个人学业档案, 从新生入学之初起进行追踪, 并且分阶段评估, 过程中不断修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直到学生毕业。
学业辅导首先在新生开始上课前一个星期进行大学专业背景介绍, 专业前景, 就业趋势, 使学生形成初步的专业概念, 培养对专业的兴趣。这个阶段可以邀请院系专业老师, 相关领域的优秀校友介绍经验。也可以请在校的高年级学生介绍自己的经验, 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方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 养成思考和阅读的习惯,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不拘泥于老师上课讲授的知识, 保留对于知识的渴求。同时, 要在新生阶段就灌输职业规划意识, 要求学生们花一些时间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发展道路, 并与同学老师们进行交流, 找到实现职业目标的具体路径。
2.心理疏导
新生初入校园, 由于生活习惯, 地域, 气候, 性格, 生活自理能力等各方面不适所引起的心理问题不少, 学校应及时进行疏导, 召开团体心理讲座, 普及心理健康意识, 要求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及时与心理老师沟通谈心, 寻求帮助。
同时, 辅导员老师要适时关心班级学生, 尤其是家庭经济条件差, 成绩不好, 家庭出现变故或者行为异常的学生。要引导学生逐渐摒弃自私的小我思想, 融入到班级, 宿舍的集体之中, 积极参加班级的一些活动, 与同学们交流感情, 不封闭自己, 隐藏情感。遇到问题也不要慌张, 要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同时, 培养一些得力的班级干部十分重要。作为辅导员老师的“喉舌”, 这些学生可以敏锐的向老师汇报班级情况, 部分同学的动向, 及时发现问题。
如果有可能, 辅导员老师亦应掌握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 发现学生出现异常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 找到出现问题的根源, 与家长一起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3.生活指导
生活指导方面事无巨细, 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的力量, 提前印发校园小贴士, 详细介绍校园内部结构, 以及外部设施。比如校园地图, 标注不同教学楼, 食堂, 图书馆的名称和地点。校外交通指南, 去火车站汽车站的路线, 哪里有超市, 哪里有好吃的。校园重要电话, 比如辅导员老师的手机号, QQ号, 微信号, 校园110电话, 各种外卖电话。这些小册子由学生自己编辑, 印发, 生动形象, 与新生贴的更近, 更有说服力。
同时, 作为辅导员老师要深入学生宿舍, 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 安排得力的学生干部关注同学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辅导员。
4规则意识与自主观念培养
养成规则意识的前提是对于学校及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宣传学习, 赏罚有度, 既给予学生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 又严格规范管理, 不放纵任何违规行为。
与中学不同的是大学要适时放手, 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自我选择。在入学初期要学会的是独立生活, 不依赖父母及老师。
摘要: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在学习环境, 管理模式, 人际交往和生活环境方面均有所不同, 在新生进入大学校园之后会产生不适, 严重的可能导致心理障碍。因此, 高校需要及时今早进行完备的新生入学教育, 衔接中学与大学教育, 保证大学教学目标的完成。
关键词:中学教育,大学教育,差异,新生入学教育
参考文献
[1]武素云.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之思考[J].科技信息, 2008 (29) :532-533.
[2]刘秀兰.把握新生特点上好入学教育第一课[J].赤峰学院学报, 2005.6.
[3]王建跃.高校入学教育浅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S3) :105-106.
【关键词】国外大学生 创业教育 经验 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09-02
1.前言
现阶段美国、日本以及法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均具有十分完善的创业教育事业,其主要体现在上述几个国家的毕业生创业率最高可以达到毕业生总人数的30%左右,相比而言,我国大学生创业率仅仅能达到毕业生总人数的1.5%左右,这也充分暴露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事业在发展中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这一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我国社会经济在未来的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应引导国内大学生创业教育积极向国外发达国家进行学习,并不是将国外一些成熟的创业教育体系照搬回国内,而是要结合国内大学生自主创业需求来对其进行本土化和创新实践,确保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水平可以迈向一个更高的水平层次。
2.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经验总结
2.1创业教育体系
当前创业教育体系总体发展十分完善的国际有美国、日本以及瑞典等国,其主要体现在这些国家的创业教育基本贯穿了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美国作为一个创业氛围十分浓郁的发达国家,正因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先进性,才使很多国民都具备极强的自主创业意识。美国创业教育体系中不仅将大学生、研究生作为其主要教育对象,在初级教育阶段和中级教育阶段也开始施行了较为正规的创业教育,以美国高级商学院联盟为主导的一些院校均建立了高度成熟的创业教育体系。瑞典创业教育已经覆盖除小学以外的所有国民教育体系中,学生自初级教育阶段便要接受专业的、系统的创业教育;日本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于20世纪50年代将创业教育引入国内,其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总结、借鉴、吸收国外创业教育,使其形成了当前国际上水平较高的创业教育体系。
2.2创业教育组织
对于我国教育系统来说是创业教育工作中培养潜在创业者的主要阵地,但是对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来说其教育系统不仅是最大的创业教育机构,同时在教育系统内部也衍生出了大量专职、兼职的创业教育机构,并且其在管理机构与服务机构等方面的建设也十分完善。例如,当前美国由不同层次的教师组织和学生组织来组成了其十分完善的创业教育组织,这些创业组织不仅为国民创业教育提供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同时也要担负着创业教学信息交流、教学方法创新等多样化的相关研究。英国政府通过设立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来指导和推动国内创业教育组织的发展;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等均创立了不同的创业教育模式,这些创业教育模式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均具有先进性、系统性这一特征。
2.3创业教育课程
我国大学生创业课程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以及教育方法论等,均是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直接引入或套用的,这些创业教育课程在具体实践中很难满足国内大学生自主创业需求,而国外已经走入成熟阶段的创业教育体系有效推动了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例如,国外创业教育课程不仅重视对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同时也十分注重对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态度、创业知识等息息相关内容的培养,并且其比国内创业教育课程更加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例如,美国相关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其创业教育课程总数已经超过了2000门,在课程体系上涵盖了创业构思、创业融资以及创业管理等多个领域;英国大学生创业项目通过多种形式来给予参与自主创业活动的大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并且其还为参与创业教育培训的大学生提供与创业者直接交流与讨论的机会,在该种模式可以有效推动英国创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2.4创业教育支持
现阶段很多发达国家在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建设方面已经十分完善,可以包括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资金、政策、服务、舆论等方面的系统支持,例如,美国科尔曼基金是全美第一个为创业教育事业发展而提供资金支持的组织,英国主要采用提供发展债券的方式来为创业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并且通过启动高等教育创新基金等方式,来推动各大高校内部积极开展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日本国会通过颁布《大学生技术转移促进法》,以法律法规形式来推动日本国内大学生自主创业事业的发展;新加坡政府每年都会为各大教育组织开展创业教育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3.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给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
3.1建立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现阶段国内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体以各大院校就业指导课堂教学形式为主,虽然有一部分学生有机会参与KAB、SIYB、YBC等创业教育项目,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之前的创业教育依旧处于真空状态,所以对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事业来说要进一步推动其教育体系的完善,要将创业教育工作有效贯穿于大学阶段之前、大学阶段以及大学毕业以后,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拉近我国创业教育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
3.2建设多级创业教育组织
现阶段我国各级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的整体分布方面过于分散,在整体发展水平方面也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需求,很多创业教育组织在发展中过于依赖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在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也没有形成规模化,这种过于分散的创业教育组织难以形成良好的竞争力。因此,我国政府要扶持具有技术优势的高校内部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快速发展,使这些创业教育组织在发展中可以形成面向市场的专业化的创业教育组织,并要成立创业教育管理协会的方式来对各级创业教育组织进行审核、监督以及管理。
3.3研发适合国情的创业教育课程
虽然国外成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具有系统性、先进性等特征,但是并非所有国家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均适合我国国情要求,再加上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创业教育课程过于注重理论教育,严重忽略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因此,我国创业教育组织要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下汲取国外相关领域成熟经验进行创新。各大高校要结合创业教育需求来开展不同层次的创业教育课程,在教训内容设置方面要重视案例教学、模拟创业实训教学等,只有推动创业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之间的融合发展,才能将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升至一个新的水平层次。
3.4加大创业教育的资金、政策支持
我国当前国情下很难有国外基金会一样的组织来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充足资金,所以就创业教育资金支持方面政府依旧要扮演主要角色,政府财政不仅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方面的扶持力度,同时也要通过宏观政策来为创业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并要主动引导社会力量来支持各级高等教育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只有政府、社会以及高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参与才能推动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确保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事业在未来发展中可以上升至国际一流的水平层次。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创业教育组织、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课程以及创业教育支持等方面十分落后,国外发达国家的整体创业教育事业发展已经进入高度成熟阶段,均对我国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很多发展经验与启示意义,所以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事业在发展中应注重国外成熟经验体系的引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胡松年.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与特点[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4)
[2]王青山.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及借鉴[J].实证研究.2012(10)
[3]梅强.日本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策略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3(4)
作者简介:
4Wx.4315812@163.com
北京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南理工校外学习中心关于08级专科
毕业实践报告工作安排的通知
为了更好地做好08级专科学生毕业实践(报告)工作,现将我学习中心此项工作安排、实施如下:
一、2010年6月21日——2010年6月24日08级学生学习下列北京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专科毕业实践(报告)工作相关材料,领会其精神,北京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A、北京理工大学关于2010年下半年校外学习中心(远程)工科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经管类(会计学、工商管理)专科毕业实践(报告)工作安排的通知。(见公共学习邮箱(wy84312372@163.com)附件一)
B、工科类、人力资源管理、经管类专业毕业实践(报告)资料包括专科学生毕业实践(报告一)、专科学生毕业实践(报告二)、人力资源管理专科学生毕业实践报告
(三)及自我鉴定报告、毕业设计书写打印排版格式(见附件四例文后)和要求以及毕业实践(报告)封皮填写说明,自我鉴定《北京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见公共学习邮箱(同上)附件二)
二、学生可在我中心提供的各专业专科毕业实践(报告)选题方向中选题(见公共学习邮箱(同上)附件三),也可与各专业指导老师联系确定选题。指导老师及联系方式如下:
专业
指导老师
联系方式
汽车检测维修技术
吴亚平
8431493
Wx.4315812@163.com
机械电子工程
史炯煜
***
Sjy8501@sina.com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徐荣
***
njxurong@163.com
会计学 工商 人力资源
芮正宏
***
Rzh84312372163.com@
三、为了便于工作联系,我中心建立了一个供所有学生学习的公共学习邮箱。邮箱为:wy84312372@163.com 邮箱密码:84312372
四、学生在完成毕业实践(报告)时,如有困难可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ⅹⅹⅹ专业毕业实践(实习)报告”下载相关资料进行参考。
五、为进一步做好08级学生毕业实践(报告)写作指导工作,我中心提供了毕业实践(报告)“例文”(分专业),学生必须按“例文”的写作格式撰写,具体内容可根据自己的毕业实践专业内容、选题方向确定。(例文见公共学习邮箱(同上)附件四)
六、学生必须按我中心规定的时间完成毕业实践报告的写作(注意时间节点)
1、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毕业实践报告安排
A、2010年6月24日——2010年7月24日完成第一阶段毕业实践报告
(一)的写作,并将电子稿发至相应的指导老师邮箱。
B、2010年7月25日——2010年9月25日完成第二阶段毕业实践报告
(二)的写作,并将电子稿发至相应的指导老师邮箱。
C、2010年9月26日——2010年10月8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完成第三阶段毕业实践报告
(三)的写作。
工商管理、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将装订好的毕业实践报告
(一)、(二)纸质稿交至我中心王老师。联系电话:025-8431237
2D、2010年10月9日——2010年10月15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将装订好的毕业实践报告
(一)、(二)、(三)和学员自我鉴定四项纸质稿交至我中心。
2、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科毕业实践报告写作安排:
A、2010年6月24日——2010年7月30日完成第一阶段毕业实践报告
(一)的写作,并将电子稿发至相应的指导老师邮箱。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
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北京工业大学在学生艺术团建设方面做的工作。
学校艺术教育在提高学生智力智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完善个性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特别是通过对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和培养,以部分学生带动全体学生素质教育发展,成为普通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校充分的认识到,素质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必须将美育融入到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努力把爱美、求真、从善统一起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努力把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艺术品位结合起来,把艺术素质教育作为发展大学文化,提升大学品位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我校充分重视艺术教课程的广泛性,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把选修文化素质类课程作为学生毕业必须获得的学分;充分重视艺术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发展艺术社团,举办专场文艺演出,以引导学生陶冶情操为主;充分重视艺术教育工作的普及性,使文化素质教育与学校各时期的主题教育、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坚持艺术教育的辐射性和普及性。
一、推进艺术教育,打造品牌社团
近年来,我校艺术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对学生艺术团的建设,有效地整合了校园文化资源,特别是艺术资源,起到了导向性、示范性的作用,为提高北京工业大学学生的综合素质搭建了有效平台。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部门有效协作。
在学校对于艺术教育的高度认识和鲜明理念的大背景下,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团工作同样受到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把其纳入学校整体的艺术教育体系。学校发动党政部门齐抓共管,学校负责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负责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主抓艺术教育工作,学校教务处、学生处、宣传部、团委、校工会、人文社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负责实施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使学校艺术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深化艺术社团组织建设,拓展社团发展舞台。
我校学生艺术团成立于1987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建设,分别组建了学生合唱团、学生舞蹈团、学生交响乐团、青棕榈话剧社、民间文化艺术社、艺术媒体社团等10多个社团,队员也发展到了2000余人。学生艺术团定期举办各类校园文化节、演出专场,将各种艺术形式展现给广大青年学生,加深他们对高雅艺术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在艺术团发展过程中,学校积极推进学生合唱团、舞蹈团、交响乐团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具有国际水准的高水平艺术团体。2008年通过北京大学生艺术团评估,我校学生合唱团、舞蹈团分别被指定为北京大学生合唱团、舞蹈团。
二、注重学生培养,赢得缤纷喝彩
在学生艺术团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我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不断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投入,使学生自由的发展审美爱好和文艺特长,接受艺术与美的熏陶。
1、注重艺术团制度化建设
注重制度化建设,健全和强化相关制度,是做好艺术团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制度是规律性的总结,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提升艺术团管理水平,探索工作规律,巩固艺术成果的重要手段,为此,针对艺术团学生特点我们专门制定了艺术团管理办法,以规范团员的日常行为、训练和演出。
2、注重艺术团总结与规划
每学期结束后都要召开艺术团工作总结表彰会,找问题,抓经验,谈心得、树正气,研究如何提升学生的业务水平、心理素养和思想境界,努力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还要积极的表彰在艺术团成长过程中付出艰辛努力的同学们,给与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引领,让他们充分感觉到艺术团是他们在大学期间展现个人魅力、实现个人价值的良好舞台,也是青春奋飞的精神家园。
3、注重学生的培养与发展。
艺术团的学生既是艺术团的一分子,同时也担负着普通同学的学习重任,同样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和就业等问题。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学生社团学生党支部,帮助那些思想上要求积极上进的同学向党组织靠拢,适时地吸收为党员;专门成立了学生艺术团管理办公室,吸收社会工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进来锻炼工作能力,提升工作水平,推荐品学兼优、工作能力强的同学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这样不仅帮助一些学生圆了攻读研究生的梦想,而且延长了他们的艺术生涯。
三、落实工作思路,成就青春梦想
学生艺术团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它对于拓展校园精神文明 创建空间,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起着重要作用。以下是我校今后对艺术团建设的几点工作思路:
(一)加强学校领导对艺术教育的指导和督导,加大经费投入,努力完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条件和艺术团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我们要注重厉行节约,做到精打细算,反对铺张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加强我校艺术团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育水平。鼓励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并为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供条件保障。要加强对艺术团指导教师的管理,定职定责,细化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其工作实行量化管理。
(三)加强艺术特长生招生工作,努力提高生源质量。加大宣传和进一步加强艺术水平测试工作,选拔和挑选优秀的生源,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和丰富测试方法,今后我们还将不断完善。
(四)加强学生艺术团组织建设。学生艺术团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要近一步完善。艺术团的成员管理要有形式具体的制度,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艺术团一定要合理设置机构以及明确具体职责,根据具体需要分为不同的类别,安排不同的训练任务和训练种类。发展艺术团组织的内涵,扩大外延,充分发挥艺术团的整体优势,使其育人功能得以充分体现。
(五)活跃校园文化,促进校际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在交流中学习提高。要因地制宜,普遍成立各种艺术兴趣小组、文艺社团,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普及的基础上满足学生提高的愿望。除单项艺术活动(专场演出)外,每年至少一次举办系列活动或综合性的艺术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国家教育部2002年正式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高校之一,在此基础上成立的北航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开展各层次的高等学历教育和大学后的非学历继续教育。
学院依托北航雄厚的师资力量、健全的学科体系、先进的教学设施、发达的通讯和网络设施,构建开放式办学体系。学院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需求以及北航教育资源优势,不断开设新的专业和课程。学院采用学分制的柔性教学体系,以适应不同人员对高等教育的需要,以基于internet的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提供在线辅导答疑、视频点播、交流讨论、网上作业、集中考试等学习方式,并以面授辅导为重要补充手段。对达到毕业、学位授予条例要求的毕业生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证书及成人学位证书。
目前,学院在全国各地设立了100余个校外学习中心,开展了高中起点专科和专科起点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已开设的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漫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经济学(经济管理)、经济学(项目管理)、行政管理、会计学、酒店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法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民航管理工程)、航空服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截止2012年,学院已为社会培养毕业生约5万名。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北京师范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双年度教育国际研讨会。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在国际教育学科方面享有盛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该学院已有十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并自2006年起连续成功合办了三届教育国际研讨会:2006年的“适应不断变化环境中的教师教育 (伦敦) ”, 2008年的“学习社会中的领导力 (北京) ”和2010年的“全球化世界中教育与公民身份 (伦敦) ”, 在学术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回响。
本届会议主题确定为“教育公平与质量”, 是鉴于当前人类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的重大命题, 得到国内外教育领域的热切关注, 不仅有7位国际一流教育专家到会做主题发言, 还有150多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教育实践中的公平”“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全纳教育”“研究、研究者与教育公平和质量”“交流、文化与认同”这5个维度在大会的分论坛上展开热烈的探讨。本文着重采撷大会7个主题发言的主要观点, 供大家一窥此届盛会之精彩。
一、多样性环境下的教与学
在全球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当今, 教育如何面向不同社会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社会符号学研究专家、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冈瑟·克雷斯 (Gunther Kress) 教授以“认可” (recognition) 为核心词, 从全球相关性的视角提出一种在多样性环境下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的教与学的理念和思路。
克雷斯教授以他在研究中积累的具体事例, 向与会者展示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符号或象征的理解往往千差万别。例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差异——就像一百个人的心中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欧洲儿童和非洲儿童对白雪公主有迥然不同的理解;不同职业背景下的理解差异——一幅在克雷斯教授眼中的剧院施工图, 一位医生却理解为一张人体手术示意图;不同语言背景下的理解差异——中国幼儿与阿拉伯幼儿的涂鸦线条不同, 但相关于各自的母语, 前者形似一块块汉字, 后者形似一串串阿拉伯文。那么, 国际化的教育如何面对多元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呢?
克雷斯教授提出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认可”的教育学, 其基本要义是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要以学习者的兴趣为出发点, 运用符号学的一些原则设计学习环境, 以促进学习者有效转化、正确“认可”所学内容——发生有效学习, 获得意义。为此, 课程与教学的设计需要所有学习者共同参与决策, 以明晰学习者要建构怎样的意义, 并设计有效工具检测学习者是否真正建构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符号的意义, 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而不是检测学生的记忆和模仿。这样的教育学不仅有助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 而且有助于课堂形成良好的社会伦理取向, 达成多元文化之间的“认可”。
二、高等教育机会公平问题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刘精明教授以大量详实的数据作了题为《中国大陆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及相关问题的社会学讨论》的主题报告。刘教授指出, 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扩张, 引发了社会对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争议, 有的认为扩张“增强”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有的认为扩张“减弱”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例如“农家子弟机会减少”这一说法。
调查研究显示, 家庭的阶层背景因素在教育机会获得方面的代际传承效应在不同时期一直都是十分明显的, 20世纪90年代初的高等教育扩张使各阶层的相对优势有所下降 (特别是普通本科教育) , 而在1998年后的扩张时期, 阶层差异反而有较为强烈的扩大, 主要体现为管理阶层、普通白领阶层的优势, 以及来自工人阶层急剧的机会优势增长, 和其他阶层之间的差异扩大, 各个阶层地位中的子代在教育机会获得上的差异化更加明显。可以说上层优势家庭的子代基本维持了他们在本科阶段机会获得的优势地位, 而中间阶层的子代, 在1999年扩招之后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机会获得优势。
即使是在强烈选择后的群体 (在校大学生) 中, 仍然体现出较强的社会阶层、家庭背景等方面的不平等差异。将在校农家子弟分为三类:农户子弟, 上大学前户籍为农业户口;农村子弟, 上大学家住在农村;农民子弟, 父母中至少有一方从事农业劳动。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中农户子弟已经为大多数, 所占比例为63.3%。农村子弟的比例也接近一半, 达48%。值得关注的是, 农民子弟的比例较小, 为25.8%。从时间趋势看, 三类农家子弟在高校学生中的比例都呈现上升趋势。相对总体而言, 三类农家子弟父母的文化水平更集中在高中及以下水平。而家长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农家子弟进入985、211工程大学比例的提升有明显促进作用。研究也发现, 农家子弟争取优势高等教育资源的途径在于一代一代地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
基于调查研究结果, 刘教授指出:教育不平等并非“零和游戏”, 总量的增减影响到全体民众;教育不平等根植于整个社会体系之中, 同时也是社会不平等的一个实质层面。因此, 教育不平等是否因为总量的增加而减少, 有赖于一个社会整体的不平等程度是在加深扩大还是在缩减;在既有不平等体系下, 扩大的机会提供了另一种“一部分人先富”到“共同致富”的相似模式;家庭文化资本的积累是突破既有不平等体系最重要的方式, 因而也是下层崛起的重要途径;杜绝非教育因素在人才选拔过程中的影响, 应是制度设计需要重点考量的内容之一。
三、教育研究中的种族问题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格洛里娅·拉德森·比林斯 (Gloria Ladson﹣Billings) 教授以《犹在镜中:教育研究中的种族问题》为题, 着重谈论“少数民族” (尤其是黑人) 在美国的教育公平与质量问题。比林斯教授以美国历史上黑人奴隶制、种族隔离、反种族隔离斗争等的一些典型事例, 指出历史上的种族歧视、种族偏见仍留存于当今的美国教育。例如“智商之父”刘易斯·特曼 (Lewis Terman) 曾将“美国西南地区的西班牙、印第安、墨西哥以及黑人家庭中缺乏严格要求和规矩”的现象, 打上了“种族”特性的烙印, 这种观点现在仍在美国乃至全球流传。
从全球的范围来看, 种族歧视表现为:以种族将人类界分为离散的群体;在不平等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将这些群体人为划分等级;认为人类群体的外貌特征标志着其智力、道德、性格等内在品质;认为人类群体的外貌特征以及内在品质均具有遗传性;每一个别的群体 (或种族) 都是自然界或上帝独特创造的, 所以认为这些种族的特性是天生的, 固定不变的, 也不允许有人为的变化 (例如异族之间的通婚) 。
由此, 比林斯教授呼吁教育界要高度关注“少数民族”儿童的教育权益问题, 研究教育如何渗透他们的文化, 关注学校课堂教学中这些儿童的学习所得, 促进他们的发展, 以彰显美国宪法倡导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提高教育公平与质量。
四、教育的全球目标——普及学习
世界银行的伊丽莎白·M.金 (Elizabeth M.King) 教授的报告主题是“为何要将‘普及学习’作为教育的下一个全球目标”。金教授指出, 近二十多年来, 全球的普及教育有明显的改进, 发展中国家儿童入学率显著上升, 但入学率并不意味着就有学习, 所以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如何改进这些国家学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教育质量, 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应对的问题。
人类科技的突飞猛进, 使得社会对合格公民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国家的进步与发展, 不在于儿童坐在教室里的年数, 而在于儿童在教室里获得怎样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者个体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也更有利于他们开创自己美好的人生。有研究显示, 学生的学业成就与国家经济状况有相关性, 而学生在工作坊中表现的能力水平更能预示经济增长速率。因此, 我们要将教育的目标从普及教育转变为普及学习。
为此, 许多国家纷纷采取行动:肯尼亚实施“额外教师项目”, 补充小学师资队伍, 以减小班额, 降低生师比;巴基斯坦采用学生和学校“报告卡”, 实行信息责任管理;采取教师奖励制度, 例如印度的安得拉邦根据学生在“安得拉邦学习随机评价”中的学业表现, 颁发教师奖金, 巴西的累西腓也依据学生学习结果给教师颁发奖金;巴基斯坦给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同样的人均教育津贴, 以使私立学校也能为学生提供免费的教育;莫桑比克实施“儿童早期发展教育计划”, 促进幼儿发展;等等。一切的举措都在为实现普及学习, 提升全球教育公平和质量而努力!
五、教育与社会公平
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杰夫·惠迪 (Geoff Whitty) 教授着重谈论英国通过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的问题。在英国, 不同社会阶层学生的学业成就之间有明显的差距, 现任英国政府提出要“消除”而不是“减弱”这些差距, 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已有的数据显示, 不同家庭社会背景、经济状况的学生学业成就存在差距, 不同性别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就也存在差距。学业成就的差距影响了学生高中毕业后能进入哪一类大学继续学习。
费因斯坦 (Feinstein) 2003年的调查显示, 学前儿童家庭父母 (特别是父亲) 的职业背景与儿童在表现上的差距具有相关性, 即便在认知测试中得分不错的家庭背景弱的儿童, 其表现也低于来自家庭背景强一些的学生。后续他人的研究也显示, 家庭经济状况与幼儿在表现上的差距相关, 另外父亲职业阶层、母亲教育背景也与幼儿表现存在相关。还有许多数据显示, 不同家庭社会与经济阶层的在校学生学业成就呈现差距。
为此, 英国采取了系列教育政策改革, 以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这些改革政策中, 有效的改革政策有:在每一所学校实施“识字和识数国家措施”, 提高儿童的识字和识数能力;制定优秀教师标准, 注重提高教师素质, 同时引导学校以教师教学为重心开展工作;鼓励一些学校为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服务, 例如额外的学习设备、在校学习时间等等;通过“伦敦挑战”项目, 伦敦的学校和学生其成就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设立自治学校, 赋予这些学校办学自主权;提供一对一的个体化服务 (例如阅读康复) , 关注每一个孩子。综观这些有效的改革措施, 尽管角度不同, 但着眼点均关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 致力于学生的学习进步。
也有人对这些改革结果提出质疑, 认为所取得的成效是否与社会经济或人口变化有关。惠迪教授认为教育界需要进一步思考, 在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这一问题上, 教育到底能做一些什么。
六、为公平和质量的教育改革价值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从教育改革的价值基础这一维度出发, 探讨了教育公平和质量问题。郑教授指出, 中国三十年来的教育改革, 以不断渐变的方式完成了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教育转型。在教育目标取向上, 国家、民族、集体、阶级以及政治意涵消减, 转向人的个体发展。德育让位于规则和权利教育, 社会主义和爱国概念让位于“关爱”和“感恩”教育, “集体主义”和“团结”让位于“合作与共处”, 等等。
郑教授指出, 教育培养目标的语境和历史变化, 是与原来的社会及国家的共同体的解构和教育的公共性内涵的变化相关的。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公共教育概念价值基础在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主导的全球化背景下发生了一些变化, 经济的全球化开始消减民族国家的边界和价值基础, 出现公共教育的危机, 具体表现在普遍把公共教育仅仅视为服务于个体和家庭“升学——就业——消费”的私人利益工具, 家庭一方面在子女教育上的选择、参与都有所提升, 但另一方面, 随着教育“专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几乎所有阶层的家长仍然会屈从教育改革的生存压力及教育恶性竞争, 例如应试教育和补习压力。
郑教授指出, 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公平的实质, 是通过公共教育激发儿童丰富的有人类价值的社会活力和人生活力, 而不仅仅是狭隘的分数和升学的追求, 或简单的个人挣钱发财的能力和欲望;通过公共教育培育的是人们在具体、现实的国家、民族、人类的共同生活中所需要的价值和能力, 而不是抽象的权利和自由的实现, 也不是抽象的、指标化的“质量”和“平等”达成。
七、公平的教育体制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育公平中心的梅尔·安斯科 (Mel Ainscow) 教授的报告主题是“建立公平的教育体制”。安斯科教授指出, 在全世界, 大约有7 000万的儿童未能接受正规的教育。即便在发达国家, 贫穷的儿童也未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例如, 与芬兰相比, 美国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在校表现要远远逊于芬兰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而来自加拿大、芬兰、日本、韩国以及O E C D合作经济体中国香港和中国上海的学生, 无论其家庭背景如何, 都照样能在学校表现良好。这些现象让我们思考, 是否我们可以从改善教育体制的角度, 促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公平对待?
基于社会公正的立场, 积极与有关的社会团体及系统进行合作, 安斯科教授与同事们在英国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的研究:在一个有着重点学校、教会学校及综合学校等各类学校的学区, 14所学校共同合作, 从教育体制改革的视角对英国当前教育体制下的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转化研究。
研究过程中, 各所学校的教师组成一个研究团队, 与大学研究人员展开紧密合作, 着重对学习困难学生展开多方位调查研究:数据分析、观察、学生访谈、摄像。通过调查, 教师获得了许多的信息, 例如有相当多的学生在7年级和11年级之间转到其他学校;那些表现不出众, 也不调皮捣蛋的学生在学校得不到关注;许多学生倾向于逃学。
各校研究团队不断地将调查结果形成报告, 在全校教师会议以及各校之间的交流会议上, 研讨交流, 相互支持帮助, 以寻求改进学习困难学生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 学校系统有不断完善自身的潜能, 有必要加强学校内部及学校之间的合作, 学校改进应与社区发展联系起来, 需要建立一种基于责任共享原则的新的管理模式。
基于研究的结果, 安斯科教授提出了教育公平的生态概念, 其相关因素有:校内因素, 与学校及教师的教学实践有关;校间因素, 与当地学校系统的特点有关;校外因素, 与学校办学相关的社会背景有关。公平的教育体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使这些因素处于良好的生态之中。
关键词 大学;美术;情商;教育
一、情商的定义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合格的人才不仅指拥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更应是情商与智商和谐发展的人。情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又称情绪智力,也是大家俗称的EQ,研究和实践证明:在人的成功的诸多主观上的因素里面,智商(IQ)因素大约占20%,而情商(EQ)则占80%左右。情商主要指信心、恒心、毅力、乐观、忍耐、直觉、抗挫折、合作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说得通俗点就是指心理素质,指一个人运用理智控制情感和操纵行为的能力。情商是个体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的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品质要素。
二、大学生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良好情商能给大学生带来健康的身心、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使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适应社会的竞争,情商是一个人有效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保障。
(1)良好的情商是人心理健康的前提。大学向社会输送的人才不仅应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更应是身心健康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应对社会激烈的竞争,完成各项任务。
(2)良好的情商是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需要。在激烈竞争的社会里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不仅需要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3)良好的情商能正确的认识自我。良好的情商能帮助大学生正确给自己定位,并能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一步步的走向成功。
(4)良好的情商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而良好的情商正是创造良好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因素。
三、大学美术教学可以影响学生情商的发展
人们在客观事物对其是否符合自己主观需要作出反映的时候,总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倾向,这些不同的反映受到人的情商因素的影响。在大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对作品不同的体验和主观反映,是学生获得心灵陶冶和学习动力的基础。美术教育的独到之处就在于美术教育是最能容易满足人的情感需要的艺术教育。学生在美術教育的陶冶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实现其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行成与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的精神需要与实现自我价值的体验过程。
四、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情商的手段
美术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课程,它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情商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学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的感受性和表现欲,提高学生在体验中调控自己心理情绪情感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判断他人情感,获得和谐生活、工作和发展的机会;指导学生正确协调人际关系,帮助其提高处世能力和水平。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情商的基本途径由以下几方面:
1.在美术表现中获得心理感知
美术活动是一项手眼脑多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的视觉形象创造过程,其中情绪情感的体验占据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点燃审美激情,激发表现欲,培养表现能力,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满足学生积极的心理需要,充分发挥情商的能动作用,帮助学生正确地感知和理解客观事物。
2.在美术欣赏中陶冶情感
欣赏是学生对客体的能动性反映,并从中获取对客体的情感体验。在欣赏过程中,感情丰富的人对欣赏客体的感受面比较宽,感情细腻的人对欣赏客体的理解也比较深刻,影响学生欣赏水平的因素有学生的知识水平、阅历经验、兴趣爱好、个人心理品质等。
3.在教学活动中培养情感
积极的情感培养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的需求,而且是学生情商培养的必需。改变评分方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教师评与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全班展评相结合,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也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听到多方评价的声音,与便学生在交流中更加了解自己,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在集体合作中培养团队精神
在相互合作中体验人际关系,培养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学生获得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在集体中共同探究、解决学习和操作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对待集中的问题,共同承担集体义务;培养学生学会理解,学会关心,尊重他人劳动,共同分享集体成果。
5.在艺术设计的社会实践中培养交际能力
学生在学校相对比较封闭,与社会有较大距离。笔者曾于2010年利用暑假带学生到徐东书画市场和武汉一些设计公司进行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交际能力的欠缺暴露无遗。如何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起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一方面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引导,克服心理上的胆怯、害羞等障碍,同时也还是一个社会实践的过程。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推荐阅读:
北京邮电大学教育简介07-04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专业09-11
北京的继续教育学院06-23
北京中小学教育品牌06-26
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06-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教育工作汇报07-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05-30
参加北京十一学校的教育年会有感09-07
健康教育 第三册教案、作业 北京出版社10-10
北京大学医学部简介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