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练习题六年级

2025-03-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分数乘法练习题六年级(通用11篇)

分数乘法练习题六年级 篇1

一.填空。

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做单位“1”。

(1)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4/5。()

(2)甲的6/7相当于乙。()

(3)乙的5/9与甲相等。()

(4)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1/8。()

2.一个数是56,它的4/7是(); 120的2/3的4/5是()。

3.甲数是720,乙数是甲数的1/6,丙数是乙数的4/3倍,丙数是()。

4.学校买来新书240本,其中的2/3分给五年级。这里是把()看作单位“1”,如果求五年级分到多少本?列式是()。

5.五年级一班参加课外小组的有40人,五年级二班参加的人数是五年级一班的4/5。这里是把()看作单位“1”,如果求五年二班参加多少人列式是()。

6.小红有36张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红的5/6,小明的邮票是小新的4/3。如果求小新的邮票有多少张,是把()看作单位“1”,列式是()。如果求小明有多少张是把()看作单位“1”,列式是()。7.买30千克大米,吃了4/5千克还剩()千克;买30千克大米,吃了4/5,吃了()千克。

二.判断。

1.3吨钢铁的1/4和1吨棉花的3/4同样重。()

2.12×2/5就是求12的2/5是多少。()3.1.2×4/15的积小于被乘数。()

4.大于4/9小于7/9的分数只有2个。()

5.3/4吨的2/15是1/10吨。()

6.5×2/9表示5个2/9相加。()

三.选择。

1.一种花茶每千克50元,买3/5千克用多少元?()

①50×3/5 ② 50+3/5

2.学校买来200千克萝卜,吃了3/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① 200×3/5 ② 200-3/5

3.两位同学踢毽,小明踢了130下,小强踢的是小明的1/2,两人一共踢了

多少下?()

① 130×1/2+130 ② 130×1/2 ③ 130 + 1/2

4.果园里有桃树240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4,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4/5,梨树有多少棵?()

① 240×3/4+240×4/5 ②240×3/4×4/5 ③240+ 3/4×4/5

的四.应用题。

1.一桶油10千克,用去这桶油的4/5,用去了多少千克?

2.育民小学有男同学840人,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4/7,这个学校有女同学多少人?

3.一堆煤12吨,又运来它的1/4,又运来的煤是多少吨?

4.教师公寓有三居室180套,二居室的套数是三居室的2/3,一居室的套数是二居室的1/4。教师公寓有一居室多少套?

5.阳光小学有男生75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这个学校有女生多少人?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6.李庄共有小麦地320公亩,水稻地比小麦地多1/4,这个庄的水稻地比小麦地多多少公亩?有水稻地多少公亩?

谈分数乘法的教学 篇2

一、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实现知识迁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后面有关知识的基础,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是非常紧密的。由此,教材在修改上十分重视揭示的内在联系,以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掌握新的知识,学会知识的迁移。数学要求我们去发掘这一特点,更好地组织教学。比如,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是建立整数乘法的意义与计算法则的基础上,由此,教材在先讲分数乘以整数时,安排了两个复习内容,一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怎样列式,突出整数乘法的意义;二是同分母分数相加,为学习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作好准备。教学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两个复习内容,通过复习旧知,导出新知,运用旧知学习新知,使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迁移规律和迁移方法。教学例1就可分四步:第一步,揭示例题题意,抓住人跑一步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2/11;第二步,引导学生想:人跑3步是袋鼠跳一下3个2/11,可用以前学过的分数的连加的方法求2/11+2/11+2/11是多少?第三步,引导学生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第四步,归纳出乘以整数的意义就是几人相同分数连加的简便运算;计算法则就是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先约分,可使计算简便。从而使学生从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通过迁移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其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二、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数学具有抽象性,这是数学的又一个特点,而小学生的思维又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往往都需借助形象直观和具体操作实践。由此,如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具体化,通过直观形象的思维,又抽象出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是教学中应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而通过修改后的教材正反映和体现了这一特点。比如,分数乘以分数就是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引入进行知识迁移。一瓶桔汁重3/5千克,3瓶重多少千克?1/2瓶重多少千克?2/3瓶重多少千克?通过这个实例来理解抽象出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又如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难点是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理解与掌握。教学中就应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依据教材的安排来组织好教学,可分四步进行:第一步,出示例3,理解题意,一个粉刷工一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出示意图,从图意加深对单位1理解;第二步,1/4小时粉刷面墙的几分之分?第三步,拿出一张纸,用它表示这面墙,涂出它的1/5,再涂出1/5的1/4是多少?第四步,引导学生对照自己涂的列式并计算,总结出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三、认清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本质特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回到实践,更好地为实践服务,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修改后的教材在这方面体现得更为突出的又一明显的特点。那么如何抓住这一特点组织好应用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分数乘法的应用题,它是学习较复杂的分数乘除应用题的基础。其次,抓住分数意义的理解,认识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与学过的整数乘除应用题的联系;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列式计算。三是教会学生理解题意,学会画线段图,通过线段图理解题意,理清数量关系,找到解题规律。线段图可以是单纯,也可以是复线,一般涉及一个量用单线,涉及两个量用复线表示。不论用单线还是复线表示,关键是先找出单位1的量;然后找出比较量,如何表示出比较量,这样,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来计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四是抓住一个数乘经分数的意义理解题意,正确区分比倍与比差两灯不同应用题。比如可示:(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4/5,吃了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学生计算比较,从而看到前者的4是表示份数,分数是无计量单位名的,后者的4/5千克是一个数量,有计量单位名。前者要用乘法先求出吃了多少千克,再用减法求剩余,后者则是直接用减法计算求剩余。一字之差,反映了两类一同的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 篇3

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倒数的认识共三个小节。

1、分数乘法的计算包括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以及分数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等等。

2、解决问题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步和两步应用题。

3、倒数的认识包括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单元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使学生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活动过程,发现并归纳总结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把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3)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质疑、反馈等活动过程,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活动,是学生感受到数学结论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对数学产生好奇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在解决相关的问题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关键

1、重点

(1)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2、难点:(1)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关键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道理。

课时划分: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12课时

1、分数乘法.....................................................6课时

2、解决问题.....................................................4课时

3、倒数的认识..................................................1课时

分数乘法练习题六年级 篇4

1、充分重视了学生的兴趣,在整节课中我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既为新知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做好情感上的准备。例题的选择、练习的设计都和生活实际相关,学生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也体现了课堂教学整体结构的美。

2、本节课的教学中特别强调了线段图的作用,线段图的教学从三年级就开始了,但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学生没有利用线段图帮助分析理解题意的意识和习惯,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体会到线段图的作用,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本节课这么强调线段图就是想让学生明白线段图能让你更清楚地找到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能帮你找到与众不同的解法,能让你更准确地把握住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等等,只有让学生真正的明白其作用,才能有用的意识,从而形成用的习惯。

不足之处:

1、本节课,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说不同的思考方法、思考过程,对于哪些学困生来说是不是有必要,因为他们只能听懂其中的某一些解法,在别人“说”的时候,他们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成了“观众”和“听众”,如何更好地面向每一位学生是以后努力的方向。

“分数乘法”有效性教学的思考 篇5

一、优化分数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在小学分数乘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单元和课堂内容,认真分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深入研究各个例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准内容的结合点,准确地把握分数乘法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将分数乘法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体验中更好掌握学习方法和提升学习能力。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我把分数乘法的教学目标定为: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并能举一反三解决类似问题。教学重难点定为:由求一个数的几倍过渡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有了这样的教学思路,针对我校教师在分数乘法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1.铺垫不能铺天盖地,要与新课紧密联系。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往往与教师的导入、铺垫有关。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新课的导入。如在分数乘法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

×2=  4×=  ×4=  8×=

(2)说说下面各题中谁与谁比,把什么看作单位“1”。

①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②陆地面积是地球面积的。

③汽车速度相当于飞机速度的。

④甲的相当于乙。

这样的设计,学生在复习了旧知识的同时为新课做了铺垫,在找单位“1”的题中我加入“甲的相当于乙”这题,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找单位“1”不能只找关键字句,而是要知道谁与谁比,是谁的几分之几,就把谁看作单位“1”。

2.新授要从旧知识自然过渡,要温故而知新。新教材的编写一大特点是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师应根据这一规律,合理地利用已有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教材中从学生已掌握倍数问题:“求12升的3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12×3),数量关系是“一倍量×倍数=几倍量”,类推“求12升的是多少”同样也用乘法计算(12×)。因为按新教材教学参考书上的新提法也可说成倍,但通常把不满一倍的分数叫做分率,所以“12×3”与“12×1”“12×”把数量换成分数,它们的关系是一样的,只是表述方式不同而已。实现了从“量”到“率”的有效转换,进而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结合前面铺垫题中找单位“1”的基础,“倍数”变成了“分率”,“几倍量”变成了“分率”的对应量,“一倍量”变成了单位“1”的对应量,数量关系也就是“单位‘1的对应量×分率=分率的对应量”。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有效性,根据数学知识的编排应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让他们观察,尽量把教材中的实例活动化。如在教学中,我将教材的例题转化为生活中的实例,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奥秘。

为了方便比较它们的异同,这一过程的板书设计如下:

1倍量 × 倍数 = 几倍量

↓ ↓   ↓

求12升的3倍是多少?  12 ×  3   =  36(升)

求12升的倍是多少?  12 ×   =  6(升)

求12升的倍是多少?  12 ×   =  3(升)

单位“1”的对应量×分率=分率的对应量

一桶水有12升,昨天喝了,昨天喝了多少升?

单位“1”的对应量×分率=分率的对应量

这样设计的优点是:(1)在单元伊始就把分数乘法的意义有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进一步理清分数乘法的意义,让他们明白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二者在本质上完全一致,只是在表述方式上有所区别,从而对分数乘法的意义有比较全面、完整的认识;(2)使编排逻辑更加清晰,先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如何列式”,再解决“如何计算”的问题;(3)突破了过去教材中到“问题解决”部分才去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限制,从而拓宽了本单元其他内容的素材选择范围;(4)是设计问题生活化,例题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从而实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这一知识目标。

3.巩固练习既要有针对性又要多样化。为了进一步对分数乘法加深印象,使学生对本课知识牢固掌握,教师应由浅入深地精心设计巩固练习,既要有针对性又要多样化,从而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实施多样化的分数教学,减轻学生课余负担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难以满足时代的变化和学生需求。因此,新课改下教师要不断地创新分数乘法的教学模式,在抓好小学分数乘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同时,根据小学数学教材大纲内容,适当地补充数学信息,加强学生对分数乘法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如,我在设计练习时将看图列式中的“求已修的是多少千米”(如下图),通过课件移动变为“求未修的是多少千米”,通过直观的图形转换,学生不仅加深了分数乘法应用题中量率“对应”的理解,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而且达到了加大课堂教学密度,减轻学生课余负担的目的。

三、开展讨论交流合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精心的准备,设计整理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在分数乘法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目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如,教学分数乘法时我有目的地让学生讨论并交流:求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学生们经过讨论得出:数量关系一样,都用乘法计算,为了方便区别,一倍及以上的叫倍数,小于一倍的用分数表示,叫分率。通过讨论交流,不仅能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了解,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正确、客观地看待教学中存在地问题,并且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一套适用的教学策略,认真分析数量关系,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解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防止死记硬背,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分数乘法练习题六年级 篇6

(50分钟)

×

×

718

×

914

1021

×

1539

×

1325

1745

×

2534

413

×

3916

6364

×

3642

1154

×

2744

×

351

1825

914

215

5572

811

1635

1314

1314

413

3916

813

3972

310

×27×21××××××××

411

711

×

310

720

512

1-

910

×

720

×

1928

114

910

1516

16)

1113

-(710

12)

715

512

215

1325

825

311

811

817

917

1528

128

514

1119

718

819

118

1315

++-+++×992.5×39+2.5×60+2.512.5×2.5×32337.5×2.5+25×66.35-250×0.01

165

×3×

259

×

×

60×

×

×

×

1415

320

×5×

×

×

310

24×

×

518

×12×

914

415

718

2533

1112

910

455

544

325

925

524

××35×××12××××121×××3640××

43.75×9835.42×10.1215

419

×

516

×57

98145

×

1549

×

×

5361

×0

415

×

×

127

×15×

516

×8

×

910

×

315

215

315

715

415

×

2716

×

6364

×

827

2651

×

3439

2518

×

×

1154

×

2722

419

×

516

×57

657

1948

821

1115

522

2039

1325

536

1745

2534

718

935

×××14××××24××+-+××

1325

×

526

118

1413

138

×

7239

-(78

19)

2425

×24

1154

×

2722

×0

分数乘法练习题六年级 篇7

(一)班级:六(____)班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一、填空。

1.电影票上的“6排15号”简记作(6,15),则“20排10号”记作(,),(12,16)表示()排()号。

52222.12个是();24的是();()比50多 ;()比24少。6353

2103. 的倒数是();()和 0.125互为倒数;()和2互为倒数。133

1334. ×()= ×()=0.5×()×()= 1×()255

5.在○里填上>、<或=

525255323×4○○×○668586365

6.比11吨多吨是()吨。42

27.六(1)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有()人,男生有()人。5

二、选择。

1.确定某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用()数据。

A.一个B.两个C.三个

32.“小羊只数是大羊只数的 ”,()是单位“1”。8

A、小羊只数B、大羊只数C、无法确定

3.()的倒数一定大于1。

A、真分数B、假分数C、任何数

4.右面各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小的是()。

999÷11B.11×C.11÷101010

115.12×(+)=3+4=7,这是根据()计算的。43A.

A、乘法交换律B、乘法分配律C、乘法结合律

36.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求面积的算式是()。4

333A、B、20× +20C、20×(20×)444

7.计划5小时做40个零件,3小时做这批零件的()。

A.B.C. 5548、甲数的11相当于乙数的,那么甲数()乙数(甲数与乙数都不等于0)。54

A。大于B、小于C、等于

三、判断。

11.自然数a的倒数是。()a

412.1和4吨的一样重。()55

233.一根电线长3米,用去 米后,还剩下米。()55

4.一个数乘1,相当于把这个数缩小10倍。()10

5.一个数(0除外)乘真分数,积一定小于原来数。()

6.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它们的和一定比1大。()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112573×0=×=×12=×=34561214

118831029=×=+ =× =9310322310

1833418 ×==×3=×12=691477

2.能简算的要简算。

1011313494×13×11×21+28×9142111134949

44535335-(+)×321()4355 481111556464

521123+×72××(5-)9513 591013615637

1五、看图列算式。

1. 上衣:

裤子: 75元?元 3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 1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 多

六、应用题(23分)。?人

21.一个果园占地20公顷,其中的种的苹果树,苹果树种了多少公顷?5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全长120千米,已经行了

3,距乙地还多少千米? 4

13.某粮店上一周卖出面粉18吨,卖出的大米比面粉多,粮店上周卖出大米多少千克? 6

4.某市2008年拥有手机人数80万人,今年比2008年增加

少万人?(4分)

5.学校有杨树120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柳树多少棵?(补充一个条件,变成分数乘法应用题,并解答。)

6.某家禽饲养场共有家禽3600只,其中鸡是占

(1)鸡和鹅共有多少只?

(2)鸡比鹅多多少只?

分数乘法练习题六年级 篇8

教学本课后我的感受是:

1、让学生回忆一下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对分数的意义进一步加深。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文字题,这为学习相应的分数应用题做准备

3、在以后教学前我还要深钻教材,把握好课本的度,向其他教师请教,取长补短。特别是多向同年级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在教学中我只注重了根据分数意义来分析题意,而忽视了对单位“1”的理解,重点应放在在应用题中找单位“1”的量以及怎样找的上面。为以后应用题教学作好辅垫。

分数乘法练习题六年级 篇9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4~15页例9及做一做,练习三第4~7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尝试自己学会解决较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初步构建分数乘法问题的知识结构。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和相互沟通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检验习惯。

【目标解析】“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较复杂,是在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类分数乘法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发展引申出来的,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大胆探究。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的基础上,学会解决较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构建分数乘法问题的知识结构。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阅读思考

(一)课件出示信息

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二)阅读信息,思考问题

1.请学生认真阅读信息,思考: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预设:

(1)婴儿每分钟心跳比青少年多多少次?(2)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3)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 2.这些问题中,哪些你能解答出来?

对于前两个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就能解答。解答完第一个问题时,说说怎样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二、由浅入深,探索新知

(一)改题

/ 4

4。5在课件上补充前述问题(3):“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呈现例9。

(二)探索解决稍复杂分数乘法问题的方法 1.认真阅读例9,理解题意。

阅读课本第14页例9及下面的“阅读与理解”和“分析与解答”的线段图,并思考:(1)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把“阅读与理解”栏目的内容填写完整。(2)从“分析与解答”的线段图中你又读懂了什么?说说每一条线段的意义。(3)你认为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尝试自己做一下。2.同桌讨论。(1)说说题意和图意。

(2)把你的解题思路说给同桌听。3.集体讨论。

(1)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题意的?(可直接读题理解,也可通过线段图理解。对于遇到困难的同学,可以再次出示线段图辅助理解,尤其是对第二种解法的理解)。

(2)你是怎样解答的?说说解题思路。

方法二:75×(1+)559 =75+60 =75×

5方法一:75+75× =135(次)=135(次)

(3)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检验两位同学的解答是否正确吗?如果有困难可以提示一下(算算135次比75次多几分之几?)。

4.回顾小结。

你是通过哪些途径来理解题意的?(反复阅读,画线段图,找准表示单位“1”的量等,特别强调画线段图在理解题意中的作用。)

三、课堂练习,强化新知

1.P15做一做。反复阅读,仔细分析。独立完成后,同桌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2.理解“分率句”专项训练。

/ 4

(1)六(1)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32,女3把

看作单位“1”,是

的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全班人数×

。(2)电视机的数量比洗衣机多

4。9电视机=洗衣机×

。3.独立作业(部分可选作本节的课后作业)

(1)昆虫飞行时经常振动翅膀。蜜蜂每秒能振动翅膀236次,蝗虫每秒振动次数比蜜蜂少每秒能振动多少次?

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有几种解题方法?(2)鸡的孵化期是21天,鸭的孵化期比鸡长

109。蝗虫1181。鸭的孵化期是多少天? 31的泥沙沉积在河道中,其余被4你能通过画线段图的方式分析题目的意思吗?

(3)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每年大约有16亿吨的泥沙流入黄河,其中带到入海口。有多少亿吨泥沙被带到入海口?

跟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思考过程。

(4)磁悬浮列车运行速度可达到430千米/时,普通列车比它慢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用不同方法解答的思考过程。

四、课堂小结,归纳提升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怎样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2.它与前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归纳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都是用这个数去乘几分之几。这里的几分之几有时候可以直接从题目中获取,有时候要根据题意自己计算出来。

解法一:

A.确定单位“1”的量。

B.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先求出中间问题。C.再计算题中所求的问题。

/ 4

36。普通列车的速度是多少? 43解法二:

A.确定单位“1”的量。

B.先求出所求问题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C.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出答案。

五、互动游戏,适度拓展

师:这堂课同学们都学得很好,现在还有时间,为了奖励大家,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

我这里有2个盒子和30个乒乓球。现在老师拿几个乒乓球放到一个盒子中,但是不给你们看到底拿了多少个,看哪位同学猜得准。

师:我只告诉你们一个条件:“1号盒子里乒乓球的个数是总个数的乒乓球吗?

师:如果1号盒子里乒乓球的个数是总个数的1。”你能说出1号盒子里有几个51,你能说出2号盒子里现在有几个乒乓球吗? 6师:你没有看见,怎么会知道另一个盒子里有25个乒乓球呢?

分数乘法练习题六年级 篇10

2.一项工程,单独做,甲要12天,乙要9天。若甲先做若干天后乙接着做,共用10天完成,问:甲做了几天?

3.一个水池装有甲,乙两根水管。单开甲管,一又二分之一小时把空池注满水;单开乙管,一小时可以把池水放完。如果同时开甲,乙两管,多少小时可以把满池水放完?

1例1 新华书店运来一批图书,第一天卖出总数的8多16本,第二1天卖出总数的2少8本,还余下67本。这批图书一共多少本?

11.小明看一本小说,第一天看了全书的8还多1了全书的621页,第二天看少4页,还剩下102页。这本小说一共有多少页?

例2 某工厂第一车间原有工人120

1名,现在调出给8第二车间

6后,这时第一车间的人数比第二车间现有人数的7还多3名。求第二车间原来有多少人?

1.某小学五年级有三个班,一班和二班的人数相等,三班的人7数占五年级的20,并且比二班多3人,问五年级共有多少学生?

例3 学校图书室内有一架故事书,借出总数的之后,又放上60

1本,这时架上的书是原来总数的3。求现在书架上放着多少本

34书?

11.有一堆砖,搬走4后又运来306块,这时这堆砖比原来还多1了5,问原来这堆砖有多少块?

一块西红柿地,今年获得丰收。第一天收下全部的8,装了3筐还余12千克,第二天把剩下的全部收完,正好装了6筐。这块地共收了多少千克?

31.菜地里黄瓜获得丰收,收下全部的8时,装满了

4筐还多36千克,收完其余的部分时,又刚好装满8筐,求共收黄瓜多少千克?

例5 库房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20吨,第二天运走得吨数6比第一天多179,还剩下这批货物的17,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1.车间共有工人152少人?

1名,选派男工的11和

5名女工参加培训班后,剩下的男女工的人数正好一样多。问车间的男、女工各有多2.一本书,已看了30页,剩下的准备8天看完,如果每天看的页数相等,3

例6 有一块菜地和一块稻田,菜地的一半和稻田的三分之一放在一起是13公顷,稻田的一半和菜地的三分之一合在一起是12公顷。那么这块稻田有多少公顷?

1.一瓶饮料,一次喝掉一半饮料后,连瓶共重700克;如果喝1掉饮料的3后,连瓶共重

5天看的页数恰好为全书的22,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800克,求瓶子的重量。

2.食堂有一桶油,第一天吃掉一半多1千克,第二天吃掉剩下的油的一半多2千克,第三天又吃掉剩下的油的一半多3千克,最后桶里还剩下2千克油,问桶里原有油多少千克?

分数乘法练习题六年级 篇11

1、能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2、会用线段图分析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3、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分析过程。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答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小黑板、多媒体

教具准备:主题图、小组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应控制人口增长并需要保护好耕地。据统计,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2/5.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谁愿意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积极举手发言)

师:这是用分数乘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有关的知识的学习,揭示并板书课题:

解决问题

(一)<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①、从题目里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什么?

②、要解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就要分析其中的条件和问题,怎样分析呢?(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师出示课本的线段图。

③、你会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吗?(生动手画图 指名板演)

④、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表示的?

⑤、从线段图中你还知道什么?(师出示)“要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指多名说)

(师出示)“求2500的 2/5是多少?“

⑥、你们会算吗?动手试试。(指名板演):

2500x2/5=1000(平方米)

为什么要这样算?还有其它方法吗?(预设:2500÷5×2)

⑦、通过计算知道了2003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1000平方米,你知道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一头鲸长28米,一个人的身高是鲸体长的 2/35。这个人的身高多少米? ①、找出单位“1”,谁能解决,动手试试

②、列式解决,讲评。

2、练习四第2题:让学生先找出题目中隐藏的单位“1”——全世界的丹顶鹤数2000只。

3、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先找到单位“1”,再独立列式解答。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你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谁能说说?

板书设计:求2500的 2/5是多少?

2500x2/5=1000(平方米)

上一篇:语文版七上春说课教案下一篇:不可轻易忘却的记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