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教学教案(精选6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过程与方法 自读法、研讨法、引导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腐朽事物的辨识能力,张扬创新个性。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难点 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同学们有看过《三国》,大家都知道,在《三国》里有个人尽皆知的神人,大家说是谁呢?(诸葛亮),对,这个诸葛亮可谓家喻户晓,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一些关于诸葛亮的俗语、成语或者歇后语啊?
比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孔明六出祁山之前,为解决大后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兵出蛮夷,七擒七纵孟获)等等
那同学们都知道诸葛亮是刘备的左右手,是蜀国的丞相,那么他在我们同学们的心中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那么我们想不想知道诸葛亮在大诗人杜甫的心中是个怎样的形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杜甫的《蜀相》,一起来体会一下“诗圣”心中的诸葛亮形象。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1、什么叫以意逆志?(请同学来回答)明确: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注: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
2、什么叫知人论世(请同学来回答)
明确: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介绍:
明确: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大诗人。他身处安史之乱期间,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他有“诗圣”之称。著有《杜工部集》。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读一读(这首诗写了什么)
译文:①蜀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寻找?在锦官城外柏树繁茂的地方。②映着石阶的绿草自成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徒有好听的声音。③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忠心耿耿。④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明确:作者来到武侯祠悼念诸葛亮。品一品(作者怎样写的)
诗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都明白了,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写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品味一下作者的语言写作的艺术手法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柏森森——自问自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
(补充:为什么这里不用“蜀相”,要用“丞相”呢?明确:亲切)(师:所以,本诗的首联该怎么朗读呢?生:读得平缓、读出仰慕之情。)
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映阶——映照着台阶
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特写镜头,从祠堂的外部到内部,内景 比较理解:
①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明确: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欣喜愉悦的情感 ②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明确: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饰,则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何等凄凉伤感。
“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杜诗解》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英雄长逝、遗迹荒落,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诗:这句诗该怎样朗读呢?生:缓慢、伤感。)(2)、这里作者应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啊? 明确: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频烦——多次。
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
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1)、杜甫用这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你最佩服和崇敬诸葛亮的哪一方面? 天下计——推崇其济世雄才 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 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
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诗人之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师:这两句诗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伟大功绩,应读出称颂,崇敬,仰慕的感情。)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①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
(师:这两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惋惜之情。所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前句读得稍快,带惋惜的语气,“死”字要读得沉痛;后句要读出感伤的语气,尤其是“泪满襟”三字要一字一顿,有泣而涕下的感觉。)(1)、诗句里的“英雄”是失败的英雄,还是成功的英雄?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即便如此,他却依然挂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是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再次的朗读这首诗,大家要把诗人的思想情感给读出来)
六、悟一悟:
那整首诗我们都分析品味过了,那我们现在要来感悟一下文章的主旨,主要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同学们现在知道本诗的主旨了吗?
明确:杜甫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初到成都之时。这时,持续了五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命运仍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杜甫到成都郊外的武侯祠去凭
吊,写作此诗,自然不单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课后习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鹏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指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3.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自问自答,记祠堂所在,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项王和祠堂环境的静谧、肃穆。
B.颔联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祠内的美好春光,含蓄地赞美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
(一) 诵读诗歌, 研读诗作,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 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二) 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深入理解诗歌, 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 研读诗作, 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实施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
一位是蜀汉的丞相, 他用至死不渝的诚心铸就了蜀汉三分天下的辉煌;一位是大唐的诗人, 他用嘶哑带血的歌喉唱出了盛唐气象破灭的悲哀;忠心也好, 至诚也罢, 最终都敌不过人生长恨水长东。南阳卧龙终成梦, 少陵野老泪满襟。公元760年, 诗圣杜甫在成都拜谒了诸葛武侯祠, 并写下了千古名篇《蜀相》, 让我们来看看, 这两位圣哲相遇, 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二) 自主研读, 初步感知。
1.结合注释, 自由诵读诗歌, 谈初步感受。
2.杜甫在诗中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平生功业, 是哪两联?概括了诸葛亮的哪些功业?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顾茅庐, 定计天下, 开创蜀汉, 济助后主, 六出祁山, 九伐中原, 出师未捷, 病逝五丈原, 如此英雄伟业, 确实让人感慨。
3.从这两句诗中, 你感到杜甫抒发了对诸葛亮怎样的情感?
敬仰追慕:雄才大略, 忠心报国。
感叹痛惜:事业未竟, 壮志未酬。
(三) 共同探讨, 深入研析。
1.这种情感在前两联中是如何体现的?
设问句式:丞相:更能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寻:因思其人, 才会寻访其庙, 饱含杜甫对诸葛亮的无限追慕之情。
柏森森:“君臣已与时际会, 树木犹为人爱惜。 (杜甫) ”高大茂密的柏树, 不仅是识别丞相祠堂的标志, 而且是诸葛亮伟大人格的象征, 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
自、空:碧草映阶, 春光空自美好;隔叶黄鹂, 声音空自悦耳。因为诗人思慕的人早已逝去, 诗人无心欣赏自然, 大好春光只能“空自”存在, 这两字将美好的草色莺声一齐抹倒, 突出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同时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慨叹与痛惜。
2.师生合作, 再次诵读诗歌, 加深情感体验。
3.诗人借武侯之事, 想要表达什么呢?
读懂诗歌, 归根结底还是要读懂诗人。这首诗歌创作于公元760年, 当时正值安史之乱, 唐肃宗宠信宦官, 排斥功臣, 百姓生灵涂炭, 田园荒芜, 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中。杜甫此时结束了在甘肃天水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 暂时落脚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 个人生活的艰难苦自不必说, 政治上那种“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更是完全破灭。
(1) 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关系融洽 , 鱼水相得, 诗人借此希望唐肃宗也能亲贤远佞, 政治清明。
(2) 诸葛亮最终未能兴复汉室、一统天下, 作者也借此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志不得申。
(3) 诸葛亮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诗人借此表明自己虽然身居下品, 但仍然期望报效国家的宏伟志向。
4.总结:“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不仅是对诸葛武侯的无限叹息, 而且是英雄暮年的穷途之哭。这“英雄”不仅是指诗人自己, 还指包括诗人在内的所有壮志未酬的英雄人物。
追羡之泪:羡慕诸葛亮和刘备君臣二人鱼水相得的君臣关系。
感动之泪:感动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痛惜之泪:痛惜诸葛亮未能兴复汉室、一统天下。
遗恨之泪:为国为民、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何日才能得以伸展呢?
唐代伟大改革家王叔文但吟此诗, 唏嘘泣下;宋朝抗金名将宗泽, 临终前诵读此联, 又大呼三声“渡河”, 才离开人世。忧国忧民的杜甫是在借诸葛亮之事浇心中块垒, 为自己, 也为千百年中所有壮志未酬的英雄人物同声一哭。
(四) 温故知新, 拓展延伸。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望岳》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诗篇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 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极富哲理性。诗篇气魄宏伟, 笔力囊括, 造语挺拔, 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此诗是杜甫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首联写早闻洞庭盛名, 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 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 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 漂泊天涯, 怀才不遇的心情。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 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五、小结
杜甫一生, 风尘仆仆, 困顿漂泊, 但他志在匡国, 情系万民。他不似李白, 意气扬扬, 佩剑求仙, 一路有人接济;他也不是苏轼, 起起落落, 豪放豁达, 始终有人赏识;他徘徊在社会最底层, 为温饱而屈辱奔波, 尝尽了人生最悲凉的滋味, 但他对天下苍生投注了最大的热情和关怀。杜甫用如此多的诗句表现社会的苦难和黎民的悲哀。他静静观看, 细细倾听, 长长叹息, 默默流泪。中国文化因为有了杜甫而愈显深沉。世界以痛吻我, 我却回报以歌———这就是不朽的杜甫。
六、缘诗生情, 有感而发
给诸葛亮的颁奖词:
南阳山水, 潜蛟卧龙。从躬耕南亩到出师北伐, 中原大地留下了你坚实的脚印;从隆中对策到三分天下, 华夏史册书写了你不朽的传奇! 抚百姓, 荐贤臣, 明法度, 示仪轨。你用过人的谋智, 开创蜀汉的大业;你用宽宏的度量, 俘获荆南的民心。白帝托孤, 那是对你怎样的信任与厚望啊! 一朝承诺, 死而后已, 至诚忠心, 天地可鉴! 出师未捷身先死, 满腔忠义永留名!
1.感受杜甫对诸葛亮的崇仰钦佩之情,体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2.抓住本诗的特点,掌握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全诗,体会杜甫对诸葛亮其人的崇仰钦佩之情。
难点:深刻领悟诗人对诸葛亮深沉笃志的追寻与凭吊之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师: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自从汉朝的班固最早的《咏史》诗发出“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的喟叹,中国文学的历史长卷上就产生了无数的咏史怀古之作,而在不胜枚举的咏史怀古之作中老师尤为赞叹的莫过于中国伟大诗人杜甫的《蜀相》了。(板书:蜀相)
师:大家来看大屏幕,今天我们再次轻叩古典诗词的门扉,一起来学习这首流传千古、感人至深的经典之作《蜀相》。诗歌学习讲究诵读,首先同学们先来大声齐读一遍这首诗,整体感知一下这首诗。(生齐读)
师:《孟子·万章下》曾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这就是古人常讲的知人论世,诗人杜甫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那么谁来介绍一下杜甫?(生介绍)
师: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时期所写。此时的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目睹国势衰微,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著名的一首。了解了以上这些以后,我们再来读一遍这首诗。这一次我想请一位男同学来朗读一下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节奏,揣摩感情基调,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韵味。(生读)
师:读罢全诗,这首诗给大家最初的感受是什么?
生:悲凉的、伤感的。
师:那如果要你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两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
生:寻,泪。
师:好,我们今天就从“寻”和“泪”入手,来学习这首《蜀相》。老师首先想问,杜甫在《蜀相》这首诗中依次寻到了什么?大家思考一下,小组讨论一下。(生小组讨论)
师:同学们都“寻”到了吗?哪位同学可以回答?
生:寻到了丞相祠堂的所在和外部的景象,而且一个“寻”字点出了诗人凭吊武侯祠的急切。
师:外部的景象是什么样的呢?
生:外部景象是“柏森森”,给人的景象就是茂密肃穆之感。
师:记得在中国最早诗歌总集《诗经》里有首《甘棠》诗写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诗意是说,老百姓出于对于召伯的爱戴,竟然连他曾经休息过的那棵甘棠树,都不忍砍伐,因而长得茂盛。而此时的柏森森给人的茂密肃穆之感,我们是否也不难想到这层涵义呀。
师:继而又寻到了什么?
生:映阶碧草,黄鹂好音。
师:王国维就曾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
生:自和空。映阶碧草,隔叶黄鹂本来展现的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是春意盎然的景象,但是,因为这两个字情感则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变得伤感和凄凉。
师:非常好。这时,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漂泊西南的杜甫此行,可绝不像我们的某些同学是去“旅游”啊,他是怀着一腔崇仰钦慕之情,问路寻途,寻到这里,在看完巍巍的殿宇和凛凛的塑像之后,百感交集,然后才觉察到满院的碧草春色,隔叶数声黄鹂鸣叫。本是一片春意盎然之景。但是正如同学所讲,满怀心事的老诗人一个人徘徊瞻晀于武侯祠堂之间。诗人用这一自一空,使再美好的草色莺声的春景,在这里都变得黯然失色。而且是春色越美,黄鹂鸣叫得越动听,诗人的心境也越凄凉了。
师:诗人触景生情,内心翻腾,开始追寻诸葛亮昔日的功绩。我想请同学细数一下颈联写了哪些武侯的主要功绩?
生:这一联主要写了四个功绩。“三顾”是指三顾茅庐,后边“天下计”是指“隆中对策”。诸葛亮通过分析天下形势提出联吴抗曹的道路,主要指诸葛亮对蜀国的规划。而“两朝”是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是将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稳定时局。“老臣心”是赞扬武侯尽忠蜀国,死而后已的精神。
师:同样是概括诸葛亮的一生功绩,还有后人这样的一幅对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师:对比二者,各自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生:对联主要侧重功业,从后人的角度满怀敬意,来展现武侯的智慧,基本是评述的口吻,而杜诗更看重老臣心。
师:杜甫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把一个血肉饱满的武侯形象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到这一刻,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绝唱。心中情眼中泪奔涌而下沾满衣襟,从而也就将情感升华到了最高点。
师:那么老师就有问题要提给大家。“英雄”是谁?
生:是杜甫。
师:仅仅指杜甫吗?
生:不是,应该是一切功业未成、壮志未酬的人。
师:杜甫这英雄的泪水包含着几层深情?给大家3分钟时间,小组讨论一下。(小组讨论)
生:惋惜之情,对诸葛亮功业未竟,壮志未酬的惋惜。哀叹之情,对自己身世漂浮,屡不得志,个人抱负无法实现的哀叹。希冀之情,他的深情不仅是对诸葛亮一人,而是通过表达对武侯的敬仰和怀念,表达出希望当世能有挽救大唐危局的良相之才。
师:杜甫的伟大之处也正在于此呀,直到此时还心系天下,挂怀社稷。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寻”和“泪”两个字梳理了这首诗。“寻”字入手,尽显钦慕崇仰之情,而直到最后泪流满襟,将自己的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最后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一次齐声朗诵这首千古名篇《蜀相》,结束我们今天的课程。
作业:与课后链接《武侯祠》对比阅读,分析异同之处。
板书:
钦慕崇仰 ← 武侯祠堂 碧草黄鹂昔日功绩 惋惜 哀叹希冀
2010年10月19日星期二
第二节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2、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景物描写对揭示诗歌主旨的作用。
3、把握诗歌的景与情,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目标123 教学过程
一、古典诗歌相关知识复习。
二、诗人及写作背景
三、确定《蜀相》一诗的形式,七律诗,有八句,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诗歌的学习,诵读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今天虽然不提倡写古体诗,但是经常诵读,对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无疑会大有好处。今天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从基调、格律等方面来学习古诗的诵读。
四、诵读指导:如果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读得慢,低沉些,读出点感伤。反之则相反。就如刚刚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应该要轻快些。
请一个学生,再请学生评,再让评的学生读,再集体朗读全诗。
五、《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集体朗读。
六、读准了音节后,分析感情
1、这首诗,很明显也有景的描写和主旨的揭示,哪几联在写景?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简要分析,“自”“空”:该怎么理解?
改为
尽,皆
有何不同)
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奠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
2、分析本诗的关键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a、颈联两句诗中写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伟大功绩(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b、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c、尾联简要分析,谈谈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4、学生感受诗意,诵读诗歌。
三维目标:
1、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2、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4、运用【板】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对《书愤》和《蜀相》两首作品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反复吟诵点拨法。讲析和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蜀相》
一、指名朗读,教者指导
有哪位同学可以结合写作背景,概括出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整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抒发的是感伤、叹惋的心情,这也正是全诗的基调。
诵读指导: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该怎样来表现呢?
明确: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生读,教师读
二、分析诗歌
(一)分析颈联、尾联,具体把握感情和诵读。
1、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伤、叹惋感情的是哪些诗句?是前半首还是后半首?
明确: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这两句诗中写了诸葛亮的哪些事?
明确:三顾茅庐,定天下计,联吴抗曹,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3、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点拨:“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4、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点拨:这句诗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正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叹息,才“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分析首联、颈联,体会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握诵读。
1、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就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
2、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杜甫自己呢?
明确:有,这英雄也包括着杜甫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3、这种感情在前两句诗中有没有表现出来?如果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老师点拨、明确:
“丞相”:(能否改为“蜀相”?为什么?)“丞相”更能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寻”:特意去找,“寻访”武侯祠,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柏森森”: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敬之情。
4、揣摩语言,分析“自”“空”
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之景,“自”“空”二字互文见义,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春色虽然无限,却与诗人无关,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
诗人面对丞相祠堂的无限春色,感受到的是凄清冷落的失望与感慨:虽然祠堂内春意盎然,然而时过境迁,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却没有了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
五、课堂总结:朗读古诗词的技巧
1、把握基调——结合背景、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2、体会感情——联想品味、揣摩语言、想象意境
3、懂点格律——读准节拍、注意平仄、读出重音
第二课时《书愤》
一、知人论世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 “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平定)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60年来万首诗”,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论世)
(结合书下注释1)谈谈此作是诗人在何时、何地、何种境遇下所作?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于是,诗人悲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投] 看题目,何意?
书:写
愤:悲愤、抑郁
“书愤”者,抒发胸中抑郁、悲愤之情也。
陆游的抑郁、悲愤从何来? 诗中的哪写地方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
1、带着问题,结合书下注释初读作品。
2、齐读课文 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抑郁,悲愤(题目)
3、想像作者的人生境遇,带着作者想要抒发的悲愤之情再读课文。
二、解读文辞,揣摩情意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明确: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对比
2.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诗歌的倒装性)
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这里暗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欲图收复失地。
这里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吗? 愤
“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
3.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明确: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明确: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学习目的:
研究讨论,比较分析: 进一步深入理解《书愤》和《蜀相》这两首作品。
从以下【板】几个方面找出两首诗的异同?
1、社会背景:离乱时代
2、作者经历:晚年之作
胸怀大志
不得重用
——(创作时间、生活境遇)
3、主要意象:诸葛亮:
杜甫——忠心、功绩(慨叹)
陆游——矢志不渝(羡慕)
——(同样以诸葛亮为主要意象,作者描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4、个人情感:
杜甫——不得重用的痛苦(旷古悲凉)
(壮志难酬)
陆游——渴望北伐复国
(建功立业)
——(陆游以诸葛自况,渴望建功立业)补注:作此诗时,陆游已是61岁的老人。此时他已罢官6年,只挂着一个空职蛰居故乡。直到作此诗,才因任权知军州事(暂时主持地方军队和民政事物)而被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总结:
5.表达技巧:杜甫——情景交融
陆游——用典明志
6.作品风格:杜甫——沉郁(深沉蕴藉)
陆游——(悲愤)悲壮
—— 因此基调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诗歌意象,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②学会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
二、过程与方法
①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②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②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教学重点】
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教学难点】诗眼题 【教学方法】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讨论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题成都武侯祠
如何阅读对联:一般来说,贴对联时,要把上句贴在右侧,因为过去的书是竖排的,都是从右侧读起。
区分春联的上下联。一般按音调平仄分。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比如“春回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
上联中所谓“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作的《出师表》、后《出师表》,酬答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谊;下联中“一对”是指《隆中对》,选自西晋史学家陈寿《三国志》,文中写的是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在文中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提出了蜀汉建国治国的整个方针策略,足以流传千秋万世而不朽。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临行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以及效忠刘氏父子的忠心。
后《出师表》选自三国时期吴人张俨的《默记》,作于蜀汉建兴六载(228),比《前出师表》晚了一年。此时正值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未取得预期成果之时,为消除各方阻碍,在第二次北伐临行之际,诸葛亮向后主刘禅献上了这篇《后出师表》。因此较之前表而言,后表的重点放在了表达军事方略以及对此次北伐持有反对意见人的驳难上。
(2)杜甫生平及经历:
问题:如果让你用“一个的杜甫”介绍作者,你会填什么词?为什么填这个词?
一个可怜的杜甫。因为他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一个有才气的杜甫。因为他写了许多有名的诗作,被人们称为诗圣。一个志向远大、有抱负的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一个历经磨难的杜甫。因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亲历了战争,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自己也在战争中东奔西走。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
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有诗句为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写过《三吏》《三别》等反映残酷兵役给人民带来痛苦的诗文。
一个孤苦伶仃的杜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小结: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出身于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有《杜工部集》。
他青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游历过南起吴、越,北至齐、赵等地。35岁到长安求官,过了10年穷困落拓的生活,最后才得到一个八品小官。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杜甫曾陷贼中,后逃出投奔肃宗李亨,任左拾遗。49岁时,弃官携家入川,在成都郊外建草堂定居,由好友严武保荐任过一段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常被称为杜工部)。流落四川八年,57岁时出川,辗转流徙于湖北、湖南各地,58岁时在岳阳附近病死于一只小船上。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读书壮游(35岁以前,712-746)
《壮游》:“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望岳》 困守长安(35-44岁,746-755)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批评时政、讽刺权贵。
陷贼为官(756-759)
《月夜》、《春望》、“三吏”、“三别”等,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漂泊西南(759-770)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等大量名作,思想更加深邃,诗风更加沉郁。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Fū] 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làng] 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往投,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蜀相》的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
为什么要了解诗人生平和诗作的写作背景呢? 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二、诗歌赏析
(1)读——音义、节奏(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感情基调)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七言古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如:春风/不度/玉门/关; 或“二二一二”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有的是四三式的。三四式的很少见。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2)品——内容、语言(分小组讨论,同学回答问题)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首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个?为什么?
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突出作者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也显示出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对“柏森森”这一描写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借郁郁葱葱的柏树,呈写出了武侯祠周围的环境,突出其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渲染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另一方面,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衬托出诸葛亮高大正直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首联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设问,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的庙宇很容易找到。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引起下文,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作者的思想活动,突出作者的急切的心情,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知识点链接:
锦官城——因为三国蜀汉时期,成都是中国的织锦中心,美丽的蜀锦畅销全国,成为朝廷重要的贡赋来源。朝廷专门设置了锦官管理,并在城西南筑锦官城,于是成都又被称为“锦官城”、“锦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歌中常出现的意象:柏树
高洁人格品性:坚守节操、刚正不阿——松柏四季常青,既顺四时而郁郁葱葱,又挺立于四时之外。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荀子·大略》)
岁寒众木改,松柏心常在。(唐·张说《代书寄薛四》)
强烈忧患意识——松柏的木材纹理直,结构细,有香气,耐腐性强,自古以来多被用作建筑宫殿的良材,称之为“大厦之宏材”“广厦材”“栋梁材”“梁栋材”等。这一用途正切合人们想建功立业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追求。但在封建社会中,只有得到统治者的赏识,才可能有实现抱负的机会。李峤《松》:“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这是有着“济世”之志者对统治者的希冀。皮日休《小松》:“一日造明堂,为君当毕命”,这又是怎样的一份殷殷报国之情!济世之志不得施展,眼见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处于困境,危机重重,有着强烈历史使命感的诗人产生了种种忧虑。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滋润着华夏文化的绵延发展,并极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对比理解: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如果将原句中的“自”、“空”是否可以分别换成“尽”和“皆”?请说明理由。
“自”和“空”二字互文见义,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隔叶黄鹂,声音空自悦耳。因为诗人思慕的人早已逝去,诗人无心欣赏自然,大好春光只能“空自”存在,这就突出了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缺少济世英才的慨叹。
青草自绿,无人光顾;
黄鹂好音,无人倾听。
这盎然的春意,让作者感受到的是寂寥冷清、形单影只、孤寂伤怀。
情景交融,表达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寂寞。换了之后: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 欣喜愉悦的情感
颈联写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以乐景写哀情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
杜甫的《哀江头》“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写诗人曲江所见。“千门”,极言宫殿之多,说明昔日的繁华。而着一“锁”字,便把昔日的繁华与眼前的萧条冷落并摆在一起,巧妙地构成了今昔对比,看似信手拈来,却极见匠心。“细柳新蒲”,景物是很美的。岸上是依依袅袅的柳丝,水中是抽芽返青的新蒲。“为谁绿”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反衬哀恸,一是说江山换了主人,二是说没有游人,无限伤心,无限凄凉,这些场景令诗人肝肠寸断。
王夫之《姜斋诗话》——“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动静结合
增强画面的动感,营造具有感染力的意境;凸显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以独特的形式,独特地视角,表现独特的情绪、情感;突出文中人物或作者的某种心境、心态和情绪。
互文
“自”和“空”二字互文见义,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隔叶黄鹂,声音空自悦耳。因为诗人思慕的人早已逝去,诗人无心欣赏自然,大好春光只能“空自”存在,这就突出了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缺少济世英才的慨叹。
青草自绿,无人光顾;
黄鹂好音,无人倾听。
这盎然的春意,让作者感受到的是寂寥冷清、形单影只、孤寂伤怀。
“映阶碧草自春色”,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
“隔叶黄鹂空好音”,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表明武侯的呕心沥血,已被后人遗忘。
知识点链接: 唐·李华《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好任其自开自落罢了!“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熳,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自落”、“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啊!)
朱自清《荷塘月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繁华是孤独的最高境界。作者虽然置身于热闹的氛围中,内心却依然是孤独的,可见作者的无奈,那种想要找寻让自己不孤独的方式却怎么也找不到的无奈。)
颈联: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频烦——犹“频繁”,多次。
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推崇其匡时雄略
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
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
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病笃,谓亮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赞扬其报国忠忱
白帝城托孤——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诸葛亮涕泣地说:“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刘备又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
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
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划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怀古为了伤今。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使诗人忧心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贤相匡扶社稷,整顿乾坤,恢复国家的和平统一。正是这种忧国思想凝聚成诗人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
尾联: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
简要分析“长使英雄泪满澿”中的“长”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方面是仰慕诸葛亮的精神对后人影响深远,另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深沉的叹惋和哀伤。
④“英雄”是指什么人?
诸葛亮、功业未就的英雄人物、自己
是指那些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失败的英雄人物,也包括诗人自己。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即便如此,他却依然挂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是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悲剧性结局无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产生使人奋发兴起的力量。
⑤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用典 也就是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成都杜甫草堂里挂着郭沫若写的一副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16个字是对杜诗很好的概括。
(3)悟——情感、主旨 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以意逆志”见于《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我们在解说、欣赏诗歌时,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泥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而是应该从作品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拓展一(炼字)——分析诗眼题型
(一)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2、某个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二)答题步骤
1,解释这个字 2,解释这句话。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或想象,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图景,以品味炼字的精妙。3,答手法。如果有技法,必需答出用了什么手法。4,答思想感情。结合主旨谈这句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题:”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话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试作简要分析。
诗眼是自和空。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这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三联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济世雄才。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划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怀古为了伤今。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使诗人忧心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贤相匡扶社稷,整顿乾坤,恢复国家的和平统一。正是这种忧国思想凝聚成诗人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诗的最后一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悲剧性结局无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产生使人奋发兴起的力量。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概言之,这首七律话语奇简,但容量颇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诉尽诸葛亮生平,将名垂千古的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后代的爱国志士及普通读者一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一读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句时,不禁黯然泪下。
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人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本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
以意逆志
【蜀相教学教案】推荐阅读:
蜀相优秀教案设计07-02
《口技》教案-教学教案11-18
《公输》教案设计-教学教案12-18
第八册教案教学教案06-07
《林海》教学片段设计-教学教案06-20
音乐教案-阿西里西-教学教案06-29
溶解度 教案(一)-教学教案10-09
语文教案-海滨小城-教学教案11-15
散打教学教案05-25
草原教学教案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