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农民工讲话(推荐7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给“ 留守儿童” 支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同学们,当你们倍受父母呵护、尽情享受亲温暖的时候,当你们倍受老师关爱、徉于知识海洋的时候,你可曾想到,在同一片蓝天下,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尽享明媚的阳光。你是否想过,在我们身边,还有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远离父亲、远离母亲、和爷爷奶奶或其他的亲戚一起生活——他们就是 “留守儿童”。
“留守” 这个词,你一定会很陌生吧?但是,“农民工”这个词语,你或许并不陌生,因为我们的爸爸妈妈大多都是农民的儿女。许许多多的农民叔叔和阿姨们,他们为了养家糊口,为了赚钱谋生,不得已奔波于城市的每个角落,去从事最脏最累的工作。他们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却把千千万万个孩子留在了农村,成了 “留守儿童”。
同学们,你了解 “留守儿童” 吗?校园里,他们和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学习。可是,在节假日里, 有人带他们去公园游玩吗?过生日的时候,有人给他们买可口的蛋糕吃吗?学校放假的时候,有父母来帮他们接东西回家吗?在家里,他们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一起劳动.可你们知道?无论是老师的关心爱护,无论是家人的关怀照顾,都不能代替爸爸妈妈给他们的爱。他们缺少爱的心田,变得孤独自卑,开始对学习失去信心;他们缺少爱的心田,变得柔弱无助,开始不愿与同学交流。他们有的性格内向,自暴自弃,有的甚至沾染了社会不良风气。他们是一个比任何 人都需要爱的群体。
同学们,关爱 “留守儿童” ,需要留守家庭給他们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关爱 “留守儿童”,需要学校社会给他们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关爱 “留守儿童”,需要我们每一位同学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奉献一份爱心,投入一片真情!同学们,让我们大家立即行动起来,手牵手,心贴心,共同为 “ 留守儿童”支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 有关“农民工在传统媒体话语中的表征”的研究一直在进行。许多研究者在经过大量统计分析研究后, 得出了极为相似的结论:传统新闻媒体在对农民工进行报道时, “存在着话语权萎缩, 媒介镜像污名化 (stigmatize) 甚至妖魔化的倾向”。社会学家孙立平明确提出:“一旦在一个地方发生了刑事犯罪, 人们总是首先将怀疑的对象指向进入城市的农村人。”而有学者认为导致传统媒体在农民工报道上的种种缺失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农民工本人以及在态度上偏向农民工的个体或组织在传统媒体环境中缺少话语权, 导致“他者化”。
然而, 时至今日, 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飞速发展, 以“关爱农民工”为宗旨的组织得到了更多“发声”的权力, 而他们作为本就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组织的官方微博, 与普通农民工微博相比, 具有天然的话语权优势, 他们有能力同传统媒体一起进行话语表征。而这不禁引发我们的猜想:以“关爱农民工”为宗旨的官方微博是通过何种话语机制来表征“农民工”这一群体的, 这样的话语表征, 是否有利于推动农民工群体自我认同以及社会大众对农民工群体的了解和接纳。
二、研究方法及理论支持
考虑到只有有较大影响力并且长期保持活跃的微博才能对农民工产生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影响,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粉丝数超过1000人, 在今年 (即2014年) 仍有发表博文, 且自开通微博至今发布超过100条博文的官方微博。本文将对这些微博的原创博文通过吉姆森提出的框架理论 (Frame Analysis) 进行分析, 以“条”为分析单位。框架理论最早是由贝特森 (Bateson) 提出的。1989年, 吉姆森 (Gamson, W. & Modigliani, A.) 发表文章详述框架理论。吉姆森把框架看成是一种“界限”, 他认为框架的建构过程事实上是一种“价值添加”的过程。而任何符号的组合与选用, 包括隐喻 (metaphor) 、描述, 短句 (catchphrases) 、例子 (exemplars) 、视觉影像 (visual images) , 其实都反映了真实世界的转换框架效果, 会传达框架的核心或上层意涵 (coreidea) 。本文将从上文指出的5个方面, 研究这些微博是如何来传达其框架的核心和上层意涵的。
三、研究内容
1、隐喻
在以“关爱农民工”为宗旨的官方微博的内容研究中, 有关农民工的一个隐喻是“受难者”。如“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微博, 在2013年2月24日谈及湖南耒阳双喜村的尘肺问题时, 发微博称“今夜的月亮, 见证的是双喜村的凄凉和悲痛, 也见证了中国的创伤”。笔者认为, “关爱农民工”为宗旨的官方微博中“受难者”的隐喻与传统媒体“受难者”的隐喻存在不同, 微博的隐喻中蕴含着农民工与集体、资本、市场、甚至现代化的对抗状态, 即是集体、资本、市场、现代化带给农民工以伤痛, 而传统媒体中并无这种对抗状态的呈现。
有关农民工的另一个隐喻是“受爱护者”。如“新公民学校”官方微博在2013年3月9日发表微博“每个人的奢侈品都是不一样的, 也许, 他们需要的就是一张书桌, 一个书包”。除了呼吁社会大众关心农民工外, 还注重政府在此问题上的作用。2013年3月1日的微博文介绍了朝阳区教委为解决打工子弟的教育问题作出的工作。正如许向东所说, “受难者”可视为接近农民工生存状态的真实表达。这样的隐喻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同情, 得到公众的认知和接受。而当“受难者”与“受爱护者”相混合时, 可能会让公众觉得农民工不再那么值得同情和理解, 从而削弱纯粹“受难者”隐喻带来的情感动员。
另一方面, 不论是哪个隐喻对于农民工这个主体本身而言似乎一直处在被动的状态之下。这可能会引起公众对农民工产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态。此外, 这两个隐喻之间似乎还蕴含着“问题化农村”和“梦想化”城市的逻辑。这样的逻辑表达, 显然也不利于农民工群体自我认同的实现。
2、描述
相比传统媒体受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 倾向于站在被报道对象的故事之外加以审视, 本文所研究的这些微博文在描述时常常运用“移情” (empathy) 的方法。如“新公民学校”微博在2012年12月27日的微博中说道:“昏暗的路灯下, 女孩一会趴在马路边写作业, 一会帮爷爷卖爆米花, 手冻得红肿, 但神情专注, 让人心疼”。此类微博文, 常常以细节化的描写和直白的情感抒发感染和打动公众, 使公众感同身受。然而, 当农民工非常态的事件发生时, 这些以“关爱农民工”为宗旨的官方微博却常有一种“表示无奈”的倾向。如“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发布关于“吴刚杀人”的微博:“21岁的湖南小伙吴刚被‘黑中介’舒南诈骗三百元, 直接把刀插进他的脖子” (2012年2月15日) 。
以“关爱农民工”为宗旨的官方微博很少提及“农民工失控”等非常态事件, 而在讲述此类事件时, 往往以“自觉无力, 呼吁社会关注”和看似“客观叙述”这两种方式。但对此类非常态问题避而不谈或用以上两种方式谈都不能达到扭转目前对农民工群体“污名化”趋势的效果。
3、短句
互联网时代, 如何在微博博文140字符限制内压缩大量信息, 让受众能够迅速接收十分重要。对此, 微博常常用单主题的陈述方式, 用“#…#”微话题以及用“【…】”标明的短句来表达核心内容, 而这也可以体现出框架。以“关爱农民工”为宗旨的官方微博中的短句主要可以分为实题和虚题两种。实题主要用以叙事, 传播基本事实;虚题则以情感表达为主, 直接或间接地表明微博本身的态度。从内容上看, 运用实题的多为强调农民工遇到的某件事实, 亦或者是政府及社会给予的某些帮助。然而在运用虚题以表达对农民工群体的某种情感时, 则往往使用一些符号化的词语, 如“城市梦” (“工众网”微博2013年4月3日) 。这些符号化词语的使用, 使这些微博中针对某一个事件而表达的情感变得普泛化。
4、例子
在以“关爱农民工”为宗旨的官方微博中, “富士康”和“讨薪”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两类例子。在几乎所有的文本中, 富士康都是作为负面的, 甚至是以“造成农民工悲惨境遇的元凶”这一角色出现的, 特别是在“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微博博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微博中使用富士康作为例子时, 其目的有两个:其一是从现实的角度揭露工人在富士康的生存现状, 如“在富士康, 工人连工作的时候怎么坐都被规定的死死的” (2010年5月25日) ;另一方面, 是将“富士康”作为目前经济发展模式下对底层劳动者的保护方面缺失的代表。这样的例子也往往与农民工“受难者”的隐喻相连。
而“讨薪”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另一类例子。“工众网”微博对此有较多涉及。有关“讨薪”的微博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农民工“剑走偏锋”的讨薪方式, 如“讨薪民工爬上塔吊” (2013年3月8日) , “卡通形象北京街头讨薪” (2013年1月9日) ;其二是职能部门介入讨薪事件后微博中的反思, 如“难道今后农民工薪资问题的解决, 只能依靠民警来协助了吗” (2012年11月22日) 。
可见, 相比一次讨薪事件是否能圆满解决, 以“关爱农民工”为宗旨的微博更关注整个劳动环境能否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这样的深度思考, 有利于引导公众关注农民工问题背后的体制、制度问题。
5、视觉影像
在以“关爱农民工”为宗旨的官方微博中, 有很多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图片。具体分析, 这些图片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展现农民工“美好”的状态。如“工众网”官方微博发表一组照片:烈日下农民工赤裸上半身工作, 显现出一种劳动者的力量美 (2013年4月12日) 。而第二类图片所展现的内容则大相径庭, 如“幸福在他乡-流动人口援助行动”的官方微博中发布了一组关于“留守儿童嫁人”的照片, 照片中有孩子失声痛哭, 有的眼神茫然 (2013年3月30日) 。这类图片直指农民工及其子女所受的苦难, 以打动公众的内心。
四、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运用框架理论中的五个要素进行研究, 可得出结论如下。
1、以“关爱农民工”为宗旨的官方微博的话语设置有助于破除传统媒体强化的农民工“刻板印象”, 扭转“污名化”的趋势
“语言是表达说话者的社会地位的, 并不纯粹是作为一种交往工具而起作用”。而在微博环境中, 当以“关爱农民工”为宗旨的官方微博拥有了发声的权利后, “污名化”的现象得到了改善。在此类微博中, 农民工不再是“沉默无语、形象模糊、没有生命的”表征, 这有利于农民工群体的自我认同以及公众对该群体的认同感的提升。
进一步来看, “ (传统) 媒体对农民工群体平面、单一的描绘, 使农民工形象产生概念化、笼统化, 这反而会深化人们的刻板印象”。而在以“关爱农民工”为宗旨的官方微博的原创博文中, 农民工个体形象清晰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同时, 以“关爱农民工”为宗旨的官方微博的使用者中不乏有研究此问题的专家学者。因此通过这些官方微博, 将农民工遇到的一些问题放置于大的社会背景中考量, 有利于公众理性看待农民工这一群体。
2、以“关爱农民工”为宗旨的官方微博仍然没有跳脱出他者视域
以“关爱农民工”为宗旨的官方微博出现, 其本身就来源于知识分子为底层大众代言的责任感, 但当他们试图为底层说话时, 已经在潜意识中设定自己与被代言者之间存在等级差异, 无意识地产生优越感, 并不能深切了解和把握被代言者的精神世界。
另一方面, 个人的“现代性”表现为“乐于接受新经验, 愿意强调计划, 个人效能感等类似素质”。事实上, 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也早已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注意, 但总体而言, 此类微博中现代性缺失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指出“如果人们能接触到某个特定群体生活的核心真相, 他们将逐渐建立起对它的尊重与理解。”以“关爱农民工”为宗旨的官方微博本就是最容易接触农民工群体生活的真相, 并加以传播的一个渠道, 应予以重视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斌峰.中国“农民工”界定的理论创新[J].江南论坛, 2007 (11) .
[2]陈文高.当前农民工镜像批判[J].学术交流, 2007 (5) .
[3]许向东.一个特殊群体的媒介投影——传媒再现中的“农民工”形象研究[J].国际新闻界, 2009 (10) .
[4].李雪梅.他者视域中农民工形象的现代性缺失[J].当代文坛, 2007 (3) .
[6]王建民.社会转型中的象征二元结构——以农民工群体为中心的微观权力分析[J].社会, 2008 (2) .
[7]Nick Stevenson.认识媒介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156.
[8]黄燕萍.近年来我国媒体对农民工形象的呈现——以框架理论的观点[D].广西大学, 2007.
[9]阿列克斯·英克尔斯, 戴维·H·史密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49.
“有困难,找项目部。”中铁大桥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项目部农民工们如是说。
信任源于项目部对农民工真真切切的关爱。
农民工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主力军。如何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关系施工企业发展大计的重要工作之一。
中铁大桥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项目部倡导“职工与农民工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一根绳”,为全力实施好在建工程打下了坚实基础,实现了“安全质量规范化、进度控制刚性化、成本管理精细化、文明施工常态化”的工作目标。
“家”文化
“五同”,是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项目部实施人性化管理的缩影。
何为“五同”?即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项目部实施的将劳务队伍纳入员工队伍管理,职工与劳务人员同学习、同劳动、同参与、同生活、同评比的管理办法。
项目部为劳务队伍统一搭建了宿舍、公共食堂,绿化、美化劳务队伍生活区,重视劳务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实施与职工宿舍、食堂一样的管理办法,对劳务人员实施与职工同等的教育。将劳务队伍纳入生产竞赛考核、评比、表彰范围,统一组织活动、统一考核、统一奖励,促进了项目部的和谐,凸现了项目部营造“家”文化,优质快速、和谐共建黄河大桥的主题。
项目部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每季度进行一次“双十佳”评比,将协力队伍中的典型员工同项目部职工一起表彰,并利用工地报纸、橱窗张贴照片等宣传形式表彰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极大地鼓舞了农民工的生产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用绽放的笑容,表达着对大桥局的满意。
点滴关怀送温暖
为了让劳务人员深切感受到“家”的温暖,在炎炎夏日里,项目部为农民工发放风油精、绿豆、西瓜、矿泉水等防暑降温药品物品,给他们送去丝丝清凉;在寒冷的冬季,项目部为农民工兄弟送去米、油、肉等物品,给他们带去温暖。
与此同时,项目部还根据施工环境和施工气候。合理调整作息时间,保障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每逢节假日,项目部都会备上肉酒类食品慰问农民工,让广大农民工感受到项目部这个“大家庭”的温暖。项目部还坚持环保卫生监督检查制度,不定期地对工地农民工宿舍、食堂进行卫生检查,发放防鼠灭蝇药品,督促环境卫生清理,防止疾病发生与传播,保障农民工身心健康。
从开工初期,项目部选择避风、水源近的地点修建农民工宿舍3000余平方米,专门斥资修建了宽敞整洁、设施齐全的农民工食堂,为施工队伍快速进场创造了条件。
凡因劳动报酬等原因发生的纠纷事件,项目部站在确保农民工利益的立场,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积极协调妥善处理,确保了施工生产正常秩序。
项目部领导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亲切地与农民工兄弟谈工作、聊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改善伙食。项目部领导用温暖和关怀,赢得了农民工兄弟们的厚爱。
坚持安全教育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项目部十分重视对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坚持“不培训不进场”原则,将农民工培训纳入职工培训计划。利用休息时间为员工、农民工进行安全质量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保证施工安全。2007年至今,项目部举办各类安全培训60余期,农民工受教育面达到100%。
这次推进会,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团中央领导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全省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以来的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努力推动我省关爱行动取得新突破。
关爱行动是团中央高度重视、大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多次强调,当前要集中力量把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做成青年志愿服务新品牌。周长奎书记在全国关爱行动工作推进会上特别强调,实施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是团中央书记处经过多次调研、反复讨论、慎重考虑后作出的重大决策,要把这一项目打造成新时期共青团的“希望工程”。
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是劳务输出大省,根据省人大数据统计,全省共有农民工子女约380万。这一庞大的群体,在生活、学习、心理、安全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缺位问题,引起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从去年开始,省委省政府把留守儿童之家和留守儿童活动室的建设列入省民生工程,每年投入8000多万元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
团省委坚决贯彻团中央和省委的重要工作部署。关爱行动开展以来,团省委成立了安徽省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项目办公室,各市团委也按要求相应成立了关爱行动项目办,形成了全省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工作联动机制。各级团队组织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工作形式,探索工作模式,充实服务内容,努力扩大项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初步建立了以组织化动员为重点、社会化动员为辅助的工作格局。截止目前,全省105个县(区)已全部开展此项工作,志愿者组织与农民工子女较集中的学校结对2160对,建立农民工子女活动阵地450多个,受助农民工子女达322659人,参与的志愿者达25万余人,累计捐款捐物总价值达450万元,为下一阶段工作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工作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2010年5月28日,省委常委王秀芳出席全省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仪式,并为启动仪式授旗,来自社会不同领域、各行各业的200名志愿者与200名农民工子女进行了现场“一对一手拉手”结对。各地也分别启动了这项工作,其中大部分市的党政领导也分别参加了启动活动,确保全省“关爱行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是团队的组织化动员效果初步显现。为了配合全省”关爱行动”的推进,在“三·五”、“五·四”、“六·一”期间,我省各级团队组织、企事业单位志愿者集中开展了“心手相牵·快乐成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同在蓝天下、快乐共成长”等一系列活动,掀起了全省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的高潮。
三是坚持“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各级团队组织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大量细致的摸底调研工作,坚持五项“规定动作”与 “自选动作”相结合,在队伍建设、资金筹措、阵地建立、活动创新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尤其在结对对象、结对方式、项目设计、项目运作等方面,既注重了地方特色,又兼顾了项目发展,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合肥市庐阳区将过去的“假日托管学校”延伸为日常的“四点半学校”,下午四点半到六点免费接纳放学的农民工子女;铜陵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创新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小组(或团队)+农民工子女+接力=项目”的工作模式,按照“2名志愿者+1名农民工子女”或者“1个服务团队+1个学校”的模式,开展关爱行动。还有下午我们将要去参观的歙县育鸿农民工子女学校,要求老师和农民工子女同吃、同住、同玩、同乐,以这种老师型的母爱、父爱去关爱农民工子女。
四是营造了浓厚的社会关注氛围。各级团组织积极宣传报道关爱行动,提高这一新的工作品牌的影响力,努力增强全社会对农民工子女的关注度,组织引导更广泛人群参与关爱行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反响。省本级开展的“心手相牵·快乐成长·共度六一”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分别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安徽电视台安徽新闻联播节目播出,同时还刊登在中国青年报。“幸福欢笑365”网站、微博的开通,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农民工子女的关注和了解,带动了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参与到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中来。各地市也纷纷利用当地的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关爱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为关爱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此外,今年以来,合肥、安庆、阜阳、铜陵等地共有4名同志、4个项目获全国和省级表彰。在此,我代表团省委、省少工委向在座的同志们、向全体少先队工作者们致意,向为关爱行动做出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致敬!
成绩固然可喜,工作不容懈怠。下面,我就如何扎实推进关爱行动,讲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关爱行动”的重要意义
关爱行动的重要意义,前面已经论述过。从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来看,从我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关爱行动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党政分忧、为农民工解难的重要工作,既有利于农民工子女的健康快乐成长,促进他们的家庭和谐,又有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高速、科学发展。要充分理解关爱行动的重要意义,就要正确把握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是要把握好少先队工作与全团工作之间的关系。少先队工作在全团工作中具有极为特殊的地位,与其他战线部门相比,少先队工作具有全覆盖的特点。按照“全童入队”的要求,再过若干年,一个中国公民,有可能不是共产党员,也有可能从未加入共青团,但只要他上过学,他就一定加入过少先队。少先队是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群众组织,团受党的委托,直接领导少先队。党、团、队之间,具有特殊而紧密的联系,这是一个一以贯之的体系。少先队的教育,是一个青年政治启蒙的第一步,是培养一个公民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朴素感情的基础环节。
二是要把握好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工作与少先队工作之间的关系。把关爱行动放在少先队战线,由少年部牵头组织开展,这是安徽省的首创,至今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实践证明,少先队战线直接接触农民工子女、直接接触小学,确实具有开展工作的便利性。与其他省相比,我省关爱行动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创造出很多独特的经验。
当前,关爱行动就是少先队战线的重点工作。今年,省少工委确定的三项重点工作就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红领巾心向党、关爱行动。前两项工作属于经常性的、持续性的工作,我后面再讲;关爱行动是需要我们花力气去推动的、需要我们动脑筋去创新的。
三是要把握好“幸福欢笑365”工程与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之间的关系。回顾三十年来共青团组织的活动,如果问人们哪一个活动印象最深刻、最能代表共青团,答案一定是希望工程。希望工程抓住了人们最关注的群体——孩子,时至今日,这一关注点仍然未变。但形势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初期,贫困、上不起学是孩子们遇到的最大困难,而在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今天,缺少关爱是孩子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关爱行动应运而生。
说起希望工程,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大眼睛”——金寨的小姑娘苏明娟。照片最能打动人,最能直指人心,我们开通“幸福欢笑365”,每天上传一张农民工子女的笑脸,希望用孩子纯洁无暇的欢笑来感动社会。“幸福欢笑365”这一活动,又是安徽第一个举办,希望各市团委能抓住机会,再找出几个“大眼睛”。
二、明确任务,全面推进“关爱行动”向纵深发展
团中央提出关爱行动的总体目标是,用3年时间即到2013年6月通过抓结对、抓项目、抓活动、抓宣传,围绕五项服务内容,按照“先城后乡、先易后难、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逐步推进,紧紧抓住“结对+接力”的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对农民工子女比较集中学校的志愿服务全覆盖,真正把这项工作打造成共青团在服务青年方面信得过、可持续的品牌活动。
具体到我省,提出“三步走”的战略思路:第一步,今年年底前,实现已录入农民工子女较集中的学校结对率达到100%,全省农民工子女结对率达到60%;第二步,到2012年8月份,摸清所有农民工子女较集中学校的底数,完成网上数据录入工作和结对全覆盖,全省农民工子女结对率达到80%;第三步,到2013年6月实现全省农民工子女结对率达到100%,并实现每月在已结对学校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
在实际操作中,我省“关爱行动”主要抓三项重点工作:一是结对,二是志愿服务,三是幸福欢笑365。下面分别来谈。
1.抓结对,力争实现全覆盖的目标。首先要摸清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农民工子女的底数。针对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以及留守农村的农民工子女的特点,分别以城市、农村团组织为基本依托,通过走访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农村、社区的形式,对辖区内农民工子弟小学及农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学校进行调查,摸清底数,确保做到不遗漏、不失误、不模糊,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扎实基础。
其次要组织单位和农民工子女学校之间的大结对。摸清底数后,城市团委和团县委,就是我们这个两条战线的工作支点,依据统计出的辖区内相关学校的具体数量,按照就近就便、一个单位对接一所学校的这样一个原则,来动员辖区内大中专院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逐个地落实结对单位,也就是我们讲的大结对,实现全覆盖,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建立一种长期的结对机制,不以人员变动、搬迁而中断结对。
最后要开展志愿者和农民工子女之间的小结对。大结对讲数量,小结对讲质量。承担着结对帮扶任务的单位或组织根据所服务学校农民工子女的具体数量和实际需求,在本单位团员青年中招募相应数目的青年志愿者,可以一对一,也可以多对一,安排青年志愿者与被服务学校的农民工子女进一步结对,从而开展具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长效激励机制。
2.抓项目,不断拓展志愿服务内容。结对是基础,项目是抓手。团中央在关爱行动开始之初,就规定了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五个关爱项目,各地团队组织要重点完成好这五项规定动作。
一是学业辅导。组织青年志愿者在课余时间对农民工子女进行学习和功课辅导,举办音乐、美术、文化、体育等活动,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在城市依托街道社区活动场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大中专院校或农民工聚居地等,在农村依托寄宿制中小学校、“留守儿童之家” 等活动场地,结合实际开展 “四点半学校”、“七彩课堂”、“爱心小课桌”、“爱心家教”等形式的学业和兴趣辅导。
二是亲情陪伴。组织青年志愿者陪同留在农村或和父母不在一起的农民工子女做游戏、聊天交流等,和他们交朋友、做伙伴,倾听他们的诉说、心声和愿望,帮助他们与父母进行电话、视频等沟通,促进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健全的人格。
三是感受城市。组织青年志愿者带领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利用课余时间就近就便参观城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参观高校、企业等,帮助他们充分感受和体验城市生活、了 解和融入城市。
四是自护教育。组织青年志愿者到社区、到乡镇、进学校,为农民工子女讲授安全、自护和健康、卫生等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促进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五是爱心捐赠。发挥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的杠杆作用,形成“多位一体”的农民工子女帮扶网络,联络协调社会各界支持,开展图书、玩具、文体用品、生活用品、亲情电话卡、教学设备等物资、资金捐助,为农民工子女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除规定动作外,各级团组织、志愿者组织还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拓展一些有特色的自选动作,现在比较成熟的有:
一是代管家长。针对父母双方不在身边的农民工子女,鼓励教师、班主任、团干部、志愿者等有条件的人士担任农民工子女的代管家长,代管家长的具体职责是当好“五员”,即情感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思想品德辅导员和健康成长指导员;做到“四管”、“四掌握”,即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掌握家庭背景、掌握思想表现、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代管家长要经常与在外打工的家长沟通,每月通一次电话,每学期写一封信,做一次家访,并及时向学校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
二是留守小队。以自然村、社区为单位,或者以共同兴趣爱好为纽带,招聘1—3名志愿者,担任小队辅导员,帮助农民工女子成立校外留守小队。每个留守小队队员5-10名,由队员自主命名,民主推选小队长,实行队长负责制。志愿者指导留守小队利用节假日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周打一个亲情电话、写一篇周记、读一本好书,每月与辅导员一次谈心、寄一封家信;定期为留守队员举办一些有关学习、安全、维权、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讲座。
在前期的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不少好的做法和典型,比如淮南团市委公开向社会招募“关爱行动”服务基地,申报的服务基地可以根据本单位的特点,设计特有的关爱方式,列出开展志愿服务的时间和内容,由团市委统一调配。还有蚌埠市怀远县茆塘留守儿童之家,合肥的网络志愿者牵手留守小队项目,安庆的“12345关爱志愿行动”项目(该项目已成为团中央首批向社会推介的候选项目)等等。
3.求创新,扎实做好“幸福欢笑365”笑脸征集工作。“幸福欢笑365”是我省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一个崭新阵地,在全国也是一个创新。活动通过在国内多家知名网站开通微博、制作专题网页等形式,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宣传优势,每天上传全省各地农民工子女的笑脸照和共青团组织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剪影等图片,充分展现我省农民工子女在各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关爱下健康、快乐的幸福生活,展现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的精神面貌,进一步呼吁和引导社会各界关注、了解、关爱农民工子女,带动社会各界更多的爱心组织和个人参与到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中来。
关于“幸福欢笑365”的信息、图片的报送工作,我提一个思路,大家下午讨论一下是否可行。这个活动有两个展示平台,一是微博,二是网站。微博上展示的要选精品,每天只登一张孩子的笑脸和一张志愿者与孩子的合影,这个任务交给团内。为了让每个县区都有展示机会,下一步直接将任务分解到县区,105个县市区团委,每家3天。各县区团委要让学校知晓这一活动,大部分学校会非常珍惜展示的机会,你提前让他准备,他会精挑细选。网站展示上的可以把面放宽一些,各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学校、团县区委都可以将活动报道、心得体会以及图片上传,经过审查后发布,选出好的就在每年剩下来的50天里上微博。网站面向社会大众开一个接口,关键是让参与活动的这些人知道这件事。
三、认真总结,确保“关爱行动”健康有序
“关爱行动”实施以来,在各级团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工作目标日益明确,工作内容不断充实,工作成效逐步显现,但是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一些制约工作进程的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出现,必须认真审视和切实加以解决。
一是进展不平衡。活动开展以来,大部分团组织按要求积极开展了“关爱行动”,但也有部分市、县,对此项工作落实不及时,甚至有个别县(市、区)至今为止还未按要求开展相关工作,比如在录入结对数据这项工作中,在团省委的多次督促下,至今还有淮南毛集实验区、马鞍山金家庄区、宣城宣州区、绩溪县、青阳县等5个县(区)未进行数据录入。另外,从结对数据来看,大结对普遍做得较好,阜阳的摸底数和结对数都是最高的,但还有4个市任务刚过半;小结对的进度参差不齐,阜阳完成的绝对数最高,黄山、淮南、铜陵的结对比例最高,超过80%,但还有3个市结对比例停留在10%以下。请各市团委加大督导力度,未结对的要尽快联系当地志愿者组织与其结对,录入不全的要尽快补全,确保完成今年“大结对100%,小结对60%”的目标任务。
二是工作不扎实。关于对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农民工子女基础数据的统计,是一个打基础的工作,只有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我们的工作才能更加扎实有效、更加有针对性。从网上的数据显示,有部分地市在统计中仍存在统计不实、应付、走过场的现象,这就给我们后面的“大结对”、“小结对”和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带来一定的困难。此外,“五·四”、“六·一”集中活动后,各级团委开展“关爱行动”也进入了一个低谷期,多数团组织没有再组织策划相关服务活动,如此形势将会使刚推出的“关爱行动”面临难以为继的困难。
三是创新不给力。从报送的总结和相关材料上看,各市都能够按照团中央要求的五项“规定动作”开展关爱行动,但在“规定动作”之外,很少有创新的动作。因此,各级团、队组织要坚持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推进“关爱活动”项目化、机制化和常态化,一方面让受助的农民工子女真正的感受来自党和政府、来自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另一方面用不断的创新、优秀的项目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关爱行动”,用持续的活动影响来塑造共青团“关爱行动”品牌。
四是沟通不顺畅。一些地方的活动虽然很有特点,但未能通过组织渠道及时报送团省委,只注重活动、不考虑效果,导致基层鲜活经验难以发挥应有的示范效应。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各地工作情况,全面完成团中央各项任务要求,团省委少年部通过《安徽少先队工作简报》、“幸福欢笑365”网站要求各市每月上报当月工作信息、图片、资料及结对情况。阜阳(82张)、淮北(80张)、蚌埠(39张)在报送信息工作中表现比较突出,但也有部分市截至目前,仍没有信息、图片上报。
四、狠抓落实,促进“关爱行动”持续发展 “关爱行动”这一新品牌的形成,离不开全省各级团组织的通力配合和协同努力,各级团、队组织要切实转变观念、负起责任,将“关爱行动”作为当前我省共青团、少先队的重点工作不折不扣地向前推进。团委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从本部门的职能出发,找准与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
1.整合各方资源合力推进。关爱行动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共青团一家,更不是共青团学校部自己就能包打天下的,它需要整合团内、政府和社会多方资源。
从团内看,我们需要联合宣传部,发挥登记在册志愿组织和团体的力量,通过系统优势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需要联合学校部,现在志愿者的主体是大学生,还可以发挥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的智力优势,利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时机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等方面开展关爱行动;需要联合城市部,可以发挥联系企业的便利优势,而且现在非公团建的主要任务在城市部,非公企业的团组织建起来以后要开展活动,我们就把关爱行动推荐给他们。
从政府看,我们在摸底统计农民工子弟学校时就需要得到教育部门的支持;志愿者通常在学校或乡镇开展活动,学校的阵地“留守儿童之家”和乡镇的阵地“留守儿童活动室”分别由教育部门和妇联建设,我们需要得到他们的支持;今天我们还特别邀请了省国资委团工委的同志前来参会,就是为了能在下一步推进各省属国企团委参与关爱行动。
从社会看,我们工作的目的是号召全社会共同关爱农民工子女,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通过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关爱行动的认知度、关注度和参与度,吸引更多的社会志愿者组织参与进来。
2.统筹考虑阶段重点与整体要求。要认真落实团中央要求,将结对信息录入工作做为现阶段必须完成的刚性工作任务进行落实。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大结对工作力度,年底前实现我省所有已录入的农民工子女学校的结对率达到100%,并建立长期帮扶机制,从而实现对成建制的农民工子女“全覆盖”目标任务的完成。“大结对”目标完成后,各地还要将工作重心向“小结对”目标转移,即承担结对帮扶任务的团组织根据所服务学校农民工子女的人数,在组织内招募一定数量的志愿者,组建志愿者队伍,与农民工子女实现“一助一”小结对。各地要根据工作进度,尽快建立本地农民工子女结对档案。另请各市尽快督促各县(市、区)团委进行相关信息录入,9月底前,以各市为单位,将所属县(市、区)摸底情况、结对信息情况上报团省委少年部,此项工作将做为团省委对各市工作的考核依据。
3.以创新求突破,开创关爱新模式。团中央对“关爱行动”的目标、原则、模式、内容、机制等做了明确。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求创新,求突破,是我们在开展“关爱行动”中面临的又一个重要的问题。希望各级团组织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在五条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再探索几条,树几个先进的典型。
今年,省本级的创新方向是推动省属国企加入关爱行动。省属国企实力强、分布广、成建制、青年员工队伍稳定,是关爱行动中非常合适的结对对象。这需要省国资委的支持,具体的合作方法可以再讨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要让各省属国企知晓我们的活动。据我了解,部分企业团委在开展活动时往往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载体,现在可以先把关爱行动作为选项,提交给他们。这项工作启动以后,各市要做好主动对接的准备。
五、突出重点,做好下半年少先队工作
1、指导各市、县(区)少工委做好换届工作。督促未按时换届和未召开成立大会的市、县(区)少工委要尽快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列出时间表,力争利用少先队建队节契机完成换届或召开少代会工作。团省委、省少工委将把市、县(区)少工委换届工作纳入年终考评范畴。
2、开展红领巾心向党系列活动。今年剩下的时间总共加起来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全省各级少先队组织一定要抓住“十·一”和建队节等重大节庆假日,开展“红领巾心向党”活动,通过开展爱国歌曲传唱、经典诵读、绘画比赛等活动,将爱党、爱国、爱家乡因素置于活动中,探索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的新方式,以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灌输培养他们对党和祖国的朴素感情。
3、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是按照团中央、教育部、人社部、全国少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各级少先队辅导员的选拔、配备、管理、待遇、奖励、职称评聘、能力培训等政策规定,研究并制定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二是要加强各级少先队总辅导员建设。全省只有合肥、安庆、黄山、巢湖、宣城五个市设立总辅导员,希望各市回去后积极和教育、人社等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年底前完成各级少先队总辅导员的配备工作;三是做好少先队工作者培训工作。省少工委计划9月份举办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各市少工委也要利用各种假期开展各类辅导员培训班。
4、做好“全省优秀少先队员”、“全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省优秀少先队集体”的评选表彰工作。目前,评选的通知已经下发到各市,希望各市少工委按照通知要求和分配的名额,严格程序,严格把关,把基层最优秀的个人和单位推报上来。
篇一:重庆市团区委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团中央《关于开展“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中青发〔2010〕5号)、《关于在六一期间集中开展“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中青办发〔2010〕31号)精神,结合团市委《关于实施“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渝青发(2010)29号)要求,推动这项行动深入发展,团区委在2010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集中开展了以“心手相牵、快乐成长”为主题的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雏鹰义工队”。5月26日,“爱心手拉手,成长不孤单”大渡口区雏鹰义工队成立仪式暨全区青少年综合素质展演隆重举行,重庆市首个“雏鹰义工队”正式成立,得到了团市委的高度肯定,重庆日报、重庆晨报、新华网、腾讯网、大渝网等媒体予以报道,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和高度关注。
二是开展爱心捐赠活动。发挥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的杠杆作用,建立“多位一体”的农民工子女帮扶网络,发动全社会爱心人士献爱心,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区育才小学发挥学校艺术特色,在步行街举办“书法爱心义卖活动”,筹集善款2万余元,帮扶慰问了一批贫困学生。各级团组织、青年文明号集体通过捐款、捐物、慰问等形式,“六一”期间慰问帮扶了100余名贫困少年儿童,结成帮扶对子300余对。
三是开展学业辅导活动。区马王小学开展“同在蓝天下,爱心永共筑”活动,学校青年义工与商务学校义工组织“四心社”一道,每周定期课外兴趣爱好培养、剪纸折纸活动,深受农民工子女家长好评,马王小学被授予全市“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示范点”。区大堰、公民等小学结合学校实际,举办了“爱心在行动中成长”等主题活动,发动少先队员相互开展课程辅导,营造了共同进步的氛围。
四是开展“好书传递”行动。积极和有关部门协调,在农民工子弟学校组建了5个红领巾书屋,开展了“捐书”、“藏书”、“漂书”活动,筹集资金落实了一批红色经典、少儿读物、励志文学等适合少先队员的“好书”,为农民工子女营造了积极向上、读书快乐、健康成长的氛围。篇二:团市委“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总结 伴随着我市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子女群体日益增大,农民工问题已然成为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为全面履行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的职责和任务,深化和拓展亲民爱民活动形式,积极发挥共青团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的优势,团市委高度重视、统筹规划、积极行动,以亲情、关爱和服务为切入点,通过形式多样的结对帮扶,凝聚农民工子女,进一步扩大结对规模,深化结对内容,规范结对要求,力求形成受益面广、持续性强而又深入人心的品牌活动,在全省营造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浓厚氛围。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构,推动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有序开展近年来,**市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村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日益增多,随父母进城或留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群体较为庞大。团市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市亲民爱民办公室重视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学习、教育和生活条件,为他们的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的具体要求,认真部署,增强责任感,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年初,团市委召开机关中层以上干部会议,研究工作思路,并将有关精神及时传达到各团县市区委,要求全市各级团组织立即行动,统一推进。同时,团市委建立联系督导、信息反馈制度,机关每个部门负责联系指导有关县区开展活动,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以五四、六
一、暑假等节庆假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篇三:聊城大学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总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农民工子女”这一群体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父母经常不在身边,这些孩子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心灵的润泽。带着对农民工子女的关爱,我们来到聊城市东昌府区柳园办事处马官屯村,与这里的孩子度过了三天的美好时光。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旨在把爱心带到农民工子女心中,让他们感受到爱与温暖,品味到生活的乐趣。同时通过我们的宣传,唤起更多人对他们的关注。活动时间:7月12日——7月15日 活动地点:聊城市东昌府区柳园办事处马官屯村 活动内容: 志愿者融入到孩子们当中,以做游戏、表演节目的方式与他们进行交流。志愿者给孩子们讲童话故事,开设新型课堂,为孩子们辅导作业,并结合当前热点为孩子们介绍一些世博会、世界杯的相关知识,与他们一起畅谈理想,规划美好的未来。总结: 策划一个活动也许很容易,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很难。其间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次活动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活动前一定要做好周密的计划和所有前期准备工作,与各方面做好充分协调。就像我们第一天到马官屯,本以为会有很多孩子来参加活动,可去了才知道想象与现实的差距有多大,来的孩子寥寥无几,活动根本无法开展。如果我们事先考虑到这一问题,与村里协调好,也许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去之前,我们活动的具体内容和顺序也没有做详细的安排,以致活动中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还有一点就是要把具体任务分派到个人,每个人做什么要有明确的分工,增强个人的责任感,这样才能中分发挥个人的长处,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活动实施起来也会井然有序。此外,安全问题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不仅要保证自己的安全,还要确保孩子们的安全,活动期间他们的安全就是我们的责任。这就需要我们更加细心,更有责任心,看护好每一个孩子,在带给他们快乐的同时保证他们不收伤害。具体开展一个活动确实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不灰心,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就一定能够克服。召集不到孩子,我们就挨家挨户去找,孩子们不好组织,我们就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他们的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后来我们与孩子们打成一片,相处得十分融洽。篇四:心助力心手相连 秦皇岛市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全面铺开 ——秦皇岛市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阶段总结 按照团省委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的要求,秦皇岛团市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真研究,及时部署,迅速行动,在全市范围内 组织开展“秦皇岛青年志愿者服务农民工子女‘亲情传递e+1行动”,各志愿者组织迅速行动、积极响应,以不同的形式和途径将此项活动在全市全面铺开。
一、领导重视,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已纳入重点工作之 一。秦皇岛团市委领导高度重视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将此项工作列为我市今年全团重点工作之一。团市委志愿者部按照团省委、团市委有关要求,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将青年志愿者服务农民工子女工作做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加强领导,关爱工作已全面铺开形成氛围。按照团省委要求,我市成立了以主管书记为组长,志工部部长为副组长的关爱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协调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各志愿者组织迅速行动、积极响应,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和途径在全市全面铺开,现全市各级志愿者组织关爱活动生机勃勃、异彩纷呈,已经形成了关爱农民工子女的爱心氛围。目前,全市8个县区已建立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基地10个,其中,城市5个,农村5个。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志愿者与农民工子女“一助一”或“多助一”结对347对,农民工子女受助人数达到704人,爱心捐款48020元,爱心捐物价值37120元,有731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年底前,我市将完成志愿者与农民工子女“一助一”或“多助一”结对至少900对,并形成相对完善的工作机制。
三、上下联动,关爱工作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关爱行动以来,全市各志愿者组织迅速行动、积极响应,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和途径在全市全面铺开。青龙团县委组织心理维护志愿者深入凉水河中学看望留守儿童,并对他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解答帮助。为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实际困难。北戴河团区委按照“项目+活动+阵地+团建”工作模式,以北戴河区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基地海宁路小学为依托,组织青年志愿者在课余时间开展学业和兴趣辅导讲授安全、自护和健康、卫生知识等。抚宁团县委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关爱行动。抚宁团县委以“授人以渔”为手段,积极与工商、城管等部门取得联系,为农民工建立就业服务站,为其创业、就业、日常生活提供方便。因为收入稳定了,使农民工子女拥有了经济相对稳定的家庭。这成为关爱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同时抚宁团县委在关爱工作期间,积极与抚宁镇黄庄小学沟通联系,为抚宁镇兰州拉面馆外来务工人员的两名子女解决了入学问题,使两名适龄儿童及时就学,得到了应有的教育保障,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后顾之忧。卢龙团县委以调查、问卷、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有的放矢的开展活动。卢龙团县委积极开展农民工子女调查、问卷、走访等工作,以留守儿童比例大、存在实际困难多为摸底重点,确立燕河营镇良仁庄小学为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基地。并以服务基地创建带动全县开展志愿帮扶活动。
四、结合实际,在六·一期间开展多种形式主题活动。各级志愿者组织以“六·一”为契机,通过广泛开展亲情陪伴、学业辅导、自护教育、爱心帮扶等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农民工子女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儿童节。5月27日,团市委书记焦大伟同志来到抚宁县第二小学和抚宁县第一小学看望10名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代表,并同孩子们亲切的交谈,勉励孩子们发奋学习,孝敬父母,热爱学校,热爱祖国,未来成为有用之才。5月29日昌黎团县委、昌黎一中团委邀请120名社会各界志愿者和该校180名品学兼优的农民工子女到黄金海岸举行以“感受城市”为主题的拓展训练。通过这次活动使每个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亮点,个性得到飞扬,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更多的团结、互助、有爱的精神。5月31日,抚宁团县委组织全县青年志愿者代表60余人带着慰问金和学习文具,先后到大新寨镇猩猩峪小学和台营镇第二小学看望36名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来自全县18个青年文明号集体的志愿者和孩子们建立了多助一结对帮扶关系,志愿者代表和孩子们亲切交流,表达爱心,台营二小的孩子们还特别为志愿者代表们表演了6个精致的小节目,以表达对刚刚结识的亲人的感激之情。5月31日,为减轻农民工子女的心理负担,表达对他们的关爱,山海关团区委的工作人员与青年志愿者一起来到农民工子女较多的渝东街小学进行捐赠活动,将书包、笔、本等学习用具赠送到十多位农民工子女的手中。并勉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练就顽强的意志,发奋学习,天天向上,努力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6月1日,昌黎团县委组织了近20名县直机关志愿者,到昌黎县第二小学、昌黎县槐里庄希望小学进行爱心捐助活动,通过此项活动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关心,真正为农民工子女解决一些实际困难。6月1日,青龙团县委组织志愿者到凉水河中心小学开展针对农民工子女的结对帮扶救助活动,集中开展了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给孩子们带来了爱心包裹,为他们带来了各种学习生活用具,倾听了孩子们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他们进行了心理疏导,为他们答疑解惑,帮助他们解开心结,释放压抑感,轻松快乐融入学校生活。通过开展亲情e+1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使农民工子女消除了孤独感,更加自信的融入到同龄人当中,切实感到了家的温馨。6月1日,秦皇岛电力公司营销部团总支组织青年志愿者到纤维里社区“流动花朵服务站”志愿服务农民工子女,将“爱心礼包”交到这些“流动花朵”手中。在活动中,秦皇岛公司营销部“红马甲”不但为孩子们送去了节日礼物——各种文具、书包等学习用品,还与农民工子女结成互助对子,给予孩子们亲切关怀和节日祝福。几年来,每逢节日,该公司营销部“红马甲”都会为这些特殊的孩子们送上礼物,这些小小的礼物让孩子们感到了温暖,体会到了如亲人般的关怀。
五、创新关爱机制,对农民工子女实施全面关爱。下一步,秦皇岛团市委将按照既定的活动方案,围绕“三个关爱”,即“关爱你的学校,关爱你的家庭,关爱你的心灵”,通过改善农民工子女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包括操场建设、体育设施建设、少先队基础阵地建设等,做好“关爱你的学校”;通过一帮一,或者多帮一的结对形式,依靠青联和希望工程凑错资金,为特困、残病农民工子女家庭开展帮扶,做好“关爱你的家庭”;通过心理援助志愿者和报告团成员侯大鲲,开展各项心理援助志愿服务工作,做好“关注你的心灵”。年底前,我市将完成所有农民工子女学校操场全部硬化,体育设施齐全,少先队阵地建设标准,以及成功结成900对帮扶对子。建成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基地10个(基地建设数量还将有所突破),心理援助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广泛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手拉手等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活动,帮助农民工子女子在快乐中,提升思想品格,获得成长体验。篇五:昌平团区委“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2010年工作总结 按照团中央、团市委关于做好“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有关要求。昌平团区委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扎实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结对工作,积极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和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帮扶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推动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有序开展 “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是共青团服务党政工作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昌平区农民工子女人数日益增多,昌平团区委按照团中央、团市委有关要求,将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作为全年重要工作,成立“关爱行动”领导小组,团区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社会工作部负责具体工作。“关爱行动”小组定期研究工作思路,并将有关精神及时传达到各基层团组织,要求全区各级团组织统一推进,积极行动。
二、狠抓结对,搭建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桥梁
昌平区经北京市教委审批,有办学资质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共有15所,为切实有效的帮扶农民工子女学校,团区委对15所学校进行了全面摸底,详细了解了学校学生人数、资源需求、人力需求、已结队单位等情况,并建立数据档案,为结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经过摸查,全区已经开展长期结对的学校共有6所,为实现结对工作的全覆盖,昌平团区委参考摸查情况,动员区内高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组织,逐个落实结对单位。目前15所学校的结对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结对单位涵盖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13家单位,实现了每所学校有一支固定的志愿服务队对应。
三、丰富项目,打造关爱农民工子女品牌项目
昌平团区委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在结对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从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方面开展了以结对帮扶为重点的关爱活动,在全区逐步形成了“爱心助成长”系列关爱农民工子女品牌项目。
一是爱心助成长——健康义诊类志愿服务项目。联合区医疗卫生志愿服务队为打工子弟学校开展健康义诊、健康讲座等志愿服务。全年累计服务2000余人。在教师节期间,区医院彩虹志愿服务队为雨竹学校老师进行了全面体检,将帮扶对象由农民工学校学生扩大到学校老师。
二是爱心助成长——教育辅助类志愿服务项目。一方面联合区政法大学、石油大学、化工大学等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区计算机网络协会成立支教助学志愿服务队8支,定期开展英语、体育、音乐、等方面的义务授课。另一方面结合志愿者日、六一儿童节等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今年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组织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者来到昌平区雨竹学校,开展“志愿者在行动,大手拉小手”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和学生们共同进行了拓展训练。5月,昌平区安利志愿服务队在昌平智泉学校邀请“北京最帅交警”孟昆玉为学生讲解了交通安全知识。9月1日,邓亚萍等世界冠军来到昌平打工子弟学校为学生上了开学第一课。9月8日中国石油大学志愿服务队开展了“高校一日游”活动,组织打工子弟学校参观校园。
三是爱心助成长——爱心捐赠类志愿服务项目。
团区委积极联系各界社会企业开展为打工子弟学校献爱心活动,募集爱心捐款310192元,筹集爱心物资价值1万元。其中佳莲集团捐赠善款20万元,用于为打工子弟学校提供冬季取暖用煤部分费用,为全区8所打工子弟学校捐赠“爱心煤”,解决了打工子弟学校冬季供暖问题。安利集团志愿服务队为打工子弟学校捐赠爱心图书,建立爱心书库。一系列的爱心活动为农民工子女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四、扩大宣传,营造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浓厚氛围
昌平团区委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以来,积极争取各级媒体的支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加大对各项活动的宣传报道力度,扩大活动的影响面。同时,借助志愿者日等活动契机,制作专题报道,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形成鼓励全社会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浓厚氛围。篇六:“关爱农民工子女,爱心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为响应学院团委学雷锋活动月,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我系团学会成员开展了以“关注农民工子女,爱心主题班会”为主题的志愿者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能够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关爱社会特殊群体。同时希望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的形式,能使农民工子女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让他们在活跃快乐的氛围下掌握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本次活动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活动时间:2011年3月21日(星期一)下午
(二)活动对象:城西小学各年级学生
(三)活动地点:城西小学教室
(四)参与人员:右江民族医学院医学影像系团总支书记卢小新老师和团总支学生会委员、干事
(五)前期准备:
1、社会实践部负责本次活动的策划和总结;
2、社会实践部负责准备医学影像系系旗;
3、团总支根据各班课表进行人员分配,并通知参与本次活动的成员;
4、各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对主题班会详细方式、内容的准备;
5、宣传部邀请大通社记者一同前往城西小学,采集照片以及新闻报导。
(六)活动形式及内容: 在城西小学的每个年级各抽取一个班,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这次活动,由右江民族医学院医学影像系团总支的委员和干事分为三个组(各组组长及组员见附表),分别组织开展三种主题不同的班会:
1、一、二年级的班会主题为“爱环境、讲卫生”。从小培养同学们保护环境,爱护清洁的好习惯;
2、三、四年级的班会主题为“感恩”。让同学们从小学会感恩,同时学会怎样帮助他人;
3、五、六年级的班会主题为“扬起理想的风帆”。引导即将毕业的同学树立自己的理想,并启发他们如何为之而努力。本次活动主要针对城西小学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开展了生动活泼富有意义的主题班会活动。活动成功地用实际行动响应了“学雷锋”活动,并且丰富了同学们在社会中的实践经验,增强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同学们更多的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各部积极配合院系,不仅使城西小学学生增强了课外知识,更是使他们明白如何在未来成长成,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各部门认真总结了这次活动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活动的前期准备充分。具体分工安排合理各部门情报准确,联系密切。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仔细斟酌,拟定了一套合理有效地活动方案,详细地说明活动流程。各小组配合紧密,生动形象,浅显地向同学们说明授课内容地意义。各部门组织紧密,服从领导。但是,在这次活动中,仍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由于是我系团总支第一次面对小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各部门与学校沟通欠缺,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只能慢慢摸索,不断改进完善;由于活动规模有限,所以不能吸收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接受锻炼。上述缺点和不足将成为我们继续努力的动力和参照。我们将努力做得更好,更完善。希望在以后的日子中,同学们也能够继续发扬雷锋精神。把雷锋精神这颗种子。深深埋在了各自心中。时刻用实际行动去哺育它,让它生根发芽。三月雷锋已经过去了,同学们学习雷锋的精神是这样的热情和积极,雷锋精神依然在我院的每个角内绽放开花结果,院分团委、学生会自始自终地坚持开展学雷锋活动,把学雷锋活动继续进行,彻底消除雷锋三月来了四月走的形式主义。为社会、为学校贡献出一份应有的力量,让雷锋精神永存!篇七:民和团县委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总结 第26届国际志愿者日期间,共青团民和县委按照团地委统一部署,集中开展了以“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广泛开展爱心捐赠、结对帮扶、真情救助等活动,把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作为团县委的品牌工作,做精做深志愿服务活动,为我县农民工子女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1、深入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慰问活动。11月29日,团县委在古鄯镇福和希望小学举行了志愿服务活动,捐赠了共计1000多元的学习用品和体育器材,给希望小学的农民工子女发放了书包、笔记本、铅笔、文具盒等学习用品,向学校捐赠了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器材。
2、扎实推进联姻结对帮扶工作。12月3日,团县委书记张松萍、副书记李小花、康永英以及全体干部深入到官亭镇赵木川村小学,与学校师生和村社干部开展联谊活动。赵木川村是团县委联姻结对帮扶村,通过此项活动,团县委旨在进一步掌握村情校况,为该村帮扶工作找准切入点,为学校建设建言献策,促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3、积极救助重病回族学子。海东是我县马营中学高三(5)班学生,今年3月,专注于高考备战的他头痛难忍,后经青海省人民医院检查确诊为巨幼红细胞贫血、骨触增生异常综合症、伤寒、败血病、胃病糜烂性胃炎。巨额的治疗费使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回族家庭陷入了一贫如洗的境地,我委得知此事后,积极联系县红十字会,将县红十字会捐助的1000元爱心款送到了海东妈妈的手中。篇八:手拉手心连心——嘉祥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阶段总结 为深入贯彻团中央、团省委、团市委关于开展《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加强新形势下青年志愿者行动品牌建设,广泛动员嘉祥青年志愿者为农民工子女健康长提供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志愿服务,嘉祥团县委在5月底启动了“手拉手,心连心——嘉祥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现将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党政重视支持为前提,凝聚强大关爱合力 关爱农民工子女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社会性问题,嘉祥团县委按照上级团组织有关要求,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将青年志愿者服务农民工子女工作做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团县委立足于引起全社会对农民工子女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在全县15个乡镇(街道)开展了摸底调研活动,统计出全县农民工子女共28942名,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青春助力——嘉祥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工作方案》,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也都出台了相关实施细则,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纳入了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很快在全县全面铺开,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领导,关爱工作全面铺开形成氛围 按照上级要求,我县成立了以团县委书记为组长,分管副书记为副组长的关爱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协调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各志愿者组织迅速行动、积极响应,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和途径在全县全面铺开,现全县各级志愿者组织关爱活动生机勃勃、异彩纷呈,已经形成了关爱农民工子女的爱心氛围。目前,全县已建立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基地15个,成立了4支“青春助力行动”志愿服务队,建立了4个“青春助力行动”志愿服务站。截至目前,我县已完成志愿者服务队与农民工子女学校结对15对,农民工子女受助人数达到13762人,结对数达到2729对,爱心捐款8020元,爱心捐物价值76120元,有3731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到特别行动中来。
三、以结对帮扶为重点,广泛搭建关爱桥梁 团县委积极发动社会力量,从亲情关爱、物质救助等方面开展了以结对帮扶为重点的关爱活动。团县委作为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牵头单位,着眼于扩大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的社会基础,积极与爱心单位、个人联系,开展了一系列关爱活动。5月31号上午,团县委在梁宝寺镇留守儿童学校举行了“手拉手,心连心——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仪式,是广大志愿者对全县农民工辛勤劳动的真情回馈,也是送给农民工子女的节日礼物。团市委书记钟称生同志出席活动,并为嘉祥县志愿者服务队代表授旗,掀起活动高潮。市公安局、华能嘉祥电厂、市直映教育推广中心、市人民医院为农民工子女们带来了价值万余元的文体用品和图书资料;市人民医院和县人民医院的志愿者们为全校300余名农民工子女免费查体,并建立了健康档案。活动中,嘉祥县国土局、电力局、国税局、公安局志愿者服务队,分别与梁宝寺镇、孟姑集乡、仲山乡、纸坊镇的农民工子女结对,为他们送去了爱心捐赠物资。活动后,县供电公司“电力彩虹”帮扶小组给孟姑集乡农民工子女送来了价值2000多元的学习用品,并与20位农民工子女建立了爱心联系卡,为他们进行课业辅导、亲情陪伴。县国税局15名国税干部与仲山乡中心小学32名农民工子女建立帮扶关系,集中募捐2000余元,为贫困儿童购置桌凳和学习用品,并通过“结对子”、“一帮一”等形式,使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和生活知识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7月上旬,振华丰田有限公司向嘉祥县疃里镇大刘、山前小学的农民工子女捐赠了价值5万余元的4个书橱、3000余册图书。7月下旬,山东师范大学八名大二学生来到嘉祥县王仲强希望小学进行为期一周的爱心支教活动。大学生们以学、教、玩结合的形式对学校的农民工子女们进行英语、剪纸、小制作、健美操、唱歌、科学小实验等特长教学,培养了孩子们广泛的兴趣爱好。支教大学生与他们同吃同学,不仅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也对暑期农民工子女染上网瘾、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在团县委的牵线搭桥下,市质监局的何女士与嘉祥县万张乡以及梁宝寺镇的两名贫困农民工子女结成对子。在周末、节假日来到贫困孩子的家中,为他们送去文具、衣服、食品等必需品。何女士还经常和他们谈心,教导他们要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将来回报社会。12月7日,由团县委及嘉祥志愿者吧爱心人士代表组成的11人慰问团来到了梁宝寺镇留守儿童学校,为农民工子女们送去了2383本图书、457本写字本、50支铅笔、12支中性笔以及两幅地图。此次活动由嘉祥志愿者吧发起,由团县委牵线搭桥,目的是凝聚社会力量,为农民工子女献上一份温暖和关爱。12月4日至6日,志愿者们在花园广场设立了“关爱农民工子女图书捐赠现场”,为愿意献出爱心的人们搭建桥梁。短短三天的捐赠活动吸引了社会200余名爱心人士参加,他们中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也有正在上学的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有企业家,也有普通职工。12月10日上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来到嘉祥县马集乡明德小学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为全校600余名农民工子女进行免费健康查体。同时结合医院的“爱心医疗救助工程”,筛查出6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免费心脏手术。
一、突出工会组织基本职责,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一年来,全省各级工会在大力推进“两个普遍”重点工作中进一步叫响抓实“农民工有困难、要维权找工会”,积极推动各项制度落实,不断完善维护农民工权益长效机制。
(一)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省总制定了《20xx-全省工会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工作规划》和《关于加强小企业工会联合会建设的意见》(陕工发[]19号),部署了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目标任务,全省各级工会深入开展“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集中行动,以全省非公企业法人单位为重点,全力推进各类新建企事业单位、新社会组织、社区、村等领域,特别是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小型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工会工作,不断加大农民工会员发展工作力度,最广泛地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20xx全省非公企业组建基层工会42279个,新增农民工会员7.72万人,目前农民工会员达到1660589人。
(二)不断加大源头参与宏观维权工作力度。以落实省政府与省总工会第21次联席会议确定有关农民工的两个议题为重点,主动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配合协作,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联合开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执法检查和调查研究,参与推动有关政策措施的完善和落实,从宏观层面大面积地促进了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有效解决。一是省总今年先后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企业进行了企业人工成本、职工住房状况、企业劳动定额和劳务派遣状况以及纺织企业落实省政府关于增加职工收入文件精神情况的调研,及时向党政有关部门提出了更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建议。二是省总今年与人社厅加强配合,推动完善全省统一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办法,认真分析总结兄弟省市和我省各市经验,参与制定了《陕西省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暂行规定》,现正在报请省政府颁布。三是省总先后参与了全省企业工资调控目标、最低工资标准等政策的制定工作。四是省总8月份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向省人社厅提出了《关于切实保障企业职工休息休假权益的建议》(陕工函〔20xx〕41号),9月份配合有关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职工休息休假检查,有效推动了农民工休息休假权益保障。五是在全总“省际工会维护农民工权益异地联动协作座谈会”上介绍陕西农民工工作情况,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与兄弟省市工会之间的农民工维权互动协作关系。西安、咸阳、汉中、榆林等市总配合省总妥善处理了多起农民工“讨薪”和其他事件。
(三)积极向农民工提供维权服务。把关心关爱广大农民工同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和维权知识的宣传及咨询服务。充分发挥职工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服务工作站(点)等工作机构和“12351”维权专线电话等窗口服务单位作用,及时向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妥善调处农民工投诉案件。一是年初,与省人社厅联合开展了“关爱农民工、新春送贺卡”活动,现场向农民工免费发放了劳动保障法规政策宣传读本和资料5000多份册。二是春节期间,与省电台《秦风热线》、西安电视台《直播西安》栏目联合播发“农民工讨薪访谈”节目。在《陕西工人报》开辟了“省总工会为农民工讨薪支招”等栏目,为农民工提供了有效实用法律政策援助。三是5月22日,组织全省各级工会开展了“《社会保险法》工会宣传日”活动,省总编印并免费向职工、农民工发放《社会保险法》单行本1万多册、宣传资料2万多份,各级工会为职工、农民工免费提供各项维权服务20多万人次(其中法规政策宣传咨询5万多人次、接待和协调处理来信来访3万多人次、法律援助12300多人次)。
(四)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一是全省各级工会深入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彩虹计划”,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稳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促进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二是省总工会制定了《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陕工发〔20xx〕11号),成立了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机构,以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为重点,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到9月底,全省已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合同23182份,覆盖企业42130家、职工280.8万人。三是积极配合政府推动落实《关于提高我省部分行业国有企业职工收入的若干意见》(陕财办〔20xx〕4号)和《关于建立和完善国有及国有控股纺织工业企业职工岗位津贴及工龄工资的意见》(陕人社发〔20xx〕15号),先后三次向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落实文件的情况。四是年初与人社、住建、国资、公安等部门联合在全省范围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共检查用人单位7164户,涉及劳动者29.48万人,其中农民工24.1万人,补签农民工劳动合同15.19万人,发现存在拖欠工资问题的用人单位551户,涉及劳动者2.84万人,其中农民工2.62万人,为劳动者追讨工资4826.07万元,其中农民工工资4670.64万元。11-12月省总又与政府有关部门再次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
二、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
坚持把促进农民工就业作为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和工会就业培训服务机构优势,不断完善工会就业服务体系,创新就业工作手段,深化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和就业帮扶,有力推动了农民工务工就业工作的深入发展。
(一)积极配合政府做好促进就业工作。大力宣传和推动落实党政更加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围绕实现省政府确定的年度全省就业促进目标任务,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促进稳定和扩大就业,与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联合深入开展了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系列活动。
(二)成功举办“大型招聘会”。3月1日举办了已经连续第8年的全省十市一区工会联动的“全省工会促进就业再就业大型免费招聘洽谈会”,在前七届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又拓展了新项目增加了新内容,把促进下岗职工、农民工和困难职工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作为招聘会重点,增加了技能培训报名预约登记、劳务输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创业项目推介等板块,丰富了招聘会的项目,延伸了招聘会的链条,收到了较好的成效。本次招聘会共有2421家用工单位到会参加招聘,提供就业岗位87501个,进场求职者达101986人,其中农民工38762人。达成用工意向的35290人,参加免费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报名登记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9768人。
(三)积极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各级工会的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和就业服务机构,加强联系政府有关部门,广泛征集社会岗位资源,多途径的及时发布岗位信息,加大力度向农民工提供免费职业介绍,经常性地举办各种形式的就业招聘活动,为农民工求职应聘提供了高效便捷服务。同时,省总和各市工会加强联系农民工输入地的兄弟省市工会,巩固和延伸已有协作关系,开拓发展新的协作伙伴,做好农民工输出输入信息交流和劳务协作的衔接,协助政府开展有组织、有目的、成批次、有秩序的劳务输出。3月份,由省总联系协调西安、南京两市工会组织84名我省外出务工人员赴南京务工,并在西安联合举行了“西安赴南京务工人员欢送接收仪式”。
(四)是努力促进农民工创业。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大力向农民工宣传党和政府支持创业的方针政策和小额担保贷款、利息减贴、税费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措施,营造鼓励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广大农民工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为农民工在项目信息、场所设施、加盟协作等方面牵线搭桥、提供支持。
三、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民工技能素质
以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为阵地,根据农民工的特点和需求、企业的需要,积极探索有特色的农民工培训模式,在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农民工务工就业的竞争力。
(一)把农民工纳入“职工素质建设工程”。认真贯彻《陕西省总工会贯彻落实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意见>的通知》,积极参与政府开展的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人人技能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星火培训、雨露计划、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工程培训,充分利用工会培训和就业服务资源,结合农民工不同特点、意愿和市场需求,实施了以就业技能、自主创业、基础素质等为主要内容的“三大培训”,为农民工提供了各类中短期培训,组织定向式、订单式培训,实现了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
(二)深入开展“技能培训促就业行动”。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20xx年开展全国工会“技能培训促就业行动”的通知》(总工办发〔20xx〕28号)精神,全省各级工会通过自办、联合、委托等多种形式,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劳动者的技能和创业培训。今年,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共计培训各类人员41236人次,其中农民工23421人次;培训家政人员12137人次;创业培训5261人次。通过开展技能和创业培训及各种免费招聘会实现了27321人就业。其中省总本级共举办创业班7期,培训224人次;家政、餐饮服务等内容的技能培训班16期,培训1191人次,成功介绍1383人实现就业。
(三)大力培树农民工先进典型。组织举办了涉及机械制造、石油化工、邮政通讯、旅游餐饮等多个行业的关键工种的20xx年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全省包括农民工在内的30万名职工参加了各个层次的技术培训、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大赛期间各级工会邀请我省高技能人才和历届技术比武状元、能手、杰出能工巧匠,开展拜师学艺、技术演示、技术交流等活动,大力普及科技知识、推广新工艺和先进操作法。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共产生陕西省技术状元62名,陕西省技术能手182名,省级大赛为1830人次办理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今年,配合省人社厅向国家人社部推荐了“全国优秀农民工”人选共2名(铁一局魏军强、国棉三厂李建德)。
四、做强做大工会帮扶品牌,努力为农民工排忧解难
全省各级工会不断加大困难农民工帮扶救助工作力度,普遍建立了困难农民工档案,把困难农民工帮扶扩展到工会帮扶困难职工的各个方面。
(一)继续把农民工纳入工会“送温暖”系列活动。20xx年双节期间,全省各级工会共筹集款物10987.6万元,共慰问农民工23160户,发放慰问款物926.45万元。继续与建筑、铁路、交通等部门合作开展农民工“平安返乡”活动,为农民工购买车票2560张;包火车车厢11节,运送农民工485人次;包汽车23辆,运送1250人次,为农民工争取经济补贴126.18万元,共计直接帮助5950名农民工平安返乡。1月份,联合宁波市总开展“在甬务工陕籍优秀农民工乘机返乡”活动,省总领导前往咸阳机场迎接,安排农民工住宿,并为他们每人发放了1份夜宵和续程路费100元。
(二)加强困难农民工生活救助工作。采取多项措施,加大生活帮扶力度,努力提高对困难职工、农民工帮扶的及时性和实效性。今年全省各级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对困难农民工进行生活救助7000多人次、发放金额200万元。其中,其中省总本级困难职工援助中心生活救助困难职工、农民工924人,救助金额54.5万元。省教育工会于3月份组织为石泉县留守儿童捐助了价值2万余元的620套床单、枕套等生活用品,下半年分别组织医疗专家到石泉、旬邑等地开展了义诊活动。
(三)深入开展“金秋助学”活动。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开展20xx年全国工会金秋助学活动和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推动解决困难职工家庭和农民工子女上学和就业问题,全省各级工会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农民工子女助学的帮扶力度,在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中,共筹集助学资金2355.65万元,对18220名困难职工、农民工家庭子女进行了资助。
(四)做好对农民工的灾害救助工作。各级工会把农民工(包括在陕务工的外省籍农民工)纳入受灾职工帮扶救济范围。针对7-9月份期间我省部分地区多次发生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广大职工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省总下拨了抗洪救灾专项资金180多万元,对西安、安康等4个市及农垦、教育、水电三局等产业和企业的受灾职工、农民工及时进行了救济帮扶。
五、关心关爱身心健康,努力促进农民工体面劳动
(一)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和夏季“送清凉”活动。积极推动农民工较多较集中的企业开展以安全生产为主旨的“安康杯”竞赛,有力的促进了企业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在盛夏季节开展了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送清凉”活动,今年共走访企业和工地5285家,慰问一线职工和农民工38.26万人,开展监督活动14008次,查处危害职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故隐患6499件。
(二)积极营造体面劳动的良好氛围。广泛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工投身“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主题劳动竞赛活动,大力宣传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用人单位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努力促进全社会尊重、关心、关爱农民工,切实为农民工体面劳动、快乐工作创造条件。
(三)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落户。积极配合政府部门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采取发送文件汇编,借助工会系统的网络、报纸等媒体宣传,现场宣传咨询等方式,努力扩大宣传和影响。各级工会及其困难职工援助中心,按照省人社厅《关于做好进城落户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的通知》(陕人社办发〔20xx〕24号)精神,把农村进城落户人员纳入工会帮扶工作范围,工会的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等就业帮扶都向进城落户人员开放,努力为他们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尽快实现就业创业提供帮助和服务。
(四)广泛开展女职工“关爱行动”。按照全总的部署,启动以“您为城市添美丽,工会为您送健康” 、“共助成长,共享阳光”、建立困难女职工绿色救助通道为主要内容的包括女农民工在内的女职工“关爱行动”,在全省十市一区开展了为环卫工人进行“两癌”检查,对特殊困难(重大疾病、突发事件)的困难女职工(单亲困难女职工)进行重点帮扶。20xx年女职工“关爱行动”共投入资金262.08万元,帮扶困难女职工1.4614万人,其中女农民工帮扶资金2906人。投入资金120.97万元,实施“两癌”检查8885人。
六、存在的问题
尽管20xx年我们在农民工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我们感到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亟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主要是目前的法规制度对事实存在的一些劳动关系没有明确规范,发生劳动争议时无法可依,给违法者提供了规避责任追究的“空子”。
二是对企业劳动标准和定额的监管、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切实解决用人单位通过不尽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变相降低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三是劳动执法监察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劳动监察基础建设薄弱,执法手段落后,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被动执法情况还没有得到大的改观。
四是劳务派遣领域的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如:“三性”界定不明确、劳务公司市场准入“门槛”低、劳动合同不规范、社保难落实、同工不同酬和体制上造成的用工不规范等。
五是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力量还需要进一步壮大。如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入会建会的比例,健全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的组织制度、进一步发挥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作用等。
六是对困难农民工的帮扶救助还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七是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还需要进一步丰富。
七、明年工作的初步打算
一、充分认识开展关心关爱农民工活动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将农民工培养成为稳定就业的新型产业工人,发展成为在城镇常住并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新市民,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要从我区实现“两个建成”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式,选择有效载体,用真心、付真情组织开展各类关爱活动,帮助农民工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农民工平平安安回家过年,节后高高兴兴外出务工,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二、认真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督查工作
春节前,自治区派出四个督查组到全区各地对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自查力度,确保农民工欠薪案件在春节前一个星期内解决,让农民工足额领到工资回家过年。
三、认真组织农民工安全返乡过节
各级各部门要广泛开展“温暖农民工回家路”活动,使广大农民工安全回家过春节。各级驻外劳务机构要主动协调,帮助农民工提前买好车票,并教育农民工不乘坐“黑车”、超载车。农民工人数多且输入地集中的地方,可组织包车接回。近年来,每年春节前有超过10万农民工从广东骑摩托车回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公安部门要加强与广东警方的协调,在返乡摩托车经过我区的主要路段加强交通管理,防止发生恶性交通事故。与广东接壤的梧州等市要组织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交通运输、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在粤桂交界处开设迎接我区农民工平安回家服务站,引领农民工进站休息,送上热姜水、热粥,提醒注意行车安全,让他们一回到我区境内就感受到家的温暖。服务站要配有医生和常用药品、摩托车维修点,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服务。
四、广泛开展走访、慰问农民工活动
春节期间,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农民工家中走访慰问,与农民工交朋友,深切体察农民工疾苦,细心倾听农民工呼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各乡镇要召开一次农民工代表座谈会,了解当地农民工外出务工情况,发挥农民工骨干力量的作用,引导更多农民工到优质企业工作,提高就业质量,减少劳动权益被侵害案件的发生。大力宣传有关政策和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引导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为我区企业用工提供支撑。要将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完善并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场地安排、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等扶持政策,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各级各部门的走访调研活动,还要结合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规划纲要(2013—2020)〉的通知》(桂办发〔2013〕24号)和《关于印发〈2014年持续推进“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意见〉的通知》(桂办发〔2013〕25号)精神,广泛听取农民工对开展“清洁乡村”活动的意见建议,广泛调动农民工建设美好家乡的热情,为深入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提供决策参考。
五、开展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活动
各地要利用春节期间农民工普遍返乡的有利时机,了解掌握农民工受到不法侵害的情况,将更多农民工纳入法律援助覆盖范围。要加大法律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工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预防因平时积累邻里纠纷、宅基地纠纷等矛盾问题在春节期间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恶性案件。
六、大力营造关心关爱农民工的社会氛围
【关爱农民工讲话】推荐阅读:
关爱农民工子女标语12-10
蒙牛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10-17
关爱农民工子女社会实践调查09-27
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05-26
统一行动扎实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10-12
“与爱同行,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策划书12-05
36团中学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自查报告07-23
农民工工资支付讲话05-29
关爱明天普法先行讲话07-08
农民工工资讲话与农民运动会开幕词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