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诗歌
1、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帮助幼儿理解事故内容。
3、引导幼儿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
教案准备:
用纸盒搭建一幢高楼,桌面操作教具:兔子和乌龟。
教案过程:
1、提问:小朋友你看谁来了?出示小兔和乌龟图向大家问好:“小朋友好!我是小兔小白、我是小乌龟聪聪。”介绍完了以后老师问:“小朋友猜一猜他俩谁爬的最快?如果进行爬楼比赛谁会得第一?为什么?”请小朋友大胆讲述。
2、教师有表情的讲述诗歌一遍,幼儿欣赏后提问:①龟兔爬楼谁第一?你从哪句诗歌里听出来的乌龟第一?开口说话的“石头”是谁?请3—4名幼儿清楚的回答,教师作肯定。②乌龟刚开始爬楼时,小兔子已经爬到几楼了?为什么兔子爬的那么快却没有得第一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大胆想象。老师边操作桌面教具、边再次朗诵诗歌一遍。
提问:小乌龟是怎样快速来到屋顶的?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并用清楚的语言描述乌龟快速爬楼的不同方法,并将幼儿想出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如:乘电梯、乘吊车等。让幼儿知道行动慢的动物或人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使自己先达到目的地,只要勤奋和肯动脑筋才能最快到达目的地。
4、学念诗歌: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诗歌,讨论如何用不同的语调、语速来表现乌龟和兔子的不同动态。
延伸活动:
幼儿姓名:朵朵(化名)年龄:5岁班级:中(1)
镜头一:语言活动《大狮子和小老鼠》开始了,老师出示图片大狮子和小老鼠,并提问:“大狮子是个什么的动物,小老鼠呢?”朵朵就她的位置上表演起来。老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表演狮子抓住老鼠时的情景,朵朵伸出手,牢牢抓住,眼睛紧紧地盯着!
镜头二:老师提问:“小老鼠被大狮子抓住了,他会怎样求饶呢?”朵朵说:“狮子大王,你放了我吧,也许以后你也会遇到困难的,到时我也可以帮助你!”
镜头三:老师提问“:小老鼠会不会救大狮子呢?”请了其他幼儿回答,于是朵朵弯下身子听旁边的小朋友回答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当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来支持。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自由、宽松、有趣的语言情境,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朵朵的这个回答着实让在场的听课老师惊讶,她能主动融入故事的情境中,设身处地从小老鼠的角度并结合自身的社会经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她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述自己的想法,可见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是相当出色的。
倾听是感知语言的行为表现,也是理解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是从学前阶段开始的,因此在幼儿口语发展阶段,倾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为幼儿终身学习语言交流奠定基础。当其他小朋友回答问题时朵朵并没有表现出不耐烦,或者抢着说,可见她能够集中精力去听,并参与到讲话者的思想里去。她的这种良好倾听习惯将促进她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案例二】
幼儿姓名:毛奕涵(化名)年龄:5岁班级:中(3)
镜头一:语言活动《小蚂蚁和蒲公英》开始了,老师的提问,毛奕涵小朋友一直在小朋友的后面附和,并没有自己主动举手来回答。
镜头二:活动还在继续,可毛奕涵一会儿把腿伸直了摸摸脚,一会儿摸摸裤管,还把手塞到嘴巴里!
幼儿的注意力在其心理的发展中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试想,如果幼儿在游戏、教学活动中,他要感知事物、回忆往事、思考问题,而注意力却不能指向、集中在所要感知、回忆、思考的对象上,他肯定就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回忆不起来,什么问题也得不到解决。许多观察和实验都表明,幼儿智力的发展与他们的注意力的水平有很大的关系。注意力集中、稳定的孩子,智力发展较好;而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的孩子,则智力发展较差。同时,幼儿注意力的发展不仅影响幼儿智力的发展,而且也影响幼儿对新知识的接受效果。
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我始终坚持:随时随地让幼儿处于一种最佳的语言环境之中,有效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切实提高幼儿语言交往能力。
一、激发兴趣是培养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前提
1.做孩子的伙伴,倾听孩子想法
幼儿是与教师对话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在每次活动开展前,我都组织孩子们充分讨论,广泛发表见解,认真倾听孩子们对某事的不同看法,从中发现他们的兴趣,然后引导孩子进一步探索。在这种平等对话中,师生互动会更愉快和谐。
2.有效跟踪,及时捕捉教育契机
在实践活动中,我积极关注孩子们的表情,如果孩子表情特别专注或异常激动,就说明孩子对当前活动特别感兴趣,在洞察他们的心思和动机之后,我有效引导他们去寻找活动的乐趣,并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表现,适时给予支持引导。
3.创设环境,激发幼儿自主交流
狼孩儿的故事告诉我们开放的语言教育环境对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至关重要。我们要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开放的语言环境。首先,我利用与幼儿接触的一切时机与幼儿进行交谈,在交谈中与幼儿建立感情,将日常生活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使孩子在生活情境中自如地交流,让他们学得无意、学得随意、学得乐意!
其次,我注重墙面语言环境的创设,师生定期共同创设班级主题墙,它如同一幅幅大的广告牌,浓缩了教育内容和目的,还渗透了思想道德教育,给孩子直观刺激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多样的活动是提升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载体
1.语言课
(1)巧设问题,让幼儿有话可说
幼儿的讨论往往需要教师的组织、引导。此时,教师提供的话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提供的话题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那么幼儿就能很快地投入话题中,积极主动地参加讨论,乐于表达心中想法。如:问题“你为什么喜欢看《西游记》?”每个幼儿都能说出各自喜欢的理由。他们把各路神仙、妖怪全都说了个遍,讨论气氛热烈、活跃。
(2)丰富活动,启发幼儿有话会说
幼儿有话可说了、敢说了,就是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较完整地表达出来,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丰富幼儿的词汇势在必行。我通过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语言教学活动,丰富幼儿的词汇。如:我以一个“宝”字为扩散点,做组词造句的训练,孩子们说出“宝贝、宝宝、宝藏、珠宝、珍宝”,还说出“我是妈妈的宝贝”“我想去宝岛台湾”。渐渐地我由一个词逐步引导孩子用多个词完整地说一段话,孩子自然越来越有话会说了。
2.其他学科中渗透语言交往训练
纲要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应将语言交往训练与各科教学紧密联系、相互渗透。数学活动中,请个别幼儿回答或讲述相关内容,其余幼儿做“小小检查官”,发现错误的给予奖励;在绘画活动中,我让孩子画前说说想画什么,画时说说在画什么,画后说说画了什么,最后一幅幅作品都会变成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唱歌活动中,从唱前的讨论,唱时的讲述,到最后的评价,我不断给孩子提供潜在的语言材料,在正确的引导和启发下,孩子的语言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3.游戏中发展幼儿语言交往能力
游戏能有效培养幼儿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如角色游戏中每次我都为孩子准备大量的材料,孩子可以自由选择玩“娃娃家、医院、理发店、菜市场、银行、娃娃服装店”等自己喜欢的游戏。游戏过程中积极创设一些与同伴、老师交流的机会,使孩子获得与他人交往的技能,最后通过讲评、讨论,解决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螺旋式发展。
三、家园配合,共促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以外的生活同样丰富多彩,为幼儿提供了发展语言交往能力的良好资源。例如充分利用家长园地宣传和个别交流,让家长学会与孩子交往的方法。经常让孩子们用口信回家告诉父母今天学习的诗歌、儿歌,并请他们记录下来,孩子与家长的交往自然发生。
平时父母也要创造孩子与他人交往的条件与环境,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如:在日常生活中,多让孩子招待客人,或者把孩子的小伙伴请进家门,热情相待。只有与小朋友一起活动,才能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让孩子在一次次的交往中得到锻炼。
总之,对中班幼兒而言,培养其语言交往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对他们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不仅是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幼儿将来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发展的基础。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健康幼儿园)
设计意图:
这是是一篇优美又不失情趣的散文诗。其中鲜明的句式结构特点以及拟人化的语言风格,都更加便于幼儿的感知和理解,(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这也是我选这个活动的原因。在此次活动的设计中,生动的课件演示与围绕着语言这一中心融合进来的音乐美术的结合,也使得这次活动更易于幼儿的感知理解。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并尝试仿编诗歌。
2、观察、想象、表现云彩的不同变化。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领幼儿观察云彩的变化。
2、课件、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引发学习兴趣。
播放歌曲《云》,教师领幼儿一起表演。
提问:
1、刚才我们唱的这首歌叫什么(云),2、你见过云儿吗?你见过的云儿象什么呢?
二、观看课件,欣赏理解诗歌。
1、观看课件,完整欣赏诗歌。
提问: 听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完整朗诵,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1)、为什么说云彩真有趣,风儿真能干?
(2)、风儿一吹,云彩变成了什么?
3、结合课件,集体朗诵诗歌,尝试表演。
我们一起一边朗诵、一边表演吧。(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散文诗的内容)。
4、集体朗诵,个别幼儿表演。
三、发挥想象,创编表现诗歌。
1、如果你们是风,想把云彩变成什么样子?(幼儿间相互交流并试用动作表现)
2、个别幼儿用动作表现,集体猜一猜“云彩变成了什么?”
重点:用“吹呀吹,云彩变成”""的句型来描述云彩的变化。
3、游戏《云彩变变变》
教师扮演风儿,小朋友扮演云彩,风儿一吹,云彩就飘,风儿一停,幼儿想变成什么就表演什么。老师指到谁,(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谁就用散文诗里的句型进行仿编。
四、结束部分:
天上的云彩还会变成什么呢,我们再去看看吧!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到户外继续观察云彩的变化,仿编散文诗。
附诗歌:
《云彩和风儿》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
天上的风儿,真能干。
吹呀吹,云彩变成小白船。竖起桅杆,扬起风帆,小白船飘呀飘,飘到远处看不见。
吹呀吹,云彩变成大狮子,拱起身子,张开大口,狮子一声吼,吓得羊群都逃散。
吹呀吹,云彩变成小娃娃。跑来跑去,跟着太阳公公闹着玩。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
天上的风儿真能干。
教学反思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性的过程,需要教师把幼儿语言的发展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教育中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所以,我要更加努力有效地去做个专业的老师!
1、欣赏诗歌,感知诗歌的美好意境,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理解诗歌中的“挂、漂、盛”的含义,理解诗歌内容
3、体验夜晚大自然地美好,宁静。
1、音乐《夜曲》
2、背景图一个。
3、图标:月亮,舒缓的音乐。
4、幼儿画册。
一、播放音乐《夜曲》,感受夜晚宁静美好的氛围。
师:天黑了,天空中有什么?他们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这样的夜晚吗?
二、配乐完整地朗诵诗歌《月亮》,对诗歌有个初步的印象。
提问:诗歌中的月亮在哪里?诗歌中有谁?他说什么?
三、出示图片,朗诵诗歌通过欣赏画面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提问:
1、你在哪看见了月亮?
2、月亮怎么会挂在树梢上呢?为什么说“挂”呢?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也说挂的呢?
3、为什么小鸟说月亮和他是好朋友?
4、为什么池塘里“漂”一个月亮?你见过什么东西也会在水里漂的,请你用动作表示一下!
5、为什么脸盆里盛一个月亮,什么时候我们也说“盛”?
四、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1、教师跟音乐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幼儿体会教师是如何来朗诵的。
2、幼儿朗诵诗歌。
1.认识长、当、它等九个生字,学会一个新笔画(竖提),会正确书写长、虫、兴、当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认识长、当、它等九个生字,学会一个新笔画(竖提),会正确书写长、虫、兴、当四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孩子们,不知不觉中秋姑娘又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这天,大树妈妈为它的孩子们树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大家都纷纷赶来参加。到底都有谁来了呢?(出示挂图,生看图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将文中出现的小动物图贴在黑板上。)瞧,多热闹呀!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啊?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树叶》去参加树叶娃娃们的盛宴。
二、新授
(一)自主学习,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自主读文。
多美的小诗啊!同学们想不想读啊?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这首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宝宝来帮忙。
2.检查识字情况。
想不想检验一下自己是不是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你们看生字宝宝也急着出来与大家见面呢?(课件出示:长它当被河到真高兴)
3.开火车读、齐读。
4.你们瞧,树上这么多漂亮的叶子想要哪一片?想好了摘下来,读读后面的字宝宝,读对了,这片叶子就送给你。(玩摘树叶的游戏)
(二)情趣交融,学习课文。
1.品读句子长在树上,树枝拿它当扇子。
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大树妈妈有许多的孩子树叶,当秋风吹来时,树叶便轻轻地摆动。
(1)你觉得树叶像什么?它在干什么呢?炎热的夏天你扇扇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啊?让学生畅所欲言。
(2)指导朗读。师:树枝把长在树上的树叶当扇子,用它扇起阵阵轻风,多凉快多舒服呀!同学们,你能不能把这种凉凉的舒服的感觉读出来?谁来试一试?读出你的感受。
齐读,配上动作朗读。
2.品读句子落在地上,小虫拿它当被子。
师:秋天到了,小虫就不一样了,秋风吹在小虫身上,它觉得有点冷了呢,都快要感冒了,怎么办?突然,它找到了一片树叶,盖在身上暖暖的,真舒服,看它睡得多香啊!能不能吵醒它?谁能把这种暖暖的感觉读出来?要小声点。
指名读,评价。让学生讨论配上动作朗读。
3.品读漂在河里,鱼儿拿它当花伞。
学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鱼儿是怎么来参加树叶的聚会的?它不是生活在水里吗?谁来告诉我?我们一起来看看树叶怎么漂在河里的?(课件演示:树叶在秋风的吹拂下,慢慢飘在河面上)小鱼有了一把花伞心情会怎样?想象一下小鱼会说什么?那我们就美美的读读这句好不好?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让学生讨论配上动作朗读。
4.品读飞到天上,小鸟拿它当风筝。
参加聚会的还有小鸟呢,她把树叶当什么了呢?请看大屏幕。瞧,又有一片树叶飘下来了,风婆婆扇啊扇啊,这片树叶飞得好高啊,谁看见了它?小鸟看到这片树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这句是该往高处读还是往低处读呢?同桌互相读一读。
小组赛读,同桌互读,让学生讨论配上动作朗读。
5.课件中出示省略号,教学。课件出示习题。
(1)公园里的花开放了,有红的、黄的、白的
(2)动物园里的动物真多啊!有猴子、老虎、大象
一、化繁为简,为教师操作带来便利,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一个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课件如果操作过于繁杂,势必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制作课件的首要标准是:根据课堂实际,避免繁杂性,便于教师操作。
首页简洁的画面包含了课件名称及3个标志突出的按钮:“学一学”“想一想”“编一编” (如图1所示) 。分别单击这3个按钮就可以分别链接到学、想、编3个场景,从而一步步完成学习儿歌、思考“船”的替代物、仿编朗诵整首儿歌的过程,操作非常方便。
“学一学”页面的画面中有4个花瓣式的播放、返回、停止、重播按钮 (如图2所示) ,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单击按钮,轻松实现停止或播放动画,既便于教师教学,又能帮助幼儿学习儿歌。
“想一想”“编一编”页面上都有“返回”按钮,单击即可回到首页,教师可根据需要进行下一步教学。
二、化静为动,为幼儿掌握和理解儿歌带来兴趣,快乐完成重点
相比而言,幼儿更喜欢活的、动的东西。给幼儿在感官上以丰富适宜的刺激,使幼儿多种感官活动起来,可以让幼儿更快、更乐于接受所接触的事物。本活动的重点是理解儿歌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仿编。
图3的场景是集声 (配合画面整首儿歌朗诵的录音) 、像 (与儿歌内容相符的动画) 于一体的一个小动画。教学开始,教师点开这一场景,将整首儿歌完整地呈现出来,随着配有音乐及优美画面的儿歌的出现,幼儿不仅对儿歌有一个完整的印象,而且被其中的小蚂蚁深深地吸引……此时,教师请幼儿说一说: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幼儿带着问题重新看一遍动画,创设一种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使幼儿乐说、敢说,提高了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和效果。
为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在制作中采用将花瓣夸大、蚂蚁缩小的形象对比,表现“小”蚂蚁坐“大”船 (如图4所示) ;同时用小蚂蚁划船的动作表现—“顺着溪流驶向前”,并帮助幼儿理解“驶”这一动词;用花瓣特写变小的形式,使幼儿理解—“要问大船有多大,原来是片小花瓣”意思。通过一个个形象而生动的画面,幼儿很快理解了儿歌内容。
本活动中有这样一环节:教师提问,小蚂蚁的大船,原来是小花瓣,为什么“小花瓣”却成了小蚂蚁的“大船”呢?随着幼儿的回答 (花瓣和小蚂蚁比是大的,和小朋友比是小的;小蚂蚁看花瓣很大,我们看花瓣很小) ,教师让幼儿再次观看片头“小蚂蚁,坐大船”及片尾“原来是片小花瓣”环节,进一步感受和理解“小蚂蚁”“大船”“小花瓣”的有趣对比,更好地理解儿歌内容。
三、化难为易,为幼儿思考带来火花,轻松解决难点
中班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总是依靠有关事物的具体表象进行思维。本活动的难点是根据儿歌中“船”的大小与小蚂蚁身体大小之间关系进行仿编。据此,在课件中设计了“想一想”这一场景 (如图5所示) ,帮助幼儿思考儿歌最后一句中“大船”的替代物,为仿编提供素材,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点开这一场景,会听到提示性语句:“小朋友,请你想一想,小蚂蚁的‘大船’还可以是什么?”幼儿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对小蚂蚁来说是“大”,而自己看来却“小”的东西,如叶子、瓶盖……
在这个九宫格画面中,每个格都有一艘带有数字的“船”,幼儿边思考边好奇地猜想:“这是小蚂蚁的船吗?船下面是什么呢?”
随着幼儿的回答,教师开始揭示“船”下藏着的秘密:“咱们来看一看有没有小朋友说的东西呢?”此时,按数字顺序点开九宫格内的图,每个替代物上覆盖的“船”单击后翻转变成幼儿答案中的某一个,如叶子、瓶盖等 (如图6所示) ,让幼儿感受到“要问大船有多大,原来是……”同时,也为画面中出现自己说的答案而兴奋。
每打开一个,教师引导幼儿用儿歌中的语句说出“要问大船有多大,原来是片小叶子”等。 (引导语:小蚂蚁的大船有多大?谁能用儿歌中的话说一说?)
在教师单击1~2个后,让幼儿自己点开“大船”,从而达到课件与幼儿间的互动,进一步激发幼儿仿编的兴趣,既轻松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又体现了课件的交互性。
四、化被动为主动,为幼儿仿编带来激情,进一步突出重点
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课件《小蚂蚁,坐大船》中“编一编”这一场景帮助教师引导幼儿在操作中主动选择并仿编整首儿歌,避免了幼儿被动地一遍遍重复,进一步突出“仿编”这一教学活动重点。
“编一编”这一场景,由背景图下的四格组成,四格中分别有四种物体 (如图7所示) ,是在“想一想”中出现过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物体。点开这一场景,也会听到一句提示语:“请你也来编一首《小蚂蚁,坐大船》的儿歌吧!”
当幼儿自己点击其中一幅图时,会出现相应的“小蚂蚁,坐大船”的动画,但这里只有音乐和画面,没有朗诵,幼儿就可以随画面朗诵自己仿编的儿歌。自己动手、自己配音,这种形式大大激发幼儿说 (仿编) 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仿编”这一教学重点。
五、化小为大,为家庭亲子互动带来机会,促进家园合作
《小蚂蚁,坐大船》课件含有“教—学—编”3部分,具有交互性好且易操作的特点,它既能在教学中辅助教师教学,也可以运用在家庭的亲子活动。
“一面小花鼓”是个非常有趣的绕口令,是幼儿语言训练的好素材,非常适合中班幼儿的学习。本次活动中,教师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引导幼儿主动学习,采用“难点前置”的方法,把四个相似发音的字,通过个别说单字、合作排序说单字的游戏形式来练习。然后通过视频和图片,帮助幼儿理解绕口令的内容,层层递进,再通过不断地增加朗诵难度,过关挑战,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绕口令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练习发清“鼓、”“虎、”“补”、“布”四个相似音,并能念诵整首绕口令。
2.感知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
3.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绕口令图谱。
2.绕口令的视频课件。
3.幼儿分为四组,每组一套操作图片,分别是“鼓、”“虎、”“补”、“布”的4张图片。
活动过程:
一、玩图片,相似单字练习
1.看图自由说单字。
师:我为你们每组准备了四张图片,请每人选一张图片,看一看,想一想,然后用一个字说出图片上的东西。
幼儿观察图片,思考、交流,个别交流。
2.集体进行单字练习。
教师在幼儿自由练习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归纳出“鼓、”“虎、”“补”、“布”四个字,然后出示哪张卡片,同样卡片的幼儿就一起大声用一个字说出。然后请幼儿交换字卡,再次练习。
3.组内合作排序练习。
师:现在请你们同组四个人给卡片排排队,看哪一组排的方法多。
鼓励同组内的四个人合作排序并快速念出来,再次交换卡片顺序后再次练习几次,教师巡回指导。
4.组间竞赛说字练习。
师:现在请你们每组以最快的速度排好字的位置说说,四组比一比,看看哪个组说得对、说得快。
然后交换卡片顺序后再次进行比赛。
(评析:绕口令的难点是念准发音相似的字音,本次活动一开始就把难点前置,通过幼儿自由说单字、集体说单字、组内合作排序说单字、组间竞赛说单字的形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人到合作,充分调动了幼儿对相似字音练习的积极性,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理解、学习绕口令的内容
1.观看视频故事。
师:你们看到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儿回答后,教师用相应的图片按顺序贴在旁边的黑板上,帮助幼儿把故事提炼成绕口令的句子。
2.幼儿欣赏诗歌。
师:老师把这个小花鼓的故事编成了一首有趣的绕口令,名字叫“一面小花鼓”,你们听听。
教师边指图谱边朗诵绕口令。
(评析:此环节是教师借助视频,以开门见山的形式直接导入了绕口令的故事,并结合图片,把幼儿理解的故事内容,梳理成绕口令的语言,让幼儿非常轻松就理解了绕口令的内容,在这里,多媒体的运用非常恰当和有效。)
3.幼儿学习绕口令。
①幼儿看图谱跟随教师轻轻朗诵绕口令。
要求幼儿把绕口令里相近的字的发音要念得准确和清楚。
②幼儿边看图谱,边自由尝试着朗诵绕口令。
教师巡回指导,同时注意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发音。
③幼儿集体看图谱大声朗诵。
教师找出幼儿不太熟悉的地方,加强练习。
4.记忆巩固绕口令。
①接龙朗诵,巩固绕口令。
②教师逐次抽去图谱,让幼儿不断熟悉绕口令的内容。
(评析:在幼儿学绕口令的时候,让幼儿看着图片自由尝试朗诵,给了幼儿一个自己消化的时间,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正确理念。教师在幼儿朗诵的过程中,能时刻观察到孩子的情况,发现幼儿哪句念得不清楚,教师随机进行纠正。幼儿学会了以后,教师运用了接龙、抽图谱朗诵的游戏方法,让幼儿来回忆,巩固绕口令,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学习。)
三、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朗诵绕口令
1.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拍手按节奏进行朗诵。
2.变换拍手节奏,幼儿跟节奏朗诵。
提醒幼儿念快了也要把绕口令的每个字都要念得清楚。
3.播放课件中的RP节奏,幼儿进行过关挑战。
课件中分别有慢速、中速、快速的节奏,分为一颗星、两颗星、三颗星,幼儿自己选星数进行挑战,挑战成功点个赞进行表扬。
(评析:绕口令的另一个特点是“节奏感强”,教师运用拍手变换节奏,让幼儿跟随节奏朗诵绕口令,最后加上过关挑战,让幼儿自由选择挑战的难度,让他们不断挑战自我,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结束延伸部分
延伸:继续在区角内进行过关挑战游戏,也可以在音乐区角里加上小乐器伴奏来朗诵绕口令。
附绕口令:
一面小花鼓
一面小花鼓,鼓上画老虎,
宝宝敲破鼓,妈妈拿布补,
不知是布补鼓,还是布补虎。
活动反思:
一、合作互动,让每个幼儿都主动学习
相似字的发音是绕口令学习的难点,教师通过幼儿多种的互动形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幼儿在合作互动中积极主动学习。在新授儿歌时,教师鼓励幼儿看着图片自由尝试朗诵,充分给了幼儿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学理念。
二、游戏激趣,让每个幼儿都快乐学习
本次活动中,从开始的合作排字练习的游戏,到活动中的撤图游戏进行绕口令的巩固,最后是幼儿的闯关挑战游戏,整个活动都以各种游戏的形式贯穿,在游戏中不断激发幼儿新的学习热情,让每个孩子都在快乐中学习。
三、支持鼓励,让每个幼儿都得到发展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水平,教师利用闯关挑战游戏,支持鼓励幼儿自选难度,不断挑战自我,让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
活动目标
1.能用普通话较清楚地朗诵诗歌,正确发出“穿、种、说、桌”等翘舌音。
2.会按节奏、有表情的朗诵。3.体验自己长大的喜悦心情。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帮助收集幼儿小时候的用品、照片等。
2.在发现区布置“我小时候”的展览,展览的内容为幼儿小时候的照片、物品、身高体重增长的图表及小班的美术作品等。
3.挂图《别说我小》及课件。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组织幼儿音乐律动《我的好妈妈》,集中幼儿注意力,引入主题。
2.谈话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妈妈这么辛苦,我们在家中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幼儿体会父母的辛苦,懂得孝敬父母,)
二、说说自己的变化(1)幼儿讨论在家的情况
师:告诉你们个小秘密,小动物幼儿园里的小乌龟也升中班了,他觉得自己一下子就长大了很多,所以它决定,不但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呢!可是呢,爸爸妈妈还是什么也不让它做,还是说,小乌龟,你还太小,太小!我想知道你在家的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会说你小吗?为什么?他们说你小,你承认吗?
(2)观看并讲述图片
师:图片上的小朋友也长大了,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逐一出示图片,幼儿讲述)
小朋友在穿衣服;小朋友在洗脚...师:你能够做到吗?(引导幼儿发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小了)
三、我长大了
1.请幼儿互相交流:现在学会了什么本领,取得了那些进步等。2.肯定幼儿的进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谁的关心、照顾和培养?
(引导幼儿进一步体验自己长大了)
四、学习诗歌《别说我小》
1.老师将图片和儿歌结合在一起,把儿歌有感情的朗读一遍。2.讲一讲诗歌里说了些什么?鼓励幼儿用诗歌里的语言回答。3.采用集体、分组等形式,用普通话有节奏、有表情地朗诵诗歌。(老师注意帮助幼儿发准“穿、种、说、桌”等翘舌音)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回家把儿歌读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告诉他们自己已经长大了,会帮他们做事情了,在家做他们的小助手好吗?(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活动)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家里自己的事情都要自己做,可建立一个记录表,请幼儿在做到的内容上作记录,与同伴一起分享。
活动目标:
1.能用普通话较清楚、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并发准“穿、说、桌、少”等翘舌音。
2.学习通过图标记忆诗歌内容,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大胆讲述。
3.知道自己长大了不仅表现在身高、体重的变化,还应变得更能干更懂事,会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
1.诗歌ppt一幅。
2.常见的劳动工具:扫帚、拖把、抹布、黑板擦等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我会做的事。
1.现在小朋友升中班了,你今年几岁了?长大了一岁了,变能干了,会做很多事情了,你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我会穿衣服,会自己穿鞋子,会擦桌子、椅子,会浇花,会拖地等)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师:谁来说一说呢?
(让幼儿学会交流,通过交流知道自己很了不起,会做很多事情,在别人讲述的时候,要求幼儿能安静地倾听。)
二、学习儿歌:别说我小
1.引出《别说我小》。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别说我小》。
2.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3.幼儿讲述听到儿歌内容。根据幼儿所说内容出示ppt图片。
师:你听到儿歌里是怎么说的?(鼓励孩子用儿歌里的句式讲述。)
4.跟老师朗诵儿歌2遍(引导幼儿能读准“穿、说、桌、少”等翘舌音)
师:那我们一起来说说我们会干的事情吧。
三、幼儿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出示劳动工具,让幼儿认一认。(扫帚、拖把、抹布、水桶、钢丝球)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东西,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会使用这些劳动工具吗?
2.请部分幼儿使用这些工具,根据幼儿操作的情况,老师给予正确的`评价,鼓励幼儿要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师:谁想来试一试这是怎么使用的。
3.鼓励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师:真棒,现在我们都会使用这些劳动工具了,那以后我们要经常帮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做事,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四、仿编儿歌
1.幼儿自己朗诵儿歌。
师:我们把这首好听的儿歌说给自己的好朋友听。
2.鼓励孩子把自己会做的事情编成新的儿歌。
师:你想把自己会做的事情编进儿歌里吗?请你和好朋友商量下。
3.让幼儿把在小组里编的儿歌到集体面前讲述。
师:谁来把你编好儿歌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4.根据幼儿仿编的情况,给予鼓励。
活动延伸:
1.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孩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附:别说我小
妈妈你别说我小,
我会穿衣和洗脚,
爸爸你别说我小,
我会擦桌把地扫,
奶奶你别说我小,
我会给花把水浇,
现在我呀长大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园语言区域活动的开展正是这一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平时的活动中,中班幼儿在语言区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集体面前表现的机会比较少,个别幼儿比较胆小,不敢在同伴面前表现;语言活动区域提供的材料相对单一,导致幼儿的语言表现欲望不是很强,语言表现能力较弱;在活动过程中,有一定的趣味性自主性,但由于孩子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不能很好的深入语言区游戏,导致无法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
因此,我们针对以上幼儿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一个合理、自由、宽松的环境,通过活动材料的投放和丰富,引导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激发自我表达表现的兴趣,让他们从想说、敢说到喜欢说,循序渐进地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语言环境。
1、创设适宜的环境,合理利用空间位置
环境是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前提,良好的环境可以让幼儿顺利地开展活动,愉悦心情。在区域活动空间的设置上,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教师应给予不同层度的指导。有别于数学区、益智区需要探索、练习进行操作的特性,语言区需要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在避免其他区干扰的同时,能帮助幼儿静下心来思考,在思考中讲讲、说说、演演。因此位置的选择很重要。首先我们将语言区设置在阳台右侧,利用挂衣架和墙面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其次是区域墙面的布置,先确立墙面的基本主题,然后请幼儿一起参与、讨论,共同确定方案。在方案确定后,便和幼儿一起收集材料,共同布置,在此期间,针对幼儿提出的相关想法来进行变动和调整,使墙面环境真正与幼儿形成互动。我们启发幼儿积极参与,将自编的儿歌绘画制作成小图片,在隔断墙左边布置两座儿歌小屋,右边布置生动有趣的背景图,使整个活动区的墙面生动起来,大限度地发挥与幼儿互动。
2、阶段目标清晰,操作材料丰富
皮亚杰曾说过:“幼儿的主动活动与教师根据目标精心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及投放的材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操作材料提供是否丰富、有趣、有变化,对于幼儿能否积极主动参与操作有很大的影响。但幼儿并不以操作材料的复杂和精美程度选择玩具,所以操作材料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的趣味性才是其选择玩具的主要原因。如表演台中,我们对以往枯燥单调的指偶或者管偶稍作加工,使之变成一张有趣的“大嘴”,将头饰裁成两半,分别粘贴在大嘴上唇和下唇上,表演的时候把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别套在大嘴上,通过“大嘴”一张一合表演角色的对话,幼儿表演对话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提起来了。同时材料的提供要有层次性,在投放材料时应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幼儿发展的需求。
其次活动区的目标要有阶段性。语言表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事情。因此,需要教师从幼儿的年龄和发展特征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并通过不同时期辅助材料的投入以及设置不同的活动内容来逐步实现。
3、观察细致用心,指导适时、及时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和指导尤为重要。通过语言区角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有利于教师适时发现活动中出现的教育契机,从而握好指导时机,积极引导幼儿,对于表现良好的幼儿则能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他们邀请同伴来分享自己的成果。如:在创编故事《喜羊羊和灰太狼》时,听着孩子们创编故事,故事大概:饥饿的灰太狼,发现在草地上睡觉的懒羊羊,乘着喜羊羊们不注意的时候在懒羊羊给抓走了。发现他们创编的故事情节简单、内容单薄、对话单一。于是便以分享他们创编故事为由介入,“今天你们创编哪个故事呀?故事里有谁?在什么时间、什么的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事情是怎么解决的?”等问题的提问,并结合幼儿选择的背景图片引导、启发幼儿针对角色的性格加入适当的词汇等语句,如:在形容饥饿的灰太狼时,他们是这么说:“饿得两眼发昏、走路有气无力的大灰狼……”等通过引导及经验的唤醒,让幼儿创编出内容丰富、情节完整的故事,并及时给与肯定,激发幼儿再次创编故事的兴趣。同时通过谈话,唤醒生活中的经历、游戏的体验帮助他们积累经验。并利用在幼儿餐前准备、午睡前、点心后等其他时间让幼儿欣赏、阅读一些趣味性强、故事线索清晰故事、童话、图书来获得各种信息。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
2.在积极的语言情境中体会角色“开心—气愤—开心”的情感变化过程, 并乐意用多种形式表达。
活动准备
将日常用的围裙装饰成故事背景, 大木桶、小动物 (小鸡、小鸭、小鹅、狐狸) 贴绒教具若干, 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变脸游戏, 导入课题
1. 教师微笑着问幼儿:你们觉得我心情怎样? (开心、高兴、愉快) 你们什么时候很开心呢?
2. 教师变脸, 很气愤的表情, 提问:现在, 你们觉得我心情怎样? (生气、气愤、愤怒) “气愤”是什么意思?做个气愤的表情给老师看看。你碰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很气愤?
3. 我的一个朋友碰到了一件事, 一开始它很开心, 可是后来它觉得很气愤, 再后来又变得很开心了。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听了故事就明白了, 故事的名字叫《会滚的汽车》。
(评析:本环节为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变化做铺垫。)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
(教师系上装饰有故事背景的围裙, 边讲故事边将相关的贴绒教具贴到围裙上。)
1. 讲述故事至“乘车真快乐”, 提问:
(1) 你知道“会滚的汽车”是谁呀?
(2) 大木桶听到小鸡小鸭的歌声, 它的心情怎么样?
(3) 你听了心情怎样?
2. 继续讲述故事至“说完大摇大摆地走了”, 提问:
(1) 现在你的心情怎样?你想说点什么?
(2) 大木桶怎么想的?
(3) 大木桶会用什么办法对付狐狸?
3. 继续讲述故事至结尾, 提问:
(1) 现在你们开心吗?大木桶呢?
(2) 听了这个故事, 你知道谁一开始很开心, 后来又很气愤, 最后又变得很开心了呢?为什么?
(评析:我采用围裙剧的演示方式讲述故事, 这个教具制作比较简单, 但能通过教具的演示给孩子富有动感、具体直观的感受, 调动了孩子倾听故事的兴趣, 较好地帮助孩子理解了故事。在这个环节, 我抓住故事中情节变化的地方引发孩子的思考, 通过最开心和最气愤两个问题的讨论, 使孩子对故事的重点有了很好的把握。)
三、说说做做
1.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提问:你觉得故事什么地方最有趣? (重点和幼儿一起复述其中的一些情节和主要对话。)
2. 分角色表演, 在表演中进一步体验角色的心情变化。
(评析:幼儿参与角色表演, 可以更进一步融入故事情境中, 大胆用表情、动作等形式表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附故事:会滚的汽车
一只大木桶在路上玩, 它不停地滚啊滚……
一只小鸡见了它, 大声叫:“会滚的汽车, 停一停!请你送我回家好吗?”
“好呀, 好呀!”大木桶停了下来说, “请上车吧!”
小鸡真高兴, 跳进了大木桶的肚皮里。大木桶又滚啊滚……
一只小鸭见了它, 大声喊:“会滚的汽车, 停一停!请你送我回家好吗?”
“好呀, 好呀!”大木桶停了下来说, “请上车吧!”
小鸭真高兴, 钻进了大木桶的肚皮里。大木桶又滚啊滚……
一只小鹅见了它, 大声喊:“会滚的汽车, 停一停!请你送我回家好吗?”
“好呀, 好呀!”大木桶停了下来说, “请上车吧!”
小鸭真高兴, 摇摇晃晃地跨进了大木桶的肚皮里。大木桶又滚啊滚, 滚啊滚。小鸡、小鸭和小鹅快活地唱起了歌。
“叽叽叽, 乘车真开心!”
“嘎嘎嘎, 乘车真舒服!”
“吭吭吭, 乘车真快乐!”
唱啊唱, 唱了一遍又一遍, 越唱越有劲。它们的歌声被一只狐狸听见了。狐狸爬上土坡一看, 咦?马路上有辆滚着的汽车, 再仔细一瞧, “嘿, 汽车里装着那么多好吃的, 嘻, 嘻!”它馋得口水滴答滴答地淌了下来。狐狸急忙跳下了土坡, 迎着大木桶把手一拦, 又抱住肚子直嚷嚷:“哎哟, 哎哟!疼死我啦!”
“你怎么啦?”大木桶停下来问。“我肚子疼啊!”狐狸装着很痛苦的样子, 大木桶很同情地说, “请上车吧!”
狐狸眨眨小眼睛, 一下子爬进了大木桶的肚皮里。大木桶又滚啊滚, 滚啊滚, 越滚越快……“医院到了, 肚子疼的朋友快下车吧!”大木桶停下来喊。
狐狸抱着圆鼓鼓的大肚子, 慢吞吞地爬出了大木桶, 挤挤小眼睛对大木桶说:“嘿嘿!你这个大傻瓜!谁要来医院呀?”
“咦?”大木桶生气地问, “你刚才不是说肚子疼吗?”
“哈哈!”狐狸指指圆鼓鼓的肚子说, “刚才我肚子饿呀。这会儿, 我的肚子可饱呐!已经装着一只鸡、一只鸭, 还有一只肥小鹅!”说完, 它大摇大摆地往前走了。
“啊!你……”大木桶气得说不出话来, “把小鸡、小鸭和小鹅给吃了?!哼!”它用力一滚, 压住了狐狸的尾巴。狐狸痛得哇哇叫, 张开了大嘴巴。“噗!”跳出了小鸡, “唰!”蹦出了小鸭, 跟着伸出了小鹅的长脖子。
小鸡和小鸭一齐抓住了小鹅的长脖子, “嘿哟, 嘿哟”, 拉呀拉, 小鹅也被拉出来了。大木桶又用力一滚, 把狐狸压扁了!
挂倒了椅
走到门口还摔了个大筋斗
老师戳着我们的头,说:
你们这些疯孩子什么时候才变乖
老师老师我是孙悟空(男孩甲说)
老师老师我是二郎神(男孩乙说)
老师老师我变来变去还是个小小孩(齐声说)
踮起脚尖(女孩说)
走进熟悉的幼儿园
我把一棵紫丁香载在老师的窗前
让它绿色的枝叶儿伸进教室的窗口
看着您上课
您看,您看,
紫丁香就是我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运动场上我们在大喊(群朗诵)
何老师,王老师加油!加油!
VCD出现我们的老师
我禁不住亲吻屏幕上的您叭叭叭!
何老师我爱您!冯老师我爱您!
老师看看我们的个子吧!(男孩说)
尽管肩还不宽胸还不厚
可毕竟日日升高天天长大
象春天的笋子
一日三拔
而我们的`眼睛(群朗诵)
闪亮闪亮的睦子
充满情充满爱充满生机
我们带着老师的爱同学的爱
向前向上跨进小学的校园
谁的本领大
活动主题:谁的本领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进行谈话,知道各有各的用处。
2、指导幼儿以轮流的规则进行谈话,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3、体验谈话活动的乐趣,增强自信。
重点难点
重难点为引导围绕话题进行谈话,让他们知道猴子与大象各自有不同的 本领。
活动准备:
1、大象和猴子头像各一个。
2、奖花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头像,以故事情境引出话题。
师:“森林里,住着一头大象和一只猴子,它们是一对非常好的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俩却吵架了,为什么会吵架呀,原来,他们想比出谁的本领大,大象说,我的本领可大了,猴子说,我的本领也很大,他们比来比去,谁也分不出谁的本领大。”
师:“那么,小朋友你们认为谁的本领大呢?”
2、幼儿说说自己想法并讨论一下自己的理由。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认为大象本领大,有的小朋友认为猴子本领,那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请你把你想法轻轻的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3、小小辩论会。
师:“小朋友已经都有自己的想法,那好,今天我们干脆来开个小辩论会,好吗?” *请全体小朋友起立,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分为两组:大象队和猴子队。面对面坐下。
教师宣布辩论会规则:
(1)要求两队组员轮流讲话,不随便插嘴。
(2)哪组小朋友爱动脑筋,遵守规则奖一个奖花。
4、辩论会正式开始,教师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谈话,奖罚分明。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的重要道德基石,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社会和睦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孩子们是未来社会的主人。要进行感恩教育,我们应该从娃娃开始,特别是学前教育。“感恩”是一个画面式的叙事,我会用幻灯片的形式向孩子们展示熟悉的人物,建立一个贴近孩子们生活的情境,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自由而轻松的语言环境,让他们想说,说,说,敢于说,有机会说。同时,还以阅读儿童歌曲、听音乐等形式开展活动,唱歌表演等,让孩子懂得感恩,懂得用感恩的心报答恩主,帮助有需要的人,体验“感恩”的幸福。
[活动目标]
1.知道如何感谢那些关心和帮助自己的人。
2.你可以体验感激的喜悦。
[活动的焦点]知道如何感谢关心和帮助自己的人。
[活动困难]理解“谢谢”和“帮助”的现实生活。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首先,孩子们表演手指游戏毛毛虫,介绍主题。
1.让孩子们玩手指游戏毛毛虫
拿出你的手(玩手指游戏――毛毛虫)。昆虫太胆小了,爬不出洞。他们总是呆在洞里吗?这些毛虫是如此可爱,他们都知道他们的同伴互相帮助。那么,在普通生活中,谁帮助过你,谁关心过你?
1、能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尝试自编动作。
2、能讲述上幼儿园的愉快经历。
3、感受儿歌中的欢快情趣。
活动准备:
1、教师通过幼儿入学几天来的情况,观察幼儿的入学情绪如何。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教师用简短的语言引入活动主题,并且用语言帮助幼儿了解上幼儿园的快乐与感受。
教师:“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小朋友你们喜欢上幼儿园吗?”
2、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幼儿园的主要活动:画画、唱歌、游泳、讲故事、学数学等,激发幼儿上学的愿望,引出儿歌《我爱上幼儿园》。
3、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体验儿歌的内容。
(1)早晨到幼儿园时都做哪些活动呢?
(2)老师平时都是如何关心小朋友的?
(3)小朋友要怎样做个好孩子?
4、学习词语:故事跳舞蜡笔
教师利用念唱儿歌之余,取出自制词卡与相关图片请幼儿相互对照。
5、教师带领幼儿念儿歌:“念念儿歌跳跳舞,动动蜡笔画画图,举起手儿数一数,有趣故事读一读,上学快乐又幸福。”
6、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做动作,一边完整且有节奏地朗读儿歌,要突出儿歌中的停顿与重音。
【幼儿园中班语言诗歌】推荐阅读: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落叶》07-23
幼儿语言教案中班12-04
幼儿园中班语言组长教研计划05-24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伞(儿歌)06-25
幼儿园大班语言诗歌 《小雨点》12-31
中班幼儿语言观察记录12-10
幼儿中班语言游戏教案12-27
幼儿园中班语言雪人不见了教案06-05
最新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计划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