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材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材(精选12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材 篇1

《尊严》主要描写了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哈默和其他一起逃难的人流落到南加洲沃尔逊小镇上,大家都狼吞虎咽地吃起了人们款待的食物,然而只有哈默是个例外,他拒绝了小镇镇长杰克逊送到他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课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一群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的逃难者,面对食物时,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显然他们已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唯有哈默是一个“例外”。

哈默的表现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年轻人呢?课文用主要的篇幅,来描写哈默的例外:

1、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的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哈默没有接过杰克逊大叔送过来的食物,没有像其他逃难者一样“狼吞虎咽”,而是发问“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在哈默的心里,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是理所当然的事,也决不可以“不劳而获”,一份尊严从哈默的话语中表露无异。

当然杰克逊大叔回答他“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时,课文写道:

2、这个年轻人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节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这里是一处极其细致而精彩的细节描写。哈默认为,没有活干,就意味着继续挨饿;没有活干,就等于不能吃面前的这些食物。因而他满怀希望地听完杰克逊大叔的话,然而他失望了,连目光也“顿时灰暗了”,可是他又是多么想吃到这些食物啊,因此,“喉节上下动了动”。这“动了动”分明是哈默咽下口水聊以解饿的动作啊,这“动了动”又明确地表示了他忍住饥饿不能吃的决心啊!同时,哈默的话语表达了他的心声,“不能”、“不能不”,语气肯定而又坚决,一份尊严在一言一行中升华。

杰克逊大叔想,先让年轻人吃饱再说,就说:“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活儿”。

3、“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哈默的态度是异常坚决的,没有丝毫妥协之意,在他来看,这是做人的原则问题,容不得半点让步。从“站起来说”,更可以看出他的自立、自尊与自强,这一“站”站出了他的人格,一份尊严在这一“站”中显得尤其深刻。

看来,杰克逊大叔是拗不过哈默这个年轻人了,于是让哈默为自己捶背,捶背后将食物递给了他。

4、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起来。

显然,哈默是饥饿到了极点,所以他和其他人一样“狼吞虎咽”,但是他是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的,是格守自己的这一份尊严获得的,和其他人一见食物就“狼吞虎咽”有区别,所以说他是个“例外”。(在教学时,此处要特别注意不能因为抬高哈默而贬低那群逃难的人,他们的“狼吞虎咽”不足为奇,是本能,是当时环境所迫。哈默也可以狼吞虎咽,但是是个“例外”,落脚点落在哈默身上。)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材 篇2

师:春秋时期, 鲁国有一位大名人,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记录了他的言行, 他就是——

生: (争先恐后) 孔子!

师:对, 他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孔子不仅是教育家和思想家, 还是著名的音乐家呢!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孔子学琴》。这个故事选自西汉时期司马迁写的《史记》。《史记》是一本历史书, 内容真实可信。读了这篇课文后, 我们不仅能够认识孔子, 还要学习孔子, 变成孔子。 (师朗读课文, 穿插讲解)

师:读了第一自然段, 你们认为孔子向师襄学弹琴之前, 他会不会弹琴?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孔子已经会弹琴了, 因为文中说他“弹得一手好琴”。

师:兴许这“一手好琴”就是他跟师襄学的呢!

生:孔子已经会弹琴了, 我是从“孔子从不满足”这句话看出来的, 他向师襄学弹琴, 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平。

师:说得好!我们读文章就该这么细心, 发现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秘密。50岁的孔子在春秋时期的鲁国已经很有名气了, 有许多弟子追随着他。可是, 他依然不放弃学习, 拜音乐家师襄为师。你们觉得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呀?

生: (纷纷回答) 学无止境!刻苦努力!虚心!……

师:孔子学习弹奏一首曲子, 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写得非常精彩, 大家一定要细心体会。 (朗读第二自然段) 这是孔子最初学琴的阶段, 师襄来检验学习成果。你们说一说, 孔子是怎么做的?

生:他见到老师后, 特别有礼貌, 连忙站起来。虽然老师说他弹得挺好, 但是孔子却说, 他还没有掌握弹奏的技巧。

师:老师都认为孔子会弹这首曲子了, 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 可是, 他却仍不满足, 还要让自己的手指更灵活。自己给自己提高要求, 这样的学生真少见。 (朗读第三自然段) 上次, 师襄是“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 注意, 只是“琴声”而已, 可是, 这次的感受就不同了, 他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他感受到孔子把“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

师:如果孔子弹的是钢琴, 已经可以获得十级证书了, 可他还是不满足, 说自己并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 他要演奏得使人感动。在座的各位同学当中, 肯定有学琴的吧?同学们在学琴时, 练习一个曲子, 如果能达到第一阶段的程度, 就会学习新的曲子, 很少有人想过音乐还有思想内容。其实, 任何一种艺术作品, 都有它的思想含义。音乐也是一样的, 所以, 孔子并不满足于掌握了弹奏技巧, 他有更高的追求。

师: (朗读第四自然段) 现在已经进入了孔子学琴的第三阶段。从这段描写中, 你们能不能发现, 此时孔子弹奏这首乐曲的水平是否超过了老师?

生:超过了。

师: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

生:“刚一进门, 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师襄听得如醉如痴, 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

师:答案就在这段话里, 你能不能把范围缩小一些?

生: (迟疑) 嗯……“刚一进门, 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

师:学生弹琴弹得好, 老师也被迷住了, 是很正常的, 老师不一定达不到学生的水平呀, 你再想想看。

生:“师襄听得如醉如痴, 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

师:如果我让你选半句话, 你认为是前半句话还是后半句话?

生:哦, 我知道啦!是“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师襄从未到过的境地, 说明他自己弹琴时, 他也没有弹出孔子演奏的感觉。

师:是啊, 老师“从未到过的境地”, 孔子已经到达了, 这回可以学习新的乐曲了吧?孔子却说:“不行啊, 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继续朗读第五自然段) “琴声戛然而止, 孔子激动地站起来”, 他终于站起来了, 不仅身体站起来了, 思想也站起来了, 他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他就是体恤百姓、胸怀博大的周文王。”嘿, 孔子真的把作曲者“弹”出来了!

生:真的能把作曲者“弹”出来吗?

师:孔子生活在周朝末年, 战乱的春秋时期, 他非常怀念老国王周文王在世的时候那和平幸福的生活。这首乐曲激起了他心中的渴望, 让他与周文王的心贴在了一起, 所以, 他想到了周文王。在《史记》的原文中, 孔子不光猜到了作曲者是周文王, 还猜到了他的相貌, “此人魁梧的身躯, 黝黑的脸庞, 两眼仰望天空, 一心要感化四方。”在改编课文时, 这句话被编者删掉了。可能是编者觉得孔子有点儿太神了, 透过一首乐曲怎么可能看到作曲者的长相呢?我倒是觉得不该去掉这句外貌描写。当一个人深入地理解了一首乐曲, 通过乐曲的节奏和思想感情, 的确能够想象出作者的容貌来。我听贝多芬的交响乐, 多半是雄浑激昂的, 曲子中还常常流露出悲怆的情感。贝多芬的形象, 就是蓬松的卷发, 紧锁的眉头, 圆睁的怒目, 与他的乐曲风格十分相似。这种感觉, 只有经常听音乐的人才能体会到。所以, 最后师襄对孔子说:“你的琴艺真是炉火纯青啊!我听老师讲过, 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文王操》。”

生:老师, 什么叫“文王操”啊?

师:你该不会以为是文王做广播体操吧?“操”字在古代当品行、德行讲。这是周文王在抒发自己的道德情操的曲子, 所以叫做《文王操》。现在, 我们已经认真阅读了这篇文章, 仿佛孔子就站在我们面前, 那么, 大家眼里的孔子,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 (纷纷回答) 认真、细心、谦虚、努力……

师:这些词语虽然都差不多, 不过用来形容本文中的孔子, 都不太准确。他一遍又一遍地弹同一首曲子, 真的只是认真这么简单吗?

生:投入!

师:我们弹琴时, 通常只要求自己练熟就行了, 可孔子却一次次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先是琢磨弹琴的技巧, 后来又研究中心思想, 最后把作者是谁都悟出来了, 这样的孔子, 说明他已经——

生:入迷了, 入迷!

师:投入、入迷, 你们都说到了一个重要的词儿——“入”。我给你们一个提示 (板书:深入______) , 孔子不断地练习, 一次次追求更高的层次, 大家想一想, 横线上可以填一个什么词?

生:深入思考。

师:他是在学习、研究, 还有一个准确的词 (板书:钻研) 。深入钻研, 这就是孔子学琴的态度。还可以用了另外一个词形容孔子 (板书:精益求精) , 这两个词都能很好地概括孔子学琴的态度。正因为孔子具有深入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他才成为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两千五百多年了, 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

学习孔子, 在音乐中与孔子心连心

师:分析了这么长时间的课文, 现在就请同学们也学一学孔子, 在音乐中畅想。我要给大家放一段音乐, 请同学们认真听这段音乐, 然后想一想这首乐曲表现了一个怎样的景象? (播放民乐组曲《清明上河图》之“商队图”, 节奏欢快, 时长4分钟)

师:请同学们把你联想到的景象写成一句话。

生:人们高高兴兴地去集市买东西。

师:你听出了高兴的情绪, 还体会到了逛集市的感觉, 真了不起!

生:老人在公园里晨练, 有的唱歌, 有的打太极拳。

师:这就是幸福的生活。

生:农民在田地里快乐地劳作, 牛的脖子上挂着铃铛, 在耕地。

师:你说得真好!还听到了铃铛声, 真细心!其实, 每个同学的回答都是正确的, 因为你们感受到了乐曲传递给我们的欢快的、乡村的、幸福的信息。刚才我看到有的同学写到了电视剧《乡村爱情》, 写到了农村娶媳妇的场面, 你们的艺术感觉都很敏锐。这首乐曲是根据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改编的, 表现的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刚刚听到的这一小段, 表现的是商贩们有的骑马, 有的推车, 有的挑担, 正在赶往城里做生意。有人把音乐比作世界语,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乐曲, 无论在哪里演奏, 人们都能理解。同学们喜欢听这样的音乐吗?

生:很喜欢, 音乐很美。

师:对, 音乐的美、文章的美以及生活的美, 都需要我们用心感悟。我建议大家有时间多听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 你们会变得更聪明, 你们写出的文章也会更有节奏感, 更有想象力。我想, 大家通过自己努力, 感悟出乐曲或者文章背后隐藏的秘密, 你们的心里一定很自豪吧?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 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像孔子那样善于学习的人, 学会认真, 学会钻研, 学会感悟。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展开丰富的联想, 看到别人永远看不到的奇妙故事, 听到别人永远听不到的美妙旋律。

备课笔记

幸福课

语文课就是幸福课。当一颗幼小的心灵在故事中接触了快乐, 在语言中认识了智慧, 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节奏, 幼小的心灵就变成了充实的心灵、高贵的心灵、幸福的心灵。阅读, 可以使我们的视野无限开阔。“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因为书中的世界比天地还要广阔。静静的书桌前, 当一双手捧起一本书的时候, 就像捧起整个宇宙, 上承远古, 下启未来, 高抵星辰, 深入熔岩, 我们怎么会被窗外的琐事搅乱了心性呢?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材 篇3

一、说本册教材

1.教学知识的整合

我将本套教材从中年级到高年级按生活教育、思想教育、科普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进行了整合。生活教育有“安全地生活”“生活中的消费”“生活中的习俗”“生活中讲规则”“健康的生活”“交通连着你我他”等主题;思想教育有“在集体中成长”“心中有祖国”“屈辱与抗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等主题;科普教育有“一山一水一圣人”“天涯若比邻”“科技改变生活”和“建设民主富强国家”;地理环境教育有“我们生活的地方”“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放眼世界”和“只有一个地球”等主题。

2.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每个单元下设的三个学习主题里面生成许多的小话题,那些内容在问题的设计、话题的选择、版式的设计等方面都能够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如小博士卡通形象贯通教材,反映实际生活的照片,精美生动的图画都是学生喜欢的。整套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设计了从国家、世界着眼,从自我、家庭、学校、家乡着手,利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活动,体验或感悟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对教学、评价以及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1.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鉴于此我有了以下几点建议:

(1)重视课前材料的准备,充实教学内容:作为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多,专业性强,学生缺少一定的基础,这对于上课的老师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前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搜集,这个搜集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比如,在学习《生活中的习俗》这个单元时,我会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调查访问等多种形式,搜集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形成自己的调查报告。通过课堂上展示交流,教师补充资料,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

(2)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拓展教学空间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充分利用好课堂和社会两大阵地,或是创造相关情境,或是安排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实践,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受去进行体验。在教学《生活中的消费》时,我会引导学生到不同的消费场所调查访问、实际购物、研究购物的技巧,充实购物知识,真正做一名聪明的消费者。

(3)要突出品德教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品德与社会本身是一门教育学生能够在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课程,但是有个别老师把品德与社会上成了历史、地理,抄吧,背吧,严重地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所以,建议课堂上老师尽量挖掘教材的情理因素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整个课堂充盈着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色彩,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道德冲突、感悟道德选择。品德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灌输,而是让学生在各种社会活动和生活实践中,做到行动和思想是统一的,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过程。例如,有一次我们班学生给一位同学过生日的同时我加入了教学内容,让同学们进行购物交流,活动结束之后,大家都自觉地将教室打扫干净了。

2.评价建议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獲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为此,我在教学中全方位地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星级评价模式。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包括:鼓励为主,分层评价;方式多样,综合评价;呵护学生,宽容评价;共同参与,多向评价;体验成功,多次评价。这是我县根据新《课标》为学生量身定做的评价手册。实行星级评价:内容包括生活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安全行为习惯、文明礼仪习惯等方面。采取学生自评、小组内同学互评、老师评价,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进行详细的评价记录作为依据,然后两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评出来星级学生荣登教室内的光荣榜。这也是我们评选年度全面发展学生的一个依据。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评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课程标准》中指出:充分地开发并有效地利用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既是扩展和深化课程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我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这方面有了以下几点建议:

(1)不容忽视的教师和学生资源。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条件资源。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人。

(2)有效使用多媒体资源。我们虽然是农村小学,但是早在四年前每个学校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并且教室和办公室都安装了教育网,每个老师人手一台笔记本,所以,我们的课堂有了这些资源将更加鲜活起来。如,在建党90周年时,播放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利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

(3)充分开发和利用好社区资源和自然资源。教师要充分认识学校周围环境的价值。如,农村学校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民俗资源,引领学生利用这些资源去亲身体验、感悟。

品德与社会就是要本着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培育新世纪的合格人才去进行教学。相信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以上就是我要说的全部内容,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篇4

这是我母亲对我们的教诲。一个人要诚实有信用,不贪图别人的东西,尽管家里生活拮据,但人穷志不穷,诚实守信这精神上的财富比物质上的财富更可贵。

2、 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这是我长大后对母亲教诲的深刻体会,父亲还给库伯的是车子,得到的是人情和道义,是更多真正的朋友,是诚实和守信,是心灵的宁静和快乐,这同样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是金钱买不来的。

3、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年轻人急需食物,但他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具有做人的尊严和与众不同的高尚品德。当时年轻人在物质上一无所有,但精神上却是富有的,因为他有做人的尊严,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从贫穷走向富有,一个懂得尊严的人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4、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下册期末试卷 篇5

一、 卷面书写。(3分)

二、 你能正确读出拼音,写出漂亮的汉字吗?(10分)

sì nüè táo yě shū hū zhān yǎnɡ chǔ xù

dài màn tā xiàn jiǎn yàn chónɡ jìnɡ pín qiónɡ

三、火眼金睛(共6分)

1. 下面词语中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 担当重任 成绩优异 房屋牢固 发扬作用

B 认识深刻 调查深厚 态度端正 性格古怪

C 维持秩序 发挥威力 提高质量 珍惜时间

D 改正缺点 改善生活 分析形势 色调鲜明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顷刻(qǐnɡ) 华雄(huà) 潜水(qiǎn) 半晌(shǎnɡ)

B 号召(zhāo) 白术(zhú) 滂沱(pánɡ) 夹杂(jiā)

C 狩猎(shòu) 艄公(shāo) 川芎(xiōnɡ) 殡仪馆(bìn)

D 愧疚(jiū) 而且(ér) 应声(yìnɡ) 给予(jǐ)

3. 读句子,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顾:①注意、照管 ②拜访 ③转过头看 ④珍惜、顾念

(1)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 )

(2)叶欣顾不上休息,又投入到对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 ( )

(3)小云雀左顾右盼,像是在寻找着什么。 ( )

(4)外层蚂蚁奋不顾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 )

四、词语比拼 (共8分)

1.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①_____洁_____清 ②_____ _____辄止 ③处变_____ _____

④与_____ _____进 ⑤含_____茹_____ ⑥_____呼雀_____

⑦唯才_____ _____ ⑧_____瀑_____泉 ⑨_____ _____横溢

⑩料_____如_____

2. 下面六个词语都和“说话”有关,你能区分开吗?(只写序号)

①高谈阔论 ②闪烁其词 ③妙语连珠 ④欲言又止 ⑤口若悬河 ⑥吞吞吐吐

(1)想说又停止不说______ (2)不着边际地议论 ______

(3)滔滔不绝地说 ______ (4)遮遮掩掩,有所隐藏地说______

(5)巧妙风趣地说 ______ (6)想说,但不痛痛快快地说______

五、句子乐园。(共6分)

1.夏天的景色可美了,你留意观察了吗?请你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一句话,写出夏天的勃勃生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蔷薇花的几片花瓣。(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这是一次幸福的航行,一次终身难忘的航行,我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面句子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 )沟通了人们的心灵,( )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5.仿写句子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同学们__________对老师说:“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外积累。(13分)

1、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 。千万条柔柳 。 , ,各色鲜艳的花, ,形成了 。3

.2、 动物是人类的老师,人们从_______的身上受到启发,发明了________。动物让我敬佩,从____________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____________。动物让我感动,__________的老羚羊为小羚羊搭起生命桥,令我热泪盈眶。2.5

3. 课文《三顾茅庐》中,诸葛亮分析了 的形势,提出了 、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 。从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 的.人。我又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认识了很多英雄人物,有大摆空城计的________,刮骨疗毒的_________,________巧施苦肉计。3.5

4. 运动会上,我们班同学参加了拔河比赛,我要用《古今贤文》中的句子为他们加加油:“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 ___。”1

5.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知道了中国第二大河是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了______________是源于象棋的词语,森林有______________的作用。1.5

6. 看到天真可爱的孩子,不禁让我想到“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古诗。选自诗人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2

七、课外实践(按要求答题)。(10分)

(一)选择。

1、《长袜子皮皮中》皮皮和( )玩拍人游戏?

A警察 B医生 C护士

2.、皮皮为什么用了整整一夜的时间写生日请帖?( )

A因为她请的朋友很多 B因为她边写边玩。

C因为她不爱学习,不会写很多字

3.金铃哪门功课学得最不理想? ( )

A.语文 B.美术 C.数学 D.英语

4、金亦鸣对金铃的教育主张是( )

A、尽力让金铃最好 B、任其自然发展

5、( )帮金铃提高了数学成绩

A、金亦鸣 B、李奶奶 C、孙奶奶

(二)诗句默写。

1、童孙未解供织, 。

2、两岸青山相对出, 。

3、 ,任尔东西南北风。

4、孤舟蓑笠翁, 。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复习 篇6

语文课文复习,重要的是先做好资料的整理。下面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册语文课文复习资料,以供参考。

生字新词

第一单元 话语

1、《大地的话》花蕊 下坠 嫌弃 狭窄 溪流 踏碎 籽粒 ‖软绵绵 吐蕊 一嘟噜 筑巢 清脆 驱赶 精灵 宝藏

2、《语言的魅力》 衣衫褴褛 繁华 头发斑白 绅士 衷心 嬉戏 良辰美景 ‖ 魅力 巴黎 双目失明 乞丐 乞讨 木牌 打扮 无动于衷 淡淡一笑 姗姗而去 让oo彼浩勒 叹息 悲伤的神情 诗意的语言 浓厚的感情 塞纳河莺飞燕舞 河畔 陶醉 漆黑 令人心酸 万紫千红 胡子

3、《秉笔直书》 崔杼 颠倒是非 仲夏 秉笔直书 太史 独揽大权 按照 凭靠 竟然 忠实 屈服 贪生怕死 ‖ 战国时期 齐庄公 相( )国 串通 国君 本分 捏造事实 史官 无权无势 竹简 职位 气哼哼 吩咐面不改色 恐慌 心虚 美言 谎言 直言 谣言 忠言

第二单元 春潮

4、《春潮》崩溃 禁锢 喀嚓喀嚓 衰竭 酥软 暗示 山崩地裂 驯服 一株‖春潮 撤退 寒气凛凛 威力 融化 山涧 冻结 岩层 瀑布 一股 汹涌的奔流 冰封的大江 黎明 寂静 复活 衣襟 奔腾 不可抗拒 撞击 淹没( )

5、《三月桃花水》 应和( ) 丝绸 绚丽 流淌 琴弦 敲打 节奏 纤细 催促 犁田 袅袅炊烟 绿茵‖樱花 明洁的丝绸 绚丽的朝霞 酒窝 回旋 掬一捧 沉醉 轻柔的弦 细白的浪花 纤细的低语 叮叮咚咚 花瓣

第三单元 花

6、《古诗二首》 蹊 留连 娇莺 恰巧 屐齿 苍苔 干柴 心扉 杜甫 叶绍翁

7、《种一片太阳花》焦躁 难忍 斑斓多姿 缤纷 贪婪 充沛 兴旺发达 繁荣昌盛 ‖花圃 服侍 乍开 香蕉 偃旗息鼓 慵倦无力 炽热 花蕾 ‖烈日当空 郁郁葱葱 揭掉 垒墙 七嘴八舌 太娇太雅 俯下 瞅 丝毫 莫衷一是 破土而出 抽出 碧绿的汁液 密密麻麻 缤纷五彩 锦缎 经久不衰 空暇 鲜艳夺目 经受 考验 酷热的阳光 神采 短促 朝开夕谢 包裹 严严紧紧 苏醒 伸张 绽放 不遗余力 新陈交替 灿烂多姿 生机勃勃

8、《花之咏》湛蓝 天幕 地毯 抚养 赠物 叹吁 聆听‖ 孕育 入眠 招徕 啜饮 琼浆 ‖坠落 降生 催眠 携手 宣报 舞姿轻盈 芳香四溢 仰目朝天 幻想

第四单元 手

9、《我们的手》彼此 船帆 飞翔 传递 跨越

10、《一双手》平均 得逞 肥皂 老茧 并且 涂手油 搓动 奖章 ‖ 惺忪 火燎燎 岔道‖不计其数 采访 张迎善 素常 礼节 一瞬间 半截 裹住 纹络 拇指 裂纹

11、《手上的皮肤》 裁缝 操刀 褶皱 僵硬 箕形 痕迹 ‖ 细腻 孪生 ‖ 观察 一番 灵敏 触压 摩擦 粗糙 柔软 纹路 弯折 终生 伤痕

第五单元 规则

12、《钓鱼的启示》扭动 压抑 沉甸甸 嗖 教诲 逆行 ‖ 詹姆斯 船坞 遛鱼 ‖ 凌晨 鲈鱼 蠕虫 鱼竿 镇静 一声不响 赞许 筋疲力尽 鱼鳃 扇动 抗议 余地 小心翼翼 诱惑 据为己有 清晰

13、《谁说没有规则》垃圾 喂养 狗熊 饼干 糖果 翻越 横穿 快捷 满不在乎 搁置 抢座

第六单元 眼睛

14、《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跋涉 蜿蜒 漏掉 梳头 讲述 亿万 丰碑 ‖ 积攒 ‖摄影 采访 感染力 忧郁 濒临 标志 援助 崛起 面貌 召唤

15、《我只看见你的眼睛》病魔 愤怒 抉择 高尚 ‖ 肆虐‖流淌 安慰 饱含

16、《永生的眼睛》 栩栩如生 屡次 签署 移植 昔日 ‖ 琳达 角膜 给予 挚爱 肺腑之言 状况 碾碎 ‖ 突如其来 警官 居然 肢解 抑制 索取 胳膊 恢复 捐赠 器官 振聋发聩 患病 深奥 笑题 逝世 酷爱 自豪 热泪盈眶 拥抱 年龄 天壤之别 溘然长逝 遵从 遗愿 领悟 才华横溢 策马扬鞭 萦绕 耳际 重见天日 纪念 描绘 慷慨 施主 闪烁

第七单元 纪念日

(无)

第八单元 舟船

17、《跳水》 一艘 桅杆 吓唬 凶险 绳子 顶端 船舱 海鸥 鼻子 控制 ‖ 列夫·托尔斯泰 环游 航行 风平浪静 甲板 模仿 取乐 放肆 哭笑不得 摇摇摆摆 跌倒 粉碎 不知所措 醒悟 摇晃 瞄准 控出

18、《沙漠之舟》 骆驼 嗅觉 烫伤 缺乏 积蓄 维持 跪下 ‖ 脚趾 脂肪 ‖ 脖子 灵敏 水源 旋风 每逢 滚热 松软 储藏 营养 沙丘 旅行 牲口 气候 刮风

第九单元 太阳

19、《太阳的话》窗子 枕头 ‖ 睫毛 ‖ 撒满

20、《海上日出》 机器 红霞 慢慢 扩大 范围 刹那 夺目 ‖ 重荷 镶边 ‖ 转眼间 目不转睛 冲破 光彩 分辨 光芒 奇观

21、《太阳》 加倍 庄稼 野兽 蔬菜 埋没 煤炭 凝成 水滴 杀菌 ‖ 繁殖 ‖ 寸草不生 估计 密切 生存 温度 表面 地层 水蒸气 飘浮 热量 预防 治疗

第十单元 路

22《乡村大道》 干涸 颠簸 匍匐 丰沃 开拓‖丝绦 缔造 ‖ 侏儒 无始无终 万顷波涛 交错相连 锦秀江山 险峻的黄河 突起的** 古往今来 山珍土产 出出入入 远大的前程 峡谷 伟大的生活 坎坎坷坷 曲曲折折。

23《丝绸之路》 剧场 恶劣 匈奴 日夜兼程 俘虏 畅通无阻 ‖ 时髦 覆盖 偏僻 西域 融洽 煎熬 皑皑白雪 琼瑶 恐怖 张骞 恺撒大帝 ‖ 绚丽夺目 长袍 目瞪口呆 赞不绝口 丝绸 讲究 茫无边际 荒野 罗马 沿途 强盗 袭击 横贯 延伸 辗转 开辟 毕生的精力 笼统 汉武帝 浩瀚的沙漠 辨别 寡不敌众 软禁 监视 雁阵 分布 不露声色 纽带 马不停蹄 帕米尔高原 千难万险 风俗 炼钢 灌溉 剽悍 人迹罕至。

第十一单元 快与慢

24《挑山工》 泰山平衡 壮丽 石壁 腾云驾雾 矮小 咧嘴 哲理‖黑黝黝 憨厚 ‖包蕴 意味深长 体味 留连山色 光溜溜 沉甸甸 胳膊 膝头 饱览 题句 不声不响 大吃一惊 写生 黑生生 草茵 健美 攀谈 拘束 又矮又粗 晃悠 不解之谜 心悦诚服。

25《和时间赛跑》疼爱 扑灭 童年 度过 庭院 喘气 输赢习惯‖断断续续 安慰 与其……不如…… 谜语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滋味 受益不浅。

26《欲速则不达》到达 丞相 婴儿 危在旦夕 索性 徒步 ‖驿站 心急如焚 缰绳 驭马 驾驭‖驿使 霍地 催请 放弃。

第十二单元 回归

27《七子之歌》 澳门 香港 灵魂 凤凰 吞咽 哭泣号啕 台湾 ‖ 襁褓 掳去 黄豹 狞笑 狞恶 琉球 ‖闻一多 梦寐不忘 凤阙 海狮 啖着 咽着 脂膏 氤氲 点染。

28《朱鹮飞回来了》 亚洲 饲养 捕获 频繁 红鹤 骚动 打扰 按捺 ‖ 腼腆 孵化 泥鳅 ‖ 回事 灭绝 踪迹 查明 考察队 寻觅 推敲 胸脯 隐蔽 忍耐 踏破铁鞋 千辛万苦 守候 小心翼翼 拍摄 珍稀 叮嘱 考证 搜索 窝棚 日晒虫叮 悉心 缘故 鸟巢 田螺。(完)

词语积累

一、语文天地

1.含有言字的成语:言为心声 肺腑之言 金玉良言 畅所欲言 仗义执言 欲言又止 慷慨陈辞 一吐为快

2.含有花字的成语:锦上添花 花好月圆 花团锦簇 花枝招展 朝花夕拾 铁树开花 奇花异草

3.含有手字的成语:手舞足蹈 情同手足 心灵手巧 行家里手 手忙脚乱 束手无策 棋逢对手

4.含有眼字的成语:眼疾手快 有眼无珠 眉开眼笑 挤眉弄眼 眼花缭乱 眼明手快

5.含有目字的成语:目不转睛 鼠目寸光 眉清目秀 一叶障目 目空一切

目光短浅 目中无人 目瞪口呆 目不识丁

6.含有日字的成语:日月如梭 日新月异 如日中天 日久天长 度日如年 遮天蔽日 日薄西山

二、有结构特点的词语

1.ABB式

亮晶晶、慢吞吞、懒洋洋、黑乎乎、喜洋洋、软绵绵、胖乎乎、红艳艳、白茫茫、金灿灿、绿油油、静悄悄、

2.AABB式

支支吾吾、浩浩荡荡、密密麻麻、朝朝暮暮、日日夜夜、风风雨雨、风风火火、堂堂正正、偷偷摸摸、轰轰烈烈、原原本本、形形色色

3.ABAB式

打扫打扫 打扮打扮 活动活动 比划比划 放松放松 打听打听 安排安排 品尝品尝 碧蓝碧蓝 交流交流 清理清理 轻松轻松 热闹热闹 思考思考

4.ABCC式

千里迢迢、想入非非、大名鼎鼎、生机勃勃、杀气腾腾、气势汹汹、风度翩翩、兴致勃勃、衣冠楚楚、小心翼翼、文质彬彬、大腹便便、逃之夭夭、风尘仆仆

5.ABAC式

有声有色 活龙活现 全心全意 不可不问 一心一意 又哭又笑 不三不四 十全十美 百发百中 一五一十

6.AABC式

斤斤计较、井井有条、心心相印、夸夸其谈、默默无闻、依依不舍、区区小事、念念不忘、闷闷不乐、彬彬有礼、津津有味、、愤愤不平、窃窃私语

7.含有字义相对的四字词语:连蹦带跳 风平浪静 声东击西 同甘共苦 万紫千红 取长补短 异口同声 鸟语花香

8.带有数字的:

一干二净、一穷二白、一刀两断、一举两得、一波三折、一目十行、一本万利、二三其德、三心二意、三长两短、三言两语、三令五申、三番五次、四面八方、四平八稳、四通八达、五湖四海、五花八门、五光十色、六神无主、六亲不认、七上八下、七手八脚、七嘴八舌、八面玲珑、八仙过海、九牛一毛、九死一生、十拿九稳、十全十美、十万火急、百战百胜、百花齐放、百里挑一、百发百中、千军万马

三、其它

1、例:高低 难易 动静 虚实 是非 起伏 开关 彼此

2、例:丰厚 喜悦 遥远 眺望 缠绕 甘甜 朱红 碧绿 庞大 曲折

3、表示看的:瞅、瞧、瞥、瞪、盯、眺望、远眺、仰望、仰视、俯瞰、鸟瞰、俯视、瞻仰、巡视、扫视、环视、注视、凝视

4、表示时间短的:一眨眼、一转眼、一瞬间、刹那间、一刹那、一霎那、霎时间、倏地

5、写出事物+颜色的词语:天蓝 鹅黄 苹果绿 孔雀蓝 茄子紫 柠檬黄 桃红 柳绿

6、描写人物神情、情绪:

高兴:眉飞色舞 喜出望外 喜笑颜开 喜形于色 乐不可支 心花怒放

悲痛:心如刀绞 痛彻心肺 欲哭无泪 泣不成声 痛不欲生 以泪洗面

忧愁:愁眉苦脸 惴惴不安 心事重重 忧心忡忡 愁眉紧锁 愁云惨雾

生气:怒不可遏 大发雷霆 火冒三丈 勃然大怒 怒火中烧 暴跳如雷

害怕:惊慌失措 提心吊胆 胆战心惊 不寒而栗 坐立不安

7.象声词(表示声音的):吱呀、喀嚓、扑哧、哗啦、沙沙、咕咚、叮当、咕噜、嗖嗖 唧唧喳喳、叽叽喳喳、轰轰隆隆、叮叮当当、叮叮咚咚、哗哗啦啦

8.表示春的成语:鸟语花香、春暖花开、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风轻拂、春光明媚

9.表示夏的成语:烈日当空、暑气逼人、大汗淋漓、挥汗如雨、乌云翻滚、热不可耐

10.表示秋的成语:秋高气爽、五谷丰登、万花凋谢、天高云淡、落叶沙沙、中秋月圆

11.表示冬的成语:三九严寒、天寒地冻、雪花飞舞、寒冬腊月、千里冰封、滴水成冰

12.带有人体器官或部位名称的词语:头重脚轻、指手画脚、愁眉苦脸、心明眼亮、目瞪口呆、张口结舌、交头接耳、面黄肌瘦、眼明手快、眼高手低、昂首挺胸、心灵手巧、摩拳擦掌、摩肩接踵

本册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游园不值 (南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桃花溪(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鱼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语文第八册背诵目录

1、《大地的话》P1

2、《语言的魅力》第6自然段P4

3、《春潮》第3、4自然段P11

4、《三月桃花水》第1、2自然段P13

5、《三月桃花水》第3、4自然段P13

6、《三月桃花水》第5、6自然段P13

7、《三月桃花水》第7、8、9自然段P14

8、古诗《兰溪棹歌》P5

9、古诗《桃花溪》P15

10、古诗《江畔独步寻花》P20

11、古诗《游园不值》P21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材 篇7

一、认识——整体把握是前提

导学措施根据不同学段有所侧重, 通过单元导语、吐泡泡、课后习题、语文园地等形式有机渗透、有序编排。黄色的提示性文字“小泡泡”作为导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材的一大亮点, 大部分是体现该学段课程目标的知识与能力学习要求的提示语, 承载着导思、导学、导行的作用。细细翻阅12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小泡泡的出现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以各个年级下册为例, 小泡泡具体出现频率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我们可以发现吐泡泡编排的三大特点:第一, 吐泡泡频率随着年级上升呈递减趋势;第二, 五六年级课文中没有涉及吐泡泡, 而集中出现在综合性学习和课外导读;第三, “小泡泡”在二三年级课文中出现最为频繁, 往往成为课文学习的方向和拐杖。

但事实上, 小泡泡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此类教学研究薄弱, 许多教师对其编排意图不领会, 地位认识不深刻, 要求把握不到位, 或视而不见我行我素, 或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或干脆将其作为一项可有可无的课外作业放任自流, 现状不容乐观。

二、思考———精心梳理是关键

面对教材中出现的许多小泡泡, 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散落在教材角落的小泡泡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 提示型

每个“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在低年级引导发现识字方法、词句规律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以拓展。在出示具有同一规律的词句后, 均以吐泡泡的形式予以提示, 引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寻找语言文字背后的规律。如:“我发现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思……” (反义词构词方式) “我发现每组的第二句话……” (比喻修辞手法) “我发现同一个字的意思……” (同一字不同语境的意思) 这些小泡泡语言简短, 配以一个省略号, 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 激励学生读而思, 思而行, 从而总结、归纳有趣的语言现象, 揭示了遣词造句的规律, 强化了语文本体。

2. 任务型

“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没有标题, 只有学习伙伴的图片和泡泡吐出的文字, 因此, 这里的小泡泡其实就是给学生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 提出了学习任务。如语文园地二中“展示台”三个小伙伴分别吐出这样的话:“这是我写的关于保护环境的建议书。”“这是我设计的保护环境的标语牌。”“这是我们办的‘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这里虽没有提出要求, 但胜过明确的要求, 小泡泡充当了标题的角色。学生可以在建议书、标语牌和手抄报三者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参与设计制作, 既落实了本单元保护环境的主题, 也锻炼了语文实践能力。

3. 理解型

这类小泡泡都随文出现, 有帮助理解词语意思、掌握解词技巧的, 如在《亡羊补牢》文题下面, 吐泡泡:“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 我知道‘亡’和‘牢’的意思。”又如《她是我的朋友》一课, 在“输血迫在眉睫。”一句旁边, 吐泡泡:“联系上文, 我读懂了‘迫在眉睫’的意思”于无形中落实了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两种方法。也有帮助理解句子、品味语言的, 如《七颗钻石》开篇描写人们焦渴难耐的情境时, 吐泡泡:“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

4. 疑问型

这类小泡泡一般出现在课文中间和结尾, 以问题的形式呈现,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把握本文价值取向。这些疑问, 有些是学生读着文章油然而生的, 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进行思考, 如《燕子》结尾“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有些是紧扣关键词句要重锤敲打的, 如《画杨桃》中“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呢?”有些是编者有意而为之的、在课文有悖常理之处引发学生矛盾冲突的, 如《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中“为什么说地球变成了小村庄呢?”这样不断用吐泡泡的形式引领学生思维的方向和路径, 学生不仅解决了疑惑, 也学到了质疑的方法, 而且活跃了思想, 发展了思维, 有助于培养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

5. 拓展型

《珍珠泉》文后吐出泡泡:“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美好的景物……”旨在让学生仿照课文抓住景物特点的写法, 动笔描绘家乡的美景;而《一面五星红旗》文后吐出的泡泡“我想对那个面包店老板说……”则是让学生一吐为快, 畅谈学习课文后的感悟和收获;《可贵的沉默》一文, 在学生读懂应当学会表达爱的基础上, 文后吐出泡泡:“我也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更是联系儿童生活实际, 给那些天真纯朴的孩子布置了回报父母的实践作业。这类小泡泡一般出现在课文的结尾, 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训练, 或练笔, 或交流, 或导行, 是教师处理教材的宝贵资源。

三、实践——智慧引领是保障

针对小泡泡不同的导学功能,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 探索出相应的五种导学策略。

1. 整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本册教材中八个“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共有七个小泡泡, 都提示了构词规律和修辞手法。唯有“语文园地七”中的“我的发现”没有配以小泡泡。为此, 我运用迁移理论, 将多个“我的发现”进行整合教学, 提高了教学实效。

如:语文园地七“我的发现” (没有吐泡泡)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前六个“我的发现”, 在小泡泡的提示下, 我们发现了哪些有趣的语文现象和规律?

生:我们发现了由反义词构成的词语, 有形声字、多音字, 有比喻、反问的修辞手法, 还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一样。

师:这里没有小泡泡, 你能帮他补一个吗?

生:“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

师:真聪明, 你已经学会自己吐泡泡了, 可以当小编者了。大家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生:这些词语都是AABC类的。

将八个训练点进行整合教学, 不但可以节省教学时间,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能让学生尽早将所学的知识辐射到日常学习, 及时积累运用, 形成读写能力。

2. 前置———引领单元整组教学

有些小泡泡的提示语和单元提示语、课文导语紧密结合, 浑然一体, 提示整组课文学习重点, 此时可把它当作“大任务”, 放在一个单元开篇教学之前, 将其前置。

如:《夸父追日》文后, 吐泡泡:“我想写一写读了这组课文的感受。”

师:今天我们走进第八组课文,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单元导语, 想想这组课文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师:是的, 学习这类题材的课文, 我们要边读边浮现画面, 感受神奇的想象, 读出自己的感受。请看135页小泡泡, 希望同学们做学习的有心人, 带着这个任务,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积累真切的感受和学习的方法, 等学完这组课文后我们将进行读后感交流展评。

此法开门见山, 直击重点, 教学目标鲜明, 教学任务清晰, 使学生有的放矢, 避免了课文结束后重新梳理回顾。

3. 涵泳———探寻语言精妙秘诀

涵泳的“涵”是“沉浸”的意思, “泳”即游于水中。语文教师要学会指导、诱导、开导、教导、倡导涵泳, 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涵”, 自由地“泳”。许多文本将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置于“小泡泡”中, 可以帮助学生感受遣词造句的精妙, 揣摩表达方式的精准, 这些小泡泡往往是最佳语言训练点。教师要善于在教材中发现, 在课堂上捕捉这些训练点,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推敲语言, 既丰厚文本的内涵, 也丰厚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语文能力。

如:《荷花》一文写白荷花在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吐泡泡:“‘冒’用得真好。”

师:你觉得哪个词用得最好?

生:冒。

师:它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生:长、露、钻、冲、顶……

师:读读这段话, 想想怎么样长出来才算冒?

生:一下子、迫不及待、争先恐后、喜气洋洋、满心欢喜、兴高采烈……

师: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中冒出来, 仿佛_______

生1:想展示自己美丽的身姿。

生2: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

生3:想和飞舞的蜻蜓亲吻。

……

师:就这么一个“冒”字, 它不但把白荷花写美了, 而且把一池的荷花都写活了, 好一个神奇的“冒”字!我们再美美地读读这段话。

师:我们写文章就得这样, 反复琢磨, 不断推敲, 使词句不光优美, 而且传神, 这也是写作的秘诀!

上述案例中, 教师紧紧围绕小泡泡中的提示, 重锤敲击“冒”字。这样引导学生逐步体味“冒”所传达出的神韵, 思维训练和语言实践并重, 整个课堂赋予更多的人文内涵, 学生不但感受了作者用词的精妙, 也探寻到了语言精妙的秘诀。

4. 追问———激活学生无限思维

本册教材的课文中共出现34个小泡泡, 问题式的小泡泡多达11个, 约占三分之一, 而且这类问题都是围绕课文中心和重点编排, 是学生思维的指明灯, 也往往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 要把这些问题作为中心任务, 深究重点, 不断追问, 及时跟进, 让学生困惑迎刃而解, 使教学目标不攻自破。

如:《燕子》结尾, 吐泡泡:“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

师:蓝蓝的天空, 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 多么像五线谱啊!读到这里, 你有什么疑惑?

生: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

师:这里的五线谱指什么?音符又是什么?

生:电线和停在上面的燕子就是五线谱。

师:难道仅仅是外形上像五线谱吗?

生1:燕子在跃动, 就像音符在跳动, 在演奏。

生2:燕子有大有小, 停得错落有致, 就像是音符。

生3:燕子是春天的音符, 正在唱春天的赞歌。

师:猜猜, 还有谁也在演奏着春天的赞歌呢?

生:小鸟、小虫、小鱼、风、小朋友、作者……

师:是啊, 我们也何尝不想唱一支春天的赞歌呢!让我们以读代唱, 一起美美地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郑振铎的《燕子》文质兼美, 画面感强, 但不少学生在理解“五线谱”时存在着肤浅现象。文中的小泡泡将学生疑惑抛出, 通过追问, 激活了学生思维, 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 学生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欣欣向荣的春之画, 也水到渠成地感悟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和喜悦之心。

5. 拓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不少课文中间和结尾处吐出泡泡, 一般用“我想对某某说……”的形式表述, 这其实是进行文本拓展最佳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利用小泡泡, 找准课堂的延伸点, 用口语、书面、实践等形式进行拓展训练, 最大限度发挥小泡泡的作用。

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文后, 吐泡泡:“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

师:课文学完了, 我们看着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变成了一片废墟。此时你站在小村庄的遗址旁, 看着被洪水肆虐过的地面和残存的树桩, 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请你用这样的句式写两三句话:人们啊人们______, (生交流)

师:的确, 这场灾难, 让小村庄的人们幡然醒悟, 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保护环境, 珍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简短的提示, 引发学生深深的思考。但不是每个提示都要求动笔, 除了拓展练笔,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辩论、劝说, 将阅读资源转化为口语交际资源。不同形式的拓展和延伸, 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语文实践天地, 语言训练更富有新意和实效, 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材 篇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086-02

在一次讲课当中,我突发奇想,将一个完整的文本横刀立截,一分为二。讲课的内容是《自然之道》。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叼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赶走食肉鸟,把幼龟抱向大海。正当我们为自己保护小动物的善举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这只幼龟是侦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我们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

且看我的教学现场:

我的“奇招”就是大胆地分割原有的文本,分步二次呈现教材。在故事情节急转处“横砍一刀”,第一次印发给学生的教材中隐去了文章的后半部分,只呈现“我们催着向导抢救探路的幼龟”部分。请看以下的教学片断:

1.出示发生在沙滩上那令人紧张的一幕的句子,读读这段文字,哪些词语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2.面对这样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生物学向导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指导读出我们的焦急来,读出向导的漠然和若无其事。

3.师:“‘叼就叼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的一片呼喊。”同伴们会怎样呼喊呢?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劝劝向导吗?

生1:不能见死不救啊,向导,求求你快救救小海龟吧!

生2:向导,这些小生灵也是有生命的啊,不能让它成为食肉鸟的美餐!

生3:向导,你怎么可以这样若无其事呢?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啊!

4.师:同学们,故事到这还没有结束,在我们的努力下,小绿龟得救了。(齐读)面对此情此景,我和同伴、向导,幼龟又是怎样的?请你们给这个故事编个结尾吧!(生补写结尾)

生1:得救的小幼龟在波浪中伸出脖子,不住地点头,好像在向我们表示感谢哩。

生2:我们高兴地看着小幼龟在快活地游向大海深处,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舒服。

生3:向导在我们的指责中惭愧地低下了头……

此时,所有学生的心都和作者一齐跳动,他们和作者一样为小幼龟的命运而着急、担心、揪心;都对向导的无动于衷、铁石心肠、冷酷无情的表现义愤填膺;都在为我们所做的拯救行动而高兴万分。

学生也以为这个故事与平常看到的环保故事一样有着美丽的结局了。这时我见时机已经成熟,情感基调突然下沉:

“从同学们写的文字中,老师感受到你们那颗善良、真挚的心!但是——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其实故事的结尾还在老师手中,请同学们快速地把结尾部分传下去,静静的看,默默的读!看看他的结局和你的结局有什么不一样?”

此时,课堂中孩子们读着读着,先前的那种热烈高兴的参与氛围荡然无存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双双震惊哑然的眼睛,一张张神情凝重的面容。

5.我心情沉重地说:老师注意到了同学凝重的表情,听到了同学们发出的叹息声,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1:天呐,太想不到了,我们竟干了件愚不可及的事!

生2:太悲伤了!太令人触目惊心了意想不到了!真是让人震惊啊!

生3:海滩上的这一幕,真是惨不忍睹啊!我们错了,我们是好心办坏事啊1

6.师:是啊!这3个自然段里的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是每个标点,都跳动着作者那难以言说的痛苦!读读这3个自然段,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感情?

7.师:现在,我们再来回想一下向导刚才说的那句话(出示),还会劝告他吗?你还会哀求他吗?还会去指责他吗?你现在对向导的话,对“自然之道”这四个字,有更深的理解了吗?

生1:小幼龟们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所以我们不能破坏它。

生2:如果不尊重动物的生活规律,一厢情愿地保护它,反而适得其反。

生3:我们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不能逆天而行。

这一节语文课便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结束了。从教学情况看,既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得到了实现,教学的难点“自然之道”的内涵也深入人心。

曾经听过周边的老师讲过这一课,也看过网上很多教师执教的课堂实录,综合分析,均是抓住“我们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来作为文章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由此理解我们救幼龟反而害幼龟的过程,从而体会违反自然之道最终的道理。

各种课堂实践有其成功和失败之处,那么针对我的课堂、我的学生,我又应该运用怎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呢?很显然,“我们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作为文章的切入点非常清晰,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当我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以他们的心理来走进故事,就会发现这个切入点不适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因为首先它是倒装的,其次它太富有理性。对孩子们来说,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小幼龟从龟巢进入大海的整个过程,他们的内心及情感更愿意随故事情节的曲折变化而起伏,在起伏中他们会懵懂地感受到一些道理。因此,我舍弃了成型的套路,切合文章的实际,立足我的教和学生学的实际,最终确定了“抓住我和向导心情的变化”这一线索,引导学生融入人物的情感波动中,使自己成为文章的主角共同关注小幼龟的命运。

在课堂中,我引导孩子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学生默读全文,勾画出能体现我和向导心情语句,并以批注的方式进行概括。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我们刚刚发现幼龟时的心情,抓住“突然”感受我们当时的惊喜之情,感受小幼龟的“欲出又止”,感受我们那种备感新奇的心理。接着引导学生发现之后我们的情感变化,感受嘲鸫突然而至时我们内心的焦灼与向导的若无其事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为向导的“极不情愿”以及“自然之道”的揭示做下铺垫。在我们的反复催促下向导将一只幼龟抱向大海,此时,学生情感再次沉浮,由救一只幼龟后的平静转为害一群幼龟后的震惊和懊悔。在血色夕阳下,在幼龟被食肉鸟啄食的悲惨情景的想象中,学生的思考再次聚焦向导若无其事的那句话“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在情感的强烈变化中,在内心的强烈挣扎中,孩子们终于主动地去思考:幼龟离巢进入大海的“自然之道”是什么?我们违反了“自然之道”结果是什么?在疑问与思考中,在引导与点拨中,孩子们走进角色进行了真正的心灵体验与行为的审视,而这种体验与审视并不是教师强加于他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渴望,发自震撼后的思索。

四年级语文下册背诵课文推荐 篇9

1、古诗词三首

全文,诗意

2、桂林山水

全文

3、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2、3、6自然段

4、七月的天山

第2、3、4、5自然段(任选一段)积累好词好句 语文园地一

日积月累 宽带网

五岳、五大淡水湖

5、中彩那天

第1自然段

6、万年牢

最后一个自然段

7、尊严

第1、2自然段

8、将心比心

最后一个自然段 语文园地二

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9、自然之道

第4、8自然段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第7自然段道理

11、蝙蝠和雷达

第6、7、8自然段 语文园地三

日积月累

13、夜莺的歌声

第21自然段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第5、6、7自然段 语文园地四

日积月累

17、触摸春天

第4、5、6、7自然段

19、生命 生命

全文

20、花的勇气

第7自然段 语文园地五

日积月累

21、乡下人家

全文

23、古诗词三首

全文,诗意

24、麦哨

第4自然段 语文园地六

日积月累

27、鱼游到了纸上

第7自然段 语文园地七

日积月累 语文园地八

日积月累 注意:

为了孩子将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牢记于心,为了让孩子更快成长,请家长每天陪孩子读30分钟的书,课内知识巩固、课外知识拓展,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将有益于孩子一生。平时家长在书本签字(已读、已背、日期、姓名),期中、期末在家长手里背诵,并签字在打印纸上。

1、背诵分为三个阶段,平时、期中、期末。

2、每学习一篇新课文,放学后在家读熟,在家长手里背诵,有家长签字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尊严原文 篇10

1、注意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中体会人物的思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中体会人物的思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师: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精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的面前,你会怎么做?(出示课文插图)可是这一年轻人,他没有这么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读完《尊严》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学生自学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边读边勾画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从年轻人的表现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研讨

(师深入到各小组,了解学生自学课文和小组讨论情况,适当给予点拨、诱导。)

四、集体汇报交流

1、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直接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等自己帮主人干完活之后,才肯吃下去的事。)

2、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抓住年轻人的表现,谈各自的体会。

(如: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体会思想。)

3、点拨,揭示中心

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因为他有尊严。)

4、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他为什么会从一无所有到后来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尊严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他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五、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尊严。)

六、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七、布置作业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材 篇11

教师其实就是一个艺术家,都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能够刺激学生的“胃口”,从而将语文的学习效果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教师是一位站在讲台上的艺术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设悬念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不都成了兴致浓厚的观众了吗?以下是本人的几点教学方法。

一、上好讲读课文中的方法

1、打破常规:故意违背事理,在“逆反”情境下带学生品味课文,也会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郑和远航》这篇课文,如果他遇到了海盗,那么会发生什么?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去看课文,从中找答案,并且充分发挥想象力。

2、巧破迷宫:按文章的逻辑顺序,故设疑难,老师不直接把事情的经过、结果,以及问题的为什么告诉学生,耗电量是让他们在迷宫中不断启发自己的思维,带领学生走出迷宫。例如《蛇与庄稼》一文,“蛇是一种动物,庄稼是植物,前者靠食物生存,后者靠养料生存,这两者是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呢?它们之间为什么有着密切的关系呢?”又如《草船借箭》中写道,周瑜说“对,先生和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老师抓住“一样”、“赶造”两词设下第一谜“周瑜为什么明知故问?为什么又把决定成败的十万支箭让诸葛亮来赶造?”当学生学到第三段周瑜活动时,不由恍然大悟,原来周瑜是有意陷害。接着他又抓住“我得吩咐军将们,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设下第二谜,“那么诸葛亮在三天之内完成得了吗?学生学到第四段,诸葛亮向鲁肃借船时,老师又设下第三个谜,“既然是造箭,借船又有何用?”学生饶有闪趣读下去,想探个究竟。当说到草船借箭时,学生缍识得庐山真面目。最后,老师再抓住“神机妙算”一词,设下最后一谜“神在何处?妙在何方?”一节课里,学生在迷宫中饶有法趣地,边学边解谜,其乐无穷。

3、故错迷惑:这种错并非真错,而是在特定的场合下故意错的语言技巧,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艺术。《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知识性文章,“我把人类的好朋友地球带来了,(指着被污染的地球)同学们都发现今天地球不高兴了,是的,他病了。大家想不想为他治病啊?显然,“带到教室”、“治病”这一连串“错”言“误”语不仅给人以新鲜感,而且形象生动地强调地球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同样需要关心和保护,突出要加强环境保护这一中心。

4、借词达意:有时文章本身的艺术吸引力不大,例如说明文、介绍语法知识,学习起来较枯燥。教此内容可以巧借他人之手,即利用讲故事、说典故等方法,引起重视。例如讲标点符号的使用和重要性时,我举了《阿凡提智斗巴依》的故事,“一天,地主巴依和老婆要与阿凡提打赌,要是阿凡提能猜对他们下棋的结果,巴依就认输。阿凡提灵机一动,立刻写下‘你赢她输’四个大字。结果,三局分别是巴依赢一次,他的老婆赢一次,和棋一次。只见阿凡提拿起笔随意点了标点,不得不让地主巴依输。原来,标点分别是‘你赢,她输。’、‘你赢她?输。’、‘你赢?她输?’。”顿时悬念起了效果,学生喜欢上标点,也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5、险象横生:可以试用于情节比较紧张复杂的课文,例如:《将相和》中完璧归赵的故事,可以抓住蔺相如与秦王一个个紧张的斗争设疑,让学生为蔺相如的危险处境提心吊胆,也为他的机智勇敢拍手叫绝。

二、在讲读课文之前的方法

与节目预告一样,先把文章的魅力、事情的高潮、结果之中某个突出的片断或者与文章有关的故事讲给同学听,让学生不由自主产生究根究底的愿望,自然地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学习大门。例如:教学《海伦·凯勒》之前,我讲了一个故事:“同学们,1880年,在美国,小海伦出生了。然而,很不幸的是她在一岁左右,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了。可是,她并没有就此放弃一切,而是更加坚定的去生活。同学们想一想,她该怎样做呢?她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到啊!“简单的几句话,使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学这篇课文,兴趣一下子高涨,同时也突出了中心。

三、在讲读课文结束时的方法

除文中情节令人回味之外,若设下悬念犹如钟声不绝于耳,不绝于脑的思考会给课文以生命的延续,也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思维。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最后,讨论“为什么小女孩会在新年到来的时候被冻死在街头?”学生归纳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造成的。老师趁热打铁,“如果小女孩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她又会是怎样的呢?”课文虽然结束,但是这个悬念却久久不能让他们的思绪平静下来,学生自然地展开发对比和联想,懂得两种社会制度的差别。又例如《狼和小羊》的课文没有写小羊最后的命运,但是老师可以问学生“小羊最后有没有被狼吃掉?”答案很多,学生是根据自己的思维、性格,以及希望的不同体现纯洁的童心的。这样既突出了善和恶的爱憎教育,也发展了思维,一举两得。

小学语文教材课文后练习初探 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

所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后都编有练习题, 课后练习与课文一样都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 并与课文有着紧密的联系。那么, 小学语文教材后的练习对学生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教师又该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课后练习来进行学习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 我们就来谈一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后练习的作用和学生做作业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一、课后练习的作用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重要途径, 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材料。其中, 教材课文后练习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教科书的联系十分紧密, 所有的题目都在联系课文的基础上再加以结合课外知识,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师所教授的课文的内容, 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课外作业, 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学会把课文和生活结合起来, 在联系实际中更好地学习。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后练习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范围的基础, 它最大的作用在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 进一步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 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做教材后的练习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 尽快地发现问题, 以便及时补救。语文教科书后的练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作业中提出的各种问题, 会促使学生进行思考, 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2.小学语文教材课文后的练习也是教师进行教材教学的途径之一。通过对课后练习的检查和批改, 教师可以及时地发现学生掌握知识或技能的缺陷, 加以纠正, 并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和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对于一些比较难或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课后作业, 教师可以适当的提示学生或者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加深印象。但教师的提示和讲解应该是有启发性的, 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

3.语文课后练习也可以用作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主线。语文的课堂教学与许多科目的教学不太一样,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教科书中的内容, 还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辩论能力, 而刚入门的小学生更是需要这方面的培养。所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 教师可以将颇有价值的课后练习题用作课堂讨论的主题, 并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在与老师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 也要敢于辩论, 从中找到最正确的答案。将课后练习用作课堂讨论的题材, 整合了教师的教学思路, 帮助学生把握教材, 发挥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效应。

二、学生做课文后练习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一) 审题

审题可以说是做作业十分重要的一步。学生看到一个题目, 会先判断这个题目的类型, 难易程度如何?与学习的课文有什么联系?该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同时也会让自己顺着题目去思考。通过思考、准确、透彻地理解题目的意思, 分清已知条件有哪些, 这样才能透彻地了解题目的要求, 为后面的正确解题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

(二) 寻找解题途径

俗话说:“一个问题有一百种解决的方法”。由此可见, 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有很多, 一条路不通, 还有很多条, 但是往往问题解决的最快途径只有一个。学生在做课文后的练习时, 要努力去寻找最佳的解题途径, 这不仅能够节省一些不必要的时间, 还能够锻炼学生的灵活思维, 扩大思维空间,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三) 正确的解题

经过前面的两个步骤, 学生一般已经寻得了解题的途径, 判定了解题的方案。但在实施时还要注意解题的保质保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要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领域, 努力积累较多课内的和课外的知识, 学生一旦有了扎实的知识基础, 就能够更好地做到正确解题, 减少出现错误的几率。学生在进行解题时, 要结合在课文中所学习的知识, 联系题目要求, 进行理性的思考, 这样就能基本保证了解题的正确率, 避免自己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四) 完成后注意检查

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在完成课后作业后养成检查作业的习惯, 看看是否题目中所要求解决的问题都做出来了, 有没有漏解, 一些题目没有明确指出的隐藏性问题有没有发现, 自己解答的答案符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有没有做错。学生学会在完成作业后检查作业, 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学生在考试中的临时检查能力也很有好处。

(五) 主动拿给教师批改

学生在做完课后作业后, 应该及时、主动的拿给教师检查和批改。因为即使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了检查, 但不能排除还会有错题存在。教师的检查和批改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之前没有涉及的知识领域, 更加全面地对自己的知识面作出总结, 教师在批改后给予的建议也会更加具有针对性, 帮助学生进行更有效率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周芳.五下第一单元课文后的练习教学举隅[J].七彩语文 (教师论坛) , 2011 (1) .

上一篇:沈阳市中考满分作文-当我面对书本的时候下一篇:6月底入党转正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