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猫教案2[人教版]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四年级语文猫教案2[人教版](推荐12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猫教案2[人教版] 篇1

【教学设计说明】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短小,通篇不过71个单句,478个字,但内容具体,描述生动,剪裁得当,构思精巧,是一篇令人百读不厌的优秀范文。

作者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对成年猫的古怪性格及刚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可爱作了细腻、生动而又逼真的描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十分喜爱的感情。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每段都紧紧围绕总起句进行具体描述,语言精当,层次分明,上下连贯,结构严谨。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就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抓住总起句,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如同剥竹笋一样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方面的扎实训练,以期达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这篇课文,主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1)找出总起句并理解句意。(2)课文围绕总起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么写这些内容的;(3)找出并理解重点词、句是如何表现中心的。

这样教学,符合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即从整体入手,再到部分,使学生不仅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学到了阅读此类课文的方法。

根据课文特点,拟定四方面的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是怎样具体生动地描述成年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能力。

2.学习按不同内容给课文分段的方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归纳主要内容;学习围绕总起句具体描述的方法。

3.分析判断句子的正确性,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和、折;理解课后词语的意思,会用“彼此”、“无忧无虑”造句。

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第一教时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划分段落,重点讲读第一段。第二教时讲读第二段,指导背诵第四节,总结课文,有感情朗读,小练笔(围绕总起句写一段具体的话。)

【教学主要步骤】

一、课前预习,提出要求。

1.借助字典,自学生字新词。

2.想想课文写了有关“猫”的哪些内容?

3.想想从作者对猫的描述中,表现了怎样的感情?哪些词语和句子表现了这种感情?

二、揭示课题,读通课文,初步感知全文内容,并分清段落。

1.指名读课文,思考并讨论预习题。

2.课文写了有关“猫”的哪些内容?

(让学生明确:课文写了有关“猫”的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成年猫的古怪性格;二是小猫的活泼可爱。)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习课文是如何围绕总起句具体生动描述的,并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讲读第一段。

(1)默读课文,找出本段的重点句,并想想句子的意思。(讨论后明确:本段的重点句是:“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也是本段的总起句。)2.轻声读课文,思考: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些地方?(讨论后明确: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猫既“老实”,又“贪玩”,虽“贪玩”却“尽职”;以及“高兴”时,比谁都“温柔可亲”,“不高兴”时,“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都一声不吭;既“勇敢”又“胆小”。)(3)提问:猫的“老实”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乖、睡大觉、不过问。结合理解“无忧无虑”,并口头造句。)

(4)接问: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猫的“贪玩”的?(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一天一夜、任凭„„也。)

(5)再问:猫的尽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闭息凝视、非„„不可。)

(6)追问:为什么从“闭息凝视”、“非„„不可”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猫是“尽职”的?(讨论后明确:从“闭息凝视”可以看出猫捕捉老鼠时的专注的精神;从“非„„不可”可以看出猫等不到老鼠决不罢休的决心。)

(7)提问:课文在写猫的“老实”与“贪玩”之间,“贪玩”与“尽职”之间是用一个什么词连起来的?(讨论后明确:连接“老实”、“贪玩”和“尽职”这三个内容的词是“可是”,懂得“可是”这个词在文中的作用:意思上是起转折作用,语句上是起连贯作用。)

(8)轻读课文,思考: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性格与“古怪”有什么关系?(讨论后明确:“老实”与“贪玩”是一对矛盾,“贪玩”与“尽职”也是一对矛盾,而这些矛盾性格都集中在猫的身上,因此,猫的性格是古怪的。)

(9)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10)指名读第二节,思考并讨论:猫高兴时给人的感觉是什么?(结合解释:温柔可亲。)课文是怎样从猫的动作和叫声两方面写猫的“温柔可亲”的?(板书:蹭、跳、叫唤、咕噜。)

(11)提问:这里的“几条小梅花”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将脚印比作小梅花?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对猫的叫唤用了“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来形容,可以看出什么?(讨论后明确:作者把猫的脚印比作“小梅花”,把猫的叫声说成“丰富多腔”、“变化多端”,可见作者是多么喜爱猫。)

(12)再问:课文又是怎样写猫不高兴时的表现的?(板书:无论„„也)

(13)默读第三节,想想猫的古怪性格还表现在什么地方?(明确“胆小”与“勇猛”。)哪些词语反映了猫的“胆小”和“勇猛”?(讨论后板书:藏起来、不要说„„就是„„)

(14)小结第一段:①课文围绕“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作者写猫的古怪性格,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感情?②想想刚才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学习第一段的?(归纳出:首先找出总起句并理解句意;接着弄清课文围绕总起句写了哪些内容,是如何写这些内容的;最后找出并理解重点词、句,看看这些词句是如何表现中心的。)

2.讲读第二段。

(1)轻声读课文,找出本段的总起句,并想想句子的意思。

(2)提问:第二段与第一段是怎么连接的?哪一个词最重要?为什么?(明确:“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这一句承上启下,“更”这个词是把小猫与成年猫的性格相比,说明成年猫可爱,而小猫格外可爱。表现了作者爱猫,更爱小猫的感情。)

(3)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小猫的“可爱”写了哪些内容?是怎么具体写这些内容的?划出重点词句。(讨论后明确:围绕小猫的“可爱”,主要写了小猫玩鸡毛、线团,摔交,打秋千。板书重点词语:耍个没完没了、再跑再跌、撞疼了也不哭、摔交、打秋千。)

(4)提问:作者对小猫怀有什么感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明确:作者喜爱小猫,表现在“绝不会责打它们”等词语。因为作者从小猫的淘气可爱中看出它们的“生气勃勃”。结合理解“生气勃勃”。)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在讲清内容,理清层次,弄清句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也可引背,引语如下:小猫怎样的可爱?它们是怎么玩耍的?它们的胆子大到什么程度?作者为什么不会责打它们?

四、反复诵读,体会感情;总结全篇,练习仿写。

1.师述:课文通篇洋溢着作者喜爱猫的感情,想一想,应怎样朗读,才能充分体现作者的感情?(明确:作者的感情基调是亲切,因此朗读时语调要轻,感情要充沛。)

2.教师指板书,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学生浏览课文,想想本文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明确:本文围绕总起句写,内容具体,描写生动。)

师述:你能学习课文的写法,围绕总起句写一段具体的话吗?

出示总起句(任选一题):

(1)猫真老实。

(2)猫很尽职。

(3)课间活动丰富多彩。

小学四年级语文猫教案2[人教版]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方法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 小学语文是学生脱离幼儿教育后接触的重要学习内容。小学时期的学生在心理与性格上都未定性, 对于学习的理解不够深入, 自制力很弱, 常常会由喜欢一个教师而喜欢上一门课, 讨厌一个教师而抵触一个学科。对于这样的年龄阶段来说, 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应与学生建立起紧密而信任的关系, 让学生从心里愿意接近教师。另一方面教师应对教学课堂进行创意化, 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教学方法的丰富。

一、情景教学法对于提高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每个小学生都是天真活泼又爱动爱闹的, 其情绪变化大, 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也非常明显。“三分钟热度”是小学生常见的性格特征, 他们会因为一个情绪而开始特别努力地主动学习, 也会由于一点教师眼里的小事而开始不爱学习。小学生敏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的态度应是全面而细致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心情应全面掌握, 在课堂上以平等信任的态度去对待学生, 以开放鼓励的心态去面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类问题与各种天马行空的回答。而情境教学法就是针对于当下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而设定的教学方法, 它与传统性语文教学中以文字和语言进行教学的方法不同。情境教学法强调知识的全面展示,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乐、场景、视频等各种形式来进行教学设计, 把课文中的知识“演活”。相比传统意义上单调的讲解与中心思想解读, 情境教学法贴近学生心理, 强调学生的感官体验,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小学生对老师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感。他们重视教师对自身的评价与看法。如果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的感觉是“严苛且冷淡”, 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就倾向于“沉默和应付”。如果教师展示给学生的课堂是“生动且活跃”, 那么学生也就会表现得“积极和兴奋”。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鸟的天堂》的教学中。文字内容的描写非常多, 小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还处于积累学习阶段, 而其感官上的印象却是最深的。教学中, 笔者首先就在进行教学引入时, 就向学生们提问:自己去过的绿色最多的地方是哪儿?学生们纷纷把自己曾经去过的山、去过的湖边、去过的森林感受全说了出来。接下来, 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选择了《阿凡达》里的树屋、九寨沟的山水等各种风景优美的视频片段, 并且进行介绍与讲解。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 学生的情绪已经紧跟着视频里的内容而起伏, 此时笔者再切入网上所找到的《鸟的天堂》中相关的图片与资料, 配上各类的鸟鸣声让学生听。每个片段中还放入一段课文的原话, 并且提示学生, 待会儿要把这些句子在课文中勾选出来。良好的情境塑造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 对于文中作者所描述的场景, 也得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教学不仅有效地让学生整堂课都跟着教师的上课节奏走, 而且还让学生在各种感官体验中静思文字之美, 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深度, 也大大提升了整节课的教学有效性。

二、情感融入对于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语文的教学单位就是一篇又一篇的课文, 而这些课文都是饱含作者情感在内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充分利用汉语抑扬顿挫的声调特点, 带有感情色彩地去带读, 把文字之美充分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投入情感, 把呆板枯燥的文字句子用充沛的情感去表达。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 古诗的教学内容也占了一定比重。对于诗的教学, 小学语文阶段并没有对其体裁、几言律诗、平仄等进行要求, 而只是让学生进行积累与背诵。针对于这样的教学目标, 笔者对于古诗的教学与传统的《千字文》、《三字经》一样, 通过不断的诵读让学生去体会其中的文字之美。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年龄与其性格特征, 强制性地要求其去背去读, 只会让学生对其产生“任务式”教学的反感。只有通过情感的带入, 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所包含的文字之美, 情不自禁地去吟咏才是其最终的教学目标。小学生的文字底子还处于积累阶段, 自然不可能一开始就对诗中的情感引发共鸣, 而教师的工作就是带领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感受到情感共鸣。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古诗两首《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时, 笔者先在教学开始前, 进行了情感铺垫。让学生们想一想除了父母自己最舍不得的人是谁,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有说奶奶的, 有说同学的, 有说邻居小朋友的。接下来笔者再让学生们想一想:如果这个最舍不得的人今天就要离开你去到很远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们开始嘈杂, 慢慢沉默, 接下来就开始想自己的情感表达。当笔者挑了几位平时情感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形容了自己此刻的心情。学生的回答中, 不舍是主要, 但还有祝福, 更有期待未来的见面。当情感铺垫到位后, 笔者开始介绍诗中的作者与送别人的关系时, 学生的情感很快与诗人取得了共鸣。甚至有学生说, 诗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感觉, 自己形容不出, 但诗人却说出来了。特别是那句“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让他特别感同身受。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通过真实而针对性强的情境化教学创设, 寓教于乐, 让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学。考虑到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接触是全身心的, 教师不仅仅应从传统的听说背上去作创新, 还应运用图画、音乐、动手等各种感官接触的方法去加强学生的情感共鸣, 增加其情感体验, 进而提高对于知识的理解力。

参考文献

[1]陈慧云.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课程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22) .

[2]濮坤.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11, (05)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疑难解答 篇3

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精诚所加,金石为开”两词都存在。“加” 的意思是“施加”,整个词语的意思是说“把诚心施加到某个对象身上,就是金石也会被裂开”,比喻对人真诚,能产生极大的感动力量。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意思是一致的。

教材选择“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

1. 出于对原话的重视。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新课标的要求。教材虽然没有安排大量的“经史”内容,但是通过“日积月累”可以培养相关的意识,了解一些简单的内容,丰富语言。四年级下册第二组“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要求学生积累的是古代经史中出现的格言,而“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就是《后汉书》中的原话。

2. 意在鼓励学生学习积累语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后起的一种表达,但使用非常广泛。它的用例是明人凌濛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宣徽院仕女秋千会》中的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贞心不寐,死后重谐。”因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的词语,已在生活中广泛使用,所以孩子们可以在生活实际交流中接触到,在课外书里学习到。

二、《记金华的双龙洞》里“有十进房子那么大”里的“十进”到底多大?

答:“进”是量词,可用来说宅院。平房的住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一进院子的大小不固定,富贵人家与贫贱人家的房子大小不同,古时候十进八进的房屋多数是富贵人家的豪宅,这里只是说房子很大,并不是准确指某种面积。

三、《望洞庭》中的“庭”字“壬”在书中生字列表里面是第一横长,而在我们的一个配套的生字抄写本上却是第二横长。想请教一下到底哪个正确?谢谢!

答:“庭”中“壬”这个部件的第二笔,在人教社教材中为长横。早在1965年,由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确定“廷”字的右上是“壬”(撇下一个“士”),含“廷”的“挺、庭、莛、梃、蜓、艇”等也一样处理。1988年,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廷”组字形也没变化。“庭”“挺”“艇”“莛”这组字,对于多数学习和使用汉字的人来说,它们的标音已经依靠“廷”了。

(作者单位:山东省昌邑市第一实验小学?摇?摇?摇责任编辑:辛铭)

小学四年级语文猫教案2[人教版] 篇4

1、知识要求

(1)认识并掌握课后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明白作者是怎样描写猫的。(3)体会作者的遣词用语,学会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能力要求

(1)会查字典独立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2)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悟,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3、情感要求

(1)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培养学生逐步拥有关心动物的爱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他的猫。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背诵全文。

教学工具

黑板 粉笔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掌握课后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体会作者写小时候猫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猫激趣 开心导入(约3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家有猫吗?喜欢猫吗?你们想知道老师最欢猫的什么吗?老师喜欢猫的叫声,猫的叫声很细,让人听起来很温柔,感觉它很可爱。哪有哪位同学愿意学一声猫叫呀?(若学生反应不积极,则老师先学一声,在请一位学生叫一声)。猫的叫声都这么可爱,那它还有什么可爱的地方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老舍先生是怎样描写猫的。板书:猫—老舍

让学生课后了解老舍。

(设计意图:根据对本班学生的了解,向来都不活跃,那么这节课一开头就用学猫叫声活跃氛围,拉近师生距离,便于之后师生互动)

二、学习生字 了解课文(约13分钟)

1、学生演板 给生字标音并组词,生字如下: 乖 凭 职 痒 淘 辟 勃 跌 撞

若学生演板标音出错则集体改正。并要求学生集体读三遍。需要强调乖、淘、跌、辟四个字的读音与书写。课文中其他的生字要求学生自己查字典认识并掌握(比如蛇、梅等常见的字)。

2、回答问题 检查预习情况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演板表现很不错,看来你们预习的很好。那么老师就直接问你们问题,你们有没有信心回答正确?(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段(集体回答),作者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学生举手回答,老师可以相机引导)

答案:一共有四段。作者分别写了大时候的猫(长大了的猫)和小时候的猫(刚满月的猫)。

(2)那么哪几段写大时候的猫呢?哪几段写小时候的猫呢?(集体回答)

答案:1~3自然段写大时候的猫,第4自然段写小时候的猫。

(3)那么在作者笔下,大时候的猫是怎样的?小时候的猫又是怎样的呢?那我们接下来就去看看小时候的猫。

(设计意图:课前已经要求学生预习了,此教学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预习中是否认识生字和熟悉课文)

三 学习第四自然段(约15分钟)

(1)默读第四段,回答问题。默读完了,你读懂了什么呢?读懂了什么就说什么。(举手回答,老师相机引导)

可能答案:满月小猫学会淘气了,但是很可爱。

玩具简单,但是很贪玩。

玩耍经常跌倒,被撞倒,但不哭,继续玩。

胆子越来越大,捣乱花园。

(2)同学们的回答都不错,如果你家有这样一只猫,你会怎样评价它呢?(学生举手回答,答案不一)

(3)刚才同学们的评价也很不错,那作者是怎样评价的呢?在这一段哪两个词说明了作者对小猫的评价呀?找一找。答案: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师:你们真的很棒,马上就找出来了。从作者对小猫的评价来看,作者是很喜欢小猫的,接下来你们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抱着欢喜的心情,把第四段读一遍。(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师生互动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了解小时候猫的特点)四 作业设计(约7分钟)趁学生朗读时,老师家庭作业写在黑板上。并拿出小练习册做完第一题“读拼音,写词语”

(1)抄写课后生字。(2)把“屏”“折”“闷”三个字的多个音节找出来,并抄写。(设计意图:这环节包括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的布置)五 课堂小结(约2分钟)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时候猫(集体回答:小时候的猫)?小时候的猫是怎么样的呀(可爱 淘气 贪玩 捣乱)?对!它淘气,它可爱,它贪玩 它捣乱。那么这只猫长大了会怎样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六 板书设计:

大时候(1~3)猫

可爱 淘气

小时候(4)贪玩

捣乱

勃勃生机 天真可爱

七 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猫教案 篇5

《猫》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猫》是人教版语文散文。本单元选编了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人类的生活轨迹。本文用朴实无华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留给人深深的思考。学习这篇散文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深入体验人与动物间的挚爱真情而且能让学生领略到散文的语言美作者细腻的描绘和朴素的文采。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1、认识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感情,从而爱护小动物。

2、复习生字,理解本课生词,要求掌握:古怪、无忧无虑、尽职、闭息凝视、变化多端、生气勃勃,会用“任凭”、“生气勃勃”造句。

3、懂得本课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有层次地叙述方法。

4、能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2、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以读为主,深入体会。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自主学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15课《猫》(板书:15猫 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自舍予,老舍一生写了非常多的优秀作品,其中最为熟悉的有《茶馆》、《四世同堂》、《月牙儿》、《骆驼祥子》,这些作品都曾拍成电视剧或电影,出现在荧幕上,收到广大群众的喜爱,老舍的写作风格语言平实无雕琢。大多作品反映基层百姓生活,因此北京市人民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那么我们最熟悉的动物猫在这位大作家的笔下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小朋友自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不懂的自己做上记号,并提出来和同学共同解决。

2、学习前五个生字。(音、形、意)

3、这篇课文中,写了哪些猫?(大猫和小猫),分段就可以把前面写大猫的作为一段,把后面写小猫的作为一段。小朋友再读一遍。划分段落。分好段想一想:课文第一段,主要写大猫的什么特点?课文第二段,写小猫的什么特点?把能概括它们这一特点的句子划下来。

(第一段:猫的性格实在古怪。第二段:满月的小猫的可爱。)

四、讲读课文。学习第一段

1、课文开头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古怪”,当你读到这一句时,你是怎么想的。

2、下面就写它怎么古怪,它古怪在哪儿呢?听老师读课文。

3、范读第一段。

4、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小节,边读边想:从这一节叙述的内容里,我们看到了猫的几种不同的形象。

1、猫在睡觉,猫很老实。(释:无忧无虑)

2、猫出去玩,猫很贪玩。

3、猫等老鼠,猫很尽职。(释:尽职)(突出:“非┉┉不可┉┉”)

4、点拨:猫又是老实,又是贪玩,又是尽职,那么课文上是怎么把这些不同的特点联起来的呢?你们再读读课文,特别注意课文中连接的词语和句子。

(“说老实吧,它的确┉┉”;“可是┉┉”;“说这贪玩吧,的确是呀┉┉”“可是┉┉”)

①说它老实吧

5、小结:说它老实,它是乖,可是,它又贪玩;说它贪玩吧,它是贪玩的,可是,它又尽职的。所以课文开头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些就是猫的古怪的表现之一。启发: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没事东跑西跑,根本谈不上什么古怪呀,老实呀,乖,贪玩呀,尽职呀。但是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作者爱猫,觉得猫像顽皮可爱的小孩似的,所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样就把作者爱猫的感情表达出来了)

6、指导朗读。现在我们看,谁能把作者对猫的爱表达出来。

7、继续读,猫又怎么古怪,这一节中,你觉得哪几句是主要的,能概括全小节内容的,把有关的语句划下来,准备自己讲书。(可划的词语: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它若是不高兴,一声不响。)

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

(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后面用了冒号,表示下面写猫的温柔可亲。

(2)高兴时的温柔可亲是详写的,不高兴时一声不响,写得简略。

(3)写高兴,着重写了猫的不同叫声。

(4)猫并无高兴与不高兴之分,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猫喜爱的感情。

一、讲读课文。

第一段,第三节。

1.这一节进一步写出猫的古怪。你们能用一对反义词把这一节的内容概括一下吗?(板书:怕、勇猛)

2.用上关联词语把它们联接起来。“既┉┉又┉┉”“虽┉┉但更多的是┉┉”

3.现在我们来看整个的第一段,写猫的古怪,分了哪几层来写。

这些方面,课文中哪些写得详细(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根据学生回答在上面这些词上用彩色粉笔做上着重号。)

为什么作者写猫的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比写猫的贪玩、一声不响、胆小要详细呢?(原因有二:一方面是作者爱猫,就把猫的长处写得详细,二方面事实上猫的优点是主要的,不然的话,怎么会许多人家养猫,作者又怎么会爱猫呢?)

4.指导:概括段意,这一段主要写的什么?我们还可以用书上哪一句概括?(“猫的性格实在古怪)这一句写在这一段的第一句,这叫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且印象深刻)

第二段

1.你们再看第二段的第一句,在全段中的地位怎样?(也是段首概括)。

课文上说”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这个”更“字告诉我们,作者爱猫,更爱小猫。现在你们从课文里找找,哪些词语本来是用在小朋友身上,现在却用到小猫身上去了。(”好玩具;不哭、打秋千、生气勃勃、天真可爱"以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2.小猫的可爱,你们感觉了吗?我请谁来讲,先照课文讲,然后补充自己所观察的,说出小猫的天真可爱。

3.指名朗读。

二、练习背诵。

三、说话练习。

过去我们写动物,只懂写出动物的形状、生活习性,这篇课文却着重写出了猫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爱。谁能选自己所喜爱的一种小动物,说出它的特点,表达出你对它的感情。

板书设计

老实 贪玩 尽职

古怪 高兴:温柔 不高兴:一声不吭 淘气,可爱 勇敢又胆小

喜爱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遵循这个原则,这节课我在设计上进行一些的尝试。课上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完《猫》这一课后,我的最大感受是感动,我为课堂上学生的那份热情而感动。除感动之外,还反思了一下这节课的得与失。得1.在教学中力求体现民主性,平等性,创设了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2.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如让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语,在读书、思考、问题讨论等多项生生合作完成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真正地站在了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位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 篇6

1、理解古井给人们的启迪,体会故乡人民对别人无所求,无私地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高尚品格。

2、继续学习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

3、理解最后一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用“哺育”“络绎不绝”造句。

教学重、难点:

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深入理解结尾一段话的意思,学习古井默默奉献的精神。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你们见过井吗?喝过井水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古井》。

二、范读课文,谈感受

下面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听后回答:你们过去对井怎么看?听了课文你们觉得并怎样?

三,读通课文,指导分段

1、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两遍。

2、出示容易读错的生字词练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检查能否读正确。

4、默读课丈,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①村东头有一口古井,村里人都到这儿取水。

②每天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③村里的人长牢给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送水。

④者两口对乡亲们送水不肯要报酬深表歉意。

⑤乡亲们以井作比劝说老人。

⑥说说古井的作用。

四、讲读第一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共有几句活,每句话讲了什么?

讨论归纳:

共4句话。第1句交待古并位置,第2句讲井水清凉可口,第3句说乡亲都来取水,第4句赞美古井哺育之恩,句子之间一环扣一环,联系紧密。

2、这一段中哪句话含义最深刻?(第4句)在这一句中作者把古井和井水比作什么?

(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把井水比作甜美的乳汁。)

3、“温情”是什么意思?(指温柔的性格,温和的态度,)作者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把井水比作甜美的乳什,好在哪里?(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高尚的、伟大的,为培育儿女可以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古并就像慈爱的母亲,敞开胸怀无私地用生命的泉水养育着人们,而对人们却毫无所求。这种品格与母亲的高尚品德是多么相似,〕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提醒学生注意突出“温情”“甜美”等词。

五、识记、抄写“哺育”温情””甜美“等词语。

六、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齐读第一段

二、讲读第二段

1.作者把古井比作母亲,那么这位“母亲堤怎样哺育儿女的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第二自然段。

2、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取水的人多)在这一段有没有用一个“多”字呢?(没有)请你们将这一段中表示取水人多的有关词句找出来。

3.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下列词语。

“熹微”形容清晨阳光不强。“络绎不绝”在这里指取水的人连续不断。

4、春雨有什么特点?

5、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讲读第三段

1、指名读3至5自然段。

2、老两口用水有什么困难?乡亲们是怎么帮助他们的?

3、当老两口表示歉意时,乡亲们是怎么回答的?

4、讲解“那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一句的含义。

①齐读乡亲们的话,想想“那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中的“多少”是指多还是少?(指多〕应该用疑问还是肯定的语气未读?(肯定〕

②具体说说古井有哪些贡献?

③“可”字在句中表示什么,起什么作闭?(表示转折,进一步赞美古升无所求、无私贡献的精神)

④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四、讲读第四段

1、齐读第六自然段。

2、这段讲了几个意思?

3、理解“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一句的含义。

①在这句话中作者强调的是哪个意思?。后一个意思。

②“陶冶”是什么意思?(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等以有益的影响J从课文哪儿可以看出古井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第三段)

③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赞美了古井不仅提供了清凉可口的泉水供人们饮用,而且以自己高尚的品格影响着人们,使人们从中受到良发,懂得做人要像古并那样,无私地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五、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歌颂了什么?

(课文叙述了古井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赞扬了古井对人们无所求、无私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的高尚品俗,同时赞美了故乡人民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

2、读了《古井》,你有什么感受?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课下练笔

小学四年级语文猫教案2[人教版] 篇7

《独坐敬亭山》是李白写的一首诗。当时正是他离开长安, 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 来到宣城的时候。怀才不遇, 幽愤在胸。这首诗的字里行间就强烈地表露了他的孤独寂寞之情。

诗中有一句“孤云独去闲”, 这个“独”字很有意思, 可以说是全诗的“魂”。看!寂寥的长空只有一片白云, 所以称“孤”, 其实也是“独”的意思;而就是这仅有的一片白云, 也不肯片刻停留, 而是很快就独自远远地飘走了。这样就只剩下了诗人一人。一个“闲”字在这里并非“清闲”, 而是“闲”得无聊, “闲”得孤独!再联系到前面的“众鸟高飞尽”: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 直至无影无踪;还有后面的“只有敬亭山”:只有敬亭山与自己为伴, 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一“尽”一“只”, 充分表现了作者众朋友远离的情景。于是, 他只好向大自然去寻求慰藉, 只能把敬亭山当成自己在世间的唯一知己。这是封建社会许多有理想、有才能的人在政治上遭受压抑后的精神状态。

一个“独”字充满了哀怨之情!

奇山妙水秀丽多姿

《桂林山水》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它语言流畅, 意境优美, 令人百读不厌, 回味无穷。

1. 引用———概述全貌。

文中一开始便引用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千古赞语, 给人以总体印象, 最后又以诗一般的语言“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给人以形象的总体感受。

2.对比———体现特色。

文中运用了对比修饰手法, 写漓江的水, 与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比美;桂林的山, 与峰峦雄伟的泰山、枫叶似火的香山比胜。这就突出了桂林山水的奇异、独特之处, 令人向往。

3.排比———突出特点。

《桂林山水》运用了排比手法, 如“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以及“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这两组排比句, 生动、精练而传神地表现了桂林山水的突出特点。

4.比喻———巧绘形象。

形象的比喻可以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 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加具体动人。如写漓江水的绿“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写桂林山的奇“像老人, 像巨象, 像骆驼”, 写桂林山的秀“像翠绿的屏障, 像新生的竹笋”等, 真是历历如绘, 栩栩如生, 千姿百态, 妙趣横生。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山水》美如画。作者正是在这如画的描绘中渗透了他热爱祖国山水的强烈感情。

“富有”的含义

《中彩那天》的最后一句是:“是呀, 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 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这里的“富有”是什么意思呢?

想想看, 在一个穷苦的汽车修理工之家, 父亲幸运地成为获奖者, 开回来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但是, 父亲却因为“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神情严肃”得“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这是为什么呢?温柔的母亲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因为父亲买彩票时, 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 并作了记号“K”, 正是这张带“K”字标记的彩票中了奖。因此, 父亲觉得, 这奖品不应属于自己, 于是就在没人知情的情况下, 毅然地拨打了电话, 通知了真正的获奖者。

这一动人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崇高的精神世界。父亲虽然失去了中奖的车子, 但是得到了人情和道义, 得到了心灵的宁静和快乐。这是一笔金钱买不来的精神财富, 它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这就是“富有”的含义:“富”就富在诚信, “富”就富在不贪不应得之财。这也照应了母亲的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 有信用, 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富翁”与“尊严”

《尊严》是一篇阅读课文, 写的是一个年轻人的“与众不同”:在穷困潦倒的情况下, 他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别人施舍的食物。故事告诉我们, 人可以没有财富, 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文中杰克逊大叔的一句话发人深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 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 因为他有尊严!”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个年轻人不像一群逃难人那样, 看到“这么好的食物”, 就“狼吞虎咽”地吃, 顾不上说一句感谢的话, 而是先问杰克逊大叔“有什么活需要我做”, 而且坚持先做完活“再吃这些东西”!这是一种不以乞讨谋生存、要用劳动换食物的志气, 这是一种不以贫穷为低贱、要以努力促改变的人格“尊严”。因此, 杰克逊大叔暗暗“赞赏”他, 让他为自己“捶捶背”, 满足了年轻人的“尊严”需求。

杰克逊大叔慧眼识珠, 对年轻人“现在什么都没有”毫不在乎, 并把他留在庄园里干活。正是依靠这种在穷困潦倒情况下仍坚守自己“尊严”的精神, 年轻的哈默终获成功, 成为美国的“石油大王”。想当初, 哈默如果和其他逃难者一样, 见了水就喝, 接过饭就吃, 他能结识杰克逊吗?如果他不坚定地坚持先做完活“再吃这些东西”, 他能使自己走向成功吗?

因此, “富翁”与“尊严”关系密切:维护自己“尊严”的人, 就可能成为“富翁”;而失去自己“尊严”的人, 就可能与“富翁”无缘, 或者与“富翁”擦肩而过。你说是吗?

神奇的数字说明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 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 保护环境, 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中有许多数字, 具有神奇的作用。

“黄河在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 改道26次”, 说明了黄河的频繁变化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而“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 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 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 说明了黄河“河床逐年升高”的原因, 因而也就“使黄河成了悬河”, 容易造成可怕的大水灾。“每年, 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 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是说明了黄河水土的严重流失造成了“农作物大量减产”。

由此可见, 泥沙问题是最核心的问题。要把黄河治理好, 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 防止水土流失。这样, “黄河变好的梦想”才能成为现实。

如果没有这些数字的说明, 我们怎么能形象地理解这一道理呢?

《夜莺的歌声》中的修辞

在《夜莺的歌声》一课中, 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叙述了苏联卫国战争中, 一个孩子运用计谋, 协助游击队战士歼灭敌人的事迹, 突出表现了他面对凶恶的敌人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品格和强烈的爱憎情感。

1. 拟人。

文章开头描写了一场战争后的破败情景, 特别是“空旷的花园里, 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这一拟人, 形象地突出敌人的侵略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破坏, 连树木都“垂头丧气” (当成人来写) 起来。这里, 也饱含着人们的无比愤慨。

2.双关。

当敌人问孩子“你这里有没有人”时, 小孩在回答中有一句“大家都喊:‘野兽来了, 野兽来了’———就都跑了”。这里的“野兽”明里讲, 是真的野兽, 战争一开始, 枪炮轰鸣, 野兽都跑出了树林, 跑进了村子;而实际上, 是把敌人比作“野兽”, 人们见他们来了, “就都跑了”。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双关”, 一方面表现小孩子的机智聪慧, 另一方面突出了小孩子对敌人强烈的憎恨之情。

3.排比。

小孩子给敌人“领路”时, “有时候学夜莺唱, 有时候学杜鹃叫, 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 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 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你看, 他天真活泼, 好像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其实, 他是在迷惑敌人。况且, 他的“学夜莺唱”“学杜鹃叫”正是在给游击队的同志们报信呢!这里的“排比”用得多好。

4.借代。

听鸟叫的那个人回答:“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 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课文中还有这样的叙述:“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这里的几个“夜莺”实际上都是指那个机智勇敢的小孩子:他学夜莺叫给游击队报信, 他就像小夜莺那样机灵活泼, 惹人喜爱。

5.反复。

课文的题目是《夜莺的歌声》, 课文中多次反复出现“夜莺的歌声”, 开始是“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中间是“越来越响了”, 最后是“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 不仅与题目是很好的“照应”, 而且像一根红线贯穿全篇, 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小“夜莺”用“夜莺的歌声”给亲人报信, 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夜莺”的语言

在《夜莺的歌声》一文中, 作者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的爱国少年的形象, 使我们赞叹不已, 而最值得品味的还是那小“夜莺”的语言, 令人赞不绝口。

1.埋下伏笔。

在课文中, “军官点了点头, 转眼间, 他那阴沉的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表示了敌人的阴险狡诈, 企图从孩子的口中探听游击队的消息。而小“夜莺”的回答干脆利落:“我自己学的, 我还会学杜鹃叫呢。”这就不仅避开了敌人的盘问, 而且乘机巧妙地引出了“杜鹃叫”, 为下文用鸟叫声报信而不引起敌人怀疑埋下伏笔。

2. 曲解。

“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显然, 敌军官并未死心, 想继续盘问出游击队的消息。小“夜莺”回答说:“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 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这是一种曲解。曲解是一种有意识进行歪曲理解的修辞手法。显然, 小“夜莺”知道敌军官是问他还有没有其他人 (游击队) , 但夜莺偏偏故意歪曲说成麻雀、乌鸦之类。在敌军官眼中, 小“夜莺”真是一个只知贪玩的傻小子。

3.闪避。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军官突然问。敌军官采取突然袭击的方法, 想让孩子在无意中透露出游击队的消息。小“夜莺”说:“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 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 还有洋蘑菇。”这里, 表现了他的警惕性特别高, 面对敌人的突然发问, 故意闪烁其词, 答非所问, 运用了“闪避”的修辞手法, 把游击队说成是蘑菇, 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令敌人哭笑不得。

一幅农村田园画

范成大是宋代的进士, 做过一些地方官, 并做了两个月副宰相。他曾作为使节到金朝去谈判国事, 抗争不屈, 几乎被杀。后来退隐到故乡石湖。他怀有报国大志而不能实现, 同情人民苦难又无能为力, 因此创作了许多非常有特色的田园诗, 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四时田园杂兴》就是他退居家乡后随兴写的一组大型田家诗。一共写了60首, 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 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 白天下田去除草, 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 水稻田里的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 晚上就搓麻线, 再织成布。这句诗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 “儿女”即男女, 全诗用了老农的口气, “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 各司其事, 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 “童孙”指的是那些孩子们, 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 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 喜爱劳动, 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 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 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 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 读来意趣横生。

把水写活了

《趵突泉》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 依次描绘了趵突泉水的清浅、鲜洁和大泉、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形象的描述以及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个人真切的感受, 把趵突泉的水写得活灵活现, 情趣横生, 使人读后感慨万千。

1.清格凌凌的水。

文章开始以“清浅”突出泉水的清澈透亮, 以“鲜洁”说明水质的清净新鲜, 简明地描写了趵突泉的水是清格凌凌的;而紧随其后的“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 上下都是绿的”和后面的“游鱼水藻, 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进一步摹写了趵突泉“池里的水清极了”。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 便觉得自然的伟大, 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

2. 喷涌不息的水。

趵突泉是“一溪活水”。作者用比喻手法来写三个大泉眼, 既表现了泉的特点, 又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它的水“冒出水面半米来高”, 多么壮观, 多有气势!而比喻句“像煮沸了似的, 不断地翻滚”突出了水的旺盛声势, 后面的“没昼没夜地冒, 冒, 冒”一句, 连用三个“冒”字, 造成了一种急促跳跃的节奏, 给人以“翻滚”的实感。第二个比喻句“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进一步说明了水的喷涌不息, 体现了大自然的蓬勃活力。永远那么纯洁, 那么活泼, 那么鲜明, 冒, 冒, 冒, 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 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3. 千姿百态的水。

文中写池边的“小泉眼”, 一个“数不清”足见其数量之多, 而用几个“有的”排比句式突出了它冒出的水泡姿态各异, 精彩纷呈。最后, 用“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夸张说明了水泡“五光十色”的璀璨夺目, 实在令人珍爱。作者运用比喻手法来写小泉, 既表现了小泉的特点, 又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小泉冒水, 作者觉得有的像大鱼吐水, 有的像一串明珠, 有的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从作者的感受中, 我们可以体会到小泉的秀美。

从三个大泉的喷涌、翻滚中, 我们可以体会到大泉的壮美, 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从课文中的“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这个省略号, 我们可以想象出很多小泉作者还没有写出来, 激发联想的兴趣, 真是“读有尽而意无穷”啊!

《小珊迪》中的感情变化

《小珊迪》一文写的是孤儿小珊迪, 为了换零钱遭遇车祸, 临死前托付弟弟还零钱, 最后悲惨死去的故事。文章以作者对小珊迪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 层层深入地展示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1.讨厌。

课文开头, 小珊迪一个劲地想要“我”买他的火柴, 打断了“我”与同事的谈话, 因此, “我”感到讨厌;当同事说不需要时, 他又以火柴价格便宜来请求;当“我”也说不要时, 他又以降低价格的方式再次乞求;我们以没有零钱第三次拒绝他, 他再一次苦苦哀求说他“饿极了”……这样的由请求到乞求再到苦苦哀求, 一句话比一句话重, 使“我”觉得讨厌。但是, 由此也可以想象到小珊迪饱受饥寒、受冻挨饿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 于是无形中又产生了一些同情。

2.同情。

看着小珊迪“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 再联系他的穿着, 可以知道他是一个非常穷困、不得不在严寒中卖火柴, 靠劳动谋生的孩子, 不是那种靠欺诈骗取钱财的人;特别是晚上, 小珊迪让他的弟弟送来找“我”的零钱, 并告诉“我”小珊迪在换钱回来的途中遭遇车祸伤势很重。“我”对这对孤儿的同情进一步加深, 并由此对那个社会的冷酷和不平等产生了憎恶。

3. 感动。

饥饿贫穷的小珊迪在重伤之际仍不忘还顾客的零钱, 这是多么诚实的孩子!他坦荡的人格让“我”感动;他在生死关头还牵挂着弟弟小利比:“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这又是多么善良的表现!由此, “我”被小珊迪再次深深地感动, 慨然答应照顾小利比。从“我”的感动中, 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小珊迪的美好品质:诚实、守信、关心他人。

课文的结尾饱含深情地赞美:“饱受饥寒的小珊迪的美好的品质, 将永远打动人们的心。”这是作者强烈感情的充分流露。是的, 小珊迪的故事将永远流传, 打动更多读者的心。

《黄继光》一文中的“!”

在《黄继光》一课中, 多处用了感叹号“!”。细细体味, 其趣无穷。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这是“冰雹一样的”子弹对准黄继光射击, 他“肩上腿上都负了伤”的情况下, 同志们看到的动人情景。三个“!”, 一是惊喜的呼唤;二是由衷的感叹;三是激情的赞美!惊的是他的非凡举动, 叹的是他的坚强意志, 赞的是他的崇高精神。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这是黄继光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 满怀深仇大恨, 用手雷炸毁敌人半边火力点的壮烈情景。这里的“!”显示了黄继光的声威, 也显示了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无比巨大的声威。

“指导员正在着急, 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这里的“!”预示着一个多么惊天动地的雄姿:“他张开双臂, 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 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展示了一颗多么壮怀激烈的赤心!

“‘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喊声惊天动地。”这是在黄继光英勇献身之后, 指战员发出的愤怒呼喊———犹如火山爆发一样的复仇心声。这里的两个“!”是对指战员急欲杀敌报仇的正面描写, 也是对黄继光精神给予人们激励、鼓舞之大的进一步凸现。

《可爱的草塘》的写作特色

《可爱的草塘》一文围绕着草塘的“可爱”, 生动地描写了草塘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赞美之情。其写作手法多样, 语言生动形象,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描写展示“可爱”。

课文中大量运用了描写手法, 充分展示草塘的可爱。如用“浪花翠绿翠绿的, 绿得发光, 绿得鲜亮, 欢笑着, 翻滚着, 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瞧那浪花, 近处的呈鲜绿色, 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 再远的呈墨绿色, 一层又一层, 最后连成一片, 茫茫的跟蓝天相接”写了草塘“浪花”的与众不同、活灵活现。用“不大的水泡子……挤挤挨挨的都是鱼。”“筷子长的鲇鱼, 手掌宽的鲫鱼, 一条又一条不住地往岸上抛”等描写, 表现了草塘的物产丰富。

2.对比突出“可爱”。

作者开始对北大荒不了解, “感到一切都不习惯”“觉得没意思”“待腻了”。但是当他初次见到草塘时, 就被草塘的大而美所陶醉了。他情不自禁地说:“这草塘真美啊!”由衷的赞叹表达了他对草塘美景的“喜爱”之情。当作者看到小河的奇特情景时, 更是赞叹不已。一个“啊”字, 说明他已经爱上了这个地方, 完全陶醉于这迷人的景色之中。这是一个对比。还有最后一段, 作者想“洗一洗脸”, 但草塘的美深深打动了他, 因此生怕因洗脸打破这美好的景象, 于是就“犹豫了”。这矛盾的心情又是一个对比, 再一次突出了他对北大荒深深的爱恋。

3. 排比强调“可爱”。

在课文中, 作者还运用了排比句, 强调草塘迷人美景的可爱。如“一条清澈的小河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 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 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 显得更白了。”这里的“绿草”“蓝天”“白云”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 情形各不相同, 但都是那么美丽迷人, 那么可爱。

4. 对话围绕“可爱”。

这篇文章的对话用得多, 用得好, 用得妙。比如“不过你得紧跟着我走, 俺这儿狼可多啦!”是小丽吓唬“我”的话,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她的“假话”一是抓住了北大荒过去“大而荒, 广而野”的特点, 二是以此反衬今天草塘的可爱。这种欲褒先贬的手法使人变惊为喜、变厌为爱。又如“我故意逗她:‘别光说美的, 若是冬天呢……’”这句话意在探听冷落、萧条的冬天里的北大荒, 但是却引出了“冬天更好玩”的动人情节, 深化了赞美之意。而后面“我”的继续深究:“哦, 你这么一说。北大荒好得哪儿也比不啦?”这一反问, 更是将北大荒之美和对它的惊叹之情, 推向高潮。

小学四年级语文猫教案2[人教版] 篇8

一、知识海洋细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一个数由3个百万、3个万、3个百组成,这个数是 ( ),读作( )。

2.天王星与太阳的距离为二十八亿九千二百万,写作(),四舍五入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

3.□45×8>2000(在□里填较小的一位数)

□05÷49<6(在□里填较大的一位数)

4.小红爸爸每次给小红100元生活费,小红每天用13元,可以用()天,余()元。

5.1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

6.张先生自驾车出差,车速90千米/时,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4小时15分,两地相距大约()千米。

7.条形统计图分()式条形统计图和()式条形统计图。

二、是非曲直明判断(对的打“√”,错的“×”)(4分)

1.最小的自然数是1。()

2.100个100是1万。()

3.角的两条边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4.江伟骑自行车的速度达60千米/时。()

三、众说纷纭慎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8分)

1.在除法算式中,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10倍,那么商()。(被除数、除数都不为0)

六、生活数学活应用(共24分,1~4小题每题3分,第5小题8分,第6小题4分)

1.一台电话机76元,张主任带了600元,可以买几台电话机?还剩多少元?

2.王大爷养了48只狐狸,比养的兔子少240只,养兔子的只数是狐狸的几倍?

3.时令水果店共有3人,昨天共售出苹果36箱,每箱15千克,得货款3240元。平均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4.小轿车从广州到北京,如果车速120千米/时,需要行驶20小时,如果车速为100千米/时,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5.某县城乡小学生人数增减变化情况如下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6.李大妈做早餐,洗碗要1分钟,洗米要2分钟,洗菜要3分钟,炒菜要5分钟,下楼买包子、馒头要10分钟,烧稀饭要20分钟(用全自动电饭煲)。李大妈怎样安排才能使全家人尽快吃上早饭?(写出过程)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祝贺你全部做完了,认真检查一遍,成功是属于你的!)

小学四年级语文猫教案2[人教版] 篇9

第一单元

复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的拼音与书写。

2、弄清本单元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本单元每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4、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篇目。

5、掌握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部分的内容。复习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背诵重点篇目和日积月累。复习难点:

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象,掌握一些笔画复杂的生字的书写。复习过程:

1、弄清本单元课文的专题是“自然奇观”。

2、本单元介绍哪几处自然景观?

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

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南国风光“鸟的天堂”

绚丽多变的火烧云

3、谈谈你最喜欢本单元中的那篇课文,为什么?

4、复习《观潮》

(1)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2)文中哪些词语、句子让我们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3)积累有关钱塘江的名诗句。

(4)背诵课文的3、4自然段。

5、复习《鸟的天堂》

(1)了解本篇课文的作者是有名的作家巴金,曾写过《家》《春》《秋》等有名的作品。

(2)读全文最后一句,说一说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什么?(大榕树)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又是指什么?(鸟儿快乐生活的家园)

(3)大榕树有什么特点?例举文中的句子说明。(大、充满生机)

(4)学完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

(5)背诵课文的第8自然段。

6、简单复习2类文:读一读文中喜欢的句子。

7、复习语文园地一

(1)读日积月累并补充课外描写风景的对联。

(2)强调日积月累中易写错的字。

8、、复习本单元字词

(1)带学生读本单元课文中带拼音的词语。

(2)请生说一说自己认为本单元的生字中有哪些是容易写错的,应注意什么。

强调:笼罩

笼—茏

薄雾 沸腾

潮—朝

恢—灰

缝隙 缝—逢 耀 律

寂 贯

第四单元

复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的拼音与书写。

2、弄清本单元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本单元每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4、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篇目。

5、掌握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部分的内容。复习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背诵重点篇目和日积月累。复习难点:

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象,掌握一些笔画复杂的生字的书写。复习过程:

1、弄清本单元课文的专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

2、本单元介绍了哪些动物?

高傲的白鹅

高傲的白公鹅

既古怪又可爱的猫

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鸡

3、复习《白鹅》

(1)了解本课的作者是丰子恺。

(2)课文从哪几方面写鹅的高傲?读第二自然段。

(3)鹅的叫声、步态、吃相的描写中,哪些词语或句子特别让你感受到鹅的高傲。(音调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步调从容,大模大样、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

(4)背诵第四自然段。

4、复习《猫》

(1)了解本课作者是有名作家老舍,曾创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2)猫的古怪表现在哪里?(既老实又贪玩,及贪玩又尽职,既胆小又勇猛)

(3)读一读表现猫老实、贪玩、尽职、胆小、勇猛的句子。

(4)猫的可爱表现在哪里?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5)背诵2、4自然段。

5、复习2类课文,读一读文中的好词好句。

6、复习语文园地三

(1)读日积月累,积累带有动物的成语,并补充课外带有动物的成语。

(2)强调这些成语中易错的字。

7、复习本单元字词

(1)带学生读本单元课文中带拼音的词语。

(2)请生说一说自己认为本单元的生字中有哪些是容易写错的,应注意什么。强调:劲—颈

历—厉 餐

饮—饭

侍—待

蹲—尊

跌—铁

任凭 抓痒

小学四年级语文猫教案2[人教版] 篇10

小学语文备课用笺(二)

一、谈话揭题。

二、看情境图,听语境歌,引出新课内容。

1、引导看情境图,学生回答问题,老师总结图意。

2、听语境歌。学生学会语境歌。

一轮红日上山头,狮子想来吃小猴,树上同伴有办法,伸下树枝来搭救。

三、教学声母zh ch sh r。

zhzhi1、读音:与“树枝”的“枝“相似,教师范读,告诉学生读的方法。领读,学生体会练读,指名读。

2、字形及书写:看它的字形,编顺口溜帮助记忆:z加椅子

zh ch sh r。看zh 有几部分组成,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然后在书上描红。

3、教学zhi及其四声。

出示zhi,告诉学生:和zi一样,i在zhi中不说话,它和zh组成的音节zhi,是整体认读音节,不要拼读,只要将zh的音读得长一点就行了。

教师范读音节zhi。

领读、齐读、指名读。

出示zhi的四声,学生自由练读,ch sh r的教学步骤与方法同上.ch 的顺口溜:c加椅子ch ch ch。

sh的顺口溜:s加椅子sh sh sh。

r的顺口溜:小苗发芽r r r。

四、巩固练习。

1、抽读字母卡片,告诉学生zh ch sh r是平舌音。

2、抽读音节卡片zhi chi shi ri。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小黑板:zh ch sh r。

2、指名说说小黑板上哪些是声母,哪些是韵母,哪些是音节

cbztchshdsrnzh

二、新授。

1、幻灯片出示5幅图,指名说说图意。

2、出示5个拼音词(略)

逐词出现,逐词教学,然后连词读。

3、指名分析后反复练读。

4、做找朋友的游戏。

欢迎光临学而思教育旗下奥数网 教学随笔

欢迎光临学而思教育旗下奥数网

三、巩固练习。

1、练读书上的内容。

2、读绕口令。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

就能说好十和四。

四、作业。

1、读课文内容。

2、抄写本课声母。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拼音卡片。

2、复习音节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二、学习三拼音

1、出示:(略)

2、仔细看看:shuō这个音节有几部分组成?

3、指导拼读方法。

4、教师范读。

5、教学顺口溜: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6、学生练读,指名学生拼读书上其他的三拼音节,注意提醒

学生不要把介音读丢了。

三、看图拼读三拼音节

1、出示:(略)

(1)指名说说声母、介母、韵母各是什么?

(2)自由练习拼读。

(3)指名拼读。

(4)看图,说说图意。

2、出示:(略)

(1)指名分析音节结构。

(2)练习自由拼读。

(3)同桌练习拼读。

(4)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再连读拼音词。

四、巩固练习

1、读一读,比一比,每一组音节有什么不同。(略)

2、填空。

duō——()-()-()

kuā——()-()-()

tuō——()-()-()

huā——()-()-()

五、作业

读书上的内容。

小学四年级语文猫教案2[人教版] 篇11

主备人: 姜湾小学 钟艳珊

教学目标:

1、认识七个生字,会写十四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脏”,正确读写“火焰、驱赶、领袖、驱寒取暖、气急败坏”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指导学生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难点:指导学生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教学准备:投影片、课文插图。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

1.导言:同学们,以往我们阅读了许多中国神话故事,比如《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等。但你们知道吗?古希腊也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读读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2.教师板书课题:普罗米修斯。学生齐读课题。

3.师生交流资料。昔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正义之神。对这个神,你们了解吗? 4.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做简要的介绍。(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一个神,他还教给人类知识和技术。)

二、初读导思

根据要求,自主学习

l.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读流利。2.普罗米修斯是一个什么神? 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 3.试述课文主要内容。

三、交流导悟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注意正音:“恕”是翘舌音。“脏”是多音字。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用查字典、讨论的方式明确词语的意思。

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本文指宙斯十分恼怒。

惩罚:处罚.本文中指宙斯对普罗米修斯采取了一些残忍的手段。)指导“罚” “狠” “膝”的书写

2.普罗米修斯是一个什么神?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

(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天神,课文主要写了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后所受到的残酷惩罚)3.再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来叙述这个故事的?(板:取火、受罚、得救)(2)指名读每部分,归纳每部分的内容。注意引导学生“抓主去次”,说得简要一些。

第一部分(1—2):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了火种。

第二部分(3—8):宙斯知道后,用残忍的手段严厉地惩罚普罗米修斯。第三部分(9):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罗米修。

(3)学生总结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把这三部分连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5)复述故事

教师提示按板书复述故事的要领。学生按板书复述故事。

四.设疑总结

1.经过对课文的初步了解,你是否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或教育? 2.课文中的众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板书设计

31、普罗米修斯

起因 取火 经过 受罚 结果 得救

第二课时

—、复述故事,迁移过渡

1.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希腊神话传说故事,请同学们轻声齐读课题。

2.回顾全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大家回想一下,这篇神话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自读导思

品读课文,评价众神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故事中塑造了哪几个神的形象?(普罗米修斯、众神领袖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感受:说一说这几个神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学生交流,初步评价众神。

三、品读导悟

1.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我们来交流交流:普罗米修斯最让我们佩服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普罗米修斯是个英雄? 我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人物的心情?

2.学生按要求提示深入认识文中众神的特点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收获。3.集体交流自学收获,教师引导、评价。(1)普罗米修斯:

①普罗米修斯很勇敢,他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火种。

出示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要读出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决心。引导学生谈感受:从一开始,他就已经看到了盗火的后果——冒着生命危险,但他还是毅然决定去为人类盗火。)②普罗米修斯是个真正的英雄,他很有正义感,认为是对的事,就义无反顾地去做,不怕受到宙斯的惩罚。出示第5自然段普罗米修斯说的话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普罗米修斯说的话,读出普罗米修斯的坚定和无畏.)③昔罗米修斯是一个勇敢的神,任凭宙斯用残忍的手段折磨他,他也不屈服。出示第6—8自然段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6—8自然段,体会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④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善良的神,当看到人类吃生东西,在无边的黑夜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长夜时,他很同情人类,决定为人类盗取火种。

⑤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神,他的行为让执行惩罚的火神敬佩。(2)宙斯;

(课文第3、7自然段。)从“气急败坏、最严厉、立即执行、狠心”等词语,看出他冷酷无情,看到人类受苦一点儿也不同情。而且,他还很残忍.就因为昔罗米修斯拿了一颗火星给人类,他就用十分残忍的手段折磨普罗米修斯。

宙斯作为众神的领袖,太霸道了,他很可怕,几乎没人敢违抗他的命令。一旦有人违抗他的命令,他就会给以最严厉的惩罚.(3)火神:

他是一位有正义感的神,对昔罗米修斯的行为很佩服,并且想救普罗米修斯。但是,他很软弱,尽管他知道普罗米修斯没有错,却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指导读第4自然段)(4)大力神赫拉克勒斯;(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从“愤愤不平、用石头砸碎了锁链”等词句看出他力气很大,还很有正义感。4.小结:同学们说得不错。我想,昔罗米修斯的神话故事之所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大概是因为他为正义而战,不屈服权势吧。在人们心中,他是真正的英雄!5.归纳文意,充实内容

(1)引导学生补充课文主要内容:为了能更准确地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上节课所归纳的主要内容,你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词语,体现普罗米修斯的无畏、为人类献身的精神。

(2)学生尝试添加,并在小组内交流。

(3)集体交流,教师作引导。添加后的主要内容: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为人类盗取了火种,宙斯发现后,用残忍的手段严厉地惩罚普罗米修斯,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罗米修斯。四,课外拓展,补充延伸 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赫拉克勒斯”:在我们的课文中,除了昔罗米修斯,还有一位正义之神——赫拉克勒斯,他也有一番不平凡的经历呢!有哪位同学知道关于他的故事吗? 2.学生结合资料交流。

3.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一起来看看课后的“资料袋” 小结:我们不能忘记,故事中除了英雄普罗米修斯,还有几个人物,他们是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通过故事,你一定对他们也有了个初步的评价。他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他们,可以读读其他的古希腊神话故事。

4.作业:阅读神话故事《赫拉克勒斯》

板书设计

普罗米修斯 起因:勇取火种 经过:忍受折磨 结果:重获自由

小学四年级语文猫教案2[人教版] 篇12

学习目标

1、认识塞、箬、笠、蓑4个生字,会写塞、鹭、笠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这首词,了解内容,想象词描述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作者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ppt课件《渔歌子》。

学习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并想象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体会“此翁取适非取鱼”的意境。

学习时间

1课时

学习过程

歇后语导入

1、同学们,我知道你们平时肯定读过许多歇后语,今天我们就来一个歇后语比赛,老师说歇后语的前半部分,同学们说后半部分,看那些同学说得多,好不好?

黄婆卖瓜——自卖自夸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哑子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哦,“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为什么说愿者上钩呢?你们知道姜太公是怎么钓鱼的吗?谁来说一说?(姜太公钓鱼的钩子是直的,钩子上不放鱼饵,而且他的钓钩离水面三尺。)那他能钓到鱼吗?既然钓不到鱼,那他为什么还要钓呢?(他是在钓有个人。因为他在等一个好的皇帝来。那个皇帝其实是一个王,是——周文王。后来周文王果然来了。姜太公是钓来周文王对他的重用,他帮助周文王推翻了暴政,建立了周王朝。)好了,你们课后还可以到《封神榜》中去寻找更详细的答案。

初读,了解词牌

1、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一首关于钓鱼的词,它就是唐代词人张志和写的词《渔歌子》。就让我们一同来感受他的钓鱼世界吧,看他钓鱼又是为了什么呢?(出示《渔歌子》的幻灯片)请同学们自由地把它读一读,注意把句子读正确。

2、请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这首词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3、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词吗?

词最初名为曲、曲子、曲子词,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渔歌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古人用汉字表示音乐的节拍、旋律,这就是词牌。有些词牌还能表示词的内容,这些词就不再另外写题目了,比如,渔歌子。如果词牌不能表示词的内容,可以在下面再写一个题目,比如,菩萨蛮·大柏地,菩萨蛮是词牌,大柏地是词题。

反复吟诵,理解词义

1、(播放动画课件《渔歌子》)现在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你们从大屏幕的画面中看到了那些景物?这些景物在你们眼中是怎样的?

2、好了,现在请大家默读词,画出作者在词中描写的各种景物。

3、你们画出的景物有哪些呢?你们见过鳜鱼吗?老师这里有几张鳜鱼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4、究竟这些景物在作者眼中是怎样的?先请同学们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词句的意思。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同桌交流讨论。

5、谁愿意把词句的意思说给大家听一听?

6、谁能清爽地把这首词读出来?说说你喜欢这首词吗?为什么?

指导朗读,想象画面

1、还有同学喜欢这首词吗?喜欢的同学都举一下手。哦,这么多同学喜欢啊!那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自由地练读一下这首词吧。要一边练读一边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哦。

2、好了,现在请同学们闭上小眼睛,听老师来诵读一遍这首词,一边听一边在头脑中浮现诗人描绘的画面。

3、听了老师的诵读,你们有感受到诗人描写的仙境吗?接下来就请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这首词,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好,你跟他学一学,如果他读得不好,你给他说一说。

4、好,同学们已经读得差不多了,我们就一起来把它在读一遍吧,要读出词中描写的美景哦,还要读出作者不想回家的情感。

5、啊,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又充满活力,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诗人描写的诗情画意吧。

6、看了刚才仙境一样的画面,你们知道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为什么不想回家了吗?现在请四人小组来合作交流一下,交流前请你们推举出一位汇报员,汇报员要认真收集你们小组的看法,做好汇报的准备。好,开始。

7、那个小组的汇报员先来把你们小组的交流成果说给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呢?

品“钓”中情

1、同学们,诗词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我们在读诗词时要读出诗词中的画,还要读出诗词中的人。读诗歌,光想象还不够,如果我们再了解了作者的生平,会有更多的发现。你们了解张志和吗?

2、张志和不仅是诗人,画家,他还精通音律。16岁,他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的良方,皇帝很喜欢,便给他赐名“志和”,后来张志和因事被贬官,从此再也不做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出示张志和图片)

3、隐居在太湖一带,连官也不做了,那里有那么迷人吗?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太湖一带的风光吧。(看太湖一带的美景图)

4、张志和的哥哥张鹤龄怕他遁世而去,便在越州东城外给他修了几间茅草房,周围花竹掩映,环境优美,让他在那里沿溪垂钓。他的另一个哥哥张松龄怕他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哥哥这首词写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5、这样吧,我当哥哥,你们就是张志和。咱们来一次作诗和诗吧。就是我吟诵哥哥的词,你们和弟弟的词,好吗?(师生和词)

6、我明白了,世人哪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

7、我们恍然大悟,张志和垂钓,钓来清闲,飘逸。也只有这样清闲飘逸的心,才会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让我们再来把这首千古绝唱的词诵读一遍吧!

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吟诵现代诗《 雨中,我望着一个渔翁 》,让学生体会作者的不同表达方法,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雨中,我望着一个渔翁

他坐在雨丝里,他坐在柳丝里,坐在青草漫漫的河湾里。

他的渔网

沉在落满雨点的河水里„„

我等着看他起网--

水面上,雨点的水圈在一个劲地玩着圈圈和圈圈的游戏;

柳树也耐不住性子,摆弄着绿的裙子,连远处两只想心思的白鹭,也开始四顾,踱起步来。

可是渔翁的身影还是一动不动地坐在河边,像是画上去的一样。

那两只白鹭飞走了,在灰色的远山中,好似两片风吹的白纸片--

它们一定飞过了青的芦苇,飞过了紫的木桥,飞过了小镇上白的墙,黑的瓦,飞过了一片金黄的油菜田,飞过了小道上的红雨伞„„

白鹭看不见了。我扭回头再看渔翁--他正把银光闪闪的一张大渔网,从半空放回到河水中去,一刹那间又沉入了河里!我等了半天,这下却什么也没看到,在白鹭飞走的时候,他起了网。我不知道,有鱼,还是没鱼?

他又静静地坐在了雨中。

雨中,我望着一个渔翁,望着他的渔篓,在屋檐滴水的窗口,想着捕鱼的道理。

3、推荐关于钓鱼的诗词:柳宗元《江雪》、储光羲《钓渔湾》、司空曙《江村即事》、《渔歌子》四首„„

板书设计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 白鹭飞

青箬笠 绿蓑衣

流 水 鳜鱼

上一篇:厚道的近义词下一篇:学校七一庆祝建党94周年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