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句子成分分析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汉语句子成分分析

汉语句子成分分析 篇1

他舅-G-U 2011-09-13 17:40:16 回复 转载到

 

 

   

   

学习一种自己不熟悉的语言,语法是首当其冲需要掌握的。语法的实质,是让学习者通过自己熟悉的母语去了解另一种语言的结构和规则。可是,作为一个学习者,你对自己的母语语法是否有足够的了解呢?

从今天开始,由我为大家讲述英语语法基础。以下是第一篇,汉语语法基础。

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宾补、状语、定语?

主语是一个句子中所要表达,描述的人或物,是句子叙述的主体。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谓语是用来说明主语做了什么动作或处在什么状态。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宾语是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常位于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宾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定语:用于描述名词,代词,短语或从句的性质,特征范围等情况的词叫做定

语, 定语可以由名词,形容词和起名词和形容词作用的词,短语担任。如果定语是单个 词,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如果是词组,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状语:说明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目的,结果方式, 条件或伴随情况,程度等情况的词叫状语。状语可以由副词, 短语以及从句来担任。

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

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是补充说明动词或形容词性中心语的,可以回答“怎么样”、“多少次”、“何处”、“何时”、“什么结果”等问题。补语都放在中心语后头,除了趋向动词、数量词、介宾结构和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补语外。补语多用形容词、数量词、趋向动词、介宾结构来担任,各种关系的词组也常作补语。

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状语:

状语是修饰限制谓语的成分。副词的主要功能是作状语,形容词性词组、时间名词、方位词、能愿动词、介宾词组也经常作状语。状语也可以分为描写性的和限制性的。多项状语的排列词序离中心语从远及近一般为:表示时间的名词、副词、方位词组、介宾词组;表示处所的介宾词组、方位词组、名词、代词;表示语气、关联的副词;表示条件、方式、范围、目的、对象、关涉的介宾词组和副词;表示情态的形容词、动词。

主语

主语是句子的被陈述部分。大多数实词和词组(介宾词组除外)都可以充当主语。其中,名词性词语作主语最常见。谓词性词语也可以作主语但是不常见,而且还受到限制,用谓词性词语作主语的句子,其谓语一般是判断、评价、描写性质的。主语的意义类型比较复杂,可以分为:施事主语、受事主语、系事主语、与事主语、工具主语、处所主语、范围主语、关系主语、目的主语、原因主语、描写主语等。

中心语

中心语就是定语和状语修饰限制的部分。定语修饰限制的一般是名词性成分;状语修饰限制的一般是谓词性成分。

除了上面提到的句子成分之外,还有独立语,它不与其他的成分发生结构的关系。位置灵活,可以在句首、句中或句末。包括:插入语、呼应语、感叹语、拟声语等。

谓语

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即对主语加以判断、说明、描写的部分。大多数实词都可以做谓语,动词和形容词也可以作谓语。光杆的动词、形容词很少作谓语,一般都要附加或连带别的词语。名词作谓语仅限于说明天气、日期、节气、处所、职业等相对简短的句子。名词性词语作谓语一般用来说明人物的年龄、籍贯、相貌、性格或者说明事物的情况、价格等。

定语

定语是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的成分。一般实词和词组都可以作定语,根据定语所表示的意义,可以分为描写性定语和限制性定语。前者起描写作用,后者起区别作用。当一个句子有多个定语的时候就会遇到排序的问题,一般来说,离中心语的位置由远及近依次为:表示领属和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代词和词组;指示代词和数量词组;动词性词语、介宾词组;形容词性词语;表示属性的名词。补语

补语的意义类型包括: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可能补语、状态补语、程度补语、数量补语、介宾词组补语等。

宾语

宾语部分是谓语动词支配或陈述的对象。宾语一般也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动词及动词性词组也能作宾语,但对谓语动词有要求。由一些动词专门要求带动词性宾语,例如“加以、遭受”等;有的动词既可以带名词性宾语也可以带动词性宾语,例如“爱、进行”等。形容词作宾语,一般要求谓语动词是表示主观感受或呈现意义的动词,例如“讨厌、恢复”等。主谓词组作宾语,一般要求谓语动词是表示言语活动、心理活动、感受意义、显示意义的,例如“强调、证明”等。宾语的意义类型与主语的差不多,也包括受事宾语、施事宾语等。

主语 谓语 定语 状语 补语讲的都是句子成分~

介词是指词性~ 划分句子成分

(一)知识要点

1. 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2. 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 谓语 - 宾语 ~

定语()状语 [ ] 补语 < >

①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 定语、状语、补语。

②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①.写人 格式:“谁” + “干 什么”

(主语)(谓语)(宾语)

例: 杨亚 ‖ 写 字

主 谓 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 谓 宾

②.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主 语)(谓语、宾语)

例: 猫 ‖捉鱼

主 谓宾

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主 谓 宾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 他 ‖ 是学生

主 谓 宾(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 画眉 唱 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 “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 “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②.[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③.(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得<好>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4.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2)纵观全局找主谓。(3)主前定状谓后补,(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示例及练习部分

划分句子成分练习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

主干:鲁班是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

主干:生产力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答案:(鲁班)主语(接受)谓语(了)状语(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定语(任务)宾语。

主干:鲁班接受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答案:(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启发)宾语。主干:鲁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汉语句子成分分析 篇2

关键词:汉语立法文本,句子结构,英译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 中外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增多, 法律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准确地翻译我国法律, 不仅能及时向国外介绍我国的法律法规, 还能促进外企了解和遵守我国的各项规章制度, 也能有效地增强对外法律文化交流。

在众多不同的法律文本中, 立法文本具有严密的逻辑、规范性的功能和复杂的结构形式, 是最具代表性的书面法律语言形式。立法文本是由国家立法机关正式颁布的各项法律法规, 其主要目的是规范公民的行为、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 对公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我国立法文本的翻译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也吸引了许多学者予以研究。

目前, 我国学者对立法文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英语立法文本中的词汇和句法, 以此指导汉语立法文本的英译。笔者认为, 分析原文语句对于做好翻译是十分重要的。该文试图对汉语立法文本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分析, 总结其特点和原因, 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英译策略。

1 汉语立法文本句子结构分析

1.1 汉语立法文本句子结构的一般特点

句子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立法文本中的句子向人们传递法律规范的内容信息。与普通的交际文本不同, 根据表述法律规范的需要, 立法文本不使用疑问句和感叹句, 而主要采用陈述句和祈使句。立法文本中, 肯定的陈述句明确人们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否定的陈述句规定人们不应该或者不能够做的事情;肯定的祈使句表述一定要做的事情, 带有强制性, 而否定的祈使句表述禁止去做的事情, 带有禁止性。

此外, 由于需要调整各种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行为, 立法文本句子之中常常出现多层次的限定成分、纷繁的并列成分和同位成分、语言成分省略、甚至语序变化等结构特征。汉语立法文本采用长句形式, 将这些复杂零散的主语、谓语、宾语和附加修饰成分按照逻辑顺序, 以线性序列逐步交代各个成分, 却又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律层层铺开一个多层次的意义系统。但是这样的长句结构比较松散, 相对缺乏形式上的连接手段, 各个句子成分的关系依靠意义联系暗含其中。

1.2 汉语立法文本句子结构的特定模式

潘庆云认为, 法律条文语句的一般逻辑结构是:a) 条件+法律主体+法律行为b) 条件+行为主体+行为+制裁。[1] (潘庆, 1997:197) 另有学者认为, 汉语法律条文语句一般由假设、处理和法律后果三部分组成。[2] (孙懿华、周广然, 1997:159) 虽然在实践中, 汉语立法文本句子并不总是同时具备上述所有要素, 但依然遵循这种特定的逻辑结构。可见汉语立法文本句子具有句法程式化的显著特征。

在这种程式化的汉语立法文本句子结构中, 存在着一些特定的句法模式。这些特定的句法模式是在立法语言的形成过程中, 根据汉语通用语言的现有资源, 结合立法语言的一般特点, 经过长期的使用和变异, 逐渐积淀和发展而来的一些超越常规使用的句法形式。它们在立法文本中广泛而高效的使用, 发挥着重要的语言和信息功能, 成为立法文本句子独特的特点。常见的特定模式有无主句、“的”字句、“对 (于) ”字句等。

无主句多用于表达适用于泛指行为主体的法律规范, 具有客观权威性。这些泛指的行为主体不言自明, 虽不作表述, 句子意思依然明确。“的”字句是指含有以“的”字结尾的名词词组的句子。这类词组是省略了中心语的偏正词组, 概括性强, 包容性大, 重点突出, 在立法文本中被大量采用。“对 (于) ”句则是指含有“对”或者“对于”结构的句子。这类结构将句子中被动作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之前, 明确所指内容, 引起读者注意。在汉语立法文本中频繁出现含有这种结构的句子。现分别举例如下:

向专利局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手续, 应当按照规定缴纳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七条) [3] (1997:1668) (无主句)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条) [3] (1997:1659) (“的”字句)

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压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条) [3] (1997:1660) (“对”字句)

1.3 形成汉语立法文本句子结构特点的原因

汉语立法文本句子结构呈现上述特点, 其主要原因在于, 汉语以分析语为主要特征, 是一种意合语言。在汉语的语言组织中, 语义的搭配是决定语序最重要的手段, 而人的思维逻辑决定了不同语义单位出现的先后顺序。一般而言, 这些语义单位按照时间先后、空间大小、由主及次、由重至轻、先因后果的顺序铺陈开来, 借助词语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这些语义单位在句子中形成了“话题—述题”结构[4] (方梦之, 1999:219) 。话题即说话者开始谈论的事物, 出现在句首, 统领全句;述题则对话题进行描述、规定或说明等。“话题”是个语义概念, 而“主语”是个语法概念。在汉语立法文本句子中, 根据立法表述的需要, 经常出现话题与主语互不重合, 或句子中只有话题而没有主语的现象, 逐渐形成了较多的无主句、话题概括性和包容性极强的“的”字句、以强调动作支配对象为话题的“对”字句等特定结构模式的句子。

2 汉语立法文本句子英译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 汉语立法文本句子结构重视语义的逻辑连接, 程式化的句子结构中还存在着特定的句法模式。要将汉语立法句子翻译为英语时, 仍然必须在句子结构上进行较大的变动。其原因在于, 二者在句子的表达方法上存在明显不同。汉语句子以“话题—述题”结构为主, 重语义连接, 逻辑结构与句子结构相差较大;而英语句子以“主语—谓语”结构为主, 重形式连接, 逻辑结构与句子结构相差较小。笔者将以前述三种特定模式的汉语立法文本句子的英译为例,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为语料, 试图探讨汉语立法文本句子的英译策略。

2.1 无主句

无主语句又称零主语句, 是指那些没有主语的句子。在汉语句子中, 由于话题的需要, 许多句子中不存在主语, 但是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十分明确, 并不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然而, 在英语句子中, 主语具有重要的作用, 制约着谓语的形态, 和谓语一起构成全句的核心结构。绝大部分英语句子都必须有主语。因此, 在翻译汉语立法文本中的无主句时, 应该根据原文的逻辑关系, 变换句型, 从原句中选择合适的成分作为译文句中的主语。

例1为了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 鼓励发明创造, 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 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特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一条) [3] (1997:1659)

This law is enacted to protect patent rights for inventions-creations, to encourage inventions-creations, to foster the spreading and application of inventions-creations,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meeting the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3] (1997:1669)

例2向专利局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手续, 应当按照规定缴纳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七条) [3] (1997:1668)

For any application for a patent filed with, and any other proceedings before, the Patent Office shall be subject to the payment of a fee as prescribed.[3] (1997:1684)

例1和例2的汉语原文均是汉语立法文本中典型的无主句。例1以一长串介宾短语作为全句的话题, 虽无主语, 意思却十分清楚。英语译文选取“本法”作为主语, 运用被动语态, 将句子结构进行了符合译入语形式的变换, 同时又保留了原文的内容。例2则巧妙地将原文话题中的介词对象“专利局”变为译文的主语, 运用法律英语中的常用短语be subject to将其他成分连缀成句, 原句信息无一遗漏, 立法文本的特点也跃然纸上。梅晓还列举出其他翻译无主句的方法, 均是对原文的部分句子成分进行相应的转化。[5] (梅晓.2011:416-419)

2.2“的”字句

“的”字句是汉语立法文本所独有的一种特殊句法结构。其中所含有的“的”字词组, 具有名词的各种性质与功能, 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宾语, 在表述法律行为的主体和法律行为的情形时, 可囊括有关具体内容的所有假定因素, 具有类属意义, 简洁严谨, 重点突出。在翻译此类句子时, 需要将原句隐藏的语义逻辑联系在句子结构上明晰化, 把“的”字词组翻译为状语从句、介词词组或者其他结构, 以提出假设或表达类别。

例3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条) [3] (1997:1659)

Where the invention-creation for which a patent is applied for relates to the security or other vital interest of the State and is required to be kept secret, the application shall be tre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escriptions of the State.[3] (1997:1669)

例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

一、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的;

二、专利权人以书面声明放弃其专利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七条) [3] (1997:1665)

In any of the following cases, the patent right shall cease before the expiration of its duration:

1) where an annual fee is not paid as prescribed;

2) where the patentee abandons his or its patent right by a written declaration.[3] (1997:1679)

上述例句在汉语立法文本中十分常见。例3以“的”字词组为全句话题, 在译文中则以where引导的状语从句出现, 隐性的逻辑关系立刻转化为显性的句子结构, 清楚地表达了全句的假设条件。例4中的第一个“的”字词组以介词短语译出, 表明类别含义, 后两个“的”字词组则均以where引导的从句译出, 表达满足条件的情形。除此之外, 也有用if、when、anyone who等引导从句翻译立法文本中此类句子的情形。[6] (杨丹.2007:55-57) 这些英译策略均对原文的句子成分进行了拆解和整合, 以显性的英语句式结构再现原文的逻辑内涵。

2.3“对 (于) ”句

含有“对 (于) ”结构的句子也是汉语语言重意合的表现。句中的“对 (于) ”结构中的内容实际上是句中某个动作的支配对象, 但是为了强调所指, 吸引读者注意, 被以这种结构提到了句首, 成为为全句的话题和重心。对这样的句子进行英译时, 常常不拘一格, 根据原句的逻辑结构, 将其变化为译文句中的宾语或者介词短语等。

例5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压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条) [3] (1997:1660)

No entity or individual shall prevent the inventor or creator from filing an application for a patent for a non-service inventioncreation.[3] (1997:1670)

例6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不授予专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条) [3] (1997:1660)

No patent right shall be granted for any invention-creation that is contrary to the laws of the State or social morality or that is detrimental to public interest.[3] (1997:1670)

经过分析发现, 例5中“压制”一词的宾语即原文中的“对 (于) ”结构的内容, 例6中“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也正是原文中“对 (于) ”结构的“发明创造”。而在译文中, 例5中的“对于”结构译作了“压制”的宾语成分, 例6中的“对于”结构则译作了介词短语。杨丹还举例说明了其他“对于”结构的译法。[7] (杨丹.2008:72-73) 这些翻译策略均是在充分理解原句逻辑内涵的基础上, 对原句的句子成分进行重组, 根据英语重形合的特点转化为英语句式的灵活翻译。

3 结束语

汉语立法文本的句子主要使用陈述句和祈使句, 结构松散多变, 但是逻辑意义清楚明晰。经过研究, 笔者发现, 汉语立法文本句子在逻辑上具有一定的程式化结构。而在这个程式化结构之中又存在着一些特定的句法模式, 如无主句、“的”字句、“对于”句等。究其原因, 乃是汉语句子大多数遵循“话题—述题”结构, 有些句子中话题与主语相互重合, 有些句子中话题与主语互相分离, 更有些句子是仅有话题而无主语。

根据汉语立法文本句子结构及其原因分析, 笔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为语料, 选取上述特定句法模式的例句及其英译展开进一步分析, 总结认为, 在多数情况下, 将汉语立法文本句子翻译成英语时, 需要充分理解原句的逻辑结构, 再对原句句子成分进行拆解、整合、重组等, 局部甚至全部改变原有句子结构, 才能完整精确地译出原句要表达的意思。然而, 笔者对于汉语立法文本句子的结构分析还比较浅显, 据此展开的汉语立法文本句子英译策略的探索也处于初步阶段, 希望这些能对汉语立法文本翻译质量的不断提高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潘庆云.跨世纪的中国法律语言[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197.

[2]孙懿华, 周广然.法律语言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159.

[3]国务院研究室财金贸易研究司.涉外经济法律手册[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

[4]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M].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9:219.

[5]梅晓.法律文本无主句英译探析[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11, 5, (28) , 3:416-419.

[6]杨丹.汉语法律文献中主题句的英译[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25 (1) :55-57.

现代汉语句子的语义类型 篇3

HNC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语句的语义表述模式,该模式可以描述任何句子的语义结构。林杏光先生认为,运用HNC语句表述模式来研究汉语的句子,可以为汉语的语句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本文是对林先生这一观点的具体回应。

运用HNC理论的语句表述模式考察现代汉语的句子,可以发现,现代汉语句子存在基本的语义类型(简称句类),总共有57种。这57种句类分为不同的层次,形成一个系统。这57种基本句类分为7个大类:作用句、过程句、转移句、效应句、关系句、状态句和判断句,每一大类下再分子类。下面就以各大句类及其子类为纲列出57种基本句类的构成模式及其例句。构成模式说明了这种句类是由哪几个语义成分构成的,这些成分在例句中可能以不同的顺序出现。例句中以“||”分隔开各个语义成分,如果各语义成分的出现顺序与构成模式不同,则在括号中注明各个成分。例如:

信息转移句=转移发出者+信息转移+接收者+信息内容

张先生||告诉||李小姐||小王很喜欢她。

张先生(转移发出者)||对李小姐(接收者)||说(信息转移)||小王很喜欢她(信息内容)。

等号左边是句类的名称,右边是其构成模式,用加号分隔各个语义成分。

一、作用句

(一)基本作用句

1.基本作用句=作用者+作用+对象

我军||消灭了||敌人。

我军(作用者)||把敌人(对象)||消灭了(作用)。

(二)承受句

2.一般承受句=承受者+承受+承受对象及内容

他们||承受着||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

3.主动承受句=主动承受者+承受+承受对象及内容

他们||承担了||国家重点课题。

4.被动承受句=被动承受者+承受+承受对象及内容

无数革命志士||惨遭||反动派杀害。

5.特殊承受句=承受对象及内容+承受+承受者

各项任务||都已落实到||有关单位。

(三)反应句

6.一般反应句=反应者+反应+反应引发者及其表现

张先生||喜欢||李小姐的气质。

7.主动反应句=主动反应者+反应+反应引发者及其表现

大家||都坚决反对||他的意见。

8.被动反应句=被动反应者+反应+反应引发者及其表现

他的鼻子||已经闻不到||任何味道了。

9.后续反应句=反应者+反应+反应者的后续表现

张先生||吓得||不敢说话。

10.作用反应句=反应引发者及其表现+反应+反应者及反应

当局的移民政策||激起了||民众的不满情绪。

(四)免除句

11.一般免除句=免除者+免除+免除内容

各单位||要尽量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12.主动免除句=主动免除者+免除+免除对象及内容(作用者和作用对象及作用)

中国共产党||解放了||国民党统治下的劳苦大众。

13.被动免除句=被动免除者+免除+免除对象及内容(作用者及作用)

伊拉克人民||幸免于||一场空难。

(五)约束句

14.约束句=约束者+约束+约束对象

不合理的政策||束缚了||群众的手脚。

(六)作用效应句

15.作用效应句=作用者+作用效应+作用对象+效应内容

美国||强迫||俄罗斯||接受北约东扩。

二、过程句

(一)一般过程句

16.一般过程句=过程对象+过程+过程内容

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改革进程。

(二)基本过程句

17.基本过程句=过程对象及内容+过程

他们的婚期||提前了。

(三)素描句

18.素描句=过程对象+过程+过程内容

张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

(四)因果句

19.因果句=因+因果过程+果

明王朝的腐败||导致了||它的灭亡。

三、转移句

(一)基本转移句

20.一般转移句=转移发出者+一般转移+接收者+转移内容

张三||提供给||李四||一份材料。

21.物转移句=转移发出者+物转移+接收者+转移物

中国||赠送给||美国||一对大熊猫。

22.信息转移句=转移发出者+信息转移+接收者+信息内容

张先生||告诉||李小姐||小王很喜欢她。

(二)接收句

23.一般接收句=接收者+接收+接收内容

李小姐||收到了||张先生的玫瑰花。

24.针对性接收句=主动接收者+接收+接收对象及其表现

天文学家||一直在寻找||外星人的踪迹。

(三)传输句

25.一般传输句=转移内容+一般传输+转移终点

造纸技术||传到了||欧洲。

大批人才和技术||流入||美国。

(四)自身转移句

26.自身转移句=自身转移者+自身转移+转移终点

张先生||去||上海了。

(五)交换句

27.基本交换句=交换双方+交换+交换内容

两国领导人||坦诚交换了||意见。

28.对等交换句=交换第一方及其内容+交换+交换第二方及其内容

欧盟的政治让步||换取了||美国的经济支持。

29.换入交换句=换入方+交换+换出方及交换内容

张三||买了||李四的计算机。

30.换出交换句=换出方+交换+换入方+交换内容

张三||卖给||李四||一台电脑。

31.控制交换句=中介方+交换+换出方+交换内容

融资公司||从国外||融集||资金。

(六)替代句

32.基本替代句=替代方+替代+被替代方及替代内容

张三||顶替了||李四的职位。

33.扩展基本替代句=替代方+替代+被替代方+替代内容

张三||代替||李四||站岗。

34.双向替代句=替代双方+替代

玻璃和塑料||不能相互替代。

35.扩展双向替代句=替代双方+替代+替代内容

张三和李四||轮流||照顾王小姐。

(七)变换句

36.变换句=变换前之对象及其内容+变换+变换后对象及其内容

图像||可以转换成||数字信号。

四、效应句

(一)一般效应句

37.一般效应句=效应对象+效应+效应内容

张三||改变了||立场。李四||养好了||腿伤。

(二)基本效应句

38.基本效应句=效应对象及内容+效应

李四的腿伤||养好了。

(三)双对象效应句

39.双对象效应句=效应对象之一+效应+效应对象之二

沧海||变||桑田。

昔日的文明||变成了||今日的废墟。

五、关系句

(一)双向关系句

40.双向关系句=关系双方+关系

张先生跟李小姐||结婚了。

(二)扩展双向关系句

41.扩展双向关系句=关系双方+关系+关系内容

双方||合作||开发产品。

张先生和李小姐||联袂||演出。

(三)单向关系句

42.单向关系句=关系第一方+关系+关系第二方

李小姐||嫁给了||张先生。

(四)扩展单向关系句

43.扩展单向关系句=关系第一方+关系+关系第二方+关系内容

我们的技术优势||结合||你们的资源优势||来共同开发产品。

六、状态句

(一)一般状态句

44.一般状态句=状态对象+状态+状态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句子 篇4

一个句子的组成:一定的结构成分、一定的结构方式、特定的句调、一定的意义。

二、句子的结构成分(句法成分)

(一)主语和谓语

语法学家对主语和谓语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主语是对谓语动词而言。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主语指话题。

中国又爆炸了一颗原子弹。老王,我昨天还见到他。

1、作主语的成分

主语可分名词性词语和谓词性词语。名词、代词经常作主语。数词、数量词也能作主语。动词、形容词也能作主语。名词性、谓词性短语也能作主语。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爱语法。七等于五加二。

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骄傲是无知的产物。

教室里乱哄哄的。他去比较合适。吃得太饱不好。锻炼身体很重要。他们几个都累坏了。放光的不都是金子。我的男朋友很傻。去北京查资料很必要。注意:

昨天艺术家们有一场精彩的演出。

上海大剧院里艺术家们有一场精彩的演出。昨天上海大剧院里有一场精彩的演出。上海大剧院里昨天有一场精彩的演出

昨天有一场精彩的演出。

上海大剧院里有一场精彩的演出。

一般名词﹥处所名词﹥时间名词

2、作谓语的成分 动词、形容词可作谓语。名词也可作主语。

名词性、谓词性短语可作谓语。

我们开始吧。身体好。他呀,傻子。主席作工作报告。大家举手表决。我看完了。

同学们选他当代表。他的学问比我好。这件事情知道的人不多。

3、主语和谓语的意义类型(1)施事主语(2)受事主语(3)中性主语

我说。狼吃羊。报纸看完了。

叙述性谓语 描写性谓语 判断说明性谓语 狼吃羊 这件衣服好 知识就是力量

(二)动语(述语)和宾语

动语和宾语是共现共存的两个成分。

1、作动语的成分 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我想回家。学好外语。

讨论并通过了他的结婚问题。有没有烟。我不赞成派他去。

2、宾语的构成材料

宾语和主语相似,也分名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两种。景琦紧紧抱住她。我买洗面奶。买了五本。

这间客厅有六十多平方米。学习语法知识。我有哥哥和姐姐。挑选漂亮的。

喜欢笑。爱干净。学会了做饭。想快点下课。听说罗京来了。我们应该谦虚、谨慎。

3、宾语的意义类型 受事宾语 施事宾语 当事宾语

(三)定语

1、定语的构成材料

实词和短语大都可以做定语。妈妈的高跟鞋。她的化妆品。高高的个子。男同学都来了。买的书。潺潺的水声。他开车的技术很臭。三个孩子的母亲。

他不去的原因是他女朋友生病了。他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请他来的目的就是吃。出去买菜的人是我的妈妈。

2、定语和“的”

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的”。(1)形容词做定语 单音节形容词 双音节形容词

(2)名词 动词做定语

名词 动词做定语,有时可以直接修饰中心语。孩子脾气 孩子的脾气 烤红薯 烤的红薯

(3)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做定语表示领属者,一般要加“的”。

(4)短语做定语 一般要加“的”。

非常新颖的设计/有抱负的青年/质量好的产品/对这本书的意见/荷叶上的水珠/一阵阵的歌声。

3、多层定语

我们 两位 三十年教龄 学校 语文 优秀 教师 的 有 的 1)表示领属关系的词语,即“谁的?”

2)表示时间、处所的词语,即“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3)指示代词或量词短语,表示“多少?” 4)动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表“怎样的?” 5)形容词性词语,即表示“什么样的?”

6)表质料、属性或范围的名词、动词,即表示“什么?”

(四)状语

1、状语的构成材料

副词、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充当;介词短语、量词短语等也可以做状语。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慢走。努力学习。

他能来? 他昨天走了.向他学习。面对面谈。

他们非常热情地招待了我们。

2、状语和“地”

1、单音节副词、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一般不加“地”,双音节副词、形容词一般加不加“地”均可以。

2、代词、表示时间的名词、能愿动词、方位短语和介词短语做状语,都不加“地”字。状语的语义指向(1)语义指向动作

他草草地浏览了一下报纸上的文章.女儿滔滔不绝地向他讲述着自己的见闻.(2)语义指向动作者 四凤胆怯地望着大海.(3)语义指向句子中的宾语 老张给自己酽酽地沏了一壶茶 4 多层状语

大致的次序是条件、时间、处所、语气、范围、否定、程度、情态、对象。

(五)补语

1、补语的构成材料

补语可以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洗干净 暖和极了 急得哭了 练了几遍 写于1980年

人们都知道自己生在何处,却不知道死在何方。放进去 退下来

2、补语的类型 结果补语 趋向补语 可能补语

程度补语 数量补语 处所、时间补语 情态补语(状态补语)

趋向补语

(1)跑回来 跳出来 爬上去

拿出来

表示实实在在的动作行为的趋向。

(2)看来 想来 看来

表示估计,含有从某一方面看的意思。(3)关上 戴上 吃上 买上 脱下 表示完成

(4)唱起来 说起来 恨起来

好起来 坚强起来

表示动作开始进行,并还在继续进行;状态开始发展,而且程度还在继续加深。

(5)唱下去 说下去 念下去 热下去 瘦下去 胖下去

表示动作已经进行,并将继续往下进行或者表示某种状态已经存在并将继续发展。

(六)中心语

定语中心语通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新工人 木头桌子 塑料口袋 经济的振兴 智力的开发

状语中心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仔细研究 激动地说 现在已经晚春了。

补语中心语通常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也可以由短语充当。好极了 暖和极了 写清楚 吊死在一棵树上

(七)独立语

句子里的某个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不互为句法成分,但又是句意所必需的成分,这就是独立语。

1、插入语

大哥到哪儿,就把母亲带到哪儿,或者说,母亲去哪儿,也在大哥的掌控之中。《扑克》

2、称呼语

我又有什么地方做错了,小姐!昌林哥,王翠嫂子,你们两位同意不?

3、感叹语

啊呀,天,他长得多帅啊!嗯,好的。

4、拟声语

咣,门被什么人一脚踢开了。

啪,啪,我正在读书的时候,隔壁传来了两声清脆的声音。

三、句子的结构方式

句子的结构方式和短语的结构方式是一致的。

四、特定的句调

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1.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难道你不知道? 王小丫来了吗? 这个人,是他的男朋友?

2.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等感情。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多饿啊!

老师,你快点下课吧。

3.平调。

(一),这种调子,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

4.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

四、句子的意义

1、句子的“语汇意义”

句子的“语汇意义”包括:句子中词语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句子中词语搭配产生的意义。

他正在洗衣服。我正在洗衣服。他正在买衣服。小白兔在洗衣服。石头正在洗衣服。

2、句子中成分的关系和句子的“关系”意义。

句子通常都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词语在组合时除了本身的要有一定的意义,词语意义要能够搭配,相互之间还总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这些结构关于所赋予句子的意义就是句子的“关系意义”。

主谓结构关系的意义是“陈述”。动宾结构关系赋予的意义是“涉及”。偏正结构关系赋予的意义是“修饰或限定”。并列结构关系赋予的意义是“平行”。(语法关系意义)他正在洗衣服。改良品种。语义关系意义 动词+名词

动作+施事(来客人了)动作+受事(洗衣服)动作+结果(盖房子)动作+处所(睡地板)

3、句子的语气意义

汉语句子成分分析 篇5

When we go to school, we are taught that life is not always going well, we will meet all kinds of difficulties. Everyone hears the words, but when they meet difficulties, it is hard for them to be OK with it, they feel the life is hopeless, just as hearing is easy, while taking action is another thing.

当我们上学的时候,我们就被教育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我们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困难。每个人都听过这些话,但是当遇到困难时,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觉得生活无望,就如说起来是一回事,做起来是另一回事。

Once a famous business person said that the one who faced the failure and stood up, he or she will be successful. I absolutely believe it, we are in front of so many accidents, we need to face the setback and learn from it, every setback is a test for us, only the one who passes the test can succeed.

曾经一位出名的生意人说,谁面对困难,振作起来,他或她就能成功。我深信此话,我们面对很多的意外,需要面对挫折,从中学会东西,每一次的挫折就是一次考验,只有通过考验的人能成功。

Such as when we feel it hard to study, then give up, how can we make progress. Life teaches us lesson every minute, the adverse situation is a good chance to upgrade ourselves.

对外汉语教材分析 篇6

对外汉语教材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比如:教材的数量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教材的种类不断丰富:教材的编写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也不断深入和加强;等等。但是,已有的初级汉语系列教材在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结构、功能和文化的相互配合,课程之间的相互配套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因此,本套教材编者从教学实践出发,编写了这套《汉语初级强化教程》,为初级汉语教材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教材名称:《汉语初级强化教程》听说课本Ⅱ

编者:肖奚强朱敏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汉语初级强化课程>听说课本Ⅱ》是北大版外国留学生汉语本科规划教材语言

技能类的基础强化教材,适合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生、进修生和汉语预科生集中强化教学一学年试用。

教材类型:初级听说课本。

1.集听力课和口语课于一体的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口语的听和说。教材中设置了大量听说练习,强化训练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

2.作为初级汉语教材,课文内容更偏重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模拟。能够更多的指导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口语问题,并进行适宜恰当的表达。

3.由于针对学生群体大部分母语为英语,所以本教材中注释基本为英语,包括课本条目注释、生词解释、课文注释等。使学生能够清楚的理解课文内容,在课下也能更好的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

4.该教材为汉语强化教程而编写,所以每节课都附有大量的习题,包括汉字读音,生词的读写,词汇应用,造句子,进行口语对话练习等等。在做习题的同时进行强化训练能够取得快速并且良好的效果,以便达到汉语听说能力强化的教学目标。

主要特点:

《<汉语初级强化课程>听说课本Ⅱ》教材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为三个结合:综合与听说相结合、结构与功能相结合,语言与文化相结合。

1.汉语综合技能教学与听说技能教学相结合。在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汉语能力的同时突出听说技能的培养,该教材可密切配合综合课本,注重词汇点与语法点的互现与循环。

2.将听说整合为一本教材,一门课程,同步强化,避免听说分课,教材不配套,教学互相牵扯的弊端。综合汉语教材与听说教材的课文,在内容和形式上密切配合,相互容让,注重词汇和语法点的互现和循环。针对目前初级汉语教学中听力和说话分别开课,两门课的的教材、教学内容不配套现象严重(或互不相干或重复重叠)的现状,我们将听说和说整合为一本教材,一门课,改变目前听说分课,教材不配套,教学相互牵扯的现状。

3.注重结构、功能与文化的结合,以结构为主线,辅以交际功能,穿插文化背景介绍,加强教材的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尤其是每节课会话部分练习,在最后都会有一篇古诗,供学生朗读、学习。所选诗基本都是中国古代的名篇,以较简单的五言诗、七言诗为主。在每篇诗歌后都附有英语解释。虽然初级的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有待提高,但通过这种方式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推广、传播,也是一种恰当、高效的途径。

5.教材中的所有词汇、语法点均与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相对照,确保词汇。语法学习的循序渐进,尽可能避免生词、语法的超纲。当然,对于学生学习和交际急需而现行大纲缺少或等级较高的词语,该教材也本着实用的原则,适当加入。教材内容:

1.作为听说课本,课文内容都是与实际生活关系十分密切的日常对话,对学生口语应用场景把握清晰,对学生融入中国环境,适应生活等有直接的好处。如第二十一课《我想开

一个账户》,第三十七课《我想预订一个房间》,去银行和住宾馆是每个留学生在中国生活都必须经历的过程,但这些过程中会有些词除了在该环境外不经常用,如账户、存钱、单人间、双人间等。课文内容涉及到这些场景并成功进行模拟,对学生的汉语应用水平能很快提高。

2.从整体看,课文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涉及的生活方面和会话内容也较广泛。有日常生

活场景类的,如第二十三棵《医生给我开了点药》:有学校生活类的,如第三十一课《我们班表演什么呢?》,第三十二课《我的笔记叫波伟借走了》礼貌用语类的,如第二十七课《欢迎光临》,第三十六课《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其他如第二十六课《今天比昨天暖和一点》,第三十九课《中国电影你看得懂吗》等等,也都是生活中与人交际经常涉及的话题。

3.语言点较为全面。听说课本中强调语音和词汇的应用,所以该课本对于学生需要掌握的词汇及其语音进行重点标注,反复练习。而对于其他听说教材极易忽视的语法部分,该教材也进行了必要的讲解。在对话中出现的学生可能会产生疑问的或者在汉语中常用的比较重要的语法点,都会在课文对话后面进行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的解释说明。教材结构:

1.听说教材强调实际运用能力,所以本教材包含大量的练习。练习部分由易到难,让学生一步一步进行有效的练习,以便掌握所学内容,能够熟练的运用到生活中的听说对话中。另外,对于听说中学生很难掌握的汉语字词的声调,编者也标注的十分清楚。不仅在生词中指明,在课文中和部分课后练习中也强调性的对声调进行标注

2.从具体课程结构来看,该教材涉及内容全面,练习充分。该教材每一课都包括三大部分,生词、听力和会话。

⑴ 生词。生词分为听力部分生词和会话部分生词,明确指明生词来源,清楚明了。生词解释包括三个部分,指出词性,标明汉语拼音,英语解释。由于针对的是初级班学生,必要的英语注释是十分重要的。生词部分后还附有本课新字,指出新字难字,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汉语和汉字。

⑵ 听力。听力分为听力理解和语音语调两个部分。内容设置符合听说课特点,以练习为主要形式。听力理解每部分包含三至五道听力练习题,形式包括选择,判断,填空等,内容 有听句子,听对话等,语音语调部分除了一般的听词语听句子之外,更加注重汉语的声调和重音,每节课都有相应的习题,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语音语调的巩固练习。

⑶ 会话。会话由课文和练习两部分构成。每节课包括两到三个对话,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性。作为初级教程,该教材在每个字上方标明了汉语声调,这对于外国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声调几乎对每个汉语初学者都是一大难点。练习部分内容丰富,完整。一般每节课后面有七道习题,难度层层递升,由浅入深,慢慢过渡。具体包括认读汉字、朗读句子、扩展练习、对话填空、词语造句、口语练习和读古诗等等。练习最大的特点就是题量较大,形式多样,这对于注重口语应用的听说课,在教学效果上是有很大帮助的。

3.从整部教材的结构来看,每节课的内容,听力和会话之间,课文和练习之间,都有一定的区别和响应,前后不同章节内容也有密切的联系。每四课后面设一节复习课,以更加牢固的复习巩固前几课所学内容。

缺点和不足:

作为听说合一,综合课与听说课密切配合编写教材的一种尝试,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所以该教材也有一定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考虑,以便使整部教材更加完美,适宜初级留学生进行汉语学习。

1.练习过多,而且有的偏难。比如,在听对话并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中,有的练习必须

有在汉语语言环境中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进行正确回答,这对于初级班的学生来说难度过大。

2.有些生词解释不完整。有些词汇具有多重意思,但在教材中解释的过于简略。比如第二十一课《我想开一个账户》里,“照”字只是简单解释为“take a picture”。我认为对于类似词语应该适当补充说明一下它们的其他意思

汉语句子成分分析 篇7

如付诸现实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创新点:1.在关系向量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长句子的影响因素,使关键词的相似度计算更加准确;2.采用更加合理的句长相似度计算公式,使句长对句子相似度的影响更加合理。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科技迅速融入各个行业,中国网民数量和网络规模也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互联网每天都会有海量的信息产生,这些信息以文本、语音、图片等形式被保存下来,其中文本数据信息占据了三分之二。面对海量的数据,如何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是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使命,汉语句子相似度计算作为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句子相似度计算

研究概况

句子相似度计算广泛应用于信息过滤、机器翻译、自动文摘、信息抽取等领域,它的研究现状与其相关的领域息息相关。

国外对英语和日语的句子相似度计算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但是缺少对汉语句子相似度计算的研究。

国内的汉语句子的相似度研究近些年才逐渐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张培颖综合考虑了语句的六个方面特征,并赋予不同特征不同的权重,提出了多特征融合的句子相似度计算方法。吴全娥,熊海灵综合考虑关键词词形、语义和句法结构三个方面计算句子的相似度。文献[5-7]都是从语义的角度计算句子相似度的方法。

本文着重考虑了关键词词形的相似度,对汉语句子的影响因素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二元文法模型的汉语句子相似度计算方法。

句子分析

关键词划分

在汉语言文学中,汉语句子都是由起重要作用的主谓宾成分和次要作用的修饰成分组成。一般主语和宾语是代词、名词,谓语是动词、形容词。因此,本文将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作为关键词。

特征分析

在句子相似度计算方法中,关键词一直作为唯一的主角,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语句特征虽然很多,但是大多特征都是无足轻重,甚至部分特征之间存有一定的牵制作用,全部考虑所有的特征可能适得其反,本文除关键词外,仅重点考虑句长的影响。

文中的句长表示一个句子包含的词语个数,在句子中词语的多少与信息量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句长较大的句子含有信息量较多。

汉语句子相似度计算

概念与公式

基础概念

设定一个句子Ti,经过分词处理,并提取关键词,得到的词语按顺序构成一个关键词向量,表示形式Ti={g1,g2,g3,…,gn},其中gi表示一个关键词,Ti的句长表示为Len(Ti)。Ti中每一个词语都有一个初始权重值1/n,这些权重值构成的向量称为权重值向量,表示为Tci={1/n,1/n,…,1/n}。

设定两个句子Ti和Tj,Tj的句长较大,针对Ti={g1,g2,g3,…,gn}中的每一个词gi,如果gi或其近义词在向量Tj={g1,g2,g3,…,gn}中也存在,则Ti和Tj共同存在的词构成的向量,称为存在向量,表示为Ei,j={e1,e2,…,ep},其中1≤p≤n。存在向量中的每一个词对应的权重值向量中的权重值构成的向量,称为存在值向量,句子Ti的存在值向量表示为Eci={c1,c2,…,cp},句子Tj的存在值向量表示为Ecj={c1,c2,…,cp}。

假如现对Ti和Tj两个句子进行相似度计算,Tj的句长较大,对存在向量中每一个词ei,让ei在Ti和Tj中的前一个相邻词作比较,如果这两个相邻词是相同的词或近义词,就把该词在权重值向量Tci和Tcj中相应的权重值增加β倍,同时将存在值向量Eci和Ecj中相应的权重值也增加β倍,如果它们不是相同的词或近义词,则权重值不作任何改变。对于ei在Ti和Tj中的后一个相邻词做相同处理,β的取值由实验反复验证获得。

计算公式

设定句子Tj的句长较大,本文提出句长的相似度计算公式如公式(1):

另外,本文根据词语的前后相邻关系提出关键词相似度计算公式,如公式(2):

式中,存在向量Ei,j的长度为p1,句子Ti的句长Len(Ti)为n1,句子Tj的句长Len(Tj)为n2;ck代表存在值向量Eci中第k项的值,0<k≤p1,cl代表存在值向量Ecj中第l项的值,1≤l≤p1;ci代表句子Ti的权重值向量Tci第i项的值,1≤i≤n1,cj代表句子Tj的权重值向量Tcj第j项的值,1≤j≤n2。

句子相似度计算具体实现

方法介绍

输入:两个汉语句子Ti、Tj

输出:句子相似度S(Ti,Tj)

方法:

1)假如Tj的句长较大,利用NLPIR分词软件做分词处理。

2)对分词处理后的句子Ti、Tj抽取关键词,并构造两个句子的关键词向量,计算两个句子的存在向量Ei,j。

3)根据存在向量,分别计算Ti和Tj的权重值向量Tci、Tcj以及Ti和Tj的存在值向量Eci、Ecj。

4)由公式(1)计算两个句子的句长相似度。

5)由公式(2)计算关键词的相似度。

6)采用以下方法计算两个句子相似度。

计算方法

该方法是以基于关键词词形的相似度计算方法为基础,公式表示如式(3):

该方法加入了长句子的影响因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两个句子长度差对句子相似度的影响。

比较实验

本实验采集了150个汉语句子作为一个测试集,实验分别采用殷耀明等提出的基于关系向量模型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和本文提出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做相似度计算结果的比较实验,从中计算出相似度最高的句子组数,每组包含两个句子。分别设定为50组和40组时,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中结果表明本文的相似度计算方法明显优于关系向量模型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分析错误数据,发现参考文献中的方法在计算两个句子相似度时,过分夸大了句长的影响。本文方法能更加准确的衡量两个句子的影响因素,因此正确率也较高。

另外,本实验采用的测试集中含有的非关键词较少,对非关键词较多的句子的相似度进行计算时,其正确率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不管怎样,你都要我去。”与“你要我去?”两个句子具有相同的关键词,意思却有明显差别。此外,不同的标点符号可能导致两个句子的意思有差异。

结语

本文提出的基于二元文法模型的句子相似度计算方法适当考虑了相邻词语之间的相互影响,准确的衡量了句长对相似度的影响。该方法仅对非关键词较少的句子相似度计算做了验证实验,对非关键词较多的句子相似度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建议观点

1.经济的持久发展离不开科技,一味的高消耗、高耗能的发展是穷途末路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当前中国必须努力发展高新技术,才能在世界舞台有立足之地,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经济发展应该看的长远一些。

2.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势头目前依然很强劲,互联网的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活力,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持久的动力,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到互联网教育等等,几乎所有的公司想做大做强都必须要向互联网转型。

3.自然语言处理在中国的发展相对较晚,但是近些年的发展速度确实很快,国外对英语和日语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国人可以多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另外,汉语本身的博大精深使得其研究难度大于英语和日语,这也是对汉语研究人员的一种考验。

汉语句子成分分析 篇8

【关键词】汉译英 对比分析 非英语专业学生

一、前言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 “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一目标体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是充分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译 5种应用英语的技能。然而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是很重要的版块之一。在历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都会有汉译英的题型,并且作文这个大版块其实也是在考察学生的汉译英的能力,因为贵州地区非英语专业学生还达不到直接用英文思考或者写作,他们没有培养足够的语感,也就是阅读量太少,大脑里储存的句子结构,模板甚少,所以他们只能把自己心里所想的中文翻译成英文。这样也就变相要求了学生的汉译英的能力。然而翻译一直是学生最为头疼的一个难题,因为翻译要求了他们有足够的词汇量,句型,语法等。特别是在汉译英的过程中,想要用猜词来翻译都是不可能的。

二、现状分析

笔者从教学至今一直在帮助学生解决此困惑,但是通过很多他们的练习看出,学生的翻译一直以来就是根深蒂固的逐字逐句的翻译模式,以下是他们在翻译练习中的一些例子:

(1)听说他的新书是根据发生在田纳西州一个小镇上的真事写的。

译文:It is said that his new book is according to happen in a small town in Tennessee the true story.

(2)自信是件好事,但自信与自负是有区别的。

译文:Confidence is a good thing, but confidence and conceit is different.

(3)团队环境中员工个人的成功能带来公司的成功。

译文:Team environment employees' personal success could lead to the companys success.

(4)许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译文:Many people realized the harmony with the natures importance.

(5)像代沟这样的问题是不可以被掩盖起来的。

译文:such as the generation gaps problems is not buried.

(6)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出一条心的发展道路。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需要金山银山,更需要绿水青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坏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蓝天、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译文: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eople's well-being national plans for the future. China to realiz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information, must be out of the solid development path. China clearly highligh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the position. We need to jinshan yinshan, need more hills and green. We must not at the expens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moment. we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China's strategic task, leave children blue sky self-identify water net homeland.

(7)我們将大力促进亚洲和世界发展繁荣。新世纪以来,中国已成为众多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重要投资来源地。中国同亚洲和世界的利益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势头,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将持续扩大,对外投资也将大幅增加。中国越发展,越能给亚洲和世界带来发展机遇。

译文:We will hard promote the Asia and the worlds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Since the new century, China's neighboring countries have made many important investment source's biggest trading partner's largest export market. The interests of China and Asia and the world fusion in unprecedented breadth and depth. Current and future a period, China's economy will continue to maintain a healthy development momentum, domestic demand, especially consumer demand will continue to expand, foreign investment will also be greatly increas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the more can bring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o Asia and the world. 从这些汉译英的例子所犯的错误来看,并不难看出,他们对中文的句式没有掌握清楚,没有划分清楚汉语的句式结构,导致他们完全根据单词来翻译,并没有把整个句子看成一个整体。通过学生的译文还能发现学生主要是不能很好的划分中文的句子结构和没有弄清楚中英文的差异,不能很好的把中文的句子结构简单化,总是逐字逐句的翻译。这样就导致了缺主语多动词等的错误句子。所以笔者想大力加强他们对中英文句式的比较,在比较中加强划分汉语句子结构的训练,进行英汉句子结构差异的讲解及其训练,让他们不仅要了解这些差异还要不停的在训练中去体验和反思这些差异,以这样的方式让他们不仅了解这些差异还能直接运用到翻译中去,所以笔者的宗旨是对他们进行划分汉语句子结构的训练,弄清汉语句子成分,然后再对他们讲解中英文句子结构的差异,看他们是否能避免母语负迁移所带来的对中文逐字逐句翻译成英语的习惯,是否能灵活的把了解到的中英文句子结构的差异运用到汉翻英中。由此来提高学生汉译英的能力,也希望能提高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翻译和作文的得分,解决大家的困扰。

三、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汉译英能力的有效措施

1.理论意义。比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也是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中国语言学大师赵元任先生曾经说过:“所谓语言学理论,实际上就是语言的比较,就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综合比较分析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吕叔湘先生更把比较看作语言学习与研究的基础,他说:“假如能时时应用这个比较方法,不看文法书也不妨;假如不应用比较的方法,看了文法书也是徒然。”对比语言学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语言哲学家洪堡特,他最早提出了语言比较与探索人类精神的关系的思想:“不计其数的民族作为人,以各种不同的途径担负着创造语言的任务,而比较语言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详尽地探索这些不同的途径;倘若忽略了语言与民族精神力量的形成之间的联系,比较语言研究便会丧失所有重大的意义。”而对比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却是20世纪以来的事,它在欧洲与美国可说有两个源头。在欧洲,关于对比语法的设想是著名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柏森(Otto Jespersen)最早提出来的,他在其名著《语法哲学》一书中提出。而美国的对比语言学肇始于人类语言学家沃尔夫(B.L.Whorf),与叶斯柏森相同,他是把对比研究作为比较研究的对立面提出来的,并且最早提出了“对比语言学”这一名称。次大战以后,由于外语教学的需要,语言学家弗里斯在《论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一书中提出了以对比作为教学基础的设想。根据这一构想,拉多于1957年出版了《跨文化语言学》一书,全面讨论了如何对语音、词汇、语法、文字、文化进行对比。现代学者一般以此作为对比语言学这一学科正式成立的标志,尽管此书并没使用“对比”这一字眼,而其实际所做的只是出于教学的需要,把比较扩大到了“任何两个语言与文化”之间。

2.实验过程。笔者在2016年3月初把笔者所教授的两个班分成了一个实验班,一个对照班,笔者在教授实验班翻译时会讲解把中英文句式进行比较,讲解其差异,之后通过大量例子来训练学生划分汉语句式结构,找准句子的主干,时间为一学期。对于对照班的学生,笔者只是对他们的翻译错误进行指正。

在实验班中,笔者讲授了中英文句式的差异,之前很多学者对中英文句式结构的差异做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讲解中英文句式差异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其差异,然后尽量在翻译过程中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干扰;也对中英文的句子结构做了大量比较,让学生掌握中英文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避免出现句子结构上的错误。笔者通过大量例子让学生练习划分汉语句子结构。比如:(1)这项协议将为两国的持久和平铺平道路。在这个句子中,我会先让学生划分出句子的主干,其实中文的句子主干和英文的句子主干就是主谓宾或者主系表,其他的都是定状补,至于定状补的成分应该放在句子的什么位置待会再考虑,先把句子的主干划分清楚。从这句话划分主干就是“这项协议铺平道路”,“为了……”就是目的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是先翻译主干,再翻译目的状语。所以就可以得出:“This agreement will pave the way for a lasting peace between the countries.”(2) 这本小说描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一个大家族的兴衰沉浮。训练学生把一句话当成一个整体,不要看到什么马上翻译成对应的单词或词组,应先划分这句话的主干,也就是“这本小说描写了兴衰沉浮”之后“一个大家族”是定語,接着是时间和地点。所以就可以得出:“This novel describes the ups and downs of a big family during 1920s and 1930s in China.”(3)只要食物好,馅饼地道,他们基本不在乎谁收碗碟。在这句话中仍然先找出句子主干:“他们基本不在乎谁收碗碟”,“不在乎”是这句话的谓语,但是谓语后面不是一个简单的宾语,而又是一个句子,充当宾语的位置,所以是宾语从句,“只要食物好,馅饼地道”用一个连词引导让步状语从句,在此我会和学生们再次提到主句和从句,主句和从句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都会有自己的句子主干,语法和时态,从句就会用连词和主句隔开,届时又会提醒大家背单词要被词性,因为你只有记住了词性,才会知道什么词性充当什么句子成分,这样才不会词性乱用。所以这句话就得出一个主句,一个从句,有连词的那句就是从句。“Truckers dont generally care who buses tables as long as the food is good and the pies are homemade.”(4)真正让我担心的是那些高谈阔论的大学走读生,那些因惧怕“路边餐馆的细菌”而用餐巾悄悄擦拭银餐具的雅皮士势利眼儿们,还有那些穿白色衬衫、使用公款消费、认为餐馆里每个女服务员都渴望调情的商务人员。这句话是一句长句,但是还是会先找出句子主干“那些人是大学生,雅皮士势利眼们还有商务人员”其余的都是定语,定语可以使用定语从句或者是非谓语动词做定语。“The customers who concerned me were the mouthy college kids traveling to school; the yuppie snobs who secretly polish their silverware with their napkins for fear of catching some dreaded “truck-stop germ;” and the pairs of white-shirted businessmen on expense accounts who think every truck-stop waitress wants to be flirted with.”学生通过对中英文句式差异的了解和对这些汉译英句子的大量练习,会渐渐的把句子看成一个整体,不在从头翻译到尾,会划分中文句子的结构,并且通过译文也能慢慢感知中英文句式的差异,翻译时发生的变化等。

通过一学期的汉译英的训练,学生已经能够划分汉语的句子成分,并大致知道除了句子主干之外的成分放在句子的什么位置,学生还了解了主从句的区别与运用,了解什么词性充当什么句子成分,通过对照英文翻译了解了很多中英文在翻译时的差异等。所以无论是在篇章翻译还是作文中都大有进步,不再像以前的断句翻译,逐字逐句翻译,现在有了一个整体性,会抓住句子的主干,句子的结构,而且也不会中文有的每一个词都会翻译成相对应的英文单词,主要是翻译其大意。所以现在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错误很少发生在句子结构和词性的错误上,而是一些没有记住的词组搭配,或者没有掌握的习惯用语,这些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自然会有所提升。

四、结语

本文旨在对如何提高贵州地区非英语专业学生汉译英能力进行一些实例分析。如何给学生进行中英文句子结构的差异进行讲解,让他们清晰了解然后对比英汉语言句式的异同,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干扰,有效的划分中文句子结构并能灵活运用英文的句式翻译,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在这几年的英语教学中,一旦提及汉翻英,或者在写作文时(在写作文时也要用到翻译能力),学生们的译文就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而得出中式英语,逐字逐句的翻译,想到什么说什么,完全沒有按照英语的语序和英语句子该有的结构。这样的话学生在四级考试中翻译和作文部分就会严重丢分。所以本文想把这一理论和方法实施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改变原来的翻译模式,让学生清楚翻译一个中文句子,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从第一个字开始一个词一个词的翻译,而是把这个中文句子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划分句子结构,得出句子的主干,然后了解其余的句子成分在英文中是插入到主干句子的什么位置才符合英文的句式。如果能证明其有效性,这样便可深入到今后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邵志洪.英汉语研究对比[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

[2]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3]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5]陈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上一篇:婚宴婚礼主持词与婚宴父亲致辞下一篇:需要安慰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