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私有财产保护的认识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于私有财产保护的认识(精选6篇)

对于私有财产保护的认识 篇1

私有财产是同国家、集体财产相对应的一种所有权关系。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从经济制度层面上否定了私有制,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多少需要通过法律关系加以保护的私有财产。私有财产在人们的观念中是一种包袱和累赘,在法律上也是一个如同弃儿一般无人问及。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伟大实践的深入,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私人财产占社会资本总量的比重也不断扩大。据《中国青年报》的有关报道,截至2000年底,中国资产性财产总量已达38万亿元,其中私有财产已成为中国财富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说明,我国资本主要由国家、集体所有和使用的格局已经发生变化,居民所有资产量已经超出国有资本,甚至比国有和集体资本总额还要大,并已经成为全社会资本总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占国民经济三分之一强,在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的私营经济,它所带来的社会关于私人财产的重新定位和宪法层面保护的呼声,受到当代中国的重新审视。

一、对于私有财产与私有财产权的社会认识

从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对公民个人拥有财富的社会定位而观,一个人拥有的财富越多,人们对他(她)的评价往往越低,甚至认为公民个人拥有财富是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情,社会对于公民个人的私有财产也可以肆意地剥夺。一个对私有财产评价偏低的社会,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毫不存在,私有财产权也就无从谈起。

然而,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而言,它是成为一个人和尊重他人为人的基础,并使得宪政文化所必须解决的民情问题因每一个公民是自由、独立、理性的而得以优化。罗马法的精髓,即是私权的神圣,而描述其框架的私有财产权、人格平等权、契约自由权三大板块之中,私有财产权可谓重中之重。“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如果一个人有其可以自由支配的财产,一般都会去尽可能地合理经营自己的财产,使之不断增加复增加,实现自己的预期收益。但如果缺乏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人们对于拥有财富的担忧和对自己财富归属的不确定性,将演化为对财富的恐惧,放弃对财产的管理和使用,甚至是遏制财产的增长,乃至打击、消灭财产,那则是我们社会大大的不幸。

一个管理、使用财产的过程,就是一个人通过物与社会发生各种事实的、法律的关系的过程。黑格尔曾经指出:“人格权本质上就是物权。”“意志并不是守在自己那里,而是与它的客体纠缠在一起。”也就是说,人的人格价值的体现,就是对所属物的处置与支配——很难想像,没有私人财产的所有权和对其的保护,一个人有多少人格权可以捍卫和表现。“如果财产缺乏所有权主人,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它,但谁也没有动力去充分利用它。行为标准与其对社会的实际付出及所得利益没有联系。所有权可以帮助解决这个困难。……可以确保人们积极考虑其行为的利弊。这是宪政民主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财产权在公民权利中的地位。对公民个人来说,财产权在公民权利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财产权是个人自由的渊源和保障,它是自由的个人所必不可少的”。古典自然法学派代表人物洛克强调,财产权是自然权利的核心,它与生存权同样重要,因为人要想生存,就得维持生存的生活资料。黑格尔甚至说:“人唯有在所有权中才是作为理性而存在的。”换言之,当人拥有的物时,就理所应当地具有对它天然的、绝对的权力。对私人财产的保护是在捍卫公民个人天然的、高贵的权力。“在欧洲的历史上,是先有了财产权利分立,才有了个人自由和尊重他人自由的道德观念。文明演进,又培养了一种对超越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规则的尊重的法治精神。因此,分立的财产及其权利是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基础,是一切先进文明的道德核心。”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能够使人们在市场环境中领悟出:拥有财富是可贵的,拥有财富的人是值得人们尊敬的。只有重视积累和创新,通过自己的合法劳动,才能实现自己对物质的进一步需求,进而实现自己用财富与才智去影响他人,乃至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人们在私人财产清晰界定的基础上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出人的个体的自由、独立和人格尊严。唯有如此,才能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尊重劳动与财富、尊重知识与人才的积极的社会风气。

二、对私有财产保护的宪法认识

在私营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越来越多的拥有财富的今天,一项关于对私有财产保护的宪法出台。2004年3月的修宪,便大量涉及到私有财产保护的条款。对于此次修宪,社会上众说纷纭,学术界褒贬不一。有学者认为,《宪法》修正案没有在私有财产的保护中使用“神圣不可侵犯”的提法,而现行《宪法》又规定了“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第12条),并不是否认对公私财产所采取的平等保护原则。现行宪法强调公有财产的神圣性,是来源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

础地位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它是为了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神圣性而提出的概念。事实上,只要扩大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并在物权法中落实对私有财产的平等保护原则,私有财产也可以得到与公有财产同样的保护。在笔者看来,虽然本次修宪所涉的方方面面已然是历史的一巨大飞跃,但细细分析起来,笔者依然认为,此种观点存在以下几点不妥:

(一)修改后的宪法对于公私财产并未采取平等保护原则

从修改后的宪法条文来看,国家、集体财产权与公民私人财产权宪法地位依然不平等。宪法对三者财产权的不平等规定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明确规定三者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不同。修改后的宪法第11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前相比,虽然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有所提高,其地位已从“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提高到“重要组成部分”,但并未完全实现平等,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处于“基础”和占“主体”地位的依然是公有制经济。二是与宪法强行规定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不同地位相适应,对不同所有制经济实行不同的政策。宪法第12条规定:“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对国有经济是“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对集体经济是“鼓励、指导和帮助”其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则是在“鼓励、支持和引导”其发展的同时,强调“并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监督和管理”。

宪法这些规定反映了国家对不同财产权主体的不同态度,也体现了不同所有权主体在国家生活中的不同地位。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的经济。竞争法则要求所有市场主体地位平等,遵循同样的规则,各自根据经营能力取得优势地位或遭到淘汰。市场经济中不仅不同的所有制需要保障和发展,而且也都需要受到监督和制约,因为,财产所有者与财产使用者的分离,使公有财产权更容易被滥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公有制甚至更需要受到监督和制约。国家本应处于中立地位,平等对待所有市场主体,而不能依靠权力,放松对公有制经济的监管而限制了其他经济主体的发展。相对于公民个人的财产所有权,现行宪法对公共财产的宪法评价更为积极,就保障的程度而言,两种保障制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倾斜状态,亦可见这两种财产权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宪法关于不同所有制的差别规定,与健全完善市场经济的宪法原则,以及与不断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实践不一致。这不仅不符合市场经济关于要求平等地保护不同性质的合法财产的内在要求,也不符合中国加入WTO时己经承诺遵守的非歧视原则。

(二)物权法与宪法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1二者体现的追求价值不同。

民法上的财产权在近代之前就已产生,宪法上的“财产权”正是从民法上借鉴而来的。近代之前的宪法并不以人权为其价值追求,因此也无所谓公民宪法财产权;近代之后,宪法转而成为人权的保障书,财产权升格为个体的元生需要从而使公民宪法财产权与民法上的财产权剥离而上升,从单纯的对财产的保障上升为对人格保障。

2二者对应的权利体系不同。

民法中的财产权与人身权相对,是公民对抗公民,或私人对抗私人的一种权利,由此形成了私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宪法财产权同自由权、平等权等相并列,是公民的一种基本权利,与其他任何宪法权利一样,是公民对国家的权利,即公民所享有的,为国家权力所不能不当侵害的一种权利,直接地反映了公民与国家权力之间在宪法秩序中的关系。

3二者体现的实质内容不同。

而民法上的财产权的客体是具体的利益和服务,这种利益和服务产生后,可以分割、可以转让,它体现的是在商品交易中自愿的契约安排。但它必须在公民宪法财产权得以保证的情况下,才能正常的进行。而公民宪法财产权体现的是人权,不可剥夺也不可转让,甚至也不可分割。它既是一种支配权,更是人之为人的存在权。公民可以在没有民法意义上的财产权的情况下而作为个体依然能存在,但若是没有宪法上的财产权则个体就不可能存在。

4二者对应的义务主体不同。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它是通过规制公共权力来达到这一目的的,因此,宪法财产权对应的义务主体主要是国家,是特定的。宪法对公民财产权进行庄严宣示,以使国家在行使公共权力时遵守必要的原则,保障公民的权利。而民法中公民财产权的义务主体是财产所有人以外的其他人,是不特定的。

(三)宪法与法律对保护公民财产权的不确定性

1公民财产的合法性确认存在问题

现行宪法第13条表面上看,宪法确认了公民的财产权,但国家是否保护该公民的财产权实质是由普通法律来决定的。因为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所有权”,而其中的“合法”的法,实践中是指立法机关制定的法。根据宪法这一规定,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完全依赖于立法机关的立法行为。当立法机关制定的法侵犯或损害公民财产权时,公民即使能够提起宪法诉讼,公民财产权亦不能依宪法得到救济。与其他国家宪法关于公民财产权规定相比较,宪法第13条的规定体现了否定公民财产权的人权属性,强调国家至高无上的价值取向,势必造成:国家认为是合法财产时就保护,国家认为不是合法财产时就不保护,甚至是国家想保护时就说你的财产是合法的,国家不想保护时就说你的财产是不合法的现象。

2现行宪法对私有财产权保障的种类和保障的客体范围限制过大

现行宪法偏重于对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的保障,即基本上偏重于对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等的保护,而轻视对生产资料的保护,保障对象的范围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按现行宪法中关于私有财产权保障的种类和保障的客体范围的规定,物权中的限制物权、债权以及知识产权等将得不到宪法的有力保障。宪法列举的公民的合法财产,只是公民的生活资料,而不包括生产资料和投资性资产。如此看来,私营经济的发展的障碍并未随着修宪的成果而被扫清,普通法律也在这一点上无法逾越。这就会阻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3公民私人财产权保障不充分

对于公民私人财产权,作为一种消极性权利,要求国家负有不得侵犯和损害的义务,因此,在对公民财产权作出保护性规定时,宪法应以禁止国家对公民实施侵犯行为为出发点。对于确因公共利益需要对公民财产征收或征用时,应依正当程序并且给予适当或合理补偿。修改后的宪法第13条虽然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但未规定是“合理补偿”还是“适当补偿”,何为合理,何为适当;也未规定“正当程序”限制及何为正当程序。.我国在私有财产权保障规范仅仅由保障条款和制约条款构成,缺乏损害补偿条款。我国现行宪法中也没有关于公民财产因国家原因造成损害须给予补偿的规定,因此,公民的财产权仍然面临着被强大的国家征收而无法得到有效补偿的风险,使公民对其财产权缺少安全感。宪法规定没有体现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平等独立关系。公民完全依附于国家,与之相适应的是公民财产权的正当性完全依赖于国家立法机关。立法的缺陷造成实践中公民财产权在被征收或征用过程中很难得到有效保障。

笔者以为,随着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增强,宪法对财产权相关内容,包括私人财产权和公有财产权的规定也更加细密。宪法要逐步确立对各种经济主体的平等保护原则,要进一步加强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除对公民私有财产权规定进行调整外,“宪法从只确立公民财产权得逐渐向全面肯定包括财产权在内的各种社会权利过渡,为了强化经济制度的宪法地位,宪法开始用专章、专节或者更多的条款来对国家经济制度做出全面系统的规定。”如此,才能绘制出十六大报道中所描述的“形成与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的美好图景。

对于私有财产保护的认识 篇2

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我们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这与以往的社会制度有很大不同。由于是新生的制度, 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实践和摸索, 导致我们走过了一个非常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其间, 法律的变动, 特别是宪法的变动是非常频繁的。关于私有财产保护的法律也是如此, 出现了不少的曲折和反复, 但最终走上了正轨。

(一) 《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成立了联合政府, 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家。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规定了对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的保护。《共同纲领》第3条规定了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的宪法地位: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于1956年, 1954宪法制定时对私有制改革正在进行之中, 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消灭剥削阶级。在这样的背景下, 1954年宪法关于财产权的制度安排秉持了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原理, 突出强调了公共财产的重要地位, 并力图将私人可以拥有的财产范围限制在生活资料的范畴之内。 (1) 1954年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各种生活资料的所有权。此后, 由于我国政治社会的非正常化, 也引起了宪法的变动, 最终也体现在对财产的保护上。

(二) 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

1975年宪法第9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各种生活资料的所有权。”显然, 1975年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是相当狭窄的, 就连债券、知识产权等基本的私人财产权都被排除在法律保护的范围之外。 (2) 1978宪法的事虽然是在“文革”结束后制定的, 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年底召开的, 比制定宪法晚了将近一年, 因此在宪法的指导思想上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1978年宪法第九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生活资料的所有权。1978年宪法实质是对1975宪法的继续, 表明我国当时还没有完全摆脱“左”的思想的影响。

(三) 1982年宪法及其四次修正案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我国把经济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心, 并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和路线, 对市场的认识也不段深化。当时, 由于对市场的放宽, 民营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 有产者需要政府从法律上、制度上提供充分的保障并希望限制权力的干预从而保障私有财产的安全。1982年我国制定了新的宪法并且后来也发生了几次修宪, 也就是沿用至今的宪法。

八、二宪法开始重新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益, 第11条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第13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第13条采用了列举加概括的方式肯定了公民的财产权利, 从而使宪法保护的私有财产的范围有所扩大。到了1988年, 第一个宪法修正案又实现了对私营经济合法权益的保护。第一修正案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993年宪法修正案第6条重申了宪法第8条已规定的“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这一规定为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第15条所继续坚持。这可以看作是对农民某些私有财产的一种保护。1999第16条修正案规定:“在法律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修正案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地位提升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有财产地位的提升说明国家有加大对其合法权益保护力度的意图, 只不过这一意图是到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才得以明确体现的。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在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宪法第22条修正案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置于同等的保护地位, (3) 使得财产保护的范围更为广泛和全面。

二、我国宪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的发展规律

纵观新中国成立后对私有财产保护的历史, 不难发现我们走过的是一条曲折的道路。但是总体来看, 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是不断进步和完善的, 尽管中间也有一定的倒退。从新中国成立后对私有财产保护的法律来看, 宪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的发展变化具有以下规律和特点。

(一) 从法律的立法技术来看, 经历了一个从概括到概括加列举的过程

五四宪法采取概括式的立法方式, 以后的宪法则采取列举加概括的方式。概括式立法能很好地揭示所有权的本质属性, 但是由于法律用语的不确定, 造成对法律的理解有争议, 不利于司法实践。概括加列举这样的立法模式则有利于明确对私有财产界定, 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 概括性的也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做扩大解释从而利于保护财产的全面性。

(二) 从保护私有财产的范围来看, 经历了从生活资料到生产资料的过程

1954年突出强调了公共财产的重要地位, 并将私人的财产主要限制在生活资料的范围内, 1982年的宪法将私有财产的范围扩大到所有合法财产, 也包括生产资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生产资料才是私人财产的核心和关键。 (4) 最初只保护生活资料, 是基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程度, 当初对私有经济几乎是一概反对的, 认为只有公有制才是社会主义。2004年宪法修正则从根本上确定了国家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 对财产保护的范围进行了本质的改变, 将以往的所有权改为财产权, 财产的外延得到了扩大。就法律用语而言, 所有权只是财产权的一部分, 所以2004年以后的宪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才是真正意思上的, 才是完整的。

(三) 从制定的法律保护程度来看, 经历了由弱到强的变化

随着我国对私有财产认识的不断深化, 宪法对私有财产的地位也不断明确, 力度不断加强。1988年通过的宪法第1修正案则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宪法修正案第16修正案明确规定:“在法律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88年宪法修正案中规定国家允许私有财产存在和发展, 而1999年宪法修正案直接将允许二字去掉, 可见国家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是不断明确的, 不断完善和进步的。

(四) 对私有财产保护权的制度设计趋于完善

此外, 我国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的制度设计, 也趋于完善。2004年以前的宪法只是规定了对财产的保护, 却没有相应的救济措施。没有救济的权利不是真正的权利, 法律的救济主要体现在其公力救济的强制性。而2004年修宪则完善了这一制度, 规定对公民私有财产征收或者征用的给予补偿, 尽管这个规定不尽完善, 也是宪法保护私有财产的一大飞跃。

三、我国私有财产的宪法保护尚存在的缺陷

我国2004年宪法修改将私有财产保护明确写在宪法里面, 较以往而言这是我国宪法的巨大进步, 在我国法制建设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是, 尽管这将私有财产保护写在宪法里面是我国宪法的进步,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它的缺点。总体而言, 我国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并不是十分完善, 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将私有财产保护条款规定在总纲里面, 在法理上有失妥当

首先从立法技术而言, 总纲应该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对各章的具体规定具有原则和指导的意义。我国宪法各章规定的有国家机构、国旗、国歌等, 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对这些无指导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 私有财产保护条款不应该放在总纲之中。

其次从私有财产权的性质来讲, 其属于公民基本权利。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包括人格权、政治权和社会权三部分, “财产本身被认作是确定个人自治范围的法定尺度”。 (5) 所以, 私有财产权应该为人格权的重要内容, 应为公民的基本人生权利, 而宪法中没有将其上升为公民的基本人生权利, 实为宪法之一大缺憾。

实际上, 我国宪法之所以关于私有财产保护的条款放在总纲之中, 是与我国长期以来将财产权与经济制度紧密联系的传统认识有关的。宪法的第六到第十八条是关于我国国家经济制度的规定, 其中第十三条是保护私有财产的规定, 这样的安排无疑体现了前述传统认识的影响。十四大上, 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目标, 现在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健全和完善的时期。邓小平当年就说过, 市场经济只是手段,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都可以有。而产权制度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 只有严格加以保护, 才能保证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到经济活动当中。财产权应该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不应当受国家性质、经济制度的影响, 将其放在总纲中无疑带有很浓的政治色彩, 这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与全球贸易的理念是不相符合的。

(二) 与公有财产保护相比, 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力度仍然逊色很多

宪法第十二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从以上条文可见, 对公有财产的保护是无条件的, 并且强调神圣不可侵犯, 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则是有条件的, 刻意加上合法两个字加以限定。神圣二字带有宗教色彩, 西方国家用这个词, 有其宗教信仰方面的原因, 而在中国人没有相关宗教信仰背景下, 宪法使用这个词, 显然是凸显了公有财产相对于私有财产的优先地位。宪法中这样规定, 容易给群众造成一种误解, 对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是区别对待的, 是有差等的。合法这个字眼这也易导致群众对适用保护措施的财产无端生出合法或者非法的怀疑与争议。

(三) 关于私有财产的补偿的表述不清晰, 缺乏定量或定性判定

我国宪法中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进行征收或者征用给予补偿。目前我国宪法中只规定了对国家征收或者征用给予补偿, 却没有明确的说明应该怎样补偿。换言之, 就是对于私有财产的补偿的表述不清晰, 缺乏定性或定量判断。

(四) 关于公共利益概念界定不明确

我国宪法修正案中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可见, 公益性是征用的前提要件。其重要性首先在于, 缺乏公共利益的征用是违反宪法的, 即使给付补偿, 也不能视为符合宪法。 (6) 其次, 如果认可公益恣意确定而不对其作出明确界定, 那就很可能导致补偿变为救济, 因为补偿的范围往往难以覆盖所有的损失。事实上, 对财产征用一般不采取完全补偿原则, 即使在发达国家, 一般也只采用公正补偿原则。此外, 生计损失一般难以获得充分补偿, 而财产的特殊价值更加难以弥补。因此, 何为公益性必须明确。发达国家的立法及通则认为公益性应当包含两项内容:是必须有公共使用的性质, 二是必须有公共利益的用途。 (7) 我国《宪法》也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法”征用。但何为“公共利益的需要”一直没有明确。在我国的征用财产的实践中, 判断公共利益需要及其合理限度的权力主要集中于政治领导人和行政官员。虽然也有征求意见、人民代表表决等程序, 但是在一些重大项目的决策过程中, 领导意志往往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而许多被冠以公益之名的项目, 其公益因素十分有限甚至是根本就没有的。现实生活中, 政府经常打着经济建设的幌子作为“公共利益需要”而征用的现象普遍存在, 导致了发生大量的“挂羊头, 卖狗肉”的事。这实际上是计划经济思想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反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全民所有制企业没有自己独立的利益, 其代表的是国家的利益, 其建设事业的性质确实具有公共性。而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通过股份改造后, 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很少存在了。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 (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也) 无一不以营利作为根本目的。一般情况下已不再具有公益性或者说公益性不再那么明显了。

四、对我国私有财产的宪法保护存在缺陷的补救

由于我国宪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为了更好地保护私有财产, 也为了使我国宪法更加完善, 必须将宪法中不合理的部分加以补救, 就我的观点来看, 我认为应该通过以下具体措施加以补救。

(一) 通过宪法修改将保护私有财产写在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第三章

财产权在发达国家均被认为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而我国私有财产的保护却被贴上了政治标签。为了适应全球发展潮流和推动人权事业的发展, 我国应该通过宪法将其定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对与将私有有财产在宪法中规定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有两种做法。一是通过修改宪法, 二是通过宪法解释。赞同后者的观点认为:修改宪法不利于宪法的相对稳定性, 为了维护宪法的权威性, 不应该修宪。我个人倾向于宪法修改, 因为对公民的私有财产保护放在总纲中, 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错误, 即使通过宪法解释, 也会使整个宪法显得凌乱, 没有层次感, 不符合立法的技术要求和基本原则。对公民的私有财产的保护上升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即使现在不修改, 将来修改也是必然的。相比于宪法解释而言, 宪法修改则显得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更彻底、坚决,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甚至是一劳永逸的。

(二) 将“神圣”和“合法”带有易让人误解色彩字眼去掉

我国宪法中对公有财产保护的规定是:社会主义的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而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是: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样的规定明显给人的感觉就是公私财产差别对待。在法律中, 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其隐含的条件就是合法性。再将合法强调出来, 从立法技术上讲, 也无必要。这样规定还容易让一些人产生对自己财产合法非法的怀疑。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将这个小尾巴去掉, 以显示对私有财产保护的决心。

“神圣'”二字出现在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的宪法中, 无疑给公有财产笼罩上了尊贵的光环, 对私产的保护显得暗淡, 所以理性的做法应该是去掉神圣二字, 改为国家依法平等保护公私财产。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市场经济国家, 市场参与的主体应该是平等的, 最基本的就体现在对财产的保护上, 这样才符合市场经济中的公平的原则, 促进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将合法这个带有限制性的词语和神圣这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去掉, 我国的宪法才显得更加客观, 更加公正, 在公众心目中树立一种国家坚决保护私有财产并且公私财产平等保护的理念。

(三) 通过宪法解释界定公共利益

由于宪法对“公共利益'界定不明, 在我国当前各地方行政决策的民主性、透明性和科学性尚需加强的情况下, 容易导致恣意决议公益的情况出现, 从而使得不合理地征用土地等损害私有财产权的事件时有发生。防止恣意决定公益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从实际出发, 通过宪法解释明确公私利益的边界;另一种就是从程序出发, 建立以宪法为依据的民主决策程序, 限制政府滥用权力。两种方法之中, 前者很难提供判断公益的客观标准, 况且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不同时间和不同地区会出现不同情况, 宪法的解释很难放之四海而皆准, 投诸百世而不悖适。现实中可能会发生因征用私有财产而出现侵害公民权益而宪法中却没有相应救济条款的情况。相比之下, 后者则更具有现实意义, 可以充分利用现行的人大制度, 将征用私有财产的决定权交由地方人大掌握。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地方人大代表作为民意代表的作用, 从而使得商业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区分有较好的民意基础和程序保证, 以达到充分保障当地人民群众的利益的目的。虽然这样的成本高一点, 但能使得决策更加科学、民主, 除了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 也更加有利于加快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宪法,私有财产,保护

参考文献

小议私有财产的民法保护 篇3

关键词:私有财产;民法保护

一、私有财产的取得民法保护原则

当一个人出生时,他就成为民法上所说的自然人,具有了完全民事权利能力。这意味着他从此时开始就可以取得和拥有财产,任何人都不能侵犯和剥夺。但是要取得私有财产,不得违反以下三个原则:①合法原则。俗话说得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的生活中也都应该按照“君子”的要求,通过法律和社会公德许可的途径取得财产,否则法律不予保护,这就是财产取得合法原则。②公示原则。财产取得的公示原则,主要是指物权设定和变动的公示原则,意思是在财产交易的过程中,必须以公开的、外在的、易于查知的适当形式展示物权设定和变动的情况。根据《物权法》第6条确定的物权公示原则,只有完成相应的公示后物權才最终转移。即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③区分原则。合同作为财产取得的一个原因和基础,其效力不能以物权的变动是否成就(即是否完成公示)为判断标准,这在理论上被称作物权变动与其原因行为的区分原则[1]。《物权法》第15条、187条和212条确立了这项原则,将合同的效力问题从登记中解放出来,这种变化是我国物权立法的一个重大进步,有利于维护合同的效力和保护无过错方的利益。

二、私有财产侵权的民法救济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的私有财产受到侵害时,在民法范围内我们可以通过物权请求权和侵权请求权来寻求救济。具体来说就是:

(1)物权请求权又被称作物上请求权,是指当物权的圆满状态受到妨碍或有被妨碍的可能的时候,物权人为了排除或者预防妨害,可以请求对方恢复物权的圆满状态或停止侵害的权利[2]。物权请求权可以分为以下4类:第一,确认物权的请求权。根据《物权法》第33条的规定,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后,首先要确认财产的归属。因为归属不清不但不能确定谁是真正的财产权利人,也不能对权利人的权利进行保护[3]。第二,返还原物的请求权。《物权法》第34条明确规定,无权占有不动产或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如果原物在被别人无权占有期问产生了孳息,则财产权人在请求返还原物的时候还有权要求返还孳息。第三,排除妨害的请求权。根据《物权法》第35条的规定,当财产权的圆满状态受到侵占以外的方式的妨害时,财产权人对妨害人享有请求排除妨害,使自己的权利恢复圆满状态的权利。第四,消除危险请求权。物权法规定,当他人的行为或者设施可能造成自己占有物的损害,此种损害虽然还没有发生但是又确有可能发生,对此种危险财产权人也有权请求排除。这种权利主要针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妨害而言,只要将来有可能发生妨害,所有人就有权行使此项权利。

(2)侵权请求权。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财产受到侵犯时,只有物权请求权的保护还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我们要求无权占有人返还我们丢失的手表,如果手表被他摔坏或者被他不小心丢失而且再也找寻不到了,那么返还原物的请求权恐怕就不能发挥太大作用了,这时要行使侵权请求权。具体来说,侵权请求权包括两种:第一,恢复原状请求权。根据《物权法》第36条的规定,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这种权利的前提是所有人的财产还有可能修复或者有替代的一模一样的产品可供更换。第二,金钱损害赔偿请求权。根据《物权法》第37条的规定,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损害赔偿是最常见的一种民事责任方式,它既可以作为单独的一项请求权,又可以与其他请求权并用。比如加害人修复所有入的财产后,仍不能弥补所有人损失的,所有人还可以再要求赔偿损害。[4]

三、进一步加强私有财产的民法保护

1.不断完善立法体系

当前,从一定层面上,我国民法的具体操作性来说较为缺乏,甚至还存在一些领域没有实际法律条款的设计。那么就比较容易导致比较难依据与之相关的法律杜绝侵权行为的出现。与此同时,在我国时代不断进步以及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导致了我国公民私有财产出现了诸多问题,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还没有充分的将这些问题反映出来,需要通过立法程度对其完善,如此才可以从根本上杜绝侵权行为的出现。

2.加强法律监督

在法律执行环节中也因为法律监督体系的不完善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私有财产安全和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不断加强民法的法律监督作用。打击和监督违反了民法以及侵犯私有财产等等行为,国家应该对与之相应的监督体系进行完善,确保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进而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3.有效落实法律的司法实践

在保护公民私有财产上,最为重要以及关键的是进行司法实践,其对于公民来说,这是不断促进自己的权利获得实现的根本底线,只有从真正意义上落实司法实践,才可以是的公民感受到法律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此才可以树立起对法律的崇敬之情。落实法律司法实践,不仅仅是帮助落实民法保护公民私有财产,同时也可以帮助构建我国法律体系。

4.强调物权法的保护作用

为了平等保护国家、集体以及个人的私有财产不受到非法行为的侵害,我国出台了物权法,在这部法律中对物权法的种类做出了详尽的规定。从而有效加强了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力度,促使我国市场经济获得有序的发展。物权法中也对公民私有财产的归属和范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与此同事对业主在建筑物上享有的征收制度以及区分所有权等等全新的权利做出了详尽的规定,进而不断完善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总的来说,如果要发挥出民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作用,就要发挥出物权法的保护作用。[5]

参考文献:

[1]陈龙业.物权法百问通[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2]马俊驹,陈本寒.物权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刘凯湘.论基于所有权的物权请求权[J].法学研究,2003(1):28-30.

[4]陈芳.论私有财产的取得与保护.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7卷第4期,2010年8月.

对于私有财产保护的认识 篇4

转移私有财产属于非法转移财产吗

依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财产的所有权是有权处置个人合法财产的,如果么有财产是合法的,转移私有财产是不会构成非法转移财产的。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三十九条 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第四十条 所有权人有权在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用益物权人、担保物权人行使权利,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益。

什么是恶意转移财产

对于界定恶意转移财产,法律上是有所限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即作了规定。该司法解释188条明确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款第(六)项的规定处理:

(一)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交易财产、放弃到期债权、无偿为他人提供担保等,致使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

(二)隐藏、转移、毁损或者未经人民法院允许处分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的;

(三)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令进行消费的;

(四)有履行能力而拒不按照人民法院执行通知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

(五)有义务协助执行的个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的。

中俄私有财产保护之比较 篇5

关键词:私有财产权,宪法保护,征收

在苏联时期, 中国和曾是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俄罗斯联邦在政治经济体制上有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值得注意的是, 俄罗斯联邦1993年12月12日通过了现行《俄罗斯联邦宪法》。这部宪法的颁布使俄罗斯联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尤其是该宪法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 成为俄罗斯私有化运动的法律依据。2004年3月14日我国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这是中国现行宪法21年来第4次修改, 在这次宪法的修改过程中, 我们应当吸收《俄罗斯联邦宪法》的合理成分, 避免出现俄罗斯联邦私有化, 以期对私有财产保护制度提供借鉴意义。为此, 有必要对两国宪法中关于私有财产保护问题进行比较分析。

一、《俄罗斯联邦宪法》中私有财产地位的确立和私有财产的

历史上,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曾4次颁布宪法, 即1918年宪法、1925年宪法、1937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这4部宪法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对私有财产权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按照这几部宪法的规定, 解体前的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 具体包括国家所有制和集体农庄合作社所有制两种形式。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联邦面临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在1992年对1978年宪法所做的第7次修改中, 规定了在俄罗斯联邦财产所有权受国家的承认和保护, 国家为各种所有制形式提供平等的保护。这就为私有化运动奠定了法律基础, 也为1993年俄罗斯联邦宪法的出台做好了准备。

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联邦的现行宪法正式出台。这部宪法的第8条第2款, 第9条第2款, 第35条第1、2、3款, 第36条第1、2款都对私有财产保护问题做出了规定。《俄罗斯联邦宪法》第8条第2款以俄罗斯联邦宪法基本原则的形式规定:“在俄罗斯联邦, 私有财产、国有财产、地方所有财产和其他所有制形式同等地得到承认和保护。”该条款的制定, 取消了国家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形式, 确认了俄罗斯联邦的经济基础是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原则, 为俄罗斯联邦国家企业的私有化奠定了法律基础。

《俄罗斯联邦宪法》在确立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并存原则的基础上, 第35条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第35条第1款强调“私有财产权受法律保护”, 改变了以往只强调“社会主义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模式, 并在该条第2款中对私有财产权的权能做出了规定, 即“每个人都有权拥有为其所有的财产。有权单独地或与他人共同占有、使用和处置其财产”, “继承权受保护”。为了保障私有财产权的实现第3款指出:“任何人均不得被剥夺其财产, 除非根据法院决定”。“为了国家需要强行没收财产只能在预先做出等价补偿的情况下进行”, 限制了国家利用其特殊地位可能对私有财产权的侵犯。对于私有财产中最重要的财产———土地, 现行的《俄罗斯联邦宪法》打破了国有制土地一统天下的格局 (1991年年初, 俄罗斯联邦国有制土地为21560万公顷, 占总面积的100%) , 第9条第2款强调了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可以属于私有财产、国有财产、地方所有财产和其他所有制的形式, 打破了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只能归属国家所有的禁区。第36条进一步规定, 公民及其联合组织有权拥有作为私人土地。对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管理、使用和支配, 由其所有者自由实施。但不得破坏环境和损害他人的权利和合法利益。从此, 俄罗斯联邦的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确立起来。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联邦宪法》的颁布, 标志着俄罗斯联邦社会制度的改变, 其经济基础不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而是包括私有制在内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执行使得《俄罗斯联邦宪法》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得到进一步确认和具体化, 私有化运动在俄罗斯联邦迅速展开。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私有财产地位的确立和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中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 照搬原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认为要实行计划经济和公有制就应该是完全大一统的。依此, 中国从1953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 到改革开放初期基本上消灭了私有经济, 特别是在工业领域, 民营经济大约只占到百分之零点几的份额。可以说, 我们缺乏尊重和保障私有财产的社会与法律基础。如无保护私有财产的理念, 保护对象也不明确, 排斥对公民生产资料的保护, 仅仅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具体来说, 私有财产无明确的宪法地位, 只规定限制而无补偿机制。反映在宪法中, 新中国的前3部宪法几乎没有保护私有财产的内容, 而是明确提出了“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1978年以来, 中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 拉开了宪政建设的序幕, 并于1982年颁布实施了现行宪法。这部宪法一方面肯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成果, 另一方面又体现了改革开放的精神, 被公认为是建国以来四部宪法中最具科学性、稳定性、实效性的一部宪法。尽管如此, 为了适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巨变, 这部宪法已先后作了4次局部修改。每次修改都包含私有财产权的内容。从1988年修宪为“私营经济”正名, 到1993年将“市场经济”写入宪法, 再到1999年在宪法中明确“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中国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逐步推进。经过3次修改后的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经与原苏联的宪法有了很大的差别。例如, 该宪法第11条第2款写道:“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第13条写道:“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这些提法都涉及了私有财产保护问题, 但这些提法都没有明确规定对私有财产进行保护, 宪法强调的是“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与原苏联宪法中规定的经济制度没有本质的区别。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宪法缺少保护私有财产的条款, 已经阻碍了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私有财产者没有安全感, 财产向国外转移。在这种情况下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第4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以下简称《宪法修正案》) , 将宪法第11条第2款修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三、确立私有财产的地位和私有财产保护入宪后比较

从中国和俄罗斯联邦宪法关于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中可以看出, 俄罗斯联邦宪法关于“在俄罗斯联邦, 私有财产、国有财产、地方所有财产和其他所有制形式同等地得到承认和保护”的规定较完善, 中国1982年宪法在本次《宪法修正案》提出之前规定的既不明确又不具体, 两者存在很大差异。本次《宪法修正案》提出的“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是中国宪法的一个巨大改变。但, 现行的《俄罗斯联邦宪法》是对苏联剧变事实的承认, 使俄罗斯在一夜之间由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变成了“主权的、民主的、社会的和法制的”俄罗斯联邦国家, 这种“硬着陆”式的改革结果并不令人乐观。但中国此次修宪不但条件已经成熟, 而且有其必要。事实上, 走出所有制的藩篱, 对所有合法取得的财产实行不分公私的一体保护已成为建设市场经济和民主宪政过程中的基本共识, 本次《宪法修正案》的通过正顺应了这一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历史的潮流。

但“徒法不足以自行”, 中国若要获得修宪的成功, 就要做好确立私有制的地位和私有财产保护入宪后的相应工作。

(一) 私有财产的征收、征用问题在对私有财产征收或征用的问题上, 《宪法修正案》规定: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条建议明确了征收、征用的前提条件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不仅在宪法规定征用的基础上增加了征收, 而且强调了应给予补偿, 这是中国宪政制度的一大进步, 但这一规定与《俄罗斯联邦宪法》规定的“为了国家需要强行没收财产只能在预先做出等价补偿的情况下进行”存在着一个重大的差别, 这就是补偿数额问题, 《俄罗斯联邦宪法》只规定了征收, 并明确规定了征收补偿的数额;中国《宪法修正案》对征收和征用都做出了规定, 但没有明确补偿的数额。另外, 《宪法修正案》也没有解决征收或征用的程序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 将会在司法过程中出现混乱状态, 也不能有效地保护私有财产, 因此, 急需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中予以明确的规定, 这样才能保证公民的私有财产得到充分的补偿而不受侵犯;在征收、征用程序上也应借鉴《俄罗斯联邦宪法》的规定, 经过法院诉讼程序进行, 然后进行补偿数额的确定。

(二) 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所有权问题中国和原苏联一样, 土地及一些重要的自然资源都是公有财产, 同样“神圣不可侵犯”。

但俄罗斯联邦现行宪法规定, 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可以属于私人所有、国家所有、地方所有, 也可以是其他所有制的形式的财产。现在, 按照俄罗斯联邦总统于1993年10月27日发布的《关于在俄罗斯调整土地关系和发展土地改革的命令》, 公民和法人作为土地的拥有者, 有权出售、继承、赠与、抵押、租赁、交换地块或地块的一部分, 也有权把地块或地块的一部分作为股金转交给有限股份公司、股份公司、合作社的法定基金。与俄罗斯联邦宪法不同, 中国宪法规定了土地和自然资源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宪法修正案》只是在对土地的征收或者征用问题上做出了原则的规定, 没有提及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的所有权问题。而在现实生活中, 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在所有权问题上存在着许多问题, 尤其是农民的土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常常受到侵犯, 自然资源常常遭到破坏。因此, 有学者建议宪法应进一步确定私人对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所有权, 确立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公有和私有的平等地位。但并不是将公有土地和资源全部私有化, 在改革过程中, 可以先将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某些自然资源放开, 通过法律规定转变的程序将其私有化。土地等自然资源私有化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有效防止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滥用, 充分发挥它们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向文、宋雅芳.俄罗斯联邦宪政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李艳岩.基于宪法的中俄私有财产保护问题比较研究[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 (2) .

浅析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 篇6

一、财产权的概念辨析

财产权,从本义而言,是有关财产的权利。在经济学中,“财产”是指人身以外,能够为人所支配,可以用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物质对象。

我国目前关于财产权的概念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指具有一定物质内容或直接体现为某种经济利益的权利;一是指以财产为客体的权利。在英美法系中,财产权被认为是一系列与财产有关的权利的总和。而在大陸法系中,所有权被认为与财产权不同,其内涵仅仅与实体的物相联系。私有财产权,是指私人对财产所拥有的全部权利,是一个与公共财产相对应的概念。在法学传统话语中,财产权一般指私有财产权;在罗马法中,虽提到“私有财产”,但与公共财产的区分却无很大的实质意义。直到近代,启蒙思想家提出社会契约论,个人权利上升到社会的中心,私有财产至此才具有个人的意义。

至于财产权的本质,目前中外法学论著中关于权利的学说主要有六种:资格说、自由说、主张说、利益说、规范说、选择说。关于权利的性质,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财产权是多种权利的集合。英美普通法至今认可:“财产是一组权利。”大陆法系的代表性国家德国,其通说也认为财产指:“一个人所拥有的经济价值的意义上的利益和权利的总称。”传统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当代财产权利种类日益繁多,现代财产权的种类正不断扩大,把财产权看作是集合概念,有利于把未来新的财产权形式包容进其权利保障体系,进而更有效地保护公民的财产权。二是财产权是宪法基本权利。宪法基本权利往往被认为是宪法所确认的权利,即通过宪法规范对这些权利的内容加以表述和规定,并加以实施和保障。很多国家都把财产权看作是基本权利,并在国家根本大法中予以确认和保护,使其获得对抗公共权力的力量。

二、西方国家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

财产权一直被看作是社会稳定、安全、自由的象征性力量,各国宪政发展都把它作为其关键问题来看待。确立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大部分成文法国家宪法典都有着明确规定。比如德国宪法典中第十四条的规定,法国宪法序言的第一段以及其《人权宣言》的第十七条的规定等。这些国家都是宪政民主较发达国家,其宪法典也较为成熟。在世界各国宪法中,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障条款通常由三种条款组成:不可侵犯条款(保障条款)、制约条款(限制条款)和征用补偿条款(损失补偿条款)。不可侵犯条款,又称保障条款,是指对公民财产权给予宪法保障的基础性制度。近代学者们提出“天赋人权”,认为享有私有财产是人的自然权利。制约条款,宪法权利的界限主要体现在宪法权利的内在制约和外在制约两个方面。所谓内在制约,是指作为一种权利,其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对其行使不能侵犯或损害其他权利和其他主体的权利。所谓外在制约,是指现代宪法根据社会公共福利原则对经济自由所进行的限制。针对财产权,现代国家宪法较多规定可以基于公共福利的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限制。征用补偿条款,“征用”是指政府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条件,强制取得所有权人的财产并且给予补偿的行为。各国宪法规范对征用补偿条款的规定,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强调征用的目的,即征收公民财产必须是为了公共利益而非其他私利;二是征收和征用必须给予“正当补偿”。

三、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的现状与不足分析

1.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现状

1949年《共同纲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其中它规定了对私有财产和私营经济的宪法保护的基本原则,这应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954年宪法则在内容、形式和程序上都比较规范,较《共同纲领》而言,对私有财产的保障有较大发展。1978年宪法继承了五四宪法的一些基本原则,但当时民主和法制还不健全,致使七八宪法还保留着1975年宪法的痕迹,存在明显缺陷。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通过的。1982年宪法是在继承和发展1954年宪法基础上而发展的。1982年宪法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确认了我国今后的根本任务,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现行宪法,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经历了四次部分修改,在私有财产权的保障方面,主要体现在现行宪法的第6、8、10、11、13和42条的规定上。

从我国私有财产权宪法保障的历史回顾可见,新中国建立后,对以私有财产权为代表的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是重视的,历次宪法都有明确规定。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历次宪法并没有得到真正实施。现行宪法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较大改进和完善,对私有财产权的保障也是如此。特别是2004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我国的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起到了重要改进作用:一是确立了私有财产权是宪法基本权利的性质,提高了宪法保障的力度。二是扩大了私有财产权的保护范围,通过对原来第13条规定的取消,使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具有开发性。三是完善了私有财产权保障条款的规范结构。2004年第四个宪法修正案中,宪法第13条增加了一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损害补偿条款缺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因为,从保障条款的规范体系上看,现代西方各国财产权的宪法保障规范大多由不可侵犯条款、制约条款和损害补偿条款三层结构构成。这三层结构逐层展开、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深具内在张力,然而又是相对严密、相对自足的复合机构。

2.我国现行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规范的不足

尽管我国现行宪法在财产权保障方面相比于前几部宪法有较大改进,但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保障制度,仍有些不足。比如:保障位置的模糊性。现代西方国家对宪法对有关财产权保障的规定,一般都放在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系之中。我国宪法所规定的私有财产保障,则主要条款放在《宪法》第一章“总纲”部分,而不是放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一章。这种体例使财产权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性质具有模糊性,我国宪法并没有把私有财产权看作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是把财产权问题主要作为国家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把公民的私有财产权主要理解为所有制的一种形式。

保障制度的倾斜性。我国现行宪法第12条明确宣布“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由此可见,其在对私有财产权进行保障的同时也对“社会主义公共财产”进行了规定。与公有财产相比较,私人财产处于从属和被支配地位。相对于公民个人的私有财产权,现行宪法对公共财产的宪法评价更为积极,两种保障制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倾斜状态。其中,第16修正案“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也反映了现行宪法对公私财产的不平等保护。总体而言,我国对财产权保障制度的规定仍不够具体,财产权的制约条款尚不够明确,征用补偿制度也未作详细明确规定。并且,保障公民财产权的宪法规范需要其他相关法律将其具体化、明细化,以确保国家权力不被滥用;同时,行政程序也需要进行法律化,以避免出现征用程序既不“正当”,国家赔偿也不“公正”的实践情形。

四、我国私有财产权宪法保护的完善

1.我国对私有财产权侵犯的现实状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法治观念的普及,国家不断加强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力度,但仍存在着限制财产权、侵犯财产权的状况,比如:

立法侵害。我国现行立法体制是统一多层级的立法体制,存在不同层次的立法行为。一方面,保证了国家制度的统一;但另一方面,多层级的立法体制也同时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在财产权方面,对财产权的不当限制和侵犯在较低层次的立法活动中较普遍。例如:规章以及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随意设立各种限制和剥夺公民财产权的行政措施。

行政侵害。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对公民财产权的侵害,是目前实际生活中最为常见,也是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比如:房屋拆迁过程中拆迁理由不充分、补偿不公、安置不当等问题。

司法救济不力。司法救济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最后一道屏障,“无救济就无权利”。目前,我国对私有财产权侵害的司法救济领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对司法执行上普遍存在执行乏力的现象,不少当事人难以真正通过司法途径获得对受损财产的实际补救。

2.我国私有财产权宪法保障的完善

私有财产权作为宪法基本权利,其保障历来是世界各国宪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已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包括民法、刑法、行政法在内的法律保护体系。但现行体系还并不完善,对私有财产权长期以来的漠视仍在社会各方面体现出来,尤其在行政权的行使范围。因而,我们有必要在法律架构上更好地完善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尤其要完善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制度。建议如下:

进一步完善保障私有财产权的宪法规范。如前所述,我国现行宪法对财产权的制约条款尚不明确和科学,只有“公共利益目的”的限制,应增加法律保留原则;征用补偿条款实际还很含糊,应在补偿之前增加“公平的”之类的限定词;同时,原则性、概括性的宪法规范还需相应的配套法律规范,对其加以补充和细化。如对土地征用制度的限制等,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加以明确。另外需制定、完善其他相关法律,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保障私有财产权的完善的法律体系。如通过对《物权法》、《国家补偿法》、《土地管理法》的修改等。再者,我国财产权的保障规范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通病,因此有必要增加“不得限制或剥夺公民的财产权”,“非经正当的法定程序”的程序性保障条款,使私有财产权的宪法规范才更为严密规范。

建立完善的违宪审查制度。违宪审查是指享有违宪审查权的国家机关通过法定程序,以特定方式审查和裁决某项立法或行为是否合宪的制度。它是宪法监督的重要手段。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了违宪审查制度,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监督宪法实施,享有违宪审查权。但现行的违宪审查制度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为审查主体不明确、内容不全面、方式比较单调、程序不健全等。只有完善违宪审查制度才能及时发现违宪立法并加以纠正,从而有效防止立法权对公民财产权的侵害。

加大对行政权的控制。宪法的本质在于通过规范公共权力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目前对我国公民财产权的侵害大多来自行政机关,我国行政权在权力范围、幅度及强制力方面都较大。对行政权的控制,一方面可通过加强立法来规范行政权的行使。如完善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征收征用法。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司法权在西方各国而言历来被认为是公民权利的最后一道屏障。因而,我们有必要强化司法权的制约作用,主要可通过公正高效的司法救济程序保障公民受到侵害的财产权得到补救。如尽可能地扩大公民行政诉讼的范围;切实保障公民要求国家赔偿的权利等。

参考文献:

[1]曾尔恕.《美国宪法对调整经济生活的作用》.《比较法研究》,2002年第3期.

[2]郑少翀.《私有财产的宪法保护》.《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8期.

[3]李累.《美国宪法上的财产征用制度》,第6、12页.

[4]林来梵.《论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法商研究》,1999年第3期.

[5]周叶中.《宪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3页.

[6]刘建军.《宪法上公民私有财产权问题思考》.《政法论丛》,2004年第5期.

[7]董和平,韩大元,李树忠著.《宪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8][法]莱昂狄骥.《<拿破仑法典>以来私法的普通变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0]李累.《美国宪法上的财产征用制度》

[11]杨海坤主编.《宪法基本权利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林来梵著.《财产权宪法保障的比较研究》.张庆福.《宪政论丛》,1999年(第2卷).

[13]季卫东.《宪政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上一篇:安全生产工作报告例文下一篇:演员演出合同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