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的摸底试题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升初语文的摸底试题(精选10篇)

小升初语文的摸底试题 篇1

“鼎”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再查音节_____。“鼎”字有如下解释:①古代蒸煮用的器物;②三方并立;③大;④正当,正在。在下列词语中,“鼎”字应选择的解释写在词语后面的()里。钟鸣鼎食()鼎鼎大名()三足鼎立()鼎盛()。你还能写出两个含有“鼎”字的成语吗?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读拼音写词语。5分

jùn 严()()工()马 英()()俏

jí 编()书()聚()荆()狼()

三、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下面各组词语。3分

1、元宵节 除夕 重阳节 清明节 春节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肠 胃 大肠 嘴 肛门 食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词 唐诗 汉赋 明清小说 元曲 ____

四、选择题。5分

1、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杂伴 截然 荒乱 坐无虚席 B、尖税 演绎 锻炼 肃然起敬

C、幢憬 敦厚 蒜瓣 万丈更新 D、和睦 旷野 爆竹 蜂拥而至

2、下面加点的汉字的部首和音序都正确的一组是()

A、蒸(灬 z)容 B、瞅(目 Q)见 C、豁(谷 H)达 D、优雅(隹 Y)

3、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头涔涔(cén)空地(kòng)屏(bǐng)息 B、徘徊(huí)汲(xī)水 膝(qī)盖

C、鼻涕(tì)一摞(luò)碗 哲(zhě)理

4、依次填入文段空缺中,正确的一项是()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___, 流出了___________, 流出了___________。

①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 ②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③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①②③

5、下列句子词序变化后差别最大的一句是哪一句?()

A、他家来客了。-----他家客来了。B、他都问过谁?-----他谁都问过。

C、也只有他这样怕冷。----这样怕冷只有他。D、有你们看的书。-----书有你们看的。

五、将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归类。2分

1、①名义 ② 莫名其妙 ③不可名状 ④名落孙山()

()和()加点字意思相同。

2、①座无虚席 ② 不虚此行 ③虚度光阴

()和()加点字意思相同。

六、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3分

1.“刑、胖、旺、鼎”这四个字都是后鼻音。()

2.“这个理由很勉强,恐怕说服不了他。”和“他咬咬牙,又勉强走了几步”两个句子中“勉强”一词的意思相同。()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引用了司马迁的名言论证了为人民服务要有正确的生死观。()

4.“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一句是说能力最薄弱的就是他们了。()

5.“怖”和“瀑”的声母相同,“胖”和“旺”的韵母相同。()

6.《灯光》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这件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七、用“然”字组6个词,并能从中选出合适的词填在句中的括号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聆听着________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

(2)我翘首远望西南方,_______有许多黑点向这边移动——灰椋鸟_______开始归林了。

(3)________地观看白鹭低飞的情景,可以说是乡村生活中的一件乐事。

(4)传说乾隆皇帝南巡到太湖的东山,也被碧螺春茶深深吸引住了,_____ 泼墨挥毫,写下了“碧螺春”三字。

小升初语文的摸底试题 篇2

一、这道小升初考试题暴露的问题

(一) 不适合考小学生

我们先来认识试题中的两个关键词:“知识”与“命运”。“‘知识’是:1.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2.指有关学术文化的。”“‘命运’是:1.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2.比喻发展变化的趋向。”这两

入社会, 从没品尝人生酸甜苦辣的小学生来说, 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尤其是对这两个词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理解与把握是比较困难的。因此, 要想他们很好地作答此题, 是不现实的。不要说那些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学生, 就是成人, 或是饱经沧桑的耄耋老人, 对这个问题都难以做出较为科学而全面的回答。人们常说,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由此可见, 能够真正领会“命运”内涵的人, 必须是成人, 或具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 让一些乳臭未干的小学生来谈“知识”与“命运”的关系实在太离谱。将那些考大学生, 抑或考职业人群的内容拿来考不谙世事的小学生, 可想而知, 这样的试题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作为“思想品德”学科考试题, 就更显得荒谬了。

只要在网上键入“命运”一词, 网友们对“命运”的解释或理解五花八门, 各不相同。笔者想问一下这道题的命制者:你们能结合社会实践、现实生活、国家政治制度和教育方针政策等科学而全面地阐释那道题吗?如果作为已经经历社会风风雨雨的命题者 (成人) 都不能对那道题做出科学而全面的阐释, 甚至感到模模糊糊, 却将它拿来考那些乳臭未干的小学生, 岂不荒唐可笑?

所以, 这道题不适宜小学生作答, 是一道考错了对象的考试题。

(二) 缺乏思想性和科学性

命制试卷是一项神圣而严肃的工作, 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如科学性原则、思想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等, 既要体现试题的效度, 又要确保试题的信度, 尤其要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力避和远离消极、腐朽的试题内容。至于小学生试题, 更要注意思想性和科学性, 因为小学生的是非观念还未形成, 辨别良莠信息的能力差, 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信息的影响, 因此, 必须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等。

笔者特意询问过几个考生, 问他们是怎样作答的, 有的说知识能改变命运, 理由还蛮多。——这些小考生大部分是平时聆听了一些心怀“知识能改变命运”思想观念的老师的说教而产生的一种“鹦鹉学舌”般的模仿行为, 并非对问题有了切身体悟和实质性的理解;有的说知识不能改变命运, 因为“命运”是上帝制定的, 人是无法改变的;有的说, 一个人仅有知识, 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身体等, 知识是无用的……真是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这是因为试题内容远离了考生——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等缘故。可见, 让小学生来谈“命运”, 而且还是在神圣的升学考试题中谈“命运”, 难道不是有问题吗?尤其是“命运”一词带有一定的“消极”和“迷信”色彩, 试想, 这样“阴暗而灰色”的问题叫小学生来思辨, 难道不怕这些“阴暗而灰色”的因素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小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与其将这道题命名为“知识能改变命运吗?为什么?”, 还不如将其命名为“读书有用吗?为什么?”将“知识”改为“读书”, 贴近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 显得直白, 易于理解, 便于作答;将“能改变命运”改为“有用”, 题目意思显得更具体, 更大众化和口语化, 尤其是没有了迷信色彩。这样一改, 既有助于学生对试题第二问的“为什么”的作答, 还增强了该题的思想性和科学性。

(三) 传递的思想观点有碍教育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 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可是那道试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是“知识能改变命运”。很明显, 试题向人们传递了这样一种错误信息:“知识是万能的, 只要有了知识, 就万事大吉了, 人生就衣食无忧了。”所以, 该题的思想内涵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国家法规相悖。依照那道题和该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来推理, 在学校教育中, 教师只要向学生灌输“知识”就行了, 没必要进行道德、情感、意志和个性等的教育, 也不必关注学生的身体;学生也不需要具备崇高的思想品德、丰富的情感、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身体素质等。

笔者斗胆地说, 我国教育经过了数十年的改革和发展, 各种各样、各类名目的改革此起彼伏, 耗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得不偿失, “穿新鞋, 走老路”, 是每次教育改革的最终“收获”, 甚至还有“今不如昔”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倡“因材施教”, 《礼记·学记》要求教育活动“不陵节而施”等等) 之嫌。在“知识能改变命运”的思想观念指导下的教育, 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命运, 教育不讲“个性”, 漠视“差异”, 师生成了知识的奴隶, 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 成年累月被“知识”撕扯着灵魂和肉体, 久而久之, 学生的灵性被死记硬背的“知识”吞噬殆尽, 失去了创造力, 成了外国人眼中的“标准学生” (只会背标准答案的学生) 。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失去了自尊, 丧失了自信乃至生活的勇气和兴趣, 走向了沉溺网吧、早恋、酗酒、抢劫、杀人或自杀的道路, 使社会、家庭陷入痛苦的深渊。在教育的世界里, 科学、理性和人性已经渐行渐远。究其原因, 其中最主要的一点, 就是“知识能改变命运”这一原始的教育思想观念在捣鬼。。

“在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的刘道玉看来, 知识能力的过度开发会抑制人的能力和发展。保持第一名要用掉学生太多的精力, 状元不能代表什么。”“北大清华几乎招去了所有的状元, 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又怎么样?如果继续争状元, 过去让我钦佩的北大清华就没有前途没有希望。”所以, 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

(四) 试题命制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责任心存疑

由上可知, 这道试题的命制者, 要么是专业素养问题, 要么是工作随意性问题, 这是当今社会教育越来越变得“混乱”或“无视科学”的例证。

为验证当下教师的专业素养, 主要是教育思想观念和专业水平, 笔者特意咨询过二十几位中小学教师, 笔者问他们:“知识能改变命运吗?”绝大部分教师回答:“能”, 只有少数几个教师回答:“不能”, 都列举了一些实例加以证明, 在这里不复述, 我们可以想象到。由此可见, 我国教师队伍的教育思想观念停滞不前或倒退现象严重, 专业化水平低下, 这样的教师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吗?回答肯定是否定的。因为教育思想观念决定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模式, 具体包括教师对教育和学生的认识及态度、对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

二、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知识是死东西, 是一些没有生命的符号系统, 需要人的智慧系统来激活, 只有激活了的知识系统才能与人的智慧系统一道活动 (工作) 起来, 知识才能转化成生产力, 才能成为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否则, 知识只能像那些堆在废品仓库里的破铜烂铁一样, 只有将破铜烂铁投入炼钢 (铁) 炉里冶炼之后, 才能变废为宝。可见, 缺少了人的智慧, 知识毫无用处。

每次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赛, 一等奖都是非我国中学生莫属, 为何我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钱学森生前多次向温家宝总理质疑:“我们的学校为何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的话可谓寓意深刻。难道是我国的地理位置风水不好、不吉利, 影响了贵人的诞生?绝对不是!原因是我国的政治制度与管理体制制约了人才的发展, 我国目前尚不具备诞生和孕育杰出人才的环境和条件, 一是体制和制度的制约, 二是恶性循环的落后的经济条件的制约。

战国时期的赵括饱览兵书, 说起带兵打仗头头是道、满腹经纶, 可是他父亲死后, 赵王叫他带兵打的第一仗, 四十万将士全部被秦军活埋, “知识”最终带给赵括怎样的好“命运”?还如近些年高校频发研究生、博士生杀人或自杀事件, 能说这些人没知识吗?但他们为何自毁美好前程?主要原因有四:一是缺乏心理调控能力;二是私欲 (如虚荣心) 得不到满足;三是极端个人主义;四是漠视生命, 情感缺失等。所以, 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在自杀前留下遗言:“知识不能改变命运”, “男子研究生毕业未找到工作回家种田, 父亲气急服毒”。

“……所谓‘知识改变命运’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李昌平早就说过, 农民的贫困是制度性贫困, 科技未必能够帮助农民致富, 反而会让农民更加贫穷;教育也未必能够让农民在未来致富, 却极有可能让农民在当下致贫……在社会底层的某个个人因为苦心读书, 龙门一跃, 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从而命运得以改变。这些故事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个人, 可能是成立的。但是, 一个山村的整体, 却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而得到改变。正如一个打工妹, 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成为打工女皇, 居于跨国公司副总裁的高位, 但是打工妹这个阶层的整体, 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命运”。

由此可见, 知识是不能改变命运的。唯一能改变命运的, 是重视知识, 尊重人才, 不折不扣、一以贯之的国家政治体制和管理制度。

三三、规范教育行政决策和行为的设想

为了使教育行政部门真正起到监管、指导、引领教育的作用, 使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和行为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教育规律, 提升教育行政部门自身形象, 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效能, 国家和有关部门务必着实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提升教育科研人员的专业水平

命制中小学毕业或升学考试题的人一般是当地教育科研部门的教师或管理者, 要想各种考试的试题尽可能不出问题, 使每一个试题都具有价值和意义, 实现试题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激励性、有效性等和谐统一的目的, 党和政府必须建立教育科研人员学习考评制度, 促使教育科研人员边工作边学习, 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提升专业素养, 确保教育思想观念和专业能力等与时俱进, 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成为当地教育队伍中的领头羊, 具有引领所在地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观念更新、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水平提升、教育实践能力提高的本领, 不至于沦为一般教育工作者, 甚至落后于一般教育工作者。

(二) 进一步完善教育监管法规

时至今日, 我国仍然缺乏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和行为的监管法规, 引发了诸多教育事故, 给教育带来了不少损失, 但由于追究责任人责任的法规缺失, 事故责任人即使有错, 甚至犯了罪, 也毫发无损, 助长了教育行政部门某些人的乱作为或不作为恶习, 扰乱了教育秩序, 本是维持和确保教育工作正常开展的教育行政部门, 变成了扰乱“师心”、制造教育混乱、阻碍教育与师生共同发展的帮倒忙者。因此, 进一步建立健全针对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法规, 对一些教育事故, 如前面谈及过的地方教育科研部门随意命制试题以及后面谈及的教育行政部门违法违规审批、兴办义务教育阶段重点中小学等, 要有追究责任的法律依据, 以此严肃和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决策和行政行为, 促使其科学决策, 严谨办事, 最终促进教育的正常化和科学化。再就是国家要建立社会、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监督举报机制, 赋予社会、家长、学生对教育行政部门的乱作为行为的监督、举报权利, 给社会、家长、学生提供监督、举报教育行政部门乱作为行为的平台及路径。

(三) 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办选拔性入学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还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依据上述法律规定, 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审批或默认兴办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更不能带头或亲自操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选拔性入学考试, “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和民办中小学都必须均衡编班, 不得通过入学摸底考试、面试等手段, 对学生进行分等次编排所谓的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据笔者所知, 不少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提升自己所在地区的教育质量和升学率等, 置国家法规于不顾, 或亲自督办, 或睁只眼闭只眼, 大办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主要是中学, 这种情况十分普遍, 前面说的那个试题就是出自该县小学毕业生升该县的重点初中 (这个县有两所重点初中。该县每年近两万名小学毕业生, 两所重点初中每年共招生五百余名新生, 升学率只有25%左右, 比当今考重点本科还难) 的文化测试题。初中阶段分重点学校 (班) 和非重点学校 (班) , 这样会加剧学生的两极分化——好学生放在一起, 自然会更好;差学生放在一起, 只会越来越差, 因为他们失去了榜样和目标, 已经被学校和社会贴上了“差生”的标签, 自尊和自信失落, 加之缺乏优秀师资和应有的教育资源, 这些学生还能“优秀”起来吗?此等教育, 严重侵害了青少年学生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所以, 国家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和惩处那些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的审批部门的责任人, 迅速取缔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班) ”, 这是为学生减负, 实现教育公平,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

摘要:今年我国南方某县的小升初考试“综合科“”小学品德”部分有这样一道题“:知识能改变命运吗?为什么?”该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是“:知识能改变命运。”一看题目和“标准答案”, 就觉得这是一道既不适合小学生作答, 又缺乏思想性和科学性的试题。“知识能改变命运”的传统思想观念, 长期以来制约着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及规格。制定和完善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行为的监管法规, 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 是实现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知识,命运,试题,问题,小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2006 (6) .

[3]中青在线.北大教授:大学正培养利己主义者[DB/OL].

[4]张淑玫.男子研究生毕业未找到工作回家种田, 父亲气急服毒[DB/OL].

[5]田松.什么知识, 改变谁的命运[J]领导文萃, 2009 (2) .

小升初衔接:如何学好初中语文 篇3

关键词:小升初;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027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无论是在学习心理,还是在语文目标的落实上都有很大不同,并且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和教师教学的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们要从小学“保姆式”的管理和学习方式中向中学“自主式”的学习方式过渡。因此,在初中语文学习中,需要注意调整心态,调整学习方法,将小升初语文衔接好,以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势。下面,笔者就从五个方面来谈一下“小升初衔接:如何學好初中语文”这个话题。

一、初中语文的特点——“新”

1. 古诗文大量出现。在选文上更加注重文言课文和古代诗词的收录,今后的中考语文卷也必将在这两个方面大做文章。

2. 文学作品比例大增。在现代文选文上更倾向于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篇幅普遍较长,文学化趋向明显。

3. 作文更加注重真话、实话、心里话,反对假话、空话、套话。作文形式更趋向于开放、宽泛、灵活,给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和充分展示才情的空间。

4. 学习方式更强调自主、合作和探究,教师在课堂上将会少讲,更多的时间将让学生多读、多看、多写、多背、多思考、多讨论。

5. 语文评价的内容将以能力立意为主,更趋向于大语文的范畴,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强调朗读的方法与技巧。

二、初中语文学习的关键——兴趣

要想学好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学生们都认为语文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灵活性差,知识太死。其实不然,语文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开放性。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语文,只要有意识地学习,在生活的任何场合都可以学到语文。因而语文具有最便于自学的突出特点。二是情感性。“文章不是无情物。”不仅文章,就连我们民族的文字也个个充满着感情色彩。教师带着感情教,才有可能教好;学生带着感情学,才有可能学好。离开了感情因素去单纯地学知识,是导致学生对语文厌学的重要愿意之一。三是灵活性。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呈现线形或链条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因而语文学习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是很严格的,是相对而言的。学习语文不能搞自我封闭,机械死板地学。

三、初中语文学习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语文学习的有力保障。从总体上来说,语文的学习习惯就是听、说、读、写的习惯。1. 在养成预习习惯的同时,还要思考和记忆,注意记重难点。除此之外,多发言,发言时注意表达清楚流畅,并懂得讲礼貌。2. 要养成对文本质疑的习惯,也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手段。3. 养成自评作业的习惯。从方法上进行引导,学生自行批改,及时改错,从而及时地反馈出学习的效果。4. 要养成学完后应及时复习,再做作业的方法。5. 读的习惯,不仅仅是读课本上的课文,还应提出读书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养成制作读书卡的习惯,培养圈、点、评的习惯。6. 查工具书的习惯。7. 养成善观察、多练笔的习惯。调动多种感官搜集资料,积累资料,筛选资料。8. 书写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平时要多多练字,注意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在作文评比中,书写尤为重要,书写潦草得不到高分。

四、初中语文学习的策略

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比小学阶段更为系统和完善。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有规可循的,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人文性”决定了其思想的广度和深度,而“工具性”则体现了其实用与具体操作的可行性。语文学习方法的摸索和形成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要给予正确的指导,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做有心人,不断加强积累,并使其上升为一种为我所用学习的策略:

1. 要学会有计划地学习

初中的学科较多,学习内容多而且深。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好计划是很重要的。比如:有计划地预习课文、复习练习,有计划地安排阅读课外书籍(大量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有计划地进行练笔(日记、随笔、作文、素材积累等),有计划地随时查漏补缺。

2. 分模块巩固与加强

语文的知识点相对琐碎,学生们难免有无从着手的感觉。因此,初中阶段一般将语文知识点划分为基础知识(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标点符号);积累运用(创造性地理解运用所积累的语文知识进行古诗文的默写及阅读分析、进行口语交际的创意表述和理解);阅读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体、阐明观点,探究真理的议论文体、说明事物特征、传播科技文明的科普文章等);写作方面:能写叙事条理清楚、观点鲜明正确、感情真挚生动、描写细致传神的各类文体的大作文。这几大模块成为语文学习重要的“攻关对象”。

3. 发现规律,举一反三

具体到每类知识点的学习,又都是有一定的规律或方法可循的,只要学生们善于发现、总结,就一定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以古诗文阅读为例来说,品味诗中所流露的情感是同学们遇到比较多的一类题,仔细总结不难发现,诗人往往会寓情于景,因此学生们在回答此类题时注意剖析诗中所写之景,体会其“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奥妙,便很容易把握诗人在诗中所流露的情感了。

4. 勤阅读,广积累

这两种策略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秘密武器”,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语文学习的真谛,因为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积累是不可忽略的。学生语文素养的绝非一日之功,广泛的阅读和积累,能厚实学生的语文功底,潜移默化地提升其文化内涵,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表现在写作上:阅读面宽,积累丰富的同学一般写作能力都比较强,他们的文章往往能具有深远的立意、深邃的思想和充满情感和智慧的表达。我们的阅读积累,除读《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上的必读书目外,也可读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一方面积累好词、好句、好的写作素材,一方面也学习优秀作品在表情达意、阐释道理方面的技巧。

五、初中语文学习的方法

1. 基础知识 —— 生字词(包括文下注释和文后“读一读 写一写):要求自己能够会读、会默写,重点词语弄懂词义。 2. 要求背诵的课文、古文及诗词:要求学完即会背;对课外古诗词要求每天(指有语文早读的日子)背一首。 3. 练习中的阅读:要求每篇必做,且必须认真做;用好配发的语文练习,教师讲解阅读过程中,注意总结阅读方法。 4. 每周一篇作文,一篇美文贴评,小作文随课文要求安排;平时多看《语文报》和各大报纸的作文周刊。 5. 作业要求:态度认真,书写工整。 6. 每节语文课两分钟名人名言积累交流。7. 语言积累:要有语言积累本,摘抄词、句、段、成语、名人名言、名诗佳句或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段落。

最后,笔者希望大家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获得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以日积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小升初语文试题 篇4

miǎn kuí hú lún náo

勤( ) ( )梧 ( )吞枣 阻( )

yì cuò mì

( )扬顿( ) 静( )

二、用横线找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1.正(zhēnɡ zhènɡ)月到了,闰土来到我家帮忙看管供(ɡōnɡ ɡònɡ)品。

2.三更(ɡēnɡ ɡènɡ)半夜,我家的狗叫个不停,可能有贼!

3.闰土颈上套一个明晃晃(huǎnɡ huànɡ) 的银项圈。

三、我能找出下面成语中写错的字,并改正。(3分)

阴谋鬼计( ) 走头无路( ) 一诺千斤( )

甘败下风( ) 一如继往( ) 金榜提名( )

四、判断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填在括号里。(5分)

1.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 )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

3.这天气真冷,都快把我冻成冰了。 ( )

4.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

5.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

五、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我能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里是街道,哪里是小巷。

改成反问句: 。

2.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

改成肯定句: 。

3.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仿写一句)

4.用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

5.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成转述句: 。

六、语言积累。(共6分)

1.造物无言却有情, 。

2. ,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3. ,不能动人。

4.珍惜自然资源, 。

5. ,俯首甘为孺子牛 。

6.写一句课外积累的类似的句子:

小升初复习语文试题 篇5

玛丽居里____________的形象定格在历史上,她的美丽不仅在于 ,更在于 ,她 、、、,她的“美丽”流传于世,迄今百年有余。(请在横线上填上四字词语)

2、文章看似很散,选取了三个事例,通过对比、联想等方法,展现了居里夫人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请你选取其中一个事例,展开合理想象,把居里夫人的形象写具体。

3、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这种方法常常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你也能用倒叙方法写一个开头吗?

4、语句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了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了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这个语句,写得非常好,好在哪里?你能模仿着写写这样的句子吗?

19 千年梦圆在今朝

练笔设计:

1、成语练习。

①自学课文,摘录并写写表示飞天梦想的成语。

②有好些成语来源于神话故事,请选择一个写成100字左右的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梦想变成现实过程中,一个个事例,并按时间顺序缩写成简短的文章。

古代,人们只是 ,到了明代,万户 ,

小升初复习语文试题 篇6

gǔn tàng fù shuì xī rǎng xiōng pú kū téng

( ) ( )( )( ) ( )

léi ting tóng kuī wāng yáng hàn liú jiā bèi

( )( )( ) (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

长途( )( ) ( )( )汹汹 大发( )( )

神( )( )大 天( )地( ) 生气( )( )

( )( )一动 武艺( )( )

3.形近字组词。(6分)

旺( ) 陕( ) 卵( ) 脯( )未( ) 邓( )

汪( ) 浃( ) 卯( ) 哺( ) 末( ) 郑( )

4.选词填空。(4分)

⑴人们苦苦 (请求 哀求 祈求)天帝, (请求 哀求 祈求)他斥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

⑵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无边的黑暗中, (熬过 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

⑶直到现在,希腊人对普罗米修斯仍然十分 (敬佩 敬仰 佩服),称他是“人类的大恩人”。

小升初语文复习试题 篇7

Fū yǎn tì tóu chóu huà shū jí tí chàng

( ) ( ) ( ) ( ) ( )

Zhǔ fu xiāng yá shuǐ zǎo zhù cáng chéng qīng

( ) ( ) ( ) ( ) ( )

Xún huán tán huā gē da qī wǔ jiān ruì

( ) ( ) ( ) ( ) ( )

二、补充词语(16)

相( )为( ) 有( )必( ) ( )花( )草 ( )( )不理

三( )五( ) ( )( )夜游 如( )如( ) ( )( )不备

四、默写填空(15)

1、假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 ,

, , , ,这是不是一个理想的境界?

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看吧, , ,

。 山尖全白了,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 , , 。

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 篇8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móBng

CjìnDjǐn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要言不繁矫枉过正休养生息别出心裁B.插科打浑蜂涌而上准备就序因地制宜

C.重山峻岭融汇贯通烦燥不安顶礼模拜D.明火直仗椎心痛恨一脉相成附庸风雅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________无穷。②他是被________迫而跟从别人做坏事的。

③琳琳优美的演唱,赢得全场观众一片喝________。④瞧她那________得意相,一定又有什么高兴事。

A.以至 协 采 副B.以致 胁 彩 付C.以至 胁 彩 副 D.以致 协 采 付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我们已经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决定性胜利,________洪水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十分艰巨,________是今年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倍努力地工作。________要把洪水造成的损失夺回来,________要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的目标。

A.不过 虽然 不但 更 B.然而 尽管 既 也C.但是 特别 不仅 还D.虽然 尤其 既 就

5、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

A

B

C

D.他从旧营垒中冲出来,但一尘不染,始终保持着崇高的品质。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咱俩约定在明天上午或下午的休息时间里去新华书店买几本参考书。B.这个城市的住房是否抗震,成了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C.像小牛犊一样的邓亚萍,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付出超人的代价,就能取得超人的成绩。”

D.如果说他们已经真正掌握了理论,就可以在干训班结业了,不如说他们只是仅仅记住了书本上的一些空话、公式和材料。

7、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2分)()

A.进入七月份以来,长江中游和下游许多地区便连续降中到大雨,甚至是暴雨,这是历史上罕见的天气现象。

B.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字表明,上半年我国城市居民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费,与日常生活消费相比,呈不断上升趋势。

C.在昨天举行的大会上,六个民族学生代表热情洋溢地作了发言。

D.周六这一天,我们所有老师参加了为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而进行的宣传活动。

8、下文横线上填入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人生道路上的分歧给未来带来了不确定性,然而又不是不可把握的。一方面是外界的因素,一种力量把你往那边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力量把你往这边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欺骗你,引诱你,逼迫你 教育你,引导你,爱护你B.引诱你,欺骗你,逼迫你 引导你,教育你,爱护你

C.引诱你,逼迫你,欺骗你 引导你,教育你,爱护你D.引诱你,欺骗你,逼迫你 爱护你,教育你,引导你

9、下列句中强调“看见他”和“搞卫生”的一组是(2分)()

①我今天早晨在学校是看见他搞教室卫生。②我是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③我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是搞教室卫生。④我今天早晨是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下面句子中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2分)()

A.班长和同学们都经常对我说:“学习上的问题,要多跟大家探讨,要多向老师请教。”

B.目录学专家张之洞也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

C.旧上海每到夜深,便有人叫卖“桂花赤豆汤”。(一种红豆桂花糯米稀饭)

D.别的且不说吧,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1—12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下列对诗中语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国破”句中,“国”指京城长安,“破”的意思是“沦陷”。B.“城春”句中的“深”意思是茂盛。

C.第二句的意思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

D.“浑欲”句意为,安史之乱不平定,诗人就不整理散乱的头发。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第一句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定下了高昂的爱国基调。

B.“家书抵万金”一句出自肺腑,情真意切,很自然地引起共鸣,因而千古传诵。

C.诗的前四句写景,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的境况,充溢离情。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13、写出下列名言或古诗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3分)

(1)十年树木,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3)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14、下面是一篇学生习作的片段,读后按要求完成(1)(2)两题。(6分)

……爸爸从新疆石河子寄给我一封信,我情不由衷地喊道:“盼望已久的信,终于寄来了。”

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信看起来。信中写道:“……快小考了,功课一定很累,希望你在百忙中,一定要保证身体的健康,但也不能松劲,我等待着你小考如愿的好消息。”这封信,我一口气读了好几遍。暗下决心,一定要更加刻苦地复习,以优秀的小考成绩向爸爸汇报,决不辜负爸爸的殷切期望。爸爸那关切而期待的面容浮现在我眼前,使我久久不能平静。

(1)找出文中关于语法、修辞以及标点符号方面的毛病,并在它的下面加上横线,标出①一⑥序号。

(2)把序号和改正结果填人表中

二、阅读理解。(共28分)

神奇的电子书包

提起书包,没有一个人会不动心的,因为它曾经伴随我们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令人遗憾的是,眼下孩子对书包却有一种畏惧感。据说有人称过中学生的书包,大都在10公斤到20公斤左右。沉重的书包压弯了学生的脊背,也压痛了父母的心。

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别急,在E时代,已经问世的电子书包将舒展父母们的眉头。据了解,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调试一种电子书包。这种书包相当于16开本书本大小,厚度约1厘米,重量仅700克,内存IMB。第一批准备试用的200台电子书包,分4个班,将分别在北京、上海、大连和深圳4个城市试用。

这些书包如果做得秀气些,它完全可以放在口袋里。虽然不起眼,却可以从小学用到大学毕业,读研、读博还都可

以用,一用就是几十年。所有的作业都可以在这本书里完成。想要更新内容,只要拿张盘往里一输就成。这样,课堂上再也看不到堆积如山的课本、作业本,连钢笔、铅笔等文具都不用带了,一本16开本的电子书包将代替这一切。在新加坡,电子书包的发展要更快一些。它实际上是一个贮存、记载和阅读信息、资料的电子装置,上面设有若干电子卡插槽,学生可以插入课本卡、作业卡和字典卡等,还能与互联网连接收发电子邮件,可以和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显然,电子书包的出现,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

但是要普及这种产品,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严格地说,就技术而言,它比掌上电脑还简单,并非什么高精尖产品。它惟一的缺点是价格还嫌太贵,现在的售价在1500至1600元,相当于一个学生高中三年的书费,还难以在全国推广普及,要把它的价格降到1000元以下,也并非什么难事。手机刚出来不也是一两万元吗?现在也不过千把元了。

另一方面,传统的纸质教材不利于环保。我国在校的学生超过3.2亿,如果平均每个学生的课本为20本,每年达到128亿册,而学生所用的作业本姑且每学期每门课按6本计算,将达到240亿册,课本和作业本加起来将达到360亿册。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为此每年将砍掉多少森林。显然电子书包的出现将改变这种状况,为我们多留下几片森林,为子孙多留下一些绿色。

秤砣虽小压千斤。别看电子书包小,其产生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它不仅给中国的教育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还会对社会的很多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15、选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由第二、三段我们可以看出,其“神奇”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分析第二段“重量仅700克”一句中加点字“仅”的表达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四段中说“电子书包的出现,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话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从第五段看,电子书包的普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电子书包必将被普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9、第六段中加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选文,谈谈电子书包的使用有哪些意义?(至少写三点)(6分)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21、假如你是电子书包的设计者,结合你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你还想使电子书包具有什么功能?请简要谈谈你的想法。(4分)

广东小升初语文精选试题 篇9

塞 (sài shài) 外常常是狂风怒号(hào háo),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 (zuì zhuì)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1uè liè),詹天佑始终坚持 (chí cí )在野外工作。

二、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8分)

等量( )观 负( )请罪 应接不( ) 盛气( )人

神机( )算 理直气( ) 专心( )志 赞不( )口

三、选词填空,再选一组关联词语造句。( 5分)

不仅……还…… 如果……就……

既然……就…… 无论……都……

1.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于老师( )向传授知识,( )教我们如何做人。

3.( )秦王允诺要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 )不能失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情景,按要求填空 ( 6分)

1.要珍惜青春年华,不然,老时一事无成,只能陡然叹息。在《长歌行》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的就是这一道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有花枝俏。

3.写一句关于学习方面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 ( 16分)

学会合作

这次体育节上,有一个有意思的集体项目DD齐心协力向前冲广东小升初语文试题20广东小升初语文试题。这可要考验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 20个同学的脚一个连一个的绑起来,一起 跑30米,最先到达终点的班为第一名。

离比赛还有几个星期,我们班就开始了魔鬼似的训练。刚开始,我们都各走各的,一些快,一些慢,没走两步就“全军覆没”了,重重地摔在地上爬不起来。“就怪你,走那么快干嘛? “是你走慢了!” ……我们互相埋怨,怪这怪那。当时,我也是特别气愤,心想怎么遇上这么些人 不知道齐心一点 要是把我复制20个参赛 准能拿第一 就这样,一气之下,全队解散了,谁也不搭理谁。后来,我冷静下来一想,发现这不是某个人的错,而是我们缺少团队精神。想到这儿,我立刻跑去动员他们,重新开始了训练。这次,我们一边练,一边分析总结,找方法,找技巧我仔细琢磨着:我们要是规定了每步的距离,并且喊起拍子,喊“一”时单数列出左脚,双数列出右脚,喊“二”时单数列出右脚,双数列出左脚,这样一来,20个人不就像一个人在走了吗?

这下有了方法,我们走的速度明显提高了,从四、五秒一步到一秒一步。在烈日下,我们练了许多遍,大家都学会了互相鼓励。一直训练了很久,没有哪一个人不是汗流满面,没有哪一个人不是筋疲力尽,但自始至终都没有人提出要休息。说实话,练到后来我真的是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摔在地上,不靠同学们拉一把,根本爬不起来。我时刻都鼓励着自己,坚持下去,再练几遍我们又可以进步些了,不要因为我一个人而影响了集体的利益,这样,我打起了精神,认认真真地参加训练。

不知练了多长时间,我们这次的练习才结束。解开绳子,我才发现自己的膝盖已经被摔破了,腿脖子都肿了,现自己的全身都湿透了。

我们一直都在训练着,直到那天,这场比赛我们得的第三名。这个成绩虽然不算好,但在训练中,我们学会了合作,这也是我们参加比赛最大的收获。

1.给文中第二自然段划线句子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3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4分)

近义词:埋怨DD( ) 琢磨DD( )

反义词:冷静DD( ) 鼓励DD( )

3.写出第二段的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答问题年广东小升初语文试题小升初。(4分)

①为什么“我们互相埋怨,怪这怪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读了短文,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划出和第一自然段画线部分互相照应的句子

(2分)

六、习作 ( 20分)

广东省省长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对采访的新闻记者说,他要亲自参加广州市今年8月组织的万人横渡珠江活动。这说明治理珠江污染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请你给广州市市长写一封信,对进一步治理珠江污染,使珠江恢复昔日的清澈提出建议。要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表达出真情实感。请注意书信的格式,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及学校。字数在300字

左右。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升初语文模拟练习试题 篇10

一、看拼音写词语。7分

cí xiáng yí hu chí yán bō tāo xiōng yǒng

( ) ( ) ( ) ( )

dǐ yù cháng shì shāng yì pān shā yuè lǐng

( ) ( ) ( ) ( )

gu sī zào xíng jùn gōng

( )独特,( )优美的新教学楼终于( )了,校友们

xìng zhì bó bó lóng zhng diǎn lǐ

( )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 )的落成( )。

二、带点的字应该怎样读?把正确的读音用“——”划出来。4分

例:一叶扁舟

勉强(qiáng qiǎng) 召集(zhāo zhào) 兴奋不已(xīng xìng) 暖和(hé huo)

入场卷(juàn quàn) 削铅笔(xiāo xuē) 友好相处(chù chǔ) 大模大样(mó mú)

三、先比一比,再各组两个词语写下来。4分

剧( )渴( )检( )消( )

据( )揭( )俭( )哨( )

四、先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填在句中的括号里。5分

同心( )力 日( )月累 兴高( )烈 完( )归赵

神机( )算 画蛇( )足 ( )假虎威 安然无( )

1、为了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我们要( )保护地球——人类的`家园。

2、涓(juān)涓细流汇成大海。只有( ),知识才能不断丰富起来。

五、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正确的在( )中打“√”,错误的在原句上修改。7分

1、随地丢纸屑是一种很不好的坏习惯。 ( )

2、全国人民都盼望北京申奥成功。 ( )

3、6月24日是我们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考试。 ( )

4、我校人人参加了“东西部红领巾手拉手,百万图书传真情。”( )

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再用加点的词语造句。3分

既……又…… 即使……也…… 因为……所以……

所以……是因为…… 如果……就……

1、我们的国家( )能日益强大,( )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普及了电脑,人们( )不能丢弃用笔书写。

3、我的新居( )宽敞( )明亮。

4、( )你不注意用眼卫生,( )视力下降了。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升初复习语文试题精选

★ 小升初英语练习试题九十七及答案

★ 小升初试题

★ 小升初英语口语练习话题

★ 语文必修三《六国论》期末练习试题

★ 小升初数学检测试题

★ 山大附中小升初试题

★ 小升初数学期末试题

★ 初二生物试题练习

上一篇:那难忘的军训作文下一篇:小学校内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