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

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 篇1

1.初期即滑膜炎期

关节囊肿胀,滑膜充血水肿和关节液渗出增多,但滑液中不含炎性细胞。此期持续1~3周。

2.缺血坏死期

股骨前外侧骨骺最早受累或整个骨骺均因缺血发生坏死,此时骨结构保持正常,但骨陷窝多空虚,骨髓腔由无定形的碎屑填充,骨小梁碎裂成片状或压缩成块。由于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使骨骺的骨化中心软骨内化骨受到暂时性抑制,而关节面深层软骨由滑液营养可继续生长。X线片上可见骨骺核较小和关节间隙增宽,坏死的骨小梁因为碎裂、压缩和新骨沉积在坏死骨小梁的表面,使其密度增高。同时干骺端疏松脱钙,显得坏死区密度更高,干骺端脱钙系局部充血所致,是富有血管的软组织侵入、吸收坏死骨的组织反应。此期大体形态和股骨头轮廓无叫显的变化,坏死期较长,经历6~12个月,临床上一般无症状。Salter称此阶段为临床休止期,是潜在的股骨头缺血坏死。假若此时能恢复血供,则病变消退,不遗留任何畸形。

3.碎裂或再生期

由于死骨的刺激,毛细血管和单核细胞所组成的连接组织侵入坏死区,吸收坏死的骨小梁碎片,并在髓腔内形成纤维组织。破骨细胞增多且功能活跃,参与吸收坏死的骨小梁。与此同时,丰富的成骨细胞活动增强,在坏死的骨小梁之间和其表面形成止常的类骨质。x线片所见的碎裂外观,系舌样的含血管组织侵入的结果。这些血管组织来自于圆韧带、骨膜和干骺端,干骺端血管或进入骨骺板或与骨骺板周围的组织相连接。起初新生的类骨质所形成的骨小梁较纤细,以后转变成板层骨。坏死区周围软骨仍无明显的变化,但其基底层软骨因远离关节面,得不到滑液的营养。可失去活性。这个阶段新生的骨质强度较低,但不是柔软的。而是逐渐塑造成正常骨或根据承受应力的状况而改变形状。Salter称为“生物性塑形”。上述过程历时0~3年。

4.愈合期

因为新形成的骨小梁是一种不成熟的板层骨,且纤细脆弱,容易与尚未吸收的坏死骨小梁压缩在一起。压缩区多局限在部分股骨头,通常位于前外侧,蛙位x线片上表现为杯状缺损。而正位x线片上,这个杯状缺损与完整的骨质重叠,则显示出囊性改变。如整个骺核受累,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类似蘑菇样外观(MushroomShape),最终股骨头明显增大,由一个位于髋臼中心的圆形股骨头(CoxaMagna),变成寓心的扁平状股骨头(CoxaPlana)。

Salter强调股骨头颈变形是由于坏死期并发了软骨下骨折,启动了坏死骨的吸收和原始交织骨沉着,同时可发生滑膜反应和肌肉痉挛,继而发生内收肌和髂腰肌挛缩,使股骨头向前外侧半脱位,髋关节活动受限。

如股骨头的应力集中区承受过多的应力,使股骨头呈扁平状或码鞍状畸形,进一步使股骨头向前外侧半脱位。股骨头持续性缺血不仅导致骨骺的缺血坏死,也造成骺板的缺血坏死使骺板过早闭合,将影响下肢的纵向生长,特别是股骨颈的生长受到抑制,而大转子生长不受干扰,结果股骨颈变短,而大转子则可超出股骨头顶端的水平。此畸形虽不同于髋内翻,但在功能障碍上,犹似髋内翻,不利于外展肌的活动,形成屈髋步态,称为功能性髋内翻。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

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 篇2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中医疗法,治疗结果

现阶段, 采用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 众多文献报道,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可切实缓解患者疼痛病症, 改善骨功能, 疗效显著[1]。但是, 当前, 中医学尚未建立起符合中医自身特点与规律的客观性疗效评价标准, 这便限制了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从肢体功能调整及现代医学结局评价指标方面着重探讨, 总结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 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80例 (120髋) 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2例, 女38例;年龄10~67岁, 平均 (39.5±5.0) 岁;患者随访时间3~16个月, 平均 (10.5±2.4) 个月。120髋包括22髋无症状, 98髋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病症;疼痛时长0.6~70.0个月, 平均 (20.5±10.2) 个月;30例 (50髋) 气滞血瘀型, 30例 (50髋) 肾虚血瘀型, 20例 (20髋) 痰瘀蕴结型。80例患者中35例合并基础性疾病, 且诊断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纳入标准:患者临床病症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诊断标准及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西医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不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患者;之前有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史患者;伴有骨代谢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基于患者疾病分型给予个性化中药治疗:针对气滞血瘀型患者给予磷酸川芎嗪片、通络生骨胶囊、复方生脉成骨胶囊治疗, 针对肾虚血瘀型患者给予磷酸川芎嗪片、通络生骨胶囊、复方生脉成骨胶囊、知柏地黄丸、仙灵骨葆胶囊治疗, 针对痰瘀蕴结型患者给予伤科健骨片、磷酸川芎嗪片、通络生骨胶囊、复方生脉成骨胶囊治疗。

1.3 疗效标准

治疗前后参照面部表情量表 (FPS-R) 疼痛评分标准评量患者A-D疼痛情况[3];参照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标准评量临床治疗优良度;随访观察患者骨坏死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FPS-R疼痛评分比较

本组80例 (120髋) 中医药治疗后FPS-R疼痛评分较治疗前下降, 治疗前后FPS-R疼痛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治疗前后Harris评分比较

治疗后80例患者Harris评分较治疗前上升, 治疗前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2.3 随访结果

随访过程中定时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 本组80例 (120髋) 患者股骨头坏死复发率为5.0% (6/120) 。

3 讨论

现阶段, 股骨头坏死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 多数学者认为股骨头坏死发生与创伤、激素、乙醇及特发因素密切相关。有文献报道, 股骨头坏死发生的本质病理是组织缺血与骨细胞变性坏死, 激素药物使用史人群、髋部创伤史人群及酗酒史人群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通常情况下, 股骨头坏死发病较缓, 且发病早期病症不具备典型性, 常被忽视, 许多患者初诊直至病症定位时间较长, 直接阻碍了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工作开展。临床观察发现, 近80%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发病4年内会出现股骨头塌陷, 症状严重的还会造成髋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最终需要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给予纠正, 可见, 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与治疗干预对于改善疾病预后效果至关重要。当前, 股骨头坏死临床治疗方法多样, 西医临床上多给予手术治疗, 但是临床实践证明, 西医手术治疗法具有成本高、手术成功率低、预后差等弊端, 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接受度, 应用价值有限。我院基于西医治疗股骨头坏死现状, 尝试将中医药治疗法应用于股骨头坏死临床治疗中, 针对股骨头坏死不同中医分型给予个性化治疗, 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近年来, 众多文献报道,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较为科学的药效作用机制, 尤其在改善股骨头缺血、控制骨细胞变性坏死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中医理论将股骨头坏死分为气滞血瘀型、肾虚血瘀型、痰瘀蕴结型三种类型, 不同股骨头坏死病型发病机制存在明显差异, 治疗中心环节各异。我院针对气滞血瘀型患者给予磷酸川芎嗪片、通络生骨胶囊、复方生脉成骨胶囊治疗, 其中通络生骨胶囊具有活血补肾健骨功效, 可促进成骨细胞生成活动, 复方生脉成骨胶囊可活血化瘀, 能促进血管修复及生成, 激活骨细胞活性, 磷酸川芎嗪片可抑制凝血过程中凝血活酶及凝血酶生成, 扩张外周血管, 改善微循环。肾虚血瘀型患者在气滞血瘀型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用药补益肾阳、活血健骨, 有助于降低股骨头坏死率。痰瘀蕴结型患者加服药物可活血化瘀、祛湿逐痰。临床实践证明, 基于股骨头坏死分型给予中医治疗具有科学的药效机制, 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 利于改善预后。本研究发现, 采用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可切实改善患者疼痛症状, 提升肢体功能, 且治疗后复发率低。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相近[4], 提示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显著, 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董睿, 刘尚仑, 马勇.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 2012, 34 (5) :140-142.

[2] 魏秋实, 何伟, 方斌, 等.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及适应证的初步探索[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 36 (3) :294-300.

[3] 轩慎雨.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药治疗新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8 (2) :112-113.

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 篇3

【关键词】 中医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结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11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06-01

从有关机构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案例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有所提高。引起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本质是由于股骨头的血液循环出现了障碍,这使得股骨头内部的骨组织因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营养供给跟不上,直接导致股骨头内骨细胞死亡。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也会给整个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以及心理负担[1-2]。为了减少患者因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而带来的沉重经济以及心理压力,笔者所在医院为此采用探讨了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方式,以验证中医治疗是否对治疗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有显著的效果。所在医院从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采用活血灵片中医治疗方式收治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34例,从最终的治疗来看,中医治疗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有非常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的医院从2008年6月开始按照患者就診的顺序统计案例数量,统计工作止于2011年12月。3年半时间内,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案例数量为68例,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将68例患者按照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分类标准分成了2组,每组患者案例数为34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案例数量为21例,女性患者案例数量为13例,年龄分布区间为8-58岁,平均年龄为42.1±6.8岁,另外,骨折类型分别为颈中型患者案例数量10例,头下型患者案例数量24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案例数量为22例,女性患者案例数量为12例,年龄分布区间为9-62岁,平均年龄为44.2±4.7岁,另外,骨折类型分别为颈中型患者案例数量11例,头下型患者案例数量24例。对照组及观察组情况如下表1所示:

通过分析,对照组及观察组在性别、年龄以及骨折类型比较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情况相当,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之后采用口服伤科接骨片(通化正和药业有限公司,Z22023088)的治疗方式,口服频率为3次/d,4片/次,口服伤科接骨片时间跨度为半年。而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则采用口服活血灵片(东莞市中医院,粤Z20070161,0.25g/片)的治疗方式,口服频率为每3次,每次6片,控制在每天饭后服用,连续口服时间跨度也为半年。活血灵片均为中药成分,处方中药成分包括当归(尾)、丹参、泽兰、川芎、苏木、防已、桑枝、路路通、土鳖虫、血竭。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进行手术1年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做髋关节MRI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因股骨头缺血而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情况。在患者手术1年后,基于视觉模拟法(VAS)疼痛评分指标,对两组患者髋关节行走时的疼痛程度进行量化处理。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主要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实现资料的分析处理。其中,对于连续的数据资料以t检验为主,而对于非连续的计数数据则主要以X2卡方检验为主。若 则可说明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对比 患者术后经过1年治疗,通过采用MRI检查患者的股骨头坏死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股骨头坏死案例数量为4例,发生率是12.5%。以同样的方式诊断对照组患者股骨头坏死案例为8例,发生率是23.5%。对照度和观察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数据如下表2所示。

通过采用spss分析,观察组患者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VAS疼痛评分标准下的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VAS评分标准中,若无痛则为0分,疼痛感非常强烈则为10分。在观察组中,髋部疼痛患者案例数量为1例,而对照组髋部疼痛患者案例数量为3例。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VAS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如表3所示(VAS评分采用 χ±s平比较)。

可以看出,通过中医治疗的观察组患者髋部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3 讨 论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对人体的损害非常大,是一种致残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股骨头出现塌陷,关节腔变窄,这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以及经济负担[3-4]。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病机在中医理论中划归为“瘀、虚、痰”范畴,即患者由于气血不通、瘀滞,引起体内气血受阻,从而导致筋骨失养,这是股骨头坏死的直接原因。在临床上,笔者基于活血化瘀、通络的基本治疗原则,采用活血灵片进行治疗,处方中当归(尾)主要作用为活血、破血。本处方全方配合严谨、合理,合用对于活血通络、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有非常良好的作用。

患者术后口服活血灵片,一方面可以降低髋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另一方面还可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口服活血灵片后,观察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12.5%)显著地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3.5%);另外,口服活血灵片的观察组患者仅出现1例髋部疼痛症状,且VAS疼痛评分为5.01+0.64,而对照组患者中出现髋部疼痛症状的患者数量达到3例,且VAS疼痛评分为6.40+1.00。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髋部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这说明采用活血灵片中医临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口服活血灵片中医治疗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相比于常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方便服用,可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顺云.创伤性股骨头坏死23例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5(16):78-79.

[2] 李立东,白俊清.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1(3):430-433.

[3] 李鹏.创伤性股骨头坏死56例的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9):1419-1420.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 篇4

激素引起脂肪代谢紊乱,导致高脂血症、使骨组织脂代谢紊乱,骨细胞脂肪变性、坏死,股骨头内骨细胞化生为脂肪细胞 ,导致股骨头坏死。

2.血液高粘滞状态学说

激素使血液呈高粘滞状态,则会引起血小板聚集,血管闭塞,酸性代谢产物聚集,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外渗,造成骨髓间质水肿,继而压迫血窦,骨内压异常增高,则会造成血流滞缓,引起局部缺血,最后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

3.静脉内瘀滞引起的骨内高压学说

激素进入体内先引起大量脂肪在骨髓腔内堆积,致使骨内压升高。后因肥大的脂肪细胞压迫微小静脉,使静脉管腔骤然变窄,回流受阻,导致静脉压增高并引起骨内压再次升高。而骨内压的再次升高又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形成恶性循环。促使骨组织持续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有毒代谢产物堆积,骨组织细胞发生脂肪变性不断加重,最终坏死。

4.血管内凝血学说

凝血异常是激素引起骨坏死的一个潜在因素。激素通过抑制网状内皮系统,降低其纤溶蛋白溶解活性引起血浆的高凝及低纤溶状态。骨内过多脂肪栓子、高凝状态及游离脂肪酸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等会引起血管内凝血,导致供血障碍,最终引起股骨头缺血、坏死。

5.骨质疏松学说

长期使用激素直接抑制成骨细胞,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小梁变细、疏松、萎缩或断裂,发生细微骨折。当负重时,微细骨折继而塌陷,压迫骨内微血管,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

6.免疫复合物抗体沉积引起动脉血管炎学说

单纯激素仅能诱导出轻度骨内小动脉炎,但若先用马血清造成家兔过敏性血管炎,再用激素加重家兔过敏性血管炎,即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引起血管炎后,再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会加重有血管炎的血管的收缩,然后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增生则会导致小动脉断裂和栓塞,最后股骨头坏死。

7.激素诱导股骨头局部骨细胞凋亡

股骨头坏死如何治疗方法 篇5

二、药物治疗

适用于早期(0、I、II期)ONFH,可采用非类固醇消炎止痛剂,针对高凝低纤溶状态可用低分子肝素及相应中药治疗,阿仑磷酸钠等可防止股骨头塌陷,扩血管药物也有一定疗效。

三、物理治疗 包括体外震波、高频电场、高压氧、磁疗等,对缓解疼痛、促进骨修复有益。

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治疗

多数ONFH患者会面临手术治疗,手术包括保留患者自身股骨头手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两大类。保留股骨头手术包括髓芯减压术、植骨术、截骨术等,适用于ARCOI、II期和III期早期,坏死体积在15%以上的ONFH患者。如果方法适当,可避免或推迟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一、股骨头髓芯减压术(core

decompression)

建议采用直径约3mm左右细针,在透视引导下多处钻孔。可配合进行自体骨髓细胞移植、骨形态蛋白(BMP)植入等。此疗法不应在晚期(III、IV期)使用。

二、带血管自体骨移植

应用较多的有带血管腓骨移植、带血管髂骨移植等,适用于II、III期ONFH,如应用恰当,疗效较好。但此类手术可能导致供区并发症,并且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疗效差别大。

三、不带血管骨移植 应用较多的有经股骨转子减压植骨术、经股骨头颈灯泡状减压植骨术等。植骨方法包括压紧植骨、支撑植骨等。应用的植骨材料包括自体皮松质骨、异体骨、骨替代材料。此类手术适用于II期和III期早期的ONFH,如果应用恰当,中期疗效较好。

四、截骨术 将坏死区移出股骨头负重区,将未坏死区移出负重区。应用于临床的截骨术包括内翻或外翻截骨、经股骨转子旋转截骨术等。该方法适用于坏死体积中等的II期或III期早、中期的ONFH。此术式会为以后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带来较大技术难度。

五、人工关节置换术股骨头一旦塌陷较重(III期晚、IV期、V期),出现关节功能或疼痛较重,

人工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股骨头坏死患者124例, 其中男性患者72例, 女性患者52例, 年龄44~78岁, 平均年龄 (52.5±11.5) 岁。患者患病时间5~10年, 平均患病时间 (7.5±1.3) 年。

1.2 方法

124例患者, 均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 分别进普通X线、CT、磁共振扫描进行辅助临床诊断。

1.3 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三种影响学检查应用率

采用普通X线检查患者为114例, 应用比例为 (91.93%) ;CT检查患者应用比例为80, 应用比例为 (64.51%) ;磁共振检查患者7 (61.29%) , 结果显示在股骨头的临床诊断中, 采用X线的诊断最常用对比磁共振、CT检查使用比例差异性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对比三种检查诊断检出率

磁共振检查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检出率70 (92.10%) 显著优越于X线49 (42.98%) 、CT检查44 (55.00%) , 差异性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X线的检查应用率最高, 在临床应用中最为广泛, 主要是用于进行了解和掌握患者的股骨头坏死的进展和骨坏死的程度, 在X线片上如出现较明显异常, 则表明骨坏死和骨损伤发展到一定程度至少为II期, 如果在X线片上显示为“新月征”或是软骨下骨板骨折的表现, 或是股骨头已经出现早期的塌陷, 则显示疾病已经进展到III期[4]。在进行X线摄片时要采用蛙式的体位才能更加明显的显示股骨头坏死的骨损伤和骨塌陷情况。所以在常规体位的检查和早期股骨头坏死时不能更好的显示, 敏感度较低, 检出率相对较低。

CT检查在骨坏死中诊治的应用CT检查多用于了解骨坏死的病情进展, 根据其影像表现帮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为坏死区域骨小梁消失、硬化、囊变及塌陷等, 坏死区周围出现硬化带, “星芒征”为骨小梁结构中骨质片状修复的表现[2]。

磁共振共振在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中应用同CT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股骨头坏死在进行磁共振骨坏死在MRI扫描检查中, 具有特定的表现, 当股骨头发生外上区坏死的时候, 骨质修复主要是正常骨质和坏死区之间的界面, 形成的新骨组织覆盖于坏死上, 从而产生一个硬化边缘。此硬化带在T1及T2像均为线样低信号, 硬化带包含区域表现为高低不等的信号我们称之为“滴水征”, 如出现此“线样征”及“滴水征”时, 可确立骨坏死的诊断。修复过程继续进行, 在硬化边缘的内侧形成纤维肉芽组织带, 在T2加权相上其表现为高信号, 此“双线征”为MRI骨坏死的特征性表现[3]。

在本文中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2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 采用X线临床辅助临床诊断应用最为广泛, CT和磁共振检查相对较低, 但磁共振检查中磁共振检查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检出率70 (92.10%) 显著优越于X线49 (42.98%) 、CT检查44 (55.00%) , 差异性显著。

综上所述, 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诊断敏感性, 增加准确诊断率, 可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应用。

摘要:目的 对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股骨头坏死患者124例, 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用普通X线检查患者为114例, 应用比例为 (91.93%) ;CT检查患者应用比例为80, 应用比例为 (64.51%) ;磁共振检查患者76 (61.29%) , 结果显示在股骨头的临床诊断中, 采用X线的诊断最常用, 对比磁共振、CT检查使用比例差异性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磁共振检查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检出率显著优越于X线、CT检查, 差异性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诊断敏感性, 增加准确诊断率, 可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应用。

关键词:磁共振,股骨头坏死,X线,CT,敏感性,临床诊断

参考文献

[1]桑银保.磁共振成像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 (15) :1228-1829.

[2]刘春江, 马大庆.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NRI和ECT[J].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6, 8 (5) :4-7.

[3]周红梅, 李苒光, 崔冰, 等.CT与MRI检查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J].河北医学, 2006, 12 (6) :529-531.

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 篇7

【关键词】CT;核磁共振;股骨头坏死;诊断

【中图分类号】R6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077-01

目前,股骨头坏死是临床中较为多见的疾病,及时诊断股骨头坏死对于治疗效果、预后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目前临床中检查股骨头坏死的手段主要有CT与核磁共振。笔者选择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探讨CT与核磁共振的诊断效果差异。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股骨头坏死疑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 38.6±3.7)岁;病程3~39个月,平均病程(21.4±3.8)月;致病因素:21例髋关节外伤史、7例长时间服用激素、5例酗酒、7例其它原因。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 38.8±3.8)岁;病程4~39个月,平均病程(21.6±4.0)月;致病因素:20例髋关节外伤史、8例长时间服用激素、4例酗酒、8例其它原因。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行CT检查诊断 取仰卧位,采用高分辨率CT扫描仪(型号:Philps NX8000型;生产单位: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医疗系统),设置扫描参数:①管电压:120kv;②电流:300mA;③扫描层厚:10mm;④层距:10mm,对股骨进行扫描;若检查有可疑病灶,则使用常规剂量实施强化扫描。观察组行核磁共振(型号:Multiva 1.5T;生产单位: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检查诊断 取仰卧位,扫描髋关节冠状位、横断面(层厚:6 mm;层距:1 mm),选择SE序列T1加权成像、FSE序列T2脂肪抑制成像、STIR序列。检查后,两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探查。

1.3分期标准

1.3.1核磁共振检查分期标准[2]①I期:T2加权像伴有高信号线且其表现为双线特征;②II期:T1、T2加权像都伴有高信号;③III期:T1加权像伴有低信号,而T2则表现为高信号;④IV期:T1、T2加权像都表现为低信号,患部出现塌陷、变形等。

1.3.2CT检查分期标准[3]①I期:患部表现为星芒状结构,并伴有变形等表现;②II期:星芒状结构完全消退,伴有骨硬化、囊状透亮等表现;③III期:股骨头伴有新月状表现及轻度骨碎裂;④IV期:患部关节面伴有塌陷等表现,关节间距减小。

1.4观察指标记录两组诊断准确率、病情分期对比等指标。诊断准确率=确诊例病例/疑似患者数×100%。

1.5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手术探查后两组病情分期比较①经手术探查,观察组共有15例I期、14例II期、5例III期、6例IV期。;②经手术探查,对照组共有16例I期(伴有骨小梁变形)、14例II期(伴有轻度骨质增生,部分伴骨板壳断裂)、5例III期(患部骨质出现断裂变形)、5例IV期(关节面出现塌陷等)。观察组各期诊断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股骨头坏死多是因骨组织长期营养血流减少、血液循环不畅导致骨组织缺血。多数患者因对此病认识不足,患病后没有及时治疗,以至于病情加重,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及症状,取得准确可靠的临床诊断依据,更好的确定疾病的治疗方案,优化治疗效果更明显。临床中CT检查对此病诊断率虽不高,但也有不少优点:①可分层诊断。分辨率较高、切面多、连续性好,所以螺旋CT可多层面连续扫描股骨头。②对股骨头受损程度呈像。CT可显示股骨头内部的组织结构,医生可根据呈像清楚了解股骨头的受损情况。③显示股骨头内部的受损类型。可明显显示股骨头内部的受损,如破裂、关节脱位等[2]。运用MRI诊断此病:MRI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诊断率高,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①MRI技术无明显辐射,对人体伤害小。②可采用多项技术检查股骨头,得出更全面、更准确的参数,更准确了解股骨头的坏死程度。③通过此项检查也能清楚观察到关节积液的程度,为疾病诊断提供了更详细的依据[3]。

核磁共振检查可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可调整检查部位的显像范围,呈像分辨率高,大大提高了此病的诊断率。总之,核磁共振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CT检查方法,临床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李广明.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33(6): 1047.

[2]解培高. 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1(1):156-157.

[3]王林红. CT 与核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诊断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11(32): 150-151.

怎么预防骨头坏死呢 篇8

预防骨头坏死:

(1) 一定要加强髋部的自我保护意识。

(2)走路时要注意脚下,小心摔跤,特别在冬季冰雪地行走时要注意防滑摔倒。

(3) 在体育运动之前,要充分做好髋部的准备活动、感觉身体发热、四肢灵活为度。

(4)在扛、背重物时,要避免髋部扭伤,尽量不要干过重的活。

(5) 髋部受伤后应及时治疗、切不可在病伤未愈情况下,过多行走,以免反复损伤髋关节。

(6) 在治疗某些疾病上,特别是一些疼痛性疾病时尽量不用或少用激素类药物。

(7) 尽量不要养成长期大量饮酒的毛病。

(8)对股骨颈骨折采用坚强内固定,同时应用带血管蒂骨瓣头植骨,促进股骨颈愈合,增加头部血运,防止骨坏死,术后应定期随访,适当口服促进血运的中药和钙剂,预防股骨头缺血性的发生。

(9)因为相关疾病必须应用激素时,要掌握短期适量的原则,并配合扩血管药、维生素D、钙剂等,切勿不听医嘱自作主张,滥用激素类药物。

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 篇9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活络骨康丸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后,观察2组疗效评定的百分法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疗效百分法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 0.05)。治疗组优9例,良23例,中8例,差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优3例,良18例,中17例,差2例,总有效率为9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活络骨康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病情,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活络骨康丸;辛伐他汀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Huoluo Gukang Wan(活络骨康丸)

combined with simva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Methods:Eighty cases of 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imvastatin,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Huoluo Gukang Wan based on the treatment for the control group.The course of treatment for the two groups was three months.After treatment,the curative effect and percentag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than before treatment(P < 0.05),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In the treatment group,9 cases were excellent,23 cases were good,8 cases were not so good,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100%.In the control group,3 cases were excellent,18 cases were good,17 cases were not so good,2 cases were bad,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00%.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Huoluo Gukang Wan combined with simvastatin has a better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stage 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hogenetic condition 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s,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Huoluo Gukang Wan(活络骨康丸);simvastatin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NONFH)临床上常见的致残率较高的骨关节疾病,病因主要是长期过度应用激素、饮酒等引起股骨头血液循环中断或受损[1-3],导致骨细胞、脂肪细胞、骨髓造血细胞等骨的活性成分不同程度地死亡,并且坏死与修复同步进行,使股骨头坏死区内力学强度逐渐下降,继而引起股骨头塌陷[4],最终发展到严重的骨关节炎,影响髋关节的功能。目前为止,NONFH治疗难度较大,致残率高,最终需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5],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在早期或中期阻止或扭转病情发展,会避免后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本文采用活络骨康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早中期NONFH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就诊的NONFH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32~61岁,平均(43.0±6.8)岁;病程1.5~5.4年,平均(3.3±1.3)年;

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分期:Ⅰ期

nlc202309081901

3例,ⅡA期6例,ⅡB期17例,ⅡC期10例,ⅢA期2例,ⅢB期2例;服用激素者16例,酗酒者18例,服用激素兼长期酗酒者4例,原因不明者2例。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33~61岁,平均(42.8±6.1)岁;病程1.6~5.2年,

平均(3.2±1.1)年;ARCO分期:Ⅰ期3例,ⅡA期7例,ⅡB期15例,ⅡC期12例,ⅢA期2例,ⅢB期1例;服用激素者17例,酗酒者16例,服用激素兼长期酗酒者4例,原因不明者

3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ARCO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ARCO分期为Ⅰ~ⅢB期;

②治疗前4周及治疗期间未用其他治疗措施;③患者知情同意并能按时复查;④临床治疗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全身性疾病者;②合并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或血液病者;③有精神疾患等不配合检查者。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片(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028),每次10 mg,每日1次,口服,连续服用1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活络骨康丸(郑州市骨科医院院内制剂,豫药制字Z20120433),每次6 g,每日3次,口服,30 d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

2.2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均每隔3个月复查X线和(或)MRI进行疗效观察,治疗及观察期间注意避免影响NONFH病情发展的因素,如饮酒、糖皮质激素口服和负重活动等。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3 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评价(百分法)草案[6],临床评价占整个百分法的60分,其中X线评价40分,髋关节功能18分,疼痛25分,髋关节活动度17分。评定标准:优,≥90分;

良,75~89分;可,60~74分;差,< 60分。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治疗后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2 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百分法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2。

3.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轻度腹泻2例,轻度饱胀感1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出现轻度腹泻2例,恶心1例,轻度便秘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所有症状未经特殊处理继续用药,1周后症状基本消失。

4 讨 论

NONFH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骨关节疾病,多发于青中年,病因复杂多样,如激素、酒精等。发病机制是血液流变学异常、血脂紊乱、血液高黏度等因素使股骨头血流灌注减少,细胞缺氧形成骨内高压,脂肪微粒栓塞,从而出现微循环障碍。目前NONFH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适用于严重中晚期NONFH患者,但存在相关并发症和一定的手术风险;药物治疗主要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降低股骨头内压、促进新骨生成、抑制骨丢失等作用。NONFH早中期用药物治疗具有预防、控制乃至扭转病理进程的作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是通过降低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减少细胞内胆固醇含量,降低TC、TG、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7],治疗股骨头坏死是通过升高脂联素水平实现的[8],能促进骨髓间质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及成血管化,促进BMSCs向成骨细胞转化,并抑制激素诱导的BMSCs成脂分化和骨坏死降低破骨细胞数目及其活性治疗股骨头坏死[9]。活络骨康丸[10]由没药、当归、黄芪、川芎、骨碎补、土鳖虫、乳香、丹参、何首乌、鹿角胶、鸡血藤、熟地黄、砂仁、地龙等中药组成。方中当归祛瘀活络、健脾濡肌、补血活血,是补血活血之要药;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地龙通经活络;延胡索活血散瘀;全蝎解毒通络、祛风止痛;黄芪益气固表,并且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11];丹参活血通瘀。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当归、川芎等具有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血流变[12],间接促进股骨头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等作用[13],鹿角胶、骨碎补等可增加成骨细胞数量,抑制骨质丢失。诸药合用,具有活血化瘀、滋补肝肾、通络止痛、壮骨填髓、修复骨坏死的功效,有效缓解髋关节疼痛,促进骨修复及改善关节功

能[14],能够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但在临床上,单一用药治疗NONFH,疗效往往不佳。本研究在辛伐他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络骨康丸,结果显示,治疗后疗效百分法总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P < 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综上所述,辛伐他汀联合活络骨康丸治疗股骨头坏死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5 参考文献

[1]王少华,王义生.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与防治研究新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1,4(1):60-64.

[2]周龙涛,韦标方,任金钊,等.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4):67-71.

[3]陈泽荣,王和鸣.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研究述评[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3):5-9.

[4]沈龙祥,祁兆建,季卫锋,等.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塌陷及预测的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05,17(12):75-76.

[5]张超.股骨头坏死早期关节置换与晚期关节置换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8):25-26.

[6]王义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J].中华骨科杂志,2010,30(1):10-14.

[7]徐茂星.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180-181.

[8]刘会怡,潘昌如,潘平.辛伐他汀治疗早期激素引起缺血性股骨头坏死[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2,18(12):178-180.

[9]杨建平,王黎明,徐燕,等.辛伐他汀联合BMSCs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22(3):290-294.

[10]史炎鑫,王爱国,白玉,等.活络骨康丸联合髓芯减压及自体骨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

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11):29-31.

[11]廖宏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59例[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2):105-106.

[12]马富强,白玉,黄金承,等.活络骨康丸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3,5(20):79-80.

[13]王春丽,白明.活络骨康丸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内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0,25(9):1586-1587.

[14]张秀珍.活络骨康丸联合髓芯减压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5,27(11):162-163.

收稿日期:2016-03-24;修回日期:2016-04-29

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所有患者股骨头附近均无金属物置入, 排除肿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试验组中男35例, 女29例;年龄14~74 (38.4±5.9) 岁。对照组中男33例, 女31例;年龄15~76 (38.8±5.7)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大体一致。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螺旋CT检查, 扫描范围为髋臼上缘至股骨颈下缘横扫, 然后进行重建, 扫描参数为120k V及220~300m A/s, 层厚及层间距分别为5mm。试验组采GE公司1.5T核磁共振检查, 仰卧位, 对其常规横断及冠状扫描, 采用TI-WI、T2W1及STIR序列。

1.3 临床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股骨头缺血坏死阳性率及关节积液检出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 (百分率) 表示, 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检查阳性率比较

试验组股骨头缺血坏死阳性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79.7%, 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1。

2.2 两组关节积液检出率比较

试验组关节积液检出率为73.4%显著高于对照组35.9%, 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2。

3 讨论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威胁人类健康常见的骨科疾病, 其主要由于多种因素引起股骨头血供遭到破坏, 进而引起骨及骨髓细胞缺血坏死。其发病原因分为创伤性及非创伤性[3], 两者均可骨缺血而发生坏死。患者早期临床表现较为隐匿, 常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随着进展和反复, 可引起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 病情严重者可引起股骨头坏死, 关节功能不可以的障碍或致残[4,5]。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预后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发现核磁共振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和分期间具有重要价值。其对股骨头周围软组织分辨率较高, 具有多方位成像的功能, 进而可清除的显示骨髓的结构和形态变化, 其对骨髓病变的诊断较为敏感。目前核磁共振已成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病变诊断的“金标准”。

本研究观察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价值;其结果显示:试验组股骨头缺血坏死阳性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79.7%, 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试验组关节积液检出率为73.4%显著高于对照组35.9%, 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因此, 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效果显著, 其具有较高的阳性率, 同时对关节积液的检出率也较高, 其诊断价值优于螺旋CT。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报道相一致[6]。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优点: (1) 检查阳性率较高; (2) 其不受扫描限制, 任意断面可成像, 进而能够清楚显示细小的病变部位; (3) 核磁共振获得多参数数据, 利于病灶定性诊断; (4) 其还可提高更多生化信息; (5) 对人体损伤比较小, 接近无辐射; (6) 对关节积液检出率也较高; (7) 空间分辨率也较高;但其也存在检查时间长, 病人不易耐受, 费用也较高。螺旋CT虽可有效检出股骨头缺血坏死, 但其特异性不强, 辐射也较大, 其可进行多层面连续扫描, 同时分辨率也较高, 能够有效显示股骨头是否存在死骨及骨破裂。同时其成像速度也较快, 能够满足急诊入院的检查需求。而骨小梁增粗或变形呈现星芒则是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主要征象[7]。螺旋CT显示骨小梁断裂、关节面塌陷则提示病变处于晚期。其对早期骨髓细胞坏死的诊断不如核磁共振敏感。核磁共振可清除显示早期骨髓坏死、水肿及修复等病理变化, 同时还可清晰显示病变的范围。

综上所述, 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效果显著, 其具有较高的阳性率, 同时对关节积液的检出率也较高, 其诊断价值优于螺旋CT,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摘要: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试验组采用核磁共振检查, 对照组采用螺旋CT检。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性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股骨头缺血坏死阳性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79.7%, 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试验组关节积液检出率为73.4%显著高于对照组35.9%, 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效果显著, 其具有较高的阳性率, 同时对关节积液的检出率也较高, 其诊断价值优于螺旋CT, 值得临床选择。

关键词:核磁共振,螺旋CT,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价值

参考文献

[1]蒋君军, 罗庆华, 陈珂, 等.MRI检查在诊断0-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影像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 2015, 22 (2) :131-132.

[2]高志霖, 龙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及MRI诊断价值[J].影像技术, 2015, 27 (3) :18-19.

[3]王文兵.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断的比较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 10 (6) :102-103, 114.

[4]]Schleicher I, Haas H, Adams TS, et al.Minimal-invasive posterior approach fo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versus standard lateral approach[J].Acta Orthop Belg, 2011, 77 (4) :480-487.

[5]Keating JF, Grant A, Masson M, et al.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reduction and fixation, bipolar hemiarthroplasty, and total hip arthroplasty:treatment of displaced intracapsular hip fractures in healthy older patients[J].J Bone Joint Surg (Am) , 2006, 88 (2) :249-260.

[6]刘伟平, 贺新朱, 雷永松, 等.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 (3) :661-662.

上一篇: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下一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