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思考题答案

2024-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操作系统思考题答案

操作系统思考题答案 篇1

答:电源系统、用电设备、配电装置。

② 汽车电气设备具有哪些特点?

答:低压、直流、单线制、负极搭铁、2个电源、用电设备并联。

③ 开关在电路图中有哪些表示方法?

答:表格表示法和图形符号表示法。

④ 汽车电气设备维修中常用的检测仪表和工具有哪些? 答:通导性测试笔、试灯、跨接导线、指针式万用表、数字式万用表。⑤ 如何正确使用通导性测试笔?

答:通导性测试笔(有源试灯)用于通导性检查,通导性测试笔仅用于无源电路,首先断开蓄电池或拆卸为所测电路供电的熔断器,在应该导通的电路上选择两点,将通导性测试笔的两条引线连接至两点,如果电路导通,则通导性测试笔电路应形成回路,灯泡会点亮。

⑥ 如何正确使用试灯?

答:无源试灯用于测试所检测点是否有电压,使用方法是将试灯的一条端子接地,用另一条端子沿电路接触不同的点,检测是否有电压,如果试灯点亮,表明检测点有电压。⑦ 如何正确使用跨接导线?

答:无源试灯用于测试所检测点是否有电压,使用方法是将试灯的一条端子接地,用另一条端子沿电路接触不同的点,检测是否有电压,如果试灯点亮,表明检测点有电压。⑧ 如何正确使用万用表?

操作系统思考题答案 篇2

一、对说理题诞生的思考

说理题因何而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三维目标不断落地与扎根,学习评价也从结果性评价走向过程性评价。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说理题渐渐登上舞台。 因为它不仅关注了答案,更关注得到答案的思维过程。

近来比较常见的是估算融合的说理题。 一方面缘于苏教版教材强调估算意识的培养与渗透,提倡先估后算,发展数感,另一方面因为算法多样,通过不同方法反映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数学学科是理性与逻辑的代表,说理活动本身就存在于日常教学活动中, 只不过从书本走进了命题,从口头落实到笔头,让学生的思维过程显性化。

从设计的初衷来看,说理题的热门是命题调研的一件幸事。 虽然它的分值不高,但有效地传递了一个信号,不仅日常教学,连阶段调研也愈发关注知识与技能背后的过程与方法,它的存在提醒一线教师,答案并非思考的终点,关注一题多解和一题优解,需要教者进一步明晰数学学习对孩子生命成长的意义。

二、对说理题现状的思考

思考一:试卷命题中需不需要说理题

笔者就这一问题询问了许多一线教师,得到了一致肯定。

原因1:日常说理往往存在于课堂的交流中,流于口头,随着年级的增高,会逐渐成为部分优秀学生的话语霸权,而数学思维需要提升的孩子在交流中往往是弱势群体,效果不佳。

原因2:有部分说理也会落到笔头,但缺乏了思考的感悟,说理也浮于形式,甚至有些孩子机械背诵理由,导致许多无厘头的现象出现,比如情境已变,理由照搬的滑稽现象。

原因3:应该给思路点赞,数学学习归根到底是思维品质的比拼, 答案并非思考的终点,得到答案的过程才是数学之美绽放的画卷。

原因4:逆向思考,如果不需要,那应用题首先应该改成填空题,事实上一线老师一直以来很重视应用题的思路分和结果分,每每都会为精彩的思路点赞,让老师也分享学生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笔者对命题中出现说理题持赞成态度。

思考二:如此评价的说理题合理吗?

例:三年级6个班去看电影,每个班级48人,300个座位够不够?

够□ 不够□,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

评分标准:1结果正确得1分。

2估算且过程正确,再得1分;计算,且过程正确,再得0.5分。

计算48×6=288( 人),288<300,够。或300÷6=50( 人),50>48,够。

估算48×6≈300( 人) ,把48估成50是估大了,够。 或48×6< 300,够。

反思一:这道题的评分标准合理吗?

这道说理题的分值总共2分,1分为“ 结果分”,1分为“ 方法分”,按照评分标准,要先拿全分,必须采用较为高级的估算方法, 而仔细想想,如果采用除法计算,也不比估算复杂,为什么不能拿全分?

解决方案:与命题老师沟通后调整评分标准,不按估、算方法做简单区分,而是按照解决问题的简便程度和过程的完整度给分。

反思二:评分标准一定要分结果分和方法分吗?

很多人这样回答我:因为数学更关注方法呀,他虽然做对了, 但方法不好,不能全分。 他做错了,但方法正确,计算问题,还能拿一半的分,很合理呀。

对此我持保留意见:

从命题的角度看。 说理题不应包含在100分的分值内,应像附加题一样单列,成为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直接评价指标。 分数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量化评价,反思设置这2种分值的初衷,就会发现:“ 结果分”是结果性评价,由结果的对错决定,而“ 方法分”是过程性评价, 其本质是由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的数学思维水平决定。 某种程度上来说,“ 方法分”的权重应该大于“ 结果分”, 这也是原先的附加题每题10分的初衷。 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单列能级水平,以等第来评价思维水平。

结果对,方法对得A,结果错,方法对得B( 或结果对,方法) , 结果方法都错得C。

还可以按照方法的优劣、严密程度,把思维水平进一步细分为A+( 简洁明了) 、A( 方法严谨) 、A-( 表述不够严谨) 、B+、B、B-……

从学生的立场来看, 现有的这种评分标准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 根据现有的评分标准,学生在选择方法的同时,就承担相应的代价,不选择高级方法,就已经失去了“ 方法分”。 而孩子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是不是一定要在100分内分出胜负,这对数学思维水平较弱的孩子可能是一种打击,好在分值较小,由此也呼应上文所述的———说理题可以尝试单列能级水平。

三、剖析说理题后对一线教师实践操作的思考

“寻求正确的答案”背后的思考 篇3

一、“寻求正确的答案”背后隐藏的是滞后的功利主义思想

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最为直接而又简单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正确答案就是分数,就是名校,就是所谓的可能的一个“美好”未来!究其实质,正是深入人心的功利主义思想作祟的必然结果。我国古代最为功利的教育思想就是“学而优则仕”,一朝及第,终于验证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鲤鱼跳龙门”的美丽传说曾经被很多教师作为激励寒门学子奋发图强的典型案例,这些狭隘的教育思想对于国人思想意识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可以说,它已经深入到众生的灵魂里!去年某地一位母亲在送女儿参加高考的路上发生车祸,众人居然力劝女儿丢下血泊中的母亲而赶赴考场,这种泯灭人性的行为甚至被冠之以“真孝”的美名;还是去年高考期间某地某校曾上演了一起数千名师生和家长众人向一位失去父亲的考生隐瞒事实的闹剧——还有什么比失去亲人更为重要的事情呢,某卫视主持人钟山在《高考天问》中说得好:“我不知道一个考试有多么重要,使得人性扭曲,变成了没有人性、没有亲情的癫狂与痴迷……高考可以明年再来,可亲人将永不再见!”

笔者很多次观察和思考中学教师批改学生作业的问题。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要求学生的作业书写要干净规范,要正确无误,否则,一个大大的鲜红的“╳”号便会跃然纸上,甚至还有可能被撕掉重新做过,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也在所难免。所以,学生的作业正确率越来越高,学生可以用抄袭的方法欺骗自己和老师;学生作业的错误率越来越低,教师们用掩耳盗铃的寓言再次愚弄了学生和自己。学生的作业真的完全正确能说明的问题是学生掌握了这个题目的解决方法,并不能说明他学会了一种思维方式,更不能说明他的潜能被发现、被挖掘和被激发。相反,学生的作业出现了错误倒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或学生没有认真听课而不能独立完成作业,这里反映的学生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或学生从老师的教学中得到启发而进行自主创新性的探究,却因为思维的不成熟而败北,这里的错误不正比所谓的“正确答案”更有意义吗?所以,我们的家长、教师和学生都在拼命地“寻求正确的答案”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作业或者考试的问题,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和诟病,这个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我们的教育就永远无法走出这片“沼泽地”,任何形式的教育改革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只能是“雾里看花”,只能是“昙花一现”!

二、教育无捷径,成长需过程

笔者曾经看过一幅对比时下国人手机不离手和民国时期国人吸食鸦片的图片,深受震撼。又看到过一幅在车站码头国人和外国人候车船时看手机和读书图片,不自觉地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担忧。教育与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纵观今日校园,书籍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品。一名印度工程师所写的《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曾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文中列举了一组数字对比,“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作者从一名外国人的视角指出:“中国人都为了钱和权及利而拼搏。孩子读书为了考取名牌大学,将来有个好工作,并非按自己的兴趣去读;成年人读书为了晋级或考取公务员等;政府重视的是高学而人才而不是知识。”“知识改变命运”一直是我们激励学生奋发进取的励志口号,但我们所说的“知识”未免过于狭隘化了,人为地把知识的外延压缩为课本知识——这些只是能换取考试分数的知识而已。爱因斯坦关于教育的定义十分精彩,他认为“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那么,这所谓“剩下来的”到底是什么呢?是高尚的人格,是崇高的品德,是良好的品质,是高雅的情趣,是高尚的情操,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是对社会和他人的关爱,是宽容的心胸,是端正而又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与人为善的言行自觉……而这一切都应该来源于教育。马丁·路德·金说,“这世界上最大的危险,莫过于真诚的无知和认真的愚蠢。”当教育企图寻找发展捷径的时候,说明我们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当我们声嘶力竭地拷问教育的时候,很多人忽视了自己大脑里的痼疾——深深地植根于我们大脑中急功近利的教育观、胜王败寇的认识观、望子成龙的家教观以及个人英雄主义思潮等都是逼迫教育走进“死胡同”的刽子手。正是这些错误的思想支配着我们每个人——家长以孩子考入名校而自豪,教师以自己的学生考高分为荣耀,学校以高升学率为教育目标,而社会则把自己的孩子能否升入名校作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唯一指标。前几日,曾经在网络上看过关于美国幽泉学院办学的报道,“坐落于一个峡谷里的幽泉学院,整个校园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场,学生在完成学业之余,要利用课余时间盖房子、种地、养牛、养鸡,供给平时的日常生活。不过,学生进校后享受的是全免费教育和生活。幽泉学院流传至今的校训:劳动,学术,自治。”无独有偶,山西晋城市泽州县李寨中学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做法受到李克强总理的高度赞扬和肯定。我们的学生缺少的东西太多太多。以下笔者最近在网上看到的几则与教育息息相关的报道:《小学一个班只有3个孩子会系鞋带》(2014年1月9日《南京晨报》)、《初三男生因被父母批评教育从5楼跳下身亡》(2014年10月9日《现代快报》)、《父亲持70万元欠条状告女儿教育她不懂感恩》(2014年10月9日《钱江晚报》)、《男孩工地打杂体验吃苦父母称纯体力劳动没意义》(2014年8月21日《重庆商报》)、《小学生都想竞选当班长为偷懒争选小队长》(2014年10月15日《三湘都市报》)、《初中生开学要换智能机称怕被同学瞧不起》(2014年8月20日《重庆晨报》)、《广元旺苍中学18岁男孩跳崖自杀生前谎报高考分数》(2014年8月18日《成都商报》)、《新版农夫与蛇:贫寒学子毕业后骗资助者千余万》(2014年8月5日新华网)、《教育部首次明确学生要劳动家长称孩子没空》(2014年8月8日澎湃新闻网)……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发生在我们生活中诸如此类的教育“新闻”,能让我们从中明白些什么呢?这种杀鸡取卵式的教育不仅仅戕害了年轻人的灵魂和体魄,更丢掉了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三、摈除素质教育幌子下的教育怪胎

这几年,不少所谓的名校都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过这样一句话,“应试也是一种素质”。笔者一直用“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来评价这句表面看起来十分有道理的话。何为素质?如果强行把分数与学生的素质相连,恐怕也只有用“知识”这个词语来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了。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它以学生个体的先天禀赋为前提,以后天的环境、教育为条件,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而形成和发展学生个体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简单地说,“学生的素质或人的素质就是学生的质量”。教育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工程,但我们却人为地使之简单化到了极致,政府和相关部门、社会和学校、教师和家长一起动手把教育的层层外衣剥落下来,把教育的种种内涵剔除出去,让教育的升学功能成为它唯一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此时,教育便不配再称为教育,而是一种赤裸裸的类似于动物园驯兽师进行的技能训练了——我们的教育把一个个性格迥异、个性千差万别的、鲜活的生命个体驯化成为“听话”的“机器”;学生也不再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而是被用来达成所谓的教学目标的工具,学生只能温顺地接受着不是教育的教育——思维上“不敢越雷池一步”,行动上处处循规蹈矩,把全部的眼神凝聚在试卷的分数上,心甘情愿地做教育的“奴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许多年以来教育奉行的重要原则之一,而时下的“快餐式”教育无疑又是对教育的一次致命的冲击。卢梭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教育观,认为“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句话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在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们的学校已经距离社会这所大学太远太远了,高高的围墙和阴森森的栅栏窒息了学校的生命,于是,我们的学生已经脱离了“尘世”而成为清心寡欲的清教徒,他们已经“被”远离生活的真正意义,盲目追求着一种虚无缥缈的梦境。但这本质上是一种压抑、一种折磨、一种对灵魂的扭曲和摧残!那么,好的教育是什么样?是个体生命健康成长的过程,是孕育希望和未来的场所;好的学校是什么?是学生独立个性培育和发展的地方,是学生朝思暮想的乐园;什么是好教师?是用自己那棵“树”摇动学生那棵“树”、用自己的那朵“云”推动学生那朵“云”、用自己的那颗高尚灵魂唤醒学生懵懂“灵魂”的人!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我们常说的“钱学森之问”,也是我国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我国的科学家能否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到底能为公民的积极而健康的生活积淀什么样的素养,能为社会、为国家和为民族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2011档案思考题答案 篇4

第一次作业:

3.不记述本机关(单位)活动的文书档案如何鉴定?

答:

1.上级和不相隶属单位来文。第一类是政策和规范型档案,这些档案虽然不直接记述本单位的活动情况,但却是本单位开展各项工作的依据,第二类是参考型的档案,即上级和不相隶属单位发来的不反映本单位情况的简报、通报等第一类文件仅供本单位参考和借鉴。

2.下级单位来文。(1)贯彻执行本机关文件(或会议)精神的汇报,这类文件可以作为本机关指挥性活动的反馈信息。(2)报请备案的文件,这主要是下级单位自己制订的重要文件,包括指挥性的和契约类的文件,其中按照行文规则理应备案的可以短期保存,不必备案的文件可以不归档。(3)请示性文件,这类文件凡主送本单位的均应办理批复,与不单位的批复文件一起保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见有口头或电话答复,有的甚至不予批复的,对于这些文件都应短期保存,这是因为这类文件往往不很重要,否则不会口头或电话答复,甚至不答复,但是,这需要接受时间的考验,所以必须暂存备查。

4.浅析以职能机构个体为核心的双轨并行的文档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答:构建机关个体的文档管理流程需要有指导其构建并为其提供理论援助的原则和方法,通过这些原则和方法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管理流程的整体性、保证流程建立的方向性,进而实现管理流程核心理念和价值。以职能机构个体为核心的双轨并行的文档管理方式的构架遵循如下两条主要的原则:

1、前端控制的原则。(1)前端控制体现了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宗旨。(2)前端控制原则是确保电子文件真实、可靠、完整安全、长期可靠的有效策略。(3)前端控制是优化管理功能,提高管理效率的科学观念。

2、全程管理的原则。(1)全程管理原则是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的根本体现。(2)全程管理可操作性强管理效率较高。(3)全程管理便于保证文档的有效运转和维护文档的安全。

5.请阐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关系。

答:文件连续体理论实质上只是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修正或补充,而非变革和突破。深入比较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可以看出二者的研究目的都是通过描述文件运动的客观过程来揭示文件运动的规律,它们都以广义文件概念为基础,并且都体现了文件运动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二者不同点体现在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与侧重点方面。在侧重点上,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比较侧重于文件实体的研究,即随着文件价值的变化,文件实体应该保存在什么地方、如何管理,而文件连续体理论则把文件和生成文件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它的重点不是文件本身,而是文件背后业务行为和业务环境之间的互动。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文件连续体理论只是在看待问题的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上产生了变化,并未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带来根本的冲击。文件连续体理论是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能够通过灵活调整或部分修正,更好地适应电子文件的运动特点,进一不增强自身在电子时代的指导作用。

6.文书档案鉴定与专门性档案鉴定工作的共性与差异。

思考题 测试题答案 篇5

1.数学教学评价的标准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教学目标。

2.教育(大)目标可分成哪三个纬度?其中布鲁姆将认知领域分成了哪六个水平? 答: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布鲁姆: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3*数学教学目标分为哪几级?(比如教育、课程……)

答:数学教育目标→数学课程目标→数学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数学教学目标心理学基础有哪些?

第八章复习思考题答案 篇6

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答案详见教材。

二、单选题

1.A2.D3.A4.B5.A6.C7.C

三、多选题

1.BC2.BCDE3.BCE

四、简答题

答案详见教材正文。

五、论述题

答案详见教材正文。

六、案例分析题

启示: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我国零售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文化体系,规范企业文化制度,保障文化的具体落实,形成整个零售业良好积极的文化氛围。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

(1)尊重顾客,时时刻刻为顾客需要着想。

(2)以人为本,重视企业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通过改进技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操作系统思考题答案 篇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我国迫切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而且外语能力又很强的高素质人才。英语已经成为世界科学界通用语言, 是我们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一个必然的工具。计算机学科具有较强的国际共通性, 其表述、词义和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诠释比较一致, 并且有很多中文表达方式都是直接从英文翻译过来的[1]。因此计算机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是十分有意义而且必要的。

一、OS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

(一) 目标定位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从原理出发, 了解操作系统的新技术和新思想;学习一些代表性的、典型的操作系统实例,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引导学生开发更先进、更实用、更方便的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方式, 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本课程强调的重点是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 理解较晦涩难懂的原理性知识和专有名词, 对现存的操作系统设计方式等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因此结合我校实际情况, 客观理解"双语教学"的内涵, 确定我们的方案为采用国际著名教材、英语教案、课堂中文讲解、课后英文完成作业和期末考试英文题占50~80%。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利用双语教学思想进行教学, 同时融入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包括专题讨论法、问题总结法和主题式、启发式、引导式等方法。

(二) 教材选用

经过认真比较分析, 选择了"Operating Systems:Internals and Design Principles, Fifth Edition", 本书不仅全面系统地讲述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而且以当代最流行的操作系统 (Windows, UNIX和Linux) 为例, 全面清楚地展现了当代操作系统的本质和特点, 使得本书具有先进性和适应性。本书作者William Stallings是计算机界的一位巨擘, 17本著作 (不包括再版) 的作者。本书第四版获得由美国教科书与高等院校作者协会 (Text and Academic Authors Association) 颁发2002年度最佳计算机与工程图书奖。

(三) 课件与教案制作

以选定的教材"Operating Systems:Internals and Design Principles, Fifth Edition"为主, 参考了"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 Sixth Edition"、"Operating Systems: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等相关教材以及若干中文操作系统教材, 用英语分别制作了PowerPoint幻灯片和写了备课教案。

(四) 课堂教学的实施

1、精简的英文讲义

根据双语教学调查结果显示, 专业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对英文教材以及教学方式感兴趣, 如何转变师生观念, 加强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 如何开展讨论式教学, 营造学习氛围[2]。Stallings的这本教材很厚, 许多学生英语基础并不是太好, 因此不少学生有畏难情绪。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 教师把自己的教案整理成方便学生理解的精简的英文讲义, 复印后每人一份。这样学生预习和复习就可以迅速了解需要掌握的知识梗概。在课堂讲解上教师绝大部分采用中文讲解, 在一些专业术语以及知识难点处教师提示学生在讲义复印稿上用中文标注或做相应的笔记。这样学生记笔记快捷方便, 节约了时间以专注地听难点讲解。

2、引导、讨论等多种方法组合的双语教学

这门课讲的是操作系统原理, 理论性很强, 如果仅仅采用"老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学生很快就会厌倦, 溜号一会回来就跟不上了。所以专题讨论法、问题总结法和主题式、启发式、引导式等方法就要用上了。例如, 刚接触semaphore (信号量) 这个术语, 教师先问一个问题:假设在某个消费场所, 有个小房间, 每次只能供一个顾客使用, 他使用完出来以后其他客人才能使用, 那怎么做来保证这个严格实现呢?学生很快就给出答案:门上有锁就可以了。教师又问到在并发程序执行时, 有多个进程使用同一段代码, 而且他们在执行这段代码行的交错顺序不一致就会产生结果不一致, 怎样避免呢?经过讨论, 学生逐渐推测大概也需要一种锁机制吧。于是把critical section (临界区) 、critical resource (临界资源) 、semaphore (信号量) 这些术语引来出来了。

比如图1这个例子, 教师引导学生把A、B、C三个并发进程看成三个要使用互斥小房间 (比拟这里的共享数据) 的顾客, 信号量的值就是挂在小房间门口的钥匙数, 顾客必须取得钥匙才能进入房间, 进门去钥匙的动作就是wait, 出门后还钥匙的动作是signal。图中前面那个queue就是顾客排队等候的地方, value of semaphore这一列就是小房间门上钥匙数量的显示, 有B、C两个顾客排队时名叫lock的信号量, 其时值为-2, 说明欠两把钥匙, 得到钥匙进入房间里这段时间用粗黑箭头线标示, 等待钥匙的这段时间用虚线段标示。这样学生们很快就都明白了。另外如果信号量取大于1的整数, 说明有多个临界资源, 就如同有多个刚才例子所说的小房间一样, 每个小房间的门锁对应一把钥匙, 钥匙数即信号量的值, 每来一个顾客wait请求一次这个数就递减1, 每出来一个顾客signal一下这个数就加1。

3、融入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

在讲进程调度算法时, 教师从人类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类社会规则的话题引入操作系统中调度策略的设计问题。比如, 超市排队付款的"先来先服务"策略改进一下出现"短进程优先" (我前面的顾客买了满满一购物车大概有100多件商品, 而我只买了两节电池, 让我先交款吧, 我是短进程) ;"轮询法"的时间片如果定的太长就变成"先来先服务", 如同假设把美国总统换届选举时间间隔改成100年这样类比。从教书育人的角度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的思考兴趣点, 学生们讨论热情大增, 对于本来比较生涩的理论很快就能以一种活泼喜悦的方式接受。

(五) 作业与考试

作业要求全用英文, 每章总的留一次作业。这样每学完一章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可以把重点难点复习一遍, 阅读教材和大段地用英文书写, 除了掌握专业知识, 英文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加强。

闭卷考试, 考试题型有选择、填空、判断、名词解释、简答和算法以及应用题。考试是指挥棒, 期末考试题中填空、名词解释和简答很多就来自平时作业题, 这样学生就比较重视平时的作业。另外, 在期末也领学生们做一些应用题, 这样学生加深对一些知识点的掌握, 同时对于有志于深造的学生也可打好考研的基础。

二、双语教学的思考

1、不盲目追求全英教学而放弃所长

有些老师对双语教学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区, 认为用只有用英语口语授课才是双语教学。专业课程授课教师的口语不是很标准, 某些词汇的发音也不是很流利, 一些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丧失对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从而达不到双语教学的目的。这种认识其实太偏激了。教师们用英文教材、英文教案、英文课件、留英文作业、考试有大部分英文题, 教学内容、教材等和国际接轨, 学生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其英文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特别是课堂讲解绝大部份是用中文, 这样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而师生也在课堂中能够发挥所长--引导、讨论以及教书育人的思想熏陶等等。我们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双语教学精神, 符合大多数院校的客观实际状况。

2、一个确认门槛消除层次困惑

许多人提出双语教学的"三个层次"[3]。笔者认为提的层次多反而容易使人困惑, 只需要为双语教学设置一个确认的门槛, 既不能一哄而上、滥竽充数, 也不能认为高不可攀非得请外教来上不可。这个确认的门槛应该是这样的:首先必须采用国际知名的外文专业课教材, 课件、教案和作业必须使用英文, 而课堂讲授可以使用中文, 这是一个最低限制。经过我们的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阶段只需要明确区分双语教学和全英教学。全英教学内涵是教师课堂讲解、学生回答问题、课堂讨论全部用英语口语, 其它文字材料当然也全是英文的。中国的英语教育已经从幼儿园起开始搞得越来越好了, 未来中国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将会和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学生持平, 那时在本科阶段再采用"全英教学"就是非常适宜的。但现在这批学生还没有进入本科阶段, 所以全英教学只能是在条件具备的个别地方开展。

我们比较认同这样的双语教学质的规定性:强调使用外语于学科教育 (但并不排斥母语) , 在学习该学科先进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要提高与学科相关的外语能力[4]。

三、结论

采用先进的国外著名教材、精心制作英文课件和教案, 运用启发、引导、讨论的教学方法组合, 成功地在计算机操作系统这门课进行了三轮双语教学。实践中认清了双语教学和全英教学的区别。提出双语教学的最低确认门槛:首先必须采用国际知名的外文专业课教材, 其次课件、教案和作业必须使用英文, 而课堂讲解和讨论可以绝大部份的使用中文。按照这个认识, 双语教学并不难开展, 而且离全英教学也只有一步之遥, 所以因该立足现实发挥长处在更多的专业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

摘要:通过计算机操作系统课中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过程, 对双语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指出了双语教学与全英教学的区别, 提出了双语教学的最低确认门槛, 在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双语教学是一个启发、引导、讨论的组合教学方法, 并把教书育人的理念融汇其中。

关键词:双语教学,思考,计算机操作系统

参考文献

[1].蒲晓蓉, 陆庆, 耿技.计算机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探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5 (1) :95-97

[2].苏秦等.双语教学实施效果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 2002.10:34-35

[3].蒋隆敏, 凌智勇.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江苏高教, 2006, 3:87-88.

财政学复习思考题(含答案) 篇8

市场 与政府的关系 

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市场是一种结构精巧而且具有效率的商品交易机制,这已经为经济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经济发展史所证实,而且为各种经济学说所论证和肯定。亚当·斯密将市场规律形容为“看不见的手”,认为不需要任何组织以任何方式的干预,市场就可以自动地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而且宣称当每个人在追求私人利益的同时,就会被这只手牵动着去实现社会福利。简而言之,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帕累托效率标准(或帕累托最优状态)可以作为我们分析经济效率和财政效率的一个规范性参照标准。

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及政府失灵的表现

 政府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 政府失灵的表现什么? 答:

(一)政治家往往成为少数有钱人的俘虏,而不管大多数人的利益。

(二)政府行动往往不能或不肯按成本-效益原则来选择最优方案。

(三)政府官员的目标往往是追求机构规模最大化

(四)政治家和政府官员谋求的是他们自身的内部私利

(五)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问题,政府也同样不能解决。

市场失灵的原因及表现

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什么? 答:

(一)外部效应的存在

(二)市场不能提供公共产品

(三)垄断

(四)信息失灵

(五)对非市场性目标无能为力

(六)市场不能解决经济稳定问题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 公共需求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公共需求的定义

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具有不可分割性的共同利益的需求,不是个别需求简单累加的总和

公共需要的特征: 1)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共同需要,也为了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3)享用社会公共时无需支付或只需支付少量,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水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就不得享用。(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 公共物品的定义及类型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对应的,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物品。

公共产品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即混合品两类)。纯公共产品

一般说来,公共产品(此处指纯公共品)是指那些为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严格地讲,它是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是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减少别人对它进行同样消费的物品与劳务。准公共产品(混合品)混合产品是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属性的产品。在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还存在许多不具有纯粹的公共产品或私人产品的属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又或多或少地同时具有这两种产品性质的产品和服务,通常称之为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亦称为“混合产品”。这类产品通常只具备上述两个特征的一个,而另一个则表现为不充分。 公共物品与公共需求的关系

 财政的含义、特征与职能 

财政的含义: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因而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从经济学的意义来解释,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中国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但这里的“分配”应该理解为广义的分配,既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包括个人收入的分配。

财政的基本特征1.公共性与阶级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财政的职能: ⑴资源配置职能: ⑵收入分配职能: ⑶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4)维持保障职能

公共物品的类型及提供方式 

纯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是1政府 2 公共管理部门 ;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 准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

(1)政府授权经营。对于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自然垄断行业,通过公开招标形式选择私人企业。

(2)政府参股。对于那些初始投资量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3)政府补助。对于那些提供教育服务、卫生服务的私人机构及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私人企业

财政的职能(及各职能的实现方式)

财政的职能: ⑴资源配置职能:

① 合理确定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实现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②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出结构也就是财政资源内部的配置比例。③ 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④ 合理运用财政投资、税收、补贴等多种手段调节和引导民间资源的合理配置。⑤ 提高财政配置工具的使用效率。

⑵收入分配职能:

① 合理界定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

② 规范工资制度。改进和完善行政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制度。③ 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④ 改进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⑶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①根据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变化情况,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需平衡。

②完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发挥财政制度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自动稳定器的作用”。③通过财政投融资、财政补贴和税收政策的安排,促进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协调和高级化。

④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的纯社会公共需要,为经济稳定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⑤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

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区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

一是排他性(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和非排他性(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每增加一个消费者原来的消费者将受到的服务不减。) 免费搭车、外部效应、帕累托效率

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者。

外部效应是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帕累托最优也称为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是指具有以下性质的资源配置状态,即任何形式的资源重新配置,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人受益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受到损害。人们通常也把能使至少一人的境况变好而没有人的境况变坏的资源重新配置称为帕累托改进,所以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是已不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第二章

试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经济意义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其经济意义为 ①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市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想交换,在这里,政府直接以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者自身出现在市场上,因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对分配的影响是直接的;而转移性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是间接的。

②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约束效益;而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约束效益是软的。③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瓦格拉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试述“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

瓦格纳法则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比耶相应随之提高。瓦格纳的结论是建立在经验分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会导致国家活动的扩张。瓦格纳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复杂化会引起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需要更多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设施。

经济因素: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需要政府进行管理和调节工作。

瓦格纳还把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公共支出增长归因于需求的收入弹性,即随着实际收入的上升,这些项目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将会快于GDP的增长。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请论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答:经常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有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三方面。(1)经济性因素。主要是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等。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对财政支出规模以及支出结构变化有不同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财政支出规模的明显例证,是经济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2)政治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三是政府干预政策。(3)社会性因素。如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序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

试分析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原因及其合理性;

试述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分析

特殊性: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绝对数除1980、1981两年负增长外,其余年份都是增长的,而且增长速度不算很慢,财政支出增长率基本上是一条波折上升的曲线,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运行的曲线呈现先逐年下滑而后又逐年回升的特征,改革之初财政支出比重下降的趋势在某一时点中止,转而趋于回升。

原因分析:这种发展变化的趋势体现了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征。在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是比较高的,这是由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决定的;我国财政支出增长弹性边际倾向以及由二者决定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都在1996年停止下降,1997年开始回升,特别是1998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后,回升速度较快。

 结合实际简述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 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并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财政支出调整和优化的全过程。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实现五个统筹,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的方针,为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依据。做到六个必须,完成六大任务。

1、六个必须: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2、六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二)具体措施

1、在经济建设领域,财政支出要有进有退。

2、根据保重点、压缩一般的方针,实行重点倾斜的政策,对一般支出实行零增长政策。

(1)在国家行政管理服务领域,财政支出要有保有压。(2)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3)加大对能源、交通、电力、通讯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等的投入。(4)增加社会保障,为建设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资金保障。(5)增大教育和科研投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3、继续实施稳健财政政策,并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

4、实行均衡的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名词解释:购买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瓦格纳法则

购买性支出:政府在市场上购买商品与劳务的各类支出。此类支出包括消费者支出和投资性支出,前者主要是指政府机关日常行政活动所需商品与劳务的支出,后者主要是指政府公共工程投资所需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的直接补偿是获得价值相同的商品和劳务。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通过一定的渠道和形式对相关社会成员或特定社会集团给予财政资金的无偿性支付。转移支出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等。其中,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支出是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政府转移支出并不能获得直接的经济补偿物。瓦格纳法则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瓦格纳法则1.含义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财政支出会不断地增加。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不断扩大。

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是什么?

 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与非政府投资相比,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表现在:第一、政府作为宏观调控主体,一般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是,政府投资建成的项目,如社会基础设施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第二、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因此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第三、由于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因此其投资可以安排在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项目,而且也应该将投资集中于那些具有明显“外部效应”的公用设施、能源、通信、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

(2)政府财政投资的范围:包括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其中生产性支出按财政支出项目包括基本建设支出、增拨流动资金、挖掘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及支援农村生产支出。非生产性支出主要用于国家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文教、科学、卫生等部门的办公用房建设

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是什么?

简述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

答:(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又称稀缺要素标准:是指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应当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最大的投资项目

(2)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是指政府投资应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这种标准是强调政府应投资于资本密集型项目

(3)就业创造标准,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这种标准要求政府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财政投资规模,而且还要优先选择劳动力密集型的项目

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是什么? 

属性;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

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有哪些?

提供方式;

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

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

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

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5、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

为什么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投资? 

答案提示:首先,农业是最典型的基础产业,也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最需要发展的产业,可以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为其他生产活动提供了基础;同时,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话的起点和基础,并且稳定农业是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看出,农业在一国的经济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次,农业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从农产品的供应来看,它会受到气候条件及其他诸多条件的影响,不仅波动很大且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另一方面,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却是稳定的。农民难以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克服农业的不稳定性,必须依靠市场以外的力量-政府,来解决这一问题。

第三,从农业的基础设施来看,它具有很强的外溢性,这就意味着市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供给是不足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只能依靠政府的力量。

试述农业财政投资的范围。

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范围包括: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

BOT 投资

BOT 即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是指政府将一些拟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或公司,组建项目经营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并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由项目经营公司通过经营,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并盈利,协议期满,项目产权收归政府。 主要的民生性支出、投资性支出:类型、属性、支出构成、常用指标 

社会保险支出与社会保险制度。

简述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

答:社会保障支出是与社会保障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相应的社会保障支出安排也就存在较大差别。但是,在现代社会下的任何社会制度的任何国家,社会保障支出都是社会公共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社会保障既然是社会性事业,那么政府介入是政府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政府介入一方面是出于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实施成本,增强抗拒风险的能力,还可以运用社会保障调节经济的运行。

 财政补贴与社会保险支出的异同。

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补贴的定义及异同

答:财政补贴与社会保障支出的联系与区别。联系,同属于财政的转移性支出,都是无偿的,都意味着补贴者实际收入的增加。区别,差别主要体现在同相对价格体系的关系上。财政补贴与相对价格的变动有直接联系,具有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求结构的影响;社会保障支出则很少有这种影响。进一步定义,财政补贴是在某一确定经济体制结构下,财政支付给企业和个人的,能够改变现有产品和生产要素相对价格,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无偿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向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暂时或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生活面临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支出;主要有四个方面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试述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试述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答:(1)财政补贴的性质

作为一种转移性支出,财政补贴支出同社会保障支出有很多相似性。从政府角度看,无论是以补贴形式还是以社会保障形式拨付支出,都不能换回任何东西,支付都是无偿的。从领取补贴者角度看,无论以什么名目得到政府的补贴,都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因而经济状况都较前有所改善。然而,这两类转移性支出既然被冠以不同的名称,自然就有差别。差别主要体现在与相对价格体系的关系上。财政补贴总与相对价格的变动联系在一起:或者是补贴引起价格变动,或者是价格变动导致财政补贴。因为有这种联系,很多人索性就把财政补贴称为价格补贴(2分)。社会保障支出则与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不发生直接联系,固然人们获得保障收入后用于购买,可能使购买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但这种影响既不确定,又是间接的。因为与相对价格结构有直接关联,财政补贴便具有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影响,而社会保障支出则很少有这种影响。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把财政补贴定义为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财政补贴主要有物价补贴(在现行财政科目中称为“政策性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每一类补贴又都含若干项目。例如,价格补贴含有粮棉油价格补贴、平抑物价等补贴、肉食价格补贴和其他价格补贴。补贴的列收列支方法,各国有所不同。大多数国家直接将补贴全部列为财政支出,我国的价格补贴已经列收列支,而企业亏损补贴一向是作冲减收入处理,也不列支出,这样就使财政收支都减少了一块。(2分)除了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以外,政府还提供某些专项补贴、财政贴息,还有税收支出实际上也是一种财政补贴形式。(2分)(2)财政补贴的分类

政府财政统计中的财政补贴项目是一种会计分类,不具有很强的经济分析意义。因此,理论界对于财政补贴还有若干其他分类:从补贴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关系来看,可以区分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2分)从政府是否明确地安排支出来分,补贴可有明补与暗补之分;从补贴资金的接受主体来做区分,可有企业补贴和居民补贴两类;从补贴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来看,可分为对生产的补贴和对消费的补贴;从补贴是否与具体的购买活动相联系来分析,又有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2分)试述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及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试述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

1、可以改变需求结构。

2、可以改变供给结构。

3、将外部效应内在化。试述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答: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1)财政补贴的首要意义在于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财政补贴不论补贴对象是谁,最终目的都是顺利实施国家的方针政策。(2)财政补贴可以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财政补贴支出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4)消除“排挤效应”。(5)对社会经济发挥稳定效应。在我国的财政补贴中,出于社会经济稳定的考虑往往是首要的目的。

试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财政补贴制度的思路。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从维护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出发,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财政补贴制度。针对现行补贴制度中存在的诸多因素,根据市场经济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改革财政补贴制度的基本思路是:在总量上减少财政补贴项目,压缩财政补贴规模;在结构上规范补贴方式,调整分配格局。

试述我国财政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思路。答:(1)从制度创新入手,提高财政补贴支出效益。(2)改变农业补贴方式。

(3)取消绝大部分工业企业亏损补贴。(4)改革公用事业补贴。

(5)增加财政对科研费用的补贴,调动企业研究开发的积极性。(6)运用财政补贴,加强环境保护。

(7)运用财政补贴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

试述税收支出概念以及提出这一概念的意义

简述税收支出的概念以及提出这一概念的意义。概念:指政府为了鼓励和照顾某些行为,以主动放弃部分税收收入的方式向特定的纳税人提供的财政援助

意义:这种补贴性的支出可以减免一定的税额,在鼓励纳税人的经济活动、减轻纳税人的经济负担以及调节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七章

1.根据我国新预算法,有哪四类财政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

2.什么是全口径财政收入?

全口径财政收入

这是最大统计口径的财政收入,也叫做大口径财政收入或者全口径财政收入。全地域内财政收入包括上划中央四税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政府基金预算收入、社保基金收入、海关关税收入、个人储蓄利息所得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石化企业所得税、车辆购置税等。

3.根据收入形式分类,即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收入分类科目”列出的类级科目有哪些?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11)》简目中“收入分类科目”列出的类级科目有: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 和转移性收入六类。

4.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有哪些?答: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二)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三)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5.收费与税收的区别?

税收与收费的区别:①税收与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没有直接联系,税收收入一般不规定特定用途,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而收费与政府提供的特定商品和服务有直接联系,专项收入,专项使用。②税收是作为政府一般的筹资手段,而收费往往是作为部门和地方特定用途的筹资手段。③税收收入是政府的主要收入,必须纳入预算内统筹使用,而收费可以有所不同,全国性收费要纳入预算内,部门性收费或地方性收费可以作为预算外收入,按预算程序管理,形成政府性基金或由部门和地方自收自支。④一般而言,税收的法制性和规范性较强,有利于监督和行政管理,而收费的法制性和规范性相对较差,容易诱发滥收费现象,因而法制性不强的发展中国家应避免收费项目过多,并应强化管理。

6.收费的特殊作用?

试述收费不同于税收的特殊作用。

首先是收取使用费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矫正私人物品的外部效应上有特殊的作用。其次是收取使用费有利于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

7.什么是政府性基金收入?

政府性基金收入:政府性基金的官方定义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央有关文件的规定,为支持某项事业发展,按照规定程序批准,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包括各种基金、资金、附加和专项收费。

8.政府性基金按照支出用途分为哪7类?

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用于水利建设 ;用于城市维护建设;用于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用于移民和社会保障;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用于其他方面 9.政府性基金的管理方式?

政府性基金的管理方式是在一般公共预算之外编制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构成政

府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0.什么是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

11.什么是土地财政?

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

第八章

12.税收的三性及其含义?

税收三性

税收的强制性:指的是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抗。

税收的无偿性:指的是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税收的固定性:指的是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者数额,并只能按照预定的标准征税。

13.什么是纳税人

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14.什么是课税对象?课税对象主要分为哪三类?

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可将税收分为商品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三类

15.什么是税率?分为哪三类?

是指课税对象征税的实际依据

税率的具体形式一般有三种:(1)比例税率(2)定额税率(固定税额)(3)累进税率。

16.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

起征点和免征额: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免征额是指对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在税法中规定起征点和免征额是对纳税人的一种照顾,但两者照顾的侧重点显然不同,前者照顾的是低收入者,后者则是对所有纳税人的照顾。

17.公平类税收原则有哪些?主要含义?

公平原则大致分为两种——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1)受益原则。

受益原则,是指各社会成员应按各自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中享有的利益来纳税,或者说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应按个社会成员享用的份额来承担。(2)能力原则。能力原则,是指征收以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为标准,而不考虑各自对公共物品的享用程度,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按各人的实际支付能力分摊,收入高的多分摊,收入低的人少分摊。关于度量标准,客观说主张按个人的所得、财产和消费支出为标准,主观说主张在享有公共物品时个人受到的牺牲程度为标准

18.效率类税收原则有哪些?主要含义?

效率类税收原则

1.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又称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在保证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应有利于经济发展,力图对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2.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指在征收既定税收收入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征纳双方的征纳费用降至最低限度。

19.税收中性的含义?

税收中性:税收中性是针对税收的超额负担提出的。所谓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税收中性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成为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20.税负转稼的方式有哪些?具体含义?

税收转嫁有两种基本方式:前转和后转,以及其他一些转嫁方式。

1、前转方式,又称顺转,指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

2、后转方式,又称逆转,指在纳税人无法实现前转时,通过压低进货价格以转嫁税负的方式。

3、其他转嫁方式,混转(消转):一种商品通过提高销售价格,又通过压低进价转移一部分;消转,是指纳税人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自我消化税款。

21.税负转稼的一般性规律?

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税一般不易转嫁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商品难以转嫁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第十一章

22.什么是商品课税?我国目前的税制而言,商品课税包含哪几种税种?

商品课税:是指所有以商品为征税对象的税类

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关税及一些地方性工商税种

23.什么是增值税?

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税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24.根据对购进固定资产价款的处理的不同,增值税分为哪三类?具体含义?

生产型增值税 ;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

(1)生产型增值税:计税依据中不准抵扣任何购进固定资产的价款;(2)收入型增值税:计税依据中只准抵扣当期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固定资产折旧部分;(3)消费型增值税:计税依据中准许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固定资产价款。

25.增值税计征方法中的“扣税法”的含义?

不直接计算增值额,而是从按照销售收入计算出的税额中扣除法定外购商品的已纳税金,以其作为增值税应纳税额,通常称为“扣税法”。

26.什么是消费税?消费税的纳税人?消费税的作用? 消费税的概念 :

消费税是以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商品劳务税。消费税的纳税人:

凡事从事生产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均为消费税的纳税人。消费税的作用:

调节消费结构和消防方向;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27.什么是营业税?以建筑业为例,说明营业税和增值税两税并行征收存在的问题。

是以纳税人从事经营活动的全部营业额为纳税对象的一种商品课税,是典型的传统商品税。

28.什么是所得税?我国现行所得税的主要税种?

所得税是对所有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 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

29.根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3页,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计算个人所得税。

30.资源税有哪两种课征方式?

资源税可以有两种课征方式,一是以自然资源本身为计税依据,二是以自然资源的收益为计税依据。

31.财产税有哪两种课征方式?

一是以财产价值为计税依据,二是以财产收益为计税依据。

32.资源税与财产税的特征?

课税比较公平;具有促进社会公平节约的效能;课税不普遍,且弹性较差

第十二章

33.什么是国债?

又称为公债,是政府根据信用原则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方式。是政府以债务人身份向个人、企业、社会团体、金融机构以及他国政府借款。

34.什么是可转让国债、凭证式国债?记帐式国债?

可转让国债:包括记账式国债和无记名国债。凭证式国债:国家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用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记账式国债:国库券的发行不采用实物券面,而是通过记账的方式进行交割结算,兑付时凭能证明持有国库券的凭证办理还本付息。

35.什么是国债的期限结构?

以偿还期为标准,国债可分为短期国债、中期国债、长期国债和永久国债。

36.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含义?

政府支出是通过国债融资还是通过税收融资的后果没有任何区别,长期中债务和税收对经济的影响是等价的。37.国债的政策功能?

1弥补财政赤字,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当今各国的普遍做法。实质是将不属于国家支配的民间资金在一定时间内让渡给国家使用,是社会资金使用权单方面的转移。

2筹集建设资金,国债既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的功能,又具有筹集建设资金的功能 3调节宏观经济,国债是对GDP的再分配,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是财政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

38.什么是债务负担率?

是指当年国债累积余额占GDP的比例

39.马约规定的赤字率和债务(负担)率是多少?作用是什么?* 国债负担率60%、赤字率3%;

40.什么是国债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

41.比较衡量国债依存度的不同方法,并分析我国当前国债依存度的情况。

比较衡量国债依存度的不同方法,并分析我国当前国债依存度的情况。国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它说明财政支出中有多大比例是依靠国债来支付的。有三种不同的计量方法:(P328)第一种计量方法,存在不合理支出。

第二重计量方法,能够准确反映国债依赖成度。第三种计量方法,对我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国际上关于国债依存度公认的警戒线是20%。我国国债依存度在下表的第二种和第三种计量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是:我国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偏低,仅为30%。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允许地方政府发债。

42.什么是国债一级市场?国债二级市场?

【国债一级市场】一般是政府财政部门与债券承销机构及投资者之间的交易 【国债二级市场】一般是国债承销机构与投资者之间的交易,也包括国债投资者与政府之间的交易以及国债投资者相互之间的交易

43.国债市场的两种功能?

实现国债的顺利发行和偿还;合理有效地调节资金的运行,提高社会资金效率

44.直接债务、或有债务的含义?

直接债务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承担的债务,不依附于任何事件,是可以根据某些特定的因素来预测和控制的债务;或有债务是指由某一或有事项引发的债务,是否会成为现实,要看或有事项是否发生以及由此引发的债务是否最终要由政府来承担。

45.显性债务、隐性债务的含义?

显性债务(即被法律或者合同所认可的政府债务)

隐性债务(即反映公众和利益集团压力的政府道义上的义务)

46.直接显性、直接隐性、或有显性、或有隐性四类债务的基本内容?

47.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十三章

1.什么是国家预算?

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的收支计划,它是以收支平衡表的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地位的文件,是国家财政实现计划管理的工具。

2.根据我国新《预算法》的规定,预算包括哪几类?

一般公共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3.国家预算管理的5个原则是什么?

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和性

4.怎样理解部门预算是全面反映部门收支活动的预算? 5.什么是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货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

6.政府采购当事人包括哪些?

采购人、供应商和采购代理机构

7.政府采购方式有哪几种?

(一)公开招标;

(二)邀请招标;

(三)竞争性谈判;

(四)单一来源采购;

(五)询价;

(六)其他采购方式。

8.政府采购程度分为哪三个阶段?

政府采购程序分为三个阶段:确定采购要求、签订采购合同、管理执行采购合同。9.我国《政府采购法》中关于对外开放的内容? 10.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含义?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指对预算资金分配、资金使用、银行清算及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账户的全过程集中进行全面的监控制度。

11.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本内容(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理解)。

简述“收支两条线”的基本内容。

收支两条线管理是针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项改革。(2分)其核心内容是:从收入方面看,实行收缴分离,不再自收自缴,并实行财政专户管理(2分);从支出方面看,主要是收支脱钩,即收入不再与支出安排挂钩。(2分)

12.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完善预算体系,积极推进预算公开;改进预算管理和控制,建立跨预算平衡机制;加强财政收入管理,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绩效;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财政风险;规范理财行为,严肃财政纪律

第十四章

13.什么是预算管理体制?其核心是什么?

预算管理体制:是划分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2分)预算管理权限和资金收支范围的一项制度。

核心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

14.简述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简述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2).在 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即事权)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即财权)范围。(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4).预算调节制度,即所谓转移支付制度。

(5).各国的分级预算体制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就体制整体而言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可以有经常的调整。

15.简述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功能。

简述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具有的主要功能。(265页)答: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及其功能(1)弥补纵向财政缺口

(2)弥补横向财政缺口

(3)弥补地区性公共物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4)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16.什么是无条件专项拨款和专项拨款?

无条件专项拨款:是指一旦确定拨款数额,无附加条件地归受补助地区自主使用。专项拨款:是一种与无条件的均衡拨款相对应的有条件的指定用途的拨款,是转移支付的辅助形式。

17.什么是粘蝇纸效应?

粘蝇纸效应:由于参加公共决策的人的偏好不同,而且在公共决策中的影响力也不同,一些人可以通过对公共决策的影响使得中央的补助“粘”在政府部门中,而不是理论上分析的那样,像一个人那样在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寻找一个效用最大化的配置状态。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粘蝇纸效应”即上级政府的一般定额补助被“粘”在公共物品上。

18.简述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支出责任与收入划分的基本方案。P252 19.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效果

第十五章

1.什么是财政平衡?

财政平衡:是预算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收支对比不外是三种结果: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赤字;三是收支相等,即平衡。

2.预算赤字、决算赤字和赤字政策的区别。P261 3.财政赤字有哪两种计量口径?

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经常支出

4.我国目前财政赤字的计量方法?

财政赤字或结余=(总收入+无条件赠款)-(总支出+净增贷款)

5.什么是结构性赤字?什么是周期性赤字?

结构性赤字:是由政府财政政策的变量决定的,是一种外生标量,体现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

赤字变化(增或减)的一部分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反映,是由于经济周期的波动而自动地产生和增减的,这部分赤字称为周期性赤字。

6.在一个封闭型经济中,财政赤字由谁来弥补?

由非政府部门的储蓄结余来抵补

7.在一个开放型经济中,财政赤字可以由谁来弥补?

在一个开放型经济中,财政赤字不仅可以用国内结余资源来弥补,还可以动员国外资源。

8.财政赤字有哪些融资方式?

债务融资;货币融资

第十六章

9.什么是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10.财政政策的主体的含义。财政政策主体:只能是各级政府,而且主要是中央政府

11.财政政策的一般政策目标是有哪些?

财政政策目标: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收入的合理分配;经济的适度增长;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

12.财政政策工具有哪些?

税收;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国债

13.税收的调节作用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税收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宏观税率和具体税率的确定,税种选择,税负分配以及税收优惠和税收惩罚等规定体现出来

14.公共支出的含义和种类? 公共支出主要指政府满足纯公共需要的一般支出 它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15.政府投资的含义?政府投资的项目主要有哪些?

政府投资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类型的固定资产

政府投资的项目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公共设施,基础性产业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

16.财政政策的类型及划分标准。

根据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可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根据调节国民经济总量的不同功能,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17.财政政策工具的作用会通过哪些媒介传导出去?

收入分配,货币供应与价格

18.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哪些?(290页)19.什么是松的(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来说,什么时候采取松的政策措施?什么时候采取紧的政策措施?(292页)

上一篇:医疗废物管理自查报告下一篇: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