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下册 数蛤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10篇)
教学目标:1.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演唱、朗读、歌表演、游戏等各项音乐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感受,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作能力。
2.通过创编歌词和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通过学习歌曲提高环保意识,让学生从小爱护小动物。教学难点: 在熟悉旋律的同时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具:多媒体、电子琴、录音机、幻灯片、双响筒、串铃等。教学目标:
一、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出个谜语猜猜,好吗?
“水中有位歌唱家,穿件绿色花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叫,田里数它本领大”。猜一猜它是谁? 2.生:青蛙。
3.师:青蛙有个好朋友,外形跟它长得很相似,你知道它是谁吗? 4.生:蛤蟆。
5.师:你们知道青蛙和蛤蟆有什么区别吗?
6.生答。7.师:下面让我们看段录像,看看它们到底区别在哪?(教师播放视频)小朋友们,你们这回了解青蛙和蛤蟆的区别了吧。虽然,蛤蟆的形象相对丑陋些,但是,它和青蛙的本领一样大,都是捕捉害虫,保护庄稼的小能手。
我国民间还有许多歌唱蛤蟆的歌曲呢,比如:山东民歌《花蛤蟆》,你们想听吗?下面让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是什么情绪?(播放《花蛤蟆》视频)
8.生回答。(欢快活泼、幽默风趣)
二、学唱歌曲<数蛤蟆>
1.活动“蛤蟆跳”:
① 师:今天呀,蛤蟆们要开音乐会呢,我们也学着它们的样子,蹦蹦跳跳地一起去参加。(播放歌曲,让学生熟悉旋律。)
师:池塘边可真是热闹呀!大家听,它们都在说什么呢? 出示:x x x x x ∣ x x x x ∣ 蛤蟆不吃 水 太平年,1 荷儿梅子 梭 水上 漂,(自然、流畅)师:哦,它们正在告诉人们,害虫已经被它们吃完了,今年又是丰收年!蛤蟆们得意极了,还将这句话编成歌唱了起来。
(教师弹琴引导学生演唱。)② 师:蛤蟆们可真调皮,它们要考考小朋友们,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生答)如果你回答正确了,蛤蟆就会跳出来唱歌给你听,好,我们开始吧!
师问:一只 蛤蟆 | 几张 嘴 |几只 眼睛 | 几条 腿|乒乓 乒乓|跳下 水|„„ 生答:一只 蛤蟆 | 一张 嘴 |两只 眼睛 | 四条 腿|乒乓 乒乓|跳下 水|„„ 2.学唱歌曲:
①师:大家数得真棒!蛤蟆呀把你们数的儿歌编成了好听的歌曲唱起来了,我们来听听。(电脑动画课件)
②师:刚才我们听的歌曲是一首四川民歌叫《数蛤蟆》,这首歌曲是什么样的情绪?你们会唱吗?好,我们来一起唱一唱。(出示歌词,同时播放歌曲范唱)3.歌曲处理:
①师:大家数得真棒!你还能接着往下唱吗?我们来试一试,看谁数得清?谁数得准?(播放歌曲伴奏)
②学生在下面分组练习。
③请一位小朋友领唱几只蛤蟆,其他同学接唱,看看谁反应快!4.创作表演
①师:你能加上动作来表演吗? ②师生舞蹈表演
③加入打击乐器进行表演。
三、结束语
小动物唱歌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体验音的强弱。
2.生通过聆听、学习描写小动物的歌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3.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聆听和学唱歌曲《小动物在唱歌》,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4.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为学生积累大量描写动物的音乐素材,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喜欢什么小动物?用你的动作和声音模仿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学生起来模仿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叫声)也可以用你们喜爱的小动物的叫声来打下招呼!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动物的图画贴在黑板上。
二、感受导入新课
师:“森林中生活着许多的动物,你们看这是谁来了,(PPT出示老虎)谁来模仿一下它的叫声?(指名回答)老虎的声音很大很宏亮,再看这又是谁来了?(PPT出示小猫的图片)谁来模仿一下小猫的叫声?(指名模仿)”
对比两者的叫声。
师:“老虎和猫的叫声对比,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回答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老虎的叫声很大很宏亮,小猫的叫声很小很温柔。在音乐中,声音大我们就叫它强用“F”表示,声音小我们叫它弱用“P”表示。
那同学们能把你们刚才模仿的小动物的叫声分分类,哪些叫声强,哪些弱。(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移动黑板上的动物头像)
师:你还能模仿生活中其他强的声音吗?学生回答(近处的雷声、牛、狼叫、近处刹车声等等,让学生并模仿)弱的声音还有哪些?(小雨的声音:沙沙沙、蚊子飞的声音:嗡嗡,远处的脚步声)
三、游戏体验感受音的强弱
1.教师用打击乐器敲击声音,让学生分辨音的强弱,并且跳到相应带强弱圈里。
2017.3.1 最新版
“下面我们来做个跳房子的游戏,跟据老师打击的强弱,跳到讲台上相应的强弱记号里,要求:强时请高高跳起重重地落到相应的记号里,弱时请轻轻抬起轻轻落下。”教师敲打鼓、锣、叉。
2.按老师的强弱要求,编创音乐故事。
请按老师的强弱要求来用自己的方式来模仿大自然中的声音。
下面老师要给同学样讲一个故事,请同学们用打击乐给这个故事编创上音乐,注意音的强弱,这个非常有挑战性了,故事里有雷声你们可以用什么模仿,远处的雷声,大雨的声音,小雨、从远处跑来的脚步声”(雷声--大叉、大雨--搓塑料袋、矿泉水自制的沙锤、脚步--双响筒)
下面请随老师的故事加入音乐:一天下午阳光明媚树上的小鸟愉快的唱着歌,突然雷声大作,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人们从远处急匆匆的跑回家,(脚步由强到弱),渐渐的雷声小了,雨慢慢停了。可爱的小动物们都出来了,愉快的唱起了歌。
四、学唱歌曲《小动物唱歌》
1.学生初步感受歌曲。
师:雨停了小动物们都出来了,高兴地唱起了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播放FLASH小动物唱歌,师:你都听到了哪些小动物在唱歌?(学生回答)
2.复听,学生拍手。
3.老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淡化难点弱起节奏拍手协助)4.教师范唱,学生小声跟唱。
教师多范唱,用指挥手势帮学生处理弱起,让学生多看老师的提示动作,并模仿 5.跟琴唱,纠正存在的问题。
6.指导学生用山谷里的回声来唱衬词(F、P)。
教师演唱山谷回声的歌曲,让学生猜这是在哪里,然后让学生模仿山谷的回声,教师唱前者后面的回声由学生来完成。最后让学生按这样的方法,F、P各表示的意思,来唱《小动物唱歌》
7.学生小组讨论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小组台前展示。
五、创编歌词(小组讨论——分组展示)(按学生喜欢哪种小动物分组,带上头饰)
谈话:“大家想想,除了小猫和小狗,你还想唱唱哪些你喜欢的小动物呢?把他们编创到歌词中唱一唱。”(小鸡、小鸭、小牛等)“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头饰戴上”
六、课堂小结
2017.3.1 最新版
神奇的大自然孕育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但现在有很多的稀有动物正频临灭绝,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教师出示PPT环境污染及人为射杀动物的图片。(学生回答)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保护环境,爱护动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有关抗战的史实,理解歌词的寓意,激发孩子们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3.能正确,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和演唱课文。[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每周一,小朋友们都要举行什么仪式?都要唱什么歌?你知道歌中的含 义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师板书,生齐读)师阐述国歌产生的背景(参照“题解”)。生激昂齐读。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运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血肉 国歌 奴隶 中华民族 长城 吼声 炮火 万众一心
2.教师检查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自学。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 血肉 国歌 奴隶 中华民族 长城 吼声 炮火 万众一心(2)指名解词。血肉: 本文指代身躯。国歌: 见“自学课文”。奴隶: 见“自学课文”。
2017.3.1 最新版
中华民族: 民族,指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生理特点及共同生活习惯的人群。中华民族,本文泛指中国国土上的中国人民。长城: 本文指中国劳苦大众为赶走侵略者而进行的武装斗争。吼声: 本文表示因看清敌人的本质而强烈不满。炮火: 这里泛指敌人的疯狂进攻。
万众一心: 本文指中国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外国侵略者。(3)齐读生字词。(4)指导书写生字。重点引导学生注意
“奴”的左边写法,“隶”的下边写法,“族”的左右笔顺。教育学生注意“坐势四决”:头摆正,身挺直,腿放平,脚踩实。
三、理清脉络 1.看图。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一,二部分分别讲的是哪一个“镜头”。学生自学后讨论 :第一部分讲的是镜头一;第二部分讲的是镜头二。
四、精度第一部分 1.导读。
第一部分哪一个词语最能代表劳苦大众的心声? 2.讲读。比较: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起来!① ②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板书:起来 血肉筑成长城(思想得觉悟)]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组读,其他同学听后评议。齐读第一部分。
随着音乐伴奏,齐唱第一部分。
4.过渡:要想真正解放我们的国家,解放我们的劳苦大众,除了要有一定的思想 觉悟,还要在行动上干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2017.3.1 最新版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1)用钢笔描红。
提醒学生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养成良好的写钢笔字的习惯。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句话的意思。2.课后作业
读一读,比一比,再组词。哥()奴()诚()众()吼()歌()怒()城()从()孔()
第二课时
一、复习指导 1.听写生字词。2.指名读第一部分。
3.第一部分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那么在斗争中该怎样做呢?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第二部分那个 2.理解课文内容。
(1)听这部分课文配乐朗诵录音,完成原文与含义的连线练习。万众一心 亿万民众不屈不扰顽强战斗,直至 胜利
冒着敌人的炮火 不惜牺牲生命
前进!前进!前进!进!联合起来,团结抗敌
(2)讨论:上述习题中,左右意思一样,课文为何不用右边的?(4)想象在前进的途中还会遇到哪些曲折。[板书: 前进 万众冒着炮火(战争终胜利)]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男女生分内容读。指名两学生分内容读 指名读
2017.3.1 最新版
齐读
随着音乐伴奏,齐唱第二部分。分组唱一,二部分。齐唱<<国歌>>
三、总结全文
全文用凝炼形象的语言摄取了哪些镜头? 文章的目的何在? 我们今天的幸 生活是后来人创造的,但归根到底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你有什么感想?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2.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国歌>>,唱<<国歌>>。
(2)阅读一个有关中华民族受苦受难,奋起反抗,艰苦斗争或勇往直前的历史故 事,读后讲给其他小朋友听。附板书: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奋起抗争: 起来 血肉筑成长城(思想得觉悟)勇往直前: 前进 万众冒着炮火(战争终胜利)
牧童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歌曲《牧童》
教学目标:
1.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小牧童放牧时的愉 2.情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3.用整齐、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用口风琴学习吹奏低声部旋律。教学重点:用均衡、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合唱中相同与不同旋律的准确、和谐。教学准备:钢琴 录音机 录音带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以旧带新,激发学习兴趣)1.复习歌曲《牧童》高声部旋律
导入:这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歌曲《牧童》,大家听旋律,(教师播放歌曲《牧童》学生轻声唱 歌词)请各组同学复习第一段歌词。教师播放歌曲《牧童》学生轻声唱歌词。
2.口风琴合奏教学(指导学生掌握低声部旋律,为合唱教学打基础)
教师出示歌谱,布置学习任务,由各组组长带着大家进行练习,练习5分钟后,大家齐奏。齐奏后师生合奏:教师吹奏高声部,学生吹奏低声部,吹奏准确后师生交换声部再吹奏一次。全班分成两组交叉进行练习(提示:气息控制好、同时注意声部之间的平衡)
二、合唱教学。
1、我们刚才的合奏练习对于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合唱会有很大的帮助,请大家把刚才的低声部加上歌词唱一唱,分组唱,各组唱熟低声部(第二、三乐句)
2、复习歌曲《牧童》低声部旋律
3、过渡语:现在我们来复习歌曲中低声部的旋律,(出示曲谱,复习低声部旋律)
提示:教师带着学生将低声部旋律唱准,第一遍唱慢速;第二遍要求高声部轻声进入。(1)学唱歌曲第一、二段歌词
第一遍演唱:要求用简洁、朴实的音乐语言表现歌曲,强调双声部的准确、和谐。
教师提示:演唱时培养倾听的能力,唱自己声部同时听到另一声部且不受干扰。音色保持统一、声部平衡。
第二遍演唱:在第一遍要求达到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能比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3)根据学生情况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
三、完整的演唱歌曲(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完整表现歌曲)。请几位同学加入打击乐伴奏(双响筒 三角铁),体验歌曲中蕴涵的丰富情感,用歌声尽情抒发小牧童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总结评价。
草原上的小牧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我们也能向他那样做个快乐的小学生。
1.感受乐曲欢快、风趣的情绪,并能联想爷爷和小孙女打枣的情景、特别是乐曲结尾处模仿的“笑声”。
2.能分辨主题出现的次数。
3.认识唢呐,能初步分辨唢呐的音色。教学过程 1.谈话导人
(1)老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音乐除了声乐演唱形式外还有器乐的演奏形式,器乐演奏形式就是指用各种乐器独奏、重奏、齐奏、合奏等。你们都知道哪些乐器,以及用这些乐器演奏的乐曲呢?
(2)老师小结:我们以前听过由木琴演奏的《我爱北京天安门》,由手风琴与木琴演奏的《小松树》。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用唢呐演奏的乐曲《打枣》,听一听音乐是怎样表现“打枣”的。
2.认识唢呐
(1)播放乐曲《打枣》,引导学生分辨唢呐的音色和乐曲表现的音乐情绪。(2)老师小结:这首乐曲是由唢呐演奏的。同时出示唢呐图片或实物,简介唢呐。如果老师能演奏更好。
(3)在演奏这首乐曲时,唢呐用了一种独特的方法“咔腔”,模仿人说话的各种声音,非常有趣。3.分段欣赏(1)引子
乐曲开始是一个短小的引子,它用小唢呐高亢、明亮的音色和自由的节奏、活泼的具有河北民间音乐风格的旋律把我们带到一个欢乐的农村庭院。(2)第一部分
①引子过后,唢呐和乐队奏出了一段欢快、具有河北民间音调的旋律,速度从慢起逐步转向中速,然后又由唢呐和乐队交替演奏,表现了打枣的欢乐情景。
②引导学生分辨唢呐独奏与乐队的演奏,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3)第二部分
①播放第二部分,引导学生分辨大、小唢呐不同的音色,以及唢呐与乐队的交替演奏。
②这部分是由两个主要旋律构成的乐段。指导学生哼唱下面两个旋律。③复听乐曲,引导学生分辨主题乐段共出现了几次,每次有什么不同。(第一次是大唢呐,好像是爷爷;第二次是小唢呐,好像是孙女;第三次是交替演奏,好像祖孙俩打枣的情景)
(4)第三部分
①播放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听出主题乐段出现的次数,以及速度渐快,情绪更加热烈,大、小唢呐的交替使用更加频繁,用“咔腔”的方法模仿了爷爷和孙女不同的声音,表现了爷爷和孙女打枣时的快乐心情,特别是乐曲结尾处模仿的“笑声”。
②复听第三部分,仔细分辨主题乐段的再现。4.完整欣赏(1)播放全曲,引导学生听辨主题乐段共出现了几次。(五次)(2)再次完整欣赏全曲,引导学生听出大唢呐和小唢呐不同的音色,并联想爷爷和孙女打枣的情景。
5.概述小结
学戏曲
教学目标:
1.欣赏《报花名》感受评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对评剧艺术的喜爱。2.了解评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的剧目。
3.通过欣赏、模唱等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感受评剧演唱风格特点。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评剧的历史发展、表演特点。
2.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感受评剧演唱风格特点。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影像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体验 明确任务
1.学生随赵丽蓉小品(如此包装)一段“说词”有节奏的步入教室。2.导言:你们感觉到了吗,今天进教室的音乐和以往的有什么不同? 生:平日我们是随老师弹奏的音乐或播放的音乐进教室,今天是一段说词。师:你们听出来说词的人是谁了吗? 生:赵丽蓉。
师:大家都知道赵奶奶小品演得非常棒,可你们知道赵奶奶在演小品之前是干什么的吗? 生: 知道或不知道。
师:以前她是唱戏的,她演得评剧《花为媒》还拍过电影呢,你们想看吗? 3.简介评剧(播放电影片断)
问题:大家留意一下,她在表演中说话的腔调(语调)怎样? 生:听后回答„
师:念白以唐山地方语言为基础稍加韵化而成,而且唱腔口语化,唱词浅显易懂,富有生活气息,这是评剧的一个特点。评剧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等地区广泛流行,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师:你们知道和赵奶奶一起演戏的是谁吗? 生:知道或不知道
师:她叫新凤霞,六岁开始学京剧,后来改学评剧。她独特创新的演唱艺术,被誉为一代评2017.3.1 最新版
剧皇后。
4.点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新凤霞演唱的评剧《花为媒》中的唱段《报花名》
二、聆听欣赏 感受体验
1.初听唱段,感受音乐的完整形象 问题:你能听出这段唱腔都报了哪些花名?
生:听后回答„(桃花、杏花、梨花、梅花、水仙花、荷花、牡丹、玫瑰、迎春花„)问题:那你听出歌中所报花名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 生:春夏秋冬或其他
2.复听唱段,体会唱段的风格特点 师:我们一起再来听一遍唱段
问题:评剧的演唱风格上与歌曲有什么不同?
生:听后回答(拐弯的地方多、速度慢、声音和歌曲也不同„)
三、积极探讨 深化理解 1. 分析主题
师: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评剧与歌曲的不同,是不是向大家所说的那样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段旋律(出示歌片)
1)一字多音(同学们说的拖腔或拐弯)
师:我们一起来找找,哪些地方可能是同学们所说拖腔和拐弯处 生:风吹、万物生、花红叶绿„„ 师:范唱一字多音处学生体会
生:随老师模唱体会一字多音的填词方法 2)旋律走向
师:我们一起再来体会每句结尾处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师边指旋律边唱(春季里风吹„)学生体会每句结尾处旋律下行的感觉。生:每句结尾都有下滑的感觉。
师:非常好。这是唱段的又一个特点,结尾处的旋律下行,而且装饰音运用也比较多。(引导学生模唱体会)3)民族调式
师:大家注意观察,老师出示的这个片断,都出现了那些音符? 生:123567 2017.3.1 最新版
师:其实‘7’只做一个临时音出现,这里主要采用的是‘12356’ 五个音符,这也是典型的五声调式,地方戏曲多采用这种写法。4)唱腔特点
师:还有同学们感觉唱评剧和唱歌的声音不一样,那是因为评剧唱腔采用鼻腔共鸣(指导学生体验)。2.分段欣赏
师:唱腔中的‘春夏秋冬’,除以上特点外,速度、力度上有没有大的变化。(放音乐)生:感受后回答(没有)
师:唱段中速度和力度上没有大变化,表现的情绪和塑造的形象上会有变化吗?(生:不会)师:接着再往下听,和前一段音乐相比,唱段中的速度、力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放乐)生:听后回答(和前一唱段相比速度稍快、力度稍强)师: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生:很生气、情绪比较激动、直率、泼辣„„„)3.剧情简介
问题:唱段中的阮妈是谁?为什么唱着唱着又让阮妈带路回绣房呢?
师:阮妈(赵丽容扮演)是剧中的一个媒婆。原来大户人家的小姐张五可(新风霞扮演),才貌双全,自视甚高,被阮妈说与王家公子王俊卿。可是王公子早已属意表姐李月娥,相思成疾,对这门亲事不情不愿。阮妈私下安排王俊卿相看张五可,王公子却找了表弟贾俊英代劳引出一段有趣的故事。
《报花名》是这出戏的名段之一,说的是阮妈要王公子前来张家后花园偷偷相看(实际上来的是表弟贾俊英),这边哄骗五姑娘下楼赏花,用报花名的游戏拖延时间。张五可伶牙俐齿,借报花名之机,以牡丹玫瑰自比,把个有眼不识金镶玉的王公子好一顿挖苦„„ 生:学唱唱段后半部,体会评剧唱腔口语化特点。4.再听唱段(播放课件)
要求:在听唱段同时,我们可以随音乐演唱、表演,体会剧中人物性格特点。师:通过的学习、观察,阮妈和张小姐具有怎样的性格? 生:活泼、风趣、直率、泼辣„„ 师:她们在表演上有什么特点? 生:幽默、像跳秧歌„„
师:表演上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传统秧歌舞蹈动作外,不受严格的程式规范束缚,动作较为2017.3.1 最新版
自由。
(四)深入感悟 拓展延伸 1.主要剧目
今天我们所欣赏的《报花名》,是新风霞表演的评剧《花为媒》中的唱段,除此之外她还演唱了《杜十娘》《小二黑结婚》《祥林嫂》,她那独特创新的演唱艺术,至今为广大观众所称道和留恋。
2.优秀演员(课件展示)
四大名旦: 白玉霜、刘翠霞、李金顺、爱莲君,在30年代并称评剧“四大名旦”(出 示人物头像)。重点介绍:白玉霜唱腔低回婉转,音色纯正,鼻音共鸣好,中低音宽厚 圆润,富于抒情性。同时创造了低弦低唱的演唱方法,并不以高音高嗓去迎合观众,而 是通过表演来打动观众,细腻地传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形成评剧的“白派”表演 艺术。
代表剧目:《秦香莲》《秦雪梅吊孝》《桃花庵》《空谷兰》《珍珠衫》《李香莲卖画》及电 影《海棠红》等。3.片断欣赏《秦香莲》 4.简短议论
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们对评剧了解多少? 生:思考回答
师:大家了解得真不少,但只有一节课只能说是对评剧有了初步认识,评剧和其他剧种一样能发展到今天,就是因为有着那些不断探索,研究的老艺术家们。希望通过本课学习,能够激起你们对评剧的喜爱,挖掘内涵掌握更多的评剧知识。5.结束课时,道别
老鼠和大象
教学内容:学唱并表演歌曲《老鼠和大象》。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老鼠和大象》并能有表情地演唱。2.完成老鼠和大级节奏游戏。3.能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教学过程:
(一)简短地回顾上两堂课的内容,引人新课。
1.上两堂课同学们听了妈妈讲的故事听了鹅妈妈讲的《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这堂课我们听一听《老鼠和大象》的故事。2.放录音《老鼠和大象》。
3.教师板书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请学生分组练习,力求将这两种不同动物的形象表现出来,然后组合在一起。
4.请学生朗读歌曲第二段“一只很小很小的老鼠„„”注意朗读的音量和语气。然后在朗读中加入老鼠和大象的二声部节奏背景。
(二)教师范唱《老鼠和大象》。
1.教师范唱歌曲。教师演唱之前,要求学生先表演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作为歌曲的前奏,教师演唱当中,要求学生朗读和表演带节奏背景的第二段歌词。师生合作共同完成《老鼠和大象》的歌唱。
2.教师与学生跟琴学唱歌曲,鼓励学生积极学唱,尽快做到用歌声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教师分析歌曲中紧凑与舒展的劳动形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比处理歌曲的演唱。尤其是歌曲二声部合唱部分,是多么舒展开阔。然后在学生的演唱中,教师加入二声部合唱的低音声部。
(三)教师带领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
1.在高声部轻声哼唱中,哼唱低声部的音高,可以先放慢速度学唱。
2.当两个声部各自都能听到对方的声部,唱到声部融合的感觉时,稍微调整一下音量,达到2017.3.1 最新版
两个声部音量的平衡。
(四)合成表演,结束本课。教学反思:
学生有表现力的歌唱与表演《老鼠和大象》。能和谐的演唱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北京的桥
教学内容:
1.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2.欣赏歌曲《北京的桥》、《桥》。教学目标: 1.学习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2.欣赏歌曲《北京的桥》《桥》。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复习上堂课学习的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二)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桥》。
(三)听乐曲《桥》,感受音乐的情绪。
1.这首歌曲描绘了水乡小桥的特点,请同学们再听音乐回答,水乡的小桥有什么特点?歌曲采取什么音乐形式来表现?
2.歌曲以说话的口气,长短不一的节奏,舒展的音调,描绘了水乡小桥的特点。歌曲的第二段还是描写桥吗?如果不是,那么又歌唱了什么?
3.作曲家在第二段里歌唱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曲调和节奏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作曲家为什么这样处理?
4.歌曲高潮安排在歌曲接近尾声处,请同学们跟着录音机学唱,体会体会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四)聆听歌曲《桥》,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桥。1.在歌曲的背景下,说说同学们所知道的桥。
2.聆听歌曲《桥》,说说个描绘的桥在祖国的什么位置。3.除了从歌词判断,我们还可以从歌曲曲调的特点来判断。
(五)初步感受歌曲《北京的桥》
1.歌曲《桥》具有什么地方特点?也许学生们无法判断,下面再来听一首歌曲,对比两首歌曲,听一听哪一首歌曲更像北方音乐,哪一首更像南方音乐。2.听歌曲,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取一个什么曲名比较合适。
(六)欣赏歌曲
1.聆听《北京的桥》,感受歌曲的情绪,说说个基本情绪。
2017.3.1 最新版
2.聆听音乐,根据歌曲情绪变化,说说歌曲分为几部分。
3.跟着录音机哼唱前奏、间奏、与尾声,说说这些伴唱部分在歌曲中表达了什么情绪和意境。4.跟着录音机哼唱歌曲,说说歌曲主歌与副歌音乐有什么不同。
(七)比较《桥》《北京的桥》与《在阿维翁大桥上》三首歌曲的异同。根据学生个人能力和理解,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八)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1.学生试着默弹歌曲曲谱。2.唱歌词,用乐器伴奏。
3.请一部分学生唱歌一部分学生舞蹈,一部分学生演奏课堂乐器,集体表演。
森林狂想曲
课 时:1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手拉手,地球村》《绿色的歌谣》,器乐合奏《森林狂想曲》。教学目标:
1.提高《手拉手,地球村》《绿色的歌谣》的演唱质量。2.能初步进行合奏《森林狂想曲》。
教学重点:记忆《森林狂想曲》的主题,并演唱演奏 教学用具:多媒体、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将复习歌曲《手拉手,地球村》和《绿色的歌谣》。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提高演唱的质量,唱出新意,所以我们
要进一步理解歌曲的歌词和曲调的内涵,才能充满感情地演唱。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森林狂想曲》,这节课我们要亲自奏一奏,这将会遇到很多困难,但这是一件很有趣的工作,不仅可以使我们提高合作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自己演奏,实现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真是其乐融融,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
二、复习歌曲《绿色的歌谣》。
复习几遍后请学生设计演唱方式,仍可有多种方式,不要设“标准答案”。
在复习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注意此歌中一些颇有特点的词曲结合之处,如:
这一句中,如将第1、3小节改为和就失去了这首歌曲的特色之一了,可见即使是歌词不变曲调也不变的情况下,歌词与曲调如何配合也将会影响歌曲的情绪与风格,这一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讲是可以并应该能理解的了。
三、复习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重点练习二部合唱部分,有条件的班级可要求学生既能唱第一声部也能唱第二
2017.3.1 最新版
声部,如有可能最好能初步学会二声部的歌谱。
在练习中要多次强调在唱准自己声部的前提下,要能同时倾听其他声部的演唱,使合唱更加和谐。
四、合奏练习《森林狂想曲》(乐谱见课本第48页)。(1)带领学生吹奏A段旋律。(2)带领学生吹奏B段旋律。
(3)带领学生吹奏A段的第二声部旋律。(4)带领学生吹奏B段的第二声部旋律。(5)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合奏A段,再合奏B段。(6)按谱面要求进行合奏,即A、B、A。
(7)加入“音效”,即音效—A—音效—B—音效—A—A—音效。(进行实况录音)。(注意课本中合奏谱的第一小节是引子,并不是A段的旋律,在A段多次出现时这一小节可不奏。)
(8)放录音,共同欣赏、评价。
同学们演奏得很好,这是我们“班级版本”的《森林狂想曲》,你们还可以在文娱委员的带领下把C段也学会,就可以按录音里的顺序奏出全部的《森林狂想曲》了。
五、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都很高,请大家保持这种学习热情,更加自觉地、经常 地接近音乐、理解音乐、热爱音乐。教学反思:
学生能听出乐曲的各个主题,并且在器乐合奏中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很高。板书: 森林狂想曲
音效—A—A—B—A—B—C—A—音效—A—B—A—B—C—A—音效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长江我的家》。
2.在演唱以及欣赏音乐过程当中激发学生热烈地爱母亲河的感情,富厚有关长江的相关文化常识。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讴歌长江的歌曲叫做《长江我的家》,请大家欣赏。(播放歌曲)
(2)教师指导学生随伴奏音乐朗诵歌词,感受歌词的感情。
(3)开采歌词感情:歌中的“我”指的是谁?“长江”又指的是谁?学生随歌曲轻声演唱。
(4)与学生配合会商歌词的寄义:“我”如果 指港、澳、台以及海外侨居同胞的小伴侣们,“长江”已不是单纯指长江,而是指全般祖国了。所以才有“心中服着母亲的爱,走遍海角想着家”的文句。
(5)随录音轻声音唱歌词。找找比较难唱的乐句。
(6)小组互助找不容易处理完成的地方。接纳各种方式尝试处理完成,读节拍等。
(7)教师小结:这首歌较难唱,一是大跳音程较多,音准不易掌握好;二是节拍较为庞大,有不少切分节拍;三是有几处相同的文句谱以相是的旋律,容易混合。请同窗们出格注重。教师领导学生重点操练“长江是我的家”、“长江长江是我的家”以及两句旋律相是的“心中服着母亲的爱,走遍海角想着家”。
(8)完整演唱歌曲曲谱。师生接龙唱以及完整唱。
(10)再随录音学唱两遍歌词。
(11)随教师琴声音科学唱歌词。
(12)歌曲我们学会了,那你觉患上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演唱歌曲呢?
二、拓展。
这首歌曲以“长江长江是我的家,长江是我母亲”以及“我也想回家,我要去看母亲”为大旨,从小童的视角反映了1个厚重的主题——祖国情以及热带情。同窗们,港澳方才喜庆热带、人平易近期盼台湾早早儿以及平同一。老师从你们深情的歌声中,你们的眼神里瞅见了对于祖国以及平同一的憧憬以及希望,那么,此刻在你的心中有无对于祖国、台湾人平易近想说的话呢?(学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