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会说课稿(共9篇)
单位:库尔勒市第七中学
参赛人:王竞男 队会主题:我心中的小英雄
适合年级:二年级
一、设计理念: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每一位队员在入队时都会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然而,对这句话真正含义能正确理解的队员不多,“共产主义”、“接班人”、“革命先辈”等等这些崇高而庄严的词语对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非常深奥,尤其是成长在新世纪的少年儿童,对祖国的风雨历程更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我策划了以“我心中的小英雄”为主题的少先队队会活动,旨在通过了解革命时期劳动童子团小英雄的故事,感受少先队一路走来的艰辛历史,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少先队员们感恩祖国,以实际行动为红领巾增光添彩!
二、活动目标: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引导队员们了解革命小英雄的英勇故事,感受少先队建队的艰辛历程,从而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队员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为红领巾添光彩!
三、活动环节: 本次队会活动共设计四个环节:
1、忆队史---了解少先队建队历史;
2、讲故事---讲述革命小英雄的故事;
3、谈感受---谈一谈听完了小英雄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4、表决心----说一说,今后你准备怎么为红领巾增光添彩。
四、活动形式:观看视频、诗歌朗诵、歌舞表演、团体合作
五、活动准备:
1、提前召开活动前动员大会,指导队员们查找队史、小英雄故事。
2、准备少先队建队历史视频资料,革命小英雄的视频资料。
3、排练诗歌朗诵《祖国,我爱你》
六、活动程序:
(一)活动准备:
1、各小队整队报数
2、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
3、中队长报告中队辅导员,辅导员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4、全体起立,出队旗,敬队礼
5、齐唱队歌
(二)活动过程:
1、主持人宣布队会活动开始!
2、忆队史:请队员们把自己提前查找的队史资料和大家分享并讲解。
3、播放少先队的建队历史:劳动童子团-共产儿童团-抗日儿童团-解放战争时期的儿童团和少先队-中国少先队
4、讲故事:请队员讲述自己搜集的革命小英雄的故事。(王二小、海娃、张嘎)
5、谈感受:听完了小英雄的革命故事,谈一谈你的感想。
6、诗歌朗诵《祖国,我爱你》
7、表决心:分小组谈论,今后我们应该怎样为红领巾增光添彩!
8、歌曲表演《争当四好少年》
9、中队辅导员对此次活动做总结
(三)结束程序:
1、呼号:辅导员: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队员们:时刻准备着!
2、退旗
一.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是教学设计的前提之一, 是课堂教学的起点, 有效阅读的前提。
1.“小”与“大”———本课在单元中的作用和地位
《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凡人小事”, 写的都是“小”人物、“小”事件。尤其是本文, 让我们看到的是苦难者对苦难者的同情, 弱者对弱者的关怀, 还以一颗知识分子“愧怍”的心呼唤善良人性的回归, 反映的是人间“大”爱。“小”中见“大”, 足见本课在单元教材中的作用和地位。
2.“苦”与“善”———主人公老王的故事与人物形象
主人公老王的“苦”首先表现在“三独”“三破”。三独:独干, 无依无靠, 失群落伍;独眼, 眼拙不清, 身残客少;独居, 荒僻塌败, 孤独栖身。三破:破旧三轮, 维持生计;残破身体, 痛苦生活;破落小屋, 苦度光阴。此外, 老王还时时遭受着精神上的折磨, 因为眼瞎, 有人嘲笑他年轻时不老实, 才害了什么恶病, 进而在心灵上打击他、摧残他。
老王是如此不幸, 却有着一颗金子般善良之心。送冰, 送人, 送香油鸡蛋, 这“三送”折射出老王善良的人性之光。尤其是送香油鸡蛋, 那是老王在生命垂危之际送出的最后礼物, 展现出老王的极端善良。
3.“幸”与“愧”———杨绛的写作缘由与意图
杨绛先生的“幸”是相对于老王来说的, 因为她毕竟有女儿、有丈夫, 还有一个完整的家。她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 在“文革”中倍遭磨难, 在某种程度上比老王还不幸。在困境中, 她也在关心着老王。那她为什么还会“愧怍”呢?作者认为, 她所给予老王的只是同情, 只是似乎用钱可以对等交换的回赠来回报老王。她愧怍于感情付出的不对等, 愧怍于知识分子狭隘的“高贵”, 愧怍于迟到的“懂得”。作者回忆起当年的事情, 不但“愧怍”, 而且写出来让大家看到。这不仅让我们看到杨绛先生人格的高尚, 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病态荒谬社会的反思, 对人性善良的肯定与呼唤。
4.“平”与“奇”———本文的写作技巧与语言特色
杨绛先生是一个平和的人, 文如其人, 《老王》这篇文章语言平淡之中流淌真情、平淡之中处处见精心。文章叙述了与老王交往的三件事, 同样写“送”, 语言由略到详, 人物境界由低到高, 作者情感由淡到浓, 这种“渐进反复式”叙事, 既避免了重复累赘, 也使文章层次清晰, 更使语言表达上达到了“温水泡茶”愈来愈浓的效应。
二.学情分析
1.“热”与“冷”
在生活中, 学生热衷于关注有着耀眼光环的明星, 而往往忽视处在社会底层的边缘小人物, 甚至是冷漠, 这一“热”一“冷”, 发人深思。
2.“人”与“我”
现今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往往只知道一味接受“爱”, 而不懂得感恩, 更别说去回报“爱”了。可通过本课帮助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 学会关注弱者、关心他人。
3.“学”与“导”
《老王》这篇文章看起来浅显易懂, 但要真正深入文本, 把握文章主题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还有些难度。因此, 教师必须发挥好主导作用, 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主动性,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主题。
三.教学设计
(一) 目标设置———“多”与“精”
本文的文本价值非常丰富, 值得探究的地方很多。湖北省教研室蒋红森先生指出, “文本价值有选择才有效益”。因此本课目标设置要处理好“多”与“精”的关系。
根据文本解读和学情分析第3点, 确立本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分析老王“苦”与“善”的人物形象, 探究作者的“幸”与“愧”, 学习本文“渐进反复式”叙事方法, 品味“平中见奇”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方法选择与教学流程中渗透。
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根据文本和学情分析1、2点, 确立本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体会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 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关心弱者,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本文是一篇写人叙事的记叙文, 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来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最佳教学途径。确定教学重点为:分析老王“苦”与“善”的人物形象, 探究作者的“幸”与“愧”, 进而理解主题。
教学难点:
学生由于接触杨绛的作品较少, 难以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难以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把理解主旨句中的“愧怍”一词的深刻含义、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 方法选择———“教”与“学”
新课标强调以学定教, 因而学法决定教法。只有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和思维特点组织教学, 才能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学法:读与品
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主进入文本, “读”出感受、“品”出真情。
教法:启与析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教学《老王》, 必须遵循语文阅读课的最基本的原则———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 感受人性的光辉。
(三) 过程设计———“畅”与“实”
“一堂好课就是一篇好文章”。本节课我通过设计“主问题”生发“问题串”, 努力实现教学流程的“畅”与教学环节的“实”的完美结合。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我用一组图片语导入新课。 (图片配乐导入)
2.检查预习落实字词
字词:骷髅 () 伛 () 滞笨 () 翳 () 愧怍 () 绷 ()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后, 我进行字词的预习检查, 初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3.整体感知———设计“主问题”
从预习中, 你能读出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为这位三轮车夫撰文的?
【设计意图】用这样一个问题来切入本课的教学, 目的是让学生初步理解作者对老王的感情。学生在初步阅读的前提下, 很容易找到文章的主旨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初步知道“幸运的人”指作者, “不幸的人”指老王。
4.深入探究———生发“问题串”
探究一:老王的“苦”与“善”
问题一、请学生浏览课文, 用一个字概括老王的生活境遇, 并说说这样概括的理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 一是培养学生提取、概括材料的能力, 二是让学生在概括中明白老王生活在社会底层、挣扎在生死边缘, 却那么真诚的关心和帮助杨绛一家, 衬托出老王的可贵。
问题二、杨绛主要回忆了与老王交往的哪几件事?表现了老王的什么精神品质?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更加深入的引导学生理解老王的善良和走进作者的心灵。同时, 可以让学生细读中领略“渐进反复式”叙事方法的特点。
问题三、在这些事件中, 作者为什么重点写病中送物?
【设计意图】重点引导学生去研读8—16自然段。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后, 画出文中描写老王的精妙语言, 然后从动作、神态、语言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人物形象, 了解围绕中心选材的特点。
探究二:探究杨绛的“善”, 了解杨绛的“苦”
问题一、请学生跳读课文, 找出能体现杨绛“善”的文字。
问题二、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背景资料, 理解“苦”。 (老师出示杨绛“文革”中受批斗的图片)
【设计意图】这篇文章里, 善良不只是老王, 还有作者。因此, 解读作者的情感也是对这篇文章主题的探究。学生通过文本研读, 可以感知杨绛一家对老王不仅有物质上的帮助, 还有精神上的安慰。然后, 让学生交流预习时查到的有关作者的情况, 通过出示杨绛“文革”中受批斗的图片引导学生明白作者的不幸在某种程度上比老王的不幸更加深重。他们是弱者对弱者的善良, 是苦难者对苦难者的善良。
探究三:杨绛的“幸”与“愧”
问题一、杨绛与老王对比, 她所认为自己的“幸”体现在哪里?
问题二、杨绛为什么会“愧怍”?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 让学生理解杨绛的幸运是相对于老王而言的。通过老师的点拨, 引导学生认识杨绛对待生活的从容、对待苦难的豁达。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愧怍”这个词的含义, 进而理解主题, 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5.拓展迁移
老王是一篇文章, 我们学校的校工老徐也是一篇文章。他身体不便, 家庭困难, 长期默默地为我们服务。我们也应该关注他、关爱他。 (老师出示校工老徐的图片。)
下一课时, 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人物描写的技巧和平中见奇的语言, 引导学生在生活关注老徐、关心老徐, 并以“校工老徐”为题写一篇文章。
四.教后反思
1.“得”与“失”
这节课, 我追求简洁高效课堂, 环环相扣, 通过设计“主问题”, 生发“问题串”, 思路如层层剥笋, “牵一发而动全身”, 达到理想的效果。不足表现在课堂不同环节时间的控制上。
2.“改”与“思”
《斑羚飞渡》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编选了五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本文《斑羚飞渡》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让每个读者受到精神的震撼。
1.教材有以下特点
(1)本文故事内容中陌生新奇的动物世界﹑惊险动人的特写镜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且适应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2)课文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具有现代意识。文章关注动物世界,也就是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本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动物保护意识。同时能让学生在斑羚们在特殊的求生自救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种族精神和整体合作精神受到洗礼。这篇教材既是当前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的延伸,又是试图从动物世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对人性的探求。
2.本文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积累字词知识理清并感受文中生动、感人的情节。
(2)情感目标
领会斑羚在危机关头的携手合作、甘于牺牲自我的精神,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
﹝3﹞能力目标
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 叙述与具体生动的描写,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品味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理会文中借景渲染的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领会斑羚在危机关头的携手合作、甘于牺牲自我的精神。
通过品味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理会文中借景渲染的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 。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2.朗读法: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学生反复让学生感悟老斑羚从容镇定、牺牲自我的精神。
3.指导法: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做预习笔记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
教师可适当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出示一些质疑探究性问题等,但不可喧宾夺主、华而不实。
三、学法指导:
本课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1.预习法
(1)在预习环节中布置朗读课文2~3遍。
(2)自学文中的生字词,找出重点词语并造句,写在预习本上。
(3)找出你认为优美生动的句段并加以欣赏。
(4)准备复述课文中斑羚飞渡的 主要情节。
(5)搜集有个斑羚这一动物的资料。
通过预习教会学生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熟悉课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4.交流合作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5.积累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对积累的认识,指导学生积累的方法,养成积累的习惯。如在本课中,我在教学过程中插入一个问题:“文中多次出现彩虹,分别有什么意义?”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以景物烘托气氛的写作方法,为作文写作积累方法。
6.拓展法:使学生的视野由课内转移到课外,培养联想能力,如由“从‘镰刀头羊 最后的悲壮献身中你有何感悟?”从现实中寻找例子学会课文与社会的联系。
7.以读促写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文语言丰富,可写的东西也很多。学完本课我要求学生写出学习本文后的体验﹑反思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对知识的整合。
通过一系列语文活动的展开,我相信一定可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组织:
课前预习
(1)在预习环节中布置朗读课文2~3遍。
(2)自学文中的生字词,找出重点词语并造句,写在预习本上。
(3)找出你认为优美生动的句段并加以欣赏。
(4)准备复述课文中斑羚飞渡的 主要情节。
(5)搜集有关斑羚这一动物的资料。
教会学生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熟悉课文,为研读作准备。
1.导入新课
由大连公交司机黄志全的故事导入(故事情节:黄治全同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所作的三件事)情景渲染导入,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题、作者
2.整体感知
扫读整体把握
(1)题解
斑羚,别名青羊、山羊。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南、华南等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羚体大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110~130厘米,肩高70厘米左右,体重40~50千克。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角,长15~20厘米。四肢短而匀称,蹄狭窄而强健。毛色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为灰棕褐色,背部有褐色背,喉部有一块白斑。斑羚生活于山地森林中,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极善于在悬崖峭壁上跳跃、攀登,视觉和听觉很敏锐。以各种青草和灌木的嫩枝叶、果实等为食。秋末冬初发情交配。
(2)要求勾画出生字新词,查工具书加以掌握。
肌腱(jiàn)逞能(chěng) 恍惚(huǎng hū)娴熟(xián) 略胜一筹(chóu) 眼花缭乱(1iá) 炫目(xuàn) 斑斓(1án)悲怆(chuàng) 磐石(pán)
对峙(zhì)湛蓝(zhàn) 坠落(zhuì) 苍穹(qióng)
(3)结合课文解词
A.对峙:山与山相对而立。
B.进退维谷:维,文言虚词;谷,比喻困难的境地。进退都陷于困难的境地。
C.一尘不染:形容非常清净、纯洁。有时比喻人的思想没有沾上一点坏影响。
D.迥然不同:迥然,距离很远的样子。形容差别很大。 E娴熟:熟练。
F.眼花缭乱:眼睛看复杂的色彩而感到迷乱。(以上内容课件展示)
(4)自由朗读课文读
要求:
①要用流利的语言有感情的读。
②领会文中的生动的词句 。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增强语感,检查预习效果。巩固基础知识。
3.问题探究
(1)当时斑羚羊身处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中几次描写美丽的“彩虹”是为了真是地再现大自然的景色吗?
(3)找出描写镰刀斑羚羊的句子,文中重点抓住那些进行描写?在这种环境镰刀头羊表现如何?
(4)文中多次出现彩虹,分别有什么意义?
(5)从斑羚羊飞渡的事件中,从斑羚羊身上反映出什么可贵品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互相启发,在议论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共同解决疑难。激发探究的兴趣,培养自学和表达能力,突破重点。
4.研读与赏析
(1)研读课文。要求:运用圈点法,全出你认为重点的内容。
(2)小组讨论欣赏:
从文中找出你认为写的生动的词句,进行品味赏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分析欣赏斑羚羊飞渡的情景: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斑羚飞渡时的画面,同时指名学生看画面抓住关键动词复述,形象的感受这一震撼人心的画面。学习老斑羚那种从容镇定,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学习斑羚的种族精神。
(4)学生朗读课文第9自然段。
设计意图:1.通过朗读诵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妙处和思想感情。
2.回应课时的问题,培养概括和表达能力。
3.此环节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形象、更直观。
5.拓展延伸
由于人类的滥杀滥捕,造成野生动物的濒临灭绝的事例很多。请从你的身边搜集材料,写一篇有关野生动物作文。
设计意图:完成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能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效果
1.通过字词训练加强了基础知识的巩固;
2.通过让学生复述斑羚飞渡的主要情节,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课文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4.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锻炼了学生大胆质疑的勇气,发现问题的能力。
这堂课同学们表现生动,积极活泼,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既培养了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又提高了保护动物的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使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珍惜生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的主题队会题目是《我爱红领巾》。我准备从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活动形式、活动准备、活动过程、预期效果六个方面来说一下本节主题队会的活动设计。
一、活动背景
总书记在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中提出,少年儿童一定要立 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从小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爱祖国,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但是,二年级的小队员认知能力有限,主体意识的发展和思维水平还不够成熟,所以空洞的爱国知识的宣传教育起不到好的效果,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我爱红领巾》的主题队会。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党把红旗化作千千万万条红领巾,让每个少先队员佩戴在胸前,就是要求少先队员继承红旗事业,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所以,作为小队员,爱祖国就要先爱我们的红领巾。红领巾是光荣的象征,希望通过这次的主题队会,使队员明白怎样爱我们的红领巾,怎样爱我们的祖国。活动对象为二年级。
二、活动目的
根据主题队会设计理念,结合二年级队员的情感发展水平和生活实际,我设定了以下活动目的:
1.教育队员爱护红领巾,并时时记住自己是少先队员,要为红领巾争光,做红领巾的小主人。
2.对队员进行革命传统和热爱学校、不忘师恩的教育,激发队员对祖国、对学校、对老师的热爱与感激之情。
三、活动形式
少先队活动课旨在引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遵循思想性、趣味想、参与性的原则,激励广大少年儿童从小立志向、有梦想,使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所以在本次主题队会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形式的活动来组织队会:猜谜语、唱歌、舞蹈、诗朗诵、小品、比赛、快板。队员在这些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中学习到如何爱护红领巾、如何爱国,在潜移默化中灌输了爱国的主题思想。
四、活动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让这次活动顺利进行,我和队员们共同完成了本次活动课的课前准备。
辅导员准备:确定男女主持各3人,排演节目,搜集大量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全体队员分为小队形式,结合“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的要求投票评选出优秀少先队员。
队员准备:搜集谜语、歌曲、诗歌、小品等有关资料,制作队员头饰,排练节目。每小队准备雏鹰奖章和特色花环。
五、活动流程
二年级的队员已经充分认识了少先队组织,并与少先队组织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但是他们又有着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所以在活动课中,我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用歌曲舞蹈、雏鹰奖章、小品、比赛等活动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另一方面,创造条件与机会,让孩子们发表见解,让他们充分参与队会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依据以上特点,我将主题队会分成了三个板块:“了解少先队的历史”、“少先队的使命与责任”、“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一)光辉的历程 二年级队员入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少先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够深入,所以 第一部分我安排了了解少先队历史这一环节。为了激发队员的兴趣,开课伊始我就安排了猜谜语的活动,几个谜语的答案刚好就是少先队的四个组成部分:红领巾、队旗、队歌、呼号。激发兴趣的同时,让队员认识到是红领巾、队旗、队歌和呼号组成了我们少先队丰富多彩的生活。紧接着我出示ppt,播放音乐《红星闪闪》,并配合图片展示少年先锋队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其间穿插歌曲表演《王二小》、《卖报歌》、《雏鹰之歌》,在这一过程中,队员认识了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机灵沉着的小战士潘冬子、见义勇为的英雄少年赖宁,这些英雄人物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田,成为了他们的榜样,使孩子的认知和行为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崇高的使命与责任
第一环节结束后,我相信队员对少先队的历史有了一定的理解,对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 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他们肯定也想表达出自己对祖国的爱,向我们的榜样们靠拢。但是,我们小队员生活在现代中国,当然不可能像王二小、潘冬子他们那样战斗在革命前线,那么我们作为21世纪的少先队员,应该怎样做呢?这时候我设计了第二环节:少先队的使命与责任。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让队员知道,作为新世纪的少先队员,我们有哪些使命与责任。在这一环节,我首先安排了诗朗诵《领巾赞》,在铿锵有力的朗诵声中,队员的激情被点燃,他们迫切地想要表达自己对红领巾的爱,迫切地想证明自己也能给红领巾增添光彩。这时候,我安排了一个小品《谁对谁不对》,小红很珍惜自己的红领巾,而且受到红领巾的激励,在生活中积极帮助别人;而小明则随便对待自己的红领巾,甚至直接用红领巾来擦汗。紧接着,一位戴着红领巾头饰的队员上台进行自述,陈述一些小朋友对红领巾的不爱惜的行为。通过两位同学的表演和红领巾的自述,我相信对于如何珍爱红领巾,小朋友们心中都有了答案,这时再请小记者在现场随机采访,让队员们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接着再举行佩戴红领巾的比赛,每中队派两名队员参加,比一比谁的红领巾佩戴得最快、最规范、最美观。请评委席评选出优胜选手并颁奖。通过这样的比赛,每个少先队员都能认真佩戴红领巾。接下来,安排舞蹈《红领巾之歌》,美轮美奂的音乐舞蹈让孩子享受了视觉美的同时,知晓了如何才能正确爱护红领巾,而紧接着节奏轻快的快板《好少年》,从文明奉献、勤奋学习、发明创造、实践劳动、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法律法规、勤俭节约等众多方面向队员展示了如何才能做一名好少年,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三)荣耀奖章的主人
在第三环节,我通过表扬中队里热爱学习、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的优秀少先队员
来号召其他同学向他们靠拢。事先要通过班级投票推选出人选,而表扬的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花环颁奖:共有无花果花环、金色钥匙花环、小青松花环、七色花花环、小蜜蜂花环五个花环奖,分别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来设置要求,使队员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少先队员。另一种是雏鹰奖章:除了集体荣誉章、写字章、说话章外,还有我们仪化三小的特色章:银星奖章。雏鹰奖章熠熠生辉,为红领巾增添了光彩。通过两种类型的表彰,不仅肯定了优秀少先队员们的光荣行为,也激励了其他少先队员向他们学习的决心,激发了为红领巾增添光彩的斗志。最后,以一首全体少先队员共同参与的诗朗诵《红领巾》将气氛推到高潮,少先队员们在激情澎湃的朗诵声中体会红领巾带给我们的自豪、荣誉与幸福,体会少先队员们对红领巾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完成情感的升华。
六、预期效果
各位参赛选手、各位年轻的朋友: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成功举办了“永吉县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队会说课竞赛”,这次竞赛是一次参加市级竞赛的选拔赛,也是一次热身赛。总结本次竞赛,具有如下特点:
准备充分,情绪饱满,设计合理,过程简练,反复推敲,不断完善,各具特色,资料齐全,课件新颖,精致好看,突出主题,明确主线,欣赏图片,整合资源,共同学习,相互借鉴,感悟内涵,升华情感,赏民族文化,食民族美餐,视民族团结,如冈底斯山,谱民族新曲,壮丽诗篇。
今天参加选拔的是中、小学教师代表,明天参加选拔的是高中教师代表,我们将组成强大的参赛阵容,去参加吉林市“学苑杯”的展示和角逐,我们历来重在参与,更重视结果,永吉在吉林地区的历届比赛中,总是有个响当当的名次,总是迎来一片赞誉,相信在即将举办的“吉林市“学苑杯”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队会说课竞赛”中,也能一如既往、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再创新佳绩!
我们即将迎来市级比赛的指导思想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宗旨。通过比赛,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推广典型,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扩大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影响,推动民族团结教育深入持久的开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希望每个参赛选手能紧扣主题,扩展思路,用设计理念,用网络资源,发挥聪明才智,展示真实水平,为自己加油,为永吉争光,为吉林添彩!
我们是一支永不言败的队伍,我们是一支厚积薄发的群体,我们在向吉林市推荐优秀选手的同时,吉林市也在向我们呼唤,我们有优良的参赛传统,我们有成熟的参赛经验:“选拔、培训、模拟、演练”。“用专业的心做专业的事”,用平常的心做不平凡的事,用最好的成绩去抚慰灾后的永吉,用最大的努力去迎接新的挑战。这就是我们对大家的期盼和祝愿。
今天参加选拔赛的选手,无论是否赢得出线权,无论取得怎样的成绩,你们都是成功者,能来此一试身手的就意味着成功,能来此参加比赛的就意味着非凡。你们很年轻,你们都能干,你们有潜力,你们有远见。你们是我县中小学班主任的精英,你们是我县中小学教师的骨干,我希望大家一定要不断学习,勤于实践,抢占“制高点”,赢在“起跑线”,有机会就展示,有机会就表现,参与就是胜利,坚持就能成功!人生的道路是短暂的,也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年轻真好!我要是晚生20年,今天也一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挑战!年轻就是资本,资本可以用来投资,资本也可以用来挥霍,就看你怎么去设计和盘算。努力吧!年轻的朋友们,耕耘总会有收获,付出总会有回报,劳动总会有甘甜。
今天的活动之所以能很成功,之所以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与领导的关怀和团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所以,我要有几方面的感谢:
首先,要感谢今天光临本次活动的卢校长,今天这个展现平台,是卢校的整体设计和大力支持。
第二,要感谢我的同仁:教研员王铁英和主管主任何兰,是她们付出了努力,做了大量的、具体的工作。
第三,要感谢各基层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提供的支持。同时也感谢进修电教部提供的帮助。
最后,要感谢今天的主角--在座的各位亲爱的朋友们,是你们的参与使得本次活动如此圆满!给你们平台,希望你们更精彩!给你们阳光,希望你们更灿烂!“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祝各位选手再接再厉,马到成功!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以及在座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接下来我就从教学理念和目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评价与反思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学理念和目标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角》第一课时,小学阶段对角的认识分两个层次,本课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角,是第一个层次。仅仅让学生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为以后进一步学角,掌握角的概念、度量、分类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因此,对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三)教学目标
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年龄特点,确定了本课的三维目标:
1.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和记法,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2.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认识角,辨析角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符号感及空间观念。
3.在生活情境中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角的活动中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认识角和角的各部分名称,读法和记法。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开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
0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采用了直观情境教学法、演示操作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学法
我采用操作法和观察思考法,即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留意身边的事物,培养了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创设了为学生带来了礼物的教学情境,首先出示红领巾,问学生红领巾上有几个角?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很容易就能说出有三个角,教师示范指角。让学生到白板上指出其它两个角。再出示钟表、三角板,让学生指出角。由于学生对角的概念模糊不清,在这里我预设了扇子(白板出示)的这个部分是不是角的环节,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活动一:找生活中的角
生活中有大量的角,你能找出你身边的角吗?让学生在教室中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初步形成角的表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二:折角
让学生用圆纸片折一个角,摸一摸,感知角的两边是直直的、角是尖尖的,扎手的,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角与生活中的角是有一定区别的。
活动三:介绍角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和记法
教师示范画角(白板),介绍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顶点(白板),由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直的线是角的边(白板)。引导学生发现,原来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这时,我问怎么来记住这个角呢?我们可以用小弧线把两边连起来,用数字1来标记,读作:角1,记作:∠1。(板书:记作:∠1,读作:角1。)同学们还可以用2、3、4等数字或用字母a、b、c来标记,再请同学们标出自己折的角。
活动四:区分角、数角
我创设了“帮小蜜蜂区分角”的教学情境,依次出示这几个图形,让学生区分哪些图形是角,哪些图形不是角,并说明原因。并抓住教学契机,解决刚才的扇子问题,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接着创设我们帮了小蜜蜂一个大忙,小蜜蜂邀请我们到它家里做客,可是却忘了家门的密码,我们帮忙找密码的情境,利用白板的幕布功能,依次出示三角形、五角星等图形,让学生到白板上数出角的个数,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利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练习容量大大增加,课堂效率也提高了。(幕布)
活动五:比较角的大小,探究与角的大小相关的因素 1.玩角
让学生拿出活动角,玩一玩,拉一拉角的两边,看看角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小组探究,最终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有关,张口大,角就大,张口小,角就小。2.比一比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是这样突破难点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拖出一个角)变!这两个角一样吗?学生都说一样大,仔细看,再变!学生惊喜的说角变大了。再变!角又变大了。这时,我问:这个角真的变大了吗?我们来验证一下,结果发现两个角一样大!这是为什么呢?经过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利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方便省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记忆的更加深刻,理解的更加透彻。3.做一做
以小组为单位,做一做这道题,教师参与小组活动,请同学到白板上汇报。请看我的课堂实录。这样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明确在不能直接看出角的大小时,可以用重合的方法来比较,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数一数
旨在使学生明确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一个角,在小学阶段我们研究图中有3个角,如有学生发现有4个角,老师要让学生明确这个答案完全正确,这个外角我们以后再学,并要积极鼓励这种创造性的发现。2.剪一剪
发给学生数张长方形白纸,要求只剪一剪刀后,数一数剩下的部分共有几个角。这一开放题的设计,融游戏、探索、创新于一体,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学生会有无数种剪法,让学生在组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全班展示,注意指导学生数角的准确性。
(四)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如果你是角,你会怎样介绍自己?问题设计新颖,让学生自己随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知道自己一节课来有什么收获,提高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评价与反思
《伟大的悲剧》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是一篇节选的传记。课文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 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 只好无奈但又十分坚毅地踏上归途, 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的过程。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 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 读来令人感动, 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的精神面貌, 尤为震撼人心。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人类这种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重点提出, 要让学生“关注自然, 关注人类”,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根据以上两方面的要求, 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 我这样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 抓住主要信息, 概括故事梗概。
2.过程方法:品味文中的细节,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3.情感态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 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三.重点难点
文章重点是对斯科特探险队崇高精神品质的颂扬和赞美, 为了揭示这一特定事件的深刻内涵, 作者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突现悲剧不同凡响的意义, 使读者心灵受到震撼。教学过程中我想以这些震撼人心的细节为重点,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在饱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体会斯科特队员的伟大高贵的品质, 并在阅读中逐渐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
文章对斯科特五人在失败和死亡面前所表现出的坦然和勇敢进行了着力的描写, 而在这方面学生的情感体验较少, 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 品味关键词句, 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 从而突破这一难点, 达到深刻阅读体验的目的。
四.教法学法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 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 通过整体感知、细节品味等途径, 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感受人物心理, 与高贵伟大的灵魂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 在这种感受、体验、交流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法方面,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 读出感受, 发现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
五.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设计意图:以介绍南极, 介绍斯科特探险情况导入本课, 使学生更快的进入文本, 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 调动学生思维。)
师: (展示南极地图及南极风光图片) 南极被叫做“难达之极”, 她一面以她的冰清玉洁、神秘莫测展示着她诱人的魅力, 一面又以她的酷寒凶险、漫天风雪拒绝着人们好奇的目光, 但是, 这并不能阻挡人类勇士探索的步伐, 挪威人阿蒙森、英国人斯科特先后踏上了南极这片未知的土地, 准备为人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请大家看一段当时留下的真实的录像资料。 (放映阿蒙森、斯科特探险故事的视频文件)
师:但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并没有为成功者阿蒙森作传, 却为失败者斯科特写下了激动人心的篇章,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一幕《伟大的悲剧》吧!
(二) 字词检测
(设计意图:读准字音, 理解词义, 扫除阅读障碍, 积累运用。)
师:1.请大家默读课文, 找出描摹南极风雪的、南极雪原的、探险人的词语以及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
2.师生互动扫除阅读障碍。
3.学生用上找出的词语中的3至5个设置情境说一段话。
(三) 概括情节
(设计意图:课文很长, 人物较多, 情节复杂, 学习概括课文, 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理清故事脉络, 为下一步的品味研读打下基础, 又训练了学生筛选信息思维的能力。)
师:下面请大家速读课文, 概括故事梗概。有同学会说, 这么长的课文我可怎么概括呀?老师教大家一个概括的方法, 就是抓住重点信息进行筛选, 对于记叙性的文章来说, 重点信息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四) 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强化巩固, 学以致用, 进一步熟悉课文。)
1.积累字词。
2.用本课积累的词语描述斯科特等人的探险概况。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酝酿情感
(设计意图:旨在酝酿情感, 创设沉思、凝重的气氛, 唤醒学生的阅读体验, 调动学生思维。)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 首先请同学们用以下的句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是一个的故事。
(二) 直奔中心, 把握基调
(设计意图:遵循文本特点的变异导读法, 能有效避免串讲的枯燥, 有助于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 既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 又教给其阅读技巧, 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 并为下一个环节的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师:大凡传记文章, 往往包含着作者对传主的情感与评价, 茨威格在文中寄予了怎样的感情?
(三) 品读细节, 激情碰撞
(设计意图:在整体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 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 进一步深入文本, 引导学生挖掘细节中蕴藏着的丰富的人文素养, 通过品读、朗读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在小组讨论班级交流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的学习精神。)
师:斯科特一行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 但他们倒下的是肉体, 树起的是精神!他们的故事在任何时代都能让人感动、使人震撼、催人奋进。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故事中动人的细节, 相信大家一定有所发现、有所感受、有所启发。请大家按照以下的要求品读文中令人震撼的细节:
1.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这个细节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2.揣摩细节“悲”在何处?“伟大”又体现在哪里?
(四) 质疑讨论, 明确认识
(设计意图:我们常说“读书是为了明理”, 学习一篇课文, 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 能够更好地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既是语文教学中的德育, 也是语文素质能力形成的内涵。由书本向现实生活的思维拓展, 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途径, 也是书本学习的目的。)
师:所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就在我们被感动、被震撼的同时也有另外的一种声音, 他们认为, 斯科特一行既没能实现“第一”的目标, 也没能成功地返回祖国, 他们的探险行为是无谓的牺牲, 没有任何意义, 你是怎样看的?
(五) 拓展延伸, 延续精彩
(设计意图: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英雄的伟大品质, 既巩固了情感, 又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能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关键词】音乐;小学;小螺号;说课
一、说教材
《小螺号》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八册第四单元,本单元专题是“东海渔歌”,共有四首作品,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东海渔民的劳动生活,感受大海边生活的情趣。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小螺号》是本单元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一首活泼欢快的二段体儿童歌曲,歌词朗朗上口,富有童趣,第一乐段曲调规整,描绘了大海上面的景色,第二段旋律舒展,优美,抒发了儿童热爱自然、生活的美好心情。
二、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这是一首描写海边儿童生活的歌曲。学习并掌握用上滑音、波音装饰演唱《小螺号》,使歌声显得更具有活力更动听。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体验节奏和力度的变化。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小螺号》。通过模仿、创编自己喜欢的舞蹈动作,根据歌曲旋律进行大胆、自信的表演。
3.情感目标:在歌曲演唱、处理与创新中,自然渗透“爱”的教育,激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亲人等“爱”的美好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学设想
首先我来说说教学设想,本课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为主线设计了“找海螺、听海螺、唱海螺、演海螺”四个环节,构建了富有童真、童趣的音乐课堂。在这堂动听的音乐课中,我采取了手势引导法、视听法、体验感受法,通过这些方法营造让学生乐学的音乐氛围,将知识融于音乐,学生学的开心,教师教的轻松。也更好的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2.说学法
接着来说说学法,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本课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小组合作法、自主创编法,让学生在宽松又富有音乐味的环境中享受音乐的熏陶。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掌握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②能够运用装饰音完整地唱好歌曲。
③激发学生编词创作的灵感。
④渗透“爱”的情感教育。
2.教学难点
启发和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装饰音完整地唱好歌曲;以及能够自主编创歌词。
三、说教学过程
1.找海螺
①在课堂开始,教师播放音乐《小螺号》,学生律动。通过课前音乐创设音乐氛围,为音乐学习做好准备。
接着教师:同学们,大海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美丽的浪花、柔和的海风、勇敢的海鸥,当然还有漂亮的贝壳和海螺。你见过海螺吗?学生:有,没有
②师:下面让我们随着动听的歌曲一起到海边看看美丽的海螺。
(播放《小海螺》音乐,出示海螺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音乐的结合让学生认识漂亮的海螺,为歌曲情绪做好铺垫。
③师:这些海螺,有蓝色的、白色的、彩色的,各种各样,可好看了。你听,他吹起来了
师范唱:“茫茫的海滩……
宽阔的大海边传来了海螺的回声,请你们来扮演海螺的回声吧。
师范唱,生扮演回声。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回声,提前解决难点“波音记号。“
④认识波音记号
师出示旋律,请学生生说说你认识旋律上的音乐记号吗?生:认识,不认识。
师比较演唱有波音记号和无波音记号的乐句,让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引出波音记号,
请学生尝试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视听比较法,让学生分辨旋律中的波音记号,加深印象,接着通过音乐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波音记号,这个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⑤师:大海上那么多的海螺在大海妈妈的呼唤下都唱起了歌,你们听,有几只海螺在唱歌呢?
聆听全曲,找找相同的海螺音乐出现了几次
设计:通过找海螺,让学生熟悉两句旋律的音准,为进一步唱准歌曲做好准备。
生:两次
第一次,第二次
2.听海螺
①师:你们的耳朵真聪明,我们一起来试试,师指导学生演唱第一乐句,注意歌声要轻快、活泼,认识滑音计划 师指导学生演唱第二乐句,说说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相比较有什么相同、不同的地方?
旋律不同,节奏相同
②第二次聆听,请在第一个海螺演唱的地方做举手的动作,第二个海螺演唱的地方抱肩的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比较,让学生分析乐句。
3.唱海螺
师:第一次整体演唱
第二次分段指导
①说说小海螺吹起来的时候,都看到了哪些景色?(4个)
请你试试:
第一乐句,海鸥听了展翅飞,怎么飞?(动作解决一字多音)
第二乐句,笑微微,动作解决一字多音,注意声音力度小 (微微笑,所以声音要轻一点)
第三乐句,唤船归,心情怎么样?怎么呼唤才能让船听见?(声音要传的远,注意声音位置、状态)
第四乐句,阿爸的心情,指导演唱急切的心情
设计意图:通过动作、情绪引导、歌曲表达的内容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歌唱,唱好歌。
接着师唱,茫茫的海滩,
②吹螺号的小朋友,住在大海边,你能用歌曲中的歌词形容大海吗?
(茫茫海滩,蓝蓝海水)指导演唱,声音要抒情、优美,体现茫茫
第三次聆听,说说歌曲可以分成几部分?为什么这么分?
二部分,根据情绪、节奏分,
师:这样的歌曲格式成为二段体,第一部分情绪,活泼,第二部分情绪抒情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知识点,让学生给歌曲分分段,从音乐要素上理解,体验要深。
③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4.演海螺
请学生表演唱
第一方案:男女生分别演唱第一、二段
第二方案:分乐句对唱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表演,丰富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整堂课在优美动听的歌声中结束了,最后,老师要给与学生充满激励的评价,并继续延伸“爱”的教育。可问学生,你们平日在家里怎么向爸爸妈妈表达爱心的?最后老师可以有感情地教育学生说:愿同学们个个都是爱心小天使,在学校、家庭、社会上处处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只要你心中有爱,你就会伸出千万只手去帮助别人,同时你也会得到千万只手对你的帮助。希望同学们的爱心象阳光一样播撒到每一个角落,祝愿同学们人人都成为有爱心的公德小模范!同学们,再见!
参考文献
[1]祝菲.小学音乐课堂中对学生音乐想象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1(1).
[2]邱媛. 初探新课改下小学音乐范唱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1(12).
[3]刘云秀.小学音乐《小螺号》课例分析[J].天津教育,2010(9).
教育学知识
个性心理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二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识字4》。下面我从教材分析、设计理念、教学过程三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内容
本课是一篇识字课文。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的形式,要求学生认识“蜻”、“蝴”等14个生字。
本课由六句儿歌组成,不仅形象地介绍了六种小动物在夏天时的活动情景,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儿歌这一艺术形式,从而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和积累语言,丰富自己的知识。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蜻”、“蝴”等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的语言美。
3、有主动积累语言的愿望,能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增长知识。
(三)说重点、难点:
1、了解儿歌意思,懂得自然常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发现科学的兴趣。
2、学会本课的生字,朗读儿歌,背诵儿歌。
(四)说教具、学具:
1、插图
2、词语卡片,上面有生字。
二、说教法、学法
识字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识字,还要教给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具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掌握独立识字的方法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因此,拟定了以下教法。
1、情境导入法。利用插图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
2、编韵语记忆法。培养学生运用巧妙方法独立识字的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过去,夏天就会来了。夏天多美呀,请大家先来欣赏一幅夏天的图画,请大家仔细看看图上都画有什么?(利用图画这一直观的教学资源,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看图,师描述画面内容。(师按顺序描述画面内容,为一年级小学生按顺序有条理地观察画面作了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为以后的学会观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诵读感悟。
1、夏天这么美,我们小朋友在夏天都喜欢干什么呢?我们在夏天玩得多开心呀,小动物们也没闲着,想不想知道它们都在忙什么呢?请看儿歌。(先说说小朋友自己在夏天的活动再看看小动物们的活动,学生兴趣昂然。)
2、多种形式读儿歌(因为“读”是学生学习的语文的最基本的途径,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理解课文内容的最好方法。多种形式的读,学生情绪高涨,读得原汁原味。)(1)教师范读(2)生自已试读
(3)抽查读,相机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4)男女生接力读
(5)问答读(师问生答、一生问大家答)(6)带动作表演读
(三)学习生字
1、这首儿歌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请你用铅笔将它们画出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2、指名说,师板贴(将生字、词板贴出来,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各种形式的读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
3、多种形式认读
全班齐读,开火车读
4、引导学生观察,初识形声字
5、编韵语巩固记忆。(让学生用巧妙的方法来学习、记忆,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全课
1、齐背儿歌。
2、小结:
学了这首儿歌,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小动物,它们不光可爱,还非常了不起。我们在课外时间要仔细观察它们的生活,去了解它们、关心它们,作它们的好朋友!(由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观察,丰富他们的生活,增长他们的学识,还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板书设计:
蜻蜓
蝴蝶
蚯蚓
蚂蚁
蝌蚪
蜘蛛
展
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