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教案20课时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字经教案20课时(精选3篇)

20 蜘蛛开店第二课时教案 篇1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蜘蛛三次开店的过程,根据示意图讲故事。

3、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具准备

长颈鹿、河马、蜘蛛、蜈蚣的手工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看看这是谁?(出示蜘蛛图片)小蜘蛛又来了,上节课我们知道蜘蛛开了一家商店,什么店?(编织店)万事开头难,小蜘蛛开店并不顺利,遇到了很多困难,大家想知道吗?继续走进课文一起寻找答案吧!板题:蜘蛛开店(齐读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蜘蛛三次开店的过程,根据示意图讲故事。(3)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精读课文,重点突破。

1、学习指导:打开课本89页,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开什么店?卖什么东西?哪些顾客来买东西?画一画。

2、自学对学:读课文画词语,同桌说一说。

3、交流: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指名回答)师相机出示词语,画对的请举手,错的改一改。

4、这些词语大家都会读了吗?看老师!我们来读一读它们,顺便帮小蜘蛛改改招牌好吗?课件陆续出示词语,齐读。同学们这么多的词语都认识了,老师把它们放在1号词语包里了,现在请拿出来读一读,然后把它们贴在这张示意图上,然后讲一讲这个故事好吗?开始行动!

5、小组完成各自的示意图,教师深入指导。

6、优秀小组上台展示。派代表讲故事。

小结:它们完成得真棒!掌声送给他们!他们把词语一摆,故事的线索大家已经很清楚了,我们能不能把故事讲得具体一点呢?首先我们先来多认识几个词语朋友,谁来当小老师?(8个同学依次上台展示一个词语,大家齐读再贴到黑板上。)

7、老师已经把这几个词语放到2号词语包里了,组长拿出来先带领大家读一读,再看看它们属于哪一个小故事,然后把它补充贴到相应的线索里面,把故事讲得更丰富,明白了吗?开始行动!(学生完成贴图,优秀小组展示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准备评价)

(展示提示:几位同学合作,每人完成一条线索,把故事讲完整。)

8、感谢1号组同学精彩的表现,小蜘蛛被吓得逃回网上了,你们觉得它以后还会不会开店?(指名回答)可是一开始,它可不是这么想的,一开始它是怎么想的呢?请你读一读文中的句子(相机出示句子)就卖口罩吧,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还是卖围巾吧,因为围巾织起来很简单。还是卖袜子吧,因为袜子织起来很简单。

一开始的想法有什么共同点?(很简单)它认为很简单才去做的,可是做起来呢?谁来读一读句子?(相机出示句子)

(1)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功夫,终于织完了。(过渡:为什么啊?指名读句子,出示句子:嘴巴那么大)

(2)蜘蛛织啊织,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才织完那条长长的围巾。(过渡:为什么啊?指名读句子,出示句子:他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脑袋从树叶间露出来,正对着蜘蛛笑呢。)

三、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它做完以后才觉得并不简单,你们都觉得它不会再开店了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展开想象,谁来说一说?(1)可以卖小昆虫给青蛙

三字经教案20课时 篇2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小兴安岭的树多,物产多,一年四季各具特色。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时,不仅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而且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特点——树多来写。作者先概括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然后具体叙述一年四季的景色,最后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

【学情分析】

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讲读、导读、总结方法自主合作读的教学思路,通过读中思、思中悟、悟中读的阅读教学方式。由于课文内容较为浅显,学生可以大致读懂课文内容。而且,课文的第二、三、四、五自然段结构相似因此,教学重点放在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再让学生用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四、五自然段,自学感悟秋冬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丰富的物产;初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读自悟、图文结合的方法,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3.情感与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欣赏自然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初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每个季节景色特点,进行观察、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把小兴安岭比作:一片绿色的海洋、美丽的花园、巨大的宝库。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再次走进小兴安岭,去感受原始森林的神奇魅力。

二、学习交流

1.品味段落,感受春美。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小兴安岭的春天美在什么地方?这一段分别写到了哪些景物?(枝条、嫩叶、积雪、小溪、小鹿。)

(2)春姑娘来了,给小兴安岭披上了绿装,树木长得怎样呢?请在课文中用直线画出来。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a.枝条是什么样的?叶子呢?

b.嫩绿是说明叶子嫩嫩的、绿绿的的样子,非常的可爱。那么“抽出”说明树木是怎样长出来的?

“抽出”是什么意思?(师引导:“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抽出”是有力地长出的意思。从中可以体会出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地出来的样子,很形象生动。)

C.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沉睡的万物都醒过来了,所以,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呢?(板书:生机勃勃)

(3)看,小鹿在干什么呀?

出示句子: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这是一群怎样的小鹿呀?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

(拟人的手法,词语“有的……有的”写出了小鹿的活泼可爱,表现了作者对小鹿的喜爱之情。)

过渡:春姑娘渐渐远去,夏哥哥来到了小兴安岭。让我们迎着夏天灿烂的阳光,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2.夏天美

(1)齐读课文。

(2)小组合作,找出描写夏天的景物(做好标记)。

(3)哪位小勇士(小组代表)来说说夏天的景物?(树木、雾、太阳、野花)

(4)出示句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①夏天的树木是怎样的?

②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葱葱茏茏、密密层层)

③这句话突出了夏天树木的什么特点?(突出夏天小兴安岭树木茂盛的特点。)

④树木怎样把森林封起来呢?(因为树木长得很茂盛,枝叶很多,把人们的视线挡住了,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所以才把森林封起来了。)

那么我们读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三个词“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语气要重一点。

⑤(男、女比赛读)

“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这三个词都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

出示句子: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①哪个词用得好?(浸)

(课件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浸”。一个“浸”字,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树林里雾很多很浓,水汽很大。因为森林被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泡在浓雾中一样。)

②挑生朗读。

(5)看图理解: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①生齐读。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理解: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阳光比作利剑,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阳光的强烈。

总结特点:夏天  葱葱茏茏

小兴安岭的夏天,漫山遍野都是五颜六色的鲜花和郁郁葱葱的树,在浓雾里,在阳光下,美不胜收。你认为小兴安岭的夏天美吗?请你把美的感觉读出来吧!

(6)

全班齐读。

3.小结学法。

刚刚我们已经看过《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天和夏天的美丽,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1)读课文。

(2)画出作者描写的景物。

(3)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

(4)品读语句,总结特点。

三、迁移学法,自学感悟秋冬美。

谈话过渡:春姑娘离开了小兴安岭,夏哥哥也悄悄地走了。让我们带着秋天收获的希望,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现在老师让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走一走,看一看,读一读,去感受小兴安岭不同季节的美。

1.小组讨论、交流,体会秋天美。

2.小组讨论、交流,体会冬天美。

四、拓展练习

按四季变化的时间顺序写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生机勃勃

夏      葱葱茏茏       花园

秋      果实累累       宝库

三字经教案20课时 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以及数感。

3、使学生知道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教学一图四式:

师左手拿一捆小棒,右手拿三根小棒,你能根据这些小棒来写算式吗?

10+3=13     13-3=10

3+10=13     13-10=3

2、教学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加法算式中一共有3个数,它们分别有自己的名称

板书:    10   +   3   =   13

加数     加数      和

减法也有自己的名称      13  -   10   =   3

被减数   减数       差

3、同桌合作:先摆小棒写出4个算式,然后介绍给同桌各部分的名称。

4、你发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了吗?

被减数就是和,减数是一个加数,差是另一个加数。

4、练习计算:

(1) P89  第1题  连线

(2) P89  第2题  知道怎么填大于、小于和等于吗?

(3) 计算比赛。

5、出示一些小园片,问:你能看出这儿大约有多少个小园片吗?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1)独立完成P89 第3题。

(2)同桌合作一人摆园片,一人估计大约有多少。

二、课堂练习:

P88 第1题     P89-90  第4、5两题

三、教学小结:这节可学会了什么?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小记:

上一篇:浅谈如何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下一篇:描写风的好句和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