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和责任(精选8篇)
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表明了员工与企业“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关系;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是衡量员工素质的标准;是量化员工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尺度。
员工对企业的选择,既选择了责任又拥有了使命。
回顾冠盛发展的历程,有一则令人难忘的故事:一位油库主任在走马上任时,发现团队里的成员几乎都没有油库操作和管理的工作经历。当时,他的心境很复杂。因为,一个近十万立方储量的油库安全与管理的责任“重如泰山”。按理他可以理直气壮地提出必要的要求和条件,待条件具备后在履职施令。然而,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把公司的信任和期望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责任和使命的驱动下,放下主任的架子,亲临一线工作。手把手,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在短暂的时间里,把一批石化战线的“新兵”训练和教导成业务操作的能手和骨干。
“责任”把工作和使命联系起来,形成推动工作的精神动力,为企业的发展构建起职业价值的基础和平台。
在发展中的今天,有一则令人深思的故事:一位基层单位的高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客观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思想观念的原因,极端的理解企业“独立负责”的管理关系,把企业的决策领导与个人的工作职责对立起来;把董事会调整公司班子的决定认为是对自己工作的不信任和工作权力的剥夺,进而错误的理解:自己在公司丧失了“地位和尊严”。于是,在身负重任的情况下,在工作的关键时刻,一纸辞职报告,就不负责任的擅自离职而去。
“责任”,他最终选择了放弃,------。
我们看到,面对“责任”的两种态度,是何等的鲜明。一种是视工作为己任,一心想的是企业的命运、生存和发展;另一种却是置工作责任于不顾,一心想的是自己在企业里的“地位和权力”。
在责任的选择上,是没有多项选择的。企业发展的大目标,也就是员工为之努力工作的个人目标,用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来践行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把企业的发展大计视为己任的价值观。反之,凡背离企业发展所要求的行为、态度和立场,必将被企业所淘汰。
工作的精神实质就是责任意识。责任就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
董事长有一个通俗而又生动的比喻。“不负责任,不服从管理,不认真工作的行为,其实质是要‘砸我们的饭碗’。因此,我要率先‘砸掉他的饭碗’”。道理简单而深刻,所有对企业不负责任的工作行为意味着“砸企业的饭碗”,企业为其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必须砸掉“不负责任者的饭碗”,这是对企业、对员工负责任的行为;是企业在组织管理上必须履行的职责和责任。
责任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其客观表现是:以服从大局,做好本职工作,克服困难,完成工作任务为己任的工作行为。而主观反映的是:以忠诚、无私、勤奋和奉献为使命的工作精神。这是“冠盛人”的职业品质。在冠盛的发展历程中,他们始终把对企业的忠诚、对发展的使命、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意识紧密联系,并深深地铭刻在工作的篇章,突出表达了“忠心、信心和责任心”这个与企业建设和发展紧密联系的主题。
选择了责任就背负了使命。员工与企业的关系趋于价值取向的共识和一致,从而形成企业现实工作与发展的动力。冠盛在二十多年的经营发展中,在经营管理上:讲信誉,重形象;
在发展战略上:有规模,有速度,赢得社会良好的口碑,展示了“冠盛”承担“社会责任”的品牌和形象。员工把维护企业的利益和荣誉视为己任,遵循利益一致性的原则,与企业建立“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注1)的和谐关系,共享企业的发展成果,与企业共荣辱。在“团结奋发,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求实创新”(注2)企业精神的引领下,“焕发活力,开拓进取,争创效益,多做贡献”(注3),在不同的岗位上用踏实工作,优良业绩来阐释责任心、使命感的深刻内涵;用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的工作业绩和行动塑造企业发展的新形象。
对“责任”认识的程度,决定着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态度。在冠盛各级工作岗位上担负重要职责的干部,在工作历练的岁月中都经历了“责任如泰山”的重压和磨砥;在冠盛的员工队伍里,无论是夏季的酷暑高温,还是冬季的凛冽寒风,码头,高矗的罐顶,员工手中的计量尺在进行分毫之间精细的计量操作;发油台上,加油机旁,发油员工操作的计量泵和手提油枪都创造出临界流量的工作业绩。认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提高工作素质和能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工作创新,创造新的工作业绩就是在担负和履行企业赋予的工作责任。工作业绩蕴含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转化而成的工作激情和工作动力。这就是在实际工作的历练中对“责任”这个既简单而又深刻的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共同铸就和谐关系的基础。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努力工作所作出的劳动与智慧的付出和奉献;员工个人的发展需要企业不断发展的平台和空间。企业与员工以责任和价值共同铸就和谐关系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构建和发展了员工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的价值理念,激发了员工的工作潜能,从而形成企业建设和发展的动力。从韶关的东郊加油站到广州新造油库,再到今天的美福炼厂和在建的“南沙油库”,都显示着冠盛发展里程碑的意义。
今天,浙江美福炼厂即将点火开工,正式进入长周期生产试运行阶段。在历经三年建设的过程里,同样包函并展示了丰富的奉献与创造,责任与使命的精神和行为。
责任是什么?就是忠诚企业,以企业利益为根本,以企业的目标为指导,敬业尽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克服和解决工作的困难和问题,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完成工作任务。
责任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和作风、使命和追求、态度和原则;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对待人生和事业的态度。
这个认识是冠盛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汗水和心血;用对冠盛事业的忠心和对冠盛发展的信心;用责任心和使命感共同催化炼制的。
冠盛人时刻铭记董事长的号令:“坚定信心,敬业奉献,团结协作,扎实高效,强化管理,提升效益,为全面完成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
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齐心协力共创冠盛美好的明天”,是冠盛全体员工的责任和使命;是冠盛全体员工努力奋斗的目标!
(注1):1993年,冠盛提出的“工作方针”。
(注2):2005年,冠盛根据新的发展规划,修订提出的“企业精神”。
《预算法》是财政工作的基本大法, 用以调整国家进行预算资金的筹集和取得、使用和分配、监督和管理, 被称为“国家的第二宪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公共财政领域的改革, 我国现行《预算法》逐渐显露出滞后于形势发展的不足。
长期以来, 我国财政收入分为一般预算收入、预算外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社保基金收入, 这些部分构成全口径的政府收入。与逐年增长的财政收入相应的是, 规模庞大的预算外资金成为不受监管的灰色地带。《预算法》的修订应彰显“全面完整、公开透明、分权制衡、收支平衡”的原则, 草案二审稿也正期待通过增强预算完整性、科学性和透明度, 健全财政管理体制, 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增强预算执行规范性, 完善预算审查监督规定以及规范预算调整等方面实现这一目标。
从财务与会计专业理论及实务工作的角度看, 与预算功能发挥、预算资金分配和使用息息相关的财政支出标准或定额、财政支出绩效等方面, 需要与会计等相关领域及其法律、行政法规、制度的衔接配合。
应与国家审计工作相衔接。审计工作的内容是从事经济监督, 国家审计机关依据《审计法》, 对财政收支进行绩效审计, 形成审计评价。我国现行《审计法》于2006年修改颁布, 较之《预算法》的修改超前一步。然而由于现行《预算法》预算项目未细化, 法律责任不明确, 且绩效评价技术与标准尚不完备, 部分条款与《审计法》相左, 给政府审计工作带来诸多掣肘之处。近年来, 我国绩效审计在探索中成熟完善, 进行绩效评价亟待在预算环节建立一系列衡量标准, 这些标准和指标成为审核工作评判、评价的依据, 才能更好地体现其目标和意义。《预算法》的修订若与《审计法》形成较好的衔接, 将为国家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奠定良好基础, 促进经济监督工作更加公正、透明、高效的开展。
应与《会计法》及其这部法律未来的修订工作相衔接。我国现行《会计法》颁布于2000年7月, 在施行十多年时间中相当部分的条款逐渐呈现出难以满足现实需要的矛盾。主要存在未将制定会计准则列入法律规定、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不够重视、对会计违法行为的举报人员缺乏详细有效的保护措施等不足, 这些方面影响政府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职业道德, 最终影响部门预算的统一性、法治性。
需要我国正在进行中的政府会计改革的跟进配合。《预算法》完成修订后, 预算管理会进行一系列调整, 将推动促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进程。政府预算实现公开、透明, 需要完善的政府会计制度加以维护。部门预算编制需要大量基础信息, 而目前的政府会计核算基础与之相抵, 我国政府会计采用现金制核算基础, 收支情况表所反映的会计信息有限, 资产负债表缺乏完整性和规范性。政府财务报告的缺失也无法满足预算编制所需基础数据的支持, 我国政府会计体系主要由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组成, 虽然各部分均有相应会计报表, 但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政府财政报告, 难以综合反映政府财务资源、负债和净资产的全貌, 也不能以统一的形式完整地提供预算资金收支和分账核算的专项资金。
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这一规定明确了党校既是“学校”又是“重要部门”,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阵地和干部进行党性锻炼的熔炉,是轮训和培训党政领导干部的主要阵地。曾庆红在党校校长工作会议上强调,进一步做好党校工作,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需要,是形成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需要。“要努力使各级党校在培训高素质执政骨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在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发挥主阵地作用,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研究和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这种表述既包含着党中央对各级党校工作的肯定和重视,也表达了对党校教职工的信任和期待,要求广大党校工作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工作,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才能进一步发挥好党校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
适应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
在新形势下,要由以提高理论素质为主要方向,向提高素质能力并重转变,要在“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的教学布局中进一步突出能力教育。应对教学内容做出新的调整,一是将执政意识、执政能力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始终;二是用新语言、新材料贴近学员工作的实际,着力培养学员学习理论的兴趣,增强获取理论的本领,提高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教学的中心,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特色地进入课堂,更加生动地进入教材,有针对性地武装学员头脑。在管理工作中,要认真总结经验和好的做法,逐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形成一套促进干部学习的考核方法。
坚持把资源优势与教学需求统一起来,使目前的资源优势在干部培训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针对学员的工作实际和学员的自身素质,去设计培训内容,并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现场体验中升华思想,在生动研讨中深化认识,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学员能力。应适时请一些专家型的领导和学者讲课,丰富学员的知识,开阔学员的视野。
建设高素质的师资和干部队伍
提高党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关键在教师,建立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教育队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提高党校工作的水平、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的重要基础。
对现有的教学队伍着力提高,作为党校的教师,必须把研究和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祟高责任,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服务群众、教育群众、了解群众、鼓舞群众,这就要求现有教师队伍去真心学习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加强对经济、科技、法律、哲学、文学等各领域的涉猎,从而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丰富思想底蕴。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到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干部培训工作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所以教师也应学之思之、闻之见之,掌握大量客观真实有效的信息,在耳闻目睹、实践之中见微知著,才能把课讲得生动,才能做到结合实际讲理论。
同级党委及组织部门应及时把那些知识面宽、作风优良、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选调到党校来,尽快建立起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够满足一定规模培训需要的党校教师和管理队伍。
切实加强党委对党校工作的领导
党委重视党校建设和党校工作是我党的一个好传统,在过去和现在党校的建设、发展、进步都是同党委的领导、关心和支持密不可分的。现在党校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遇到许多新问题需要解决,有些主要靠党校自身努力解决,也有一些要靠党委和政府帮助解决。所以,党委要牢固树立“党委办党校”的指导思想,切实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加强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从工作上讲,党委应抓住三条:一是抓好党校领导班子建设;二是管好办校方向,指导党校工作更好地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任务服务;三是帮助解决党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如在实施干部轮训培训计划、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党委要认真研究,帮助协调解决。
营造发展大环境
各级党委应将进党校培训作为选拔干部的必备条件之一,改变干部培训和使用之间脱节的现状,把学员在党校期间的表现作为是否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应该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建立和落实好领导干部的学习考核和激励机制,干部在党校的学习情况应纳入干部考核的内容,使学员在校表现与日后使用紧密挂钩,使党校学历与干部任职资格、条件衔接。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员到党校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现在,一些部门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乱办班,这种政出多门的无序行为干扰了正常的干部教育和培训计划,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党校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组织部门的统一管理,不利于保证培训的质量,不利于党校在干部教育工作中发挥主渠道的作用。
要更新培训观念,学会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在充分利用中央党校远程教学资源的同时,整合全省、全市党校力量,建立和完善共享的多媒体课件、案例、图书资料等数据库。组织好异地培训,较长时间的主体班应组织赴发达地区进行短训,以弥补本校培训力量的不足。
要加快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同的教学手段,效果截然不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高培训质量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党校教师要适应这一需要,处理好目的与手段、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积极探索现代化教学的路子,真正解决好学员学以致用的问题。
(作者单位:淮阳县委党校)
使命、责任,多有分量的词语!作为一名教师——“教育工作者”这一称号赋予我的是怎样的使命?肩负怎样的责任?肖川教授说:“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使命与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读完此书我似乎为这些年在特殊教育学校能力工作的教师们找到了一丝安慰。从事教育3多年,虽然兢兢业业但却未能透彻理解教育的真谛,肖川教授给了我悦心明智的启迪,指引着我去追寻真实的生命状态,探讨教育生命的意义,体味做教师的幸福。
一、筛选“教育”的关键词
肖川先生书中概括说:“基于我的教育探索,基于我对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如下应该是理解 “教育”的关键词:学习领域、学生的发展、生命教育、公民教育、经验课程、有效教学、课堂互动、知识建构、教师成长、学校文化。”这里我选定了“生命教育”、“有效教学”及“教师成长”,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和领悟。
生命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原因在于:只有能够关注生命、促进生命成长并进而成全生命的教育,才是真正具有“善的目的”的教育。肖川先生书中注明了他理解的生命教育有三个层次: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这是生命教育的第一层;生命教育的第二层是作为教育的存在形式——它关注学生当下的生命状态,努力创造生命化的校园,生命化的课堂。生命教育是一个有着明确价值追求而又涵括着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其中包括:安全教育、信仰教育、感恩教育、死亡教育、人权教育、和平教育等等。这是生命教育的第三层。
有效教学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学生非常明确学习的意义;有明确的学习主题和任务;对于教学过程学生有实质性的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背景;将认知策略和学习策略作为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教师成长—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影响学生发展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教师。实践证明通过校本培训来促进教师成长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其模式为“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
这些知识的获得更进一步诠释了“肖川先生的书是为教师写的。本书反映教师的需要与趣味。”
二、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肖川先生书中为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们怎么做教师?”身为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并不仅仅限于对错误行为的矫正,更在于关注学生心灵和健康人格的成长。做个什么样的老师,那就先要求自己从简单做起:
1、用心。用心不是技能,是态度,是想做好一件事情的心情。只要用心了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用心做复杂的事情,很简单;用心做简单的事情,很不简单。简单中蕴藏着精髓......在简单中成长。
2、智慧。智慧是一种思考力,是课能上好的基础。教育需要智慧需要反思。用智慧启迪我们的学习、思考与提升,这些可以表现在课堂上,可以与学生共同分享。
三、给教师的建议
1、让心灵变得丰富和深刻
肖川先生在书说道:“让心灵变得丰富和深刻是一个近乎奢侈的话题。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文化底蕴。好的教学是一个精神漫游的过程,正如登山,只有当我们最终登上山巅,俯瞰登山时所走过的路时,我们才会有一种成功的感觉。不知自己什么时候能体会到这种感觉。”
2、捕捉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
肖川先生在书说道:“我想一个易于被感动的人一定是幸福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纯洁的人,一个过着真正的人的生活的人。真正的成熟是以一颗感恩的心去接纳一切,包容一切,并学会重新去热爱,热爱一切美好和充满希望的人和事。”
3、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肖川先生在书说道:“给生命一种向上的力量。我们需要经常对自己说:‘我是重要的!我是能行的!我是快乐的!我是唯一的”。我自己要学会笑,学会微笑,学会在受挫折时还能够笑得出来。要学会拥有一个乐观的积极的心境。”
4、给予学生更多真诚的鼓励
肖川先生在书说道:“我相信每个成功的人的经验之中,都一定具有最初的鼓励所给予他的温暖和力量。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就更需要老师的鼓励。有时候家长给我打电话,说今天孩子回家说老师表扬我了,我高兴了一天。我们应该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多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在鼓励中建立学生的自信,在鼓励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5、有意味地言说
肖川先生在书说道:“教师教学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其实传达的是一种趣味和境界。很深奥的一句话!是啊,我们要是真正的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就需要自己不断的读书进步,修炼自己的课堂语言。让自己的语言来感染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
广西,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的桥头堡,改革开放后,公路发展速度惊人,到目前为止,全区公路总里程已突破60000公里,为实现广西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朋友,当您驾驶着机动车辆疾驰在宽阔的公路上时,您是否想到过,为了建设公路、养护好公路,多少公路系统的干部职工把美丽的青春都奉献了宝贵的公路事业? 当您每天工作后,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快乐天地时,您是否知道,还有许许多多的公路人在漫长的公路线上,穿着橙色的标志服,用长满老茧的双手,挥舞着铁锨为了祖国的公路事业而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作为公路人,我们大家都知道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甘孜州公路养护总段雀儿山五道班班长XXX同志的事迹。20年来,陈德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338.com查看华在海拔4889米、终年冰雪不断、草木不生、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川藏公路线上,立志以养路为业,以道班为家,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团结带领全班工人,在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工作、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精心养护公路,热情为过往车辆、人员提供无私的救助和服务。
在XXX心中,他明白,作为公路人,需要的是一种对公路事业的崇高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志们,从XXX这位时代公路人的事迹中,我们的感受是什么?我们工作的差距在那里?我们如何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他们那种对公路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前进的精神动力呢? 是的,我们需要这种精神动力,有了精神动力,我们的工作才有激情;有了精神动力,我们的工作才能创新;有了精神动力,我们的工作才会在构建和谐公路的伟大战略中发挥出巨大的能量!我是一名路政执法人员,记得有一次在巡路时,发现一位当地群众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违法建房,当我们到现场查处他时,对方对我骂骂咧咧,言语十分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文秘知音网站恶劣。当时,我满腹委屈,但我想到我是文明的公路人,有责任维护好和管理好公路的责任。我耐心地向车主讲清《公路法》的道理和违法建筑对公路的危害,让车主心悦诚服。都说腊梅傲雪笑盈盈,却不知其中几许甘苦才有甜。在工作中,我们多少次为严查超限运输车辆而牺牲晚上的休息时间,多少次为维护运输市场秩序而放弃与亲人相聚的机会。面对个别车主的辱骂,我们也曾委屈;面对亲戚好友的误解,我们也曾苦恼;面对冲卡司机的恐吓,我们也曾害怕,但却不曾退缩;面对金钱的诱惑、人情的压力,我们也曾斗争过,但却不曾屈服。因为我们深知,我们代表着城市和交通行业的形象,肩负着为民执法的重任。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我们的公路人也是一样,也将迎来一次新的历史机遇,我们应该勇敢地迎接这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补何及”,一位唐代文人曾这样讲过,是的,青春不仅仅意味着绿色和希望,它还包含着耕耘、探索和拼搏。“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我们是青春的代言人,奉献是我们的职责,让我们用热血和激情,勇挑时代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在伟大的公路事业中实现美好的人生价值,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为了我们灿烂的明天。
摘要: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话题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表现为:重视个人价值。轻视集体与社会的价值;重视权利的享受,轻视义务的履行;忽视自己在传承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中的责任等。少数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原因。来自西方伦理思潮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不良影响。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必须加强大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与文化的学习,以深化其对社会与国家的认同感和自己的历史使命感:高校应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高校应不断完善大学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评估体制。提倡与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自身的责任。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历史使命
谈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我们不能不认真地回顾一下历史,看看历史上的一代代先人如何自觉地肩负起民族的重任。历史清晰地记载着: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几十位青年学生作为广大民众中觉醒的第一批人,是他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使历史的车轮骤然驶进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时期。在此之后,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其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最年轻的仅19岁,他们中许多人都成了尔后中国革命的中坚。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大批年轻人在党的召唤下到苏联学习,用所学知识投入百废待兴的祖国建设。由此看出,年轻人往往都站在历史发展的风口浪尖,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从老一辈革命家和建设者的身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正是历史的需要,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那么,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什么呢?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再次为我们提出了新世纪我国的发展目标,即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四化”大业。那么,什么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全面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把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首要任务。如何才能提高生产力呢?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我们国家及时地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以此应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也只有这样,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才不是空谈。
时代在召唤年轻人去坚定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我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应是“科教兴国”的实践者和完成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我们中国人已经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良机。在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化革命浪潮中,我们同样吃了大亏,比如在不少行业只能做些信息业下游的产品,没有自己的平台,没有自己的品牌,被外国人占尽了便宜。1998年,在我国人民与特大洪水作斗争的时候,日本人虽然也派出医疗队,带着药品到洪涝重灾区进行“红十字”服务。事后得知,在抽血的过程中,日本人竟带走了极关键的一部分血样,回国后经过分离、提纯,得到许多珍贵的我国民族所特有的基因,并用其中有益的基因制造出特效药物,获得了巨额利润,还专门申请了国际专利。这不正是我们国人科技意识缺乏造成的结果吗?如此多的漏洞应由谁家补偿呢?责任已一步步落到我们年轻一代身上。我国要发展,就必须对外开放。
而与外国人打交道,还得学会竞争,并且在竞争中努力取胜。
中国在经历了14年的艰难谈判后,终于在2001年成功地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和WTO,是以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强国地位作为支撑条件。一个国家对高科技的拥有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它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和在WTO的游戏规则中的强势和弱势。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经济全球化和WTO中无疑处于强势。它们除了资本的优势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掌握了世界的大部分高科技资源,其中包括人才资源。有了人才,就有了高科技;有了高科技,就能赢得在全球化中的有利地位。人才不是凭空得来,人才的获得主要是靠教育培养。现在,“科教兴国”已成为我国全民族的意志和共同目标,而高校又是“科教兴国”的主力军,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全面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大责任。当代大学生,只有努力使自己成才,将来才能服务于社会,贡献于社会,这是我们成才的根本方向和既定要求。
那么,如今的大学生又怎样才能成才呢?近些年,在一些高校乃至全国许多行业和部门,考“托福”、考GRE几乎成了一种社会时尚,成了许多有为青年奋斗的最高目标。谈到底,有些人的学习目的无非是为了出国。走出国门开阔知识视野,其实并不是件坏事。但不少人却是“一去不复返”,宁愿在西方国家低人一等,也不愿回国效力。国内有项统计,八十年代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6名赛手,当今除一人仍在上海,一人不知去向,其余4人全在美国。当初,微软要在北京成立微软(中国)研究院,一下就用高薪网罗了国内该领域最顶尖的十几名科学家。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培养人才,往往只落得“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结局。如此恶性循环,国家如何能迅速发展?
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大力培养政治和业务全面发展的人。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不仅要看其智力因素即知识水平,更要看德育的种种表现。“德”的标准是很宽泛而实在的。但真正佩称为人才的,至少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履行基本的社会道德。一个人道德品质不好,与社会格格不入,他的智商再高,也很难对社会做出贡献。千万不要忘记,当年掌管奥斯维辛集中营焚化炉的一批希特勒信徒中,就有戴着医学博士耀眼头衔的出色科学家。宋朝司马光在总结前人做人经验的基础上,曾特别强调了“道德足以尊主,智能足以庇民”的人才判断标准。据报道,前几年北京四中有位学生会主席,学习成绩很好,工作能力也强。在高三复习期间,有一家大型跨国公司派人与他联系,为他提供免费到美国波士顿某大学留学的机会,条件是学成后需为该公司服务。尽管答应这个条件即意味着他可以不用参加当年残酷的高考,而到美国直接接受良好教育,还意味着他可以为自己并不富裕的家庭节省一大笔开支,并且他未来的事业也可能一帆风顺,但他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个邀请。这名同学在高考中不仅考入了名牌大学,并在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安全部门工作。可以说,他就很好地做到了国家需要与个人发展的统一,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光荣典范。
“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们纷纷将“救国、救民”作为自己的最高使命,如今爱国的表现已不再是救国,而是兴国、强国。当代生产力对科学技术的依赖越来越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家间的较量日益转向科技创新能力的制衡,一个国家的技术单凭模仿、引进已不能保证经济的真正优势,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理应担负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的历史重任,努力使我国尽早地屹立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大学生的社会历史地位:
大学是近现代教育的产物。发源于西方,流行于全世界。中国的大学教育最早可追溯到戊戌变法时期的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中国大学生的历史要比中国大学的历史要稍长一些。洋务运动中被派往国外留学的大学生应该可以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大学生。
自从大学生这一群体产生以来,便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早期的留学生们对中国学习西方,中国的近现代化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他们中的不少人成为了民族的脊梁。詹天佑,鲁迅,周恩来,邓小平,华罗庚,郭沫若,钱学森,李四光,侯德榜等人是他们中德杰出代表。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对社会的影响将会更加广泛,更加深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全面竞争空前激烈。而对人才的争夺则成为竞争制胜的法宝之一。作为现代教育的主体的大学生们受到了来自各界的越来越多的关注。他们肩负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责任和使命,他们就是未来和希望。他们素质如何,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容小觑。
认清当代大学生责任与使命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明白了大学生的重要的社会历史地位后,我们必须认清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主要是因为:
(一)这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所要求的。大学生只有认清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才能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树立高远的人生理想,才能促进他们更快更好的成长。
(二)这是祖国和人民群众所要求的。作为年轻一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过现代化的教育,他们的素质如何,受到祖国和人民群众的热切关心。每一个希望中国的未来更加美好的人都希望我们的接班人具有相当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们都希望我们大学生有上佳的表现。
(三)这是时代所要求的。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广泛和深入的发展。各国间的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白炽化。而综合国力,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作为现代人才的主体收到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各国纷纷推出一系列的培养人才和招揽人才的政策,方案。而我国要想在这轮竞争中胜出,除了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外,还必须加强他们的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掘他们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激情。所以说,认清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实为大局所趋,形势所迫,不能有半点含糊。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意识现状:
整体良好,但非常令人担忧。
从全局来看,大多数大学生都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他们能够胸怀祖国和人民,致力于为祖国而奋斗,为人民服务,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他们关注时事,勇于鉴言践行,对关系到的国计民生的事情相当关心。他们真正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兴衰荣辱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致力于自身的完善,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诠释他们对祖
国和人民的热爱。他们发愤图强,艰苦卓绝,但却心底光明。他们勤劳简朴,惜时节约但却乐观豁达。他们给人们以光明,以希望。
但是,大学生在责任与使命方面的问题着实令人担忧。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满口的粗言秽语让人侧目;不顾年迈的父母和深深爱着他们同学、老师而撒手人寰的大学生一再出现,不能不让人疑惑:大学生究竟有没有责任感;马加爵、刘海洋事件更是让人瞠目。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使命意识不强的现状十分令人心痛。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现象感到不满,部分人甚至因此对大学生产生一些偏见。而且,这一不良状况似乎并没有很大逆转的迹象。这一切不得不让人痛定思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导致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1、受西方不良思想的腐蚀。这是外因。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程度的加深,中国受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也愈来愈明显。特别是在部分分辨是非能力较差的人群当中,而部分学生则很遗憾的成为这一群体的成员。
2、我国教育部门在这方面重视不足。近年来,国家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推动大学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我国大学教育方面的问题依然很多。对大学生责任与使命意识教育的缺失,正是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的大学教育出现以下严重的问题:重科学,不重人文;重理论,不重实践;重能力,不重品德;重形式,不重实质等等。或许,这看起来有些偏激,但这些确确实实的存在着。虽然,我们的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些,并采取了一定的对策,但效果并不让人满意。
3、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中国经济的腾飞、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一把双刃剑,他给我们带来了繁荣,也带来社会风气的下降。追名逐利之风盛行,人们之间的关系业多出了几层涵义。人们的利己之心相当强烈,责任意识急剧下降。这些都使得校园中的莘莘学子们不在像我们的前辈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更多的是“为一己之利而读书”。虽然这些并不占主流,但他们又很强的蔓延势头,在青年学生中大有市场,而且影响极坏。
4、家庭教育方面的缺陷。社会风气的下降,也使的我们家庭教育出现了惊人的变化。父母们给我们灌输的更多的是怎样去与别人斗智、争夺,怎样去投机取巧,怎样去牟取个人利益;五讲四美三热爱,早就被压在床头柜下面了。
5、部分大学生放松了对自己要求,不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社会风气的濡染,家庭教育的扭曲,国民教育的缺失。这一切就造就了部分学生的意志的消沉,追求的低俗化。他们过度追逐物质的享受,从不知使命、责任为何物。自己的生活、人生大都是一塌糊涂。
虽然目前大学生中出现了诸多严重的问题,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大学生已经是“与家与国无望”了。出现了这些问题就是在要求我们去战胜它们、超越它们。我们是时代的强者,我们必须成长起来,完善起来,强大起来。不仅仅是在肢体方面,更是在头脑方面、思想方面
历史使命的内容:
1、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继往开来,为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我们
要多关心时事,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方面的信息。我们要能够心怀祖国,而不是仅仅纸上谈兵、在文字上、在演讲台上大发爱国之情,我们要付诸行动。
2、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顺应人民群众的需要。扎根基层,投身到西部,积极的到偏远贫困地区支农支教等等。
3、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积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挑战。要顺时代潮流而动,作时代的弄潮儿。我们
要敢于挑战时代、挑战自我,要以强者的姿态于世。我们更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工作和学习。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4、积极培养自己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投身社会经济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一、文艺要为伟大时代讴歌
文艺, 即文学和艺术。有时指文学或表演艺术, 是人们对生活的提炼、升华和表达。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 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文艺是为人民大众的, 党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所以, 文艺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 为伟大的时代讴歌。
习主席指出:“现在,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按照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奋斗目标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 一步一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又指出:“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 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 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这不但给文艺及文艺事业指明了方向、确立了标准, 也给文艺工作者提出了要求、明确了责任。
文艺讴歌时代、讴歌党、讴歌人民, 是文艺的正确方向。文艺只有根植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 才能发展繁荣, 只有顺应人民意愿, 反映人民关切, 才能充满活力。文艺作品服务时代、服务党、服务人民, 是文艺的永恒目标。文艺作品要旗帜鲜明, 具有正确的价值导航, 能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近代以来, 我国产生了许许多多文艺大师, 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艺精品, 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富滋养, 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改革开放已迈向新阶段, 催人奋进, 文艺工作者要融入时代, 开拓进取, 悉心创作, 创作出丰富多彩的精品, 赞美时代、歌颂党、歌颂人民。文艺工作者, 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职业, 是文艺工作者神圣使命和责任。听从党的指挥, 传播党的声音, 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目标, 讴歌奋斗人生, 刻画最美人物, 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文艺为伟大时代讴歌, 就是为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讴歌, 文艺工作者要在这伟大的时代勇于担当、不辱使命、吹响号角, 讴歌时代。
二、文艺创作要唱响时代主旋律
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进步, 反映人们生产生活活动的文艺必然要繁荣, 跟上时代发展, 反映时代心声, 唱响时代主旋律。在改革开放发展到新的阶段, 全国人民更加紧密的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胜利, 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在这个伟大的进程中, 伟大的祖国, 到处莺歌燕舞, 伟大的党, 迸发着勃勃生机, 伟大的人民, 欢声笑语, 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正呈现出欣欣向荣、和谐发展、安定团结、高歌猛进的繁荣景象。文艺创作应把握方向、改革创新、弘扬正气, 注重社会效益、宣传主旋律。
文艺创作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 提高文化产品质量, 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2]以接地气、鼓舞人、激励人、提升人、净化人的作品, 歌颂祖国的日新月异, 歌颂党的丰功伟绩, 歌颂人民的无限创造力。
文艺创作要坚持继承发展和改革创新相结合。文艺创作要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 拓宽视野, 力主创新, 结合现实生活, 探索时代规律, 研究时代特点, 掌握时代脉搏, 指导文艺创作实践, 以适合的表现方式, 科学的表现手法, 恰当的表现手段, 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 丰富多彩的表现内容, 挖掘创作潜能, 提高创作质量, 创作出优秀作品, 大力歌颂时代主旋律。
文艺创作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相统一。推动文艺创作全面繁荣, 要注重社会效益, 弘扬正能量, 创作出精品。在新形势下, 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文化艺术的需求, 文艺创作应反映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精、气、神, 创作出引领时代潮流、发挥正能量的优秀作品, 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发挥文艺作品的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进一步鼓舞人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小康社会建设中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高歌猛进。
三、文艺工作者要在唱响主旋律中承担起使命和责任
文艺工作者, 就是从事文学和艺术方面工作的人。包括作家、艺术家、演员、艺人, 等等。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人, 在工作中应遵循文艺工作的基本道德规范, 它是在艺术实践中的行为准则, 文艺工作者的道德情操, 直接影响着精神产品的质量和社会效果。所以, 在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 文艺工作者要坚信党的领导, 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 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在这个伟大的时代, 给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文艺工作者应勇站潮头, 承担起使命和责任。
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深入生活, 勇于实践, 和人民打成一片, 才能了解现实, 感悟人生, 受到改革创新大潮鼓舞, 激发出创作热情, 创造出优秀作品。要秉承鲁迅先生所说的:“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 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3]承担起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探索实践, 感悟生命, 唱响时代主旋律, 传递时代正能量, 弘扬时代精神, 引领时代发展, 创作优秀作品, 发挥灯火作用, 共筑中国梦。“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只有好的作品才能吸引、引导、启迪人们, 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理念, 体现中华文化精神, 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 丰富自我、提高能力素质, 才能创作出具有正能量、有感染力, 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 传得开、留得下, 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
文艺工作者要履行使命。履行使命就是要担当起责任, 要志存高远, 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 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 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 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愿, 最后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的领悟。走在时代的前列, 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的火热时代, 抓住这创作的春天, 瞄准方向, 定下恒心, 倾注心血, 创造出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给人民大众高质量的精神产品。
文艺工作者要加强自身修养。加强自身修养, 就是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加强政治学习, 提高思想水平, 遵守职业道德, 增强社会责任感,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这是创作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的保障。加强自身修养就是要加强业务学习, 丰富知识储备, 增强文化修养, 强化艺术训练, 提高业务水平。同时, 应加强人格修养, 提高人格魅力, 为世人弘扬美德, 为自身留清名, 以高尚的职业操守, 良好的社会形象, 旋律优美的高尚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 在唱响主旋律中履行职责、完成使命。
文艺工作者要一心为人民。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根本, 人民需要文艺, 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对文艺作品的需求也更高了, 所以, 文艺工作者必须把握人民需求, 以充沛的精力, 高度的激情, 生动的笔触, 优美的旋律, 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得到满足, 人民的精神境界不断得到提升。同时, 文艺需要人民,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一旦离开人民, 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 无病的呻吟, 无魂的驱壳。所以, 文艺工作者要到人民中去, 到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火热生活中去, 感受生活, 吸取养料, 激发情感, 精心创作, 创作出歌颂人民、唱响时代的好作品, 激发人民大众为实现中华民族腾飞的伟大梦想而奋斗。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 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 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服务, 文艺要为伟大时代讴歌, 文艺创作要唱响时代主旋律, 文艺工作者要承担起使命和责任。
关键词:文艺,文艺工作者,时代主旋律,使命,责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5-10-15 (02) .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党的十八大文件汇编[M].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2:24.
清代家具
设计伦理就是要求设计中运用伦理学取得人、环境、资源的平衡和协同。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必须综合考虑人、环境、资源的因素,着眼于长远利益,发扬人性中美的、善的、真的方面。
设计作为造物活动最为关键的部分,它规定着造物价值的取向,就其价值而言,可以说设计是价值的缔造者。在设计缔造或预设的价值中,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为其实用价值,二为其审美价值,三为其伦理价值。首先,所谓伦理价值,是指伦理层面上的价值,即最高价值,这种最高价值实际上是设计的目的本身,即为人的生存、生活服务,使人的生活达到至幸福的境地之目的,此为“至善”。通过设计这一手段使人生活得幸福,这应是设计的终极价值;其次,设计的伦理价值,除终极价值“至善”外,它还适当地包含着手段善和内在善,即包含着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在内。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构成了设计“至善”的低层台阶,是其基础,并互为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若设计之物根据其目的而较好地实现其实用功能和价值,它即是善的,反之则是恶的。这里,实用之“手段之善”成为“至善”的基础和条件之一。一件设计品缺少起码的实用价值,首先是非道德的、反伦理的,反之则是合道德的、伦理的。审美价值以其“自身善”作为“至善”的基础,它是最终“幸福”目的的一种局部形式体现。
人类过多的依赖、自豪于人类自己依照现代科学技术所创造的伟大的造物世界的同时,殊不知其已被逐渐的“物化”,走向了人类自己创造的另一个极端。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一些社会现实,如:资源的问题、环境的问题、消费商业文化的问题,乃至整个社会发展所呈现的“物化”现象等等。而对这种现状,设计艺术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注重设计的伦理性思考,使设计艺术具有实际的思想引导。作为一名真正的设计师需要具有广泛的知识和丰厚的修养外,更多的是增强设计师的一种社会的责任感,从设计伦理而言,对整个设计的核心“人”的综合关系的平衡。
而设计的伦理性作为设计艺术新的研究课题,对设计艺术的实践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就理论的实践性指导作用,“理查·布卡南与维克特·马格林在1995年出版的《发现设计》文集的导论中开宗明义的说明要讨论的课题,乃是日常生活的设计”,这个微妙的分别已使我们知道我们已开始离开对设计学纯粹的概念层次去理解设计,而返回到设计的实践去行动反对概念理论的分析。虽然其并没有明确地提出研究设计的实践层次,但某种程度上奠定了对于设计研究不仅仅对概念理论的分析,更要注重其设计实践的意味的思想主题。以上几点所考虑的核心便是为什么设计艺术要注重设计的理论性思考,启示了设计艺术重视设计的伦理性思考的发展方向。
设计的伦理性已逐渐深化到设计的领域内,逐步实现设计的各个方面的人性化设计,即设计要增加更多的人文关怀。设计的伦理性的要求实现了设计的重新塑造,实现了设计向新的趋势发展,设计被赋予更深的人文内涵和情感内涵,设计从关注设计本身出发,设计与环境走向了设计的交流性阶段,实现了设计的情感交流、文化认同和人文关怀三个层次的发展,伴随着更深的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目的的不断深化,注重设计本身的思考,以设计为中心,关注设计本身的功能、装饰、材料等等。从设计物出发,建构设计的单层次内涵,注重设计与环境因素的设计阶段,实现了更广的层次的设计内涵的建构,设计要关注环境,与环境相融合,形成一个共融的空间氛围。设计与环境,即设计与自然环境(气候、地形等)和社会环境(文化、宗教、民族生活习惯等)的相互影响与作用。设计与环境,既注重整个大的区域环境的作用,更注重小的区域环境以及民族性区域环境的作用,实现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目的。
最早提出相互设计伦理性的是美国的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他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版了他最著名的著作《为真实世界的设计》。巴巴纳克明确地提出了设计的三个主要问题1.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少数富裕国家服务。在这里,他特别强调设计应该为第三世界的人民服务;2.设计不但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3.设计应该认真地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设计为人民服务,即设计行为的目的指向是广大人民,其设计行为必然为善行,道德应该成为其设计之物的客观属性。如果其设计仅为个人利益服务,而且这种个人利益和目的与大众的利益和目的的相违背,其设计行为即为非道德而成为一种“恶行”。当然,以个人为目的的设计行为并非全是恶行,当个人目的或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一致时,其行为即为善行。具体而言,设计责任的承担者主要是设计师,其职责必然性地决定了他所奉行的准则是利他而不是利己的。所谓利他即不是以个人意志而是以普遍意志来从事设计,设计师实际上是一个代言者,带大众之言。在这个意义上,设计师的行动和选择不仅是理性的,而具有康德所谓“绝对律令”的意味。康德在伦理学说上的所谓“绝对律令”,指一种个人行动的道德原理:“你只应根据你创意的,而你同时也愿意它成为一项普遍法则的那项准则来行事。”设计者在决定自己的设计时,必须将自己的私人利益放在一边,而根据那些被所有道德行动者采纳为自身行事准则但也是合理的那些准则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即他的设计行为和取向应以大众的利益需求为基础,并且与自己的意志、选择相融合,即自己的意志与选择是符合大众的利益需求的。只有这种符合才能成为支配自己设计行为的“绝对律令”:“如果拥有一项最高的实践原理与绝对命令存在,它必然是这样一项原理:因为某个东西为目的自身,它对每个人必然都是目的,从这个观念构成意志的一项客观原理,因而能称作实践法则。这项原理的根据是“理性存有者作为目的自身而存在。”从当今设计的发展来看,设计的伦理性要求变得更为重要和迫切。设计的伦理性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体系的建构,进而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交流同时又被分为两个层次:政治阶级性以及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交流。从这三个层次上来观察,基本上包括了设计的伦理性所要关注的内容。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对于设计的伦理性不乏精粹的论断,其思想精髓对现代设计仍具有意义。从墨子的思想来看,墨子对技艺的要求突出一个“俭”字,一个“用”字,除此之外,其它的不加提倡:“不同珍奇、好玩无用之物,富室不加雕饰。”他要求均贫富,不耽于逸乐,施政提倡相利,教化崇尚相爱,批评税敛沉重,致使民心离散;在市场强行买物,致使商贾绝迹,珍奇好玩之物充斥,使民用的货物殚竭,等等,提倡一种人与人平等的地位。反映到设计上,体现设计的平等性,即设计为广大普通的民众服务。从墨子的思想中明显的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平等兼爱的思想,消除影响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阶级性思想,实现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体现为和谐性。从《考工记》来看,设计多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平等的交流。《考工记》中制轮的标准,体现为设计物要适应自然,“凡为轮,行泽者欲杼,行山者欲侔”。制轮根据不同的地形以不同的制轮方法,“行泽”择削薄边缘,“行山”则是轮子牙厚要上下相等。从这些问题上来看,巴巴纳克的观点明确了设计的伦理在设计中的积极作用。
【使命和责任】推荐阅读:
责任使命担当05-30
理想责任使命11-10
青春 使命 责任 担当06-03
责任与使命的演讲稿09-28
对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与责任的认识09-08
党史寻找初心和使命09-28
《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有感09-22
青春励志演讲稿:理想,信念和使命10-29
青春与使命05-27
职责使命教育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