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画家的感悟(通用12篇)
晚上,画家取回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画家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
他又临摹了同样一幅画到市场上去展出。这次他要求观赏者将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当画家再取回画时,他发现画面又涂满了记号,一切曾被指责的笔画,都被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分析近年的高考试题可知, 以诗文名言为载体的试题, 从考查的内容看, 以哲学知识为主体, 在经济知识和政治知识中也零星可见;从考试方式分析, 以选择题为主, 非选择题为次;从切入点分析, 为了增强试题的效度和区分度, 在哲学试题中, 经常直接考查诗文名言所蕴涵的哲理, 而在经济学或政治学中, 则多以诗文名言为引子, 考查相关经济生活或政治生活的理论知识;从考试的目的分析, 综合考查学生应用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诗文名言鉴赏和领悟的能力, 体现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这类试题的整体特色分析, 测试内容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 侧重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其考查的知识点并不难, 但对考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却较高。
解答此类题目, 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应用理性思维, 把握诗词意境
哲理诗词不仅具有引人入胜的景色、耐人寻味的诗意、无尽暇想的意境, 而且具有发人深省的哲理, 其中诗词所描绘的生活图画和艺术形象、具体场景就是意境中的“境”。哲理诗词一般“意”和“境”融为一体, 和谐一致, 景中有情, 情中有景。在理解诗词的意境时, 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一般来说, 意境中的“境”是“意”的物质载体, 是我们要占有的感性材料。广泛占有、全面领略诗词的景观是我们实现认识升华的前提, 也是解答哲理诗词类试题的关键。
二、联系历史背景, 揭示诗词哲理
诗词因时而作, 紧扣时代脉搏。因此, 要准确地理解诗词中蕴涵的哲理, 感悟作者的意图, 领会诗词的全意, 必须把诗词放到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下, 从诗人的生活经历中去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就政治课本身学政治, 更要“走出”政治课学政治, 要广泛阅读, 深刻领会, 在学习政治课的同时把语文课学好, 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
三、字斟句酌, 抓住诗词灵魂
每首诗词都有其主题和灵魂, 抓住了主题和灵魂, 就有利于通晓全诗的真正含义, 从而理解全诗。字斟句酌, 抓住诗词的关键字眼, 往往就能抓住诗词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从而使诗词中的哲理跃然纸上。诗词哲理不仅有绮丽的“景”, 而且蕴涵深刻的“理”。在赏析哲理诗词时, 我们切不可把“景”和“理”人为地割裂开了, 而应该用哲学的方法、思维的力量, 促成认识的飞跃, 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 实现认识的根本目的。
例如:
1.“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该诗蕴涵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事物发展是循环往复的
B.认识事物需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C.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答案D
解析诗句描述的是赶山路的场景, 翻过一道山还有一道山挡在人们的面前, A错误;BC与诗中哲理不符;D入选。
2.“过了沙头渐有村, 江平地阔气清温。暗潮已到无人会, 只有篙师识水痕。”这首诗告诉人们:
A.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B.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着
C.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D.实践出真知
答案D
解析“暗潮已到”, 但却只有篙师从水痕中意识到潮水的到来, 突出了“实践出真知”这一哲理, ABC不符合题意。
3.陆游在被贬外放时写下了“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毛泽东在3年自然灾害时期却写下“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同样题为《咏梅》, 但诗人眼中的梅花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这说明:
A.不同历史时期, 人们对梅花的认识是不同的
B.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 对梅花的认识会不同
C.由于面对的是不同的梅花, 人的认识不可能相同
D.受主客观条件限制, 认识具有无限性
答案B
陆游与毛泽东之所以对梅花产生不同的认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 故选B。
4.韩愈有诗:“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下列诗句中与“草色遥看近却无”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A.桐花万里丹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
B.草蚕有耀终非火, 荷露虽团岂是珠
C.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D.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答案D
解析“草色遥看近却无”说明同一个人站在不同角度对同一事物进行观察, 可能得出不同结论, 故选D。
摘要: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以诗词典故、名人名言为载体, 考查学生政治素质、人文素养, 一直是高考文综试题的一大特色。
有经济头脑的妻子对画家说:“你不能再画这么多的画了。”
画家很奇怪:“多画才能画得好,多画才能多卖钱呀?”
“这你就不懂了。你看世界上著名的画家,越是作品流传下来少的越是身价高。现在你画这么多,真是既费力气又不赚钱。你实在太不懂生意经了。”
画家觉得妻子的话挺在理,就决定封笔10年。从此,画家开始整天忙于交际,这可比整天呆在画室里画画舒服多了。几个月下来,画家就养得白白胖胖的。
到了第10年,画家准备好笔墨纸砚,想画一幅惊世之作。可是,他画一张撕一张,再也画不出一张令他自己满意的作品了。
驴子的故事
一头驴子迷了路,被一个老头儿逮住了。老头儿把驴子拴在了一根粗大的术桩上,准备第二天就把它杀掉。
驴子很悲伤,哭了整整一夜。因为它还很年轻,世间很多美好的生活它都没有经历过。
驴子也想到逃跑,但一看这根粗大的木桩就又打退堂鼓了。木桩这么粗,别说是驴子了,就是大象来了也不一定晃得动它。
第二天一早,老头就起来了。他喊起他的两个儿子,几个人把驴子摁倒,结结实实地捆了起来。
就在这时,正巧刮起了一阵风。木桩被风一吹,竟然倒了。原来、木桩的年龄已经太大了,身子被虫子蛀空了,风一刮就倒了。
驴子后悔极了,但已经晚了,刀子已经捅进了它的脖子。
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他一生中的大半辈子是在屈辱和唾骂中度过来的,但他一次也没妥协过,而且最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在艺术史上也是不多见的例子。
保尔·塞尚于1839年出生于离马赛不远的埃克斯,父亲是制帽厂主,后来成了银行家。塞尚小时候就喜欢绘画,有一次,他的绘画在学校得了二等奖。父亲非但不欢喜,还忧心忡忡地对塞尚说:“青年人,考虑考虑将来吧!”他甚至嚷着说:“有天才的人往往死路一条,有钱的人才活得下去!”他要儿子当一个能赚到钱的律师,起码也要做个商人。他把塞尚送进法律学校,但是塞尚不愿当律师,他又迫使儿子到银行里站柜台,算账、付钱,这一切努力都是白费心机。塞尚24岁时终于下决心去投考美术学院,谁知没有考中,学院主考人认为他没有培养前途。可是这并没有使他灰心,他住在巴黎继续研究美术,勤奋地工作着,有时甚至几天不洗脸。但是,他得到的`回报仍然是失败。他27岁那年,送一幅画给巴黎沙龙,连个答复也没有,
甚至连他是最亲密的朋友左拉,竟将他当作失败的典型写进小说,这使他十分愤怒,于是他决计离开巴黎。
18,塞尚返回故乡,过着隐士一样的生活。整天不是出去写生,就是坐在画室里对着静物观察、沉思,很少与外界联系。他耐心而热烈地追求实在的、持久的、永恒的事物,潜心研究事物的内在生命和内在结构、形与色的结合。他每下一笔都要再三考虑,双手颤抖着,一直要颤抖到终于下笔为止。但是,他的努力仍然不被社会重视,他的画一张也卖不掉。甚至他把一幅画送给一个熟人,自己竟预先胆怯地说:“当然,我不是要你把画带回家去。”多么凄然!
那时,电视正在播放一次任意球,运动员们被要求在球门前禁区内站成一排,但是总也站不齐,海涅听见电视解说员抱怨道:“有没有人现在能找到一种方法,让任意球的人墙能保持在正确的位置呢?”
从此,这句话深深烙在海涅心里,他开始琢磨该如何实现解说员的愿望。当然,发明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海涅只是一个穷小子,既没有文化,也没有资本,之前也从没发明过东西。不过,他是个倔强的孩子,在此后长达的时间里,他在做矿工挣钱之余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发明新方法的念头。
有一天,他忙完矿井里的工作,在浴室洗澡时,无意中拿起剃须泡沫管,在手臂上喷出了一条线。突然,他顿感眼前一亮,心想:这不正是自己多年来一直在苦苦寻找的新方法吗?
有了思路,说干就干。可是,海涅做出来的东西根本不实用,气味难闻,呛得人涕泗横流,喷在草坪上也很难清除,甚至像除草剂一样,使草坪枯黄一片。面对失败,海涅并没有停止继续探索的脚步。他知道,由于缺乏文化知识,这是自己必须付出的代价。接下来,他频繁拜访化工厂的工人和附近学校的化学老师,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制作出了比较理想的产品。他将植物油和丁烷丙烷气体进行混合,制成白色泡沫,喷出后可以保持一分钟左右时间,然后泡沫自行消失。这种泡沫无任何毒副作用,也不会对草坪产生任何影响。
试验成功的海涅非常兴奋,然而,由于没有资金做广告,也不认识足球圈里的人,海涅的发明专利一直无人问津。直到后,童年一个玩伴向他伸出援手,他是一家小型化妆品工厂的厂长。
定型的产品终于被做出来了,海涅开始拿着自己的产品,到一家又一家足球俱乐部去推销。幸运的是,他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报,巴西足协考察了他的发明后,同意在小比赛贝洛奥里藏特杯使用他的产品——人墙定位喷雾器。因为使用效果好,随后在巴西联赛中又被广泛使用,并最终在世界杯上成为比赛主裁执法标配。据统计,这种被称为“9。15公平比赛”(9。15米是罚任意球时人墙与罚球点规定的距离)的喷雾办法,能让罚任意球的时间从48秒缩短至20秒。
导语:有时最高智慧在于显得一无所知。有时被认为愚者并非愚人,愚人者才是愚人。关于感悟人生的小故事及感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故事:威廉.亨利.哈里森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很多人都说他又蠢又傻。因为别人给他一毛钱和一块钱的时候,他总是去拿一毛钱。这个小孩长大后,当选为美国第九任总统。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那样做。他说:“如果我拿一块的,以后谁还会给我一毛钱呢?”
点拨:其实变得聪明的方法很简单,装装“傻”就可以了。
故事1:
有一种鸟, 它能够飞行几万里, 飞越太平洋, 在飞行中, 它把树枝衔在嘴里, 累了, 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 然后飞落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 它就站在那节树枝上捕鱼。困了, 就站在那节树枝上睡觉。谁能想到, 小鸟成功地飞越太平洋, 靠的仅是一小节树枝!如果小鸟衔的不是树枝, 而是把鸟窝、食物等旅途中所需要的用品一股脑儿全带在身上, 那小鸟还飞得起来吗?
感悟:
小鸟成功飞越太平洋, 靠的仅是一小节树枝, 而学校管理的第一要务是育人, 育什么样的人呢?应是小鸟这样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人。因此, 学校育人应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近几年来我在学校工作中大力倡导“习惯教育”, 就是想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好的习惯会有助于一个人的成功, 坏的习惯则阻碍一个人的发展, 比如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我们将学习习惯分为课前学习习惯、课上学习习惯、课后学习习惯。根据侧重点不同, 又可分为基本学习习惯和拓展性学习习惯。学校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就能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 我们提出“以礼育人”, 就是“以中国优秀的礼仪文化, 熏陶人、塑造人”, 从而实现“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人”的目标, 进而“成就学生幸福、成功、快乐的人生”。
故事2: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谈到工作热情时, 曾讲到一个关于石匠雕石像的故事。同样都是石匠在雕石像, 面对“你在做什么”的问题, 一个人说:“我正在凿石头, 凿完这个我就可以回家了。”———这种人永远视工作为惩罚, 在他嘴里最常抱怨的一个字就是“累”;另一个人说:“我正在做雕像, 这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 但是报酬很高。毕竟我有家和孩子, 他们需要温饱。”———这种人永远视工作为负担, 在他脑子里最常想的一句话就是“养家糊口”;第三个人放下锤子, 骄傲地指着石雕说:“你看到了吗?我正在创造一件艺术品。”———这种人永远以工作为乐, 在他心里最常流露的一个声音就是“很有意思”。作为一名教师, 工作并不仅仅是辛苦的, 更是神圣的, 充满乐趣的。
感悟:
现在的教师工作压力都很大, 缺乏职业的归宿感与幸福感, 而没有教师方面“幸福地教”, 也就无法实现学生“幸福地学”。因此, 学校管理以教师为主应重点体现在关注教师幸福上。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应努力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制定人文科学的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同时, 应强调, 教育不是牺牲, 而是享受;不是重复, 而是创造;不仅是谋生的手段, 更是生活本身。作为知识分子中的特殊群体, 教师更需要在工作中获得尊重和实现自我。在教师激励政策上, 学校应坚持多元激励, 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鼓励、感受成功。让所有教师都在追求自我成长、感受自我成长中享受成长的幸福。
故事3:
某校在教师评优、考核、晋级等方面都制定了量化积分办法, 每学期都根据教师的积分对教师进行量化评价。评分的内容包括:教师的出勤、工作量、教学成绩、教研成果等, 但每次评价终了后, 许多老教师的积分都相应地非常靠后, 于是, 出现了一些老教师在工作中出工不出力的情况, 甚至“破罐子破摔”, 只盼着退休那一天早点到来。
感悟:
明明是“公平”的制度, 却为何没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看关键还是出在“量化积分办法”上。乍一看, 量化积分办法非常公正, 但细一分析, 它还有失公平。原因在于老教师相对于青年教师, 有许多先天的劣势, 即使开足马力, 积分也不可能排在青年教师的前面。因此, 学校管理激励制度的建设应因人而异。针对上述问题, 学校领导首先应树立“人本管理”的思想, 要想方设法调动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然后把全体教师按年龄分为老、中、青三组, 并按各组人数所占比例, 分配优秀指标。再就是因人而异, 制定不同的量化计分办法, 从而充分调动老教师在教学、教研方面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传、带、帮”的作用, 让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 体会到工作的乐趣。只有“夕阳无限好”, 学校工作才能“齐步走”, 出现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
故事4: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小时候家里很穷。有一天, 他放学回家经过一个工地, 看到一个老板模样的人正在那儿指挥工人盖一栋摩天大楼。卡耐基走上前问:“我长大后怎样才能成为像您这样的人呢?”“第一要勤奋……”“这我早就知道了, 第二呢?”“买件红衣服穿。”卡耐基满腹狐疑地问道:“这与成功有关吗?”老板模样的人指着前面的工人说:“你看他们都穿着清一色的蓝衣服, 所以我一个都不认识。”说完, 他又指着旁边一个工人说:“你看那个穿红衣服的, 就是因为他穿得跟旁人不同, 这才引起了我的注意, 让我认识了他, 发现了他的才能, 这几天我会安排给他一个职位。”
感悟:
经典写实油画的美学法则和审美理想的整合,使旅美画家李自健的艺术具有了广泛的公众性。李自健的艺术是以中国文化为母土,但他的艺术超越了地域和文化而具有了人類性,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同时是一个爱的使者和文化的使者。
李自健,1954年生,湖南省邵阳市城区人。1969年开始学习绘画,1971年进厂当工人。1972年完成第一幅油画创作,参加湖南省美展。1978年考入广州美院油画系。198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分配至长沙市艺术馆工作。曾任湖南青年美术家协会执行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8年考取美国麻省艺术学院研究生。后定居美国洛杉矶,现为美洛杉矶DESLH GALLERY画廊专职画家、国际佛光会艺术发展委员会副主任。2006年,李自健荣获了“南京国际和平特别贡献奖章”。
《华人时刊》与李自健再续前缘
第一次接触李自健先生,是在南京展新闻发布会前。他正在匆忙地准备新闻发布会工作,真是不像个著名的大画家。看他忙得额头上都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才知晓他在生活中,也一如邻家大哥那样平和、亲切。
看到记者递上的名片,连忙引带记者前往新闻发布会地点。由于《华人时刊》在2008年,已就李自健先生和他的《南京大屠杀》等画作进行了宣传报道,李自健先生还连说感谢的话语。在专访期间,记者询问李自健先生:“一个对南京大屠杀事件没有过正面接触的人,竟然能将一幅历史画作还原得如此逼真,令人触目惊心,可见您的情感、思考与创作非常细腻……”李自健听到这话,眼睛里闪着亮光,他告诉记者:“我对重大灾难事件一向关注。对南京大屠杀我作过详细研究。为画汶川地震,我曾9进汶川,地震前6次,地震后3次,每当看到那些地震灾区孩子们的眼睛,我都情不自禁地想为他们作画。如今我已画出了一组汶川系列油画。其中,由28幅震前、震中、震后过程中的汶川娃儿头像所构成的巨大‘川’字组画,更成为这一系列的核心力作,这耗费了我600多个日夜。为了救助汶川地震灾区的人,我还不止一次地为抗震救灾出钱出力。有一幅油画叫《听泉》,这是在地震发生后带着悲伤创造的,并随后进行义拍,当时带着筹得的128万元现金,我便跑到了灾区去做善事了。看到他们悲伤的眼睛里含着希望,我自己的心都像升腾起来一样。人性与爱,的确是我穷其一生也要进行下去的‘世界课题’。”
《华人时刊》2008年开年第一期以《李自健:创造全球“文化事件”》为题,全面介绍了李自健先生的个人背景、成长经历、画作特色,还将其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由《屠》、《生》、《佛》三个部分组成的历史巨幅画作《1937 南京大屠杀》创作过程进行了详细报道。
李自健作为第一位在联合国总部举办个人画展并引起轰动的华人画家,这次在南京举办画展,正是由《华人时刊》的主管部门江苏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办的,170余幅画作从2010年8月28日一直到9月12日都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展出。在现场,一幅幅油画精品被很多观众追捧。
画展现场,记者把当年对李自健先生及其系列画作进行报道的杂志递到李自健手中的时候,他连称“谢谢”,由于画展开幕式中十分繁忙,他嘱托太太丹慧将《华人时刊》杂志安排给助手收好。丹慧翻开李自健的文章的时候,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合上杂志时,她十分激动和高兴,并说:“在日本办画展的时候,曾遭日本右翼势力的威胁和阻挠。但是我们没有退缩,维护历史真相和祖国尊严比什么都重要”。
李自健因创作《南京大屠杀》,并进行世界巡展而与南京结缘。如今能顺利在南京办画展,又再次得到《华人时刊》的宣传,李自健握住记者的手说:“这真是一种福报啊!”画展开幕式之后,李自健将自己画作合集、2本画作明信片、以及妻子丹慧新出的一本诗集,都签名赠予了记者。2010年9月10日,在李自健画展行将结束的时候,李自健还从西安给记者打来长途电话表达了近半个小时的由衷感谢之情,他告诉记者:“《人性与爱·李自健油画新世纪巡展》继南京站之后,还要在西安继续展出,现在西安的场馆已安排好了。在南京的画展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宣传上离不开《华人时刊》及各家媒体的鼎力相助,也离不开江苏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的大力支持。
荷兰:首战环球巡展
作为一位年轻的华侨油画家,李自健携带着自己的百余幅油画作品开始了全球巡展,第一站是前往“油画故乡”荷兰,在3个城市展出。首先是霍恩市的艺术博物馆,馆长路德·斯布鲁伊特热忱邀请和积极努力,促成了李自健画展在荷兰全国巡展3次。
早在1996年,对东方文化艺术情有独钟的路德先生到新加坡旅游,看到李自健的画作,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路德馆长四处找李自健,希望能邀请这个画展去荷兰展出。谁知,李自健刚巧去了泰国曼谷,可谓失之交臂。两年后,路德馆长恰巧又在香港看到了李自健的画。此时路德先生下决心要找到李自健,竟然专程按收藏家所说的线索,追踪飞到台湾,可茫茫人海从何找起。正在犯愁之际,路德先生意外见到了一位藏家收藏的李自健的多幅作品,他惊喜地打听到李自健的下落,很快联系上了。不久以后便达成了“人性与爱”油画展在荷兰霍恩、阿姆斯特丹、泽斯特3地巡展的周密计划。
路德馆长精心地将荷兰画展安排在博物馆旁的古老大教堂的大厅里,置身其中,李自健与妻子丹慧像是穿越了历史时空,整个身心沉浸在欧洲传统文化的气息之中。
路德馆长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曾出版过多部文化论著,也是荷兰著名的电视文化节目主持人。开幕式上,他精彩风趣的致词,博得了全场来宾阵阵掌声与欢笑。李自健和妻子丹慧这两位华人,以及李自健和妻子带来的艺术作品,在这里受到了崇高礼遇。热烈和谐的现场气氛,让李自健真切地感受到荷兰人开阔的心胸、深厚的涵养和对中国的友好。
画展开幕才几天,留言本上便留下了许许多多深情的感言。李自健夫妻忙完事情,再次飞回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已是在荷兰的第二场展出之地---全球最大的拍卖公司苏富比阿姆斯特丹总部的展出中心了。
李自健夫妻下榻在紧靠“苏富比”荷兰总部大厦的希尔顿酒店。一对荷兰夫妇找上门来。他们希望能为他们的小女儿画幅油画肖像,几天后他们冒着漫天风雪,带着小女儿,驾车从荷兰、丹麦交界的城市赶至阿姆斯特丹。
门铃响起,一位高大英俊的荷兰青年汉子和一位端庄大方的女士出现,怀里一张东方式圆脸让李自健与妻子丹慧愣住了:中国女孩!小辫子、黄皮肤、黑眼睛、三岁上下!原来这是这对夫妻收养的孩子。中国小姑娘的肖像终于画好,美玲的爸爸突然说:“我有一个请求,想请您替我在这幅画像的背后用中、英文各写上一段话,好吗?画的背面我会密封,等到美玲18岁成年礼的那一天,我才展开给她看。”
这席话,让李自健感动。李自健提笔写道:“有这么好的爸爸妈妈疼爱你,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人,你永远不要忘记抚养你成长的爸爸妈妈,永远不要忘记你出生的祖国———中国”。
随后画展转往荷兰南部古城泽斯特的皇宫博物馆举行。女皇克里斯蒂娜是一位深受荷兰人民爱戴与敬仰的一国之君。她对于皇宫博物馆请李自健为她绘制肖像的提议,也表示了期待与感谢。作为一个东方画家在“油画故乡”为西方“女皇”画像,这是一项重大挑战,李自健摆开了阵势,夜以继日地绘制起女皇的肖像。
为了节约时间,吃不惯西餐的李自健很多时候就在宾馆房间里,用电热杯煮面条充饥。当亲人们欢度新年的幸福时刻,李自健则一边与妻子在遥远的异国吃着简单的“面条”,一边画着高贵的“女皇”肖像。
随后,皇宫博物馆为女皇的肖像举行了隆重的揭幕式,当遮盖在女皇大幅肖像上的金色布帘徐徐拉开之时,观众们发出了阵阵惊叹之声。不久后,出访归来的女皇见到此画,非常高兴与满意。如今这幅肖像就挂在泽斯特皇宫博物馆中,成了该皇宫博物馆收藏的第一件中国油画家的作品。
当结束荷兰油画巡展的最后夜晚,泽斯特城市副市长、艺术委员会主席登海依先生,在馆长鲍马、皇宫主任巴依斯的陪同下,来宾馆为李自健饯行。
瑞典、马耳他、智利:停不下的脚步
2004年仲夏之际,在瑞典哥德堡举行画展,让李自健有机会深入认识北欧。在油画巡展期间,李自健花了整月的时间,漫游了北欧四国———瑞典、丹麦、挪威与芬兰。
在瑞典前首相夫人莫尼卡女士的热情相助下,李自健还得以飞进北极圈,走入瑞典北方少数民族“沙米”人的部落。在瑞典友人的精心安排下,一位盛装的“沙米”少女走进了北极七月“白夜”的镜湖湖畔。少女遵照李自健的设想,摆出了许多生动的姿态与容颜。蒙蒙的青灰色调中,白桦挺立、波平如镜、大地沉睡、万籁俱寂,少女悠然其中,一切恍若梦境。拍完“沙米”少女的照片,看看时针,已是深夜两点,李自健迷糊了,这到底是白天还是夜晚?
啊,北极圈的“白夜”,让李自健人生第一次感受到它无与伦比的神奇与幽美。
借助瑞典友人在远方城市哥德堡的遥控指引,李自健背着简单的行装,独身一人穿行在挪威、瑞典、芬兰的冻土上。当李自健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无人候车的偏僻小站的长椅上时,当他登上只能乘坐几个人的双翼小飞机飞向北冰洋孤岛时,当攀上挪威海岸惊涛骇浪冲击下的灯塔岩礁时……李自健获得人生许多第一次的宝贵体验。
才别北欧的严寒,李自健又奔向了地中海的温暖。在意大利往南大海中的一个欧洲岛国上,李自健接受了特别邀请。
2005年2月,“人性与爱”油画展应邀来到了马耳他———这个被世人誉为“地中海明珠”的岛屿之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巡展。
精心准备的画展开幕式上,马耳他前总统德·科马先生、国家文化部长、中国驻马大使、拜占庭王室全权代表一行贵宾,站立在展厅中央的五星红旗下,为“人性与爱”的油画展隆重揭幕。前总统德·科马含着泪水的深情致辞,令全场人士感动,他的讲话充满了对中国与中国文化的高度赞美,总统先生曾七次到访中国,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也曾受他之邀来到这个古老的欧洲岛国访问。
在陪同前总统、部长一行参观画展的过程中,“马来西亚系列”的作品竟然引起了德·科马的特别兴趣,他高兴地告诉李自健:“我曾访问过马来西亚,马哈蒂尔首相是我的好朋友。我知道,他也是您的好朋友。再过几天,我会与他在瑞士见面,我将会非常高兴地告诉他,您的作品来到了马耳他,在我们的国家同样受到了很热烈的欢迎。”
缘,妙不可言。在遥远地中海的岛国上,李自健居然能请欧洲马耳他国的前总统向亚洲马来西亚的前首相,带去一个中国画家的问候。
就在这一年里,李自健从地球的北端,飞到了地球的南端,随即经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墨西哥,李自健又飞往南美洲的秘鲁、智利和阿根廷,为即将展开的南美洲几国的巡展做准备。
11月,“人性与爱”油画环球巡回展在南美大陆最南端的国家———智利隆重开幕,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这个国家举办的大型油画个展。
圣地亚哥文化艺术馆除了动用他们所有的六个展厅展出全部作品外,还为开幕式专门搭建了一个能容一千多人的露天白色大帐篷。那天傍晚,宾朋纷至,盛装出席,千人与会,欢聚一堂。李自健站立主席台上,望着眼前的一派景象,让他如临美国奥斯卡颁奖盛会前那宾客举杯、欢聚白帐篷下的豪华现场。
两次马来巡展
一条满载着“人性与爱”作品的大船绕行地球一圈之后,又满载着祖国七大城市巡回展出的成功与感动,驶向了西太平洋,再次登上了马来西亚的国土。
早在此之前,李自健的画展便在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城市中心的国油美术馆拉开过序幕。那时国家文化、艺术旅游部长沙巴鲁汀亲临主持画展开幕,李自健的一百余幅画作,占据了展馆的全部空间。“人性与爱”油画展一开幕,便很快地驚动了当地传媒,无论是华文、英文,还是马来文,各大报刊竞相报道。《南洋商报》、《星洲日报》、《新海峡时报》等几家发行量最大的中外文报纸,甚至采用通版或连续的几个版面进行大篇幅的报道,马来人、华人、印度人,组成马来西亚国民的三大群族纷纷涌进展厅,马来文大报《经济日报》特别载文指出:“在本地画坛历来所展出的国内外画家中,这次人潮汹涌,可说是史无前例的,这强有力地说明了李自健的艺术造诣已被这里广大人民所认同与肯定。”
看来,“人性与爱”的艺术主题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完全能够赢得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们的欣赏、理解与肯定。曾经为联络画展辛劳奔走,并促成画展成功展出的拿督梁先生、夫人瑞莱女士,在马来西亚社会有一定的声望,尤其他们夫妇与许多大马华裔政商精英一样,与首相马哈蒂尔有着亲密友谊。
画展红红火火地展出了一个月,临近闭幕的最后时刻,一辆红色的双人座小跑车在前后左右四辆警卫摩托的护卫下,径直开到了展览馆的大门前,只见首相马哈蒂尔意气风发地走下驾驶座,李自健与丹慧连忙迎上前去。这天,妻子丹慧还特意穿上了一套靓丽的浅黄色马来裙装,这马来风韵的特别打扮让首相眼睛一亮。参观画展时,他在油画《青青草》前停留了很久,看来,画里面的那个靠着牛栏、抬头背诵课本的中国乡村小女孩深深地打动了他。
首相看过了所有的作品,最后来到了一幅盖着红色绸布、高高悬挂在展厅正墙的作品前,美术馆馆长请首相为李自健的这幅新作揭幕。当首相一拉开红绸布,发出一声惊叹:“My god!”(我的天哪!),原来在这块红绸布下盖着的竟然是李自健为首相马哈蒂尔画好的肖像。
机智幽默的首相怎么也没想到,李自健居然能在相当短的时间里,让自己活生生地站进了画框。
墙上的马哈蒂尔与地上的马哈蒂尔双双并立,这生动的一瞬间,成为现场记者抢拍到的最佳镜头。第二天,好几家报纸都刊登了这幅别具情趣的、非同一般的首相照片。
马来的画展上一些油画新作,为马来西亚的收藏家们竞相购藏。马来西亚上层社会的巨贾精英,也将他们的目光投到了李自健这位中国油画家身上,纷纷找上门来订制油画……
然而两年后,李自健又带着新创作的“马来西亚系列”八幅作品再次来到马来西亚这块土地进行油画巡展。《走出丛林》、《阳光·母亲》、《车站》这三幅画作,彼此烘托,焕发出浓烈鲜活的马来族群的生活气息,也给“人性与爱”画展的主题,注入了新的活力。
站在这三幅画前,也许没人想得到,其中的那幅题名“车站”的油画,竟是李自健抵达马来西亚九天内构思、取材、创作而成的作品。
那是在一路的颠簸劳顿之中,突然车窗外,公路边,飞驰而过的一个接一个的小小候车亭,亭内外那些正在等着巴士的不同种族的乘客,开启了李自健的灵动之门。让各民族的人们和谐地集结在这候车亭内外,组成一幅美好的画面,不正好能自然地表现出马来人民和谐共生的主题吗?这最后一刻的灵感显现,让李自健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去,就地采集起这幅创作所需的素材。
当晚李自健忙碌起来,经过七个日夜连续不停的创作,《车站》这幅作品在画展开幕前的一刻终于完成,挂上展墙。这幅画一问世,便成了许多马来西亚观众乃至首相的最爱。
画展结束后,《车站》和《走出丛林》两幅巨大的油画由马来西亚华裔精英人士买下捐献给了国家,并悬挂于国家新首都———布特拉加亚首相府大厦宏伟的“国门”两侧。每天,当一批批的中国旅游者走进“首相府”大厦,走到这两幅画的跟前时,华裔导游都会自豪地向游客们解说:这两幅挂在马来西亚国门的油画就是中国人画的!这个了不起的中国画家叫李自健,是我们马来西亚的好朋友,他也是我们马哈蒂尔首相的好朋友。
自从“人性与爱”油画环球巡展,李自健圆满地写下了十三年来环绕地球三圈半、穿行世界六大洲三十余个国家及地区、先后成功举办了四十八次大型油画个展、直接观众达一百八十万人次的可喜纪录。
这些年来,李自健一直在朝着一个目标前进,从来不曾改变过自己的信念,李自健要穷尽一生努力去打造一件大作,这就是以“人性与爱”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和以“全球巡展”为载体的艺术行为。这是李自健不容自己动摇的奋斗目标。
慧忠谦恭地问道:“久闻您能够了人心迹,不知是否属实?”
三藏法师答道:“只是一些小伎俩而已!”
慧忠于是心中想了一件事,问道:“请看老僧现在心在何处?”
三藏运用神通,查看了一番,答道:“高山仰止,小河流水。”
慧忠微笑着点头,将心念一转,又问:“请看老僧现在身在何处?”
三藏又做了一番考察,笑着说:“禅师怎么去和山中猴子玩耍了?”
“果然了得!”慧忠面露嘉许之色,随即将风行雨散的心念收起,反观内照,进入禅定的境界。无我相、无人相、无世界相、无动静相,这才笑吟吟地问:“请看老僧如今在什么地方?”
三藏再次运用神通,只见青空无云、水潭无月、人间无踪、明镜无影。
三藏使尽了浑身解数,天上地下彻照,全不见慧忠心迹,一时惘然不知所措。
慧忠缓缓出定,含笑对三藏说:“阁下有通心之神力,能知他人一切去处。可是却不能探察我的心迹,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三藏满脸迷惑地说:“请禅师指教。”
慧忠禅师笑着说:“因为我没有心迹,既然没有,如何探察?”
一天,国王在擦拭宝剑的时候,不小心将自己左手的小手指割断了。大臣闻讯,立刻赶来看望国王。见到国王正在包扎鲜血淋漓的手掌,他像往常一样说道:“这是件好事。”
国王闻言,勃然大怒,下令将这名大臣关进了大牢。
几个月后,国王外出狩猎,为了追逐一只羚羊,闯进了食人族的地盘。食人族将国王和随从全都抓了起来,带回了部落。巫师见到国王服饰华丽,便决定用他来祭祀先祖。正要举行祭礼的时候,巫师忽然发现国王左手少了一根小手指。
根据食人族的规矩,肢体不健全的人是不能用来祭祀祖先的。于是将国王逐了出去,而那些跟随的大臣,一个也没有活着回来。
回到王宫,国王想起了这位大臣说的话,他深为自己这样处置大臣而感到懊悔。于是,连忙下令把这位大臣从大牢里释放出来。“你说的对,上次我断了手指是件好事。”国王把自己在食人族的遭遇告诉了大臣,并诚恳地向大臣表示道歉:“我把你关在牢里这么久,这是我做的最糟糕的一件事。”
“不,”大臣回答说,“这是件好事!”
“我关了你这么久,让你吃了这么多苦,怎么会是好事呢?”国王不解。
“如果不是因为你把我关进大牢,我肯定跟你一起去狩猎了,那么我就回不来了。”大臣笑道。
偶遇画缘
提到自己成为一名画家, 黄晖笑言, 那纯属偶然。当时, 陪女儿学画, 为了不耽误时间, 也是为了圆自己一个儿时的梦, 于是交了两份学费, 和女儿成了同班同学一起学。结果, 女儿对画画并不十分感兴趣, 黄晖反而更加喜欢上了绘画, 并且显示出了她在画画方面埋藏了几十年的天分。
黄晖一开始学的是素描, 真正开始接触油画, 还是缘于她的一次热心。那时一个朋友想让她帮忙见另一位朋友, 一向热心的黄晖立刻答应了, 并帮两位朋友安排了见面。在跟两位朋友聊天期间, 黄晖偶然听说其中一位朋友那里开了间画室, 并请了老师来教高中准备考大学的孩子画画。于是, 黄晖就随口问了一句:“我能来跟着学画吗?”朋友也是热心之人, 立刻说:“可以啊, 刚好那里还有位从加拿大回来的华裔老师画儿画得不错, 可以让她来教你。”黄晖一听, 心里很高兴, 但又很忐忑, 因为自己之前只学过素描, 从未接触过色彩, 基础比较差, 不知人家是否能收。
其实, 一开始, 黄晖并未能如愿师从那位华裔老师, 因为那位老师对她的绘画功底表示怀疑, 所以将黄晖先推给了一位中国老师来教。在去画室的第一天, 老师什么也没说, 上来就让她和那群孩子一起画静物, 她看看静物, 再看看那洁白的画布, 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落笔。一上午就没画出什么东西, 心里自然也是万分着急。可就是在中午老师和其他学生都去吃饭休息的时候, 黄晖凭着对色彩的悟性以及对色彩搭配的敏感, 竟在不知不觉中将那幅画作完成了。下午上课拿给老师看时, 老师十分惊讶, 连问她是如何画出来的, 黄晖笑着说:“我也不知道, 就凭着感觉稀里糊涂地画出来了。”
回家之后, 黄晖很兴奋, 那种对油画的热忱一下子被激发起来。第二天天刚刚亮, 黄晖就兴冲冲地跑去画室找老师学画了。黄晖领悟性很强, 对色彩的感觉很细腻, 所以在油画的学习上进步飞速。老师觉得她很有天分, 那位加拿大籍华裔老师看了她的画后, 立刻转变了态度, 决定收她为徒。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 那位加拿大籍华裔老师十分欣赏黄晖的性格和对油画的悟性, 并认她做了干女儿, 至今仍经常往来。
写意生活
黄晖油画的早期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写实的, 或是旅行时见过的一处风景, 或是桌上的一盘果蔬, 再或是瓶中的一束鲜花。
黄晖很喜欢花儿, 有一段时间她对画花儿十分迷恋。她忘记吃饭, 忘记喝水, 只沉醉于她的画板中, 看着一束束花朵在她的画笔下绚丽绽放, 摇曳生姿, 仿佛那点点的花瓣便是她作为女人幸福的心思。
2007年的一天, 先生从云南给她带回一箱子的鲜花, 红玫瑰、白玫瑰, 马蹄莲, 还有那清香的百合……女人遇上鲜花, 便会产生奇妙的反应, 对于黄晖而言, 自然也会这般。幸福的黄晖, 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立刻调起了油画颜料, 将那些美丽花朵的灵动和清香留在了她的画布上。
于是, 《盛开的白百合》诞生了。瓶中的百合, 大方热情, 竞相绽放, 宛如一群热情的吉卜赛女郎在肆意舞动;插百合花的花瓶微微倾向前方, 托附在流动的红色背景下, 又似那不停旋转的陀螺。整幅画充满了奔放的热情, 让看画的人整个心思都随着洁白的百合绽放开来。
而与此同时, 一幅《白玫瑰》也已跃然纸上。与《盛开的白百合》的动感相比, 这束盛开的白玫瑰, 反倒是更多了几分含蓄美, 素白的玫瑰, 款款动人, 格调雅致。黄晖说很多朋友都很欣赏这幅画, 她本人也比较喜欢。
观察黄晖的画, 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她画中的花瓶几乎都不是放在实物上面的, 而是在她根据想象勾勒出来的不同颜色的底色上面的, 这或许也为她后来从写实转向抽象的画风作了铺垫。
由“实”入“虚”
在跟随加拿大籍华裔老师学了一段时间之后, 黄晖进入了一段迷茫状态, 这时有人指点她应该尝试接触更多画者。而黄晖此时也有了尝试不同画风的想法。
于是, 她开始留意其他画家。一个偶然的机会, 朋友向她介绍了一位法国画家, 马克。初次见到马克大师的画, 黄晖就感觉很新鲜。他的画儿底色很抽象, 然后再在上面画上一些写意的东西。黄晖一下子便被这种抽象的底色吸引住了, 天生的好奇心让她很想弄清楚马克的画儿是怎样画成的, 尤其是底色。
但由于那位法国画家在中国的时间很少, 再加上语言不通, 黄晖只和他见了两次面, 进行了简单的交流, 并得到了他的亲笔指点, 但过深的交流却没有机会。后来只好与他的助手兼翻译沟通。翻译透露, 那位画家在画底色时是不允许其他人观看的, 尤其是绘画专业的人, 所以只有这位翻译曾经有幸见过他的底色是如何绘制的。翻译说, 那个过程真的很神奇, 感觉那底色完全是靠油彩自然流动形成的, 很难解释。这下子, 可难倒了黄晖, 因为翻译也解释不清楚这其中的步骤, 那该怎么办呢?那就只能靠自己琢磨了, 至少知道了是靠油彩流动形成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琢磨和实践, 黄晖竟然真的悟出来了。于是, 她的抽象画阶段也由此开始了。
起初, 黄晖也想模仿马克大师, 在抽象的底色上面加上写意的东西, 但她发现, 其实这种抽象的底色就已经可以成为一幅完整的作品, 它已经表达出了作者本身想要的东西, 不需要再添加任何东西, 再加就有些画蛇添足的感觉了。这样, 黄晖就形成了现在自己特有的风格。
在这一时期, 新的创作激情让她的灵感涌动, 一大批受到业内好评的作品陆续诞生:《天与水》、《吹皱一池春水》、《千里烟波》、《大漠》、《浴火凤凰》、《苍穹之始》、《春》、《门》……
在她的众多抽象画中, 《浴火凤凰》尤其吸引眼球。色调是明快的大红以及热烈的金色, 线条粗犷豪放, 传递着浓厚的东方情韵。
《门》, 似是一扇掩藏着人生哲学的智慧之门, 层层叠叠, 千思不解。深深浅浅的紫, 优雅高贵, 又有着些许神秘。而那扇关闭的门, 门棱的线条刷刷地纵横, 现出了四道年轮, 已过不惑之年的她, 那梦想之门, 应有千千结吧?
随“心”所画
看黄晖的画, 有一种酣畅随性的感觉。黄晖说, 可能是由于自己并非专业出身, 反而少了许多框框, 更能自由随心地去作画。
据黄晖介绍, 收藏那位法国画家马克的画儿的老板, 同时还几乎买断了另一位画家墨客的画儿, 而这两位画家都不是专业出身, 马克原本是搞金融的, 快三十岁改行跟夏加尔学习绘画;墨客原本是一名政客, 四十岁才开始转行学画, 但他们的画都很受欢迎。这给了黄晖很大的自信。
天生对色彩搭配比较敏感的黄晖, 很擅长运用色彩。如果她想表达春天, 她就会将绿色用得淋漓尽致, 让人只需一眼, 便能感受到春的生机。
黄晖说, 她作画随的是感觉, 有感觉了才动笔, 没感觉了, 你让她生硬地拼凑出一幅作品, 那作品便没有了灵性。在黄晖看来, 一幅画里有画者的心和思想了, 那画才是活的。
黄晖最崇拜的是著名油画家曹勇。在谈到曹勇的画时, 黄晖的眼神会立刻变亮, 滔滔不绝地给你讲述曹勇油画的美和神奇, 宛如一位小学生在崇拜着老师的智慧。
曾经一段时间, 黄晖也有过迷茫, 感受到了绘画这条路的艰难。是曹勇的话点醒了她, 曹勇对她说:“你的画儿, 色彩感觉、结构等各方面都不错, 如果不走专业绘画的路, 只是画着玩玩你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但如果你坚持要走专业这条路, 你就得‘疯’一把。”至于如何“疯”, 曹勇没有细说。他只是说:“你需要刺激, 不管是听觉的, 还是视觉的, 或是感觉的。”后来, 黄晖反复琢磨这句话, 也许当时自己有一个阶段那么痴迷于画花卉, 可能也是当时花给自己心灵的刺激比较大而造成的吧。“并且不能有太多的杂念, 不能想着自己的画能卖多少钱, 要真正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这也是曹勇大师对她的谆谆教诲。
对于黄晖的画画事业, 家人给予了她很大的支持。可爱的女儿, 疼爱她的丈夫, 都是她背后的力量和创作的源泉。黄晖家的客厅挂着一幅她的作品, 画中有三只鹤在飞翔, 画面温馨祥和, 犹似一个温暖的家庭, 每个见到这幅画的人都十分喜欢。许多朋友都曾向她讨过那幅画, 但黄晖还是没舍得送给他人。因为那画中, 有她对家人浓浓的爱。
1、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
2、朋友因世界观相同而真情,因利益观相同而假意。
3、当你被人栽赃诬陷的时候,那个对你说“我相信你”的人,是你这辈子值得用心交的朋友。
4、最好的与最坏的创造了历史,平庸之辈则繁衍了种族。
5、作老二,不要作老大。老大没当好,会变成老三老四。
6、学会宽容伤害自己的人,因为他们很可怜,各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大家都不容易。
7、为自己活着没什么错,自私一点没什么坏处。
8、失望太多的时候,不能停留,只有带着希望大胆的朝前走。
9、生活不是局限于人类追求自己的实际目标所进行的日常行动,而是显示了人类参加到一种宇宙韵律中来,这种韵律以形形色色的方式证明其自身的存在。
10、岁月会让你知道,一辈子的心愿,真的只是一个心愿。
11、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12、只要你脚还在地面上,就别把自己看的太轻;只要你还活在地球上,就别把自己看的太大。
13、生前的赞扬往往虚假,死后的议论常常真实。
14、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15、内心慌乱的人,会在有事做的时候把忙碌当作累,没事做的时候又把放松当作无聊。
16、面对困境,悲观的人因为往往只看到事情消极一面。
17、做好你的每一天,珍惜你现在拥有的一切你就会快乐。黄泉路上无老少,把所有的机会都当作唯一的。
18、所谓“人”,就是你在它上面再加上任何一样东西它就不再是“人”了。
19、人不要脸了鬼都怕,你要学不会不要脸那你就学如何忍受别人的不要脸。
20、所谓惊喜就是你苦苦等候的兔子来了,后面却跟着狼。
21、不管什么天气,记得随时带上自己的阳光。不管什么遭遇,记得内心装满开心的童话。
22、如果不想做点事情,就不要想到达这个世界上的任何地方。
23、早晚有一天你的名字会出现在我家的户口本上。
24、佛说: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
25、小毛病往往可以导致烦。
26、你犯错误时,等别人都来了再骂你的是敌人,等别人都走了骂你的是朋友。
27、在林荫路上散步不值得称赞,攀登险峰才有真正的乐趣。
28、不管怎样的事情,都请安静地愉快吧!这是人生。我们要依样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微笑着。
29、智者总是有成功的密码,能译出密码的人,心是成功的智者。
30、爱情是以微笑开始,以吻生长,以泪结束。
31、心中长存善解、包容、感恩、知足、惜福。
32、在我们所具有的一切缺点中,最为粗鲁的乃是轻视我们的存在。
33、人生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前进。
34、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
35、人生若是执于一念,那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也就会自在于心间。
36、假如人只能自己单独生活,只去考虑自己,他的痛苦将是难以忍受的。
37、世上总有些人是谈不来的,何必计较太多。
38、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39、强者向人们提示的是确认人生的价值,弱者向人们提示的却是对人生的怀疑。
40、快乐的秘诀,不是做你喜欢的事,而是喜欢你做的事。
41、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想太多,才让自己如此难受。
42、航海者虽比观望者要冒更大的风险,但却有希望到达彼岸。
43、忘记过去才能有新的开始。
44、做好事并不是为求名,也不是为求功德;抱着尽本份的心去做好事,才是真正的.好事、才是至诚无私的善事。
45、分析人和事物要有自己的观点,你没有调查研究就没发言权,尤其要有挑战权威的勇气,我预计十年后“权威”将是厉害的代名词。
46、往往活了一辈子,才知道应该怎样生活,这就是人生的困难所在。
47、人的理智,本来是不十分靠得住的,往往做了利欲的代言人,不过自己不觉得罢了。
48、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49、你态度要有所保留的几种人。完全信任,你便会受到伤害。
50、人生的游戏不在于拿了一副好牌,而在于怎样去打好坏牌,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勇于超越自我者才能得到最后的奖杯。
51、勇者,脚下都是路;智者,知道走哪一条路最好。
52、财富如水。如果是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是一桶水,你可以放在家里;但如果是一条河,你就要学会与人分享。
53、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也不全是商人,一切看情况而定。你记住就好了,是人都有弱点,弱点就是贪婪和恐惧。
54、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
55、懒惰包含着永久的失望。
56、做好事的乐趣乃是人生惟一可靠的幸福。
57、每个人都应成为自身的主宰。
58、把敬业变成习惯。短期来看是为了雇主,长期来看是为了自己。
59、人生就像一条河,你趟过去就没有了。
【哲理故事:画家的感悟】推荐阅读:
经典的哲理小故事及感悟09-28
哲理小故事加感悟09-08
爱情哲理小故事及感悟10-19
童话故事《小画家》05-26
关于感悟的哲理作文10-14
哲理故事书里的故事07-14
挫折的哲理故事10-01
感悟人生哲理的优美句子06-06
感悟生活的人生哲理句子07-09
感悟人生哲理的伤感句子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