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调査问卷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调査问卷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调査问卷 篇1

本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所涉及内容仅用于调查分析,并将做技术处理,我们将对您的私人信息进行保密并保证不对您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占用您宝贵的时间,万分感谢!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2014.1.1

在符合您的选项上面画“V ”,如果选择“其它”选项,请在后面写明您的答案。

1.您的性别是男女;您的年龄是;您是已婚未婚;您外出工作的年限;您来自农村还是城镇

2.您的文化程度是

①文盲或半文盲

②小学

③初中

④高中

⑤中专

⑥大专

⑦本科及以上

3.您的月收入是

①1000元以下

②1000~2000元

③2000—3000元

④3000元以上

4.您目前居住在①工棚

②单位宿舍

③出租房

④寄住亲友家

⑤自己买房子

⑥雇主家

⑦其他

5.您在城市里从事的行业是

①农林牧渔业

②建筑业

③加工制造业

④服务业

⑤交通运输业

⑥其他

6.您为什么离开家乡到这里工作,主要原因是

(按顺序选择三项,最主要的排在第一位)

第一位的原因是;

第二位的原因是

第三位的原因

①农村收入太低,城里收入相对较高

②家里农活少,太清闲

③出门学习一技之长,再回家乡创业 ④农民负担太重

⑤为子女或者兄弟姐妹筹集费用

⑥城市生活条件好,不愿意干农活

⑦家乡太封闭保守,思想不解放

⑧别人都出来了,受到别人的影响

⑨村千部作风恶劣

⑩进城以后孩子有条件接受更好的教育

7.您进城后,遇到第一位的困难是

第二位的困难是

第三位困难是

①没有住房

②工作比较危险

③生活没有保障

④经常性的没有工作

⑤即使找到了工作也不稳定

⑥不签订劳动合同,没有什么权利的保障 ⑦工资拖欠

⑧在城里社会地位低下,受到歧视

⑨收费太多

⑩远离亲人,思念家乡

11其他

8.您最希望政府为农民工提供帮助第一位的是 第二位的是

第三位的是

①就业培训

②提供就业信息

③提供法律援助

④社会保障

⑤子女就学问题

⑥取消对农民工工作性质的限制

⑦提髙工资标准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调査问卷 篇2

1现行城乡政策的差异性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户籍城乡二元体制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瓶颈。一方面,城镇落户渠道不畅,落户门槛高、限制严,将租房人员、企业聘用人员和自主创业人员排除在外,长期生活在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绝大多数只是按城镇常住人口进行统计。另一方面,因未实施居住证制度,受户籍限制,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公共服务方面难以享受和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农业转移人口缺乏长期在城镇生活的信心,相当多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劳力在城镇,家属在农村;生活在城镇,根基在农村,大多数务工人员多年后又回流到农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和现行土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受传统思想影响,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强,相当一部分转移人口不愿意放弃土地转为城镇人口。同时,随着农村土地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民除了享受附着在承包土地上的各种补贴政策外,还将获得基于承包地、宅基地更多的收益权能,加上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改革政策调整在拓宽农民收入渠道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农民不愿市民化的心理预期。特别是城镇郊区和城乡结合部的一些农民,巨额征地补偿和良好的集体经济收益,使一些农民更愿意持有农村户口在城市生活,共享城市与农村的双重优惠待遇。城镇住房政策的非农性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一道难关。

2城乡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影响农业人口市民化进程

教育方面,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教育专项资金投入,特别是免除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各项收费,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财政转移资金投入长期以来倾斜农村、弱化城镇的导向,与农村学生逐年减少、城镇学生日益增多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城镇校舍“爆棚”、大班额和农村学校“空壳化”、运行艰难等问题并存,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农民子女变市民后,不再享受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寄宿学生生活补助等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积极性。医疗卫生方面,随着农业人口加速转移,本应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承担的绝大多数医疗服务逐渐由市、县两级医疗机构承担,造成乡村医疗机构“门可罗雀”,县级以上医院“人满为患”。

3社区建设管理难以适应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需要

3.1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社区基本划归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不等同于村委会建制,也不属于行政、事业管理范畴,社区工作人员未纳入编制管理,工资待遇低,一些社区存在无阵地、无设备、无经费的“三无”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

3.2服务职能缺失

社区职能定位不清,重管理轻服务,大部分从事的是相关部门延伸出来的工作职能,加之社工人员队伍素质参次不齐,提供专业服务力量薄弱,难以满足服务对象特别新增农业转移人口的需求。部分养老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服务内容和功能单一,不能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3.3社会救助核定困难

目前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定机制还不健全,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多样性、收入的隐蔽性和不稳定性,家庭收入情况难以核定,社会救助范围还存在盲区。同时,农业转移人口受户籍限制,不能申请城市低保,他们市民化积极性并不高。

4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滞后加大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后统筹管理的难度

农业转移人口管理涉及公安、人口、教育、卫生、人社和住建等多个部门。近年来,相关职能部门先后建立起了各自的信息管理系统,但信息资源在部门与部门、行业与行业之间的横向共享、流通还不畅通,一些公用信息如流动人口规模、转移人口数量、在校学生规模等数据资源难以共享,基于人口的各类统计工作口径差距大,加大了新增城镇人口有效管理和服务的难度。

5农业转移人口素质低影响其市民化进程

农村转移人口素质相对较低,绝大多数农业转移人口主要从事建筑施工、装卸搬运等以体力为主的劳动,收入低且工作不稳定。特别是在经济转型升级大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城农民大多专业技能差,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企业用工难和农业转移人员就业难的双重矛盾并存。尽管目前多个部门都有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任务,但存在培训资源不集中、培训项目分散、技能培训质量不高等问题。同时,农民大都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加上季节性农忙影响,对集中脱产培训不积极,组织培训的难度较大。

6城镇产业基础薄弱,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有限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相关产业的带动,尤其是以工业化发展为基础的产品供给和岗位供给,以及与此配套发展的服务业,为转移人口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调査问卷 篇3

近年来,洛阳市在户籍制度改革创新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两个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

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2008年以来,洛阳市先后通过实施放宽城镇户籍限制、在市区及偃师市实行城乡一体化试点户籍改革和新型农村社区“村改居”三项举措,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共办理农业人口转入非农业人口18万余人。

对未取得城镇户籍的农业转移人口,洛阳市在就业创业扶持、加强社会保障等方面也进行了探索。

在就业方面,洛阳市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就业创业扶持体系,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就业,创业享受与城市失业人员同等的优惠政策。在就业援助方面,将农村转移劳动者中就业困难人员纳入援助范围。

在社会保障方面,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后,可随用人单位参加城镇职工社保保险;未就业的,可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方面,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对象没有户籍、地域限制。农村转移劳动者在城镇稳定就业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洛阳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不建个人账户。随迁家属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在住房保障方面,洛阳市现行的住房保障制度有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和棚户区改造制度。其中廉租、经济适用房的对象限定为城市户籍人口,2010年起开始实施的公共租赁住房制度不做户籍限制。农业转移人口未取得城镇户籍前,符合公租房规定的外来务工保障条件的,可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在取得城市户籍后,可对照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住房规定的资格条件,申请相应的保障住房。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远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制度改革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远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统计资料显示,多年来洛阳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一直远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且二者之间的差距在逐年拉大(见下表)。

洛阳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对比

年份(年)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差额(百分点)

2005 38.0 27.4 10.6

2008 42.6 28.8 13.8

2010 44.3 28.1 16.2

2011 46.1 28.5 17.6

2012 47.9 29.5 18.4

2005~2012年,在城镇化率提高近10个百分点的同时,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提高2.1个百分点。2012年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相差18.4个百分点。

2.户籍制度改革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一方面,面对放宽城镇户籍限制的改革,由于对非农就业没有长期稳定的预期,导致很多符合现有农转非户籍政策的农村居民担心转为城镇居民户口后,在城镇找不到相对稳定的工作,反而失去了原有的村社集体利益分配、责任田、宅基地、新农合等一些优惠和保障,所以农转非的意愿不强,相反,近年来要求非转农的人员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一元化的户籍制度改革试点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被迫暂停。洛阳市城市区及偃师市实施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试点以来,由于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公共服务和福利制度并没有发生实质改变,在住房保障、社会保险、低保认定等方面未能与原户口性质脱钩,存在差别待遇问题。

(二)城乡公共服务存在较大差距,社会保障不平等

1.住房保障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现行住房保障制度下,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保障制度将农业转移人口排除在外,在未取得城市户籍前,他们只可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此外,尽管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没有户籍限制,但在申请资格条件上,对非户籍人口的要求更严格。

2.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障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医疗保险方面,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计缴费年限不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当年平衡,不计缴费年限。目前,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在城镇就业后两项医疗保险制度尚无法有效对接。

此外,虽然随迁家属已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但水平偏低,转为市民后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

(三)资金紧缺,融资难度大

据权威部门测算,实现一个农民完全市民化,解决好包括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需要投入10万元左右。对洛阳市而言,资金缺口大,融资困难。

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不足。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10〕19号)精神,财政部门不再具有政府融资职能,政府融资平台融资难度也持续加大,建设资金紧张成为制约工程项目建设和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的瓶颈。

现有征地制度补偿标准低,土地补偿款难以弥补市民化成本。包括宅基地在内的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受限制,使农业转移人口无法获得土地及房产的增值收益,加上一般农业转移劳动力收入较低,一般无力承担家庭定居城市需要承担的成本。

(四)相对而言,农业人口素质较低

2008年以来,洛阳市实施农村百万劳动力转移工程,全市年外出务工人员稳定在142万人左右,其中经过培训的不足28万,并且大部分还只是经过一些简单的引导性培训,技能素质不高。较低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决定了他们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报酬低,工作不稳定。

三、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及建议

(一)尽快完善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政策

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完善、落实公廉租房制度、社会保障接续制度、农转城资金保障制度、创业与微型企业扶持政策等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妥善解决城乡制度对接中出现的问题。对农村居民整户转为城市居民的,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保留承包地、宅基地及农房的收益权或使用权,允许一定期限内保留农村社保等。

土地的处置方式及其补偿形式是户改政策能否真正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要继续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适宜农民工市民化的土地流转机制,积极探索农业转移人口依法处置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有效形式,注重增加农业转移人口的财产性收益,使其从承包地、宅基地的流转中获益。

(二)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

建立由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农民工培训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培训体系建设,整合培训资源,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培训格局。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专项工程,推广校企合作,实施定单、定向培训和劳务派遣培训。对在岗农民工实施技能提升计划,组织在岗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三)建立健全覆盖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

积极探索适合农业转移人口的低收费、广覆盖、转接方便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农业转移人口在流动就业过程中的社会保障权益,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参加城镇社会保障的比例。积极探索和建立农村人口进城宅基地置换制度,探索以土地收益权换城镇保障、就业岗位的新机制,完善城乡低保和社会优抚制度的转移、接续制度。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借鉴长沙市等外地经验,实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所有被征地农民全部实行货币安置,统一纳入城镇社会保障范围。

(四)构建覆盖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保障性住房体系

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供给,降低农业转移人口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条件。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通过廉租房、公租房、租赁补贴等多种形式改善居住条件。制定适合农业转移人口特点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和使用办法,将有稳定职业者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探索宅基地换住房机制,对退出宅基地并符合住房保障房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优先提供保障性住房。

借鉴上海、宁波等地在农民工集中地区建造社会性“民工公寓”和企业“员工之家”的经验,解决其住房困难问题。

(五)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和个人成本共担机制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应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公共成本由政府承担,中央政府应以常住人口规模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应承担必需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大部分成本;企业分担职工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和住房改善等部分成本;农业转移人口个人承担包括子女教育、自身培训和参加各种保障需要个人承担的费用。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调査问卷 篇4

人口市民化

市委市政府出台文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来源:鹤壁日报

本报讯(记者 李建周)为进一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化质量,使广大农业转移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日前,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的指导思想是,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居民身份壁垒为突破口,以进城农民工和城中村、新型社区、产业集聚区内村庄居民等群体尽快融入城市,实现城镇公共资源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为主攻方向,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在新型城镇化引领上先行先试走在前面。基本原则,一是就业为先,分类推进。先期推进在城镇有稳定生活来源和合法固定住所、已实现非农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推进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非农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宽松接纳到我市投资、经商、务工的外来人口转移落户。二是以人为本,保障权益。坚持公平正义,农业转移人口到城镇落户后依法享有城镇居民在子女就学、就医、保障性住房、低保救助、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尊重和保护农业转移人口拥有的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村集体财产股权等合法权益。对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积极创造条件为其提供与城镇居民同等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三是统筹兼顾,积极推进。统筹考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镇承载能力,以求实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走好“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科学发展道路。

《意见》强调,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和有序转移。一是破除城乡居民身份壁垒,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户口性质差别,按照依公民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新登记户口统一规范为“鹤壁市居民户口”;原有户口簿可根据本人意愿更换。二是本市居民原则上可根据本人意愿,以方便就业和居住为原则,就近就地进行户籍登记。在淇滨区、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淇县的建成区范围内,凡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之一者,准予申请人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就近就地登记落户:有合法营业执照并依法纳税达到一年以上;与就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且按时连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一年以上;通过购买、自建、继承、接受馈赠等途径获取合法产权住宅。在山城区、鹤山区、浚县的建成区及全市所有乡镇(办事处)范围内,居民可根据就业和居住地点,就地、就近进行户籍登记。三是外来居民来我市就业创业者,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获得技师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获得县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以及有其他突出贡献的外来务工人员;在鹤服役的农村籍义务兵,可直接迁入就业地落户。

《意见》要求,统筹配置社会资源,保障转移人口合法权益。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体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体制等“六个一体化”,让城乡居民、新老城镇居民平等共享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将进城(镇)落户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教育发展规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调整优化学校布局,保障其享有与当地居民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将进城(镇)落户人员纳入落户地住房保障范围。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进城(镇)落户人员就业后可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与个人分别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灵活就业身份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进城(镇)落户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灵活就业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在落户地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按照缴纳合作医疗费用后应享受的期限仍在原地享受相应待遇。

进城(镇)落户人员符合当地低保救助条件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纳入城镇低保范围。对因病造成生活困难的城镇低保对象,纳入城镇医疗救助范围,享受医疗救助待遇。

进城(镇)落户人员享受免费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可按照规定申请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扶持。纳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就业失业登记范围,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和失业待遇。

进城(镇)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根据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定和本人意愿,在一定时期内依法依规保留其原有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农房收益权或使用权,其享有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的分配权和附着在土地上的集体财产收益权。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建设,鼓励进城农业转移人口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租赁、互换、转让等方式进行流转。对自愿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双放弃”或“单放弃”的进城农业转移人口由迁出地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由农村迁入城(镇)落户的居民,享受城镇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并给予5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过渡期,过渡期内仍执行农村的计划生育政策。

由农村迁入城(镇)落户的居民购买商品住房,有关金融机构应给予信贷支持。

新出台的政策,不再沿用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城乡二元体制的制度设计,同时研究制定原有政策转接办法,逐步消除二元户籍制度的消极影响。

农业人口转移中的棘手问题 篇5

所有经济发达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农业现代化之后必然会遇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中国也不例外必然会遇到这个问题,农业人口的转移就是农业人口的城市化,所不同的是中国的问题可称为世纪难题。有统计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约4.8亿人,农林牧渔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只有1.7亿人。目前约有1.6亿—2亿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我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的有近10来万。因此城市化过程中有三个特别棘手的问题,第一需要转的人口多,约有1.6亿-2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这个数字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2.3-15.4%,比日本全国人口总数1.26亿还多出许多。第二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就需要对城市进行建设,无论是改造现有的城市,还是进行小城镇的建设,中国的耕地十分紧缺,因此需要用少量的土地解决大批农业人口的转移,因此困难十分大。第三,中国城市人口已经开始老龄化,整个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脆弱,因此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之后,城市的社会保障问题更为突出,这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近十几年的实践,现在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法主要是农民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到城市中从事餐饮以及服务业。其中从事建筑业的人口最多,其次是加工业。农民迁徙到城市,又不能完全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边缘人口的成本十分高。也有统计显示2002年,全国外出农民工的年平均收入约为5444元人民币,而当年全国城镇居民年平均消费支出为6030元。农民工当前的收入水平还无力承担城镇住房、子女教育和其他消费支出,更谈不上在大中城市定居。在短期内要靠发展大中城市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现实。这种转移的过程农民并没有实现正真正意义的转移,农民的根还是在农村,每年往返于农村与城市的代价,特别是春节前后民工流所形成的压力,也体现了这种成本的昂贵。去年一号文件之后,有许多地方出现了民工荒,实际上不是真正的民工荒,而是由于打工的成本的高昂,农民得不到真正的实惠,农民宁可在农村种地,因为政策的倾斜使得农民感到回乡种地也能提高收入。但是无论是减税免税,保护农产品的价格都无法使得农民的收入迅速提高,原因还是由于中国的农业发展中实在不需要这么多劳动力,因此转移出来还是必需的。今年的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把农民工作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提出。这是要实现农业人口真正转移的信号,可是所面临的问题非常多,从工资待遇、劳动与社会保障到子女就学,医疗和住房等等众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仅仅是一个户口问题可能也不是一个彻底解决的方案。所有的困难都在于城市本身的社会保障体系都不尽完善,处于一个极为脆弱的境地。要解决这个问题,而且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就必须下大力气去解决城市的社会保障问题。如果政府把可支配的资金用在装潢城市的门面,用于城市形象,而且为了形象、面子不在乎能花多少钱,如果把精力放在这方面,我想这是一个事倍功半的事情,而且往往是适得其反。相反如果城市的发展的决策者能够把精力、资金集中到城市的社会保障方面来,效果肯定不一样,城市保障体系的健全会大大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这个道理并不费解,只是认识能不能转变是一个关键。小城镇的建设是减轻城市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过去的经验教训是这种发展决不能一哄而上,而是要精确评估每占用一亩土地所能吸引的资金投入,解决劳动力的人数以及由此形成的国民产值的诸多的指标。经济发达的地区,大城市的郊县可以进行这种建设,它既能解决城市发展过快所带来的压力,又能创造丰厚的经济回报,同时解决了农村人口的转移。这条路的风险在于是否能用有限的耕地并能获得更丰厚的经济回报。试图用行政命令解决小城镇的建设是从根本上违背了这条路子的本意,因此是得不偿失的,这是决策的失误,并非是小城镇建设路线的过错。

农业人口转移中的棘手问题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篇6

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这是符合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特征的重大战略

第一, 农业转移人口已成为支撑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农业转移人口已占到城镇常住人口的1/4以上, 农业转移人口增长对城镇化率提高的贡献超过50%。

第二, 农业转移人口流动“家庭化”和居住的稳定性趋势明显。2011年举家外出农业转移人口3 279万人, 占全部外出就业农业转移人口 (15 863万人) 的20.6%。

第三, 农业转移人口在流入地居住趋于长期化。调查表明, 农业转移人口在目前城市的就业时间平均为5.3年, 超过5年的占到了40%, 超过10年的约占20%, 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事实“移民”。

第四,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强烈。他们中的多数人不具有农业生产的基本经验和技能, 土地情结弱化, 市民化意愿非常强烈。

第五,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环境不断改善。特别是一些省份在省内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制度和户籍制度一体化改革, 为省内市民化奠定了基础。

第六, 农业转移人口的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不断提高, 收入持续增长, 市民化能力不断提升。随着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矛盾的进一步突出, 以及国家改善收入分配政策的实施, 农业转移人口工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预测显示, “十二五”期间, 我国年均新增农业转移劳动力900万人左右, “十三五”期间700万人左右, 2020-2030年间500万人左右。因此,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 农业转移人口存量和增量人口市民化的任务都很繁重, 当前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时期。但是, 必须看到, 当前无论是体制机制还是发展模式,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都面临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首先, 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定居存在一些不包容的制度障碍, 农业转移人口难以享受到与市民平等的公共服务。其次, 不均衡的发展格局也会阻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 农业转移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地级以上城市 (均超过60%) , 导致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 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不足, 想吸引农业转移人口的地方引力不大, 对农业转移人口引力大的地方又容纳不了,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一直没有形成。总体看, 当前“半市民化”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下, 人口布局和城市承载能力错位, 使得大城市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 农村财产处置的市场化机制缺失, 市民化能力不足, 内需潜力不能有效释放, 已经难以为继。

2《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 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2014年7月30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 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 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这标志着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中央的决定和要求, 为今后一个时期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指明了方向。

课题组认为, 按照中央要求, 当前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总体目标是:总量平稳递增, 布局合理均衡, 服务可及均等, 社会融合顺畅。在具体方式上, 应以省内落户定居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 区分不同城市、不同群体、不同公共服务项目, 有序推进。为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制定分步实施的战略方案:在“十二五”期间, 重点是建立健全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稳定落户就业和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务的制度体系;在2020年前, 全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除少数特大城市以外, 基本实现自由迁徙, 争取使一半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落户, 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所有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到2030年, 农业转移人口可自由在城镇落户并融入城镇, 基本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3 根据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战略方案, 课题组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是继续把扩大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均衡发展, 重点发展服务业, 培植就业新的增长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城市发展政策要增强对农民工就业的吸纳和保障能力;在信贷、税收、用地等方面实施优惠措施, 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以创业促就业, 推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

二是加强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 鼓励参加培训的农业转移人口经过考核鉴定获得培训合格证书、职业能力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以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 以技能促就业。

三是按照与福利脱钩的原则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逐步放开城市对外来人口的限制, 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对于暂不具备落户条件或没有落户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 实施居住证制度, 梯度赋权。

四是完善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教育保障制度, 制定以“流入地政府为主、普惠性幼儿园为主”的政策, 使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学龄前子女能够进得去、上得起、有基本质量保障;坚持“两为主”和“一视同仁”政策, 全面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探索完善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高考的相关政策措施。

五是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有基本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 合理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 方便农民工在城务工期间就近就医和及时补偿;建立职业病防治专项基金, 从源头上防控危害;加强基层计划生育网络建设, 推进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六是建立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尽快实现工伤保险对农民工全覆盖;健全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 试点建立省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互认制度协议的多种模式;提高养老保险对农民工的覆盖面;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探索建立将城镇企业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外来农民工逐步纳入同一体系的城乡一体的社保体系。

七是积极推进覆盖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保障性住房体制改革, 建立规范的租赁市场, 拓宽住房供给的渠道, 建立以租赁补贴为主的覆盖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保障体系。

八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要使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与户籍脱钩, 进城落户与是否放弃承包地、宅基地脱钩, 必须充分尊重农民个人的意愿, 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收回;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要坚持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和转移支付规模与人口吸纳数量挂钩。

九是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 加大县城和重点镇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建设投入力度, 形成一批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调査问卷 篇7

摘 要:借鉴成本收益理论,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和经济理性的微观视角,构建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微观决策机制理论模型,并根据在重庆进行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就业创业收入及其社会网络、文化程度以及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村建房成本与转户迁移人数正相关,而城市劳动力素质、城市住房价格、城市日常生活开支与转户迁移人数负相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稳定就业后,根据转户迁移的收益与成本评估进行市民化决策,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时才进行转户迁移;否则会继续“流而不迁”或返回农村。因此,仅仅拆除城乡户籍制度的藩篱并不能促成农业转移人口的快速市民化,还必须有效提高农民转户迁移的收益,并降低其成本。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决策;农民工;转户迁移;流而不迁;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差异;成本收益理论

中图分类号:F24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5)03000108

一、引言

重庆市在2007年就建立了城乡人口自由流动的户籍、住房、社保、教育培训等制度,但重庆的农业转移人口(本文中“农业转移人口”主要指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即通常所说的“农民工”)的市民化(为研究的方便,本文的“市民化”主要指农民将其户籍从农村迁到城市,并放弃其在农村的土地权益,即成为“城市人”)意愿还是不高,很多进城农民还是处于“人来了、融不进”的无序状态,但“无序市民化”不能简单归罪于户籍制度(徐爱东,2012)。国务院于2014年6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户籍制度藩篱将被拆除。然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是否就一定会遵循政府安排的路径推进? “无序市民化”是否就会快速转变为“有序市民化”?事实上,农业转移人口是经济理性的,其外出就业、转户市民化等行为总是带着各自的动机与愿望(单菁菁,2014);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不仅受户籍制度的约束,还受转户前后的收入、转户成本及其知识技能等条件的约束,因此,研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微观决策机制,对经济新常态下政府推动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制定新型城镇化战略和配套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国内外关于人口迁移决策行为的研究文献较多。在国外,较早的研究是莱文斯坦的“人口迁移法则”,他认为人口迁移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因素,人们追求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而迁移。赫伯尔(1971)、Herbe(1938)、Mikell(1946)等人的“推—拉”模型是最具代表性的乡—城人口迁移理论,认为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行为是原住地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共同促成的;Lee(1965)进一步将影响推力和拉力的因素扩展到迁移量、迁移流向、迁移者的特征等,认为以往的迁移者把有关信息传回农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迁移成本,为后来的迁移者提供方便。Lewis(1954)和Todaro(1969)等认为城乡工资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Wolpert(1960)、Brown(1982)和Moore(1973)等的人口迁移决策模型认为人口迁移是对压力(stress)做出的反应,迁移者并不是盲目追求地点效用最大化,而是根据实际可行性来调整自己的迁移行为。舒尔茨(1961)的成本—收益理论则把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归结为预期收入和迁移成本,认为只有当迁移收益大于成本时,劳动力迁移才会发生。

徐爱东,吴国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微观决策机制研究

在国内,朱杰(2010)研究了长三角的省际人口迁移格局及影响因素,认为人口迁移过程中的“推力”作用大于“拉力”作用,空间可达性指标是影响迁移决策的首要因素。李斌(2008)认为我国城市住房价值结构化形成了人口迁移的一种筛选机制,在一线城市,房价过高,入住成本递增,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人口的迁入。辜胜阻(2007)、盛亦男(2013,2014)、王春蕊(2012)、李强(2014)、周皓(2007)等也对我国的人口迁移机制做了实证分析。但以上研究多基于西方的有关理论对人口迁移决策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对我国人口迁移的预测有效性总体上较低。

《意见》中规定农民只要是城市常住人口,哪怕不转户,子女也能获得城市优质教育,因此,优化子女教育将不再是农民转户市民化的主要动力。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深入,农民和市民身份差别逐渐缩小,融入城市的心理需求、获得城市生活环境、对城市生活的认同等社会性诉求已不再是农民转户市民化的主要动力。95%以上的农民只要有土地就有生存保障,外出就业主要因为农村生产生活成本提高而农业收入增长有限,缓解经济压力是农民外出创业就业的主要动力。因此,农业转移人口进城打工的初忠就是为了挣钱,经济因素决定了他们是否外出打工。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即转户)行为是其在城市有稳定的工作、适应城市生活后,对现实状况进行理性评估后做出的决策,而这种市民化决策机制并不能完全用西方的人口迁移理论来分析,需要结合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自身行为特征以及现实国情来进行分析。有鉴于此,本文将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和经济理性的微观视角,构建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微观决策机制理论模型,并依据在重庆进行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验证,以深化和拓展有关研究,并为经济新常态下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提供政策参考。

二、理论假设与分析框架

1.市民化决策行为过程假设

从农业转移人口的行为过程来看,农业转移人口首先要对其原来所在的农村与目标迁入城市的经济、环境、制度以及自身的特征进行评估,进而对市民化成本与收益做出比较,再决定是否进行转户迁移(即市民化)。假设市民化决策过程如下(如图1所示):若没有家庭、制度、自身等因素的阻碍,农业转移人口因经济压力、从众心理等,为实现自身知识技能的价值进城创业就业,但不迁户口并保留土地;进城创业就业后,如果认为其在城市的收益(扣除转户成本后的收益)比在农村的收益高,则决定转户市民化,即迁移户口并放弃土地。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这种户口迁移是不可逆的,农村迁往城市容易,而从城市迁回农村则很难。

图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决策过程假设

2.市民化决策模型

本文借鉴和发展Chiswick、Sjaastad、Becker等人的劳动力迁移人力资本投资模型,从经济收益角度描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决策过程。假设农业转移人口在农村、城市就业创业收入为:

Wa=A+αH(1)

Wi=m(I+βH),m∈(0,1)(2)

(1)式是对Chiswick模型的继承,(2)式是本文对原始模型的扩展。其中,Wa、Wi分别为农业转移人口在农村、城市的就业创业收入;A、I分别为农村、城市的基础性收入(I≥A);αH、βH分别为农村、城市的知识技能附加价值,α、β分别为农村、城市的知识技能附加价值系数(β≥α),H为知识技能水平(取决于文化程度、性别等个体特征);m为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经济、环境、制度等信息了解程度系数,m→1时信息完全。

农业转移人口要市民化,还需要考虑转户成本的抵消作用,假设农业转移人口转户成本为:

C=(Ci-Ca)+ξ,Ci≥Ca(3)

ξ=θ(n-H),n≥H,θ≥0(4)

其中,Ca、Ci分别为农业转移人口在农村、城市就业创业的生产生活成本。一般情况下,城市的生产生活成本高于农村,成本之差(Ci-Ca)为市民化的基本成本壁垒。ξ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抬高成本壁垒,是农业转移人口为适应城市生产生活而提高知识技能水平所付出的成本,抬高成本是农民原有知识技能水平H与迁入地城市市民平均知识技能水平n之差的函数,θ为知识技能水平提高的难度系数。

综上所述,农业转移人口通过自己的社会网络(如在城市就业创业的亲戚朋友)了解城市信息进行初步估计,预期进城收益大于0时,决定到城市生产生活;进城后,感觉收益确实比农村有所提高(即转户迁移收益V大于0)时,才决定转户迁移,即实现市民化。

V=Wi-Wa-C≥0(5)

3.模型讨论

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决策的收益分析如下:

将(1)(2)(3)(4)式代入(5)式:

V=[(mI-A)+(mβ-α)H]-[(Ci-Ca)+θ(n-H)](6)

市民化所带来的收益差异(Wi-Wa)由农村与城市的基础性收入差异(mI-A)和知识技能附加价值差异(mβ-α)H两部分组成,这两项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决策既可能起正向作用,也可能起反向作用,取决于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网络(m)和城市与农村的收入差异。根据我国目前的城乡差异实际,一般情况下,会起正向作用;但如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带来的非农权益收入以及农业生产和补贴收入较高,甚至高于城市工资收入时,市民化的收益可能为负;当社会网络很小(m→0),农民无法知道城市信息,且在城市获得就业创业的机会很小时,市民化的收益也可能为负。

市民化的成本包含基本壁垒成本(Ci-Ca)和抬高壁垒成本θ(n-H)两部分,都对市民化决策起反向作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后,吃、穿、行、社保等将按照城市标准来开支,并付出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的成本;若在农村,则按照农村生活标准开支,付出农村生产所需的化肥、饲料、收割等农业生产成本。目前,我国城市购房成本与农村建房成本差距以及城市与农村生产需要的知识技能差距(如中关村的平均技能水平n很高,农民基本不可能进入就业)较大,抬高了市民化成本。

只有当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收益大于所付出的成本时,转户迁移行为才能发生。(6)式可分解为(7)式和(8)式,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收益曲线和成本曲线。

命题1:转户迁移的收益越大(即城乡就业创业收入差距越大)、转户迁移的成本增量越小,则市民化决策的门槛越低,转户迁移的农业转移人口越多。

由图3可知,市民化决策的门槛来源于转户迁移收益能不能抵消其成本。若转户迁移收益(mI-A)增大,转户迁移收益曲线截距增大,曲线向上移动,E向左移动,市民化决策门槛降低;若转户迁移成本(Ci-Ca+nθ)减小,转户迁移成本曲线截距减小,曲线向下移动,E向左移动,市民化决策门槛降低。在农业转移人口总体知识技能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将有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愿意转户迁移。

命题2:“流而不迁”比转户迁移门槛低,转户迁移收益不能抵消其成本时,农业转移人口将选择“流而不迁”。

由(9)式和图3知:(mI-A)<(Ci-Ca+nθ)时,H*≥0,转户迁移开始有门槛,在农业转移人口知识技能水平不能越过门槛时,其只能选择不迁移户口保留土地,只是在城市工作,挣取比农民更多的收入,避免转户迁移带来的购房等重大迁移成本,同时还会选择从事简单体力劳动以避免提高劳动技能的成本。由(9)式知,选择进城务工而不转户(“流而不迁”)的成本比转户迁移(市民化)的成本低,相应的门槛也比市民化的门槛低,农业转移人口得以在城市务工生存。

命题3: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人社会网络越大,其转户迁移的可能性越大。

由(9)式不难证明H*m≤0,即m越大,市民化的门槛越低,越有可能转户迁移。同时,由图3可知,m增大,转户迁移收益曲线截距增大,曲线向上移动,市民化决策门槛点E向左移动,市民化决策门槛降低,农业转移人口转户迁移的可能性越大。

命题4:迁入城市(迁入目的地)的劳动力平均素质越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可能性越小。

由(9)式不难证明H*n≥0,即n越大,市民化的门槛越高,越不可能转户迁移。同时,由图3可知,若n增大,转户迁移成本曲线截距增大,曲线向上移动,E向右移动,市民化决策门槛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转户迁移可能性变小。

三、模型的验证

1.检验方法

由于本文因变量和自变量为个体水平的调研数据,因变量是二项反应的定性变量,且水平之间不存在等级递减或等级递增的关系,因此采用二分类变量逻辑回归模型(Binary logistic)来分析各种因素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决策的影响。采用stata12软件作逐步回归,根据变量的显著水平值、回归系数、Odds Ratio值分析影响程度,模型如下:

logP=lnP1-P=a+b1x1+b2x2+…+bmxm(10)

xm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决策的影响因素;P为农业转移人口转户迁移的概率,P有“转户”和“不转户”两种选择,关键看农业转移人口是否迁移户口并放弃土地,即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若“转户”,因变量取值为1;若“不转户” 因变量取值为0。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法对自变量进行测量,自变量有农村和城市生产生活收入和成本变量、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网络变量、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知识技能变量、城市劳动力技能知识变量等。各变量的设计与测量见表1。

2.数据来源与统计分析

本文采用课题组对重庆市渝北、万盛、黔江、万州等区县的调研数据,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决策模型进行验证。调查地点的确定主要考虑四地分别在重庆市的城市核心区域、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保护区域,其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状况体现了重庆市的主要特征。共调查498人,其中男性316人,女性181人,剔除缺省值,共有可用样本408份。

重庆市农业转移人口收入、知识技能以及转户迁移成本表现出以下特征(见表1):一是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就业创业与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年平均收入差别较大。在城市就业平均年收入达2万左右,而在农村生产年收入在6 000元左右,收入差距形成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务工的主要动力。二是重庆市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劳动力之间的知识技能差距大。农业转移人口平均文化程度处于初中与高中之间,而城市劳动力平均文化程度处于高中与大学之间,形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力资本壁垒。三是重庆市农业转移人口的转户迁移成本高。购买城市住房价格高出农村建房成本3 000元/平方米,大约是农村建房成本的1陪以上,高出的住房成本需要农民在城市至少奋斗15年以上;城市生活成本高出农村6 000元/年,大约是农村生活成本的2陪以上。转户迁移成本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障碍。

从以上数据可知,重庆农业转移人口如果转户市民化,则平均年收入提高1万左右,而生活成本高出6 000元左右,住房成本高出1万~2万。农民选择“流而不迁”,进城能赚取一定的经济收入,且不需要完全支付住房成本增量;而若选择“转户迁移”则转户收入增量不能抵消转户成本。因此,83%的农民选择“流而不迁”(见表1),验证了命题2中“流而不迁”比“转户迁移”门槛低,转户迁移收益不能抵消转户迁移成本时,农业转移人口将选择“流而不迁”的假设。

3.检验结果分析

模型(10)估计结果显示(见表2),重庆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决策的影响因素中,城市就业创业收入、社会网络、文化程度、城市劳动力素质、城市住房价格、城市日常生活开支、农业生产成本、农村建房成本8个变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决策的关键影响因素,并且其对市民化决策的影响方向基本与本文的理论分析(命题1、2、3、4)一致。农村收入、农村日常生活开支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决策的影响不大。可见,重庆市农业转移人口在进行市民化转户决策时,主要考虑的是城市就业创业收入的提高、转户迁移成本以及自身的知识技能能否适应城市等因素。

在转户迁移收益变量中,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平均就业创业收入的Logistic回归系数为2.14,比数比(Odds Ratio)为8.50(见表2),表明在城市就业创业收入每增加一个等级,愿意转户市民化的农业转移人口增加8.50倍。在城市劳动力日趋短缺的情况下,劳动力工资普遍上涨,农民在农村生产的收入非常低,被忽略了。验证了命题1中“转户迁移收益越大,转户迁移的农业转移人口越多”的假设。

在转户迁移成本变量中,城市住房价格、城市日常生活开支、农业生产成本、农村建房成本的Logistic回归系数分别为-1.29、-1.47、0.91、1.20,比数比分别为0.28、0.22、2.48、3.32(见表2),表明在城市购房和生活的成本对转户迁移有负作用,每增加一个等级,愿意转户市民化的人数减少30%;农村的建房和生活成本对转户迁移有正作用,每增加一个等级,愿意转户迁移的人数增加3倍;而农村日常生活开支只有城市的1/3,被忽略了。验证了命题1中“转户迁移成本越大,转户迁移的农业转移人口越少”的假设。

农业转移人口社会网络变量的Logistic回归系数为0.21,比数比为1.23(见表2),表明城市社会网络每增加一个等级,愿意转户迁移的人数增加1.23倍。验证了命题3中“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人社会网络越大,其转户迁移的可能性越大”的假设。

农业转移人口文化程度、城市劳动力素质变量的Logistic回归系数为0.05、-0.04,比数比为1.05、0.96(见表2)。表明农业转移人口文化程度每增加一个等级,愿意转户迁移的人数增加1.05倍;城市劳动力素质每增加一个等级,愿意转户市民化的人数减少96%;验证了命题4中“迁入城市(迁入目的地)劳动力素质越高,转户迁移的可能性越小”的假设。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农民作为理性经济人,必定选择经济效益最大化,选择更美好的生活。随着我国户籍制度藩篱被拆除和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政府在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进程中,政策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吸引农业转移人口自愿从农村走进城市,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势所趋。但是,农民的转户迁移决策过程遵循经济理性原则,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决策取决于其对在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和生活状况的评估和比较,并非完全遵循政府政策的路径安排。

本文通过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决策过程的分析,总结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微观决策机制模型(图4)。总体上看,农民的市民化一般分两个阶段:一是“流而不迁”阶段,农民根据城市与农村的收入及生活成本差距以及自己拥有的社会网络和知识技能,评估其进城就业创业是否能使其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如果能改善就去城市就业创业(即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否则留农村。二是转户迁移阶段,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就业创业稳定后,开始评估转为城市户籍并放弃在农村的土地在城市长期生活是否会比在农村生活得更好,如果能改善生活就转户迁移;否则,还是不转户,只在城市就业创业挣钱(即继续“流而不迁”的状态),或返回农村生产生活。

图4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微观决策机制

经济新常态要求保增长、调结构、创新驱动,在效益质量和可持续上见实效。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就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市场中人、财、物的流动规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迁移规律就是一种人的流动规律。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时,应着力于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提高城市就业创业收入、降低转户迁移成本、提高就业创业知识技能以及获取就业信息等需求:一是在城市做到“同工同酬”,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逐步有序提高城市最低工资标准,特别是建立保障蓝领工人工资与GDP同步增长的机制;同时,应对进城农民就业创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等予以扶持,以增加农民在城市就业创业的收入。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农民工就业培训,加大投资和扶持力度,确保每个农民家庭至少掌握一门以上实用的专业技术。三是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对进城农民工的住房实行“应保尽保”,降低农业转移人口转户迁移成本;严格落实中央有关农民经营性建设用地以及宅基地出让政策,提高农民征地补偿标准,以尽可能地对冲农民转户迁移成本。四是依托现有农村社保和就业服务平台,加快形成“市—县—乡—社区”四级就业信息网,形成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确保农民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得城市就业信息。

参考文献:

国务院办公厅.2014.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Z].

李斌.2008.城市住房价值结构化:人口迁移的一种筛选机制[J].中国人口科学(2):5360.

李克强.2004.关于劳动力迁移决策的模型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6):4651.

刘易斯.1989.二元经济论[M].施炜,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单菁菁.2014.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回顾、评析与展望[J].城市发展研究(1):1822.

托达罗.1991.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托达罗.1994.乡—城人口流动的经济理论[M].朗曼出版公司.

王华.2009.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农民迁移意愿模型[J].地理科学(2):5056.

徐爱东.2012.统筹城乡背景下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R].重庆市民建课题报告.

徐爱东.2012.重庆市农民创业情况的研究报告[M].重庆市软科学项目报告.

徐爱东,龙勇.2008.重庆非公有经济创业与统筹城乡发展[J].财经科学(8):117124.

朱杰.2010.长江三角洲省际人口迁移格局及影响因素[J].城市发展研究(6):97104.

BARRY R. 1999. Chiswick are immigrants favorably selfselected[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181185.

FAN C,ZHENG S.2011. Migration and Split Households: A Comparison of Sole, Couple and Family Migrants in Beijing, China[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43(9):21642185.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调査问卷 篇8

问:请问《通知》出台的背景及政策特点是什么?

答: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把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来落实,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历程,但也积累了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2亿多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常住人口还没有享受与当地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市民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财政支持保障不健全有关。因此,必须创新思维、创新机制,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建立财政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体系,这是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抓手和牵引动力。

《通知》提出的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十条具体政策措施,不是几项财政补助政策的简单叠加,而是财政政策的系统重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涵盖了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涉及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支出结构的重大调整。《通知》具有以下鲜明特点: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二是把推进城镇化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机结合起来,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提供了重要抓手。三是十条具体政策措施都很“实”,“含金量”高,有利于确保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全覆盖等政策落地生根;四是探索出了新的政策思路,根据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求相应调整完善了现有转移支付政策,提高了转移支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体现了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

按照《通知》的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有利于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同城市居民完全平等公共服务和市民权利,有利于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对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问:如何优先将持有居住证人口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围?

答:使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关键所在。对此,《通知》明确提出,要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的基础上,尽快完善政策,筹措资金,优先将持有居住证人口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围,做到公共服务提供随人走,为人的自由流动创造良好制度环境。

一是支持和引导地方政府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完善并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免学杂费和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政策。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按在校学生人数及相关标准分配资金,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本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

二是中央财政要大力支持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制度创新,重点支持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当地医疗救助范围;对于农业转移人口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各级财政按照参保城镇居民同样的标准给予补助。

三是抓紧做好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等工作,加快实施统一规范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同时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四是分配就业专项资金时赋予城镇常住人口和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等因素适当权重,支持和引导地方政府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在常住地可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随着居住证制度的不断完善,持有居住证人口被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围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逐步与当地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在此基础上,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的目标。

问:如何强化经济发达地区的主体责任?

答:农业转移人口是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人力资源,其市民化过程对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消化房地产库存、创造税收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从实际情况看,经济发达地区财政状况相对较好,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备,也具备更多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责任的能力和条件。《通知》要求,人口流入地政府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政府要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体责任,合理安排预算,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将财政支出重点由经济建设转向提供公共服务,主要依靠自有财力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受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改变城镇化过程中“见物不见人”的弊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问: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机制的考虑和安排是什么?

答: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促进流入地政府经济社会发展,但要在短期内使得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市民化,成本较高,财政压力很大。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通知》提出,中央和省级财政要通过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机制,适当分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这是引导地方政府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市民化、确保到2020年使1亿左右已进城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的重大举措,也是财政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机制创新。

按照《通知》要求,中央财政专门设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实际进城落户以及地方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情况分配奖励资金,并适当考虑农业转移人口流动、城市规模等因素,向吸纳跨省(区、市)流动转移人口较多地区和中西部中小城镇倾斜。省级政府也要参照中央做法,建立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机制,统筹安排中央和本级奖励资金,引导市县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市民化。

nlc202309081458

问:如何确保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财力不因政策调整而减少?

答:确保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财力不因实施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即“人钱挂钩”政策而减少,是此次改革必须坚守的一项基本原则。《通知》关于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转移支付政策主要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部分。对享受均衡性转移支付的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中央财政仍以户籍人口而不以常住人口为基础进行测算分配,并充分考虑各地区向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需求,基本可以实现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存量规模不会减少,同时随着转移支付规模的增加,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也将保持平稳增长。对与农业转移人口相关的专项转移支付,虽然有的以常住人口为基础、有的直接按人头进行测算分配,相应减少人口流出地主要是中西部困难地区的义务教育等专项转移支付数额,但考虑到人口流出地已经不提供户籍在本地但持有外地居住证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这部分专项转移支付的减少并不会影响当地实际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人均财力,相反还会因与人头有关的配套资金减少使地方财力得到改善,如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人口流出地财政负担的部分配套资金将转由人口流入地财政负担。综合来看,《通知》出台后,中央财政对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不会减少,且随着人口流出,享受公共服务的人数减少,其人均财力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有利于加快缩小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也有利于中西部中小城市基层政府就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

问:如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相关权益?

答: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能采取硬性措施或“一刀切”要求,不是要进城落户农民放弃在农村的相关权益。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自主定居权利,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通知》提出,一是地方政府不得强行要求进城落户农民转让其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或将其作为进城落户条件。二是要通过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逐步建立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相关权益退出机制,积极引导和优先支持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相关权益,但现阶段要严格限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三是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进城落户农民在城镇居住、投资、创业,促进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相关权益的实现和维护。

问:如何保障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政策的贯彻落实?

答:建立健全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点改革任务之一,《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尽快部署、狠抓落实。一是中央财政要加快调整完善相关政策,加大转移支付支持力度,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督促地方尽快制定有关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措施。二是各职能部门要以居住证为载体,抓紧研究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就学政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跨制度、跨地区流动连续参保等政策,加强与财政支持政策的衔接。三是省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措施,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四是市县政府要统筹使用自有财力和上级政府转移支付资金,加强预算管理,合理安排预算,优化支出结构,管好用好资金,确保政策落地生效。

(本刊编辑部根据财政部网站内容整理)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调査问卷 篇9

一、农业转移人口薪资水平调研

人均收入是衡量农业转移人口就业问题的重要因素, 也是评价农村转移人口生活的可靠性指标, 在我们的本次社会实践中, 通过对农业转移人口薪资水平的调查, 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农村转移人口的生活质量。 (图1)

在该次调查的问卷中, 大部分调查人的薪资水平是较高的, 他们普遍反映农村转移市民化是较为有益的, 见效的;还有部分人反映工资是较低的, 不能有效地满足生活需求, 还有人认为生活工资是一般水平, 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开支。从该结果表明, 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还在高效地进行, 我国农村转移城镇的脚步还有待提高。

二、农业转移人口住房问题

对于农业转移人口住房状况, 我们针对其作了进一步的调查, 经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有28.6%的人在转移到城镇后有稳定的住房, 而有43.4%的人是租房生活的, 他们则要承担着房租的压力, 有28%的人居住在单位宿舍, 可以节省相当大的开销, 这些数据表明在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中, 大部分不用过多担心住房问题, 稳定的住房也是反映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这表明我国农村转移市民化的过程中, 住房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 政府应提供相关积极政策来保障农村转移人口的住房问题。 (图2)

三、农业转移人口主要从事职业

关于农业转移人口主要从事职业的问题, 如图3, 根据我们本次整理问卷的结果, 有4.26%的人选择的职业是农林牧渔业, 获得较稳定的收入;有19.47%的人从事的是建筑业, 31.04%的人在加工制造业, 这是农村转移人口大多会选择的行业, 而有24.72%的人从事的是服务业, 这在调查中是占少数的, 有12.83%的人选择的是交通运输业, 其他的是大概占有7.68%的比例。这些数据表明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大部分会选择较稳定的工作, 这同时也表明转移人口在选择工作时面临的压力, 考虑工资、稳定情况等因素, 人们还是会谨慎就业。因此, 政府应在转移人口就业问题方面提供更多的便利, 促进转移人口的稳定就业。 (图3)

四、河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问题分析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特指农业人口在实现职业转变的基础上, 获得与城镇户籍居民均等一致的社会身份和权利, 能公平公正地享受城镇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 全面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 实现经济立足、社会接纳、身份认同和文化交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着一个最重要的过程, 就是公共服务和社会权利均等化的过程, 包括四个基本阶段:转移就业, 实现职业身份的转化;均享服务, 自身和家庭融入就业地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取得户籍资格, 获取完整的市民权利, 实现社会身份的转换;心理和文化完全融入城镇, 成为真正的市民。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离开土地, 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成为了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主力军。虽然他们实现了职业转换、地域转换, 但是由于受户籍制度、保障体系、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其身份却没有转换过来, 使得大量为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外来务工人员, 被挡在了城市公共服务的大门之外。近年来, 农业人口的大规模涌入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更加突出, 例如“农转非农自身意愿”、“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城市自身吸引力”等问题鱼贯而出。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对于市民化过程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总体评价, 住房问题和工作问题以及学历问题最受关注。 (图4)

实地调研以及调查问卷整理分析显示, 27.2%的调查人员表示没有住房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另有17.11%认为工资拖欠亟待解决, 社会地位低下受到他人歧视以及社会福利落实情况有所不足仍为部分农业转移人口认为是其在市民化进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积极给予农业转移人口经济上以及政治上的扶持和帮助, 积极帮助其完成市民化的过程, 解决市民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视为我国城镇化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

五、解决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问题的对策

团队在金马小区、农贸市场附近出租房等农业转移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做了一次问卷调查, 共计发放了120份“你目前最希望政府做的事是什么”调查问卷, 问卷中涉及了子女教育条件、工资最低水平、社会保险、医疗条件、工作生活环境、权益保障、职业技能、保障住房或廉价租房等其他方面的内容, 希望能得到最真实的声音, 并通过此次调查更加深入地了解农民工迫切需要的什么, 能够更好地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工作。经过小组成员整理调查问卷, 结果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得出农民最希望的是提高最低工资水平, 要求提高最低工资水平的高达65.90%;其次, 是农民希望改善社会保险;第三是关于住房问题, 接下来依次是改善医疗条件、改善工作环境、加强权益保障、改善子女教育条件、提高职业技能。 (图5)

通过上述分析, 为我们提出有序推进河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建议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对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核心所在, 这对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构建和谐社会,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 我们针对河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展开调研活动,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河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河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

参考文献

[1]彭小文, 兰东等.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J].理论导报, 2013.11.

[2]赖华东.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决策咨询, 2013.10.

[3]蒋建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创新及其现实途径[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3.9.

上一篇:公务员管理科科长竞聘演讲稿下一篇:幼儿园小班优秀科学教案《送小动物回家》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