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推荐8篇)
各位委员、同志们:
今天,政协xx县八届一次会议隆重开幕了,来自全县各条战线、各个界别的新一届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谋发展大计,共商和谐之策。这次会议是在全县上下全面贯彻落实我县第七次党代会精神,谋划推进“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快转型跨越进程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在此,我谨代表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各位委员致以亲切的问候!
七届政协任期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增活力,统筹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新型工业蓬勃发展,新型煤焦化、新型电力能源、新型建材新材料产业三大基地初具规模,成为改造提升煤炭采掘等低端传统产业,引领带动建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集聚融合煤化工等高端循环产业全面发展的新载体;以县城建设为中心的新型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高,人居环境大为改观,广大人民群众逐步享受到xx城市建设带来的成果;以全面实现小康为目标的新型农村大放异彩,全县10个新农村试点村和88个重点推进村“四化四改”、“七个一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一批农特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快速崛起,为构筑全省一流的特色干果林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教文卫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安全稳定工作得到全方位强化,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上升到全省第2位,全国150位左右。这是全县人民团结拼搏、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结果,也凝聚着各级政协组织和各党派、人民团体、各界人士的智慧和汗水。
七届政协任期以来,我县政协组织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县七届政协常委会和全体政协委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适时开展了各种监督、调研、考察活动,为县委、县政府提出许多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政协委员的提案数量不断增加,质量明显提高;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市前列。始终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为县委、县政府做了许多理顺情绪、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增进团结、扩大联谊的工作,为xx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七届政协常委会、全体政协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即将离开政协现职岗位的老领导、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今后五年,既是我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民政协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时期。在刚刚结束的中共xx县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确立了xx整体跨入“三晋一流、全国百强”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是我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战略决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xx人民的殷切期盼和共同愿望,也为新一届政协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希望全体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继续发扬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认真履行职责,顺应时代的要求,不负人民的重托,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实现县域经济的新跨越,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是要立足转型跨越这一根本目标,善谋发展之策,在建言献策上要有新境界
转型跨越发展是未来五年全县工作的主要任务。县政协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县工作的大局,要抓住发展不放松,立足发展不动摇,真正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自觉做到政协工作与党委、政府的工作协调统一、合拍共振。要紧紧围绕全县的中心工作,以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县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为主攻方向,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高招商引资引智水平作为重要内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搞好调查研究,多提一些前瞻性、创造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县委抓好各项重大决策的实施和落实。特别是要围绕现代煤化工、新型建材、新型材料、机械装备制造、加工服务等产业,在非煤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基地构建、“三项整治”、安全稳定等重大问题上,凝聚智慧,创新思维,广泛磋商,大胆献策,真正做到“参”在先,“谋”在前。要围绕建设吕梁发展模式的骨干县、发展速度的先进县、发展形象的代表县,把握重点领域,明确主攻方向,通过例会、调研、提案等多种形式,着力研究xx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多献务实之策,多进有益之言,多立科学发展之论,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要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深入开展联络联谊活动,深交老朋友,广结新朋友,特别要做好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宣传xx、联络感情、扩大交往、增进友谊、牵线搭桥、促进合作,把xx开放、发展、文明、和谐的新形象宣传出去,把外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项目吸引进来,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要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工商人士和民营企业家的优势,努力在扩大社会就业、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中建功立业,在对外招商引资、扩大合作交流中有所作为,为xx经济社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二是要坚持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凝聚各方之力,在促进和谐稳定上要有新作为
团结和民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集中各方智慧、形成强大合力的源泉,也是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人民政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包容性,政协委员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方面,植根基层,熟悉民情,是党委、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新一届政协要围绕我县第七次党代会上提出的整体跨入“全晋一流、全国百强”的宏伟目标,自觉地担负起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职责,多做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工作,引导全县各界人士正确认识形势,正确看待大局。要弘扬人民政协与党和政府风雨同舟、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光荣传统,以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观点,正确对待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加快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减少阻力,形成合力,为xx转型跨越发展营造安定、团结、和谐的社会政治环境。要把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及时准确地传达到社会各个层面,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做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沟通思想,凝聚人心,全面推进我县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是要着眼于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夯实参政之基,在发展人民政协事业上要有新进步
搞好自身建设是人民政协事业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用的前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人民政协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要认真研究并努力掌握人民政协事业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着眼于新的工作实践,探索政协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努力做到到位不越位,参谋不干预,帮忙不添乱,要在实践中总结新经验,拓宽新途径,取得新成效。要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注重优化政协领导班子的结构,充分发挥政协党组在政协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定不移地把县委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贯彻到政协的全部工作中。要加强政协作风建设、提高委员整体素质、增强委员社会责任感、促进委员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以专委会和政协工作联络委员会为依托,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在各行各业的专业优势。全体政协委员要珍惜自已的政治荣誉,勇于承担自已肩负的社会责任,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政议政。
各位委员、同志们,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任务光荣,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让我们更紧密地团结起来,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喜人局面和发展成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心同德,群策群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三晋一流、全国百强”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同志们:
刚才, 战书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讲话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对我省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进行了科学分析, 对“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思路进行了系统阐述, 对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各地各部门要深刻学习领会, 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有三个重点:一是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二是要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抓住机遇, 加快解决我省工程性缺水问题。三是要贯彻落实三个“重中之重”的要求, 扎实抓好新形势下全省扶贫脱贫攻坚工程。下面, 我讲三点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为全省经济社会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十一五”时期,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部署, 齐心协力、顽强拼搏, 努力克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 经受住了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和严重干旱的重大考验, 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农业农村工作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是农业生产取得新成绩。“十一五”时期, 全省财政投入支农预算资金730.62亿元, 是“十五”时期的2.62倍。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五年粮食总产量累计达到5577万吨, 比“十五”时期增加37万吨, 200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68.27万吨, 创历史新高。草地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 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提高。2010年, 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630.33亿元, 年均增长4.7%。烟叶产业稳定发展, 全国第二大烟叶产区的地位更加牢固。茶园面积突破300万亩, 绿茶生产排名全国第二。蔬菜、精品水果发展加快。
二是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达到3472元, 比2005年增加1595.04元, 年均实际增长8.3%。“十一五”时期, 全省共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11.06亿元,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72.4万人。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1641元增加到2010年的3105元, 年均增长13.6%。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黔中水利枢纽一期、“滋黔”一期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全部开工建设, 五年共新增解决10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793万亩, 其中烟水配套工程受益面积达463万亩, 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0.64亩。全省建成通乡 (镇) 油路10403公里, 96.9%的乡镇通油 (水泥) 路, 建成通村公路74493公里, 96.7%的建制村通公路。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680万千瓦。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0.5%, 年均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
四是农村公益事业取得新进步。农村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普及, 五年共安排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167亿元, 其中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89亿元。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年人均保障标准达到1186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有27个县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省五年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043个, 村级卫生室12997所。全省财政投入68.31亿元, 完成60.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全省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我省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 农村贫困人口比重大, 按照中央要求, 要在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任务艰巨。二是我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欠账多, 要改善、解决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任务艰巨。三是农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快,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低, 推进“三化同步”任务艰巨。对于这些问题, 我们要在下步工作中认真研究, 切实加以解决。
二、认真做好2011年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努力为“+二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今年, 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和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 牢固树立三个“重中之重”思想, 按照“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和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的要求, 以工业化致富农民, 以城镇化带动农村, 以产业化提升农业, 加快“三化同步”进程, 紧紧围绕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 全面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主要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长5%;粮食总产量1150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以上;全年减少贫困人口55万人;新增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营造林任务350万亩, 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 着力增加“三农”投入, 加快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一是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今年, 省级财政支农资金预算46.89亿元, 比2010年年初预算增加8.04亿元, 增长20.98%。各地要认真落实好中央和省关于“三农”的投入政策, 充分体现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 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 即: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 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增幅、比重均有所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 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切实落实好综合直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林政策补助等各项农业补贴政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今年各级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大水利投入的政策要求。二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服务,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发挥财政资金激励作用, 引导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 确保全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2010年, 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支持边远贫困地区新设金融机构, 综合运用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填补金融空白乡镇的网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把金融服务向村组延伸。三是建立支农投资、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和资金融合平台。加大省、市级支农资金融合力度, 积极探索“政府出资、市场运作”的新型资金运作模式, 采用补贴、贴息、以奖代补、以物折资、先建后补、购买服务和信用担保等支持政策, 激发社会资金更多的投向“三农”。
第二, 着力抓好农业生产, 加快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针对近几个月北方持续发展的旱情, 温家宝总理两次实地调研, 并先后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及全国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 安排部署抗旱救灾和促进粮食生产工作, 国务院出台了扶持粮食生产的十条政策措施, 这对于促进今年粮食生产, 保障农产品供给, 稳定物价水平, 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各地要认真抓好粮食等农产品生产, 努力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我省的粮食总产尽管多年来保持在1100万吨以上, 但是粮食生产仍处于“农村粮食基本自给, 丰年有余”的较低水平, 每年需从省外调进100万吨左右的粮食, 才能实现全省供需基本平衡。今年北方麦区发生的严重干旱, 很快引起粮食市场预期发生变化, 国际国内粮油期货价格已经全面上涨, 这再一次警醒我们, 我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的粮食基本自给省, 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供给上, 任何时候都放松不得、大意不得。今年, 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左右, 其中, 杂交水稻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 继续推进“粮增”工程和“高产创建”工程, 确保粮食产量恢复到1150万吨左右。健全地方粮食风险基金制度, 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省发改、财政、农委等部门要抓紧与国家相关部委的衔接沟通, 积极争取对我省粮食生产的倾斜和支持。二是突出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大力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 突出抓好优势产区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园艺产品、养殖产品标准化创建和规模化种养, 提高大中城市农副产品自给能力。三是加强和改进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下大力气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 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 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制假售假、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运用多种调控手段, 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 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加快“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 实施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
自去年12月底以来, 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来势猛、起伏大、时间长、范围广的冰冻雨雪天气, 全省各地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均突破历史记录, 灾害达特重等级, 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932.5万亩, 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元。灾害发生后, 各级各部门按照“抗凝冻、保民生、保生产、保稳定”的要求, 采取有力措施, 保证了交通运输、电力通讯正常, 受灾地区群众生命安全、生产生活稳定, 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当前, 正值全省夏收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 即将进入春耕备耕大忙季节,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 牢固树立“救小季、保大季”的思想, 扎实抓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要根据当前作物的苗情长势和气候变化, 抓好夏收作物田间管理, 力争夏季粮油取得好收成。受灾较重的地区要及时改种、补种马铃薯和蔬菜。要加快养殖业补栏补苗, 确保畜牧水产养殖业稳定发展。要抓好春耕备耕工作, 切实加强农用物资的储备和供应。
第三, 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 既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又是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各地要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 积极探索适合我省特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当前要突出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一是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稳定生猪生产, 加快牛羊养殖业发展。新增种草面积80万亩, 新增牛、羊存栏24万头和80万只, 逐步实现从种粮养畜向种草养畜转变。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推广步伐,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 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二是加快发展马铃薯、蔬菜、烟叶、茶叶、精品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实现马铃薯种植面积1000万亩, 蔬菜面积1200万亩, 新建茶园50万亩, 新增水果面积20万亩, 扩大天麻、金银花等药材基地。三是加快发展林业经济。加快油茶、核桃、竹子等基地建设, 以木浆、竹浆加工为重点, 争取开工建设一批大的林业产业项目。四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各地要结合资源禀赋, 围绕重点产业, 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 支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促进农产品流通。
第四, 着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 加快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今年, 中央1号文件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进行专题部署, 目的是要集中力量解决关系“三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 这为我省解决工程性缺水难题、推动水利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意见稿已印发本次会议讨论, 请大家认真提出修改意见。我们一定要紧密结合贵州当前发展的现实需要, 不断推动水利事业发展改革取得新突破, 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统筹推进水源工程建设。结合我省水资源分布和地形地貌特点, 综合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适应能力, 围绕民生需求和产业发展, 合理规划和布局水源工程, 全力推进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加快“滋黔”一期工程建设。按克强副总理的要求, 一边争取《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尽早报经国务院审批, 一边要按照《三位一体规划》确定的项目, 抓紧启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今年要确保20个、力争32个中型骨干水源工程开工建设。抓好夹岩水利枢纽、黄家湾水库、五噶冲水库、马岭水库等大型水利工程前期工作。二是抓好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新增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275座病险水库治理。实施烟水配套工程110万亩,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0平方公里。完成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工作, 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坡耕地整治工作, 力争早日建成农村人均半亩口粮田。三是积极推进水利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行水务一体化改革, 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 加快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按照国家、集体、社会投入相结合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积极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融资机制, 搭建省级水利投融资平台。四是强化科学管水和依法治水。围绕保障水资源安全加强各项管理制度建设, 认真落实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确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加强水利法制建设, 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规章制度, 健全完善水政监察执法体系, 推进水利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坚持建管结合, 加强水利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第五, 着力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增强“三农”发展活力。农村改革正在向多领域扩展、向深层次推进, 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系统性更加凸显。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严格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 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探索山区发展集体经济特别是村级经济的有效途径。二是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鼓励农村集体和农户以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参与当地资源开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 推进林权、水权交易等试点工作。三是搞好农村金融改革。调整农村金融资本结构, 拓宽农业资金渠道, 建立健全金融对农业生产的支持体系。加大政策性银行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 加快发展村镇银行, 大力培育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房用地制度改革抵押贷款试点。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积极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森林保险等工作。四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大幅度增加奖补资金规模。
三、大力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 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今年, 省委、省政府决定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 全方位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5万人, 培训转移贫困人口10万人以上, 完成50个乡、500个村的整乡、整村推进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深化认识, 切实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扶持力度, 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为我省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基础。
第一,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不动摇。开发式扶贫是指导我省新阶段扶贫攻坚的工作方针, 必须长期坚持。一是启动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试点。省里将在武陵山区、乌蒙山区、苗岭山区和大娄山区等连片特困地区各选择1至2个试点县, 按照规划, 集中实施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 努力实现黔中经济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同步协调发展。全面推进集团化帮扶, 广泛动员全社会各种力量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实现集团化帮扶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全覆盖。继续支持毕节、威宁等试验区先行先试。二是完善扶贫开发激励机制。采取“摘帽不摘政策”的办法措施, 鼓励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非重点县的各类贫困乡加快脱贫步伐。三是大力推进产业扶贫。进一步扩大产业扶贫资金规模, 培育壮大草地畜牧业等优势产业, 加快形成扶贫产业格局。对符合扶贫产业发展规划, 经营机制好、生产效益好、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项目, 加大支持力度, 确保项目建设成功、长久发挥效益。加快山地农业扶贫开发, 大力实施“三个一细胞工程”, 继续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四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等项目, 大力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引导农民运用农业科学技术,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增强农村劳动力非农技能, 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 鼓励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第二, 抓好改善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下大力气改变全省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一是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50个乡镇通油路、555个建制村通公路, 行政村电网完全改造率超过90%, 新建农村通信光缆2.6万公里、移动通信基站3200个。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编制和实施乡 (镇) 建设总体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 建设乡 (镇) 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 完成100个村庄整治和80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点建设任务, 建成农村沼气池15万户。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 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1000平方公里。启动新一轮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 完成营造林面积350万亩。抓好城镇绿化、公路绿化和重点村寨绿化,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三是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新建或改扩建300所乡镇幼儿园, 提高农村学前入园率。四是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333个农民文化家园、3654个农家书屋、500个数字农家书屋。建成40个乡 (镇) 、10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第三, 进一步做好贫困地区人口计生工作。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主题, 探索贫困地区人口计生工作的科学发展路子。一是进一步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积极应对第四次生育高峰人口结构性回升压力, 确保今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o以内。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公共惠民政策与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的有机兼容。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二是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出生缺陷防治体系, 大力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 全面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 努力降低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 确保常住人口计划怀孕妇女预防出生缺陷覆盖率达80%以上。三是积极改善人口结构。强化出生人口性别结构综合治理, 依法严肃查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 着力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
第四, 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加大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 着力把保基本的安全网打牢, 确保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推进。一是认真解决农村低保对象季节性缺粮问题。解决部分农村低保人口季节性缺粮问题, 是对已建立的农村低保制度的完善和补充。省民政厅正在认真调查研究, 完善制度设计, 拟定实施方案, 省委、省政府研究确定后,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 确保定期供应到户。二是建立失地农民和水库移民生活保障制度, 有效保障失地农民和水库移民生活。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调查研究, 抓紧制定符合我省实际, 指导性和操作性强的办法措施。三是扎实抓好农村社会养老工作。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 继续积极向国家反映, 争取年内将更多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纳入试点范围。将临时救助资金、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和农村五保供养机构建设资金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并同比有所提高。加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或改造乡镇敬老院180所。四是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政府筹资标准达到200元。实施14所县级医院和1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 实现村卫生室全覆盖。新建或改扩建500个村级计生服务室。对7600名乡村医生进行三年全日制普通中专学历教育。加大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 提高人均标准。五是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新增改造40万户农村危房, 加上正在改造的7万户, 总量达到47万户。抓好30个农村危房改造示范村建设。做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学校和农房搬迁工作。六是抓好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 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省民政厅与省扶贫办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 认真搞好配合, 确保工作不留“死角”。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自主创新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把科技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一高度是前所未有的,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科技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在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当前,全球正在经历一场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其中科技支撑被摆在突出位置。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决策。依靠科技进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今年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历史经验证明,知识和科技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每一次经济危机都带来科学技术的新突破,孕育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催生新一轮的经济繁荣。近百年来,成功应对重大经济危机国家的重要经验,就是重视科技对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以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举措的核心。我国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解决经济运用的深层次矛盾,从根本上讲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的社会生产力。越是在面临重大挑战的时候,越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前不久,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强调要重视知识和科技的力量,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推进自主创新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六项支撑措施和四项政策保障。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推进产业升级,加速转变发展方式,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惠民生做出切实贡献。
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服务企业,是科技支撑重大措施中的关键一项。人是创新要素中最具能动性的核心要素。我国科技界历来有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祖国奉献智慧和力量的优秀品格。在基层和企业发展遇到困难的时期,特别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积极行动起来,发挥专业优势,带着技术和成果,带着知识和经验,带着满腔热诚和奉献之心,帮助基层出谋划策,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这次科技活动周把重心放在了基层和企业,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机遇,在各行各业广泛开展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掀起争先创新的热潮。
科研人员要走出高等院校和大院大所,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与企业和基层一线的工作人员紧密合作。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在基层和企业涌现出大量创新班组、技术标兵和岗位能手,推动我国企业和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千百万科技大军直接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必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广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性工程。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普及科学技术、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深入了解科技知识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温家宝总理也指出,国民的科学素质是自主创新的土壤,要广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用科学思想战胜愚昧落后。这些都深刻阐述了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要解放思想,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总体部署,不断创新群众性科技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传播适用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让科技创新惠及亿万群众。要用科学技术武装群众头脑,引导群众尊重科学、相信科学、运用科学,提高群众的科学素养,使一切不科学的思想行为没有生存空间。要加强科普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密切科技工作者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交流,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增进公众对科技的了解,不断提高运用科学技术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使科技进步更有效地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人民美好生活。
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但要求自主創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大幅上升,也要求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要大力宣传我国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和自主创新的光荣事迹,在全社会进一步倡导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理念。要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真理、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社会风尚,让创新泉流竞相奔涌,让创造活力竞相进发。
各位委员、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扎实苦干,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关键时期,政协##市第##届委员会第##次会议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此,我代表中共##市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这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和各位同志致以亲切的问候!
刚刚过去的##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重要成果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知难而进,沉着应对,积极破解发展难题,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亿元,同比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元和##元,分别同比增长##%和##%。与此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多项工作进居全省、全国前列。这些成绩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凝聚着
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一年来,市政协带领全市政协委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职能,各项工作扎实有效。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积极组织了对政协委员的学习培训,履职能力得到切实提高;坚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和工作部署进行视察调研、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重要提案,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积极拓宽民主监督领域和渠道,扎实有效开展民主监督工作,促进了党风政风建设;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关注社会民生,反映社情民意,努力化解社会矛盾,促进了全市社会和谐稳定。政协各位委员为四川震灾踊跃慷慨捐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总之,过去一年全市政协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党的领导得到了新加强、政治协商取得了新进展、民主监督开辟了新途径、参政议政实现了新突破、政协工作拓展了新领域、联谊工作形成了新格局、自身建设呈现了新面貌,为全市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构建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中共##市委向市政协和全体政协委员,向全市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各族各界人士和一切关心、支持##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委员、同志们,##年是新中国成立##周年,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规划、谋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更是形势异常严峻、挑战与机遇并
存的一年。前不久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我市面临的经济形势和难得的发展机遇,确立了我市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战略目标,牢牢把握“##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我市经济社会赶超型、跨越式发展;明确了##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全会和##市委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扎实苦干”为工作基调,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着力扩大内需,转变增长方式,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社会建设,不断增创新优势,奋力实现新跨越。会议确定##年经济增长总体预期目标为##%,实施##项重点工程,办好##件实事。完成上述任务,需要全市上下坚定信心,团结拼搏,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市政协和广大委员要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目标任务,立足自身优势,努力开拓创新,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建言献策,为加快推进##赶超型、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在此,我代表市委对政协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希望:
一、要加强学习实践,增强科学发展的自觉性。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县市一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即将展开,这是新形势下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是顺应人民群众愿望和期待的集中体现,也是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市政协和全体政协委员要发扬注重学习的优良传统,大兴学习之风。在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的同时,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好、开展好。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把握和科学运用能力,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到政协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真正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的工作纲领、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要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更好地发挥“维护核心、服务中心、反映民心、凝聚人心”的作用;要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人民政协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不断探讨新形势下人民政协服务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举措,切实做好中心任务与政协优势相结合的文章,找准履行职能与推进科学发展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使政协工作开展得更加扎实活跃、富有成效;要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使政治协商更加规范有序,民主监督更加切实有力,参政议政更加富有成效。
二、要为经济社会发展献智出力,推动赶超跨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今年全市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市政协要密切关注形势的发展变化,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为党委、政府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切实当好党委、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抢抓发展机遇、推动科学发展的“智囊团”和“思想库”。要积极引导各界政协委员,围绕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针对我市经济结构不优、产业层次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立足自身所长积极参政议政,提出真知灼见,真正参在关键处,议在点子上。要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搞好内引外联,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扩需增收等方面为加快发展牵线搭桥;要充分发挥政协组织企业界、经济界人士众多的优势,大力倡导、鼓励和支持他们创大业、创新业,带动更多的人投身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扩需求、调结构、保增长”,加快我市经济社会赶超型、跨越式发展。
三、要关注民生、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市政协和广大委员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促进教育发展、扩大社会就业、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等重大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调研、咨政建言和民主监督,支持和协助党委、政府制定实施合乎民心的政策措施,推动和促进“十件实事”等民心工程的落实,努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积极开展具有政协特色的服务和社会活动,鼓励和引导政协委员积极参与扶贫济困、爱心救助等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在当前经济发展遇
到困难、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纠纷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政协组织要充分发挥渠道多、联系广的优势,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多做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人心、维护稳定的工作,努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团结和谐,在全社会营造和衷共济、文明安康、和谐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要坚持改革创新,全面履行协商监督职能。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主体意识,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要大兴创新之风,认真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不断建立健全履行职能的各项制度和程序,积极拓展政治协商的新领域,探索民主监督的新形式,创造参政议政的新途径。要大兴求真务实、调查研究之风,坚持求实情、讲真话、办实事,改进作风,提高效能,切实把政协工作与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起来,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使政协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大力加强政协机关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理论政策水平,进一步完善政协机关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学识丰富、业务熟练的高素质政协工作干部队伍。
各位委员、同志们,##年是我市改革发展十分关键的一年,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希望
和未来召唤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苦干,奋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周年!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xx乡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经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大会议程,即将胜利闭幕。在此,我代表乡党委对大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刚过去的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乘xx振兴发展的东风,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圩镇建设、强果富民,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全乡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了苏区振兴发展的良好开局。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全乡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结果,也凝聚着各位代表的智慧、心血和汗水。我代表乡党委向全体人大代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013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xx振兴发展全面加快推进之年。全乡上下要紧紧围绕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建设“四个新xx”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着力抓好项目建设、提升果业、做靓圩镇、繁荣三产、农房改造、改善民生、强化党建等八项工作,努力推动三标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层。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抓好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
全体人大代表一定要认真履责,只争朝夕,发挥表率,带头抓好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一是抓好项目建设。今年的项目盘子已经确定。要抓紧做好今年项目立项、规划、评审、资金筹措等前期工作,实现项目滚动式、梯进式发展。二是提升果业产业。大力抓好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体系建设、果品营销、产业链延伸等几个关键环节。引导果业实施密植园改造,群防群治做好危险性病虫害防控工作,提高果品质量,推进我乡果业转型升级。三是着力做靓圩镇。围绕主街道硬化、亮化、美好,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结合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引导农村人口向圩镇集中,加快圩镇扩容升级,增强聚集效应。四是全力抓好农房改造。要严格落实政策,坚持一户一宅、拆旧建新、自求平衡、理事会运作等基本原则,严格落实补助对象和标准,确保公平、公开、公正。要着力解决好工匠用工、信贷资金、建材保障、建筑质量、施工安全等几方面的节点难点问题,确保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有序平稳推进。五是积极发展民生事业。扎扎实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出行、用电、住房、饮水安全等群众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做好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移民工作。让发展成果与民共享,在改善民生中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二、牢记责任,认真履职,努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1、要献良策,出实招,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全体代表要立足本职,发挥优势,紧紧围绕这次人代会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就项目建设、招商强工、提升果业、做靓圩镇、农房改造、繁荣三产、改善民生、强化党建等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广泛深入开展调查调研、视察评议和督促检查,多提意见,多想办法,多出主意。要广泛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向党委政府反映民意、民声,使党委、政府决策更加合乎民情、顺应民意,体现全乡人民群众的愿望。要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监督纠正不符合国家政策法规、不利于经济发展、不符合群众意愿的行为,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在民主法制的轨道上持续健康发展。
2、要聚人心,汇合力,化解矛盾促和谐。全体代表要多做凝聚共识、汇聚合力的工作。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大力倡导和弘扬“求真务实、开放包容、勇争一流”的xx精神,作为人大代表要带头践行,带头弘扬,把践行和弘扬“xx精神“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通过弘扬“xx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层次和精神境界,不断凝聚广泛共识,汇聚工作合力。要多做顺应民意、关注民生的工作。要满腔热情地关心困难群众,千方百计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答复、办理、解觉群众的意见和诉求。要主动向群众宣传形势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和引导群众正确看待形势、认识大局,提高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依法有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把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最大限度的引导到加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上来。
3、要树形象,求实效,加强人大自身建设。乡人大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认真履行好工作监督权、法律监督权以及干部任免监督权等各项职能。继续坚持完善专项工作报告、工作评议和代表视察等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保证党委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重大工作部署的全面贯彻,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对一些部门在工作落实上应付拖拉、推诿扯皮等问题,要组织代表进行质询,坚决杜绝工作不力、推诿扯皮等影响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良倾向。
各位代表、同志们,落实本次人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全面加快xx苏区振兴发展,是全乡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各位代表义不容辞的职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倡导和弘扬“求真务实、开放包容、勇争一流”的xx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振奋精神,顽强拼搏,为建设“开明开放、创新创业、绿色生态、和谐平安”新三标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宣布:三标乡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闭幕!
全体起立,奏国歌!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全区人民瞩目的区政协七届五次会议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是全区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此,我谨代表中共___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对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这次会议的各位委员、各界朋友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刚刚过去的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排难奋进,创新敬业,越位争先,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78?郾5亿元,增长17;完成财政总收入7?郾06亿元,增长39?郾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郾72亿元,增长45,增幅均居全市第一,税收占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比重分别为84?郾7和88?郾9,处在全市9个县(市、区)第一位,实现了区域经济的新跨越。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也包含着全区政协委员的聪明才智和积极贡献。
在过去的一年里,区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带领和依靠全体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在推进我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常委会紧扣全区发展大局,积极组织委员调研视察,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形成了“关于推进全区小城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关于全区工业企业‘两双’工程实施情况的调查与建议”等一批分析有力度、措施有深度、实施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和民主决策,提供了较好的参考。同时,注重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反映社情民意,不断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为全区三个文明建设凝聚了各方力量,为维护安定团结的良好社会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区委对区政协一年来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也是满意的。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区委向全区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___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2007年是我区实现“十一五”目标的关键一年,是实现全面小康,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实现“全面奔小康、建设新___”的目标,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七大献礼,意义十分重大。在此,我就今年的政协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切实增强新形势下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2007年,我们面临国际油价波动,美国经济走低,国家宏观调控进一步收紧的复杂环境,也面临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紧迫形势,但更面临着省委、省政府对苏北振兴扶持力度和沿海开发、大市区建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新的财税体制即将实行,沿海高速通车等重大战略机遇,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的一年。刚刚召开的区委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提出围绕“全面奔小康、建设新___”奋斗目标,突出“发展、富民、和谐”三大任务,紧扣项目推进和城镇建设两大重点,全力推进“提升工业、繁荣三产、优化农业、突破外资、全民创业”五大举措,确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亿元,增长17?郾2;规模工业增加值28?郾5亿元,增长26?郾1,力争30亿元,增长32?郾7;财政总收入8?郾5亿元,增长20?郾4,力争突破9亿元,增长27?郾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郾25亿元,增长14?郾2,力争4?郾5亿元,增长20?郾8;实现利用外资4100万美元,增长100,力争4500万美元,增长120;农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00元,增长11,使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走在全市的前列。为确保这些目标的顺利实现,区委、区政府今年工作主要着力点是实现“六个新”:一是以“提档升级、提速增效”为核心,推动工业经济新提升。坚持“两双”工程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确保全区新增定报企业50家,新增销售超亿元企业10家,新增纳税超百万元企业21家。二是以“特色市场、特色园区”为抓手,构建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坚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和拓展新兴服务业,实现服务业提速、提质、提效,使服务业对财政贡献份额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三是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宗旨,促进“三农”工作新优化。坚持发展现代农业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两手抓,进一步建立健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四是以“加快开发、加强管理”为重点,塑造城镇建设新形象。按照“开发新城、改造老城、提升集镇、做美环境”的思路,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产业支撑等重点,全面开展“城市建设年”活动。五是以“增加总量、提升质量”为导向,谋求招商引资新突破。着重在产业链项目、进园区项目和重大外资项目上求突破,努力推进招商选资工作的新进展。六是以“放宽政策、放手
发展”为动力,再掀全民创业新高潮。坚持做到“有政策就兑现,有困难就帮助,有需求就服务”,全面激发农民群众、机关事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在外创业人员等五大主体的创业激情。
艰巨的发展任务要求我们正确地分析主客观条件,积极地把握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在挑战中超前谋划,趋利避害,在发展中把握机遇,争取主动,紧紧抓住稍纵
即逝的宝贵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开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和任务,需要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协的独特优势和政协委员的重要作用。在当前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期、争相发展的激烈竞争期和至关重要的加速提升期,我们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更加需要依靠广大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政协组织和各位委员要不断深化对新形势下人民政协性质、特点、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明确肩负的重任,全面准确把握区委工作会议的要求,把会议确定的工作重点作为参政议政的重点,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增强做好政协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履行职能的过程作为推进建设全面小康新___的过程,作为开创我区改革发展稳定新局面的过程,努力为___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二、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1、强化政治意识,始终保持政协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是政协工作必须始终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都必须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根本前提。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接受中共___区委的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区委的整体工作部署,努力把区委的决策变为政协工作的实践。
2、强化大局意识,努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全区工作的大局。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紧紧围绕“全面奔小康、建设新___”这一大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确立的总体思路,有计划地选择一些重大课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搞好调查研究,周密思考论证,切实提出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区委、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依据。要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在全市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3、强化团结意识,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要始终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把团结各界、凝聚人心的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把区内外一切能为___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人们紧密团结起来。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宗教界等各方人士的团结与联合,加强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联系与合作,巩固和发展新时期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履行政协职能的重要位置,把反映群众的呼声和意愿作为政协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关心群众疾苦、理顺群众情绪、鼓舞群众士气作为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责,重视研究社会各种动态及群众思想活动的新情况、新变化,积极主动地配合区委、区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到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和加快发展上来。
4、强化责任意识,认真搞好民主监督。加强民主监督是政协工作的重要职能,也是广大政协委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增强工作主动性,敢于监督,勤于监督,善于监督,认真、扎实、有效地履行民主监督职责。要选择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监督,依法保护好委员的监督权、知情权和参与权。要注意加强与人大、行政监察和司法机关的联系,搞好新闻单位舆论监督和其他形式群众监督,注重民主监督的实效,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
5、强化创新意识,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政协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政协自身性质和特点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要高度重视委员队伍建设,推动委员自觉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要进一步密切政协机关与政协委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联系,靠创新增强活力,靠建言扩大影响,靠服务体现价值,靠身正树立形象,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切实尊重和维护委员的民主权利,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鼓励委员讲真话,报实情,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进一步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不断完善政协的工作机制。
三、加强领导,齐心协力,大力营造重视支持政协工作的良好环境
1、要把政协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政协工作,经常研究解决政协工作遇到的问题。要围绕每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重要任务,给政协出题目、加任务,使政协工作与区委、政府工作互相衔接,形成合力。要把能否做好政协工作作为检验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度化、规范化保证协商监督的经常化,使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有机会,参政议政有舞台。
2、要努力为政协履行职能创造良好的条件。区委、区政府的全局性工作和政协委员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要及时向政协通报情况,听取意见。政府全体成员会议和其他重要会议,要邀请政协有关领导参加。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听取来自政协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办理委员提案,及时负责地作出答复。各级领导干部要采取多种形式,主动加强与政协委员、工商联、社会各界人士的联系,认真听取意见,自觉接受监督,更好地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3、要维护好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权利。政协委员所在单位要切实维护政协委员的合法权益,积极支持委员参加政协组织的活动,为委员履行职责提供方便。担任政协委员的部门负责同志无论工作多忙,都要积极参加政协活动,切实履行委员职责。各部门、各单位对政协组织的调研视察活动,要给予大力配合,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回顾过去,心潮澎湃;展望未来,豪情满怀。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为实现“全面奔小康、建设新___”目标而努力奋斗。
祝大会圆满成功!
祝各位委员、各位同志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 新世纪第一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大家一致认为, 这次会议时机关键,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昨天下午, 王珉书记、陈政高省长、陈小娅副部长发表了重要讲话, 为未来十年辽宁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明确了近期教育工作重点;会议安排了分组学习讨论, 进行了表态和交流发言, 各市、各高校还提交了书面材料;会议印发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两个重要文件。为深入学习领会王珉书记、陈政高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 贯彻落实好这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我讲三点意见:
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上来
编制《规划纲要》, 制定《若干意见》, 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王珉书记在讲话中强调, 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切实把教育作为强省富民的根基和先导, 尽快提高全省教育现代化水平。要全力推进教育事业改革, 把育人为本作为根本要求, 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政策, 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 把服务振兴作为重要着力点, 突出内涵发展和结构优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各级各类教育。到2020年, 辽宁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构建起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量和效益高、人民满意的现代教育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强化责任意识, 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 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当好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的第一责任人。
陈政高省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辽宁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大省的面貌, 坚定了建设教育强省的信心。政高省长要求, 要抓住重点, 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新突破, 推动学前教育连锁发展,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 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加快高等教育率先发展, 让辽宁教育走在全国前列。要用战略眼光和对未来负责的精神抓好教育, 切实肩负起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责任和重大使命。两位领导的讲话内涵丰富, 重点突出,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要深入学习领会, 认真贯彻落实。
二、认真领会两个重要文件精神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十年来,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 在全省人民的大力支持下, 经过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全省加快实施《教育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重大措施, 大大地提升了教育服务能力, 教育事业发展为全省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教育已成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坚强支撑力量。
2008年10月, 辽宁被国家确定为与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制定同步起草省级规划纲要的9个试点省区之一,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辽宁的巨大信任, 是对全省教育改革发展成绩及对全国教育影响力的充分肯定。省委、省政府对《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极为重视, 主要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提出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编制规划纲要、制定若干意见, 突出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的目标定位, 突出辽宁区域特色。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 王珉书记两次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 明确编制《规划纲要》的要求, 研究审定《规划纲要》和《若干意见》。从2009年12月以来, 陈政高省长亲自主持召开了全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座谈会、全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座谈会, 多次听取教育规划纲要和若干意见制定情况的汇报, 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及对策。省人大、省政协认真审议了《规划纲要》, 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和社会各界对《规划纲要》和《若干意见》制定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省教育厅做了大量专题调研、文件起草和征求意见等基础工作。《规划纲要》和《若干意见》的制订过程, 充分体现了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通力配合和广聚民智的科学决策特点, 这是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高度体现。
《若干意见》确定了到2015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要求, 明确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的具体安排, 强调了加强领导、依法治教、加强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提高投入水平等保障措施。《规划纲要》除序言、实施两个部分外, 由总体战略、发展与提高、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保障措施四个部分组成, 共22章、25条。反映了省委、省政府对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考虑, 是一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指导性文件。
三、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各部门、各高校的重要任务, 是教育战线的主要工作。会后, 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要抓紧传达学习, 尽快部署落实。我在这里提出四点要求:
第一, 做好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在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两个重要文件工作中, 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要抓住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的有利时机, 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准确理解和深入领会精神实质,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上来。要在工作中结合实际, 着重学习宣传省委、省政府两个重要文件关于教育改革、发展和保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举措, 注重实效, 贴近群众。要利用各级党委、政府中心组专门组织学习, 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 重点培训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分管教育的负责同志、学校领导干部和教育工作者。
第二, 编制好本地区、本学校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 制定好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各级政府要把教育改革和发展摆在重要议事日程, 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本地区、本学校教育规划的制定工作, 明确责任要求和工作进度, 制定出与国家、省《规划纲要》和《若干意见》相衔接、相贯通, 突出本地、本校特色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
第三, 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王珉书记、陈政高省长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了改革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各地、各高校要按照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抓好本地区、本学校的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特别是要推进学前教育规模化发展, 实现学前教育连锁办学, 形成幼儿教育地产品牌;要统一配置义务教育资源, 因地制宜地推进初中集中到县城办学,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要实施市域内跨县区统一招生, 增强普通高中的竞争力, 激发高中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吸引、鼓励国内外企业到辽宁投资办学、合作办学, 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与市场接轨, 提高集约化程度, 提高办学质量;要加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 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促进高校投入多元化, 通过土地资源盘活开发等方式筹措教育经费, 减轻和化解债务负担。省教育厅要加强对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科学设计, 试点先行, 重点突破, 有序推进。各地各高校重大改革试点方案要按程序报批, 事先做好预案, 防止出现偏差。要把握好舆论导向, 避免媒体对教育的炒作, 误导社会对教育体制改革的判断, 影响群众对改革的支持。
第四, 加强统筹协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 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 明确目标任务, 制定发展措施。要加大教育投入, 各级政府要按照分担比例, 切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目标要求加以贯彻落实, 明确达到国家核定教育投入标准的时间表和预算财力安排。要加强政府对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 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 完善配套政策, 制定落实措施, 扎实做好责任范围内的工作。各部门要按照即将下发的职责分工, 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加强协调, 形成合力, 共同抓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各市要周密安排、精心部署,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 召开本市教育工作会议, 对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进行具体部署, 有关情况要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
2011年是我们中心成立的第10个年头。10年来,经过广大健身气功管理干部的共同努力,我们建立了《健身气功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推动2/3的省区市成立了专门机构,编创推出9套健身气功新功法和4套竞赛套路,建立活动站点13000多个,发展练功群众100多万人,开展全国系列展示活动907场,举办全国交流比赛12次,推广工作覆盖到了全国各省区市,并且从国内走向国外,组派117个团组到32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进行了推广传播,特别是使健身气功项目正式进入全国体育大会和世界传统体育大会。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10年的努力,健身气功管理工作不仅走出了制度缺失、管理滞后、谈气色变的困境,而且呈现出功法推广由城市社区向村镇、学校、企业和机关发展,业务骨干由辅导员向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裁判员、教练员发展,活动组织由建站设点向俱乐部、培训基地发展,活动内容由推广功法向表演展示、交流比赛发展,项目建设由国内推广向国外传播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全国健身气功工作已经开辟了崭新的局面,发展走势非常看好,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过去的10年,是我们共同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10年。10年不平凡的岁月,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启示之一:健身气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把体现党的政策和满足群众的需求统一起来,把弘扬传统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统一起来,是健身气功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启示之二:健身气功是一项特殊的体育工作,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紧紧依靠政府部门的齐抓共管,是健身气功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启示之三:健身气功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正确处理建设和活动的关系打好工作基础,正确处理积极与稳妥的关系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是健身气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启示之四:健身气功是一项群众体育工作,主动进入到体育事业的整体建设中去,主动融入到大群体的活动中去,是健身气功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0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得到的启示也弥足珍贵,其中凝聚着广大健身气功管理干部在创业道路上的艰辛和汗水。
二、关于2011年健身气功工作的估价和评点
2011年,是健身气功工作全面进步的一年,全年有这样几项别具特色的工作。一是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获得国际奥委会颁发的群众体育大奖,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二是全国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受到有关省区市的一致好评;三是直接向站点发送《健身气功》杂志和音响器材的工作落实得比较好,赢得了习练群众的热烈欢迎;四是全国健身气功培训基地和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俱乐部试点成功,走开了推广工作的新路子;五是高校推广、行业体协推广以及配合转化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果,进一步拓展了服务领域;六是我们中心成立10周年纪念活动和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健身气功展示成功举办,产生了比较好的社会影响;七是成立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准,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气功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八是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首次在国外举办取得圆满成功,收到了多面效果,起到了多重作用。2011年各省区市在基础建设、开展活动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面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次大会上将对23个省区市健身气功管理单位给予通报表彰,这里特别要对2011年工作进步幅度比较大的新疆、福建、贵州、甘肃、黑龙江的健身气功主管部门提出表扬。一年来,广大健身气功管理干部辛勤奋斗在工作第一线,甘于清贫,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为健身气功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做出了新的贡献。值此年终岁尾之际,我代表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向全国的健身气功管理干部表示衷心感谢!
三、关于今后一个阶段健身气功工作的思考和认识
2012年的健身气功工作,无论是大型活动还是基础建设,无论是国内的推广还是国外的教学,特别是还有一些创新性的工作,可以说要干的事情很多,任务也很艰巨。做好新年度乃至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作,确保健身气功事业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十分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把文化引领贯穿健身气功工作的全过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我们就会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政党如何为古老的文化注入全新的力量,走出一条文化重塑与振兴的“中国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行业、各级单位各有各的责任。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人一体”的思想、“三调合一”的理念、“身心兼修”的方法,这些儒、释、道等诸子百家文化无不渗透在这一项目的方方面面。因此,无论是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看,还是从这一项目历史背景、社会形态和价值作用的角度看,做好这项工作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刘鹏局长就曾用“五禽戏”佐证体育文化。目前,健身气功推广活动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术升华到学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此,我们中心已经组织专家启动了《健身气功学》的编撰工作,争取在2012年年底前推出,使其成为健身气功推广工作的文化权威和理论支撑。健身气功区别于其他锻炼的关键,在于气功是主动地、内向性运用意识,以增强其驾驭形体的能力,促进身心达到高度统一。要使我们的功法紧紧吸引住练功群众并获得更好的功效,必须要深化现有几种功法的教学层次,把“三调合一”的技术要领进入练功状态,以充分体现气功健身的独特魅力。对此,我们已在2011年组织专家启动了四种健身气功教材的重新编写工作,进一步充实其文化内涵,从而使教学推广和习练活动更上一个层次。
(二)要使稳中求进成为健身气功工作的总基调。从事健身气功工作既是光荣的,也是有风险的,在座的每位同志都有切身感受。在我们的工作比较顺利的时候,在我们的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大家一定不能淡化风险防范意识,更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这个总基调。稳中求进就是在巩固现有成绩的基础上求发展、求进步。随着健身气功习练人群和各种交流展示比赛活动的增多,无疑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如果对习练者或气功活动管理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把握好稳中求进,具体来说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对站点的管理。建站设点要严格按照《健身气功管理办法》要求审批,对负责人和辅导员的审查更要严格。各省区市要严格落实所建站点的年检制度,对未按要求审批的站点要进一步完善手续,对有其名无其实或有违规问题的站点要坚决予以注销。建站设点一定要坚持数量服从质量的原则,已经建立500个以上站点的省区市,应把工作重点放在质量提升和数量巩固上,最好能够做到一个站点一个站点地过一过,切实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加强对队伍的管理。建设队伍第一位的是要把好进口关,按照《健身气功项目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暂行办法》要求,严格进行培训、考核和审批,否则不予承认。随着推广工作的深入,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裁判员队伍不断壮大。三是要加强对活动的管理。随着健身气功工作的发展,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比赛活动此起彼伏。希望各地今后举办健身气功活动,要继续按照《健身气功管理办法》规定的权限报批,同时采取体育、公安、场地等方面齐抓共管的安保措施,从而确保活动万无一失。稳中求进,顾名思义不是消极的稳,是一种积极的稳。稳与进是互为因果关系,稳是为了更好地进,进是在保持平稳发展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新进展。总之,大家要牢记稳定是硬任务,发展是硬道理,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要将协调发展作为健身气功工作的突破口。这些年的推广工作由点到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明显存在着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并影响着推广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因此,我们在2012年要把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作为突破口,进一步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一是要解决地区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我们在2012年要把练功站点落后的省区市作为工作的重点,采取多种措施,力争使这些省区市的站点数量发展有较大的突破。二是要解决推广领域不协调的问题。各省区市在2012年乃至今后的工作中,要把上述领域中的建站设点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去研究、去落实。三是要解决人才队伍不协调的问题。通过10年的努力,我们拥有了一支不同等级的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裁判员队伍,但等级比较高的主要在一些高等院校,因此在基层活动中存在人才供需矛盾。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我们要突出抓好培养基层高等级的教学和裁判人员,把培训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放在一线。四是要解决推广模式不协调的问题。可以说依托站点推广健身气功新功法,是我们这些年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模式。实践证明,这一单一的推广模式很难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对此,我们近两年已经有所觉察,也做了一些尝试,但收效甚微。最近,我们已经在北京进行了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俱乐部授牌仪式,明年设想再给一些省区市授牌。希望各省区市也要把建立健身气功俱乐部这一做法推广起来。总之,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各自的短板,从而做到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推荐阅读:
在全国民办高校学生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10-19
在乡镇人大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06-24
在政协临夏州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09-13
在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11-13
在镇十一届人代会二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05-26
在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的致辞(闭幕式)07-06
人大开幕式上的讲话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