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会议新闻稿

2024-07-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班主任会议新闻稿(精选13篇)

班主任会议新闻稿 篇1

1月6日下午,郑州市第三十一中学召开了2013年1月全体班主任会议,会议围绕“加强班级管理,做好期末工作”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总结了这一学期的班级管理经验,确立了期末工作的方向。

每年的一月份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起点,然而,对于学校、老师们来说,也是一个学期的结束,一段工作的总结。因此,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郑州市三十一中学全体班主任在1月6日的班主任会议上,对于自己的工作做出了总结,并谈论了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对于领导指出的工作重点,也及时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不足,加以总结,以便更好的开展班级工作。

会议在一片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政教处李主任就近段时间各位班主任的工作表现进行了讲话,充分肯定了班主任的辛勤劳动的同时,对于一些疏于严谨的工作作风也提出了建议,提醒了各位班主任,在学期接近尾声声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再工作上有所懈怠,要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工作热情,坚持到学期的最后一天,为每个学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班主任中经验丰富的一些年长教师、年级长,也就各自的年级、班级情况做了汇报,向学校领导展示了最近的工作成果,并对下一步的工作做了详细计划,同时,也将自己多年积攒的带领班级的经验传授给了新进的年轻班主任。而一些今年刚刚上任的“新手”班主任,也就各自班级的现象发表了自己独到的想法,希望以新颖的教育管理方式与学生交流,在为班级融入新鲜血液的同时加强班级管理。

班主任会议新闻稿 篇2

然而, 广大受众却普遍对会议报道很反感。提起会议报道,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一张冷脸”、“官话连篇”、“刻板无味”等形容词。会议新闻不受读者欢迎, 在于其习惯“穿旧鞋走老路”, 过分注重程式化, 千篇一律, 冲谈了新闻的本质, 掩盖了许多新闻看点, 以致新闻报道老调、生硬、平淡, 内容空洞, 缺乏信息量, 读者想看的看不到, 不想看的却连篇累牍。

的确, 党报会议新闻长期以来过分强调政治性、权威性、指导性, 忽略了其应有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活泼性。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 根本原因是把政治性和可读性、指导性与艺术性完全对立起来、割裂开来, 过分强调政治性, 忽视了可读性和宣传的艺术性。

其实, 从多年的新闻实践中我体会到, 不论是“文山”还是“会海”, 里面均蕴含着大量的新闻信息, 这正如山上有奇花异草、飞禽异兽、稀有金属, 海底有珊瑚海藻、龙虾巨鲸、丰富宝藏一样, 可以称作是新闻的“富矿”, 关键是看你有没有慧眼识“珠”、善于“淘宝”的本领。

那么, 如何才能让会议报道在及时、准确、重要的同时, 又能够生动、形象, 吸引受众?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就是要按照党中央对新闻报道提出的“三贴近”的要求, 创新报道内容, 改进报道形式, 把会议中既受群众关心又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挖掘出来, 将“党和政府要说的”和“群众想看的”真正统一起来。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我觉得, 会议新闻的可读性能不能提高, 就记者来说, 关键是看他“屁股坐在谁的位置上, 嘴巴讲的是谁的话”。从根本上讲, 就是要提高记者的政治素质,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增强记者的责任感。在准确、全面理解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 把握全局, 提高站位的基础上, 从人民群众的立场和角度出发, 创新视角、创新题材、创新手法, 改进会议新闻报道, 不断提升新闻宣传水平与舆论引导能力。

首先, 要注重从老百姓的关注点切入, 寻找富有魅力的新鲜素材, 开掘新闻亮点。会议报道要想走近读者, 实现“三贴近”,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报道题材的选择问题, 要在群众的关注度上做文章。只有一切从群众所思所想出发, 注重研究新闻事实与群众的相关性, 发掘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题材, 这样的会议报道才会受到读者关注, 才更具贴近性。

参加会议, 我们往往会拿到一大堆会议材料。许多记者对这些材料浏览一遍便弃之一隅, 而把眼光紧盯着会议程序、出席人名单、领导讲话等等。殊不知, 这些枯燥艰涩的会议材料中, 常常埋藏着许多珍贵的“金子”, 就看你会不会挖掘。记得几年前, 笔者参加了一个由吉林省政协举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咨政会”, 拿到的材料中有几份是政协各委员会对新农村建设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调研报告。笔者敏感地意识到, 这是相当有价值的素材, 便从中选取了两个与百姓息息相关的题材, 经过进一步深入采访, 形成了《百姓看病“难”在哪儿》、《新农村需要“新村官”》两篇深度报道, 刊发后社会反响很大, 并分别荣获了吉林新闻奖和吉林人才好新闻奖。

好的会议消息总是给读者提供最新鲜、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这两篇报道的成功之处在于, 记者把政治性内容中的新闻点精心提炼出来, 在党委政府要传达的内容和受众感兴趣的内容两者之间, 找到一个结合点, 既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 也更好地传达了党委政府的声音。

其次, 要注重选择独特的视角, 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吸引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心理、阅读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新闻宣传手法的创新当然也要与时俱进。党报记者习惯于从“俯视”的角度采写新闻, 但写出来的新闻往往枯燥乏味, 可读性不强。如果我们站在读者角度, 从百姓身边说事, 让小事情彰显出大道理, 就会大大增强新闻的实用性, 读者也会感到亲近、实用。

两年前, 笔者参加每年一度的全省“两会”报道, 其中一项议程是政协委员的优秀提案表彰会。笔者没有按照传统模式采写这篇报道, 而是转换视角, 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从群众的角度去捕捉信息, 对事件的新闻背景进行了深入挖掘, 然后通过一个个侧面、一个个细节、一个个典型, 去表现政协委员的提案, 给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这篇题为《这些声音, 改变我们生活》的深度报道, 角度新颖, 贴近民生, 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共鸣, 并获得了当年的“宣传政协好新闻奖”。

从这次采访中, 笔者感受到, 光有好的内容不行, 还必须主动把握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 从读者的需求出发, 不断创造受众最能接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 这样才能使新闻独树一帜, 令人过目不忘。

第三, 要注重改进会议报道的文风, 多用群众的语言叙事说理, 增强报道的表现力、亲和力。党报的一些会议新闻不受欢迎, 很大程度上在于官话套话连篇, 文字干干巴巴, 离百姓甚远。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很重要的一条, 就是要善于把文件会议语言化为百姓的语言, 特别是化为百姓实践的语言。

群众的语言通俗易懂, 天生具有亲和力。改革文风的关键, 是改进作风,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放下架子, 深入基层, 去捕捉老百姓语言中的“火花”, 把老百姓的语言提炼出来“揉”进会议新闻报道中去,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事说理, 拉近与人民群众的心理距离。

可见, 只要我们深入到会议、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去, 睁开“新闻眼”、用好“新闻鼻”, 练好新闻写作基本功, 就一定会采写出新鲜味美、独具魅力的会议新闻作品。■

浅析会议新闻图片的有序选用 篇3

关键词新闻报道;会议图片;有序选用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51-0140-01

在現代传媒诸如报纸、杂志和网站的版面设计中,图片特别是新闻图片始终是吸引读者关注的第一位元素,而在新闻图片中,会议图片约占30%,能否准确反映当今社会生活和时代脉息,成为媒体版面编辑选用会议图片的通用准则。日常生活中,由于开会场所常在会议室或礼堂,所以拍摄的会场图片就缺少变化,千“片”一律,很容易使读者在直观感受中产生厌烦感。基于以上原因,摄影记者在会场摄影时,须注重对景别的灵活运用,紧紧抓住会场报道对象最典型、最精彩的那一刹那,展示会议发展高潮时期的场面和气氛,形成视觉冲击力,以此弥补以上不足。

1会场摄影镜头景别的分类

景别是指会场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相机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通常以成年人身体为标准来划分,大致可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远景主要表现会议的气势、气氛和会场开阔的场景及重要人物的动势。全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可对会议主要人物的体形、衣着打扮、身份都能交代的比较清楚,是塑造会场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主要手段。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着重展示人物之间的动作对话、情绪交流和反应。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常用来反映会场人物心理活动的面部表情和细微动作并产生一种交流感。特写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能把表现的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出出来,于细微处窥视内心。

2会场摄影镜头景别的功用

在会场的实际拍摄中,摄影记者要兼顾会场、主席台、领导讲话和与会者四方面的因素,用远景或全景交代交代会场场景和气氛、中景交代会场人物之间的交流、近景交代会场关键人物情绪、特写交代会场关键人物内心世界。

具体讲,远景或全景镜头要“主题突出”。在拍摄时,可将会场的会标拍进画面,让读者一看图片就知道是什么会议,还要尽量将主席台领导、参会人员都拍进去,使画面充实生动有立体感。最后一点,图片要拍的横平竖直,横可以会标为准,竖可以主席台两侧竖柱为准,否则就会有失重感。中景镜头要“统筹兼顾”。在拍摄以会场听众为主的中景照时,要避开听众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打盹或是交头接耳的画面,多拍摄他们专注的神情或做笔记的动作。否则,就会成为败笔。近景镜头要“取舍有度”。拍摄会场颁奖、领奖等图片时,要事先选好拍摄角度,将相机功能设置在连拍位置,近距离有针对性的抓拍一组图片,还要注意闪光灯的角度,否则画面容易虚掉。特写镜头要“形神兼备”。在拍摄会场领导发言和主持人开场白等特写镜头时,要选上下45°范围内,正面侧30°~60°的角度,紧紧抓住领导讲话中抬头亮相,表情和手势比较到位的短暂静止瞬间抓拍领导的真实表情和动态,如在照片上出现多人物时,一定要把会场的“一把手”放在前面。通常,摄影记者在完成以上会场景别拍摄后,还需拍下主持人主持会议、全体代表鼓掌、主席台全景等镜头,为图片的后期选用留下更大的挑选空间。

3会议图片的有序选用

好的会议图片应该有思想性、新闻性和艺术性,对图片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报纸、杂志和网站的质量和新闻传播效果。所以,摄影记者在选用会场图片给报纸、杂志和网站投稿进行报道时,首先要剔除严重影响宣传效果的图片,避免出现差错。如有的图片上应突出的主要人物并没有突出,反而突出了次要人物;有的图片所反映的内容与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及相关实际工作情况不符等,一定要注意消除这种现象。其次,要按照报纸、杂志和网站对图片的不同技术要求及不同阶段的宣传主题,兼顾会议的主题、内容和现实意义,有针对性的选取符合要求的会场图片。

更直接的讲,单张会场图片是以新闻图片为主的报道形式,它的性质相当于一条会议新闻,所以,报刊版面上的会议新闻图片,大量采用单张图片。另外,为了配合新闻、通讯等文字报道,也可选取会场某一场面的图片作为插图直接配合使用,使会议插图图片与文字报道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图文相互对照印证。如果说单张会议图片的作用相当于一条会议新闻,那么成组的会场图片犹如一篇系统报道会议的通讯,或一个会议新闻集纳专栏,它的任务与文字新闻一样,大部分要配合即时性的会议报道中心,宣传报道会议效果尤佳,而且避免了单调感。实际中,可选1张会场全景和1张会议“一把手”特写的组图,也可选8-12张组图,使读者能够看到新闻现场的整体情况和典型细节,这样可获得比较全面的会场图片。

为了产生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好的吸引读者阅读,可对组图进行适当排序。大多数组图都将最精彩、最打眼的会场全景或会场远景图片作为“交代镜头”,放在组图的第一幅或版面最醒目的位置,用带会标的会场全景图片交代会议主题、规模,会场环境、会议背景和会场气势,展现人物的位置关系,让读者一下子就知道会议的主要内容。随后,可选用包含主席台就座人员和会议主持人的图片,或选用重要发言人的全身或半身特写画面作为组图的第二幅图片,通过发言人的眼神、表情和姿态来展示其发言的说服力和吸引力。第三幅图片可选取以会场听众为主的画面,用中景和近景捕捉情绪比较饱满、注意力比较集中的观众画面,以此展示主体人物的表情、手势甚至情绪,使会议的主题和人物更突出。接着可根据报纸、杂志和网站版面篇幅需求,继续选取图片,如用特写镜头达到窥视关键人物内心世界,重新确认主题位置的目的等等。总之,更有效的吸引和震撼读者,使其对会议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脉络和印象,是会场图片选取和排序的不二法门。

会议新闻稿 篇4

会议新闻稿范文:

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昨天上午主持召开一季度经济运行座谈会,分析当前经济情况,研究部署二季度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黄兴国强调,要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始终坚持质量效益水平,科学研判经济形势,研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措施,迎难而上,盯紧抓牢,确保二季度好于一季度,努力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津渡,副市长任学锋、尹海林、宗国英、孙文魁等出席。会上,16个区县负责同志汇报了本区县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与会同志进行了讨论。

黄兴国认真听取发言,并就有关问题与大家深入交流。他指出,今年以来,各区县、各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开展促发展、惠民生、上水平活动,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郊区县经济快速发展,民计民生持续改善,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小幅回调、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特点。同时也要清醒看到,今年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在市场需求、生产成本、企业用工、资金供给等方面存在压力。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拿出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黄兴国强调,当前全市经济发展任务艰巨繁重,要按照产业高端、环境优美、社会和谐、民生改善的要求,继续发扬五加

二、白加黑的奋斗精神,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确保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打好组合拳,推动经济健康较快发展。坚持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继续狠抓大项目、小巨人、楼宇经济,推动万企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空客总装厂二期工程签约为契机,把天津打造成空客亚洲制造中心、全国飞机租赁中心和北方航空货运中心。加快推进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带动节能环保、基础设施等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搞好经济预测、分析和调度,抓好要素供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是打好攻坚战,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以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做好行政审批的减、并、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施一颗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全部,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坚持狠抓三个一批,突出抓好规范监管、整合重组、混合经济、布局调整、依法治理五个关键。积极推进自贸区申请建设相关工作,加快金融改革创新,规范发展创新型交易市场,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严格借用管还制度,防范金融风险。

三是谱写双城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央把京津冀协同发展确定为重大国家战略,为天津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要积极参与顶层设计,主动建言献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围绕金融要素集聚、科技经济合作、央企和医疗机构引入、高校大院大所落户等重点,抓紧对接,进一步提升服务环境。

四是办好七件事,继续改善群众生活。精心实施20项民心工程,全力以赴做好就业、收入、社会保障、住房保障、教育、医疗、出行等民生工作,全力抓好环境整治、植树造林、发展公共交通、机动三轮车治理等,努力为群众办更多好事实事。强化生产、交通、食品等安全监管,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守住安全、稳定、廉政的底线。

会议新闻稿范文怎么写:

1,作为一篇新闻稿,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时效性。一般来说都是在会议结束之后就开始着手撰文,如果拖了一两天,这篇新闻稿就失去了意义。

2,一般会议新闻稿的标题,都是简明扼要地直接点题,比如某某部门召开什么会议之类的。如果有领导的讲话可以点题,也能作为主标题,副标题写上某某部门召开会议,两者都可以。3,开头都是写明时间、地点、与会人员,领导的职务一般都是要写上的,还有写上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要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还是开表彰大会,要开门见山。

4,中间一段,可以写会议有几项议程,按照议程的顺序写明分别是什么具体内容。如果有某一项是最主要最核心的,就要写的详细一些。有领导做指示的,也要写在最后。

会议新闻稿 篇5

会上,各部门负责人围绕本部门职责和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简明扼要对上半年工作进行了总结,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未完成工作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下半年工作思路。

潘安对各部门上半年取得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他要求各部门要切实履职尽责,立足问题和工作目标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注重细节,落实措施,全力推动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他强调,下半年重点抓好几方面工作,一是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枢纽防汛度汛、发电生产安全。二是继续协调地方政府,尽快启动移民安置自验和初验工作,督促加快地方移民安置资金审计。三是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认真做好主坝与左副坝连接段变形修复处理工程和溢洪道弧门支铰轴更换工程验收工作。四是抓紧完成工程公司整改、管理制度修订发布、养老保险费用补缴等工作。

扩展阅读:

[新闻稿]会议新闻稿怎么写――详细知识

[新闻稿]会议新闻稿怎么写 一

作为一篇新闻稿,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时效性。一般来说都是在会议结束之后就开始着手撰文,如果拖了一两天,这篇新闻稿就失去了意义。

[新闻稿]会议新闻稿怎么写 二

一般会议新闻稿的标题,都是简明扼要地直接点题,比如某某部门召开什么会议之类的。如果有领导的讲话可以点题,也能作为主标题,副标题写上某某部门召开会议,两者都可以。

[新闻稿]会议新闻稿怎么写 三

开头都是写明时间、地点、与会人员,领导的职务一般都是要写上的,还有写上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要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还是开表彰大会,要开门见山。

[新闻稿]会议新闻稿怎么写 四

中间一段,可以写会议有几项议程,按照议程的顺序写明分别是什么具体内容。如果有某一项是最主要最核心的,就要写的详细一些。有领导做指示的,也要写在最后。

[新闻稿]会议新闻稿怎么写 五

科技会议新闻稿 篇6

4月29日8:15—18:00,应我校张诚老师邀请,973咨询组专家刘云圻研究员、长江特聘教授石高全教授、国家杰出青年韩艳春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占肖卫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闫东航研究院、国家杰出青年陈红征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 方俊锋研究院、中科院“百人计划” 耿延候研究员、中科院“百人计划”谢志元研究员等26位专家出席了在邵科馆二楼国际会议厅召开的此次会议。

上午8:15— 8:40,于邵科馆二楼举行了此次会议的开幕式,化工学院副院长张诚老师担任主持人,校长张立彬及省基金委致辞,校长张立彬希望借此次会议的契机能够加深同其他高校及科研院的沟通与深化互相合作,以此推进光电材料的蓬勃发展。

会议分别由耿延候教授、张诚教授、陈红征教授主持,刘云圻、韩艳春刁训刚、闫东航等八位教授、研究员进行了光电材料领域的学术报告并与观众进行了友好互动,大家点出了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器件研究的的现状以及以后的研究方向。

此次报告中,八位报告人分别就自己的研究做了简要介绍,他们所取得的科研硕果以及精彩的报告内容赢得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会议最后张诚教授介绍了我们工大光电材料领域研究的进展与接下来研究的方向,并同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层次交流。报告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就相关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积极地讨论和交流。此次讲座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他们作为科研工作的带头人对待科研的严谨态度。

中美会议新闻报道比较 篇7

本文以《人民日报》、《纽约时报》关于2010年“两会”的报道为研究对象, 并通过内容分析法对这些报道进行调查分析, 同时辅以个案分析, 以得出更准确的结论。综合《人民日报》、《纽约时报》“两会”期间的报道, 并以它们为例得出中美会议新闻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会议新闻报道主要以正面报道为主, 美国会议新闻则多以变动、反常和冲突为主要特色。回顾《人民日报》、《纽约时报》对中国2010年两会的报道, 同样的新闻事件, 在中美两国的主流媒体中却显现出了巨大的差异。《人民日报》通过新闻报道向大家树立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中国形象, 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较高声望。而在《纽约时报》的新闻报道中人们看到的中国却是负面问题多于正面成效, 忧患大于喜悦。比如对货币政策的报道, 《人民日报》在2010年3月14日的报道中说“人民币汇率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中基本稳定, 对世界经济复苏起了促进作用”。而在当天的《纽约时报》中则报道:“Tensions are rising over Chinese economic policy, and rightly so:China’s policy of keeping its currency, the renminbi, undervalued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drag on global economic recovery.” (中国货币政策压力增大, 这是毫无疑问的: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是保持人民币的汇率, 由于其被低估严重拖累了全球经济的复苏。)

我国会议新闻报道常常显露主观色彩, 美国会议新闻则避免主观评价, 重在表现, 少去叙述。《人民日报》在两会报道中较多采用了中国的语篇策略, 即直白地呈现自我的观点, 而《纽约时报》则隐匿地实现了自己的劝服意图。比如2010年3月4日《人民日报》的《喜看今朝更从容——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开幕侧记》一文中写道, “2009年, 人民政协谋发展、惠民生、促和谐, 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政协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针对性, 得到来自委员们的广泛认同”, 向受众展示了政协这一年来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而2010年3月7日《纽约时报》的《China Blames U.S.for Strained Relations》一文中写道:“Speaking to journalists at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China’s legislature, Mr.Yang did not say whether the visit had made progress toward better relations.He said Chinese officials had complainedthat American actions had violated the terms of communiques and a joint statement that the two nations issued when Mr.Obama visited Beijing last November[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的立法机关) 的记者招待会上, 杨先生并没有提及这次访问是否促进了两国关系的更好发展。他指出中国官员批评美国的行动违反了联合公报的条款和奥巴马先生去年11月访问北京时发表的联合声明], 用貌似客观的话语将自己的观点隐匿, 让受众自己得出结论。

从报道风格来看, 我国会议新闻比较模式化, 美国会议报道更讲究记叙结构层次的变化。中美媒体在会议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报道风格, 这种报道风格的形成与报道观念和报道思维有关。相对而言, 中国媒体的会议新闻报道比较程式化、模式化。这样的报道方式虽然注重维护了会议新闻报道事实的权威性、严谨性和公信力, 但是也会使得会议新闻的表现风格过于严肃, 读者感到缺乏亲和力。而美国媒体的会议报道更讲究记叙结构层次的变化, 有一定的幅度和活力。

美国媒体的会议报道主题比较突出, 在结构上层次感较强。比如, 《纽约时报》2010年3月7日的报道“BEIJING——The blame for friction in Chinese-United States relations does not lie with China, and it is up to the United States to take steps to repair the frayed ties, China’s foreign minister repeated Sunday…….After decades of comparatively quiet diplomacy, China has taken increasingly muscular stances in the past year on relation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on glob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matters.Many analysts say the shift is due not only to China’s sudden arrival as a global economic power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but also to domestic political issues.” (北京指责中美关系摩擦的原因不在于中国, 而取决于美国采取行动修复破损的关系, 中国外交部周日重申了这一点……在十年相对平缓的外交关系之后, 中国从去年开始在对美关系、全球经济、环境问题上采取了逐渐强硬的立场。许多分析家指出这种转变不仅仅是由于金融危机后中国突然成长为重要的全球经济力量, 而且也是由于内政问题的结果) 。全文在讲述中方态度之后通过专家解释来重申美国立场, 篇幅虽然不长, 但起伏跌宕, 错落有致。美国媒体极为重视导语的写作, 将公众最感兴趣的内容放在导语里, 以此抓住受众, 吸引受众继续读下去。除此之外, 他们还主张采取一定的技巧让报道变得更有可读性, 如在概述部分增加背景信息、解释性成分和幽默的元素使得会议新闻生动活泼起来。

从报道内容来看, 我国会议新闻报道内容比较全面, 美国会议新闻则只关注自己的报道主题。在报道内容方面, 中国媒体的会议新闻报道内容比较全面, 注重面面俱到, 因而缺乏侧重点, 主题不太突出;相比较而言, 美国媒体就善于选择比较新鲜、反常和对比性、冲突性较强的会议内容, 从某个侧面深入报道会议主题。

此外, 中国媒体在会议新闻的报道内容上常常单刀直入, 直接摘录讲话内容, 就事论事, 很少涉猎与会议内容、会议主题相关的背景信息;而美国媒体就相对注重会议背景信息, 在行文中不时插入与报道主题相关的会议背后的内容。他们认为, 受众想要的是新闻, 而不说明背景信息, 报道的信息就很可能不完整, 从而影响受众正确地解读新闻。比如《纽约时报》2010年3月10日的《China:Protester Is Sentenced》一文就采用的是这样的写法。

从词语具体运用来看, 我国会议新闻比较注重对形容词的使用, 美国会议新闻则多用动词来突出事实与动态。如对2010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报道, 中国媒体文章的结论部分运用了一些褒义形容词, 明确表现出肯定的立场与倾向。而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 绝少出现形容词的使用, 他们更多地要求运用动词来突出事实与动态。

通过对《人民日报》两会报道中高频用语的分析, 笔者发现以下词汇的出现次数较多:“高度评价”10次、“建设性”13次、“热烈”17次、“贡献”23次、“积极”111次。在用语风格上表现出激情昂扬、铿锵有力、严肃庄重等特征, 但用词多重复、少变化, 难免给人以单调、乏味之感。而《纽约时报》对此次两会的报道则多采用中性词, 一般不明显流露记者的意见, 而由读者自己去解读新闻文本的意义。例如记者对西藏问题进行评价时, 是用“mixed (混杂的) ”一词来进行描述, 并且在报道中多采用“say (说) ”与“claim (宣称) ”“blame (指责) ”等。

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作为中美主流媒体的代表, 以他们对2010年中国“两会”的报道为研究对象, 从报道数最、报道类型、报道内容、报道方式等方面对中美会议新闻的报道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媒体由于新闻价值观不同、报道立场不同、报道角度不同, 因此在会议新闻报道的篇幅、内容、结构、表现风格和语言习惯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就角度而言, 中国媒体习惯于从正面角度和官方视角进行会议报道, 美国媒体主要从负面或中性角度和平民化视角进行报道;就报道内容、结构而言, 中国媒体篇幅冗长、面面俱到, 以直线式结构为主, 美国媒体篇幅短小、主题集中, 以曲折起伏式结构为主;就表现风格和语言特色而言, 中国媒体庄重严肃, 以“硬新闻”式报道为主, 语言多间接转述, 多表述和概括, 表现力稍弱, 美国媒体以“硬新闻软化”式的报道为主, 语言生动形象, 多直接引用, 多解释和表现, 表现力较强。

参考文献

[1].张永红:《会议新闻的特点及评价误区》, 《军事记者》, 2010 (2) 。

[2].孟建、左玥:《改进会议报道:我国新闻改革亟须突破的一大瓶颈——兼论中西方会议新闻报道理念与实务的异同》, 《新闻传播》, 2009 (12) 。

[3].吕雷:《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特色研究》, 兰州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班主任会议新闻稿 篇8

蔡赴朝在工作报告中充分肯定了2015年及“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2015年全系统奋发有为,敢于担当,攻坚克难,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迈上了新台阶,为“十二五”画上了圆满句号。

围绕2016年工作和制定好“十三五”规划,蔡赴朝部署了8个方面工作。

第一,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巩固壮大宣传舆论主阵地。要做强正面宣传、发出正面强音,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切实加强媒体阵地建设。

第二,着眼于巩固“高原”、力攀“高峰”,推动文艺创作生产持续繁荣。要抓创作导向,坚决把住审查关、播映关、准入关,绝不给有害作品提供传播渠道。要抓精品力作,形成源源不断出精品的良好态势。要抓骨干人才培养,大力倡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追求德艺双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第三,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各项惠民工程的“升级版”。要在提质升级上下功夫、在补齐短板上下功夫、在标准化和规范化上下功夫,确保人民群众长期受益。

第四,加大全面深化改革力度,推动事业产业协调发展、做大做强,逐步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方向迈进。通过深化改革激发文化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新引擎,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水平。

第五,积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布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围绕“一带一路”战略,以提升国际话语权为目标,通过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打造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品牌。

第六,坚持高度政治意识、阵地意识、法治意识,一以贯之严格管理、改善服务。要把日常监管和集中治理、传统业务管理和新业务管理、立法与强化执法、“堵”和“疏”结合起来。

第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努力建设政治坚强、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从业队伍。

第八,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高水平制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规划,努力在下一个5年走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之路。

聂辰席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始终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切实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激发新动力、释放新活力;切实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国际意识,在全球视野中提高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在应对挑战、破解难题中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确保2016年各项工作及“十三五”规划制定工作落到实处、做出实效。

销售会议新闻稿 篇9

会议通过对经营情况的概述,对全年的营销活动作了回顾分析,并提出了20XX年度营销工作思路及营销计划。

20XX年,由于市场环境的突变加上宁波市区高星酒店明显的供大于求的现状,高星酒店均遭遇营业收入的大幅下滑。

20XX年,宁波市区高星酒店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

会议提出20XX年酒店要以中高端商务散客市场为主目标市场,以中端会议团队市场为基础市场,以婚宴市场为经营亮点,以旅行社市场为重要补充。

借助集团化营销的强大平台,继续优化与整合销售队伍,实施销售功能的细化与销售进程的管控,达到完善销售体制改革的目的。

同时在扎实推进客房、婚宴与宴会、餐饮散客等收益管理的基础上,认真研究酒店产品及服务的市场适应能力,创新经营思路,并采取更为稳健的客户关系维护策略,重点维护酒店大客户及潜力客户资源。

最后把握更多潜在的销售机会与市场热点,并且通过更多专业的第三方合作,获取市场份额更加稳定的本地客源市场及拥有更多消费潜力的异地客户资源。

会议新闻稿英文 篇10

当会长问道“你们有没有信心在英语俱乐部一直坚持下去,yes or no?”场下发出了整齐而坚定的回答“Yes!”当会长问道“告诉我们,你们行不行?”又一声“Yes!”,震撼全场。他们的回答就像英语俱乐部的口号“Open your mouth,Open your world”一样响亮。Just do it !只要你相信行,你就行!

接着各部门部长也依依为大家介绍了各部门的职责和基本情况,鼓励大家积极竞选干事,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会员们也都表示出了极大的赞同,也都愿意给自己一个机会,走出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第一步。我相信,他们会因为英语俱乐部而更加优秀,英语俱乐部也会因为他们更加强大。

班主任会议新闻稿 篇11

在当前的新闻报道中,会议新闻必不可少,但会议新闻的报道往往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滥、长、空、公式化”的报道模式。会议新闻报道过多过滥。一般性的工作会议报道、领导同志的一般性公务活动报道充斥版面、荧屏,造成新闻信息量小,编排单调,甚至有时会出现全天的新闻都是会议新闻的现象。而一遇时政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大家都去抢拍,打开电视、翻开报纸,随处可见,内容更是如出一辙。

会议新闻报道写得普遍过长。把领导讲话全盘托出,认为这样才能全面而准确地领会会议精神。结果胡子眉毛一把抓,通篇是政治概念、名词术语、标语口号,造成新闻不精,可视性差。

公式化现象严重。新闻报道之所以枯燥、乏味,最大的问题就是写法死板,千篇一律。拿会议新闻的报道为例,很多时候只是简单地把会议本身当作新闻的主体,通篇只围绕会议议程进行报道,哪些领导参加,谁谁讲话,指出的内容,强调了几点,报道完全变成了一种“八股”的格式,缺少新闻事实,缺乏新闻特色,更缺少新闻的独特性。

二、采取的对策

会议新闻报道出现的种种不良倾向,是新闻从业人员缺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表现。那么,如何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防止会议新闻报道的不良倾向,使会议新闻的报道更加鲜活和具有吸引力呢?笔者认为应该努力打破传统新闻报道的固有模式和套路,实现报道形式的创新,具体采取以下四种对策:

选准报道角度。画坛泰斗齐白石有句名言:“画人所不画,不画人所画。”报道会议新闻时,也应该借鉴这个道理,要另辟蹊径,出奇制胜。获得第三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消息《向劳模鞠一躬》就是记者参加一个安全生产表彰大会,他没有泛泛写会议安全生产方面的经验和典型,也没有大谈特谈领导的讲话,而是从领导做报告入手,抓住报告中的一个典型人物的典型情节,着重写领导为安全标兵鞠躬的新闻事实,选材独特,视野独到。

创新报道模式。获得中国新闻一等奖的消息《挤“水分”》是一篇新闻报道的佳作,它以独特的表现形式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稿件写的是全市经济汇报会,作者从市领导狠刹上报数字浮夸歪风,不讲情面,当面严肃批评汇报人的精彩片段。文章叙事全部用人物对话录音组成,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血肉丰富、个性突出、神态逼真的人物,正是这群人物的活动,才使得消息活了起来。把听众带到了会议的现场,使听众如临其境,真切感受到所发生的一切。

做到准确、具体。会议新闻是要告知人们客观事物的新变动,应该达到“出言明象”的效果;表述越清晰,其传播的效果越好,其价值就越高。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句话传递的信息是抽象笼统的,读者很自然会产生疑问: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不是确切时间,读者在读新闻的同时,还要自己计算哪一年改革开放;再有,“以来”指几年?“巨大进展”究竟是些什么?如果记者确实掌握具体材料,就应该把重要的令人信服的具体内容写出来。

增强可看性,增加影响力。要努力克服会议新闻报道中存在的诸多弊端,精办新闻栏目。具体地说,有关贴近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报道宜多,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普通性会议、动态性报道宜少;新闻稿件的撰写宜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报道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会议、活动宜长,甚至可以采取连续报道的方式,动态信息、娱乐性新闻宜短小精悍,使人一目了然;报道实效性强、新闻价值稍纵即逝的消息宜快,最好现场直播,报道长期性、政策性的东西则精雕细刻、深思熟虑、长期准备,慢节拍报道。把握好多少、大小、长短、快慢之间的关系和节拍,再将之合理分配,布局到每一日的新闻节目中,增强新闻节目的可看性和影响力,使新闻节目不流于呆板、平庸。

会议新闻报道的不良倾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低下而造成的。如果我们能有一支业务精、纪律严的记者队伍,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行新闻报道,就会克服会议新闻报道的不良倾向,通过对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与重要社会问题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与解读,给受众以理性的思考与启迪,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使其开阔视野,增加知识,以更加优秀的新闻作品为党和人民服务。

班主任会议新闻稿 篇12

在长期采编会议新闻的过程中, 笔者感到只有拓宽采编思路, 创新会议新闻报道形式, 才能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才能充分体现党的意志, 反映人民心声,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 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百姓视角关注 突出新闻要素

改进会议报道, 并不是不要会议报道, 而是要努力搞好会议报道。仔细探究、认真分析模式化的会议报道, 多数报道都不为群众喜欢, 其主要原因是报道中没有把应该引起人们注意的问题说出来。想吸引群众, 不仅要把会议中该说的东西说清楚, 还要努力挖掘会议蕴涵的丰富新闻资源和领导人活动中具有新闻价值的要素, 加以提炼。记者报道的着眼点是新闻, 报道重点是会议透露的新鲜消息, 报道目的是满足受众的需要。

要让受众接受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 必须从广大群众所关注的角度出发, 克服程式化、模式化的报道方式, 突出新闻要素。可以将会议和领导活动的精神与受众关心的热点社会问题结合起来, 选好角度, 找准切入点, 提高新闻的“含金量”。

增强新闻敏感性 捕捉新闻亮点

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 并不是削弱会议报道,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在强化会议报道。许多记者在报道会议新闻时, 一成不变, 毫无新意。其实, 会议里面有新闻, 而且, 一次会议里往往会有好多“新闻点”, 关键要看记者能否捕捉得到。

新闻要“新”, 会议新闻更不能偏离这个“新”字。会议中哪一点有新意, 就可以抓住这一点发新闻, 从而突破过去会议报道的陈旧格式, 使人耳目一新。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和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节目, 有许多新闻点是从会议、发布会里得到的, 如果记者没有创新意识, 没有较强的新闻敏感, 只是去写枯燥呆板的会议程序, 就不可能写出生动的新闻。

于细微处见精神, 关注生活中的细节, 往往能给记者带来“意外”的收获。比如在2009年3月23日召开的南阳市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 记者注意到市委书记没有像往常那样一板一眼照本宣科, 而是痛心疾首深入剖析了部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干部作风、执政基础方面存在的不足, 对干劲不足、玩劲较大、私心较重的党员干部提出严厉批评, 语重心长地告诫与会人员要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集中解决好这些突出问题。这一细节让记者灵机一动, 果断改变了原来会议报道的思路, 撰写出一篇《市委书记为南阳干部把脉痛斥阻碍科学发展的“四个不适应”》的稿件, 由于标题突出, 立意新颖, 播出后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得到领导和受众的一致好评。

改进写作形式方法 告别“会八股”

长期以来, 会议报道因袭旧例, 形成了一套呆板的模式, 似乎会议报道唯有新闻消息之体例, 而会议新闻似乎也有“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决定”, 再加上按职务高低排列会议参加者的名单, 如此造就了会议新闻八股。改进会议报道就要打破旧框框, 创造新形式。可以用多种多样的报道形式传播会议中的新信息:消息、通讯、侧记、会议花絮、人物专访、评论、答记者问, 还可以有现场报道、连线报道等。重大的会议, 更应该运用多种报道形式进行全方位的报道, 使听众喜闻乐见。

写法上要刻意求活, 恰如其分地运用具体形象的活材料和细节描写的手法, 把会议新闻写活, 给听众以鲜明的印象。同时还要从标题、内容、角度、制作等方面进行创新, 从固定模式中解放出来, 代之以活泼灵动的新鲜样式, 增强可听性和感染力。比如2009年10月16日举行的全市领导干部会议, 编辑为了在报道的标题中回避会议召开的提法, 作出了“振聋发聩斥歪风雷霆手段举新政”这样脍炙人口的标题。沿着这样的思路去努力, 会议新闻报道往往能收到“字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背景及时追踪 拓展新闻深度

大部分的会议报道都存在总结性和概括性, 现场的因素肯定不能满足受众的深层次需求, 只有运用背景资料来拓展新闻的深度, 才能使受众更直观、更系统地了解新闻事件, 从而满足受众的求知需求。直接撷取场内场外、会前会后的内容, 引发、保持受众的贴近感、兴趣点, 是做活会议背景新闻的一大法宝。保存资料, 合理运用资料也是许多媒体进行集中系列报道必不可少的工作。

会议材料大都有许多数字, 如“某某率”、“某某比”等, 成串数字的罗列令人头昏眼花, 非但记不住, 还会被数字弄得糊里糊涂, 更不要说从中了解到什么信息了。要避免会议背景材料中数字的堆砌和笼统, 把数字真正分解到老百姓容易弄清的事物对比换算上来。如把有些成倍增长的数字用人们常见的东西来换算, 这样既通俗易懂, 也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

善于采用会议人物访谈, 增强指导性和权威性。会议访谈报道从会议中心人物出发, 谈新闻事实、谈最新政策、谈精神领会, 可由此提供一些更鲜活的新闻事实。

及时开展会议追踪反馈报道。根据会议形成的精神、思路、工作要点去追踪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 例如会议上的领导讲话、提出重点、中心和即将开展的工作都可成为追踪报道、反馈报道的新闻由头。这样的报道使受众亲眼目睹会议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 也就因此而关注会议、关注媒体。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的通知。

[2].李雪慧:《从编辑视角探析会议报道的改进》。

[3].新华报业网:《改进会议报道需突破三种误区》。

最新工作会议新闻稿 篇13

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新闻稿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是企业永久、公开的记录的一部分,是品牌内容的重要资产。写起新闻稿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工作会议新闻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工作会议新闻稿1

3月29日,学校召开20xx年就业创业工作会议,副校长刘新民、曾庆良及学校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全体学生工作干部、20xx届毕业生代表参加了会议。学生工作处处长诸葛福民主持会议。

曾庆良对学校20xx年就业创业工作进行了总结。20xx届毕业生年底总体就业率较2016届稳中有升,再创新高。半数以上的毕业生通过签订就业协议方式就业,913人在世界500强单位工作;本科考研率28.85%,其中青岛校区本科考研率为30.82%,创历年新高,57.18%考研本科生被“双一流”高校录取;生物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考研率超过50%;67名毕业生通过国家基层就业项目就业,应征入伍105人,自主创业31人;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通过问卷调查,20xx届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适应性、满意度以及薪资待遇等方面,以及对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评价“满意度”显著提高;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各项能力及学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评价“满意度”也有大幅提高。

刘新民对20xx年就业创业工作进行了部署。第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就业市场的新机遇新动向需要密切关注。第二,提升理念,强化保障,夯实就业创业工作基础。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强化保障、真抓实干,打赢就业创业攻坚战。第三,加强教育,开拓市场,实施精准帮扶。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做好新型就业市场深度开拓,开展就业创业精准帮扶。第四,健全机制,强化监督,营造良好氛围。构建协同育人、齐抓共管的格局,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会议对材料学院等7个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外语学院等3个就业创业工作进步奖单位、卫雪等28名就业创业工作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王永君、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韩明臣、泰安校区(泰山科技学院)机电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张建中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最新工作会议新闻稿2

1月26日,我镇召开春节慰问专题部署工作会议,镇经服中心副主任、民政分管领导xx,全镇各村(社区)负责人及低保专管员共3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民政办负责人就我镇20xx年春节慰问方案,包括慰问对象、标准、工作要求及相关表格的上报时间节点分别作了详细说明和布置。

xx就做好春节慰问工作强调,各村(社区)要迅速制定方案,在镇春节慰问方案的基础上,详细制订本村(社区)的慰问方案;要认真细致排查,做到慰问对象不遗漏、不重复、不失误;要严肃资金发放,按照市镇两级规定的标准足额发放到慰问户手中,不得出现不发或擅自改变标准;要严格规范程序,所有慰问名单在村(居)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慰问金及慰问物资均需登记造册,并经本人或直系亲属签字,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据统计,今年我镇春节慰问共确定25类慰问对象,涉及12个部门,惠及8933户10813人,慰问资金总额为989.159万元,其中市出资391.639万元,镇出资574.12万元,村出资23.4万元。

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丰富社区居民业余生活,增进xx社区居民之间友谊,丰富社区居民业余生活,展示社区居民风采,xx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于2月7日下午14时举行“20xx年欢庆新春情满社区联欢会”,100余嘉宾参与到本次活动当中,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联欢会在xx民间曲艺社表演的粤曲《十八相送》中拉开序幕,十多位退休叔叔阿姨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领,将一首精彩的粤曲送给大家,唱出了新的一年新的气象;随后,由街舞小王子xx自编自演的街舞,轻快激情的舞蹈伴随着劲爆的音乐将活动带入小高潮;精彩节目不胜枚举,xx边境同志参演的小品《出入境常识和法律知识》、狮子会志愿者xx演唱《谢谢你的爱》、xx公园太极队伍表演《三十二式太极拳》等把联欢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太极队伍不仅表演精彩的太极拳,还带来了热闹有趣的双人恰恰舞,现场居民纷纷大拍手掌。

精彩的节目之余,xx边境同志还将亲手制作的各类精美礼品摆设义卖摊位,打算将所得款项捐赠xx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用作慈善用途。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最后,xx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三位社工以一曲《祝福你》作为压轴表演,以感谢居民朋友们一年来对中心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保持“乐善好施,仁爱乐民”的服务宗旨,把更多的期待留到明年,相信明年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最新工作会议新闻稿3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相关通知,创新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形式,提高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质量,大力推动我镇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5 月 6 日在xx小学召开了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研讨会,活动由镇教育局领导黄xx主持,全镇各中小学主管体育行政及骨干代表参加了会议。

活动首先观摩了xx小学充满活力的乒球操和丰富多彩的大课间展示,接着由张xx老师跟一中的黄xx老师进行了学校对大课间开展的经验介绍,并由镇教育局领导黄xx和镇文化站领导黄xx做出点评,对学校大课间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指导。最后由镇级领导总结前一段时间我镇体育工作的一些情况和对下一阶段体育工作的体育工作的安排。

会后各校的行政和老师都获益良多,为他们学校开展大课间指明了方向,为提高xx镇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质量步入了新起点。

最新工作会议新闻稿4

3月3日下午xx镇开展欢欢喜喜闹元宵活动,元宵节是中国传统团聚节日,过了元宵节中国春节才算结束。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从古到今,中国每个角落里都会闹元宵,xx镇也不另外采取丰富多彩表演来庆祝元宵,节目有:“花灯舞、广场舞、健身操、相声、小品、男生独唱”等多姿多彩的节目令人回味无穷,开怀大笑。

看,60多岁xx老人正声情并茂唱着《xx》,他那富有磁性男高音获得了观众热烈撑声。还有那柔美的舞姿,灿烂的笑容,让你感觉多么的青春和靓丽,让你想象不到那就是60多岁老年人在表演。

上一篇:一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计划下一篇:仰望星空 高二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