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鉴赏学习心得体会(选修课)(精选7篇)
美术鉴赏课走进大学校园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美术鉴赏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由于美学的复杂性,所以当时全世界对美的本质没有一个定论,而是众说纷纭„„其中“美是生活说” 是东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生活才是美的本质。“美是理念说” 是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物质感性世界不存在美或美的属性,美与某种超现实存在的神秘的非物质性的精神实体紧密相联,由于这种精神实体的注入或显现,才使客观事物成为美的。
以前认为美术只是单纯的绘画作品,比如像那些水墨画、水彩画、油画和素描等。直到上了美术鉴赏课,才知道这只是狭隘的理解;绘画、雕塑、工艺、建筑、书法、篆刻、设计、新媒体和摄影等类型是现下的主流分类。
美术是一种富有内涵,表现形式多样,意义深刻悠远的艺术形式。课堂上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学会了如何真正的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跟着老师的思路的见解,我不仅领略到了大作的美还领悟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
中国传统的美术,水墨特色明显,表现的淋漓尽致。线条流畅,追求“笔精墨妙”的艺术效果,讲究骨法用笔。这些都是对笔墨内涵的要求。徐悲鸿的《八骏图》在技法上,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体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厂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齐白石的《虾》栩栩如生,情趣盎然。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笔痕表现虾的结构和质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笔法描绘虾须和长臂钳,使纯墨色的结构里也有着丰富的意味,有着高妙的技巧。为表现出那种透视感,用虚实结合,简略得宜,似柔实刚,似断实连,直中有曲,乱小有序的线条,使纸上之虾看似在水中嬉戏游动,触须也像似动非动,力求深入表现它们的形神特征。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笔墨纷披,墨色浓淡干湿并用,苍茫简远,极富于变化。既形象地在现了富春山的秀丽外貌,又把其本质的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西方印象派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很多位大师,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其中莫奈的《睡莲》在看似随意轻松的笔触中却将光线的美感,水面上自然漂浮的睡莲的温柔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的《睡莲》色彩十分丰富,但是所有的颜色在画面中都是分外的柔和和均衡。仅仅是描绘莲花的颜色也是随着光线和环境的影响而色彩变化多端,让人虽不能一口断定是什么颜色的睡莲,但是却又觉得那些娇艳的睡莲就近在眼前。甚至是那些捉摸不透的笔触都好像在描绘着莫奈当时对池中睡莲的喜爱。湖中的倒影和湖面上的睡莲看似都是有色块堆砌而成,却疏密虚实相得益彰,让人一目了然却又回味无穷。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我喜欢他那绚烂的色彩,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
江南实验中学的黄校长在介绍他们学校的校本课程时, 特别谈到初中开设了跆拳道选修课, 跆拳道文化已经影响到学生的礼仪文化, 学生见到师长会深深的鞠个躬;杭州二中让每一个孩子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 让孩子在体育课中树立规则意识。充分体现了音体美课程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和审美能力以及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
杭州江南实验中学注重学生专长的发展和学校的学科特色建设, 开设了个性特长类课程和素质拓展类课程, 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条件, 使每个学生有可能自由地发展他的才能和爱好,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朱永新在《新教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怎样区别于别人, 一个人怎样做得更优秀, 个性是很重要的。个性张扬的人能在此基础上做到比较全面的发展。”
二、针对我校美术学科开设选修课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拓展美术课程, 开设各类美术选修课, 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 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提升校园艺术教育品质。
1.结合我校美术教师的专业特点和课程的可操作性, 在高一、二年级可开设鉴赏类、绘画类、书法类、设计类、工艺美术类、特长类专业类等课程, 可以由美术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选修课程, 也可以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开设有特色的选修课。
2. 选修课的内容设置要体现美术学科的可操作性的特点, 并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艺术表现能力、善于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学生普遍不具备专业基础, 因此教学内容设计要适应学生, 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每一课要设计针对性的美术活动, 有完整的作品呈现;在作业评价上以学生的创意和表达的含义上作为评价重点, 在绘画造型方面可适当降低要求。
3. 结合我校美术教育资源条件, 每门选修课程可尝试招收30 人左右, 由学生自由选择美术选修课程;由于美术选修课的开设需要大量的工具材料和固定的教学用具, 所以应当提供专门的美术工作室, 由学生走班进行选修学习。
4. 定期进行选修课程学生作品的汇报展, 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也能够促进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完善;并选择优秀
作品装裱布置在我校的教学楼内。
5. 美术选修课的开设也为特长生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使学生在选修课的学习中及早地发现自己的专长;我们美术组多年来把很多精力投入在特长生的训练中, 忽略了拓展美术课程, 忽略了培养整体高中生的艺术修养方面。
我认为在我校开设美术选修课程, 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本身, 选修课的开展首先要明确教学内容? 需要什么工具材料?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最后呈现什么样的作品?这都需要我们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教学设计, 其实, 对我们教师个人成长、专业发展也能够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
三、关于校园文化建设
1. 美术社团活动
组织美术社团活动的目的是活跃学校的学习氛围, 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通过社团活动既可以引导学生个性化、创造性的学习, 又可以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平台。08、09 年我在咱们学校团委工作, 曾组织学生绘制迎新晚会、运动会、演讲赛等主题海报, 这些活动都由学生独立完成,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 而且为学校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2. 校园画展
校园画展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是美术教育功能的一种立体呈现。我们走在四所名校的校园里除了感受江南的园林艺术之外, 我们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 楼道里、长廊里随处可见师生的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过去我们美术组也组织过迎新、五四、特长生汇报展, 但是没有把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很好的整理装裱, 这是我们需要进行学习和改进的,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应当逐步完善校园的美术作品展览, 为校园增添丰富的审美文化。
在此, 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 让我解读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获得了许多教育改革的信息, 也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我在今后的工作中, 要多学习先进经验, 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力争使自己做的更好!
摘要:2015年11月22日, 在沁源县教育局和沁源一中领导的统一组织下, 我有幸参加了赴上海、杭州的观摩学习活动, 上海闸北第八中学、建平中学、杭州二中、杭州江南实验中学这四所名校的校容校貌、办学特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使我感触颇深, 特别是在高中美术选修课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下面我结合美术学科从以下三方面谈谈这次考察学习的一点体会和一些想法。
关键词:个性,美术选修课,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伊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2004年版)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年.
摘要: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它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人文学科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它担负着社会功能的角色,体现出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美术鉴赏活动作为一种美术实践,能帮助我们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人文精神,具备情节美、生活美、意境美,这些作品塑造出的典型形象从不同角度叙述着感人的情节,给人以震撼、给人以感动、给人以思考,使人们从中得到美的启迪和感情的升华。
关键词:美术鉴赏,绘画,人文精神,建筑艺术,毕加索
大学美术鉴赏对提高我们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发展大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培养文明合格的下一代,具有重要的意义。艺术鉴赏目的在于提高我们审美境界,从而促进德、智、体、美、劳、生的全面发展,陶冶个人情操。通过大量地、广泛地鉴赏优秀艺术作品,美术鉴赏使我开阔了眼界,也使我领略到了美术领域的独特魅力。人类生活的世界是极其广阔的,生活内容无比丰富,但对每个儿人来讲,不管他如何见多识广,也不可能体验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然而,借助于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却可以使我们形象地接触到许多人生与经历远远不能涉及的广阔领域。
在美术鉴赏这门课程学习中,我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美的追求,毕加索作品的魅力是不可阻挡。“你自己就是个太阳,你腹中有着千道光芒。除此外则别无所有。” 毕加索对埃·泰蕾阿德所说的这句话正是他自己的写照。
与一生穷困潦倒的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他的耀眼光芒至今没有衰退。素描《基督祝福撒旦》,这幅素描反映了他内心的苦闷、矛盾与强烈的冲撞。毕加索踟蹰在巴塞罗那的街巷,流荡于各个咖啡馆之间,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对于他来说,对象已成为它自己本身。他对光不感兴趣,聚集全力表现改变了的形,让它以不同于外表世界的面目出现在观众面前,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
*土木*班
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1898年夏天,应好友之邀,毕加索去了帕利亚雷斯的乡下小住。在这个叫做奥尔塔的山村,他度过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八个月。毕加索此时对生活和生命本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创作了一幅名叫《阿拉贡人的风俗》的作品,并在马德里和马拉加的画展上再次获奖。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此外他的著名作品还有《格尔尼卡》、《海滩上奔跑的妇人》、《人生》、《梦》等等。
绘画美术与土木工程上的建筑,看似两个毫不相关的领域,却又是紧紧相依。然而 “绘画与建筑”的确要被一一拆解开来,才能比较看个清楚。概言之,联系绘画的确有助于建筑师理解诸如构图、画面空间层次、远近、色感、色差、对比。在这个意义上,当下的建筑初步教育仍然保留着一定额度的绘画教育。这种教育可以跟建筑有直接的关系,比如,建筑制图,配景,效果图,表达,也可以不太直接有关。练习一种节奏感,形式感。这个意义上,绘画和建筑的关系,一般性些,不那么一一对应,跟个体的设计关系也不太大。
从任何一种情形看,建筑和绘图都有着诸多的不解之缘。但,归根到底。建筑,不等于绘画。因此,把建筑和绘画彻底地或是大面积地重叠,在古代还不是个大问题。因为古代的绘画,也包括工艺,打铁,制作;而在今天,就是个大问题,因为如果建筑只满足于图纸,那它的命运可能还不如当代艺术。建筑之所以能够逃脱概念艺术的范畴,因为它几乎不可能只为了概念活着。一个画家可以画一幅别人看不懂的画,自己欣赏。但是,建筑首先或者说在城市里,一般不是为了概念才出现的。老百姓可以10年不看一幅画,却天天要住房子,要去商场,学校。这些被成为房子的东西,就是建筑的日常性的一面。它动用了好多的金钱,劳力,涉及到了政府和客户,需要考虑技术施工生态等诸多问题。这些东西,几乎绘画艺术都不太需要考虑。不是说建筑没有形而上学、没有其艺术的维度或是想象性。但是,建筑的形而上学从来不能离开墙体和屋顶独立活着。您管这叫建筑的羁绊也好,建筑的特殊性也好,还是建筑的物质性也好,建筑的确不会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独立的产品。
参考文献:
【1】 《中外美术鉴赏》 徐改,刘晨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08-01 【2】
《美术鉴赏》
李新平,成文光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9-07-01 【3】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班级:名字:
摘 要: 中国古代玉器是古老的中华文明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的美玉以其精美绝伦而饮誉于世,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丽遗产。古代玉器作为物质文化被应用于祭祀、礼仪、丧葬、装饰、医药等领域;作为精神文化,以玉喻德,为历代仁人君子所推崇。古代玉器在中国古老文明发展史中发挥了其他艺术品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意义,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古代;玉器;审美意义;文化内涵
中国的古代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不单单只是因为其具有的欣赏价值,更为重要的人们为其上升的文化内涵,并给予独特的审美意义。古代人民在创造玉器时不仅显现出了高超的技巧,而且表现出精巧的艺术构思和美的理想。玉的美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天然的美玉经过人工的再创造,更是锦上添花,美不胜收,每个时代的玉器都显现着特定的审美风尚,都是特定审美意识的结晶。
在世界艺术百花丛中亦独树一帜的玉器玉雕艺术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是一颗璀璨夺目的瑰宝,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古代人心目中,玉融天地之灵气,和日月之精华,具有温润洁净、晶莹剔透、精光内蕴、厚重不迁的美好自然属性。在漫长的人类生活实践过程中,玉又与“人性”相融合,成为君子“比德于玉”的对象,成为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
中国从迄今为止的考古成果来看,大约有一万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用玉最早、经验最丰富的国家,从审美的角度看,大量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段。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到商代晚期为第一时期,玉器作品凝结着对自然的崇拜、图腾的追求、祖先的尊敬和鬼神的敬畏等巫术文化因素,主要成为人们沟通天地、敬神祈福的法器,在玉器的造型、纹饰以及用玉的观念上都呈现出神秘朴拙的审美特色。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第二时段是——由周至汉,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期,儒家思想在百家争鸣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君子“比德于玉”,玉器除了继续承载着祭祀天地、敬神祈福的功能外,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含义的特殊物品,表达伦理教化观念和明辨人伦规范的重要物质载体。同时,对世界的认识把握也逐渐成熟化、系统化,这一时期的玉器制作愈加理性化、规范化。由于凝结着深厚、浓重的理性内容,玉器在审美倾向上体现出神圣、工整的审美特色。从魏晋时代至清末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第三时期。魏晋时代,玉器业进入低谷,但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一个大转变的时期,依然有其重要意义。魏晋时代,它在观念上和实践上打破了具有悠久历史的礼仪用玉传统,而儒道佛并重的隋唐时代则开启并确立了玉器的生活化方向。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宋元明清时代的商品、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其审美趣味日渐成为主流市民阶级也不断扩大,玉器呈现出大众化、世俗化的审美倾向,具有感性、世俗、自然的美学特点。
在文化内涵上,我们以玉器发展极好的汉代为例来进行讨论。
汉代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是一个国势强盛的时代。从汉墓出土的玉器来看,西汉早、中期数量多、质量好、艺术价值高,而西汉后期至东汉晚期数量较少,质量也较差。从造型纹饰方面来看,从春秋战国时代起,玉璧的制作特点发生明显变化,新玉器时代的玉璧多光素无纹,器型比较简单。商周时代的璧厚薄不均,形制也不规整,内外大都不够圆整。自春秋战国时起,璧则相当规整,并有蚕纹、谷纹、蒲纹、兽纹等,而汉代礼玉主要以璧、琮为主,这些礼仪用玉部分继承秦代及先秦的特点而在器类上趋于简化,璜琥更富有装饰意义,琮璋则几乎不见。汉代玉璧承战国玉璧发展起来,以其形制规整、做工精细、纹饰精美而代表了中国古代玉璧的最高成就。玉璧两面比较普遍地雕有密集的蒲纹和谷纹,并配以网纹、云纹等;有的在此基础上又在外缘加一周透雕的相互缠绕、均衡对称的龙凤螭虎等动物纹饰。这其中最主要的代表——玉舞人,汉代常见的一种玉佩饰,其形态逼真,极富动感。汉代玉器显示出很高的艺术成就,小饰件雕刻善于抓住动物的典型特征和特定情境下的神态,寥寥几刀,便意趣横生。玉器多用刀刻成,俗称“汉八刀”。
汉代玉器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完美的融合。从原始社会中走来,少有理性浸染而更多地保存了氏族社会的遗习和风尚的楚国是一个巫风炽烈的国度。汉代统治者大多是楚人,他们想象丰富、奇特、怪异,自成一系的地域文化,具有清新脱俗、自由浪漫的风格。其一方面崇敬的怀着继承中原文化的心理,又不可避免地使中原文化染上了楚文化的特色,并且使中原文化和楚文化融合起来。汉代的刻有蒲纹、谷纹的形制规整的玉璧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玉璧上透雕出优美飞动的龙凤形象,规整严谨之外又有飞扬流动的奇思异想,体现了汉代把深沉的理性精神和大胆的浪漫想象结合在一起的艺术精神。显示出楚文化的浪漫风采,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的汉代玉璧的镂雕、透雕技术则更富有装饰意味。楚文化特色最突出的玉器作品要数汉代意象着飞马足踏白云的“玉仙人奔马”,以单纯、夸张、整洁的风格体现出汉代艺术的飞扬、流动的艺术风貌,反映出深受黄老思想影响的汉人希望摆脱现实羁绊和羽化登仙的渴望。另外,形状怪异的玉辟邪、玉镇兽也都体现了楚人的丰富想象和浪漫情怀。可见,汉代玉器一方面继承了前代玉器的传统,另一方面在富有想象力的楚文化的影响下,使其造型和纹饰有着更为生动奇特、雄伟优美。
这学期我们开设了中分外美术史课程,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理解,了解到中西方灿烂、悠久且日益发展的美术史,有了一定的。
因为中西方的哲学观念不同,同时艺术的发展是要有哲学做指导的,所以中西方在艺术表达上产生一定的区别。西方人考虑问题理性的因素比较多,而中国的艺术人在考虑问题中以人的思想指导比较多.你可以看到,西方的美术作品追求的东西,以最为出名的,大家最熟知的文艺复兴时期为例,印象派的画家们是强调光的表现,是画家对光这种因素的主观和客观的科学分析.莫奈到了晚期甚至逐渐抛开对形的把握而疯狂的追求光的表现,比如他创作的以自家花园为题材的<莲花>系列.而反观中国的绘画,在国画中我们是看到的这种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和解剖是不多的.中国画强调意境,而意境则已经是纯粹的画家意识中东西了.直到国画大师黄宾弘开始,才逐渐的可以看到他在自己的绘画中开始借鉴西方的一些思想,进行一些方面的结合.但并不是中国的艺术落后于西方的观念,而在于根本的哲学理念不同.不同哲学指导所产生的艺术是不一样的,由于中国画家们的学习,从而中国艺术又进入新的阶段。
所以学习中外美术史这门课程让我获得一些体会,但这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部分,然我学的跟多、体会深刻的是一种属于自己的思维,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思维和观念,就是因为中西方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思维和观念作指导,所以都有属于自己的作画风格和技巧,不断的发展。就是因为这样所以中西方美术一直迄
第二:满足大学生的审美需要,提高和培养审美能力。在美术鉴赏课上,通过大量地、广泛地鉴赏优秀艺术作品,就会逐渐具有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了。这里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提高学生对美术意义的认识,培养我们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第三: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通过美术鉴赏对美和艺术增进理解,无疑对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四:帮助大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在这种鉴赏活动中,是美术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种种与他人产生共鸣的经历与感受,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并获得一种全新的洞察力。
第五:美术鉴赏可以娱情怡神,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性。通过鉴赏不仅使人视觉愉悦、心情舒畅,更在于美术作品都是通过点、线、面、色彩、空间、肌理等形式组成,所以画面上的节奏感、韵律感会对人的视觉产生影响,进而使人产生联想。因而,当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时,不管是遇见那些赏心悦目的写实作品,还是一些现代派艺术家的抽象作品,都会使我们获得一种喜悦与满足。对美术作品鉴赏的过程中,也更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热情与创造能力。
一、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在美术鉴赏教育中,学生接触到不同历史年代和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从美术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的材料,也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了解历史事件、社会生活、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人类复杂情感的材料。它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
通过欣赏,学生不仅获得了丰富的审美体验,而且加深了对原始人和原始社会生活的了解。
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欣赏是作品本身、画家的生活经历和社会背景等与欣赏者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情绪情感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美术欣赏过程根本上是欣赏者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美术作品就象一个启动器,它把欣赏者潜在的思维能力充分调动起来,而欣赏者则动员自身所有知识经验和个性情感来进行创造,使美术欣赏对象带上独特的个性和创造色彩。如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森林中的鸟》是一幅富有想象的抽象作品,学生在欣赏时创造习惯地表述了自己对这幅作品的理解。有的孩子说:“这幅画说的是沙滩上有个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看到一只小鸟叽叽喳喳叫,就投了一颗石子。”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和创作“变形的骡子”,他们对头、毛发、鼻子、身体、耳朵、四肢等进行了夸张和变形,变成了正方形、水桶形、星形、螺旋形、闹钟、水滴、叶子、磁铁、葫芦、杯子、字母和各种蔬菜的形状,有的还把五官移位或改变其距离。这种变形、挂帐联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需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它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对话等几个方面。无论是哪种对话,都要借助语言这一中介来实现。在整个对话过程中,学生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心感受,并希望将其表述出来。通过这种发自内心的、言之有物的表达,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表述的流畅、长句子的经常出现、各种词语特别是与情绪情感有关的词语的大量运用上,还表现在学生乐于表达,并能自然地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活动和日常交往之中。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中外美术鉴赏学习心得体会(选修课)】推荐阅读:
中外美术鉴赏期末论文06-22
中外美术史心得体会10-22
中外美术史话答案06-02
中外工艺美术史答案09-29
中外美术史复习_考研10-24
中外音乐鉴赏体会06-10
中外名曲鉴赏11-05
中外歌剧舞剧鉴赏09-24
中外教育史学习心得12-14
中外战争史心得体会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