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教学设计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蝈蝈教学设计(推荐12篇)

蝈蝈教学设计 篇1

1能领悟课文的内容,感悟课文故事蕴含的深意。

2能感受对话描写的精练优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对话描写的精美。

难点:推测蝈蝈不见了的真正原因。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1教师播放一段蝈蝈鸣叶的录音。

2激趣对话: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昆虫的叫声吗?(蝈蝈)这叫声是那么的清脆、响亮,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在生活中,你们听到过这种叫声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一段关于蝈蝈的故事吧。

板书课题。

3请同学们将课文自由地读一遍,注意读通顺。如果有不认识的字,或者有不理解的词,自己通过查字典弄明白,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二、再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

1浏览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弄清文章内容。

(1)理解第一段的内容,认识关在笼子里的蝈蝈的可怜与祈求的样子。

(2)了解第2~17段,知道蝈蝈从不叫到叫起来,到叫声使人厌烦的过程,从中悟出两个不满8岁的孩子针对蝈蝈的对话,对爷爷的影响。

(3)理解18~19段,推测蝈蝈不见了的真正原因。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课文内容。

三、细读课文,探究人物思想感情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体会蝈蝈在笼中的感受。

①引导学生理解叙写蝈蝈动作、神态的词语:不安地爬动、触须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吁唤、祈求。

②让学生从以上词语中,感悟蝈蝈关在笼中的感受,并相互交流,体验蝈蝈在笼中的不适应。

2学习第2~17段,把握课文具体内容。

(1)自主朗读第2~7段,从对话描写中感悟人物对蝈蝈不叫的原因的猜测。

(2)朗读第8~12段,感悟蝈蝈叫起来后,老人和小孩子的高兴劲。提醒学生理解又清脆又响亮得意手舞足蹈等词语,从中感悟人物的心情。

(3)朗读第13~17段,感受人物产生的厌烦情绪。重点理解人物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特别是两个孩子的议论所表达的情感。

3学习课文第18~19段,揣摩人物思想感情。

(1)读课文18~19段,想一想蝈蝈真的是逃走了吗?从哪个句子看出蝈蝈不是逃走的。引导学生讨论。

(2)自己交流:是谁放走了蝈蝈?他为什么要放走它?

四、回归全文,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话部分可以分角色朗读。

2提问学生:把蝈蝈关在笼子里,蝈蝈能否自由生活?放走笼中蝈蝈的人,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提升对课文思想感情的认识。

3组织学生讨论:在自己的生活中,你准备怎样对待小动物?善待小动物有什么意义。

五、作业设计

1自主抄写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蝈蝈教学设计 篇2

《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本文篇幅较短,却富有教育意义。课文还配有精美的插图,富有儿童情趣,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整篇课文不管从文字还是插图都给人以美的启迪。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知识少,处于学习的初始阶段,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在课上,他们思维活跃,好说、好动,但注意力不够集中,又不善分配。因此,教学方法要新颖、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三、课时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②认识本课7个田字格中的字,6个绿线内的字;③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蚂蚁的勤劳和蝈蝈的懒惰;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是通过朗读,理解蚂蚁的勤劳和蝈蝈的懒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媒体设计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选择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用图、文、声多种方式显示教学信息,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融为一体,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及时反馈信息,有效调控教学程序。

五、教法和学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直观的画面,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同时根据低年级阅读教学最基本的课堂培养目标,确定学习本课是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读中感知,读中悟情,读中培养语感。另外力求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去观察、体会,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

六、教学设计

1. 媒体激趣,导入课题

兴趣是学生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并不断探索的不竭动力。针对教材特点,我凭借多媒体的优势,先让学生倾听了蝈蝈的叫声,再展示蚂蚁和蝈蝈的图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第一课时,通过不同形式读生字词,先为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再通读课文,整体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每一次读书都有不同的读书要求,并创设读书情境,引导学生有兴趣地练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要求。

3. 创设情境,解决重难点

我让学生在充分观察画面的基础上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生动形象的画面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容易突破了难点。在解决这个难点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在讨论中,学生不但学会了阐述自己的观点,还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见解。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强化朗读训练。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化色彩的。指名朗读时,有的学生认为小蚂蚁们太热了,读时强调“满头大汗”;有的学生强调“有的……有的……”,因为小蚂蚁们搬粮食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强调“个个”,因为没有蚂蚁在偷懒……这充分体现出了学生读的自主性、独创性,融入了学生对语句内涵的切身体验和个性理解。

理解第一自然段要充分发挥教材的范例功能,强化创造性思维训练。“除了用背和拉的方法来搬,小蚂蚁还会用什么办法来搬粮食?”一句设问,激起千层浪。教师加大学生自由交流的时空,尽量多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办法和理由,同时师生共同评价,并且学生能用教师提供的句式练习说话。通过创造性思维训练,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了学生主体性发展。

教学第二自然段,可在第一自然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第二自然段讲几只蝈蝈笑蚂蚁是傻瓜,躲在大树下自由自在地乘凉。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观看图片积极探究。“蝈蝈们搬粮食了吗?蝈蝈们在干什么?”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可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自由朗读,自主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讨论、朗读,理解了蝈蝈的懒惰。我还利用教材,向学生提问:“蝈蝈是怎样笑蚂蚁的?”因为一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弱,我随即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话的句式:“蝈蝈们笑了,有的说:‘你们____________,真是傻瓜。’有的说:‘你们____________,真是______!’”学生通过自主交流,既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4. 拓展延伸

学习完第一、第二自然段后,让学生对蚂蚁和蝈蝈分别说一句话,进一步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5. 指导写字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篇3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演来感受蚂蚁的勤劳,蝈蝈的懒惰;品析重点词句,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教学过程:

一、品读夏天,行为对比中感受“勤”与“懒”

蚂蚁和蝈蝈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课件出示:夏日图)太阳公公火辣辣地照着大地,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小动物们能躲起来的都躲起来了,知了躲在树叶丛中一个劲儿地叫着:“热死了!热死了!”这时你就在火辣辣的太阳下,你觉得怎么样。天气这么热,蚂蚁和蝈蝈在干什么呢?读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去课文中找一找。

【设计意图】都说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便是读书声,通过指导,让学生感受火辣辣的太阳,读出天气的“热”。

蚂蚁:(课件出示:蚂蚁搬粮食图)蚂蚁在干什么?蚂蚁是怎样搬粮食的?出示句子: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指读;演读。谁来做搬粮食的蚂蚁?搬过粮食你感觉如何?看图,想一想,除了背和拉,小蚂蚁还用了什么办法搬粮食?蚂蚁们用了各种方法来搬粮食,注意这两个词“满头大汗”“个个”,你会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蚂蚁。指说。虽然天那么热,个个满头大汗,但是蚂蚁搬起粮食来还是那么起劲,真让我佩服哇,让我来夸夸他们。师读第一小节,指读,齐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具体情境、词语、句式来感悟,学生有了切身的体会,读起来才能更投入,更到位。

蝈蝈:多么聪明勤劳的小蚂蚁呀!正当蚂蚁干得满头大汗的时候,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他们是谁?(课件出示:夏日蝈蝈图)瞧,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一个个多会享受呀!课件出示: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师读。他们为什么要躲在大树下呢?指说。理解“自由自在”。谁来做自由自在的蝈蝈,读读蝈蝈的表现。蝈蝈自由自在地乘凉,看到蚂蚁在劳动是怎么做的?出示句子: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指名读。 蝈蝈为什么要取笑他们呢?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蝈蝈。指说。夏天时,蝈蝈和蚂蚁的表现是多么的不同啊!男、女生分组读。用“有的……有的……”说话。

【设计意图】教学中,抓住重点的词语“满头大汗”和“自由自在”,通过两种动物的不同表现,使学生在感情朗读时找到了依据,读得很有兴趣,读得融会贯通,并能将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另外,通过对比蚂蚁和蝈蝈的不同表现,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为写作教学打下基础。

二、品读冬天,结果对比中感受“乐”与“苦”

蚂蚁和蝈蝈各自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夏天,紧接着秋天过去了,转眼间冬天来了,(播放风声)你听到什么?你觉得怎么样?

蚂蚁:这么冷的天,蚂蚁和蝈蝈生活得怎么样?我们先到蚂蚁的家里去看看吧。(课件出示:蚂蚁过冬图)。说说蚂蚁的活动。你就是小蚂蚁,你现在觉得怎么样?你的心情怎么样?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安心过冬,饿了就吃,无忧无虑,真开心哪,谁来高兴地读一读?指名读。

蝈蝈:此时此刻蝈蝈在干什么呢?看图说一说。你就是这只快要饿晕的蝈蝈,你现在还会笑蚂蚁是傻瓜吗?你会说什么呢?这时候蝈蝈和蚂蚁的生活是多么的不一样啊!指读第三小节。

【设计意图】再次对比,是对之前蚂蚁和蝈蝈不同表现的后果进行对比,两种动物的不同结局,让学生体会到勤劳的人不是“傻瓜”,懒惰的人一定会尝到生活的“苦”。

三、总结

夏天,蝈蝈只顾乘凉,唱歌,睡觉,根本不去想冬天怎么过,结果冬天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这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蚂蚁在夏天很热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冬天的事情,准备过冬的粮食,事先有了准备,所以到了冬天就不会挨饿,这就是“有备无患,防患未然”。学到这里你想对蚂蚁和蝈蝈说些什么?指生说。对了,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我们都要像蚂蚁一样勤劳,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让我们一起送一首歌给蚂蚁吧。放《劳动最光荣》。

【设计意图】读了蚂蚁和蝈蝈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勤劳的蚂蚁尝到了甜头,而懒惰的蝈蝈却尝到了苦处。此时,学生感情得到了升华,体会到“只有辛勤劳动,才有幸福生活”。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篇4

1、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领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妙处。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

2、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清字词的读音及含义,解决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

2、捕捉第一印象,找出本文最吸引你的地方。

一、导语:

1、 学生猜谜:(课件展示)谜一:“小小诸葛亮,稳坐中军帐;布下八卦阵,捉拿飞来将。”谜二:“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谜三:“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身安,别看胆小又怕事,要论寿命大无边。”

大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把谜底给猜出来的呢?

(引导得出结论:根据谜语中讲的特点以及自己平时的观察)

对,介绍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今天,我们来学习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绿色蝈蝈》,看看他是如何发现蝈蝈特点的,他又是如何来介绍蝈蝈这些特点的。

2、板书课题:绿色蝈蝈 (法)法布尔

3、提问: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作者法布尔的情况和大家进行交流?学生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法布尔以生花妙笔写成《昆虫记》,誉满全球,这部巨著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这部巨著所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妙不可言的、惊人的灵性。

《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法布尔以生花妙笔写成《昆虫记》,誉满全球,这部巨著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昆虫记》作者被当时法国与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文学界尊称他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昆虫记》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出版。他被誉为“昆虫诗人”,我国也翻译出版了他的大量作品。

二、师生朗读全文。

三、整体感知。

问: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四、教学具体过程。

1、学生找出文章中最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师:同学们都读了课文,课前老师也让大家预习了文章,请同学们根据你们的最初印象,说说这篇文章最让你们感兴趣的地方是什么?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篇5

①速读课文,概述文章内容;

②体味文中美词佳句,试分析作用;

③掌握小品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和写作技巧。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文章内容,并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

教师可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通过课件,制作出有关昆虫,特别是蝈蝈的动画形象,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布置学生课下认真进行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一种自己最熟悉的小动物。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文导入 激发兴趣:

同学们,还记得清代文学家沈复曾在《童趣》这篇文章中说:“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吗?也许你的细心让你看到蚂蚁搬家时的团结;也许你的留意让你识破了萤火虫的奥秘;也许你的慧眼让你发现了蝴蝶的美丽……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会感觉到生活的乐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笔下的绿色蝈蝈。

(二)了解作者 掌握常识

法布尔与《昆虫记》

1823年12月22日 ,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童年时代就迷上了户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在他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1880年他用积攒的一小笔钱,在乡间小镇塞里尼昂附近购得一处坐落在生荒地上的老旧民宅,进一步研究活虫子的计划即将变成现实。他精神舒畅,用当地普罗斯旺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年复一年,他守着心爱的荒石园,开足生命的马力,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他就是这样,孤独、欢欣、清苦、平静地度过了35年余生。

《昆虫记》主体内容集中在昆虫学问题上,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若干解决理论问题的议论,以及少量带科普知识性的文字。19法布尔在全十卷精装本《昆虫记》的出版序言中说:“非常遗憾,如今我被迫中断了这些研究。要知道从事这些研究是我一生得到的惟一仅有的安慰。阅尽大千世界,自知虫类是其最多姿多彩者中之一群。即使能让我再获得些许气力,甚至有可能再获得几次长寿人生,我也做不到彻底认清虫类的益趣。”

1915年11月的一天,这位以昆虫为琴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逝世。

(三)读准字音 理解词语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喧嚣xiāo劫jié掠 静谧mì 吮shǔn吸

喑yīn哑yǎ 篡cuàn夺鸟喙huì 莴wō苣jù

狩shòu猎嗉囊sù 螽zhōng斯 下颚è

(2)解释下列词语: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静谧:安静。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窸窣:象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和权力)。

惊慌失措:害怕慌张得不知道该怎么办。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悬殊:相差很远。

酷爱:非常爱好。

贪婪:贪得无厌(含贬义)。

和睦:相处融洽友爱。

妒忌: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四)整体感知 领悟内容

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a.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b.作者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c、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d、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些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以上要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并及时点拨指导。

掌握学法 指点迷津

找中心句 抓关键词句。

圈点勾画、批注。

教师点拨:

蝈蝈的外形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就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出示板书:

绿色蝈蝈法布尔

(科学小品文)

绿

色 外形:漂亮、嫩绿、苗条、匀称 拟人、比喻

蝈 ( 生动 形象)

蝈 习性:叫声—柔和,食性—杂食

(五)合作探究 感悟赏析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说明方法、文体特征。学生依据问题组,自由质疑。 师生在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教师可总结指导。

1.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句子、词语?为什么?

请同学们用我喜欢句子(段落、词语 ),是因为 的句式来表达。

注意方法 形成规律

比喻句的赏析: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拟人句的赏析:该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的××特性,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对比句的赏析:该句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的××特性。

(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因为它能给人以形象生动的感受;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2、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加以说明。

教师点拨: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举例略)

3、比较阅读,感悟文本特征

将本文与《辞海》中对蝈蝈的解释相比较,找出其语言上的不同点。

教师点拨:

生动传神的语言(文中大量使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亲切自然,富有吸引力)

(六)取长补短 完善自我

归纳小品文的一般写法。

教师点拨:

抓住事物特征

善于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

(七)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

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对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写一段话。

(八)布置作业 复习巩固

a.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节选本。

b.以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为内容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抓住动物的特征,字数在500字左右。

(九)课堂小结 教师寄语

热爱自然、用心观察

珍爱生命、保护动物

刻苦勤奋、勇于探索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满头大汗、自由自在等成语;图文结合,进行“有的„„有的„„”的句式训练,训练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演来感受蚂蚁的勤劳,蝈蝈的懒惰;品析重点词句,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教学过程:

一、品读夏天,行为对比中感受“勤”与“懒”

蚂蚁和蝈蝈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课件出示:夏日图)太阳公公火辣辣地照着大地,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小动物们能躲起来的都躲起来了,知了躲在树叶丛中一个劲儿地叫着:“热死了!热死了!”这时你就在火辣辣的太阳下,你觉得怎么样。天气这么热,蚂蚁和蝈蝈在干什么呢?读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去课文中找一找。

【设计意图】都说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便是读书声,通过指导,让学生感受火辣辣的太阳,读出天气的“热”。

蚂蚁:(课件出示:蚂蚁搬粮食图)蚂蚁在干什么?蚂蚁是怎样搬粮食的?出示句子: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指读;演读。谁来做搬粮食的蚂蚁?搬过粮食你感觉如何?看图,想一想,除了背和拉,小蚂蚁还用了什么办法搬粮食?蚂蚁们用了各种方法来搬粮食,注意这两个词“满头大汗”“个个”,你会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蚂蚁。指说。虽然天那么热,个个满头大汗,但是蚂蚁搬起粮食来还是那么起劲,真让我佩服哇,让我来夸夸他们。师读第一小节,指读,齐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具体情境、词语、句式来感悟,学生有了切身的体会,读起来才能更投入,更到位。

蝈蝈:多么聪明勤劳的小蚂蚁呀!正当蚂蚁干得满头大汗的时候,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他们是谁?(课件出示:夏日蝈蝈图)瞧,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一个个多会享受呀!课件出示: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师读。他们为什么要躲在大树下呢?指说。理解“自由自在”。谁来做自由自在的蝈蝈,读读蝈蝈的表现。蝈蝈自由自在地乘凉,看到蚂蚁在劳动是怎么做的?出示句子: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指名读。蝈蝈为什么要取笑他们呢?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蝈蝈。指说。夏天时,蝈蝈和蚂蚁的表现是多么的不同啊!男、女生分组读。用“有的„„有的„„”说话。

【设计意图】教学中,抓住重点的词语“满头大汗”和“自由自在”,通过两种动物的不同表现,使学生在感情朗读时找到了依据,读得很有兴趣,读得融会贯通,并能将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另外,通过对比蚂蚁和蝈蝈的不同表现,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为写作教学打下基础。

二、品读冬天,结果对比中感受“乐”与“苦”

蚂蚁和蝈蝈各自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夏天,紧接着秋天过去了,转眼间冬天来了,(播放风声)你听到什么?你觉得怎么样?

蚂蚁:这么冷的天,蚂蚁和蝈蝈生活得怎么样?我们先到蚂蚁的家里去看看吧。(课件出示:蚂蚁过冬图)。说说蚂蚁的活动。你就是小蚂蚁,你现在觉得怎么样?你的心情怎么样?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安心过冬,饿了就吃,无忧无虑,真开心哪,谁来高兴地读一读?指名读。

蝈蝈:此时此刻蝈蝈在干什么呢?看图说一说。你就是这只快要饿晕的蝈蝈,你现在还会笑蚂蚁是傻瓜吗?你会说什么呢?这时候蝈蝈和蚂蚁的生活是多么的不一样啊!指读第三小节。

【设计意图】再次对比,是对之前蚂蚁和蝈蝈不同表现的后果进行对比,两种动物的不同结局,让学生体会到勤劳的人不是“傻瓜”,懒惰的人一定会尝到生活的“苦”。

三、总结

夏天,蝈蝈只顾乘凉,唱歌,睡觉,根本不去想冬天怎么过,结果冬天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这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蚂蚁在夏天很热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冬天的事情,准备过冬的粮食,事先有了准备,所以到了冬天就不会挨饿,这就是“有备无患,防患未然”。学到这里你想对蚂蚁和蝈蝈说些什么?指生说。对了,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我们都要像蚂蚁一样勤劳,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让我们一起送一首歌给蚂蚁吧。放《劳动最光荣》。

【设计意图】读了蚂蚁和蝈蝈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勤劳的蚂蚁尝到了甜头,而懒惰的蝈蝈却尝到了苦处。此时,学生感情得到了升华,体会到“只有辛勤劳动,才有幸福生活”。

老人情缘蝈蝈笼 篇7

情缘蝈蝈笼

年轻的时候,刘金玉刚好碰到上山下乡运动,怎么在寂静的乡下寻找生活的乐趣?在草丛中吟唱的蝈蝈吸引了刘金玉的注意。“我觉得蝈蝈挺有意思,叫声悦耳动听,就去捉蝈蝈玩。”捉到了蝈蝈,难题也跟着来了,这蝈蝈养在哪里?喜欢琢磨的刘金玉就想,能不能给蝈蝈编个笼子呢?刘金玉就在田间地头寻找编蝈蝈笼的材料。

刘金玉发现地里的野高粱秆子非常好用,是做蝈蝈笼的上好材料。光滑细腻的高粱秆做成蝈蝈笼的轮廓,高粱秆外面包裹一层坚硬的皮,俗称“席席糜”,被用来做成蝈蝈笼外面的米字窗。

如果说年轻时是牛刀小试的话,退休后的刘金玉玩起蝈蝈和蝈蝈笼来便如鱼得水。“单个的小蝈蝈笼,一般一个小时就能做好,像这种五六个蝈蝈笼叠加在一起的‘五子登科’,一天功夫就成,不过那些宫殿、民居就要近一个月功夫了,越复杂就越花时间。”

独特的编制技艺

刘金玉说:“做蝈蝈笼,没有双巧手是不成的,每个手指头都是顶梁柱,少一个都不成。”高粱秆、小刀、糜糜席,在刘金玉的手下旋转翻飞、变幻出各式各样、种类不一的蝈蝈笼子。单个的四方笼、蝈蝈公寓、提篮式的连体笼,还有南方的小竹楼、北方的民居和宫殿、长廊等。

刘金玉的蝈蝈笼,奇在一个巧字,妙在一个绝字。“我做的蝈蝈笼,从来都不用绳子、铁丝捆绑,都是利用传统木匠手艺中的榫卯结构锲合在一起,摔都摔不烂,结实、美观、大方、实用。”对自己的手艺,刘金玉很自信。

蝈蝈笼做得久了,刘金玉就想能不能做出点不一样的。对于中国传统的古建筑,刘金玉一直情有独钟,尝试着将中国古建筑的神韵用到自己的编制技巧中。“中国的古建筑,飞檐和斗拱最具特色,也最难捉摸。”刘金玉翻出一张黄鹤楼的照片,“这些檐角都是往上翘起来的,还有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呈弓形的承重结构和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构思奇巧,很不好做。”除了做宫殿,窗子的设计刘金玉也费了不少心思。米字窗、瘦字窗、万字窗,花样多、构思巧、相互构建要和在一起,古香古色、古朴而富有生机。

而制作这些宫殿的材料:高粱秆,也是刘金玉花心思搜集的。“农民有个习惯,就是高粱熟了以后只掐穗儿,秆儿还留在地里。”对于农民的习性,刘金玉颇为熟稔。等别人掐了穗后,他就去地里回收秆儿。

彷徨中的蝈蝈笼

“目前这个东西还是处于欣赏、展览阶段,上次民间艺术展览节,我就做了套城隍庙的作品送了过去。山门、牌坊、城隍出行小轿、大殿、小后楼,还有农家小院的栅栏门,都有。”长期沉浸在蝈蝈笼和古建筑的世界里,老刘身心愉悦、开朗健康。

“做蝈蝈笼需要心细、手巧,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下苦功是做不成的。”刘金玉说。对于刘金玉的手艺,不少亲朋好友也很是欣赏。

除了做蝈蝈笼,养蝈蝈、捉蝈蝈也是刘金玉的一大爱好。每年夏天,刘金玉都会骑上自己那辆旧自行车到田间地头去找蝈蝈。“这东西也不好找,尤其现在城市化了,我有时得骑车跑上二三十里地。”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篇8

内容分析: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蚂蚁冒着炎夏烈日搬运粮食,蝈蝈则乘凉、唱歌、睡觉,待到严冬来临时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的对比。深刻揭示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的道理,富有教育意义。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2)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什么冬天蚂蚁能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而蝈蝈却又冷又饿。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读为主,媒体为辅,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展开想象,理解内容,体会主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好逸恶劳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养成勤劳朴实,脚踏实地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1、通过读来感受蚂蚁的勤劳和蝈蝈的懒惰;

2、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教学难点

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教学用具

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谜语导入: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那我出谜语你来猜,看谁最聪明。请听第一个: “远看芝麻满地,近看黑马运米,不怕山高路远,都要运到家里。”你们谁来猜?(抽生答,真聪明!师出示贴:蚂蚁图片)接着听!“腿长胳膊短,眉毛盖住眼,有人不吭声,无人大声喊”说的又是谁呀?(我看小朋友们一个比一个聪明,大家一起说。出示图片贴:蝈蝈图片)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童话王国,看看在那里蚂蚁和蝈蝈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和)生齐读课题。

学习第一自然段。

童话列车开得真快,一眨眼的工夫咱们就已经来到了童话王国。(出示课件1)瞧,太阳公公火辣辣地照着大地,一丝风也没有,树上的知了一个劲的叫着,热呀热呀,这是什么季节呀?生:(夏天)夏天你最大的感觉是什么呀?生:(热)

是啊,夏天真热。在这么热的天气里,蚂蚁和蝈蝈们都在做什么呀?请小朋友自由朗读课文,去找一找答案!生(自由读)。

谁来告诉大家,蚂蚁在做什么?(生答:一群蚂蚁在搬粮食。)大家一起读一读,齐读。

那蚂蚁是怎么搬粮食的呀?(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课件2的文字飞入)的确,蚂蚁长的那么小,但它搬的粮食却又大又重,你看,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请大家带着感情读这句话。

那你们觉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蚂蚁呀?(生:勤)(板书:勤劳)

这么勤劳的蚂蚁,谁愿意来夸一夸它们,赞美一下它们?

(生:辛苦 爱劳动等)

说的太好了,夏天这么热,可蚂蚁不怕苦,也不怕累,多么勤劳啊!谁再来读一读这一段?

(抽生读2-3人,)这么多的同学都想读,那我们就来比一比,这边的同学先来,读得真有感情,这边的同学能不能超过他们?(能)一起来!大家一定体会到了干活的艰辛。那我们一起再读一遍。(齐读)

学习第二自然段。

夏天,蚂蚁在烈日下搬粮食,而那几只蝈蝈呢?(出示课件4蝈蝈图)他们在干什么呢?(生答,然后飞入: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谁来读?谁再来?

你觉得这是几只怎么样的蝈蝈呀?(生:懒惰)板书:(懒)

这几只懒惰的蝈蝈还会笑话别人呢!你看,它是怎么笑话蚂蚁的啊?谁来读读。(个别读)想一想蝈蝈们在笑话蚂蚁的时候会说些什么?(生各抒己见)

师:蚂蚁这么勤劳,蝈蝈为什么要笑话他们呢?(生答)

说的太精彩了,那我们再来读课文,把蚂蚁的勤劳和蝈蝈的洋洋得意表现出来。(生读,男女生赛读)很好,那你会用“有的„有的„”说话吗?(出示课件)生练习说话。

学习第三自然段。

时间过的真快,(出示课件5冬天的图片)不知不觉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一起读。这时蚂蚁和蝈蝈分别在干什么呢?我们先到蚂蚁的家去看看(出示课件6蚂蚁图)

观察一下:蚂蚁在做什么呢?(生: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谁能读一读课文中蚂蚁过冬这句话?(生读)

蚂蚁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是什么感觉呀?(生:舒服等)

那蝈蝈呢?他们怎么样了?(出示课件7: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你们看,这只蝈蝈张着嘴巴在大哭,它会说些什么呢?

(生:好冷啊,真饿啊!)

(生:冬天赶快过去吧,夏天我也要搬粮食了。)

还有一只蝈蝈低着头好像在想什么,它会想什么呢?

(生:这么冷,这么饿,我想跟蚂蚁借点粮食吃,不过,多不好意思啊。)

(生:唉,夏天时,我还笑话蚂蚁搬粮食呢。看它们现在多好,哪像我们又冷又饿。)

还有一只蝈蝈有气无力地趴在地上,它怎么了?

(生:可能已经冻死了,饿死了。)

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为什么蚂蚁现在可以舒服过冬,而蝈蝈们变成这个样子了呢?

(生答:蚂蚁勤劳,蝈蝈懒惰)(师相机飞入勤劳,懒惰)

说明只有————,才有————。(生答师点文字飞入)(生齐读,师相机板书:辛勤劳动

幸福生活)

表演

好,我们再来美美地齐读课文,(生读)大家读的很好,表演一下会更精彩,请大家戴上自己的头饰一起来表演!(生戴头饰表演)

续编故事(出示课件)

那转眼间,第二年的夏天又到了,太阳仍然火辣辣地烤着,一只老蝈蝈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讨论今年夏天怎么做,如果你就是蝈蝈,你打算怎么做?小组试着编一编。

课外延伸(出示课件)

蝈蝈们都知道要像蚂蚁一样勤劳,那我们小朋友也要做个勤劳的孩子,生活中你们是怎样做的?

在《劳动最光荣》的歌声中结课。

附板书:

蚂蚁图片

饱 和

蝈蝈图片

饿 辛勤劳动,幸福生活

附课堂练习

你来说一说:

1、今天我们组值日,同学们有的———,有的————,个个干得可起劲了!

2、六一节到了,小朋友们有的————,有的————,真———

3、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有的————,有的————,多么————!

你来编一编:

转眼间,第二年的夏天又到了,太阳仍然火辣辣地烤着,一只老蝈蝈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讨论今年夏天怎么做,如果你就是蝈蝈,你打算怎么做?小组试着编一编。

附课后延伸

蝈们都知道要像蚂蚁一样勤劳,那我们小朋友也要做个勤劳的孩子,生活中你们是怎样做的呢?

附课后反思

一、采用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时我充分运用形象直观的图片,加以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比如夏天蚂蚁辛勤地搬粮食,蝈蝈自由自在地玩乐;冬天蚂蚁们在洞里安然过冬,蝈蝈们又冷又饿,下场悲惨等等,都已图片示之,帮助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加工,使学生的感情与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相合,去感受、去意会,进而在读出感觉的基础上,读出感情,让他们在读中感悟,又反过来以悟促读,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感。

二、营造读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指导学生理解蚂蚁是怎样搬粮食时,首先请学生自读课文,说说小蚂蚁怎样搬粮食?再出示句子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请学生观察画面上的,边读边指出画面上蚂蚁的背、拉动作。再让学生边做小蚂蚁搬粮食的动作边读句子。在学生反复练读的基础上,给一部分学生戴上了蚂蚁的头饰,请他们上台来学一学,演一演小蚂蚁搬粮食的样子。学生进行表演体会,情境丰富而逼真,使第一感知获得了鲜明的印象,把握住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有机突了破教学重点。通过自己的主体体验,学生感受到在炎热的夏天,蚂蚁搬着重重的粮食非常辛苦,加深了对作品语言的理解,深受作品的感染,对勤劳的蚂蚁们发出由衷的赞扬。从而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三、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在读好文本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说话训练。本课,我充分利用句式“有的„„有的„„”进行说话,创设和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大胆发言,主动说话。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是比较活跃的,但是组织语言的能力不强。这时,利用课文插图指导说话,蚂蚁们除了拉、背,还有的蚂蚁在怎样搬粮食?学生在图片的引导下,能够合理的想象,流利地说出话来。另外,针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我设计了“第二年的夏天到了,你是蝈蝈,你打算怎样做?”充分调动了学生说话的能力,让他们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水平,又和文本紧密结合,一举两得。

四、启发想象,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在教学中,我利用教材中的想象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如课文中“蝈蝈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只是一语带过,没有具体描述,我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充实了蝈蝈的话语,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又大大调动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篇9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点

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大家熟悉的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放课件)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看看它是谁?(看课件)

今天,咱们就来读一读蚂蚁和蝈蝈的故事。(板课题)

二、初读课文

了解课文大意。

三、精读课文

1、孩子们,夏天到了,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知了在不停地叫着,你感觉天气怎么样?指导读第一句话。

2、这么热的天,小蚂蚁在干什么呢?板:搬粮食。它们是怎么搬的呢?(看课件)看了蚂蚁搬粮食的情景后有什么感觉?试着读一读。指导读出蚂蚁辛勤劳动的情景。抽生读。

3、蚂蚁在太阳下搬粮食,正好几只蝈蝈看到了,它们是什么反应?会怎么想呢?

它们是这样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大家看(放课件)蝈蝈们在干些什么呢?板:乘凉。你觉得蝈蝈们过得怎么样?指导读出蝈蝈自由自在的情景。

4、蚂蚁和蝈蝈在夏天的表现是这么不同,那究竟结果怎么样呢?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冬天到了,你们听,是什么声音?放课件,听了有什么感觉?指导读。

5、这么冷的天,蚂蚁和蝈蝈在干什么呢?我们先到蚂蚁家去看一看。(放课件)蚂蚁在干什么?可能会说些什么?你觉得这时候的蚂蚁过得怎么样?板:幸福。指导读出蚂蚁过冬舒服的情景。

6、蝈蝈又在哪里呢?(放课件)它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这时的蝈蝈过得怎么样?板:又冷又饿。读出蝈蝈又冷又饿的情景。

7、孩子们,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

看来,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出示灯片,师读。

四、发散思维

第二年夏天又到了,太阳仍然火辣辣地烤着大地,假如这些蝈蝈还活着,它们会干些什么呢?

五、背诵

这个故事真有意思,大家愿意把它记在脑子里吗?那就来比比,谁记得最快,也可以试着把它讲下来。

六、总结思想教育

故事读完了,你喜欢蚂蚁还是蝈蝈,为什么?

胖蝈蝈儿减肥 篇10

草cǎo丛cónɡ里li, 一yì 只zhī胖pànɡ 蝈ɡuō蝈ɡuor儿 费fèi 了le 好hǎo半bàn 天tiān 劲jìn才cái跳tiào到dào一yí片piàn 并bìnɡ不bú太tài高ɡāo的de 草cǎo叶yè上shɑnɡ。 草cǎo叶yè 失shī 去qù 了le 平pínɡ衡hénɡ, 猛měnɡ 地de 往wǎnɡ下xià一yì弯wān, 把bǎ 胖pànɡ蝈ɡuō蝈ɡuor儿 给ɡěi甩shuǎi了le 下xià 来lɑi。

“哎āi哟yōu, 疼ténɡ 死sǐ我wǒ 了le!”胖pànɡ 蝈ɡuō蝈ɡuor儿挣zhēnɡ扎zhá着zhe 爬pá起qi 来lɑi,对duì 自zì 己jǐ 说shuō, “我wǒ的de身shēn 体tǐ 太tài重zhònɡ 啦lɑ, 我wǒ 一yí 定dìnɡ要yào减jiǎn肥féi!”

说shuō减jiǎn就jiù减jiǎn, 胖pànɡ蝈ɡuō蝈ɡuor儿 开kāi始shǐ不bù 吃chī饭fàn, 每měi天tiān早zǎo晨chen只zhǐ 喝hē一yì点diǎnr儿露lù水shui。

还hái 没méi过ɡuò三sān天tiān, 胖pànɡ蝈ɡuō蝈ɡuor儿 就jiù饿è 得de 连lián唱chànɡ歌ɡē 的de力lì气qi都dōu没méi有yǒu了le,眼yǎn前qián直zhí冒mào金jīn星xīnɡ, 可kě 是shì肚dù 子zi 不bú但dàn没méi减jiǎn下xiɑ去qu, 反fǎn而ér 越yuè 来lái 越yuè 大dà!

“饿è 死sǐ 我wǒ 了le!肥féi没méi减jiǎn成chénɡ, 肚dù 子zi 却què更ɡènɡ大dà 了le,这zhè 可kě怎zěn么me办bàn哪nɑ!”胖pànɡ蝈ɡuō蝈ɡuor儿 摸mō 着zhe 自zì 己jǐ 的de 大dà 肚dù子zi,躺tǎnɡ在zài 一yì棵kē狗ɡǒu尾wěi草cǎo 底dǐ 下xiɑ 唉āi声shēnɡ叹tàn 气qì。

一yì只zhī小xiǎo蚂mǎ蚁yǐ正zhènɡ背bēi着zhe 一yí个ɡe小xiǎo浆jiānɡ果ɡuǒ, 吃chī力lì地de经jīnɡ过ɡuò这zhè 里li。

“小xiǎo蚂mǎ蚁yǐ,你nǐ 的de身shēn材cái真zhēn 苗miáo条tiɑo, 你nǐ能nénɡ告ɡào 诉su我wǒ减jiǎn肥féi的de方fānɡ法fǎ吗mɑ?”胖pànɡ 蝈ɡuō蝈ɡuor儿说shuō。

小xiǎo蚂mǎ蚁yǐ没méi有yǒu 停tínɡ 下xiɑ 来lɑi, 一yì边biān吃chī 力lì 地de 往wǎnɡ前qián 走zǒu, 一yì边biān 喘chuǎn 着zhe粗cū气qì回huí答dá:“减jiǎn …… 减jiǎn 肥féi?很hěn …… 很hěn简jiǎn单dān, 你nǐ像xiànɡ我wǒ这zhè样yànɡ干ɡàn活huó就jiù会huì减jiǎn……减jiǎn肥féi的de!”

“干ɡàn活huó?我wǒ能nénɡ干ɡàn 什shén么me活huó 呢ne?” 胖pànɡ蝈ɡuō蝈ɡuor儿问wèn。

小xiǎo蚂mǎ蚁yǐ又yòu说shuō: “只zhǐ要yào你nǐ…… 你nǐ有yǒu减jiǎn肥féi 的de决jué心xīn, 你nǐ 的de眼yǎn睛jinɡ里li 就jiù …… 就jiù会huì有yǒu活huó可kě 干ɡàn 的de!”

“减jiǎn肥féi的de决jué 心xīn …… ”胖pànɡ蝈ɡuō蝈ɡuor儿望wànɡ着zhe小xiǎo蚂mǎ 蚁yǐ 渐jiàn渐jiàn走zǒu远yuǎn的de背bèi影yǐnɡ,想xiǎnɡ了le 好hǎo半bàn天tiān……

以yǐ 后hòu 的de 几jǐ 天tiān 里li, 草cǎo丛cónɡ接jiē连lián有yǒu许xǔ多duō 做zuò 了le好hǎo事shì不bù 留liú 名mínɡ的de事shì情qinɡ发fā生shēnɡ。

小xiǎo蚂mǎ蚁yǐ 每měi天tiān早zǎo晨chen出chū洞dònɡ 的de 时shí 候hou, 总zǒnɡ是shì 发fā 现xiàn 洞dònɡ口kǒu放fànɡ着zhe许xǔ多duō小xiǎo 浆jiānɡ果ɡuǒ。

小xiǎo田tián 鼠shǔ、 小xiǎo刺cì猬wei晚wǎn 上shɑnɡ出chū洞dònɡ的de 时shí 候hou,也yě是shì发fā现xiàn洞dònɡ口kǒu旁pánɡ 边biān放fànɡ着zhe 许xǔ 多duō小xiǎo浆jiānɡ果ɡuǒ。

这zhè是shì谁shéi做zuò 的de好hǎo事shì 呢ne?

小xiǎo 蚂mǎ蚁yǐ、 小xiǎo田tián鼠shǔ、 小xiǎo 刺cì 猬wei 一yì直zhí没méi有yǒu 发fā 现xiàn是shì谁shéi做zuò 的de 好hǎo 事shì。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篇11

1、谈话:今天老师从童话王国里请来了两个小动物瞧,蚂蚁小小的我们叫它小蚂蚁,蝈蝈呢!绿绿的我们叫它绿蝈蝈!这两个小家伙之间会发生什么好听的故事呢?

2、播放课文动画。

3、好听吗?想不想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蚂蚁和蝈蝈》(齐读)下面请打开书让我们快点进入这两个小家伙的童话世界吧!

二、初读: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生字下面做记号,并多读几次,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2、来当小老师,和学习伙伴你读一段,我读一段,互相帮助,互相指正。

一起学习真好,和学习伙伴共同读读课文吧!

3、看大家读得这么起劲,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也想凑凑热闹了,瞧,他们急急忙忙赶来做客都忘了戴拼音帽子了,没有拼音要想准确叫出他们可不容易,你愿意试一试吗?(指名领读生字)

三、精读

l 学习一自然段

过渡:生字读好了,我们可以来读这个有趣的故事了。

1、刚才大家读得那么起劲,老师听着都心痒痒了我先来,,范读:(闭眼边听边想象)提问: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画面?

2、蚂蚁是怎样来搬粮食的呢?

3、这几只蚂蚁只是开路先锋,走在最前面,蚂蚁大部队还在后面呢!请大家开动脑筋想想除了背和拉以外,后边的蚂蚁还会怎么搬粮食呢?你能用“有的……有的……个个……”来说吗?。

4、表演:这些小蚂蚁 可真能干,你们愿意当一回勤劳的小蚂蚁吗?现在我们来玩一个蚂蚁搬粮食的游戏,好吗?请起立,现在你们是谁呀?

那小蚂蚁们我们出发了一定要用力搬,可不能偷懒哟。

小蚂蚁们,感觉怎样? 有感觉的小蚂蚁请举手,采访:你搬着粮食感觉怎样?你现在对蚂蚁搬粮食有了体会,你能读好这段话吗?

5、你喜欢这些蚂蚁吗?喜欢他们什么?

l 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这些蚂蚁在烈日下搬粮食,看了真让人心疼,这一切蝈蝈也看在眼里,他们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1、(出示句子)自由自在 什么意思?蝈蝈在自由自在地干什么?这些蝈蝈的日子过得怎样 ?

2、和蚂蚁比起来,这些蝈蝈很会享受,请大家再看看这幅图,看看这几只蝈蝈的表情,展开想象:蝈蝈会怎么笑话这群辛辛苦苦运粮食的蚂蚁呢?

3、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l 学习三自然段

1、过渡:这些蝈蝈自由自在地,又是睡觉,又是弹琴多开心呀!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冬天来了,听!(课件播放风声)读句子(……)

2、这么冷的天,我真有点担心它们,他们住在哪儿?吃什么呀?我们先去看看蝈蝈(出示插图句子),课文是怎么说的?

3、指导观察,想象

瞧这只蝈蝈――在哭呢,它为什么哭呀?听,他一边哭一边还在说话呢!你听到了吗?

再看这两只蝈蝈有气无力地趴在地上,他怎么啦?

4、蝈蝈又冷又饿,过着可怜的日子,蚂蚁呢?是不是也一样,我们到蚂蚁家去看一看,请你读读描写蚂蚁的句子,你觉得小蚂蚁冬天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这群蚂蚁在做什么?课文补白:蚂蚁有的……有的……

6、同样是昆虫,同样是在冬天,蚂蚁和蝈蝈的心情一样吗?请你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读出蚂蚁和蝈蝈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命运。

四、总结

1、蚂蚁围着火炉有吃有喝,过着幸福生活,那些蝈蝈怎么就饿死了呢?老师真是想不明白。蚂蚁幸福的生活是靠什么得来的?

2、蚂蚁不怕吃苦顶着炎炎夏日为冬天做准备,才有了冬天幸福的生活,那我们呢要想将来过幸福的生活,现在就要怎样?

3、写字(机动)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 篇12

知识与技能: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以“描写”为说明文表达方式的效果。

【教学准备】

1、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记及他的《昆虫记》。

2、制作课件。

3、学生注意观察一种小动物,准备向同学介绍。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童趣》一文中,我常“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这些美好的小昆虫、小动物都是伴随着我们成长的好伙伴。今天,我们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2)用蝉的叫声引出“绿色蝈蝈”。

第二部分(3)描写绿色蝈蝈的叫声。

第三部分(4—11)主要介绍绿色蝈蝈的食性。

2、绿色蝈蝈的外表特征是怎样的?作者主要写的是哪些方面的习性?有何特点?

明确:①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②生活习性:作者写了绿色蝈蝈的叫声和食物习性。

A、叫声特点“窃窃私语、像是滑轮的响声、尖锐、短促、清脆、有时非常柔和。B、食性特点:喜欢吃肉食和甜食,属杂食类昆虫。

3、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绿色蝈蝈的?请你举例说明。

明确:①作比较:例如“将绿色蝈蝈的叫声与蝉的叫声做作比较。”

作用:作比较。既能使读者了解其他昆虫的习性,又能突出蝈蝈的习性。突出了绿色蝈蝈的习性,说明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

②打比方:例如:“在这暗哑njj00169_0088_1……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

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绿色蝈蝈的生活习性,使文章更有趣味性。

③举例子:例如:“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

三、语言探究

1、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明确: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就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

效果: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2、课文多处运用拟人手法,找出几个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窃窃自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是拟人。这样写亲切自然,形象生动。好处:使文章亲切自然,形象生动、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关于说明文的表达方式通常用“说明”,而本文却运用了许多“描写”,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本文的说明与一般的说明文不同,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亲切自然,富有文学笔法,妙趣横生,生动活泼。

四、小结

本文虽是一篇介绍蝈蝈的科普文章,却不显丝毫的机械呆板,它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既有对昆虫形象的描写,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作者对昆虫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语言显得生动感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上一篇:发展党员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民办教育规范和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