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工作反思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班幼儿工作反思(精选9篇)

大班幼儿工作反思 篇1

2、迎接了进修学院对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检查。以查促进工作的改进。一是幼儿园教学教研工作的改进;二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改进。三是作息时间的规范。进一步召开幼儿园工作会,积极改进。

3、积极参加去进修学院开展的“小学语文主体式对话教学批读文的专题研究”教研活动。

a、活动中明确了目前语文教学的一些大方向问题。

一是语文教学要处理好言语内容语言与形式的关系。教改出国留学网学生言语的智慧(即表达的能力)。关键是表达。二是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关注的是语言。

b、同时语文教学要努力做到三个一:

确立一个恰当的目标。做到一课一得。

围绕目标努力把握一个训练点(表达点、批读点,要有所取舍)。

努力找准策略点。给学生留足学习的时空。如:学习卡。

二、认真落实相关工作。

1、对所负责的一校一品的体育项目,积极的落实人员拟定创建方案。

并与其他两个项目负责人明确了该项工作。

2、积极理清工会工作。校务公开,五必访,活动资料的手收集等。

3、严格按照招生工作日程安排,完成了资料的上交、上传。小学毕业生工作方案,小学生基本信息表,小学毕业生志愿表,朝阳地区外教职工子女审查表和汇总表。

4、积极协调六年级教师的课程安排。

5、完成了六年级两个班的英语测试,完成了英语结构成绩统计表。

6、童心路资料的补订。111份。

7、周六教职工篮球赛的相关工作安排。

8、推门听课,加强规范办学的管理。

大班幼儿工作反思 篇2

关键词:大班幼儿,数学,入学准备

幼儿园和小学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在我国, 幼儿大班教育是以游戏为主, 而学校教育则是以课业学习为主, 这种差异客观上形成幼小衔接的坡度。幼小衔接是教育中的最初衔接, 它的关键是发展、持续、支持、过渡。数学入学准备是一个自然衔接, 它致力于实现早教机构和小学之间的发展持续性, 以帮助儿童顺利从幼儿园走向学校。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现状的反思:用理念的观点看大班幼儿数学教育现状并不乐观。

(1) 幼儿入学后因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差, 而对小学中的符号学习 (文字, 拼音、数字均为符号) , 听不懂, 不理解。

(2) 幼儿入学适应能力差, 导致幼儿入学后不能主动、独立地按老师的要求完成数学作业等。

(3) 幼儿入学后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能力差。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结论:大班幼儿数学教育急需与小学数学教育接轨。

二、数学入学准备工作思考

对大班幼儿讲, 数学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幼儿形成对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 并主动探究的过程。以“玩数学”为主要形式。“玩数学”强调数学教育的游戏性、操作性、趣味性和直观形象性。基于此, 我觉得在课程、内容、组织、能力等几个方面来做好衔接。

1.课程:学习性与游戏性兼顾

幼儿园大班与小学数学课程联系是否紧密直接影响幼小衔接的质量。幼儿大班的数学学习和小学一样是以读、写、算基本技能为课程重点。同时, 幼儿教师也借助测试了解幼儿的知识掌握情况。这样, 在课程设置上, 将幼儿大班与小学数学紧密衔接起来, 而每天的区域游戏 (数学区、科学发现区、美工区、角色游戏区等) 也满足了幼儿游戏的需要。

2.内容:发展性和可接受性相统一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提出“最近发展区”论, 指出教学不应当停留在已有的水平上, 应不断地稍微地超越它, 所谓的让幼儿跳一跳, 才能摘到果子。幼儿进入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过渡期。因此, 如何让幼儿大班的儿童进入小学之后较快的适应小学数学学习, 是目前探索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实际工作, 觉得大班数学教育要注意一下情况: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内容包括分类、排序、量的比较;如l~20数的认识;10以内数的组成, 加减运算;时钟等。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包括:数一数, 比一比, 认时钟, 加、减法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有重复, 致使儿童失去新鲜感, 给教师教学带来困难。怎样让大班幼儿升入小学后注意力集中, 对所学数学知识感兴趣呢?

(1) 以抽象数学运算逐渐替代图示运算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 更多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解儿童。如在分类与计算教学中:儿童先操作, 教师引导, 儿童再独立操作, 先易后难;通过分类训练, 帮助儿童构建整体与部分的分与合的思维结构。掌握分类关系同时, 初步渗透连续再分思想、逻辑排除思想, 有意识培养儿童进行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逐步做到实物分类操作、图示分类操作、数的分解组成操作。

(2) 以文字应用题逐渐替代图画应用题

在应用题教学中, 帮助大班幼儿在实物演示中分析数量关系, 说出计算式和解答结果, 仿编相似题材。在教学中逐步做到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到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 再到文字叙述的应用题的过渡。

因此, 做好数学教材内容的幼小衔接是很重要的环节。

3.组织:集体性与自主性结合

因数学知识抽象性、逻辑性、系统性特点, 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得到一定的数学入学准备教育, 是必要的。同时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这三种组织形式, 目的是使每个幼儿均能参与学习活动。

三、数学入学准备教学工作的实践

1.生活化的数学

现今数学教育课程强调“生活化数学教育”的理念。然而, 我们在实施以主题式课程为背景的数学教育时, 仍需要清醒而理性的认识:“生活化数学教育”反对纯粹的教授和记忆以及不联系生活的数学教育, 但它不能作为“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那样, 儿童的数学学习只停留在表面的、零碎的、甚至模糊的概念理解上, 这无助儿童在联系生活情景的基础上正确、科学、系统、概括地理解数学概念。

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和价值取向是引导幼儿用能理解的数学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使幼儿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体会数学的价值, 增进幼儿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2.游戏为主教学为辅的数学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活动, 已成为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而在数学教育领域里仅定位于用游戏法来组织教学。所以, 有关游戏法虽在幼儿园教学中大量涌现, 但仍未能改变幼儿园数学教育以上课为基本途径的现实。本次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究游戏化的实质, 真正确保游戏成为大班幼儿数学学习的基本途径。

总之, 幼儿园既需要正式的数学教学活动, 也需要让儿童通过游戏体验积累数学感性经验、以儿童自主选择和生成为主的非正式的数学教学活动。

3.操作式的数学

“操作”被普遍认为是儿童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教师应提供丰富的环境、教具, 让幼儿在自己摆弄、实践中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 以促进他们对数概念的建构。如在“8的加减法”时学习中:

(1) 幼儿数数, 拿了几根小棒 (总数8) ;

(2) 用学具小棒摆摆算式“7+1”、“1+7”与“8-1”、“8-7”;

(3) 根据摆的过程, 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4) 看图示列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并看图示说出得数。

(5) 再引导学生用上面习得的操作方法来学习列出“6+2”、“8-2”和“5+3=8”、“8-3=5”、“4+4”“ 8-4”等“8”的加减法算式。

4.语言介入式的数学

“语言介入式的数学学习”是指教师能够充分运用“数学语言”向儿童提问, 或与儿童交流互动。

启东市实验幼儿园与实验小学在数学幼小衔接方面的观念与做法给我们的启示:

(1) 充分认识“大班幼儿数学入学准备工作”的重要作用。“幼小衔接, 精彩数学”是幼儿从幼儿园走向小学的第一步。

(2) 发展幼儿与数学学习活动有关的心理能力。

(3) 发展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即培养幼儿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 培养幼儿独立性与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等。

(4) 改变只在大班才进行有关幼小数学教学衔接活动的做法。

参考文献

[1]张凝.数学的过程与能力[J].幼儿教育, 2010, (10) .

幼儿园大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篇3

一、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差异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幼儿园与小学是根据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而设立的、具有不同教育任务的两类教育机构。因此,要做好幼小衔接,首先就要明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差异。

幼儿园时期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的浅显知识,以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概括、想象、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能力为主。教师与幼儿个别接触的机会多,时间长,涉及面广。师幼关系融洽和谐,幼儿的安全感和被爱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教师的指导方法灵活多样,没有考试制度。生活节奏是宽松自由的,一日生活中游戏活动的时间较多,生活管理不带强制性。环境的设置生动活泼,色彩亮丽,有许多活动区域,在其中有丰富的活动玩具和材料供幼儿动手操作摆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与同伴进行交往。

而小学教育属义务教育阶段,主导活动是根据国家统一计划、大纲规定的各种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教育内容是系统的学科知识,是以符号为媒介的学科知识,并且抽象水平相对较高,这种学习内容只有当学习者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时才能理解和接受。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氛围严肃。有一定的家庭作业和必要的考试制度。生活节奏快速紧张,作息制度非常严格,每天上课时间较长,纪律及行为规范带有强制性。教室的环境布置相对严肃,成套的课桌椅排列固定。学生自由选择活动的机会相对较少。师生接触局限在课堂之内,个别接触少,涉及面较小。

二、幼小衔接的策略

在幼儿园大班,要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計划的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教育,使得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缓两个学段的坡度,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整体,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孩子来说将会受益终生。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着手。

(一)增强幼小衔接意识,制订好衔接工作计划

“用兵之道,以计为首。”计划是活动实施的依据,是我们有序行动的指南。作为幼儿园大班的教师,在学期初,就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订出符合本班幼儿情况的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并将该计划分解到全学年,制订出相应的各月活动安排,努力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一步一个台阶,逐渐把幼教活动引向小学教育,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向小学阶段靠拢。

(二)加强日常生活管理,促进幼小衔接

1.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进入大班后,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按时上学,不迟到,有规律地生活。教师可以适当地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值日工作,如扫地、擦椅子等。教师要制作一些丰富、新颖、有趣的教具,利用生动的教学形式吸引幼儿,使幼儿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参加学习活动,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同时,培养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和坐姿,为幼儿进入小学后铺平道路。在生活方面,教师时时提醒幼儿抓紧课间休息时间解大小便,教他们学会自己削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持之以恒地对幼儿的常规进行检查,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巩固幼儿已有的常规。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教师除了挖掘一些培养有意注意的儿歌,还可以在班内开展故事大王、读书半小时、童话表演、诗歌朗诵等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重视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规则意识、合作意识

在培养独立意识方面,教师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幼儿通过整理床铺、玩具、图书,洗自己的手绢,擦桌椅,种植以及轮流当值日生等活动,培养爱劳动、爱清洁的好习惯。在规则意识培养方面,教师可以在集体活动时,强调幼儿要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例如站队时不能拥挤和大声喧哗;玩具要摆放整齐;不能争抢别人的玩具等。要讓幼儿从小知道,生活在一个集体里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在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上,教师可通过各种游戏强化幼儿的合作意识,锻炼其意志、品质。如在体育活动“舞动的彩虹”中,刚开始由幼儿一人舞动小丝巾,然后四人舞动大丝巾,最后全体幼儿玩彩虹伞,幼儿实现了“个体→小组→集体”的逐层过渡,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协作能力得到提高。

3.重视幼儿情商的发展

教师在幼儿园各项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情商,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如在区角活动中设立“小小展示台”,幼儿可以在展示台上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大家;在健康活动中设计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如“森林历险记”,为幼儿创设沼泽地、七彩路、过小河、躲避猛兽等一道道障碍,让幼儿想办法克服困难,团结一致完成任务;另外,还可以用精神胜利法、榜样暗示法、家园共育法、换位思考法等培养幼儿的抗挫折能力。教师应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分析成败的原因,增强其获得成功的信心。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幼关系,鼓励幼儿多与同伴、教师交往,多给幼儿正向的鼓励和肯定。

(三)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搞好幼小衔接,要靠幼儿园的不懈努力,更要靠家长的密切配合。

首先,幼儿园大班要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本班实际,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的意义及做法。邀请小学优秀教师给家长开展“怎样给幼儿做入学前的准备”的讲座,也可以请一些小学教师与幼儿家长开座谈会,开展咨询活动。教师将班级制订的幼小衔接的有关计划发给家长,使家长更进一步明确该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好孩子,使幼儿能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

其次,在“家园联系栏”增设“幼小衔接家长专栏”,开辟“家长须知”“专栏快讯”“今日要点”等栏目,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向家长推荐“幼小衔接”好方法。比如要求家长平常在家中多做“倾听”游戏,让幼儿明白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才能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为幼儿做好入学前的生活、心理、物质准备;给幼儿购买简洁实用、小巧安全的学习用品;精心为幼儿选购一些适合幼儿阅读的书,培养幼儿热爱阅读的态度;看图讲故事时,要督促幼儿大胆地、大声地用普通话进行表达,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高幼儿阅读能力;调整好幼儿生活作息规律,给幼儿建立稳定的作息制度,让他们有时间概念,形成有张有弛的生活节奏;在家为幼儿开辟一个独立学习的小空间,选择幼儿喜爱的台灯及其朴素实用的学具,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家长也可以带孩子多出去走走,多认识周围的人,消除孩子对陌生人的畏怯心理,多让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相互交往,让孩子既可以跟大哥哥、大姐姐沟通,也可以做比自己小的孩子的领导者,提高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家园共育,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力求让幼儿顺利地渡过幼小接轨的“困难期”,使幼儿的知识、能力、心理等各方面都成熟起来。

(四)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交流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给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讲再多有关小学的事情,也不如领着他们亲身感受来得真实。幼儿园可以加强与附近小学的联系与交流,组织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参观小学的校园、教室、办公室、操场、多媒体教室等;组织幼儿观摩小学生升旗、上课及课余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不仅能了解到小学校园各设施的用途,也能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更重要的是激起了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向往。

如果不方便组织幼儿出外参观,可以与附近小学协调,邀请他们组织低年级学生来幼儿园与幼儿做游戏等,消除幼儿对于小学生活的恐惧、紧张、焦急等不良情绪;或者采用图片、电教资料等各种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大班幼儿工作反思 篇4

人案例

幼儿园大班个案分2

幼儿园大班个案分析:“好动幼儿”

我在幼儿园大班从事教养员工作,在日常的工作的观察中,注意到我们班的邢宇森小朋友常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绝。教师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伤脑筋,经常当众批评他,盛怒之下她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但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森森成了一个调皮、只知道惹老师生气的坏孩子。实时与家长交流后,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场景,想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场景一:

马上就要进行集体教学活动了,孩子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老师开始讲述今天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森森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没在仔细听,他正用手撩旁边可儿的小辫子。可儿皱了皱眉,将自己的小椅子往旁边挪了挪,森森想将可儿的椅子向自己这边拉近一点,于是两个孩子开始拉拉扯扯起来,发出了一些声音。老师向他们这边瞟了几眼,有点不高兴但没有说什么,这时可儿突然叫了起来:“老师,你看森森。”老师终于大声地对森森说道:“森森,你给我坐好,再不听话,就让你出去!”本来和可儿僵持着的森森被老师的呵斥镇住了,他怯怯地坐直了身体,瞪大眼睛看着老师,脸上流露出内疚的表情。可

儿接着又说道:“他刚才使劲地拽我的椅子„„”“好了,好了,不许说了,你们以后听好了,从今天开始谁都不许惹森森,谁去惹他我就找谁,听见没有?”老师厉声说完这些话后严肃地看着全班的孩子。对于老师的命令,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到了。”森森使劲地绞着自己的手指,有些难过的样子,但随着老师话题的转移,他又恢复了原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东张西望,不知道在想什么。

场景二:

在区域活动时,森森拖着自己的小椅子,四处晃悠,他不知道该选什么游戏,这时美工区的几个孩子正有说有笑地画着画,森森向他们走去,还没靠近,就听见美工区的胖胖叫了起来:“森森,你想干吗?我们在画画,你不许过来捣乱!”森森充耳不闻,他走过去,趴到画桌上,拿起一支画笔在胖胖的画纸上迅速地涂了两笔。“你干吗?讨厌,走开!”森森还是趴在那儿不动,其他的孩子开

始使劲地推他,涓涓大声叫起来:“老师,你快来呀,森森又在捣乱。”正在忙碌中的老师生气地走了过来,说道:“你们整天就是森森长森森短的,小嘴巴就知道叮住森森,烦都被你们烦死了。好了,下次不许再到我这儿说森森的不好了,森森现在变好了,你们不许欺负他!”其他的孩子不说话了,森森在画桌旁坐了下来,可没有小朋友和他说话。

分析:

一、解决方式

1.教师首先要清楚森森的特点

从森森的日常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调皮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鲜事物好奇心比较强,自控能力比较弱,缺乏耐心的孩子,此外,他想和同伴交往却不知道该怎么样被同伴接纳。从森森园外背景来看,他是从其他幼儿园转过来的,森森的父母为孩子转园的目的是觉得他原先的幼儿园教育环境不太好,孩子过于自由散漫,学到的东西也比较少,现在森森所在幼儿园里受到的

约束比以前要多也要严格;另一方面,森森转园之后很快升入大班,由于大班与小学的紧密衔接,教师会在平时的要求中考虑到孩子对小学环境的适应问题,为孩子顺利地入小学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集体教学的时间加长,会提出一些与小学教学要求相接近的要求,所有的这些对森森来说,都要去适应。

2.帮助森森建立与新环境相适宜的秩序感

教师一方面要多关注森森的举动,同时对于森森不正确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明确地告诉他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教师此时不适合说一些反话或是隐语,因为年幼的孩子有时并不清楚教师话中暗含的意思,所以对孩子要说大白话,尤其是对森森来说,他对新环境的熟悉程度还不够,对新班级一些具体要求还没有清楚的意识,并且相比他以前所在的班级环境,现在班级的要求要严,这样对他来说适应就更需要有一个

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在同伴中给森森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鼓励他向班上的好孩子学习,实际上是把抽象的要求具体化。

对于森森时常因为好奇心而违反了纪律,一方面不妨告诉他,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不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另一方面答应森森,等老师上完课之后,可以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这个玩具,但是前提是他必须要认真听。

教师要善于将集体力量用到积极的方面,可以鼓励孩子们帮助森森取得进步,让大家一起监督森森,在森森取得进步时为他鼓掌加油,在他犯错误时指出错误之处,并帮助他改正。让森森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同伴的友爱,逐渐被新集体所同化。幼儿园中班教案案例 大小鸟

设计意图:

《大小鸟》这一故事角色形象非常可爱、奇特,故事情节有趣而又贴近于幼儿、幼儿园一日的学习生活,孩

子们是非常熟悉的,“大小鸟”在幼儿园会和小小鸟们发生着怎样有趣的事呢?通过看图片、同伴之间的互助学习,在看看、议议中,轻松自主地理解内容,讲述有趣的故事。

活动目标:

1、在看看、问问、议议中,理解故事内容。

2、感受角色形象的可爱和奇特,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将作品情节的有趣表述出来。

3、体验自主、互助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四幅

2、“上课、游戏、午睡、学飞行”的字卡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1、“鸟妈妈要生蛋了,鸟爸爸每天给鸟妈妈吃好多的东西……生出了一只很大的鸟,于是就给鸟宝宝取了个

名字叫大小鸟!”

2、“鸟妈妈为什么要叫他大小鸟呢,到底是只大鸟,还是小鸟呢?”

二、看看问问,议议讲讲。

1、幼儿每人一本小图书,自主地看书,对故事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互助学习。

“刚才,你们在看图书的时候有什么地方看不懂吗?”

3、引导幼儿将四幅图完整地进行讲述。

三、完整讲述,拓展想象。

1、教师和幼儿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你喜欢大小鸟吗?”

“为什么园长舍不得大小鸟走?家长为什么都愿意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来。”

“成为老师的大小鸟和小小鸟们在幼儿园还会发生什么事呢?”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案例

语言《春天的秘密》教学反思

春天来了,万物都有了性的变化,河里的冰融化了,柳树的叶子绿了,桃花儿红了,春天还是一个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了。这些都吸引了幼儿的目光。结合当前春天的季节,我开展了本节活动《春天的秘密》。

活动目标要求幼儿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能了解诗歌的内容,从而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来续编诗歌,学习用连贯的语言大胆讲述自己发现的春天的秘密。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拍了许多相关的照片,并在网上下载了大量的图片绘制图片供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欣赏,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内容。教师将诗歌内容的图片一课件的形式一张一张展现给幼儿欣赏,让幼儿更快的理解了诗歌的内容,还为续编诗歌的环节做了铺垫。通过教师的充分准备,幼儿对春天的景象非常感兴趣,所以能大胆地对自己知道知识进行描述。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

兴趣非常高,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很高。只是活动的时间把控不够好,但幼儿在最后的续编环节,表现得非常投入,师生间的互动效果非常好。

大班语言《慌慌张张的莎莎》反思

《慌慌张张的莎莎》的目标是通过故事让幼儿认识每天早晨起床慌慌张张、做事丢三落

四、上学迟到的莎莎,从中明白做事要有条理,就不会慌乱的道理。在实际生活中幼儿乱放物品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通过故事引导幼儿养成做事认真、有条理的良好生活习惯是非常有效的。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对孩子们来说不仅是小学阶段而且是一生都需要具有的。

在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之际,为了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进行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故事中反面人物的塑造,引导幼儿从中领悟正确的行为要求——做事有条理才能快又好。

首先结合图片讲述故事一遍,然后

我通过提问让孩子先回答再讨论。在观察和认识时间时,幼儿说出是六点半,再讨论莎莎此时应该做什么,而莎莎又是怎么做的?莎莎的书包应该什么时候整理?等一些问题的呈现,幼儿儿能够清楚的表达出来。通过一系列的说理之后,再告诉幼儿故事的题目,因为前面有了很好的铺垫,还没等老师说,幼儿已经能够说出故事名称《慌慌张张的莎莎》。最后小结:每天睡觉前应该把第二天需要的东西都整理好、准备好,需要的时候一找就能找到。

最后一环节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续编故事。老师给幼儿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放手让幼儿大胆讲述的莎莎是怎样做事情的,同时让幼儿明确了方向,鼓励幼儿做事要有条理,当天要用的物品提前准备好,并知道今后我上学要怎样做,怎样整理自己的物品。

语言《一颗超级顽固的牙》教学反思

绘本《一颗超级顽固的牙》是一个温馨而风趣的故事,面对换牙,那颗要掉不掉的牙齿,小朋友会像主人公塔比莎一样紧张,为了让牙掉下来,小女孩尝试了各种办法:跳舞、让乌龟拉、在蹦床上蹦,甚至用上了超黏的口香糖等,可牙齿就是不掉下来。当她非常沮丧,觉得牙齿小精灵肯定不会来了,可是,结果真是出人意料她打了一个喷嚏牙掉了。

在整个活动中,我以谈话活动引入,关于拔牙方式,从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从而激发幼儿参与讨论的兴趣,在非常认真的参与讨论。在活动中,我的一些提问能够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比如:怎么样才能让牙齿快点掉下来?你是怎么做的?其实,孩子们都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换牙的时候,牙齿松动,然后拔牙都有了自己的一些体验,所以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都能表现出较多的自己的想法。比如有个孩子说:拿根线帮助,然后让爸爸妈妈拉掉。这

样的回答是孩子真实的经历过。也有的孩子说:可以让她吃饭,我就是在吃饭的时候掉的。也有的孩子说:可以到医院里面去,请牙医用一个大钳子拔掉,我爸爸就是帮我请了一个牙医拔掉的。孩子的回答永远围绕着他自己经历的一切,在这一环节中,学习的氛围非常的积极、热烈。

这次活动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孩子理解词语的方式。活动开始,我就提出超级顽固是什么意思?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对于超级孩子们都能说出实例讲出大概的意思,可是顽固一次他们从没有接触过。我尝试把对这个词的意思作为疑问带入故事中,当故事欣赏到高潮部分时,教师相对引导,孩子们就能深有感触的理解顽固一次的意思了。

在语言活动中,不单纯地是记住今天的故事,故事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等,一些语言的素养也是需要慢慢积累的。最后环节,我请孩子们分享一下自己的

幼儿大班教学反思 篇5

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本次活动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故事情节的引领让活动赋予趣味性

兴趣是孩子活动的出发点,没有兴趣也就没有所谓的活动价值了。《指南》中也提到了,要让幼儿积极参与艺术活动,让幼儿有自己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所以,教师要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让幼儿真正的对活动感兴趣。所以,在活动开始时,我以故事的情节贯穿在整个活动中,“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去树林里面玩,听听看,除了你们,还有哪些小动物呢?”在这样的情境中让幼儿有兴趣的学习歌曲、创编动作等。让幼儿对活动的内容产生兴趣,愿意参与活动,愿意大胆表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为活动的开展打好了基础。

(二)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提高幼儿游戏的积极性

进入大班,孩子们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对规则意识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指南》中提到,我们老师为孩子们创造游戏的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所以,我利用歌曲最后一句“要是大熊走过来,大家可别乱跑”,让孩子们展开想象“你会怎么做”,孩子们的想象力很多,有的.说“装死”,有的说“不要动,憋住呼吸”,还有的说“赶快逃走”??从扮演角色的角度,这就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大大的提高孩子们游戏的积极性,并且,在这样的形式中,孩子们也了解了游戏的规则,比教师直接的告诉游戏规则有效的多。

(三)活动时间的把握需要更加准确些

幼儿园大班幼儿英语教学反思 篇6

二、Presentation.

Step1,

Trace the words.

Take out a colored pencil.

T: What color is it? Elicit from Ss “Its red.”

Have students open their books at page 44. Show your copy of the page.

Show two pencils of the same color. Repeat the procedure. But this time ask “What color are they?”

Repeat the procedure for the other sentences.

Step2,

Do and say.

Take out the set of water color paints you prepared. Mi_ the red and white paints together and paint the picture of fish.

T: What color is it?

Have students check the correct word on their books.

Repeat with other picture and color.

Step3,

Uncle Bookys story time.

Tell students to open their books at page 49. Draw their attention to the pictures. E_plain that these pictures tell a story about a butterfly reading a book with her mother.

Ask questions about the pictures. Have Ss talk about the story and what they think each character is saying.

T: Now we are going to listen to what the characters say.

Play the tape. Tell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story, pointing to the matching pictures. Encourage them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unfamiliar words.

Play the tape of the whole story again. This time have students touch the speaking character.

Step4,

Touch and say.

Draw students attention to the bottom half of the page. Ask them what things they can see in the picture. Elicit their English names snake, duck, bird, butterfly, fish and flower.“What color is it?”

Have students repeat the question. Then elicit the answer.“Its blue.”

Put students into pairs to practice asking and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Step5,

Homework.

Tell students that you want them to finish tracing the words.

三、教学后记

解读大班幼儿撒谎的密码 篇7

大班幼儿有时想象与现实不分, 不能完全分清什么是想象, 什么是现实, 将未满足的愿望或幻想当成现实;有时自我判断能力差, 道德认识的发展还没有成熟, 说谎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比如比过某位小朋友, 就想得到大人的奖励或者躲过大人的惩罚, 等等。针对以上撒谎原因既不能当众训斥、打骂孩子, 又不能放任不管、顺其自然, 而应从正面教育引导, 鼓励孩子实话实说, 使孩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及其危害性, 并逐步养成“知错就改”的良好习惯。孩子撒谎并不代表今后会成为骗子, 是不诚实的孩子, 不能因为孩子的一次撒谎行为而给孩子过早地下结论。

找出撒谎的具体原因, 应该从弄清楚幼儿撒谎的动机入手, 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加以引导, 正确对待幼儿的撒谎行为。

一、分析幼儿说谎原因, 对症下药

在传统观念上, 家长总认为孩子爱说谎是品质不好的表现, 但专家研究发现, 孩子爱说谎其实是智力在增长。对于大班幼儿平时我们可采用童话故事进行教育, 即通过讲道德故事, 给孩子提出两种不同的道德判断, 这两种道德判断既相互对立又似乎都具有合理性, 然后让孩子在这两种判断中选择一种并说明理由。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 帮助孩子认识哪一种道德判断是正确的, 以此提高儿童的道德认识能力, 增强幼儿的是非辨别力, 从而避免或杜绝此类撒谎。同时寻找和筛选出一些适合幼儿园开展的活动内容, 将其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各领域和幼儿的一日生活整合起来, 建立起幼儿良好品质教育的活动课程, 实现教师与幼儿及与课程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健全幼儿人格。比如:在进行活动《我是班级小主人》时, 组织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小椅子跌倒了”, 小朋友甲从小椅子前经过轻轻扶起小椅子, 小朋友乙经过时没有扶起小椅子, 然后让幼儿讨论谁对, 谁不对, 为什么?让幼儿知道自己是班级的一员, 要随时关心、爱护集体, 为集体服务。

二、家长和教师以身作则, 做孩子的榜样

英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洛克曾说:“撒谎在形形色色的人群里很盛行, 要使儿童不看到、不听到别人撒谎是很困难的。孩子经常看到、听到别人撒谎, 又怎么不学呢?”为此, 大人应以身作则, 切不可为了达到某种暂时的目的而欺骗孩子, 对孩子撒谎,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应对孩子说真话, 耐心地讲清道理。此外, 对孩子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兑现, 做到言而有信。

现在, 特别是年轻的父母带孩子, 没有经验, 但是往往为达到自己要求孩子做好某件事, 以物质或者带孩子玩为奖励, 但是孩子完成后, 又以种种理由推辞。我班孩子遥遥, 从小跟着妈妈生活, 在大班第一学期快结束的时候, 每天遥遥都心情都很低落, 早上奶奶送来时还流泪, 有时活动时一个人坐在那儿发呆;谈心后我了解到, 原来她妈妈在老家开了一间鞋店, 早上孩子还没有睡醒她妈妈就上班了, 晚上孩子都睡着了妈妈才回来。孩子想妈妈, 想让妈妈陪伴自己, 于是在家访时, 我将情况详细地同家长进行了交谈, 家长当时就表态, 每天早上坚持送孩子上学, 周六周日带孩子玩耍, 孩子听了非常开心;可是没坚持几天, 由于她妈妈又不送孩子来园, 孩子干什么事都不入心。有一天, 孩子突然说肚子痛, 一个劲地在哪儿哇哇大叫, 我急忙给她妈妈打电话接孩子去检查。第二天, 怒气冲冲的妈妈拉着遥遥的手来到我面前说:“老师, 气死我了, 这孩子说谎, 昨天带回家去看病, 她好好的, 说是想我了, 故意装病, 你看小小的孩子都会哄大人了。”听了她的一番话, 孩子头低着, 我忙让她进活动室, 单独留家长进行了谈话, 给她讲清楚这种撒谎行为的出现是因为她的行为造成的, 孩子只是想妈妈, 但是却得不到妈妈的爱而想的一种方法。谈话结束后遥遥妈妈给孩子道了歉, 并决定从今天起说到做到, 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让幼儿从小接受诚实教育。

三、和幼儿做朋友, 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 不要把幼儿看得很渺小, 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 只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们;我们应该热爱幼儿, 关注幼儿, 满足幼儿对被关注和被爱的心理需要, 蹲下身子, 平等地与幼儿交谈, 把他们当做知心朋友, 遇事与孩子好好商量, 而不是一有违背自己意愿的事发生就对孩子大吼大叫, 有时有些家长还拳脚相加。这样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没有益处, 反而会造成孩子撒谎, 以满足成人的意愿。

爱与关注对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旦幼儿这方面的心理需要得不到适当满足, 就会用过激行为引起我们的关注。小言是我见过的最有代表性的例子, 小言妈妈生了个小女儿, 一家人就把重点从小言身上转移到妹妹身上, 孩子那段时间来园就哭闹, 把座椅扔得乱七八糟, 玩具洒一地, 但是只要老师将他抱在怀里后, 他立即就恢复平静, 问他原因, 今天说在家他妈打他了, 明天说他爸打他了。后来在老师和家长面谈后, 我们为他量身定做了一套方案, 家长同孩子以朋友的身份探讨一家人该如何对待小妹, 特别征求小言的意见。家长在小言面前不过多地关注小妹;在幼儿园, 老师在集体面前表扬他懂事, 在家知道疼爱妹妹。对小言每天比别的孩子多关注一些, 哪怕只是一个微笑、轻轻地抚摸一下他的头、拉拉他的手、拍拍他的肩、一句关心的话, 这些爱与关注的表示, 很快使小言又快活起来, 这时我对小言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 稳定了小言的情绪。

四、家园配合连手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一个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家长起着重要作用。家长应走出家教误区, 有些家长总认为, 把孩子送进幼儿园, 教育的好坏与他们无关, 都应由幼儿园负责, 把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全推给幼儿园, 认为我把孩子交给你们就该你们来管, 不然我还送孩子到幼儿园干吗?还有现在家庭结构的变化, 一家四个大人一个孩子, 都以孩子为中心, 造成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严爱结合, 长辈们对孩子过于溺爱, 但年轻的家长单独带孩子时有时严厉苛求, 不能科学地教育孩子。

家长要积极配合, 与幼儿园教育同步。对孩子教育的要求要家园一致, 家长和教师要多多沟通, 及时了解孩子在家、在园的情况, 共同协调配合, 针对孩子的优缺点, 及时给予表扬或纠正。

总之, 只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 把孩子当做朋友, 及时找出孩子撒谎行为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加以正确引导, 那么, 每个孩子就会成为诚实的孩子, 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世智, 李世琼.您知道吗——教育幼儿的艺术.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2]邵宗杰, 裴文敏, 卢真金.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

[3]李季湄.幼儿教育学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8.

大班幼儿性别意识的培养 篇8

面对这样的社会发展现象,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在男子汉养成计划中,教师该有清醒的意识和良好的教育行为,来促进男子汉养成计划的实施,为此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几个事例,是在我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实施心得体会。

一、对男孩的性别教育越早越好

案例:成长的烦恼

春天的空气都是暖洋洋的,人总是困困的。中午恰逢我值班,孩子们很快就陆陆续续的睡着了,可是,当我的眼光掠过王鹏程的床的时候,发现床上的被子在波动,“咦”这是怎么回事?我蹑手蹑脚靠近了,发现王鹏程的头一半藏在被子里,对我靠近根本没感觉。我轻轻掀开被子的一角,居然、居然小家伙在用小手把玩生殖器。孩子发现我看见他了,愣愣的看着我,我一下也蒙了。当时很想冲他发火,可是想想,孩子也许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就和婉的对他说:我们的小手每天玩很多东西,上面有很多细菌,如果小手乱摸,细菌就会到处乱钻,你这样玩一会起床小便会疼的。孩子赶紧放了手,穿好了内裤,去卫生间洗了手。我看着他慢慢的睡着了。

看着孩子熟睡的脸,我不免思绪翻飞。很多家长常常持有这样的观点:两三岁的孩子根本就没有性别意识,所以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性别教育。

其实,家长们的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男孩的性别取向很早就开始形成了。在他们18个月大的时候,他们已经能够分辨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了。此外,他们还能根据服饰、发型以及外貌,分辨周围人的性别。

如果男孩在两三岁时,能够很好地感受并认同自己的性别,到了五六岁时,他们就会形成一种稳定并持久的性别认同。在这一阶段,男孩的性别观念会有些僵化甚至是传统,他们会认为:女孩是乏味的,我才不会跟他们一起玩。当然,也许正是由于这一性别观念的存在,男孩不但不愿意与女孩一起玩,他们甚至还常常会排挤、欺负女孩。但当男孩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之后,男孩的这种明确的性别界限就会自动消除。

二、利用偶像“培养男孩的男子气概”

案例:男孩的眼泪

人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不知为什么,今天班里几个男孩竟为了一点点小事哭了起来:调皮的王鹏程同小朋友撞在了一起,疼的哭了起来;刚强的彭硕,因为小朋友冤枉了他,伤心地哭了起来;自诩“关羽”的健健,因为小朋友蹭了一下他的脸,夸张的哭了起来。

面对男孩们本可以不流的眼泪,我请班里的“三国”迷们讲讲“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大家一致请健健讲,健健也不推辞,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当讲到神医华佗手拿尖刀,为关云长切开皮肉,刮骨疗毒时,我问:那关云长一定哇哇大哭了吧?健健一听急了:哪有的事儿?那是关云长!关云长怎么会哭呢?我说:怎么不能?你不也自称关云长吗?刚才你不也哇哇大哭吗?那刮骨疗毒多疼啊?怎能不哭呢?健健急地睁大了两只小眼睛:你想想关云长多勇敢?他不可能哭!我说:是吗?那你这个关云长为什么哭呢?小朋友们嘻嘻笑了起来,健健也眯着眼儿笑了。我接着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咱们班的男子汉们,刚才怎么泪流满面呢?几个男孩子们不好意思地笑了,健健挺爽快地说:以后我们也不哭了!

我又讲了刘伯承元帅无麻醉做手术的故事,和邱少云的故事。他们一个个听的那么认真。看的出,英雄们的故事在感染,激励着他们。

幼儿时期,正是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期。男孩一旦有了性别区分的意识,便总想找机会来证明自己的男子汉气概:他们会主动与女孩以及与女孩们所玩的那些玩具保持距离,以此来证明他们与女孩的不同;他们总是模仿那些比他们大的男孩,模仿他们的桀骜不驯、藐视权威;他们总是到处打抱不平,但是,有时他们的打抱不平也会变成侵略行为。

对于这些正在成长的小男孩来说,当他们有了明确的性别意识之后,他们都会为自己找一个伟大的男性偶像,作为成长的模仿对象。他们也许会把成人的说教当成耳旁风,但他们绝对会关注自己的偶像最近有什么动态。

三、家园合作。利用“性别”外衣培养小小男子汉

了解了男孩性别认同的发展历程,以及男孩出现“娘娘腔’’倾向的原因之后,在源头上防止男孩出现“娘娘腔”倾向。关于具体的操作方法,给男孩家长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1、男孩的性别,家长不能根据自己的特殊喜好对孩子进行错误的性别教育。例如,家长因为喜欢女孩,就把男孩当成女孩来养。

2、要在男孩的教育中负起责任,在某些时候,父亲要用自己的行动向男孩展示,什么是真正的男子汉。

3、孩进行科学的性别教育,适当的时候,家长可以加深一下男孩的性别观4、图画书,你可以告诉他:“这是一本专门为男孩写的书。”

5、让男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可以这样对他说:“你是男孩,你的力气大,就应该为妈妈分担一些家务。”

日常活动中,把班上幼儿,男女混合分成两组,然后让他们分别玩一个性别标志不是很明显的玩具。然而,在让孩子们玩这个玩具之前,分别向这两个组传达了不一样的信息:告诉第一组的孩子,这个玩具是专门为女孩准备的;又告诉第二组的孩子,这个玩具是专门为男孩准备的。

这个活动,能使他们更快地认识自己的性别,并进入性别角色。还会使男孩产生性别自豪感。在这种性别自豪感的影响下,男孩会更加投入地玩这个玩具、会更愿意与他人合作。事物披上“性别”的外衣,就是强化男孩的性别,并鼓励男孩去培养男子汉气概。如果男孩从小接受的是这种教育,那他绝对不会出现“娘娘腔”的倾向。我们可以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孩子的性别意识在活动中可以强化的。

大班幼儿表演游戏教学反思 篇9

表演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文艺作品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言语、动作、手势),再现文艺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它不以演给别人看为目的,而以表演角色活动为满足和快乐。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是积极的、愉快的,因此,通过表演游戏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容易接受的一种形式。本次,我们教科研组的全体成员观摩了大班幼儿的表演游戏,此次活动中我结合自己的认识总结出了自己的收获与困惑如下:

1、通过表演游戏可以激发幼儿对作品的兴趣并加深理解,表演游戏具有情感渲染和直观体验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幼儿对作品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如:大二班的幼儿在表演《三只羊》时,幼儿极力模仿作品中每一个角色的语言和动作,表现他们的性格特

征。扮演三只羊的幼儿,语言各异、动作多样;他们用鄙视、仇恨的态度对待大灰狼,用亲切礼貌的语言对待同伴;扮演大灰狼的幼儿则尽力表现出狡猾、贪婪的特性;

2、借助表演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幼儿演的角色、使用的道具、场景虽然都是假的,但幼儿都把他当真的,以角色的身份、语言来说话、行动,这些都带有幼儿自己对人物的再创造,从而促进了幼儿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文艺作品中含有大量、丰富的、优美的语言,在表演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学习运用语调、表情、动作去表现角色的形象和情绪,这对发展大班幼儿的语言及表演才能有重要的作用。如大一班幼儿在表演故事《三只小猪》时,是在老师没有提供任何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虽然他们的道具仅仅局限于三张凳子、一张桌子,但孩子们一样玩的开心、尽兴。

3、通过表演游戏更进一步发展幼

儿良好的个性,幼儿要克服怕羞、胆怯的心理参加表演是有勇气和有自信心的表现。一个胆怯的孩子,哪怕第一次在众人面前演的再不如人意,但对他来说,也是一个突破,一个飞跃,是非常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因为他战胜了自己,勇敢地站了出来。在本次的观摩活动中,每一个参与表演游戏的幼儿,他们在游戏时主动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互相化妆,共同准备道具。这就给幼儿之间的互相交流相互合作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场合与适时的机会,表演时,角色之间的配合、甚至于上场的先后顺序安排等也能锻炼幼儿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

4、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并受到美的熏陶,表演游戏使幼儿的情感得到表现,一旦幼儿的创造性成就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幼儿通过玩表演游戏,以具体、生动的形式来体会所表演对象的思想内容,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

质。品德教育渗透在表演中,受到思想情操的陶冶,培养了幼儿美好的心灵和积极的情感。

虽然通过本次大班幼儿表演游戏观摩活动,我有了不少的收获,但在活动过程中也有一些现状让我有了不少的困惑,总结出来与组员共同探讨、学习与交流。

首先,本次观摩的三个大班的表演游戏活动都是在部分幼儿表演,其他幼儿观看表演的形式下进行的,表演游戏需不需要正式的舞台与观众,幼儿的故事表演与表演游戏有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有,区别在哪而?其次,表演游戏过程中,对于幼儿出现的一些不足,教师需不需要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如果需要,如何做到不影响幼儿的游戏;另外,制作道具过程是集体进行合适还是分组合适等。

总之,表演游戏对幼儿的作用还是很直接的,很现实的,当然,教师有目的、有计划、适当的指导,为大班幼儿

上一篇:大学教学读书笔记下一篇:红十字会章程red cr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