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反思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实反思(推荐8篇)

现实反思 篇1

教学反思的现实意义

如果一位教师只顾埋头拉车,默默耕耘,从不抬头看路,也不反思回顾,充其量他只能成为一个地道的“教书匠”,而永远无法实现真正的超越和自我发展。对教师来说:教学反思无疑能让教师“留一只眼睛给自己”。上完一堂课后,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从容地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清理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捕捉课堂教学时的某个细节,及时记下课堂中精彩的小插曲或倏忽而至的.灵感。朱永新教授也提醒我们,教育反思能够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写作反思能够激发教师的潜力,让教师不再是被动地发展。

新课程改革与以前的课程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教育理念。新中国成立后,基础教育经历了数次改革,但基本教育理念没有变,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观点。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要求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结合,切实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是否掌握了新的教育理念,是否能时刻有意识地在教学中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新课程改革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改革,

现实反思 篇2

一、异地高考的门槛设置问题

异地高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拥有高级中学学籍的学生跨省份、跨户籍所在地, 取得高考所在省、区考生资格, 且以当地考生身份参加当地高考, 并享有与当地考生同等和平等高考权利的一种高考制度。异地高考是现行高考制度的合理补充, 是促进高考招生公平的重要表现。但是, 异地高考政策出台后, 全国出现了“遇冷”风潮, 异地高考改革举步维艰, 出现教育公平坚冰。

首先, 异地高考的门槛设置就存在问题。从国家政策中的准入条件上看, 随迁子女参加高考须满足三项条件, 一是家长必有稳定工作、稳定住所、稳定收入, 缴纳各种保险, 系常住人口;子女要在迁入所在地就读;城市的发展需这个行业群体。如果有其中一项不满足的话, 随迁子女便无法享受参加异地高考的机会, 那么受教育机会公平也就无从保障。另外, 这三项条件的存在是否具有合理性也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如此说?以上设立的准入条件使得异地高考的方向指向了随迁父母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 而不是教育公平。这种高要求的有限开放反而将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象———进城务工的社会中下层群体给排除在外, 这种大的方向性的错误可能会导致异地高考政策实施走向精英化, 与“应然目标”相距甚远。

另一方面, 通过查阅各地的异地高考方案, 可以总结我国异地高考方案大致可以分成四类:一类是以北京为代表, 出台了过渡方案, 设置的开放门槛相当高, 且只开放了高职;二是以上海、广东为代表, 推出了与居住证政策结合的异地高考;三是以黑龙江、浙江等为代表, 推出以随迁子女的学籍为主, 只对父母工作、居住场所提出了一定要求;四是以江西为代表, 只对学籍提出了要求, 不对随迁子女父母的职业、住所、社保等做出要求。而作为人口流入量大、流动频率快、教育资源丰富的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 在异地高考设置门槛方面被指过高, 被网友戏称相当向中央交了一份“白卷”。

在笔者看来, 这个问题是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盛行的强烈表现。改革开放后, 我国严密的户籍管理整体上有稍许松动, 但是就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水平较高的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的户籍管理反而不断加强。而我国的高考制度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之上, 分省下达招生计划的数量和质量差距较大。加上我国是一个城乡差异比较显著的二元社会国家, 高度集中的计划资源配置模式, 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在很长时间内持续面对地域差距扩大的严峻现实, 且这种现实进一步直接体现为教育需求和利益的城市中心取向, 即公共政策反映体现甚至优先满足城市居民的利益, 教育的主流话语权执掌于城市, 尤其是一些特大城市。因而, 异地高考受教育既得利益集团阻抗, 他们的子女在拥有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基础上, 还希望尽可能使其子女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以实现自身教育利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二、流入地与流出地利益协调问题

异地高考确实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范围触动城乡、城际不同利益人群的一个两难命题。实施异地高考, 不仅可以突破户籍制度的桎梏, 减少更多的留守儿童问题, 推行高考同城待遇, 将实现更公平、更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 是“有教无类”的理想写照。但是, 流入地利益代表者表示担忧, 因为异地高考的政策松动, 会给他们带来一系列新问题, 一方面是给城市治理带来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流入地利益代表面对着本地优质资源总量有限、人数急剧增多, 担心本地与外来生源利益失衡、高升学率会遭到破坏, 进而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高考移民”风潮等。异地高考改革实际上需要两者间的博弈, 这种改革不是所有人都满意的改革, 不是增量改革, 而是重新切割蛋糕的改革。而如何切蛋糕, 保证整个社会的公平,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三、政策执行与落实问题

高考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异地高考改革只是高考改革里面的一部分, 并且异地高考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它涉及到国家的各项制度, 所以只是单一允许随迁子女有在异地参加高考的资格根本只是改革中的皮毛, 丝毫没有解决更为本质性的问题。实行异地高考, 设计操作很复杂, 这是对有关户籍制度的破除和招生资源的重新分配的问题。高校的招生指标都要重新洗牌和分配, 必须根据每个地方考试的人数进行再分配才合理, 否则对流入地的户籍人口又是冲击和不公。值得注意的是, 异地高考关键是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衡, 前几年被严查的“高考移民”现象, 就是钻了招生政策的空子。实行异地高考, 确实会促进公平, 但必须强调可操作性, 包括法律层面上有很多问题要做。

而在异地高考实施的过程中, 却遇到重重阻碍, 其在于教育改革缺乏顶层系统设计。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尤其是教育领域的改革, 更是需要具有全局的视野。而国家却没有树立整体、全面的改革理念, 没有从其他层面来保证异地高考的稳步前进, 配套改革跟不上, 丢失了宏观调控的责任, 只是放手让各地去制定方案。

四、破除异地高考现实困境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国目前推行异地高考政策的现实困难,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改革:

第一, 倡导公平教育理念, 保障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美国哲学家约翰·罗尔斯主张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群体在资源分配方面进行补偿, 通过对先天不利者和有利者使用不同的尺度, 使得两者最终能获得相同的生活。这就是被后来广泛用于经济、教育等社会领域“补偿原则”。

第二, 加大教育财政投入, 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不管教育有无力量减少它自己领域内个人之间和团体之间这种不平等的现象, 但是, 如果要在这方面取得进步, 它就必须事先采取一种坚定的社会政策, 纠正教育资源和力量上分配不公平的状况。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是教育财政的一个重要原则。而异地高考真正矛盾之处就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而破除此困境, 最根本的就要加大教育投入。如何进行教育财政支出, 这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但是我们可以从两条思路展开:一方面以国家为主体向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之地倾斜, 改变这些地区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高考招生名额少等问题;另一方面实行以流入地政府为主的财政供给制度, 创造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因为大批的进城务工人员为这个城市创造了财富, 所以他们的子女应同当地居民一样享受平等的“市民”待遇, 本着“利益均沾”原则, 有权享受由政府提供的公共资源和服务。通过这两个方向的努力, 实现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三, 统筹全局整改, 设立国家督导机构保证教育公平。异地高考改革是教育综合领域改革的一部分, 它依靠于整体改革力量的发挥, 因此, 它的成效显现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国家必须有广阔的视野和全局意识, 应跳出自定的教育领域圆圈, 当务之急就是需要做好顶层设计, 做好清晰的时间表, 明确改革的责任主体和推进机制, 有序地推进改革进程。其中, 改革过程中, 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户籍制度的背后是与之挂钩的公共服务、社会资源等, 而目前我国城乡、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相差较大。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因此, 要真正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 也需对症施策, 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让更多的人在中小城市, 甚至在农村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生活保障。户口的“含金量”相对均等后, 户籍制度的改革才能水到渠成, 那阻碍异地高考实施的一块“硬骨头”才真正被啃碎。

其次, 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我们可以改变过去按照各地高等教育资源划定录取名额的办法, 而根据各地的考生人数确定大致相同的录取比例。或者, 逐步实现高考和高校招生地方化, 即主要由各地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确定考试科目和考试水平, 实行积极的差别对待原则, 继续实行高考录取中倾斜政策, 保证弱势群体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关键。但是, 对于违规或非法获取的利益, 无论面临多大阻力, 都要坚决予以取缔。如严厉打击高考移民、胡乱加分、艺术与体育特招作弊等情况, 实行“阳光招生”, 接受全社会监督。

最后, 加强法制建设, 构建促进教育公平的监管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在教育改革中专门提出“强化国家教育督导, 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 有必要设立专门的教育公平监管机构, 从异地高考的制度和组织体系上保障教育督导部门履行对各级政府的教育督导责任, 协调相关部门对异地高考中的不适方案予以尽快调整, 定期向社会公布。

参考文献

[1]孙新, 杨淑捷.异地高考的合理性与现实性分析[J].教育评论, 2013, (1) .

五四现实主义理论的反思 篇3

关键词:五四现实主义反思认识误区

五四现实主义(当时称为写实主义)在中国新文学运动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陈独秀、茅盾、周作人、胡适等人的倡导下和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努力下,中国新文学运动中涌起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初潮,并获得了初步的成绩,如“问题小说”“乡土小说”等文学的涌现。但是反观新文学倡导者对于五四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理论的理解、阐释与宣扬,可以发现其中有着不少的认识误区。

一、指导性创作技巧的匮乏

首先是五四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理论的提倡者并没有提出富有指导意义的创作技巧方面的理论。众多关于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的宣传,多是侧重于这一理论的价值论层面,仅仅是指出写实主义的创作特征和创作标准—即写实性、客观性,最多也只是对写实、客观做了一下界定,对创作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过多,而在创作论方面则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探讨,诸如西方现实主义理论中的典型化、人物形象的刻画、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讨论,在当时都是很稀缺的声音,理论家们的注意力大多聚焦于对“真实性”的关注之上。在对“真实性”的理解上也很是肤浅,甚至存在偏差。大部分理论家们都认为所谓写实主义,即是照着社会样子描画出来,至于生活真实与本质真实的区别,则很少有论者提及。这种理论上的肤浅往往导致当时文学创作者用自然主义代替写实主义,把文学创作当作社会分析实验报告来看待,对现实主义创作的审美特征和艺术技巧缺乏深入探讨,理论上的欠缺导致五四现实主义潮流雷声大雨点小。虽然在创作实践上“为人生派”亦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但真正具有深度价值和震撼力的作品却很少,往往侧重于社会问题、思想解放、个性呼吁。作品的叙事结构、形象刻画则乏善可陈,缺乏像欧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思想深度,很多作品仅停留在短篇小说的层面,而且大部分小说带有说教性,缺乏艺术形象性与感染力,缺乏力度和深度。至于现实主义诗歌,大都具有打油诗、顺口溜性质,虽然揭示了部分社会问题,记录了部分社会现实,写作技巧、诗歌的形象、底蕴则显得苍白、幼稚[1]。

二、激进心态导致的认识肤浅

其次,五四现实主义理论的提倡者在传播这一理论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激进心态,因而其理论自身存在着诸多疏漏和草率之处。关于五四激进心态的形成原因,王元化先生在其《杜亚泉文选》一书的序言中分析得颇为透彻,他认为,“百年来不断更迭的改革运动很容易使人认为每次改革失败的原因,都在于不够彻底,因而形成了一种越彻底越好的急躁心理。”[2]这种激进心态造成的结果就是任何一种新理论无论正确与否,在尚未进行细致、深入研究之前,就一窝蜂地赶时髦,新观念的提倡者动辄就以征服者或胜利者的姿态睥睨群伦。这一现象很明显地体现在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身上。他们思想态度偏激、狂热,趋于极端,言辞愤激,批评争论对手时以酣畅淋漓、刻骨镂心为快,这种激进心态对于五四现实主义理论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危害。写实主义的提倡者如陈独秀、茅盾、胡适等对写实主义的理解并非那么透彻,有时仅止于粗浅的认识。他们并没有完全认真地对西方现实主义理论进行学理研究,仅凭一腔热情去煽动、鼓吹,甚至不惜“愿拖四十二生的大炮,为之前驱”[3]。他们充满激情的演说实际上并不一定经得起推敲。在这种激进心态的支配之下,五四写实主义理论并没有得到深入研究,往往停留在粗浅的认识之上。

三、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导致的理论自负

五四现实主义理论自传输至中国始就受西方形而上学思维模式的影响。从梁启超到王国维,从胡适到陈独秀,从茅盾到文学研究会的其他成员,在理论主张上,对现实主义内涵的理解基本就是和浪漫的、理想的文学相对立,这种对立情绪导致了后来“为人生派”与“为艺术派”的对抗,而在这种对抗的局面中写实主义虽然没有被定位一尊,但是其潜在的倾向却很明显。在西方哲学史上,主客观对立(即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的形而上思维模式肇始于柏拉图,这也是德里达不遗余力所解构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这种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曾被视为天经地义的思维定势,尤其是矛盾的双方、两极对立,尽管在中国古典文论中这种二元思维也存在,但中国古典文论在理解这二元的时候更多强调二者的统一与融合,并最后把他们归结到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之中;西方形而上学的这种对立更多的是强调二者的矛盾对抗,这种对抗性的结果是其中的一元最终占上风、占统治地位,从而形成一种压抑性思维模式和等级秩序。五四现实主义提倡者从开始就已经显现出此种端倪,只是由于当时文化启蒙的大环境,无论为人生派或是为艺术派、新浪漫派、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等理论派,都将矛头指向封建社会及其思想,同属于反封建的阵营。总体而言,尽管在对艺术的认识、艺术表现手法上存在着一定分歧,就新文学的任务而言,这些理论之间其实并没有实质性的冲突,因此当时各种文学主张尚能共存,五四现实主义并没有独霸文坛,但其理论主张已经暴露出这种倾向。深入考察五四现实主义理论,不难发现这些主张者在对待写实主义与别派理论的态度上已经暴露出这种二元对立的排他性倾向。自梁启超始,他对写实派和理想派的对立描述中,价值取向显然偏爱写实派,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失去了理论探讨的平和性,写实主义的主张者以激进、狂热的态度,对其他文学流派一概排斥。诸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胡适的《易卜生主义》等文章在宣传写实主义之时就以一种不容商议和探讨的语气,把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对立起来,理想主义似乎成了注定应该被批判的对象。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致使五四现实主义理论存在着理论自负,从而影响了对其更深入的学术研究,因而对文学创作的指导,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建立.五四现实主义的合法化建构[J].现代语文,2014,(02).

[2]王元化.九十年代反思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陈独秀.文学革命论[J].新青年,1917,(02).

教育的现实和现实的教育 篇4

来源:陈丹青《退步集续编》

在孩子们的眼里上学本应是快乐且多次多彩的,而如今无论对于学生本身还是家长来说,上学却变成了痛苦而艰辛的事。家长们无论是从金钱的准备、学校的选择、跟学校制度打交道等等坎坷的历程都已经让他们身心疲惫。学校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教育制度应当往哪方面走才是正确的选择?我们也许已经不能简单得把它推卸到学校或政府制度上了。

以美国目前学校的教育体制为切入点,作者以亲身经历向大家揭开美国的孩子是如何上学的。相对温和的对美国整体教育作了宏观并且客观的阐述。

家长们可以从文章中受到美国式的教育。孩子们的学校生活本应是自由的,而不是取而代之的“上学难” „

去年给丙奇同志的《体制迷墙》作了书序,今岁他又写成新书《教育的异化》,电话打过来,逼我再写一篇。

我早已辞穷了。粗读书中历历指陈的教育现状,实在叹为观止:何等生机勃勃的荒谬啊—政策、对策分不出什么是政策是什么是对策;魔高、道高,看不清哪边是道哪边是魔。这样一笔庞大而精致的烂账,已不能仅止归因于体制,在我们能够想到的词语中,恐怕只能推诿给那个大字眼:“国情”。

说到中国的教育,我与丙奇可资分享的经验其实很有限:他从八十年代迄今全程体验了中国本土的求学过程,又当了十余年教师,三本书写下来,网络教育现状的百般弊病与前因后果;我于“文革”辍学下乡,后来只上了两年大学,说来就是过时的经验,新世纪忝为教员,虽以辞职作罢,但毕竟难从学生与家长的角度亲尝教育体制的浩荡“恩德”—在我今年的经验中,仅知道教条之苛、招生之难,丙奇书中详细问难的教育投入、高校收费黑洞、贫穷学生问题、大学生就业困境、素质教育深化、学生话语权缺失、教育改革难以推进 „ „ 这一团团教育问题的“乱麻”,我都不清楚,这篇序言该怎么写呢?

我索性以一些家长的身份回顾女儿的求学过程,看看另一国情中的教育现实。只是说来有点话长,顾不得精炼了。

1988 年,女儿不到九岁,随母移民纽约,头等大事就是怎么上小学—除了许多私立教会学校,美国所有中小学均冠以“ Public School ”字样,即“公立”之意。美国法律规定,所有公立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任何到达学龄的孩子,而凡是美国公民、侨民和各国移民,包括非法移民的孩子一旦进入公立学校,直到十八岁,学杂费一概政府负担。

时在暑假,我所住区域的“ PS69 ”小学空无一人,就近那所公立“ 145 ”中学早已贴出广告:请当地新移民的孩子进入暑期班,以便秋季正式转学。那天一早,我与上百名家长小孩排队等候办理手续。七月骄阳照着操场上的中国内地人、港台人、以及高丽人、越南人、印度人、南美人、黑人、波兰人、苏联人、罗马尼亚人,甚至来自英国、法国、意

大利等“先进国家”的人 „ „ 手续简单得令我失落:不用出示合法身份证,不必查看成绩单,只要有当地住址(平国外来信信封),只要是个孩子(会开口说话,会眨眼睛,倘若残废,也另有就学的去处)—总之,不到半小时,几组不同年龄的孩子已经闹成一片,被领进不同的教室,弃家长而不顾了。隔着窗玻璃望进去,我看到女儿正与一位黑人女孩比划着,跳起舞来,开始了她在异国的第一堂课。

中午去接女儿,她不肯回家:原来午餐也由政府埋单,她早已和那位新识的女友成为莫逆之交了,嫌我多余了。

秋夏正式入学的经历,全忘了。只记得每天下午三点过与其他家长在校门口迎候,听孩子们放学时有如几千只麻雀同时放声高叫的集体喧闹。所谓接孩子回家,只是将他们转移到另一孩子的家,疯狂玩耍,直到天黑。

我不记得孩子的功课、分数、考试、付款,假如有过这些麻烦,我会记得—她像我一样,不是用功的好学生,我的记忆的空白是因为在那里没有中国入学的种种管卡与烦难—现在我只记得他一路玩耍看电视,转眼成了初中生。到初二,问题严峻了:不是功课、分数、考试、学费,而是班中一位与她要好的南斯拉夫籍女孩背叛了她,如所有孩子的童年龃龉那样。忽一日,她在厨房宣布她要离开公立初中,到马路另一端那座私立“圣女贞德”教会中学去。

在美国,退学上学,随时请便,因为没有转学转校的种种硬性规定。那天下午我带女儿进了教会学校安静的门厅,通报后,女校长亲自出见,带女儿进屋单独考试。大约是语文算学之类吧,十五分钟后她无事人一般出来,施施然跟我回家。才进门,校长电话到了,叫孩子明天上学。此外的细节我又忘了,只记得开始交学费,一千多美元一学期,略高于我当时的月房租。不几天,女儿穿上教会学校的统一校服:蓝格裙,黄衬衫,黑皮鞋。到她十六岁那年毕业,我与各国家长在教堂座椅前起立,看孩子们鱼贯走向圣坛,排队唱歌,当下想起我十六岁与数千名大孩子嗥嗥啼哭,在火车站与竞相悲号的亲人壮烈告别,下乡当农民。

但我心里居然找不出一点羡慕之情:我从小就不爱上学。

私校与公校有哪些差异?有的。论师资水准与教学品质,前者比后者好得远,交钱与免费,毕竟不一样的。女儿自称在私校所学远比公校多很多,亦难得多。这只要看几所名扬世界的美国大学均为私立,便不难推想,而私立中小学也一样。中国今有贫富悬殊,美国则历来是阶级分明,“贫富”与“阶级”看似一回事,实则两回事,要来说清,太费周章——女儿初中毕业,像个人模样,有意攻读艺术了。哪样艺术呢?她没主意,只并非画画,因我从不诱导她。

纽约有两所专为文艺青年建立的高中,以便未来赴大学深造。女儿择其一报名:“纽约艺术与设计高中”,又因为教会学校同学多,相偕报了另两所私立高中的名—艺术高中的所谓考试,很简单:一是当场画个人,好像是叫到学校考半天,而是画幅想象画,写篇短文,题目是描述自己喜欢的一本书,都在家里随便弄弄,送去了。教会高中的考试则在作文算学外另设专考“记忆”、“智商”的题目,一天考毕,不久便是录取通知书—这“通知”一项,私校公校均由纽约市教育机构统一办理,不是“录取书”,因通知的词语既不是考取也不是落榜,而是在你报考诸校中标出你被录取的校名,女儿一看,是艺术高中,教会高中的栏目

空白着,等于落榜了,想必是算学之类不过分数线吧?孩子耸耸肩,我也无所谓。

诸位看官:女儿考中决不是她画得好、写得好,我更是从未暗中帮她描过半根线条——她高声唱止我的任何帮助——而是:这里几乎没有落第的学生,除非你是真的白痴。考试那天清晨,我照例陪着去,一出车门,女儿躬身呕一口酸水,正像我当年下乡的那天清晨,反胃欲吐:是少年人对成长的恐惧、无知,及生理的无辜。随即我们在教堂目睹数百名新生难以遏制的羞愧和紧张 „ „ 一两年后,我观赏了孩子们自己编写的话剧,还有头一场时装设计展,记得为首踏上 T 型台的是位黑人少女,手里抱着私生的婴儿,满堂鼓掌、叫喊、响亮的呼哨 „„ 于是上大学。

美国孩子上大学,必须交付高中的成绩单,必须在高中末期训练全国统一的 SAT 考试(即作文算术之类),以便投考大学。至于艺术专业的考试内容,几乎和上高中一样:交一幅画儿(照例在家慢慢涂抹),写一篇作文(我记得是描述“你做的一个梦”),接着,又是理所当然的录取通知书。诸位看官:不因为孩子画得好,更不是我在那所大学事先拜托谁,而是大学几乎没有落第这一说,除非你是真的白痴。女儿考大学的细节,我完全不操心,甚至不记得,只记得她强烈要求离家住学校,虽然大学就在曼哈顿。

这所大学叫做“纽约视觉艺术学校”。女儿选择电影专业,头一年级就给编剧本,抬机器、拍电影、做剪接。所谓电影,长度三、五分钟。女儿自编自导弄出三个黑白片,翌年突发奇想,不干了,径自回到中国的南京大学学中文,玩了一整年,重新学会她在小学一年级早已学会的中文“大小多少”之类,同时交一帮欧美留学生朋友联袂跑了安徽、甘肃、青海、云南,在翌年,飘然回美,选了一所早先由美国左翼自由知识分子创建的“新派大学”(New School University), 学什么人文学科去,直到拿学位。毕业迄今,跟她爹一样,单干,拍点时装照,再不肯上学了。

我知道,以上所说,是中美两国孩子们无法分享的经验(凡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家长们反倒在中国的小学、中学享受过全额公费教育)。不消说,中美两国的国情几乎没有可比处:丙奇书中罗列而追问的种种现象,美国没有,美国教育的种种措施,咱们这儿也没有——或者近年也学来一点吧,但必定转换为我们可爱的国情——在女儿求学的个案中,我仍然试图寻找对应于这本书中的几个点,提呈少许可资议论的讯息。

譬如学费问题。在美国,我女儿的家境绝非富有到可以供她上哈佛、考耶鲁,也远未贫穷到依赖联邦政府的贷款与救济。她的同学大抵出身普通白领、蓝领与中低收入的移民家庭,没听说哪位家长是千万富豪,为学费倾家荡产以至死上吊的个例更是闻所未闻。她的穷同学很不少,多数单亲家庭,其中一位今已从李安的母校“纽约大学电影学校”毕业的男生乔万尼,父母离异,不久母亲得病去世,联邦政府照例为孩子办了专项助学金,包括生活费,直到十八岁。和我一样,女儿从小喜欢与穷孩子玩耍,我因此熟悉好几位她的同学的家,相当于中国都市贫民家,但那种穷法决不凄惨,事事俭朴,然而开开心心。我看不出种族歧视,更不见贫贱的自卑:她(他)们长大了,如今不论职业,都在社会上堂堂正正做事做人,那位漂亮的孤儿乔万已经和好莱坞明星混在一起拍过几回电影,要女儿给他拍了几百张油头粉面的大剧照。

再譬如校舍与所谓行政问题。女儿上小学迄今,近二十年过去了。那同一所小学、中学,已经扩建将近一倍。为什么呢,因为纽约地区的移民(包括非法移民)子女成倍增长,校舍不济,地方联邦政府不敢怠慢,持续拨款增建校舍,这是虚伪的民主制度与当地议员必须切实兑现的首要承诺之一。顺便一提:新增校舍的造型设计苦心配合老校舍的风格与规格,丝毫不曾破坏原有的景观。内部设施的现代化,则远胜于昔。至于学校的行政机构和人员,真叫做精兵简政,从善如流。美国最贵的是人工与时间,哪来闲钱琐事养一堆人。女儿一路上学的种种手续,在我记忆中都是顷刻办成的。

教学的内容与品质怎样呢? 说实话:教育的没落如今恐怕是世界性问题,举证太繁,不细说。美国有些家长不送孩子上中小学,自己在家授课;大学生抱怨教育的声音亦时有所闻。女儿即曾告知同学不满 于哪位 教授,联名告上去,那 教授翌日即被解雇。不过回想他接受教育的一鳞半爪一—真惭愧,我几乎不曾过问——依然不失为“人”的教育。譬如在她高中的历史课,竟包括中国先秦及至共和国历史,父子对话,女儿接得上来,还纠正了我的不少盲点与错误,另外居然有中国电影的专职讲师,使她对民国电影及第五代之类,如数家珍。大学时期曾专修但丁的《神曲》,老教授每讲到维吉尔天堂门前告别一节,总会热泪滂沱:此非关学问,而俨然是可敬可爱的师德了。

学生的心态怎样呢? 就我所见,美国孩子从不为“名校”问题所折磨。谁都尊敬哈佛、耶鲁,佩服那进入名校的人,但谁都明白那是家境、学费与阶级分层的问题,或不做非分之想,选择高校的态度坦然而平实;或发奋苦读,申请名校奖学金。为了恋爱、抑制及其他青春问题,校园自杀案不是没有,枪击暴力与毒品问题更是美国的社会特产,但由于落地名校而羞忿轻生的个例,从未听说过。

而美国没有“素质教育”。这句似是而非的词语,适可确证我们“教育素质”何其不堪。

先说学生的“素质”。几个微小的例:那位与女儿闹矛盾的初中女孩,一年后递个条子给她,真诚道歉。女儿高中开始恋爱,先是甩家人,后是被人甩,初尝失恋,既给前面的男友去道歉;两年后那伤了她的男孩也来了道歉信—她们既不知《论语》,也没念过“人之初,性本善”的《三字经》—没人教孩子们这么做,只为道歉是美国生活的日常习惯,非要追溯其因,恐怕是基督教义中宽谅与赎罪的世代渊源吧,女儿上了西方文化的当。与道歉相反的例,也说一件:我有位中国朋友的女儿在纽约头牌高中“斯蒂文森”当选学生会主席,那年海湾战争爆发,小布什纽约行,有意来校作报告。校长大高兴,可是学生头与大家一商量,说是校中各国移民孩子多,发动战争的总统来,欢迎不欢迎?于是投票,于是否决。校长恼怒,总统尴尬,结果还是听学生的,讲演取消了—这样的学生素质高不高?我看是校长总统素质还可以。

再说教师的素质,高明的个案不提,只说件小事:九十年代,纽约三个中学浑小子为了抢钱换毒品,越窗入室,杀了一位老师。事后查证,那是亿万富豪、华纳广播公司总裁的儿子,他不靠祖荫,默默当他的中学老师,平素的众生敬爱,死后,大家才获知他的出身。在各种公益职业中,我就亲眼见识过不少位大有来历的世家子弟,质朴纯净,心甘情愿为人民服务。

此外,美国孩子从小自己靠自己:不是素质好,不是靠教育,而是天经地义,家家都如此。女儿从初中开始就寒暑假找工作,或是毫无报酬的义工,或是零星收入的小伙计。一朝上大学,父母交学费,不必开口,孩子自会去找份工。大学期间她在纽约一家古董电影

院做服务员,卖票、领座位、售爆米花,做了四五年,薪资够交自己的房租与领花,买鞋买衣服都去二手店。我的收入逐年好起来,给她钱,严词拒绝,存她账户,几年不动。这是她格外懂事么?非也,在她周围,克勤克俭的美国孩子实在多得很。克勤克俭又为什么呢,只为美国人的信条是“”上帝帮助那自助的人。

我是个随随便便的家长,功课不问,凡是由她,除了承女儿赏脸与我聊聊天,不记得对她施行过所谓教育;她也是个随随便便女儿,胸无大志,自得其乐,只一向与我同调,便是自小及大沉溺于不切实际的空谈 „„ 普天下格外优异或绝难就要的孩子,毕竟稀少,女儿如大部分初涉人生的美国青年一样,未必自信、自强、然而自在、自尊,并初告自立,此外还要怎样呢?现在将她求学的经历过一遍,无可夸耀,无可失望,与丙奇书中千奇百怪的认识对一对,她的个例,无非呈示了美国教育的常态。

中国的教育常态是什么?长久以来,我们要么感染名校的神话,似乎那才算教育的荣耀;要么痛陈教育痼疾,那是全社会难以舒解的怨气。在一位名校幸运儿与一位自杀的穷家长之间,丙奇同志的这本书告诉我们:什么是当今中国教育的常态,或者说,非常态,再或者说,这非常态怎样一步步变成司空见惯的常态。

我不曾在美国当过教师,对美国大学 从 教授、校长到整个教育形态,无法陈述。我所能例举的只是千万名学生之一,也即我的女儿在美国就学的经历。我之所以会想到以上美国教育的点滴现实,是因我今年亲身接受了中国现实的深刻教育——人口太多,国家太大,包袱太重,改革太难,总之,政府不容易,百姓要体谅,等等等等。在这本书中,我发现,所有问题不在中国的教育,而在中国的现实,教育问题是现实之一端。换句话说,单是追究教育问题休想改变教育,除非你改变现实。但是可能么?我们清清楚楚看到,教育根本无法改变现实,而是持续被现实所改变。

这本书的题目叫做“教育的异化”。异化的毒效,不在校园内的教育,而是转化为校门外的现实,蔓延侵蚀我们的家庭、社会、政府与国家,尤有甚者,这毒效从深处塑造着我们的集体人格与价值观—教育之所以非得改革,教育之所以太难改革,乃因我们深陷其中者全是具体而微的现实问题,而未必是形形色色的教育问题。多年来,所有部门、所有人,都在给教育拼命想办法,然而谁都拿现实没办法。这本书试图证明:层出不穷的“好办法”都用过了,都没用,都无一例外的变成了坏办法,反正,中国教育的种种新办法、老办法、硬办法、软办法,结果仍旧是没办法—如此看来,这些办法无异于伪办法,一如今日的中国教育,其实是伪教育。

据说,一个国家最长远最根本的振兴之举,是办好教育。又据说,“最大的失败是教育的失败”。当我们面对今日的教育现实,同时是在领教现实的教育:现实的教育和课堂的教育,哪边更奏效、更厉害,更其积重难返呢 ?

现实反思 篇5

中考已过,我本以为可以考个理想的成绩,没想到上天给了我那么大的一个“惊喜”。虽然也算考上了,但要交的学费是最多的。接到这个通知时,我简直麻木了。对,就是麻木。我妈问我还打算上吗?我说:“我想上,我很想上。”我妈却说:“你一个学期交4400,一年就交将近一万,而且你妹妹明年也得考,要是她也考成这样,她也要上,我们供不起啊。你小妹妹明年也要上学了,你说你要上,我们去哪给你拿这个钱啊?你自已好好想想吧。”

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啊?我想上学,我比谁都想上学,但家里又确实不行。我就这么整整坐了一下午,什么也没做,就这么坐着。到了晚上,我跟我妈说:“我不上了,你别管了,不愿上了我。”我妈说:“你确定吗?别到时候你妹妹要上,你又说是我们不让你上的。你想好了吗?”我心灰意冷地说:“不上了,是我自已不愿上的,我不怨任何人。”

第二天,是该去威县一中报名的日子,有些同学在手机上问我:“你去上吗?你啥时候去啊?咱俩在哪集合一起去呗。”我没有回复他们。是啊,人总归是要屈服于现实的啊。这个上午我行尸走肉般地干着家务活,情不自禁地,我想象出着高中的生活了。就这么想着,啪的一声一个碗从我手中掉落,连同我的幻想一起化为了碎片。是啊,这就是一场虚幻的梦而已啊,我又开始收拾碗的碎片。父母见我把碗摔碎了,但他们并没有说什么。

下午我妈把我叫到她那屋说:“我不是不让你上,除非你自己不愿上。我看你还是愿意上的,今天下午你去一趟威县一中吧。你要是愿报,你就报吧。”我说:“没事,不报了,不愿报了。”我妈说:“机会就这一次,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决定,去不去你自己好好想一想。你要是去,下午让你爸带着你去。”说完我妈就出去了,让我自己好好想一想。

是啊,我去还是不去呢?我是非常愿意去的,但我必须为家里考虑,“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耳边又响起妈妈的话,我飞一般地跑向父母说:“我想上,我真的很想要上,我要上。”父母好想知道早这个答案似的,点了点头。下午我们去了,还真的办好了手续!领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仿佛又活了过来一样。

在坐车回来的路上,看见车上有一个女子,一直不说话,嘴里一直啊啊啊,我猜这是一个哑巴。她不开口说话,周围的人都用那种眼光看她。要是我,肯定早就哭了,但她没有,她一直是笑对我们,天知道她是承受了多大的勇气才会这样的。现实对她残酷,她却笑着面对。

这一刻,我忽然傻笑了起来。是啊,有时现实是残酷的,只要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它,就能把现实变得越来越好。

加油,期待着我的高中,不要畏惧,未来很美好,梦想很美好,现实更美好。

作者:陈璐

现实反思 篇6

(一)世界这么大,一样米养百样人,你无法要求所有人的三观都同你吻合,唯一的方法,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强,心理上的无坚不摧才能保护你,不被那些自私又狭隘的人所伤害。

(二)人与人交往多半肤浅,或只有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上,交往才是容易的,一旦走进深处,人与人就是相互的迷宫。

(三)一切的矫情和暴躁,要么是因为缺爱,要么是因为缺钱。一个人,想过上安逸平和的生活,想要心境开阔,自由无拘,钱和爱缺一不可。一切的不快乐,大多是因为缺钱或缺爱。因此,必须奋斗,才能幸福。

(四)我的脾气向来是来得快去得也快,爱憎分明绝不会装作跟谁谁特好,不喜欢的就离的远远的,喜欢的就缠着不放,实在抓不住的也绝不强留。

(五)千万要善待一个路痴,因为他一旦走进你的心,就很难再走出去了。

(六)你终会明白,谁是虚情假意,谁是真心爱你,谁会为你不顾一切。

(七)人这一辈子,遇见对你好的人比较容易,可遇见始终待你如初的人很难。

(八)宁愿花时间修炼不完美的自己,也不要浪费时间期待完美的别人。

(九)人生不过这短短几十年,一眨眼,一黑白,一天就没了;一冷暖,一春秋,一年就没了;一哭笑,一蹉跎,一辈子就没了。

(十)时间识人,落难知心。不经历一事,不看清一人。时间,是最好的过滤器;岁月,是最真的分辨仪。

(十一)我只希望这个世界可以狠小狠小,小到我一转身便可看见你。

(十二)其实每个人都一样,都有自己的野心又都有脆弱的时候。只是有些人在每个可以选择放弃的节点,都选择前行。

(十三)别去试人心,它会让你失望,更会让你绝望;有些事知道了就好,不必多说;有些人认识了就好,不必深交;眼里会看见谁走谁在,心里会知道谁好谁坏。做好自己该做的,有爱或无爱,都安然对待。

(十四)一个人熬过了所有的苦难,也就不期待一定要和谁在一起了;我曾诚心努力过,但结局我不想说。

(十五)无论你犯了多少错,或者你进步得有多慢,你都走在了那些不曾尝试的人的前面。

(十六)生活是一场又一场花开花落;人生是一列单向行驶的火车,中途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站点停靠,但是永远不售返程车票。在这列火车上,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必须做,有些事情可做可不做,有些事情坚决不能做。

(十七)一个人是否成熟来源于他是否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目的,来源于他是否敢承担所做决定的后果,来源于他对自己的了解与信任程度。

(十八)昨天是一张废弃了的支票,明天是一笔尚未到期的存款,只有今天是你可以支配的现金。

(十九)人有时需要内心单纯得像个孩子,但偶尔也要内心强大的像混凝土。

(二十)生活是一场漫长的旅行,不要浪费时间,去等待那些不愿与你携手同行的`人。

(二十一)所有的玩笑里,都藏着认真的话,而那些看似没有听懂的回应,大概就是再委婉不过的拒绝。

(二十二)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

(二十三)你是否会想起,属于我们的青葱岁月走得太急,而你,忘了年少时的海誓山盟,不管风雨,要一路同行,长相厮守。

(二十四)你喜欢我,你是我的。你不喜欢我,你也是我的。只要我喜欢你,你必须是我的。

(二十五)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应该”为你做什么,就连父母都没有义务对你有求必应。你长大了,很多事,要靠自己。

(二十六)人,累了,就休息;心累了,就淡定。长大了,成熟了,这个社会就看透了。累了,难过了,就蹲下来,给自己一个拥抱。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同情你,怜悯你。你哭了,眼泪是你自己的;你痛了,没有人能体会到。那么你只有流着泪去微笑。

(二十七)只要你清楚自己在寻求什么,那就尽管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二十八)善良和爱都是免费的,但不是廉价的,你的善良,需要带点锋芒,你的爱,需要带些理智,带眼识人,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配拥有它们。

(二十九)我不明白为什么要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评头论足只是无聊人的消遣,何必看得如临大敌,如果你不吃别人家的饭,就别太把别人的话放在心上。

(三十)做个内心阳光的人,不忧伤,不心急,坚强,向上,靠近阳光,成为更好的自己。你不需要别人过多的称赞,因为你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好。内心的强大,永远胜过外表的浮华。

(三十一)碰到一点压力就把自己变成不忍重负的样子,碰到一点不确定性就把前途描摹成黯淡无光,碰到一点不开心就把它搞得似乎是自己这辈子最黑暗的时候,这些大概都只是为了自己不努力去改变现状,逃避明天的一个烂借口吧。

(三十二)脾气好的人容易胖,因为他们把很多气话都吞进肚子里,结果又不太好消化。

(三十三)别总因为迁就别人就委屈自己,这个世界没几个人值得你总弯腰。弯腰的时间久了,只会让人习惯于你的低姿态,你的不重要。

(三十四)无论你活成什么样子,背地里都会有人对你说三道四。一笑了之,给自己一个灿烂的阳光,一片自由的海洋,让自己不断变强,其实就是最好的蔑视。

(三十五)没人在乎你怎样在深夜痛哭,也没人在乎你辗转反侧的要熬几个秋。外人只看结果,自己独撑过程。等我们都明白了这个道理,便不会再在人前矫情,四处诉说以求宽慰。

(三十六)生活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从来不存在完美的人和事,过于完美的感情,只发生在童话和想象中,现实的常态,除了平淡,就是千疮百孔与劫后重生。

(三十七)你明明知道你需要放手却放不下,因为你还是在等待不可能的发生,这种感觉真的很难受。

(三十八)不要期望别人为自己雪中送炭,没有人在你脸上抹炭就该感恩了;你改变不了昨天,但如果你过于忧虑着明天,那将会毁了今天。

(三十九)三观不合很难做朋友,因为思想经历感官全都不一样,就像我说大海很漂亮,你却说淹死过很多人。

(四十)生活本就是一场恶战,给你的是止疼药也好,是一巴掌也罢,最终都是要单枪匹马,练就自身胆量。

(四十一)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你从不会做饭到后来的得心应手;从一开始一个人生活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井井有条;从根本不能习惯离别到最后的平静;从曾经爱的过度疯癫到现在的小心翼翼。

(四十二)我们这代人,心里有事的时候,父母不能说,朋友不敢说,所有的事最后都只能是自己扛。

(四十三)以前总怕别人不喜欢自己,于是拼命迎合讨好,要是被误会了就恨不得马上能解释能化解,现在越长大心越大,不喜欢就不喜欢呗,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四十四)对任何人都不要毫无顾忌的说出自己的秘密,因为你的每一次袒露胸怀都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成为别人专戳你软肋的导航。

(四十五)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明白你的故事里有过多少快乐或伤悲,因为那终究只是你一个人的感觉。

(四十六)对别人生气1分钟,就失去了自己人生中60秒的快乐。所以我们要学着没心没肺,对什么事都渐渐的无所谓。

(四十七)往事归零,爱恨随意,敬你一杯酒,从此朝前奏。往事不回头,未来不将就。

(四十八)所谓的同学聚会,就是在多年以后给所有到场的人一个机会,看看什么叫沧海桑田,看看什么叫岁月如刀,看看什么叫物是人非。

(四十九)偶尔我只想一个人静静的就好,不受任何打扰。不是冷漠,只想放空自己,感受生命美好。

(五十)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别人当成了朋友,别人并没拿你当朋友。

(五十一)为你的难过而快乐的是敌人,为你的快乐而快乐的是朋友,为你的难过而难过的才是你的知己。

(五十二)现实告诉你,没钱连你最亲的人,都会瞧不起你;感情告诉你,不要以为你想的人,同样也想你。

(五十三)学会克制,善于改变,能把小事做好,大事才不会有问题。

(五十四)你是否知道,最真实动人的情书,不是写在纸上,不是唱在嘴里,却是付印在你每天为你和他组合的那个家的操劳之中。因此,真正的恋爱,是从组合了家才开始的,开初的一切,那都只是爱的序幕。

(五十五)生活没有捷径,但是我们踩过的坑,让我们懂得了一些道理,成为了人生经验。

(五十六)水不试,不知深浅。人不交,不知好坏。时间是个好东西,验证了人心,见证了人性。说得好不如做得好,我总是担心身边会失去谁。可我却忘了问,又有谁会害怕失去我。

(五十七)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五十八)小时候就觉得酒很苦,为什么大人们还是那么爱喝,长大后才发现比起生活,酒确实甜的许多。

现实反思 篇7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教学现实,教学评价

现实的审视

201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在数学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 “四基”,即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因此,重视数学活动经验与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并列,成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教学的一个更加直接的目标和追求,也使得数学活动经验成为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教师们着眼于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日益增多,数学活动经验已然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

透过教师们着眼于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实践,我们却能发现一些操作中缺乏数学思考、活动中缺乏深度思维和缺乏对数学本质追问的教学。

一、数学操作应该以“思考”为根

苏教版三年级《周长是多少》中“3厘米、5厘米长的各4根小棒,从中选择几根来摆成长方形或正方形”。首次执教,执教教师按照要求,出示4根3厘米和4根5厘米共8根小棒,直接让学生进行自由选择小棒, 组织个人活动摆长方形或正方形。课堂现场从学生操作情况看,表现出摆拼的无序,部分同学甚至没有将图形和周长相联系思考。 学生不明白摆小棒的目的,把它只看作是一次老师指挥下的操作、展示而已。

再次试教,执教教师共分两个层次的教学。第一层次,让学生选择3厘米和5厘米这两组8根当中的4根来摆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学生可能拼出边长3厘米或5厘米的正方形,还可以拼成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观察、思考、体验不同长度的小棒可以拼成不同图形,相同图形中边长长的图形周长大于边长短的图形周长。在此基础上,第二层次,让学生自由选择6根或者8根小棒摆图形。在学生汇报交流长、 正方形周长时,让学生观察图形,想一想为什么有的6根小棒摆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不同但周长相同,那么,为什么8根小棒摆成的长方形形状不相同,长、宽不相同,但所有8根的长方形的周长都一样?

从教学中,能看出教师共安排了两个层次的教学,这两个层次呈现“先收后放”的教学结构。“先收”,让学生有明确的操作目标和操作要求,利于学生按统一的要求操作, 保证了操作的效率,当然也因为有了第一次 “先收”的操作经验,为接下来的学生自己选择——“后放”做好了示范和铺垫,体现了有序与自由、规范与灵动的结合。而通过学生的操作不仅是摆长、正方形,也不仅仅是计算所摆图形的周长,更重要的是通过周长这个知识桥梁来让学生借助具体的小棒,了解摆成图形周长的异同点,体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考 :同中求异——选择相同根数的小棒所摆的正方形因为边长(小棒)的不同而导致周长的不同。异中求同——不同边长的长方形去思考为什么周长是相同的(它们都用的是相同的小棒)。于是,在用8根小棒摆长方形时,有的学生会思考是否可以不需要具体的操作,换句话说,这时候摆什么形状的长方形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应该突出的是对图形整体,即周长的思考。

这里的数学操作就因为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更具操作价值,因为有了操作难易坡度的设计而进行的更深入,因为有了对操作的不断深入思考而更具知识间结构化的逻辑, 整个操作也因此凸显了以数学经验思考作为着眼点的数学活动意蕴。

数学操作应该以“思考”为根,使操作真正成为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助推器。

二、数学活动应该以“思维”为本

苏教版六年级《比例尺》一课,在激活学生将人物照片放大或缩小,即将长方形的长与宽同时放大或缩小,照片才不变形的经验后,教师设疑 :一块长方形草坪,长50米,宽30米。把这块草坪按一定的比例缩小,要画在纸上,你认为可以怎么画呢?

在组织学生相互讨论的基础上达成一致建议,都同意添加符合实际的条件“长5厘米,宽3厘米”或者“长10厘米,宽6厘米”这两种画法。教师安排学生任选一种添加条件,组织学生自己探索,小组交流,尝试将实际图形按比例缩成平面图。

在学生交流中总结制作 :首先要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化成统一的单位 ;其次将数据写成比的形式(注意比的前项和后项所代表的意义和顺序);最后将比化简。对照过程, 进行比例尺概念的描述,反思回顾,概括计算方法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在教学中,我们尝试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改动,用人物照片的缩放直观突出要将图形的长与宽同时按比例缩放 ;将封闭按要求进行缩放改为开放的问题,让学生按实际可能选择两种进行缩小 ;在学生自己尝试、小组合作中学习比例尺的方法并提升概括。

这里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突出的是以思维作为学生活动的主线,让学生不断地激活问题意识、已有经验 ;在追问中发现、分析问题 ;在需求中细化、落实问题 ;在应用中调整、反思问题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解题思路,从而有效帮助学生构建解决问题的模型。

数学活动应该以“思维”为本,使数学活动真正成为数学活动经验生长的催化剂。

三、数学经验应该以“本质”为魂

苏教版四年级《混合运算》教学,一改以往教师单纯采用购买文具中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来教学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方式,教学过程如下 :

观察 :出示小军和小晴购买文具情境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商店里都有哪些学习用品? 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

设疑 :要买一个书包和买一本笔记本, 要多少元?

生 :20+5=25 (元)

深入 :再买一本笔记本呢?

可能 :1. 20+5+5=30 (元)

2. 5+5=10 (元)

20+10=30 (元)

再深入 :再买一本笔记本?

可能 :1. 20+5+5+5=35 (元)

2. 5+5=10 (元)

10+5=15 (元)

20+15=35 (元)

揭示 :这是分步与综合两种形式的算式。

引导 :如果买多些本子,你觉得哪种方便些?你能换一种更简便的写法吗?

可能 : 1. 20+5×3

2. 5×3+20

比较 :两道算式的意义一样吗?它是如何计算的?

举例、概括 :你能再举几个乘加混合计算的例子吗,并试着概括出乘加算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这一教学环节通过熟悉的购物情境,激发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兴趣。在分析解题思路时让学生从数量关系的角度理解不同综合算式的含义,依托算式的含义来理解综合计算的内在结构,这是引导学生通过表面看实质的过程。我们知道,一些数学规定性知识的教学学生容易机械接受被动理解,常常是模仿易遗忘照搬易混淆。于是,和学生一起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规定背后合理的内在原因。 在案例中,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学生对混合算式“质”的理解很必要,经历“浓缩” 规定的深入认识,摆脱了摹其形而进入悟其神的学习,在过程与结果有机结合中必将让学生获取这些基本知识技能、发展数学能力过程中所积淀下的体验和感受,对他自己后继学习起到积极的正向作用。

数学经验应该以“本质”为魂,使数学经验真正成为数学活动经验沉淀的动力源。

对以上在教学中突出的着眼于数学活动经验正、反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对比后, 我们会进一步思考 :究竟什么样的数学活动才是真正着眼于数学活动经验的数学活动?

教师们已经抓住了数学活动经验的核心, 即在课堂中不断进行以数学活动经验为着眼点的探索和尝试,但也不可回避的是,在目前,大多数侧重于数学活动经验的尝试还只是“尝试”阶段而已,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笔者认为地目前还没有探索出普通认同的做法。那么,如何在数学活动经验教学中找到突破口?我们想,建立一个具有普遍适用的评价标准才能起到统揽全局的作用。于是我们将目光投向对于数学活动经验的评价上。

四、数学经验应该以“评价”为指南

就数学活动经验实践来说并未达成较为一致观点的现实,我们希望从评价出发,试图采用倒推的形式来促使我们教师对数学活动经验的某些深层的思考,这样有利于整体的审视,从顶层来设计,即跳出实践来看实践,换一种视角更能把握清楚关于数学活动经验的思考和实践。

梳理目前的评价,我们不想以试卷习题的形式来探寻题目错误背后的知识经验,或对展示学生自己思维的过程性、展开回忆对某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性,以此期望进行深入地合情推理,因为就题目本身而言,是否科学合理尚未可知,就单个的题目能得出一些结论恐怕还是缺乏说服力的。我们也不试图从动态的课堂现场观察中分解出从哪种学生的活动来分析这种活动可能会形成哪种经验,因为要想在复杂而丰富、生成而综合的课堂中进行分解分析某种经验,难度是较大的,对教师自身素养的要求较高,且不宜细致与准确。

我们细细想来,一些活动的经验是综合性的我们没有必要为它们贴上哪种活动属于哪种经验的标签,我们想要把握的是学生活动中经验的状态、经验的积累程度、活动后经验的生成状态、经验运用状态等关于经验调动、积累、运用、生成等前后的发展“痕迹”。

那么,我们需要怎样的评价才能使得原本内隐于个体的经验有由隐到显呈现,伴随活动感悟、体会、生发的经验由虚到实展现, 由外在综合活动到内在更侧重于思考的经验由表到里表现出来。

于是,我们想从“经验”的视角大致勾勒出对于数学活动经验的评价。我们可以分成“经验的感知、经验的提取、经验的应用、 经验的生成”四个方面,在“经验的提取” 中,还可以细分成“提取方式、提取路径、 提取质量”的项目,在“提取方式”中还可以细化为“操作、探索、思考”等子项目, 这样我们就能得到A、B、C三个层次具有可操作性的质性的评价。

我们可以按照经验积累的过程初步设想制定出下面的评价表格。

在这个评价指标中,我们关注了经验积累过程与结果的协调,突出了经验积累方式、 方法和经验活动感性和思考理性的组成,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可操作性。当然考核指标随着不同数学活动而有所差异,如数学的算法规则的学习活动,因为它是更侧重于弄清楚算理、探索算理和算法的结合的体验性活动,还是更侧重于进行抽象归纳、提升公式、 法则的思维性活动,还是以技能性的演算习题为主的训练、练习性活动,那就根据需要增添、调整如模仿、理解、探索、领悟等不同侧面的活动经验的测评,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再简化、合并指标中的某些内容。

对于一些综合性较强的,较难分清是偏重于操作、还是偏重于思维或是其它的活动, 当然也可以采用一种较为统一的范式流程来描述课堂。如确定三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数学经验这三个维度,每个维度由不等的若干视角(视角可以参照上述表格中的指标制定)构成。这样可以较为有条理的有侧重的对某个维度进行详细的概括与描述。

如果说我们还关注于一节课教学中数学活动经验的评价的话,综合运用比如学生数学经验积累的成长记录袋、个案的长期研究与追踪等实证性的研究,这样就能更全面、更科学的把握数学经验评价的有效性与长期作用。

现实反思 篇8

关键词:刑讯逼供;口供中心主义原则;有罪推定;法律权威性

刑讯逼供是一种极其残酷的诉讼制度,其不但是对人的精神和肉体的摧残,也是对一个人的自由与尊严的践踏。现代刑事法学鼻祖贝卡利亚曾在其著作《论犯罪与刑罚》中提到:"痛苦的影响可能增加到这种地步,它占据了人的整个感觉,给受折磨者留下的唯一自由只是选择眼前巴托惩罚最短的捷径……有感性的无辜者以为认了罪就可以不再受到折磨,因而称自己是罪犯。"⑴

在我国的历史上,刑讯逼供由来已久,其对我国的司法制度中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了今天。我国近年来,在刑讯问题上受到了强烈的批评,人们认为刑讯逼供是一种极其违反人类文明的制度,严重阻碍了我国法制建设与发展。

一、刑讯逼供产生的原因

(一)口供的证据地位显要

在中国古代,口供具有无与伦比的证据地位,口供经常被视为最关键性的证据,被称为"证据之王"。所谓"断罪必取输服供词",这说明了中国古代审判定罪通常都要取得被告人的"服辩"即认罪的供词。而这种口供中心主义原则产生的原因有二:其一,从理论上讲,中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儒家的理论认为,口供是最好的证据,获得口供是非常必要的。其二,从实践的角度来讲,口供获得后,可以极大的减轻审判者的操作复杂性和工作量。、民众对(二)犯罪的憎恨强化了对刑讯制度的认可。

在古代中国,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民众普遍形成"温良恭俭让"的性格特点,几千年的封建历史,更是让这种思想深入人心。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通常同情被害人,而对犯罪者深恶痛绝。在中国传统的认知中,习惯将犯罪认定为有害的、丑恶的,从伦理意义上对犯罪进行否定的道德评价,将犯罪诠释为"绝对的恶"。

(三)古代法律权威性的实现

马克思曾说:"中国法里面一定有笞杖,和中世纪刑律的内容连在一起的诉讼形式一定是拷问。"(2)封建时代的刑讯逼供是由其统治阶级的本质决定的,封建社会中,古代的法治的目的并不在于以公力救济的正义性和有效性取代私力救济的无序性、实现公平正义,而在其对于人民的统治和对秩序的维护。《尚书》有言:"上刑赭衣不纯,中刑杂屦,下刑墨幪。"

二、对刑讯逼供制度的现实反思

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写道:"刑讯必然造成一个奇怪的结果,无辜者往往处于比罪犯更加不利的环境,尽管二者都会受到一些折磨,但是无辜者往往进退维谷,他或者承认犯罪,接受不应该有的惩罚,或者屈受刑讯之后,被宣告无罪。"这是一种残暴的统治手段,一种蛮横的断案工具,这种制度为了达到速度与效率的要求,肆意践踏着人之为人的根本权利。

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从野蛮到文明的过程,刑讯逼供的种种弊端注定了它将退出人类的法律舞台。1984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和處罚条约》,这标志这人类社会将这种残酷的行为本身视为一种违法行为。

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也明确规定了严禁以刑讯逼供的非法手段收集证据,最高人民法院更是在1998年9月发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强调"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然而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却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王俊超案、佘祥林案等案件挑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这意味着我国的刑讯逼供作为一种现状仍然存在,与刑讯逼供的斗争将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以史为镜,指导着我们对刑讯逼供可以采取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司法制度。控制刑讯逼供,首先要从制度上着手,完善的制度体系会让刑讯制度无法生存。通过对司法实践的观察,通过确定无罪推定原则,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是在司法过程中其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得到尊重和认可的。(3)赋予律师侦查阶段的在场权等方法,可以对防止刑讯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提高司法人员的综合素质。作为国家行使司法权的机关,司法工作人员必须摒弃封建思想的遗毒,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秉公执法。既要遵守国家相关的程序法律规定和实体法律规定,又要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不可以将司法机关与民众对立起来。保障每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利不受到侵犯,将人权的理念与自己的办公与实践结合起来。另外,针对个别司法人员滥用职权,素质不高的情况,应当建立一系列严格的制度,将不合格的人员清除出司法队伍。。

(三)加大对侦查技术的资金投入。古代中国之所以以口供为中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刑侦技术的落后。现今中国,侦查技术早已是今非昔比,各种科学技术的应用,让中国的刑侦有了长足的发展。应该加大对刑事侦查的投入,继续研制更新更有效的高科技技术,把越来越多的设备投入到侦查的实际工作之中。同时,扩大刑侦科研机构的规模,培养出更多可以掌握和运用高科技的刑侦人才,从而提高破案的效率,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加大对侦查的资金的投入,才能使得上述的科研工作可以得以实现,从而在形式上杜绝刑讯逼供的现象的产生。

注释:

[1][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2]栗劲.秦律通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

[3]闫召华.口供何以中心--"罪从供定"传统及其文化解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5).

上一篇:应聘辅导员的申请书下一篇:法人个人或委托代理人证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