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年级教学计划和教案(共8篇)
五年级下册
莱阳市实验二小学
2010.3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五年级共二个班123人,他们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简单机械等;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病毒与生命健康、简单机械与运动等。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与探究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二)知识目标
1.了解生命的奥秘,知道我们是在妈妈体内,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发育,成长到现在。在这一过程伴随着遗传或变异。
2.了解地球和地表的变化,知道火山和地震的成因及各种各样的矿物等。
3.了解变化的能量,从日常生活入手,了解摆的秘密及特点,了解摩擦可以生热,线圈通电有磁性,能量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4.了解宇宙的一些奥秘,知道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我们地球的四季变化的成因等。5.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了解人类的科技发明与其他生物的联系,科技发展的力量,新能量的开发和利用等。
6.了解人类的进化及各种学说,从小树立起科学的思想和意识等。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并做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4.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5.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生命的奥秘》、《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变化的能量》、《探索宇宙》、《科技与未来》、《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遗传与变异、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及生物界的能量变化、宇宙的认识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借助学生不断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生命的奥秘》单元中《人的一生》一课结合研究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和各个时期特别是青春期身体生长发育的主要特点,让学生知道青春期进行卫生保健的一 些常识,懂得珍爱生命。将这一内容放在第一课,是想从研究人切入,体现人文思想。《细胞》一课通过指导学生观察细胞,使学生初步认识细胞,知道细胞是构成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我像谁》一课通过学生观察研究自己与家人之间在身体特征上的异同点,并通过对其他动植物 的研究,知道遗传和变异的含义。本课是对本单元“生命的延续”教学活动的阶段性总结。这三课内容的编排在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上都是有层次的,《人的一生》只 研究关于人的身体及其生长变化情况,《细胞》则是研究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体身体的构成及生长变化的原因,《我像谁》研究的是生物的最本质特征——遗传和变 异,使学生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单元中《火山和地震》一课,目的是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认识火山和地震现象是如何发生的;通过《做一块卵石》,初步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改变作用;《各种各样的矿物》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认识它们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地表的变化》让学生认识地球的表面是不断变化的,各种自然力量和人类的活动都会对地表的改变发生作用,意识到保护陆地物质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变化的能量》单元由《摆的秘密》、《钻木取火》、《通电的线圈》、《无处不在的能量》四课组成。其中《摆的秘密》让学生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有哪些。《钻木取火》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能量,能量是能够转化的。知道钻木取火的道理,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通电的线圈》让学生认识电磁铁,知道电磁铁是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知道电能产生磁;学会制作电磁铁;知道影响电磁铁磁极、磁力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无处不在的能量》让学生知道 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探索宇宙》单元中《太阳家族》让学生通过对太阳家族的初步探索,了解各种天体的特点及其运行规律,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 科学探索精神,感受浩瀚宇宙的神奇与博大,激发学生对无限宇宙的探索兴趣和无限遐想。
《四季更替》让学生知道知道四季的不同特征,知道气象部门对四季的判别标准,·知道四季循环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为一年。
《探索宇宙》让学生了解人类进行了各种形式探索了太阳系及外外太空,了解了许多关于宇宙的奥秘。
《研究与实践》单元选择“寻找达尔文”和“我的科学学习历程”两个研究专题。让学生了解人类的进化生命的起源的各种学说。同时,从小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应有力量。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探索宇宙等;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生命与生命健康、变化的能量等。探究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如根据地质的外部表象,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
五、基本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三动”能力,即:动手、动口、动脑。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层次教学,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能够从中理解学习的意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大部分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列表法 暗示法
八.各单元、各课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生命的奥秘
l.我从哪里来
1课时 2.人的一生
1课时 3.细胞
1课时 4.我像谁
1课时 5.生物繁殖新技术
1课时 第二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
6.火山和地震
1课时 7.各种各样的矿物
1课时
8.地表的变化
1课时 9.做一块卵石
1课时 第三单元:变化的能量
10.摆的秘密
1课时 11.钻木取火
1课时 12.通电的线圈
1课时 13.远处不在的能量
1课时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
14.太阳家族
1课时 15.四季更替
1课时 16.探索宇宙
1课时 第五单元:科技与未来 17.生物的启示
1课时 18.科学就是力量
1课时
19.开发新能源
1课时
研究与实践
1.寻找达尔文
1课时
2.我的科学学习历程
1课时
总课时:19课时 九.教学进度:
小学《科学》教案
五年级下册
董力辉
莱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2010.31.我从哪里来
一.教学目标
1.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珍爱生命,通过体验妈妈的辛苦感悟亲情。二.重点: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三.难点: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珍爱生命,通过体验妈妈的辛苦感悟亲情。
四.教具:多媒体及自制课件 五.课型:讲授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件)板书:我从哪里来 活动过程:
活动一:交流我们获得的信息。
教科书中展示了一幅学生交流所获得信息的场景,图中的三位女同学分别在介绍自己获取的信 息:“医生阿姨说,每个人都是妈妈生的。”“听妈妈说,我在妈妈肚子里时„„”“我从《十万个为什么》中看到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是倒立着的„„”引导学生将 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生命科学知识。如:人是胎生的;胎儿在母体中是倒立的等。学生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同,获取的信息也不 同,这样,让他们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利于培养他们乐于与人交流的态度。
活动二:你知道吗?
教科书中出示了两个资料卡,规范学生对“人的生育方式”的认识。
第一个资料卡是以图示的形式展示了胎儿的发育过程。图中分别展示了1个月、3个月、5个月、7个月、9个月胎儿发育情形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胎儿的发育过程。
第二个资料卡是以文字的形式详细地介绍了胎儿的形成——发育——出生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胎儿的形成及发育过程。
这样通过课前搜集——课上交流——规范认识的过程,学生就能很容易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了,同时还培养了他们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我还想知道„„
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对于神奇的生命世界学生心中肯定会有很多个“为什么”,这一活动 就是要让学生把这些问题说出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科书中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了学生们提出问题的场景。教科书中的两个问题:“我想知道 双胞胎是怎么回事?”“什么是试管婴儿?”,只是一种问题的提示,而并非“唯一”,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实际,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以增强学生 的问题意识。
自由活动:
教科书设计了两个活动指向:
一是体验活动。妈妈十月怀胎好辛苦!让我们做个游戏体验一下吧。这个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由此产生对母亲更加感激的情感。教科书 中出示了一幅学生“做怀孕妈妈”的游戏场景图,图中的小朋友腹前都系上了一个沙袋,他们有的在爬楼梯,有的走路,有的弯腰拾东西等,通过体验身体负重状态 的行动感受,亲身体验到妈妈怀胎的辛苦,从而让他们产生一种感谢妈妈的情感。
二.是设计制作一份生命手册。让学生将通过搜集信息——交流信息——再度获取得到的科学知识以及经历游戏体验后的感悟,动手整理下来,形成一份生命手册,以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教科书中以图文的形式展示了一幅学生讨论制作生命手册的场景:“我的生命手册要从胚胎的形成写
起„„”这句话只是一种提示,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生命手册的内容、图片、文字等。启发学生对自己的生命手册要进行多方面的设计,如:颜色、花边、图案 等,让生命手册既美观又丰富。这样在培养学生整理资料能力的基础上,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拓展活动:
教科书中设计的拓展活动是“进一步积累材料,丰富自己的生命手册”,目的是引导学生课外多方面去获取信息,将各种信息及时记录在自己的生命手册里,从而加深学生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信息是学习科学的一种好方法。
2.人的一生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整理数据,通过绘制青春期生长发育条形图和曲线图,能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2.懂得青春期如何加强卫生保健。
3.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知道青少年身体发育的主要特点及变化。
二.重点:学会整理数据,通过绘制青春期生长发育条形图和曲线图,能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三.难点: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知道青少年身体发育的主要特点及变化。四.教具:多媒体及自制课件 五.课型:讲授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件)板书:人的一生
活动一:人的一生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一是教科书呈现一幅几名学生围坐讨论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在交流生活中发现的自己身体的 变化情况和了解到的周围人的身体特征,如“我从7岁开始换牙”、“我爷爷脸上有皱纹了”,两个学生在比较自己不同时期的照片,一生在分析整理体检表。学生 交流语言和动作仅是一些提示,目的是启发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二是学生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结果的整理。教科书上留出一段空白,可以让学生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图表示。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具有不同的身体特征,并把自己的发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是进行小结: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发育期(从出生到20岁)、成熟期(20——40岁)、渐衰期(40——60岁)和衰老期(60岁以后)四个发展阶段,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的一生分期的一般方法,初步认识人的一生身体变化的规律。
活动二:从上学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本活动展示了两名学生的活动情境图,图中一名学生说:“我用条形图表示自己的身高变化情况 ”,另一名学生说:“我能绘制自己的体重曲线图。其意图让学生学会用图形表示人的身体发育变化情况,学会通过观察图形了解青少年身体变化的规律。至于图形 的选用可让学生自行确定,以体现自主和创新。另外,教科书呈现的两个图是有区别的,第一个图标出的是数字和单位,而第二个图只画出了坐标的横轴和纵轴,而 且两位学生的语言不同,前者说:“我用条形图表示自己的身高变化情况”,后者说:“我能绘制自己的体重变化曲线图”,这样编排体现了一个由“扶”到“放” 的科学探究思路。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得出研究结果。如学生会知道自己在身高、体重、胸围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教科书中没有出现表达与交流的文字,这正体现了本套教材空间大,开放性强的突出特点。
活动三:青春期如何搞好卫生保健呢?
教科书首先展示了一幅学生讨论图:一生说:“应当加强体育锻炼”,是指体育锻炼方面;一生 说:“要和别人多交流”,是指心理素质方面;一生说:“还应该注意„„”,是指注意的方面还有很多,本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认识应当注意的 事项。然后,教科书以资料卡的形式让学生知道人在青春期身体变化的主要特征及男、女生进入青春期的年龄差别等。
自由活动
教科书以“推测我的未来”为主题,展现了几个学生自由活动场景图:一生边画图边说:“这是 20年以后的我”,一生对另一生说:整理一下我们的照片吧,一生在模仿老年人走路。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围绕自己未来的身体变化情况自由开展推测活动,通过这 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个年龄段的人在身体、心理和语言行为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拓展活动:
教科书提出了让学生调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人的外形特征的活动建议。目的是拓宽学生对人的一生的身体特征认识的范围,知道人的生长发育变化是有差异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由于生活环境、从事的劳动等方面的不同会具有不同的特征。
3.细胞
一.教学目标
1.在观察细胞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会查阅有关细胞的书刊及其他资料获取信息。
2.知道科学探究是永无止境的,培养科学探究的志趣。
3.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并用它观察细胞;知道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二.重点:在观察细胞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三.难点:会查阅有关细胞的书刊及其他资料获取信息。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并用它观察细胞;知道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四.教具:多媒体及自制课件 五.课型:讲授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件)板书:细胞
活动一:我们来观察研究不同生物体的细胞。
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利用显微镜观察一些实物来研究认识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包括三个环节。
一是学生观察研究活动。教科书展示了两幅学生观察研究情景图。在左边图中,一生正在用显微镜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旁边展现了洋葱表皮细胞放大图,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对于用肉眼看不到的物体应当借助一定的仪器(如显微镜)来进行观察。在右边图中,一 生边观察边说:“我观察到的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个的小格子组成的”,还展示了一生观察后用笔画图的情景,他边画图边说:“我把细胞的样子画下来”,目的是启 发学生用语言和图画将所观察到的细胞的样子描述出来。两幅图仅是学生研究细胞的活动指向,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其他方式进行研究。二是得出研究结论: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对于本结论,应在学生观察研究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而得出。
三是出示一个资料卡。教科书出示了一幅显微镜结构示意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显微镜各主要部分名称,具体使用方法可不要求学生掌握。
活动二:把我们搜集的资料交流一下吧。包括两个环节。
一是教科书提供了一幅学生交流情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搜集的材料有细胞的发现——我知 道细胞是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发现的;有细胞的种类——我知道草履虫是由单细胞构成的;也有关于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与细胞的关系的资料——我知道生物体 生长发育的过程就是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一名学生在打手势但没有出示提示语,是指学生搜集到的资料还有很多。通过交流可以扩大学生认识 的范围,激发学生研究细胞的兴趣,为学生的后续研究埋下伏笔。
二是展示了几组细胞图谱。展示的有动物细胞:肌肉细胞、血细胞和口腔细胞;有植物细胞:叶子的薄壁细胞、鸭跖草的下表皮细胞和水藻草细胞。目的是通过展示这些图谱,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生物、不同部分的细胞是不同的,以扩大学生对细胞的认识范围。
自由活动:
教科书的自由活动指向是让学生制作细胞模型。教材展示了一幅学生制作场景图。图中一生说:“ 把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制成模型吧”,目的是提示学生可根据自己用显微镜所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样子来制作模型。另一个学生说:“我来制作一个„„”意在 是提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实际和兴趣,自主选择制作对象。教科书没有展示某种成型的细胞模型,意图是给学生留有较大的空间,可以制成平面的,也可以制 成立体的,可以制作某种动物器官的细胞模型,也可以制作植物某一部分的细胞模型等。
拓展活动:
本活动设计了一项内容,即查阅资料研究细胞是怎样生长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查阅资料或采用其他研究方法,把对细胞的研究引向深入。
4.我像谁
一.教学目标 1.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珍爱生命,通过体验妈妈的辛苦感悟亲情。3.了解人的生育方式;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二.重点: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三.难点;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四.教具:多媒体及自制课件 五.课型:讲授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件)板书:我像谁
活动一:找找自己的身体特征与家人的异同点。本活动包括两个环节。
一是教科书中呈现了一幅学生交流的情境图:一个学生对着小镜子说:“我的脸型像爸爸”,一个 学生看着照片说:“我的眼睛不像妈妈”,另一个学生指着耳朵但没有出现语言,其中隐含着多个指向,她可能说自己的耳朵和姐姐相同,还可能说自己的耳朵和爸 爸相同,或着在说自己的耳朵和爷爷的不同等,当然除了耳朵之外,还可以比较其他的身体特征。学生交流的既有关于遗传方面的现象,也有关于变异方面的现象。既可以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也可以是隔代之间和同代之间的遗传和变异现象。这是本套教材空间大、开放性强特点的又一突出体现。图中的学生在 利用小镜子、照片和自身(耳朵)交流,目的是启发学生在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二是记录研究活动的情况。教科书先出示了四幅人的性状图,即:有耳垂、无耳垂、能卷舌、不能卷舌。目的是让学生观察人常见的身体特征,初步认识遗传和变异的一些表现。在人 的性状图下面出示了一个研究记录表,比较项目是:我与爸爸相似的特征,我与妈妈相似的特征。后面的省略号具有开放性,表中所列项目仅是个活动提示,只列出 和爸爸妈妈比,隐含着还可以和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等人比较,不仅比较相似的身体特征,还可以比较不同的身体特征。
活动二:动植物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呢?
这一活动目的在于把人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扩展到植物和其他动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这一活动有三个环节。
一是教科书设计了一幅学生活动图。通过图可以看出学生在交流个人对动植物的观察研究情况。有对动物的研究——我家的小狗的毛色和它妈妈的一样;有对植物的研究——同一棵苹果树上结的苹果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一生说:“我还知道„„”这一提示具 有开放性,旨在让学生交流更多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另外,教科书隐含着研究方法的指导,即可以讨论交流,也可以用观察实验、分析比较等方法进行研究。
二是教科书提出了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并指出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其目的是在学生研究完人和动、植物之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进行总结。
三是展示一个资料卡,题目是:为什么我们长得很像自己的爸爸妈妈呢?使学生初步了解人体遗传的原因。
自由活动:
以“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主题,展示了学生自由活动的两个场面:一是出示几名同学在辨认一对双胞胎姐妹的场景图,二是几名学生在研究比较同一株植物的叶子。两幅图也只是一种活动提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他动物和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活动。
拓展活动:
本活动共设计了两项内容:
1.举例说明遗传和变异在生活中有什么意义。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遗传和变异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研究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兴趣。
2.进一步整理并完善自己的生命手册。通过本活动让学生自觉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不断提高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可以加深对生命现象的认识,懂得应该珍爱生命。
5.生物繁殖新技术
一.教学目标
1.会通过多种渠道、手段搜集信息、交流信息和综合处理加工信息。
2.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3.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信息状况,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二.重点:会通过多种渠道、手段搜集信息、交流信息和综合处理加工信息。三.难点: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信息状况,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四.教具:多媒体及自制课件 五.课型:讲授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件)板书:生物繁殖新技术 活动一:
对于“克隆技术”学生可能比较生疏,教学引入时,教师可事先制作孙悟空拔猴毛变克隆猴的课件片段或选取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适当的一组镜头进行播放,吏学生能对“克隆”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交流资料环节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小组交流。教师可先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活动,选好组长,让小组长协调组织组内每位同学都能交流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信息,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由刁、组记录的同学适当进行综合整理。二是全班交流。各小组选 派代表进行班上交流,此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形式,为学生提供必备的多媒体传播手段,使学生手中的资料得以尽情展示,提高交流效果。教科书中 的两个资料卡可在学生交流到相关资料时组织学生阅读补充。对于教科书涉及到我国也已掌握了的克隆技术,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搜集交流的情况教师适当加以补充,以最新确凿信息为佳,便于展示我国在克隆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及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比较,切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活动二:
在组织学生讨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时,应紧密结合学生前面交流资料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手头已掌握的资料信息作用,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把握克隆技术的利弊,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这种技术,初步建立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正确态度。对于学生讨论中举到的例证和持有的观点,教师要认真倾听,及时加以合理引导。比如学生提到克隆人,教师可以让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但教师小结时一定要 指出克隆人是违背人类伦理道德的,无论克隆技术多么发达,克隆出的人也只是同一形体的简单复制,他永远不可能具备克隆本体的道德认识和思想智慧,克隆人并 无科学研究价值。
活动三:
这一环节,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安排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热烈交流。对于教科书中的两个资料卡 可由教师充实资料后参与学生的交流展示,丰富学生的资料信息,尽量给学生提供植物繁殖新技术这个概念领域的全面阐释。需要提醒的是,为了突显袁隆平院士的 巨大贡献,极有必要交代杂交这种技术以及水稻杂交难度,具体教学中可根据学生资料准备情况适时补充。
在组织教学时,也可以将活动一和活动二合为一个大活动;还可以将一、三活动合在一起,即将动物、植物克隆技术资料交流作为第一个大活动,组织讨论或辩论。总之教师可灵活使用本节教科书进行教学。
自由活动:
教学时先让学生根据课堂上掌握的信息选定自己喜欢的话题,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畅想,大胆猜测预言,然后组织主题班会,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肯定性的表扬,保护孩子们的新奇想法。
拓展活动:
根据前面交流——讨论——畅想活动后剩余时间多少灵活安排,时间充裕就在课上分组完成制作,既能培养学生综合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也可放在课后完成,适当实际组织评比活动,反馈制作情况。
6.火山和地震
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初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知道一些预测地震的方法。
2.并让学生掌握避震的技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3.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搜集资料、整理事实、研究事实、应用事实和拓展事实。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及预测地震的方法。三.教学准备
1.有关山火和地震的教学录像片。
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地球上的板块、现代地震仪的挂图或投影片。
3.为每小组配备一根长约30厘米、直径1~1.5厘米、学生用力能折断的干木棍,一条毛巾。
四.教具:多媒体及自制课件 五.课型:讲授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件)板书:火山和地震(一)导入新课提出探究问题 1.观察录像,了解自然现象。
让学生看一小段录像,用感官来认识地震和火山喷发对人类带来的影响,从而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关键性的一步,学生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来进行研究是科学探究的起始。
2.提问:这是什么现象?你是否经历过火山喷发或地震?你是否听到过火山喷发或地震的消息?讲给大家听一听。
3.引领学生提问题:关于,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⑴火山和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⑵火山和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和危害?
⑶火山和地震有什么预兆?
⑷历史上对火山和地震有哪些研究?
⑸火山和地震时我们怎样保护自己?
让学生感受自然界中有着美好的自然现象,但是也有的自然现象会带给人类巨大的灾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一定的感知,马上切入正题。也为学生提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和埋下伏笔。
(二)学习新课解决提出的问题
1.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解决提出的问题
推荐自主学习的方法:阅读课文搜集资料实验研究„„ 2.集体交流 逐个自主解决问题 ①指导学生认识地震的原因。
(1)讨论:你推测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2)讲解:从地震的现象我们可以知道,地震时大地在剧烈地震动,有很大的破坏力。地下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力量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
(3)模拟岩层褶皱的实验。讨论:假如我们想象这一层一层的毛巾就是地层,地层也受到巨大的挤压,你认为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毛巾在力的作用下向上供,想象地壳中的岩石受到地壳内部压力也会发生褶皱变动)
(4)模拟岩层断裂的实验。
每个小组的桌上有一根小木棍,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折断。当木棍被折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假如这根木棍是我们想象中的地下的岩层,当岩层受到挤压的力越来越大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木棍在力的作用下被折断,想象地壳中的岩石受到地壳内部压力时发生的断裂,木棍折断时发出的声响,想象到地震时发出的巨大声响;木棍被折 断后产生的震动,想象到地震引起的大地剧烈的震动)
(5)组织学生讨论: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6)讲述: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每年地球上都要发生几百次;只是有的地震较弱,人们感觉不出来;只有强烈的地震才会带来灾害,但一般一年不过只有几次。
②引导学生认识火山喷发的成因。
(1)学生介绍
(2)学生看课文和有关火山喷发的电教录像。
(3)小结火山喷发的原因。
③指导学生了解地球的板块结构与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关系。
(1)讲述:在地球的外层有厚约1000多千米的岩石圈,它是由地壳和地幔上面的部分构成的。它像一个裂了缝的鸡蛋壳,分为好多块。(出示挂图)这张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的挂图。
(2)提问: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作用,会出现什么现象?处在板块的什么地方最容易发生火山喷发和地震?
(3)讨论:为什么说我国台湾省是地震和火山喷发的频繁地区?
(4)小结:在板块的边缘,由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作用,岩层受到压力较大,这往往是火山和地震的多发地带。
④指导学生了解地震的前兆。
(1)讨论:地震前兆有哪些?你们已经知道有哪些地震前兆?
(2)讲述:地震前兆还有:泉水或河水突然干涸断流;气候出现冷热骤变;地光与地声等。由于动物感觉器官特别灵敏,被人们称为一部监测地震的“活仪器”。为了便于大家观察动物的地震前兆,老师介绍一首歌谣给大家: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4)资料介绍为什么地震前会有前兆呢?
地震是地壳运动中岩层互相挤压受力产生的突然破裂。岩层从受力到破裂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当 岩层所承受的力超过岩层承受力极限时,地壳就会发生变形。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岩层因破裂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地下水、气体、地球磁场也都发生明显变 化,这样就引起了地下水、电磁波、动物行为的异常。
⑤引导学生了解人们对地震的研究。(1)(出示张衡像及地动仪挂图)张衡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科学家。在1800多年前,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监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是我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地震了解得越来越多,发明了各种仪器监测地球内部的变化。例如地震仪(出示地震仪挂图)就是通过监测地球内部的变化来记录和预报地震的。
⑥地震和火山之间有什么关系?
因为断裂的岩层有裂隙,在压力的作用下地壳深处的岩浆沿着裂隙上升侵入岩层。有的岩浆冲出地表,就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出的不一定是岩浆,还有冰块、水蒸气等物质。火山喷发时往往会引起地震的发生。
由此可见,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都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在火山喷发同时,往往伴随着地震的发生。因此地震和火山喷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7.指导学生在遇到地震时,如何保护自己。
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人要立即离开房屋,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去,以免被倒塌的房屋砸死、砸伤。如果来得及,最好在离开房屋前,拉断电闸,熄灭炉火,以免造成火灾。
(三)总结本课,拓展内容 提问:
1.火山和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2.地震前有哪些前兆?
3.如果发生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做?
小结:
现在,我们还不能十分准确地预测地震,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一定会掌握地震的更多规律,避免或减少地震造成的灾害。
生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其他活动。如果学生选择了教科书中安排的自由活动,教师要适时地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法上的帮助,帮助学生完成活动任务。
拓展活动
拓展活动中安排的两项活动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参与其中一个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组成研究小组,在调查活动和养蘑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为使探究活动落到实处,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及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和帮助。
7.各种各样的矿产
一.教学目标:
1.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了解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方面的特征。3.认识几种常见的矿物并知道他们的用处。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方面的特征。认识几种常见的矿物并知道他们的用处。
三.教学准备:
1.矿物标本小刀未上油的瓷片描绘矿物硬度、光泽 2.刻画矿物条痕方法的资料。四.教具:多媒体及自制课件 五.课型:讲授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件)板书:各种各样的矿产
(一)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参观一个你们曾去过的地方——学校实验室。
(二)提出问题:
1.矿物是怎样形成的?矿物有什么特征? 2.矿物有什么用途?
3.矿物是怎样提炼出来的?
(三)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矿物的特征。2.我们可以从那些方面认识矿物?
3.引导学生确定矿物的硬度、描绘矿物的光泽的方法。4.学生分组研究几种常见的矿物的特征并做好记录。5.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总结出矿物的标本的特征。
小结:目前在地质学家鉴定的3000多种矿物中大约仅有100种是常见的,其它矿物则比金子还难找。
(四)1.人们在生活中几乎每天都离不开矿物,有的矿物直接被人们利用而更多的矿物则被间接利用。
2.小结;对人类来说,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矿物。3.向学生进行保护矿产资源的教育。(五)拓展活动:
1.既然矿物在生产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用途,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 2.研究人类对矿物是如何加工和提炼的?
8.地表的变化
一.教学目的
1.能根据资料推断某地方在很久以前的地形,知道地表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 过程。
2.能模拟风化对岩石的影响,知道流水、冰、风、气温会对地表产生影响。3.知道人类的有些行为也使得地表产生了变化,能够对人类的一些行为做出 合理的评判,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4.懂得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解说。
二.重点:了解岩石的风化和侵蚀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三.难点:了解家乡地表的改变情况。一导入新课 : 四.教具:多媒体及自制课件 五.课型:讲授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件)板书:地表的变化
1.过渡:大家看过化石吗?请看化石图片,你知道化石的作用吗?这节课来势带领大家走进神秘的化石世界,来研究化石好吗?
2.揭题:多美的世界,从古到今地球的表面都是这样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地球的过去,探究地球表面的变迁情况。(板书课题)
(一)研究喜马拉雅山的过去 1.过渡:有人说在很久以前根本没有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2.学生讨论,汇报。3.交流:为什么说那里可能是海洋?有何证据?(化石,地球内部是运动的)4.小结:只有证据才能说明事实„„
(二)初步探究是什么力量让地球的表面千姿百态
1.过渡:有了化石等证据,科学家才会对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有这样的推测,既然世界最高峰有这样的变迁,那世界上那么多的地表形态是怎么造成的?是什么力量造就的呢?
2.讨论交流:
将你收集的材料介绍给大家。请将你的观点告诉大家。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
4.小结:地球本身的能量,在太阳的照射和经过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四)了解家乡地表的变化
1.提问:我们身边的地表曾经发生过变化吗?怎样才能知道? 2.学生讨论在流。
3.教师小结。我们的家乡地表肯定发生过变化。至于怎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询问老人、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咨询有关专家、上网搜索等方式来获得答案。
(五)探究自然界的风化和侵蚀作用
1.过渡:太阳、地球冰川海浪、流水真有这么大的力量? 2.学生发表意见。
3.谈话:大家说得不错,这些确实能说明问题,让我们通过小实验来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吧!
4.研究风化的作用。
(1)出示:沙子和泥土。提问:它们都是大岩石变成的吗?(2)交流推测的理由。
(3)做石子变小实验。(分组提供器具、实验要求、填写报告、交流实验情况)(4)推测:自然界的大岩石是怎样变成泥沙的?(风吹、太阳照射、雨水、物体热胀冷缩„„)
(5)交流小结:什么样的过程叫风化? 5.研究侵蚀作用。
(1)过渡: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滚滚河水夹着、裹着泥沙向东流去,请告诉大家流水有什么作用?
(2)演示实验。(水搬运)
(3)谈话:大自然的岩石除了流水以外,还有哪些力量能够将岩石的碎屑带走?(4)交流小结:什么样的过程叫侵蚀。6.总结: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
(六)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1.提问:人类的活动在地球上已有几百万年,那人类的活动对地表的变化有影响吗?如果有,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2.分组讨论。3.交流汇报。
4.欣赏:人类的足迹。
9.做一块卵石 一.教学目标;1.通过研究卵石的成因,使学生知道地球表面在风化、搬运等地质作用下,是不断变化着的。
2.培养学生根据自然变化结果,推测自然变化原因,想象自然变化过程的能力。3.向学生进行自然界是永恒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教育。二.重点: 卵石的成因,为什么都是光滑圆润的。
三.难点:通过研究卵石的成因,使学生知道地球表面在风化、搬运等地质作用下,是不断变化着的。
四.教具:多媒体及自制课件 五.课型:讲授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件)板书:做一块卵石
同学们,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大自然”中去,考察一种形态奇特的岩石,揭开它奇特形态形成的秘密。在考察时,我们不但要积极动脑、动口、动手,还要互相合作,遵守纪律。能做到吗?(设置悬念,提出学习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启发思考
(1)让我们,思考两个问题:
你看到的岩石分布在哪里?形状像什么?
小结:我们把这种像鸟卵,像核桃,像豆粒一样的岩石,叫做卵石。(板书:卵石)(2).卵石有什么特点呢?
请小组长打开1号盒子,每一个同学取一块卵石,用手摸摸看。(指导学生动手体验,引导从体验中发现)
(3).卵石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有相同的特点--光滑圆润的。大自然--这位伟大的雕刻家是如何造就它的呢?这就是我们这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卵石是怎样形成的。(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了解卵石的分布情况。
1.卵石是怎么形成的,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为了弄懂这个问题,仍然得
“实地”考究一下。在“出发”前,我们先来看一份考察表。这份考察表要求我们考察些什么?
上 游 中游下 游
岩石的特点 个儿大,棱角分明 个儿中等,光滑圆润 个儿细小,粒粒砂子 岩石的分布规律 从河的上游到下游,石块越来越小,形状越来越圆(明确观看录像的要求,让学生带着目的去看,做到图表结合)2.放录像。3.观后交流。
小结(边小结边在空表上合上文字):
4.启发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质疑,调动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你从上面这些现象中,想到了哪些问题? 三.卵石的成因。
1.刚才同学们提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两个问题。(出示投影片)(1)河道中的岩石是从那里来的?(2)河道中的岩石为什么越来越圆?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还要到河道两岸的高山去看一看,考究一下。2.在“出发”前,我们一起把课文中的三小节课文读一下。3.放录像。(利用课文内容和一些科学资料配上录像作适当讲解,即:使学生了解风化、搬运作用)
4.学生交流,老师择要板书。(1)河道中的岩石是从哪里来的? 风化作用
高山上的岩石碎石 温差 水 植物
(我们把这些温差、水、植物等破坏岩石的作用,叫做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长期的、缓慢的,各种风化作用是同时进行的。山脚下堆积的碎石、砂、粘土就是长期风化作用的产物。)
那么,堆积在山脚下的碎石、砂、粘土怎么会到河道中去的呢? 搬运作用(河道)碎石---------山洪 雨水
(2)河道中的岩石为什么越来越圆?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实验】(使学生初步学会模拟磨圆作用的实验,由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观察进行合理推理,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A.请小组长打开2号盒子,看一看里面是什么?(碎砖块)B.留二块碎砖块,把其余的小心地放进装有半瓶水的玻璃瓶中(瓶里事先放了一层砂),盖紧瓶盖。然后用力摇晃瓶子。(老师示范)
C.学生实验(每个学生轮流做),老师巡视指导。
D.请小组长打开瓶盖,用镊子取出碎砖块,放在瓶盖里。请同学把实验前后的两种碎砖块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比较一下碎砖块形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E.如果不停地摇晃瓶子,结果怎样?对你有什么启发?
(碎石在搬运过程中,长期受到水流的冲击和互相磨擦,逐渐失去了棱角,这个作用叫磨圆作用。)
5.总结卵石的成因。(根据考察的资料、实验的结果,推想卵石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四.课堂延伸。(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使学生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卵石以它那玲珑圆润的身躯向人们诉说着大自然的伟力。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总是在不停地进行,因此,地球表面总是在变化着。请同学们想一想,今日的高山在遥远的将来可能会怎样?
作业:
1.观察老房墙砖的风化作用。
2.除了海滩、河滩,还有哪些地方有卵石?想一想,它们从哪儿来?
10.摆的秘密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通过观察挂钟,初步明确摆钟的等时性,通过对比实验发现不同的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并认识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即摆线越长,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越多。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摆,通过自行设计对比实验了解摆的运动规律以及影响摆动
2.快慢的因素,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和建立对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的思维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持之以恒,为获得一个精确实验结果不断进行研究的意志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活动中体会交流合作对学习的作用,乐于合作交流教学重点:认识摆动,知道摆动快慢的规律及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
二.教学难点:制定研究计划,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三.教具:多媒体及自制课件 四.课型:讲授 五.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件)板书:摆的秘密(一)情境引入 1.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钟摆的运动,你们能用手模仿这个动作吗?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也像钟摆一样运动?
2.讲述:像摆这样摆来摆去的运动叫摆动,摆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运动方式,那么你们注意过物体摆动的规律吗?(出示课件——伽利略发现摆的秘密的故事)设计意图:学生刚刚探究过日晷、水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这些时钟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摆钟的发明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摆钟为什么比前面的计 时工具都精确呢?这对学生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问题,带着这样的疑惑去观察摆钟的构造,注意到摆动在摆钟计时中的作用,会达到很好的效果。通过课件的引入,了 解科学家探究科学的故事,结合生活经验,对摆动的现象产生更进一步的思考。
(二)探究活动
(一)通过模仿装置认识摆。
谈话:我们自己能不能制作一个摆?
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模仿摆钟做一个摆动,并认识:摆线、摆锤、摆幅。
(二)师生共同探究摆的规律: 1.提问:我们知道伽利略观察到吊灯摆动的幅度随着风的大小而变化,你能猜测出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幅的大小与摆动快慢的关系吗?
学生预测:A.摆幅大时,就会摆得快。(或摆幅小时,就会摆得慢);B.摆幅大时就会摆得慢(或摆幅小时,就会摆得快)
2.出现意见分歧,师生共同提出:用演示的摆实际验证。提问:怎么做实验?
学生提出具体的实验方法,教师启发学生考虑:时间和实验次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通过讨论,力争达成以下共识:
A.确定怎样算摆动一次。
B.进行对比实验,改变的因素是摆幅,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C.观察并记录摆动次数,分析数据
D.每次时间不要过长,10秒钟为宜。
E.重复几次,使获得的数据更趋于精确。
3.师生共同实验。教师应注意强调把摆锤拉到什么样的位置,改变摆幅大小的对比性,可先演示一组。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摆动幅度大小不会影响摆动的快慢。
(三)学生自行探究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 1.学生通过阅读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故事,知道了他发现的秘密是——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2.谈话:摆还有什么秘密?让我们来继续研究。
3.教师计时10秒,学生分组测量10秒内摆的摆动次数。4.学生汇报实验所获得的数据。
5.为什么各小组在相同时间内所测得摆的摆动次数不同?你们认为摆动的快慢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6.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与摆线长短有关;或与摆锤的轻重有关。)7.根据猜想,各小组制定研究计划。
8.交流实验方案,完善实验方案(教师通过不断质疑,追问,使学生认识到更好的完成实验要做到:改变一个因素,并控制其他因素不变;记录数据要实事求是;要重复做几次相同的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在交流实验方案时,教师用交流补充的策略,让学生之间相互补充。)
9.学生按计划进行探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教师亲自介入并认真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
10.交流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及根据数据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四)小结:说说看,你知道了摆的哪些秘密?(五)拓展延伸
谈话:摆有这么多的秘密,利用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我们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看似平常却隐藏着很多科学秘密的现象,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就会有收获,有发现。
根据今天学习受到的启发,我们也像伽利略一样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找找生
11.钻木取火
一.教学目的
1.观看古人钻木取火的图片,对其原理进行猜想。2.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模拟实验。
3.培养学生爱提问,想探索,动手获得科学道理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钻木取火科学道理的探索 三.教学难点:模拟实验的操作过程导入: 四.教具:多媒体及自制课件 五.课型:讲授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件)板书:钻木取火
你知道钻木取火是怎么回事吗?你能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 释其中的道理吗? 活动一:
师:同学们看,教师借着阳光用放大镜将报纸的一角点燃,同 学们感到惊讶。师:老师用放大镜取得了火种,而距今几十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是怎样取得火种的呢?请同学们猜想。
生:钻木取火 师:好!请大家观看资料图片,观察古人取火用了那些工具? 1.请同学们总结并讲述钻木取火、阳燧取火的故事。
2.师:钻木取火蕴涵着怎样的科学道理呢,我们来动手探索一下。(分组合作模拟实验)
生:用柳木进行模拟古人的取火方式。(注重合作意识,教师巡回指导)活动二:
教师可以先直接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问题展开讨论 与交流,举出实例,阐述观点,做出合理解释。
3.小组人员分工合作,注意观察填写“我的发现和记录”。我的发现和记录: 4.小组汇报:
5.我的操作方法与收获(全班交流)
6.小结:钻木取火的科学道理(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7.举一反三,说一说生活中的例子。(正反论证)
课堂评价:小组评价,学生互评,教师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评价。
12.通电的线圈
一.教学目的
1.认识电磁现象、制作电磁铁、认识电磁铁构造、设计电磁铁正负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的实验方案及验证实验。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良好情感态度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发现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具有利用对比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 对学生实验设计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调控,使探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四.教具:多媒体及自制课件 五.课型:讲授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件)板书:通电的线圈(一)导入新课
1.师:这是什么?(出示一块条形磁铁)你都知道关于磁铁的哪些知识?(板书:有磁性、有南北极、磁力大小、两端磁力大、很小的东西掉到地上可以用磁铁来吸应用)
2.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板书:线圈)将它通电后,你仔细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吸铁,有磁性)断电后呢?(磁性消失)你能给这个小装置起个名字吗?生答。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板书:通电的、电磁铁)
3.猜想:同学们推测一下,这个电磁铁可能有什么特性?(学生回答)
师:是不是这样呢?下面同学们试着用手中的材料自制一个电磁铁,玩一玩,瞧一瞧。活动一:实验过程:
(一)玩自制的电磁铁,1.师:做之前,请同学们先观察电磁铁有哪几部分组成?线圈的缠绕有什么特点?(铁芯和线圈、一匝一匝的)
(学生自制电磁铁并玩一玩儿)
2.师:在玩中,你有什么发现或遇到了什么问题? 可能会出现的发现:(1)通电就有磁性,断电就没有(2)电磁铁有南北极(3)电磁铁吸的别针数量不同,磁力大小不同
可能会出现的问题:(1)为什么有时有磁性,有时没有?(板书:电能转化成电磁能)(2)电磁铁的磁力为什么不一样?与什么有关?(3)磁极为什么会变?与什么有关?(4)电磁铁有什么作用?(电铃、小马达、电话、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其中的奥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3.能马上解决的问题,师带领学生解决。最后问题集中在(2)(3)活动二:
(一)针对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
1.师:接下来,我们着重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留作下节课研究)同学们,你觉得可能与什么有关?你能作出大胆的猜想吗?(生答A电量大小B线圈匝数C铁钉粗细D导线粗细)
2.师:要知道答案最好的方法是用实验来证明。你准备怎样设计实验?请小组的同学讨论决定,将你们的实验方案填在表
(一)(二)设计方案,交流完善
交流: 我们研究的问题是„„,我们猜想磁力大小可能与„„有关,我们准备这样做„„所需要的材料有„„
(三)小组验证,得出结论 1.实验操作
师:请各小组根据制定的方案进行实验。小组长带领组员分工合作,将结果记录在表
(二)。
2.交流实验结果 活动三:实际应用 师:正因为电磁铁磁力大小是可以通过电量和线圈匝数来控制的,所以,它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特别广泛。你知道生活中哪里用到了电磁铁吗?(生答)
(生答师补充:电话、马达、电铃、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活动四:小制作
请同学们课后试着制作一个电磁起重机,比比谁的力量大?
1.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作能量转化的简单小实验;会查阅书刊或其他信息源获取能量及转转化
13.无处不在的能量
一.教学目标:
1.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对能量转化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2.在做能量转化小实验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3.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二.教学重点: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作能量转化的简单小实验
三.教学难点: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四.教具:多媒体及自制课件 五.课型:讲授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件)板书:无处不在的能量(一)导入新课 能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离开了能量,我们就不能生存能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二)新授 活动一:
采取小组交流的方式。
1.首先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有关能量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2.引导学生将小组同学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
3.结合课前的观察和生活经验,将生活中的能量进行归类。归类的标准完全由学生自己确定,4.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完善、相互补充,形成对生活中能量的整体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恰当的加以引导和评价,使交流活动有序进行。
活动二:
先讨论、交流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再动手做能量转化的小实验,即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教师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请你说一说,电灯发光时,是将什么能转化成了什么能?”
1.引导学生以灯泡这个点为典型示范,学会规范地描述能量转化的过程:灯泡发光时,它把电能转化成了光能和热能(灯泡工作时,它把电能转化成了使灯泡发光的光能和使灯泡发热的热能)
2.教师再出示一部分物品,如电热器、电风扇、电熨斗、电须刀等等,让学生在小组内将这些物品工作时能量转化的过程描述出来。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自主描述知道的、熟悉的物品工作时能量转化的过程。
第二步:动手实验,体验能量转化的过程。让学生先按照教科书提示的三个实验展开活动,亲身体验能量的转化,并尝试解释能量转化的过程。然后再让学生自行设计能量转化的实验,展示实验过程,解释能量转化。
(三)自由活动:电视的声和像与太阳能之间有什么关系? 试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将电视的声和像与太阳能联系起来。
(四)拓展活动:留心观察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试着描述能量转化的过程及形式。
14.太阳家族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探究太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设计制作太阳家族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科学知识: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系的构成;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特点及运行规律。
二.教学重点: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系的构成;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特点及运行规律。、三.教学难点:通过探究太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设计制作太阳家族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具:多媒体及自制课件 五.课型:讲授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件)板书:太阳家族(一)猜谜语,出示课题 1.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却很小很小。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
2.学生揭示谜底,贴太阳图画,揭示课题:
14、太阳家族(二)说说我们知道的太阳家族
1.提出要求: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关于太阳家族的资料和图片,想不想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一 下,分享一下你的研究成果!我提两点建议:(1)组内同学一个一个地说,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并简单记录下自己没搜集到的内容。(2)最后各组推选一名“最 佳解说员”面向全体同学展示研究成果。
2.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3.“最佳解说员”班内交流,展示研究成果(比一比,谁说的更具体、生动,但不要重复同学讲过的内容。)
[设计意图:课前自主搜集有关太阳家族的资料和图片是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 的能力;课堂上相互交流获取的信息资料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师的建议”引领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个学生发言和展示个性的机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相互交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探究太阳家族
1.谈话:聪明的孩子会提问题,也爱思考问题。关于太阳家族,你一定还有许多问题想问吧?你不妨提出来,看谁能帮你解答,有问题的主动提出来,能回答的大胆来解答,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再继续研究。同学们一个一个来,这个环节咱要评一评“科学小博士”,你可要好好表现呀!
2.学生互相提问,自主解答。(教师参与评价、纠正和解答:评价学生的问题有价值,表扬知识面宽的学生,启发学生相互纠正错误认识。)
问题预设:(1)太阳系中只有太阳会发光吗?(2)是不是所有的
行星都有卫星呢?(3)太阳是怎样产生的?(4)为什么只有地球上有生命? 3.播放课件:
(1)太阳家族示意图 边观察边思考:你发现这些行星在形状上有什么相同点?八大行星的运行有什么规律?你还有什么发现?
(2)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质量的比较数据表。
看数据表分析: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最远的是(海王星);质量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是(水星);地球的左邻右舍分别是(金星)、(火星);地球的卫星是(月球)。
4.游戏:“八大行星自我介绍”(选定9个学生上台,以“太阳”为中心作“自我介绍”,“太阳”自我介绍后各“行星”依次运行至“太阳”前自我介绍。)
5.评选科学小博士。(四)制作太阳系模型
1.思考:怎样制作一个既漂亮又实用的太阳系模型,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交流。(画轨道图时注意轨道间的距离要合适,做八大行星模型时注意区分颜色和大小。)
3.制作,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制作模型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复制。动手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五)拓展活动 让我们利用活动课时间办一期太阳家族粘贴画展览。
15.《四季更替》
一.教学目的
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四季循环的现象提出问题。2.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四季循环的变化现象作假设性解释。3.会想办法做四季循环的模拟实验。
二.重点: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四季循环的现象提出问题。三.难点:会想办法做四季循环的模拟实验 四.教具:多媒体及自制课件 五.课型:讲授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件)板书:四季更替
(一)导入新课: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是见是一年,地球绕时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从而产生了四季更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四季更替。
(二)新授:活动一:四季更替产生了哪些变化?
想一想:四季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学生会有许多不同的回答,但是其中最主要的是气温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而昼夜长短变化也影响气温变化,因此,四季不同的原因可以从气温变化的因素中去找。
活动二:四季更替是怎样产生的?
1.先启发学生回忆太阳高度与气温的关系。教师可以用电简直射在黑板上和斜射在黑板上,让学生 比较黑板上的光斑。直射时光斑面积小,斜射时光斑面积大。直射意味着太阳高度大,斜射意味着太阳高度小。电筒发出的光和热是相同的,直射时分布在较小的面 积上,斜射时分布在较大的面积上。从而使学生明白:太阳高度大时,阳光直射地面,同样大小的地面受到的光、热量多,因此气温高;太阳高度小时,阳光斜射地 面,同样大小的地面受到的光、热量少,因此气温低。
2.教师利用地球仪演示四季变化的成因。先请学生指出地球仪上的赤道、北半球和南半球。将 一只太阳光支架放在讲台中央代表太阳。太阳光支架的制法是用木板和木杆做一只支架,支架高度要根据地球仪的高度来定。支架的柱子上贴一张画有5对箭头的卡 纸,表示太阳射出的光线。五对箭头的距离可根据地球仪上的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极北极极圈来画。卡纸的两边剪成凹弧形,使地球仪的地球部分恰好镶嵌在里 面。演示时,把地球仪绕太阳光支架转动,转动时,要注意地轴始终指时,把地球仪绕太阳光支架转动,转动时,要注意地轴始终指着一个方向不变。当地球仪转到 甲的位置时,请学生观察支架纸面上的箭头,有三个指向北半球,一个指向赤道,一个指向南半球,表明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受到的光热多,气候炎热,昼长夜 短,这时北半球是夏至。地球仪转到乙的位置时,太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的阳光箭头相等,表明南北半球得到的光、热量相同,这时气候温和,昼夜平分,北半 球是秋分。地球仪转到丙的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的阳光箭头有三个,北半球是一个,这时北半球得到的光、热量少,气候寒冷,昼短夜长,这时是冬 至。地球仪转到丁的位置时,太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得到的热量相等,气候温和.这时候北半球是春分,昼夜一样长。
3.关于地球公转的周期,引导学生从“一年循环一次”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关于地球的公转的 方向,引导学生利用相对运动原理,从星座逐渐西移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关于地轴是倾斜的,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直接告诉学生;关于地轴倾斜方向不变,除利用 图示说明,还结合北极星在一年中总是固定的方向来说明。(三)拓展活动:
想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可以做一个四季盒,用纸板和胶带将塑料盒隔成四格,把每格分别标上春、夏、秋、冬。接下来到室外,看一看,你周围的事物,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会使你想到某个季节,然后把那个东西放在那个季节的格子里。
观察与思考: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南天的星座(猎户座或其他任意一个星座)在天空中的方位有什么变化?(随着日期的推移,自东向西移动。)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这是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与周围星座相互运动的现象。)
16.探索宇宙
一.教学目的
1.会查阅、整理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2.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直到一些重要的探索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于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
二.教学重难点:对宇宙的了解 三.教具:多媒体及自制课件 四.课型:讲授 五.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件)板书:探索宇宙 导入新课:
同学们,经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现在你们对宇宙有哪些了解?我这里有一段录像,你们想看吗?看了以后说说你的感受。
(一)新授: 思考:
1.回忆一下,太阳系是怎样一个星系? 2.太阳系在宇宙中是惟一的吗? 3.认识宇宙的组成结构(1)天空中的每一颗恒星都类似太阳一样发光发热,也有可能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通过观察星空,我们就知道有许多这样的系统。我们的太阳系属于一个恒星集团——银河系。
(2)出示银河系俯视和侧视的图片,说说你们觉得银河系像什么?(3)阅读课本资料,说说 银河系中有多少颗恒星?银河系有多大?
(4)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看得出来吗?光年是一个什么单位?1 光年等于多少千米?算一算。
(5)了解了银河系,你们有什么感受?
(6)教师小结:银河系大约由 1000 亿到 2000 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 10 万光年。但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 100 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目前我们已经能观测到距我们 120 亿光年的宇宙空间,但还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宇宙还处于青年时期,还在长大,还在膨胀。
(二)认识恒星的运动变化
1.组成宇宙的恒星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2.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录像资料。
3.新星爆炸是怎么回事?你们有没有收集到这方面的资料。
4.你们能用一个词来描述恒星吗?能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个宇宙吗?(三)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我们看到的这些资料,是人类不断对宇宙进行探索的结果。
2.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你知道吗? 3.人类在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有哪些杰出人物?他们分别有哪些贡献? 4.补充一些相关资料。
课后拓展:我国的宇航员进入太空后,我国又确立了“嫦娥奔月”计划。这项计划的内容是什么呢?什么时间登上月球的?同学门想了解吗?课后请同学门继续关注中国的航天,如果你们搜集到了新资料,请随时向同学们发布。
17.生物的启示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本课的探究和学习,使学生认识什么是仿生,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2、了解仿生过程,尝试仿生设计。
二.重点:通过对本课的探究和学习,使学生认识什么是仿生,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三.难点:了解仿生过程,尝试仿生设计。四.教具:多媒体及自制课件 五.课型:讲授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件)板书:生物的启示 活动
一、玩葱叶、找发现。
1.导入课题:葱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植物,你知道葱叶有什么性能吗?拿出你准备好的葱叶,利用桌上给出的材料,参考课本插图,玩一玩,看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分组玩葱叶,教师巡视指导,必要时可做一下点拔:我们试试一条葱叶可承受多大的压力?剪成条形再试试,看能承受多大压力,看哪种情况承受压力大。
3.学生讨论、交流玩中的发现。(学生的发现不一定相同,交流的内容也不一样。)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结果认真分析、细致比较。
4.小结:筒形葱叶比剪开的条形葱叶承压能力强。过渡:其它物体是不是也具有这种特性呢?
活动
二、我们来做葱叶模型
1.你打算用什么材料做葱叶模型?为什么?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桌上预先准备的材料。
2.学生动手制作葱叶模型,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你做的模型具有葱叶的特性吗?比一比,看谁制作的最接近。检测模型性能。让学生参照课本上的两幅图分组检测,看纸筒和纸片分别承受多大压力。3.你的检测结果是什么呢?
4.我们如果把葱叶的这种性能应用到日常生产和生活当中,你打算设计件什么产品来为人类服务?
5.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引导总结:同学们进行两项探究,实际上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板书)发现生物(葱叶)性能->根据生物结构特点(葱叶筒形)->建立生物模型(纸筒)->检测模型是否也具有生物性能->研制开发新产品。
课外拓展:
你知道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完成了哪些发明创造吗?请你在课下做调查看谁搜集到的资料多?提示学生可参考课本上。
18.科学就是力量
一.教学目标
1.搜集、分析并整理信息资料;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新技术,意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带来不利的影响。
2.运用大量的事实资料、生活实例等说明科学就是力量;立足现代科技、展望未来世界。
二.重点:搜集、分析并整理信息资料;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新技术,意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三.难点:运用大量的事实资料、生活实例等说明科学就是力量;立足现代科技、展望未来世界。
四.教具:多媒体及自制课件 五.课型:讲授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件)板书:科学就是力量
(一)新授:谈话:从几百年的人类文明发展来看,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我们可以从历史发展的各种事实,透析出科学的力量。
活动一:
教师让学生将课前搜集的资料按时间、事件等进行筛选、分类,找出游泳的作为证据;然后小组展开讨论交流,看从中能发现什么联系;最后通过对信息的比较、分析、推理的出结论。
活动二:
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具体事例,确定自己的探究方式,如可以搜集图片,了局生活势力,通过计算、比较等方式来说明科学就是力量。
活动三:
组织学生在半内举办“最新科技信息新闻发布会”现在小组内将信息资料惊醒交流汇总,然后以小组问单位在班内发布最新科技信息,按焦渴书的提示,介绍最新科技产品、技术、科学发现等。
(二)自由活动:
引导学生对未来世界科技发展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等进行预测、畅想,鼓励学生采取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汇报自己对未来科技发展的预测、创造性设计,奇思妙想等。
拓展活动:畅想未来的科学技术会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19.开发新能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能源危机的严重性;
2.了解面对能源危机人类应采取的对策:树立节能观、积极开发新能源; 3.了解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其它新能源及开发前景;
4.培养兴趣和探索精神、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理解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以认识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树立节能、开发新能源的观点。太阳能及其开发利用。三.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能源危机得出能源政策。四.教具:多媒体及自制课件 五.课型:讲授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件)板书:开发新能源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新能源,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新能源,探究新能源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活动一:人类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等离不开能源。地球上的能源是无穷的的吗? 活动二:探究什么叫新能源
凡是能够提供可以利用能量的物质称为能源。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水力等这些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的能源,叫做新能源。
活动三:目前人类发现了那些新能源?
地热发电、核能发电、太阳能发电、潮汐能发电(二)拓展活动:
《无言的爱》是上海二期课改新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两个关于动物的小镜头:一只花猫把四只乱跑的小狗衔到狗窝后给它们喂奶;不同种类的两对父母鸟不分彼此共同造窝、喂养儿女。两个小镜头的写法基本相同,都是先写背景情况,再写镜头画面,最后写人类的表现。
本单元导语中要求:在阅读课文时,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努力用各种方法自己去解决问题。
[问题提出]
我们的阅读教学重分析、重理解、重人文内涵的挖掘,却缺少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这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低下。如我接手的这个班级,学生的说话和写作问题不小——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语病多多、词不达意。阅读教学效率低下是主要原因之一,而阅读教学效率低效的主要原因就是着力方向搞错了,即重分析、重理解,轻积累、轻运用,却忽视了语用训练。
那么,如何彰显“语用”,通过语用训练让阅读和习作紧密结合起来呢?在教学《无言的爱》时,我力图体现自己的这一想法。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语境中辨析安然与安静、幽美与精美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正确流利地朗读描写两个小镜头的句子,比较句子,体会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效果的不同。
3.领悟文中两个镜头的写法,创设情境,尝试模仿运用,描写一个镜头。
4.抓住两句重点语句释疑,在释疑中感受动物之间的友爱相处,反思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上述教学目标1和2指向在语境中品词品句,理解及体会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教学目标3指向文章表达方法的学习和在语境中的迁移运用;教学目标4重点指向“质疑释疑”单元目标的落实。
(二)教学过程
1.画面欣赏,导入新课
(1)欣赏一组画面。
画1:一只白鸽和一只小短尾猿亲密相依,原来小短尾猿出生后母猿病逝,这只鸽子一直与其相伴。
画2:印度发生洪水,一只小老鼠伏在一只蟾蜍身上躲避洪水。
画3:一只小白狗正在给两个月的小黑豹喂奶。
画4:一条警犬衔着一只白猫,原来这是它从一片废墟中救出了一只流浪猫。
(2)齐读课题,联系刚才看到的画面说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
设计意图:四幅温馨的画面,既把学生带进了爱氛围里,又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无言的爱”,同时,也为后面的迁移运用做了铺垫。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有没有注意到这篇课文写法上的特别之处?”学生互相交流,教师随机引导。
(2)教师:“文章主体部分由两组镜头构成(板书:镜头一、镜头二),知道什么叫镜头吗?镜头一般由一个个连续的画面组成。文中的两个镜头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感人。请点出第一小节中的中心句,齐读。”
(3)教师:“让我们走进这两组镜头。”要求:默读课文,给两个镜头分别起一个贴切、简练的标题,如果能够醒目就点赞。
(4)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提炼板书。(预设:花猫喂乳幼狗、异鸟共造窝同哺育。)
设计意图: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既要重视课文表达了什么,又要重视课文是怎样表达的。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研读课文,领悟写法
(1)学习镜头一
①教师:“学习第一组镜头,思考作者是怎么写这组镜头的呢?轻声朗读,读正确读流利,思考这个镜头的层次可以如何划分?并想一想各层分别在写什么?”
②师生交流,教师随机梳理及板书。
首先,(第1、2、3句)作者三言两语,先介绍了故事的背景,也就是起因。(板书:背景。)
接着,(第4、5、6、7、8句)作者描绘了两幅画面:母狗绕圈狂叫、花猫衔来小狗喂奶。(板书:绕圈狂叫、衔狗喂奶。)
最后,(第9、10句),文本写了主持人的评论,也就是人们的观感。(板书:人们的观感。)
③品读母狗“绕圈狂叫”画面。
首先,教师出示:“母狗急得在树下绕圈狂叫,小狗却听而不闻,散开去往草丛里钻。母狗急得在树下绕圈子汪汪直叫,小狗听见了,就像没听见一样,散开去往草丛里钻。”
然后,教师点名朗读,让学生比较句子。
最后,师生交流,教师随机指导:“这两个句子没有好坏之分,第一句用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明了;第二句用的是口语,特点是通俗易懂。”
④品读花猫“衔狗喂奶”画面。
提问1:“花猫衔来小狗,喂奶”的画面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学生轻声读读有关内容,完成填空:不料白猫见状,竟()而去,把四只乱跑的小狗一个个()到狗窝里,自己()身子(),让四只小狗吸它的奶。四只小狗把它当做母亲,乖乖地不乱跑了。
提问2:说说花猫的这一系列动作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教师指导朗读,帮助学生读出急切的语气。
⑤教师:“让我们再来看看真正的母亲的表现。”教师出示:母狗无法近前,但看到四个儿女安然地扑到白猫的怀里,它也就安静下来了。
首先,教师指名朗读,让学生思考“句中带点的词语是什么意思,能相互调换吗”。
然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教师结合画面观察引导学生体会“安然”着重表现的是平安舒适的样子,“安静”对应的是声音,这里指母狗看到孩子们安全了所以放心了,不再发出狂吠声。
设计意图:写好镜头的关键是写好重要的连续画面。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重要的连续画面呢?这两个画面的学习其实就是引领学生品词、品句,并在品词、品句中让学生感悟写好画面既需要对细节进行生动的描写,又需要在描写时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⑥教师:“主持人看到这样的画面,用一个问句表达了他的感受,那么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交流,教师在交流中随机点拨,引导学生感悟这份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的无言的爱是一种最为纯粹的爱——出于一个母亲本能的母爱。
⑦教师小结。教师:“多么有趣,多么感人的镜头啊!现在你能借助板书说说作者是怎么写这第一个镜头的?”(先三言两语介绍了故事的背景情况,接着详细描绘了两幅画面,最后写了人们的观感。)
设计意图:这里让学生小结镜头写法与前面的自主发现写法相呼应,是一种认知的巩固及强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模”。
(2)学习镜头二(略)
4.创设情境,迁移表达
(1)教师小结:这篇课文两个小镜头写法是一样的,先写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描绘画面,描绘画面的时候要生动描摹动物的神情动作;最后写人类的感受。
(2)教师:“如果让你来写一组镜头你知道怎么写了吗?这是我们刚才欣赏过的画面(回放课伊始欣赏过的蟾蜍救小老鼠的画面),故事发生的背景是这样的……”教师出示:镜头之三,2006年6月30日,印度发生大洪水。一只小老鼠原本待在一棵树的高枝上,一个浪头打来,它被卷入进了滚滚洪流中。
教师:“小老鼠是怎样在水中挣扎的?蟾蜍又是如何奋力营救它的?看着这样的镜头,你想发出怎样的感慨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然后动笔写下来。”
设计意图:这里的迁移性表达,给出了画面,给出了背景(起因),并作了一定的提示,目的是在激发学生练笔兴趣的同时,让练笔有了明确的内容,不至于让学生为了“写什么”和“怎么写”而神伤。
(3)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点。
(4)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评及指导。
(5)布置作业:从另外三个画面中选择一个仔细观察,展开想象,写一个镜头;或者放学回家看新闻,选择一个镜头,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写下来。
设计意图:作业和课堂教学应该呈一致性、连贯性,即教什么练什么。如果说“蟾蜍驮老鼠”的仿写是“扶着写”,那么这里的作业就是“放手写”。学生真正表达能力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扶着练、放手练的完整过程。
板书设计:
[自我反思]
关于语用,我是这样理解的:语用是学生学习后的有效运用,即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合理、妥帖地进行表达,并将已学过的字、词、句、篇等,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规范、恰当、个性地运用。
要落实语用训练,就必须善于寻找和确定语言文字的训练点。语文教材既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又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凭借,教材中精当的用词、多变的句式、丰富的修辞、生动的描述、严密的说理、巧妙的构思……这些语文因素都是训练的素材。我们应该根据课程年段目标、单元目标、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从字、词、句、段、篇和语修逻文等方面去捕捉和挖掘文章蕴涵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且各年段的训练重点应有所侧重。关于小学高段语用训练点的选择,我觉得可以重点作如下关注。
1.根据单元目标,寻找读写结合的点。单元目标一般有两方面的内容组成,首先是对单元人文内涵的总体解读,然后是对单元知识、能力方面的一个总的要求,其中就牵涉到一定的写作知识在里面。
2.根据课文的段落特点,寻找读写结合的点。“段落”如《音乐之都维也纳》中间的几个小节构成的形式均为“先概述和具体”的方式,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段落的写作方式,在这里就可以创设语用训练。
3.根据课文篇章结构特点,寻找读写结合的点。“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包含“教材应该是指导学生习作的一个例子”的意思。不少教材可以成为非常好的习作例文,如《颐和园》。
4.根据课文的留白之处,寻找读写结合的“点”。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把与课文内容有关,但课文又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部分进行合理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学生可以续编课文,利用插图想象写话,或者在课文一笔带过的地方展开想象等。
[专家点评]
一堂好的语文必然是亮点频现。王雅琴老师这节课亮点多多,举例如下。
亮点一:解题有特点,既重结果,更重过程。“无言的爱”怎么解释?教师不急于让学生发言,而是相继出示了“印度发生洪水,一只小老鼠伏在一只蟾蜍身上躲避洪水”等四幅画面让学生观察,在欣赏完画面后再让学生说说对“无言的爱”的理解。有了这个观察的基础,学生就能很直观地理解了课题的意思。这个环节也看出了教师的匠心所在——画面还会复现,并在后面的仿写环节派上重要用场。
亮点二:抓语言文字,抓重点词句,进行语言训练,扎实到位。比如,讨论安然与安静是什么意思?在句中能相互调换吗?学生不仅能讲清这些词的本义,还能将词语放在句子中,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说清不能调换的原因。掌握这种“词不离句,在语言环境中学词”的方法很重要,因为这是一种能力。语文课本应姓“语”,就是说要学习理解语言,训练运用语言,在本节课内,这方面十分突出。
本课设计遵循新《英语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的理念,注重在学习语言知识和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和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以生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进行各种活动,力求做到面向全体,促进全员参与。通过体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
(1)能够了解怎样询问生日、年龄和正确表达生日和年龄。
(2)能用本单元主要句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2.知识目标:
(1)基本掌握核心词汇When, birthday, autumn, spring, March, September, October,及短语happy birthday. 能说,能简单运用。
(2)句型
When is your birthday?It’s March 12th.
How old are you?I’m eight years old.
(二)教学重点:
1.怎样询问生日、年龄和正确表达自己的生日和年龄。
2.能用本单元主要句型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三)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白板,习题
(四)教学过程:
Step1 Greetings and warm-up
Step2 Set the scene
(1)T: Today is my friend’s birthday. I have a gift for her.
(Ss review and read the word: gift.) Here is a birthday gift. 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birthday.(Ss read and practice the pronunciations).
Let’s sing it!
Ss: Sing a birthday song together, and say “happy birthday” to the friend.
(2)整体感知
Watch the flash and think about the question: Whose birthday is it? (It’s Mocky’s birthday.)
(3)Read the story one sentence by one sentence.
Show the pictures of the four seasons and a calendar, learn spring, autumn, October, September, and October.
(4)Read the story again, and repeat: Today is Mocky’s birthday.
T: When is Mocky’s birthday? How old is Mocky?
Write down the dialogue and read.
(5)Then do the exercise: T or F.
Step3 Paper work:
(1)Show table 1 and fill Mocky’s birthday and age.
Then read the story again and complete the table 1 in groups.
Check the answers.
(2)Show a calendar again, and ask Ss to answer:
When is your birthday? How old are you?(Point at the right picture and talk about it.)
Ask 3 friends about their birthdays, and complete the table 2.
Ask 2-3 to show their table and read the sentences.
Step4 小结: 新单词和句型.
T:Today we learned five new words…
Ss: Spring, autumn, March, September, October.
T: And how to ask and answer your friends’ birthday and age?
Ss: How old are you? I’m … . When is your birthday? It’s … .
Step5 Say Goodbye.
(五)板书设计:
Unit 4 Mocky’s birthday
When is Ken’s birthday? How old is Ken?
It’s March 12th.
He’s 10 years old.
New words:
springMarch
autumnSeptember
October
(六)作业设计:
1.Read the story.
2.Tell your parents your birthday in English.
三、教学反思
“Mocky’s birthday”是小学英语北师大版第九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重点是关于询问及介绍生日,年龄的句型,以及十二个月份的学习。本堂课的教学选择了第一课时,关于课文教学。课文由Mocky看到桌上的礼物,猜测是谁过生日,由此引入关于询问和介绍自己生日和年龄的对话。
在教学中,我利用课件的展示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由听力练习,到模仿对话,学习单词,再到自读课文,运用对话,由学习到模仿再到运用。
反思这堂课,在前半部分学习新知的环节上,先设计学生整体感知,再由整体到句,词,对新单词的学习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边听边读边学,分解了课文的难度。学生在学习时也就不会有太难而学不懂的感觉。
总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学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英语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英语,使他们喜欢英语,乐学英语。
作者简介:
曾丽娜(1981~),女,四川成都人,职称:小学一级教师,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英语。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尝试制作照相机和眼球的实物模型; 2.能够解释照相机和眼睛得成像原理。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眼球的基本构造; 2.了解照相机和眼球得成像原理; 3.知道怎样保护眼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眼睛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珍贵的.最神奇的“照相机”,从而更加珍爱和保护眼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照相机.眼球的模型或构造图;分组材料:放大镜一个,烧瓶一个,墨汁一瓶,硫酸纸一张。
学生准备:每组可能带来照相机或照相机说明书;一组为单位到照相馆了解照相机工作原理;课前分组组织部分学生去拜访眼科医生,搜集眼睛保护的常识。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谈话: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光和色彩的关系,是光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的绚丽多彩,于是人们想方设法留下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美丽景色,谁能做到这一点呢?是照相机,人们根据光学原理设计制造出照相机。相信大家都拍过照,有没有谁自己使用过照相机呢? 2.提问:关于照相机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3.提问:关于照相机你们还想研究什么?
4.教师设疑:教师出示两张照片的投影,一张清晰,一张模糊。注意观察,发现什么? 5.讨论确定研究方向和问题。
二、讨论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1.提问:有谁已经知道照相机是怎样拍出照来的? 2.谈话:请你们介绍课前搜集的一些关于照相机的资料。3.出示相机,再请学生猜想并交流相机的工作原理。
4.小结相机的工作原理:相机将恰当量的光线透过凸透镜聚焦在胶片上形成图像,调整光圈(光线通过的小孔)和曝光的时间,就能控制透过光线的量。5.指导分析照片清晰与模糊的可能原因。
6.简单介绍“傻瓜相机”:这种相机能自动测量景物到相机距离,进行自动调焦,高度自动化,即使缺乏摄影经验的人也能照出清晰的相片。
7.教师板书: 照相机:镜头(凸透镜.速度.光圈.调焦)
机身(暗箱.快门.扳手)
胶卷
三、眼睛的工作原理研究
1.讲述:眼睛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精密的“照相机”。谁来说一说,为什么眼睛是精密的“照相机”?
2.提问:同桌之间相互观察眼睛,你有什么发现?(稍候提示,对照照相机工作原理,说一说猜一猜眼睛是怎样工作的?)
3.小组讨论,并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黑板之板书,将相机之凸透镜.暗箱.底片,与眼睛的晶状体.眼球内.视网膜两两对应地分析)
4.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总结讲解“眼睛的工作原理”。(突出教材27页的基本内容。)5.教师板书:眼睛:眼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
四、观察分析瞳孔与光线强弱的关系
1.观察与探讨:看窗外阳光灿烂的天空,在镜中自己的瞳孔,注意他们的大小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同桌之间观察2分钟,集体交流。教师小结:瞳孔是控制光线的,光线强时瞳孔缩小,防止伤害眼睛。外部光线弱时,瞳孔变大,以便看清物体。
3.分析猫的眼睛在白天与晚上的不同。师: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猫的眼睛的特别之处?学生回答。
4.比较:对照相机,说一说,相机的什么部件与眼睛的瞳孔相似?
五、制作眼球模型
1.提问:你们能用桌上的材料作一个眼睛模型吗? 2.师生讨论,得出基本方法。3.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眼病的预防
1.谈话:眼睛是我们感受大自然美丽色彩的唯一器官,如果眼睛得了病,那可是一件麻烦的事。眼睛会得那些病呢?我们如何来保护自己的眼睛呢? 2.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3.分析近视眼的原因。(有谁的眼睛已经近视,说一说,你得近视眼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教师摘要点板书。)
4.联系图片,学生尝试分析近视眼的原因。
5.根据板书,教师整理预防近视眼得几点要求:适度用眼.眼睛休息.少看电视.眼保健操.食物与营养等。
七、课后延伸
1、认识人体呼吸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2、能运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吸进气体和呼出气体的不同;
3、意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吸烟有害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演示:人体模型、课件。
分组:澄清石灰水、塑料袋或集气瓶(2个)、水槽、吸管、火柴、小木棒等。
教学过程:
一、体验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我师:今天老师想了解一下,有哪些同学会游泳?请举手。
(学生纷纷举手)
师:哦,大家都会游泳,同学们真了不起!学游泳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憋气,我们今天再来体验一下,好吗?
们先来体验一个小游戏,好吗?
生:好。
师:捂住鼻子和嘴,屏住呼吸,看谁憋的时间长。
(学生体验活动)
师:能一直这样憋下去吗?在刚才的憋气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透不过气。
生:有点难受。
生:胸闷。
师: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感觉,其实是和我们人体的一种活动有关,知道是什么吗?(呼吸)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人体的呼吸。
板书:呼吸
二、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师: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怎样才算呼吸一次?
生:一呼一吸
师:像老师一样,伸出双手,放在胸前,深呼吸一次。有什么感觉?
生:胸部鼓起来了,吸气是鼓起来,呼气时有瘪下去。
师:知道胸腔内帮助我们呼吸的器官叫什么吗?(肺)(板书:肺)
师:你们认识肺是什么样的吗?谁来说说?
师:出示人体模型,肺到底在胸部的什么位子,一以来看看。并指着肺说:“这就是肺,自己在胸前指指,说说你看到的肺是什么样的,像什么?(肺有两叶)
师:想想,除了肺,还有哪些器官也参与了人体的呼吸?
小组讨论:人体呼吸器官还有哪些?为什么?它们的位置又在哪里呢?把讨论结果画一画。(出示人体侧面轮廓图并提示:深呼吸一口气,自我感觉一下)
小组交流:
生:我们小组认为,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生:我们小组认为,空气首先从口腔到咽喉、气管、支气管,最后到达肺。
师:同意A的举手,同意B的举手,两组不同在哪里?
(出示人体呼吸器官分解图片)
师:为什么不把口腔作为呼吸器官这样吧?让我们分别来体验一下,用鼻呼吸和用口腔呼吸有什么不同?
(学生体验)
师:有怎样的感觉?
生:我发现用口腔呼吸,感觉空气是凉凉的。
生:我发现用鼻呼吸,比较舒服。
师:尽管口腔也能呼吸,但口腔还有其它作用,所以不属于呼吸器官。好,每个人指一指、摸一摸这些器官。
(生边说边进一步感知人体呼吸器官的位置)
师:那么,空气是怎样吸如人体,又是怎样呼出来的呢?
生:由鼻子呼入通过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再由肺、支气管、气管、鼻出来……
三、探究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师:刚才一起认识了呼吸器官,还知道呼吸是一个吸气再呼出的过程,
师:(出示模型演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吸进的是什么气体?
生:氧气
生: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 (板书:吸进 空气)
师:呼出的又是什么气体呢?
生:二氧化碳。 (板书:呼出 二氧化碳)
师:其它同学也是这样认为的吗?也就是说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
师:怎样收集这两种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
生:吸进的气体只要拿袋子或瓶子在教室里装;
生:同样的方法把人体呼出的气体装好。
师:介绍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收集一瓶空气和一瓶二氧化碳)
师:好,现在收集好了,(师举高)看看不是差不多吗?怎样证明我们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呢?哪位同学有好的方法,来说一说?
生:……
师:回想一下,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做过哪些空气的试验?小组讨论一下。
(生开始讨论,师辅导)
生:空气占据空间;
生:空气有质量;
生:压缩空气有弹性;
生:空气中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许多种气体;
生: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生: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便混浊;
……
师:这几个实验中哪个能验证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生:点燃物体,分别放入收集的两种气体中;
师:放进去后呢?
生:继续燃烧说明瓶子里装的是氧气,火焰熄灭(不能继续燃烧)说明是二氧化碳。
生:还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是不是二氧化碳。
师:怎么做呢?
生:往收集好的空气和二氧化碳瓶子里倒入石灰水,摇晃一下,观察石灰水有什么变化。变混浊的那瓶肯定就是二氧化碳。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做这组对比实验前,同学们需要注意两点什么?
生:收集好的气体要防止跑掉;
生:及时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生:……
师:下面我们利用桌上的材料,先收集吸进和呼出的两种不同气体,完成的组由小组长到前面来领取澄清石灰水,听清了吗,开始。
(学生分组实验,然后组长领取……,教师巡视。)
师:好,哪个组来说说你们的实验结果是怎样的?说明什么?
生:澄清石灰水倒入装二氧化碳气体的瓶子中摇晃后变浑浊了,澄清石灰水倒入装空气的气体中摇晃后没有变浑浊了。
生:燃烧的小棒放入装空气的瓶子中还在燃烧,燃烧的小棒放装二氧化碳气体的瓶子中火焰灭了。
生:我们认为使燃烧的小棒熄灭、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师:这瓶二氧化碳是哪来的?
生:(齐)呼出的气体
师:那这空气中也含有二氧化碳,怎么没有变混浊?
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少。
师:由此你们证明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比……
生: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一样,吸进的气体氧气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变多了。
师:肺在人体呼吸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生:气体交换
师:交换的是什么气体?
生:氧气和二氧化碳
师:是不是这样,下面我门来看一段人体呼吸的视频。(视频结束)由此我们发现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肺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板书:气体交换 肺)
师:(出示吸进和呼出空气成分百分比表格)同学们从这张表中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呼出的氧气减少了。
生:我们发现氮气的含量在吸进和呼出时,没有多少变化,只有0、5%的差异。
生:我们发现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
师:从0、04%增加到4、1%,增加了大约多少倍?
生:大约100倍。
师:多的二氧化碳从哪里来?
生:人的体内产生的。
师: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里面还是有一小部分氧气的。所以在一个比较封闭、狭窄的空间内,短时间内是不会窒息的。但如果人不能从空气中吸进氧气,会怎样?
生:会窒息、死亡。
师:你们能不能举例说明?人为什么要不停地呼吸呢?看来人体呼吸时会产生二氧化碳。
生:火灾时会消耗大量氧气,产生很多二氧化碳,所以人容易窒息;
生:煤气中毒
生:……
四、怎样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师:看来我们的呼吸器官真的是非常重要,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参照教材51页中的图示,小组讨论:说说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呼吸器官,不要让它生病呢?
(小组交流)
师:谁能说一说,怎样做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呼吸器官呢?
生:注意呼吸卫生,如不随地吐痰,扫地前先洒水,用湿布擦黑板。这样可以保持空气的清洁,预防肺结核等传染病。
生: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加肺活量,预防感冒和气管炎。
生:不要吸烟。烟不仅刺激气管,使气管发炎,还能使人得肺癌。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录像中是如何教我们保护呼吸器官的?
(观看保护呼吸器官的录像)
师:(出示两幅图)请看两幅投影片,这是吸烟者的肺,这是健康的肺。对比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吸烟者的肺变黑了。
师:(出示变黑的肺)说说为什么肺变黑了?
生:因为烟里面有一种叫尼古丁的物质,它能附在肺上,使肺变黑。
师:我们的肺看似强大,但其实也很脆弱。老师这里有一则新闻,我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谁愿意?
师:看到这则新闻,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生:平均每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吸烟有关疾病,这太可怕了。
生:以前我总听大人们说,吸烟有害健康,现在我知道了,真的是这样,吸烟还会危害生命。
生:应该全面戒烟。
师:作为小学生,你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生:长大不吸烟。
生:课后收集资料,设计并制作一份戒烟小报,张贴在公告栏内。
师:你周围有吸烟的人吗?你准备怎样去劝解他们呢?
生:我要把这段新闻回家讲给吸烟的爸爸听。
生:我准备将吸烟的危害,请有关专家作成一个电视公益广告,来劝解吸烟的人,请他们早些戒烟。
五、结尾拓展
1.太阳和影子(001)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知道影子形成的原因,明白阳光,自己和影子的关系。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方面:能够连续观察,并运用多种方法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能突现学生对影子认识的思维过程。
情感态度方面:知道完整的科学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我定位为:让学生知道影子形成的原因,明白阳光,自己和影子的关系,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难点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否建构起自己的科学认知体系。
三、教法分析: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硬性讲授给学生。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自我意义建构而获得。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情景及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这种情境和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参与和探究,开启自己的思维来建构学习科学的框架,建立科学的知识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画影子,引出问题
1、人在太阳下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将自己的影子画下来。
2、让学生将自己对影子的想法贴到黑板上,进行分类。
3、让针对自己的想法谈谈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
二、探究影子形成的原因
1、在学校院墙旁边,学生跑步,玩“找影子的游戏”。
2、学生交流出现了什么现象。
3、学生将现象进行记录。
4、“画影子”的活动,画出同学在阳光下的影子轮廓。
5、教师引导学生将对实验现象进行交流讨论。
6、学生根据实验过程重新画影子。
三、认识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1、带领学生在这一天的几个时间段里在同一个位置画影子。
2、观察实验现象,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找出影子变化的规律。
四、学生学习评价
1、学生判断对错。
2、画出下列物体的影子。
3、对学生认识影子的情况进行评估。
2.太阳钟(002)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2、认识多种多样的古代计时工具。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经验的老农会根据天上的太阳来判断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
2、太阳的确可以当作一个钟来计算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钟。(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太阳钟及各种各样的计时器
(1)太阳钟又叫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2)认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
(3)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
2、看手掌日晷
(1)到阳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
(2)学生室外活动,看手掌日晷,方法按照书上的样子。
3、做太阳钟
(1)你在不同时间里画过物体的影子吗?你发现了什么?
(2)我们来做在个太阳钟。
(3)学生室外活动,画不同时间里物体的影子,在每条影子旁标上时间。
三、总结应用
1、小结课文。
2、课后利用星期六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
3.昼夜交替(003)预习目标
1.认识昼夜变化的成因
2.能根据已知地点的已知时间,推测其他地点的所处时间。3.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教师课前归纳本节课的预习目标,由学生说出,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和认识。
一、预习提纲
1.每天都要经历白天和黑天,那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题:
每天都有白天和黑夜,这种现象与()有关。
被太阳光照射的地方为(),不能被太阳光照射的地方为()。
到底是()原因引起地球上昼夜变化的。
2.1)太阳每天是东升西落,画出太阳在空中的移动路线。
2)把画好的路线图展示出来。
3)讲评 题:
太阳东升西落,地球朝()方向转动。实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形成。实验仪器:地球仪,手电筒
实验要求:用不同的方式做实验。(例如:地球动,手电筒不动;手电筒动,地球仪不动;两个都动)
实验注意:手电筒照射的距离。还要在地球仪上找一个固定点。
互相讨论你是怎样做的实验,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做好记录)题:
地球仪向那个方向转动? 知道了地球仪的转动方向,那我们做一个游戏:一个人从你的左边出现,又在你的右边消失,又在你的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是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有几种情况?
3.白天为昼,黑天为夜,昼夜的交界线在什么地方?
某地从黑暗中转向明亮处,该地为(),反之从明亮处到黑暗处为()。题:
当地球仪转动时,想一想,地球上一部分国家或地区是白天的时候,哪些国家或地区正处于黑夜?哪些国家或地区处于清晨?哪些国家或地区处于黄昏?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当()是白天时,()是黑夜,()是清晨,()是黄昏。
4.地球自转用时为23时56分4秒为一周,是一个恒星日,大约是一天。
5.人们为计算不同国家当地的时间,把地球按纬度共分24个时区,从东经7.5度开始每15度为一个时区,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早一个小时,相邻的两个时区西边七点时,东边是8点。东边的那个时区正好比西边的时区晚一天。中国北京我东八区。
6.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中国与美国相差-16小时;与德国相差-7;与澳大利亚相差2小时)
7.昼夜交替这种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从古至今人们都是这样想的吗?如果不是,那对于地球的运动,前人都有哪些说法?(小组之间交流,讨论)
二、巩固练习
1.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 B.托勒密 C。牛顿
2.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这种现象呢?()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4、看 月 亮(004)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记忆,画出多个月相图,并能够按顺序排列;
2、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科学知识:
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坚持长期观察; 能够实事求是的观察;
意识到如实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给月亮的形状排序,了解其成因及规律。
教学难点
能够坚持给月亮记日记,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教学准备
教师——记录纸、月相盒、多媒体课件
分组——记录纸、制作月相盒的材料(鞋盒、细线、乒乓球、小电筒)、月相日记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小时两只角,长大没有角,到了二十多,又生两只角。”(打一天体)
2、学生思考后汇报
3、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月亮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知道月亮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不同的日子里月亮会显出不同的形状。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提示:(1)多准备一些同样大小的小纸片,在纸上画出一个虚线的圆。
(2)学生分组活动,尽可能画出自己见到过的各种各样的月相,越多越好。
2、小组汇报
3、让学生给画出的月相排序。
(提示按时间先后排,会是怎样的排法呢?)学生讨论后,演示汇报。(可能会出现右蛾眉月在前还是左蛾眉月在前的争论,这个留在后面通过实际观察,给月亮做日记来解决)
指导学生制作月相盒。学生小组合作制作。
[活动二:连续观察月相,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 坚持每天晚上给月亮记日记。提示:(1)讨论要记哪些内容?怎样记录?(画图)
(2)内容除了画出月相外,还应该包括观察日期(尤其是农历日期)、时间、天气状况。(3)记录在书后P65-66页上
(4)强调要有足够的耐心,是一项长期作业。记录完以后再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此处要等后面记录结果出来后再继续完成!)板书设计
4、看 月 亮
学生板书月相的排列顺序(两种情况)
(通过以后的观察以后再确定哪一种是对的以及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005)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学会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与昼夜交替的关系.·能根据调查作出相应的分析和判断.2 知识与技能: ·知道昼夜变化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知道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的初步认识。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奇妙影响..培养尊重证据的科学品质.教学重难点
重点:昼夜对动植物人的影响。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准备
大量关于夜行动物的图片或影片片段,有关植物一天活动的图片资料,课前布置学生观察一种植物早晨7点、中午12点和下午6点的变化情况并记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2学生回答,可适当板书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学习新课 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观察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
(2)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交流每个人的植物日记。给予表扬与鼓励。(3)小结: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
(4)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有位科学家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5)我们能不能根据一些常见开花植物也编制一个花钟呢?(6)学生分组根据课前调查的植物开花时间设计花钟。(只要能表示大概时间就可以了。)
2、夜对人的影响
(1)植物有生物钟,人类有吗?那么你们的生物钟是怎样的呢?(2)学生说说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要排除特殊日子或事件。)
(3)小结:我们发现大家的作息时间有着类似的规律,都是按24小时变化的,这就是我们的生物钟。
3、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能不能举例说明。(2)观看收集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学生讨论各自解释。
(3)看图:你认识他们吗?这些动物哪些在昼间活动?哪些在夜间活动? 夜间活动:蛾,猫,猫头鹰,蝙蝠。白天活动:狗,公鸡,刺猬,蜜蜂。
(4)为什么它们会这样?——昼夜影响和环境变化。(5)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我
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它们在夜间都干些什么?-----调查。(6)该怎样调查,要注意些什么呢? 师生共同讨论确定方法。
(可以举例启发学生思考,明确调查须知,课后进行。)
4、生物都有生物钟,你能不能改变它们的生物钟?
出示图片:夏天能看到菊花吗?冬天能吃到西瓜吗?为什么? 学生发表意见,预测。
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简单交流,找结论。
小结:原来,当我们改变光照条件时,就能改变动植物原来的生活节律和生长状况。它们和人类一样都能自己调节生物钟。
三、拓展作业
从收集的资料中选择常见的进行改变光照状况的实验,并做好记录。
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
1.光的行进(00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光源。
(2)探究光在空气中是直线行进的。
(3)认识小孔成像,通过做小孔成像实验感受光学世界的奇妙。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1.重点:使用举例、观察、实验等方法搜集证据证实“光沿直线行进”的,并 能够解释相关现象。
2.难点:设计证实“光沿直线行进”的对比实验。
3.关键:
⑴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器材设计对比实验。⑵教师给以语言或图片提示。
三、教学准备
不锈钢卷尺(或大的钢球)、暗盒、带孔的卡片、可弯折塑料饮料吸管、细直铁丝、激光笔、喷壶、玻璃水槽、手持照明灯(或大手电筒)、铁架台、蜡烛、高锰酸钾颗粒、水、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学生要复习太阳与物体及影子的位置关系。
四、教学时间 共1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㈠ 提出问题,形成假设 1.(师生复习太阳与物体及影子的位置关系后)出示点燃的蜡烛谈话:每位同学都可以看见烛光,说明光行进的方向是向哪的?(之后出示“闪闪发光”的不锈钢卷尺)继续谈话:它们都在发光,最主要的不同是什么?(除了强弱大小等不同,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2.学生讲述见解:蜡烛本身发光。钢珠本身不发光。
3.教师将不锈钢卷尺放进暗盒里,请两个学生观察,确认不锈钢卷尺不是自己发光的。4.教师讲述:像点燃的蜡烛这样,会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不锈钢卷尺本身不发光,就不是光源。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属于光源?
5.学生举例,后教师出示光源的辨析题,学生对光源进行判断,说明理由。
6.(对学生的活动进行鼓励后)出示手电筒、铁架台,将铁架台的铁杆立于手电筒和黑板之间,谈话:请根据光源(当然还没有打开)和铁杆的位置画出铁杆的影子在黑板上的位置。7.学生分组交流后,学生3人同时上前分别画出铁杆影子的位置,并回答“为什么要把影子画在这里”。
8.学生讲述理由。(教师提示:可以从光行进的路线角度考虑。)9.教师提出问题:光是直线行进的吗? 10.学生猜测。
㈡ 设计方法,搜集证据
1.谈话:我们需要证实我们的想法。你认为可以使用哪些科学方法寻找证据。(之后教师出示三种方法:一是从生活中找出光是直线行进的实例,二是使用观察的方法,三是对比实验验证。)
2.照镜子 教学目标:
1、了解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认识各种各样的镜子并了解镜子的用途;
3、能动手制作简易的万花筒或潜望镜。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007)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出示镜子):这是什么?你用它做过游戏吗?怎么做的?
二、师生共同游戏,了解镜子的作用
1、谈话:我们一起再来玩照镜子的游戏,好吗?
2、游戏一:(玩一面镜子)照镜子。
3、提问:通过照镜子,你在镜子中还看到了什么?仔细看一看,比一比,谁的发 现多?
4、游戏二:(玩两面镜子)改变两面镜子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
5、谈话:说说有什么新发现。
6、游戏三:(玩多面镜子)日光接力打靶游戏。
三、动手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
1、教师出示万花筒和潜望镜,问学生想不想制作。
2、教师介绍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的方法和步骤。
3、学生选择一种最想做的进行制作,并玩一玩。
4、小组活动:用语言或图画解释用潜望镜看到物体的原理。
第二课时(008)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上堂课我们玩了照镜子的游戏,生活中你还见过比较特别的镜子吗?
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玩凹面镜和凸面镜
1、教师讲述:镜面弯曲,就是凹面镜或者凸面镜。
2、小组活动:玩凹面镜和凸面镜,你们有什么发现?并把你们的发现记在记录纸 上。
玩凹面镜和凸面镜记录表 玩凹面镜 玩凸面镜
我们发现了: 我们发现了:
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
4、谈话: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这样的镜子?哪些地方用到了这样的镜子?
三、找出身边能照出影像的物体
1、提问:生活中除了镜子外还有哪些物体能照出物体的影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 特点呢?
2、教师出示一些能照出影像的物体的图像。
四、本课小结(略)
3.研究透视(009)教学目标:
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3、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教学过程:
一、玩水游戏,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水吗?我们来玩几种新的关于水的游戏,好吗?
2.讲解玩水游戏方法(实物投影):
△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画报纸的一个字上,透过水滴看字有什么变化?
△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画报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把装水的玻璃透明碟放在有字的画报纸上,观察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3.学生进行玩水游戏。
4.学生交流在游戏过程中的发现及问题。
5.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二、亲密接触,认识凸透镜
1.谈话:大家都见过放大镜吗?你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吗?
2.学生描述自己所知道的放大镜。
3.学生观察各种凸透镜片:用看、摸等多种方法。
4.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5.认识凸透镜:这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放大镜。
三、亲手实践,认识凸透镜的作用
1.提问:你们知道凸透镜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讨论、汇报。
3.学生分组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
4.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凸透镜既可形成放大的像,又可形成缩小的像。
5.提问:现在,你知道凸透镜有哪些作用?
6.讨论:凸透镜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呢?
7.小结:光线射入凸透镜时,方向发生了偏折。
四、联系生活,认识凸透镜的用途
1.谈话:小小凸透镜真神奇,那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出示图象资料:凸透镜的应用。
4.出示照相机实物,重点介绍凸透镜成像作用在照相机中的应用。
五、制作望远镜,拓展延伸 1.谈话:刚才,我们观察研究了凸透镜,认识了它的外形特点和作用,那大家再来看看这个透镜(出示凹透镜),比较一下,它与凸透镜有什么不同?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2.学生观察、比较。
3.学生汇报、起名。
4.学生活动:透镜组合看事物。
5.汇报、交流活动结果。
6.结合望远镜实物,小组讨论、制作一架望远镜。
4.七色光(010)教学目标:
1、学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
2、尝试做在单色光下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
3、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
2、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教学过程:
一、制造彩虹,激趣导入
1.出示图像资料:夏天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
2.谈话:请学生谈谈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几种颜色组成?
3.讨论:你们想不想自己制造彩虹?
4.带领孩子们制造彩虹。
二、分解阳光,研究色散的原理
1.讨论:我们还可以怎样制造彩虹?(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2.讲述关于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
3.组内交换意见并动手实验:
△利用三棱镜
△利用平面镜和水
△利用光盘
4.提问:刚才研究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呀?如果有的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三、混合色光,研究逆色散原理
1.出示图像资料:牛顿把七色光合成白光
2.讨论:怎样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3.游戏:玩七色陀螺
4.解释现象。
5.提问:那我们能不能想出更多的方法来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四、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一)色彩的形成
(出示录像资料:缤纷绚丽的自然界)1.谈话:自然界中缤纷绚丽的色彩又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组内讨论并请他们上来交流。
3.教师演示:为什么该物体呈现红色?把红、橙、黄、绿、蓝、靛、紫、黑、白这几种颜色的纸分别放在七色光下,孩子们将看到当七色光投到红纸上,光谱中只剩下了红光,而其他色光不见了。
4.学生实验:绿色物体、黑色物体和白色物体。
5.学生交流心得体会。
(二)“透过彩色玻璃纸看物体”游戏
1.玩“透过彩色玻璃纸看物体”游戏。
2.玩戴各色太阳镜游戏。
3.学生解释原理。
五、课内总结,课外延伸
1.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末端分别贴有红、绿、蓝三色玻璃纸的长纸筒。
2.教师演示:实验时先混合其中两种色光,然后再把三种色光混合起来。
3.讲述:红、绿、蓝就是光的三原色。
4.课后延伸:继续探究光的三原色和色彩的三原色是不是一回事。
第三单元 电和磁
1.简单电路(011)教学目标:
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学会制作简易开关,接入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3、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制作简单的红绿灯。
4、愿意与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连接电路,知道一个连通的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难点:将连通的电路转化为电路图,根据电路图组装电路。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考
1、课件演示“宜园”夜景
让学生说说宜园的灯美不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谈话:你知道这些美丽的彩灯是怎样亮起来的呢?如果给你小电珠,你会接亮它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简单电路”,老师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一定能懂得这么多的彩灯是怎么接亮的,大家有没有信心!
二、实践活动,学习新知
1、认识简单电路
(1)了解简单电路的构成。提问:
你知道接亮小电珠需要哪些材料?
一个简单电路由电池、导线、小电珠组成,我们就一起来观察这些材料。课件逐一演示介绍电池、导线和小电珠。
电池:是给小电珠供电的,它有正极(+)和负极(-)两端。
导线:它外表有一层橡胶外皮,中间是铜芯,使用时要把外面的橡胶剥去,它靠中间的铜芯传送电池的电。
小电珠:从外表看不到它里面的构造,如果把它剖开会看到里面的灯丝连接着上、下两个接触点。如果有电流过灯丝,小电珠就发亮了。
有了这些材料,我们就可以来做一项实践活动,请看实验要求。(2)实践活动
(一)①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每人用1节电池,1个小电珠和几根导线,把小电珠接亮。②学生实验活动。③填写实验报告
(一)④全班交流。
请接亮小电珠的同学说说是怎么连接的。让学生到黑板上用图片摆一摆,再连一连。
⑤归纳方法 课件出示连接方法:连接小电珠的导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小电珠才会发亮。
2、认识其他电器、电路连接方法:(1)教师演示 除了小电珠外,我们家里还有许多用电器,例如:小喇叭、小电机等,他们是怎样连接的呢!教师出示生日卡片,并让生日卡片中的喇叭发出声音,简单介绍卡片中喇叭的电路连接(投影)
(2)实践活动
(二)①课件演示实验要求:
在刚才接亮小电珠的电路中,如果换掉小电珠,给你一个小电机,你会把它接到电路中,使小电机转动吗?(请同桌2人合作完成)②学生实践活动。③汇报活动结果。说说你是怎样连接的?
它的连接和小电珠的连接电路相同吗?
④课件出示小结:其它用电器的电路连接和小电珠是一样。
3、认识开关的作用
(1)提问:你有办法让小电机停下来吗?
当学生提出,把导线断开,用开关等方法后,老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并出示小电扇,如果把小电机做成小电风扇,用时让它转,不用时让它停,用什么方法最方便?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开关呢?先把导线断开,让小电机停下来。下面老师介绍制作简易开关的方法,认真看清制作过程,待会我们要学着做哦!(2)制作简单开关
①课件演示制作开关过程。②实践活动
(三)课件演示实验要求:
用一块木板,两枚图钉,两根导线,两人合作做一个开关。③学生制作。
(3)实践活动
(四)①课件演示实验要求:
a、把制作的开关接入电路中,并控制小电机的转与停。b、把小电机换成小电珠,并控制小电珠的亮与灭。c、完成实验报告
(二)②学生实验。
③请你说开关有什么作用?
小结:开关能方便地控制小电珠的亮与灭。
三、回顾总结,巩固新知
四、拓展新知,课件延伸
1、老师展示自制简单红绿灯。
这是老师自制的简单红绿灯,并能用开关来控制红绿灯的亮和灭。
2、布置课后制作。
所需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请大家看书32页,请同学们课后准备材料,自己制作一个简单的红绿灯或其他电控小玩具,比一比谁制作的好!
五、板书设计:(略)
2.导体和绝缘体(012)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的导电性进行预测,并说明依据;
2、能自主设计方案对物体的导电性进行检验,并记录研究情况。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有的是容易导电,有的是不容易导电的;
2、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3、知道与物体导电性相关的安全用电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探究过程,在研究中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愿意交流与合作;
2、体验到物体导电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体会到科学学习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并愿意改进安全用电方面的不足。教学过程设计
一、对问题进行预测,交流验证做法 1.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周围的物体都导电吗? 2.学生发表见解,并说明依据。
3.讲述:刚才,同学们对物体是否导电进行了预测,并说明了其导电的依据,但我们根据生活经验预测的结果还需要经过实验的检验。接下来,我们要进行验证。怎样验证物体是否导电?
4.学生分组交流。
5.交流验证做法,全班达成一致。
二、设计验证实验方案,分组进行验证
1.讲述:每个小组要利用电路材料设计一个“物体导电检验器”,同时要设计一张实验记录单,记录你们的验证过程。记录单的形式不限,但记录单上至少可以让别人看出:你们组设计的“物体导电检测器”的电路图、对物体能否导电的预测、检验结果、最终结论等。2.学生分组设计方案,教师参与学生活动,适当指点。3.全班交流、评价验证方案,选取最佳方案。4.修改完善各自的方案。
5.选取电路元件和检验材料,结合方案验证物体能否导电,并做好记录。6.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引导学生反思预测和验证的结果。
三、交流验证结果
1.学生汇报对物体导电性的验证结果。(汇报内容:①容易导电的材料有哪些?不容易导电的材料有哪些?②验证过程中有什么新发现或新想法或问题)
2.学生反思和交流:为什么检验结果和预测结果有不同?其中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学生分组操作:逐渐增加电池的节数,再检测不导电的物体——浓盐水。
4.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人体导电试验”(先用学生制作的检测器检测人体是否导电,然后,教师提供验电球,让学生再检测人体的导电性)。5.学生谈试验后的想法。
6.讲述:①物体导不导电不是绝对的,是有条件的;②导体和绝缘体概念。
四、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及安全使用
1.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导体和绝缘体?它们有什么用? 2.学生观察与辨认:废旧电路板及元件、电料和工具上的导体和绝缘体。3.学生就如何安全使用电器、电料和工具进行交流。(对学生树立安全使用电器的观念很重要。)
五、课后延伸活动
生活中,湿木头是容易导电的物体,但在我们的检测中却不容易导电,请你(最好和你的家长合作)研究:湿木头在什么情况下才容易导电,将研究报告上交给科学老师。(提示:使用简单材料,不要用220v市电进行实验)
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013)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箱中的电路;
2、能够根据在检测中观察到的现象对暗箱做假设性的解释;
3、能对检测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与反思;
4、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检测结果。知识与技能
1、知道解暗箱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知道不同的电路连接可以产生不同的现象;
3、知道解暗箱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证据,实事求是;
2、愿意去探究暗箱中的秘密;
3、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出问题,创设研究情境 上课时教师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已经能够设计和连接简单的电路,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电路,是我们看不到的电路,看看我们大家有没有信心和能力想办法去解决。
二、利用检测器检验暗箱的电路
1.提问:看不到的电路我们怎样研究呢?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他们的一些意见和想法。
3.教师提供暗箱让学生研究,引导学生可以借助一种装置来检测,通过在暗箱外部观察到的现象判断暗箱内电路的连接。
4.教师讲解:这种用导线连接的一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的装置就是检测器。5.让学生通过研讨,确定检测器的组成。
6.学生设计验证的方案,教师指导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事项。关键是在检测中的验证记录,最终学生要根据验证记录来判断暗箱的电路。7.学生用检测器检验暗箱电路活动。
三、活动记录的整理与交流汇报
1.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和记录进行整理,画出暗箱中的电路图示。2.小组间进行交流,引导说出本组验证的想法和依据。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他们是怎样检验的、在检验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和困难、是怎样解决的、是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暗箱内的电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等。
四、打开暗箱验证自己的判断
1.学生打开暗箱验证自己的判断。2.学生找出判断正确与否的原因所在。
3.学生说出自己的探究体会和验证后的反思。4.教师布置在今后探究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要求。
4.研究磁铁(014)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出磁铁的性质;
2、能利用各种方法测出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
3、能够对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作相关的解释。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
2、知道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测量方法;
3、知道指南针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磁现象有浓厚的兴趣;
2、意识到磁现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3、乐于探究、善于发现。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玩具,你们想看吗?(想)2.教师演示:唐老鸭磁性玩具。
3.提问:唐老鸭为什么会翩翩起舞呢?(有吸铁石吸着)
二、探究活动
1.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
(1)讲述:吸铁石在科学上称作磁铁,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磁铁(板书课题),你们在平时看到过哪些形状的磁铁?(2)学生汇报:环形磁铁
(3)提问:还有哪些形状的磁铁?
(4)教师出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菱形磁铁(指南针),学生辨认。2.探究磁铁的基本性质。
(1)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几种形状的磁铁,你们知道磁铁有哪些性质呢?(2)学生汇报:磁铁会吸铁。
(3)谈话:磁铁还有哪些性质?你们想研究吗?(想)老师为每一个小组提供了一些回形针和装了一些水的烧杯,你们想怎样研究?(小组内交流)(4)学生分小组探究,做好记录。(记录在书后“活动记录”上)(5)汇报: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隔着物体能吸铁。(记录在“活动记录”上)(6)教师出示:指南针。(向学生介绍指南针就是一块小磁铁,它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指南的一端成为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成为北极,用“N”表示。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战国时被称为司南。磁铁和指南针都有一样的性质。)
(7)提问:那么磁铁是否也可以指南北方向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好呢?(学生思考、议论)
(8)讲述:悬浮法和悬挂法。下面我们悬挂法来验证一下。(9)学生小组内探究。(用细线把条形磁铁悬挂起来)(10)汇报:磁铁可以指南北方向。(记录在“活动记录”上)(11)再问:磁铁还有哪些性质呢?(学生汇报)3.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磁铁有了这么多的性质,它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学生汇报:磁悬浮列车、门吸、冰箱门、磁性铅笔盒。4.探究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
(1)我们来猜一猜这块条形磁铁和这块环形磁铁的磁力谁大谁小?(学生猜测)(2)点拨:要想知道这两块磁铁的磁力大小,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出来?(3)学生小组内交流。
(4)汇报:比吸回形针的数量;比吸铁的距离远近。(5)每一个小组自选一种方法进行实验。(6)汇报交流。
三、思考: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学生谈体会和收获)
5.电磁铁(015)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根据所给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
●能够做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能够对电磁铁的两极变化进行探究。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电量、导线缠绕的圈数有关; ●知道电磁铁的两极是可变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主动地研究电磁铁,体会探究的乐趣; ●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师准备:导线、铁钉(用火烧过的)、大头针、指南针、电视资料 学生准备:电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制作电磁铁
(出示一包大头针与牙签的混合物)
1.教师提问:怎样快速的分开它们?学生可能提出用磁铁把大头针吸上来。2.教师给予肯定后,说:我还有一种办法。演示(像魔术师一样):先用铁钉去吸,不行;再用导线去吸,也不行;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铁钉上又去吸,还是不行;最后,把电池接通到导线的两端,终于吸上了大头针。教师介绍这个装置叫电磁铁。3.学生尝试制作并验证电磁铁吸铁。
4.教师提示:如果切断电流,会怎样?学生猜想并验证。5.小结:永久磁铁与电磁铁的异同。
二、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教师统计各小组吸上大头针的数量后,提问:为什么各组吸上的大头针数有多有少?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学生做出假设。
3.指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 :你们认为与什么因素有关?该怎样做实验?需要注意什么?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在班级内讨论、交流。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6.学生汇报实验现象与结果,得出结论。
三、研究电磁铁的两极
1.谈话:磁铁有南极和北极,电磁铁有吗?(学生做出假设)2.怎样判断呢?(学生会想到利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3.学生实验判断、汇报结果。
4.教师提问:为什么有的组钉尖是南极,有的组钉尖是北极?大家互相看一看,你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5.学生互相观察,找出原因。教师可以让各组重新验证一下。
四、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你们知道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吗?学生根据经验谈。2.播放电视资料,增加学生的见识。3.谈话:请你设想一下,你还能把电磁铁应用到哪些地方? 4.学生畅所欲言。
第四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
1.测量呼吸和心跳(016)教学目标:
1、知道呼吸和心脏跳动之间的关系;
2、知道运动对呼吸和心脏跳动的影响。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在以前的生活中,你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提问:刚刚参加过一些运动,你感觉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3.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量我们的呼吸、心跳和脉搏。
二、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
1.测量活动指导。
(1)提问:怎么样算呼吸一次?指名让学生讲解并演示。怎么样可以测量到呼吸?
(2)提问:你有没有听到过自己心跳的声音?
教师讲述:利用合适的工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听到自己和他人心跳的声音。分发课前制作好的简易听筒,分组听一听自己和同桌的心跳声音。有力的心跳声音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标志。
(3)谈话:除了心脏在有力地跳动之外,我们身体上还有脉搏也在一刻不停地跳动着。怎么样来测量脉搏呢?
(4)讲解:在同一个时间内,心跳的次数和脉搏的次数是一样的。所以在测量时,我们只需要通过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就可以知道心脏的跳动次数了。
2.预测:你静坐时一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是多少?在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
3.布置任务:每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为自己和对方测量1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并在科学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建议可以一人测量自己的呼吸次数,另一人帮助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测量结束后交换。
4.小组活动:分组测量。
5.汇报测量数据,并交流与你预测的数据一样吗?
6.提问:参加活动后我们的呼吸次数和脉搏跳动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7.三分钟热身活动。
各组一位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做“坐下——起立——扬臂——坐下”的循环动作。活动一结束,小组内合作马上测量运动后的呼吸和脉搏跳动次数,并作好记录。
8.播放舒缓、柔和的音乐,让学生休息三分钟以后,第三次测量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
9.组内交换,另一位学生参加活动热身活动和休息,再分别测量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
10.休息时间相机安排学生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系统图。)
三、分析、整理数据
1.阅读自己的活动记录表,提问:比较一下你测量的这三组数据,有什么发现?
2.小组内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总结。
4.调查:哪些人在休息3分钟后呼吸和脉搏的次数已经接近平静时的次数了?
四、拓展延伸 1.小资料: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平静时的呼吸和心跳参照数
2.提问:通过上面的测量和比较,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想进一步研究?
2.肺和呼吸(017)教学目标:
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知道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
3、知道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4、知道心脏是人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5、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测量研究,关于呼吸和心跳,你知道了些什么?
2、讲述: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研究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板书课题,读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来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
二、研究人体的呼吸现象
1.谈话: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这一简单的过程需要很多器官协同工作。
2.认识人的呼吸器官。
(1)自我感觉一下,你呼吸的过程中有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
(2)学生交流。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的呼吸器官,认一认。
(4)汇报并小结: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5)学生在呼吸的过程中感知并体会各个器官所在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
3.谈话:关于呼吸,我们想研究的问题一定有很多。大家想研究哪些问题呢?
(1)分小组讨论,在纸上写下你们想研究的问题。
(2)交流,出示探究问题:
①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
②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③吸进去的空气到哪里去了?
(3)布置任务:我们分小组来对不同的问题展开研究。
介绍教室里准备的相关模型和实验用品,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使用这些器材和用品。
4.小组活动。各个小组根据各自不同的探究问题,选用不同的模型和实验用品,设计实验并搜集相关实验数据。保证每个问题都有两个小组在开展研究。
5.探究“我们呼出和吸进的空气有何不同”的小组活动。
(1)提问:我们吸进和呼出的空气是不同的吗?
(2)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分别是什么?用什么办法可以证吸进的和呼出的空气是不同的?
学生在组内发表意见并把假设记录下来。
(3)师生共同设计实验。
(4)实验需要用哪些器材和用品?合理选用材料开展实验。
(5)实验活动: 选用一杯清石灰水,先用打气筒注入空气,观察实验现象;
再用塑料管用嘴向水内吹气,观察现象有什么变化。
(6)交流实验现象,讨论并作好实验记录。
(7)大组交流实验方法和过程并小结:实验现象告诉我们呼出和吸入的空气是不同的,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8)教师讲解:杯子里的水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清石灰水,它遇到二氧化碳就会产生白色的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石灰水变浑浊了就是这个原因。
(9)阅读:我们呼吸的空气的主要成分。
(10)谈话:我们呼出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里面还是有一小部分氧气的。你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吗?
6.探究“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的小组活动。
(1)具体活动过程与上面的研究活动相似,这个研究活动更加突出的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调查和了解,然后借助合适的模型让学生模拟呼吸的过程,从而弄明白“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
(2)在跟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般学生都认为空气是因为肺部像气球一样张开了空气就进入里面。空气是如何进入身体内部的?空气进入身体内部的动力来自于哪里?通过操作呼吸模型,学生很容易就可以认识到:胸部肌肉的运动使胸腔内的空间大小发生变化,在胸部扩张和收缩的过程中空气就很自然地被压进肺部了。
(3)另外,在操作过呼吸模型以后可以指导学生更好地利用自己的身体去体会呼吸的两种不同方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体会在这些过程中身体内部各器官的相互协调和作用。
7.探究“吸进去的空气到哪里去了”的小组活动。(略)这一小组的汇报活动放到下一节研究循环问题的过程中,以指导学生把人的呼吸与循环很好地结合起来看待与分析。
三、总结深化
1.谈话: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哪些收获?哪些认识与你原来的观点是不同的?
2.阅读教材P52(上)介绍“人的呼吸”的一段话。
3.心脏和血液循环(018)
一、复习导入
1.提问:我们的心脏总是在不停地跳动着的。你听到过自己心跳的声音吗?
2.安静下来,感受自己的心跳。
3.借助于听诊器听一听自己有力的心跳。
二、寻找身体各个部位的脉搏
1.出示人体挂图:“脉”就是我们身体内部的血管。它遍布我们的全身。
2.找一找:我们可以在哪些部位感受到“脉”的搏动?
交流后让学生自己感受颈动脉、股动脉、手腕动脉等处脉的搏动。
3.提问:通过上节课的测量,我们知道脉搏的跳动和心脏的跳动是同步的。为什 么脉和心脏会同时搏动?
4.实验:把一个鼓风的风箱和一段胶皮管子相连,在鼓风时让学生摸管子感受搏动。
5.小结:心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心脏是人体的泵,它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遍布全身的血管里循环流动。
三、研究人的血液循环
1.谈话:心脏是人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心脏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呢? 2.分组解剖猪的心脏,了解心脏内部的结构。
3.借助电化教育手段展示人体的血液循环过程。
4.人的呼吸和血液循环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吸进去的空气到哪里去了?”
5.小结。
四、巩固深化
1、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自我检测:在图中填写出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器官的名称。(P80)
3.讨论:运动时,为什么呼吸和心脏的跳动会同时加快呢?
(1)学生交流。
(2)把讨论结果记录在“科学活动记录本”上。
第五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 1.解 释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解释,理解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关系,知道解释与假设一样,也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一个正确的解释,需要人们经过长期的验证。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019)
一、直接进行新课
1.指导学生知道解释是怎么回事。
(1)讲述:看图,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板书:看
想)(2)学生回答。(教师不作判断)
(3)提问:雪地上留下了很多脚印,看过之后,你是怎样想的?(4)学生回答。(教师同样不作判断)
(5)提问:这是三年级一位同学的油菜生长记录表,你有什么想法?(6)讲述:看到这三幅图之后,我想,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的想法。
2.指导学生认识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关系。
(1)提问:解释与事实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出示腐烂苹果)(2)谈话:这是一个腐烂的苹果,这儿有五句话,在这些语言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解释?(3)学生汇报。
(4)讲述:苹果变坏只是因为温度太高吗?(学生反应)由此来看,对某一现象 的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为了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你 认为还应该怎样做?(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我们应该获得充分的证据,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思考。3.指导学生做“毛细现象”的实验。(1)谈话:(教师介绍实验用具)滤纸、水性笔,用水性笔在滤纸上画一朵小花,然后用笔的另一端蘸点水,滴在花的中心,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实验。(3)提问:对于刚才你们观察到的现象,你怎样来解释呢?(4)学生回答。
(5)教师小结:看来,我们要对刚才这些现象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还需要这
方面的资料。老师建议同学们回家后查找一下关于纸遇到水会怎样的这方面的资料,有 了资料、有了证据以后,你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
第二课时(020)
1.指导学生认识一个正确的解释是要经过不断的修改完善的。
(1)谈话:许多科学结论就是令人信服的解释,这些结论的得出经历了怎样的过
程呢?一个正常人的眼睛能看到很多东西,人眼睛是怎样看到东西的呢?你是怎样解释 的? “通过反射光看到东西”这一结论现在已经被我们接受了,那么在这个结论得出之 前,人们对“人眼是怎样看到东西”是怎样进行解释的呢?(教师出示课件。)
(2)提问:看了这个资料,你认为一个正确的结论的得出,经历了怎样的过程?(3)学生回答。
(4)提问:你知道日心说、板块说的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吗?(5)学生汇报自己查找的资料。
(6)讲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某些现象的结论,是科 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2.指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解释分布于众。
(1)谈话:怎么知道我们对某一现象的解释是合理的呢?(2)学生汇报。
(3)提问:怎样让别人接受你的解释呢?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解释公布于众呢?(4)学生讨论、汇报。
(5)讲述:看来,我们要让别人接受你的解释,你需要做很多事情。但是,我们 对某些现象进行解释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3.组织学生活动。
(1)教师提出要求:做一架小飞机,详细写下制作的步骤,然后与别人交换记录,再按照他人的步骤进行制作,你会有什么感受?(2)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进行活动。(3)成果展示。(4)学生谈感受。
(5)教师小结:看来,让别人接受你的解释,你还需要表达清楚,而如何进行表
达,也有一定的技巧,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科学学习中,能用清楚的表达,告诉别 人你更多的科学发现。
2.建立模型 教学目标:
1、知道利用模型解释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形式;
2、了解简单模型可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解释。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021)
一、黑匣子探秘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解释,这节课首先就请同学们来解释这
只黑匣子。这是一个密封的盒子,盒子里有一个滚珠和一些用厚纸板做的障碍物。厚纸 板粘在盒子的某个部位,不许打开盒子,想办法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并做出解释。现在考虑一下怎样才能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以及怎样做出解释。2.学生汇报。(板书学生提供的方法)
3.谈话:同学们已经知道怎样找障碍物的方法,而我们今天就采用画图的方法进 行“解释”。
4.提供给学生同样的,包括里面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正面四角标有A、B、C、D 的黑匣子。并提供标有A、B、C、D的图纸。5.学生分组搜集有关盒子的事实。6.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7.全班交流。(学生将各组研究结果粘贴在黑板上)
二、用模型解释
1.谈话:同学们是不是非常想知道盒子内的障碍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可惜的是我 们并不能够打开这个盒子,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与“黑匣子”的事 物,我们人类并不能直接观察它而获得结果,只能依靠这样那样的方法去推测。你们能 举出这样的例子吗?科学家又是如何解释的? 2.教师出示DNA模型(图)、三球仪(模型)、自然界水的循环(课件)。让学生说 说对这些模型的认识以及作用,还可以说一说根据这些模型懂得了什么。
3.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画图的方法解释了“黑匣子”,又知道用图可以解
释DNA的样子,用模型可以解释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关系,用动画可以演示自然界 水的循环,这些都是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方法——“用模型解释”(板书)。4.思考并交流:用模型解释事物或现象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5.谈话:同学们现在是不是还想知道盒子内的障碍物究竟是什么样的?能否根据 本课所学,采用画图以外的方法解释盒内的障碍物? 我们下节课将继续进行“黑匣子探秘”。
第二课时(022)
一、“黑匣子探秘”
1.提问:想到采用画图以外的方法解释盒内的障碍物的方法了吗?
2.谈话:这节课我们用一个盒子和厚纸板,通过收集到的有关“黑匣子”的信息,再造一个“黑匣子”,用这样的模型去解释盒内的障碍物。(这一环节最好引导学生自行 讨论得出)
3.学生依据图画制作模型。
4.学生依据自制模型对“黑匣子”做出解释。
5.依据各组的研究结果,推测盒内的障碍物最有可能是什么样的和在什么位置。
揣摩一个中心句
“我很快乐, 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 句中概括了“我”窃读时的百般感受, 也是“我”情感的集中体现, 可谓意味深远, 寓意涵咏。
勾勒了文本脉络:这句话位于课文的第四小节, 这一小节在全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三小节写“我”渴望读书, 而又无力购买, 因此只好“窃读”。后六小节具体写了“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 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从“没钱买书而偷偷找书看”到“找到书后偷偷看书”, 这就是课文极其清晰的思路, 而这句话就像是一条线串起了整个文本。
体现了文本主题:读着这一句话, 我们似乎也跟着小女孩一起体会着读书时腿酸腰麻、饥肠辘辘的劳苦, 一起经历着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 一起体验着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这种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复杂感受, 正是窃读的百般滋味。而“我”心甘情愿地品尝这复杂的滋味, 一切都源于“我”对读书的热爱, 对知识的渴望。
品析两个场景
细读课文不难发现, 作者用她那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两个场景:一个是“我”匆匆赶到书店, 找寻那本书的场景;另一个是找到书后, “我”如何“窃读”的场景。无论是哪一个场景, 我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我”那由于“窃读”而生的百般滋味。
急切:“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 目的地可不是饭店, 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踮起脚尖, 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 把短发弄乱了, 没关系, 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 却找不到那本书。”……读着这些词句, 分明让我们看到了“我”急切地想找到书的画面, 甚至让我们产生了替“我”找书的冲动。
担忧、惧怕:在去书店的路上, “我”为书店里会不会没多少顾客而担忧;没找到书时, “我”为书会不会被卖光而担忧;找到书了, “我”又为会不会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而担忧、惧怕……一个小女孩饱受着担忧、惧怕, 只是为了能够多看一会儿书, 多读一本书。因此, 当那双充满对知识的渴望的眼睛出现在我们眼前时, 一个酷爱读书的小女孩形象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时, 我心痛了, 我多想递上一本书!
快乐:“走到门口, 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 我可以安心了。”——这一刻, “我”为书店的环境适宜我进去“窃读”而“快乐”;“我跨进店门, 暗喜没人注意。”——这一刻, “我”为不被人注意, 能去找书而快乐;“啊!它在这里, 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这一刻, “我”为终于找到了自己想看的书而“快乐”;“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 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 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这一刻, “我”为能利用“下雨天, 留客天”这种理所当然的借口继续留在书店里“窃读”而快乐;“我低着头走出书店, 脚站得有些麻木, 我却浑身轻松。”——这一刻, “我”为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而“快乐”……这是多么牵动人心的“快乐”, 这是多么让人心酸的“快乐”!
在教师对文本进行了深度触摸, 对文字进行了反复咀嚼后, 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如何紧紧围绕中心句, 引导学生品读语言, 揣摩词句, 想象画面, 体验情景, 感受“我”对读书的热爱, 对知识的渴望, 从而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呢?
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
在教学预设时, 教师应该眼中审视文本的教学内容, 心中换位思考学生:哪些内容是学生通过预习能自己了解和掌握的;哪些内容是重点、难点, 需要教师重点引导和讲解的;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成为课堂的兴奋点等等。
《窃读记》一文描述的是台湾作家林海音小时候读书的经历。故事中所讲的那个年代距离现在有八十来年。那时候, 书店不欢迎只读不买的人。作者买不起书, 所以只能在书店窃读, 辛酸中包含着乐趣。而现在的孩子的生活经验中只有开放式的可以自由阅读的书店。这种认识上的落差, 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补充, 使学生能真正了解“我”为何窃读的原因。对于“窃读”之“惧怕”滋味的体会,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关句子来交流, 当学生感受到“惧怕”的是遭到店员和老板的驱赶时, 教师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展开想象:“我”曾经有过怎样的被驱赶的遭遇?学生自由表达之后, 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已有思考和认识, 适时用深情的语言为学生朗读《窃读记》原文中的有关章节 (见文后“附”) , 此时, 学生完全能体验到“我”因无钱买书而“窃读”, 因“窃读”而遭店员和老板的驱赶的尴尬、惧怕的心理。在此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深入品读课文, 二度关注描写“我”这种“快乐而又惧怕”的“窃读的滋味”的句子, 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这样, 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使学生的认识从笼统走向具体, 从肤浅走向深入, 由模糊变得清晰, 既深刻地感受到“我”那酷爱读书, 渴望知识的立体形象, 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关注文本的表达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三学段“阅读”的目标设置清晰明确, 其中第五条是这样的: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 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出自己的判断。《窃读记》是第三学段的开篇课文, 教师在深入领会教材意图和注重学生真实感受的基础上, 还应带领学生关注文本的表达方法, 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学习的是:体会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自语式的心理活动描写, 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如:“我跨进店门, 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 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这其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 写出了书店的顾客之多, 更表现了“我”为环境如此适宜“窃读”而开心的心情和“我”对读书的渴望;“就像在屋檐下躲雨, 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这是“我”在自我安慰, 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 言语中, 有几分童稚, 还有几分诡异, 非常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心情变化, 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使人如临其境。
教材在思考练习中, 安排了这样两个问题:1.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写了“我”如饥似渴地读书, 抄写这样的句子, 并说说自己的体会;2.“我很快乐, 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课文中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我”的这种心理活动, 找出来多读几遍,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时, 教师可紧紧围绕这两个问题,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从具体语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的滋味的, 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 做到主动积累, 模仿运用。
附:
《窃读记》相关章节
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 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 专候我的光临。我多么高兴, 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 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 还有一双巨掌, 10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 压住了整本书:“你到底买不买?”
声音不算小, 惊动了其他顾客, 全部回过头来, 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 羞愧而尴尬, 涨红了脸。我抬起头, 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 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店是他的, 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 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
一、小学生分数计算能力薄弱的原因
1.感知不准确
学生在计算分数算式时,不论是读题或抄题,常把“+”和“×”或“+”和“÷”混淆,把“3”看成或写成“8”,将“36”看成或写成“63”等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在感知事物时具有笼统、表浅性,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容易受事物本身的外显特征影响,对一些相近的符号或数据容易感知不准确,造成计算出错。
2.已有概念或结论的干扰
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受“前摄效应”的干扰,最为典型的是运算顺序或简便运算运用上的错误。比如:计算1/4-1/4×1/2,3/8+5/8×5/6,学生容易先计算减法或加法再计算乘法。这就是受已学过的“两个同样的分数相减得零”或“简便运算”干扰,尤其是第二个算式,“3/8+5/8”的组合(和是1)给学生强有力的暗示。已有概念或结论的干扰也可以看成是负迁移的影响。
3.计算法则理解与记忆的模糊
将四种基本运算的一步分数计算题混合在一起,让学生直接写得数,学生通常会出现混淆计算法则的情形。比如,计算5/8÷8/5,1/2+1/4,常常被当成乘法计算。这样的错误通常被归结为“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之类的原因,其深层的原因在于学生对计算法则的理解没有达到深刻的程度,对法则的掌握只是通过被动接受和机械训练。
4.迁移受阻
不少五年级教师反映,能够顺利解答整数、小数方程的学生,却对解答方法一致的分数方程束手无策。比如,学生可以轻易解方程4x+0.5x=9,但学生解分数方程3/7x+4/9x=1,其正确率和整数或小数方程的比较低得多。这说明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还比较低;迁移受阻的深层次原因又是还没有把握分数计算法则知识的本质。
二、提高小学生分数计算能力的策略
1.要求教师上好计算教学课,保证学生透彻理解分数运算的算理,熟练运用分数计算法则
包括我在内一些教师曾经认为,分數计算教学只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按照计算方法不断演练,多计算“强化”,就能达到正确计算的目标,殊不知算理教学的重要性。结果,不少学生虽能够依据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但随着知识方法的增多和相似性,造成理解的缺陷和混乱,计算出错由此产生。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方法很多,主要原则是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理解算理,这符合心理学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原理。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数计算的兴趣
计算教学本身比较乏味,计算题目由数字和符号组成,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而分数计算比起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来难度更大。深圳特级教师黄爱华上的课“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给人很多有益的启示,他的课是在游戏中完成的,将枯燥的比较数大小的方法渗透进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领悟知识。
3.运用迁移规律,这也是具体的教学方法
分数计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运算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前者与后者有密切的关联作用,分数计算的很多知识正是与整数小数计算有共通之处。如果在教学中注意运用迁移方法,引导学生比较分数计算与整数运算知识的异同点,利用整数运算知识理解掌握分数计算方法,则学生出现前述不会解分数方程、不会解答或混淆一些分数应用题解答方法的情形会大大减少。
4.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学生即使掌握了计算法则和技能也无法完成计算任务,特别是分数计算较之整数计算、分数算式的特点更容易引起学生感知错觉,受假象迷惑;分数四则运算法则比较多,更容易引起学生理解和运用上的混淆。
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先看清楚数据、运算符号,观察数据、符号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明确运算顺序;对于分数实际应用题,还要分析条件和问题,理清解答思路。
培养学生规范书写、仔细计算的习惯。严格要求学生在分数计算时格式正确、字迹端正、书写工整的行为。
重视学生口算、估算的训练,倡导算法多样化。坚持每天课堂上在新授课之前进行短时间的口算或笔算训练。
培养学生计算后进行检验的习惯,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检验可以大大降低计算的错误率,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计算习惯。检验抄题、竖式、计算、得数,回顾反思分析思路。对发现的计算错误及时订正,使订正成为一种常规。
五年级学生分数计算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当前学生分数计算出现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在知识技能掌握和非智力因素(兴趣与习惯)两大方面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罗玲芳.数学教学新视角[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0.
【科学五年级教学计划和教案】推荐阅读: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06-19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王丽11-03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09-10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09-21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夏季星空》教案06-03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蒸发》精品教案09-13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07-24
四、五年级科学教学总结09-23
五年级科学上教学总结09-23
五年级科学教学的反思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