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林工作总结

2024-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营造林工作总结(精选8篇)

营造林工作总结 篇1

为全面掌握全县今春油茶营造林工作情况,及时查找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我局根据省厅油茶办工作安排,结合本县实际,及时组织指导各乡镇林业站严格按照《油茶营造林技术规程》认真开展自查验收工作,现就自查验收情况总结如下:

一、**年春季油茶营造林工作完成情况:

**年春,我县实际完成油茶新造林*77*8亩,涉及**个乡镇7*村*9*个小班,各造林小班面积均在*亩以上。其中国家油茶示范专项造林7***亩、农业综合开发油茶专项造林****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项目造林****亩,其他项目造林**8*亩。造林苗木为长林系列,造林成活率最低9*%,最高**%,平均9*%;苗木合格率、苗木调拨凭证率、已造林小班抚育率、作业设计率、建档率、管护率均为***%;在北中、大石等**个乡镇*7个小班完成低产林改****亩,作业设计率、建档率和管护率均***%。

二、主要做法: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得力县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经常深入油茶产区调研,帮助解决发展难题,挂点负责重点油茶片,并多次专程向上级汇报,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县政府专门成立了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发改委、财政、林业、农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一级抓一级,层层推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我县油茶产业稳步发展。

二是科学规划及时实施为抢抓春季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我局根据《ㄊㄐㄎ油茶产业化发展规划》、《ㄊㄐㄎ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ㄊㄐㄎ特色经济林发展规划》、《安徽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从去年夏季就开始对今春油茶营造林各项工程的地块选择、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早谋划、早部署,今春又根据天气情况及时组织指导油茶苗木的调运和栽植,确保了在植树期间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是抓好种苗打实基础我县始终把确保种苗质量作为油茶产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良种壮苗繁育和监管上下大功夫。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湖南省林科院及江西和舒城引用油茶良种**个,在县苗圃、华源公司等单位定点建立苗木繁育圃*9*亩,年产优质嫁接苗***多万株,并不断加大对油茶种苗质量的监管力度,严把种苗出圃和栽植关,确保良种壮苗造林使用率达***%。

四是加强培训推广技术为使我县油茶产业更好地向“两高一优”、又好又快方向发展,我们着力抓好油茶良种繁育、采穗圃营建、丰产栽培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坚持日常培训、专家培训与项目培训相结合,去冬今春共举办县级以上各类油茶营造林实用技术培训班*个,培训人员***人次;乡镇各类培训班**个,培训人员****人次。同时,我们还组织科技人员结合太湖实际,编印了通俗易懂和科学性、实用性强的《油茶栽培》技术手册****多份,发放到各油茶经营户,以不断提高他们的营造林技术水平。

五是支持大户做大基地我县不断创新油茶生产经营模式,实行大户示范、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辐射全县的办法,促使千家万户参与油茶生产,在全县不断掀起油茶基地造林热潮。为支持大户加快油茶基地建设,我们一是政策扶持。县政府采取以奖代补和小额信贷等优惠政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油茶产业发展,对新造林每亩补助***元,油茶低产林改造每亩补助**元。产区乡镇也挤出资金,支持油茶种植大户发展。二是项目带动。充分利用林业、财政扶贫、农业产业化、土地

整理、水土保持、移民后期扶持等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支持新造高产林和改造低产林,做大做强油茶产业。三是典型引领。大力培育种植大户和回乡创业典型,通过基地示范与典型宣传,坚定群众发展油茶的信心。全县有汪福建、黄齐飞等**9位外出务工有成人员回乡承包山场种植油茶,专业从事油茶产业的农民经纪人达到***名。种植油茶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从事油茶种植企业**家,种植大户4*户,他们现已成为我县油茶基地建设的主力军。

三、存在问题:

一是种植基地整体经营水平不高 由于传统分户零星种植和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等原因,造成一些基地种植不规范,管理不到位。二是基地造林资金严重不足 据调查,营造油茶基地前*年每亩投入资金需*8**元以上,目前国家油茶示范专项造林投入仅每亩***元。就我县而言,县政府对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受财力影响,也就新造每亩补助***元。农民造林自己需投入资金每亩*4**元以上,严重影响了农户造林积极性,这就在我县出现了育苗、加工两头热和中间基地建设相对冷的尴尬局面。三是基地发展不平衡 表现形式有个别乡村干部对发展油茶的意义认识程度不高,从而导致了各地油茶发展的规模不平衡和造林质量、管理水平不平衡。公司、大户造林的质量高,而主要受资金和技术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农户分散经营的造林质量较低。

四、下步打算:

为加快我县油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县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油茶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强化各级油茶发展领导机构职能,设立日常工作机构,统一协调各级各部门工作,有效整合各项目发展资金,形成合力,努力推进我县油茶产业由大县向强县跨越。一要大力筹措基地建设资金,加大对农民的造林投入。在现有项目补助的基础上,要对油茶造林和对造林地上套作的粮食进行政府补贴;二要更加注重科学规划,坚持适地适树;要更加注重用良种壮苗上山造林;要更加注重加强对造林地的抚育管理、雨季补植补造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三要高标准进行基地建设。要将基地造林与林道建设、坡耕地改造、蓄水、灌溉工程相结合。四要多种形式齐发展,充分调动公司、大户和广大群众的造林热情;要明确出台政策,支持林业科技人员对油茶发展开展有偿技术服务,要把科学技术切实转化为生产力,充分调动全县林业科技人员学科技、用科技、传科技的热情。五要在现有宣传形式的基础上,加强网络建设,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和报纸、刊物宣传国家发展油茶政策和油茶种植技术。六要加大现有油茶低产林改造力度,全面提高林份质量。七要充分利用我县与各科研机构合作的有利条件,进行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林地机械垦复、造林品种配比、花期调控、灌木机械化清除、油茶果机械脱壳、油茶产品质量快速准确检测、附加值不高等方面的问题。八要加强科技培训、培养实用人才。到****年当我县油茶基地规模达到**万亩时,仅仅在基地管理方面我们至少需要****名能吃苦耐劳,吃、住在山,身体过硬,又掌握了修枝、施肥、灌溉、除草、采摘等方面的技术工人。因此我们将努力争取以职业高中为基地,聘清专家上课,开设油茶栽培专业,从在校学生中培养技术农民。这既能推动我县油茶种植的科技推广,又为我县创造了****个以上的就业岗位。

尽管我县油茶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但真正要把油茶产业做大做强,任务还非常艰巨。我们相信,在省厅、市局和ㄊㄐㄎ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县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把油茶产业打造成太湖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和富民强县的致富产业。

ㄊㄐㄎ林业局

营造林工作总结 篇2

1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树立全新的质量管理观念

随着国家和省级重点造林绿化工程的全面实施, 山西林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这就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 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 重新认识新时期抓好营造林质量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 进一步增强抓好质量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 从工程建设一开始, 就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的思想, 树立全新的质量观念, 下大力气抓好营造林质量管理工作。一是要丰富营造林质量的内涵, 不断拓展营造林质量的外延。不仅要注重造林密度、成活率、保存率等单一数量因子, 还要注重林分结构、林种配置、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等综合因子。二是要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营造林质量考核办法 (试行) 》, 针对营造林关键环节, 建立包括数量、质量、管理和综合效益评价在内的指标体系, 实现由过去单纯注重数量指标向综合指标转变。三是要完善质量管理措施, 实现由注重单一技术措施向综合技术措施转变, 实行技术措施、政策机制、规章制度、资金调控等综合措施相结合。四是要实现由依靠常规管理手段向现代化管理手段转变。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 建立现代化营造林质量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营造林质量的动态和随机监控, 大幅度提高管理成效。

2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严格按自然规律办事

营造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生物工程, 必须尊重生物的自然规律特性。过去, 各地在这方面的教训十分深刻。如原雁北地区, 干旱少雨, 年降水量300 mm~400 mm, 过去大面积发展速生杨, 30年生的杨树仅5 m~6 m高, 上百万亩的杨树成了“小老树”, 综合效益发挥受到了严重影响。当前, 在国家和省级两个造林绿化工程建设中, 千万不能重蹈覆辙, 必须充分尊重林木生长发育和森林生态群落演化的内在规律, 做到适地适树、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在晋西北干旱地区, 一定要破除灌木不是林的传统思想, 充分发挥灌木树种耐旱耐瘠薄优势, 大力提倡和鼓励种植灌木。比如柠条, 不仅生命力十分旺盛, 而且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 像这样的优良灌木树种就应该大面积种植;而在晋南湿润地区, 就要充分发挥雨水充沛、地力条件好的优势, 大力种植乔木树种, 发展速生丰产林。选择造林方式也必须因地制宜, 宜造则造、宜封则封、宜飞则飞。在东部土石山区, 要大力提倡封山育林, 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高山、远山和风沙区, 要大力开展飞播造林, 这样不仅成本低、见效快, 而且极有利于恢复生态型植被。

3 必须严格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程序进行管理

正在实施的造林绿化重点工程, 都属于国家的基本建设工程, 所以必须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列入全省规划, 履行审批手续。并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度、招投标制度、施工队伍准入制度、工程监理制度、资金拨付报账制度、作业设计审批制度、抚育管护责任制度、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稽查制度、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工程检查验收竣工制度和工程质量奖励制度等一整套管理方法, 进而推动林业建设规范化管理, 有效地提高营造林质量。同时, 要大力加强营造林质量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建章立制, 实现营造林质量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在重点造林绿化工程建设中, 要大力推行新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 加快建立事前招标、过程监理、事后报账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

具体地讲, 今后在重点造林绿化工程建设中, 都必须实行项目管理。一是要全面推行项目法人制和招投标制。要积极鼓励各种形式的营造林公司、专业队和个人作为独立法人, 通过招投标、承包或签订合同等方式参与营造林。要将质量保障措施和质量信誉作为招投标的硬指标, 把营造林任务和质量要求以招标合同书的形式落实到每个营造林责任主体身上, 以确保高质量地完成营造林任务。二是对招投标的营造林工程要实行监理制。这是扼制“工程腐败”, 避免“豆腐渣工程”的有效措施。要针对整个营造林工程或某个环节, 通过招投标或合同委托方式确定监理单位, 明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要开展监理单位资质和监理工程师资格认定工作, 建立相应管理制度, 规范监理行为。三是大力推行报账制。建立资金拨付和营造林质量挂钩机制, 利用报账制把好营造林质量关, 不仅要把资金拨付和营造林最终验收结果挂钩, 而且还要和营造林各环节质量挂钩。哪个环节质量达不到要求, 就不能拨付哪个环节资金。四是加大重点工程质量监督稽查力度。省营造林工程质量监督站和稽查办公室, 作为省林业部门的质量监督管理机构, 每年要组织全省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并抽调各地质量检查专业人员组成稽查队伍, 根据工程进展情况进行随机监督稽查。对在稽查中发现的质量方面的问题, 要及时查出原因, 并限期整改。同时, 要高度重视群众关于工程质量的信访举报工作, 在工程建设中如有损害工程建设质量的行为, 一经查实, 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要实行严格的质量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并对工程建设单位实行黄牌警告, 调整下年度工程建设任务。

4 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建立营造林质量保证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是起源于工业制造业的一种现代科学管理方法, 它的精髓是高质量的产品不是检测出来的, 而是在各个环节生产出来的。要获得高质量的产品, 就必须对质量形成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全过程控制, 而不是事后监管。客观地讲, 我国的营造林质量管理, 在整体上尚处于事后检查和统计管理并存的初始阶段。重结果管理、轻过程管理已是一种落后的管理方法, 必须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实现由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要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 将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 实行全员质量管理;要把质量管理的触角伸向到规划设计、种苗培育、作业施工、抚育管护、森林经营等各个工序、各个环节, 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要把质量管理推行到与营造林有关的各个部门, 实行全行业质量管理, 最终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全省林业部门要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抓住重点工程建设的良好机遇, 结合国家正在建设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率先应用先进技术, 建立一套完整的营造林质量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管理信息统计、查询、核实、对比工作的自动化和工程建设的动态监测。尽快搭建科技支撑平台, 充分发挥科技在提高造林质量中的作用, 对营造林工程实行全面信息管理和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变事后把关为预防、改进为主, 把管结果变为管因素, 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使生产的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以保障营造林质量的稳步提高。严格执行国家《造林质量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和《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 实行质量稽查通报制度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升级, 不断降低造林成本, 提高造林质量, 实现效益和利润的最大化。

5 加强对营造林质量工作的组织领导, 活化工程产权管理机制,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在营造林质量保证体系建成的基础上, 就成为了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如果质量管理队伍素质不高, 管理工作就无从谈起, 所以要狠抓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要做好施工、技术和业务培训, 不仅做到质量工作有人抓, 还要做到有一流的高素质人员来抓。一是要求“一把手”亲自抓。造林绿化的重点工程是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 强化质量管理是履行这一职责的核心内容。营造林质量是百年大计, 各级“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 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营造林质量工作, 把质量工作放在首位, 亲自上手抓。二是要建立不同形式的质量工作责任制。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任期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中, 把营造林质量指标纳入考核内容, 实行营造林质量一票否决制。要建立严格的施工人员岗位责任制, 作为检查监督、兑现奖惩的依据。要建立针对营造林检查验收人员的稽查制度, 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三是要进一步加强营造林质量管理队伍建设。各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必须尽快组建营造林质量管理机构, 各地要自上而下组建营造林质量管理队伍,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效正常运行。要不断加大营造林质量监督稽查力度, 努力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宏观调控能力, 使全省营造林质量工作全面走向正轨, 在林业行业内部形成重质量、求实效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 一些地方始终注意把营造林工程与农民切身利益紧密结合, 稳定林地所有权, 放活经营权, 保证受益权, 明确责权利关系, 使营造林者实实在在地受益, 极大地调动了务林人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这是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动力源泉。沁源县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中推行的家庭托管制, 调动了项目区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这种做法值得在全省推广。

努力营造和谐工作环境 篇3

什么是和谐工作环境

和谐工作环境是对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处于最佳状态的描述,是和谐单位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谐工作环境,至少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舒适的工作场所。工作场所是工作环境的必备条件,是营造和谐工作环境的物质基础。各单位工作条件千差万别,不可能用一个标准衡量,但和谐环境客观要求其应具有整齐划一、窗明几净、方便适用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特征。二是宽松的工作氛围。表现为单位的民主正气得到弘扬,员工主人翁地位得以体现,员工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全体人员目标和任务明确,工作氛围具有舒适、活泼和宽松的特点。三是良好的工作秩序。表现在单位具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人人自觉遵章守纪,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和分工明确,相互配合默契,一切活动秩序井然,忙而不乱。四是融洽的内部关系。领导干部作风民主,关心群众生活,讲究工作方法。员工尊重、维护领导权威,自觉服从管理,干群关系融洽。同事之间相互支持,团结友爱,齐心协力,同舟共济。

为何要营造和谐工作环境

和谐工作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原则,二者在出发点和归结点上完全一致,并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只有营造和谐工作环境,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真正让人才、技术和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才能实现单位更好更快地发展。

和谐工作环境是和谐单位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和谐单位的创建必须在单位的管理制度、分配机制、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等方面全面着力,在主要方面和总体上构成和谐,才称得上单位的和谐,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完整的,也不能称其为和谐。和谐工作环境作为和谐单位重要内容,在和谐单位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并能够为全面推进和谐单位建设提供条件和动力。

和谐工作环境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谐的工作环境对于调节员工情绪,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单位和谐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人是有感情的,工作环境和谐,人的潜能可以充分发挥,工作效率就会大幅提高。其次,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免除员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减少为协调关系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果和质量。第三,和谐工作环境有利于创新。创新是单位发展不竭的动力,一个单位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发展活力。工作环境对创新活动影响巨大,创新的种子只有在良好环境中才能生根、发芽和结果。

怎样创建和谐工作环境

和谐工作环境是和谐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单位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予以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创建和谐工作环境,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著手:

领导率先垂范

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一个单位是否和谐,关键在领导。营造和谐工作环境,领导干部应首先树立“四种意识”。一是树立“淡泊意识”。“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的心态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以平常心对待权和利。二是树立“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宗旨。领导干部要树立为群众服务思想,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服务于群众,甘心情愿作群众的“公仆”,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益。三是树立“群众意识”。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四是树立“大局意识”。领导干部要有全局意识,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完善规章制度

摆正公平管理尺度

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发挥制度应有作用的必要条件。加强制度建设应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是广泛听取意见,对原有规章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鼓励大家建言献策,或通过会议、座谈等方式,充分听取员工意见和建议,让制度在贯彻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真正使制度成为符合上级精神、切合本单位实际和全体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二是严格贯彻执行,确保规章制度落到实处。规章制度贵在落实,也难在落实,制度只有落在实处,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要摆正公平管理尺度,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只论事不对人。

采取多种措施

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

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可从创建“一个机制”、发挥“两个作用”、实践“三个创优”入手。一是创建“一个机制”。建立员工培训机制,定期安排员工培训,让所有员工都能得到充分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员工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文化素养,从根本上解决持续发展的智力源泉。二是发挥“两个作用”。第一,发挥好领导干部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表率作用。第二,发挥好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队伍是单位的骨干,两个队伍作用发挥好了,就会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三是开展“三个创优”。第一,创优良作风。即在全体人员中大力倡导和培养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认真负责和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第二,创优质品牌。实施品牌战略,开展生产优质产品、提供优质服务、创造名优品牌活动,创出自己的优质品牌。第三,创优良业绩。围绕单位工作重心,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鼓励大家争创优良业绩,争做优秀员工。

关心爱护职工

实现栓心留人

人是生产力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要在单位营造尊重知识、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充分发挥人才对单位发展的巨大作用。一是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薪酬结构,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让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二是不断改善硬件设施。立足本单位实际,以满足需要、舒宜方便、健康环保为原则,对工作场所进行人性化设计和改造,不断改善工作环境,使员工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工作状态。三是真诚关心体贴员工。员工是单位的宝贵财富,领导干部要关心爱护员工,党、团组织和工会要积极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使员工真切地感受到单位的温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在全省营造林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篇4

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胡长清

同志们:

当前,正值全国“两会”召开之际,第40个植树节也即将到来,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营造林工作现场会,意义重大。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过去一年全省营造林工作,分析当前营造林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2018年营造林工作。今天上午,大家参观了石长溪国有林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4个现场;会前,大家观看了《加强森林经营建设生态强省》宣传片;会上,对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湖南省最美绿色通道进行了颁奖和授牌,张家界市林业局等6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35个单位进行了书面交流。刚才,小杰总工程师对2017年营造林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18年工作作了安排,讲得很好,我都赞同,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这次现场会,不仅厅大营林口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全部参加,还组织了全省14个市州和63个省级森林经营示范基地县市区林业局长和单位负责人参会,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营造林工作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更加是林业工作的主业。现在强调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最基本的内容就是营造林。无论将来怎么改革,营造林是林业的主体工作,这一点不会削弱,只会加强。今年,厅党组将紧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决策部署,重点围绕党风廉政、营造林、森林防火、退耕还林还湿、茶油产业、科技创新等核心工作召开六个会议,营造林是核心工作之一,也是召开的第一个会议。二是当前的营造林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营造林过去是单纯的、常规的传统意义上造林,现在正向整个生态保护与修复概念转换。大家要重视这个新变化,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变化,要跟着党委政府的政策走、跟着社会需求走、跟着工程项目走,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措施、新的理念。三是为什么选择在张家界召开这次会议。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张家界的森林覆盖率非常低。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现在张家界的生态环境不仅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而且是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典型代表,体现了湖南林业的发展特色和努力方向。

2017年我省的营造林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了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关于现代林业和生态强省的建设要求,以重点工程为依托,坚持生态导向,强化质量管理,改革创新,砥砺奋进,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工作卓有成效,成绩可圈可点。从工作举措来看,可以说抓好了“造”字,突出了“营”字。造林方面,不仅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任务,还在长(珠)防林、石漠化综合治理、国家储备林、退耕还林还湿等国家重点工程和生态修复方面,采用新科技,运用新标准,探索新路径。营林方面,制定了全省森林经营规划,建立了84家省级森林经营示范基地,为促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夯实了基础。从工作成效来看,可以说把握了“质”字,紧扣了“效”字。提质方面,圆满完成绿色通道、“裸露山地”的绿化攻坚任务,改造了一批低产低效林,新建8家国家石漠公园,提升了绿化效果。增效方面,充分利用营造林项目助力林业扶贫,茶油产业正逐步成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在生态惠民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营造林战线同志们的辛勤工作,值得充分肯定。

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千年大计”的战略定位,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省委省政府根据新形势,提出了推动绿色大省向生态强省转变的战略目标。总的来看,新时期营造林工作面临着新变化、新方向、新重点,我们必须要解决在新形势下为什么而营造的问题、在哪里营造的问题、怎么营造的问题。下面,我就此强调三点意见:

一、把握我省营造林工作新要求

应变创新,转型图强,我们今后的出路就是能不能创新,能不能转型。千变万变,集中起来看就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林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需要与林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突出的短板、弱项、重点就是生态建设,所以中央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包括这次机构改革的主体思想,都是对生态建设监管进行大力加强。现在所有林业的工作就是依据这个变化来变化。过去以木材为主,到现在生态与经济兼顾,营造林工作怎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怎么适应林业发展的新要求,这里说三句话:

1、在理念上要坚持生态导向。全省营造林工作要加快实现从经济导向向生态导向转变,把生态功能置于压倒性地位,兼顾经济功能、景观功能。所谓经济导向,就是一切向钱看,虽在贯彻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理念,但归根结底是为了从绿水青山中获取金山银山。所谓生态导向,就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从人类生存的根基、永续发展的底蕴、文明兴衰的高度来看待绿水青山的厚重价值,把生态思维贯彻到营造林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

2、在模式上要强化生态造林。要按照现行的《造林技术规程》、《森林抚育规程》标准,科学开展生态造林。

在整地方面,要突出造林生境地保护,尽量减少使用全面清林、全面整地、炼山造林等方式,特别是在生态功能区的,以生态功能为主的造林和长(珠)江防护林、石漠化综合治理、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不允许使用这种原始粗放的整地模式,包括油茶,也要尽量注意生态,不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对仍然全砍全烧全垦整地的项目,一律不予验收;在造林方面,尽量通过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为辅的方式,推进多树种、近自然经营林业,大力推进多树种、异龄复层造林,改变过去人工营造松、杉单一纯林的造林模式;在营林方面,要按近自然林业的经营目标来进行抚育,使用更科学和现代化的手段,特别注意经济效益和成本分析,综合运用透光伐、生长伐、补植、修枝、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抚育措施,主张大苗造林,反对大树造林。

3、在供给上要丰富生态产品。要紧扣社会对生态、健康、环保的需求,提供多元化的生态产品,满足多元化的生态需求。如针对城市呼唤蓝天白云的需求,加快建设城市森林;针对雾霾治理的需求,推进吸附雾霾能力强的“治霾林”建设;针对绿色发展、绿色转型需求,发展林业碳汇;针对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造什么林,针对重金属治理的呼声栽什么树,针对水土流失治理怎样合理选择树种等。林业部门仅仅是栽树是不够的,我们要对党委政府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老百姓负责、对自己的名声负责,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复合的、完整的生态系统。只有这样,植树造林才能越植越有生命力,国土绿化才不会被边缘化。

二、明确我省营造林工作新方向

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营造林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主攻方向,上世纪90年代的主攻方向是消灭宜林荒山,进入新世纪是建设绿色湖南,现在是建设生态强省和发展现代林业,生态修复成为主攻方向。为此,要围绕在哪里造的问题,加快实现过去造在深山远山荒山、今天造在污染治理点、生态脆弱区、人口聚集地的转变。

1、污染治理点是新方向。根据调研情况看,全省有195万亩重金属污染地需要修复。无论是从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看,还是老百姓呼声看,重金属污染地修复都要作为营造林工作首要方向。对此,我们已经开展了试点和探索。如湘江流域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区所栽植的莲藕、茭白、水芹菜、黄菖蒲、黄金柳等湿地植物,既可治理污染、改良水质,还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冷水江市锑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及植被恢复技术集成示范项目成为全省创新科技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样板。下步,营造林工作要突出对全省特别是“一湖四水”流域重金属污染林地及矿区的修复,选育、选造重金属吸附能力强的树种,通过植被恢复、生态公益林保护、生态拦截防护林带建设等措施,积极争取把重金属污染地纳入退耕还林范畴,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提供林业方案、发出林业声音。

2、生态脆弱区是新方向。据初步统计,全省还有1877万亩石漠化地、750万亩矿区、600万亩裸露山地,这些生态脆弱区,也是营造林工作的主攻方向。林业部门不要拘泥传统的、固化的思维,要以更宽的视野、更新的思路和手段开展生态修复。要结合石漠化综合治理,积极探索新的治理机制与模式,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治理中的特殊作用,加快立地困难地区的复绿进程;结合矿山生态修复,通过现有林管护、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综合措施,恢复林草植被,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结合裸露山地绿化攻坚,大力开展长(珠)江防护林工程、生态廊道建设,着力提高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灾减灾等生态功能。

3、人口聚集地是新方向。营造林工作要真正发挥影响力,就要从远山远地向近山近地推进。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森林城市建设要求,省政府今年已出台了城市双修、农村双改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景观廊道建设,到2020年,全省建成城际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等各类绿道3000公里。同时实施城市山体修复和农村美化绿化工程,到2020年,基本完成城市建成区受损山体的修复,70%以上建制村达到绿色村庄建设标准。为此,营造林工作要抓好两手:城市人口聚集地,要继续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全面开展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加大复绿、建绿、扩绿、提绿,逐步实现城市推窗见林、出门有绿的生态愿景。着力加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保护,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更广、更多、更美的绿色资源。村镇人口聚集地,要继续推进秀美村庄建设,广大乡村虽然生态基础较好,但普遍缺乏规划,面临“有绿无景”的状况。要加强指导,科学设计,充分利用水系两旁、道路两侧、村头巷尾、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见缝插绿,栽树种果,建设一批生态优美、乡风浓郁的森林乡镇、秀美村庄。

4、重点资源是新方向。一是古树名木。湖南有17.8万株古树名木,这些古树名木是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必须保护好、修复好,下一步要将古树名木保护列入对各地自然资源考核内容。二是重点资源区域。我省有6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各地划出的重点生态区域,这些是湖南的文脉传承、是代表整个湖南生态、文化、区位的标志性的东西。抓好现有资源修复、保护和提质,这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5、贫困人口是新方向。要充分发挥林业部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优势,全力推进生态扶贫。要加大生态公益岗位扶贫力度,完善生态护林员选聘、管理机制;要加大林业科技扶贫力度,扩大林业科技特派员数量、林农培训规模;要将营造林补贴资金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通过营造林带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三、突出我省营造林工作新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坚持数量质量并重、质量优先,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目前,我省森林覆盖率虽然达到59.68%,但亩平森林蓄积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0%,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则更大。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营造林的重点在于以造扩面,在扩大绿化面积的同时,也形成了重造轻管的惯性;现在,重点在于提质,即精准提升森林质量,要大力加强森林经营工作,通过完善种苗环节、森林抚育、科技创新、科学机制等一系列举措,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1、向种苗环节要质量。要进一步加大主要造林树种、高世代良种、生态修复树种、经济林树种、生物质能源树种、绿化美化树种良种选育力度和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组织开展石漠化治理、裸露山地、矿山恢复等生态修复树种、特种用途树种和能促进林农增收致富的经济林树种、木本油料树种、林下经济种植树种(品种)的良种选育。加大科技支撑力度,联合科研院校开展技术攻关,提高良种产量质量,推进种苗新成果新技术创新转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设施现代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的要求,高起点、分区域建立一批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种苗基地,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提供种苗保障。

2、向抚育管护要质量。要结合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全面开展封山育林,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强化古树名木保护,规范树木移植管理。要着力推进中幼林抚育间伐工作。无论是公益林还是商品林,都要根据林木生长规律和森林培育目标,通过间伐、割灌、调整林种结构等综合经营措施,优化林分结构,改善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要努力加快退化林改造步伐。对全省1400万亩退化防护林、3500万亩低质低效林,采取抚育间伐、补植补造、树种更替、封山育林等多种改造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为优质高效林,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此外,还要通过补植补造、森林抚育等措施,加强对全省789万亩退耕地造林的管护,巩固好退耕还林成果。

3、向科技创新要质量。要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瞄准国际国内林业科研前沿,积极引进林业种业、生态脆弱区修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重金属污染治理、生态高效栽培等关键技术,突破林业发展的技术瓶颈。要形成一批技术集成。围绕森林调优、茶油产业链、营造林重点工程等领域,打造科技创新综合体,形成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科研力量共抓营造林和生态修复等技术研发集成的格局。要转化一批科研成果。要加快转移转化、推广实施一批林业科技成果,大力推广应用复层林、针阔混交林、生态造林、近自然林营造与经营新技术,重点推广生态修复、病虫害生物防治、林业生物质能源等实用生产技术及相关标准,调整林分结构,提升林分质量,完善森林生态系统要素,增强生态服务功能,实现生态和富民双赢。

4、向科学机制要质量。机制是管总抓长的措施,科学的机制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效益。营造林工作在项目资金分配和监督管理、检查验收、人才培育、吸引社会资本、加强技术推广等方面,都要有新的机制和科学的方法。通过科学的机制,确保造林种苗、栽植、管护等各个环节的质量。通过上下协同作战,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攻坚克难,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杠杆作用,促进森林质量实现精准提升。

总的来说,新要求是管理念、管目标的,解决为什么而造的问题;新方向是管空间、管布局的,解决在哪里造的问题;新重点,是管环节、管方式的,解决怎么造的问题。希望全省各级营造林部门在理念上、在布局上、在方式上统一到会议要求上来,自我革新,自觉转型,奋力开创整个营造林工作的全新局面。

节庆氛围营造工作总结 篇5

节会活动筹备工作开展以来,我组紧紧围绕***关于*****各项目标任务,突出市容环境美化和氛围营造工作,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团结协作,勤奋工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为节会的各个子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市容环境保障和浓烈的节庆氛围。

一、市容环境整治方面

一是加强城区内的美化。对城区广告环境进行全面综合整治,组织力量对城区乱贴、乱画、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二是开展户外广告大整治。集中力量对县城主街道户外广告进行整治,对设置在城区各主街道的店面广告牌(店招)、广告灯箱、闲置空牌,无亮化设施且规格与周边广告牌不协调的责令其整改。三是加强城区重点路段整治。九月份,组织力量先后对****进行了市容市貌重点整治,经过重点整治和跟踪督查相结合,城区重点路段市容市貌有了明显改观。

二、氛围营造方面

重点做好***和晚会现场及城区主干道的节庆氛围营造。进一步做好节庆活动在****的广告宣传。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人员责任。采取措施保证我组抽调人员的工作时间,将我组工作目标进一步细化,并将**模型悬挂、气球施放、拱门的设置、彩旗的悬挂、广告牌制作等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保证了工作人员与制作商之间的相互衔接和配合。二是分解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制定氛围营造总体方案,根据节庆期间氛围营造的要求在城区的政府广场、**路道口和城区主要路口设置了晚会节目菜单和宣传画面**块,设置空飘**只,城区设置拱门**座、过街横幅**条、彩旗**面,**路设置绿岛灯箱**个,由政府广场向东21个公交站台都设置了***的广告。根据节庆活动在***宣传的需要,我们在**等市中心区域设置了**辆公交车身广告,**块绿岛道旗,在**高速设置*块形象广告;在**市**路区域和政府沿线设置**辆车身广告。

三、措施保障方面

造林绿化工作总结 篇6

一、科学规划造林把握创新模式

(一)义务植树

今年春季我区结合拆违建绿、农村环境整治和环城公路绿化等工程,共完成义务植树6万株,全面完成了市绿化委员会下达的义务植树任务。其中利用各小区内拆除违章建筑、清理被占公共绿地等栽植樱桃、五角枫、山杏、水蜡等5万余株。建设义务植树基地一处,位于工农乡苇塘村一组303国道旁,基地面积26.6亩。4月7日和4月17日,区直机关干部和市委办、市政研室、公安干警等部门先后两次在此开展了义务植树活动,参加总人次3000多人次。共栽植五角枫、水曲柳7600株,推动了我区义务植树和各项造林绿化活动的全面开展。

(二)国省干道和环城公路绿化

按照上级要求,我区组织实施了国省干道和环城公路绿化工程,主要地点是我区域内303国道和环城公路两侧,总计41段,总里程5公里,总面积180亩,共栽植云杉、樟子松、山杏、红松等大苗22250株,总投资近90万元。在工程实施中,我们首先做了明确分工,由乡镇政府负责流转绿化用地,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组织造林苗木和造林施工,我们组织技术和施工人员去东丰县等地学习了先进经验,然后按照同样的标准组织施工,从4月15日开始至5月10日完成了全部施工任务,目前总体成活率达到95%以上。

(三)百万亩造林完成情况

最近两年市政府下达区百万亩造林工程任务分别为:20xx年500公顷,20xx年800公顷。截止目前,区共完成造林1300公顷,其中20xx年造林617公顷,20xx年造林685公顷,总体上已经全面完成最近两年任务。

20xx年区百万亩造林暨涵养林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是当年流转土地造林404公顷;二是清收林地造林131公顷;三是东辽河干支流缓冲带造林148公顷。今年已经完成造林投资1200余万元。

(四)乡村公路绿化

绿化总里程47.7公里,栽植主要地点有工农乡至村后村,至村村路,镇至村村路等,栽植品种主要有金叶榆、果树、王族海棠等。

此外、我们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和城市周边主要山体坟地整治等工作,还建设了多个绿化景点,植树总面积200余亩,2万余株。

(五)采伐迹地更新造林

完成20xx年度采伐迹地更新159亩,完成历年造林欠账11.4亩,同时完成最近三年迹地造林更新补植260亩。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后续管理。要将已造林的后续管理工作摆上重要日程,适时进行抚育、树木的防虫防病管理,以确保春季造林成果。

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探讨 篇7

在农村绿化造林工作中, 存在着一些问题, 只有将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农村绿化造林工作中, 主要存在着群众认识不足, 并且绿化树种较为单一, 景观的效果较差, 农村绿化与农民增收结合不够紧密, 绿化后期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下面针对于农村绿化造林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进行农村绿化造林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1 农村绿化造林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群众认识不足

在农村绿化造林工作中, 存在着群众认识不足的问题。很多群众没有真正的了解绿化造林工作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很多的群众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 认为植树就是为了获取木材, 没有将植树造林提升到改善当地自然环境, 调节当地气候, 促进当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保持当地的水土等方面,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 阻碍了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 不利于农村的长远发展。

1.2 绿化树种较为单一, 景观的效果较差

在农村的绿化造林工作中, 还存在着绿化树种单一, 景观效果较差的问题。在农村绿化造林方面, 绿化造林的目的, 一方面是为了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促进当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另外一方面还能够起到美观的效果, 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但是, 在很多地区的农村绿化造林工作中, 树种相对比较单一, 无法实现改善生态系统的目的, 并且单一的树种也没有对景观起到美化效果, 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3 农村绿化与农民增收结合不够紧密

农村绿化的内容主要有农田林网、绿色通道、围村林建设, 村内四旁、庭院绿化等。由群众根据喜好自行选择树种、花卉进行绿化。群众主要还是沿袭传统习惯, 随便种植一些易栽易管的乡土树木, 没有充分利用土地空间进行合理开发, 未把绿化与增收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不利于充分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另外一方面也严重的阻碍了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长远发展, 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1.4 绿化后期管理不到位

在农村绿化造林工作中, 还存在着绿化后期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发生。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 只注重绿化的面积。在农村很多的地区, 将绿化造林的工作变成了形象工程, 单纯的追求植树的数量, 以及植树的面积, 在植树之后, 却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进而出现了只种树而不维护的局面, 导致在树木种植之后出现了病虫害, 无法真正的发挥绿化造林的效果, 也无法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的调节, 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2 进一步做好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方法分析

2.1 更新群众观念

在农村绿化造林工作中, 首先需要更新群众观念, 提高群众的绿化造林意识, 充分的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有利于更好的促进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长远发展。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宣传工作, 将绿化造林的理念深入的进行宣传, 进而让群众能够意识到绿化造林的重要性, 进而主动的进行绿化造林, 一方面能够改善自身的居住环境, 还能够更好的为子孙造福, 促进当时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调整树种结构

在农村绿化造林工作中, 还应该进一步调整树种的结构, 维护当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有助于提高绿化造林的水平。在进行村庄绿化以及乡村公路的绿化中, 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选择适合在当地生长的树种, 提高当地树种的多样性, 注意调节树种之间的比例等等, 这样既能够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 也能够更好的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 提高美观效果。

2.3 绿化应该兼顾经济效益

在进行农村绿化造林工作中, 还需要兼顾经济效益,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绿化造林的最高成效应该是既要实现社会效益, 还应该实现相应的经济效益。因此, 在实际的绿化造林的工作中, 应该让农村既美化乡村环境的同时, 还应该注重绿化的经济效益, 使绿化造林成为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我们需要结合农村的自然条件以及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等等, 将绿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采取多种经营的方式, 并且积极的建立经济林基地, 有助于实现当地农村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4 健全机制, 加强管护

在农村绿化造林工作中, 还需要加强后期的管理, 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应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一是需要加强对苗木的养护, 各个村应该成立相关护林领导班子, 并且将养护植物的工作明确到户, 做好苗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二是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 充分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并且应该做到奖罚分明, 促进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 在进行绿化造林管理中, 需要持之以恒, 提高群众爱护树木、保护树木的意识, 是保障农村绿化成果的长效措施。

3 结论

本文针对于农村绿化造林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本文的探讨, 我们了解到, 在实际的农村绿化造林工作中, 需要结合农村绿化造林中存在着的问题, 寻找到解决的措施, 提高农村的绿化率, 进而有利于促进农村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摘要:在农村绿化造林工作中, 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采取有效的绿化造林措施, 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 本文针对于农村绿化造林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 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绿化,造林

参考文献

[1]黄永洪, 陈永华, 黄小明.资兴市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 2011 (2) .

[2]冯述清, 赵体顺, 王理顺.论河南平原林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河南林业科技, 2009 (3) .

[3]赵波, 王东.论辽宁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科协论坛 (下半月) , 2011 (1) .

[4]郭永益.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吉林农业, 2010 (8) .

[5]王东, 杨森, 闫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园艺, 2009 (12) .

人工造林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篇8

【关键词】人工造林;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根据目前的一些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工造林出现的问题既有制度上的问题,也有体制上的问题。一方面,这些问题具有长期性,一直影响着我国造林工程的进行;另一方面,我国在解决这些问题上颇显乏力。在现阶段,这些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1.我国人工再临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思想认识上出现了松懈问题

由于我国荒山荒地面积广大,再加上环境破坏严重,我国植被面积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在最近几年里,运用突击造林的方法有效地消灭了很多荒山,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很好地完成了政府交给的造林任务。然而,面对所取得的成绩,一些地方出现了满足于现有成绩而固步自封的现场,从而出现了出现严重的松懈思想,他们认为既然荒山都已经基本被消灭,绿化面积有了显著地增加,造林更新任务也大体上全都完成,终于能够松口气,而不必仅需保持紧绷的神经了。特别是一些政府部门,作为造林工作组织和管理的主体,思想松懈和麻痹的现象尤为严重。其认为既然造林绿化责任状的完成,那么就不应该再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而且在上一阶段的造林工程完成之后,相应的抚育管理工作没能及时跟上,这使得地方造林工作整体出现滑坡的现象,出现了相当强烈的反弹现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先取得的成果,而且十分不利于人工造林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1.2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漏洞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时间不过短短的30余年,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时间尚不长。多年来,我国造林管理基本上沿用了计划经济管理模式,造林生产计划、资金计划实行层层下达、层层分解落实,再层层上报任务完成和资金使用情况。首先表现在在林项目审批上的繁琐性,由于主管造林工程项目均有政府部门承担,在政府部门结构改革尚未完成的情况下,使得造林工程管理结构重叠、臃肿和低效,从造林项目立项、实施到资金管理可谓经手无数,审批程序极其繁琐,耽误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再者表现项目规划上,一些造林项目尚未通过详细的论证便匆匆上马,甚至部分项目是为了争项目、要投资、求政绩仓促而做,实践中难以执行,或者造成一些造林工程“华而不实”,浪费了大量的金钱。最后是造林的组织上,造林投资主体和造林项目实施主体没有分离,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往往既是出资人,又是造林者,形成了政府主管部门当家长、包打天下的局面,难以实行有效监督和制约。在这些因素综合影响下,使得整个造林工程(后续工程)举步维艰。

1.3基础性工作有所欠缺

所谓造林工程的基础性工作,一般指的是人工造林更新作业设计以及林区的规划等。尤其是在人工造林更新作业设计方面,是基础性工作的重中之重。该项工作不规范不仅会直接影响造林质量,有时候还会造成原先取得的造林成绩被毁灭殆尽,一切的努力也会随之付诸东流。然而,就目前来看,有些地区却存在非常明显的设计不规范的情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首先是设计态度上,其进行作业设计并不是为了造林工程,仅仅是为了应付工程检查验收,并未从指导作业的角度进行设计,这种设计不但质量偏低,而且也不利于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甚至有时候根本无法执行,丧失了作业设计所应具备的最本质的功能;其次是人工造林更新作业设计的滞后性,表现在一些造林工程先上马,后设计或者边施工边设计,使得整个作业设计趋于混乱化、无序化、低效化;最后是设计验收形式化,一些验收人员吧验收工作视作儿戏,在思想上不重视,在行动是不规范,把验收工作当成了走过场,严重损害了造林工程这几惠及万民、造福社会的伟大工程的正面形象。

2.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探讨

2.1强化植树造林意识,加强工程管理

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思想松懈和管理混乱问题,有必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改善这样的局面。首先是思想认识上的强化。植树造林项目是一件惠及天下百姓、功盖千秋的大事,是建立生态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同时更需要对目前的造林形势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即我国的造林水平的规模仍嫌不足,距离最后的成功仍旧是任重而道远,因此在思想上提高这种认识非常必要。其次是造林工程管理工作的加强。人工造林更新的最终目的是为成林,正所谓三分造七分管,为此,各级领导必须不断提高对人工造林更新的认识,并明确造林目标,在造林的同时还要重点抓好抚育管理工作。同时还要明确和完善管理责任制度,将管理责任具体化、实体化,做好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将提高造林成效、巩固造林成果全部纳入到各级领导的职责范畴内,并与领导政绩挂钩。除此之外还要强调的是,植树造林工程并不只是政府的事情,也是全社会和全体人民的事情。况且,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配合,造林大业就很难最终完成。因此,政府部门要放手发动群众,让其参与到造林工作中去;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造林和护林认识,借此来实现造成工作人人有责的目标,形成林业管理的大格局,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人工造林更新的成效,也提高了造林工程的综合管理效率。

2.2搞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随着我国人工造林工程的日益扩大,其经济效益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在近年来,关于林业产权的纠纷也多了起来。由于我国在林业产权问题上并没有可以直接参考的规章制度,使得处理这些纠纷问题时颇感吃力。因此很有必要进行林业产权制度的深化改革,也即按照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落实责任、保障利益的四大原则,对目前仍由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商品林,采取承包、租赁、招标、拍卖、划分自留山等形式,将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明晰到具体的经营实体或个人,即在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实行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积极推进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流转;同时,将其他形式的经济体如集体经济、私营经济等参与到林业发展使用权的流转之中去,或者政府可以与非公有制经济体尝试合资经营、产权共享的方法,尽可能的将森林资产、人工造林资产盘活,形成一条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取得可观经济效益的产业体系。

2.3完善造林制度,保证造林质量

造林工程相关制度是保证植树造林工作开展的依据,也是提高造林工作效率、优化工程管理的一大“法宝”。因此人工造林主管部门应根据具体情况尽快制定出科学的制度来。此外,为了进一步规范造林基础工作,提高造林质量,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首先是造林工程应当依据市场经济体制的标准进行,以便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将造林工程的规划设计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其次是应当增强专业施工队伍的市场化程度,以此来保证施工能够设计(下转第419页)(上接第303页)要求完成,这有助于提高造林建设质量;再者,为了优化林区管理,可以尝试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将造林工程的方方面面均纳入到一个高效的、统一化的管理系统中去;最后要做好造林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例如可以利用目前比较先进、成熟的3S 技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对造林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监管,确保造林质量。

3.结语

除此之外,改善造林工程的经营手段也是优化人工造林局面的有效防范。例如可以采取股份制经营,实现造林、管理、经营上的多方参与、共同负责,进而将我国造林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上。

【参考文献】

[1]席公晓.河南省人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A].首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5).

上一篇:期末考试作文600字下一篇:初中地理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