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精选8篇)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篇1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不上无准备的课,不上准备不充分的课。在上课之前,我们在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时,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把握要准,对学生学习中可能要碰到的问题估计要足,对班上学生的学习状态要了然于心,对课堂教学的整个走势要精心设计,这样的教学预设才充分合理、科学有效。在教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感到自己对课文已烂熟于心,教学时自得得很。想不到在分析第二段景物描写时,有位同学问“老师,为什么在表现泥墙根一带有无限乐趣时,作者用‘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而不用‘油蛉们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我感到课文中的句子应该改一改,这样句式也比较对称了。”这个句子原本备课时是准备引导学生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的,没想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于是,我迅速调整教学思路,启发大家想一想:从音乐美的角度看,课文中的句子和这位同学的改句,哪个更能写出昆虫的叫声变化多端、丰富多彩?更能体现泥墙根一带趣味无限?学生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还是原文语句更具有表现力。虽然句式上感觉没有改句那么对称,但是一种代表了昆虫的单声部、一种代表了昆虫的和声,更能给人以美感和乐趣。

充分预设,就是要对课文的所有问题都理清了,文章精妙处统统悟透,胸有成竹才能从容不迫,引导学生合理生成。

课堂教学预设,对学生学习可能遇到的障碍要有充分的估计,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去解决。《童年的朋友》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名作《童年》的节选,文中外祖母的形象也刻划得十分鲜明。但由于国别、时代以及阅历的限制,学生对我与外祖母的深厚情感比较难以理解,教学时,如果仅仅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可能很难激起同学的情感共鸣。为此,在学习课文之前,我让学生搜集高尔基生平资料,了解高尔基的成长经历,这样大家对外祖母给童年高尔基的关心与照顾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入课文去思考外祖母这一形象,就能理解“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的内蕴了。

充分的预设,就是要充分考虑课文内容与学生情感、能力之间可能产生的“间隙”,从而找到学生的“最近接受区”,促使他们以最便捷的路径迅速地消除这种间隙,以达到对课文理解的最佳境界。课前预设,一定要注意把握文体特点,让各种文体异彩纷呈,让学生学不同的文体都能独有感悟。比如《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要透悟诗歌所创造的意境,你就得让学生闭上眼睛,静下心来,把自己设计为徐志摩,让现实回到遥远的年代。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认为作者诗中描绘的是怎样的一个康桥?说说你的感受并感情朗读。”学生们纷纷说出了“寂静的康桥”、“艳丽的康桥”、“梦幻的康桥”、“多情的康桥”、“娇羞的康桥”、“伤感的康桥”……根据文本进行分析阐述,通过朗读来表现。这样结合了学生个体感受的每一个答案都是合理的,而他们生发的争论却形成互补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和鉴赏,理解了诗人于一片微波柔情中飘洒的超凡脱俗的清澈灵秀之气和徐志摩独有的性灵美、生命情调。此时,学生逐渐进入诗的状态,他仿佛正置身于康河边,望着脉脉的流水,万千感慨涌上心头——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什么叫充分预设?就是要因文而异,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教材中有不少涉及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内容的文章,这些内容,离学生的实际和生活积累尚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光凭书面语言文字的阅读或教师口头的语言介绍,很可能辞不达意或者有所挂漏,影响孩子对科学知识和客观世界的正确理解。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比如《巍巍中山陵》这样的课文,没到过南京、没游过中山陵的孩子只从文字上去领略,那得到的印象是平面的、枯燥的,因此,教学是运用多媒体技术,穿插一些介绍中山陵的音像资料,那给学生的印象就是立体的、多维的、可感的,远比单凭文字信息所达到的效果要好。其它如《神舟五号航天员出征记》、《中英香港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宇宙里有些什么》等,都应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知识背景,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更宽裕的发展空间。

什么叫充分预设?就是要想方设法,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积极因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空间,创造优秀的条件。其实,语文学科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学科,要使这种“生机”得到充分张扬,必须对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有一个充足的了解,从而能根据学生实际,根据课文优势,采用相应的课型,合理地推进课堂的走势,以求收到较佳的效果。《皇帝的新装》课文亮点很多,比如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语言材料的精美传神、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等,教学时,根据学生实际,可采用不同的课型:①诵读课型,通过听读、分组试读、分角色朗读、吟诵美读等方式,让学生理清故事、感受人物、体味语言、悟出情感等;②演读课型,以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演读课文;③练读课型,先让学生研究课文的写作特色,然后再展开想象,为课文续写结尾。根据学生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机、洋溢情趣的课堂,只有师生在课堂上进入“心灵撞击”的境界,内蕴的情感和潜能才会充分地释放:视野会显得无限广袤,思维也显得空前活跃。课堂教学中教师准确及时地抓住这样一些契机,不仅会延展课堂的时空、获得意外的惊喜,更能使我们的学生在增益智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主体意识,增强自主信心,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预设与生成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预设精彩且能按期实施的课,算是成功的;预设精彩且能不断生成的课,才算是精彩的。过分强调预设缺乏必要的开放和不断的生成,就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单纯依*开放和生成,缺乏精心的准备和必要的预设,课堂教学则会变得无序、失控和自由化,缺乏目标和计划,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高效发挥。因此,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适,追求动态生长,从而让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精彩。一次有关细节描写的市级作文指导公开课,课前预设的流程为:出示有关细节描写的精彩片段——分析、引出细节描写的概念——明确本节写作训练目标——介绍细节描写的方法和作用——学生进行细节描写写作练习。为此。老师课前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作了充分的准备。上课那天在大礼堂,来了许多听课教师,放眼一望,黑压压一片。学生们坐在前面,明显的显得紧张,难以进入正常的上课状态。怎么办?按预设走,还是利用现场资源及时生成?教师机智地选择了后者。他向同学们发问:“今天上课与平时上课你觉得有哪些不同?”学生们纷纷回答:“上课的地点不同,平时在教室,今天在大礼堂”;“听课的人数不同,平时只有同班同学,今天还有那么多老师听”;“上课的心理感受不同,平时上课很自在,今天上课很紧张”。老师又进一步发问“今天上课很紧张,怎样紧张?大家能说得更具体一点吗?”“心里很慌,扑通扑通直跳”“身上感到热,手心都出汗了。”“我感到很冷,腿一直打哆嗦”“我觉得有许多眼睛在背后盯着我” ……。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学生情绪慢慢放松下来。老师及时引到学生明确,教育家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要鼓励学生互动中的大胆超越和即兴创造。在课堂教学中,只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只要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紧张的运转状态,他们的智能火花就会时时迸发,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对此要及时发现,着意运用,以寻求意外的教学成果。

人无完人,教师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以前这是令人不甚尴尬的事,然而现在我们要彻底改变这种观念,把这一不小心的错误变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如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或与预定目标巧妙对接;或坦承错误,以多种方式组织学生予以辨析并改错等,都能使师生从错误中共同走向进步。教师知错就改的精神、师生改错及发现真知的过程,都会在学生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篇2

一、“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是初中语文教学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者相辅相成,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 “生成”是“预设”的呈现。教师要想利用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首先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一, 教师在进行“预设”时要为“生成”预留足够的空间。以语文教科书中的 《母亲的小秘密》课文教学为例:“一直以来, 母亲都是家里我最亲近的人, 母亲没有父亲的严厉苛责, 对我的照顾和关怀无微不至。但是, 随着我的年龄的增长, 我发现母亲存在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小秘密……”教师在进行这篇课文的课前“预设”时, 从课文的导读一直到文章结尾的结束语一般都会面面俱到,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习的自主性被限制了。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预设”时要为“生成”预留足够的空间,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第二, 教师在进行“生成”处理时要懂得就重避轻。由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很多大大小小的知识点, 但是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 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生成”处理时要懂得举重避轻, 围绕关键点教学。

二、“预设”与“生成”的优化策略

教师要想提升初中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有效性,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就必须采取措施来优化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设计。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第一,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动态的“预设”方法。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章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对于同一篇文章的观点理解也不同, 所以, 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非常大的变化性和不可知性。因此, 为了防止课前“预设”给初中学生造成束缚,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动态的“预设”方法, 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让初中语文教学更加合理。第二, 教师应当创设优质的“生成”情境来辅助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以《花海寻梦》课文的教学为例, 教师在进行这一篇课文的教学时, 可以通过创设优质的“生成”情境来辅助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 让初中学生在优美的教学情境中感受文章所描绘的美好画面,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预设”与“生成”的相辅设计

“预设”与“生成”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离开了“预设”则“生成”将无法开展, 离开了“生成”则“预设”将失去其本身存在的意义。因此, 教师应当重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设计, 利用“预设”与“生成”的相辅相成的特点来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 “预设”应当把重点放在初中学生的语文基础夯实训练上。以《青春之歌》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 它是上天赐予我们每一个人的礼物, 当代青年应当积极利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来为自己谱写一段独特的青春之歌……”由于这一篇文章的创作背景中包含了社会的、历史的以及文化上的内含, 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这一篇文章时, 应当把“预设”的设计重点放在初中学生的语文基础夯实训练上。第二,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预设”时可以将“生成”作为设计的导向。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篇3

初中语文教学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而“预设”与“生成”正是初中语文教学结构中重要环节。加强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科学发展。

一、“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是初中语文教学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二者相辅相成,“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呈现。教师要想利用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首先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一,教师在进行“预设”时要为“生成”预留足够的空间。以语文教科书中的《母亲的小秘密》课文教学为例:“一直以来,母亲都是家里我最亲近的人,母亲没有父亲的严厉苛责,对我的照顾和关怀无微不至。但是,随着我的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母亲存在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小秘密……”教师在进行这篇课文的课前“预设”时,从课文的导读一直到文章结尾的结束语一般都会面面俱到,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习的自主性被限制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预设”时要为“生成”预留足够的空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第二,教师在进行“生成”处理时要懂得就重避轻。由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很多大大小小的知识点,但是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生成”处理时要懂得举重避轻,围绕关键点教学。

二、“预设”与“生成”的优化策略

教师要想提升初中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有效性,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采取措施来优化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设计。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第一,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动态的“预设”方法。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章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对于同一篇文章的观点理解也不同,所以,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非常大的变化性和不可知性。因此,为了防止课前“预设”给初中学生造成束缚,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动态的“预设”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变通性和灵活性,让初中语文教学更加合理。第二,教师应当创设优质的“生成”情境来辅助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以《花海寻梦》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进行这一篇课文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优质的“生成”情境来辅助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让初中学生在优美的教学情境中感受文章所描绘的美好画面,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预设”与“生成”的相辅设计

“预设”与“生成”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离开了“预设”则“生成”将无法开展,离开了“生成”则“预设”将失去其本身存在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设计,利用“预设”与“生成”的相辅相成的特点来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预设”应当把重点放在初中学生的语文基础夯实训练上。以《青春之歌》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它是上天赐予我们每一个人的礼物,当代青年应当积极利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来为自己谱写一段独特的青春之歌……”由于这一篇文章的创作背景中包含了社会的、历史的以及文化上的内含,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这一篇文章时,应当把“预设”的设计重点放在初中学生的语文基础夯实训练上。第二,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预设”时可以将“生成”作为设计的导向。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合理地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采取有效的优化策略并且进行科学的设计,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如何处理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论文 篇4

无论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是处于新课改阶段,对于教改转型期的教师来说,预设都是课堂教学中必须加以重视和精心充分准备的。它是实现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保障。但在实践的课堂教学中, 由于新课改一些教材以及教法要求的变化,课堂预设出现“卡壳”,致使课堂教学进展受阻,氛围尴尬,影响到课堂整体的教学效果。 究其根本,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未坚持预设与生成、动态教案与静态教案的辩证统一, 未认识到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精心的预设,有助于更好地做好动态教案。

作为教改下的科学课任课教师,除了对预设与生成的充分认识外,在教学中还应 “倡导生成”“期待生成”“重视生成”“驾驭生成”,让学生的所疑、所问、所想、所思能在课堂中插上飞翔的翅膀。预设和生成是一对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体。 如何在课堂中更好地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 是需要我们不断坚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索、总结和思考的问题。

一、预设是生成的前提,做好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教学活动应当都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性的。 因此,课堂教学预设就是尤为必要的前提和基本保障,它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此,教师在课堂预设中,必须从教材本身出发,针对教材做好处理, 对教材中的`资源进行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这也是预设要坚持的重点。课程教学标准、教学效果目标的实现,教材是载体和依据。 教材随时教师课堂教学的依据,但却应与教学内容区分开来。 教学内容是教材内容、课程内容和教学实际三者的融合,教材内容只是其中之一。 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所共同生成建立的动态性资源亦是重要的内容。 由此可知,教师的课堂预设性备课,目的是如何运用和发挥出教材的作用, 而不是简单地为教书而教书。 这就要求教师自身有创造能力, 能够对教材从教学实际出发针对性地进行内容上的选择、调整、替代和完善,使教材内容得到优化和开发,教学内容更加有效和丰富。另外,动态的生成本身就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开发和适时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 因此,教学方案的制定,重视课程资源的丰富,便于对预设的优化,生成的获得。 在教授“角的认识”这一课时,让学生从身边就地取材,显示自己作出的直角。 教师就可以将预设方案在课堂中进行说明和指导, 给学生举出好多的方法,如画、折、围、剪、拼、找等。 另外,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延展。给学生提供一些不同类型以及不规则的材料进行分辨。 在实践中,让学生更好地对问题进行认识掌握。 由此可见,充分的课堂预设不仅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发挥和提高,给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舞台, 还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精彩的课堂教学,课前预设是其生成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生成”的形成需要“预设”来为其预留“时空”预设是教学开展过程中重要而必要的环节,但需要具有弹性和可操作性,要有留白。这是由于教学过程受到教师预设内容、学生固有经验、知识结构以及其个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而体现出动态性的特点和建构过程。这就对教师的预设要求体现全面性、多样性,可行性、计划性和一定的灵活性,为可能出现的动态生成留下一定的 “弹性时间与空间”,能够在这时给予学生独立思索的实践和发挥个性特点的空间,以确保实现整个课堂教学预设存在尽可能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生成拥有充足的时空。

三、及时整顿“预设”,创造“生成”教学的过程具有着开放、变化和动态生成的特点,这就预示着随时可能出现的五花八门的“意外情况”出现发生。 这不是由教师主观意志所能左右、控制和避开的,也非能提前预料的。 无论怎样严密、科学、完善的预设,在受到学生、教师、教材、教学设备等多种条件的影响都可能使教学环境出现变化,以及预料之外事情的发生。 而这些非抗力变化发生, 很多是极好的天然教学教育资源,有着难以预料的价值,把握好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可能会将课堂整个过程变得更加鲜活明亮。 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驾驭力的考验,也是对其能力的要求。

为此,教师应当做好随时处理这类情况的思想准备,并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教学前的预设进行及时的优化整合,会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的发挥以及生成提供条件, 有利于更多机会的生成。 以教学中“连乘应用题”这一课为例。 学校买来热水瓶 5 箱,其中每箱里都有 6 个,而每个按10 元计算,共需付多少钱 ? 学生随即就会根据应用题进行算式的列出,学生所列的几种算式方法与课前预设。 我于是顺着预设的方案, 我请学生来展示两种方案:(1)6x10=60(元 )60x5=300(元 )(2)5x6=30(个 )30x10=300(元 ),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对比。 学生顺利地按照课前预设完成。 我想,接下来就可以通过一些练习巩固新知,这样的话, 这节课就能很顺利地完成了。

可就在这时,一个学生突然举手,表示自己还有其他的算法。 我惊了一下,心想:不可能啊,连乘应用题历来只有这两种方法,怎么可能出现第三种,说的应该是错的,还是算了吧,免得浪费时间。 可课堂教学就在于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和个性展现,随即让学生将自己的算式进行列出:5x10=50 (元)50x6=300(元),算式一出,当即引来班上很多学生的反辩: 这种算法是不对的。 刚列出算式的学生瞬间感到羞涩难当,而且听课的老师和我也都觉得愕然。 我也知道其他学生的表达的意思,但还是需要给予那个学生想法的表达机会,学生说道:这里的 5 并不表示 5 箱,而是从 5 箱中每箱拿出 1 个,就是 5 个组成 1 套,先求出 1 套的价钱,然后有这样的 6 套,再乘6 就是总价钱了 。 说完,我和全班的学生 ,以及在座的其他老师都发出了惊叹,没想到我们的学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解法,也解开了这么多年来的疑惑。 我趁热打铁地请学生做了几道练习, 有很多学生都用了这种解法,说明大家都能理解并接受它。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篇5

让语文教学在预设和生成中绽放活力

作者/张婷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中,我们应鼓励师生在交往互动中进行即兴创造,以超越预设的目标和程序。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相伴生成的过程,都应该是让学生尽情绽放自己思维感受的过程,而不应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程序。处理好语文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可以让语文教学在预设和生成中绽放活力,提高实效。

1. 预设有效教案。课堂预设需要书写教案,但教案只是预设的一个方面。例如《我的老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可定为通过品味课文中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鉴赏人物形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情感;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归纳课文的主旨;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生活、在逆境中保持坚强执着信念的精神品质。教学重难点为通过品味课文中人物的对话,体会作者的情感。这是一篇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具有浓郁的学校生活气息。因此,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文字和内容上基本没有障碍,而且学生也愿意读、喜欢读,所以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该将重点放在对文章重点语句的品味上,让学生通过学习,对尊重老师有更深刻的认识,对生活更加热爱并有更深层次、更理性的理解。教学这篇文章时,教师应通过朗读文章,品味字词句段,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通过品味课文中对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将文章中刘老师的人格魅力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教学过程中,朗读是手段,要通过朗读品味语言,通过赏析重点句子,来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过程可预设为:感情导入、初读课文;理清结构、归纳事件;品读语句、理解人物;归纳主旨、课外延伸。

2. 预设重点问题。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他们有相当的理解能力,他们已有丰富的情感。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并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去创设问题。创设的问题要适合学生的现有语文水平,并且有一定的弹性。例如《我的老师》一课的教学,可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文中写了哪几件关于刘老师的事情?(明确共写了五件事情:解释腿疾原因、旋转身体、饱含深情讲课、鼓励学生答题、亲手放飞风筝)(2) 刘老师身上最突出的人格魅力是什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3) 你觉得哪部分内容最能体现刘老师的人物性格特点?每位同学选择一处(也可以是一段)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标注出重读和停顿的地方,并用旁批写上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然后每个4 人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在全班展示,比比看,哪个小组读得最能体现刘老师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学生自由朗读时,教师在教室里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小组内选拔时,教师参与其中的小组进行朗读指导,强调抓住动作描写与神态描写诵读体会。全班展示时,朗读者在读完后将自己的朗读重音和停顿也加以说明。其他同学进行朗读评价。教师适时参与,并给予适当指导。(4)通过朗读,同学们对于刘老师这个人物形象还有哪些了解?(幽默豁达、乐观向上、纯朴开朗、意志顽强、热爱并追求美好的生活)

3. 预设个性解读。教师在备课、解读文本时,要反复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学生会怎样想?会怎样说?我该怎样引导?”教师事先要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粗略估计一下,这样,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地与学生进行对话,从而使预设更有深度和广度,在横向、纵向相结合中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彩。如教学《窦娥冤》,对窦娥临刑前所发的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的理解,三桩誓愿只能说明窦娥冤深冤大,举天之下,无与伦比,足见封建官府的暗无天日。但倘若三桩誓愿都一一变成现实,那亢旱三年的楚州大地定会焦灼一片,民不聊生,这肯定不是善良的窦娥的初衷。审视批判,当然不能以现代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来苛求文本,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文本解读必须尊重时代差异。

4. 预设迁移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同。作为教师我们要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使学生思维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中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学生拓展学习的方法、途径与内容越丰富,就越容易生成新的难以预测的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学生的眼光对易于拓展的内容进行预设。譬如一位学生对《孔雀东南飞》写的赏析作品,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精彩独特的个性世界:如雪的月光下,静静地坐在突兀的坟墓前的王婆烧着纸钱,石破天惊般突发出一声“我恨你”,似乎是对焦母、焦仲卿、刘兰芝的哭诉,抑或是倾诉自己心中压抑的情感。我不禁自问,是谁造成了这场爱情悲剧?……

预设固然重要,但同样的教案在不同教师手里教学效果并不相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待生成的不同意识和方法。因此,在注重预设的同时还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学会思考留白。促进学生生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留白”―――课堂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至少要等一段时间,这个时间视问题的难易而定。学生有了充分的时空自由,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提高思维能力。

②善于倾听意见。面对学生生成的资源,语文教师必须善待:不论是怎样的学生,不论提出什么样的观点,教师都要尽可能地给学生以适当的鼓励,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提出的问题老师很重视。耐心剖析学生的言外之意,往往能在学生的谬误中发现蕴藏的智慧火花。③注意科学评价。不要因为鼓励学生就一味肯定学生,要区别对待。教师一定要理性地看待学生的正误,在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同时,对于已经被检验符合客观规律和生成价值的要充分肯定,反之,则需要指出让学生改正,但一定要注意使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

④相机点拨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考虑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能有的放矢、要言不烦、相机诱导,在学生似懂非懂之时、将通未通之时、欲言未能之时及时点拨,促进提高。

小学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篇6

南丰明德小学

韩其祥

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重新认识课堂,也就是在重新认识教师和学生生活的舞台和空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课堂教学预设是必要的,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在这种设计中,是教师对课程的创新和开发过程,它需要教师的再加工,既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学生而言,即需要预设性发展,也需要生成性发展,它是个性的张扬,心灵的共鸣,思维的共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想驾驭课堂,只有拥有最先进的理论和认识能力,才能得心应手,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显现真正的活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学预设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反映教师的教。它集中体现教师的理念、智慧、机智和经验等要素。课堂生成是伴随着课程改革派生出来的崭新理念,它是在一个个生命体鲜活的活动过程创造出来的教育资源。课堂上,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实和满足;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是衡量生成的标准。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如果没有课堂生成,学生的主体性将无法体现,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就不是真实的,从而无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虽然我们对课堂进了预设,但是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的推进过程,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照预定的轨道进行。那么,该怎样转变意识理念,关注课堂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

一、尊重学生的生成,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

如果每次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有了有价值的生成,而教师给他的则是失望和不能满足的信息,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就会被磨灭,这样对学生的培养显然也是一句空话。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在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智慧潜能会火山爆发般的吐露出来。这时不让学生去自主研究也不行了。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是这样进行预设的: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哪些条件有关?同学们有过预习并经过思考,纷纷发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边的高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斜边有关。”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相邻的两条边的夹角有关。”由于前三问题我都有预设,而第四个问题超出了我的预设。尽管有些胡思乱想,但我认为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很有价值,因此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就这几个问题进行探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并举出生活的实例来验证。结果,学生探索热情高涨,对平等四边形的面积的内容掌握的更为牢固。

二、在“预设”中给生成留足空间

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有留白预设。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这些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例如:我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课前发现班中大部分同学在平时的购物中已经有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生活经验,有一小部分同学已经初步知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于是,我果断地将原先教材安排的小步子教学进行了整合。采取了开放式的教学: 在课开始时,我出示纸尺子让学生观察长度并用米做单位表示长度(两位小数),而后撕掉一部分让学生说说剩下多少米?学生自己解决了这道一般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小数减法题。我又让学生把式子中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来表示,从而比较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相同计数单位对齐)。接着让学生想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中还会有什么特殊的情况,编成题自己解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学生通过思考交流生成出了所有的特殊情况(结果末尾有0的,需要借位的,整数减小数)。反馈时,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再通过老师的追问学生自主地归纳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启发,互相指导,互相渗透。一节课就学会了原来需要3节课来解决的内容。

三、及时调整预设,为生成腾出空间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有时,由于教师没有预见到学生的个别生成,所以一旦学生提出来之后,没有及时调整好自己的预设,而是匆匆的予以否定掉,当然,这有教师临时应变上的能力不足,同时也是平时训练中没有重视学生的生成的体现,教师有这种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意识了,在课堂实践中也好好的做了,遇到超出预设的现象也会合理的去处理了给学生腾出空间,为学生生成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生成。

例如:教学“角的认识”时,我提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关于角你知道些什么?这下可好,学生说羊角、牛角、尺的尖角、甚至于人民币中的角,样样都有。这正是学生认识的生活中的角,教师要耐心等待,多加鼓励,巧妙引导。教师可以启发,数学中的角与刚才说的生活中的角有所不同,请你画出一个你认为的角。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充分显露思维水平,互相启发、交流、逐步完善。只要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学生留有空间,就可能将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篇7

作为具体的操作者, 我们会进一步的思考:如何在课前进行有一定思维空间的预设?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让生成演绎精彩?以及在教学中如何对待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呢?

不少同仁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看法。有人认为:文本中的教学内容虽然有些具有“不确定性”, 但其基本教学内容是可以课前预设的, 如字、词、句、篇, 听、说、读、写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内容, 是显性的, 相对确定的。阅读是个性化行为,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学生对文本的体验虽然存在差异, 但仍有共性的视界和基本的共识, 这些也是可以预设的。至于学生, 也不是完全不可预设。我们常“借班”上观摩课, 学生在课堂上的奇思妙想, 既意想不到, 又在预料之中。我们预设的不是一些束缚学生思维的框框, 不是预设学生学习的“标准答案”, 而是预设怎样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预设怎样广开学路学习, 预设多元解读, 预设课堂的各种变数。还有人认为, 预设与生成两相互补, 相得益彰。但如果无法做到这点, 我以为与其漫无边际地生成, 不如认认真真地预设。

其实, 余文森教授曾说过“新课程下的教学观决定了课堂不仅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其一, 从人学角度说, 人是生成性的存在, 儿童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可能性, 是不确定的、不可限量的, 也是不可算度的。教师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 用预先设定的目标僵硬地规定学生、限定学生, 教师只能引导学生自由、主动地生成和发展。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 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 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随机性。其二, 从课程角度说, 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 (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本) , 而更是“体验课程” (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 。这意味着, 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 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 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 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 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 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 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 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 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 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 从而使课程实施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其三、从教学角度说, 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 而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教学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

既然如此, 我们怎样才能让本身极内容为丰富的语文课有生动多彩的生成呢?

一、抓住课堂生成的源头

我认为,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 就应当预设课堂教学中会生成的问题和情况, 进而引导学生紧扣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正确深入探讨。

二、抓住课堂生成的时机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独具慧眼善于抓住课堂生成的时机, 把“课堂生成”巧妙引入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上。我以为, “课堂生成”的关键时机往往是教学陷入僵局, 学生的回答无法按预设的内容进入下一个环节,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就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

三、营造平等对话的氛围

平等对话是课堂生成的生态条件。真正的对话, 发生在对话双方自由的探究中或自发的讨论中, 发生在对话双方人格上真正的相互回应与相互碰撞中, 发生在双方认知世界的真正融合中。相对于传话教学, 对话是师生交往的互动的、合作的的教学, 充满着生成的可能性, 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人格魅力。营造平等对话的氛围, 离不开师生间民主平等的伦理关系。平等、民主是教学中以话的第一原则。没有民主与平等, 师生之间是无法对话的。因为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仅是狭隘的的语言交谈, 而且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和彼此接纳。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真正地具有人性, 除了可以成为对话的前提因而也是生成的前提之外, 它自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

四、创设动态开放的平台

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 教育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

用于人, 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 不利于生成的产生。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程式而固定不变。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份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 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 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 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布鲁姆) 。过程的开放也许会影响某些课时的教学进度或教学任务, 但是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 因为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 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 这是学生发展进而也是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 问题的全部实质在于, 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 而是有血有肉的, 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我们只有善于把握生成的教学资源, 才会使预设脱去僵硬的外衣而显露生机, 才会使教学既胸有成竹又不乏灵活机智的创造, 才会使课堂演绎得更精彩。

参考文献

[1]金坤荣《生成不能忽视课前预设》

[2]《初中语文教与学》2006—2007年

[3]《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

[4]陈杰《课堂: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 (《中学语文教学》2004、11)

[5]陈杰《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

语文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篇8

一、网络条件下,充分而弹性的预设

做好预设对上好每一节语文课都是非常重要的,预设是科学而艺术地把握课堂必备条件。很多优秀案例都表明,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够预设,也才能够生成。但充分不是精细,精细了就会使动态的课堂变得僵化,更无从再谈生成了。在网络条件下,教师的预设更应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预设,人性化的预设,教师要给自己留下一个可以自由支配的弹性空间,要让自己能够有把握地接受并进行课堂生成。

就生成而言,就是在课堂中,虽然网络学习资源的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等优势,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然不断产生学习的需要与自己原有的语文素养水平之间的矛盾,而教师的预设不可能想象到课堂中去,于是预设往往随不断的生成而微调,甚至是把握课堂中学生内因的动态生成,并创造条件促使学生向提高语文素养的方面转化。因此,预设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也可根据需要改变预设,重新设置开放的适应学生需要的教学流程,这样,教学现场的活力和真实会得到充分的彰显。

同时语文课程教学涉及大量的文学作品及相关背景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仅仅详细介绍其中一小部分;而学生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不仅要阅读完整的文学作品,通过听讲后了解老师提出的观点,同时也可接触一些研究论文,尤其是不同的学术观点,教师也应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树立创新思想、增强科学意识、提高学习层次,是有好处的,而这些都是我们课前可预设的,可以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挖掘而生成。笔者曾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过一次试验,在讲述高尔基《童年的朋友》时,只对学生推荐和介绍了高尔基有关的网站,其中包含有关他生平和主要创作的大量资料,在事后的提高中,浏览过网络的同学都能把握自己的兴趣阅读材料。

二、网络条件下,引导课堂生成的两重性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像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师生利用网络资源,展开教育情境,此时不论是师生,还是教学资源,都在不断生成,都在不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这种情况是保持对话继续,为再发展提供了动力,达到自我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不断的生成会导致学生思维发散、混乱,产生非理性化的错误生成,导致学生秩序失控,出现“一锅粥”现象。

那么,网络条件下,语文教学的两重性我们该怎么对待呢?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倾听与等待

当课堂上生成新的资源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尊重学生的生成,即使产生了“意料之外”的现象,教师也要站在平等的立场上给予指导与支持,把更多的着重点集中在学生身上,甚至局部调整改变自己的预设。如北京一位特级教师在上公开课时,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鲁迅为什么将“他”用作男性第三人称,将“伊”用作女性第三人称?这位老师很巧妙地回答:五四时期的作家都是这样用的。这样的回答虽回避了自己不懂的问题,但没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因为他没回答为什么五四作家都这么用,理由何在。倘若把这一问题作为课外作业,让学生课外去网络搜索,去探根求源,然后再让同学们交流,则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若教师也积极地去探索,而不是敷衍了事,那么才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2.学生对文本本身理解和知识超过语文范畴时要加以正确指引

网络学习资源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网站中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多数从性质上说属于教学中使用的客观材料,事实也证明,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可以有效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就语文学科而言,一切的生成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语文、体会语文。在网络条件下,如果不加以正确指引,其结果必将顾此失彼,我们很有可能把《松鼠》上成生物课,而讨论松鼠的习性,也可能把《苏州园林》上成艺术课,大谈其欣赏价值,还可能将《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上成建筑学讨论课等等,形成了走向与本质无关的教学活动的别样热闹。

上一篇:我是台灯作文下一篇:临朐县寺头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