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年度的述职报告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化学年度的述职报告(推荐10篇)

初中化学年度的述职报告 篇1

本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积极参加政治学习、业务学习。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与同事团结协作,服从学校领筹安排,积极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坚持廉洁从教,坚持勤俭教学。工作中、生活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一名称职的党员教师行为做好师生的表率。

上半年,任教初三(1)班化学,初一(2)班生物;下半年,任教初一(4、5)班、初二(1、2)班生物;担任初中生物学科备课组长。

工作中我严谨务实,倡导活动,注重联系实际。

拿到教材,我首先要通读教材,从总体上把握知识的体系,这样教学时就能纵观全局,处理好前后知识间的关系,把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备课时,钻研教材,研读教参,构思课的结构。怎么引入?课的程序怎么安排?采用什么教学方法、什么组织形式?准备哪些教具、实验仪器、材料、挂图?有疑问的,及时向同行请教,或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询。研究学生,分析学情。预设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的问题。上课时,用简洁清晰的语言声情并茂地讲授新知识;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演绎知识产生的过程;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驱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分层次设计作业。涉及基础知识再现、基础知识应用、拓展延伸、能力提升等部分。学困生可以只完成基础题。及时批改作业,有批注,有时面批。反馈及时。订正作业有二次批改。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拟制试卷,组织考试,批改试卷,评讲试卷,检测教学效果。

我所任教的生物、化学课都是直观性很强的科学。要完成生物、化学课的教学目标,必须通过多样的活动来完成。一直以来,我总是想法设法开展精彩纷呈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科学、做科学,让他们亲历知识产生的过程,从感性认知入手,再通过比较、分析、概括,得出理性知识。活动方式有观察、实验、讨论、游戏、调查、辩论、查阅资料、动手做、竞赛、分析等。活动中,学生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主动参与、团结协作。在学中做、做中学,锻炼了能力,提高了生物、化学科学素养。

把所学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学生们能认识到生物、化学科学知识的价值,能帮助他们认识自然,亲近大自然,从而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我任教的化学学科在中考中成绩优异;生物学科在期中、期末考试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浓厚,能自觉学以致用。

认真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参加了南通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成绩优秀;参加了南通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成绩合格;参加了江苏省教育厅组织,江苏教育网上法律学校承办的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网上法律学校培训,考核优秀;参加了通州区教育局、装备室组织的初中化学实验技能培训,成绩合格。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我会不断学习,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不断发展的教育事业。

初中化学年度的述职报告 篇2

关键词:化学作业,设计现状,调查,建议

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对联系旧知识、巩固新知识、为教师提供教学信息反馈有着重要的意义。新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作业设计在重视基础的同时, 要设计一些开放试题与实践试题,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了解分析近年来化学作业设计的现状, 对我市化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问卷内容及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问卷设计了共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作业设计的相关问题, 二是被访教师的职称情况, 三是被访教师对调查内容的补充与建议。选取重庆市部分初中化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 本县教师发放纸质问卷, 其他区县通过“重庆化学教研 (初中) ”和“重庆初中化学教师联盟”两个QQ群上传电子问卷。共回收到涉及32个区县108所学校的有效问卷136份。其中, 中学高级教师21人, 中学一级教师52人, 中学初级教师63人。

二、问卷统计结果及分析

化学作业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化学作业设计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是课程的重要内容, 也是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对问卷的选择结果统计得到了下表数据:

1. 作业来源。

从作业题目的来源看, 一半的教师都依赖于课辅资料, 尤其是初级教师。40%左右的教师依赖于教材。只有不到10%的教师能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作业, 其中高级教师偏多。同时也说明我市教师私订课辅资料加重学生负担的现象依然严重。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 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老师设计的化学作业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和课辅资料, 要体现化学的生活化, 要树立生活处处有化学的新理念, 让同学们通过学习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作业形式。

从作业形式上看, 多数教师采用书面作业加阅读作业的方式, 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巩固, 又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但是在书面作业的基础上另外设计实践作业和探究作业的教师较少, 尤其是一级和初级教师的比例不足5%, 甚至有20%左右的教师只有书面作业, 没有给学生提供实践和探究的平台,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 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 因此作业也要变得多样化。一堂课的作业除了内容可以不同外, 形式也可以不同, 一份作业可以是家庭小实验, 可以是阐述自己观点的小论文, 甚至可以是调查报告;可以是基础知识, 可以是拓展提高, 可以是独立完成题, 可以是小组合作题。这样学生的个性特长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内心世界得到充分的尊重, 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

3. 作业设计对象。

在接受调查的136个对象中, 有55%左右的教师是为所有学生统一设计同样的作业, 有近40%的教师另为优生设计了作业, 只有不到10%的教师另为差生设计做业。大部分教师的这种“一刀切”的模式可能导致“优生吃不饱, 差生吃不了”的现象出现。同时也说明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优生放弃差生的现象比较严重。我们在设计作业时一方面要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探究问题的兴趣。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 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完成作业, 这样他们学得轻松, 做得轻松, 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不会因作业而受影响。

4. 影响作业设计因素。

教师在为学生设计作业时应考虑的因素很多。从统计数据看90%以上的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考虑的是如何应对学校对教师的考核, 以及全市中考的效果, 这可能与学校、家长、社会对教师的评价有关。能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考虑的教师还是比较多的, 特别是高级教师达到了61.9%, 一级和初级教师也达到了44%。考虑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相对较少, 尤其是高级教师只占到23.8%, 一级和初级教师稍多一些占到近35%。考虑到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个性发展的教师更少, 各级教师都只有10%左右。这与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相距甚远,

5. 试题类型。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80%以上的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只设计了常规题, 即填空、选择、判断、问答、实验、鉴别、推论、计算等题型, 只有不到20%的教师在常规题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些非常规题, 即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开放性试题。这样的作业设计不能与教材中的STS教育内容相呼应, 更不能很好地贯彻化学“贴近生活, 贴近社会”教学宗旨, 而是给学生造成一种做题时呆板无趣, 甚至窒息的感觉。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而且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化学作业设计要渗透这一科学理念。

6. 被访对象对问卷的补充与建议。

在问卷中专门设计了被访教师对问卷内容的补充与建议, 通过对回收问卷结果进行统计, 主要集中在下表中的三个方面:部分教师建议调查对象应有学生参与, 尤其是初级教师中占到了65%。也有部分教师认为设计化学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 要控制作业数量, 仍然以初级教师居多的教师认为要在问卷中设计相关内容。认为要考虑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比例的以高级和一级教师较多, 反而是初级教师较少。这说明年轻教师设计化学作业时更注重学生合作精神, 更能从学生角度考虑作业的数量和难度。

三、讨论与建议

从这次调查结果来看, 目前很多教师在设计化学作业时能以教材为载体, 在书面作业的基础上设计阅读作业, 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也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业设计这一环节与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设计化学作业时, 作业形式单一, 试题类型常规化, 照搬课辅资料习题作为学生作业的现象严重, 缺少非常规试题, 设计作业时很少照顾到差生, 大都把应对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和中考成绩作为作业设计的目标, 没有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来设计化学作业。

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三:一是部分化学教师思想僵化;部分化学教师还处于教学的摸索阶段。二是一些学校领导思想狭隘, 为了节约经费, 不耽误课程或者学科歧视, 不安排化学教师走出去学习交流, 使化学教师各自为阵, 缺乏交流平台。三是家长、社会、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仍然主要依赖于学生考试成绩, 导致教师不能摒弃传统的题海战术。为此我们建议市县化学教研机构多组织化学教师参与相关的培训学习, 多提供化学教师与教育理论专家及专家型化学教师交流的机会, 多组织相关的培训, 且培训时少听报告, 多深入教材, 深入课堂研究具体问题, 并动员学校领导大力配合。为节约教师时间和精力, 建议分区县分教材章节组织化学教师设计打造精品化学作业, 利用“重庆化学教研 (初中) ”和“重庆初中化学教师联盟”QQ群等网络资源实现精品化学作业资源共享。同时快速推进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改革, 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 弱化评价的选拔与淘汰功能, 强化评价的激励作用, 弱化评价的外在诱因和压力的作用。

总之, 每位化学教师都要更新教育理念, 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 立足于精炼而不是多练。在实际工作中多动脑筋, 认真学习课程标准, 优化作业设计, 把作业设计这一环节落到实处, 给学生减负, 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 真正使作业设计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2, 2.

[2]蒋少昀.中国教育改革论丛[M].北京:西苑出版社, 2013, 12:10.

[3]夏新华.布置怎样的作业最能打动学生的心[J].化学教育, 2009, (6) :1.

初中化学年度的述职报告 篇3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我在查阅文献时发现,虽然关于课堂提问的研究很多,但结合初中化学“导学式”课堂特点进行的课堂提问的研究寥寥无几,因此,本文对初中化学“导学式”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策略。

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第一阶段:查阅资料,学习相关理论,了解课堂提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探索现阶段初中化学“导学式”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结合理论,初步形成初中化学“导学式”课堂提问策略。

第三阶段:将策略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设计,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研究我在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阶段:根据理论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最终制定出初中化学课堂提问策略。

三、研究过程概述

为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导学式”课堂提问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对全校初三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学生对教师提问的情况评价,以便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提问的态度和需求。

(一)考查学生对课堂教师提问的态度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回答老师的提问并不是很热情,甚至有的学生从不愿意回答。而且看出教师的提问虽然能引起学生思考,但是深度不够,反映出问题的设计不够精密,若提问能问到学生的疑难之处,学生是能够引起足够的注意的。

(二)考查提问对学生影响的广度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对其他学生的关注不够,教师只考虑自己与回答问题学生间的交流,没有关注其他学生的发展和对问题的认知度,因此问题的有效范围较小。

(三)考查提问对学生影响的深度

通过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提问的作用,学生愿意锻炼自己,但是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的鼓励与引导不够,导致学生畏惧回答问题。

(四)考查教师提问的方式

当问到“老师经常采用何种方式提问”,66%学生选择随机叫人回答,20%学生选择集体回答,学生集体回答会让一部分学生缺乏焦虑感,思维处于松散状态,出现人云亦云的局面,时间久了,这些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随机叫答又会增强学生的焦虑感,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教师应把握好提问的方式。当问到“你认为化学老师提问后是否给了你足够的时间思考”,只有49%学生选择是,说明有时提问后学生的思考时间不足,学生理解不够充分,问题就显得毫无意义。

根据我校化学“导学式”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结合理论,初步形成初中化学“导学式”课堂提问策略。将策略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设计,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研究我在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我发现我在课堂中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提问过后,总有几个学生能迅速的回应并大声回答,我便以为学生都理解了就一带而过了,没给其他学生足够时间思考,结果还有很多学生都没弄懂。

针对我在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用理论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不断观察、反思、改进,最终制定出初中化学“导学式”课堂提问策略。

四、初中化学“导学式”课堂提问策略

(一)课堂提问原则

1.课堂提问应具有有效性

课堂提问应有一定深度,但也不能过于深奥,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才能有效。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点,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提问,抓住思维的发散点进行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课堂提问应具有适度性

控制问题的数量:设计提问时要少而精,要抓住知识的关键和本质,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控制问题的难度:是指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在提问的内容上,必须先易后难,由浅入深,要有一定的层次性。

(二)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

1.通过启发式提问提高学习效率

启发式提问不仅能够积极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及时调节教学进程,促进课堂教学顺畅,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思维,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采用启发式提问要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启发式提问,提出的问题也必须难易适中。

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同时又令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以便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新知识。

3.选择最佳叫答方式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面对全体学生,而不是几个积极回应的学生。因此,对于学生有兴趣的问题,教师应控制自由发言的学生,给其他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回答问题的学生,还要考虑到提问对其他学生的影响,尽量让所有学生从中受益。

4.注意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给予反馈,可以是客观的、鼓励性的评价或必要的指引。

教师在鼓励学生时,语言应丰富多样,具有针对性,同时激励性评价的语言还要具有启发性,要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开阔他们的视野。

五、总结

通过几个月的研究,初步形成了综上所述的初中化学“导学式”课堂提问的策略,在近期教学中也逐渐利用这些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增强,注意力更加集中,回答问题时条理性更强,思维得到发散,视野得到开阔,能力得到提高,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乐趣和知识,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初中化学教师年度考核表个人总结 篇4

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紧扣重点、难点,考虑教法,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精心上好每一节课。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练习都采取分层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课堂、作业中有所收获,因此所教班级学生的优秀率是平行班中最高的,但是对于后进生没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低分率也在平行班中最高,还需在一开始教学时就紧抓住后进生,不让他们从一开始就掉队。“三人行,必有我师。”本学期每周都在备课组内听两节课,并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虚心学习他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育手段。

在学习科研方面,积极参加学校课题研究,认真学习各种理论书籍,本学期学习了《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与内容》以及《化学教学研究》,做好相应的读书摘抄,并从工作室的读书交流活动中收获他人读书的精华内容,为自身教学注入新鲜血液,为教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学期有一篇论文在年会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

初中学年度述职报告 篇5

一、勤勉做事,扮演好服务角色

作为学区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我有自己的角色定位,上情下达,下情上晓,在文件堆里,我能理清思路,努力做到一日清,让上满意,让下也满意。我明白,教育是服务,管理更是服务,必须要倾听教师的呼声,捕捉教师的意愿,教师的笑容是给我最大的肯定。

二、教学科研工作,佳音频传

(一)各层面教研活动丰富多彩

1.片区各科专题研讨活动16次。

2.市级教学研讨会活动5次。其中,初中科学为学区联片教研活动升格为市级。

(二)教师获奖情况136人次

1.年市教育教学案例评选,31人获奖,镇中谢晓明、三小林秀海荣获一等奖。

2.市20xx年教师教育论文评比,71人获奖,桂峰乡学校张冬梅,鹿木乡学校赵真伟,金川乡学校黄灵芝,永安乡学校朱启跑,林溪乡学校王雷,镇小林建兴,林溪乡学校谢欢欢等7人荣获一等奖,获奖率超过市平均值。

3. 6人获得市第十一届中小学教坛新秀称号,分别是镇小项爱平【小学语文】、芳庄乡学校王忠林【小学思品】、桂峰乡学校蔡笑荷【初中语文】、镇中周亮燕【初中英语】、镇中胡素娜

【初中科学】、镇中杨成光【初中体育】。

4.镇小金绍书被评为年市优秀教研组长, 被评为年市优秀教研组长。

5. 等9人在年市初中教师命题竞赛中分获二、三等奖。

6. 、镇中彭春茹在年市初中社会・思品教学设计及其课件制作评比分获一、二、三等奖。

7. 市20xx年优质课评比共有4人获奖,其中镇小傅爱兰老师荣获一等奖。

8.4人在分别在年市中小学美术人物速写比赛,市20xx年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比,20xx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评比,20xx年市初中社会・思品说课评比中获奖。

9. 市年度优秀课题成果获奖4项,20xx年教师小课题、教科规划课题、教学研究课题立项11项。

(三)学生获奖情况20人(班)次

1. 年市小学生英文书写比赛,镇小五(2)班、五(3)获奖。

2. 市首届《玉海》杂志杯校园文学大奖赛8人获奖,其中林溪乡学校陈晓东荣获一等奖。

3. 第十届初中生实验操作比赛,4名学生获奖。

初中化学年度的述职报告 篇6

2013年度,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与我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观音初中在校本研修方面依据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校本研修工作有关文件精神,遵循“以校为本、突出特色,聚焦课堂、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的校本研修理念,以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为突破口,以常规管理为抓手,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目标,积极开展了校本研修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规范管理,建立有效保障机制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营造校本研修氛围

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认真组织教师利用校本研修活动学习有关校本研修的文件,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校本研修是教学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提升自身素质的需要。通过学习,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激发了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修的热情,广大教师全员参加培训,形成了良好的研修氛围。

(二)领导重视,强化校本研修管理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校本研修工作的前提。为此,学校成立了校本研修领导小组,由校长赵希文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唐必德任副组长,教导主任、教研室主任、年级组长及教研组长任成员,并由教研室具体负责校本研修工作。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校本研修工作,并把这一工作纳入校长任期工作目标,列入校长每学期的工作日程。我校有序的开展各项研修活动,学校制订了校本研修的考核管理制度。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购置了大量的有关新课改的光盘与书籍,每人配发了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课标解读》、《教学指导》、《教学案例》等文本材料,部分教师(青蓝工程的徒弟教师)配发了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课例的视频光盘,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观看,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先后出台了《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方案》、《课改实施方案》、《新课标(2011版)校本培训方案》、《观音初中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实施细则》、《观音初中教师教研常规考核细则》、《观音初中校本培训考核办法及奖惩制度》、《观音初级中学听课、评课及公开课 制度》、《观音初中教研工作制度》、《观音初中青蓝工程实施方案》、《观音初中青年教师培训方案》、《观音初中教师教研常规考核细则》、《观音初中教师学习交流制度》、《观音初中教研教学评价改革方案》、《观音初中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培养方案》等,以确保校本研训工作能落到实处,各项培训和考核结果与奖惩、教师评优、职称晋升、绩效工资和教师年终考核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的研修活动。

二、制订切实可行的校本研修计划,使研修工作程序化

开学初,根据学校教研室各项工作部署,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校本研修3年规划、校级校本研修计划,各学科、各年级组再依据校级各类计划制定学科、教研组计划。还要求教师制定个人校本研修年度计划。各级各类计划制定时做到有内容、有时间、有负责人,有措施要求等,保证了学校各级教学、教科研活动的有序进行。为了引领我校校本研修工作,县教研室领导先后多次到我校检查督促校本研修工作的落实情况。

三、培训形式多样

坚持“关注教师专业发展,让学生愉悦成长”的办学目标,确定了“以人为本,德教双赢,全面提高”的校本研修理念,扎实开展“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研修活动。以集中培训与远程研修相结合,以分散自学与分组讨论相结合,以全体教师会议与教研组会议培训相结合,以理论研讨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做到了培训形式灵活性,培训方式多样化,并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采取的工作措施

1.建立行政领导蹲点联系制度,全程参与并指导教研活动。

2.注重过程管理,加强教师培训、学习、材料上交、登记和统计等工作。3.个人学习和集中培训相结合,每周例会安排一次全员教师培训,由学校中层以上领导、教研组长以及骨干教师担任培训主讲教师,进行各类培训。

4.加强教研组管理。以教研组为单位切实开展好教研活动。

(1)充分发挥各个教研组的作用,认真开展好“三课”活动。

(2)活动开展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记载、有总结。

(3)蹲点领导全程参与并指导教研组的教研活动。

5.实行组长负责制。教研组和课题研究组组长具体分工,责任到人,切实做好材料收集和上报工作。每月定期召开两次教研会议,以确保课题研究工作落到实处。

6.充分发挥现有骨干教师的作用,认真落实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开展好新教师的培养和“观音初中青蓝工程”相关工作。通过骨干教师的讲座、研究或者示范课等,促进教师共同进步,互相成长。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让一大批中青年教师逐步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以培养校、区、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7.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发挥我校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用好“班班通”,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8.加强活页教案备课检查,确保活页教案的使用全员达标,年终评选优秀活页教案。

9.加强教学反思和总结,每次月考过后任课教师都要写出教学阶段反思。

五、完成的主要工作

1、师德培训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缺乏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无从谈及好的教学质量。我校积极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精神,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为依据,以县教体局师德建设活动为契机,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教育引导,注重内化,扎实有效的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的相关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并以此为辐射点,常抓不懈,使每位教师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课程标准(2011年版)培训工作

顺利完成了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培训工作,做到了人人有课标文本,人人有学习笔记和心得,并落实了检查和考核,经过县教研室的考核,我校教师已全部合格。另外我们还将新课标的学习培训落实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通过“三课”活动检查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执行情况。

通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培训,全体教师进一步转变了教育观念,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驾驭能力。

3、《活页教案》、《听课记录》、《教师研修手册》的使用

自开学以来,我校高度重视《活页教案》的使用工作,通过周例会以及单独辅导的形式对《活页教案》的使用进行了说明和指导,通过培训全校教师已经领悟了《活页教案》的设计意图,尤其是对导学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多数教师都能运用《活页教案》进行备课,教研组长每周也能坚持对备课情况进行检查、签字。教研室对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了两次抽样检查和通报,年终进行了汇总。

《听课记录》因为开学在领取的时候没有领到新版本,现使用的是旧版本的《听课记录》,听课纪录的相关要求在《观音初中教师教研常规考核细则》以及 《观音初级中学听课、评课及公开课制度》中都有明确要求,在年终对教师的听课纪录都进行了检查通报,并纳入了年终考核。

《教师研修手册》人手一本,在开学初就已经下发,学校教研室利用周教师例会以及教研组会议的形式进行了集体培训,年终都上交教研室接受了检查,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考核。

4、“三课”活动

为了探索“观音初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2013年开学初出台了《观音初中“深化课程改革,创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自2010年开始在我校大力开展“六课名师工程”(即新教师的“汇报课”、青年教师和教坛新秀的“展示课”、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观摩课”,教学能手的“示范课”,教研组推荐的“优质课”,学校组织打破常规的“探究课”)。每学年的9月定为“新任教师汇报课月”,由教研组牵头,学校主要领导参与听取新任教师的汇报课,并通过评委打分把教师界定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类,不合格的由教研组长进行重点帮扶,使其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10月和11月是教龄在5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和教坛新秀的“展示课”,这类课要求教师通过抽签定课题顺序--教师说课---教师讲课--集体评课---教师反思五个环节,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落实实验教学,充分渗透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以多样性的学生活动为平台,教师课堂引导和精彩点评为突破,把课堂效率作为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3月份和4月份分别为“观音初中教师优质课、探究课”活动月,由学校教导处、教研 4 室组织,邀请县教研室和我县有知名度的学科教师作为评委参与。这类课我们都要经过教师同课异构---集体研讨二度备课---定稿呈现---专家点评---教师看实录再反思五个环节完成。5月份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观摩课”,教学能手的“示范课”活动月,这类课我们精心组织,要求教师全员参与听评课。通过近三年的探索,已总结出“三段六步”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分为三个教学阶段,和六个基本步骤。

三个教学阶段分别为:自主学习阶段——导学达标阶段——目标形成阶段。六个基本步骤:

(1)、导入新课,出示目标:简洁、有效导入新课,准确出示学习目标(2)、设置提纲,引导自学:教师设计导学案指导学生阅读自学。(3)、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分组讨论解决学生学尚未解决的问题。

(4)、自学反馈,精讲点拨:各小组根据讨论情况由本组代表面向全体学生公开讨论结果,启发学生的思路,教师归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指导方法,补充知识规律,实现整合和升华。

(5)、巧设练习,完成目标:通过基础性训练,检验学生达标情况,弥补缺欠。

(6)、拓展训练,提高能力:设计综合性题目,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每学期由教研室牵头组织开展两轮公开课活动。第一轮:全员赛教,以教研组为单位,全员教师参加。评委对赛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量化打分,评出等级,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二轮:汇报课或者示范课,由学校教研室统一安排。在第一轮赛教的基础上,各教研组推荐2——3名选手分别上汇报课和示范课。

5、教师网上研修工作

校本研修的深度开展,必须依托强有力的专业引领与专家指导,才能富有生命力。2013年,我校全面推进教师远程网络研修,通过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专家资源引领校本研修开展。线上专题培训内容以解决教学问题为主,示范课教学给教师的校本实践提供参考范例,为校本研修的开展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借 5 鉴和支持;基层教师将校本研修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和成果提交到网上,专家进行提取、点评、评优和推荐后,辐射到“面”上,供全体教师相互研讨与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教师对教学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使培训更具实用性、可借鉴性,实现了“培训、研修、引领的一体化”。培训期间,我校充分利用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开展了写一篇优质示范课教学设计、上一节高效课堂示范课、写一份培训反思、设计一节导学案、上交一份教学课件的“五个一”活动,以资源生成带动质量提高,以任务驱动提升学习效率,以校本研修改进教学行为,真正通过线上线下学习研讨、引领实践等多种措施,提升远程培训质量。利用学校网站开辟了“远程网络研修”专栏,将研修中形成的优秀成果及时上传网站。

按照《观音初中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方案》扎实开展了教师网上学习活动,教师网上研修做到了人人注册学习,并按县电教中心安排和要求上传了资源,年终按照《观音初中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实施细则》进行了考核。

6、交互式多媒体操作培训

2011年至今,我校一直在交互式多媒体辅助教学上进行探究。从起初教师的电脑开关机到word办公软件的应用、课件的下载和简单修改、投影机的应用、交互式平台的切换到2011年11月教室电子白板的培训考核等一系列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我校都安排专人为教师进行演示操作培训,还定期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安排信息技术教师、教研组长、学科骨干利用交互式多媒体上观摩课。同时我校还成立“新课标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由赵希文校长任组长,教研室主任童维华任副组长,学科骨干、教研组长为成员。领导包学科组,落实信息技术“青蓝工程”形成“师徒结对”,扎实开展交互式多媒体大练兵活动。

7、课题研究工作

学校对课题实行学校——教研组——教师个人三级网络管理。学校有校级课题和县级课题;教研组结合学校大课题制定组内教研课题;开学初教师根据研修组提出自己的教学课题,结合个人实际制定研修课题。并定期进行课题阶段小结,学期末教师再根据教学课题撰写相应的研究结果以论文形式上报学校进行评比。何全君老师的语文课题《作文评改的有效性研究》、晏辉老师的语文课题《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教学的研究》、数学组邹建民老师的《数学学科学习困惑研究》3项课题已于2013年7月顺利结题。

8、观音初中青蓝工程

该工程是根据我校的实际于2010年提出的一项校本培训计划,自2010年一直延续至今,没有间断过,而且越做越成熟,越做越成功,学校制定了《观音中学青蓝工程实施方案》,今年我们继续认真开展了该工作,确定了新一轮青蓝工程的师傅和徒弟教师名单和帮扶内容。通过青蓝工程的实施,本年度我们抓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发挥了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抓好了中青年教师自身的再提高工作。

青蓝工程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培训:一是起始教师培训(新分配和新任学科教师),二是骨干教师培养(教龄在5年以上10年以内的教师),三是教学名师的培养(省、市、县级骨干、能手、学科带头人和教研组长)。近两年我校通过实施青蓝结对、以老带新、课堂基本功大赛等校本研修活动,培养了以杨艳、潘广东、秦磊、康祥东等为首的一批既肯干又能干的骨干教师,并将他们安排到教学的重要岗位上去挑大梁、压担子。尽力为他们提供展示个人才能的条件与机会。在近两年的县赛教活动中青年教师王芳华获教学能手称号,2013年我校教研室主任童维华被评为镇巴县名师称号。

9、其它常规校本培训工作

本年度结合学校实际,我们还开展了新进教师和转岗教师培训工作以及由三位校长组织进行的校本培训,通过新进教师和转岗教师培训,提高了新进教师的专业能力,初步掌握了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熟悉了教学内容,熟悉了班主任工作,基本适应了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本学期由三位校长组织进行的校本培训有赵希文组织进行的两次《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报告》视频会议以及一次《十八大会议精神学习》专题会议、康晓平组织进行的《教师如何撰写教学论文》以及唐必德组织进行的《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教师如何撰写教学案例》和《教师如何撰写教学反思》等培训工作。

六、存在的问题

(一)一部分教师认识模糊、重视不够

在推进我校本研修中,大部分学校领导和老师重视此项工作,率先垂范,认真组织教师自修反思,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研修,但仍有一部分学校领导没充分认识到校本研修过程中专业引领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草率地将工作布 7 置,结果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学校的资料都是一些流于形式的记录,缺乏开展活动的系统性,缺乏经验总结和理论的提升以及规律的探索,同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校长,对开展校本研修的必要性认识模糊,以教师年龄结构偏大,专家匮乏为借口,对开展校本研修工作敷衍了事,尽管各项活动也开展了,但教师消极应对,只有活动的载体,没有活动的实效。

(二)校本研修真教假研,流于形式

校本研修的重要载体是课堂,因此以听课,评课、案例研究等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扎实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是学校实施校本研修的重要形式,但是从目前我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来看,比较普遍地存在下列情况:

1、交流合作的话题少

教学是实践的艺术,班级授课的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间的合作。校本教研的话题应该集中在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上,而我们观察到的教研现状是:在内容上往往是政策、会议纲要式的“传达”,标准的“灌输式”,领导部署多,教师间互动交流很少,表现出的问题可以概括为:“真教假研”。大部分学校都认真地执行“人均一台戏”,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没有给予解决,导致教研结果一无所获;能教不研,教好份内事,越教越死抠知识;愿教不愿研、越教问题越多,甚至越来越厌教,导致许多老师都上统一模式的公开课,这样只能是机械性的模仿,更别提“同课异构”,会教不会研,视野只有课本、对新教材、新学生越教越不会教,教师只注重自己的发挥,忘却了课堂是学生学习、交流的平台,导致学生是为了配合教师去完成任务。

2、问题解决式的研修少

校本教研必须紧密联系我校的实际情况,从教师的课堂起步,从教学新问题入手,从具体操作策略着眼,从师生主体的生命意义出发,尊重教师与学生个性,课堂与教学的真实情境,边教、边研、边修,而我校校本教研现状,使其真正解决问题的研修寥寥无几,比如有时一节公开课能够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没有几个人,绝大多数都是集体回答教师的问题,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学生被动式学习,教师不敢让学生大胆地去发表自己的思维过程,导致学生的能力越来越差,同时在研讨时大多教师都是敷衍了事,没有主见,没有真正地参与,往往观摩课后既使出现一些问题,也不从如何解决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入手去进行研讨,这也是目 8 前我校教研的真实写照。

3、把握课程目标的研修少

课程目标是我们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不断加深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是教师教研中的重要内容,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教师仅着眼于课堂目标,而忽视课程目标的探索和把握,也就是说教师的都是重结果轻过程,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和执行教学目标、教师们都很少考虑这个问题,更不用提把课程目标作为研修的主题了。

(三)校本研修中难以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科研兴师、科研兴校”是很多学校的办学理念、深入的教研活动,浓郁的研究气氛,对广大教师全面领会新课标精神,正确把握教育科研,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当前我校在开展校本研修中存在一些现象,致使科研中的专业引领作用难以发挥。

1、重动作,轻内容

教育科研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各级教育主要部门都普遍重视,但是我校很多课题只是为了评优、评先、晋级,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而且科研选题“跟从”别人的多,加以创新的少,立足“校本”、“师本”的更少,立项没有从课堂教育矛盾冲突中选题,没有成功的经验为依托,更别提前期的调研了。

2、重成果,轻过程

教育科研的实施是一个从假设到验证,再到推广,或者是调查研究,经验概括实施推广的过程,它追求的是实践中的探索,注重的是过程中的实效,但是一些我校开展的科研活动,都存在追求形式的多,注重过程的少,主要表现在:①重视“方案”和“报告”的撰写,而忽视实施过程的历练。方案和报告写得详之又详,尽善尽美,而具体操作过程避重就轻,蜻蜓点水应付检查验收;②重视开题及结题时的“轰动效应”,而无视实施过程的“厚积薄发”,大量研究工作往往被搁置一边,过程中的问题被淡化,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被看成是为了结题的准备活动和材料的收集整理。

3、重展示,轻推广

课题研究是校本研修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积淀经验,形成反思,提升理念,形成规律,并加以总结,推广,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但是一些 9 学校急于展示,一些好的课题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和推广,便急于结题,并不惜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精力,进行所谓成果公开展示,论文结集出版,导致教师才摸出点头绪,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始尝试,却不得不因为不合时宜而中断,将摸索到的一些经验甩到一边,投入到所谓的新的研究中去,这样的课题研究,既浪费了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也没给教师带来有价值的收获,可谓得不偿失。

总之,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漫长的任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只能是一边摸索,一边前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发扬开拓进取的精神,及时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为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我们将继续立足校本研修活动,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努力探索出具有观中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

观音初级中学

初中化学年度的述职报告 篇7

化学素养是一个相对抽象和广泛的概念,目前在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含义,但是不同的学者都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界定,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能够正确表示化学的基本概念。概念的学习是化学知识学习中最基础的部分,作为学生要能够明确化学学习中最核心的概念是什么,能够对化学产生总观性的影响;二是,具备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新课程背景下提出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教学不仅向学生传递知识,而且注重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灵活性;三是,了解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所包含的基本研究方法。化学知识的学习绝不仅仅是要学生了解基本的化学知识内涵,进行最基本的化学知识运用,而是要开启学生更加广泛地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掌握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四是,汲取化学中的科学精神和正确的化学观。化学研究和探索中包含着求真务实、勇于探索、怀疑与批判等精神,教师在实验中要逐渐渗透,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化学观是人们对化学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化学观。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研究

(一)引导学生总结学法,构建化学基本概念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化学知识的传递,关注教师传递的知识是否足够的丰富,而不关注学生的学习,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率。在化学学习中,学生的习惯、态度、认识、方法等的教育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在教学中需要逐渐改变关注学习结果,关注教师的教的单一方式,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课堂中记笔记是一种学习方法,教师的引导不是将注意力集中笔记的内容是否完整,是否重现了黑板上的内容,而是关注学生通过记笔记是否明确了自己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否具有个性化,是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帮助。再如,在学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孤立地谈定律,谈结论和习题,还应该结合实验、实例,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生发现过程以及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组织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逐渐发展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概念。概念的学习绝不是能够熟练地背诵就是掌握,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琢磨,在更多知识的学习中进行内化,最终提炼出一些核心概念,引领学生把握初中化学的精髓。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知识是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化学教育资源,生活中也包含着问题出现的情境,生活也是学生进行知识运用的重要基地。但是,目前初中化学课堂大多数封闭的课堂,教师化学知识的讲解时按照教材的案例和分析,学生的学习依靠的是机械的记忆和模仿,学生知识的巩固主要通过习题的练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主动探索。例如,在氧气助燃性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知识的学习已经知识氧气更集中,可燃材料接触面越大,燃烧越旺,但是一个学生集合生活经验提出的一个问题使同伴陷入了思考,为什么蜡烛的火焰很容易熄灭,学生经过思考找到了影响燃烧的另一个因素着火点。再如,在溶质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结合人们常反应的全自动洗衣机冲洗不干净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是少量清水多次漂洗的干净还是大量清水一次漂洗的干净,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想要用新学到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用新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知识探索和创新的动力,也是学生不断进行新尝试的动力,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下,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全自动洗衣机的工作原理,并了解不同时间和方式的洗衣存在哪些差异。促进知识的运用的灵活性。

(三)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知识形象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实验,在实验中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观察,感受化学魅力,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配有必要的化学实验,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要么是用演示实验代替操作实验,要么是用不进行实验观看教材的结果。例如,在燃烧的条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给学生传递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而是安排了两组学生进行实验,一组是将白磷直接放在热水中,观看白磷是否燃烧,另一种是将白磷放在事先准备好的金属铜片上,观察白磷是否燃烧,引导学生发现白磷燃烧的条件,通过实验对比,学生能够明确然后不仅需要氧气而且需要着火点。同时,化学实验也不只局限课堂和实验室中,而且要引导在生活中创作条件进行各种不同的实验。例如,在Ca CO3的各种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鸡蛋壳来进行实验,在二氧化碳的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食用醋和小苏打来制备氧气并了解其中的性质。这样的学习更加直观,将知识形成的过程形象化,将知识学习的过程详细化,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知识发展能力,使知识的学习充满乐趣和趣味,也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和灵活。

综上所述,化学素养包括化学概念、化学知识、化学研究方法和化学科学精神等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学法,构建化学基本概念;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提高能力。

摘要:化学素养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新时代背景下新课程对化学教学提出的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素质要求,以突破单一的知识性人才,实现多元发展。本文在分析化学素养内涵构成的基础上,探究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素养,学生主体,自主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克现.初中化学学习中,科学素养的获得途径浅析——基于后现代知识观的视角[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9:166-168.

[2]杨秀杰.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4:204.

[3]贾友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分析[J].今日科苑,2008,22:236.

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的衔接 篇8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二、初、高中教材中知識的承继和衔接

(1)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②同素异形体。③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④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级教材的第三章就已经开始出现,在讲解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让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2)高一年级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进行加深、完善:氧化一一还原反应。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地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年级时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3)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等内容。高一年级时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①反应原理;②反应装置;③收集方法;④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高、初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识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要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做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的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级的教学工作,教师应:

(1)通览教材、大纲。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复习内容及订出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3)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应该从高一开始。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年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年级时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另外,就是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这也是学好化学的重要问题。最后想说的是:“兴趣”和信心是学好化学的最好的老师。这里说的“兴趣”没有将来去研究化学、做化学家的意思,而主要指的是不反感,不要当做负担。“伟大的动力产生于伟大的理想”。只要学生明白学习化学的重要,他就会有无穷的力量,并逐步对化学感到兴趣。有了一定的兴趣,随之信心就会增强,也就不会因为某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而泄气,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学生的信心就会不断地增强,学生也就会越来越认识到“兴趣”和信心是你学习中最好的老师。

初中化学教师工作述职 篇9

1、认真钻研教材,中考考试说明,对教材,考试说明中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但效果不是很好,学生完成一个任务的学习花的时间较多致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无法完成。

(二)、搞好培优转差工作

对于部分偏科的学生引导他们不断强化,突破重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提升兴趣。我还和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把握偏科学生学习情况,为他们出谋划策,排解困难,并利用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开开“小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考入重点高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尊重他们的人格,以表扬为主,和他们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以达到喜欢老师并喜欢学习你所代课程,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抓好复习备考工作

1、赶好进度。3月底前上完全部课程,进入总复习。

2、重视“双基”知识的复习,深挖其内涵和外延。。努力提高复习效率。高效的复习应该是激活学生已存储的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展、拔高,鼓励学生勇于去尝试,去探索未曾触及的知识内容。

3、重视解题过程的分析,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程序和思维模式特点,对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使之形成能力结构。

4、养成认真审题、主动思考、自我“解惑”、准确表达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5、重视相关学科的知识、解题方法在本学科中的联系与应用。

6、加强实验这一薄弱环节的复习,提高解决综合实验题的能力。

7、做好各复习阶段的时间分配

(四)、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研究 结题报告 篇10

结 题 报 告

课题组: 化学组 负责人: 付金秀

2011年6月22日

优质教学的学习方式的研究

齐鲁中学课题组

主持人 付金秀.一、课题的提出

1、课程改革已取得明显成效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课程目标、课程理念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接受,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开始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教学氛围,成效比较明显。但是,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效果仍然有限,如何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引导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和发展,仍是一个沉重的问题,亟待在研究和实践中逐步加以解决。

2、教师的科研意识不断增加

多年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育要持续发展,一定要走科研兴教之路。为此我们相继开展了单元达标教学等教改实验,同时积极借鉴洋思中学、杜郎䘭中学等先进单位的成功经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师的科研意识与研究热情普遍增强,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得到了优化,为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我们和发达地区相比,与上级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距离,希望通过“优质教学的学习方式的研究”这项课题研究,进一步强化教育科研工作,逐步创建既符合新教育理论又有禹城特色的优质教学理论与实践新体系。

3、时代在呼唤优质教学

面对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现实追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教学中仍存在着的高耗低效等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和课堂教学效率亟待提高。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探索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在思考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主要研究阶段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社会性活动为媒介的学习,合作学习必须构建良好的社会性活动。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有其特定的社会组织形式。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创立及其规则、关系和角色定位是合作学习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合作学习通过思维的相互激发和共鸣而求发展,我们要研究通过小组活动,有效地利用思维的互动,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合作学习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主体性、社会性素质。我们通过研究,用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形式,获得最佳的学习成果,探索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合理的合作学习模式。

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1阶段:(2008.11—2009.8)

确定课题组主要成员:

组长:付金秀

组员:郭丽

王晓霞

李文燕

陈秀芹 毕吉田

李丽梅

召开开题会,讨论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合作学习理论,发放《初中化学合作学习调查表》,对调查情况分析、讨论,攥写调查报告。

第2阶段:(2009.8—2010.7)

全面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确定参与研究班级,分实验班和非实验对照班进行。通过对照、比较,以各种形式评价合作学习成果。

第3阶段:(2010.8—2011.7)

在各个班级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纵比效果。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汇报总结,课题负责人撰写结题报告。

三、课题研究方法及措施

本课题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六种:1.文献法;2.问卷调查法;3.观察法;4.访谈法;5.行动研究法;6.对比法。

在近三年的课题研究实施中,课题组坚持“科学、求实、创新”的研究思想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调查研究,探求组织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

为了有目的地了解学生合作学习的状况,我们设计了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为研究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提供参考依据。我们共发出问卷412份,收回410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进行合作学习这种人人参与,人人主动的学习方式学生一定感兴趣,开展合作学习有一定的学生基础;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小组人数应在4-5人为宜;开展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的组合相当重要,宜根据合作学习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我们在合作学习的小组建立上力求多元化,如兴趣小组,讨论小组。在确定成员时,考虑人员的性别、成绩、性格等因素。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井然有序,一般确定小组长、读题员、记录员、报告人、纪检员等角色,实现小组成员间的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学生活动时,教师通常主动参与,成为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导演”。

(二)统一思想,强化合作学习研究意识,提高合作学习认识,提升研究能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他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只有正确掌握合作学习理论,才能更好地开展研究。为了使合作学习理念真正深入到教师的心灵,成为教师教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我课题组根据研究计划,注重加强动态管理,坚持集中学习和自由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充分认识到,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个人的认识可能是片面的,但集体的共识可能是正确的。在集中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研究探讨,统一思想;同时注意将学习和探讨与学校的相关教学教研活动相联系,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开展学习研究。在这些活动中,老师们紧紧围绕合作学习研究,畅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践收获。在交流中,既有理论学习的收获,又有教学成功的感悟;既有教学困惑的倾诉,有教学失误的剖析。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禹城市教科所印发的相关材料及网站上收集的有关合作学习资料,通过理论学习,组内成员进一步拓宽了认知视野,提升了理论水平,明确了研究目标。

(三)加强课题管理,确保研究有序推进。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运转和有序推进,我课题组定期召开碰头会,研究探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下一阶段的研究目标。课题组经常听取有关专家的指导意见,不断调整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完善课题研究资料的归类和整理。

(四)立足课堂阵地,扎实开展研究。

课堂作为磨练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理应是实施课题研究的主阵地。为了交

流课题研究经验,展示课题实验成果,并以此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我们坚持“以课堂为课题研究基地”的理念,要求组内教师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新模式。课堂上,教师既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知识的建构过程。同时我们还将合作学习的理念延伸至课外,如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很好地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教师自评、学生及家长等多元评价手段来检测研究成效,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例如,郭丽 老师的“质量守恒定律”一课,进入课题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分工—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记录—实验报告—讨论、交流,最后汇报实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再如,王晓霞 老师“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要求学生通过自带实验用品,以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在课堂上完成一系列实验,探究碳酸钙的性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和家长的访谈结果也支持我们的研究,为我们的研究成效提供佐证。

四、课题研究经验及成果

(一)初中化学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1.合作学习教学设计

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既要遵循教学设计的一般要求,又要按照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理,发挥出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因此,教学设计从分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科特点以及学生认知、情感和技能等方面入手,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征与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能力水平之间的差异,然后制定教学目标(包括学术性目标和合作技能目标)和教学结构与策略。

2.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与模式

第一部分:启动引导。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前面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根据不同课型,采用适当的方法,进入新课主题。教师要积极创设一种问题情境,问题具有发散性、开放性、层次性等特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心向后,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不但包括认知目标,也包括合作技能目标),使学生形成一种目标意识。

第二部分:精讲与自学。本阶段可采用集体教学或自主学习的形式。一般比

较易理解的学习内容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对学习内容较抽象或是有一定难度的内容,通常采用教师精讲点拨,师生互动共同明确难点和关键之处,为课的后半部分合作活动打好基础,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师生、生生的合作学习。此部分也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省去,直接进入下一部分。

第三部分:小组互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活动是合作学习的重头戏,也是其有别于其他教学情境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各种合作学习策略,融合作学习要素于合作活动之中,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相互作用。在小组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要使学生明确合作活动的目的、方向和要求,在过程中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合作技能的 教授与指导。教师必须对各小组活动进行观察和介入,参与到学生活动之中,和学生形成交流互动,引导学生组织起有效的合作,纠正偏离合作学习任务的行为,对合作困难的小组成员提供技术、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

第四部分:交流展示。各组根据讨论的情况,由组员汇报本组学习和研究情况。汇报的形式可以是回答老师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呈现自己的探究方案、进行检测等。教师要认真地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反馈评价作准备。

第五部分:评价总结。教师通过对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的观察,结合其他教师和同学对其学习情况的评价,结合设计练习进行学习情况检测,对各组的认知、学习态度和合作技能进行评价,及时矫正学生在学习和交往过程中存在暴露出来的问题,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和合作技能的提高,必要时进入新一轮循环。合作学习流程的五个部分不是凝固机械的,往往随教学内容、学习环境而有所变化,各部分间形成新的组合,但基本要素是不变的。

3.合作学习小组建设

(1)小组规模的确定。通常规模较小的小组,由于组员共有的知识范围较小,其效力也较小;而规模较大,效力也较大。但如果小组太大,又会产生诸如个人在讨论中更易受到压抑,喜欢说话的组员可能独占小组活动时间等新的制约因素。考虑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和便于操作,我们基本上采用4—5人小组。

(2)小组成员的构成。与传统教学的学习小组按能力、兴趣或学业成绩同质分组不同,合作学习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在组内,组员尽可能在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方面有所差异,而各组之

间尽可能均衡考虑。

(3)小组内角色分配。小组安排组织者、记录员、检查员和报告员等基本角色,每个组员承担各自的责任,角色每1一2周轮换一次,使每位同学都能在不同的角色中得到锻炼。

(4)小组的时空结构。为变革传统课堂结构不利于教学信息的全方位流通,学生参与度不高,消极性静态听讲的特征,合作学习将合作性人际交往结构引入课堂,建立一个立体、多边、全通道的课堂交往结构,常用的做法是将传统课堂中多采用秧田型座位布置变为会晤型(前后桌成小组,前排学生只要转过身子就可与后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U字型、马蹄型、内外圈型等座位安排,根据教学实际进行选用和相互搭配运用。

(5)小组长培养。由于小组长在小组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加工、处理可资参考信息的能力,承担小组内必须的多种功能,通过小组活动的理由等做法来帮助组员理解小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能够紧密围绕主题,防止小组仓促得出不可靠结论。对小组长进行培养,充分发挥其在课堂中的骨干、桥梁作用,既是组建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小组技能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小组长不是固定的,可根据需要轮换担任。小组长的领导也不是大包大揽的统管一切小组事务,而是在个人角色定位的基础上由小组长来做引导、促进和协调工作。这又是合作学习与传统的学习小组显著区别之一,体现更为民主的倾向。

对小组长进行训练和培养应根据小组领导职责与合作技能来进行。

组长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维持组内秩序,促使小组紧扣学习任务轮流有序地发言,使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澄清问题,提示问题,引导发言;接纳组员的意见和建议;对讨论的内容、过程进行记录整理;征求各成员的意见,要求各成员贡献自己的观点;提示要点,使小组活动顺利进展;从组内找到问题答案,鼓励组员积极参与,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资源;整合小组讨论的有关意见观点或建议并督促小组达成一致性意见;公正务实,在小组建设性争论中保持中立并促进和推动小组活动的积极有效进行;要说“我们的”而非“我的”,与小组共享奖励和荣誉。

组长应具备的交流能力:

作为积极的沟通者,将观点清晰简洁地进行整理;沟通对小组任务的理解和领会;娴熟地协调组员提出的信息与观点;及时地作解释和反应;表达小组的关注;尊重他人的发言;与小组共享奖励和荣誉。

在尝试合作学习之初,学生缺乏系统的合作技能和小组技能的训练,组内成员人际交往技能水平差距也较大,再加上小组领导技能是要求较高的综合性能力,因此,合作学习刚开始时小组长一般可选那些合作技能较好,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高威信的学生担任。此外,还要对小组长进行集中培训,使他们逐步掌握领导小组的基本技能。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小组活动进展日趋顺利,可让其他组员担任组长,并让原小组长充当“小先生”,辅导和协助新组长管理好本小组的活动。

小组长的培养通过集中辅导、分散实践和小组评议的方式进行。即教师先召集各小组长给予讲解和示范辅导,然后组长回各自小组操练,再由小组对组长的领导行为进行评价,教师则通过巡回察看,掌握各组情况并加以指导或提供纠正和帮助。这样,学生就可学会如何组织和协调小组活动。小组成员轮流担任领导职责,共同分享领导角色,有利于组员遵守小组规范,共同协作达成小组目标。

(6)动态编组。为了能使每个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不同特点和生活背景的学生,有助于应对类似现实生活,也为了避免形成小团体,又兼顾小组的相对稳定,小组每6一8周进行一次重新组合。

4.合作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合作技能内容繁多,我们选取一些最常用诸如“表达感谢—对感谢的应答”、“求助—提供帮助”等基本内容,由教师示范,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课后进行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师在学生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时应作巡回观察,及时地为学习小组演示合作技能或给予纠正和指导,促使合作学习顺利进行,逐步使学生达到合作技能自动化水平。

5.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与之相应的学习策略,不同的学习策略是为了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合作学习策略种类繁多,针对初中化学教学实际,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策略并综合运用。

指导型策略:指导型策略,强调在运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常

用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尤其适用于学生刚刚开始进行合作学习。

过程型策略:过程型策略强调的重心在于小组过程和技能的发展,适用于化学课的各类课型。通过小组进行活动、讨论,成员们被指定扮演特定的角色,培养合作技能,形成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明确个人责任、共同促进小组进步。

探究型策略:探究型策略侧重的是在解决较为复杂问题过程中培养小组成员的集体探究能力、协作能力、解决问题冲突能力,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合作力量。

6.合作学习的课堂管理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取代了团体规模过大的班级学习,形成了以小组学习为主的同伴合作性交往,带动师生合作的班级结构。因此,合作学习课堂管理有别于其他课堂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建立以小组为基础的积极奖励制度和明确的期望,对学生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管理。教师以一名特殊的班级成员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其管理重心在于监督、促进学生间建立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落实学生个体责任,增进学生间的密切联系与交互作用,协调小组与班级活动的关系。如控制合作活动音量,确保小组学习的有效进行,可运用各种方式来实现。教师可提醒:“请注意!”,或是采用其他信号,并将达到要求程度与小组评价挂钩。

还有关注与表扬。对表现出预期行为的小组给予关注和认可,促使各小组纷纷效仿,从而实现课堂管理目的。小组表扬有助于建立课堂行为规范,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值得称赞,表现出何种行为可以受到奖励。对于合作学习中教师所不期望的行为,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不予关注理睬。若对这些不期望的行为,如擅自离座、交头接耳等予以关注,那么这些不良行为可能会增加,即使教师严厉地批评了擅自离座的学生,其他学生照样还会去模仿这种受到了批评的行为。

7.合作学习的评价

(l)评价内容。合作学习的评价内容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学生合作意识与技能的评价。学生的合作技能评价主要通过对学生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活动行为、合作过程作细致的观察来实施。评价者可以是授课教师、合作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同时,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十分重要。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评价合作交往开展的情况。通过评议肯定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二是学

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态度评价。这方面评价主要是根据访谈来进行。三是学业成绩的评价。这是对达成学术性目标所作的形成性评价。一般地,可以通过设置课堂测试或进行提问等方式来及时获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从而对教学活动作出相应调整和修正,并给予必要的补救措施和辅导。此外,还应特别注意学生间的互评互查和自查环节,这是合作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生同伴间交往的人力资源,使每个学生能够从同伴那里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详细、具体的帮助与指导。

(2)评价方法与策略。采用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以小组评价为主的策略,使小组成员形成“同舟共济”的意识,调动小组成员合作的积极性,以发挥学生合作的主动性,促进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影响

1.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自主性。

兴趣是个体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在化学学习中运用合作学习能满足各类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发展需要,能从 老师尤其是同伴那里得到更多的帮助和启示,能有更多的成功体验,因此,合作学习能有效地提高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改善学习态度。

2.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化学学习体验,增强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化学课的学业成绩,较容易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不断进步。合作学习同伴对相互之间的突出表现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都充分发挥了以激励为主的教育功能,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精神状态大为改观,整个班级焕发出勃勃生机。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集体讨论和协作的意识与能力都有所体现。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了一定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质疑的能力。对老师的设疑和同学的疑问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探究兴趣。有些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查找资料和分析资料,并提出看法。对问题的思考开始呈现出一定的逻辑性,并有一定的深度。学生的协作意识开始慢慢养成。

另外,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有所提高。在课堂上发表见解时,由最初胆怯、语言不连贯,表达能力较差到课堂上敢于大胆发言、逐步可以较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一天天进步着。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合作学习研究对教师的影响

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理论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从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中,分析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教师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近三年来,我课题组全体成员撰写论文多篇,形成案例多则,上研究课多次。课题组老师们先后以研究论文、研究案例、教学设计等为形式,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多篇论文在论文评比中获奖。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课题的内涵,拓展了研究的思路。老师们和课题一起成长,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中,很多已成为校骨干教师。课题组成员的成长,带动了学校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教研活动的稳步推进,使校本教研工作更加繁荣昌盛。“科研型”化学教学骨干教师群体正在茁壮成长,化学教育有特色正在逐步成为发展趋势。

五、问题与思考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虽然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研究时间和水平的限制,仍存在不少缺憾和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本课题是在初三年级逐步推进,全面进行的,由于初三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加上实验教师思想上的顾虑,有时不能完全按照合作学习的要求去实施。这给我们提出两方面的思考:一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搞好教学改革的前提和保证;二是对于处于学习压力特别大,竞争性非常强的毕业班学生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2.合作学习研究是一项工作量非常大、情景复杂的工作,在班额大的情形之下,1一2个实验教师很难顾及全班同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还有待改善。

3.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靠一个学科、几个实验教师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必须各个学科协同,课内课外结合,尤其要从基础抓起,从起始年级抓起。希望通过化学学科

合作学习的研究和探索,对合作学习在学校教学中全面有效地开展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浅议教学中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下一篇:盘古开天辟地优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