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村文化(精选8篇)

乡村文化 篇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标志着当代中国从农耕经济主导的乡村社会向工业经济主导的城市社会转型出现了拐点。说明经过40 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有了质的突破,距离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百年目标越来越近,这是一件令人欢欣鼓舞的大好事。然而,农村的发展却仍然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短板,与城市相比,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最为突出。不仅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城市,还表现在农村的治理水平不足以及农村落后的思想观念与传统精神文化、道德伦理的式微。本文所探讨的农村精神文化困境就属于这类问题。传统文化资源的流失与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极度短缺,以及全社会对乡村文化价值认识的偏差,导致了乡村文化的空心化、虚无感和缺少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能力。农村思想文化精神和道德伦理的缺失让全社会感到不安和忧虑。

解读中央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深刻领会为什么要用“乡村”的概念替代“农村”概念。这就是把乡村看成独立的社会、文化单元,在一个更高更长远的层次上,实现当前乡村的品质发展、融合发展、全面发展,使乡村现代化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个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应合了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昭示了乡村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内涵中,“乡风文明”不是为经济振兴助力的次要方面,而是乡村建设的初心、旗帜和方向。我们应该认真梳理乡村的历程和文化的基本价值,反思乡村文化的基本规律。从乡村的历史、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来探索乡村的未来。

一、当代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机遇

当前乡村文化困境有目共睹。其根源就在于思想观念。不少人以现代化的理论想当然地解释中国五千年农耕文明,认为农耕文明所代表的是落后的生产方式、生活观念,中国要快速实现现代化,必须走城市化之路。城市建设抽走了乡村的劳动力和土地,所以乡村的衰落是必然的,甚至正是城市化、现代化的成果。建设农村、改造农村的目标也是把乡村建设成城市。这样畸形的观念忽略了当前乡村的客观现实,忽略了广大农民的根本诉求,也忽略了民族自身的历史文化。非但没有带动广大乡村,相反给农村带来了破坏,在造成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同时,也造成了农村传统文化、道德伦理的衰落、农民在精神观念上进退失据。面对强势的“现代”,农民不再珍惜祖辈传下来的文化,失去了往日的自信和自尊,不再固守物质和文化家园,亦步亦趋地跟在城镇化列车后面踉跄前行。现实的乡村无法安顿农民的灵魂,进而也无法安放一个有五千年农耕文明传统的中华民族的灵魂。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乡村文化困境。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我们都不能用理论说服人们,乡村必须为城市牺牲,传承了5000 多年的中华文明必须让位给“现代文明”。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消灭了乡村,更没有那一种理论说得清中国的乡村在未来的城市化过程中的命运。从情感上说,拥有6 亿多乡村原住人口、绵延5000 年的乡村文明都衰亡了,拿什么证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进入新世纪后,中央把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化、全面,直至形成具有完整体系和长远意义的乡村振兴战略。总书记曾用一个很“文艺”的词表述了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乡愁”。这个“乡愁”所指称的意义就是,无论怎样的发展,都不能抹杀乡村精神,不能抹杀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既要留住青山绿水,又要传承传统文化。乡村文化复兴的任务,就是让“乡愁”切实落地,让传统文化延续下去、把绿水青山保护下来。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乡村文化的复兴,就要是重新激活乡村的活力,让乡村文化在现代文明体系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以复兴和重建。不是简单地回到从前,更不是推倒重来,再造一个完全不同的乡村,而是在复兴传统的基础上,满足广大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重建新的乡村精神和乡村理想,唤起农民的文化自觉,培育新农村建设的合格人才。这才是乡村文化复兴的要义所在。

二、认识乡村文化的价值 作为一个以农耕开国的民族,中国的乡村文化创造并保存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农耕技术、农业遗产,还形成了一整套价值、情感、知识和趣味文化系统,除了领先世界的精细化、生态化的农耕方式,以及生产出高品质的食物外,更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道法自然”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生命本体的参悟智慧。也正是由于这种追求和谐稳定安详从容的农耕文明土壤,才孕育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海纳百川”等特质的中国文化。在与天、地、人的交流中,中国先民创造了敬天法祖、崇德向善、仁义忠孝、节俭循环的生活智慧,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世界文明进程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不可否认,乡村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和脉。

这些乡村文化传统资源,因自然地理条件、生产劳动方式、民族习俗文化、历史发展机缘等形成了两大特点:一是个性化,二是多样化。样态丰富的乡村文化使我们民族拥有了活力无限、源远流长的强大基因库。

回顾近代历史我们知道,虽然中国屡遭强权侵略,但国家没有灭亡,民族没有灭亡。那是因为在根本上,强大的民族文化基因库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使中国在外来文化的刺激下,依然有先进分子以自身文化信念为支撑,在挫折和屈辱面前没有丧失自信,反而愈挫愈勇,奋发图强。我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来解决问题,同时也在用自古以来形成的中华民族文化底气和元气,获得自强不息的精神源泉。特别是进入21 世纪后,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世界生产体系,也在全球范围内的文明冲突中逐步走向世界中心舞台。对比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我们发现了一条共同的规律,就是无论哪一个发达国家,都没有完全消灭传统文化、乡村文化。现代化不是为了消灭乡村,更不是与自然界对立对抗,而是促进城乡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多元共生、全社会共同享有发展成果的共建共享。这个思想资源,原本就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因此,中国人没有理由不建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当我们对自己的现代化道路达到这个认识程度以后,文化主流话语就发生了重大的转化:即从近代以来要建立一个和西方一模一样的“现代化”,到如今建立对自身文化敬畏和尊重的“文化自信”,意味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价值尤其是乡村文化价值必然回归。

三、从乡村自身着手推动文化复兴

乡村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文化融合?文化的各个层面是怎样的关系?建设怎样的乡村文化? 这些问题根源于对乡村归属与定位的认知。乡村文化建设,首先是乡村本位,让广大农民受益。只有农民受益,才能继续维系乡村的稳定,使乡村得以按照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乡村文化是由农民创造的,又是为农民所用的文化。它的社会功能就是让全社会、特别是农民能分享更多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成果,让每位农民都有足够的获得感,并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凝聚起来。只有农民成为乡村文化的主体,乡村文化才能发挥更广泛的作用,进而滋养全社会。这是乡村文化自信的根基。

(一)尊重乡村、农民的文化需求与文化创造

从现代社会的发展历史看,乡村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源。如果仅仅以城市化的标准来衡量乡村,可能会得出乡村比城市落后的结论,但以文明观点而论,乡村则有另一套价值。因此,复兴乡村文化,最要紧的不是彻底否定,而是发现、维系和恢复原有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与世界观,使之与现代价值相嫁接、相融合,生长出新的价值。所以,以乡村为本,以农民为本,是发展建设乡村文化的根本依托。

只有依托乡村自身、依靠农民自觉行动,才能挽回乡村的衰败,激发农民的自尊和自信,也才能塑造适应现代社会、具有内在动力的乡村文化。当然,乡村文化不能为乡村所独有,但是,乡村文化一定要为生活在乡村的人提供精神滋养,树立为乡村人所认同、所遵从的价值观。进入乡村的任何人,应该对乡村怀有敬畏和尊重之心,在尊重乡村与农民的前提下,在理解农民的前提下进行建设。对于乡村而言,恰恰还要更加尊重乡村的文化,守住乡村的根基,塑造乡村文化的尊严。

(二)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中对乡村治理的设计是三治统一:法治、德治和自治。如何在治理中打通主流文化、本土本地、传统文化之间的通道,让文化发挥沟通、交流和凝聚作用,是当前基层干部、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从乡村的实际出发,必须找到村民无法自己解决、只能依靠政府和村庄共同体才能解决的问题根源,在价值观上进行切实的引导,提出符合实际、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解决措施,捍卫和滋养乡村的文化根基。通过激活乡村自有的文化内涵来动员人民,形成文化的向心力、感召力和无形的约束力。

我国古代经典《礼记? 王制》中曾有这样的论述:“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异其宜”[1],这个意思就是政府治理不要轻易改变本地的风俗和生产生活方式。因为乡村本身是一个传统的熟人社会,在其生存规则中,国家法律是基本底线,日常的行为规范又是以世代相传的不成文的“老规矩”或非正式的“村规民约”为基本制约的。乡村的稳定与和谐,要把以这些非正式规则为基础的,把这些普通村民都乐意共享、与时代相适应的传统文化资源发掘出来,形成德治、法治与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现代治理体系。

(三)保护传统文化基因,传承民族文化

乡村由独特的自然环境、作物植被、生产方式、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生活样相、村落格局、民居建筑、语言器具等构成了乡村的传统文化资源。灿烂的农耕文明支撑了古代中国的繁盛,至今也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源。如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公布的31 项“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名录中,中国有11 项,至今仍在农业生产中被传承和使用着。自2014 年起,住建部、国家文物局、文化部和财政部一共公布了四批4157 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各地也相应公布了多批次地方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这是中国对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最新贡献。除此之外,我国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散落在乡村。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物化载体,也是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

保护乡村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屹立当今世界民族之林的必需。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都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必须以民族文化为根基。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它体现一个文化大国深远的文化眼光和高度的文化自觉,以及致力坚守与传承中华文明传统的意志。世界的多极化、文化的多元化,恰恰是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复兴的契机。而民族文化的根脉就在广大的乡村。在长远来看,乡村文化是保证中国文化具有独立的文化价值并重获世界尊重认同的必需条件;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必须传承保护乡村文化。

四、从城乡优质元素互动促进文化复兴

从历史发展趋势看,现代的工业化、城镇化确实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极大提高。但是,现代文明社会自有现代文明的弊病。据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的研究,即便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以后,也曾经遭遇经济发展的“八次危机”,这些危机都是通过向乡村释放产能、向乡村转移人口、帮助乡村发展来化解的。[2] 可以说,中国的乡村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现代化的压力,也是推进现代化的动力。乡村一次又一次向城市输送土地、粮食、人才和劳动力。没有乡村的支持,就没有今天中国现代化的成就。在当前社会格局中,向农村投入物力、财力,不仅是经济建设的需要,更有超越经济价值之上的意义。不但是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乡村,而是乡村的多重价值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当然,这个引擎不是自然而然地显现的,也依靠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激活乡村文化元素,与城市形成互动。

(一)给乡村温度,促进城乡文化互动融合

当前的乡村文化建设,是一种城乡互动视域下的文化,既区别于城市,也区别于传统乡村。虽然目前我国城镇化的大趋势仍然是农村人口转移市民化,但在实践中,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城乡有差别,而不是有差距。不是城乡对立,而是融合发展、均衡发展和共同发展。城乡文化交融,应该是互相促进、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因此,促进城乡进一步互动,实现城乡优质文化良性互动、相互融合、共建双赢才是正途。

在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块情感的出发地和归属地。这就是“乡愁”和“乡情”。但是,搞建设不是写抒情诗,城市或乡村都不是乌托邦、桃花源,不能过分浪漫化。到今天为止,乡村仍然需要城市文化激发活力,需要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以及大量活泼泼的人才。建设乡村新文化,必须动员社会参与。在顶层设计上,在政策制定上,要让更多农民工、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退休人员在“乡愁”、“乡情”的感召下,满怀报效乡梓的志向,携带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返乡、下乡创业发展或下乡居住。他们是新乡贤,是乡村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到来,将激活乡村的新活力,把乡村文化带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保护自然生态,筑牢生态文明的最后屏障 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方略,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整体命运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对于中国的乡村尤其如此,因为中国乡村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本身就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型模式。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有许多重要经验和规律需要挖掘,需要在现代文明话语中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可惜的是,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对现代化技术的盲目崇拜,使这一套传统几乎被丢光。今天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生态传统,眼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依靠原有的乡村生态优势,借助生态文明战略的东风,直接将它们带入生态文明的阶段。这个优势也被西方学者关注到。如美国生态学家小柯布所提醒的:“直接进入生态文明的发展抉择,带给中国一个千载难逢的伟大机会。这个机会是中国独有的领导世界的机会。”[3] 这个提醒可谓语重心长。

总书记所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是核心观念,具体落实在生态建设实践中,就是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化。这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新课题。乡村生态建设不仅可以从中国传统农业文化资源汲取智慧,也将为解决世界性生态难题提供良方。这不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思路的转换,也是一次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再次确认。“生态宜居”的前景就是在加快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同时,保持乡村的自然生态,让乡村所蕴涵的生态文明价值逐步显示出来。不仅是用乡村旅游的方式吸引都市人观光休闲,而且也将吸引城市人群参与到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即城乡的深度融合。

乡村文化 篇2

1 乡村文化与乡村秩序

由于中国人重视人际关系, 在乡村社会中, 即使村庄中的非家族成员, 一般也会与邻居形成较为良好的人际关系。邻里乡亲、远亲不如近邻等俗语都说明了, 乡情同样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乡村秩序形成的重要纽带。既然亲情与乡情是乡村文化的出发点, 是形成乡村秩序的纽带, 伦理要求就成为乡村文化的主要内容, 也成为乡村社会中规范个人乃至集体行动的基本准则。梁漱溟认为, 中国自古就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伦理对于经济生活、政治结构和政治活动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且, 伦理还具有宗教的作用。因此, 中国古代以伦理组织社会, “中国社会向来强调长幼之序, 此伦理秩序之一原则。”乡村秩序主要依赖乡村文化所确立的伦理关系与原则来确立, 这构成乡村社会的基础秩序。乡村社会中男女老少各色人等, 根据伦理关系确定自己在乡村中的位置与角色, 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位置与角色在乡村社会中具有不同的地位与社会功能。如果乡村中有人逾越了自己位置与角色所规定的行为边界, 就会被认为是越轨行为而受到普遍的鄙视, 也会受到家法的惩治。安分守己、尊老爱幼、孝敬公婆、知恩图报、扶弱济贫等, 都是一个人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救危扶难却不图回报,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被视为应有的品德, 在这里没有理性与算计存在的空间, 有的只是情感。以情感为纽带确定行为规范, 目的在于建立人们之间的信任, 而且也的确在一定范围内建立起人们之间的信任。而信任就为乡村秩序创造了最为重要的文化条件。

新中国建立后, 重建乡村秩序的努力, 无疑是有效的。如果没有乡村文化的重建, 也就不可能有乡村的重建, 也就不可能形成与其匹配的和谐的乡村秩序。

2 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乡村文化变迁

观念形态文化的演变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 其变迁的速度、规模及具体表现形式, 取决于多因素的影响。但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乡村文化变迁, 与以往的变迁相比, 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和情态:

第一, 变迁的规模是“颠覆性的”。改革开放后, 尤其是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 导致了我国乡村文化在规模上的“颠覆性变革”。乡村文化使得农村人口缺乏流动性, 导致城镇化水平过低、农村人口过多;乡镇企业的发展还没有摆脱血缘性的束缚, 这种地缘性和血缘性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是它的分散性和封闭性, 使得农村工业仍处于初级水平, 走的是一种分散化、小规模、数量式扩张的发展模式。这样的结果是, 城镇化水平过低使得农业市场难以有效启动, 限制了农业市场扩大的可能空间;农业人口过多使农业竞争地位低下的状况难以真正扭转;最后限制了农村人口的转移, 使农业内部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而现代化进程目前正在改变着这一局面, 使得传统乡村文化的整体特质、模式和风格, 发生了大规模的变迁, 农民的区域观念、产业观念和自我身份的认定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第二, 变迁的动力是“经济力的强制”。文化变迁原因是复杂的, 科技进步、战争、人口迁徙、自然环境的变化都会对文化变迁产生深刻的影响, 但社会经济的变化则是最主要的原因。经济的发展导致的产业、区域、职业收入和物质生活的差异, 集中地反映在社会生活中, 构成了现代工业产业和农业产业、城市与乡村、市民和农民前所未有的“地位失衡”, 这种“地位失衡”反映到社会精神生活中来就是农民的心理意识失衡, 使得乡村传统的风俗习惯和恪守的古朴的民德以及形成的价值观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第三, 变迁的形式是“肢解”和“整合”。现代化不仅仅是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过程, 同时也是现代意识的形成构建过程。现代化对乡村文化变迁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对乡村既有文化的“肢解”和“整合”上。其“肢解”表现在对乡村沿袭风俗、“民德”和价值观念的实际否定, 这种“肢解”不是整体否定, 而是促使它支离破碎, 与现实发生背离, 进而引起主体的怀疑, 降低其影响力和号召力, 使它逐渐变成只有躯壳而没有血肉的空架子。而“整合”, 则是新与旧的此消彼长, 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整合”的结果是新与旧并存与交融、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第四, 变迁的过程是“冲突”与“和解”。观念形态文化的变迁过程和器物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变迁不同, 其过程更为复杂。现代化过程中乡村文化的变迁, 是“冲突”与“和解”的过程, 这种“冲突”与“和解”是多方面的。工业和农业两种文明的并存过程, 本身就是冲突与和解的过程。这种并存所导致的冲突与和解不是从今天开始的, 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构成一个令政府、专家和普通群众普遍关注的公共问题, 以至于政府要下大力气解决“三农”问题, 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3 乡村文化与乡村秩序的发展方向

在许多社会中, 个人并不是唯一的行动者, 尤其是在中国农村社会, 社会行动单元是多元化的, 而且具有强烈的文化性。文化的重要性在于, 它保护创造力, 让个人独立地发展, 却又发挥凝聚力, 让个人在多元中结合成社会。化解原子化, 文化一方面是提高农民素质, 引导其重新构建生活意义;另一方面是为农村社区的整合提供文化支持。

分析乡村文化的未来走向, 必须分析乡村文化的现状, 特别是分析存在于乡村中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各自实际的影响。在今日中国, 一个人随意选择一个村庄, 进行短时间的表面观察, 即可直接观察到两种强势文化, 分别借助于权力与资本, 进入乡村社会, 这就是政府倡导的主流文化与经济力量所推动的市场文化。如果一个人选择一个村庄进行短时间的但更加深入的观察, 就可以发现, 乡村文化虽然已经瓦解, 但还没有被消灭, 不过已经与市场文化相当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已经被恢复的礼仪和新发明的礼仪, 所具有的更多的是形式, 而不是真实的反映曾经强势的乡村文化的意义。当然, 如果碰巧, 也许这个人所观察的村庄正好建有一座教堂, 于是, 宗教文化就纳入了视野。当然, 如果一个乡村文化的研究者, 到一个村庄, 依赖他在这个村庄建立的人脉, 就能够真正深入地洞察那些局外人难以了解的乡村文化, 当然, 更正确地说, 应该是存在于乡村的亚文化, 比如大姓家族的势力、儿子多的家庭的力量、地下宗教或者邪教、拥有某种乡村公共权力的家庭的优势等等。所以, 今日的乡村文化本身已经成为一个多种文化并存, 相互之间存在冲突因素的复杂的现象。

秩序是人类社会为克服冲突和混乱而力图实现的一种社会状态。不同社会势力之间由于各种原因不断发生矛盾, 冲突与混乱经常伴随人类活动, 对秩序的追求, 实际上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亨廷顿认为, 对政治秩序影响最大的, 是各种社会势力与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而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社会势力的多样化。文化、制度和权威构成任何秩序的基本要素。乡村秩序主要指农村社会结构要素之间平稳有序地互动, 乡村社会处在相对稳定和均衡状态。的目的在于, 通过分析乡村秩序看在一个整体社会变化中乡村文化如何同步变化并影响到自身。

乡村文化 篇3

乡村文化指的是在乡村地域范围内,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生活所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例如民居建筑、交通工具、日常用品、服饰及手工艺品等等,也包括在此地域范围内被广泛传承和认可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甚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等。而旅游是人们向往自然的天性所致,挖掘整合乡村文化,将乡村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领略风光世界,体验文化旅途,这不仅有利于乡村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一、要突出当地乡村文化为特色

乡村旅游以乡村自然资源为载体,但是如果仅仅只是依靠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色来设计开发旅游产品,容易被复制、代替,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资源也不尽相同。利用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再结合悠久的文化传承、挖掘整合各地的历史名人、历史事件,及因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形成的不同的风俗习惯等,打造开发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必定更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以湖南省的芷江县为例,芷江县总结了其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并挖掘了当地的和平文化和民俗文化,设计开发其旅游产品,有针对性地开发了民俗文化旅游线路等,使得芷江旅游有的看、有的听、有的吃、有的玩,也更有意义,从而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文化品牌是一种市场资源,它综合了历史、自然、人文、地域等因素,反映为一种文化心理的认同。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甚至文化竞争力,最终都体现在文化品牌的竞争力上。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环境中,一个地区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固然与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但制胜的关键在于能否根据本地实际塑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长期以来,承德旅游没有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文化产业相当的部分尚处于粗放型开发阶段,景点零散,文化附加值低,缺少关联性和市场号召力,以致来承德游客人数虽多,但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没有真正形成 "食、住、行、游、购、娱"有机结合的产业链条。目前,承德借鉴了云南等地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的先进经验,总结提炼河北民族文化品牌的具体内涵、具体内容、形象特征,设计开发了承德旅游业的三项精品工程,即以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为依托的皇家文化精品;以坝上森林草原为骨干的自然生态旅游精品;以佛教文化和满族风情为主题的民族风情精品,均以民族文化为主线串联,实现以文化为灵魂、以景观为核心,以商业为根本的集约型发展,打造承德旅游的文化品牌,承德旅游业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改观。

三、抢救性保护和继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在新时期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源泉,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抢救性保护和继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建设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是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对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共识。摸清需要保护与传承的物质和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底数,遏制破坏现象蔓延的趋势,突出强调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充分吸纳具有当地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盘活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抢救性保护和继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四、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文化土壤,发展以乡村优秀文化为核心的实景教育和体验教育式旅游

乡村文化建设 篇4

武乡镇副镇长 张磊(2012年4月)

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乡镇文化站建设。文化站的阵地作用和龙头作用发挥得充分和积极,乡村的文化工作就有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和载体。我们对此有较深的体会。

一、镇党委、政府应为文化站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在反复宣传、强调文化站的作用时,首先做出榜样,在小城镇建设规划中,把公共文化设施优先考虑进去。我武乡镇共有21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2万人,镇综合文化站于2010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约300㎡,总投资25万元,现设有多功能室、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器材室,并建有1000㎡的篮球、乒乓球、各类体育器材较齐全的体育设施活动场所。新建文化综合服务站自投入使用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文化站、文化书屋对外免费开放工作,特别是在文化站工作人员缺编的情况下,镇上仍确保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2011年镇上在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5万多元,对文化站进行装修,更新了办公桌椅、档案柜,安装了饮水机、空调、连接了宽带网线、制作了门头标志牌、各种制度牌、免费开放公示牌、活动安全提示牌等,为村、镇文化宣传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实实在在地为“三农”服务,乡镇文化站才有生命活力。以开展文化宣传活动为载体,服务社会、指导基层和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作用,发挥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教育群众、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作用,但目前文化站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综合文化站人员配置不齐,缺编严重。

2、一直以来,综合文化站办公无经费,许多正常活动无法开展,设备损坏无经费维修、维护。

3、活动场所面积不足,只能一室多用,需上级进一步给予资金投入解决。

4、基层工作人员工作量大,但待遇低,职称低,加班无法解决补助。

5、村级文化书屋虽已办起,但由于工作人员报酬无法解决,致使绝大部分村的书屋不能向群众正常开放借阅。

6、建议区文化文物旅游局要经常组织基层文化站人员开会学习,或组织各站人员到有特色的地区观摩学习,交流取经。

四、为进一步提高和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镇综合文化站在群众中的地位,促进社会和谐,我的工作思路是:

1、进一步强化镇综合文化站的工作力度,不断转变作风,拓宽基层文化工作领域。

2、按照上级相关规定,按时免费全部向群从开放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厅、体育活动中心。

3、及时检查各村文化书屋向群众开放工作,确保群众正常借阅。

乡贤文化,助推,美丽乡村 篇5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核心价值观引领,扮靓美丽乡村需要精神文明建设。笔者认为,挖掘乡贤元素,形成地域文化,助推“美丽乡村”和谐发展。

一个地域,一个村庄,从古至今,都有一批乡贤。他们的善行义举帮扶一个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家风家训育子有方,他们的经营理念是引领一个地域发展的“活样板”。挖掘乡贤文化元素,设立宣传展示阵地,将他们取得经验逐步推广,可以为村民心灵注入精神食粮,为地域发展丰润深厚的文化内涵。

挖掘古贤事迹,整理名人史传,建立当今知名乡贤数据库,修复古代遗存风貌,不仅将德祠族规族训族谱、忍让谦恭礼仪家风祖训家训,形成乡贤文化长廊,还可以地域文化建筑为中心,沿古道遗址为契合点,供人观赏。“留住美丽,展示乡贤,记住乡愁”。乡贤是文脉,景观是文象,脉以象生,象凭脉传,美好乡村在储蓄历史底蕴的乡贤文化中凸显起来。

乡贤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作用不可或缺。要利用乡贤文化工作为枢纽,用好“在场” 和“不在场”的乡贤,引导“在场”的乡贤把现代价值观传递给村民;引导“不在场”的乡贤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和支持家乡发展。要让每一位乡贤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弥合社会分歧,化解社会矛盾,使乡贤成为乡民维系情感联络的纽带,让村民有村落的归属感和地方的荣誉感。要利用乡贤文化推进依法治乡,完善现代乡村治理,充分发挥乡贤对于当下农村稳定的重要作用,通过乡贤示范引领,进一步教化乡民、反哺乡里、涵养文明乡风,以更好地让村民行为有法度、价值有引领、操守有规范。

乡村文化记忆优秀征文 篇6

原野中,经过人工栽种的各种庄稼、树木显得有些规整,但也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各自或高或低或有序排列或错落有致的吐着翠,滴着绿,挥洒着内心向往蓝天的豪情。

相比庄稼树木的拿捏,各色草类就任性多了。看看田间地垄,崖头岭旁爬蔓草、荠荠菜、马齿笕、灰菜、马虎眼、婆婆丁、苦菜花......,一些叫上叫不上名字的杂草,各自抢着地盘,仰面迎光,既出头遮盖打架,又相互缠绕共生,杂乱随意,毫无章法,绿色无限的张力尽情在乡村大地上任意铺展。

于农家人来说,对杂草有着一种天然的亲缘情感。从蹒跚学步,甚至膝行匍伏,就与各类草有着不解之缘,没有哪个农家孩子没在家门口或田地的杂草中摔过跟头,亲近过那些植物。年岁再稍大些,就更是与它们牵手相伴。晨曦暮霭中,女孩子会结伴挽着筐子篮子到田野沟边铲捡野菜,那可是喂鸡喂鸭喂兔甚至喂猪的好饲料,甚至采一些家庭成员蒸煮拌着吃一些;男孩子会以杂草为料,牵牛羊放牧。这个以农耕文明的古国,农家人祖祖辈辈就这样和杂草打着交道,多数人一辈子都在和它们相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甚至过世,也是一杯黄土掩埋,一抹杂草伴陪。

于杂草来说,生长的地方,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和生长姿势无关。长在沟崖野地,那是家禽牲畜的草料,长在庄稼田地里,虽也是牲畜饲料,但它和庄稼争养分,那可是犯了“国法”,必须“全民共诛之”,因为那牵扯到庄稼的收成,人类的口粮,必欲除之而后快。

长在庄稼田里那些草不同于野菜之类,占空间少,单独成颗,多数是爬蔓草,时时爬蔓,处处扎根,紧紧钉在地上,想彻底拔除,非常困难。从庄稼幼苗开始,人们就锄耙犁耧,和它们战斗着。到玉米等庄稼再高些,不适宜用工具了,人工拔除也就开场了。那时衡量一个家庭勤劳与否,干草垛是重要标杆之一,谁家如果几天能堆起一个草垛,那会受到全村人挑大拇指赞扬的,因而全村齐上阵,展开了拔草、晒草运动,你家今天起一个草垛,我家明天来个更大的,那个场面火热的不亚于秋初的热浪。

不要以为拔草是个浪漫的事,那些草垛是用汗水甚至血痕堆砌的。记得那时自己六七岁的样子,天蒙蒙亮,父亲就把我们姊妹几个从酣睡中叫醒,拿起麻绳直奔玉米地。此时玉米地被初秋雾气缭绕着,玉米有一人多高了,叶秆湿漉漉的,正是开花挂穗结棒之时,看看地面两陇之间爬蔓草密密层层,长得正盛,也是开花结子之时。开始劳作了,我们时而弯腰,时而半蹲,斜着身子用双手抓着蔓草使劲开拔,不一会,就腰疼腿酸,手更是划得生疼,血痕显现,不得不停一会。看看父亲,一直在劳作,好似不知腰手疼痛。大约一个多小时,汗水露水打湿了每个人的头发,衣襟、头上都沾满了穗花,手都有了划破的血口子,一鼓一鼓的疼痛。草已堆的很多了,也该回家吃早饭了,就用绳子把拔好的草捆起来,背在肩上,歪歪扭扭的负重回家。那时捆草也是个技术活,打不好绳结,半路会拢不住,不得不重捆。

第二天还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腰手疼痛,但还是坚持。第三天四天,顺过劲来了,身体疼痛减少了,手上茧子出来了,但草垛也堆起来了。

上学了,有时学校也组织拔草,苦乐酸甜尽在其中。下午三点多,下了两节课,我们会拿着早准备好的绳子,结伙或独自到玉米地中拔草,还是老样子,手肩累得生疼,汗水湿透衣襟,头顶着玉米穗花,歪歪扭扭的把草背回来,开始称重。当然由于各自年龄和干劲不同,所拔草重量自不同。这些草会晒干送给生产队,生产队也会象征性的给些报酬,一百斤干草能赚取两元左右。学校不会发钱给我们,只会发本子铅笔橡皮之类的,但那也是使人眼红的。我的同桌身强力壮的狗子最后能发四五个皮面盖着大红圆章“奖”字的本子,我又是羡慕还多少嫉妒呢。

后来随着农具的现代化,田地里的野草手拔肩背的时代已越来越远。自己也远离了乡村,在城里生活,做着教书育人的工作,有时感觉懒散了许多。而草在城里也成了稀罕之物,娇贵的不得了,三天一浇水,五天一打药,一不小心伺候,就会枯黄,已不像草的样子。

怀念童年时代的草的坚韧,和自己拔草的姿势,那是一场对粮食的争夺战,是一番对庄稼茁壮成长的渴求与保证,更是一种锤炼品格的方式。细细想来,这不正符合当下自己的工作吗?我田地里的“小庄稼们”要茁壮长大,有多少“草”也需要拔除啊。

需再次以倾斜的姿势,弓下腰来。

★ 乡村记忆五年级作文

★ 乡村记忆散文

★ 难忘的乡村记忆小学生作文

★ 乡村记忆锅爷散文

★ 乡村新风貌优秀作文

★ 乡村山路优秀作文

★ 记忆的优秀作文

★ 我的乡村作文

★ 我的青春记忆作文「优秀篇」

乡村文化 篇7

一、生态文化与学校文化

1.生态文化及核心价值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伯罗和克拉克洪对文化做了系统而全面的定义:文化是由外显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得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即历史获得的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他们所蕴含的价值;文化一方面可以看做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这种人类学视角下的文化观,已将人生活的总体纳入人类文化的范畴,并将文化进一步发展到动态的理解中。由此,人类的文化外显的表现形式是物质的、制度的;内隐的表现形式则是精神的,正如钱穆先生所强调的,文化的核心要义是 “精神共业和心性修养”,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

人类的发展历史是在不断了解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基础上的文化演变史,文化的演变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不断调节与适应;反过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不同形式展示了人对自然、人对社会的认知结果,只有物质的文化、精神的文化与制度的文化处于平衡、和谐的发展态势下,人类的文化发展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之路。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发展的发展论和哲学观,是在社会转型时期人类对工业化造就的技术理性下的唯工具、技术观的发展观的一种反思与人类文化救赎。 生态文化就是指人们对文化现状及其发展走向所持的一种态度或价值向往,又可以说是一种体系、一种具有生态价值与意义的文化体系。[1]人类文化在时代的变革下遵循了其内在的发展逻辑与自我建构,但其多维度的表现方式往往使人过分注重其外在的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的反思与建构。工业社会带给了人类充足的物质享受、信息化社会使人们在海量的信息洪流中能足不出户便可知千里之外的事件与动态,也可凭借网络的便利畅所欲言,但在物质极度丰富、信息极度发达的当代社会,人对物质的无节制的追求、网络及媒体宣扬的失衡的价值观使人类的意识形态以及价值关照产生变异,在这种畸形的发展观引领下,人类逐渐失去了对自身精神家园的关照与培育,最终会导致群体精神信仰的缺失。就一个社会而言,物质生活的富裕与精神文化的建设是保持社会健康、平衡发展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生态文化建设便承担了社会特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

生态文化的核心价值强调和谐性、共生性与生命性。按照文化的发展机理,文化内部各部分的变迁并非是同步的,文化中的物质部分与制度部分先于精神部分。虽然在变革的次序上有非同步现象,但如果将文化视为一个生态系统来讲,系统的正常发展还是遵循了“平衡—失衡—新的平衡”的发展模式。 因此,时代的变革会促使人类文化生态系统处于不断流变与整合状态,这种流变与整合状态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动力。也就是说,当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内部处于暂时的失衡状态时, 必须有精神文化发展作为支撑,使蕴含生命意涵的精神文化成为文化发展的最终归宿。由此,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在相互的冲突、协调、适应的过程中最终形成平衡的生态关系模式,达到彼此的和谐共生。

2.学校文化的生态属性

学校文化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建构起来的具有稳定性的、独立品质的一种文化传统,这种独立品质既体现了学校师生在精神层面的基本价值取向,也预示学校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它以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堂文化等方式映射出学校独特的教育与管理理念、学校主体间的关系模式与价值追求;它以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基础,以师生生命发展为动力,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学校文化生态;它是由教育范式、教育理想、学校文化精神、组织规范、活动形态和物质支持系统组成的相互关联的具有层次性、整体性、结构性的网状文化生态系统,发挥着整体周流、互动共生、有机关联的文化生态功能。[2]和自然生态一样,学校文化生态也强调平衡,但这种平衡是一种整体的、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平衡。作为社会文化生态的组成部分,学校文化与周围的文化环境之间在不断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它对周围社会文化环境有极其敏感的感知力,也以特有的标准对周围文化环境进行筛选与适应;作为自为的文化系统, 学校文化内部的各个文化要素也处于不断地生成、发展与变化之中,通过各文化要素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相互支撑,使学校文化在“平衡—失衡—新的平衡”的动态平衡结构中获得活力。

二、基于生态文化视域下的乡村学校文化检视与反思

1.传统乡村文化生态价值伦理失落

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指出:文化各部分并非是同数率的变迁,有些部分的变迁较别的部分快,一般来说,文化中的物质部分首先变迁,其次是文化精神部分,最后是文化中的风俗、习惯。这种文化各部分变迁速度不一致的现象叫做“文化滞后”或者“文化堕距”[3],文化滞后的后果最突出的体现是人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逐与依赖、人的精神的空虚和人情的淡漠、文化生态价值(即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文化体验与感受)和理想信念的缺乏。当乡村开始城镇化、社区化后,人们在经济生活逐步得到改善的同时,人与人间的关系由传统农村的家园认同、融洽的熟人关系渐渐走向半熟人关系,克己复礼、节用爱物的价值规范和道德修养逐渐被人们遗忘。传统道德规范的失守使人们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也变得相当混乱,难以捉摸。“利益驱动成为乡村社会的最主要行为方式,几乎颠覆了传统的文化价值,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在慢慢解体。”[4]乡村文化生态价值伦理在城市化的洪流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乡村文化在坚守与失守间徘徊:一方面,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大批向往回归自然的城市人,朴实的民风使久居城市的人希冀在这里找到暂时的精神慰藉,乡村文化对他们来讲是人类心灵深处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化的描述,乡村文化以其特有的气质吸引着随着城市人的候鸟式的迁徙;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在接触城市文化的过程中,城市文化的外在形式极大地吸引了乡村文化,乡村文化不再安守现状、蠢蠢欲动,企图模仿城市文化,但却在模仿中消解了自身文化因子中最质朴的、带有浓厚乡情色彩的一面。

2.学校文化定位缺乏对教育价值的多重理解

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学校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有不可推卸的历史担当。学校文化的定位受制于社会文化系统的导向与校内教师对教育价值的解读,它或以物的形式或以制度建构的方式或以独特的主体间交流方式映衬人们对教育价值的解读。乡村学校是乡村文化的展示板,它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认同中建构自身独特的文化景观。然而,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乡村学校在教育价值取向方面却陷入了“离农”和“为农”的两难境地。在乡村教育是为城市发展服务还是为农村发展服务的问题上,出现两极化、非此即彼的对立状态。“离农”的价值取向将乡村学校视为农家子弟进入 “城市”的跳板,以城市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模式为样板,一味模仿与复制城市学校的外在文化表现方式, 对自身学校文化失去文化自信,忽视乡村学校自身蕴含的极为浓厚的人文价值,最终造就了一批对生于此、长于此的乡村文化怀有漠视与自卑心理的“文化边缘人”;“为农”的价值取向强调乡村学校教育应立足于乡村经济建设,乡村学校要适应乡村文化环境,对文化资源的流动持保守的态度,固守田园的状态导致乡村学校沦为扫盲机构,学校的育人功能窄化为简单的识字与算术教育,无法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给予学生最基本的人类文化关照与发展意识养成。

3.学校文化资本重“资本形”的建构,缺乏对文化资本内在价值的挖掘

学校文化资本可以定义为教师、学生和校长等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可以产生价值的价值,其资本意蕴表现为文化增值、价值内化和专业提升。[5]根据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学校文化资本是一种资本形式,可以实现价值增值。文化资本是乡村学校发展的文化支点,文化资本以物质文化为依托,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精神文化为载体,借助课程设置和文化活动凸显学校文化的整体价值取向,体现学校文化主体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实现学校文化的辐射功能,促成师生的共同成长。资本不是物,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6],主要特征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文化资本是以客观化形式产生的隐性利润,作用于改造自然的人并带来价值[7],因此,以不同形式展现的学校文化资本追求的是将学校的育人功能最大化,乡村学校在文化资本价值的挖掘过程中依然传承了以“知识获得”为基本价值追求的理念,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尤其注重文化“资本形”的建构———校舍的整修、现代媒体的引入、校长与教师参与各种培训等。外在的文化载体似乎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实然,这些文化资本的“形”并没有在实质上突破文化资本的内在价值的实现,他们只是被动迎合外界文化变迁的产物。校舍与现代媒体、图书馆的配置是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但使用效率低下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在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下,校长只是制度的常规管理者,不是学校文化变革的领导者。在文化活动开发和实施中,教师在“知识就是权力”的暴力价值观影响下,一味迎合“模范学校”的教学模式,复制他人的经验,丧失了对自身文化环境的自觉意识,教师自身文化资本逐渐被玷污和弱化。

三、生态文化视域下的乡村学校文化建构

1.理性整合开发乡村文化,树立文化自觉意识

乡村文化是乡村学校文化发展的根基,乡村学校的文化定位与建设不能脱离其所处的地域范围,每一个乡村都有自己的乡村符号,每一所学校周围都蕴含着丰富的、独一无二的育人资源。尽管乡村文化在城乡一体化的大潮冲击下,文化因子中带有浓厚人文色彩的文化情感日益消磨,朴实的民风习俗受到代表现代潮流的城市文化的侵蚀,但学校作为乡村文化整合和建构的阵地,应该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乡村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对生于此、长于此的乡村文化,学校文化不能完全摆脱它、不能漠视它,应该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对乡村文化进行理性的整合与开发,利用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以乡土文化为依托、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契机,将乡村文化引入课堂、引入校园,引导青少年了解乡村文化中质朴的、有浓厚人文色彩的文化因子,坚守乡村文化中积极的文化精神。能理性地对涌入乡村的代表现代化潮流的城市文化进行选择,摒弃对城市文化的“形”的模仿,汲取城市文化中的积极因子,培植青少年对乡土文化的自觉意识,树立文化自信与发展意识。

2.准确定位乡村学校文化目标,培养合格公民

乡村学校的教育内容城市化的现象已成常态,这种远离乡村文化的教育影响对有机会升入大学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讲是一种可资利用的资源,但又将许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升学的学生培养成了“文化边缘人”。他们远离乡土文化,失去了对乡村文化的认同与亲切感,在城市文化的导向下,他们只感受到现代城市文化的外在的表现方式———物质文化的形,他们向往现代城市的物质享受,但无法体会现代城市的精神文化实质,他们因各种原因无法融入城市生活,回归乡土又不甘于现状,无望地徘徊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甚至因为无法融入城市而采取极端手段获取暂时利益,对自身发展造成不可弥补的错误。乡村学校具有基础性的特点,与城市学校一样,乡村学校首先培养的是社会公民,它的教育使命在于让青少年儿童在学校里习得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这种公民素养的形成需要学校教育通过浓厚的文化氛围去引导,引导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一个人,如果对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没有一种眷恋与热爱,何谈对社会的贡献,何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乡村学校的教育就是要引导青少年以乡村文化为根基,让青少年未来能独立地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实现自己的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并能终生学习。[8]

3.深度挖掘学校文化资本的内在价值,建构健康的文化生态

乡村教育的文化功能 篇8

2011年暑假,我跟随海淀区教育关工委和老教协培训学校前往河北怀来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支教工作。这次的支教区别于以往意义上的支教,主要工作是为乡村教师进行常规性培训和问候。笔者作为一名传播者,将在象牙塔里所见所闻的优秀教育现象和18年的教育经历及其所反映的教育理念与怀来县土木镇的所有教师分享。携手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的优秀老师和老教育工作者协会的各位专家,这次的怀来之旅对我本人是一次个人品质的历练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但与此同时,我不由发现一个严峻的社会现象:即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下文将针对这一问题给出文化心理学分析和课程体系解答。

二、乡村教育现状

1.乡村学生对乡土价值的逃离

虽然“不学习穿草鞋,学习好穿皮鞋”不再是乡村学生接受教育的普遍目的,但我们仍能从蛛丝马迹中找到乡村人对乡村价值的逃离。在怀来不少学校的教室里,“优秀作业角”展览的都是“伟大的梦想”。如图画展主题通常是“心目中的城市面貌”“理想的大房子”等;小作文比赛获奖的题目也经常是“我的梦想是律师…‘我想成为一名医生”等。暂且不说这种千篇一律的作品对创造力的限制,由此我们看出:在与城市现代化被动接轨的过程中,乡村的被动与劣势日益明显。正因为如此,在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乡村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这种局面的直接表现当然是经济发展的边缘化;经济发展的边缘化必然导致文化的边缘化,即乡村文化本身的虚化。

2.乡村教师的知识结构

调查显示,土木镇上教师的知识结构并不理想。在该镇上有十几个学校,但教师只有不到40人,其中只有22.5%的教师接受过本科教育,另有27.5%的教师是大专学历,而高职高专毕业就来教书的教师比例占到一半。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短缺的师资力量就要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除了少量专业教师外,几乎大多数教师每周都有30节课。我在与乡村教师们的互动讲座中发现,他们中有很多人不敢发表个人见解,甚至无法流利地朗读幻灯片上的文字。很难想象,他们在课堂上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

3.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

学校的硬件设施包括很多设备,这里只以图书馆为例。毫不夸张地说,就连土木镇中心小学的图书馆也只有两个书柜的书。随便拿出一本来看,满是灰尘,书名是《封神榜》,再翻开书的首页,看到出版日期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由此可以推测这里的学生会受到怎样的文学熏陶。总之,通过无意中看到的图书馆,可以窥见除教师因素外乡村教育文化缺失的又一原因。庆幸的是,乡村教育资源的配置与教育经费的安排已经是众多乡村教育难题中最受重视的一个问题了。

三、布鲁纳认知文化心理学的启示

1.布鲁纳认知主义心理学观点

布鲁纳兼通心理学与教育学两个领域,其早期认知主义观点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1)任何学科的内核是其结构,而不是具体的技术细节。(2)尽管结构的本质是简单的,但其存在形态却可以是复杂的。因此,在结构(而不是具体知识形态的)意义上,任何学科都可以按照在智育上忠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儿童。(3)要重视开发人的高级思维能力,如顿悟与直觉思维等,它们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得到充分的关注。(4)教育的重心要放在培养学生的学科内驱力上,而不能仅凭刺激与奖励等驱动手段。

2.认知主义学派对乡村教育的负面影响

虽然认知主义学派对乡村教育中出现的一个教师教多个学科的现象给出了理论依据,但是认知主义的教育观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它没有意识到学校仅是教育的多种存在方式之一,往往是就学校研究学校,从而将学校变成了一个孤岛。它脱离文化的发展,抽象地、孤立地考虑教育,将教育化简为学校,再将学校化简为课程,接着将课程化简为个体的信息处理能力,最后将一切化简为教学细节。这也是为什么乡村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课程、教学标准、测试考核等技术细节,而不是其文化功能。

3.布鲁纳历史文化学派的教育观

与“生物一心理”相对应的另一种人类图像是“历史一文化”,这就是后期用来弥补认知主义学派缺点的历史文化学派。代表人物之是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布鲁纳的教育文化观接纳了二者的思想并进行了综合创造。布鲁纳的教育观可以用两句名言来概括:其一,“学校不是孤岛,而是整个文化大陆的组成部分”。其二,教育的功能是“将年轻人导入文化的规范之道”。布鲁纳认为,学校是教育的一条途径,而教育则是文化的一个功能。因此,要认识学校的本质,不能将视野局限于学校内部,而应放眼于学校赖以存在的整个文化体系,将学校看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对学校作出切合实际的定位。在此大框架下,对学校的内部运行机制给出恰当的答案。

4.历史文化学派对乡村教育的启示

因此,教育文化的核心问题应该是: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巨大的文化有机体,教育应当承担何种功能?扮演何种角色?社会应当(以及能够)给教育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将这些问题按同比例缩小到乡村教育范围内,就得到了乡村教育的文化功能:乡村教育在文化层面的作用之一就是恢复那动摇已久的、涉及乡村少年生命存在和生存精神的根基。

四、乡村教育的文化功能何以实现

1.乡村文化的解体

如上文所言,乡村被城市化后导致其文化边缘化的表现之一,是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外来文化对乡村原有文化秩序的冲击。我们已经很难再看到乡村儿童与山野小溪、鸡犬牛羊之间自然活泼的嬉戏交流;很难再听到老人与年长者在田间劳动之余讲述的民间故事。取而代之的是中年人外出打工挣钱,由此赌博、暴力犯罪等事态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总之,当代际之间的乡村文化交流完全让位于对以金钱为中心的拜物教文化的崇拜时,乡村社会的独特性已经或者正在消失并开始沦为城市文明的附庸。

乡村文化的边缘化、乡村自身文化生态的破坏,直接导致乡村少年对自身周遭文化的冷漠,他们生存其中的土壤不足以带给他们生存的自信,从而使他们不再把目光系于乡间,他们与生养他们的乡村自然失去了过去的那份亲近与美好。他们许多人变得看不起乡土,看不起劳动,但他们又无所适从,他们同样不是城市文化意义上的少年,他们因此成了一种在文化精神上无根的存在,成了文化荒漠中的人。这种对本土文化的排斥心理,可从上文中说到的以怀来为例的乡村学生对乡土价值的逃离中找到现实依据。

2.重新厘定乡村教育的课程体系

乡村文化的重建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需要整个社会生存理念以及对现代化想象的转变。按照布鲁纳的观点:教育是文化的一个功能。所以针对乡村文化重建,教育理应担负起这个任务。具体地,可以建立一种全新的课程知识体系。在该体系中,除了承认并尊重现有生存价值理念、尊重乡村对社会富裕的渴求之外,乡村教师不妨在课堂上设计和添加逐步引导、培植乡村文化的活动和方案。通过这样的课程活动发掘、培植、提升目前还存留着或者可能恢复的乡村文化的种子,并予以适当扶植,还可建立机制、鼓励创新,营造新型的乡村本土文化。建立新的课程知识体系对教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这就更需要乡村教师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长、更要在质量上有大幅度提高。

3.隐性文化和本土文化对乡村教育功能的补充

虽然乡村教育需要承担乡村文化虚化后给乡村少年成长留下的精神空白,全方位地抚慰、孕育乡村少年的生命机体,培育他们完整的心性与情感,但是相对于个人完整生命而言,学校教育所能提供的文化滋养与价值教化毕竟是简单的,不足以慰藉个人生命需要的多样性,人的健全发展需要个人周遭的生存空间的整体孕育。所以,隐性文化、本土文化和个人周遭缄默的知识,都是个人成长的重要精神资源,这些都在个人生命发育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资料:

1.刘铁芳《乡村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2.[美国]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交流教师先进事迹下一篇:浅谈企业如何推行安全目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