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精选8篇)

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 篇1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现总结如下:

1.考虑课堂实际,留有师生灵活的课堂操作和活动的空间,强调教学思路上的整体把握,不必过多地追求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细节;应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语言表达的顺序,淡化严谨的逻辑思维模式;顺应学生思维规律,尊重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看法。知识性的东西应随文而出,随机训练,克服教学设计上的程式化。

2.切合生活的实际来整合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教学是借助于一定的情境和对情境问题的争议、讨论而向前推进的问题设计,应当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教学活动的深入,通过旁敲侧击达到触类够——如以乡镇的制造业、漂染厂对经济的影响和环境的破坏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总之,在备课和教学设计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借鉴和更正的地方!不盲从于别人的现成教案,不当教案的“搬运工”,不照抄所谓“特级教师教案”,把彼地、彼时的教学设计一字不漏地抄下,作为自己的教学方案。这种不顾实际的做法显然存在很大的被动性、盲目性,既耗时、费劲,又不利于自己对教学的研究,更不利于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随着教改和新教材实验的深入,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每天都在发展、变化,而个性化、创造性的课堂教学也绝不能用同一种样式来套。最关键就是学生喜欢学,学有所成才是最重要的!简约教学设计过程。

3.存在的问题 备课是教学设计的前提。但是,有时因为时间仓促,有时事务繁多,无暇顾及,所以草草准备,上课过程中发现有一些问题考虑不周,学生的疑问不能及时地得到解答!所以,今后安排好时间,在深入研究好教材、分析学生现状、总结课堂教学得失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内容和《课标》设定教学目标。同时,要研究如何使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提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方法、目标达成度的预测等。

今后努力的目标:力争及格率在80%左右,优秀率在40%左右,抓学生的帮扶政策和平时的练考结合。

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 篇2

一、前言的增设

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别出心裁地在目录前增设了前言。前言的第一句话是:“在本册书中, 我们一起来认识中国的区域。”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 新教材从一开始就体现出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采用的是“我们一起来认识”而不是“你们将要学习的是”,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 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接下来的部分用了非常优美生动的语言对整册内容进行了简单概括,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优美的语句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从而增强对学习本册内容的兴趣。

二、章节设置的变化

1.章节数量的变化。旧版教材共有6个章节, 而新版教材只有5个章节, 而且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的章节号与上册章节是相连的, 体现湘教版八年级整册内容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2.章节内容的变化。从新旧两版 教材的内 容可以看出, 教材的编写思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旧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应该是 总—分的传统 思维方式, 从一般到 具体, 先介绍中国的 产业, 包括上一 册的中国 的人口、气候、资源等等, 先让学生对整个中国的各个方面有个大概的了解, 然后在下册就详细从东部沿海、内陆沿疆、黄河和长江沿岸这四个部分对中国每个行政单位进行了介绍, 内容繁杂, 追求面面俱到, 但是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成又是不可能的。因此, 新版教材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很大的改进, 主要从认识区域的方法着手, 教会学生从位置和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和发展这三个方面来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区域, 不再是简单知识内容的呈现, 而更注重的是学习如何分析区域的方法, 这才是学生适应当今变幻莫测的时代最需要掌握的东西。新版教材把《中国的产业》这一章节放到了上册, 而下册的重心完全放到了区域的学习上, 不管是章节先后的安排, 还是章节内容的选取, 都体现了 “学习对生 活有用的 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三、地理图像的变化

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传递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 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发展成熟的初中生来说, 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地理图像能让他们迅速地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根据初中生这一显著的特点, 无论是旧版教材还是新版教材, 教材编写者都采用了大量的地理图像来凸显教材内容。尽管如此, 与旧版教材相比, 新版教材采用的地理图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突破。

1.新旧教材地理图像数量和密 度的变化。旧 版教材共分为6个章节, 地理图像在每个章节的数量分别是33幅、57幅、16幅、15幅、16幅和1幅, 总共是138幅;而新版教材5个章节的地理图像数量分别是42幅、37幅、46幅、73幅和3幅, 总共是201幅。新教材的图像密度和数量都比以前有所增加, 说明地理图像在地理教材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2.新旧教材地理图像质量的变化。从整体看, 与旧版教材相比, 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色彩更加鲜明、丰富, 图注更加清晰, 图像的线条也比较饱满。旧版教材以彩图为主, 而新教材在彩图的基础上也适当地采用了黑白图像, 比如在教材第12页, 为了突出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地域特色是“南船北马”, 图5-21和图5-22就分别采用了“20世纪40年代江南水运”和“北方传统运输方式”两张黑白图像, 黑白图像的运用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真实的人文景 观, 具有历史 的厚重感 和更强的 说服力。除此之外, 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更具时代感。两版教材中都有对北京的区域介绍, 体现北京最近这些年来高速发展成果的图片更是大量出现在新教材当中, 比如北京的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和鸟巢等。与此同 时, 新教材的图像也体现了地方民族特色, 比如展现京剧、秦腔、锅庄舞等图像的运用。

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 在很多方面存在优势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它毕竟蕴含十年来无数教师无数次课堂实践的经验总结。就如同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 新版教材也肯 定存在着 许多不足, 它是“十年 磨一剑”的成果, 现在又正 返回实践 中去接受 实践的检 验。人的认识是无限的, 总能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去改进和完善, “最好的总是在下一次”, 怀抱着这样的期望, 教育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摘要: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的修订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1年) 为依据, 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更新了大量的素材, 同时也对章节的设计进行了重新梳理。以八年级下册为例, 新教材除了增设了前言, 章节设置及地理图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 篇3

一、课程标准简析

1.“区域地理要素”的呈现体例分析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没有规定必学的区域,但规定了学习的区域要素。这些要素是认识一个区域的基础。“区域地理要素”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部分中有不同的呈现方式。

在世界地理中,要素呈现基于不同尺度的区域分别有大洲、地区和国家。课程标准对不同尺度的区域主要从哪些方面学习作了引导。对大洲的认识更宏观一些,要求的要素比较少。对地区的认识,涉及自然地理特征的要素比较多。对国家的认识则偏重于经济、文化、环境与发展的要素。这种安排主要基于不同尺度区域自身的特点和开展学习活动的可能性。

具体操作上如果只选择一个大洲学习,对该大洲材料的组织必须包括课程标准中“认识大洲”的所有条目;如果选择一个以上大洲学习,材料的组织可以包括所有条目,也可以只包括其中的若干条。但总体上所有条目都必须在大洲的学习中体现。一个地区材料的组织,可在“认识地区”的标准条目中选择适当的要素进行。因为要求至少五个地区,这五个地区可以有不同的要素组合,同样,最终五个地区的学习要能覆盖全部条目。“国家”材料的组织与“大洲”和“地区”相同。

中国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则采用要素性质归类的方式呈现,分为“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和“环境与发展”三个板块。在组织区域材料时,可在这三个板块中选择合适的条目组合,但也要覆盖所有要素。由于受时间和组织材料的限制,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很难像世界地理那样每一区域的学习内容包含或基本包含课程内容标准的各条目。受世界地理“认识区域”教学惯性的影响,一些教师认为: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教学应按地理尺度大小安排教学顺序,每一尺度区域的教学内容应涵盖课程内容标准三个板块的全部要求。

2.对课程标准的整体把握

“认识区域”是学习中国地理知识根本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是地理现象、事件成立的背景及前提,是学生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观的载体和具体内容。本部分规定选学我国部分区域,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及“环境与发展”三个板块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这三个板块的内容是一紧密联系的整体,只有很好地把握其内在关系,并按此思路引导学生进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分析,才能较好地掌握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一般方法。

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形成本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基础,是学习区域地理首先要把握的内容。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在此部分课程内容标准为“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这需要学生在对本区域的地理位置特征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辩证的优劣分析,这是对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要求。地理位置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一个区域的绝对位置是指它的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是指一个区域相对于其它地理事物的位置,主要从海陆位置角度来描述。某一区域地理要素分布特征是分析本区域其它地理环境特征的基础。通过对地理知识空间分布的学习,学生应能建立一定的空间概念,并具有一定的探究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的能力。本部分有四条内容标准,要求学生能够从地形、气候、产业、人口、城市等各方面,认识某区域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习的主要内容。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是显性的,与之对应的空间联系是隐性的,因此,空间联系的观念是在学习空间分布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区域内的自然地理要素不只是在空间上相互联系、在因果关系上有密切联系,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同样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区域联系的内容贯穿在整个认识区域的学习过程中。

地理环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区域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因此,认识区域间和认识区域内部的差异也就成为区域地理的重要研究内容。总体来说,区内主要指标有明显的一致性,区域间有显著的差异性。一个区域内部也是存在差异的,当把某一级区域又划分成更小的区域来讨论它们之间的差异时,这种区域内部的差异也可看作是区域间差异。本部分内容标准的表述为“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由于区域尺度大小不同,所以比较的范围既包括区域内,也包括区域间。不同区域比较的是同一地理要素,地理要素包括自然和人文的各要素。

区域的发展模式与区域的环境条件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科学评价区域发展的地理条件,才能选择合理的开发和发展模式。认识区域发展的关键,是将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到地理区域的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的是一条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协调发展的道路,这种可协调发展表现在两大空间尺度上,一是全球可持续发展,一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可看作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特定区域中的体现。本部分的目标线索:区域环境—区域发展—人们生活。所谓区域环境,实际是指区域内各种地理要素的综合效应。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既包括区域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也包括区域发展对区域环境变化的影响。一个区域的发展主要指该区域内产业结构变化、城市发展、经济文化水平的变化等。区域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对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这种影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是学生认识区域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中国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呈现的要素较多,一些教师不能吃透中国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的整体要求,主要存在两种教学倾向:一是严格按教材来确定学习的区域和区域学习内容;二是对每一选学的区域均按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经济发展的条目进行呈现。endprint

3.对选择区域要求的理解

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目标是学会认识区域并掌握所学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特征,而不是掌握某种区域的划分方法或指标体系,所以课程标准并未规定学习哪些具体的区域。《课标(2011年版)》明确规定:“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此外,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至少要选择九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选)进行教学。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敢大胆取舍教材中选择的区域,唯教材马首是瞻;而一些教师却只选择北京、台湾、香港、澳门和本省级行政区五个区域进行教学。

二、教学建议

1.“案例教学”的思路

世界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目的均为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因此,世界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均应通过案例的方式组织教学,“案例教学”为此部分教学中必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作为“特殊—一般—特殊”的教学模式,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教学中有一定的差异。世界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中地理要素的呈现基于不同尺度的区域,学习了某一尺度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学生就应能以此方法分析同一尺度其它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课程内容标准则是以要素性质归类的方式呈现的——“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教材中呈现的区域都是为实现某一条或某几条内容标准而服务的,学生形成总的中国区域地理分析的方法,需要建构在对多个区域分析的基础之上。有了这样的方法建构,才能更好地分析其它区域综合的地理环境特征。当然,教师在对中国地理“认识区域”每一个区域的学习过程中都应贯彻“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的整体思想与方法。

2.确定选学区域的要素组合

中国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中所列要素是教师组织区域学习材料的基础,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区域把这些要素组合起来。由于“区域地理要素”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部分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在中国地理“认识区域”中,学生很难在一个尺度的区域学习中通过认识“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及“环境与发展”三方面的要素特征而构建出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方法,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分析的方法需在对多个区域分析的基础之上建构,每一区域的学习均为区域某些地理要素的组合,所选区域的组合,要涵盖本单元的所有“标准”,但也要避免出现“用区域逐条解释要素”的现象。

教师在对这部分整体备课时,应依据教材、学情、本地区的地理状况、教师对某一区域地理环境资料占有情况等,确定选择的区域以及在每一区域学习中要呈现的地理要素组合。“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的课程内容标准要求应呈现在每一区域的学习中。其它课程内容标准应分解在各个区域的学习之中,对于学生掌握不佳的课程内容标准可在多个区域的学习中反复出现。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添加或删减选学的区域及其内容。在学生构建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学习方法基础上,建议用此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其所在省级区域单位的地理环境。

表1以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编写的《义务教育学科教学指导(地理)》为例,呈现选学的地理区域内容与课程内容标准的对应关系。▲endprint

3.对选择区域要求的理解

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目标是学会认识区域并掌握所学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特征,而不是掌握某种区域的划分方法或指标体系,所以课程标准并未规定学习哪些具体的区域。《课标(2011年版)》明确规定:“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此外,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至少要选择九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选)进行教学。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敢大胆取舍教材中选择的区域,唯教材马首是瞻;而一些教师却只选择北京、台湾、香港、澳门和本省级行政区五个区域进行教学。

二、教学建议

1.“案例教学”的思路

世界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目的均为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因此,世界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均应通过案例的方式组织教学,“案例教学”为此部分教学中必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作为“特殊—一般—特殊”的教学模式,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教学中有一定的差异。世界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中地理要素的呈现基于不同尺度的区域,学习了某一尺度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学生就应能以此方法分析同一尺度其它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课程内容标准则是以要素性质归类的方式呈现的——“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教材中呈现的区域都是为实现某一条或某几条内容标准而服务的,学生形成总的中国区域地理分析的方法,需要建构在对多个区域分析的基础之上。有了这样的方法建构,才能更好地分析其它区域综合的地理环境特征。当然,教师在对中国地理“认识区域”每一个区域的学习过程中都应贯彻“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的整体思想与方法。

2.确定选学区域的要素组合

中国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中所列要素是教师组织区域学习材料的基础,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区域把这些要素组合起来。由于“区域地理要素”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部分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在中国地理“认识区域”中,学生很难在一个尺度的区域学习中通过认识“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及“环境与发展”三方面的要素特征而构建出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方法,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分析的方法需在对多个区域分析的基础之上建构,每一区域的学习均为区域某些地理要素的组合,所选区域的组合,要涵盖本单元的所有“标准”,但也要避免出现“用区域逐条解释要素”的现象。

教师在对这部分整体备课时,应依据教材、学情、本地区的地理状况、教师对某一区域地理环境资料占有情况等,确定选择的区域以及在每一区域学习中要呈现的地理要素组合。“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的课程内容标准要求应呈现在每一区域的学习中。其它课程内容标准应分解在各个区域的学习之中,对于学生掌握不佳的课程内容标准可在多个区域的学习中反复出现。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添加或删减选学的区域及其内容。在学生构建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学习方法基础上,建议用此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其所在省级区域单位的地理环境。

表1以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编写的《义务教育学科教学指导(地理)》为例,呈现选学的地理区域内容与课程内容标准的对应关系。▲endprint

3.对选择区域要求的理解

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目标是学会认识区域并掌握所学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特征,而不是掌握某种区域的划分方法或指标体系,所以课程标准并未规定学习哪些具体的区域。《课标(2011年版)》明确规定:“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此外,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至少要选择九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选)进行教学。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敢大胆取舍教材中选择的区域,唯教材马首是瞻;而一些教师却只选择北京、台湾、香港、澳门和本省级行政区五个区域进行教学。

二、教学建议

1.“案例教学”的思路

世界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目的均为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因此,世界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均应通过案例的方式组织教学,“案例教学”为此部分教学中必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作为“特殊—一般—特殊”的教学模式,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教学中有一定的差异。世界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中地理要素的呈现基于不同尺度的区域,学习了某一尺度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学生就应能以此方法分析同一尺度其它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课程内容标准则是以要素性质归类的方式呈现的——“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教材中呈现的区域都是为实现某一条或某几条内容标准而服务的,学生形成总的中国区域地理分析的方法,需要建构在对多个区域分析的基础之上。有了这样的方法建构,才能更好地分析其它区域综合的地理环境特征。当然,教师在对中国地理“认识区域”每一个区域的学习过程中都应贯彻“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的整体思想与方法。

2.确定选学区域的要素组合

中国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中所列要素是教师组织区域学习材料的基础,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区域把这些要素组合起来。由于“区域地理要素”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部分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在中国地理“认识区域”中,学生很难在一个尺度的区域学习中通过认识“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及“环境与发展”三方面的要素特征而构建出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方法,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分析的方法需在对多个区域分析的基础之上建构,每一区域的学习均为区域某些地理要素的组合,所选区域的组合,要涵盖本单元的所有“标准”,但也要避免出现“用区域逐条解释要素”的现象。

教师在对这部分整体备课时,应依据教材、学情、本地区的地理状况、教师对某一区域地理环境资料占有情况等,确定选择的区域以及在每一区域学习中要呈现的地理要素组合。“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的课程内容标准要求应呈现在每一区域的学习中。其它课程内容标准应分解在各个区域的学习之中,对于学生掌握不佳的课程内容标准可在多个区域的学习中反复出现。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添加或删减选学的区域及其内容。在学生构建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学习方法基础上,建议用此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其所在省级区域单位的地理环境。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 篇4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1. 我国的地势特征如何?(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2. 这样的地势有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利于夏季风的推进带来了丰沛降水,使大江大河往东流沟通东西交通,产生巨大水能)

3.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4.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5. 在我国复杂多样的五种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中,哪种所占的比例最大呢?(山地)

6. 我国的四大高原以及其各自特点分别是?(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地面崎岖)

7. 我国的四大盆地分别是?(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8. 我国的三大平原从北到南、面积从大到小的排列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

9.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呢?(崩塌,滑坡,泥石流)

第二节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1. 我国冬季南北的气温差异如何呢?(温差大)。原因是?(纬度因素)

2. 我国夏季南北的气温如何呢?(全国普遍高温)

3.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镇)

4. 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我国夏季气温较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10. 我国从北向南分布的5个温度带分别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在青藏高原有一个寒冷的高原气候区,这里气温低的原因是什么呢?(海拔高)

5.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如何呢?(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6. 我国的干湿地区以及对应的植被从东南到西北的分布分别是?(湿润地区-森林,半湿润地区-森林草原,半干旱地区-草原,干旱地区-荒漠)

7.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海陆位置)

8. 受什么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叫做季风区?(夏季风)

9. 冬季风发源于哪里?(西伯利亚,蒙古)。夏季风发源于哪里?(太平洋,印度洋)

10. 冬季风的特点及影响是?(寒冷干燥)。夏季风的特点及影响是?(温暖湿润,高温多雨)

11.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12.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什么呢?(旱涝)。主要原因是什么?(夏季风不稳定)

13.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哪些线相一致呢?(1月0°C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1. 外流河与内流河哪个最终会流入海洋呢?(外流河)

2. 我国大多数河流都属于?(外流河)

3. 外流河主要分布在我国哪里呢?(东部季风区)。内流河呢?(西北非季风区)

4. 外流河的河水主要是由什么补给的呢?(大气降水)。内流河呢?(冰雪融水)

5. 外流湖一般是淡水还是咸水呢?(淡水)。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鄱阳湖)

6. 内流湖一般是淡水还是咸水呢?(咸水)。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我国最大湖泊是?(青海湖)

7. 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8. 黄河发源于哪里,注入哪个海呢?(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9. 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处是?(河口)。中游与下游的分界处是?(孟津)

10.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的黄土高原)

11. 由于下游水流变缓,泥沙沉积,导致黄河下游形成了什么?(地上河)

12.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在于?(中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13. 中国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被称作中国第一大河流,指的是?(长江)

14. 长江发源于哪里,注入哪个海呢?(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

15. 长江的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处是?(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处是?(湖口)

16. 长江主要有哪些价值呢?(灌溉,水能发电,航运)

17. 长江和黄河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一段呢?(上游)。位于长江上游的世界最大水电站是?(三峡水电站)

18. “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指的是?(长江)

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 篇5

1、①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航海家是葡萄牙(国)的麦哲伦;

②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有多大: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3、赤道是指在与南极、北极距离相等的地方画的圆圈。赤道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4、纬线的特征:a 都指示东西方向;

b 形状都是圆(极点除外);

c 长度不相等,其中最长的纬线是赤道;从赤道向两级纬线的长度越来越短。

5、纬度的划分:

①赤道的纬度是0°,赤道以北称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称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②北极的纬度是90°N,南极的纬度是90°S。

③从赤道向两级,纬线的度数逐渐增大(增大、减小)。

6、低纬度范围是0°— 30°;中纬度范围是30°— 60°;高纬度范围是60°— 90°。

7、经线的特征:a 都指示南北方向; b 形状都是半圆; c 长度都相等,

8、经度的划分:

①把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点线,又叫本初子午线线,其经度为0度。

②从0°经线向东的180°称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的180°称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③经度变化规律:由0°经线向东西逐渐增大

9、一个经线圈由2条经线组成,它们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如50°E和130°W、140°W和_______都能组成经线圈。

1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哪个经线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 篇6

备课人:马庆梅、钟红砚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第1课时

总计第02课时

备课时间:2017.08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第一课时

【课标分析】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轮廓特点和位置。

【教学目标】

1.通过说出户口所在地,知道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2.通过阅读中国政区图,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单位,记住它们的名称、位置,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3.通过阅读图文资料,知道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重点:记住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轮廓特点和位置。

难点:记住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轮廓特点和位置。

措施: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可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读图、拼图、填图、并进行分析、归纳识记规律,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直观性教学原则。比较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联想记忆法、形象记忆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课件展示中国行政区划图,教师讲解行政区划的意义。请同学们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让学生说出自己户口所在地所属的三级行政区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同时板书课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

生齐读目标,师强调重难点。

三、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7-9页内容,以及图1-7,完成以下题目。(将要点在课本上勾划并记住)1.三级行政区划

读课本第7页内容,完成以下题目。

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大致上划分为、、三级。国家还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设立__________。(2)中国共有___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包括___个省、___个自治区、___个直辖市和_____、_____两个特别行政区。

昌乐县八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备课人:马庆梅、钟红砚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第1课时

总计第02课时

备课时间:2017.08 2.34个省级行政行政区域单位

阅读第9页“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并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在中国政区图中,按照地理方位找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1)东北三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北部边疆的一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3)西北地区五省区: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黄河中下游六省市:山西省、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北京市、天津市;(5)长江中下游七省市: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西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

(6)南部沿海的七个省区: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海南省;

(7)西南地区五省区: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贵州省。

(二)自学检测反馈

在中国政区图中,按照地理方位找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课件展示,口头回答字母代表的重点省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北京市、湖北省、重庆市、江西省、黑龙江省、山东省。

(三)质疑问难

在刚才的自主学习和检测中,同学们还有哪些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四、合作探究

(一)按要求填出各省区的名称,并交流展示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三级行政区划和各个省区的名称,你能找出位置比较一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争取人人发言,组长做好协调,准备展示。阅读第9页“中国的行政区划”图,完成下列题目:(1)一天中最早迎来日出的省区是;

(2)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跨纬度最广的省区是;(3)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4)山东省的邻省、、、;

(5)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区有、;(6)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最小的省区是。

(7)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最年轻的直辖市是;与三个自治区相邻的省是;(8)陆上邻国最多的省区是;全在热带的省区是;

(9)临海的省区共有个,有陆上邻国的省区共有个;既有陆上邻国又临海的省区有、;(10)邻省最多的省区有、;与我国省区接壤数目最多的国家是。昌乐县八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备课人:马庆梅、钟红砚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第1课时

总计第02课时

备课时间:2017.08 1.(1)采用联想记忆的方法,巧记省区轮廓形状:例如黑龙江省像天鹅,山西省像平行四边形,陕西省像袋鼠,甘肃省像哑铃,青海省像兔子,云南省像火鸡,湖北省像警帽,广东省像大象头,海南省像菠萝,台湾省像香蕉等。

【课堂总结】 昌乐县八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备课人:马庆梅、钟红砚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第1课时

总计第02课时

备课时间:2017.08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中国行政区的划分,以及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同学们谈一下自己的收获与反思。

【达标训练】

要求:(1)合上课本,独立完成检测题目;

(2)同桌互换,结合答案批阅并改错

1.地址“山东省昌乐县红河镇中学”中,最小的行政区划单位是()

A.省 B.县 C.镇 D.中学 2.我国的自治区中,濒临海洋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宁夏自治区

3.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是()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4.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区有()

A.河北、山东 B.辽宁、河北 C.山东、江苏 D.辽宁、山东

5.下列选项中的两个省区,在我国政区图上并不相邻的是()A.山东和山西

B.广东和广西

C.湖北和湖南

D.河南和河北 6.下列省区有热带分布的是()

7.请填写出左图中字母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A

B

C

D

G

J

在上图中找出山东省的四个邻省分别是、、、。

【板书设计】 昌乐县八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备课人:马庆梅、钟红砚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第1课时

总计第02课时

备课时间:2017.08

1.2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三级行政区划

二、34个省级行政单位

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 篇7

从学业水平考试的现状出发,笔者总结出高一地理有关地理规律教学的五个方法。

一、情境导入探究法

所谓情境导入探究法,是指教师在教授地理知识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目标、有意识地构筑各种有效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其独立自主地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有效地进行相关地理规律的教学。

【例1】地带性规律教学

情境导入1:展示世界自然带景观图片。

课前2分钟配乐展示不同的自然景观图,如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非洲)、温带草原带(呼伦贝尔)、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极地冰原带。

情境导入2:分析不同地理环境生长的植物差异形成原因。

先组织学生观看几种生长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植物,如胡杨林、椰子树、雪莲、荷花等,然后请学生说出每种植物生长分布区的气候、地形、土壤等地理环境特点,并尝试分析其自然带形成的原因。然后由教师总结:由于不同地域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构成了自然带。

(过渡)上述差异有何规律可循呢?

情境导入3:从中国的东北黑龙江出发分别向南和向西所经历的自然景观的变化。

探究活动1:领略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探索。

(展示课件) 中国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中国行政区划图。

师:在图上找到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往南行进,你们沿途能见到什么自然地理景观?

生:(第一组代表) 我们组从我国的黑龙江出发,南行依次看到了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师:(鼓励)很好,我们跟随第二组从黑龙江向西旅行,又能见到什么样具有特色的景观呢?

生:(第二组代表)我们组从黑龙江西行,沿途见到了小兴安岭、大兴安岭森林带,呼伦贝尔大草原,塔克拉玛干沙漠,各种景观迥然不同,差别好大!

情境导入4:世界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联系。

探究活动2:先让学生回忆“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对照课本“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学案(学案设计的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空白图和对应的世界自然带分布模式空白图):你发现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分布之间有何联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联系?

投影仪展示学案填写的结果,并得出结论: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大体是相互对应的关系。

情境导入5: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探究活动3: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出亚洲东部从赤道到两极的主要自然带。观察这些自然带的景观图片,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规律的表现形式?哪些地方表现得比较明显?

学生讨论完成,第四组同学代表发言,根据景观图片和世界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说出世界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分析这种景观变化的原因是热量的差异导致的,规律表现为东西方向上呈带状分布,南北方向类型更替。

情境导入6: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探究活动4: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出温带大陆从沿海到内陆地区的主要自然带。观察这些自然带的景观图片,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规律的表现形式?哪些地方表现得比较明显?

(学生讨论完成,略。)

情境导入7:在我国温带水域,水葫芦生长旺盛,既可消耗水体中多余的养分,又可作为饲料和绿肥,发挥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然而,把它们引种到亚热带水域却因生长过于旺盛而引发了生态灾难。请简要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地理原因。

探究活动5:规律总结。

填表完成课本第20页的活动:比较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兴趣盎然,地带性规律在学生脑海里印象深刻,成为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二、地理知识比较法

所谓知识比较法,就是通过运用相关地理知识进行比较, 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从而高效地完成相关地理规律的教学。

【例2】A、B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规律教学

图1是A、B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这类地理统计图常见于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的规律性教学,教学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比较后判断。由于最高温出现在7月,可得出A、B两地均为北半球;“以温定带”可得出A、B两地最冷月———1月的气温都在0~15℃之间,确定A、B两地均属于亚热带气候。通过比较,得出二者在所处的热量带和半球位置这两方面具有共性。“以水定型”可得出A地属于冬雨型,即冬季多雨、夏季干燥,B地属于夏雨型,即夏季多雨,冬季少雨。通过比较,得出A、B两地在降水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其次,分析后概括。经过分析,确定A地是冬雨夏干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B地是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此可对A、B两地的分布范围进行概括:A地大致位于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B地则大致位于北纬20~30°之间的大陆东岸。

教学实践证明,地理比较法于地理规律教学科学、简便和可行,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三、原理归纳演示法

所谓归纳演示法,是指从个别或某类具体的地理事实出发,动态地概括出地理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3】“褶皱山系形成———喜马拉雅”规律的教学

首先,引入情境,发现规律。

材料一: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高峻的山脉,全长2500千米,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位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是一条巨大的山脉,呈弧形,长1200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落基山脉是科迪拉山系北段最为雄伟的山脉,海拔2000至3000米,南北长5000千米。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分布在南美洲的西海岸,从北到南全长9000千米。思考:结合地理图册第2页世界地图及教科书上板块构造示意图,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以上山脉的成因(说清楚板块名称、边界类型)。

材料二:图2中黑线条代表洋脊。洋脊: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巨大海底山脉,又称海岭。思考:观察洋脊的形状及所处位置,试用板块运动原理解释其成因。

材料三:在太平洋 西部分布着 一群弧形岛 屿(见图3、图4、图5),如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硫球群岛、菲律宾群岛,有趣的是在岛弧的东侧平行地分布着一系列海沟,如千岛海沟、日本海沟、菲律宾海沟。思考:岛弧带和海沟形成与板块运动有何联系?

综上,发现以下规律:

(1)大陆板块之间碰撞,形成山脉、高原。

(2)板块张裂地区,形成裂谷、海岭。

(3)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形成山脉、岛弧和海沟。

其次,深入探究,总结规律。

笔者要求学生结合图6、图7思考问题,进行探究:图6地形为褶皱构造,试分析A、B两处受力情况,并画出受力方向,解释背斜谷、向斜山的成因。(为了启发学生思考,笔者引入图7:竹片爆裂画面)

综上,总结规律如下: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

再次,深入思考,迁移认知。

为了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笔者出示了一些思考题,如“在野外,大部分褶皱构造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那么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判断该地区的构造是背斜还是向斜?”等等,使学生较好地实现了知识迁移。

总之,通过动态的模拟演示,学生很容易观察总结出板块之间的运动碰撞形成结构这一规律。

四、“纲要信号”图示法

所谓“纲要信号”图示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围绕一种被称为“纲要信号”图表的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讲授、记忆、复习的规律教学法。“纲要信号”图表是一种提纲挈领地概括主要教学内容的图表,它以简单的符号、关键性的语言注记和简洁的示意图等形式,把教学内容中需要大段记忆的内容概括成简明的“纲要信号”,通过抽象的符号和经过简化了的示意图来揭示地理规律,能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掌握、运用。

【例4】全球热量平衡的规律教学

第二单元大气环境一节中的有关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者间形成的全球的热量平衡规律,如果用文字来叙述、说明,需要大量的篇幅,且阅读费解;而采用“纲要信号”图示法(图8),知识联系清晰,规律自然显现。

五、综合训练深化法

对于地理规律,学生只有经过实战训练才能深刻领会、灵活应用。实战训练要注意逐层推进,一般先进行简单的模仿练习,掌握地理规律;然后进行综合深化训练,灵活运用规律。

【例5】2014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地理卷第9~10题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图9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 曲线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9. 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

A.1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2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1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2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10.12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以上两题考查的是气候类型的灵活运用。在复习气候规律时采用综合训练深化法,能让学生正确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地能够达到连续4个月气温在20℃以上,温度条件适宜;但该地水分盈亏量<0,表示水分条件不足,故B项正确。也可以让学生正确解析第10题:1地位于北纬29.7°,但最高气温在20℃以下,最低气温在0℃以下,说明该地海拔较高,为高原山地气候;2地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气候干燥,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D项正确。

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 篇8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教材也难免会有些许瑕疵。现行高中地理新教材(湘教版)中,就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材必修Ⅰ在13—15页讲述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这里稍显零乱:

(1)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统计资料表明,在黑子活动的高峰年,地球上特异性气候出现的机率明显增多;相反,在黑子活动的低峰年,地球上的气候则相对平稳。 教材中画蛇添足地增加了一个阅读材料,其标题为“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然而,文中却有一半是关于“太阳活动影响农业生产”的知识。从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看,这一点影响完全单设,而不应将其归属到对气候的影响中去。

(2)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距地面约80公里以上,大气已经非常稀薄,阳光中的紫外线和X射线使得空气分子电离形成电离层,无线电通讯的电波就是靠电离层的反射传播的。当太阳活动剧烈,特别是耀斑爆发时,会严重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3)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磁暴是地磁场的强烈扰动,一般发生在太阳耀斑爆发后20-40小时,磁场强度会变化很大,使罗盘磁针摇摆,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到海上航行之船、空中飞行、甚至还会影响到信鸽的飞翔。教材将这二者混为一谈——教材中叙述为“……这些辐射能到达地球,引起大气电离层强烈的电磁扰动——磁暴,影响短波通讯,干扰电子设备,甚至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将磁暴和无线电通讯混淆在一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

(4)在地球的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二、关于地质作用部分知识

教材必修Ⅰ在第36页《地球表面形态》这部分讲述了两方面的知识,其中标题一为“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而实际上,教材中这部分知识讲述的是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也就是分析讲述了两种类型的地质作用,对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在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上进行了比较。此处,标题和内容有文不对题之嫌,因此,笔者建议再版时将此处的标题修改为“地质作用”或“两种类型的地质作用”。

三、人口增长模式

教材必修Ⅱ在4—7页讲述了四种类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在叙述中将模式的类型和特点混淆在一起。一般说来,人口增长可分为四种模式,即原始人口增长模式、传统人口增长模式、过渡模式和现代模式。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即所谓“高—高—极低”;传统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为“高—高—较低”,过渡模式和现代模式的特点分别为“高—低—高”和“低—低—低”。

而现行教材中直接将特点说成了模式,即说成了“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和“低—低—低”模式,笔者建议在再版时可做适当改动。

四、关于农业区位因素之自然条件

任何一个地域的农业生产都要受自然、人文等因素的制约。教材必修Ⅱ在59—62页讲述了“农业的区位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水源等。相对于社会经济因素,其发展变化较小。影响农业生产的人文因素应当包括经济、社会、科技三大因素,与自然因素相比,其发展变化大,因此对农业区位因素的评价和决策更多的是考虑经济、社会、科技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而教材是这样叙述的“农业生产对于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主要体现在热量、光照、地形、土地和水分等方面”。在此,应该将课文中的“热量”和“光照”二者合并为“气候”因素;同时,应将“水分”因素改为“水源”,而不能似是而非地将一些并不等同的概念混为一谈,误导学生。

五、关于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现行教材必修Ⅰ在79-83页关于“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部分,大略讲述了“纬度地带分异”和“经度地带分异”以及“垂直分异规律”。因此,笔者建议再版时可以从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大角度讲述,以框架的结构将这部分知识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易学、易懂、易理解。

教师应该是教材的积极开发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需要,合理、有效地整合和使用教材,而不能死抠教材,刻板地生搬硬套,应该真正做到依托教材而不是依赖教材,从“死教”教科书转向“活用”教科书。

上一篇:中学生心中的英雄作文下一篇:西班牙语专业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