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院景点导游词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白鹿洞书院景点导游词(精选7篇)

白鹿洞书院景点导游词 篇1

大家好!欢迎来到古城长沙的岳麓书院参观游览。

岳麓书院坐落在风景胜地岳麓山清风峡口,在岳麓书院的前门上有一块“千年学府”的匾,是根据唐代大书法家欧阳洵的字镌刻而成的。为什么说岳麓书院是“千年学府”呢?因为岳麓书院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1020_年了,它历经千载,办学不已,所以有“千年学府”的美称。岳麓书院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经世济民的人才,是湖湘学派、宋明理学的发源地。它在历史上几度辉煌,受到皇室重视,成为中国古代一所颇有影响的高等教育机构,与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嵩阳书院及睢阳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从前门走进来,可以看到赫曦台,这是古时候酬神演戏的舞台。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的时候,常常很早就爬起来跑到岳麓山顶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欢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后来张拭就在这里修了一个台,取名“赫曦台”。

大家来看一看这台中屏风上绘着的岳麓书院平面图。岳麓书院占地25000多平方米,沿中轴线由南向北排列着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和御书楼;在中轴线的西边建筑有供读书之用的教书斋和供休息赏玩的园林碑廊;在中轴线的东面建有供学子食宿的半学斋和奉祀古圣先贤的文庙祠堂。

白鹿洞书院景点导游词 篇2

云南省拥有着优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类型多样,动植物种类丰富,有着“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的美称,与越南、缅甸接壤,临近老挝、泰国,在发展旅游业上有着很好的地缘优势,另外还有着国内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上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地许多优质的旅游资源受到翻译水平和其他种种因素的制约,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如今到云南旅游的国外游客仍然是以与其临近的东南亚国家为主,云南旅游资料的英译工作开展得较为缓慢,英译出来的资料影响力有限,在国外传播度并不高, 虽然不乏一些高水平的译者在为云南旅游资源的对外宣传工作而努力,目前云南主要的旅游景点的文字资料都有译者尝试着去翻译,英译的标识和公示语以基本覆盖了云南省内主要的旅游景点和所有的省内5A级景区,然而由于翻译水平的差异还有当地翻译市场缺乏清晰而明确的规范和高级翻译人才的匮乏,以及翻译人才培养体系的落后和不健全等原因,这些旅游文字资料的翻译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旅游资料英译水平难以令人满意,只要仔细阅读这些英译的英文资料,其中大部分资料都能找到翻译得不太恰当和不到位的地方,译者大多不认真的去考虑中西方语言在写作表达上差异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只是对资料进行简单的和生硬直译,却没有仔细的去考虑这样的译法是否为西方国家的读者所接受和理解。有时,甚至对资料不加以认真理解和考证,不管理解对错与否,仅凭字面意思和译者自己的主观理解就草草进行翻译,想要将云南旅游英文翻译工作向前推进,我们还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二、导游词的特点

作为对旅游景点的详细介绍,导游词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语言简练、表述准确清晰。

2.语言生动活泼,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迅速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3.语言具有亲和力,亲和而又随意的语言能够迅速拉近导游与游客间的距离。

4.语言通俗、易懂,因为游客在文化层次和理解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游词要做到让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都能够理解,才能起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三、导游词中的翻译错误

在对云南地区旅游景点的英文导游词进行分析和归类之后,发现其中的翻译错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跨文化方面的错误: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错误主要是指译者忽略中西方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意识形态、语言表达习惯上的差异而产生的翻译错误,这类错误在导游词的翻译中是最常见的。

例:在丽江地区的导游词中,原文:据说,在位于中国南部的“彩云之南”,有着一个好似仙境的地方。

译文:It is said that there is a fairyland beneath the colorful cloud of southern China.

分析:通过分析译文,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译文就是把原文中的每个字按顺序生搬硬套的翻译过来,却忽略了中西方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上所存在的差异,不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应该改译为:

It is said that there is a fairyland at southern part of China — Yunnan province.

例:原文:我们今天旅行的目的地

译文:Our today’s destination

改译 :It is the destination of our trip today.

例:我敢说,丽江是任何一家云南旅行社都会强力推荐的旅游景点

译文:It is safe to say that Lijiang has always been on any itineraries of Yunnan’s travel agency.

改译:I dare to say that Lijiang has always been a strong recommendation of any travel agencies in Yunnan.

例:任何一个在丽江旅游的游客几乎都会游览丽江古城

Any traveler coming to Lijiang is almost always coming to visit the old town.

这句话的语序受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明显,却忽略了汉语与英语在语序上的差异,改译:Most of travelers who travel in Lijiang would choose to visit the old town.

例:“鱼米之乡”被翻译为“ land of fish and rice ”,但地道的翻译应该是“land of milk and honey”

例:请放慢你的脚步

译文:Please slow down your step

这句话应该改译为:Please slow down,就可以了

语用方面的错误

“语用翻译错误是指翻译过程中不恰当地使用译语的表达方式,结果导致误用译语,违反译语语言习惯所造成的翻译错误”。由于译者缺乏对语用学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英文导游词的翻译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语用翻译的错误,导致双方交际受阻,影响译文的整体传播效果,最为常见的语用方面的错误就是用词的不准确和不恰当。

例:大理的特产“乳扇”被翻译为“ milk fan”,这种译法忽略了用词的准确性,用“diary”一词比“milk”要适合和贴切一些,正确的译法是“diary fan ”.

例:在泸沽湖的英文导游词中有这样一句话:“ The lake is like a beautiful pearl shining among the hills of the northwest plateau in Yunnan”,“hill”在英文中指的的小山丘或丘陵, 云南地区处于高原地区,山多为高山所以“mountains”更为贴切。

例如:在云南文山普者黑的英文导游词中的有这样一句话:“ July to August is the best to admire the most beautiful country landscape of Pu zhehei”,这里“观赏”用“admire” 一词翻译不太恰当,“admire ”多为“尊敬、崇敬”之意,使用来形容德高望重的人或长辈,“欣赏或观赏”用 “appreciate”一词翻译更为恰当.

例:“Lets’ march into the garden”,“march”一词多用于表示“行军,游行队伍前进”,用于此处不是很贴切, 应该译为:“Let’s heading towards the garden.”

语法错误:语法错误在导游词的翻译当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主要包括:s时态错误、语态错误、介词搭配错误、名词和动词在数的搭配上的错误。

例:在西双版纳的导游词中“ now,we are back to our hotel ”这句话中就出现了时态上的错误,正确的译法应该是 “ we are backing to our hotel ”

例:“ This is the only place where wild elephants can be seen”这句话中在关系词的选择上出现了错误,当先行词被“the only”修饰时,关系词只能用“ that”,而不能用 “where”

例:“大象随音乐起舞”被翻译成了“ dance to the music”,应该翻译为“ dance with music”

例:在抚仙湖的英文导游词中有着言一句话“ Fuxian lake has the shape of inverted gourd,”分析:“以…样的形状”应该“ in the shape of ”.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Fuxian lake in the shape of inverted gourd ”.

四、建议

以上我所列举的几个方面的问题,虽然仅仅是以云南地区旅游景点的介绍词为例,但以上的问题是在国内大部分旅游景点的介绍词中都是普遍存在的,针对上述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导游词的翻译者参考:

1.在翻译外文资料之前,我们要尽量多阅读大量的相对应的外文材料,所要翻译的汉语词尽量在这些英文材料中找到对应,翻译学里有一个“临摹”理论,也就是说翻译就像作画一样,想要画出上乘的作品,必须建立在大量的“临摹”的基础之上,翻译也是一样,如果想要快速而准确的翻出英文导游词,译者必须在进行翻译之前,大量的阅读国外旅游景点的导游词,这样翻译出来的译文才会符合英语国家的表达习惯,为英语国家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2.译者必须具有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精通中西方文化的差别,精通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和习惯上的差异, 精通中西方国家历史,了解中西方人在思维习惯上的差异, 了解中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上所存在的差异,这样才能在翻译的过程中避免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错误。

3.译者必须具备英语语言学的相关知识,避免翻译中出现选词不当的错误。

4.译者必须具备扎实的语法功底,平日里多积累一些动词的特殊用法,介词的固定搭配,明确冠词的正确用法,来尽量避免翻译过程中出现语法错误。

摘要:近几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发展旅游业可以有效地拉动经济的增长,带动社会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旅游地区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旅游业的发展将会迎来一个难寻的契机,因此旅游景点导游词的英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国内翻译市场发展良莠不齐,对旅游景点导游词的翻译缺乏清晰而明确的规范,以及高级翻译人才的相对匮乏,使得旅游景导游词的英译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主要调查研究云南地区的旅游景点介绍词英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错误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白鹿洞书院景点导游词 篇3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未来的就业岗位以导游为主。学生已经掌握“大连导游”“旅游地理”等专业知识,也已掌握地陪全陪导游服务;学生中以女生居多,形象思维强,喜欢具有较高参与性的授课方式;他们对专业课的教学具有浓厚的兴趣,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期待。但是团队协作意识薄弱和讲解技巧有所欠缺也成为制约学生发展的不利因素。针对这样的职业需要和学情特点,本节课我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所选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唐由庆老师主编的《导游业务》(第二版)一书。而“景点(区)导游服务规范”一课选自该书第五章第三节,是在学习过地陪全陪导游服务规范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和拓展。

本着“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授课理念,结合学生实际及“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思想,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补充,选取另外两本教材中的导游词补充进入本课。基于以上对学情和教材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分析讨论,掌握景区导游服务规范;运用“6W导游词构成法”,改编导游词并讲解;以导游词为载体,融入安全环保知识。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文教学法,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角色扮演,了解景区导游工作过程,积累更多讲解技巧。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形成良好的沟通意识和责任意识。

依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确立如下:

教学重点:金石滩导游词讲解。

难点:根据不同旅游团特点改编导游词并讲解。

关键:掌握和应用“6W导游词构成法”。

三、教法学法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法无常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只有运用得当才能够发挥教学智慧。因此,本节课主要选用的是引导文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的基本步骤是:阅读引导文、查询资料、小组讨论、确定方案以及评价总结。通过这样的步骤学生能够明确:做什么、怎么做、做得如何以及怎样提升。在引导文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此外,笔者还采用了任务驱动和角色扮演这两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角色心理,从而建立职业认同。

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参与、讨论、合作、交流,再结合教师的示范讲解,最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

四、过程解析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事先要做好如下的教学准备工作:

第一,学生分组组建旅行社,并为旅行社起名字、安排职务等。小组中,每个人的职务并不固定,所有人都要担任导游一职。而这种轮流当家的方式能够使每名学生得到均衡的发展,更加能够增强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

第二,课前指导学生信息搜集的方法和途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金石滩相关资料。这样做,学生既可以掌握信息收集途径,还可以提高信息收集能力。

第三,本课的教学地点在导游模拟室,同时为学生准备各种导游带团用具,以此模拟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能够以从业者的角度来思考、执行和完成任务。

第四,课前将引导文下发给学生。通过阅读引导文,学生便可以明确本课学习内容,把握训练标准,学会自主学习。

做好以上教学准备工作后,就进入到教学实施的环节。本节实训课用时40分钟(一课时),共五大教学环节,分别是温、引、析、施、评。

环节之一,温故而知新。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地陪全陪导游服务规范,所以在这一环节中笔者邀请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全陪和地陪导游,而他们二人要进行的就是团队交接、清点人数和致欢迎词这三项服务工作。这一环节中,全陪与地陪所带领的旅游团即是本班级所有学生,他们在团队交接时也一定要指明本旅游团中男游客即班级男生数量、女游客即班级女生数量。这种设计,既可以使学生融入职业环境,又让平日里查考勤的方式发生了转变,而且学生在收获掌声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自信心,可谓是一举数得。

环节之二,引。在这一环节中,笔者以金石滩模拟导游视频引入本课,为学生播放优秀在校生的模拟导游视频,并向学生提问:一篇普通的导游词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如果我们遇到不同的旅游团,要怎样改编导游词并讲解呢?由此,也将本节课的两大学习内容予以引出。本节课的两大学习内容分别是:总结景区导游服务规范和针对不同旅游团特点改编导游词并讲解。在这一环节中,笔者以学生身边的榜样,激发他们学习热情的同时,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环节之三,析。在本环节中,笔者与学生共同分析这节课的两大学习内容。首先分析的是“总结景区导游服务规范”。学生在课前已经完成了引导文的阅读和资料的查询工作,所以在这里笔者接着启发学生按照接待前、接待中和接待后的顺序来进行思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确定总结方案后再轮流将方案予以阐述,而教师和学生再分别进行点评。最后,笔者与学生共同总结出一篇“景点景区导游服务规范”顺口溜,那就是:看计划,熟景点,物质准备要带好;欢迎词,重讲解,安全环保要注意;欢送词,say goodbye,不要忘记填记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便可以轻松记忆景点景区导游服务规范。

接下来我们要分析的是:根据不同旅游团特点改编导游词并讲解。此时,学生已经明确本节课要做什么。所以,笔者按照引导文教学法的基本步骤引领学生继续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接待旅游团的类型。本课为学生准备的接待类型,包括学生春游团、摄影采风团以及中学教师团。学生按照题签上给出的已知条件和提示项,填写完成引导文中的“游客需求分析表”。教师则提醒学生,先要明确不同旅游团的特点,再结合这些特点进一步明确导游词在改编和讲解时需要侧重的内容。学生依据引导文中的背景资料和课前自行查阅的资料,运用6W导游词构成法,改编出一篇适用的金石滩导游词大纲。本环节是学生自主讨论,教师则以协助者的身份,走到学生中间,巡回指导。

在这一环节里,通过引入引导文教学法,学生自主完成导游词改编,也开始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环节之四,施。在经历过上一个环节的导游词改编后,学生已经按捺不住,想要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但是在学生讲解前,笔者先进了行示范。学生则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进一步明确景区导游工作时的注意事项。之后,各小组导游员轮流登场进行改编导游词的讲解,台下的“游客”则依据引导文的评价量表进行观察。

本环节,学生通过亲身尝试,在感悟角色心理的同时,也实现了专业与岗位的对接。

环节之五,评。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首先依据“景点(区)导游服务规范评价表”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情况进行打分。之后,则依据“导游词改编和讲解评价表”票选出一位“我最喜欢的景区导游员”。统计过学生选票后,笔者将票选结果予以公布,并且奖励了这位优秀的景区导游员。对他的奖励方式就是——将其讲解视频拍摄下来,发送到学校的官方微博上进行展示鼓励其他学生再接再厉,向这位优秀的导游员学习。

本环节,学生在感知差距的同时,也开始寻求改进的方法和途径。

最后,笔者也做了相应的教学延伸工作。邀请学生在下一课与笔者一起接待幼儿园小朋友的春游团。由此,也可以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五、教学反思

白鹿洞导游词 篇4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教育体系完备的书院。在遥远的历史时期,这里是鹿的快乐家园。到了唐代贞元年间,有一位叫李渤的洛阳少年带着他的弟弟来到了这里。他们在此隐居读书,优美的山林,使他们学业长进的很快。年少的李渤在读书之余与生活在这里的白鹿群中的白鹿做上了朋友。这只经常与李渤交往的白鹿受到李渤的耳薰目染,尽然也善解人意呀!经常帮李渤到山外的集镇上购买些学习用品和投送书信的事情。天长日久山外的老百姓以为李渤的这只白鹿是神鹿,于是就称李渤“白鹿先生”,李渤读书的地方就叫“白鹿洞”了。李渤兄弟开创了白鹿洞以书为中心的时代先河。

在南唐的时候,南唐王朝在白鹿洞建立了国家级的学府“庐山国学”,这是国家办学的开始。到977年的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宋太宗御赐白鹿洞书院《九经》等书籍,从这时开始白鹿洞书院在当时的中国就渐渐生出了名气。

南宋时大教育家朱熹来到庐山山南任南康军知军时,让白鹿洞书院散发出夺目耀眼的光辉。这个时期中的朱夫子亲自担当白鹿洞书院的洞主,为学生讲学。并且根据当时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制定出一整套完备的教学规范、学规(白鹿洞教条),并将四书五经等确定为学生主修课目。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中将他的教学主张变成教学实践。系统地改革了旧时官办书院教育仅仅就是读书为做官的弊端,大胆的推行、创办出新型的书院教育制度。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德育的教育,以及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出急需的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的教育改革实践,直接影响了封建中国后七百多年的科举教育制定,并成为后世中国办学所遵行的样榜。也就是从此时,白鹿洞书院开始享有“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

%寒山寺导游词 ·江苏周庄导游词 ·扬州瘦西湖导游词 ·淮安市导游词 ·夫子庙导游词%

现在的白鹿洞书院的山林面积有三千亩,其中建筑面积占3800平方米。整个书院沿贯道溪而建,座北朝南,尚有五组建筑。在白鹿洞书院里至今有遗存着150多块历代碑刻和许多摩崖石刻。这都是能感受当年书院浓厚的文化气息的地方。

书院的导游词 篇5

淳熙六年(1179),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知南康军。他考察了白鹿洞书院遗址,感慨万分,决定加以修复。他一面分派军学教授、星子知县等人筹措兴复诸事,同时又将自己有关兴复书院的种种设想奏告朝廷。

淳熙七年三月,书院初步修复,朱熹主持了祭祀先圣先贤的开学典礼,升堂讲说,并写下了《次卜掌书落成白鹿佳句》:“1び旧馆熹初成,要共群贤听鹿鸣。三爵何妨奠萍藻,一编讵敢议诚明。深源定自闲中得,妙用元从乐处生。莫问无穷庵外事,此心聊与此山盟。”朱豪在南康军任内为兴复白鹿洞书院,大致做了下面几件事。

(一)重建院宇。书院旧屋早已无存。仅余瓦砾榛荆,茂草荒丘。尽管南康正遭旱灾,财政困难,还是集资筹款建起屋宇二十余间。

(二)筹措院田。朱熹很注意学田的设置,认为′这是维持书院的“久远之计”。他制定了购田计划,筹集了一部分购田资金。

(三)聚书。朱熹曾发文各地征求书籍。并将一部分诗、帖或模写,或重书人石。

(四)立师。朱熹曾请新建丁锬掌教,合肥吴某为职事,均未成功,只得自兼洞主,自为导师,亲自讲学。这时在白鹿洞书院讲学的尚有刘清之,以及朱门弟子林泽之、黄粹、王阮等人。还聘请学录杨日新为堂长。

(五)聚徒。朱熹曾发榜招生,其时有学生一二十人。

(六)订学规。朱熹在总结前人办学所订规制以及禅林清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白鹿洞书院揭示》。

(七)立课程。朱熹将《四书》作为基本课程,当然尚需学习《五经》、《楚辞》以及古代诗、文。

朱熹请南宋理学另一派代表人物吕祖谦为其修复工作作记。朱熹在求记信中希望此记“非独以记其事”,且“使此邦之学者与有闻焉,以为人德之门”。为此,二人书信往复,讨论记文措辞,然后定稿人石。朱又致书吕氏说:“白鹿洞书院承为记述,惟使事之本末后有考焉!而所以发明学问深浅之序尤为至切,此帮之士蒙益既多,而传至四方,私淑之幸又不少矣!”

正当朱熹主持白鹿洞书院时,南宋理学又一派代表人物陆九渊自金溪来访,朱请陆氏赴白洞鹿登台讲学。陆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当时听讲的人中甚至有感动得掉下眼泪的。朱熹也认为讲得非常好,真是“切中学者隐微深痼之病”。并对自己过去没有讲得这么深刻感到惭愧;还表示,一定要与大家一起铭记心中。他请陆九渊将讲稿书写下来,这就是著名的《白鹿洞书堂讲义》,朱熹请人将其刻石并写了《跋》。

朱熹、陆九渊、吕祖谦是南宋理学三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白鹿洞书院与三派理学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这对白鹿洞书院的发展关系很大。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包括“升堂讲说”,“互相切磋”,“质疑问难”,“展礼”等,而以学徒认真读书,自行理会为主要形式。朱熹对学生读书方法有许多精辟的指导,朱门后学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胸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朱熹每有闲暇尝与生徒优游于山石林泉之间。寓讲说、启迪、点化于其中。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创立的书院规制和教学模式成为后来书院建设的榜样。

淳熙八年三月朱熹离开南康另有任命。在延和殿面君奏事时又报告了白鹿洞书院的修复情况,再次求朝廷赐额,赐书,得到了孝宗的支持。

朱熹离去后,白鹿洞书院的院宇屡有兴修,教学、祭祀活动亦继续维持和发展。

嘉定以后,朱熹虽去世,然而他本人及其理学的地位却日益提高。嘉定十年(1217)朱熹之子朱在知南康军,继承父志重修白鹿洞书院,使之规模宏壮为它郡所不及。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的事业经过了三十八年,才∫得以完成。朱门后学黄轸、陈文蔚、李燔、方岳、饶鲁等先后在此讲学,培养了余阶、江万里这样的知名学生。理宗时白鹿洞始设官治理。

岳麓书院导游词 篇6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参加游览。很高兴能作为大家这次游览的导游。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这里就是岳麓书院的前门口了。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块“千年学府“的匾呢,是今人根据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字镌刻而成的。岳麓书院之所以被称为“千年学府“,是因为,在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偃武息文”政策,鼓励民间办学,于是,书院的教育功能凸显,成为与官学、私学并存的一种新的教育制度。当时最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应天书院、河南嵩阳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和湖南岳麓书院。而其中又只有岳麓书院延续办学千年,直至今日发展成现代的大学——湖南大学。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千年学府浓郁的文化气息吧。

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岳麓书院的平面图。大家可以发现,岳麓书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其中讲堂是位于中轴线的中心,也是整个书院的中心位置。书院的建筑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功能:讲学、藏书、祭祀。下面我们将按照书院的布局按顺序游览。

我们现在所站的这个地方便是赫曦台了。赫曦台呀,是古时候酬神演戏的舞台。南宋乾道年间,著名理学家朱熹应岳麓书院山长张栻的邀请,在岳麓书院讲学时,常常很早的时候就爬到岳麓山上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欢呼:赫曦!赫曦!意思呢,是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后来,张栻便在此修筑发一个戏台,名为“赫曦台”以示纪念。

大家再随我往前走。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块匾,是宋真宗御赐的。大家再看一下两边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上联“惟楚有材”,是出自《左传》,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用现代汉语解释一下呢,就是说,湘楚大地人才众多,岳麓书院这里尤为兴盛。正好是道出了岳麓书院作为天下最辉煌的英才荟萃之地的历史事实。

我们现在来到了讲堂。讲堂是书院的核心部分,也是讲学的中心场所。后来因为朱熹写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所有又被称为“忠孝廉节堂”。

讲堂共内有三块匾,分别是“实事求是”、“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块匾:“实事求是”。这是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撰写的。毛泽东青年时曾寓居半学斋,“实事求是”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他又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使“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大家再看第二块匾:“学达性天”,这是康熙皇帝御赐的。“学达性天”是一种理学思想。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学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赋的,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复人的天命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赐匾,意在勉励学子张扬理学,加强自身的修养,同时告诉人们在这里求学,可以获得德性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学问的最高境界。

最里面的那块“道南正脉”匾是乾隆皇帝为了表彰岳麓书院在传播理学方面的功绩所赐的,其意思是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朱张湖湘学是理学向南传播后的正统。匾为原物,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学。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理学呢?理学就是儒家学说发展到了宋代的一种称法。理学的开山鼻祖是一位我们湖南籍的叫做周敦颐的老先生,而发展和壮大的理学思想的,则是著名的陈颐、陈颢两兄弟,集大成者是朱熹。

大家再往下看,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1米的长方形讲堂,这是以前老师讲课的地方,上面摆着两把椅子是为了纪念张试和朱熹这两位大师论讲于坛上而设的。当年两位会讲的时候,盛况空前,从全国各地赶来听讲的人数达数千。可见当时朱、张两人名声之大。想想看,历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国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当年啊,他们就是坐在这底下,听老师讲课的。而朱张会讲,也开创了中国书院会讲制度之先河。

下面我们将参观书院做为藏书功能的部分——御书楼。这是书院里藏书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图书馆。

无景点旅游下导游的应对措施分析 篇7

无景点旅游始发于2007年下半年,是以游客自行发起为主的一种旅游方式。旅游界对无景点旅游还没有明确的定义[1],其性质虽然与自驾游、自助游、背包游、农家游都属于休闲游的范畴但是又有其独特的属性。无景点旅游可通过自助游、自驾游、农家游等旅游方式表现出来,但是自助游、自驾游、农家游却不一定是无景点旅游[2]。无景点旅游是与传统的景区(点)旅游相对应的,是指一种不刻意、不专门游览旅游景区(点),而在旅游目的地体验当地文化、社会生活方式与民风的一种旅游方式;或认为无景点旅游就是不被 “旅游”本身所累而选定一个出游目的地,在目的地悠闲地住上几天,自由地穿街走巷、爬山涉水、观看街景、体验民风,从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异地它乡风土人情的一种旅游方式[3]。

2 无景点旅游兴起的原因

2.1 旅游者日渐成熟的旅游需求发生改变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结构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层面发展的态势,初级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已不能再满足一些旅游者的需求,旅游者愈发注重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型。他们的出游经历增加,独自旅行的能力渐长,对从目的地得到收益的欲望也在增长,传统的组团旅游方式已不能带给他们带来猎奇和探新的体验,他们追求异地民风民俗的愿望更为强烈。旅游者出游态度更加独立,出游行为更加灵活,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活动向休闲、体验型的旅游方式转变。针对旅游者的这种消费心理,类似具有休闲旅游性质的旅游产品有着极大的需求空间。休闲类旅游产品能帮助旅游者摆脱现有社会角色所带来的压力,在目的地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带给游客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旅游,包括形式上与身心上。无景点旅游作为休闲类旅游产品的典型代表,成为旅游者最受青睐的一种旅游方式。旅游者的成熟催生了无景点旅游,无景点旅游的发展也反映了旅游者生活质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品味和追求,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2.2 对导游人员“吃回扣”行为的厌恶

近年来,旅行社数量急剧扩张,在竞争压力下许多旅行社以竞相削价为主要手段来销售产品,甚至出现了“零团”、“负团”现象。为保证必要的组团利润,旅行社采取了取消导游薪酬、降低接待标准、强制导游人员带客购物等办法,以获得“人头费”和购物签单[4]。这直接导致了导游人员不能专心带团,而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购物上。导游把从各旅游购物商店、餐饮点、景区景点收到的各种回扣返到旅行社,以此保证他们的个人收入,旅行社也从中赚回其超低成本接团所付出的代价。

游客对导游人员安排加点购物拿回扣的行为深恶痛绝,但是在传统组团旅游方式下却难以解决该问题,因此不得不接受这样的“潜规则”,无景点旅游的兴起则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组团方式的混乱状态,游客从组团旅游的被动地位转为无景点旅游方式下的主动地位。

2.3 受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影响

目前,旅行社组团的价格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仅门票费用就占组团总费用的60%以上[5]。在旅游节假日时景点门票又有不同幅度的上扬,当旅游者花费大量的金钱却只能走马观花式地欣赏景点时,有觉醒的游人开始寻找新的出游方式,以期能在避开客流量大、省钱的同时又欣赏到目的地风景,体验到目的地文化内涵,摆脱传统旅游“赶时”和“赶景点”的困扰,真正体会旅游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功能。除上述3种主要原因外,旅游者自主意识和消费观念的觉醒、旅行社传统旅游线路和时间安排的呆板,以及旅游者出行条件的改善、交通及通信技术的发展等都是无景点旅游兴起的原因。

3 导游人员对无景点旅游的应对措施

导游人员在传统的旅游方式中是连接旅行社和旅游者的纽带,沟通、协调旅游者和目的地各方的利益冲突,其主要工作职责包含游览向导、宣传讲解、生活服务、组织安排、保障安全5个方面。在无景点旅游这种新型旅游方式中,导游人员的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工作重心,因为无景点旅游本身所具有的旅游线路非常规性、范围广阔性、空间开放性等特征。根据导游人员的传统工作内容可看出,无景点旅游对导游的需求已降到可有可无的地位,导游人员只有针对无景点旅游的特征,为旅游者提供合适的服务才能改变在无景点旅游中的被动地位。

3.1 改变无景点旅游的导游管理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导游人员私自承揽导游业务进行旅游活动的,处以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者由相关部门吊销导游证。在无景点旅游市场下,旅游者的自主性很强,他们旅行的方式可绕过旅行社直接参团,但当旅游者需要导游人员服务时,就必须经过旅行社来提供。而旅行社作为企业,当他们为旅游者提供导游服务时必定要收取一定类似中介的费用。在一些旅游城市兼职导游乃至专职导游都没有底薪或其它佣金,导游人员花钱从旅行社买团来带,只有通过购物加点来拿回扣并按规定上缴人头费给旅行社。但是,采用无景点旅游的旅游者可拒绝进购物点,同时加上他们不游景点,导游人员根本无渠道可以获取所谓的“人头费”及维持自身生活的佣金。当旅行社给无景点旅游者提供导游服务时,无景点旅游者付给导游人员的报酬将会被旅行社侵吞大半,剩余的导服费很难维持导游人员的基本生活费用。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有关法律条例,改变现有导游人员的管理方法。

3.2 游览向导成为导游工作的重心

宣传讲解是导游在传统旅游方式中的工作重心,导游人员能把目的地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政策法规传达给旅游者,让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概况有所了解。同时,导游要承担景点的讲解任务,他们的讲解能很好地提升游客对景点的旅游体验。观景已不再是无景点旅游的主要内容,导游人员的导向作用更加突出。因为无景点旅游具有旅游目的地的广泛性和空间开放性的特点,游客的旅游范围很大,且旅游的是非常规路线,可能是目的地某个不为大众所知的一个地方,这就要求导游人员对目的地的地理情况要有很深刻的了解,这在无形中就加大了导游的工作难度。在传统的旅游方式下,行程的安排和线路的设计都是旅行社设计好的常规路线,根本不存在识别路程的问题。在新的旅游方式下,导游人员不得不提高识别线路、判别方向的能力,从传统的以景点讲解为重点的角色中跳出来,把导向作用作为工作的重点。

3.3 提高野外生存技巧及实践操作能力

无景点旅游的旅游者一般喜欢选择尚未开发的地区作为旅游的目的地。尚未开发的地方一般是人及罕至的区域,在野外开展旅游活动是对现代都市人生存能力的一种挑战。这就要求导游甚至游客具备良好的野外生存技巧,在面对困境时才能处变不惊。野外生存技巧包括紧急救护、野生动植物生活习性的把握、地理定位能力、自我救护能力和面对险情的应变能力,等等。

3.4 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化解冲突的能力

组团旅游方式安排的旅游行程都是针对旅游者而开发运营的常规路线和旅游景点,当旅游者因不了解目的地居民的生活风俗和行为习性触犯了他们的禁忌时也不会引发严重的冲突和矛盾,因为这些景区和景点都是为旅游而开发设计的,带有浓重的商业和娱乐休闲色彩,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忌讳。在无景点旅游市场下,旅游者所选择的旅游目的地一般是未经商业开发的区域,保持了原著地的本土文化和风俗习惯,当地居民的禁忌和避讳也一并保留下来。当旅游者旅行时可能会因对当地风土人情的不了解而触犯禁忌,引发严重的矛盾和冲突,此时导游人员就要以调节者的姿态来化解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在了解双方的心理特征和生活习惯的情况下,辅之以良好沟通技巧来调解他们的矛盾冲突,使旅游者能保持良好的旅游心态来完成旅游行为。

3.5 担负旅游者的安全责任

在传统的旅游方式下,旅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很大程度上是由旅行社负担的。旅行社通过给旅游者买旅游意外保险来转嫁给保险公司,旅游公司仅承担一定的风险。当旅游者采取绕过旅行社采取无景点旅游方式时,风险则由旅游者自己承担。但是,当旅游者要求导游服务时,保障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的责任则主要转移到导游身上。在此情况下,导游人员就要担负起以前由旅行社所承担的责任。导游要明白如何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障旅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指导旅游者如何为自己购买合适的旅游保险,并且要熟知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的情况,包括民风民俗和潜在的危险,并把可能对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产生威胁的事项提前告知旅游者,让他们做好准备,帮助他们解决潜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凌云.旅游景区景点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2]伍延基,王计平,曾海洋.无景点旅游的理论解释与实践意义[J].旅游科学,2008,(8)∶28-31.

[3]戚永晔.景点门票上涨促成新旅游方式升温,“无景点旅游”时代到了吗?[J].观察视点,2008,(4)∶44-45.

[4]顾金梅.我国导游薪酬制度的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3-5.

上一篇:追随李白作文下一篇: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