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024-1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精选8篇)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篇1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学校课程”的概念,在2001年6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校本课程从此走入我们的视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管理者的责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项课程革新任务,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具有以下五点意义: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创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是武汉市政府向全体市民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我校与东湖风景区近邻。东湖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楚文化的特色和现代科技文明风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研究天地。因此以东湖风景区为依托研究开发与实施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对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武汉市政府工作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内容,严格课程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是《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办学行为和育人方向总的规范要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校本课程以学校教师资源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重点的兴趣校本课程初具雏形。整合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规范开发与实施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摆在了我们面前。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规范办学行为,创建以东湖文化为载体的教育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新时期的教育目标,本课题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教育实践意义。

(四)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决定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时也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当前,教师课程整合、课程设计和课程开发能力等专业能力的提高,已迫在眉睫。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具有普遍的探索意义。

(五)由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基础教育的新课题,虽然全国各地都在开展,但以往“高度集中”的课程制度使得基层教育工作者缺乏系统的课程开发理论与经验,造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盲目与无措。本课题就开发与实施的策略等问题展开研究,希望为校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基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上述背景,我校以基础教育新课改实验为契机,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为着力点,开展以社会资源为载体、以教师资源为依托、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校本课程建设,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创建以东湖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教育,服务城市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与基本过程: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全面科学地认识校本课程的内涵和外延,认真分析当前国内有关校本课程研究的成果和学校开发与实施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确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其次,对我校现有师资力量、地域教育资源进行准确调查分析,拿出特色校本课程《我爱江城东湖美》开发资源及条件调研分析报告,同时对学生校本课程学习现状及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供课程开发决策参考。第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校校本课程进行规划、对教育资源进行开发、整理、分析,制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体方案》、两类《校本课程纲要》、《开发建议》等,组织编写校本课程资源包,构建校本课程体系,针对开发过程中的普遍性、代表性、本质性的问题,进行开发策略的研究。第四,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试点拿出实施建议,然后在全校展开,全面实施校本课程,针对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方法问题,进行实施策略的研究。

本课题定位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增强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研究具有操作性、可行性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形成具有东亭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该课题2006年5月8日经中国教育学会正式批准立项后,举行了开题论证会。学校首先调整组建了课题组,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培训,在理顺关系的基础上建章建制;然后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对地域教育资源、学校教师资源进行梳理,形成了特色校本课程《我爱江城东湖美》开发资源及条件调研分析报告;同时针对两类校本课程模

块内容的设定,对学生进行了需求以及水平的调查评估。此后研究工作全面铺开,课题组运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先后进行了开发策略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二、研究的结果分析

(一)研究确立了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制定了《开发与实施研究总体方案》 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始终秉承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重在学生的实践体验;为了学生的素质发展。

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应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根本宗旨,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使学生成为校本课程的主体。课程的开发基于学生的经验和成长特点,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社会生活实际,将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到教育活动中去,使学生特长与综合素质得以逐步提高。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学校来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为了使研究工作科学、有序、高效的进行,制定详实的开发与实施方案是重要前提。为此,我们研究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体方案》,它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体性设计,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二)根据研究的总体方案,对课程资源与学生需求进行了调研分析

校本课程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校本课程的资源基于教师、基于学校、基于社区。为了充分发挥本校的传统和优势,挖掘学校的各种潜力,让学校教育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更彻底地释放出来,就必须进行课程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为此,课题组在实施开发前,就当前国内有关校本课程研究的成果、学校开发与实施的现状和学校教师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参考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东湖史话》的基础上,对学校所处地域——东湖风景区的教育资源进行了全面调研,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资源及条件调研分析报告》。这是我校特色必修课开设的重要依据。

同时,校本课程是一门以满足学生个体需求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的课程,因此学生的需求与发展就是我们开发的方向。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资源及条件调研分析报告》形成之后,开展了“学生对校本课程开设的现实需求调查分析”,为我们特色必修课与兴趣选修课各个模块的设置提供了参考。

(三)研制了两类校本课程《课程纲要》,为资源包的编写提供依据

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必须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它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国家与地方课程有课程标准,校本课程也应有课程标准,当然,在不够成熟时可称为课程纲要,我校暂定名为《课程纲要》。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结合地域教育资源,学校与学生实际情况,学校课题组于2007年9月制定了特色必修课《校本课程纲要(试行稿)》。2008年元月,学校课题组在参照上述精神,考虑教师特长、学校教育资源(主要是教学硬件设备)、学生兴趣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了兴趣选修课《校本课程纲要(试行稿)》。这两个纲要均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评价建议等五个部分,分别对校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总目标、分目标、不同阶段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教学及评价方法等作出了具体的阐述。两个纲要的制定给教师进行具体内容的开发与实施工作提供了详实的指南。

(四)研究撰写了《校本课程资源包》,为师生的教学提供模本与素材

1、拟定资源包编写建议

从调研分析和需求报告可以看出,学校周边的教育资源浩瀚如海,学生的需求包罗万象。教育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量非常巨大,如果没有收集线索引导,将是无法完成的。于是由课题组核心成员担任组长,拟定了两类课程模块资源包的编写建议(大纲性质),《建议》从编写原则、编写结构、编写体例三个方面对校本课程资源包的编写提出了建议与要求。

2、撰写资源包具体内容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与《资源包编写建议》,课题组组织开发教师撰写了多种板块的资源包。从2007年9月到2008年9月,历经了教育资源的收集汇编、整理分类、开发撰写三个阶段,最终形成特色必修科1——9年级共五大板块、90个主题、302个课时的《资源包》;兴趣选修科3大板块19个主题,285个课时的《资源包》。

板块资源包内容包括:教学主题、活动目标、内容素材、教师指导建议以及教学设计参考等。在资源包里,内容以教育专题的形式呈现,以给教师提供参考素材为主。这一设想旨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激发实施教师的再开发潜能,促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断完善,同时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资源包的内容需要不断加以补充、修改、调整、完善和更新,因而校本课程的资料就不能以固定的教材形式呈现。为了适应这一态势,我校开发出的资源包是以活页式“资源包”的形态出现的。这样做,既符合节约精神,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是完全符合国家教育部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定要求的。

(五)通过研究我们探讨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必需考虑实际操作的基本程序与方法,预想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问题,制定出若干对应的方案,再根据开发工作的推进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方案,最终完成开发任务,达成开发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成效。我们探讨出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与方法是:

1、加强领导,成立组织

为了确保课程的有序开发与实施,由科研室策划,学校成立了以行政校长、书记和教学校长为核心的领导机构,以教导处、政教处、团支部等部门负责人及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为组员的14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组,并组成为学校课程审查与指导委员会。

2、全员培训,建设队伍

教师始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与主导力量,离开了教师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校本课程开发不可能取得成功。另一方面从课程开发主体来说,社区工作人员、景区工作人员及学生家长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人员。只有社会、教师、学生的全面参与和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地域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为此,课题组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校本课程开发》(吴刚平著)等教育理论论著为依据,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开发前的通识培训。然后吸收中青年骨干教师、聘请有关地域文化研究人员,组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队伍。

3、分层开发,逐步推进

在《开发与实施总体方案》的指导下,根据开发进展情况分步骤制定《开发推进计划》。按照义务教育九个年段,分层科学开发,通过教育资源的收集汇编、整理分类、开发撰写三个阶段,逐步推进,最终形成《校本课程资源包》成果。

4、制定纲要,提供指南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结合地域教育资源,学生与学校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特色必修课与兴趣选修课两类《校本课程纲要(试行稿)》,为开发工作提供详实的依据与指南。

5、拟定建议,撰写内容

(1)拟定资源包编写建议,即根据两类《课程纲要》,进行资源包编写建议拟定。

(2)撰写资源包具体内容,课题组组织开发教师撰写分担板块的资源包。

(六)通过研究我们探讨了校本课程实施的程序方法

校本课程的实施,也有相应的策略,应该讲究程序与方法。我们探讨的操作办法是:

1、专业培训,提升认识

首先是校本课程观的培训。校本课程只有一个课程纲要和一个资源包,如何准确把握就

成为一个问题,因此对教师实施课程观的培训是首先必须解决的。

其次是校本课程知识的专业培训。校本课程呈现的学习主题对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内容,教师只有深入地学习,才能掌握与实施。因此,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所必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培训,增加实施教师的知识储备是校本课程实施与再开发的重要条件。

为此,在2008——2009年开始实施校本课程时,我们首先组织了《研究方案》的再学习。还请武昌区主管校本课程的专家作了《校本课程实施》的专题报告。通过学习,增强课题组全体成员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学校课程审查与指导委员会成员的理论水平和指导能力。接着又组织了《学校校本课程纲要》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了解校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 ;把握校本课程的总目标、分目标;熟悉校本课程的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2、整体规划,分步落实

校本课程是一个全新的专业课程,没有可参考的成熟案例。它的实施必须在学校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先试验,找到突破点,形成可供参考的实施案例,再行推广落实。

学校在考虑上级部门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我爱江城东湖美》为我校特色必修校本课程;《学科兴趣》、《科技探究》、《文艺体育》为兴趣选修校本课程。同时还分别确定了两类校本课程的实施步骤: 特色必修课《我爱江城东湖美》分三步走先试点,再推广,后普及;兴趣选修课边开发边实施,逐步完善。最终达到校本课程可选科目30个以上,每周开课2——3课时的开发目标。

3、规范程序,合理开课

规范的实施程序,有利于课程的管理。课题组经研究确定了实施的操作步骤,具体如下:每学期预备周,两模块课程小组集体研究制定本组的开发实施计划(编写纲要),提交校本课程资源包编写、使用或开发、实施申请等,报送课程审查与指导委员会审批。然后按照计划认真、真实地加以实施。

特色必修课开设,经审批以班为单位上课,按每周1课时计划排入课表。

兴趣选修课开设步骤:首先学校编制学生选课手册,学生填写选课意向,科研室统计学生填报情况;然后根据填报人数,适当进行平衡,组织动员部分学生重选课程;最后确定开设的课程门类、选学各门课程的学生数、上课的时间地点等,并排出课表。经审批兴趣选修课每周1课时,安排在每周五下午,实行年段走班上课。

为了促进各门课程的均衡发展,兴趣选修课类课程必须保证每个年段都开设《学科拓

展》、《科技探究》、《文艺体育》三个板块内容。

4、注重过程,纳入常规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项十分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要使实施工作有序的展开,教师专业发展得到落实,实施过程的管理尤为重要。教师实施的过程决定了课程实施的质量。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做到四有:实施前有计划;实施中有记载;实施后有反思;学期末有成果(教学案例集)。同时科研室与教育处每周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把该项检查的结果纳入到教师月考评的常规管理工作中。目前已形成两类四个模块案例集,反思集等研究成果。

5、搭建平台,以研促教

校本课程作为一门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没有可参考的案例,要想不断提升师资水平、提高实施效果,必须进行专题研究。在学校十一五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组的领导下,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教研组,由课题组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研究活动。落实间周一次的集中研究例会制度。为及时反馈研究与实施的成果,指导实施教师高质量地完成实施任务,2007——2008年课题组开办了校本课程专刊《研究行动》,目前已出版5期。

6、加强管理,完善制度

完善的制度,管理的跟进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保障。课题组在边实施边完善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制定了《校本课程管理制度》。课程管理制度包括:开发管理制度、备课管理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再开发目标等。分别就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要求。同时要求科研室与教导处每周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把该项检查的结果纳入到教师月考评的常规管理工作中。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教师来说,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它需要教师用心、用力、用情、用智去完成。就工作的难度和强度来讲,远远大于其他学科教学。为了让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校本课程工作中来,潜心研究、勇于开发、乐于实施,有必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为此我们制定了相关的工作保障奖励制度,并在实施中切实加以落实。

7、开展实践,拓宽渠道

校本课程设置初衷就是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对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大舞台,促进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社会与自然的大课堂中受到启迪与磨砺,让学生通过体验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学习方式,实践活动是校本课程的必由之路。

因此,从上述指导思想出发,根据校本课程实施计划,结合现实情况及学生教育需求,课题进入实施研究阶段以来开展了多次大型的校外实践活动,(六)研究了校本课程的初步评价体系

既然是开发实施的课程,就要对课程的效益进行评价。校本课程作为学校层面的课程,它的评价体系该如何构建,它的评价标准该如何界定,这是开发与实施必须研究的内容。

课题组在参考国家课程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内好的经验做法,就校本课程的初步评价体系做了一定的探索。我们认为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应由: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的实施评价、课程的价值评价三个方面组成。在操作上,学生的学习评价要考虑学习的参与程度、学习品质与学习方式、学习能力这三个维度;教师的评价从实施的准备、实施的过程、实施的效果、以及教师再开发能力等方面进行;课程的价值评价应建立在对课程全部过程关注、对课程目标达成的框架之上,要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结果进行整体考量

三、研究的成果

(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体方案》

学校课题组在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并对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经过多方论证的基础上,于2006年5月,制定了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对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课程背景、开发目标、开发内容、开发步骤、开发方法、开发条件、人员分工等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表述与说明。它的制定对这一工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见附件一)。

(二)《校本课程开发资源及条件调研分析报告》及《校本课程学生现状及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1、《校本课程开发资源及条件调研分析报告》

《报告》分为前言、东湖的自然条件、历史沿革、地域资源分类及评析、学校开发资源与条件、社区资源条件分析、工作展望等七个部分(见附件二)。

2、《校本课程学生现状及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调查包括三个部分:我已经知道、我想知道、呈现方法和学习方式建议(见附件三)。根据上述调研分析,我们确定了我校校本课程的结构。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与实施形式上说,可分为特色必修课——《我爱江城东湖美》;兴趣选修课——《学科兴趣》、《科技探究》、《文艺体育》这两大类4门课程。

(三)两类校本课程《课程纲要》 1.特色必修课

我们定名为《我爱江城东湖美》,这是我校校本课程的主导课程系列。2.兴趣选修课

我们编制了《学科兴趣》、《科技探究》‘《文艺体育》系列三大系列(见附件四)。

(四)校本课程资源包

特色必修类校本课程资源包包括编写建议、编写线索、编写主题及1——9年级实施的板块内容、单元课名、单元目标、分课时课名、分课时目标、教学素材内容、课后实践与思考、教学建议等。

选修类兴趣校本课程资源包主要是各个模块的设计方案(见附件五)。

(五)其他成果

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收集整理了课程实施的相关案例、总结、反思等形成了案例集、总结与反思集。

四、实施效果

(一)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五年来,在选修课内每位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一个项目进行学习。在必修课内学生都能用自己的特长、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学生的特长得到发展;学习的方式更具个性化;学生的创新意思、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得到加强。特别是在以校本课程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墙建设中,学生们用书法、摄影、绘画、报道等形式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展现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果,扩大了课程的社会效应,形成了一种流动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在校本课程的学习中,同学们还利用网络、报纸、图书等工具查找相关学习主题的资料,组建文学社、摄影社、美术社等学生社团,开展探索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增强了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实施途径与方法得到有效拓展。

据统计从2007年到2009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特长比赛获奖370余人次。

(二)教师专业得到发展

教师通过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对课程的本质、课程的价值、课程的要素与结构、课程中人的地位等基本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理论水平、科研方法等得到普遍提高。2007——2009年年学校教师申报校本科研课题逐年增加,到2009年达到49项,基本上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人人做研究的发展态势。近三年学校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论文共获奖140余人次,其中国家级获奖30次。

(三)科研管理得到完善

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工作中,我们深有感触。2009年9月,在参考武昌区有关名校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原有的科研制度制定了学校科研制度集,学校科研制度集包括:科研室职能、科研工作管理条例、科研室工作要求、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实施细则、学校科研课题管理细则、课题组管理、教科研奖惩办法、教育科研月考核标准(讨论稿)等八大块,制度集的制定与颁布对今后学校科研的发展及规范学校科研工作有着积极重大的意义。配合学校绩效工资考核办法,科研室在十一月底拿出了《学校教职工评比奖、辅导奖、发展奖奖励办法(细则)》。

(四)学校特色得到彰显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五年,学校先后获得湖北省、武汉市两级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武汉市两级青少年红会模范学校;武昌区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2009年学校荣获武昌区中考质量奖。同时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校长、管理干部及教师逐渐意识到以东湖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教育,就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2009年在学校工作中明确提出打造东湖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教育,这一学校特色开始形成,并初步得到有关领导与专家的认可与赞誉。

五、结论与问题

(一)重新认识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作为一门课程,应该说从上世纪就提出来了,且并不神秘。上世纪80--90年代全国开展的第二课堂、兴趣课以及一些学校传统优势项目如足球、乒乓球、田径、合唱、围棋等,其实就具有某些校本课程的性质。因此只要我们去挖掘整理,把它以课程的形态呈现出来,它就是这些学校特有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除了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兴趣选修课程以外,从学校发展的层面来讲,还要有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主导必修课程。做到主导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统一性与多元性相结合。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满足了多方的需求,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还有利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到培养,他们的发展路径、成长方式、成才轨迹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许多人其人生成就斐然,不同凡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二)正确开发课程资源

本土化、个性化的课程资源是立体的多元的,需要我们遵循课程理念,采取多种方式去

开掘,我们体会到开发时必须实现两有:一有“人”——要考虑人的需求,即要学生能够喜欢,要教师能够驾驭;二有“益”——要考虑有无效益,即要使学生从中能受到教益,使教师专业得到发展。

(三)科学实施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教师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创造和发展的过程,因为在课程内容上需要不断地合理地剪裁连接、拓宽延展、灵活运用、更新求实;校本课程的实施是学习空间、教学模式不断拓展创新的过程,因为教室不是唯一的课堂,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植物园等场所都可以成为教室课堂,其教学方式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依据学生学习需要,承担实施的教师进行修改和完善的过程,因为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开展鲜活的教育研究。

(四)探讨评价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作为一门学校开发实施的课程,必须对课程进行价值评价。内容包括:课程设计评价、课程开发评价、课程实施评价、课程结果评价。评价体系应建立在对课程全部过程的关注、对课程目标达到的成效之上。到底该怎样进行?这是我们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校本课程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的方向。

(五)构建和谐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应该使主导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均衡和谐的发展。就目前现状来看,由于主导性课程,举全校之力,集体打造,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课程,而选择性课程相对薄弱。这一课程的建设将是我们今后课程建设的重要项目。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的平台,三者的发展需要在学科知识综合化、教学方式多元化、管理能力艺术化上下功夫、用气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对课程改革带给我们的挑战,同时也是学校发展的机遇。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培养学生和谐发展,培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建设。我们利用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的研究契机,在开发与实施的策略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但校本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让我们用孙中山的一句话来勉励吧: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上述报告,请评审委员会审议。

武汉市东亭学校课题组 执笔:王汉桥、张湘文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篇2

一、选定“走进豆氏家族”为校本课程主题的目的

各类豆子及豆制品富含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等营养要素, 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百姓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家常菜。豆类中的黄豆因富含蛋白质, 成为人们首选的植物蛋白。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挖掘校本课程资源的新课程教育理念蔚然成风, 笔者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 通过团队合作, 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设计并实施了基于项目学习的“走进豆氏家族”课题。

二、“走进豆氏家族”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

(一) 根据学情、校情选定课程资源

在现实教育背景下, 多数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 动手能力不强, 学习自主性较差。因此, 所选择的课程内容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设法让学生动起来, 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二) 开发的课程内容及应用的课程资源

第一章:豆子的营养。包括认豆识豆, 说出各种豆子名称及其营养价值;吃豆吃出健康, 培育学生懂得饮食的科学、多样化;挖掘金城兰州特有的以豆为原料的饮食特色, 热爱乡土情缘。提供《我眼中的豆子》学生演示文稿评价量规、《口语表达得分指南》、图书馆内生物类图书及报刊、生物实验室等资源。

第二章:豆制品制作。涉及学做豆制品, 品尝豆制品, 确定制作课题, 设计方案, 研讨可行性、操作性,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需要《豆制品制作申报表》《豆制品制作评价量表》《项目小组计划》《小组讨论评价量规》、视频资源、豆制品所需的试剂和原料等资源。

第三章:传承饮食文化。设计宣传展板、设计家庭餐桌豆类饮食餐谱、开展研究性自选课题。用《学生作品集评价量规》《研究性学习指导》手册等资源。

三、“走进豆氏家族”校本课程内容的实施

(一) 课程实施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以“走进豆氏家族”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因此在活动形式的选择、研究方法的确定等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 教师应有目的地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开放性原则

课程内容的实施应该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进行, 将校本课堂置身于开放的社会环境中, 让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学习、调研和探究。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 才敢于提出自己的思想和看法。

3.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强是本门课程的一大特点,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发展。

(二) 课程实施典型案例及成果

[课程内容]兰州地方特色小吃———灰豆子、甜醅子的制作及长期保鲜方法的探究

[实施过程]

1.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相关资料, 让学生了解灰豆子、甜醅子的起源, 制作原料和方法。

2.各小组在课外开展灰豆子、甜醅子制作, 记录、拍摄实验过程, 注意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交流品尝甜醅子、灰豆子, 根据制作评价表打分, 用PPT展示实验过程和制作体会。

4.鼓励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 从模仿科学家的实验开始, 进行诸如“甜醅子的保鲜方法探究”、“金城特色饮食灰豆子的品牌提升”等课题研究。

[课程成果]

学生围绕主题开展活动, 课外从各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 参与实践制作, 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 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 更重要的是学生进一步懂得了如何与人交往与合作, 提高了交际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四、“走进豆氏家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反思

1.有效的学习支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效的学习支架能为学生深入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 促使学生主动而有效地学习。

2.采用多种评价策略来监控项目学习的进展

通过演示文稿来评估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运用多种评价量规和得分指南, 客观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展板展示制作结果, 宣传中华美食,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篇3

[关键词]自主;适宜性;校本课程

一、中学化学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School-basedCurriculum )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课程形式。它是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自主开发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本课程开发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其最终目的是通过不断优化课程权力与资源配置来提高教育的效益和教育适应变革的能力,从而达到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满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无法满足的那部分学生发展需求的目的。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当前正处在由原来的中央集权制的课程管理模式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大力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化学作为高中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深厚的物质基础,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这样,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共同构成了一个功能上各有侧重、各有分工的有机课程整体。与国家课程相比,校本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处于一种辅助性的地位。但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补充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對于学校而言,校本课程不是可有可无的,更是必须开设的。因此,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研究,具有带动、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的设置

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可以是教师的教学问题、教材中的问题、学校本身的问题等,它可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设想、构想,并付诸实践、得出结论。我校的化学校本课程从形式上分为课程拓展部分和综合实践活动部分两大类。一是课程拓展部分:课程类型:改编型课程。主要是立足学生生活,从日常实际出发,本研究成果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由教师利用改编型课程——《化学与人类健康(选修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补充与渗透,学生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加深对“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广泛而浓厚的兴趣,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是综合实践部分,课程类型: 自编型课程。以我市传统的支柱性产业及污染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编写或由学生自编自演,以不同地域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传统的支柱性产业及污染为主要课程资源和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化学课程资源编写校本课程——《化学与社会(选读本)》,并引导学生从传统的支柱性产业以及污染与整治的角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还应毒品预防教育的需要为学生编写了《青少年禁毒教育读本》供学生课外阅读,并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进而为构建文明、平安、和谐武安服务,为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三、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注意的原则

1.一致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为其自身的根本任务,这与国家课程开发完全相吻合。国家课程开发在解决课程的基础性与统一性方面具有优势,是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基本原则性要求,其主体是忽略差异性而寻求共同性。而课程开发侧重于学校实际,谋求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以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为课程开发活动的准则与导向,以防止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偏离国家的教育方针。

2.适宜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应因地、因时、因校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忌盲目照搬。不同学校在地域特点、师资质量、学校经费、教学设备、社会物质环境及精神文化环境等方面不尽相同,而且不同区域的学校,学生的文化背景以及对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也存在着差异。为此,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学校必须正确评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要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尽量突出学校的优势,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率。

3.过程性原则。校本课程不是现成的教书,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是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经验。换言之,校本课程不仅包括了知识,也包括了学习者占有和获取知识的主体活动过程,校本课程知识正是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和学生与社会之间社会性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对这个过程的经验总结和认识的升华。因此,不能把校本课程看成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更看重学生对开发过程的体验。

4.主体性原则。校本课程既然是关于过程的经验,就要求教师更好地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全面参与这个过程,时刻关注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反省,这无形中拉近了校本课程与学习者生活世界的距离,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促进了校本课程内容的建构与发展。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结合教育实际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其主要特征在于充分考虑到教师的积极参与、学生的认知背景和需要、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地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凸现出学校自身特色,这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必将给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给化学教育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2001,(6).

[2]姜平 主编.学校课程开发[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教育部.中学化学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4]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的定性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7).

[5]郑金洲.认识“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篇4

(1) 品德评价的理论研究:

品德评价的本质研究

品德评价的基本理念研究

品德评价的功能研究

(2)品德评价实施工作的研究:

明确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收集和分析数据与证据

设计评价工具

明确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四)品德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本课题将探索有效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内容、途径,提升教师的品德课程开发参与意识,确保培养培训工作与新教材开发实施的同步进行。

(五)品德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被列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和课程形态,在品德课程开发中也应突出地方品德课程和校本品德课程的有效开发,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

1、 品德地方课程的开发

2、 品德校本课程的开发

(六)品德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品德课程资源是品德课程建设的基础,除去教材以外,还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多种资源。

1、 品德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2、 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七)品德课程内部以及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1、《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的衔接研究

2、小学品德课程与中学品德课程的衔接研究

3、 品德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三、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由于我国的课程开发一直存在“大一统”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研究,目前国内关于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国外已经有一些相关研究可以为我们借鉴,但对于国内课程领域的研究而言,本课题的研究是全新的,我们将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研究涉及品德教育理念、品德教学、品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育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以期填补我国课程研究领域的空白。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促进我国教材开发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丰富性,增强教材的适应性,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研究方法

(一) 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二) 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三) 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四) 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五) 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六) 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月,开题会。

2003年1月~2003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003年3月~2005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2005年7月~2005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二) 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 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五)典型课例集

(六)品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精选集

(七) 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篇5

工作报告

各位领导、专家你们好!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莅临我校,对我们这个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指导和验收。

我们学校是一所科研气氛非常浓厚的学校。从校领导到一线老师都能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自2004年9月省级课题《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结题以来,七年间,已有十六个区级结题,八个市级课题结题。2006年,省级课题《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师生自主开发实施研究》又已通过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审批立项。立项以后,课题组成员即投入到紧张的研究之中。但由于原主持人蒋明利校长因工作需要调离了我校,课题主持人又要申请变更,影响了课题研究进度。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参与,使得我们的课题能够顺利实施,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在,课题研究已近尾声,到了结题阶段。下面我就将我们的研究工作作简要的汇报。

一、建立了校本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为了使校本教材开发与实施进一步规范化、系列化,加强开发与使用管理,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专家指导小组和领导工作小组。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陈建忠

成员:王乃彬、陈如君

工(2)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王乃彬,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者和负责者,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陈如君,负责组织实施校长及领导小组的决策,指导、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检查。主管校本课程的教师培训工作和相关问题的具体研究。

成员:唐景富、陈功、晏云威、蔡艳、杨苏北、徐波、李柳明、赵小艳、朱海棠、李俊、周建

二、主要成员分工

王乃彬,本课课题第一主持人。负责课题方案的制定、计划的落实、成员培训等工作

陈如君,本课课题第二主持人。负责课题方案的制定、计划的落实等工作,并负责撰写研究报告。

唐景富:主要负责部分信息收集和反馈工作。

陈功:主要负责理论分析及相关研究。

晏云威:主要负责问卷调查、搜集资料分析。

杨苏北:负责六年级走进传统节日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实验班老师。

蔡艳:负责一年级我爱唱童谣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实验班老师。

李柳明:负责二年级我爱唱童谣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实验班老师。

赵小艳:负责三年级我爱唱童谣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实验班老师。

朱海棠:负责四年级古诗文欣赏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实验班老师。

李俊:负责五年级古诗文欣赏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实验班老师。

徐波:负责六年级古诗文欣赏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实验班老师。

周建:负责资料整理、音像录制等工作。

三、做好校本教材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

1、学习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意见和理论材料。

2、开展“校本课程之我见问卷调查”,“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等培训交流活动。

3、在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上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的调查访问和资料整理。

4、制定《课程实施制度》及《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

5、在调查访谈的基础上分年级组确定校本课程主题。

6、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论证。

三、课题研究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08年9月~2009年2月,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明确各人研究任务,确定研究个案、实验班启动子课题研究。

第二阶段:2009年2月~2009年7月,查阅有关资料,走访、调查,寻找相关依据,提取有关数据,完成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2009年9月~2010年7月,综合分析第二阶段相关资料,教师自主决策型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分析、评价,完成阶段性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编辑出版校本课程研究资料。

第四阶段:2010年9月~2011年4月,完善本课题研究报告,并申进行成果鉴定。

四、确定好各年级校本课程。

(一)一至三年级师生自主开发了校本课程《让童谣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在一至三年级十个班下发了300余份关于校本课程调查问卷。其中,在课程设置上,给了童谣、古诗文、节日文化、我爱家乡等六个选项。经低年级教师和学生讨论,以及低年级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研究决定,《编唱童谣》为一至三年级校本课程。并确定一(2)班、二(2)班、三(2)班校本课程教学实验班。

(二)四至五年级师生自主开发了校本课程《经典古诗文分类欣赏》。

我们在四至五年级十个班下发了500余份关于校本课程调查问卷。经四至年级教师和学生讨论,以及低年级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研究决定,《经典古诗文分类欣赏》为四至五年级校本课程。四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156首》;五年级:《亲情赋》、《乡情歌》、《友情颂》系列。确定四(3)班、五(2)班为校本课程教学实验班。

(三)六年级开发了《走进传统节日》校本课程教材。

我们在六年级九个班下发了500余份关于校本课程调查问卷。经六年级教师和学生讨论,以及六年级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研究决定,《走进传统节日》为六级校本课程。并确定六(8)班为校本课程教学实验班。由实验班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由实班教师自主安排时间,进行教学。

四、加强了校本教材开发的师资培训。

我们对参加校本教材开发的教师加强了理论培训,根据校本教材的特点对教师进行共识性培训与专业知识培训,让教师明确校本教材开发的意义、目的、方法、步骤、形式、内容等。

五、认真组织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

首先,我们要求每个编写组撰写好课程纲要,报学校领导小组审批。课程纲要要阐明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课程目标:必须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重点突出,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每个组在课程纲要的基础上,对教材编写的格式等进行讨论、统一,然后分工拿出初稿,再由组长审核提出修改意见,返回给教师修改。完成修改后由领导小组进行二审,再次提出修改意见,返回各组再次修改,最后征求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后定稿付印。

六、确立实施校本课程的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都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他们的健康发展出发;做到“教学做合一”。在“教学做合一”理论指导下,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主体化、情境化、生活化”模式。陶先生说:“教学做合一包括三方面:一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二是对事说是做,对事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教育不只教人学,就是教人学做事。无论那方面‘做’都成了学的中心,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想做得好,就须在劳力上劳心,以收手脑相长之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让学生真正体验生活、经历生活,培养学生学会生活的本领,让学生提高生存竞争的综合能力,使课堂教学成为有可持续发展之生命力。

2、保证学校各类课程的比例均衡,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作用;

3、校本课程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可能地采用合作、参与、探究和体验等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4、在鼓励教师及有关人员创造性地开发课程的同时,加强教学和教材的规范管理;

5、学校及相关人员形成课程权力分享、责任分担的观念,明确各自的角色地位和相应职责;

6、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注意发挥家长和社区资源的作用;

7、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报送上级有关部门审议。

8、随时总结,做好实施过程的分析和管理,提炼实验成果。

七、加强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人员职责

(1)校长是校本课程的主要决定者和责任者,业务副校长、教导处、大队部成员承担校本课程的日常管理工作。

(2)教师尤其是校本课程指导教师是课程实施与开发的主要力量,对课程的有效实施、学生的质量评定具有专业自主权。

2、组织保障

(1)形成组织管理系统,构建了由校长室牵头、教导处考核、各小学落实的组织管理体系,确保校本课程落实到位。学校校务委员会是校本课程的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学校学年、学期课程实施方案及配套制度,协调校内各处(室)以及教研组的各项工作。

(2)教导处是校本课程管理的专门机构,负责执行、督导、评估学校课程执行情况;建立和课程实施的有关的规章制度,对课程实施全过程的每个环节提出工作任务和质量要求。如: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师教学设计、学生活动记录、活动评价等。教研组要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各项业务工作。

(3)安排课时,保证校本课程的学习时间。我校在课程计划上大胆创新,1~6年级每周均安排1个课时,保证有充足时间进行校本课程学习活动。

(4)每个学期选派骨干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提高师资水平。定期请教科室专家到校指导,推进校本课程进程。

3、管理制度

学校建立课程审议制度、校内课程评价制度、校内课程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及相关激励制度等,制订教学管理条例,各类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学校负责人要定期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

七、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一)开发了校本课程,发展了学生个性。

在几年的实践研究中,我们编写了一套具有我们地方特色,适合我们学生的校本教材——《走进传统节日》。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的兴趣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活泼、有个性地发展。

(二)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各展其长、各施其能,在新课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和创造才干。我们的校本教材,都是由教师从学生身边取材,体现当地的特色。为了编写出最适合我们学生的教材,教师们必须去学习、实践、研究、创新。因此,学校的教科研氛围越来越浓:教师们自我加压、主动学习,积极参加技能竞赛,经常撰写教学反思、经验论文等。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了,包括理论素养的提高与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改进,学会了用科研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爱上了校本课程,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领导者。一大批青年老师在课题实践研究中成长起来,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与论文评比中获得佳绩。

(三)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本课题的研究,使学校的传统优势得到发挥,办学品味有了全方位的提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品牌,我们编写的校本教材也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之路,发展了学校特色教育的内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丰富和积淀了学校的办学思路,办学资源、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逐步形成了罗圩小学校本发展的教育观、管理观、人才观和价值观。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篇6

一、什么是校本课程?(一)何谓“校本” ?

可以理解为以校为本或学校为本。有三层含义:为了学校:为了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在学校中: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人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在学校中有效实施。基于学校:指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二)何谓课程?

广义: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包括制度的和非制度的)

狭义: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今天所说的课程是狭义的课程)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有计划地开展的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靠课程去实现的。形象地讲,课程决定了我们的学生走什么路,去什么地方,用什么交通工具,一路上都有些什么风景,他会有些什么样的体验,因此,它也叫做“路程”,或者叫“学程”。它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和课程评价与管理。

课程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如从形式包括文化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从层次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从内容包括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等。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出现了如项目课程、经验课程、技能课程等。

(三)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与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由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类型:

1、显性校本课程与隐性校本课程

2、筛选已有的课程、改编已有的课程、开发全新的校本课程;

3、个别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部分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全体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

几个相关概念:

1、“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泛指在学校里实施与开发的所有课程。而校本课程仅是指狭义的学校的课程,指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是学校课程里的一个组成部分。简言之,学校课程指向课程管理的主体,校本课程则是指向课程的形态。

2、校本课程与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的关系

校本课程与活动课程、选修课程之间具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校本课程开发为规范和发展选修课程、活动课程提供了新视角和新平台;原来的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则在很大程度上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如一些兴趣小组活动,本身就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校本课程的表现形态,可以直接归入校本课程,而有些则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相差甚远,这就需要加以改造、规范和发展。重要的是应该把“课”“学科”意识提升到“课程”意识,使课程体现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

校本课程开发并不局限于活动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程、学科课程或者其他类型课程都可以纳入进来。

3、“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活动课程;而校本课程可以是学科课程,也可以是活动课程。它们有不同的开发与决策的主体,具有不同的设计目标与设计过程。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别 :

一是看课程权限。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校本课程则是学校自主开发设计的课程,是选修课程。

二是看设计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达到国家教育目标的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校本课程也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更考虑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 三是看设计过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根据国情来设计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层面根据学校办学理念与实际开发、设计的。

4、“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

相同点: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同属于学校课程。

不同点: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是选修课程,而语文、数学、英语、政治、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课程是必修课程。

5、“校本课程”与自编教材

开发校本课程不能等同于编教材,或者说主要不是编写学生统一使用的、人手一册的教材(尽管不能说一定不能编教材,但要尽量限制),而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更多地采用活动形式以及为开展活动而提供给教师一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或指南。

总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对应于三种课程,有三种课程开发模式: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地方课程开发模式;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各有优劣,把三种课程开发模式结合起来,发挥不同层次课程开发的优势,扬长避短,将有利于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国家课程是统一性、规范性,校本课程是个性、差异性灵活性,二者是互补的。

二、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程?

一是基于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即育人的需要,这是主要原因。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育人是学校的根本宗旨,课程是育人的核心和载体。在充分体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培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设置和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特点和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的课程,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个性成长。校本课程的出发点和最终追求是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全面的发展 ;教师发展或是学校发展,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校本课程的主要作用在于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的特长。

从学校课程看,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基于学生共性发展的必修课程,包括:国家课程的活化,即如何将国家课程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生本课程;地方课程的整合,即如何将地方课程整合为学生学习的生本课程。这是体现国家教育愿景和地方教育目的的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基础性发展素质,是必修的。第二,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选修课程,即:满足学生个性兴趣需要的多元化、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这一课程体现学校教育愿景,是个性化。因而,校本课程的开发,首要的是必须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这就是校本课程开发中,首要的一步是做好需求评估的价值所在。如果没有这一步,课程开发是没有价值的。这也是目前校本课程开发中“校本课程乡土教材化”的根本原因。

二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即促教的需要,这也是重要原因。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有课程智慧,提高课程创生力,实现从“教学工作者”向“课程工作者”的转型。这种课程创生力,不仅体现在国家课程校本化这一主要工作中,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也是教师课程创生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发掘教师自身的专业资源优势,并将这一资源转化为课程,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实现教师专业的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内外两种途径,其中,内部途径是内生力量,是最有效的途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最有力的内部途径,也是实现每一个教师“做最好的自己”的有效捷径。这就是校本课程开发中所提出的“结合学校优势”这一要求的体现,即: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增强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性发展的必然保障 ;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特色形成的前提。

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促进教师提高课程开发与研究的能力 ;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是基于学校发展的需要,即:兴校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学校的自主性,使学校课程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适应当地社会的发展需求,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学生和教师的特长或专长是学校特色的具体表征,学校特色是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的自然结果;学校特色的形成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自然追求,或者说是自然结果;特色学校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要以校本课程为载体。

三、怎样开发校本课程?

(一)校本课程的目标

(1)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校本课程开发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科学设计校本课程,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丰富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施发展性评价,引导学生在众多课程选择中自行选择能够使其发展个性,开发潜能,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要真正行使好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引导并激发教师通过成长反思增强课程意识,树立全新的课程观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理念,改变教师传统的课程执行者的角色,倡导教师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实施者,培养教师主动解释课程、开发课程的能力,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培养专家型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

(3)、促进学校特色发展。针对本校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教师的特长和爱好、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当地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以提高学校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使其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一)导向性。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以国家确定的教育目标为课程建设的准则与导向,减少课程开发的随意性,正确处理好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关系,保证三类课程在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

(二)发展性。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和延伸。校本课程开发要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计划、学生需求评估以及学校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基地而进行,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使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

(三)开放性。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充分发掘与整合。从作为课程要素的课程资源来看,不管哪类学校,其课程资源都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校扩展到社区,辐射到社会;从单一的学科课程整合为实践性强的综合课程。

(四)地方性。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选取具有开发价值的素材,提炼出课程开发主题,以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五)独创性。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紧密结合社区与学校实际,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突出学校特色,尊重学生选择,以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体现校本课程的独特性。

(六)民主性。校长、教师、家长、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共同体,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听取与尊重各方面的意见与需求,特别是学生的意见与需求,形成一个人人参与的民主氛围,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即:开发什么。校本课程内容要立足于学生需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提供以下选题供参考:

1、生命教育系列:课程目标是形成珍惜个体生命的意识并学会保护自己,提高素养,挖掘潜能,提升生命发展的质量。内容包括道德价值观教育(如我国儒、道等学说与为人处世;与道德价值观相关的历史名人、故事等)、生存教育、成才励志教育等方面。

2、科学素养系列:课程目标是拓展学生科学知识视野、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了解科学研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环境与资源、生命科学、物理化学、信息技术、自然地理、地方自然状况、科技制作、电子技术、劳动技术、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科技兴农等。

3、人文素养系列: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并内化,来提升自己的气质修养,继而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谐的人际交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内容包括美学、中国文化、文学欣赏、戏曲欣赏、演讲与辩论、英语会话与阅读、民风民俗、礼仪、宗教、法制教育、地方风土人情、地方文化等。

4、生活艺术系列:课程目标是增强学生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掌握并熟悉专业技能操作要领,培养积极向上、情调高雅的爱好和特长。内容包括乐器、声乐、舞蹈、摄影、书法、烹饪、刺绣、编织、剪纸、花卉种植、泥塑、手工、表演、家政服务、时装设计、装饰设计、营销模拟、应用医学等。

5、身心健康系列:课程目标是强健体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积极健康的兴趣与特长。内容包括篮球、足球、田径、乒乓球、武术、围棋、象棋、健康保健、卫生、心理辅导、就业指导、人际交往等。

6、职业技能系列: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内容包括机械类、计算机类、电子类、美术类、服装类、建筑类、普通话、实用写作、市场营销等。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

(一)选用。课程选用是教师从国家、地方或其他学校的校本课程课程资源中选择能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能适应本地区、本校及学生不同发展需要的课程题材,发掘相应的课程资源,直接选为教材。也可借鉴、移植其他地区或学校课程的开发成果。

(二)改编。改编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自身的现实条件,对已有的课程进行局部的内容修改或结构调整进行重组,设计有创意的课程主题和课程单元。

1、课程改编。即学校和教师对已有的课程进行修改,以形成一门适合自己实际需要的课程。它也包括引进国外课程进行本土化改造。课程改编一般涉及目标、内容选择与组织、实施方式、评价方式与课程资源的修订中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修订。

2、课程整合。即按照某个重要主题将两门及以上学科知识体系的知识或技能组织成一门新课程。这样的课程可以弥补以分科为主开发的国家课程的不足,同时也可以使校本课程引进最新的主题元素。

3、课程补充。即对原有课程的不足而进行的有针对性地补充,以形成一门新的校本课程。课程补充可以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也可以是对校本课程的补充;可以是矫正性的,也可以是补救性的,还可以是适宜的拓展。

(三)自编。自编是教师在国家课程计划给学校留出的空间内,对学校课程进行自主开发。即按照学生课程需求的评估以及可得到资源的分析,开发一门符合学校办学思想的全新的校本课程。这种类型的开发尤其要注意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与开发。特别是开发涉及科学与生活、科学与社会相关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开发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课程,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快乐中学习。在这部分中要特别注意:

1、将教科研的成果转化为校本课程。利用学校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基础,把有特色的课题作为校本课程开发。

2、把地域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开设地方文化课,让孩子们感受地方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弘扬传统文化。

3、把教师的经验特长转化为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智慧潜能,将教师生活经验、专业特长、兴趣爱好转化为校本课程。

4、将学校的传统与优势项目转化为校本课程。学校的传统与优势(已有的明确办学理念和浓郁的校园文化)是特色学校的象征,是长期办学取得的成果。将学校的传统与优势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与学校育人目标相统一的原则。

5、把选修活动课转化为校本课程。充分借鉴学校开设选修课与活动课的经验,在选修课与活动课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化改革,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6、将校园活动转化为校本课程。多彩的校园活动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将学校开展的校园活动进行系列化开发与目标化整理,就能顺利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五)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即:开发路径。主要包括:成立组织——需求评估——确定目标——编制课程纲要——课程申报与审定——课程推介与选课。

1、需求评估。教师自行或在有关专家指导下,对学生的发展需要、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评估。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及办学特色,评估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需要,分析学校及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一是评估学生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设计的起点是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兴趣,特别是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这对于确定校本课程目标具有直接导向性。可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采用学生问卷及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大规模访谈等方式进行。

二是评估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要充分考虑学校和社区的公共教育资源、人力资源,对学校的师资、设施、经费、器材、场地等方面的条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评估,扬长避短,量力而行。

2、确定目标。根据校本课程的总目标与课程结构,学校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在分析与研究需求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结合自身开发能力和学校课程实施的条件,确定自己开发的目标和方向。

3、编制《课程纲要》。在申报课程前,教师需编制《课程纲要》,即教师自己对改门课程的一种设计。它包括以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评价建议。课时安排上,一项学习内容可以是一节课,也可是几节课,可以是一周一节,也可是隔周一节,还可以是一个半天的时间学习活动。

4、课程申报、审定和推介。教师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和自己的特长申报课程,申报课程时须填写《校本课程申报表》,同时提交已编制好的《课程纲要》或《课程实施方案》。教科室组织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学校课程的总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由教导处召开校本课程发布会供学生进行选课。

四、如何实施校本课程?

1、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同时成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委员会一般由校长、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等人员构成。课程审议委员会负责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以及相配套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各项制度,检查与督导《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等。教科室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审定,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实施、管理与评估。

2、课程实施。

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召开校本课程发布会,向全体学生公布《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兴趣,自主选择课程。如果选择的学生人数不足10人,这门课程自然取消。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选择,既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先进教育理念,又给教师增加了开课的压力,促使教师认真学习,认真开发校本课程,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质量。

设置校本课程,可统一安排校本课程的教学时间,也可按科目分散安排,但必须保证校本课程的课时,小学、初中每周至少1-2课时,并一定要把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纳入课程表。

主要包括:时间、内容、教师、场地等,主要形式就是选课走读。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体验性、探索性、自主性;充分体现学习方式的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情境性、合作性、建构性;充分体现教授方式的灵活性、针对性、创造性。根据有关的课程文件,正确处理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课程的关系,保证各类课程的合理比例,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关于教学内容问题。校本课程可编写教师用书或讲义,原则上不编写教材,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操作材料或活动器材,不允许要求学生购买人手一册的教科书或资料。

3、课程评价。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主要包括:教学的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评价要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学校要定期检查教师教案,组织教师经常交流自己的教案,为教师的后续教学提供建议。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作出评价。评价的内容应侧重态度与能力,减少量化,多进行分析性的评价。要在学生活动的情景中评价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背景进行个性化评价。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评价的结果,宜采取等级加评语的方式记录。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学生素质发展要有激励功能。

学校要发挥校本课程学业成绩考核评价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激励功能。考核评价的内容应侧重态度与能力,考核评价一般不采用考试的方式,减少量化,多进行分析性的评价。要在学生活动的情景中评价学生,根据学生实际背景的不同进行个性化评价。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评价的结果,小学、初中采取等级加评语,高中采取学分加评语的方式记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应纳入学生档案管理之中。

4、教材管理。校本课程可选用教师指导用书,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操作材料或活动器材,但不允许要求学生购买人手一册的教科书或资料。学校要量力而行,不提倡印制精美校本教材。任课教师的《课程纲要》和教案是最好的校本教材。

教师层面的课程方案 一般项目

开课教师 教学材料 课程性质 学习时间 参加对象 具体内容

课程目标陈述

专题:内容要点与活动安排

课程实施说明: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场地、设备、班级规模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篇7

平阳小学对原有校本课程体系进行双语形式的二度开发:植根于本土, 通过整合原有教材资源, 深入挖掘“海派文化”;采取综合课程形式, 以“自主探究”为主线, 引领学生发现、体验与感悟“上海”这个世界文化交流的窗口。通过校本课程实施, 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跨文化沟通、信息处理、合作与创新等国际化能力。

一、课程理念

校本课程是以双语教育为核心的综合性整合课程。国际理解教育同样是集知识、技能、情感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育形式。第46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和睦共存的教育需求之一是进入多样化的语言, 以便自我理解、理解他人, 更有能力构建包含不同文化的“我们”。1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 背后蕴涵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和逻辑思维特性。透过外语这一工具, 学习者可以从“他者视角”重新审视“自我文化”和“他者文化”。这种“他者视角”如同移情性理解, 正是培养跨文化理解能力和心向的有效途径。

用外语来了解上海、介绍上海, 创造性地将地方文化与国际化工具结合, 使得学生在认识上海和世界的互动关系的同时, 了解世界历史的一体化和多样化, 学习到尊重、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文化、政治上的差异, 尊重其他族群及其历史文化。

在课程的研发和实施中, 既要把握国际理解教育核心思想, 又要贯穿新课改先进理念, 坚持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生成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1) 人文性:具有浓郁的家乡色彩、自我学校特色, 融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炉, 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2) 综合性:有机地整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以多种学习方式有效地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3) 生成性:促使孩子在一系列亲身经历过程中, 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又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 不断生成丰富我们的校本课程;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4) 开放性:以开放的体系、开放的内容、开放的学习形式, 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不同程度上有不同的发展。

(5) 实践性: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组织内容, 以探究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二、课程目标

让学生具有“中国的灵魂和国际的视野”是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目标, 也是课程实施的基本立场。

国际理解教育力求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这要求对话者首先明确并认同自己的文化归属, 在此基础之上理解并宽容他者文化。在“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就是多元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平等与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的描述中提及:通过教育增进各国间的合作以促进和平与安全。国际理解教育要致力于消除儿童认为自己是世界中心的感觉, 并增强他们对人类相互依赖和道德团结的意识, 可以理解的是, 所有的教育都应使爱祖国与理解其他国家相和谐, 使爱祖国与世界上的尊重主权相一致 (第26号建议) 。2

1.植根“海派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坚守国家立场是维护多元文化格局必然要求, 也是获取国际对话空间的保障。“国际理解教育”首先强调的是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因而课程坚持近景原则, 着眼于培养学生热爱故乡———上海, 将“上海”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地域、世界文化交流的窗口展现在学生面前, 进而升华到爱中华的情怀。

2.了解“精彩上海”, 提高国际沟通能力。教材以世界文化在上海的“缩影、传承、发扬”, 上海这个“开放、多元、繁荣”的多领域交流窗口, 两条线索并行架构。

3.立足“儿童视角”, 培育全球公民意识。教材在编写思路上, 立足于学生立场, 以儿童的眼光看待教材, 摒弃原教材“城市精神”的重心, 以“自主探究”为主线, 引领学生发现、体验与感悟;在实施方式上, 实现单一的“课堂教学式”向学校校本课程与主题活动复合的“多元组合式”的转变。引导学生打开国际视野, “唤起学生对这个世界共同社会与和平的责任感, 鼓励其健全的社会态度的发展, 奠定更好的国际理解与合作的基础”, 3培育学生全球公民意识。

三、课程内容

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说明知识和能力是基础, 而情感和态度是更高层次的追求也是最大的难点。双语教育是我区行之有年的课程形式, 是我区长期国际化的产物。在更高的起点上继续推进双语教育, 就必须开展地方化的校本课程教材探索, 克服教材脱离本土文化、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弊病。

校本课程以“探究地图”为线索, 引导学生认识上海、发现上海、感悟上海。融合学校原有校本《海上七彩风》《小门票看大上海》课程资源, 本着“学生立场”、“儿童视角”的原则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丰富、舍弃、改良与重建, 力求取得突破与转变。立足地方, 将语言与生活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自主发掘本地文化资源, 从而实现使学生们“理解语言的文化范畴;培养孩子们丰富的描述性策略, 使其能够描述自身的感受和周围的环境;能够用母语以及其他语言进行反思 (思考是语言教育的最终目的) ”4的双语教育高层次发展。

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之上, 更高层次的学习内容延伸至对语言和知识背后的文化的理解和批判。多元化社会和多文化世界的公民, 应能承认他们对形势问题的解释根植于他们个人的生活、他们社会的历史以及他们的文化传统。5更进一步, 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应该能使学生“明确环境与生活方式和生活标准之间的关系”, 而且增进其“对世界和各国人民的了解, 帮助学生形成以相互欣赏和尊重的精神态度, 来观察别的文化、种族和生活方式”。6

在教育内容上, 课程坚持生成性原则, 引导学生运用多元视野下的联系性、批判性、发展性理念自主选择和组合学习内容。通过适时交流, 共享资源, 不断扩宽和加深学习的内容。综合性的课程内容涵盖了历史、地理、艺术、体育等学科, 以上海为焦点, 辐射到世界;以现实为切入点, 延伸至历史和未来。

四、课程实施

国际理解教育不应止步于知识传授, 而且应致力于发展有利于国际理解和尊重人权的态度和行为。因而, 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实施必定不能局限于书本和教室。在课程实施方式上, 我们思考实现单一的“课堂教学式”向复合的“多元组合式”的转变, 采用“学校课程渗透”和“主题活动落实”两条路径并举的形式, 根据年龄特性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通过照片、感受等文本的形式呈现, 也可以上传到学校主题网站上, 实现与伙伴的分享。

打破书本僵化局限是实施的一大原则。课程明确“为个体参与解决社区问题、国际问题乃至世界问题做好准备”7的目标, 采取实地参观、观看视频、网络搜索等多种途径, 突出实践特点, 着力培养学生的善于发问、乐于探究的精神, 发展搜集和处理信息、沟通和协调人事、合作和获取资源的综合能力。

根据多元的课程实施形式, 课程实施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个体、假日小队或亲子互动等团队。学校形成了分工明确、合作和谐的管理团队。同时, 学校充分发挥纽带作用, 积极开发家庭;并借助区域教育平台, 有效调动社区资源, 确保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持续性。

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建设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照搬。只有不断地方化的国际理解教育才是适切的。我区的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建设植根于地方, 创造性地将浓郁的地方文化与国际化语言工具的结合, 透过发展性的课程内容和多元化的实施途径促进教育国际化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学会和睦共存——第46届国际教育大会综述[[J].教育参考资料, 2002, (19~20) .

[2] .赵中建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3] .钟启泉, 李雁冰.课程设计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

[4] .郑金洲, 吕洪波.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谈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篇8

茶艺校本课程的设置

社会上对茶艺教育有一些片面认识,认为茶艺教育就是认识茶的活动,只要让学生了解了茶文化的知识,就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结合中国“廉、美、和、敬”的茶道精神及本校学生德育的实际情况,依托北师大丰富的教育资源,共同研发出版专著《茶道五千年》校本教材,它作为我国第一本针对青少年茶艺培训的教材公开在全国发行。教师们设计了大量开启学生人文素养意识和茶艺实践能力的有益活动,多维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索多元化的茶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自觉完善自身品德的行为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我校针对学生的兴趣、需求、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等,开发茶艺校本教材,进一步规范了茶艺教育的内容,初步建立了学校茶艺教育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课程内容包括:《走进茶世界》《中华茶上下三千年》《中国名茶》《茶艺与茶道》《茶与健康》等六个模块。课程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形式在茶艺教室进行授课,并开展走进茶基地、走进社区等实践活动。最终达成学生能够简述茶文化历史起源、指出中国茶区分布图、认识中国十大名茶、掌握简单冲泡不同形状的茶叶等课程目标,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茶艺校本课程的实施

1.“体验式教学”培育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融入地方课程,学校在传承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拓展茶艺课力度。在3-6年级共9个班的学生中,开设以传授茶艺、感知茶德为主要内容的茶文化教学,通过漫画形式的茶德、茶史讲解,以逼真茶具的校园墙壁画为背景,以班级茶文化与学生日常行为相结合为主要内容的板报为运用载体,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茶文化的内在动力与外在环境氛围。同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班级授课、个体观摩、亲自操作、基地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形成针对这门课的形成性评价体系。通过校园茶文化环境的熏陶、课堂茶艺技能的培养,多维度的实践操练等途径,学生提升了对茶艺的学习兴趣。

2.“参与式教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茶艺教育与国家课程的融合。全校3-6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每周开设2课时传授茶艺、感知茶德的茶艺与实践课相结合。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认真学习泡茶、品茶的技能,还搜集课外的茶艺技能,并将其适当加入茶艺课堂与同学分享课外所学的技能。学校为实践技能考核通过的学生,成立的茶艺社团,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茶艺技能。在茶艺社团中,学生通过参与式学习实践,收获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茶艺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品茶、泡茶技能为主,课下突出“以茶育德”的功能为辅,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3.“探究式课堂”发掘学生探究潜能

以茶为载体、活动课为平台、德育为核心,将茶科学、茶人文与品德课相融合,设置品德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课程中六个模块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认识中国名茶,切身体会传统茶文化的优雅,进而形成自身道德行为方式。通过培养学生茶艺技能的知识,引领学生自主开展丰富多彩的品茶、赏茶的实践活动,以茶为纽带,使学生们走向社会、服务社区,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内化茶德,提升他们的价值观,提升社会责任感。在活动中,教师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分工,为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更好地推进茶艺资源转化,学校采取了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教学模式,使教师更好地把握茶艺课程的学科特点,学校克服师资和教材等困难,将《茶道五千年》教材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写进课表,其中三年级和四年级开设茶艺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在五、六年级开设茶艺校本课程,每周2课时。使学生对于几千年来茶文化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茶文化的悠久历史、茶知识研究的探索历程、科学造福人类的伟大功绩等有更深刻的理解。茶艺课程的开发,也是我校茶文化教育和品德教育不断整合的一个有益尝试。

上一篇:天津作文高考下一篇:汽修实习周记精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