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精选9篇)
班级:信管11-02班
姓名:王翔云
学号:201144070226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学习困难的现状考察、原因分析和对策出路
班级:信管11-02班姓名:王翔云学号:201144070226
[摘要]
据统计,2010年,我国有2.11亿流动人口,其中未成年人占33.6﹪,其中,大约有14﹪的未成年。中国妇女活动中心在2010年11月发布的《中国流动儿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称:全国有流动儿童近2000万,一直未上学的占6.85%,辍学者占 2.45%,合计9.3%8—14岁流动儿童失学者占15.4%12—14岁流动儿童中,超过60%已经工作。流动人口子女理应获得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他们虽然“同在蓝天下”,却因种种原因,在实际上无法享有同等的义务教育权利。
[关键词]
城市流动人口义务教育权利不平等
[正文]
据统计,2010年,我国有2.11亿流动人口,其中未成年人占33.6﹪,其中,大约有14﹪的未成年。中国妇女活动中心在2010年11月发布的《中国流动儿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称:全国有流动儿童近2000万,一直未上学的占6.85%,辍学者占 2.45%,合计9.3%8—14岁流动儿童失学者占15.4%12—14岁流动儿童中,超过60%已经工作。流动人口子女理应获得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他们虽然“同在蓝天下”,却因种种原因,在实际上无法享有同等的义务教育权利。他们经常面临着无学可上的困境。人们担忧,这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群孩子,生活在城市边缘,但也许将成为这座城市未来的主人公。他们的命运、心态与受教育程度,理应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流动人口子女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理应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4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第5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的教育权利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损害。
1.入学机会的不平等
《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在《普及入学机会并促进平等》中指出:应该向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提供基础教育。
事实上,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是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方式,他们有“机会”享受到流入地公办学校提供的教育条件,但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交纳一定数量的“借读费”或“赞助费”等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流动人口子女须交纳的教育费包括三部分:学杂费、赞助费和借读费。而且有时交钱也未必有学上。因此,公立中小学规定的高额借读费和赞助费成为许多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拦路虎”。
由于公立学校的高额借读费以及其有限的吸纳能力,一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只得进入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就读。这种流动人口子弟学校有正规的也有非正规的,但是从整体上说,符合国家办学要求的占少数。而且其中大多数校舍简陋,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办学规模偏小,更为严重的是大多数没有任何的监督和规范机制,教师质量、学校所开设课程及教学质量应达到的标准都由学校自己决定。另外,还有很多流动人口子女辍学在家,无法进入学校享有他们本应享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以广州市为例,作为全国最前列的流动人口集中地,人口发展与城市公共事业发展形成十分尖锐的矛盾。据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170万,其中流动人口子女就超过52万,有些区域流动人口子女数量已超过本地户籍儿童,并且流动人口子女还将以平均每年10%的幅度迅速增长。在广州市天河区,每6个外地生只有1人能读公办学校.。
2.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
入学仅是就学的开端,入学只是通向就学的门户。教育结果的平等比教育机会的平等更为重要,只有在教育的各个环节而不只是入学环节给流动人口子女以真正平等,才能使他们得以享受真正的、而不只是形式上的公平。即使交得起高额的借读费能够在公立中小学就读,流动人口子女往往被视作特殊学生,与当地人口子女不能实现同等待遇。有一些学校把流动人口子女单独编班、不计入考评的对象。教师对流动人口子女在教学和管理上往往采取忽视的态度。同时,在平时参与活动、参与竞争上,流动人口子女评优被认为是资源的浪费。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致使他们的心理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吕绍青、张守礼在《流动儿童教育:逐渐进入视野的研究课题》中就曾指出,北京有些公立学校对借读生的考试成绩不计入教师的教学考评中,借读生学好学坏都与教师的教学业绩和利益不相关,因此教师不拿借读生当自己的学生看,对其学习放任不管。由于借读生户籍不在本地,参加诸如学科竞赛之类的活动都顶替当地学生的姓名,得了奖也归当地学生。这就是说,借读生与当地学生待遇不同,教育权利不平等。
另外,流动人口子女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受到同伴的歧视和排斥。由于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在以城市为主导的价值观念下,在同伴交往中,城市居民子女往往认为自己有优势的“符号资本”,即认为他们的语言风格、行为方式、衣着、价值观以及个人生活有紧密关系的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符号优于流动人口子女。流动人口子女因其社会背景、社会地位而被城市居民子女排斥。在这样一个由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负面环境中,他们所受教育质量必然受到极大的影响,流动人口子女不能够享有平等的就学质量。
2003年《东方早报》就曾报道过一则案例:某学生从1996年就随父母到上海求学,由于不堪同学歧视和欺负在2003年5月投河自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是适应全体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学校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履行一定的义务,学校和教师不应对学生实施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即使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应当给予帮助,不得歧视。
是什么导致了这些流动人口子女学习困难呢?
1.二元户籍制度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
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这种特殊的户籍制度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二元社会结构,导致了社会的“断裂”,事实上将城乡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群体。
2.“地方负责,分级办学”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具有很强的区域性,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就学从而会增加流入地政府的教育负担费用,对当地的教育经费造成压力。
此外,我国教育经费是由政府根据当地户籍学生数划拨到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费用本来是由流出地政府拨付,但现在他们要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这对于学校来说是毫无效益可言的。所以说,“地方负责,分级办学”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否定了学生对接受义务教育的自由选择权,严重阻碍了流动人口子女享有流入地义务教育的权利。
3.《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中一些规定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
1998年公安部和原国家教委联合颁布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针对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部门规章,《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主要由流入地政府承担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责任,但是规定“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在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借读为主,也可由民办学校、全日制公办中小学附属教学班(组)以及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简易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就使得一些公立中小学举办“外地班”、“民工子女班”招收流动人口子女“有法可依”。《暂行办法》的初衷是为了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管理,保障他们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但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这一规定越来越不适应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一方面流入地政府不能很好地贯彻其精神要义。另一方面,部分学校以收取借读费为名达到赢利的目的。
4.流动人口对义务教育权的法律意识不强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
流动人口对义务教育权利认识不足,因此其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利受到侵害也很少想到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护。
对于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上学困难这个问题,有什么对策呢?
1.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法规上支持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权的实现
尽管1998年3月由教育部、公安部联合颁布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但是由于上述规定没有上升到教育基本法的层面,流入地多以经费困难等为由而未予执行。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义务教育法基础上尽快制定相关法规,对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作出规定,加以规范。通过立法,进一步强调解决这一问题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并在如何对待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受教育方式、资金的筹措和物质的保障,教育责任的界定和划分以及不遵守法规应受何种处分处罚等方面的问题,给予明确具体的规定。目前北京市已正式出台《对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提供了政策保障。
2.改革户籍制度,打破现行的以户籍为依据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实行适龄儿童按居住地
原则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
农村人口的流动已经突破了以往的财政安排模式。流动人口进入流入地是作为劳动者和建设者,他们向所居住的城市政府缴纳了税收,为居住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所以他们作为纳税人有理由要求流入地政府为他们的子女提供公平的义务教育机会。因此,在义务教育领域,应将流动人口子女纳入当地公办学校招生范围,在教育财政拨款上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取消
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上学要交纳借读费和赞助费的规定,使流动人口子女能和流入地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
3.实施“教育券”制度,解决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之间的教育经费矛盾,保障流动人口子女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
教育券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里德曼1955年首次提出的,教育券又称教育凭证,是在教育领域中试行的一种代币券,是指国家法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内,按规定每一名适龄儿童都应得到的,国家对其享受最基本受教育权利提供的最基本待遇,代币券所占经费应含在国家所拨经费之中,也可称其为“人头费”。教育券制度能将保证教育投入与适应人口流动性特点结合起来,随着人口流动对教育经费在地区之间进行重新配置,打破义务教育“各地为政,条块分割”的局面,解决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之间的教育经费矛盾。因为教育券发放给适龄儿童可随人走动,流动人口子女凭券就学,他们就学的学校则可凭券到政府领取等值的教育经费。这种制度改变了传统的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模式,教育资源由过去的从政府到学校再到学生转变为从政府到学生再到学校,这样使流动人口子女成为教育的自主消费者,保障了他们的义务教育平等权。我国浙江一些地区已经开始试行“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卡制度”。
总之,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是现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各地政府必须加强重视,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就应当享有平等的权利,平等的就学机会。
[参考文献]
《教育发展研究》 2007 第6期
《中国学术周刊》 第三期
《人口学刊》 2008 第4期
《当代青年研究》 2006 第11期
《前沿》 2009 第10期
社会学认为, 家庭是流动人口子女城市化的初始环境, 而且是流动人口子女社会化的首要场所, 因此, 家庭教育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占据关键性和基础性地位。家庭教育是否顺利实施, 直接影响到流动人口的素质, 从深层次看, 影响到社会是否和谐。但现实是, 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1. 家庭教育意识薄弱
有人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可见,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在流动人口这类特殊的群体中, 父母的素质偏低现象严重地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在流动人口家庭中, 多数父母不懂得孩子有其身心发展、个性的发展的规律, 他们也不知道当外力破坏了这种生长规律时, 将有可能导致不良的后果。此外, 流动人口作为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外来人口, 他们面临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他们大部分的时间用来打工挣钱, 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子女的学习和成长, 即使偶尔过问一下子女的学习情况, 也会因为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而显得力不从心。
2. 家庭环境差
子女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父母在精神上投入, 也需要父母在物质上投入, 如给孩子买必要的学习用品, 给他们创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安排他们参加多种多样的课外学习活动以及给孩子创造一个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家庭教育环境等, 这些都会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但对于流动人口家庭来说, 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 大多属于城市中的低收入群体, 他们的住房状况拥挤、脏乱、周边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他们居住在狭窄的、临时的出租屋中, 一家几口人挤一间屋子, 根本不能够为子女提供安静的学习空间和环境, 从而也无法满足子女学习所要具备的基本的物质条件。
3. 教育观念和方法的不得当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生活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虽然意识到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要性, 但由于受到本身文化水平的制约和传统农村教育观念的束缚, 流动人口缺乏正确的现代家庭教育观及科学的教育方法来对他们的子女进行家庭教育, 通常严而无格或宽而无度。有的对孩子的教育没有明确的目的;有的对子女要求过于严格, 实施高压政策, 动辄语言羞辱、体罚打骂。很多流动人口家庭采用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手段, 不与子女沟通, 不理解、不尊重子女, 也没有正确的指导, 仅仅凭借自己的想法和兴趣去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只是重视教育的结果, 也就是希望子女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却忽视了家庭教育的过程。
4. 环境不稳定
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后,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活问题, 工作是关键。但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和户籍的限制, 多数只能够寻求不稳定、短期的工作, 造成了许多流动人口家庭像水上的浮萍, 居无定所, 流动性大, 整个家庭一直处在漂泊不定的状态, 加之孩子的适应能力较弱, 给孩子造成了很大影响。当流动人口子女刚刚适应了一个城市的生活, 他们的父母可能又换了新的工作地点, 于是他们不得不随着家长不停地流动。正是由于流动人口子女处于不停地流动状态, 使得流动人口子女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无法很好地衔接起来。正是这样不稳定、不衔接的教育造成了流动人口子女性格不开朗和学习态度不认真的缺陷。
5. 隔代教育
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动呈现流动人口家庭化, 所谓流动人口家庭化, 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其一是指流动人口在流动过程中组成家庭, 其二是指某些家庭中由单个成员流动变为整个家庭流动。我们这里所研究的主要是第二种, 即流动人员由个体转变为家庭, 也称之为家庭式流动。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家庭往往是一家五口、三世同堂一起流动, 父母将子女托付给工作较为轻松或者专职在家看管孩子的爷爷奶奶照看, 也就是说, 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牺牲了自己与子女相处的时间, 他们失去了父母在子女成长发展过程中担任主要引导角色的机会, 表面上看父母有了更多的挣钱时间, 但无形中拉大了流动人口子女与其家长的距离。另一方面, 爷爷奶奶会比较溺爱孩子, 在学习方面更是知之甚少。
二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相关策略
1. 流动人口自身改变家庭教育方式
由于流动人口家长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难免在家庭教育中出现偏颇。这样就要提高家长的素质, 要求流动人口家长改变教育方式。由于生活、经济等压力, 流动人口几乎没有时间和子女进行沟通。长期的疏远使得子女与父母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甚至会产生代沟, 从而给家庭教育带来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因此, 作为家长, 要尽可能地挤出时间和子女定期地进行平等的、民主的、面对面的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 家长应和子女保持平等的朋友关系, 才能使子女敞开心扉。家长应尊重子女, 用实际行动教会子女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在进行家庭教育时, 力求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参与其中, 和子女进行讨论, 让孩子们能够体会到平等和被尊重, 同时把握好谈话的最好时机。在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中, 可以培养子女的自主意识和责任心。
2. 学校给予帮助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一个整体, 学校要想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要调动流动人口家长的家庭教育积极性, 和家庭教育相配合。学校需要帮助流动人口父母认识家庭教育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协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以下有几点具体的做法:开办流动人口家长学校、开通流动人口家长咨询热线、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小组、定期召开家长会、要求教师定期到流动人口家庭走访、开办家长学校、举办流动人口亲子活动等。同时, 邀请流动人口家长参加学校召开的报告、讲座, 利用这些宣传形式, 让流动人口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帮助家长习得先进、正确的家庭教育理论。让流动人口家长学会多观察子女, 多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和内心感受;学会欣赏和肯定子女的每一个进步;学会选择正确的就业观、家庭观和教育观, 给流动人口子女提供高质量的家庭教育, 通过学校的帮助、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及良性互动, 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健康成长。
3. 大力改善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环境
首先是流动人口家庭内部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因为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子女性格是否健康。其次是社区环境。家庭建立在社区当中, 良好的社区环境也是家庭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 流动人口在选择居住地上, 不要仅仅考虑租金问题, 更重要的是周边的社区环境, 要尽可能地选择一个有利于子女成长的社区环境。另一方面, 应在流动人口聚居区建立便民服务中心, 提供免费服务, 建立流动人口子女学习辅导班, 帮助流动人口接送子女, 并对其子女进行免费的课后辅导;建立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等。还应广招心理学方面的志愿者, 定期为流动人口子女做心理的咨询和辅导, 让流动人口及其子女在城市中也能得到社会给予的温暖。
4. 政府给予支持
不论是学校建立的互动平台、流动人口学习班, 还是社区建立的便民服务中心, 都需要政府在经济、制度上的大力支持。政府也要将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视作自己的责任, 负责管理流动人口的城府行政人员应定期去流动人口家庭慰问、了解情况、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若要彻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 最根本的是改变二元城乡户籍结构、改善流动人口的生活条件等, 这需要政府和人民长期、共同的努力。
摘要:目前, 中国的流动人口出现重大变化, 不但在规模上, 更在结构的变化上。结构变化表现为由过去的“单身外出”方式逐渐转变为“举家迁徙”, 也就意味着子女也跟随父母流动, 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子女。由此进一步产生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各种家庭教育思想的冲击加之流动人口本身的素质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方式很可能走上两个极端, 要么不管不问, 任其发展, 要么寄予厚望, 施加过大的压力。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在新形势下成为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2]张斌贤.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1 (4)
[3]夏雪.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4]扬新红.浅谈城市流动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1 (8)
关键词:城市流动人口;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在当下社会的发展大环境中,城市流动人口逐渐上涨,越来越多的农村打工青年涌入城市,谋求生机。因此,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以及相关单位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真正解决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使他们能够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获得良好的教育,与其他正常的孩子有同等的教育机会。
一、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及问题
城市流动人口目前在我国占有很大的比重,他们的子女所面临的教育问题自然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但现阶段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在教育方面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教育问题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发展,对于城市流动人口的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1.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流动性强
城市流动人口的一大特点就是流动性很强,季节原因会影响他们的打工地点,他们奔波在各个城市之中,为了家庭而辛苦打拼,他们的子女很多都跟随他们一同辗转在不同的城市,这就导致了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流动性强。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大多在他们父母打工的地方上学,当父母到另外的城市的时候又会再次离开,这无形之中就造成了很多孩子被迫辍学,频繁地更换教学环境的问题。
2.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环境较差
城市流动人口大多是从农村出来打工的,因而他们的文化水平并不高,这就影响到他们子女的家庭教育,城市流动人口很难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这不仅仅是父母自身能力的原因,同样也受到了父母工作的限制,他们白天在外打工,难以付出大量的精力来指导孩子的学习。
3.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不公平性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在同样上学的孩子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很多受到的教育是不同于其他正常的孩子的,教育上的不公平性导致了他们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在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不断地完善。
4.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存在留守教育问题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中有重要的一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独自生活,他们的教育问题更加严峻,由于教学资源不丰富,他们的教学质量较差,师资力量薄弱。同时他们由于父母常年不在家,缺少父母的关怀,容易出现厌学、逃学等情况,这对于学龄儿童来说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从而使他们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
1.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
政府在教育方面需要起到主导性作用,他们需要引导学校关注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同时合理地调整教学体系,让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更多地体会到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在教育中,我们需要体现公平性,而不是平等性,公平才能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实现他们自身的发展。
2.调整教育资源的分配
教育资源的分配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城市流动人口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因而对于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也存在跨区调配的问题,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中进行合理的分配,确保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获得公平的教育指导。
3.增强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
增强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是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辅助手段,我们需要指导城市流动人口的家庭進行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在生活与学习中更多地关心孩子,帮助他们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有良好的未来发展,实现人生目标。
4.组织相关媒体进行报道
媒体是当今社会中一项重要的力量,在提高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方面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利用媒体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进行报道,可以增加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度,同时增加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心,这能够推动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进步,帮助他们获得发展。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有一部分跟随父母进入城市,有一部分留守家中,但不论如何,这些孩子在教育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在教育体系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同样需要不断地增强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力量,让他们与城市孩子一样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在这一目标之下,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1]吴京,赵宏燕.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537-540.
[2]李凌云,李昱.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4(5):152-153.
[3]高淑萍.试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新课程:小学版,2013(3):112.
摘 要:随着流动人口规模逐年扩大,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严峻,成为中国城镇化、现
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流动人口子女 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落实对策分析等的探讨和研究至关重要,同时希
望引起全社会该问题的关注,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876(2010)03-0266-04 0引言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随着流动人口应运而生的话题,也是目前必须予以重视和解决的一个社会和教育问题。目前我够流动人口规模在大幅度的增加。流动人口子女,一部分能够按时入学,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另一部分曾经接过教育,但目前中断了教育,放弃了继续教育的机会;还有一部分从来没有步入过学校的大门。他们向往学校的生活,想要读书,却被拒绝在教育系统之外。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存在,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受到关注,此后,有关这一沉重问题的讨论不断见诸报端。流动人口子女又叫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主要指6至14岁或7至15周岁的未成年人,也可称为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这一群体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随父母流动进入城镇生与父母同住的流动人口子女,称为“流动儿童”。另一部分是没有随父母流动外出而被托留在农村的流动人口子女,称为“留守孩子”,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不容乐观,问题主要表现在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机会,要学习成绩,心理状况以及民工子弟学校的师资和教育教学设施等方面
外语系
2007级英语(1)班
蒙晓红
《关于城市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问题的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的参加者:蒙晓红
社会实践的主题:城市公办学校中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问题的调查 社会实践的时间:2010年9月——2010年12月 社会实践的地点:贵阳市
(一)入学机会不平等
1.缴纳费用高
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学校收费仍然对农民工子女实行“双轨制”的歧视性政策。此外,除了教育部门规定的课本费及杂费外,公办学校的隐性费用高。因此,农民工子女往往被高费用的“门槛”挡在了校门外。
2.入学条件高
农民工子女入学还存在非经济因素障碍。农民工子女入学公办学校要办理繁琐手续,这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财力,而且未必能够顺利办成。如果没有这些手续,当地公办学校则以此为由拒绝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
(二)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不平等
1.教育形式不同
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少年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子女在重点学校就读的比例(9.2%)远远低于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比例(72.2%)[1]。并且,有些学校将农民工子女单独编班,人为地将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加以区别对待。这种基于家庭背景
对学生群体进行强制性分类,实行“同城隔离”的分校教育或“同校隔离”的分班教育,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难以与城市学生平等地共享教育资源。
2.教学和评价的不平等
有幸插班到混合班的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在同一时空下学习,面对同一教师,理应享受平等的教育。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农民工子女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平等待遇。并且,在评奖评优、参加竞赛和课外活动中也受到限制,无法和城市学生享受平等的机会。
(三)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不平等
进入公办学校的绝大多数农民工子女,由于学习基础差,加上教学环境改变,教材进度和难度的差异,教学方法的不同,影响其学习效果。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普遍偏低。并且,由于我国现行的是“户籍管学籍”的升学制度,农民工子女还面临着升学问题。受到非户籍身份的限制,农民工子女初中毕业后,往往不得不回到原籍所在地继续升学。
二、城市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平等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现行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变迁
1.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
美国社会学家帕金(Frank Parkin)认为,任何社会都会建立一套程序或规范体系,使得资源和机会为社会上某些人享有而排斥其他人。排斥方式有两种:“集体排他”和“个体排他”。[2]我国的户籍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典型的“集体排他”性的屏蔽制度,阻止农村人口总体与城市人口总体分享某些机会和资源。天然的制度身份差异导致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享受“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不同国民待遇。在“户籍管学籍”的属地管理体制下,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平等问题与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密切相关,户口成为他们在城市中平等接受教育的“瓶颈”。
2.地方负责的义务教育财政管理制度
社会转型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向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流动。但是,义务教育体制的调整滞后于人口流动带来的经济结构变化。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下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体制。义务教育经费主要依赖于地方财政收入,地方政府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主体。城市普及义务教育的经费主要由市、区教育财政负担,教育经费按户籍学生数下拨。因此,一些学校和地方政府为了维护城市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对于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仍持排斥态度。可见,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财”的问题实质上是“政”的问题,是中央与地方,城市与乡村以及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地方政府利益矛盾的表现。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但是,政策的出台并不等于问题的解决。从政策执行角度解读现行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发现它还存在一些欠缺之处。
第一,合法性不高。教育政策只有被利益相关人所接受、认可,才具有了合法性,并能够有效地执行。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流入地政府需要对当地的教育资源和利益重新做出调整和分配,这必然将打破原有利益分配格局的平衡而引起利益冲突。同时,有些流入地政府担心会产生“盆地效应”,难以接受、认可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其自身利益需求和行为倾向影响着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第二,政策资源的不充足性。任何政策的执行,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是政策执行的物质基础。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没有新资源支援,面临经费、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流入地政府执行政策的积极性不高。第三,欠缺必要的明确性。政策的具体明确性是政策执行有效的关键所在,是政策执行者的依据[3]。但是,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缺乏明确性。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有了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出现政策失真问题也就不可避免。
(三)“城市中心”价值取向下的学校教育
农民工子女入学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学校教育经费不足和教育资源短缺,给学校教学管理、教育质量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公办学校为维护自身利益,以各种借
口来少收或拒收农民工子女,致使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在入学机会上不平等。对于受教育过程机会不平等和取得学业成功机会不平等的原因,下文将运用一定的社会学理论加以探讨。
冲突论教育社会学创始人韦伯认为,社会成员之间或因经济状况,或因权利地位或因文化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身份集团,这些身份集团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将公民划分为制度身份等级不同的“乡下人”和“城市人”两大利益集团。城市居民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资源占有上处于绝对优势,使得城市居民形成了身份优越感和对农民的排斥、歧视的文化心理。如今,城乡二元结构变为了城市内部的城市居民群体与农民工群体之间的隐性二元结构,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城市中无法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由于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及其子女“制造”的刻板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和社会排斥、歧视,加之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在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乃至语言等方面也存在差别。一些城市教师和学生以“城市人”的优越感自居,误解、歧视、排斥来自群体之外的“他者”——农民工子女,导致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遭受了不平等待遇。
(四)弱势状况的农民工子女家庭资本
据有研究调查表明,不同社会阶层背景的家庭中,可以用来帮助子女获得教育机会或较好学业成绩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差异比较明显,体力劳动者三方面的资本都相对较少[4]。相对于城市家庭,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家庭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处于弱势状况,强化了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平等问题。
1.弱势的经济资本及其影响
面对公办学校各种名目的收费,农民工家庭无力承担,家庭经济资本低下成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机会平等的重要障碍。并且,经济资本的弱势状况,限制了对子女的教育投资,由于缺乏学习的物质保障和学习场所,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学业成就的取得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弱势的文化资本及其影响
布尔迪厄认为,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形式:
(1)身体化形态的文化资本。布尔迪厄认为教育期望来自习惯,是人们对客观可能性的主观内化和领悟。每一个个体的选择行为是考虑其社会阶级客观机会结构的结果,他们把自己从某种教育机会中排除。但有调查显示,与城市学生的父母相比较,农民工子女的父母对其子女的教育期望相对比较低[5]。农民工子女关于教育的抱负又深受父母的教育经历和文化生活机会的影响,不利于他们取得学业成功。
(2)客体化形态的文化资本。家庭文化耐用品拥有量可以反映出家庭客体化形态的文化资本状况。有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子女家庭的电子设备和图书、报刊拥有量在很大程度上低于1999年“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中的农村儿童的情况[6] 显然,与城市家庭相比,农民工子女家庭拥有的客体化形态文化资本则更处于劣势状况,无法为其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物质资源。
(3)制度化形态的文化资本。据某项调查显示,公办学校中农民工子女的家长文化程度有约半数左右只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受过高层次教育的人少,具有大专以上高学历者只占较小比例,且仍有一定比例的文盲或半文盲[7]。由于农民工子女的家长自身文化素质较低,他们对其子女的教育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3.弱势的社会资本及其影响
农民工子女家庭的社会资本可分为外部的社会资本和内部的社会资本。家庭外部的社会资本主要指父母与学校、教师的关系;家庭内部社会资本主要指亲子关系。进城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以亲缘、地缘关系为纽带。在与城市居民交往有较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社会交往的内倾性和表层性[8]。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交往上呈现出油水不沾的分离状态,这将影响到农民工子女的父母与教师联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难以有效地形成教育合力,不利于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同时,作为家庭内部的社会资本重要构成的亲子互动对学生学业成有重要影响。但是,农民工子女的父母整日为生计而奔波,无暇和子女进行亲子互动,致使亲子关系疏远,甚至对立,家庭的教育功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三、实现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问题的对策
(一)对现行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提供制度保障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就近入学制度
改革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就是要求取消黏附在户口上的利益差别,逐步建立“自由迁徙、自主定居、籍随人走、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打破二元社会格局。依据新《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农民工子女具有在法定监护人的工作或居住地就近入学的权利。在基础教育阶段采取常住人口取代属地管理的教育体制,实现受教育权利由“身份制”转化为“公民制”。
2.从法律、政策上明确教育责任主体,建立中央政府和流入地政府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修订现行有关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法律、政策,明确各级政府承担的教育责任,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针对流入地政府行政不作为行为,实施问责制,督促流入地政府履行管理职责。并且,建立中央政府和流入地政府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为农民工子女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义务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国家的公共财政应该对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给予支持,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设立农民工子女教育专项资金,分担流入地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农民工在流入地履行了纳税人义务,流入地政府应该承担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投入,可以从农民工交纳的税额中按一定原则和培养费用比例转拨给教育部门,以补充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不足。
(二)构建平等、多元、无歧视的学校教育
1.实施“平等且满足农民工子女特殊需求”的教学和课程
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树立平等的教育观,既要在行动上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更应从心理上接纳农民工子女,构建平等、无歧视的学校教育环境,一视同仁地对待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同时,应该包容和尊重农民工子女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学校和教师应结合农民工子女的生活经验、学习基础、心理特征和学习需求,研究具有接纳性、适切性的教学内容,编制符合他们特殊需求的校本课程,实施“平等且满足农民工子女特殊需要”的差异教学。
2.采取多元化评价和灵活的管理办法
教师应该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实行多元化评价,发现农民工子女身上体现的闪光点。同时,学校在制度层面上也要取消在评优奖励、参加竞赛等活动中的身份限制,实现平等的教育评价。并且,学校应该尽量简化入学手续,实行灵活多样学籍管理和收费制度,以适应农民工子女的特殊需求。
3.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课外活动和教育辅导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的交往,结成“一对一”的伙伴关系,增强城市学生对农民工子女的理解和接纳,改变农民工子女交往的封闭性。并且,针对农民工子女入学公办学校后出现的学习、心理适应性等问题,采取教育辅导和心理咨询等措施,促进农民工子女更好地适应、融入新的教育环境。
(三)改善和提升农民工子女的家庭资本
1.改善家庭的经济资本
政府和社会需要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尊重和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清除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并且,对农民工实行教育关怀,提高其整体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改善其经济生活状况。从而解决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造成的“上学难”的问题,为子女创造良好的物质教育环境。
2.提升家庭的文化资本
农民工应该自觉地接受继续教育和家庭教育培训来提升自身的文化资本,从而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和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同时,社会支助系统尤其是社区、学校,应为农民工子女家庭提供咨询服务,促进其家庭教育的科学化、合理化。此外,应该整合社区、学校的客观化形态的文化资本,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公共文化资源、活动设施和场所,来弥补农民工子女家庭文化资本的不足。
3.加强家庭的社会资本
建立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加强家校合作。教师应该定期开展家访和组织家长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改善亲子关系;家长也应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积极参加学校活动。这既有利于增进双方的信任、理解,也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形成教育合力,对农民工子女采取一致的持续性教育行为,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编号:
尊敬的领导、老师:您好
为了了解流动人口的子女义务教育中出现的一些困境,了解目前徐汇区小学学校流动人口适龄子女的教育情况现状,调查学生的分布情况和教育状况以及存在一些问题,并进一步讨论走出这些困境的途径。我们将针对学生的教育状况作一了解,请您支持我们的工作。
本问卷仅仅供研究所用,您不必填写自己的姓名。
谢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一、学校基本情况:
1、学校性质:()
1、公办
2、国有民办
3、民办
2、学校的办学理念:
3、学校的办学目标:
4、您的性别是:()
1、男
2、女
您的年龄:()
1、30岁以下2、30——39岁3、40——49岁4、50岁以上
5、您在学校的身份是:()
1、校长
2、中层管理人员
3、教师
4、后勤人
员
5、其他
选2转:学校的主要经费来源:()
1、国家
2、集体
3、个人
选3 转:你是否已取得教师则格证?()
1、是
2、否
6、您的学历是:()
1、本科以上
2、本科
3、专科
4、中专或高中
5、高中以下
7、你为什么会成为这个学校的老师或工作人员?()
1、热爱教育,喜欢教育
2、不知道,毕业以后就自然而然的来应聘了
3、找不到别的工作
4、退休以后没有事情做
8、您喜欢学校现在的工作吗?()
1、喜欢
2、一般,如果有好的机会就跳
3、喜欢
9、您每月的工资是多少?()
1、2000元以下2、2000——3000元3、3000——4000元 4、4000元以上
10、您喜欢学校的学生吗?()
1、喜欢,学生喜欢学习不叫听话
2、不喜欢,大多数学生比较调皮,不讲卫生
11、您认为学生的基础怎么样?()
1、不好,非常难教
2、一般,能接受老师讲的内容
3、好,容易教授
12、您对学校管理教学的情况评价是?()
1、比较好
2、一般
3、混乱
13、学校流动人口子女的比例是怎么样的?()
1、占有很大比例
2、一半左右
4、很少比例
5、基本没有 请您对这所学校的满意度进行选择
14、您对学校的校园环境满意吗?()
1、很满意
2、基本满意
3、不满意
4、很不满意
5、说不清
15、您对学校的教学条件满意吗?
1、很满意
2、基本满意
3、不满意
4、很不满意
5、说不清选2、3、4、5选项请往下进行选择:
下列教学条件中哪些是你不满意的地方?可多选()
A教室简陋,设备不齐全B 操场体育设施不足,不利于全面发展
C课程设置不合理D师资队伍不过强大
16、您对学校的学风状况满意吗?()
1、很满意
2、基本满意
3、不满意
4、很不满意
5、说不清
17、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成绩和本地生相比,情况是怎么样的?()
1、没有差别
2、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成绩较好一些
3、本地生学习成绩较好一些
18、您目前最想学校给你什么帮助?()
1、改善工作条件
2、改善生活环境
3、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4、不用帮助
19、您认为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方面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1“流动人口”相关概念设定
流动人口是在中国户籍制度条件下的一个概念, 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 学术界对于“流动人口”这个概念有不同的看法, 但目前尚无明确、准确和统一的定义。国际上, 类似的群体被称为“国内移民”。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 以工作、生活为目的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 即指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中工作和居住, 但户籍关系没有变化的人群。流动人口子女就是指流动人口的孩子。
2 流动人口子女在接受体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流动儿童少年要参与常规体育教育的前提基础是选择有利的学校就读, 而其学习和完成体育课的效果就需要其家庭的教育和支持做坚强的后盾。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两难”处境
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两难”处境主要表现在:目前, 相当一部分比例的流动人口子女在打工子弟学校学习, 但由于其办学条件较差, 尚没有得到政府的认可, 因此属于“非法办学”。为此, 政府采取通过流入地公立学校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政策, 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存在“被选择性”, 即公立学校对其录取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例如学生的户籍证明, 家庭条件, 学生学习的基础, 普通话等等。从而可以看出流动人口子女在选择学校受教育方面实际是很被动的, 并不能掌握主动权。这就导致了其在选择学校入学的进退两难的窘境。
2.2 流动儿童少年家庭教育状况有待开拓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 家庭是影响学校教学效果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由于有相当比例的流动子女家长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经济收入状况较差, 居住条件不佳以及所从事职业的关系, 促使一些家长对学校体育教育理念存在误区, 无法理解学校体育对子女的学习成长的必要性, 干预或者不愿意配合学校开展的一系列学校体育活动, 这样做十分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 流动人口由于生活的压迫长期和子女疏于沟通, 以至造成孩子心理发展不健全等问题, 对社会造成了隐性危机。
2.2.1 家长的态度决定孩子的行为
流动儿童少年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职业、生活条件等各有不同, 致使每个家长对孩子是否有必要参加学校体育活动所持的观点不同。绝大部分生活、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的家长仅仅对孩子的文化课学习成绩非常重视, 却并不在意孩子的体育成绩, 有的家长甚至不允许孩子课余时间进行游戏、体育锻炼等, 认为只有文化课学习成绩好才是硬道理;一部分家长有相对稳定的收入, 但是没有时间管理孩子, 害怕孩子外出会发生危险, 所以他们要求孩子在课余时间呆在家里读书或者上网等, 这样不仅会导致孩子不爱运动、身体肥胖、体质偏弱还会造成孩子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往等缺陷。
2.2.2 家庭生活环境导致亲子之间的“零沟通”
由于流动人口的生活环境较为艰苦, 所以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为了改善自己家庭生活的条件而拼搏, 但他们在努力为孩子的生活做改善的同时, 却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事:孩子的教育问题。由于常年的“零沟通”, 致使孩子的心理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自闭症、抑郁症、孤独症等。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的正常成长。而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坚毅不拔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为了消除这些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 要求每位学生家长鼓励孩子们多参加体育活动并积极主动配合学校实施安排的一系列的体育教学活动。
3 建议
3.1 政府应建立起财政保障体制和激励机制
由于打工子弟学校分布的广泛性和分散性, 政府部门很难完全掌握打工子弟学校的数量及在校生规模的情况, 加大了问题的难度性。打工子弟学校无论办学条件还是安全设施都存在一定的隐患, 而政府如果取缔这类学校, 会影响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需求, 并且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舆论对此持反对态度;如果允许它们存在, 则意味着政府承认办学条件不合格学校的合法性;要帮助这类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又要受到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面对这种两难局面, 以往的教育财政制度没有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 因此, 只有在新的教育财政制度下, 建立起财政保障机制和社会激励机制, 这些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1) 新增加的教育经费应该主要由地方政府筹措, 中央政府予以一定的财政补助。 (2) 根据某个学校或个人的不同情况, 采取个别扶持政策。 (3) 对流动人口中的贫困家庭的孩子施行特殊资助政策。 (4) 在政府财政约束条件下, 打工子弟学校将作为公立学校的一种补充形式。 (5) 政府应大力宣传和号召社会各界对打工子弟学校伸出援助住之手, 并对提供支援的集体或个人颁发荣誉奖励。
3.2 教师、家庭和社区的参与:互助与合作
理查德·赖利 (Richard W.Riley) 说过:“很多人都知道, 如果家庭、教师和社区一起合作, 学校将会变得更好, 学生将会获得他们所需要的高质量的教育, 这将会引导他们过上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生活。在改善美国的教育方面, 家长是重要的一环, 而学校所能够做的最好的工作就是与家长建立联系。”
第一,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儿童的发展从家庭系统当中开始, 这种系统对于儿童的发展起着强大的制约作用, 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这就意味着在一个家庭里, 父母或者一方对孩子学习体育的态度如果是积极肯定的, 那么对孩子的未来产生的影响将会是正值;反之则有可能产生负影响。许多观点都认为, 家长和社区的参与对于学生个体的成功, 以及孩子的梦想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事情。因此, 在孩子的体育教育过程中, 家长应该积极地参与进来。
第二, 体育教师要增进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应该通过家访、与家长就孩子的需要进行交流, 为学生家长提供一些信息和机会, 来鼓励家长更进一步参与和不同类型的家长参与。要与学生家长取得积极的联系。要想有效的帮助这一特殊人群的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期间, 提高在学校体育方面的成果, 就必须要考虑其家庭中出现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 了解你的学生家长和家庭。对处于特殊环境下的家庭进行家访, 也会很有帮助, 并且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教师可以向学生家长询问他们对于孩子有着什么样的目标等。在进行系统计划时, 要采纳这些目标。要鼓励父母对孩子的未来怀抱相当高的期望。 (2) 学会如何与学生家长取得最佳的交流。这种比较有深度的沟通应该建立在对他们的文化偏好了解的基础上, 也要把阻碍交流的文化因素考虑在内。为此, 要求体育教师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素质和坚持不懈的顽强精神。 (3) 对家长所承担的孩子启蒙老师的角色进行支持。这里的支持可以是信息、材料以及为养育方面的问题提供帮助等。 (4) 以家长的需要为基础, 找出那些他们能够利用的帮助家庭和个人问题的各种资源。
第三, 社区的加入也尤为重要。要善于利用社区的帮助与合作来解决学校和教师不能够解决的很多问题。社区提供了一系列重要并且丰富的资源, 来帮助体育教师更好的展开体育教学工作, 以求同时满足家长和孩子的双向需要。
参考文献
[1]高芳明.民工子弟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D].2009.
摘 要:流动人口子女社区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环节,做好流动人口子女社区的教育工作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流动人口子女社区教育进行反思,提出相应的建议如下:加强流动人口的安置和管理;增强社区居委会自治主体意识;资金保障创新;加强宣传力度;加强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化建设,形成长期合作。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社区教育;问题;原因;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72-03
一、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社区教育概述
(一)流动人口以及流动人口子女
流动人口是指常住地与户籍所在地分离的人口。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属于常住,他们既不属于定居,也不属于短期居住,其在流入地居住时间至少应在一年以上;与城市定居者的一般情况相比,流动人口的收入偏低,且收入具有不稳定性,居住地随做工地点的变更有较大的流动性。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指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并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也有人称其为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世纪80年代,我国社会出现了较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量农村富余人口向城市转移成为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在规模不断增大的同时,其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分散的“单身外出”方式逐渐转变为“举家迁徙”,出现流动人口“家庭化”的趋势,且在城市滞留的时间逐渐延长。这些流动人口家庭大多居住在城市的社区里,介入到所在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由于其外来者的身份、流动的特性以及相对较低的受教育程度和有限的职业技能,使得他们在城市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处于劣势,特别是其子女的教育与城市儿童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他们应该成为社区教育特殊和重要的目标群体。
(二)流动人口子女社区教育
流动人口子女社区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环节中的基础。它是指以流动人口子女为指向,以流动人口子女及其父母和社区其他成员为目标群体,在“参与”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确定活动的主题并进行调查、设计与筹划活动、组织与实施活动、开展后续活动以及评估与反思活动等环节,依据社区成员的实际情况灵活开展的非正规教育活动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形式。该模式打破了以往由政府组织、自上而下开展活动的形式,在一种新的理念指导下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模式充分体现了“社会关怀”的特点和精神。
二、浅草社区及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基本情况
浅草社区位于沈阳市大东区东北部,属于城乡结合部,外来流动人口较多,是典型的流动人口聚居社区。近年来,随着政府政策的逐步实施,社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孩子们大多在大东区定点的“农民工子女”学校——上园二小学接受义务教育。
(一)社区爱心人士作为发起人
面对社区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和教育几乎无人看管现状,生活在社区几十年的尹凤娟奶奶退休后,为这些住在浅草社区的农民工子女腾出自己的房间,在下午4点半孩子放学到晚上其父母回家前,把他们聚集到一起,免费照顾并辅导功课,九年来如一日。
(二)社区方面配合开展工作
随着“爱心托管班”活动影响的不断扩大,社区的工作人员也逐渐参与进来。2012年,社区工会志愿者组成了“精灵”关爱团,开设手工、剪纸等特长班,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精灵关爱团”已经有16名志愿者。同时,社区将115平方米的社区活动室作为流动人口子女活动课堂,尹奶奶的辅导班便走出“家门”,来到社区活动室。
(三)流动人口子女作为主体参与其中
浅草社区及附近社区的流动人口子女相对聚集,流动性很大,很多孩子上完小学或者初中可能就随父母辗转其他社区。尽管如此,集中接受辅导的学生已由最初的7人已增至16人,其中包括1名初中生和16位小学生。
(四)社会志愿者的力量
“借助社区力量将尹奶奶的爱心传递下去,并带动社会上更多热心公益力量的关注与参与”。社区通过报纸、网络等方式的宣传,吸引了一些社会力量的关注与支持。笔者也正是在这样的宣传和号召下走进浅草社区,进行了长达半年多的爱心支教活动。辽宁大学润农协会是最早进入社区开展爱心支教的志愿者队伍之一,在社团负责人的组织下,从2012年11月初到现在,累计支教次数已达10余次40多个小时。而社团支教也主要是将社区里的孩子聚集起来,进行统一辅导,为他们解答一些日常学习中和心理上遇到的问题,并适时开展一些集体游戏与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会组织孩子们参观离社区较近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熏陶。此外,在这有限的支教活动中,社团曾带领孩子们前往“新东方老年公寓”为孤寡老人表演节目,做义工。
三、浅草社区流动人口子女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
(一)浅草社区流动人口子女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
作为非正规教育的流动人口子女社区教育,具有灵活、及时、针对性强等正规教育不具备的优势的同时,也面临一定的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深思和探索。
1.参与者的流动性较大
做好流动人口子女社区教育工作,需要社区、家庭、孩子自身以及社区其他成员等力量的共同支持和共同参与。而浅草社区的这一活动从最初发起到如今的逐步开展,几乎还是以尹奶奶一个人的力量作为支撑。
一是组织者力量单薄,社区方面不固定且流于形式。浅草社区流动人口子女的日常辅导工作,除了尹奶奶自始至终的组织外,社区里其他力量的参与都不固定,存在很大的流动性。一方面,从实践开展情况来看,社区方面的参与没有形成固定力量,导致日常辅导活动缺乏社区支持,既没有社区资金上的援助,也没有人员和设备的投入。另一方面,社区参与的形式和时间未形成定制,只是举办一些临时性活动,开展时间短且没有实质内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托管班的正常辅导进程。
二是目标群体流动性大,影响活动开展的连贯性和深入程度。生活在社区里的务工人员大多为菜农、建筑工人以及一些高劳动强度低收入的群体,平日为生计奔波,早出晚归,往往是哪里有活干,就到哪里去,从而使其居住的社区也不是十分固定。而在他们流动的同时,孩子也不得不跟着流动。另外,社区在暑假期间会多出很多孩子,他们平时都在家乡上学和生活,只有在暑假时才被接到社区和父母在一起,暑假结束后,他们又要回到家乡。这样一来,目标群体的流动程度便进一步增大。
三是志愿者力量薄弱。除了社区方面十分有限的参与,以及尹奶奶等对于管理和资金方面的运作外,活动还有一个重要的执行者,即具体流动儿童辅导老师——大学生志愿者。但是,目前针对浅草社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帮扶,只有辽宁大学润农协会的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力量十分微小,对孩子们的帮助相当有限。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尹奶奶们”的身体越来越弱,逐渐无法支撑长时间高强度的活动。
2.资金来源不稳定
一个社会组织要正常地运作,除了官方的支持外,还需必要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可以提供经济或人力方面的支持。“课后四点班”是一个纯公益性组织,流动儿童来此学习不收学费。因此,孩子们学习使用的文具、购买各种书籍的经费来源就成为当前面临的问题之一。虽然在尹奶奶以及社区一些好心人的维持下,这一活动没有间断,社区方面也逐渐参与进来。然而,在支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社区的参与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变社区的现状,所谓的支持也大多流于形式,活动经费仍然来自于社区老人的捐助和一些公益性学校社团的赞助,这些力量临时又有限,都不是长期有保障的。
3.活动场所及设施配备不齐全
课外补习班的教室十分狭小和简陋,没有课桌,没有体育设施,甚至没有取暖工具。由此可见,官方的关注实在不够,既没有资金支持又没有常设的像样场所。而且,由于上学期的支教多在冬天进行,室内有没有任何的取暖措施,志愿者与孩子们学习一阵觉得太冷时,就只好领着孩子们在院子里跑步热身。
4.流动儿童召集数量少
自“爱心托管班”成立以来,受辅导的儿童到截至目前只有16个左右,还经常不能按时到齐。这一方面是受到其生活地点流动性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孩子的家长常年奔波于生计,常常忽略对孩子教育的关注,更没有认识到其子女教育的重要性,而社区方面也未很好地健全相关建设与宣传,使部分家长从一开始就对“爱心托管班”的辅导工作半信半疑,不够支持。
(二)原因探析
1.社区主体定位存在偏差,参与意识不够
当前社区工作人员的参与仅仅是出于搞好政绩以扩大社区影响的心态,因而不会切实投入资金和人员来加强社区教育以及相关工作的建设,每次活动的举行也都是形式化的,并没有对孩子们的辅导起到实质性影响,甚至为配合其活动而使正常的教学工作受到干扰。
2.流动人口的管理方面还存在欠缺
流动人口由于户籍、受教育程度以及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原因,所从事的职业多为临时性的,较不稳定,因而会经常更换生活地点。另外,社区在暑假时多出的一些孩子如何进行管理,是否应该纳入辅导范畴,这些都是流动人口管理方面应该思考和加强的工作。
3.社会帮扶组织涣散,援助物资管理不到位
虽然社会力量的自主性较大,流动性强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从社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实际出发,涣散的援助体系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更不是长远的。而且对于社区流动人口子女收到的资助资金和物资,没有一个较正式的机构及人员进行专门管理,不利于活动的有序开展。
4.社区宣传力度不足
把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集中起来进行辅导和照看,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社区的协调、和谐发展。而社区缺乏对家长和孩子教育知识的普及,对社区免费辅导班的宣传也很不到位,因而使得“爱心托管班”的工作得不到孩子家长的配合与广泛支持,这不仅不利于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参与进来,也有碍于对孩子家长进行科学教育方法的普及和宣传。
四、流动人口子女社区教育的解决途径
做好流动人口子女的社区教育工作在有利于推动社区协调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整个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因而,必须齐集各方力量进行协调解决。
(一)加强流动人口的安置和管理
如前所述,流动人口子女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与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息息相关,并且流动人口子女的社区教育问题也是随着流动人口管理困境的出现而产生的,因而,只有从体制上加强对相关群体工作和生活的安置和管理,加快流动人口保障机制建设,才是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社区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从而推动辅导教育活动的长期化和连贯性建设。另外,对于暑假期间社区新增的流动人口子女,也应有相应保护与管理措施。如可以设立临时暑期托管班,将这些孩子纳入保护和教育范围。
(二)增强社区居委会自治主体意识
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社区的一个主要社会组织机构,属于群众自治性组织。根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①,并具有“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②的职责。因而,加强流动人口子女的社区教育建设是居委会工作的应有之义,社区居委会也应是活动的主要组织者。社区自治组织成员必须及时认识到其自治主体地位,开始真正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社区教育问题,进而才会投入资金、设备及人员。社区可以通过开办讲座、印发宣传手册、组织会议等形式来普及社区自治信息,逐步增强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
(三)资金保障创新
流动人口子女社区教育各项工作的落实推广,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尤其要确保一定的强度和持续性,使各项工作能够持续地改进,这是流动人口子女社区教育长效管理的一个基本保障。如果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势必会打击活动组织者的积极性,教育成果也会大打折扣。
1.社区方面的投入
社区自治组织及政府派出机构的参与和切实投入,才能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更为长久的动力。而且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社区自治活动开展的常设性组织,对社区的情况最为了解,管理也最为有效。所以,流动人口子女的社区教育活动若想长久发展,离不开社区的支持和投入。社区的资金应着重解决孩子们日常学习必需的场所及基础设施问题,如教室与室内供暖。
2.社会公益性组织和爱心人士的资助
社区可以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介吸引公益性组织的关注,帮助社区解决流动儿童社区教育的资金问题。爱心人士有时会对个别困难家庭(如与亲戚生活的孤儿)进行单独资助,社区工作人员在将其资金切实转交于当事人的同时,应主动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合理使用资金。
3.设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物资进行统一管理
对于政府的专项基金及公益性组织与社会爱心人士捐助的物资,应该制定合理的使用计划,做到开源节流,有效利用,并切实将这些资金投入到社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上面。
只有从体制上保证流动人口子女社区教育的的常态化,从资金上提供长久支持,社区的儿童帮扶才可以有效地继续下去。
(四)加强宣传力度
流动人口子女社区教育现状的改善,需要内部和外部形成合力,逐步推进,因而需要从内外两方面加强宣传。一方面,加大对流动人口子女社区教育的对外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公益性力量参与进来。第三方的参与,既可以增加教育的资金来源和志愿者数量,为社区教育活动创新提供注入新的活力,还可以有效监督社区建设,为创新帮扶活动提供支持和建议。另一方面,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内部宣传,切实将这一活动提上重要日程,挨家挨户地做工作,普及教育知识,宣传公益活动,尽可能地赢取家长的支持和参与,从而使更多的学龄儿童加入“爱心托管班”,受到爱心帮助。
(五)加强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化建设,形成长期合作
随着社区宣传工作的不断开展,更多的志愿者组织将会加入进来。并且从支教实践来看,大学生志愿者是孩子们学习辅导和心理引导的重要力量,相对较小的年龄差距使得孩子们更容易接受他们的教导,他们富有个性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也为社区带来了活力。因此,形成大学生志愿者定点定期对口支教,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对孩子们的教育辅导将更有帮助。
总之,加强流动人口子女社区教育建设,使之逐步常态化、规范化的目的在于,增强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信心,提高工作能力,加快流动人口及其子女融入社区和城市的步伐,最终促进其社会网络的形成以及城市和社会的发展。只有号召流动人口子女及其家长、社区组织和社区其他成员,以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并从制度建设、组织引导、资金保障、宣传教育以及志愿者和社会公益组织的义务帮扶等方面不断改进,将浅草社区的经验和帮扶模式推广出去,才能使流动人口子女社区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教育体系得到完善,从而推动这一系列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汪大海,魏娜,郇建立.社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21号令,[1989-12-26].
[3]陈玉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综述[J].教育探索,2004,(2).
[4]刘吟.社区教育: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社会关怀[J].黑河学刊,2010,(12).
xx市教育局 xx年x月x日
xx市高度重视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权利工作,按照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在认真贯彻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前提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3年行动计划等实施方案的通知》(xx政办〔xx 〕xx号)、《xx市教育局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xx教发〔xx〕40号),结合xx年x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召开专门会议,进一步加强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权利工作,着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取得了明显成绩。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xx市近三年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共xx人。教育局为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权利工作的领导,教育局成立了由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农业转移人口子女教育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全市农业转移人口子女教育管理工作的指导与督查。教育局要求各级各类学 校充分认识做好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权利及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的重要意义,各级各学校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组织机构,实行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指导、学生教导处、政教处牵头负责组织管理体制,吸收优秀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少先队辅导员、家长委员会代表参加,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社团、家长委员会等职能,形成上下联动、线上线下互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确保给农业转移人口子女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明确目标,强化有效措施
(一)政策明确,共享资源。市教育局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每年制定我市招生工作指导意见,对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高中段教育,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不受户籍限制。
(二)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子女教育管理机制
1、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登记制度。学校要每学期初对在农业转移人口子女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建立起每个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的专门档案并安排专人负。要认真填写《xx市义务教育学校“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登记表》,加强学校与儿童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联系,对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子女教育管理责任制度。一是要明确各单位和监护人对“农业转移人口子女”教育管理责任,二是要明确并落实年级组、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教育管理责任。
3、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庭联系制度。各单位要积极利用学校家长委员会,强化监护人职责,通报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班主任要与全班每位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家长保持联系,防止农业转移人口子女辍学。
4、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结对帮扶制度。各单位要通过师生之间一对
一、学生之间一帮一等多种形式,与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得到学习、生活、心理、情感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子女情况报告制度。各中小学每学期末要将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的基本情况和教育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和成功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形成书面报告上报教育局基教科。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推荐阅读:
中心小学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学籍09-09
浅析酒店员工流动问题09-13
浅谈企业流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7-03
流动儿童教育研究课题05-28
城市的交通问题10-08
城市环境问题对策06-15
城市环境问题原因07-24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问题10-18
城市管理的问题与建议07-11
城市化中存在问题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