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通用8篇)

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篇1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10个核心概念,数感就是其中的第一个,这不是新增的概念,这是在课标实验稿中就已经提出的核心概念。这次学习了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知道数感的内涵和以前的提法有所不同,我对数感也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数感的认识和体会。

一、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在第一学段是重点。2011版课标在第一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第一学段学生对数的感觉的建立,并在数感培养上处理好阶段性和发展性的关系。在第一学段的教学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提供实物,联系身边具体事物培养学生的数感。观察、操作、游戏等都是较好的方式。数概念本身是抽象的,数概念的切实体验及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数概念的建立不是一次完成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概念要经历一个过程。比如一年级刚入学的儿童认识10以内的数,就要通过数实物(摆小棒、圆片、红花等)将数与物对应起来,然后从实物过渡到抽象些的图片,再过渡到更为抽象的算式。学生只有在亲自操作学具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数。在认识100以内数时,可以对具体实物,通过估一估、数一数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感。比如数100粒豆子、100根小棒,估计全班学生数、估计一堆水果的数量等。又如,我在教学2012版的新教材第一册中“多些少些”时,我觉得图片和课件的感知没有实物那么直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于是,我把彩色的珠子装在3个同样大的透明瓶子里,并贴上写有58、15、10的标签,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在说的时候,我还引导学生用上手势,“红球比黄球多得多”,就用大动作比手势,“蓝球比黄球少一些”,就用微小的动作比手势。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倍感兴趣。学生在观察、实物感知以及动作表演中,不知不觉就形成了对这个数的大小的感知,这个活动过程,就是数感形成的过程。

二、在数的运算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数的运算中,对于运算方法的判断、运算结果的估计及其合理性的解释,都与学生的数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学习计算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为了计算。教师在数的运算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应该提供有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

例如,我在教学2012版的新教材第一册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时,我创设了全班学生最熟悉的“比红花”情境,小林得12朵,小婧得7朵,小林比小婧多得几朵红花?我把这两位同学得的红花分两行一一对应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学生从黑板贴出的红花图上,很形象直观地感知比较的结果。这时,我问:12与7哪个数大?小林比小婧多得的红花朵数会比12大吗?在图中哪一部分是两人同样多的,哪一部分是比另一个同学多出的?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求小婧比小林少得几朵红花呢?计算结果会比12大吗?这样的教学情境来自学生身边,学生可从中感知学习“比多少计算”的意义,又避免了学生用加法来计算的错误,学生可从中悟出:比多比少的结果,不可能比大的那个数大。又如:这一册中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例题24+9,我创设了联欢会发矿泉水的情境,然后先让学生估一估计算结果,24与9的和是二十多呢还是三十多,为什么?学生通过摆小棒以及看分解式弄清算理后,我又让他们比较“和与两个加数的大小”,从中发现:这两个数的和33,比两个加数24与9更大。所以如果把和算成23,结果比第一个加数24还小,这肯定是错的,因为没有把进位算进去。当然,仅在一个例题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感是远远不够的,在进位加法的练习中,还要继续渗透。为此,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算完得数后,引导他们把计算结果与更大的加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这个加数还小,结果就是错了。估计不是有例题才教学估计,在整个数的运算教学中都应当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估计的方法,经常为学生提供估计事物的数量和运算的结果,用不同方式检验同一个计算的结果,能使学生逐步形成习惯,形成对不同运算结果的感知。上例中类似习题的训练,可以引导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算法,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不断增强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既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需要,也是形成数感的具体表现。

三、在生活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课标中指出: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现实生活情境和实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密切相连,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数的感悟环境,也能让学生在数的认知上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逐步发展学生关于数的思维。反之,学生数感的提升也使得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世界。

比如,在数量的认识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培养学生的数感。长度、质量、时间、速度、路程、周长、面积等等,无一不是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下面以《克和千克的认识》为例来谈一谈。上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课前去超市做个小调查,了解自己喜欢的物品的质量,并做记录。上课时,带几样来观察。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苹果、鸡蛋、饼干、牙膏等)进行教学,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联系起来。当学生认识1克(或1千克)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的重大约是1克(或1千克)的呢?”学生立刻举例说明(如一粒扣子或一个药片大约1克,一包面粉、一袋地瓜干、一个小西瓜大约1千克),学生自觉地将克和千克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使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贴近生活。在教学活动中,我也十分重视学生估测意识的培养。如认识“克”后,让学生估一估一个鸡蛋大约有多重,一个苹果大约有多重;认识“千克”后,又让学生估一估自己的书包大约有几千克。先估一估,再进行称一称的验证,让学生比较估计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估测意识,还使学生从中学会了一些估测的方法。这一系列的做法,就是在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数感提升了,他们就能自觉地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世界。在数量的教学中,学生对数量的感和悟,不是靠我们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能够得到的,而是要靠老师有意识地引导以及学生自身的实践和体会自觉形成的。

四、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篇2

现行的国标本教材在这些方面体现得非常突出, 如何结合教材, 培养学生的数感?这是广大数学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结合教学实践和对《课程标准》的学习领会, 我谈谈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数感培养的几点做法.

一、借助生活, 引导学生理解数的含义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弗雷登塔尔教授曾说过, “要从学生的生活中发现并创造数学”.数是从生活、生产中具体事物的数量里抽象出来的.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得到培养的, 重要的是教师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数学素材, 努力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让学生自己试着去感知、发现, 主动地探索, 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释现实中的数学现象, 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教学时要从情景入手, 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 让学生借助生活的已有知识、经验, 理解数的含义.以数“4”为例, 让学生在说图意、讲生活的基础上找共同属性, 如“教室里有4个小组, 小汽车有4个轮子, 这些物体都是4个, 都可以用4颗算珠表示, 也可以用数“4”表示;在学生认识数“4”后, 还要回到实际情境中去, 如摆4根小棒, 画4个○, 说说生活中遇到的“4”.学生在看、说、摆、画、想的一系列活动中体会和认识了数, 并学会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这样, 学生对数的含义就比较清楚、扎实.

二、引导学生用数表达, 感悟数学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 具有强烈的选择性, 它与学生的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掌握了数的有关知识后, 要适时地组织一些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用数表达, 再次感受数的含义, 再次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结合低年级学生认知和心理的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说一说”的活动.例如, 在教学4, 5, 6的时候, 让学生联系生活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 如”我家养了1只小狗”, “教室的菊花开了, 有6朵”, “爷爷今年64岁了”……活动中借助具体情境, 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储备, 促使学生发散思维, 在记忆中搜索有关数学知识, 开拓学生视野, 使他们说得更多更好.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 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

三、开展多种数学活动, 体验数学

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上的.”

低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出来, 从生理和心理上都不可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为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可以在学习中开展多种数学活动, 让学生体验数学, 学习数学.

例如开展:

“猜一猜”, 猜数游戏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练习, 通过猜大了调小, 猜小了调大的策略, 使猜的数越来越接近正确答案, 从而加强对数序和数的大小的理解, 并借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找一找”, 把学生的视线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去, 如校园.让学生走出教室, 通过数校园中一些物体个数, 走一段路数步数等活动,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摆一摆”, 别把数学知识直接“输”给学生, 而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让他们自己参与到学习中,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

四、创设具体情境, 引导学生形成数的大小的相对关系

以“比较29和34的大小”为例, 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两个松鼠捡松果的具体情境,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和对数的认识进行大小比较.有的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 有的用数的组成比较, 更多的学生根据“三十几个松果比二十几个松果多”这一生活经验判断, 发展到“从小数到大数, 34在29后面, 34大”这种按数序比大小的数学思维.这一环节, 不仅要让学生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还要注意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 训练学生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日常生活用语表示数量的悬殊状况, 进一步体会数量之间大小的相对关系.

四、加强估算教学, 增强学生数感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加强“估算”.加强估算, 即逐步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学习估算方法, 形成并发展估算策略.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估算意识、估算方法、估算策略是不可能自然产生的, 需要逐步培养.基于这种认识, 教材注意有序地安排了估算内容.例如:在认识整十数时, 让学生在数轴上填写整十数, 再看一看“80接近100还是接近30”;在认识几十几时, 让学生想一想“四十几比四十大还是小, 比五十呢”;在初步理解“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义后, 让学生做一些按要求选择数值的练习, 这些都是以后进行估算的基础.教学对加、减计算结果的估算, 以“35+60”为例, 教师先示范估算得九十几, 然后让学生模仿估算, 发展到说出“下面每题得数各是几十多”, 再发展到“你能说出哪几题得数比50小, 哪几题得数比50大?”这些估算练习除了有助于学生掌握估算方法, 形成估算意识, 还有利于学生对计算过程的把握, 对计算结果起到监控和复查作用, 增强学生的数感.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估算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重视的不只在于估计结果, 更在于估计过程和估计时的思考.

也谈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篇3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数感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在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对“1个物体”应多提供学生生活实际中熟悉的材料,如一块饼、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条船……;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感受1千米、10千米的路程;到储蓄所存款、取款,观看利率表,来感受1%、2%、4%利息的估算;到超市去看看、称称、估估各类蔬菜、肉类的重量;分发作业本感受平均分等。

在创设的数学情境中,引导学生挖掘已有的生活经验。将数的概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帮助学生把握数的实质,赋予数以生命和动感,真正理解数的意义。激发学生内在数感,既丰富了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又使学生在欢快的、有趣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数感。

二、加快思维速度,培养数感

法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在大量研究智商测验成绩时发现:决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数是心理活动的速度。如学生在回答问题速度上的差异,在其他方面也将得到同样的表现。也就是说,对学生的一切行为,包括一生,都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心理影响。这种普遍存在的心理活动的速度差异,是决定智力差异的基本的和固有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认知规律正是“从直观的动作思维到具体的形象思维,最后达到抽象的逻辑思维”的。新教材增加了诸多数学实践活动,如操作、观察、猜测、估算、交流。低年级小朋友好奇好动,许多有趣的实践活动如“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对他们充满了吸引。在引导观察的基础上加大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让学生在自我探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数的意义和作用,逐步加快学生心理思维的速度,从而提高数学感应力,形成快速高效的数感。

三、交流探索知识,领悟数感

心理学认为,学生对于教师授予的知识是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接受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多动手实践,多合作交流。每个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他们所受的文化熏陶和各自的思维方式不径相同。即使在同样的学习活动中,他们所感知、领悟和思考的问题也是富有各自鲜明的特点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学生认识数的时候,对数的意义,作用的理解都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反映出各自独特的数学气质。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就要创造适合学生自由想象、充分交流的空间,在交流过程中,丰富各自的情感体验,从而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例如,教学9+8=?时,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1:把9分成2和7,8和2凑成10,10再加7得17。学生2:把8分成1和1,9和3凑成10,10再加7得17。学生3:我是这样想的,因为10+8=18,所以9+8的得数要比18少1。是17。学生4:我把9+8的8看作9,因为二九十八,所以9+8的得数就应该比18少1,是17。……这样,学生在同伴交流中体会了计算的多样化,逐步形成数感。

四、综合运用知识,升华数感

有良好的数感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智力技能,心理智力技能存在于人的意识活动中,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当数感发挥作用时,它便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仿佛第七感应一般。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分年级段进行长期、有效的数感培养。对低年级的学生,应结合具体的“数的认识”采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对数有一个整体、多方位的认识。教材在这个方面处理很好,比如教学一百以内加法和减法时,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从现实情境联系以有的知识和方法,通过摆小棒、拨珠、比算、动脑思考等方法掌握多种算法。可以想象,能应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算出得数的学生,不可能没有良好的数感。

总之,数感不是一朝一夕、一年半载就能形成的,它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有个长期而又持久的过程。作为教师要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数学教学中永恒的目标,并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看到不足,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从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扎扎实实地抓起。所以教师应该努力地钻研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的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是充满着乐趣,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 篇4

所谓“数感”,狭义地讲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具体地表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广义地讲是指学生对数值的一种直觉,对数的近似值的一种估计;是在一定情境中对数学概念的直接反映。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如果说动作技能主要靠肌肉运动,表现于外部行动,那么心智技能主要是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便会自然出现,仿佛不需要人有意识地探索一般。

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要加强学生在数方面的数学思考力,让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能自觉地运用数的相关知识及思考问题的数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首先要让学生看到数,其次是要学生用到数。1.让学生看到数,而且要让学生真切地看到数。

为了把数看得更清晰而更真切。对于数的大小,不能只是抽象地看,可以借助直观方式让学生看到数的大小。数在量中,看数的大小。在数概念教学中重视数感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背景,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数概念。

(1)让学生学会带着量看数。

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从而认识到数也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使得学生对数概念有具体、深刻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创设有利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体验数概念。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长度单位时,可以带学生去操场走走、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长度,1平方米、1公顷、1亩的大小,让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物体的长度和面积,如手指盖的大小、臂长、一拓的长度等;教学质量单位时,可以到食堂去看看、称称、估估各类蔬菜、肉类的重量,或去医务室称称自己的体重等。

(2)学生在对应中感受数的大小。将数的大小对应到可见之处。如学习数时,可以让学生看到数越大,气温越高,天气越热。数的高度越大,数越高。数越大,表示数的颜色越深。

(3)从大处着眼,看到数量级。让学生会数学地思考,不是仅仅要让学生急着算出数来。学生要学会从大处着眼,对问题先有整体判断,知道大概是哪个数量级的,不急着精确。仅求精确会使数学窄化。

①感知数量级

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感知数量级的重要。可以通过一些题目让学生尝试。如:二年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大数时让学生填一填计数单位,填一填对生活中数量的感知(北师大版数学伴你成长)。

②感知数量级的变化

加或减带来数的大小变化,乘或除更快地带来数量级的变化,小数点移动会直接带来数量级的变化,成整10、100、1000„倍数地变大或变小。

(4)关注有意义地近似

①四舍五入。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近似。比如大件商品与小件商品计价时近似的程度有很大不同。

②取整。根据实际问题,加一或减一。如19人要过河,每条船最多可以乘4人,至少需要几条船?怎样乘船才合理?学生在探索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切实了解计算的意义和运用计算的结果。

2.让学生看到数的关系

数数间有确定关系,也有随机关系。数在量中,就成了数据。(1)数数关系。

单纯从数与数来看,两个数或几个数之间有大小关系,相等或不相等。

(2)数量关系。

生活中无处不在数量关系。教材中从传统的13种数量关系到现在不区分这些种类的解决问题。让学生把数量关系直观画出来,用加减乘除运算来解决。

(3)量量关系。

将数量关系进一步抽象,从算术向代数迈进,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4)随机关系。

生活中广泛存在的随机现象中蕴含的随机关系。3.看数及关系的角度(1)分类看数

①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基数和表示顺序的序数。②小数:十进分数。

③分数:体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④负数: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2)在圈外看数

山外看山,更易观到山之全貌。圈外看数,更易看到数的特性。如史家小学刘颖老师教学与倍数相关的除法时,教师在教学中混进需要用加法或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给出信息,小明跳绳25个,小军跳绳56个,小芳跳绳8个,小红跳绳64个。让学生提问题,不仅有小军跳的是小芳的几倍这样的本节课涉及的倍数除法问题,还鼓励学生提出小军比小芳多跳了几下这样的减法解决的问题。避免学生一味地照葫芦画瓢,增强学生灵活应用的意识。

(3)看到整体

从圈外进入圈内看数,看数时看有大致感觉。看到数量级,看到一群数据所传递出的总体情况。

(4)排序看数 排序看数,有了顺序,也就心中有数。一组看得到的数放在一起,而且是按顺序放在一起,会让学生看得很清晰。

将几组数排序更容易发现统一规律。如《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纸条围三角形,学生汇报后教师把能围成三角形的三个纸条的长度记录在黑板上。多组数杂乱地放在那里,学生不容易发现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而学生有排序试试看的想法后,把每组数据排序,再结合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对道理感知而来的直观猜测,学生更容易发现规律。

(5)一组一组地看数

将很多数分组来看,可以使复杂的事情变得更简单。如让学生写出32的所有因数,按顺序一对一对地写更容易写全。再如让学生写出由2、0、7、8四个数字能组成的四位数,学生按顺序一组一组地写更容易写得不重不漏。

再如数轴上跳8格1个单位,让学生把每个8看成1个单位,会使问题更简单。探索规律教学中,一个规律是一组,比如红、黄、蓝循环出现,则红、黄、蓝为一组,相当于循环小数中的一个循环节。让学生找到一组,学生也就找到了规律。

(6)看清开头之处

凡事开头难。让学生知道什么是“1”,什么是“2”,他们才更清楚自己的“几”是否正确。如植树问题的教学中,切木头,切1刀后木头成2段;切2刀木头则成3段。开头的地方明白了,更容易后面进行抽象。在平移教学中,学生如果明白了什么叫平移了1格,再多几个格他们也就无所谓了。

(7)在沟通中看数

学生是带着以往的数学学习经验和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进入课堂的;学生更容易理解直观形象的数学;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经验。在教学中将学生多种多样的理解问题方法、解决问题方法沟通起来,会使学生的数学更简单。如学习除法竖式时,对学生而言,竖式是很抽象的,分小棒是很简单的。将二者沟通起来进行学习,学生更易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使得死记硬背的过程变得更有道理、熟悉而简单。

4.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内运用数,提升学生的数感(1)让学生给数赋予情境

生活中有数,放过来,数就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让学生给数赋予情境,促进学生数感的提升。

如学习分数的意义时,给学生两个问题:让学生用1/3或2/5说话;让学生用1/3和2/5说话。学生可以举出各种各样的事例。

(2)让学生借助经验学习数学

很多数学中的概念、定律等在生活中都有类似现象。可以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学生对生活现象的理解来学习。如学习循环小数时,学生可以借助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循环往复进行学习。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有的老师借助词语的分配来学习,在课前先让学生说我爱爸爸、我爱妈妈,又概括地说我爱爸爸和妈妈。合起来说与分开来说表达了相同的意思。而乘法分配律的内涵正是合起来乘与分开来乘积相等。

(3)让学生形成先有大感觉的习惯

在运算时都可以让学生先估计运算结果大概是多少,计算后再回过头来看一看是否计算结果是否与估算结果相近。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也要让学生看看计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看结果是否有意义。形成习惯,有利于学生把握具体问题的数量级,在遇到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时,把握得更为准确。

(4)关注学生过程性经验的积累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体验、估计、选择、运用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数。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很多过程性经验。如学生在解决跑步的实际问题中,模拟跑道画图,学生在跑道中标示路程时边标边调整。相信学生调整的经验,标示路程的经验会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肯定有促进作用。教师可以想办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数学地思考。

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1、对学生数感状态了解不深入

以一年级数学为例,初入学的小学生禀赋各异,再加上学前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准备和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何去发展学生的数感呢?这给承担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为把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落到实处,一年级的教师一方面要坦然面对学生之间智力上和知识积累上存在的差异,树立信心去帮助每一位学生,另一方面要下工夫钻研实验教材精心备课。

2、教材的编排与学生生活经验没有完全相结合现在大部分学生通过学前教育,都已学会1—10这些简单的数字,而且在调查中还显示出他们对1—10这些数字的意义已有初步理解,所以教材内容的安排可以紧凑一点,把1到10的数字安排在一起学习。

3、在培养学生数感时没有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

新教材第四册的第一单元例题1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而例题2则是两步计算应用题和小括号的教学。如果按照教材这么做,就会使学生难以接受,因为这个单元是学生刚刚接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刚刚接触还没深入理解的时候教材在第二个例题就又加入了小括号的教学难点在里面。这使得学生无所适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当然没问题,但对于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同学来说这是不合适的。而且这是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旦对刚开始的新学期感到恐惧那他接下来的数学兴趣也就没有了,我们的教学也会变得更难了。

二、数感培养的策略

1、整合教材内容帮助建立数感

低年级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低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接受能力强。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备好每一节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的内容或进度。我曾对自己担任教学的班在入学初进行测试和调查,摸清了学生们在学前已积累的数学知识及形成的能力。

调查结果表明:这个班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水平分布比较均衡,20%的同学已掌握了〈〈实验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主要内容,有51%的同学已经会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另外有40%的同学尚需系统学习上册才能达到要求的水平。整个班级的数学能力比较好。

这一册实验教材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认识20以内的数字和学习相关的加减法。为了帮助初入学的学生初步建立数感,能够很快很好地认识20以内的数,我根据自己班里的具体情况,调整了教学进度,大胆整合教材相关内容,当我上到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时,考虑到班上绝大多数同学会很容易学会1—5这几个数字。遂决定把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第六单元“6—10的认识” 整合为一课时来完成。当学生学完这几个数后能够马上举出

生活中的实例,例如自己的岁数、家里的电话号码、自己的学号、还能说出我们的书都有页码这些页码是数字组成的等等。这说明学生已经理解了这些数的意义,并且知道这些数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在快乐游戏中形成数感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数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形式,学生在参与教师设计的游戏中,能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在这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

低年级在认数教学中可让学生联系身边的具体情景,通过观察、操作、相互交流等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生活现象。我在教学1—10的认识时,根据小朋友对游戏具有浓烈的兴趣,设计了一场情景教学。具体如是:准备好红、蓝两套纸制球码,号码分别为1、2、3、4、5(红)6、7、8、9、10(蓝)。然后模拟打一场篮球比赛,比赛分五节进行,每节5分钟。比赛规则:下场队员根据教师指令去盯防相应号码的同学。人人参赛,交叉盯防,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辨认1—10的数字(教师佩戴“0”号球码。)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做 “小蚂蚁找家”“青蛙比赛跳荷叶”“过独木桥”等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让他们牢固地掌握了所要学的知识并提高了他们学数学的兴趣。通过这样具体的尝试,把具体的教学任务完全融合在游戏中让学生体会了“数”的意义而且还知道了这些数在平时生活中是可以用来交流的,使他们对“数”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3、在实践操作中培养数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智慧之花开在指尖上。”实践证明,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眼、耳、口、手相结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他们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认识数。实践操作活动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听数学,记数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对数产生亲切感。

例如,认识11—20以内各数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摆学具。教师请学生先思考:“怎么摆就能一下子看出圆片的个数?”这时,小朋友们的思维被激活了,有的一字儿排开;有的2个2个摆成一堆;有的5个5个摆;还有(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的先把10个小圆片放在一起,再把剩下的放在另一边。通过观看同学间不同的摆法,比较优缺点得出最佳的答案。接着教师再让小朋友思考:“你想现在可以怎样表示15这个数呢?”此时,学生已经模糊感受到15即为10个加上5个。小朋友们能用各种形式来表示15这个数:有的用10个正方体再加5个正方体,有的用10朵花加5朵花,有的用10根小棒加5根小棒„„这些丰富多彩的作品都是学生在向我们传递着同一个信息:这些图案我们都可以用来表示“15”这个数,从而达到对“15”这个数本质意义上的感悟与把握。

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可通过让学生到操场上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500米的距离,在春游、秋游中感受1千米的路程

又如,教学找规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给出的涂色卡上涂颜色,使它们变成一组有规律的图案。这时,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大增,他们会创造出很多美丽的图案,再请他的同伴找一找规律在哪里?最后通过学生来摆一摆学具,自己来摆出一组有规律的图形。学生深入到数学内部,才能使学生触摸到数学的本质。通过实践操作,还可以让学生估计一下一把糖有几颗?一本故事书有多少页?一筐苹果有多少个?从而逐步地增强学生的数感。

4、在已有生活经验中体验数感

低年级学生的数感是他们在学前主动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做出理解而形成的。是比较模糊比较肤浅的,我们如何在这样的基础上去发展他们的数感呢?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鼓励儿童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去经历学习过程,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索和重建数学知识,这就是实现“再创造”。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试着去感知、去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例如:在第一册准备课“同样多、多些、少些”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帮助学生建立“一一对应”的概念:小明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他五人,妈妈把晚饭准备好了,让小明帮忙摆椅子、分碗筷,你能帮小明想一想,他要摆几把椅子,放几个碗,几双筷子吗?通过这些熟悉的场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在家吃饭的经验明确地知道,每人必须要有一把椅子、一个碗、一双筷子。学生置身于这种模拟的生活情景中,人人参与,有效地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兴趣盎然。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好奇、想象,而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优化生活,启蒙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让学生在自己的活动中积累经验,体会、感觉数的大小,表达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想„„

5、在应用探索中升华数感

课程改革给数学课堂的教学资源带来了开放性,扩大了课堂教学的范围。让生活世界中的数学问题走进了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数感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学到一种“活”的数学,是能够在实践中应用的数学。例如:人教版第四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中出现四个班的小朋友乘船去鸟岛观鸟的实际问题,一班有23人,二班有31人,三班有32人,四班有39人。每条船只限乘68人,怎样安排才比较合算?通过这样的具体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合理与问题的实际背景有关系。

又比如二年级租船方案:学校组织学生划船,大船每条坐6人,租金10元;小船每条坐4人,租金8元;全班50人,请你设计一种租船方案,计算出钱数,比较哪种方案租金最省?并说说理由。春游是一件让学生快乐的事情,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想出了多种解决方案:①1条大船和11条小船,租金98元;②3条大船和8条小船,租金94元;③5条大船和5条小船,租金90元;④7条大船和2条小船,租金86元。经过比较发现租7条大船、2条小船租金最省。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而且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因此结合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些途径,加深学生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三、形成数感对教育教学的作用

经过一个学期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我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经调查喜欢数学课的学生由原来的50%上升到了90%,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断地提升,优秀率也急剧上升。看到学生的进步,让我感受到学生数感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我还发现学生更喜欢学习了,不仅喜欢数学还喜欢其他学科的学习,比如我们班的同学特别喜欢下象棋,还特别喜欢拼七巧板,学生在形成了数感后在不知不觉中对知识产生了迁移;除此外,学生还能自觉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去。例如在学习“锐角和钝角”时,通过学生动手对自己做的一些角的分类,分成了直角、比直角小的教、比直角大的角的不同类别,从而获得“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在学习了概念后,学生在课堂或生活中都能找锐角、钝角,并且还知道了这些角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而且作用是非常大的。这样,拓展了数学的课堂,把数学真正延伸到生活中来。

强化认知过程 培养学生数感 篇6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课堂中经常出现的学生因缺乏数感而闹出的“笑话”进行反思和分析,认为让学生建立与培养数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又一个重要任务,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并结合平时的探究,提出可以从数概念的认知、实践的感知体验、加强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尝试培养学生数感。

【关键词】数感 数概念 实践 估算 解决问题

作为数学教师,可能经常会碰到学生闹出的一些“笑话”,如有学生会说出自己重60克,数学楼高15分米等,真是让人有点哭笑不得。为什么会闹出这样的笑话呢?感慨之余,我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学生的头脑中一点“数”都没有呢?我想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

何为数感呢?所谓“数感”,是指学生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悟。它的主要内涵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通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可见,让学生建立与培养数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又一个重要任务。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笔者认为,应强化学生的各种数学认知过程,在活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在数概念的认知过程中建立数感

数概念教学的重要教学目的应是以学生对数概念的认知为载体,通过数概念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步建立数感。我们在教学中采取“注重引导观察,加强联系对比”,以促使学生建立起相应的数感,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感知和经历更多的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数的含义,使学生更具体、更准确地理解数的意义。

1.注重引导观察过程。引导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进行观察想象活动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相应的数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学生建立起数感。

在新课程各年级“数的认识”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联系实际先观察后再说一说。如先观察一张纸多厚,再观察10张、20张(一本作业本)、40张(一本笔记本)有多厚,然后拿出一叠(1000张)纸,让他们观察有多厚。又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在哪些地方见过“0”。这方面,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说出诸如“在单价单上、电话机上、温度表上、尺子上、电视遥控器上、车牌上都有0”。学生直观地体会到“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在温度表上、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尺子上表示起点;在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这样,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但体会了数的含义,而且又建立了相应的数感。

2.注重联系对比活动。学生对数的认识仅仅是建立数感的第一步,还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数量对比中进一步建立数感。如教学《面积单位》,当学生对于1平方米的大小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让学生将1平方米的大小与黑板的面积大小(约5平方米)进行比较;然

后,再引导学生估算出教师的面积(约50平方米),并同时分别与1平方米、5平方米的大小进行比较,想象50平方米大小。通过这些比较活动,让学生感知体验较大的面积,进而估计校园的面积、小区的面积、广场的面积,通过能够见到的、感知到的比较小的数感受大数,数感也得到发展。

3.注重表达与交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促进数感的形成。例如,在学习《升和毫升》时,练习中要求学生会看刻度说出水的体积。图示为:一个量筒装有1000毫升水,另一个量筒装有700毫升水,合在一起是多少呢?学生看图后想出了多种说法,有的说1升700毫升,有的说1.7升,有的说1700毫升。学生用多种说法表示同一个数量,说明同样表示一幅图中水的体积,可以用整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和分数表示。这样学生就在分数、小数、整数之间建立起了联系,指导能从多个方面理解一个数,丰富了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了数感。学会倾听,从别人对某些数量的描述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也是一种交流。例如,实际测量长方形花坛后,交流时,大家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进行交流,也体会别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从不同角度感知,发展了距离感,也增进了数感。

二、在实践的感知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具体学具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得数

感。皮亚杰说,活动是儿童发展的杠杆。通过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对数产生亲切感。

例如,认识11~20各数。请小朋友抓一把小棒,问小朋友能一眼就看出是几根吗?想个什么办法就能一眼看出来了呢?只要数出10根,用绳扎成一捆,这样就能一眼看出有多少根了。从而认识十位和个位的区别,理解了数位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又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安排如下的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小组为单位,每组准备一小袋面粉、一袋饼干、一小包大米、10个鸡蛋、6个苹果,先让学生分别估测面粉、饼干的重量,然后让学生用台秤称一称实际有多少重量,再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知一下有多重。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分别对其他物品进行相同的体验感知活动,这样学生在实际的感知体验活动中发展了数感。

三、在加强估算意识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所谓数的意识是指对数的含义和关系有所了解,对数的相对大小有所理解,对数的运算及其产生的效果有直观的认识,对周围事物能够有一个数量上的概念。

我认为,在培养学生数的估算意识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估算是人们再日常生活、工作和生产中,对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进行近似的或粗略估计的一种方法。如估计一定空间的人数、一段距离的长度、一个房间的面积、一定款项可购的货物数等。

在使用工具进行计算中,由于操作上的失误会使计算结果有很大的误差,这就要求人们要具有一定的估算意识,能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是否在正确结果的范围内)进行判断,并对其合理性做出解释。另外,估算还可以用于平时的计算,在计算前对结果进行估算,可以使学生合理、灵活地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在计算后对结果进行估算,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最有价值的检验结果的方法。所以估算能力是现代化社会生活的需要,是衡量人们数感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要重视加强在多位数四则运算中教学简单的估算及运用估算对四则运算的结果进行粗略的检验,要设计应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练习,以逐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数感

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强化。

例如,在一节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可创设情境:春天来了,同学们最想做的是什么事情呢?“春游。”在组织春游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呢?或者你能用数学知识解决什么问题?有租车问题,有购票问题,有计算耗油量的,有根据路程与速度估算实践的,有设计路线的。让学生从多角度考虑,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做出解释。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完善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建构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意义,使学习者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强化数感。

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篇7

一、与具体形象相联系

要想形成数感, 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和积累的过程, 而这种积累不应该仅仅是在课堂上, 更应该在生活当中。当学生养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世界, 用数字来联系生活中的各个事物, 他就会养成优秀的数感。所以, 我们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用数学来表达和交流,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着重灌输这样的理念。在讲课的时候, 注意多举例, 让抽象的数字跟现实事物相联系, 把数字跟具体事物有机地紧密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在头脑当中形成一个链接, 每次一想到数字就有形象的、具体的、生动的物体形象相联系。这是培养数感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比如五年级下册学习“长方体和立方体”的时候, 单纯通过讲述和教科书上的几张平面图画, 实际上是很难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具体形象的, 但是通过多媒体、大量的颜色鲜艳的图片、三维立体的动画, 配合学生可以动手触摸的教具, 从视觉、听觉、触觉三方面刺激学生感官, 让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具体形象牢牢地印在学生的心里。

二、应用多种方法

用多种方法表示数既是数感的重要内容, 又是评价学生数感的重要指标。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异, 也许对这个学生来说令其印象深刻的举例对另一个学生来说却云山雾罩, 根本没有听懂, 因为课堂时间有限等原因, 所以向来这种练习较少。比如在六年级下册学习“负数”的时候, 课本上用的例子是温度, 以零上和零下为正负数, 但是对于南方学生来说这个例子并不一定鲜明, 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根本就没有“零下”这个概念, 所以效果并不好。这时, 教师就要用多举例的方式来引导学生, 比如用收入和支出的例子, 海拔在海平面以上还是以下, 或者找一个身高中等的学生做参照, 让身高比他高的学生和比他矮的学生一起来比较, 都会让学生有个更加直观的印象, 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有很大益处。

三、与生活相联系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 将有助于他们把所学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 只有当学生的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让学生把对数字的感觉和日常生活相联系, 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通过这种联系, 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 能加深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并能让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增加。比如每堂课我们上40分钟, 校门口一盒盒饭9元, 一件羽绒服1 000元, 让学生说一下对这些数字的感受。

学生a:每天上好几节课, 一堂40分钟, 上学的时间太长了。

学生b;盒饭一盒9元好贵啊!

学生c:9元一盒根本就不贵, 不过他家的菜不好吃, 胡同口那家每顿12元, 虽说贵了3元, 但是肉菜比较多, 更好吃。

学生d:一件羽绒服1 000元, 够我中午在学校吃好几个月的饭了, 这个好贵啊。

学生e:1 000的不算贵了, 商场里好几千的有的是。

学生f:我爸妈每人每个月才能发2 000多的薪水呢, 光买羽绒服也买不了几件啊。

通过这样的例子, 让学生对数字有个直观、准确的认识, 免得计算的时候经常出现如全班有20.5人、从a地到b地坐火车需要50秒钟等不合乎逻辑的答案, 对培养学生数感有比较大的帮助。

从2001年起, 数感才在我国被认可, 其概念到目前也一直难以被确定, 造成了我国关于数感的研究起步较晚。虽说最近关于数感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但是数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目前的教师队伍中很多人并没有真正地转变观念, 没有重视数感的培养;又或者是虽然有所重视, 却因为水平原因不能充分发挥和深刻挖掘教材;或者是因为不能把教学内容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到一起, 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和身临其境感等原因, 并没有把数感的培养做好。而培养好学生的数感, 既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的要求, 也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 我们应该做出最大的努力培养好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洁.小学数学课堂数感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01

[2]代文旭.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感[J].玉溪师范学院院报, 2010-08-15

[3]刘林.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2010-12-20

[4]刘书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J].学周刊, 2022-09-05

培养学生数感的五步骤 篇8

一、扬生活风帆,萌生数感

数感不是仅通过传授就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体验,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初步建立数感。如认识“0”时,教师可启发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一下高涨了起来:“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在温度表上见过!”“电话上有0!”“我的尺子上有0!”使学生直观体会:“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在温度表上、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上表示日期;在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就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

了数的含义,在现实中初步建立了数感。

二、引观察比较,形成数感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加深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产生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的认识,能够用比较小数感知较大数,学会辩证地看待一个数,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感。例如,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距离;到学校食堂去看看、称称、掂掂各种蔬菜、水果的重量,感受100克、1千克、10千克的实际重量等。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1平方米与10平方米进行比较,估计出教室的面积,再通过10平方米与100平方米、1000平方米的比较,体会较大的面积,进而估计出校园的面积、小区的面积甚至广场的面积。这种比较的方法有助于学生体会大数目的意义,使学生在比较中,通过能够见到的、感知到的比较小的数感受大数,数感也得到了发展。

三、借体验交流,发展数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如果切断了思维与动作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创造并提供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例如, “分数的意义”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和掌握抽象的单位“1”。这时,教师可提供材料,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把一条线段、一个圆、一张纸平均分;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把许多物体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让他们自己动手折一折、分一分,从中体会和发现。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学生理解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加深了对单位“1”和分数意义的理解,增强了数感。

四、用加强估算,优化数感

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要经常为学生提供估计事物的数量和运算的结果,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检验同一个计算结果,并逐步形成习惯,形成对不同运算结果的感知。首先,教师要提高估算教学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数感的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良好的数感和量化能力的形成,不是对数量的简单识别,而是要把抽象的数据符号经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通过不断的内化形成一种认知能力,从而在实际行动上加强估算教学。其次,教师要多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直觉进行估算,强化对数据的认知,形成较强的量化能力,逐步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例如,在教“计量单位”时,教师可设计一些本身蕴含着估算价值的实例让学生进行练习。如一根跳绳长约( )米,操场长约( )米,我们学校大约有学生( )人,一袋苹果重5( ),一支圆珠笔长15( ),一辆小货车载重4( )等。学生的良好数感和量化能力不仅表现在对数据的提出和加工上,同时,还表现在“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上。如“张大伯家种植西瓜年收入是1493元,种植橘子年收入是2328元,估计这两项年收入一共多少元?”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的估算方法也有所不同,有的说1500加2300等于3800,93加28大于100,因此,它们的和比3950少;有的说这个数比1500+2300大,比1600+2400小。这些估算方法都是对的。

五、于综合运用,升华数感

上一篇:国际金融复习资料整理下一篇:企业成长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