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视导制度

2024-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视导制度(通用6篇)

教学视导制度 篇1

教学工作检查和督查是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建立有效的教学工作督查机制,进一步抓好各种规章制度及各项常规工作的有效落实,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特制订本制度。

一、教学工作检查主要由教研组长和学科主任实施,范围包括教师的业务学习、技能训练和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

二、检查理论学习情况。学校业务组每学期集中检查三次教师的业务学习笔记,看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鼓励教师超量完成学习任务。每学期教师业务笔记按联合校要求完成。

三、检查教师基本功训练。教师要按学期初学校制定的基本功训练计划,结合自身情况,认真完成训练任务。学校每月确定一个重点进行检查。

四、每学期初学校集中进行一次教学工作检查,主要检查教学各种计划的制定情况、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等。

五、检查备课情况。学校每月末检查一次备课,看备课是否及时认真,教案是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并做好检查记录。

六、建立随堂听课制度。教研组长、学科主任、业务校长、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其他教师不少于20节。随堂听课主要检查有无违反教学常规的情况,授课质量是否合格,听课后应及时和教师交换意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七、校长每学期检查两次中层以上干部的听课记录。不定期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了解教师平时上课的情况。

八、学校每学期普遍检查学生的作业至少3次,并做好必要的记载,具体检查作业是否规范,作业量及难度是否适中,是否及时认真批改,发现问题,及时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改进教学工作。

九、为了解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情况,学校不定期在部分年级、部分学科进行调研座谈或质量检测,测试形式可采用书面测试、口试或操作测试;及时进行教学质量分析,了解教学情况,提出改进教学的指导意见,督查指导教师的教学。学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定项评比活动,以此加强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监控。

十、教师要认真辅导后进生,做好辅导记录。学校每学期检查至少2次学生辅导记录,了解后进生的学习进步情况。

十一、每个教师在期中、期末考试后都要做好教学质量分析,业务校长在汇总全校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分析各年级每学科的教学状况,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或措施,向教师反馈,向校委会汇报。

十二、校长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教学工作督查,督查结果要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和教导处,作为改进教学工作的依据。对违反教学管理规定,造成教学事故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及管理部门有关责任。

教学视导制度 篇2

要了解一项改革的意义, 首先要了解这项改革的背景。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历史使命, 使得把发展教育的理念加快转移到科学和谐上来、把治教办学的重心加快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把教书育人的模式加快转移到全面素养上来, 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这体现在校本教研上, 就是深入学习实践《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 (试行) 》 (以下简称《指南》) , 使校本教研工作从重组织活动、关注狭隘经验, 发展为重捕捉智慧、培育研究状态;从长远意义上提高教师素养的“锦上添花工程”, 发展为有效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雪中送炭工程”;从“比武、夺牌、创优”的课堂战术, 发展为“反思、互助、引领”的文化战略。

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们开展了“基于《指南》的教学视导实践行动”。

二、当前教学视导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视导是伴随着《指南》的颁发应运而生的, 通俗地讲, 就是原来的教学调研。但如果从教学视导的要求去审视教学调研, 就会发现教学调研中的一些问题。

(一) 认识上模糊

教学调研是教研室的一项常规性工作, 正因为它平常, 往往变成教研室领导带队下的公事例行活动, 往往凭过去有限的经验, 始终以邮递员 (转发上级文件) 、裁判员 (担任活动评委) 、巡视员 (跟随行政检查) 的角色参与其中, 普遍存在着“重听轻看、重讲轻写、重评轻研”的现象, 教研工作重心不能有效下移。

(二) 方式上单一

教学调研需要听课、评课活动, 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活动。而有些教研员把它等同于教研员个人的应约听课评课活动, 一直把“学科”看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壁垒, 认为只要把本学科的所有任课教师的课都听全了, 就能把握这个学校的教学全貌。积攒的听课笔记虽然有一大摞, 但从专业的目光去审视教学管理全过程的则寥寥无几。

(三) 情绪上对立

一些学校、教师谈“研”色变, 认为教学调研就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评定”。校长唯恐学校在调研时出点什么差错, 如果出现了不好的课, 教师更是惶惶不可终日。由于校长、教师对“督、查、评”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教学调研中就会出现自卫、护短、迎合、应付等多种复杂的心理现象。这样, 教研员有了思想顾虑, 在评课时多少会有些“保留”, 最终不能实事求是地反映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状况。

三、教学视导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如果说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部门政府权力意志的体现, 那么, 教学视导就是教学业务部门专业精神的展示。教学视导必须建立和完善体现专业价值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一) 科学制定视导方案

教学视导是学校发展进行“体检 (诊断) ”的重要举措, 视导方案必须要做到“三性”:一是计划性, 要有3年左右的中期规划, 要有一个学期的主题目标, 要确立每月视导的次数、时间、内容、要求等, 不能随心所欲;二是针对性, 要善于根据课程改革的进程和本地区的教学现状确定视导的目标、重点和对象, 做到有的放矢;三是科学性, 要精心设计视导方案, 把教研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其中, 有条件的时候要真诚邀请教育科、督导室、教科所、电教馆、招生办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及相关教育专家对方案进行审阅, 倾听他们对教学视导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论证通过后再付诸实施。

(二) 全面统一视导认识

教学视导是教研室的公共事务, 在把“学科”看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壁垒的教研室, 统一认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 在开展实践行动之前, 必须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召开视前会议, 解读视导方案, 了解目的意义, 分配工作任务, 宣布日程安排, 指定交通工具等;二是精选视导人员, 教研员当然是视导人员的主体, 但为了显示其工作的重要性和专业性, 可以实行教研员差额参与, 也可吸纳一些工作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参加, 体现一定的竞争性;三是研制视导工具, 视导组要根据视导内容研制调查问卷、访谈提纲、检测试题, 视导人员要根据学科特点准备专题研究的辅助材料, 带着问题去视导。

(三) 正确把握视导要素

教学视导内涵多元, 途径多样, 方法多种, 但无论何种类型, “看”“听”“查”“测”“思”“写”“讲”“评”是教学视导的基本要素。“看”和“听”展现的主要是观察能力和鉴赏能力, 能以教研员的职业敏感捕捉教学实践的智慧;“查”和“测”展现的主要是研究设计能力和发现问题能力, 所谓“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就是这个道理;“思”和“写”展现的主要是思辨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思考有深度, 写出来的东西才有力度, 对教学的指导才有效度;“讲”和“评”展现的则是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评价能力, 能力底蕴厚实的教研员, 讲起来头头是道, 评起来有理有据, 令师生信服, 给人以启迪和引领。

(四) 不断优化视导方法

不同的理念有不同的视导方法, 不同阶段的视导有不同的关注主题。教学视导本身就是一项研究性工作, 必须在摸索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 在发展中完善。

1. 重视调研型视导

调研型视导以调查、了解、研究、指导为主要目的, 一般在不熟悉其教学情况或较长时间没有视导的学校进行, 目的是发现问题。它的侧重点在“视”, 即通过视导人员听“推门课”、查“日课表”、看“五常规”等方法, 找出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 帮助学校改进教学管理。

针对《指南》第3条“开齐、开足、开好规定的课程”的执行情况, 我们开展了以“突破学科、定班听课”为策略的教学视导活动, 即每个教研员在视导时, 选择好一个班, 从上午第一节至下午第二节每节课都听, 上什么课就听什么课, 评课时不是把重点放在这一节课教了哪些知识点、知识传授是否正确, 而是重点分析下列问题:你是怎样教的?学生是怎样学的?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各种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运用是否符合现代教育理念?课程的开设和课时的安排是否符合规定?实践证明, 这一策略不仅使视导人员跳出了学科的局限, 把注意力较多地放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中观要素的评价上, 而且还有效促进了视导员学习不同学科教育理论的积极性。与以往的听课不同, 由于坐在同一个班听课, 有时还会碰到“换课不换人”的现象。其实, 不仅仅是农村学校, 城区学校也同样存在着这个问题, 规模较小的学校更加突出。

2. 突出主题型视导

每学期确立一个视导主题, 其作用是在一定时间内将教学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件的探索上, 致力于问题的解决。它的侧重点在“导”, 通过视导人员的对比、实证、讲评等方法, 找出教学管理的异同点, 引导学校重视教学过程改进。

针对《指南》第18条“课堂教学评价要以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行为的变化作为主要评价标准, 关注教学的针对性、学科的特殊性和目标达成的全面性”, 我们开展了以“百名名师完小行”“城乡学校同课研讨”为抓手的教学视导活动。第一步, 同课“研案”:确定同课研讨的课题, 分析教材和学情, 选好教法和学法, 独立设计教案。第二步, 同课“展示”:把教学理念转化成可演绎的教学行为, 比创意、比教艺、比风采。第三步, 同课“反思”:在互动沙龙中, 教师们针对自己和同伴发生的教学行为, 从理念、方法、手段、效果等方面进行审视, 碰撞交流, 多向互动, 总结经验, 找出不足;同时, 学校领导、专业人员参与其中, 同教师们一道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鼓励和引导他们形成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

3. 探索研究型视导

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 根据教学教研的实际需求, 对某一项目进行专题视导, 致力于研究的深化。它的侧重点是检查对这种教学理论和教学要求在教师中的理解、认可度, 通过视导人员的全面会诊, 开出改进的良方, 再在区域层面进行展示, 提高课题研究的学术水平。

针对《指南》第6条“要重视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的执行情况, 我们开展了以“学习准备期”为课题的教学视导活动, 按照“遵循规律, 引导适应, 放慢进度, 培养兴趣, 养成习惯, 愉悦情感”的总体目标, 在语文课中开展了“说说, 看看, 画画, 试试, 练练, 比比”等游戏活动, 在数学课中开展了“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等游戏活动, 在英语课中开展“听听唱唱”“说说玩玩”“看看做做”“想想演演”等游戏活动。这个由小学一年级教师上幼儿园课程的“学习准备期”教学活动, 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两周的教学内容, 而是教育的理念:从寻找适合教育的孩子到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这种以深化课题研究为宗旨的研究型视导, 有利于体现《指南》的专业价值。

4. 配合总结型视导

以总结教学工作经验为主要内容, 即根据材料汇报、课堂观察、亮点采集、问卷调查、质量检测等形式, 它的侧重点是捕捉教学实践的生长点, 致力于经验的提升。引导学校不断从关注狭隘经验到关注智慧积累和文化再造。

针对《指南》第35条“教师评价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 要关注教师个体的发展与进步, 适度弱化教师之间的相对评价”, 我们配合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开展了以“教育品牌联盟”为背景的教学视导活动, 重点是树人小学南校区实施“名校联盟”一年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按过去的方式, 往往把视导信息的采集点放在一些显性指标上, 比如教学论文篇数、立项课题个数、优质课的节数、名优教师的人数以及学校的各种荣誉等, 以此来佐证办学业绩高质量, 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指南》的实施告诉我们, 单从显性的指标来说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不够的, 教师的自主学习才是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为此, 视导组按照“着力专业素养, 建立教师成长造血机制”主线, 事先设计了教师调查问卷、学业检测试卷等信息采集工具, 把《指南》中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转变成可以调查和检测的试题, 结合随堂听课、资料阅读、师生访谈等形式, 从阅读、教学、科研、研修、联盟五个要素全方位、多角度地探视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 形成了“一所城郊学校的独特风景”的专题报告, 发表在2009年7月22日《中国教育报》专版上。这种以经验提升为宗旨的总结视导, 有利于体现《指南》的文化魅力。

四、教学视导实践行动的反思

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 推进校本教研同样如此。

《指南》是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开展“区域推进校本教研协作研究”以来的成果之一, 教学视导已成为热门的话题和时髦的名词。但在人类社会中, 当某种器物、风尚、概念或制度成为一种潮流后, 在人们的相互模仿中, 逐渐成为一种惯常现象, 久而久之, 人们就会习惯, 忘了或者不去深思这种器物、风尚、概念或制度背后的理论基础和文化背景, 容易造成夜郎自大的现象。如果我们从文化的视野去梳理“教学视导”, 就会对《指南》有一种敬畏之情, 除了描述、抒情, 还会产生一些更具哲理与思辨的内涵。

(一) 教学视导的文化渊源

提起文化, 总给人大而空的感觉。有人说, 在教研领域讲文化太重, 没有载体, 不知如何建设;也有人说, 在教研领域讲文化太虚, 没有抓手, 不知如何研究。其实, 文化就在身边, 教学视导从产生那天起, 就是在培育一种惠及教师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工作热情的教研文化。他们要学习通俗的语言和专用的术语, 以便和周围的人自由而充分地沟通;他们要熟悉所处环境的人文历史和风俗习惯, 以便在交往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他们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以便和同行分享共同的情感……教育文化的有益营养, 构成了教师成长源泉的重要部分, 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教学视导的专业取向。

1985年全国普教会议提出建立督导制度, 视导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实体部门———督导室。尽管不同级别的督导室有不同的工作职能, 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 那就是对教育行政管理进行监督管理的管理。督导室的人员配置就决定了它的主要功能在宏观层面的政策执行情况, 比如省督导室的“两基”年审, 省教育强县、强镇创建工作, 各类省级重点中学的督导评估等;市督导室的现代化乡镇创建、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估等;县级督导室基本是配合省、市两级督导室的工作。显然, 对于课程实施、教学常规管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等微观方面的教学行为, 督导室是无力顾及的, 而这恰恰又是我们教研部门的擅长。如果我们只把“教学视导”看成为一种工具, 不伴随着文化的进步, 不以校本的态度和制度、机制去进行教研工作, 一定会产生许多行为上不协调, 甚至激烈的碰撞, 《指南》的实施依然会流于形式。

(二) 教学视导的基本内涵

教学视导指的是由教学研究部门组织的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教研员依据相关的教学准则, 对学校的课程实施、教学常规管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等工作履行研究、管理、指导、服务职能的一种行为方式。通俗地讲, 就是全体教研员根据《指南》, 对学校教学进行集中视察和引导。

从逻辑关系上看, “视”是前提, “导”是目的。“视”为“导”的实施提供、积累丰富的信息元素, 而“导”则是对这些信息元素的整合、升华。从行动程序看, “导”是方向, “视”是手段。只有明确“导”的目标, 才能找准“视”的角度;只有把握“导”的重点, 才能聚焦“视”的力度;只有讲究“导”的策略, 才能展现“视”的高度。从而实现教学视导从“走马观花”到“下马看花”再到“潜心品花”的转变。

(三) 教育督导与教学视导的主要区别

教育督导与教学视导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属种关系:教育督导是属概念即上位概念, “教学视导”是种概念即下位概念。如果说教育督导是政府权力意志的一种手段表现, 那么, 教学视导是教研职能的一种专业行动。两者有相似之处, 但又存在着鲜明的区别。

1. 价值取向不同

教育督导是政府或政府授权的管理行为, 它着重研究国家、上一级教育行政领导部门和本级政府的各项教育决策, 在一个行政区域教育管理的各个系统、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上的实现程度, 研究这个区域教育行为的总体效应与在行为状态空间出现的各种随机现象的关系, 并根据行为的总体效应研究干预原则和干预方式, 实行有力的“制”、有力的“导”。教学视导是教学业务部门的研究行为, 它着重视察一个地区或一所学校在课程实施、教学常规管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 深入分析现象及原因, 及时厘清困扰和问题, 以教研员的职业敏感和学者的理性思辨进行有效的“导”、有效的“行”。

2. 功能作用不同

教育督导以对工作的客观评估为基础, 是一项对工作执行情况实施肯定或否定的某种决策活动, 它往往立足于督, 着眼于导, 其主要功能不是推展工作, 而是判断工作, 是一种法的规定性的水平检测, 具有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教学视导以互动互惠为基础, 是一项对共同关心的教学问题进行交流和咨询的研讨活动。它立足于课堂, 着眼于文化, 目的是让学校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学习型组织, 让读书感悟、研究反思、合作共享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和生存方式, 在学校中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的教研文化, 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特质和职业尊严。

3. 运作方式不同

教育督导一般以行政指令的方式下发通知, 它的组成人员是一些有威信、有经验的老教师、老干部, 督导的方式是以查阅资料和师生访谈为主, 基本上不进课堂, 往往先分块了解, 再集中整合, 由组长进行全面反馈, 思维方式是对工作进行阶段性切割。教学视导一般以应邀而访的方式递送函件, 组成人员主要是教研员, 视导的方式是以听课、评课为主, 以查阅、访谈、问卷、研讨、检测等为辅, 它由学科教研员独立主持, 然后进行交流, 共同的问题由组长反馈, 学科的问题由教研员分别作出说明, 并形成教学视导专题报告。

改进视导方式 强化常规教学监控 篇3

找准视导定位,树立服务教学的意识

曾经一些学校、教师谈“视导”色变,认为教研与行政部门下校视导,就是进行“监督——检查——评定”。校长唯恐学校在视导时出点什么差错,如果出现了C级课,教师更是惶惶不可终日。由于校长对视导具有极大的抵触情绪,教研员反而有了思想顾虑,在评课时多少会有些“保留”,最终不能实事求是地反映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状况,使教育自身打了折扣。面对这种状态,我们调整了视导工作定位,最大限度地发挥教研的“服务——指导——反馈”职能,走进学校,走近教师。“服务”的集中体现,就是为教师成长搭台,为学校的发展铺路。课改初期,为了给教师更多实践、创新的空间,对教师的等级评定不作为反馈的内容,而重在与教师的倾心交流。“指导”则重在发现教师教学的闪光点,及时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重在指出教学的问题,引导教师反思教学,寻找改进教学的有效策略,使教师不再被等级束缚手脚,能够放开心思,脚踏实地钻研教学。“反馈”则是客观地呈现教学的优劣,帮学校“把脉”,促使学校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为日后改进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有些人会提出质疑,一次视导就那么灵验吗?就能解决问题吗?当然,这是一种极端的说法,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学校进行跟踪视导,进一步引导学校及教师把改进教学落到实处。由于给予了视导准确的定位,学校与教师真正感受到视导工作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的显著变化,由原来的躲避视导到积极申请视导,对教研部门提出的建议进行仔细分析,逐一落实,形成了教研与学校、教师共谋发展的良好趋势。

改进视导评价方式,加强教学过程监控

1.研究评价要素,关注教学过程

最初,教研员在听课之后,根据评价标准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等级评价,而这种评价比较笼统,一个最终的结果很难反映教学的全过程,很难发现教师的教学优势在哪里,教学问题又在什么地方,这种模糊性的评价不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更不利于学校深入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于是,我们进一步改进评价方式,筛选研究评价指标及要素,直接把目光集中在教师的教学过程。评价指标分为目标实施、学习氛围、学习效果,而这三项指标中又包含有10个评价要素,每个评价要素分为A、B、C、D四个等级,通过分项评定,最终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每一项指标的达成情况。如,我们发现在课改进程中教师更加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因此,在“学习氛围”一项良好率较高,而“目标实施”一项则是教师难于把握的,有时教师忽略了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与落实,因而直接影响了目标的达成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这两项指标优秀率较低。这样的评价不仅使学校和教师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同时,也为教研员切合实际地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了第一手材料。评价方式的改革,加大了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力度,使教学与教研更加务本求实。

2.采用问卷调研,关注学生感受

以往我们更多地关注教师教的情况,而忽视学生的感受,课程改革引导我们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教学的效果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教”,更应反映学生的“学”。由此,我们设计了课后“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在问卷中,涉及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的心理状态、获得知识的情况、学习参与的状况、思维参与的程度、被教师关注的程度等。通过这样的调查,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在课堂教学中自己忽略的地方。比如,有些同学一节课下来,没有被教师关注,甚至没有一次举手发言,针对出现的教学死角,教师立即给予重视,改进策略,体现“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理念。如果通过反馈,教师发现学生在本节课中思维参与的程度不深,就要立刻反思课堂所提问题的质量,以及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形式是否恰当。“学生学习调查问卷”的使用,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学习过程,更及时地反思教学,形成有意识地、自觉地、自主地自我监控教学的行为。

3.实施当堂反馈,关注教学实效

在教学设计中有评价、反馈的环节,很多教师认为是形同虚设,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文本中呈现出来即可,是否在课堂中实施则另说。这样造成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对自身教学心中无底。根据这一实际状况教研员亲自出题,在教师讲课之后,让学生做反馈练习,然后与教师共同研究、分析、寻找教学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不留有“漏洞”。后来,我们发现这样做,教师总有一种被考的感觉,因为出题的主动权在教研员手中。为了调动教师的研究热情,教研员放开手脚,指导教师设计当堂反馈题目,这不仅强化了教师的反馈监控和评价的意识,更提高了教师从实际出发研究提升教学质量的能力,使教师认识到教学环节的设计,特别是反馈环节的设计,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而是促进教学走向实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整视导内容,着眼学校质量提升

1.关注教师教学常规全过程

在视导中,深入课堂听课已成为雷打不动的内容,但一旦发现课堂出了问题,教学的“补救”就显得比较滞后。追根溯源,我们认为,只关注课堂这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应加强教师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反思”这一全程的监控与指导。如在备课环节,教研员与教师共同关注“教学目标”的制定,发现问题,教研员指导教师直接修改,为准确把握课堂教学定向导航。本学期,我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对“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上 ,因为策略的使用直接影响到目标的达成,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又如,在“作业辅导”环节,我们更强调作业的有效性,通过视导指导教师留有针对性的作业,真正做到讲练结合;有层次性地留作业,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有计划性地留作业,做到练典型带整体提高。由于关注了教师教学常规的全过程,提高了教学实效。

2.关注质量监控过程

学校教学质量所取得的成绩是常常倍受关注的,而与此同时,成绩背后的东西是最易被忽视的。我们更希望抓住本源的东西。所以,通过教学视导了解学校质量监控全程。对于质量监控流程管理,质量监控制度建设,阶段教学质量分析等方面做了逐一调研。对于学校质量监控过程存在的问题,我们及时进行总结,并向学校领导进行反馈。比如:在学校提交的教学质量分析材料中,我们发现教师谈学生问题多,分析、反思自身少,这样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于是建议教师做质量分析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找教学缺失,真正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而不是草率应付,使大家认识到质量这根“弦”时刻不能放松。制度健全、监控到位,质量提升就有了保证。

3.关注校本教研历程

在学校校本教研记录中我们发现,学校校本教研还有“走过场”的现象。于是,我们引导学校及教师把目光集中在对教学真问题的研究,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确定问题研究的视角及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办法,让校本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成长服务。同时,教研员还作为参与者加入到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中来,听取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实施的评价与分析,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在与教师共同研讨的过程中,促教师加深对校本教研的认识,提升对教学问题的认识,使校本教研的实效在过程中彰显出来。很多教师认识到:研究的气氛浓厚了,研究的问题深入了,研究的效果才能水到渠成。

联院教学视导,教学汇报 篇4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创新教育、精致学校、幸福师生”的教育工作理念,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坚持以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为引领,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国示范”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教学管理规范有序,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技能大赛成绩喜人、师资队伍提升明显、教科研工作特色凸显、教学水平跨上新的台阶。现对照视导的有关要求将我校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汇报如下:

一、以制度贯彻为指针,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学行为

学校认真贯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规程》的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章程》(近期又按上级要求进行修定)。《章程》明确规定培养人才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的各项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育人工作。对教育教学改革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以及师资队伍管理等多方面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设立督导组织及评估组织,对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状态进行评估。按照《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规程》和《章程》具体要求,学校先后制定了《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汇编》、《专业设臵与调整办法》、《教学督导工作条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修订了《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教学资源库建设技术规范》、《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等15项教学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2、健全管理机构,保障制度运行

学校实行校系二级管理体制,教学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有教务处、督导室、职业教育研究所、五个系(电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贸旅游系)、两个部(继续教育部、基础教育部),每个系、部均设有相关教研室。教务处作为学校教学运行及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主要统筹教学基本建设的组织、教学秩序的运行、教学改革的实施、专业设臵与开发等工作;督导室主要负责对全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督促、评价和指导;职业教育研究所负责学校教科研创新、课题研究等工作;各部门均有明确岗位职责,责权明晰、精干高效。

3、加强教学管理,健全督导机制

为全面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教务处、督导室、各系部组建了教学管理专项督查组,对各系部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定期专项督查。教学督导工作采取推门听课、随机检查、每周公示和每学期专项督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系部教学工作采取听、查、访、议的形式,对课堂教学、专业建设、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风与学风、体育工作等进行全方位的督查。学校开通教学管理网站及教务处、督导室二级部门网站,每天对各教学单位教师与学生个人的教学活动进行动态检查,并在网上通报。教务处与督导室对全校各系部每学期进行两次集中教学检查、一次专项教学管理督导;教务处、督导室、各系部定期与不定期对教学常规进行检查与统计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注重“回头看”,起到了检查、监督、指导和服务的作用。

4、强化质量管理,营造教研氛围

学校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2014年专门召开了全校教学质量提升大会,制定了《教师教科研工作量化考核方案》、《教科研 积分奖励办法》、《公开课管理办法》。从教师教科研工作到课堂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予以了明确的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组织了全国教育规划“十二五”课题、特级教师专项课题、省、市“十二五”规划课题新一轮的申报工作。顺利完成了1个省教改课题结题评审、2个联院课题申报评审、10个校级课题的结题、10个校级课题申报评审工作。

二、以教学质量监控为抓手,全面推进教学常规管理

1、完善质量考核,推进精制管理

根据学校《常规教学管理目标考核量化积分办法》等教学文件,完善校系两级管理教学管理职能,更新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教务、督导部门相互配合开展各项常规教学检查及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并对教学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项交流。采用集中检查和抽查相结合、抽听课和公开课相结合、定量和定性考查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常规教学管理,细化常规教学管理目标考核工作,推进精制管理。

2、加强专业建设,建设精品课程

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提升教学质量的意见,科学制定“4.5+0.5”学制要求下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根据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继续加快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五年制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被成功认定为省级品牌专业。至此,学校五年制高职省级品牌专业已达3个。同时根据国示范重点专业建设进度,加快省级、市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开发主题课程、项目课程、案例课程、岗位课程。本建成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一门,多门校级精品课程视频、网站正在建设中。学校承接的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两个专业的省级数字资源库建设任务,按照省电教馆的要求顺利完成,已通过验收。

3、强化招生工作,提升就业(升学)质量

根据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及市教育局及学校整体工作部署,学校制定了招生工作方案,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招生宣传组、招生咨询组、招生收费组等36个招生工作小组。根据“招生攻坚项目”要求,召开全校教职工招生动员大会与招生研讨会,科学谋划每年的招生工作。招生、就业(升学)两头并重,全方位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提升就业质量。构建科学完善的学生顶岗实习、就业考核体系。加入江苏省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与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系统,制定了一系列新的管理规定。组织对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督查,形成分析报告,反馈给相关系部。坚持靠前服务、主动服务,召开学校首届“三创”活动表彰大会,把学校就业创业工作推向新的高度。今年4月,各系分别举办系部专场招聘会,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近百家企业到校招贤纳才,2015年五年一贯制毕业生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达81.2%。

4、加强常规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学校科学合理做好每学期教学安排。每学期开学前认真安排好教学进程表、授课计划等教学文件的制定工作;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考工考级、英语、计算机、书法、普通话、等公共课程考试工作,完成各类理论考试的统筹工作;严格学籍管理制度,严格审核高职学生的毕业资格验核与毕业证书的制作、发放工作;认真执行《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类档案工作规范(试行)》,做好各类教学档案的规范、整理、归档工作,确保统一性、完整性,提高教学档案管理水平;根据教育部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要求,学校积极做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工作,为学校下一阶段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三、以专业人才培养为重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1、加强市场专业调研,滚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各专业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针对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滚动修订,以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近年来,按照五年制高职“4.5+0.5”新学时安排,各系部教研室开展专题教研活动,深入行业、企业开展调研,结合地方行业、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制定了“4.5+0.5”人才培养方案的初稿,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审批。目前,所有高职专业按照“4.5+0.5”学时安排的所有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制定完成。所有主干课程均按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课时,文化课、专业课课时比例恰当,授课计划与课程标准相适应。

各专业的教材全部选用国家或省编规划教材,学校按照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局的要求,每学年共征订各类教材60000册左右,做到教材征订渠道规范、及时到位。

2、重视技能大赛,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学校高度重视技能大赛,将大赛融入正常的教学工作,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竞赛成绩逐年提高。在2014年江苏省职业学校师生技能大赛中,共获得7枚金牌、9枚银牌、16枚铜牌,金牌数及奖牌数位列扬州大市第一。在2015年江苏省职业学校师生技能大赛中,学校师生选手分别在珠算、数字影音后期制作、计算机硬件检测维修、光伏发电设备安装与调试等项目中奋力角逐,共获得6枚金牌、12枚银牌、20枚铜牌,金牌数及奖牌总数位列扬州大市第一。在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共获得3枚金牌。其中,两枚名列金牌第一名,另一枚名列金牌第二名。学校在全省综合排名名列前茅,为此学校受到省厅、市局多次表彰。

2015年,学校共承办了3次省、国赛赛点工作。6月11日至14 日,我校首次承办了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康尼”杯光伏发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赛项。得到了教育部、教育厅领导、各类裁判员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大参赛选手、教练员的一致好评。

3、推进国示范进程,有力提升内涵建设

国示范建设工作是学校近两年重点工作之一,为此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全力推进国示范建设。按照《建设任务书》要求,遴选了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教育学院专家团队引领、助推国示范建设;与英国达德利学院开展国际合作,20多位教师到该校访问交流,近期将安排12位学生到该校进行学习交流。5月27日,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反馈第三批国家示范中职校项目建设省级检查结果的函》,我校在满分100分的检查中获得了85分。

与凤凰传媒合作建设安装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并完成了对相关专业教师的培训;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顺利通过审核,已进入实施建设阶段;

4、夯实实训基地,提升保障能力

积极推进省教育厅、财政厅立项的光伏系统工程、软件与信息服务、财会与金融服务三个实训基地的建设。共投入660万元资金,用于实训基地的新建与改善。2014年12月25日,学校光伏系统工程高水平实训基地网评获高分,免于现场视导,直接通过了省级验收。2015年建成了软件与信息服务实训基地。财会与金融实训基地明年建成。至此,学校已建成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4个。已基本形成了产、学、研一体的实训体系,在完成学校各专业日常实践教学的情况下,亦成为市区技能大赛、省(国家)技能大赛集训、(再)就业培训、校企合作研发的重要基地。

四、以提升师资素质为中心,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师资素质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学校现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正高级教师1人,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4人,市级骨干教师36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学科(专业)带头人8人、中青年(专业)教学骨干12人、(专业)教学能手13人。本学期教学团队建设取得新进展。拟定了《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确定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财经”4个教学团队为2015年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同时推荐以学校纪委书记赵杰为带头人的“应用电子技术”教学团队申报第二届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

2、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教科研水平

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的各项教学评比活动。参与、省“五课”教研、市“两课”评比活动:一年来市级比赛中共获3个示范课、8个研究课;省级比赛获1个示范课、1个研究课。组织参加省第七届行知杯论文评选、2015年“三创”教育征文评选、省2015年“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第十届新世纪园丁征文活动;组织参加2014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评选;组织申报省市级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课题;组织参加首届扬州市微课比赛;布臵2015年“凤凰杯”江苏省职业学校微课大赛活动。

3、强化校本培训,提升教师水平

学校对校本培训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指导系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校本培训项目全部上报江苏省教师培训管理系统,实施定期检查反馈制度,体现了“校本培训”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5年暑期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首期培训班,人参加了培训,有力提升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教 学水平。

4、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2015年,学校加快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力度。完成校园无线网建设和有线网以及学校网络中心改造工作,做好校园网试运行期间的监控工作,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2015年,与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签订协议,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投资600万元,完成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一期工程,以及五台山校区、大桥校区智慧教室的网络布线工作,并顺利通过验收。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成功,有力地促进了广大教师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水平。

五、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十三五”教育教学工作设想

1、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面临着招生难、就业层次低、管理压力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有待提升等瓶颈。二是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仍有待不断深入和完善。三是在课程建设、数字化资源建设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四是根据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举措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工作有待加强。

2、“十三五”教育教学工作设想

教学视导反馈 篇5

课题 《语文乐园一》

课题 《作文指导:我喜欢的季节》

两位老师的教学效果还不错。a老师的语文乐园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根据三国故事相关内容,从阅读到第一题自然过渡,并且把准知识点,以及能力迁移,容量合适;王老师的习作指导因袭上次王老师习作研究课的思路,教法比较得当,注意突出学生的练习与老师指导的关系:即老师导出环节与机会,让学生叙说、练写自己喜爱的季节是什么样的,如何使人喜欢。两节课都是老师在引导学生按照一定方法主动学习,实现能力迁移。教学流程自然,环节紧凑,评价激励也及时,有效。学生所学实在,兴趣盎然。

如果在有些环节的时间安排上在合理性上斟酌一下,如该落实背诵的地方,一定要当堂完成;更加注重教学的宗旨是为了学生的“会学”——决不是只是让学生学会某课某点知识,而是让其自如运用方法,主动发现,总结规律,善于从内容理解到形式表达等语言运用上去感悟体会与交流;习作要更进一步先有学生的自由写到逐步引导,突出落实训练重点,再借机评价强调训练重点。

同时,我们还检查了四年级老师的教案和学生作业。第一篇习作都有批阅,但是都是学生的批阅——可能老师还没有还得及批阅(相信老师会几块跟上批阅);一个年级的《长江》大课堂批阅还是很细致批阅;一个年级的《小字》学生书写不是很认真(老师应该加强指导和提高要求)。几位老师的教案都是电子稿教案,也还认真和细致。但是第二次深入修改(重点处)还应该高度重视。

日 期 2013-3-14 学科 语文

第一节 授课内容 《古诗诵读 泊船瓜州》 二四节 课题 《语文乐园》、《犟龟》

四年级老师教学目标比较清楚,教学过程清晰,诵读意味很浓,在读中弄懂诗的意思。尤其是能够让学生抓住关键诗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并以此为经线,读出作者所在瓜州与一江之隔的京口、钟山的心理与实际距离,感受“何时还”的思归心情,引导学生读出春风吹绿江南的画面,故乡春风下的画面与情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春风江南的美景,再来感受“吹绿”的斟词酌句,感受其盎然诗意。再回读“何时还”。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在读中实现背诵。当然,如果老师注意在读中营造诗歌情境,运用作者当时为什么不能“还”,更加深入体会感受“何时还”中的思乡情结,如果老师利用好诗的题目,注意整体感受,就更好了。

其后,我们还跟五年级、六年级老师就《语文乐园》、《犟龟》等课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备课。还希望这几位老师按照这次备课的思路与环节,细致备出新课,使之成为全校年级组老师的共同财富。

建议学校多在平时进行这样的教研,并且将此作为教研资源。日 期 2013-3-27 学科 语文

节次 第一节 授课内容 《熟能生巧》

二四节 课题 《诗词诵读*乡村四月》 视导评价

6年级老师把握“诗词诵读”的课型比较好,教学目标比较清楚地落实在诵读中完成理解、感悟诗句,读出画面,读懂诗意,体悟诗情,感受诗人„„教学过程也比较清晰,诵读意味很浓,在读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继而弄懂诗的意思,读出画面,读出上下句的联系。尤其是能够让学生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出发,感受前两句的“景美”与后两句的“人忙”,读出作者赞美“乡村四月”美景的心情,引导学生乡村四月特点的画面与情景,从“绿遍”“雨如烟”“才了”“又”等去斟词酌句,感受其盎然诗意。如果老师注意借用评价引导学生读出的感受来扣词语——画面——诗情——整体感受,然后将“人忙”读成另一道美景,再集中到统一的“美景”中就更好了。容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在扣抓相关词语中读悟,这些做得不错。但是由于解读文本的问题,不能抓住重点而主要的问题,发问随意而琐碎,没有四年级阅读的整体感,也没有重点语言的深入扣抓。但老师学习态度很好。

其后,我们还跟六年级老师就一些教学问题进行了交流,检查了五年级的教案与作业。发现教案已经备完一学期的内容,所教过的内容只是在修改了板书,写了一些反思。中间教学过程没有修改——尤其是重点处不见修改。习作评价是在实施“一课一得”,但还需更加准确——应该直接肯定怎么好,建议怎么改。小字不应该去写词语,写字要强调要求,让学生养成写好字的习惯。

建议学校以此次视导为契机,发扬优点,克服问题,举一反三,多在平时进行这样的教研,提高整体教研能力和教学质量。

日 期 2013-4-3 学科 语文

节次 第一节 授课内容 《语文乐园二》

二四节 授课内容 《习作讲评》

视导评价 4年级王老师把握“语文乐园”的课型比较好,教学目标清楚地呈现:第一题以“这些词语都跟什么有关?(看)它们到底在怎么看?”入手,读懂题目,读清内容,分别归类,进而拓展,强化迁移。第二题读完题目后,说词语大致意思,然后让学生联系课文中的有关人物再说词意,分辨词语的感情色彩„„第三题说出名句意思后,老师安排的背诵有特点:先是自己背,接下来老师提示(说出前半句)学生背诵后半句,在自己背同坐互相背„„整节课老师富于心机的设计和引导,把基础内容巧妙上成了理解、运用和迁移,指向学生的能力形成。当然,如果能够在现实自己弄懂的基础上老师适当点拨;在几个关键处再精妙点,如在不同词语的归类上让学生来,拓展部分也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些。第二节课魏老师的习作讲评能够从引导学生温故知新知习作要求要点,有序步步渐进,引导学生自己展示、评价习作,重点抓住本年级的习作训练重点——细节描写,进行评价和扩充训练,然后推及到自己的习作。如果老师在进一步抓准本次习作要点——写出写好(情形)细节与“深刻印象”,突出者“一得”,在适当兼顾写事基本要求,精力集中在目标,重点落实在这重点处,然后几乎全由学生来展示“抓要点,交流切磋评价”,老师借机会狠狠扣抓要点如何落实、写好——分两个层次:好的习作扣好“印象深刻”,一般的学生扣故事的有趣,细节描写好(写事特点清楚),就更好了。

其后,我们还跟六年级老师就一些教学问题进行了交流,检查了六年级的教案与作业。发现教案版式不一,重点不对应目标,二次修改重点也不突出,写了一些反思,但是无关重点,避重就轻。习作评价是在实施“一课一得”,但还需更加准确——应该直接肯定怎么好,建议怎么改。小字尚可,但还要强调要求,让学生养成写好字的习惯。习作与大课堂都需从书写和内容上分别评价。

日 期 2013-4-17 学科 语文

节次 第一节 授课内容 《语文乐园四.习作*看图作文》

二四节 授课内容 《语文乐园四*口语交际》 视导评价

四年级王老师把握“口语交际”的特点比较好,其特点是:

1、精心导入。开课以“最近班上选拔节目”入手,进而导入课文内容“节目落选怎么办?”,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生活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2、巧用实例。让学生知道口语交际的要求后,让学生联系实际解决“怎么办?老师很有心计地安排分组交际,集中演示,尤其是所分两组各有用处,对前一组在师生评价后再让第二组表演„„然后再让其他组学生参与进来,点面结合,扩大交际面。如果借助学生小组交流与全班交流,老师想到更多的“说服”办法,如果结合刚开始导入的话题,让大家都来想办法“说服”,效果会好很多。

柳老师的习作指导能够从引导学生看图展开想象,分步得知习作要求要点,注意引导学生在自己展示习作和其他同学评价习作中,抓住本次习作训练重点——细节描写。如果老师进一步抓准本次习作要点——借写想象故事,写好“曲折生动”与神态等细节描写,突出这“一得”;如果注意到我们反复推介的“点石成金”——让学生自己述说大致故事(练写、修改)——进而抓学生述说、习作中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欣赏”“建议”,老师再借此指点、小结、落实训练要点,并且让全体学生从中得知怎么样写——扣故事的有趣,细节描写好(写事特点清楚),就更好了。

小学教学视导总结 篇6

10月19日——10月20日,我参加了乡教学办的教学视导活动。从整体情况来看,学校的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办学思想端正,办学思路明确,办学质量、管理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学校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课程方案,克服师资短缺、办学条件不足等困难,力争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特别是薄弱学科,各个学校都提升到了高度重视的程度。全乡小学教育正在走向夯实基础、培养习惯、注重特长、全面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现总结如下: 一、收获

教师常规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为落实备课的实效性,各单位都能积极组织教师研究教材、教法、学法,把备好课作为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着力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及课堂教学模式。从备课内容、方式、方法的实用性上进行了改革,突出了备课的使用价值。并且各个项目齐全、充实,教后记有针对性。教师备课均在24节左右,较好的有杨丽霞老师、毛香梅老师。

2.严把作业设置与批改、单元检测关。利用作业、单元检测及时检验教学效果,是改进教学措施、优化教学过程,保证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一环。为此,各学校大都建立了较为细致科学的学科监控评价体系,严把作业的数量与质量、单元检测质量关。绝大多数学校教师布置作业适量,并能及时批改,单元检测及时并适时进行等级评价。既注重了面向全体,又注重了培优辅差。

3.改革作业形式与内容。精心研究作业设置,规范作业用本,提高作业质量。作业设置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实用性强。评价方式多样化。学生作业都写上了针对性、激励性的评语,鼓励学生健康成长。促使学生自我评价、主动评价。搭起了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使评价既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这方面较好的是路家小学。

4.各学校都能把教学常规管理的着力点放在课堂,认真贯彻县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以“有效课堂”活动为契机,坚持“合作探究、自主有效”的课堂教学原则。年轻教师率先垂范,老教师老当益壮,不甘落后。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其敬业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令人钦佩。其中马希香老师、杨建军老师课堂教学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较好地促进了良好班风、学风、教风、校风的形成。

教学教研 1.学校教研组织机构健全,分工详细,目标要求比较到位,职责具体,作用发挥较好。

2.学校教研计划理念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体现教学、教研的中心地位。

3.教研工作运行较好,内容全面,方式、方法多样,程序规范,注重实效。一般学期初开展常规培训,采取不同的形式,对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培训,让教师在开学初就按照新的要求工作。全乡各个学校都针对性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听评课、外出学习交流借鉴等。

综合与校本 本学期我们工作的重点是薄弱学科有效实施,学校制定了规划及实施方案,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常规材料。开发了校本课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这次视导中可以看出,全乡的小学教学管理体制、教研工作总的发展趋势是好的。教学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比、学、赶、帮、超”的教学教研氛围较为浓厚,并且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也发现了不少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1.有些教师的教学设计于课堂教学不符,备课只是流于形式,应付检查。2.教研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尽管学校对教学、教研很重视,但“听-说-评课”未能做到常规化。教研活动形式单一,有的只是听评课活动。缺少特色和实效。部分教师的听课记录较细,但评课简单,缺乏反思和学习借鉴意识。理论学习笔记中有关教学方面的内容太少,缺乏自己的学后感悟、心得体会。

3.校本与综合 缺少教师和学生的常规性材料,如学生活动情况记录、评价等。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是摆设。教师上课不用,只是随心而上。

六、建议和措施

1.强化学校管理,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提高管理层次,真正落实好周查制度。特别是薄弱学科的教学教研。实施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方式,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考核办法,在管理中加强微观监控,在“严、细、实”上做文章。2.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努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小学生坐姿、书写、眼睛保健、卫生等方面的养成教育,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可通过宣传教育、激发动机、训练指导、严格要求的步骤来进行。

由于时间紧,加上自己水平有限,各个学校及教师许多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没有学透、学全。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上一篇:小学科学育人目标下一篇:防溺水__交通安全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