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新课标的这些理念应贯穿在每一堂语文课中。针对这首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

一、 知识目标

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

二、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三、 情感目标

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难点: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训练;创作背景的介绍和诗歌意境的理解。

学情分析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必不可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0世纪90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而且学生群体中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班集体又有不同的个性,所以教师必须灵活设置教学过程,精心安排问题,巧妙使用类比手法启发学生思维,做到兼顾全体——“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次等生吃了”。比如简单的问题,可由全体学生同步完成;稍难的,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启发,教师作点评;难点,则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探讨。教师也要回应学生当堂提出的各种问题,就此或展开新讨论,或安排课后的研究活动。

教学方法

1.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2.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新课标规定,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绝不可包办代替,而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自主、合作,积极地、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定教。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一生中,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好日子。那是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像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二、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提示:根据以往学习诗歌的经验,你们认为学诗歌重点应该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归纳为两点。

1.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语言,领会诗歌的意境。

三、整体感知文章

(此环节为学生自主学习)

1.教师范读: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很容易把学生的情感唤起,快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要求注意:把握字音、节奏、停顿、重音等。

2.朗读方法指导。

①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

②韵脚读出延长音。

③以手指轻击大腿示拍子配合节奏法。

④边读边想象画面法。

3.自己放声读两遍,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读出来。

4.指名读,其他学生找优缺点后再读,说说诗中描写了几幅画面、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

学生明确:

①描写了三幅画面——秋风怒号图、群童抱茅图、夜雨湿屋图。

②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作者的这种情怀是怎样抒发出来的,带着这个问题进入第四个环节的学习。

四、合作探究

挑出你们喜欢的诗句,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四人一组合作交流,此间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察学生学习效果,重视学生的情感参与状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地补充点拨,并与学生一起边赏析边读诗歌。

1.赏析生动传神的字词。

(1)第一节“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的“卷”写出风的迅猛,还表现了茅草的动态。换成“吹”,风的力度不够;“掀”表现不了茅草的动态。“三”是虚数,“几”的意思,有时形容多,有时形容少,在这里说的是茅屋盖得很薄,经不起风吹。

(2)第三节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铁”表示——

①很凉、很硬(天寒冷)。

②色彩:很破旧、很脏,只有一被,无法拆洗(贫穷)。换成“冰”只能表示寒冷,而无被子破旧之意。

2.品味含义丰富的词语。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方面理解词语。

(1)第二节中“归来倚仗自叹息”,“叹息”的含义是什么?

①叹息天公无情毁屋。

②叹息儿童幼稚,不明作者苦衷。

③叹息黎民生活困苦(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初显忧民思想。

(2)“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长夜”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挨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局。

3.学生朗读体会语言的美。

最后一节,怎样读出情和意?

学生尝试:语调高昂,还有悲哀、愤怒的语气。其中“千万、大庇”重读;“安得、何时”要读得既悲哀又充满希望;“呜呼”要读得无可奈何;“死亦足”要读得坚定有力,并且拖长声音。

教师让学生自己尝试诵读,然后找学生朗读,学生之间互相评析,再读,最后全班齐读。

五、总结迁移

1.总结全诗。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的、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2.联系实际,教育学生应该做怎样的人。

诗人推己及人的胸怀这正是其伟大之处。他不仅写出自己的不幸,还联系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像他一样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境地的人,这使读者眼前为之一亮。

教师启发学生:谁能再说出一些杜甫忧国忧民的名句?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和另一篇杜甫描写安史之乱的诗《石壕吏》中的有关句子,进一步感受他忧国忧民的博大思想感情。

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忧国忧民的诗人,永远会受到人们的爱戴。

今天,你从杜甫的胸襟中得到了哪些启示?主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切身的感受。

(学生可以结合诗中所体现的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胸怀来谈)

3.回归全文,诵读全诗。

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篇2

经过不断的思考, 我认为, 要理解一首诗, 必须要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生平、思想, 以及创作这首诗歌的时代背景。如果以作者一生为经线, 时代的变化为纬线, 那么, 这首诗歌的经度、纬度确认是能深度理解这首诗歌的最好出发点。运用多媒体教学, 给学生创设一个诗歌创作的情境。选择具有内容、诗意的图片, 细致介绍作者生平, 让学生沉浸于诗歌创作的情境中, 这样更利于学生的思考和理解。磨刀不误砍柴工, 虽然讲解这些所费工夫较多, 但价值很大。下面就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 来谈谈具体的操作方法。

一、教材知识内容及学习起点分析

1. 知识内容及教学价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无疑是极为优秀的中国古代诗歌, 它蕴涵着丰富的感情, 有着深邃的意境及不可名状的感染力, 能使我们获得其中巨大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诗歌中传递出的舍己为人、心系苍生的思想情怀熏陶、纯净着读者的心灵。我们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感悟语言的巧妙运用, 更要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诗人杜甫的满腔忧国忧民之情, 理解的深度要加深, 不仅止于字面, 更要力透纸背, 融入内心。

2. 学习基础与存在困难。

诗中用词遣句本就通俗质朴, 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 即使遇到有个别难懂的字词, 查一下字典也可以解决。但如果深入分析, 如在炼字炼句上, “布衾多年冷似铁”, 学生仅能分析出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布被子比作铁;再往下作常规引导, 也仅能说出这写出了被子的硬和冷。而事实上在这句话中饱含着作者的几多心酸和苦闷, 又冷又硬的事物还有很多, 为什么要把被子比作“铁”呢?“铁”作为一种金属的存在, 它坚硬的外表也是一种无情的象征, 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 但连家里仅仅能在睡觉时提供一下温暖的被子也像铁一样, 无法仰仗任何的暖意、柔意, 那作者是处在一个如何无情的世界中啊!要从诗歌的词句中看出这些内容, 那么常规的诗歌赏析方式就显得力有不逮。如果对诗歌的语言锤炼不够深入, 那么对于诗歌的思想, 就很难达到充分理解, 当然也就更难感悟诗人的情怀, 深入诗人的内心了。

二、促进知识系统化的教学思路与两大问题设计

1. 促进知识系统化的教学整体思路。

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与诗歌有关的背景材料的引入, 可以是文字材料, 也可以是图片、视频, 都有助于理解诗歌的产生背景, 使知识系统化。这需要教师细细甄选, 既要尽可能地还原当时背景, 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 由着诗歌产生的情境走近诗歌, 跟着你走近那个时代, 走近作者的身边, 解读诗歌内涵。

2. 突破教学难点的两大问题设计。

(1) 利用情境的代入, 解决诗中的问题。诗中有这样的一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群童”只是一群孩子, 天真无邪的孩子为何会“欺”一个老且无力的“我”?只是茅草, 他们要茅草来做什么?只是玩闹吗?反过来还是一样有问题, “我”又为何把群童称为“盗贼”, 不就是抱走了茅草而已吗?杜甫这样一个忧国忧民的大诗人, 怎会与这些小孩较真?

起初, 在课堂上, 学生对着我这些问题面面相觑, 不知怎样回答。我只能讪讪地自问自答。后来经过反思, 再上这篇诗歌时, 我把安史之乱后社会大环境的凋敝、诗人举步维艰的生活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引入史料, 安史之乱长达七年, “夫以东周之地, 久陷贼中, 宫室焚烧, 十不存一, 百曹荒废, 曾无尺椽”, 而整个北方地区, 农业经济一片残破, 大片地区到了荒无人烟的地步。接下来, 学生的反应比我预料的还好, 一系列答案也被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道出了。“群童”早已失去了他们天真无邪的玩耍的资格, 他们小小年纪也要天天为着自己和家里人的生计而奔波, 本来无足轻重的茅草却成为人人要夺取的保证自己生计温饱的重要物什。这些分析正堪堪投射出这是一个怎样荒唐而又荒芜的世道!

(2) 利用情境来“穿越”, 回答诗人的问题。充分了解诗歌产生的情境, 在课堂上我们也可以“穿越”一下, 穿越朝代, 穿越身份, 穿越思想, 用心沉浸在历史的那一瞬, 体悟诗人心灵的颤动。

诗歌中有这样一问:“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此句后面紧跟着的句子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我们往往在分析时会把它们合在一处, 表现出诗人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怀, 而问句后却也没有问号。然而, 作者真是仅仅在表现自己的情怀吗?你觉得何时眼前会见此屋呢?详细介绍完诗人的个性和处境后, 我向学生抛出了这个颇有深度的问题。学生皱眉思索, 我用多媒体配上风雨交加的声音, 让他们闭眼把自己当成杜甫。在充实的情境里, 学生真的能面面俱到地分析起来:“这样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千万间广厦能由谁来提供, 当然只能由当朝政府来提供。作者把这希望完全寄托在了当朝统治者的身上, 他急切地希望政府平定叛乱, 还给百姓一个安定的生活。”我欣喜万分, 顺势把《春望》的悲、“三吏”“三别”的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喜引入, 再加上本诗的愁, 引导学生了解, 不管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情绪有何不同, 作者本人一直是心牵社稷、魂系民生的, 这一点从未变过, 在诗歌中始终是一脉相通的。

三、课堂实施与教学反思

1. 教学中的关键事件及分析。

在情境充实的课堂中, 诗歌分析的拓展和深入确实容易得多。但也出现了一种现象, 有部分学生还沉浸于刚才的诗歌背景介绍中, 在诗歌文本的讲解中反而神情恍惚, 这样就脱离了创设情境为诗歌服务的初衷, 所以怎样再把学生从情境中拉回到文本分析, 也是值得深思的。

2. 学生学习的课后调查与分析。

在课后交流时, 有的学生认为, 这节课看似花了很多时间在分析诗歌以外的地方, 但对于他们来说, 在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时也逐步对这首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后的检测中, 诗人的名字和朝代的正确率达到100%, 再也没有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诗歌的主题思想, 100%的学生都能回答, 而在一些字词句的分析上, 学生在思考的主导方向上明确了很多, 关于一些文学常识, 由原来的空白或胡乱答题也变成了正确率较高的题目。对于课上没讲过的分析题, 如:“作此诗时, 作者只有49岁, 但他却用‘老无力’形容自己, 你怎么看?”学生的答题率明显比以往好很多, 大部分学生都联系到作者身受安史之乱的影响, 未老先衰, 还谈到由于遭受各种磨难, 诗人身体变老了, 心境更老, 有些答案甚至比标准答案更好、更深入。

然而, 在课后的检测中还发现一个现象, 学生答题的两极分化现象显得更明显。除了一些简单的题目正确率很高外, 在诗歌分析题的回答上落差就很大。另外, 这样的课堂分析时间紧凑, 口头分析多, 书面笔记比以往常规上课要少很多, 主要靠专注的听讲来理解。一些靠着老师笔记学习的学生就答不出来了。

3. 本课例研究的体会。

以往的诗歌鉴赏课, 都是对诗人简单的介绍, 把重点放在诗歌的语言文字上, 没有过多引入诗歌相关的其他信息。我在不断摸索和反思中逐渐感到, 孤立理解一首古诗往往事倍功半, 要为学生创设诗歌产生的情境, 为诗歌的学习前延后拓, 才能帮助学生理解。

创设诗歌鉴赏情境也要注意各种方法的运用, 如初步介绍时创设宏大情境、引入时代背景;分析句子时可随时为学生创设具体情境;细节处理时亦可引入真实情境, 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诗歌鉴赏中, 利用各种情境点滴渗透到教学中去。这样学习诗歌, 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使他们的诗歌学习之路越走越宽。当然, 在实施中也要注意, 过多课外知识的涌入让有的学生一时无法吸收消化, 而为诗歌讲解所创设的情境内容要精挑细选, 必须与历史课的讲解区分清楚。对于学生注重故事而无意文本的天性也需重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篇3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不难,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歌行体”的诗歌,并且“歌行体”的特点明显。句子以七言为主,间有二言和九言,句式灵活;用韵自由,随着韵脚的变化,所写内容或表达的意思就有所改变。根据诗歌的这些特点来设计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歌行体诗歌的节奏韵律,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感受到“歌行体”诗歌的魅力,为以后学习歌行体诗歌引路。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杜甫的《望岳》《春望》《石壕吏》,加上我们今天将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共四首诗歌,之后初中阶段将不再学习杜甫的诗歌。这四首诗歌中,除了《望岳》抒发了作者满腔的豪情,远大的抱负外,其它三首都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学习完这首诗,我们将对杜甫的作品进行阶段性的归纳小结,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了解他作品沉郁顿挫的风格。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歌行体”。

2、朗读诗歌, 理解诗歌内容。

3、揣摩诗歌语言,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法学法:诵读、讨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导入背景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安史之乱,当时田园荒芜、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杜甫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但是,老天好像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却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二、初读课文,了解歌行体

1.老师简介歌行体。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

2.齐读课文,看看文章语句有何特点。

句子以七字句为主,间有二字句(“呜呼”)和九字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句式灵活。

句中“号、茅、郊、梢、坳”压ao的韵;“力、息”压i的韵;“色、黑(hè)”压e的韵;“铁、裂、绝”压ie的韵;“间、颜”压ian的韵;“屋、足”压u的韵,用韵自由。

3.歌行体的诗歌,一般情况下韵律的变化,标志着行文意思的改变,根据文章内容,结合韵脚的变化给课文分层。

(板书)秋风破屋   顽童抱茅   夜雨难眠 期盼大厦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课下注解,理解诗歌内容。

2.结合课文语句,说说杜甫生活的情境给你的感受。

(1)“怒号”一词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把诗人好不容易建起来的栖身之所给损坏了。

(2)布衾冷似铁,那是因为棉絮破旧,并且孩子还把被里蹬破了,连一床像样的被子也没有,可见作者当时生活境况的悲惨。

(3)屋漏偏逢连夜雨,床头屋漏,雨脚如麻,困了没有一席之地可以休息,阴冷的长夜要一分一秒地熬过,可怜,可叹。

3.在动荡的时代,在阴雨难眠的长夜里,作者会想些什么?请你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4.朗读诗的最后一节,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联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联想到战火连绵中的整个国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甚至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杜甫博大的襟怀,崇高的品德,让人叹服。

四、拓展

1.回顾已学习过的杜甫的诗歌,整体上把握杜甫诗歌的特点。

教师简介杜甫一生的创作历程:

①读书和壮游时期

②困居长安时期

③战乱流离时期

④漂泊西南时期

我们学过的《望岳》是杜甫少年壮游时期的作品,《春望》《石壕吏》是他战乱流离时期的作品,今天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他漂泊西南时期的作品,结合这些作品谈谈杜甫给你的印象。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促使杜诗诗风发生转变,趋近现实主义。其诗诗风沉郁顿挫,多涉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忧国忧民是他作品的主旋律。

2.补充杜甫的《登岳阳楼》,进一步体会其诗歌特点。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小结: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因此他的作品才会深深地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五、有感情地朗读

六、板书设计(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篇4

重点难点:

课型教法:分析鉴赏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幻灯片号:

教学过程

1、练习

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分析,正确的是:ABD

A、本诗以七言为主,B、句式多变,C、节拍有缓急,D、其目的是表达自由奔放的情感。

E、本诗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F、类似楚辞,G、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H、本诗反映了诗人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I、积极面对人生与社会态度。

J、本诗是借惜别的话题,K、以游仙诗的形式,L、表现自己的政治态度和生活理想。

2、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有《杜工部集》,其与“李白”同为唐代第一流诗人,并称“李杜”,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因其生活在唐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3、结构

(一)秋风破屋

动词妙处:“怒号”“卷”“三重”“飞”“洒”“挂”“飘”

(二)群童抱茅

动词妙处:“欺”“忍”“呼不得”“似叹息”;写出无可奈何心情。

(三)长夜沾湿

“长夜”一语双关,自己的处境,国家的处境(风雨飘摇之中)

“何由彻”意味深长,一作结,二铺垫。

(四)崇高思想

安得欢颜独破受冻

秋风破屋风白天室外事

板书:现实群童论茅自己(生活、精神、痛苦)

长夜沾湿雨黑夜室内人

水到渠成推已及人

理想广厦千万间(点睛之笔)他人(疾苦)

4、小结

1、主题:从推己及人中,2、表达了关心民生疾苦,3、忧国忧民的崇4、高思想。

5、层次分明清晰。

5、升化主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归心似箭)

杜甫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忧国)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忧民)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别林斯基: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社会病态,振笔疾呼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百姓疾苦,震撼人心

6、诗歌鉴赏练习

1、下边是晚唐诗人聂夷中的《伤田家》,对它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1―186)

二月卖新丝,五月新谷。

医得眼前疮,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错误!未定义书签。,只照逃亡屋。

A“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写“田家”虽然贫困,但尚有“丝”、“谷”可卖。

B“眼前疮”和“心头肉”是比喻的写法,“眼前疮”喻眼前急难,“心头肉”喻“丝”、“谷”等农家命根。这两句入木三分地提示出血淋淋的社会现实。

C“绮罗筵”与“逃亡屋”构成鲜明对比,更增强了诗的艺术力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篇5

作者: 樊传斌

师:老师能教你们感到十分的高兴,但是老师更想知道的是你们的心情?你来说说看。生:我很好奇。

师:好奇,很期待,我们再请位同学。生:我也是十分好奇,充满了期待。

师:好,看来我们各位同学带着这种期待的心态来上这节课,很好。学习语文就应该有这样,期待的心态。特别是学习诗歌,又特别是学习古诗,有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后人一致推崇的伟大诗人的经典之作。而我们今天有幸学习这样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读题目。生:【齐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师:再大声一点。

生:【齐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师:是谁的茅屋被秋风刮破了? 生:杜甫。

师:杜甫,假如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家的茅屋,你会怎么样? 生:我要略带一些悲伤,因为我家的茅屋被吹破了。师:你来读一下。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师:好,有点感情,我们再请一位同学,你来。生:我也会觉得一些悲伤。师:读一遍。

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师:我们第二位同学声音更加低沉,那我们应该用低沉之音来读,还是带一种悲壮之音来读?带着疑问,走进课文。课前大家已经读熟了吧?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把诗歌来读一读。在读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两方面,第一,读准字音;第二把握好节奏。来,哪位同学?来这位女生。我们听,然后结合这两个要求来检查自己的预习。生:【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文】 师:好,谢谢,旁边的同学说说看。

生:我觉得读的感情是有一点的,但是字音有一点不是很对。师:你来纠正一下。

生:比如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的“现”。师:现,她说的很正确。应该读现,有两个地方我应该注意,第一“长夜沾湿何由彻”的夜;第二处地方是最后一节“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吾。好请坐。但是这位女生读的不容易,因为这首诗有很多生僻的词,多音字,和句子变化的地方。你看。这么多多音字,这么多生僻字,但是她读的很准确,结构,她也把握的很好。来,让我们来齐读一遍好吗? 生:【齐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文】

师:让大家齐读,这就是齐读,把握杜甫的心绪,很好。但是这首诗要有气势,要很好的表达这种特别的诗歌,必须理解它的意思,下面再读诗歌,注意要求。【出示PPT】要求是什么?自己读读。

生:【自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文】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请四位同学来分别说说诗歌四小节分别说了什么?第一小节?谁先来?大家来听听他讲的是不是准确,完整。第二等四位同学说晚了以后啊,还要请同学们说说,哪一个画面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

生:第一段说的是秋天的风卷了杜甫茅屋上的茅草,使得它到处飞舞。师:具体的描绘一下。

生:茅草飞过了江面,落在了郊岸上面,然后缠绕在了高高的树梢上,然后飞的低的就是漂浮旋转着落入了水塘里。

师:看来这位同学给我们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你用简洁的语句。生:风卷茅草。

师:风卷茅草。好请坐。来这位男生你来。

生:南村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无力,忍心如此面对着我当盗贼,公然抱着茅草到竹林里去,我叫的口燥也叫不回来,只能回到屋边,拄着拐杖叹息。

师:刚才的同学给我们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概括一下。生:驱逐盗草。

师:驱逐盗草。好,再请一位同学。哪位同学?来这一组。

生:我觉得第三节主要讲了他家里的情况,比如说他的儿子,他房子的破裂,晚上睡觉雨都打进来了,生活非常艰苦,受苦受冻。师:比较概括,用一个字说一下。

生:比如说“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这个娇儿恶卧就是他们真实的写照,再比如说“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因为当时安史之乱,由于局势混乱,所以睡不好觉,一直是长夜沾湿到天亮。师:那么这一小节我们怎么来概括。生:用文中的“长夜沾湿”。师:长夜沾湿。非常好,第四段。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表现杜甫扩大的胸怀,他自己受冻,在这样的处境还能想到天下的百姓,这种博大的精神只有这种博大的人才有。师:那么用文中的话概括。

生:这里是幻想,所以不能像前面一样概括景致一般,所以,“表达心愿”。

师:“表达心愿”。非常准确,这四个小节哪一个情景让你留下了印象最深的情景。最能说出作者的心情,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一组,来说一说。

生:给我印象最深的第二节,我觉得它里面用了对比的方法。他从自己的无力和孩子的霸道。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当时的那种无力和软弱吧。

师:对这一段作者形象的理解,带有想象很好。我们再请,这一组。

生:我喜欢的是最后一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体现了作者一种伟大的一种抱负,现在住的是一种艰苦的环境,是茅草屋,但是,心系着天下的寒士,表达了一种胸襟。师:你头脑中会出现一个怎样的情景。生:一个伟大的胸襟。

师:这个伟大是指?唤起你的一种具体的词语概括。是高大的形象吗? 生:忧国忧民,比较沧桑的胸襟。

师:忧国忧民,能不能在说具体一点。用我们直观的印象。生:身材怎么样?

师:身材消瘦。我们再自由的把诗歌放声读一读。开始。生:【自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文】

师:好,刚才我们大家又把诗歌自由地朗读了一遍。如果我们一边读一遍思考使诗歌丰满,走向深刻。现在我们再读一遍,找一找诗中有没有背景提出来? 生:【自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文】 师:和老师来交流一下,你来读一读。

生:据我所知,作者在写作的时候40多岁,人到中年,诗中指“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是真的大吗?

师:好,你真会思考,第二个问题。

生:“布衾多年冷似铁”为什么不把布衾比作冰而是比作铁。他用意何在。师:冰字是吧? 生:铁字,师:为什么不用冰?是吧?这个问题也很有价值。还有吗?

生:正如诗歌所说,杜甫一向心胸开阔,为什么把偷他茅草的孩子叫做盗贼呢? 师:杜甫一向怜民爱民,为什么把偷他茅草的孩子叫做盗贼呢?谁能提出自己的观点。生:我回答第一个问题,之所以说他老,可以从下面这点说明。“长夜沾湿”说明经常忧愁,如果他一直忧愁的话就显的十分衰老,应该说是内心压抑所形成的老态。师:心里面有苦楚,还有吗?你来说。

生:就刚才那位同学我接下去说,虽然当时的局势十分险恶,杜甫有时忧国忧民的人,可能不光是当时的局势,可能内心显得悲哀,可能心态上使得他显得老。

师:好,说的不错我们诗歌是个性化的,诗歌往往写的是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而且诗歌语言简练,所以读诗往往使人陷入迷惘。但是,刚像同学说的那样,如果我们可以结合诗歌的背景理念,诗文非常近,这样就容易理解,无疑走到大道,打开一扇大门。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诗歌中有没有暗示出什么?哪个词语。生:“丧乱”

师:“丧乱”这个词语,“丧乱”指的是?

生:安史之乱指的的是唐朝和当时的一个少数民族叫做安禄山的,他为了抢夺皇位,而发生的一次病变,当时杜甫正在成都的草房,他听到这件事感到非常气氛。所以“自经丧乱少睡眠”。

师:好,说的很好。安禄山,史思明发动了反抗朝廷的战争,这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沉重的打击,使唐朝从此走向分裂,我们说两件事情,一安史之乱前唐朝有5000多万人,安史之乱后人口从5000多万锐减到1000多万,在安史之乱前唐朝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安史之乱后,土地荒芜,粮食短缺,物价飞涨,仅以米为例,物价涨了三四多倍,一元钱的三四倍才能买到一斤米,杜甫创作的诗在这个时期,我们一起看看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出示PPT】杜甫是安史之乱的经历者,同时更是受害者,因此他丢了官,失了意,坐了牢,冒死出逃之后又无以为生,只得忍气吞声,忍痛割爱,不远千里举家从中原到四川成都,在成都一个叫浣纱溪的地方暂住下来,即使要盖一个简陋的草屋他也是东街西凑,费劲周折不容易才盖起了一个勉强遮风避雨的的茅屋,一阵狂风又把这居所给毁了,面对吹掉的茅屋,面对风起,茅屋飞走,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妻儿忍冻挨饿,那种难堪,那种无奈。以前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豪迈的语气。满怀理想,满怀才情。却不能面对如此的境况,何等无奈。正是在这穷困潦倒的艰苦环境下,长夜难眠,老泪纵横,沾着自己的血泪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说到这里,我们再想想,为什么自己的茅草被孩童偷走,杜甫要骂他们盗贼。为什么布衾又冷又硬像铁一般,茅草在我们眼中分文不值钱,但是在当时的杜甫眼中?你来说说?

生:他的处境非常悲惨,好不容易筹集来的茅草觉得非常珍贵所以自己的茅草被孩童偷走,杜甫要骂他们盗贼。

师:生活条件者十分的艰苦,所以布衾又冷又硬,如果用“冰”只有冷,“铁”还有硬,多年未洗,那么老师在这补充一点,大家在翻译“娇儿”的时候怎么理解?“娇”我们组一个词,什么? 生:娇贵。

师:娇惯儿?杜甫有条件娇惯儿吗? 生:娇柔,娇弱

师:娇柔,娇弱。也很到位。还有吗? 生:娇瘦。

师:娇瘦。很形象。能不能叫娇气?小孩有条件娇气吗? 师:我可怜的娇儿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这样表达了杜甫对儿子的一种爱吧。师:是一种爱。

生:我觉得这不仅仅是指对儿子的爱意,而且面对着儿子恶卧踏里裂心里十分心疼。自己又无能为力,可以看出对自己的的愧疚和对世俗的厌恶。

师:你走进了一个中年父亲的心里,在这里杜甫百感交织,那是这样,假如我们自家的茅屋被狂风暴雨吹跨,我们的心里又会怎么样。我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呢?我们先别急着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深入其境,请大家想我们现在就是杜甫,我们住在一个十来平米简陋的茅屋,白天是风大作,茅草飞飏,茅屋飘摇,晚上又是雷电交加,暴雨倾盆,一家老小在漆黑茫茫的黑夜中,苦苦的煎熬着,这时候,一件最可怕的事实,请大家自己理解,谁来说说看。生:我渴望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由一个温暖的家,不要有风雨。

师:那就是安得广厦好几间,大庇全家俱欢颜。合理吗?但是此时此刻,杜甫心里又想到了什么?那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他想到了自己吗? 生:没有。师:想到什么? 生:天下。

师:对自己屋破,可他却想到的是? 生: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师:虽然自家破坏惨烈。但是他心里想的仍然是?

生:【齐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师:虽然自己是穷困潦倒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他心里想的还是? 生:【齐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师:不错,为了天下百姓俱欢颜,竟然发出了如此的呼号。生:“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这就是杜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古代的人奉为至理名言。而杜甫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亦兼济天下”。所以我们称为他为“诗圣”。难道他创作了1400多首诗,难道就是他的艺术水平,他的至尊境界,你来说说。生:他有博大的胸怀,还有一个仁心。

师:他有博大的胸怀,还有一个仁心。我们学到这里,我们在回到诗里,我们再读一遍这首诗。我们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首诗。老师读完之后,我会做一个点评。老师读的怎么样,好在什么地方?不足之处在哪里?甚至可以说说你的主意。

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对大家对我的鼓励我说声谢谢,但是我更想知道同学们对我指出的不足。谁来?

生:我觉得老师读的相当好的,第三节老师读到裂的时候非常有感情,体现出晚上很艰苦,第二节“归来倚仗自叹息”老师更富有感情让我们有着一种悲伤的心情。师:她说出了老师读古诗的变化。

生:老师的面部表情特别多,度出了杜甫的内心思想。到第四节“安得广厦千万间”老师的声音的又提起来了,最后一句的重复更是内心的高潮。表现了壮烈的情怀,表现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态。

师:你的理解很到位,前面三节讲的是环境凄凉,后面一节抒发感想。应该怎么样“扬”在结束之前我们再读一读这篇课文。让我们站起来读好不好?

生:【齐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篇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河南油田南阳第七中学 410 翟方东

唉,这个秋天,真冷。

去年北边儿闹叛乱,都达到京城城墙外头了,玄宗皇帝吓的连滚带爬从长安一直跑到成都,别看他吃的肥肥胖胖,跑起来真不输给那些年轻人。而我们的主人公,被后世称之为“诗圣”的杜甫,为了所谓的忠义,毅然抛弃坐落在长安市区的豪宅,跟着皇上跑到了成都,想着自己是跟着皇上来的`,吃穿住行应该不成问题,少说得分一套七八十个平方的三室一厅吧。可熟知,皇帝老儿自顾不暇,连皇上都不当了,哪儿去给他找三室一厅去。不得已,只好向几个有钱的哥们借了点钱,在城郊盖了一座不到十个平方茅草屋,真是屈辱啊,你看别人家里的厕所都比之气派。

不过好歹比一个平方也没有的强,怎么说也好好地坚持了一年。到了秋天,不知从哪个方向来了一股所谓的强对流天气,整个成都大风不止,我们的杜老爷子今儿个都48的人了,怎禁得住这一吹啊!于是整天蜷卧在家中,不料,忽有一天,风力由六级直升到八级,这茅草屋本就朝三暮四,禁不住风神的呼唤,跟着他起了飞,还以为能冲出亚洲,飞向世界呢。可熟知,风是个骗子,它不是在呼唤,而是在忽悠,把你忽悠起来就会再把你扔下去,于是茅草分为两拨,运气好的挂在了树上,不好的就掉在了水坑里。我们的杜甫这时也感到不对,怎么房里的水都凝固了?虽说家里因经费原因没有交暖气费,暖气也早停了,可这墙怎么说也不透风,屋顶也不……屋顶,屋顶没了!

杜甫急急忙忙冲了出去,也顾不上自己48岁的高龄了,茅草要紧啊,当他努力的睁开了眼睛时,眼前的景象使他热泪盈眶。一群七八岁的孩子顶着七八级的大风捡茅草。杜甫心想,世上真是好人多啊,等他们把茅草给我,我一人给他们一分钱。于是他便站在屋前,拿出自己仅有的一点积蓄,准备好了几分钱等着那群孩子。可在谁也没看见的一瞬间,那群孩子如影子般消失在丛林之中了,杜甫愣了一下,马上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于是大呼:“还吾茅来。”便冲了出去。

真是岁月不饶人啊,当年全国锦标赛短跑47名就追不上几个黄毛小子了,还差点体力透支回不了家。在困难面前,人人都是很阿Q的,不管他是诗圣还是情圣。于是杜甫想:“屋顶没了更好,晚上还能赏赏月”,可阿Q总还是别人捉弄,同样的,老天爷在捉弄杜甫,于是天开始下雨。杜甫浅薄地笑了,依然很阿Q地说:“你就不让你赏月,我正好三个月没洗澡了。”

茅屋为秋风所破 篇7

老者只是在叹息,叹息他那饱经沧桑的躯体、如云雾般遥远的雄心壮志,还有这颠沛流离、风雨交加的生活,他叹息那捉弄自己的可笑的命运。

他眼睁睁地看着他的茅屋一点一点地被风侵蚀,房顶的茅草顷刻间被愤怒的风用力拽起,甩入远处的林间,而他依旧无能为力。

风静下来了,他准备拾回那些茅草。他拄着拐杖蹒跚地走着,狂风有意与他作对,忽而又发起狂来。南村的顽童拾起散开的茅草,朝老者做着鬼脸,然后一溜烟跑开了。

肆虐的风仿佛化成了讥笑,老者嘶哑的几声叫喊掩埋在风中。他拄着拐杖,缓缓地往回走,每一个沉闷的脚步声都仿佛是他内心最深处的呐喊,喊得撕心裂肺,直击呼啸的狂风。可刹那间,呐喊声又淹没于风中,只剩下干咳声,像老旧的留声机。

“俄顷风定云墨色”,老人倚着杖,凝望着空洞的天,他的目光仿佛苍白的火苗,无力却依旧炽热。

又是一阵叹息,老者残破不堪的茅屋好似他支离破碎的生活,而那些与自己同住茅屋的人也要这般受苦。他仿佛在乞求,乞求苍天不要再迫害天下的寒士了。此时,天地随着这一声叹息停顿了片刻,俄而大雨倾盆,这是苍天所作出的强硬的回应。

雨,自云间砸落下来,坠入空洞的屋内,湿透了惨淡的茅屋。这雪白的豆大珠子带着白光,怒吼着,企图撕裂夜空。

又是一声叹息。那盛唐不也是在这寒雨中没落的吗?我辈书生何以在这乱世中寻得一处安乐之所?何处有一座能驱风避雨的房屋,来安置那些在风雨中饱经沧桑的人呢?

雨声依旧,老者陷入一阵沉思。他的白鬓正在飘飞,他的嘴唇正在蓄势,那双灰暗的眼中有一丝明亮的火舌在挣扎。

雨水和着寒风张牙舞爪,想熄灭老者眼中那最后一丝火光。老者忽然仰头,望着满天纷飞的白点,干瘪的嘴一张一闭——那是他发自内心的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此时,他意气风发,神色愈加光亮。这话语没有被雨所沾湿,没有被风所掩埋,而是久久地回荡在夜空中。

老者彻夜未眠,紧接着,寂静中一声叹息,那哀叹像是被写在了脸上,只见白鬓更加苍白,目光更加灰暗,嘴唇更加苍老……

(指导老师:黄 忠)

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篇8

第一场八月秋高风怒号

(旁白:唐肃宗上元二年即公元761年,狂风怒号,从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一座普通的茅屋内走出一位约五十多岁的老者,他就是伟大的诗人杜甫。常年的颠沛流离和岁月沧桑已折磨得他白发苍苍,步履蹒跚)

杜甫:好大的风!啊这茅屋在摇晃,我出去看看,看来要出事了!

杜妻:子美,可要小心点!

杜甫:我知道了。

(杜甫走出茅屋,看到茅草遍地、枯叶乱飞……忽然一铺茅草带着泥土落下来,用手遮着头,向屋顶仰望)

杜甫(惊叫):不好了,夫人,屋上的茅草全飞了!我的茅草,我的茅草……

(叫着弯腰想抓住他们,慌忙四处乱抓,可他们有的飞到树上,有的沉到泥塘里)

杜甫(焦急、痛心的):这间草堂可是朋友们帮我盖的,这如何是好,这如何是好啊,我的茅屋啊……

群童(探头,齐叫):刮大风喽,刮大风喽!

群童甲(指着有茅草的.地方):你们看那边,刮来好多茅草,……嘿,茅草,都来抢喽,抢了烤火去!

群童乙:给我点,给我点……

群童丙:看那儿树上还有哪,池塘边也有,快点!

群童丁:(跑去报)

杜甫:孩子们,那是我家的,不要抢,那是我家屋顶上的茅草,不要抢,……(孩子不理)

杜甫:(气得咳嗽,顿足,拿拐杖指之,开始追):小兔崽子们,回来,给我回来!

孩子们:(跑,停下来,举着手里的茅草挑逗地):糟老头,你追啊,追啊;你追上,就还你,来呀!

杜甫(气极了,脸色铁青):你们给我回来,快回来,你们!你们怎么忍心,偷我一个穷老头子的东西呢!唉!(跌坐在地上)……(气喘吁吁)啊,老天爷呀,你叫我怎么活呀,你亡我杜甫吗?……这是什么世道啊!

第二场长夜沾湿何由彻

(傍晚,风停了,阴云密布,雷声隐隐,雨声不断。杜甫家的孩子蜷缩在屋角,屋里盆盆罐罐的都在接着屋顶漏下的雨水,叮叮当当)

杜妻:子美,睡吧,明天我再到邻居那里借点米,孩之们又没吃东西。……夜长着哪!这几年来,你夜夜苦熬着,当心身子呀!

杜甫:夫人,你睡吧,我睡不着,这屋里没点干的地方;被子也被孩子蹬破了--孩子冷啊。哎,几年来,我们四处逃命,九死一生,你和孩子们成天吃不饱,穿不暖,都怪我无能,我对不起你们娘几个啊……(捶胸顿足、老泪纵横)

杜妻:子美,甭这样,这年月兵荒马乱的,,我们能活着就不错了!这都是安禄山史思明两个老贼造成的啊,唉……

杜甫:苍天哪,这生灵涂炭的日子何时结束?这漫漫长夜,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啊!

第三场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文 篇9

风起了。风从遥远的天际边席卷而来,所向披靡,征服了沿途多少个地带。风华正茂,野心勃勃,引领着俘虏的千军万马,一直向前。然而野心渐渐被骄傲填满成猖狂。一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作者家溪旁,卷走了屋上那可怜的几重茅草。于是呢,天空飘荡着几根茅草,作者拄着拐杖蹒跚地追着。

茅草条条,挂在高高的树梢上,躺在流动的河水中。也有些许落在不远处的地方,可不知从何处游来几个顽童,抱着茅草看着作者,嘻嘻闹闹隐去竹林。作者年老口燥,只得归来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风,来的空空,大动干戈。去得喜洋洋者——风。留下萧条者——枯藤、老树、昏鸦,残桥、流水、作者家,小道、西风、没有瘦马,夕阳西下,作者仗着双腿走天下。

大雨滂沱终变成了细雨丝丝,一切“绚丽”也终褪色到“平淡”。雨湿了屋内——家徒四壁的屋内。那破旧的床上,薄而重的被子像一座冰山一样压向那可怜的孩子。只见他紧蹙眉头,蜷缩一团……

作者凝视着周围的一切,这凄凉让他想起了战乱下生林涂炭的百姓,他们也像他这样吧!像他这样……

何时才能停止战乱,何时才能有高大宽敞的房子大庇天下寒士。作者不经仰天长啸: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篇10

知识目标

1、掌握诗中重点文言字词的音与意,如:怒号、三重、挂罥、布衾、丧乱、何由彻、庇、见、突兀等。

2、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

能力目标

掌握通过朗读品味诗歌情与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

体味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前三节的描写与叙述在表现诗人情感上的服务作用。

教学方法

朗读法、激趣引导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自拟对联一副,“踏雪寻梅只为一睹芳容,傲骨凌寒姿;读诗悟情但求百味愁心,忧国忧民绪”,激趣导入新课。

二、解题

1、质疑:同学们,杜甫的诗已经读到过了吗?现在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杜甫的知识告大家!(待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家庭。杜甫也曾应进士考试,但不第。一身从未放弃过通过出仕为官为天下苍生贡献力量的宏愿,但生不逢时,遇上了安史之乱(755——763)。无奈之下携了妻小跑到四川去了。在辗转漂泊中就接触到了社会的底层,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最后在亲友帮助下,于西郊的浣花溪畔,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百感交集。于是,诗人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写下这首诗歌的时候才49岁。(这一点请同学们注意!)

2、质疑:同学们,你来读一读诗歌的题目,看看有什么特点?(待学生思考)

教师明确:“……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题目的意思是茅屋被风吹破。歌: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二、整体感知

1、先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学生齐读完后,教师指正解读并纠正字音。

教师提示:怒号、三重、挂罥、布衾、丧乱、何由彻、庇、见、寒士、突兀等。

2、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教师明确:前三节基本用降调,但降中有逐层递升,语速宜缓慢,诗中“怒”“三”“洒”“挂““飘”“老”“忍”“抱”等字须重读,读出风之大、茅草翻飞的意境;“呼——不得——”“自——叹——息——”等字须拖长读音,读出杜甫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情状来。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安得”“千万”“大庇”“寒士”“呜呼”“何时”“受冻”等字须重读,“死——亦足”中“死”字须拖长读音。这样处理,能读出杜甫心存社稷、意念苍生的思想感情来,较好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意。

3、教师进行范读。(要注意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使课堂气氛达到一个小高潮。)

三、研读赏析

1、赏析第一节诗

(1)设疑引导:题目说茅屋被秋风吹破了,诗人在诗歌第一节用了一个词来描写秋风的.情状,请同学们找出来。

教师明确:“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又运用了拟人化手法。

(2)设疑引导:“卷”和“吹”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在哪里?

教师明确:“卷”字就让我们想起“旱地拔葱”,很形象化,有力度。

(3)设疑引导:接下来还有一系列的动词,哪些呢?它们有什么好处呀?

教师明确: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这些动词刻画了茅草漫天飞扬的动感画面。

(4)设疑引导:如果我要你给这节诗拟一个小标题,怎么才恰当?同学们想想。

教师明确:秋风破屋(描写)

(5)请男同学们齐读这节诗。

2、赏析第二节诗

(1)设疑引导:诗的第一节已经为我们描写了秋风破屋的景象,那么诗人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心情怎样呢?请女同学们齐读诗歌的第二节。

教师明确:诗人发怒、着急但又无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

(2)设疑引导:着急和无奈之下,诗人叹声说到,“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请注意前面提到说,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那用“老”来自况,是否准确呢?

教师明确:这是写心情。颠沛流离催人老,诗人心力憔悴,倍感未老先衰。

(3)设疑引导:同学们能不能猜想一下,群童“公然”“抱茅”是用来做什么?仅仅是调皮,在戏耍这个老头吗?

教师明确:诗人用茅草盖茅屋,群童或许也是用来做茅屋的,也有可能当柴火烧。总之,可见诗人周边生活的也是穷人。

(4)设疑引导:同学们想想诗人到底叹息什么?

教师明确:一叹自己命途多踹,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同病之人之苦,同是饥寒交迫。

设疑引导:要你模仿上一节拟的标题,同学们试一试!

教师明确:群童抢茅(记叙)

3、赏析第三节诗

(1)设疑引导:同学们这个夜晚,杜甫一家过得怎样?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诗歌第三节。

教师明确:长夜无眠。“何由彻”可以看出很难受。

(2)设疑引导:诗人有哪些描写交代了 “何由彻”的原因?同学们思考一下。

教师明确:“冷似铁”一个比喻就刻画出了布被的硬与冷。“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又冷又湿。

(3)设疑引导:“雨脚如麻”是由于“秋风破屋”,那么“布衾”“冷似铁”是为什么呢?

教师明确:原因是棉被使用多年即破又脏。足以见出杜甫生活的贫困,也见出“丧乱”给平民带来的苦难有多深。

(4)设疑引导:这下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节诗。

教师明确:冷湿难耐(描写)

4 、赏析第四节

(1)过渡引导:这么一个冷与湿交加的无眠的夜晚,诗人联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齐读第四节诗

教师明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设疑引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明确:如何能得到高楼大厦千万间,让天下爱冷受冻的人都喜笑颜开!我屋独破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3)设疑引导: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

教师明确:“祈求广厦”(板书)

(4)设疑引导:这样推己及人可见杜甫是怎样的一个人?

教师明确:一个忧国忧民的伟丈夫,一个典型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读书人。

(5)师生齐诵全诗。

四、课堂小结:

这正是“诗圣”的伟大之处。他不仅只是写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像他这样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爱到微出现真情,情自心底心底抵万语。诗人把自己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五、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写一篇以“杜甫的忧国忧民”为主题的读后感,字数不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思 篇11

35岁后寄居长安十年,那时候唐朝爆发了一场**,什么**呢?(安史之乱)杜甫在逃难中被俘,并被叛军压回长安,看到眼前田园荒芜、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情景,他写下了《春望》。(指导大家回忆杜甫诗歌并背诵出来)在此期间,他还写了许多浸透血泪的伟大诗篇因为这些诗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所以人们称他为“诗史”用诗歌抒写历史。

后来安史之乱平息之后,他弃官带着一家老小辗转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于是就有了至今闻名于世的杜甫草堂。那时候正好是春天,战乱平定了,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景,诗人写下了《绝句》(学生背诵)茅屋虽简陋,但是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诗人的心情是愉快的,他到江边散步,看到草长莺飞,春花粉蝶,于是又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学生背诵)一场绵绵春雨又让他喜不自禁的写下了诗篇《春夜喜雨》(学生背诵)。要是永远是春天那该多好啊,但是好景不长,春去秋来,秋风秋雨也来了,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 篇12

读着读着,我不禁被他的爱国精神感染了。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古今中外诸多的爱国人士。想古时,辛弃疾从小立志收复失地,长大后,亲率两千多名家乡父老兄弟揭竿抗金,二十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可他却被朝中奸臣所害,为光复神州而呕心沥血上奏的《美芹十论》和《九议》得不到采用,空有爱国之身,报国之志,忧民之虑,却无机会大展宏图,最终含恨而去。据说他临终前还高呼:“杀贼,杀贼!”啊,那是一声声因壮志未酬而悲愤的呼喊呐!

看今朝,人民公仆焦裕禄的童年倍受折磨,父亲无奈被逼死,自己也坐过黑牢,挨过毒打,做过苦工。因此他怀着解放祖国,造福百姓之心加入了共产党,在经历艰苦作战而获得解放后,他又转向基层埋头苦干,时刻想着人民,深深爱着人民,为人民鞠躬尽瘁。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他被调到了兰考,在除涝、沙、碱“三害”的过程中,他既是组织者,又是行动者,经常亲自带领干部、郡众长途跋涉调查“三害”的具体情况,那时,他已是重病缠身,常常用手抵住肚子忍着剧烈的疼痛辛勤工作。而他自己却节约到药舍不得吃,缝了几十次的袜子也不忍扔掉……他以身作则的行动终于换来了巨大的成果—原来风沙漫天,盐碱遍地的旧兰考,现在漫地都是茁壮成长的新苗苗。但焦裕禄生命的火烛却燃尽了,他为党为国家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望海外,十九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人民陷入了无边的苦难之中,音乐家肖邦被迫离开了自己的祖国。没过几天,波兰就爆发了华沙起义,但不幸失败了。肖邦悲痛不已,他将满腔热血化成了一个个炽热的音符,写下了爱国名曲《革命练习曲》。他日夜思念着祖国,经常夜以继日地创作、谱曲。疲劳和忧愤终使肖邦累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他只有一个心愿“把我的心脏带回我的祖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初三作文 篇13

我杜甫自弃官而去,颠沛流离至今,总算在这浣花溪才得一席栖身之所。而现在,这不公的风雨却卷走了我的茅屋顶,茅草在空中旋落,不料,高的竟挂在林梢上,还有些落在水中,拾不回来了,我只得将希望寄托于散落在对岸的茅草上。蹒跚向前间,一群南村的儿童欺我年老力衰,当我的面竟做起起了盗贼,抱着我的茅草跑入了竹林中。奈何,我已经早无当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与精力去呼喊他们,只得唇焦口燥地望着他们的背影慢慢消失。

罢,罢,罢,随他们去吧,如今徭役如比之重,他们也是情有可愿,“哎——”我长叹一声,倚靠着拐杖,沿着旧路,一步一步地走回家去,此时的我已丝毫没有望“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安适之情了。

透过屋上的漏洞,只见白云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片片乌云笼罩大地,使整天空都暗了下来,顿时只觉寒气袭人,我不禁拉了拉那用了多年的布被子,可它此时却也冷得像-块冰冷的铁锭,又因为孩子的睡相不好,而多几个洞。此时这个屋子里已寻不到一丝干燥之处,而屋顶却还在漏水,大有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的意味,雨水像一根根水做的麻线落入屋中终极不停息。“万国尽征成,烽火被山峦”安史之乱,有多少人妻离子散,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

经过这惊心动魄的战征,我睡眠的时间少了,长夜难眠,望漫漫黑夜,我怎能熬到天明啊?想长安那动魄惊心的一点繁华,是盛世之后的余晖,但它却不能给天下寒士分一丝光明。我希望能有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让天下的有志之人不再为温饱而愁苦,让他们能开颜欢笑,不受风雨所惊扰稳如泰山。

上一篇:镜泊湖奇观教案下一篇:机器人及其自动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