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申请书
敬爱的党组织: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我衷心地热爱党。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一直的梦想,在小时候,课本上革命先烈的英勇行为,便使我感受到了党的神圣和伟大。我常常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站在党旗下,向党宣誓,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本人加入党的愿望由来已久。这种愿望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执著与崇高的信念,这种信念给了我克服一切障碍、追随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勇气、信心和力量。参加工作后,在组织和领导的关心和教育下,我对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有能力领导全国人民进一步走向繁荣富强的党。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自1921年建党至今,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近90年的光辉道路。这几十年,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不断发展壮大。在经过长期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革命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摆脱受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走向繁荣富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的党。《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参加工作后,我逐渐认识到,没有追求与理想,人便会碌碌无为;没有信念,就缺少了人生航线上航标,便会迷失方向甚至迷失自我,难以到达理想的彼岸,更不会完全发出自我的光和热,激发出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年轻人,就要向中国共产党——这个光荣而伟大的组织去靠拢,我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在党组织的激励和指导下,我才会有新的进步,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能充分地去发挥自己的潜能,为国家、为人民、为集体作出更多的贡献。仅仅有大学文化水平的我想要为党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要在以后的时间里,更加努力的学习工作,不断地提升自己。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时时刻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理论和“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反对分裂祖国,维护祖国统一,不做侮辱祖国的事,不出卖自己的国家。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会奉献我的一切!
我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做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先锋,更重要的是要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做一个彻底的唯物论者和无神论者。只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充满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信心和勇气,才能在现阶段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遗余力地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今天,我虽然向党组织提出了申请,但我深知,在我身上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因此,希望党组织从严要求我,以使我更快进步。今后,我要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帮助与监督,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实际工作中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努力践行“三个代表”,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最后,谨以入党誓词来表达我的入党决心和愿望: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在职人员申请医学硕士学位, 又称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医学硕士学位, 是国家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对较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需求, 于199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而设置的针对在职人员申请更高层次学位的重要途径, 是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已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医学高层次人才。但是, 随着工作的逐步开展, 同等学力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规模的不断扩大, 一些问题也逐步凸显,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总体质量和社会声誉。虽然各级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调控措施, 但是由于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的特殊性以及部分学位授予单位对该项工作认识的相对不足, 导致问题并没有被很好地解决。接下来, 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 切实提高在职人员申请医学硕士学位的质量。
二、在职人员申请医学硕士学位存在的问题
(一) 培养单位质量意识不强, 管理不到位
在职医务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 是对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有益补充, 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所需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能缓解保障人民身心健康与高层次医务人员短缺之间的矛盾。但是, 部分学位授予单位质量意识比较淡薄, 对这一制度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单位甚至盲目扩大招生规模, 将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商业化运作, 只看经济效益, 忽略社会效益。同时, 相关规章制度缺乏或不能有效落实, 培养环节走过场, 培养方案形同虚设, 不能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不能保证在职人员申请医学硕士学位的质量。
(二) 在职人员不能保证有效时间, “工学”矛盾突出
以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针对的人群是在职工作人员, 申请医学硕士学位的绝大多数是临床医护工作者。他们要应付纷繁复杂的医护工作, 课程学习绝大多数安排在周末和晚上, 基本上是工作为主, 学习为辅。加上现在复杂的医疗环境, 他们很难有足够时间沉下心思进行理论学习或从事课题研究。再次, 在职医务人员有很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自己所从事专业的明确指向性, 期望所学知识能明确指向自己所从事的临床医疗工作, 期望所学知识能非常有效地服务于本职工作, 一旦二者不能有效衔接, 就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而培养质量也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1]。
(三) 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功利性明显
在职人员申请医学硕士学位目的多种多样:有人确实是为了充实自己, 提高自己的综合业务水平, 最终服务于医护实践。但是许多在职人员申请医学硕士学位的功利性非常强, 就是获取硕士学位, 以最终促进个人的职称晋升、利益获取。他们学习兴趣缺乏, 求知动力不足, 在培养的关键环节如参加全国统考、从事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撰写学位论文等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有人甚至涉嫌学术不端, 损害了学位授予工作的严肃性, 与提高培养质量背道而驰[2]。
(四) 部分导师的责任意识尚需提高
在职申请硕士学位没有严格的入学考试, 符合条件即可进入课程学习阶段。通过国家统考和学位课程考试后, 建立导师关系, 从事课题研究。与统招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一直在导师身边不同, 大多数在职人员前期课程学习阶段还没有建立导师关系, 即使后来确立了导师关系也不能脱产从事课题研究。这就使得部分导师无形中降低了对在职人员的培养标准, 在课题研究的关键环节如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学位论文评审和学位论文答辩等一度程度上流于形式, 从而影响了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总体培养质量。
三、针对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一) 充分认识“在职人员申请医学硕士学位”的意义
国家开展在职人员申请医学硕士学位工作是培养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举措;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适应国家和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 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的需要, 学位授予单位应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意义,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学位授予标准。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 “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 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 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 成绩合格, 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 授予硕士学位: (1)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2)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所以, 授予在职人员医学硕士学位必须符合这些基本要求。而且, 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相比, 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在培养目标、培养口径、培养要求上是相同的, 学位证书也与统招硕士研究生完全一致。只是在学生的来源、学习方式等方面有一定区别。所以, 就教育质量而言, 既然授予的是同一学位, 那么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与授予全日制毕业研究生硕士学位的质量应该是同一衡量标准[3]。
具体来说, 学位授予单位应在准入关、学习考核关、学位课题中期检查关、学位论文书写关、学位论文评审关、学位论文答辩关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等环节制定执行与统招研究生相一致的质量考核标准, 以便真正提高在职人员申请医学硕士学位的学位授予质量。
(二)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强化导师责任意识
指导教师在在职人员申请医学硕士学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位授予单位应加大力度,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提升导师的综合实力, 同时进一步提高指导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导师的责任意识。要求导师要像对待统招研究生一样对待同等学力人员进行开题报告、学位课题研究、学位论文写作。同时, 针对在职人员申请医学硕士学位的特殊性, 导师必须在课程学习、论文选题和科研思维方面悉心指导, 指导学生将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选择与学生从事的工作紧密结合的相关论题, 以他们从事的工作为基础选择课题, 用课题的结果指导学生的临床医疗工作[4]。
(三) 积极宣教, 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
学位授予单位应针对部分学生申请学位功利性比较强的实际情况, 在制定切实可行规章制度及质量标准的基础上, 加大宣传力度, 在招生前开展不同形式、不同渠道的宣讲, 让他们杜绝“混”学位的心理, 让学生充分认识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的严肃性, 拒态度不端正的在职人员于门外。
(四) 拓展授予在职医务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学位类型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在职人员申请医学硕士学位有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 学术学位侧重科研能力培养同时兼顾临床能力训练。专业学位更加侧重临床能力训练, 兼顾科研能力的培养。2015年, 国家进一步扩大了在职人员申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规模, 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申请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有效衔接。这项工作开展既有利于人才培养又有益于推进临床医学学科发展, 更丰富了高等院校与临床医学教育基地一医院之间的医疗、教学及科研的联系与结合[5]。更加注重在职人员医疗技术和水平的提升, 更加符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实际, 因而大大提升了他们思想认识、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位授予单位应该按照国家的政策要求, 规范操作, 科学管理, 主动开展此项工作, 积极拓展授予在职医务人员硕士学位的学位类型。
开展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是对我国学位制度的有益补充, 对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家应采取切实可行措施, 进一步加大这项工作的监督及评估力度。学位授予单位应加大管理力度, 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学位授予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项工作前景更加广阔, 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医学专门人才。
摘要: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的开展, 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 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对问题作了浅析, 并初步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在职人员,医学硕士,学位
参考文献
[1]李刚.搭建移动教学平台, 解决成人学生的工学矛盾[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5 (28) 5:10-14.
[2]张立, 胡新喜.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5) 3:52-55.
[3]宋中英, 宋丹, 邹积岩, 马永红.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工作质量问题调查[J].大学 (学术版) , 2011 (4) :53-65.
[4]陈爱红, 彭欢.在职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5 (31) 12:97-98.
一、以发展为目标, 构建课程体系
教师职后教育目标与课程体系是教师研修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要提升研修质量, 课程体系建设至关重要。“研修一体”课程体系必须根据相应学科、对应年级教材的知识结构确定, 只有弄清楚相应的知识结构, 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避免随机设课。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结合本区域教师研修课程实施现状, 立足教师专业发展, 在分析现象、归纳问题的基础上, 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借鉴与创新的融通, 逐步建构出区域教师“研修一体”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由年级、学科和跨学科三类课程构成, 并具体提出了每一类课程的研修目标 (图1) 。
“研修一体”课程体系的构建打破了以往单一关注问题解决的模式, 突出了解决学科教学问题的“年级课程”, 增加了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的“学科课程”以及提升教师学习内驱力与综合素养的“跨学科课程”。也就是说, 课程体系不但关注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 更重要的是在问题解决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主成长助力。工作重心从关注“事”, 转变为不仅关注“事”, 而且关注“人”, 充分彰显了一线教师在教师职后教育中的主体性, 且符合“研修一体”背景下区域教师职后教育的质量观, 即合规律性、合需求性、合发展性。
二、以需求为导向, 准确定位课程
课程体系明晰后, 开展教师需求评价、准确定位课程是亟须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在课程体系的宏观框架之下,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每学期均组织开设百余门研修课程, 以满足教师的多元化需求。对于教师来说, 课程的开设不仅完善了分岗位、分学科、分学段、分层次的教师终身学习和发展体系, 同时构建起相应的研修目标与课程体系, 使教师的研修课程主题更聚焦, 大大提高了研修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连续性发展。
以往的教研优势在于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劣势在于问题的解决呈散点式分布, 就问题说问题, 缺乏整体建构, 不利于教师发展。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 在推进“研修一体”的进程中, 小学数学学科课程设计者深入一线, 通过问卷、访谈、课堂观察等形式开展需求调研, 发现有的教师不了解学生以往的知识掌握情况, 讲授内容出现重复, 学生不感兴趣;有的教师对本年级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不清晰, 讲授内容越俎代庖, 超越课标的要求, 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基于此, 小学数学学科课程设计者依据课程标准整体设计课程, 每学期开设一门课程, 分别为小学数学学科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函数思想的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代数思想的研究, 每门课程下设六个子课程。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先将每一个年级的教学目标具体化, 然后将一至六年级的教学目标纵向梳理, 使每一位教师都清楚自己所教年级的教学目标及与前后年级教学目标的衔接, 准确定位教学, 使教师研修课程系列化。
三、以问题为切入点, 丰富研修资源
任何课程改革的推进都必须有课程资源的支持, 教师职后教育课程也不例外。准确定位课程之后, 重中之重就是课程资源的建设。在“研修一体”背景下, 如何合理开发与利用有效的资源来提升研修的效能, 是对每一位课程设计者提出的新挑战。区域研修课程设计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实现了课程内容选择从单一向综合的转化。
通过梳理众多的实践案例, 课程设计者从问题入手寻求解决方案, 改变以往“以教材和学科知识为中心”的单一格局, 进行“教材和学科知识、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三种内容取向的综合。在课程资源视域下, 突破以往长期固守的教材概念局限, 越来越重视教学预设资源、动态生成资源、场馆资源、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培训者及学习者资源等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
1.深度开发培训者资源, 凸显对教师需求的引领
培训者团队是课程开发的核心问题之一, 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培训者队伍, 研修课程的质量必将受到影响。2011年, 中小学书法课被确定为国家课程。课程设计者在认真领会上级精神和学科要求的同时, 对本区书法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 发现绝大多数书法教师“教非所学”的现象十分严重, 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极为薄弱, 无法满足书法教学的需要。基于此, 小学书法学科的课程设计者与故宫书画教育中心的专业团队合作, 组织开展讲学、参观、实践等指导活动, 涵养教师的专业素质, 提升其专业化水平。
2.关注学习者自身资源, 实现其个体经验的重构
作为学习者的教师具有成人学习的特征, 他们透过经验、对话和反思不断生成知识。因此, 知识的生成是教师学习作为成人学习的基本过程和结果体现, 而基于灌输机制的预设培训则无法体现教师作为学习者的主体性和学习的建构性, 效果也自然大打折扣。 (1) “北京市西城区骨干班主任自主发展专题研修”的课程设计者认为, 教师经验即课程资源。基于这种资源观, 课程的组织形式以分享、对话、互动、反思为主, 学习者通过学习, 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 自主建构解决学生问题的“小理论”, 两步九环节“我的教育公式”就是其中一例 (图2) 。教师个体经验的重构凸显了生成性这一特点, 使研修不再是他人“输血”, 而是自身“造血”, 研修效果不言而喻。
3.重视开发利用自然、社会资源, 涵养教师的文化素养
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是教师研修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3) 。随着“研修一体”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 课程设计者逐渐打破“以学科教材为中心”的壁垒, 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汲取更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中学历史学科开展历史寻踪活动, 参观国家博物馆, 重走什刹海, 考察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地;小学综合实践学科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遍访北京的博物馆及人文与自然景观。教师们在与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 不仅加深了对自然的认识, 获取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大自然的知识, 而且从中体悟到规律是不可违的, 并将这种认识迁移到工作和生活中。教师们在社会资源的摄取中, 感受着不同社会资源所蕴含的人类智慧和人类文明, 涵养了学习者的文化素养与品位。
4.灵活利用网络资源和平台, 开发教师学习新路径
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资源具有信息容量大、智能化、虚拟化、网络化等特点, 对于延伸感官、扩大研修规模和增强研修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网历经十几年的资源积淀, 为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的课程资源建设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有的课程设计者挖掘教材中存在的“空白”, 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网址, 推荐网上下载的文献, 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有的课程设计者将西城区教育研修网作为资源平台, 组织教师开展主题研讨, 利用视频案例资源进行网络研修, 分享教学设计、课件及研究成果;还有的课程设计者充分发挥常规研修和网上研修相结合的优势, 为教师校本化和个性化的自主研修提供便利。
四、以高质为追求, 转变研修形式
课程资源的开发为研修形式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实践中, 区域教师研修形式的运用正悄然由“灌输”向“参与”转化。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同时, 课程实施者也改变了以往“教师讲授”的单一形式, 打破了全程单向传递知识的格局, 凸显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习者的实践。涌现出以满足教师多元化需求的“三结合”参与式研修模式。一是“集中研修与小组学习及个人自修相结合”模式, 充分彰显教师的主体地位, 通过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合作、专家专业引领, 实现自身发展;二是“区级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模式, 具体表现形式为“区校联动”, 区、校就一个主题开展研究, 基于教学现场, 走进真实课堂, 协力研究促发展;三是“线上研修与线下研修相结合”模式, 采用“课例研究”“视频案例”“网上研讨”等研修方法和手段, 实现真实虚拟融通, 促进教师深刻反思。
研修形式的转变, 遵循教师学习的特点, 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互动参与, 增强了研修的吸引力、感染力, 从而实现了指导者与学习者的对话、学习者之间的对话、学习者与文本的对话、学习者与环境的对话, 激发了教师的学习动力, 提升了教师学习的自主性, 改进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研修形式的转变还促进了碰撞、分享、生智的团队合作, 生成了多元、转化、建构的学习方式, 使教师在不断的反思、研讨、总结中, 拓展了自己研究的深度和研讨的广度, 提升了研修质量。
本文基于实践, 从构建课程体系、准确定位课程、丰富研修资源、转变研修形式四个方面, 梳理了“研修一体”背景下, 区域教师职后教育课程的创新经验。之所以称其为创新, 是因为在由“教研”和“培训”向“研修一体”转化的过程中, 必须突破旧的思维定势和常规戒律, 而创新的本质就是突破。这种突破的立足点是教师的专业成长, 这种突破的载体是课程, 这种突破的意义是探寻教师职后教育的专业化。
注释
1 朱旭东, 宋萑.论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J].教师教育研究, 2013 (3) :1-8.
您们好!
转眼间已在__支教三年。理应返回原单位任教,但是年迈的母亲独自在老家生活,病痛不断,无人照顾其生活,作为家中独子甚是担忧,切有一幼子需要照顾。原单位离家较远,如果长期在学校与家庭间奔波,肯定会疲惫之极不能把精力完全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因此特申请去离家较近的__—_任教。这样既有利于照顾年迈的母亲、幼小的孩子,更有利于我们安心工作。
如果领导同意了我们的申请,那么,我们坚信,不用在家和学校往返奔波,将能腾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创造出更好的教学成果,为__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恳请领导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申请书模板
__年__月__日
尊敬的*院长及医院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
我是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写这封离职信的。自****年作为一名新人进入**医院以来,以**院长您为核心的医院领导团队高屋建瓴的智慧眼光,同事们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氛围,**科紧密团结、众志成城的团队精神让我深深感动,工作中更有老师们无私相授宝贵临床经验,并对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个方面的谆谆教诲,如春风拂面,让我受益匪浅,不禁暗自庆幸有****医院作为我职业生涯的第一站,使我学到很多知识,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对此我深表感激。
我院**科是**的重点学科,涉及***********************,病种广泛,进入**外科后,我每日充满激情的工作,努力提高专业理论及技术水平,但近期我觉得遇到提高理论及技术水平的瓶颈,因此我报考**医科大学的硕士(博士),争取到更好的平台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工作,以获得更大的进步。而今年我的合同已到期,经过深思,我决定不再续签合同。期望院长及各位领导能理解、支持一名年轻医生的选择。
为了不因为我个人的原因而影响科室的运作,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辞去工作。我知道这个过程会给医院及科室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便,对此我深表抱歉。我已准备好在近期从医院离职,并且在这段时间里完成工作交接,以减少因我的离职而给医院和科室带来的不便。
为了尽量减少对现有工作造成的影响,我将继续保持与医院及同事的联络,如果有同事对我以前的工作有任何疑问,我将及时做出答复。
非常感谢您们在这段时间里对我的教导和照顾。在**医院的执业经历于我而言弥足珍贵。将来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为自己曾经是****医院的一员而感到荣幸。我确信在医院的这段工作经历将是我整个职业生涯发展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在此,我祝愿**医院蒸蒸日上,一切顺利,其次我祝各位院领导身体健康,全家幸福,安康!同时我也希望医院能够体恤我的个人实际,对我的申请予以考虑并批准。此致
敬礼!
关键词:护士,在职教育,提高
随着护理学科的迅猛发展和优质护理的不断深入, 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充实自我, 才能适应学科的发展需要。护士在职教育无疑是护理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充电加能的有效途径。在新形势下如何实施护士在职教育, 是目前护理学科探讨的重要课题。我院自2010年起对全院护理人员开展了较规范的护士在职教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为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 拥有床位400张, 设有19个护理单元, 护理人员227名, 其中副主任护师21名, 主管护师64名, 护师38名, 护士104名;本科学历61名, 大专学历106名, 中专学历60名。护理部按照综合能力、职称及工作时间将全院护理人员分为N0-N45个级别。
2 方法
2.1 制定培训计划:
护理部年初即根据医院的年度工作目标及护理发展规划制定培训计划, 依据各层级培训人员的素质制定培训目标、教育内容、实施方式及考核要求, 并下发至每名护士, 使护理人员明确本层级护士的培训重点, 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分步骤、分层次、规范化的培训。
2.2 成立培训小组:
为了顺应整体护理模式要求, 扎扎实实做好岗位培训工作, 成立了院级和科室两级培训管理小组[1]。院级培训管理小组由5名护士长组成, 负责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评价标准的修订及全院护士技能的培训、考核。科室培训管理小组由护师以上职称的科内技术骨干组成, 院级培训小组首先对科室培训小组进行培训, 并进行考核, 成绩合格后方可对科内各级护士进行培训, 由此达到全院护理技术操作的规范和统一。
2.3 完善考核制度, 实行奖励机制: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 保证培训效果, 护理部不断强化考核。院级培训管理小组对每次的考核成绩进行汇总, 并记入个人技术档案。设定护理理论知识考核≥80分, 护理操作考核≥90分为合格, 对不合格人员及时进行补考, 以达到全员参与, 人人达标。对名列前茅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全院通报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激励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培训到主动学习, 从消极应对考核到积极完善自我, 逐渐变压力为动力。护理部积极鼓励护士参加自考、函授学习, 不断拓宽护士的知识面, 丰富自身的内涵。目前, 我院护理队伍中, 本科学历约占26.8%, 大专学历达46.6%, 使护士的整体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2]。
3 培训形式及培训内容
3.1 集中理论授课:
每季度举行一次全院性的知识讲座, 邀请院外的专家或院内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长及护理骨干进行集中授课, 培训内容多样, 包括专科知识、护士礼仪、法律法规、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等。针对不同层级的护士培训重点不同:对初级护士着重进行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强化训练, 使之能够尽快成长以适应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对护师主要进行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同时, 增加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以提高其临床带教能力;对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重点进行新技术、新业务培训, 强化其教学和科研水平, 提高其解决专科护理问题和疑难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兴趣, 护理部不断更新授课内容, 并注重教学内容与护理实际工作相结合, 补其所需, 学以致用, 以达到护士在职教育的目的。
3.2 操作技能训练:
以卫生部下发的《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及《临床护理实践指南》中操作为培训内容, 由护理部将各项操作落实到培训小组成员, 每名成员依据专业所长负责几项护理操作的培训, 做到责任到人。首先组织科内培训小组进行培训, 经考核合格后由各科科内培训小组对本科护理人员进行示范带教及技术指导, 然后由护理部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统一考核。
3.3 护理教学查房:
以科室为单位, 每年组织护理查房比赛, 要求全院护士长均参加。在查房中由责任护士汇报患者病情及护理措施, 护士长从中了解护士护理患者的落实情况, 基础、专科护理, 健康教育是否到位, 护理记录与实际护理是否相符。通过查房将护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或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疑问进行讨论, 找出护理薄弱环节, 提出改进方法, 提高护理人员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 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护理知识与手段促进患者康复。在查房中护士长采取随机形式, 对疾病护理相关知识进行提问, 这就要求护士在查房前做好准备工作, 掌握好患者情况及疾病的信息, 从而培养护士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3.4 专科护士进修学习:
护士的素质直接影响医疗工作的进展和效果,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 (2005-2010) 》实施以来, 我院深刻认识到专科护士在护理学发展前景的重要地位, 一直高度重视专科护士的培训。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 制定了《专科培训计划》及《专科护士工作制度》, 自2011年以来护理部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先后选派名护理骨干参加血液透析、急诊急救、危重症护理及手术室等多个科室的专科护士培训。回院后通过多种形式传授新知识、新技术, 不仅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和疾病指导, 同时参加院内的护理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 带动了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提升。
3.5 护士长短期培训:
注重护理管理者的培养, 医院每年定期选派护士长到本专业领先的医院进修、参观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护理理念, 利用他山之石, 提高全院的护理管理水平。组织安排护士长参加全国, 省级学术研讨会或培训班, 不断开拓视野, 获取更新先进护理信息, 促进我院护理工作的发展。
4 体会
4.1 护士业务水平提升:
通过在职继续教育, 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她们在知识和技能上得到了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分析近3年护理人员在职继续教育考核结果来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
4.2 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组织护士在职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在职学习, 使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得到拓展和加深, 临床判断及综合分析能力增强, 3年来护理差错发生率逐年减少。
4.3 患者满意度提高:
通过护士礼仪、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提升了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在培训中护理人员自觉的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融入护理技术操作中, 在提高岗位技术水平的同时,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进一步促进护理工作贴近患者, 贴近临床, 贴近社会,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到提升[4]。
5 小结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患者需求的多元性, 在职的培训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3]。通过护理人员不同形式的各种在职培训, 不仅充实了各层级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知识, 使护理人员感受到职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同时也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燕.开展分层次系统化护理培训实践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 2011, 10 (28) :951-952.
[2]郭光英.临床护士在职教育培训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2010, 9 (12) :158.
[3]王丽华.护理人员在职培训的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6 (7) :246-247.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叫***,**岁,山西**人,20**年**月毕业于****专业,学士学位,于20**年**月入职***公司。
自入职***公司以来,根据公司业务我不断进攻自已的专业,理论结合实际,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担任技术集成部副部长以来,我全心全意带领本部门的兄弟积极配合领导完成各项技术任务,从历练中吸取教训,从经验中萃取精华。我认真的工作态度一直得到了领导、同事和客户的认可。但是纵观最近几年的煤炭市场呈现不乐观之态,我们需要有更硬的实力来应对本次的市场挑战。作为技术部门的一员,我身感责任重大。所以我希望组织能给我一次继续深造的机会,让我能从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管理知识,以便将来有更好的状态应用于本职工作中。为了应对本行市场,为了公司的发展也为了自己的梦想,我一定会认真学习,刻苦努力,结合自己这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补充和完善自己以及部门的技术水平。现正式向单位提出申请,准许我参加研究生入学招考,望领导给予批准。谢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关于印发《四川师范大学教职工攻读学位、进修
访问暂行规定》的通知
学校各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教师进修学习的管理,健全和谐、良好的培养机制,学校对校人字〔2004〕15号《关于选送中青年教师攻读学位进修访问的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现将经2008年2月29日校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2008年3月10日学校校长办公会议批准的《四川师范大学教职工攻读学位、进修访问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四川师范大学教职工攻读学位、进修访问暂行规定》
四川师范大学
二ОО八年三月三十一日
主题词:印发进修学习暂行规定 通知抄送:学校领导。四川师范大学人事处印发2008年3月31日
四川师范大学教职工攻读学位、进修访问
暂行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教师进修学习的管理,健全促进教师队伍成长的优良环境,加快我校师资队伍学历层次及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增强建设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国内知名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综合竞争力,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一、学习方式
1.攻读学位、进修访问(含博士后研究,下同),采取在职定向的方式,分脱产与不脱产(成都市辖区内学习原则上不允许脱产)。管理岗位人员攻读学位的地域原则上仅限成都市辖区内。
2.教师攻读学位、进修访问的专业应与所从事的教学科研工作相同或相近,否则,学校不予经费资助。管理岗位人员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不相关者,原则上须转入教学科研岗位。
3.人事和档案关系须调离我校的统招类研究生,应和学校解除劳动关系。未达到约定服务期限者,须按照有关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4.学校原则上仅负责管理和资助三个月以上的进修访问,三个月以下的由所在基层单位负责。
二、申请条件
1.申请人应系我校在编在岗教职工(含计划内聘用人员)。
2.申请人应热爱高等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学、科研成绩显著,聘期内考核均为称职以上。
3.在我校连续工作时间超过2年(含)。
三、申请程序
1.拟报考在职研究生和进修访问的教师须填写《教师攻读学位(进修访问)申请表》,经所在基层单位同意,报人事处审批。
2.已考取在职研究生或拟进修访问的人员须持录取通知书或对方单位的接收函,与我校签订相关培养协议。
四、待遇
1.经学校批准在职攻读学位、进修访问的人员,学费及其他有关费用均自理,继续享有国家工资、政策性津补贴及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
2.教职工在职取得硕士学位回校工作后,学校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标准为: 人民币4仟元(省内);人民币6仟元(省外)。
3.教职工在职取得博士学位回校工作后,学校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标准为: 人民币2万元(省内);人民币4万元(省外)。
4.教职工取得博士学位后,所在学院提供人民币1万元的科研资助费,并结合学校规定对资助费进行管理和考核。
5.硕士、博士学位连读人员,按取得的最高学位享受学校规定的待遇,不累计享受资助金额。
6.进修访问人员结业并取得相应合格证明后,学校额外给予生活补助,按规定进修时间一次性发放(延期不计)。补助标准为:人民币2佰元/月(省内);人民币5佰元/月(省外)。
7.进修期间(不含博士后研究),在核心刊物以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并以第一作者发表至少1篇学术文章,在协议规定时间内结业回校工作后,学校和学院分别报销其1/2的进修学费(不含住宿及差旅费)。
8.进修访问人员享受生活补助的时限最长为一年,博士后研究者享受生活补助的时限最长为二年。
9.脱产学习期间,研究成果达到学校专职科研岗位职责要求的,可兑现相应岗位津贴。
五、相关管理
1.教职工在职攻读学位、进修访问,须经所在单位和学校批准同意,并与学校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未经组织批准直接报考的人员,学校将不予经费资助。
2.在职攻读学位人员学习时限除培养单位有明文规定的,原则上硕士不超过3年,博士不超过5年(全脱产博士不超过3年)。对在此期限内非因不
可抗拒因素而未取得学位或正常结业的人员,学校将按违约处理,不实施经费资助,全脱产人员还应偿还学习期间学校支付的相关费用。
3.各类进修人员学习结束后,应及时持毕业证(学位证)或进修结业证明到人事处报到,填写《进修学习人员回校登记表》,经考察合格后,兑现相关资助。
4.教职工进修结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后在学校的服务期限追加3年,取得博士学位后追加6年。服务期未满申请调离学校的,应按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
六、其他
1.各单位应提高认识,重视和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具体落实。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合理制定师资送培计划,切实做到有目的、有重点、重质量、重实效。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好教学科研工作与教师继续教育的关系。
2.本暂行规定自2008年4月1日起执行,原《关于选送中青年教师攻读学位进修访问的暂行规定》(校人字〔2004〕15号)同时废止。
3.本暂行规定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四 川 师 范 大 学
超级大国,它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因为美国的强大经济实力,如今,世界上大多数的新生词汇都来源于美语,汉语中的美语外来词也越来越多。如:“小贴士”就是“tips”;“英特网”、“万维网”之类,就是英文internet,world wide web的音译。很多年轻的白领以中英文夹杂的语言表达方式为荣,为其身份、地位以至于经济状况的象征。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像一辆奔驰一样,象征着身份,并暗示着很高的受教育水平,以及现阶段或将来可能的个人的经济状况。
总之,语言和使用者的经济地位是密切联系的。一方面,每一种语言都属于某一特定的经济团体。另一方面,使用者的经济地位又反作用于语言,统治者可以强制性地推广他们的语言,也可以用手中的权力来影响人们对语言的选择。
二、语言是一种特殊商品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任何满足或可以满足人类需要的东西都可以被视作商品。商品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有用性被称为使用价值。语言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产生的最有用的商品之一。它满足了社会和社会中的个人间交际的需要。在外语的教学中,语言所具有的经济商品的特点展露无疑。为了习得一种语言,尤其是一种外语,通常会造成社会和个人的成本。换句话说,语言作为一种商品是有其交换价值的。语言可以被进一步归为非物质的商品。Coulmas(1992)论述道:
像其他无形商品一样,语言这种商品有其特殊性,因为它的销售者在销售这种商品后并不会减少其自身对该商品的占有量……虽然买方付钱来获得一种语言,但是并不是卖方可以提供该商品,而是仅提供这种服务或和这种服务有关的商品。也说理由这样说,即供应商有客户所需获得的东西。他们之间的交易包括一种商品或一种服务。(1992:79)
他指出语言和其他“普通”商品不同之处在于:
语言价值会随着它的使用者获得的语言的增加而增大。这非常像滚雪球的效应。越多的人了解一种语言,它的价值就越大;它的价值越大,就有越多的人希望掌握它。(1992:80)
另一方面,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数多少很明显并不是判断一种语言的价值的唯一相关因素。决定某一特定时期的语言价值的因素是各种各样的:政治、文化、种族等,但首先是:经济。例如,汉语拥有大量的使用者、深刻的文化传统和属于一个在当今世界有着重大的政治影响力的国家,它还在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拥有官方语言的地位。然而,尽管有这些特点,汉语作为一种外语在全世界的需求仍然是非常小的,因为这种语言的经济开发潜力是有限的。相反地,英语有着4.27亿母语使用者,成为了最广泛教授的外语。(Coulmas,1992;Crystal,
三、语言技能是一种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被定义为:“技能的存量、身体的以及精神的健况择优处理,制定出一个有效的培训方案。
美国知名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斯曾说:“企业或事业惟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员工是组织的血液,他或者使你的事业轰轰烈烈,或者使你碌碌无为。党中央明确指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
康、知识等有利于一个人的当前和未来的赚钱能力的资源。”(Breton,1998)。语言技能被视为人力资源的一种是因为:像其他人力资本形式一样,语言技能的产品需要消耗时间和其他资源,并且是以人为载体的、有创造性的。把语言的学习视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该种资产的净产出。
几乎所有语言的经济模型都建立在人力资本的理论基
础上。(如Hocevar,1975;Carliner,1976;Harris,1998)在过去20
年间进行的研究表明了语言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的重要性。语言技能通过学校教育、在职培训等获得,影响了工作资格的获得,以及在商务、国际贸易和旅游业中的有效沟通能力。从把语言作为一个人力资本的早期研究中,就已经得出二语的语言技能有着正面回报的结论。那也许是因为拥有这些语言技能的人对工作环境中的工作要求有着更好的理解而更有生产效率。在分析收入差异和语言技能的相关性方面,语言技能是其他人力资本的有效补充或替代。据《北京晚报》的一次调查反映:在“写字楼一族”为主的中高收入人群中,懂外语已经成了决定个人收入的最重要条件。调查中,外语能力达到“熟练”的参与者平均薪资水准达到了53378元,超过外语能力“中等”(38898元),而外语水平“一般”的参与者薪资仅有31211元。对一些职业来说,例如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及国际技术投资,语言技能几乎是基本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有着更大的经济的或者是文化的动机去学习外语语言技能而不是他们的母语技能。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知识,尤其是外语能力,应被视作人力资本必不可少的部分。据资料,对100名毕业后工作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和电话咨询,这些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涉及到银行、海关、货运、学校、政府机关、外资企业、外贸、电子信息和房地产等行业,从调查中发现,经常性用英语进行交际和获取信息的占10%,偶尔的占46%,长期不用的占40%,必须用的占4%。虽然,英语在调查对象的工作中直接使用率并不很高,但有趣的是,他们都一致认为,英语能力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拥有英语技能对他们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里学习、工作、生活和生存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四、结论
正是因为语言具有上述经济属性,我们完全有理由从经济方面来分析当前的英语“全民化”的现象。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知识。它能像其他类型的知识一样带来收益。对语言学习的投资增加了一个人当前和今后的赚钱能力。有许多研究者应用经济工具来研究语言学。语言的差异被视为交易成本的组成成分,应用于广泛的经济交易过程。而且,语言问题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问题吸引的不光是语言学家而且是研究各个社会科学的专家们。
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一个有能力的人,应该具有胜任具体工作岗位的能力,同时,又具有一定适应工作性质或情境变迁的能力。胜任力,是针对当前的、现实的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适应力,是针对长远的、变化的职业和就业市场需要的能力。所以一个劳动者仅能完成任务是不够的,还要能适应工作的变化。
企业在职职工培训,是指企业员工通过培训学习,使其在知识、技能、安全生产意识上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地使员工的职能与现任或预期的职务相匹配,进而提高员工现在和将来的工作绩效。企业在职职工培训教育是关系个人进步与企业发展的纽带,它决定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决定国家的繁荣和国际竞争力。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将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再教育,是当前提高职工全面素质的一种主要途径。如何把握在职工人培训教学的着力点,从而提高职工培训教学质量,是每一个职教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但由于企业职工工作层次不同,所需掌握和使用的各种技能不同,尤其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局面及企业新技术、新设备更新换代的今天,知识的生产、学习、创新将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也给我们培训师们及管理者提出了“如何进行企业在职职工培训”的重要课题。然而,认识到了培训的重要性,并不等于就能做好培训工作,因为培训工作的完成需依赖于培训方案。有好的培训方案,并不一定就有好的培训效果,但要有好的培训效果,则必须要有好的培训方案。如何设计有效的培训方案,正是本文探索目的之所在。笔者根据多年对在职职工培训特点的分析及长期从事培训教学工作的体会,作以下几个方面的阐述:
一、注重职工自学,正确指导和合理安排自学内容
企业“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局面,使生产与培训的落实产生了矛盾。面对工学矛盾这一不可回避的实际,培训机构首先要注重工学矛盾实际,确立鲜明的服务意识,主动适应,思企业之所思,想职工之所想,走多种教学方式之路,帮助企业和职工寻找更多、更可能的受训时间。
在职职工的培训教育,多以在职或转岗的职工为主要对象。因此在教学计划安排上,要充分考虑自学阶段。可以将学员的预习、复习、作业等学习活动,都安排在这一部分时间内独立完成。参加培训的在职培训学员,一般都具备有一定的基础文化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多数学员都有较为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自学能力和求知欲望较强。所以,培训的目的不单纯是使学员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和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员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着力考虑的应是“授之以渔”,即如何将有效的自学方法传授给培训学员,使学员清楚地知道在课堂、课外和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怎样学习,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学效果和学习质量。这样既符合职工培训教育为主的特点,也符合职工培训自学为辅的学习要求。
二、注重教材的结构体系与企业生产内容的分析
教材是获取知识的源泉,是编者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而精心安排,花了大量心血而写成的知识集合体。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专业知识,每门课程都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是一个点、线、面相统一的有机整体。然而,职工培训学员由于受理解能力和学习方法的限制,在自学过程中往往容易把知识体系分割开来,从而陷入看这忘那、混沌一片、不知所云的窘境;在复习考试、考核时,只注重死记硬背,学得很累而效果甚微;培训结束后,虽学有所得,但得之不多、不深,更谈不上将潜在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为了帮助学员克服学习中的弱点,解决学员在学习中的困惑,使学员将厚书读“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要把精力放在教材结构体系的分析上,从第一节课的总体介绍到后续课内容上的章节分析,都要重视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教与学的联系性,力求条理分明,前后贯通,通过教学,使学员清晰地把握全书的脉络,切忌不要把课堂教学的重心孤立地放在条块知识的传授上。同时,更要注重将企业的生产技术内容或生产特点结合于教学中,使所学的知识具有参照性、可比性,使学员在学习中直接感受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如某培训中心在接受对某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培训任务时就进行了具体的培训方案策划,培训前中心带领全体授课教师对该企业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了解企业对相关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并将考察中存在的不符合规范要求之处及违章操作行为制作成课件,将“现场”内容与“法”结合讲授,让令人乏味的就“法”(安全生产法)论“法”变得具体、生动,让受训者感受培训之必要,更促使其严格地遵章守法。
三、注重授课方式、培训对象的研究
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再教育的对象都是成人,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力求讲究授课的艺术性,不能随心所欲。原因是,培训工作的教育对象是在职在岗的职工,学员集中到培训中心学习的时间有限,而要求学员所学习和撑握的知识很丰富。因此,授课时间短、学习任务重的矛盾十分突出。作为教师,要根据学员已有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特点,教学时不必要也不可能对整体教材从头到尾面面俱到地进行讲解。教师的功夫应用在理清重点和分析难点上,备课时要依据培训大纲和习题练习的要求,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反复推敲,最后确定出教学重点;根据理论与实际上的反差,对教材中比较抽象难懂和学员学习中容易产生困惑的内容进行反复琢磨,找出教材中学员不易理解的学习难点,授课时要选用适当的教学艺术来突出教材重点,并采用综合分析的法则,详细分析地讲透难点。与此同时,兼顾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样既可以使学员加深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又便于学员完整系统地掌握全书内容。
同时要使培训方式与成年人的学习规律相适应。成年人的特点是记忆力相对较差,但理解能力强,并具有一定的工作和社会经验。因此,采用参与式的培训方式是比较合适的。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应多用实例并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受训者将自己所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表现出来,以供其他受训者参考。适当采用“吊胃口”的方式和其他技巧可提高受训者的学习兴趣,多表扬少批评能增强学员的学习信心。还应该重视受训者提出的意见和问题,集思广益,以利于提高培训效果。此外,在培训材料的编排上,应尽可能考虑到趣味性,深入浅出,易记易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培训工具,如采用幻灯课件的形式,以增加感性认识;书面材料力求形式多样化,多用图表,简明扼要。
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因此,教师在对职工进行培训时,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做到因需施教,而学员也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理论只有和实践相结合,并用来指导实践,才能体现出理论的真实价值,才能检验和发展理论,才能使理论具有生命活力。学员在实际工作中,一旦觉得所学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管用”,就自然产生一种对理论学习的浓厚兴趣,进而去自觉地钻研和学习理论,因此,教师在培训教学过程中,应该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尽力克服从理论到理论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备课时,要对当前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以及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一个充分的了解,并认真分析,做到心中有数。授课时,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上做文章。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员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引导,有意识地帮助培训学员树立学习理论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使学员开拓视野,达到提高素质、增强能力的培训目的。
【在职申请书】推荐阅读:
在职入团申请书06-26
在职深造申请07-03
在职职工入党申请书800字11-23
学校在职教师入党申请书1500字12-07
四川大学医学类在职研究生申请简章12-12
在职签证明06-27
家长在职证明06-28
护照在职证明07-09
在职证明 英文07-24
出国在职证明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