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教学设计详案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莫高窟教学设计详案(精选5篇)

莫高窟教学设计详案 篇1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去旅行吗?今天老师到这里来就是要带着大家走进文本去游览莫高窟的。大家愿意吗?现在就出发!

二、新授课

(一)介绍莫高窟的地理位置以及它的概貌。

现在先有我这位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莫高窟的地理位置以及它的概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是我国著名的石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二)走进彩塑

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自然段,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1.边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画出你看到了什么? 2.先在小组进行交流。

刚刚我们已经欣赏了莫高窟的彩塑,你能随便用上其中几个词,用一两句话说说你印象中的彩塑吗?

(三)走进壁画

1.小组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过渡: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走进第三自然段,小组读第三自然段,欣赏第三自然段的宏伟瑰丽的壁画。

自学要求:

(1)这一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第一句)哪位同学能够给我们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这句话让我们知道了什么?这句话中运用了一组关联词:不仅……还……让我们知道了莫高窟里有彩塑和壁画。这句子是过渡句,它这个自然段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的部分是——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可见,课文前面部分写的就是彩塑。

启下的部分是——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接下来课文要写的一定是壁画。

(2)通过读你都看到了哪些宏伟瑰丽的壁画?(小组先进行交流,教师再指名回答。)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认识排比句。同学们,除了课文中写到的这5种飞天形象,你还看到了哪些飞天形象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同桌讨论一下,也仿照文中的排比句式和运用上日常所学的四字词语来说一说飞天。(预设:有的手捧莲蕾,直冲云霄;有的俯冲下来,势若流星;有的穿过楼阁,宛如游龙;有的倾坐石上,面带微笑;有的手拿蒲扇,笑语轻谈……)

2.指名读加深印象、想象壁画内容。过渡:通过同学们的回答,让我也看到了很多精美的壁画。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读,给他配上音乐。其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用心去想象画面,用心去欣赏画面。

(四)走进藏经洞

过渡:每一个到莫高窟的人,参观了精妙绝伦的彩塑,欣赏了宏伟瑰丽的壁画,一定还要去看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现在让我们也一起走进藏经洞。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交流,在这个自然段里,你了解到了些什么? 例:(1)藏经洞里曾经藏有丰富的藏品,封存着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现在没有了。

(2)大量珍贵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3)被掠走的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同学们,当了解到由于清政府的无能,所以我们国家那么多的经书就这样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你有什么想法呢?(只有不断地强大自己,才能抵御外侵。)

让我们带这份激荡的情感,再读第四节。(全班齐读)

三、总结

同学们,通过和老师一起品读了《莫高窟》这一课,你有要亲自去游览一番的冲动吗?要是想去,就请大家好好学习吧,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四、小练笔

莫高窟教学设计详案 篇2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2、第3自然段中的部分句段。

2.赏读、积累介绍莫高窟的优美词语、句段。

3.学习表达方式,并迁移运用。

4.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优美语段,品读理解彩塑和壁画的精妙。

2.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迁移运用。

【教学设计】

一、导入检测

1.同学们,在我国西北的大漠深处,有一处精妙绝伦的洞窟,它以恢宏的气势,无与伦比的彩塑和壁画,成为世界各国人们心中的圣地。这个地方就是———莫高窟。(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2.同学们课前作了充分的预习,想必字词都掌握了吧。下面我们来默写词语。

(1)默写词语:敦煌惟妙惟肖漫天遨游腐败无能

(2)根据意思写词语:

形容连续 不断地赞 扬。(啧啧赞叹)

精致巧妙,无与伦比。(精妙绝伦)

(3)出示词语纠错后读一遍。

(4)你能运用这其中的一些词语,结合你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莫高窟吗?

3.是的,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

(课件出示 第5自然段 ,齐读。)

4. 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使它能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

(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过渡:其中作者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彩塑和壁画)对!一篇美文之所以令人难忘,一定是抓住了重点和主要事物进行描述的。描述彩塑和壁画分别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第2、第3自然段)

二、比较阅读

(一)理清层次,初步感知

1. 课文的第2、第3自然段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完以后分别在第2、第3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彩塑和壁画的特点。

(生读后交流)

很好!两个自然段在一开始就分别概括了彩塑和壁画的特点,请你在这两句话下面画上横线,写上批注。(板书:概括)

2.第2、第3两个自然段的结构好相似啊!这两段中,作者在描写时还有其他结构相似的地方吗?请同学们找一找。

3.交流。两个自然段都是先总述之后,接着再写具体内容。

第2自然段具 体写了什么呢?读一读。第3自然段呢?

(板书:描述)

引导:最后一句可不是具体描写壁画和彩塑的,那是什么呢?(写了人们的感受)

4.总结:同学们真了不起,把两段文字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很快就发现了它们结构的相似之处。(指板书)都是先总写彩塑和壁画的特点,再具体展开描述,最后写游人的感叹。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

(二)抓住典型,阅读感悟

1.作者具体描写彩塑和壁画的部分,请两位同学来读,其他人边听边思考,看看你还会有什么新发现。

(课件出示两段话:

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2. 说说你的发现。这两个自然段在描写彩塑和壁画时都用了“ 有……有…… 还有……”这一组连接词,还用了排比句。请你在文中这些词语下面加上点。

3. 作 者 这 样 写 有 什 么 好处呢?请一位同学再来读读这两组排比句。

(这样写的好处: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丰富的内容,富有韵律感。)

(引导学生 读这两句 话 ,读出内容的丰富,表达的有序,读出韵律感。)

4. 让 我 们 一 起 再 仔 细 地看看这句话。

(课件出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在这句排比句中还有哪几个词不容忽视?为什么?(生答)请大家再读,让我们感受其描写的特点。

5.(课件出示图片)好,他们一个个 都来了。 请看 :菩萨来了 ,();天王来了 ,();力士来了,()。

6. 假 如 你 看 到 这 样 的 彩塑,你能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呢?

7. 师生共读: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有……还有……。

小结 :同学们 ,这段话围绕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作者对菩萨、天王、力士展开了具体的描述,使人如见其形。(板书:如见其形)

8.作者在对彩塑和壁画展开具体描述之后,都选择了一处加以举例。

(课件出示两段话:

有一尊卧 佛长达16米 ,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这两段话分别写了什么?(卧佛、飞天)这两处的写法是一样的吗?(不一样。卧佛写了一个,写出了他的长度和姿态。飞天写了一群,写出了飞天的五种形态。)请你来读一读 ,读出卧佛 和飞天生 动的姿态。

指导:围绕彩塑和壁画,作者重点介绍了卧佛和飞天,这是“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板书:点面结合)

9. 喜欢飞天 吗 ? 想看看吗?(课件出示图片,配乐。)这就是飞天,姿态各异的飞天。飞天是乐神,是在空中飞舞的神。课文是怎样描述的呢?

(课件出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 ;有的舒展 双臂 ,翩翩起舞……”师读总起句后生接读。)

10. 这一部分的描写很有特点。你发现了什么?(用“有的……有的……”的句式,用词多为四字词语。)请把这些四字词语用括号画下来,读一读。谁来说说这些四字词语的运用有什么好处?(排比、诗意、朗朗上口)

11. 读好这段话,读出诗意 ,读出韵律 美 ,读出景象壮观。(交叉轮流读,多种形式练读。)

12. 文中的省略号告诉我们飞天的姿态万千,各不相同,谁来接着说下去?(同桌讨论)如果你看到了这样美妙的场景,你想说些什么呢?

13. 所以,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 的彩塑 ,游人( );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这表达了游人的感受。(板书:感受)

三、总结全文

同学们,课文的第2、第3自然段都是先概括写彩塑和壁画的特点,然后再具体展开描述,最后写参观者的感受。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

第2、第3自然段作者用相似的描述方法,向我们呈现了不同的精彩画面。在对比阅读中,我们充分领略了彩塑的精妙绝伦、壁画的宏伟瑰丽。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两个画面。

(师读总起 句后生接 读 ,通过朗读再次感受。)

四、写话训练

同学们,刚刚我们欣赏了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你们去过灵山吗?灵山是佛教圣地,大大小小的佛像数不胜数,让我们来一起欣赏。(配乐播放PPT, 在学生观 看时指点 提示。)

请同学们 仿照课文 的写法练习写话。(师发写话纸,生练习写话。)

灵山胜境 的佛像千 姿百态 ,数不胜数___________ 。,其中最吸引我们的是__________。

感叹莫高窟 篇3

显然,敦煌并不想给我们这一行人一个模糊的佛家绝唱。前去的路上桥被前一天的洪水冲断了。而我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步行两小时到敦煌。要么回酒店歇息。

我们这一车老老小小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跋涉在茫茫的戈壁上,头上是几乎可以熔化头发的烈日,脚下是凹凸不平的石子路。整整走了一小时。没有人烟、没有水,有的只是火热的太阳,滚烫的石头。一路走来,白袜子成了灰袜子,鞋子也成了运载沙石的小船。

就这样,口干舌燥、头昏眼花,头发都在冒烟的我们来到了盛名远扬的莫高窟·果然不枉我们如此劳苦。来了这里才让我明白什么叫做艺术的震撼!进入洞窟后才陡然知道什么叫先人的智慧!整个洞内全是佛像,就像排版过一样。四壁、关花板上,’密密麻麻全是看似相同的佛像:可如果你仔细地漏,你会会发现每个佛像都是那么地真实生动,包括一个指关节都是那么自然地展示着佛的圣洁。高挑的眉毛、尾翘的嘴角、圆润饱满的脸颊。原来每个佛像都是不一样的,并且在每个小佛像的一角还有他们各自的名字。做工之精细、神态之逼真是常人所无法设想的,就连千佛的眼睛、衣袖边、身后的佛光也都是镀金。且不说佛衣服的多彩、轻盈,单是这黄金就闪得让人眼睛疼,仿佛万佛降临。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我们所熟悉的飞天也只不过是这巨幅壁画上的一幅,如九牛一毛,你可能并不知道莫高窟里面两尊巨大如山的释迦牟尼佛像·当我面对他时才知道什么叫渺小。佛就静静坐在我的面前。我用力地抬头昂首也无法看全他的发髻。他眯着双眼,面庞红润慈祥,一手放在膝上,手指尖栩栩如生地贴着膝盖的弧线微微翘起。一身猩红的袈裟轻盈贴身地勾画出佛躯体的轮廓。扬扬洒洒地顺着佛的莲台滑落到地面。

莫高窟里面的金碧辉煌除了这两尊佛像外还有四百多个洞窟。规模如此宏大,艺术技艺又如此精湛是我们从来不曾见过的。

在返回的路上,我们的心都沉甸甸的。虽然依然是沙石,烈日,但我们一个个似乎都像玄奘取得了真经似的,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佛光的普度。

值得,真是值得。受点体肤之苦却能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莫大的震撼。敦煌的艺术永远属于华夏儿女,前人的智慧必将激励我们奋斗不息。

游莫高窟 篇4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位于甘肃敦煌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沙丘林立,四百九十二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现尚存三千多尊彩塑像。这些彩塑像个性鲜明,姿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度达到16米。卧佛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彩塑像,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美绝伦的彩塑,还有4.5万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千上万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琴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窟内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藏经洞于1900年被发现后,洞窟内大批敦煌遗书和文物先后被外国“探险队”捆载而去,壁画和塑像也遭掠夺与破坏。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谢谢大家今天陪我游览了莫高窟。请大家不要在文化遗产上乱写乱画。再见!

与莫高窟对话 篇5

此刻,这些佛塔拉着长长的投影,似一个个伟人伫立在那里。忽然,我觉得它们就像一群鲜活的人在散步,那三五一组的仿佛就是常书鸿、董希文、潘絜兹……他们在那里对话,在谈如何得到民国政府的支持,如何将保护工作持续下去;那两个一组的,就如两个长胡子的老头——张大千、于右仁在窃窃私语,他们面对满目苍夷、流沙堆掩的石窟担忧啊;那孤零零的一个人一定是李丁陇,他是孤独的,没有人知道他是谁,更没有人知道他是拉开临摹研究敦煌壁画序幕的第一人;之后常书鸿带着妻女来了,他的后面跟着那么多的追随者,一住就是几十年……

在莫高窟众多的塔林里,有一个属另类,那就是道士王圆箓的,它建造在莫高窟对岸目前最为显眼的地方。当游客来到莫高窟下,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它了。在这“第一道风景”前,我常听到游客激动地问导游:“这个是什么佛塔呀?”导游回答:“那不是佛塔,是一个道士塔,是发现藏经洞的那个道士的。”不知道是游客们知道他的历史,还是从导游那鄙视的口吻中得知这个塔不值得细看或礼拜,便不去看了。倘若有人真像阿育王那样虔诚拜异道之塔,它会怎样?说不定也会像323窟壁画故事所描绘的那样——轰隆倒塌。

莫高窟给我的记忆太深,那些高高低低的佛塔不仅留在了我的相机里,而且永远矗立在我的心中。

上一篇: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大清包合同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