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心里辅导工作总结(精选6篇)
我们马坝初级中学关工委在上级领导的引导支持下,“五老”努力为青少年献爱心,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办得较为出色,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今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夯实基础逐步提高
一是硬件配置达“四有”。我们利用社区的市民学校作为校外辅导站,添置了桌橱凳,通过组织动员“五老’’、居民、市图书馆进行捐书赠书活动,开设图书阅览室。为了加强阵地建设,我们先后配备了3台电脑、1个照相机以及远程教育系统等。去年下半年开办了“绿色网吧”,硬件设置基本做到配套齐全。
二是软件规范具特色。我们及时制定了辅导站的工作制度、辅导内容、活动计划,每年每个季度都有总结,主要内容挂牌上墙,我们每项活动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记录,讲课有讲稿、课后有小结,各方面都有详细的记载,每个季度整理汇总,年终装订成册。
三是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辅导员队伍。我们通过调查了解、群众推荐、自己报名的方法,邀请有责任心、有教学经验的同志组成辅导员队伍,包括退休的老教师、老干部、“五老”人员,另外我们还定期地聘请市检察院、派出所等司法干警、师院的大学生前来为青少年讲课。
四是深入调查。组织“五老”到每个生活区、每个楼幢、每个家庭,了解青少年学生的状况,把社区范围内的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及未入学的儿童,进行登记、列表成册,全面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教育。五是经费有保障。
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我们把双休日作为辅导活动日,并把暑寒假作为重要时间段,举办一系列的培训,每个假期最少进行活动五项次以上,去年暑假活动 项次达十余个,并进行了两个系列讲座。我们还开展了书法绘画歌舞、乐器演奏、与初中学生联合进行法制教育讲座、成才学子报告会、书画展等多项活动。
三、点面结合不断创新
我们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发挥多方面的优势,使校外教育辅导站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阵地。
一是站校联合。我们与马坝初中密切配合,每年开展3—4次活动,如 “做个新时代遵纪守法的好学生”教育讲座和大型法制报告会,均收到了好的效果。
二是充分利用社会宣传教育平台。我们多次组织青少年在站内的电视室、电脑室和各个家庭的电视观看有意义的教育片,并要求青少年书写观后心得体会。
三是成立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我们配备数名心理咨询师,随时都可接待答疑,青少年学生有什么思想情绪、家长有什么疑难问题都可在咨询中心得到解决。
四是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要求结对“五老”每个月分别进行家访两次,主要从助学助困助业帮教等方面做工作。为防止青少年犯罪,我们邀请了派出所加入结对帮扶帮教小组,重点对“三不管”、思想起伏大的人员,从家访谈心、正面施教、监督管束等方面进行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是我们在青少年中开展“向英雄模范学习、争做四好青年”活动,每年进行评比表彰,设立进步青少年奖和优秀青少年奖,分别发给奖状和奖品。
六是编印“社区青少年成长必读手册”,内容包括对青少年成长的勉励词、名人名言、伟人格言、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要点、八荣八耻、学生守则、英雄模范事迹及当前的主题教育和具体要求等,发给社区内的每一个青少年学生。
四、关心“五老”确保长效
政治上关心。我们坚持每月一次的“五老”骨干学习和辅导员例会制度,每个季度开展一次交流会,及时学习上级文件及指示精神,研究辅导站工作,不断增强大家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生活上照顾。不少的老同志年事已高、身体欠佳,他们不取报酬,坚持战斗在关心下一代的志愿者行列,我们配合社区每年组织“五老’外出旅游最少两次,逢年过节都发给他们一些米油、床单等。对“五老”骨干生病或遇有特殊困难的,及时看望慰问,我们每年对“五老”开展评比,及时地进行表扬和奖励。大大提高了“五老”的工作积极性,保持校外辅导站活动的稳定性、长效性。
内驱力发展梯度创新机制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又是教师自身生命价值实现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大发展的需要。作为与学校教育互补的校外教育,辅导员的专业发展同样重要。基于这样的认识,这些年来,旨在促进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各种培训搞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较以往相比虽有了一定的突破,但其针对性和成效性却很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笔者觉得是校外教育辅导员专业成长缺乏内因,缺乏动力,缺乏机制激励所致。
有研究表明,在我国人数逾千万的中小学专任教师中,仅视教书为谋生职业,倦怠教学且力不能胜,岁未老而心先衰者,不在少数,校外教育同样如此。我们能经常看到这样的辅导员老师:初登教坛热情洋溢,善学乐教思进;三年五载后就停滞不前,自我效能感每况愈下。而30岁以上的教师们,教学活动的“高原期”和职业的“倦怠期”显现的就尤为明显。他们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辅导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荣誉等,想想“事业再突破一步前路漫漫”,再加上校外教育的特殊服务时段导致了家庭、孩子的牵挂等等因素,总觉得“三分三管牢就好”,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丧失了前进的动力。
辅导员是从事校外教育的生命主体,也是自身专业成长的实践主体。拥有一支持续力不断发展的高端辅导员队伍,校外活动的生命力才能蓬勃发展。辅导员是第一生产力,只有辅导员发展,才有学员的发展、校外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校外教育的管理者,我们必须思考并努力探索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才能让这支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水平不断获得发展、获得更快更高更强的提升!笔者认为,激起辅导员自主发展、主动发展的“内驱力”,才是促进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学习思考,认清自身不足,才能锻炼扎实内功,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构建健全机制,才能激励教师不断攀登高峰,体验“一山还有一山高”的奋斗志趣。
一、价值引领——激发内在动机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当一个人缺乏信仰时,很可能一切的行为都是功利的!”价值思想的缺席,实际是灵魂的缺席。当一个人对教育的追求达到一心一意时,灵魂将不再流浪,思想将不再浮躁,精神将不再漂泊,行动将不再迟疑。
教育是“良心饭”。教育管理者要引领教师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磨耗中走出来,树立“对学生负责、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可让教师深入学习师德典型,感悟“奉献着才是快乐的!”“工作着才是美丽的!”可邀请一些功成名就的教育专家、名师现身说法,谈谈他们的成长过程,让教师真正领悟“甘于平凡、甘于寂寞、奋发拼搏、享受成功”。为此,笔者就以衢州涌现出的“最美老师、最美校长”的事迹学习作为切入点,邀请了“全国特别关注乡村教师奖”获得者——衢州市衢江区第四小学马建红校长作了“爱的引领”专业讲座,马校长几十年如一日,守望教育的田野,淡薄名利、勤心耕耘,她用伟岸的人格昭示着“细节决定成功”;马校长孜孜不倦,书写美丽人生,靠的就是“恒心、坚持”四字。“读书、读生活、读人”,让马校长于平凡中不断超越自我、提升自我,最终享誉全国……教师的价值如何最大值的体现,怎样的人生才是幸福人生,辅导员们从一次次的师德引领讲座中寻找到了答案!
作为校外教育的管理者,一定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教师。要引导辅导员们正确理解教师的生命价值如何体现。重视教师精神的发展,尽力让辅导员老师认识到,教师的幸福不仅来自于家庭,更来自于课堂,来自于学员,来自于一个个丰富多采的活动实践辅导中。教育是活生生的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可以尽显风采,在为学员们不断操劳、奉献的过程中,开掘和显现生命的潜能,丰富和发展生命的智慧,释放和迸发生命的活力。
二、发展规划——燃起前进激情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做一件事情之前,如果有个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我们对困难和挫折的耐受力就会强很多,也更加容易成功。
大部分辅导员的教学生涯是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度过的!缺乏反思与研究,日子变成了日复一日的重复。寒来暑往,很多辅导员“磨白”了头发,而回首昨天,零碎的记忆,却未留下什么“精神财富”。迷茫的人生,还以“平平淡淡才是真”自谕。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说:“要让教师从日复一日的教学重复中走出来,拯救自己。”因此,我们可以请一些专家指导,帮助每一名教师制定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发展规划中,要让教师认真思考这些问题:自己过去几年做了什么?有了什么进步?现在正处于什么专业发展状态?未来几年,自己想做点什么?向什么方向发展?
目前,衢州市青少年宫进入了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的初期,我们定位为发展期。青少年宫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辅导员队伍素质的提升与全面发展。为此,我们聘请了一批经验丰富的专业教研员、管理突出的退休知名校长等专家作为“人才助力计划”的引领者。帮助辅导员们静心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认真制定近期发展目标。并且要把为完成目标所采取的措施一一落实到位。做到期初有规划、期中有落实、期末有总结、年年有反思。很多辅导员在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时都猛然突醒,原来这些年来蹉跎了许多光阴。也有很多老师感叹:这人才助力计划实在是太好了,如果早几年就开展这样的活动,个人的专业水平发展定有突飞猛进,现在实施实在是相逢恨晚。
作为管理者,我们要做的就是借鉴推广成功经验,创造平台,营造氛围,让辅导员们静下心来细细反思自己、剖析自己,明确要“问问自己的心,到底想要些什么?”有了这样的心灵规划,教师对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就会很清楚!自己想达到一个什么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今年做什么?明年做什么?今后的5年做什么?有了发展的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才会有前进的激情,才能战胜自身的倦怠和惰性,才能由“要我发展”变为“我要发展”。
三、学习思考——锻造扎实内功
校外教育因其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和体制的局限性决定了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和不均衡性。在我们的身边,总有这样的一些辅导员——他们无暇学习,无心学习;他们除了辅导一次课拿一次课费之外,基本不读别的书……还振振有词:“不是不想读,而是没有时间读书。”“我是从事体力活的,读这些东西干嘛”?诚然,校外教育辅导员的工作量的确很集中,时间紧张,一天从早忙到晚。但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是挤出来的!”
“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学会教学,不断超越”。这正是一个教师活出教育生命的意义。才初中毕业的魏书生成了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凭的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思考”,26年中写日记60本共380万字,论文100多篇,专著10多部。安徽的薛瑞萍老师,职称仅是小高,职位连教研组长也不是,可她“享受读书享受教育享受人生”,在网上掀起了“看云”(她的网名)风暴。她发表文章100多篇,已出版著述5本,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犹如潺潺小溪,每日不断地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我一日不读书,便觉自己面目可憎”……她的这些读书经典语录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考。
“一沙一世界”。其实,我们每一个辅导员,都是一片有待发现与开垦的处女地。只要持之以恒,乐此不疲地“向内挖掘”,“学,然后才知不足”。因此,我们要让自己从各种形式的虚假应付检查中走出来,挤出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来反思。要从“伪学习”状态中走出来(很多人学习是为了应付检查,为了完成任务),让自己真正静下心来,从自己从事的工作领域出发,读好书、多读书、读全书,从而去认识自己的不足,去反省自己的行为。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从而丰厚专业底蕴,锻造扎实内功,提升专业水平。
四、机制保证——激励持续发展
内驱力是需要外力保证的,这个外力就是管理考核机制。真正想充电的辅导员更需要科学的长效的机制来激励,就好比树苗成长虽然是自己的事,但需要良好的环境。
1.营造学术至上氛围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被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称为“它是一座金矿。只要你有心,就有挖不完的金子。”探索这个学校的“强校之谜”,首先,源于它的制度支撑起一切向上的渠道,使人心勃发出所有奋进的力量。在这个学校里,地位最高的是首席教师。他们是青年教师心中的偶像,待遇也不比校领导差。其次,是各科业务骨干,他们的威信在学校里丝毫不亚于领导。在这个学校里,教师不是争着“做官”,而是比谁的学术水平高,教学质量好。近两年,已有多名中层干部“炒”了学校的“鱿鱼”,回到一线做教师。
而在其他有些学校或校外活动场所里,我们总是看到这样的一些情景:一方面,教师们高喊“没有时间读书”,一方面,却忙着“闲聊”,笼络人心。甚至有些地方,评比各类先进的时候都以选票多少为准,势必造成教师们为了一己私利,大肆拉拢人际关系。还有些教师,为了“入党”“提干”等,挖空心思,苦心钻营,这一份热情、这一份执著如果放在专业上,其成绩不可限量!
“科教兴校,人才强校”。因此,学校在引领教师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一定要创设“尊重人才、尊重学术、学术至上”的氛围。在校园里弘扬一种正气,让教师们能静下心来搞教学,搞研究,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在校园里弘扬一种风气,让教师公平竞争,合作发展。这点上,校外教育同样应该有这样的理念。
2.构建发展梯度
心理学强调要找到“最近发展区”。教师的发展也是如此,很多评上了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裹足不前,是因为觉得“正高”“特级”高不可攀!遥不可及!诚然,“正高”“特级”是凤毛麟角!教育需要的是平凡的芸芸众师。撇开功利的角度,学校确实需要搭建台阶,让教师们有梯度可爬。
在体制允许的前提下,构建发展梯度可尝试打破传统分配考核模式的做法,尝试绩效考核“等级制”。辅导员的工资、奖金收入与他的等级成正比。按教学质量、留生率、新生增长率、家长满意率、师生获奖情况、大型比赛活动组织情况、进修培训情况等一些量化的指标规定级别,制定基本级别指标与升、降级考核标准,如要达到升级,一年里(也可以细化到每一期里)就要达到相应的量化升级的量……如若不思考、不学习,不前进,就会相应降低级别。“逼”着教师奋勇向前。真正构建起“金字塔”发展平台,每一层次的辅导员都有各自向上攀登的明确目标,每位教师的目标都是动态的,“不设限”的!让一线辅导员各方面待遇超出领导成为可能的正常的,真正打破平均主义,从而挖掘出辅导员的最大潜力,创造出教育的最大值!
3.公正激励发展
辅导员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个人的需要,更是校外教育发展与素质教育接轨的迫切需要。校外教育要快速、健康、高水平、高质量地发展,必须“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既需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的氛围,更需要进行“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机制创新。
机制创新的灵魂在于公正。要建立公正的机制,使青少年宫(活动中心)的一切工作皆在“公开、公平、公正”的氛围中进行。“最好的防御和制胜之法是公正”,因为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对一个人的“倾斜”,势必引起所有人对你的“倾斜”。
因此,校外教育的管理在体现人文关怀同时,更要体现制度公正管理。要创新分配制度和奖惩制度,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做老好人,大家同吃大锅饭。要紧紧围绕“讲原则、讲公正、争一流、创业绩”。在业务考核上,一定要让结果与待遇挂钩,以实绩、数据、事实说话,奖金幅度大肆奖励冒尖辅导员,同时也要惩罚偷懒、不思进取之人,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多做多表扬”。在每年的评优、晋级、提干上,要坚持原则以业绩为准,杜绝辅导员们把精力花在走后门、拉关系上。在改革辅导员聘任制度,职务制度方面,要推行竟争上岗制度,各个层面(如中层干部、管理岗位等)要公平竞争、竟聘上岗。要建立起“首席教师制”“骨干教师制”“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制”等一系列教师培养制度,每一级别的教师不固定,不设限,凭实力、凭实绩评选……凡此种种机制体现了“公平竞争、劳有所得、劳有所乐”,就会激发辅导员多做事、做好事,多钻研、求发展,激发教师一门心思创事业。人才成长环境优化了,教师创新潜能激发了,校外教育也将获得大踏步的发展!
总而言之,辅导员是校外教育的“第一资源”,他们的专业发展既需要来自内心的自我发展的动力,更需要外力的影响、激促。作为教育事业的管理者与经营者,我们通过采取各种策略帮助引领辅导员找到新的生长点,在新的平台上实现突破,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而实现生命历程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11
[2]上海教育.2008
工作小结
因市场需求量大,加上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思潮的作用下,暑期未到,许多培训机构纷纷打出了招生广告,车库门上、楼道里、进户门上以及电视广告里,到处都是各种类型的培训和提高班。许多家长和学生也迫切需要这样的培训机构和教师,利用暑期对学生的薄弱科目进行辅导和提高。一些回乡大学生、在职教师也想利用暑期对学生进行家教,增加点收入,为开学时挣点学费,这在我们海门城区比较普遍,每到中午或晚上,就有三五成群的学生,拿着书包从小区某个楼道中走出来,然后慢慢进入到人流中,虽学校和教育部门曾多次贯彻严禁在职教师进行有偿家教,但毕竟是暑期,有关部门也管不了那么多,只好顺其下去。但毕竟在提高学生成绩,提高城区教育质量方面有点效果,否则的话也没有这么多市场。据初步统计,今年社区约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初中高中生参加各类补课,我们开展社区活动是在和人家争生源。由于学校的重视,社区工作到位,今年暑期活动的参与人数与往年差不多。
暑期是广大中小学生离开学校,步入社会,融入社区较长一段时间,如何利用这段时间,是我们社区关工委值得深思的问题,总书记指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祖国的未来属于下一代,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社区关工委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教育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重视发挥“五老”作用,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好发展,充分利用和发挥校外辅导站这块阵地,举办好每次社区活动。
暑期中的社区活动,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及总书记对青少年“系好第一个纽扣”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开展“学法守法,崇德立德”的主题教育前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法律知识教育,安全常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上关工委做了点工作,下了点功夫。
在暑假来临前,我们社区及时召开了社区干部和关工委成员会议,传达贯彻高新区关工委关于暑期开展活动的会议精神,针对社区具体情况,根据关工委的要求和部署,研究制定计划,确定活动内容、活动主持人、主讲人、带队人以及材料的收集等,每次活动的签到、照相、活动室的布置整理,日后台账的建立都有明确的分工和专人负责。今年的活动内容分别涵盖了,法律知识教育、安全教育、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专题教育,演讲比赛,征文和假期作业辅导等等。假期活动中安全最重要,为了使家长放心,学生安全。7月23日、8月20日、8月27日参加三次活动,我社区参加的学生分别由社区干部xxx、xxx等自驾车把参赛学生送入会场,并全程陪同参与其中,还指导学生,对学生的活动场景拍了照片,活动结束后,把每个学生安全的送到家门口,做到学生家长都满意,活动成功。每次活动我们都有签到,留有照片并及时做好台账。本次暑假,我们社区共开展了10次活动,具体如下: 1、7月17日 法制教育《毒品害人身、失足成千古恨》
参加活动52人。2、7月23日
xxx、xxx、xxx三位同学代表本社区参加东洲中心社区举办的法律知识竞赛荣获集体二等奖。3、7月24日 观看抗日战争故事片《地道战》
参加活动35人。4、7月31日 法制教育《学习民法、依法维权》
参加活动28人。5、8月7日
①观看消防安全视频 ②做试卷《海门市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试卷》
参加活动36人。6、8月11日 观看文化站来社区放的抗日战争故事片
参与活动27人。7、8月20日 xxx、xxx、xxx三位同学参加东洲中心社区举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演讲比赛。施恩博同学获得三等奖,其他两位同学获得鼓励奖。8、8月21日
组织观看市关工委统一组织播放的《海门先烈抗日的故事》专题片
参加活动34人。xxx、xxx、xxx三位同学参加组织的法律知识竞赛,获得鼓励奖。10、8月28日 ①总结暑期校外教育活动情况②办理学生返校手续③上报校外辅导活动小结
参加活动60人。
校外教育辅导站是基层关工委发挥“五老”优势,开展校外教育的一个重要工作平台。切实加强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对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规范校外辅导站的工作,特制定如下制度:
第一条 成立校外教育辅导站领导小组。组长陈如安,副组长严加慧,成员:刘孝银、史有才、赵其柱,成员同时也是义务辅导员。明确职责和分工,定期研究和部署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及时解决辅导站工作中的有关问题,从组织上保障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二条 校外辅导站要有相应的活动场地、活动设施,并通过资源共享等多种渠道,不断提高和优化辅导站的教学环境和设施,保证校外辅导站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第三条 校外辅导站要注重辅导教师的队伍建设。通过发动动员有专长、有奉献精神的“五老”成员、学校教师以及社会志愿者担任兼职辅导员,并不断调整充实扩大队伍,通过学习、培训、交流、参观等形式,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水平,从人员上保障校外辅导站工作的实施。
第四条 校外辅导站要有相应的活动计划。做到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形式、定辅导员、定责任、定考评奖励,使活动都能达到预期效果。第五条 校外辅导站要建有相应的活动台帐。有参加活动的“五老”和中小学生名册、活动记录、活动照片、会议记录以及有关文件汇集。
第六条 校外辅导站要扩大教育效果。对在辅导站学习、活动表现特出的青少年给予表扬奖励,对无私奉献的优秀辅导员给予表彰激励,采用以奖代补或其他形式,从物质和精神上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
第七条 强化校外教育辅导站安全意识,重视教学安全,防止学员跌伤、摔伤、砸伤等事故发生,并重视辅导站周边环境的安全,确保活动辅导站健康、安全、稳定的发展。
第八条
校外辅导站工作是村居文明创建活动的内容之一,列入村居文明创建工作目标考核体系。雪南村青少年校外辅导站工作制度
校外教育辅导站是基层关工委发挥“五老”优势,开展校外教育的一个重要工作平台。切实加强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对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规范校外辅导站的工作,特制定如下制度:
第一条 成立校外教育辅导站领导小组。组长邱如领,副组长陈晓祥,成员:朱殿伦、施德强、张洪飞,成员同时也是义务辅导员。明确职责和分工,定期研究和部署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及时解决辅导站工作中的有关问题,从组织上保障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二条 校外辅导站要有相应的活动场地、活动设施,并通过资源共享等多种渠道,不断提高和优化辅导站的教学环境和设施,保证校外辅导站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第三条 校外辅导站要注重辅导教师的队伍建设。通过发动动员有专长、有奉献精神的“五老”成员、学校教师以及社会志愿者担任兼职辅导员,并不断调整充实扩大队伍,通过学习、培训、交流、参观等形式,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水平,从人员上保障校外辅导站工作的实施。
第四条 校外辅导站要有相应的活动计划。做到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形式、定辅导员、定责任、定考评奖励,使活动都能达到预期效果。第五条 校外辅导站要建有相应的活动台帐。有参加活动的“五老”和中小学生名册、活动记录、活动照片、会议记录以及有关文件汇集。
第六条 校外辅导站要扩大教育效果。对在辅导站学习、活动表现特出的青少年给予表扬奖励,对无私奉献的优秀辅导员给予表彰激励,采用以奖代补或其他形式,从物质和精神上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
第七条 强化校外教育辅导站安全意识,重视教学安全,防止学员跌伤、摔伤、砸伤等事故发生,并重视辅导站周边环境的安全,确保活动辅导站健康、安全、稳定的发展。
第八条
关注心育工作
——××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2016工作总结
(2016年12月9日)
××市于2014年1月正式成立了“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落户于××市第一中学。辅导站自成立以来,依托××市各级各类学校,聘请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以未成年人为工作重心,辐射家庭、学校、社区,以各中小学优秀教师为工作队伍,运用课堂教学、团体活动及个体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作。现将一年来XX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增强工作规范意识
首先,完善市级辅导站管理机制。为了让我市心育工作能够深入细致的开展,××市成立了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组,组长由XX市委常委、市宣传部长××同志担任,领导组成员分别由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及时处理相关事务;
其次,以制度为抓手,加强工作科学性、程序性。根据工作需要,辅导站先后完善了“心理辅导站工作职责”、“心理辅导员工作职责”、“心理辅导员值班制度”及各个功能室管理制度,同时完善了预约登记、咨询记录、各功能室使用登记表格,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反省,力争让日常工作按科学程序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汇集优秀教师资源,形成心育工作合力
首先,积极整合专业团队。辅导站组织筹划过程中,市教体局及时组织师资力量整合交流,在不断磨合的过程中,目前辅导站中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志愿者34人,其中核心志愿者团队10人,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成员有5人。作为各校的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一方面要具备开展团体活动课,开展团体讲座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具备针对个别来访者的个体咨询能力。辅导站建立初期,志愿者队伍中有一些有工作热情,和长期的工作经历,但没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面对这一情况,领导组及时研讨,从心理工作的科学性出发,制定志愿者招募条件,不断调整志愿者团队,相信在科学原则的指导下,我市志愿者团队的素质会不断提高。
其次,努力探究提升心育品质途径。辅导站通过观摩研讨活动的开展及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不断寻求以辅导站工作带动全市各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品质的道路。辅导站建立初期即开展了XX市心理健康教育观摩活动,市教体局主办,辅导站承办,各校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研讨会上教体局领导强调心育工作的意义,辅导站志愿者李希老师开展团体课观摩,方小雅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体验辅导设施,组织教师的团体体验和研讨活动,这次研讨观摩活动为各校组件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心育工作做了最好的示范,推动了我市的校园心育工作。在观摩研讨会之后,辅导站及时组建了教师交流QQ群,老师们通过网络交流工作进度、课程设想,为以后的教学研修提供了基础。
三、通过多样的心育工作途径,达到心育的不同目标要求 XX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作为全市心理健康教育的带动者,作为全市优秀教师的汇聚地,在今年的不同时间点,针对未成年人中的不同群体积极开展了主题团队活动,并将活动资料在志愿者团队中分享,及时磨合修整活动设计,供所有志愿者在自己的工作环境中及时使用。例如辅导站方老师于今年3月为一中高三同学组织开展了应对考试挫折的团体活动,辅导站李老师为初三学生开展了音乐辅导活动,6月方老师李老师合作为初三毕业生开展了夏令营团体活动,8月辅导站王老师、郑老师为镇居民开展了心理知识宣传工作,9月方老师为镇少年宫的小学同学们开展了“向快乐进发”的团体辅导课,10月李老师为初一新同学开展了团队适应活动课程,11月方老师应××街道的邀请为其辖区下四个社区的家长和孩子们分别开展了四场心理知识讲座。
此外,辅导站对外公布了咨询电话,也成立了朋友交流QQ群供有需要的未成年人与辅导站老师交流,自电话公布后,有一些家长通过电话预约了个别辅导,拓宽了辅导的渠道。
XX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处于起步阶段,在如何开展工作,充分利用辅导站各项功能方面,我们的老师们一直在积极思索,我们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尝试一些方法。
首先,注重工作的针对性。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定的范围和目标,是针对广大未成年人的实际而制定的,超越了学生的实际,整个工作目标就会笼统而空洞。例如对待小学生的团体辅导形式应以生动活泼的心理活动课为主要方式,而对待年龄较大的高中学生,一方面应以心理活动课为其提供感受同时也
应有一定的心理知识介绍,满足其对心理科学的探究热情。而在心理量表的使用方面更应注重操作要求,不能随意套用量表,对学生产生不良诱导。
其次,明确各年龄段、各学段的工作目标,做到工作有引导性。有重点。我们认为心育应伴随人的一生,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个大的阶段中,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培养青年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这个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应明确每一年龄段或每一年级的具体实施目标,在校园内有目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在这一方面,我们需要明确的教材和参考书籍的指导,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及时公布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设定,杜绝各地区、各位教师的教育随意性行为。
最后,加大心理学专职教师培训力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者,一方面需要有组织团体教学,团体活动的能力,更要有应对个别辅导的能力,因此心理教师应有教学研修和个案督导的工作支持,而且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下一步,我们将在教师管理方面明确安排督导时间和频次,为教师发展和工作质量保驾护航。
小学生心里辅导,就是针对小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不良心理现象进行改变。比如,粗心,三心二意,学习效率低下、无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力、不求甚解、记不住、厌学等表现,最终导致成绩不佳。除了上 述症状外,往往还伴有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学习方法不当、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焦虑、健忘、疲乏等表现,学习情绪消极,充满畏难感,行为散慢,亲子关系 紧张,沉迷网络游戏,渐渐形成不良人格,产生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都是在后天学习中渐渐产生的。
比如,我小弟,本来聪明活泼的小孩,再从上学后,每天闷闷不乐,学习成绩一直不佳,一上课就蔫,一下课就很活泼,极大的反差。是他父母伤透了脑筋,终究是处于小孩子心理的他对学习产生了抗拒感,学习情绪消极。
不知道您的孩子,是否给您同样的烦恼。现在,我父母从同事那里得知pssp个性心理辅导,真在使用中,由专家根据他的情况专门制定的学习方法,现在,他比以前热爱学习了,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我父母也舒心了多啦。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啊,祝你的孩子也健康成长。
案例二:
男,小学四年级学生。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课堂上能遵守纪律,但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特别不写回家作业。有时干扰同学上课,同学们不喜欢他。父亲是个贴地砖的,工作十分辛苦,无暇顾及他的学习,也没有心思管他,对他放弃了。母亲不识字,即使想管他,也没有能力管得动,加上这个孩子又是超生的,是个男孩,家里人十分溺爱!一二年级时只要孩子说一声不舒服,立即就由着孩子赖学在家,渐渐地养成了一种惰性。这样,基础差,害怕学习,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对学习越来越怕。每天他总是最后一个慢腾腾地到校,他说,走进学校就讨厌、害怕、无力,丧失了对整个学校生活的兴趣。
像这样的现象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纵观整个社会的学校,都普遍反映小学生的作业量较大,内容单调重复,作业时间较长,学生的书包越来越大,且越来越重。小学生厌学情绪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学困生,成绩上不去,有挫败感找不到成功的的体验。于是,好多的学生感到学习心里烦;对某些科目感到无兴趣,对学习缺乏热情,学习既不刻苦也不主动;还有的小学生常会找出“头疼”、“头晕”等借口逃避学习。做起作业来,不是找本子就是找铅笔,几个字要写半天,磨磨蹭蹭的,学习总是没有效率。
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学校方面,老师为追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且,老师以成败论英雄的考核标准,不但容易让孩子丧失继续追求成功的热情,也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埋下了祸根。2.家长方面,家长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这样,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和教师的要求。但在教师和家长的眼里,只看到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此所付出的努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3.学生方面,农村学生存在少人管教,懒散的缺点。放学后自由的时间较充足,活动的空间大,自有他们的自由天堂,所以学习上的事常常因为玩而忘了。有的孩子对于挫折的归因总是倾向于外界或者他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推卸责任、怨天尤人的不良习惯。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采取了以下办法:1.个别谈心。我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2.注意多表扬。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这样,平时我注意多观察孩子,上面案例中的吴某,他酷爱运动,拔河比赛中表现突出,我以此为突破口,激发他的斗志和成功感!振奋他的精神,从而激起他对学校生活的兴趣。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同时,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4.在学习上给他搭起台阶。一个学习落后的学生想一下子就有明显的进步是不可能的,于是,我注意每天单独给他布臵作业,先从基本的字词做起,再慢慢到造句,写片断,写作文。每天一个小目标,每天都有进步感,这样,每天都有成功的体验,学习对于他来说,竟变得容易起来!久而久之,我发现这个孩子的眼睛在上课时竟也亮晶晶的了!
案例三:
--------怕学习的孩子
邹德洋,男,小学五年级学生。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课堂上能遵守纪律,但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有时干扰同学上课,同学们不喜欢他。父亲在外工作,无暇顾及他的学习,也没有心思管他,对他放弃了。母亲常常加班,即使想管他,也没有能力管得动,因为他的母亲说上去根本不听。由于害怕学习,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对学习越来越怕。他说,走进学校就讨厌、害怕、无力。丧失了对整个学校生活的兴趣。
像这样的现象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纵观整个社会的学校,都普遍反映小学生的作业量较大,内容单调重复,作业时间较长,学生的书包越来越大,且越来越重。小学生厌学情绪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好多的学生感到学习累,心里烦;对某些科目感到无兴趣,对学习缺乏热情,学习既不刻苦也不主动;还有的小学生常会找出“头疼”、“头晕”等借口逃避学习。做起作业来,不是找本子就是找铅笔,几个字要写半天,磨磨蹭蹭的,学习总是没有效率。
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学校方面,老师为追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且,老师以成败论英雄的考核标准,不但容易让孩子丧失继续追求成功的热情,也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埋下了祸根。
2、家长方面,家长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这样,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和教师的要求。但在教师和家长的眼里,只看到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此所付出的努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3、学生方面,学生纯朴、善良固然是其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少人管教,懒散的缺点。放学后自由的时间较充足,活动的空间大,自有他们的自由天堂,所以学习上的事常常因为现而忘了。有的孩子对于挫折的归因总是倾向于外界或者他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推卸责任、怨天尤人的不良习惯。
而针对上面学生的案例,我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1、个别谈心: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注意多表扬。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
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责任,我们不仅仅只停留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使他们成长为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最后,邹德洋能完成家庭作业了。
案例四:
俞某,男,10岁,小学五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她和母亲一起生活。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母亲、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原因分析:
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她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他俩多是再婚的,但他父亲仍不珍惜这段婚姻。在他年幼的时候,就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儿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既胆大怕事又固执任性。二年前,父母又离了婚,使他受到很大打击,加上母亲常常在儿子面前哭诉自己的不幸,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她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个案处理:
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她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尽量不要在儿子面前哭诉、埋怨,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影响他的健康成长。还设法联系到孩子的父亲,说服他多用一些工余时间回来看看儿子,多点关心他,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不要让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 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二、爱护、尊重学生。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问题是,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嘘寒问暖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
三、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臵。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四、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开始,他还不愿上学,我去到他家里时,老躲着不见,或是一问三不答。我知道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我不急也不燥,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地给他讲班里发生的趣事,讲同学们是多么希望他回到学校,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活动。我主动与之接近,缩短心理距离,想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她内心的焦虑和冷漠。同班级同学知道这种情况之后,主动利用放学后的时间,陪他聊天,给他讲讲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慢慢地,他的表情没有那么呆板,渐渐地露出了一丝向往。此后,他瘦弱的身影也逐渐逐渐地出现在教室里。但我并不满足于此,一直寻找让他重新振作的契机。上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不会答,竟意外地发现这孩子眼里露出一点笑意,就抓住这个机会提问他。开始,他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亲切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结果他讲得很流利,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后,我还多次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集体中。
五、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
生存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性的教育主题,而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优良的素质。人的素质结构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构成,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甚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把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做,将使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时是取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内容。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案例五:
班上频频发生失物疑案,同学们的学习用品和零用钱经常不翼而飞,究竟被谁在暗中拿走了?花季小女孩为何以偷拿别人的东西为乐?是物质需要得不到满足,还是扭曲心理作怪?让我们一起来经历一段走过心灵阴霾的心旅历程……
案例:
基本情况:唐某,女,六年级学生。父母离异,均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其寄宿在大姑姑家中。姑姑对她的教育有心无力,交流很少,学习上对她的关心和督促更少。六年级时,有了一个继母。继母担负起照顾她的责任。
个性特征:
1、极端厌学。上课什么也不学,玩东西,左右乱转,要么坐着发呆,要么只管自己做小动作。
2、不愿完成作业。要么不会,要么不愿写。
3、没有朋友,同学们都不愿跟她玩,谁也不愿跟她坐同桌。
4、情绪变化无常。时而特别兴奋,大声尖叫,时而郁郁寡欢,独自一个人呆在角落里。
5、行为懒散,做事拖拉。写字很慢,但比较认真。
以上是我对孩子的一些了解,孩子的自身的缺点和出现的问题很多,在诸多的缺点和问题中,以偷拿别人的东西尤为突出,这也是引发众多问题的根源。但也不乏优点的存在,如:表演能力强,接受能力快。每当面对这个孩子的时候,我总是想: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她的将来会是什么样子?教师的爱心和责任感都告诉我,这个孩子需要帮助。我决定从“偷拿东西”这个根源入手,揭开孩子心头上那层阴暗的面纱……
一、了解背景,分析成因
经过和及以前教过她的老师交流,了解到一些情况:
1、低年级时经常拿同学的东西,如:笔、本子、钱等。如果是在地上捡到的东西,就偷偷地据为己有。
2、经常用偷拿到的钱买很多东西,送给别人,希望有人能喜欢她。
3、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经常被老师留下补课,学习兴趣不高。
3、三年级时,一个人用从家里拿的钱,坐火车去了沈阳找亲生母亲。
4、唐某的父亲对孩子的要求不高,功课回家辅导得也少,家长的态度很粗暴,经常打骂孩子,埋怨孩子,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以至于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让她做什么,她偏不做,让她往东,她偏朝西,继母对她表示关心的时候,孩子却漠然视之,理解不了家长的良苦用心,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综合她的行为表现,我做出了一些分析:
1、由于学习成绩差,在学校她担心同学们瞧不起她,感到孤立无助,缺乏自信,不敢跟同学们交流,一个朋友也没有。因为心思不用在学习上,就总是琢磨着怎样才能偷拿别人的东西,慢慢愈演愈烈。
2、在家里跟家长不沟通,也是她形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上的主要原因。
3、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没有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增强这种心理的发展。时间一常,对她成长产生更多不良影响。
4、由于做了错事,害怕身边的人知道,担心被拆穿,所以心情总是很郁闷。当发现没有被发现时,又特别兴奋,滋长了下次犯错误的心理。
二、共同商讨,摆脱心理困扰。
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努力,帮助打开孩子的心结。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改善父母与孩子的紧张关系,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
这样在家里,父母就能协助老师做好课后辅助的工作。唐某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她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建议唐某的继母多跟孩子沟通和交流,如:每天都争取和孩子聊天,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孩子感受到还是有关心自己的人。因为这个孩子比较厌学,刚开始聊的内容尽量不要谈学习,就随便聊,孩子想说什么,就跟她聊什么,等过一段时间,跟孩子的关系缓和了,再慢慢往学习上靠,问问今天学的什么,在学校有什么开心的事,老师有没有表扬等。孩子哪怕有点滴进步,家长一定要抓紧时机狠狠的表扬她,让她品尝成功的甜头,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动力。
2、架起沟通的桥梁,用爱关心,用信任理解,使其恢复自信。
最初我们沟通时,唐某并不诚实,经常编造一些幼稚的谎言,想欺骗我,蒙混过关。当谎话一次次被拆穿,老师仍然不言放弃时,孩子心头的冰开始融化了。随着时光的推移,我赢得了她的信任,从我经常找她谈话过渡到她会主动跟我交流,有时分享快乐,也有时倾诉苦恼。她开始愿意听取我的建议,并努力的配合。例如,她问我自己心里特别想改掉以前的坏毛病,但有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该怎么办?我告诉她,要想改掉坏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坚强的毅力,更需要坚持,老师对你很有信心。还教给她一种心理战术,以后再控制不住自己时,就把它当成一次考验,看看你能不能战胜自己,顺利过关,每战胜自己一次,就在心里表扬自己一次。她笑着点头,表示接受。以后我隔三差五就悄悄地问她,怎么样?
3、打造机会,增进和同学之间的沟通。
我还特意在班上为唐某打造了一次和同学沟通的良机。学校的节目选拔,她手语学起来很快,就让她当小老师,教其他同学,让同学们对她刮目相看。
4、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学习兴趣,摆脱厌学情绪。学习上严格要求,如:上课时,多提醒她认真听讲,鼓励她大胆回答问题,用眼神肯定她的做法。课余时间帮她补课,慢慢的她在学习上尝到了甜头,有了干劲。
三、初步结果:
1、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明显改善。现在的唐某和她继母就像亲生的一样。
2、学习兴趣有明显提高,每天都能按完成作业,新学的知识掌握的也还不错。
四、从案例中引发的几点思考:
1、心理问题别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甚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把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做,将使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
2、以对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有很多小孩子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悄悄地拿走,在他们的内心的用意是很单纯的,他们没有社会上的道德观的约束,自己想做就做了,对于这样的孩子,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孩子会慢慢认识到这种做法是不好的,逐渐改掉不良习惯,但如果我们疏忽大意,就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恶果,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给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我们今天怎样做教师?一言以蔽之: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真正的专业水平,科学的思维方式。
案例六:
小刚是某校六年级学生,现在除学校正常学习外,请家教辅导。现辅导已有一个学期,小刚成绩没有明显进步,妈妈很着急。小刚妈妈是对孩子抱有很大的希望,希望孩子考入理想学校。妈妈总是说孩子很听话,很愿意学习,但不知道为什么成绩总是上不去,因此希望通过心理辅导能对孩子有所帮助。
小刚在班级成绩是班级12名,之后成绩下滑,英语成绩一直保持前列。上学期期末15名。学生有提高成绩的愿望,希望通过辅导能弥补所缺知识,在安排家教课程时主动做现在的安排。
学生对辅导老师很满意,认为对自己学习成绩提高有帮助,愿意接受辅导。但现在感觉时间安排太紧,安全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不能出去玩,也没有时间玩电脑,喜欢待在学校,回家就感觉很无聊。学生现在作息时间安排较合理,学校作业不多,每天睡眠较充足,引导学生思考:之所以老师讲课有听不懂的地方,学习成绩上不去,是因为所学知识点有遗漏,需要加强辅导,弥补所缺知识,成绩就会相应提高。现在是最艰难的时候,课时比较多,时间确实很紧,只要坚持一段时间,成绩提高了,听讲效率会提高,学习相应轻松,也不必要再象现在这样强化辅导,属于自己的时间会多很多。
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也认可,同时说明:即使成绩提高,妈妈还是会安排辅导,不会减少,因为妈妈强调过初中更紧张。提及此,学生烦燥不安。
对期中考试进入前10名,学生有信心,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而期末进入前5名,学生认为可能性不大,觉得自己与排名前列的学生差距较大。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小刚是个表面很听话的孩子,妈妈说的从不反驳,但内心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愿表露。小刚现在正处于第一反抗期,有独立自主的愿望,但从小妈*的强势使他没有表露的机会,也不敢表露。小刚现在的学习态度是主动+被动。被动占大半。主动:有提高成绩的良好愿望,并付诸行动。
被动:只能听从妈*的安排,不管是否愿意。目前学生每周七次辅导,加外面两次,尤其周末,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
妈妈很着急,担心孩子成绩上不去,不能升入好中学。妈妈将此压力不断地施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一方面没有把握进入前10名,一方面感觉成绩提高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目前是在一种无望的心态中学习。表现为:学习不积极,不在乎,如作业有时没完成,考试时因数字难以计算而放弃做题。并且说明,咨询师即使给妈妈提建议也不能改变这一切,而且还会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后果,即妈*的说教。这是学生现在极反感的一件事。
与小刚妈妈交流心理辅导详情,给家长如下建议:
1、和孩子平等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2、给孩子心理减压,并适当承诺,即成绩提高会减少辅导课程,或者取消辅导。
3、强化眼前学习目标,即进入前15名。
4、孩子正处发育高峰期,学校伙食外加强营养。
5、多看到孩子的优点、长处,及时肯定、鼓励,避免只看到孩子的缺点,一味指责否定。
6、避免说教。
同时咨询师与各科辅导老师联系,对各科老师提出如下要求:
1、对小刚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辅导;
2、把自己在小学时的好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3、将咨询师对学生的引导进行强化;
4、根据学生现在成绩制定出期中考试成绩目标,高出学生现在成绩,但不要高出太多,是孩子认为能达到的一个目标。
家长表示感谢,希望能给孩子经常提供心理辅导,家长会尽力配合,共同促进孩子提高。
案例七:
背景
陆明,男,六年级学生。其父亲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而母亲对他的教育简单粗暴,母子间的交流很少,学习上对他的关心和督促更少。
二、平时表现
该生不适应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纪律较差,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都很少沟通,不愿意交流。上课听讲极不专心,有时还会发出怪叫声,故意破坏纪律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三、具体事例
本学期开学后的某一天,陆明没有及时回家,一直到晚上7点多,他母亲也没等到他,就给我打了个电话,于是我们一起去寻找他。通过与他母亲的交谈才知道,他今天上学前因无理取闹被他母亲打了一顿,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于是我们到各处去寻找他的踪影:学校里、同学家、网吧间……一直到9点半都没找着。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我立刻把此事向学校领导汇报。姚校长冒雨赶过来,和我们一起分析、寻找,并报了警。10点半时,终于在浏河公园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这位不愿意回家的学生。
四、心理探因
陆明不良的家庭教育使他慢慢养成了自卑、散漫的个性。进入学校后,又因为学习成绩、行为习惯较差,经常受到批评、指责,产生了逆反心理,变得性格孤僻,行为偏激,自暴自弃而甘居落后。措施
1、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经常性与其家长交谈,了解孩子最近在校内校外的表现情况,并希望家长改变教育的方法,多加引导,逐渐使他走上正轨。
2、讲究辅导的方式
平时我对他多加关注,发现他的闪光点:热爱劳动,与同学能友好相处等后及时表扬。以平等、商讨式的方式与其交流培养他在校有事常与老师、同学交流的好习惯。课堂上,多加鼓励和启发,引导他慢慢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树立信心后他也不再恶意破坏纪律了。
3、帮助制定近期目标
我帮助他制定每个阶段的近期目标,如有进步,马上鼓励,推动他养成爱学习、守纪律的好习惯,并不断改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
六、辅导结果
个阶段的耐心帮助,该生现在在学习上树立了自信心,能按时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作业的质量也有所提高。他感受到了老师、同学、家长平时对他的关爱,表示要做个文明、守纪的好学生
案例 八:
师转介:因在班上随意拿同学手机看简訙,随手动同学桌上东西,找导师说同学欺负自己,曾于班上扬言要找同校的兄长撑腰,引起同班同学的的不悦。班上同学常开该生黄色的玩笑,或于课堂上一起取笑该生。该生担任副班长,纠正或管理清扫教室的同学,引起同学不悦。庭背景:与父母一兄弟及祖母住一起。父从商,母担任会计。一兄念本校。3)人际行为量表测验:攻击性中等,自我肯定行为较低,依赖性高,避免冲突低。
一、个别辅导行为表现:
1)与辅导老师约定的晤谈时间,需经导师及辅导股长提醒才前来,自己无法准时,但当面答应辅导老师,可以做到,记得并准时前来。(11/11)11月11日,辅导股长提醒,该生回答知道要来。迟,说实习进度慢了,专心做,忘了时间。不知道第三节上课时间何时。(11/18)。约下课时间交作业,亦未出现。
作业未能交出,但当面表示愿意再做作业,做了之后心情平静。实习课不方便带至工厂。忘了带,但有写。11月18日交一张,看似临时写的,作业不全。
体辅导行为表现: 11月10日及11月17日第五节。约集班上同学与该生一起进行。
了解人际间的应对含意(察言观色),用自己的意思解释,有许多天真的想法:老师要求同学写下要帮助他快乐上学,平安回家,问他想要什么,回答许多:多找我聊天,上福利社找我,最好假日约我出去玩,同学暗笑,不了解学的肢体语言。
直口快,常有令同学不快的动作及口语反应:装熟,勾肩搭背,跑来与我聊天,看他人简讯,向他班谎称一些班上的事。3)同学好对该生爱开黄色笑话,该生响应方式都是笑笑,不敢反应反对的态度,似乎也有乐于被同学的注意或成为焦点的倾向。
案例九:
女,小学二年级,班级中等生,性格耿直,脾气倔强,有些以自我为中心。虽说是一个女孩子,可她的个性却一点不像女孩子,顽皮、好动,喜欢接老师的话,而且总在当面或背地给同学或老师起绰号。她不像有些同学基础扎实,但也不像一些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她想学却不勤奋,有目标但缺乏毅力。
二、分析思考
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可以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
从莫XX的情况看,性格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天生的,或是由于家庭、社会等因素造成的,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狭隘的、不健康的心理表现,是部分青少年身上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例。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价值取向发生偏差。不守纪,单纯地从她身上看,有两种情况:不是完全的无理取闹,可能是在认真听课的前提下发生的;起绰号也说明他乐于观察、思考,能较为准确地抓住人的特征,是个聪明的学生。对待学生不能简单、武断地下“好与坏”的结论,某些做法也可能是现代青年学生不加分析判断而追求的另类呢。从莫XX的情况分析,她的所作所为只是爱出风头、卖弄小聪明,迫切想表现自我的一种方式。
三、帮助方法
在帮助学生过程中,我想最重要的是肯定对方的优点,在优势中寻找弱势,在缺点中寻找闪光点,以激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从抓住特点、抓好重点、狠抓难点入手,帮助其克服缺点。我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同时进行:
一)热情谈心。通过这种方法了解她的思想变化情况,多鼓励,少打击,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少冷淡。其目的是调整心理、平和心态,使她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自己及周围的人、事。
首先,我找了几个平时和她接触比较多,比较好的几位同学,进一步了解她在学校、在同学中间的情况,并鼓励同学要积极、热情、诚恳地接近她、帮助她。其次,与本人谈,通过面对面地坐下谈,了解她的全面情况和心理承受能力。我告诉她老师对她的期望是很高的,在老师心目中她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谈心过程中,我一直肯定她的优点,鼓励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诚恳地指出她的不足,要求她必须改掉给同学、老师取绰号的坏毛病,上课专心,塌实学习,给予明确的努力方向,希望在潜移默化之中实施教育、引导。
就是找家长谈。了解其在家表现及家长对她的要求和期望,告知老师的帮教措施,并希望每隔一段时间,就和家长沟通,有的放矢地通报其在校表现,同时告知在家情况,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帮教链。
(二)主动帮助。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自我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成绩的好坏,为此我利用业余时间为她补课,教给她更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她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由于她头脑灵活,经常耍小聪明,学习中最大的弱点,就是不塌实,情绪波动较大,于是我对她注意观察,作好预防工作。凭借她的聪明和努力,相信在学习成绩上一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诚恳激励。学生的成长进步,我认为不在于批评多少,而关键在于激励多少。针对莫XX的特点,一是在她的聪明劲上做文章。我为她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鼓励她赶上去、超过去。二是在她爱表现上想办法。我较多地给她布臵工作任务,让她担任班干部,为她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并适时地予以表扬,让她品尝为集体做贡献时,得到老师、同学认可、赞许的快乐。
我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始终让学生在心里记下“我行,我能”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这样才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同时,要经常使用激励的语言赞美学生。因为在我看来,赞美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对别人的赞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心灵滋润,受到赞赏的人能激发出一股自信与冲劲而引发出潜力。通过几个星期的帮助,莫XX的成绩真的有了进步。这是发生在我实习期间的一件事情。实习快结束我们要走了。在一节语文课上,语文老师请大家写一封信给自己最喜欢的新老师,莫XX写给了我。她说,“王老师我很喜欢你,如果你能一直留在我们学校做我们的班主任,教我们班就好了。我会记住你的话认真学习的,不给同学取绰号了。你有空一定要来看我们啊!”到我们走的那天下午,莫XX一直送我到校门口,伤心地哭了。经过这件事情我能深深认识到,只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她们的优点和长处,并通过各种渠道、方法,共同努力地做工作,那么她就一定会有较大的转变。
案例十:
他是三年级(2)班的学生,在班里是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坐不住,屁股下面像是抹了油似的,手和脚总是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有时连作业也不做,父母监督他做作业,他也不听,经常跟同学闹别扭。
(一)分析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这是学生成长历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特别是中高段学生,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由于心智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思维,主观能动性也随之增强,表现欲望强烈,其逆反心理障碍尤其严重。
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情绪失控,道德观念和社会化发展不成熟。他们不迷信、不盲从,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实践意识。但家长或教师在教育孩子时,为了让孩子不走弯路,常用自己的所得经验阻击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受好奇心的驱使,听不进大人们忠告,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样,孩子不听劝告的逆反行为就形成了。
(二)方案
1、转变思想,充分尊重。
从形式上看,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是一对矛盾性的存在,实质上这两者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或目标都是有利于被教育者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这和被教育者的愿望是一致的。并且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我们的指导,教育者教育指导的作用又具体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实现。正确解决这一关系及在指导思想上树立热爱教育工作特别是热爱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识,就会在我们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到积极探索,敬业工作尊重学生。进而才会减少学生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
2、感情投入,密切关系。
对婴幼儿来说,父母亲的态度和行为应具有前后一贯性,这样,他们才能有把握地预测未来,也才会有安全感。儿童基于昨天什么行为被允许或得到赞许,他们便能推断今天的什么行为也会得到允许或赞许,他们对自己和未来便有了信心,便有了安全感。我们必须明确,对儿童造成威胁的,并不是毒蛇猛兽,也不是自然灾变,而是周围的人尤其是负有养育责任的人的行为疏忽或失误。如果孩子今天的什么行为得到赞许,什么行为受到制止,并不取决于父母的一贯态度,而取决于父母此刻是否头痛或消化不良,取决于父母今天的心情是否愉快,甚至是取决于父母打麻将牌的输赢,那么,儿童深埋着的不安全感,是将来患神经症的一个重要根源。
父母的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也十分重要。如果父母不和,意见分歧,孩子便不能(至少很难)形成评价事情好坏的统一标准,也就不能发展无冲突的价值观。很多青年人的心理冲突可以从父母教养原则的不一至性那里找到根源。
3、同辈指导,有效控制。
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或者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积极的群体对个体的正常心理产生的则是一种动摇力量。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有效手段。特别是对同辈群体中“领袖人物”者有效控制和指导,则更是必要的。
4、积极鼓励,合理调适
【校外心里辅导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校外辅导机构管理制度09-10
校外活动中心总结06-25
校外接待组迎新工作11-19
校外实习学生管理工作总结10-10
信访工作心里要有群众05-29
关于心里话的优秀作文:我的心里话06-27
校外活动05-24
中国校外教育11-14
校外安全教育11-16
心里健康班会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