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调查报告(共12篇)
一、吉林省农村敬老院服务现状
(一) 敬老院的设施并不完善, 娱乐活动少
我们看到农村敬老院面积大, 是一层的平房所围成的院落, 院中种植着花草树木。老年人每两个人居住在一个屋子中。院外只有简单的单杠。在敬老院中居住的老人有的是因为没儿没女, 有的是因为子女不愿照顾而被送来的。再加上敬老院的设施不完善, 长期没有娱乐活动, 有些老人心中的不满情绪会渐渐爆发出来, 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也屡屡遇到障碍。我们分析了一下造成敬老院设施不完善的原因。我们认为这可能与财政的投入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乡镇的财政收入都是靠政府提供的, 所以想要及时有效地解决当地的敬老院的更新与维修是有些困难的。敬老院的房子大多数都是以前“大集体”时所建造的, 所以其中的房屋、设施, 条件远不能够符合现在社会的发展要求, 服务功能单一, 也没有医疗保障。敬老院的固定资产也十分有限, 这就无法提供改善敬老院的生活条件。由此可见, 在农村敬老院的财政投入上有很大的不足。
(二) 选择以农村敬老院为养老归宿的人不多
我国农村敬老院的数量并不少, 截至2008年年底, 全国农村敬老院有29452个, 床位数为193.1万张, 收养158.1万人。 (1) 民政部数据显示, 2009年, 全国农村敬老院266万张床位收养了大约210万人, 入住率达到80%。我们发现在农村敬老院中, 老人的数量并不多, 基本上在20到三十几人左右。我们认为, 这与人们的传统观念有关。在农村敬老院中有很多是无人赡养的老人, 并且他们大多都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同时, 在现代社会中, 很多老年人已经放弃了这种观念, 认为还是自己攒钱养老来得踏实、实在。
(三) 农村敬老院中的服务人员来源少, 人数少
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有的敬老院只有两三个服务人员, 有的甚至没有服务人员。并且这些服务人员十分闲散, 没有服务意识。我们了解到, 这些人都是因为实在没有工作, 实在迫不得已才来到敬老院。院长告诉我们, 现在很少有人愿意来这里当护工, 觉得工资低, 环境差。从我们的调查看, 一些农村敬老院管理方式只是为了方便管理, 而没有设身处地为老人着想, 有时甚至会限制老人的自由。由此可见, 农村敬老院主要满足于“生存”, 生活单调, 服务差, 没有精神上的鼓舞。这些也是影响老人及子女对敬老院没有信心的因素之一。
二、农村敬老院服务困境的对策
(一) 加强财政监督和管理, 加大财政投入
我们认为应设立五保供养财政专户, 对五保供养进行经费专项管理, 并且要专款专用。敬老院财务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 财务收支统一由镇 (乡) 会计核算中心负责, 并且大力加强财务监督, 实行严格的自我约束机制, 定期开展财务大检查。要加强对敬老院财产的管理, 制定管理制度, 防止资产流失。[1]增加对农村敬老院设施的财政投入, 完善农村敬老院的设施结构, 让更多的五保户农村老人愿意选择农村敬老院, 让老人们能够安享幸福晚年。
(二) 打破传统观念, 使更多的农村五保老人选择农村敬老院
由于传统观念的原因, 大多数的农村五保老人不愿意选择农村敬老院。所以, 政府应当加大农村敬老院的宣传力度, 并且可以积极组织农村老人们体验农村敬老院的生活, 让他们对农村敬老院的生活有初步的印象, 以方便他们选择。并且, 应该安排人员向老人们做讲解, 让他们不要被传统思想所禁锢, 选择更好的生活。
(三) 加强农村敬老院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办法》中指出, “社会福利机构中不具备上岗资格的护理人员、特教人员应当接受岗前培训, 已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对现有农村敬老院中没有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学历证书的从业人员进行一次职业技能培训, 建议按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 要求从业人员必须了解老年学、护理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和医学的理论, 了解老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老年养生保健等知识。[2]
三、结束语
在当今中国, 老龄化将越来越严重,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由于污染少, 生存环境好, 老年人相对城市而言会较多。所以, 农村养老机构的建设尤为重要, 给农村老人一个安逸的养老环境, 将农村敬老院发展得更完善是一个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刘向东.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敬老院发展之路径[J].中国民政, 2010 (04) :48.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界无处不充满“孝”。自古以来,“孝”是一个立身处世的最基本道德规范。“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这表明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民族就有了“孝”的观念。
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佳话,对于青年来说,孝可能不能那么完美地诠释它,但是我们要尽我们最大努力去诠释它,让它变得更有意义,而不是徒有虚名。
这次,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慰问老人的活动,我也积极报名参加了。
走进敬老院,我感到了浓烈的和善气氛,爷爷奶奶们见到我们非常高兴,一位爷爷拄着拐杖,咧开了嘴,露出几颗牙齿,用含糊不清的方言说:“欢迎,欢迎呀,欢迎你们的到來!”随后,我们为这些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在表演的过程中,爷爷奶奶们非常激动,不断地鼓掌,甚至有些爷爷奶奶还跟着我们一起舞动了起来,像老顽童一样。我们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从头到尾他们都乐得合不拢嘴。表演完节目后,我们为爷爷奶奶送上了我们的礼品,然后陪他们聊聊天,为他们捶捶背,给他们打扫打扫房间。最后,我们又扶着这些“老顽童”一起到院子里合了一张影,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同学们,我们该回学校继续上课了!”老师说道,“和爷爷奶奶们再见吧!”听到这句话后我们心中充满了不舍,这句话像利剑一般斩断了我们与老人之间的最后一丝交流,老人们握着我们的手,含着泪花说道:“再见!再见!要好好学习,常来啊!再见!”
通過这次活动,更让我明白了,老人们最大的快乐与幸福便是儿女的长情陪伴,而连这最起码的要求,许多人还是做不到。老人们每天都过得很好,可却很少有真正的快乐。所
以,关爱他们,让他们不再孤独。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实验中学286班
指导教师:叶鹏华
兴东敬老院占地5亩,有生活办公用房30间,其中宿舍间,办公室1间,娱乐室1间,食堂1间,餐厅1间,仓库2间。院内走道水泥化,四周围墙化。各种生活娱乐设施齐全,为老人提供了比较舒适的人居环境。娱乐室内有老人自由收看收听的彩电、收音机等设施。宿舍内有让老人防暑避暖的电风扇。院内莱园由服务人员、孤寡老人共同种植、共同享受。兴东敬老院现有孤寡老人22人,管理人员4人。在孤寡老人中双目失明的有5名,单腿残疾的有2名,一名双腿残疾的配了轮椅。院内环境净化,每天由服务员打扫公共场所,老人宿舍多数自己打扫。
兴东敬老院建院已近50年,大体经历了创建期、发展期、规范期三个阶段。第一期是创建期。1957年由晏复乡政府在黄金村朱观音堂搬走了菩萨,在6间庙宇内,几个老人伙住一间房子,因陋就简办起了兴东敬老院。
70年代后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吹绿了兴东大地,也吹到了兴东敬老院。兴东政府投资将庙宇改建成目前院中间一排住房。
80年代发展速度加快,在中间一排住房前又兴建了一排7间住房,老人单人间,人居条件明显改善。
随着党和政府的重视关心,兴东经济的腾飞,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和社会文明风尚的提升,兴东敬老院的规范化、档次化建设和管理步入了快车道。2005年下半年由政府投资、社会捐助,在院后又兴建了17间两排生活、办公用房。达到了院内绿化、美化、净化、场道水泥化,管理规范化的要求,使兴东敬老院成为孤寡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欢度晚年的幸福院,也成为兴东中小学爱心教育的基地。
兴东敬老院孤寡老人现在每天生活怎样?
在吃的方面:吃的是白米饭,喝的是白米粥,做到每天两粥一饭,周一、三、五开荤,蔬菜全部自给,每人每天供应一块卤腐或一袋榨菜,达到饭菜吃饱吃暖吃好的要求。
在住的方面:两排老屋有单人间、双人间,新屋两人一间。
在睡的方面:新屋有席梦思高低床,有床斗柜、衣橱、被蓆、被套、蚊帐,并做到五年更换一次。
在穿的方面:外大衣5年免费发放一套,内衣年年免费发放。如今年每人免费发放了衬衫一件,长裤一条,短裤两条。
节日生活待遇:
1、中秋节:每人发月饼8个,糖1袋,并发钱、加菜,改善伙食。
2、重阳节:每人发200元。
3、春节:由镇政府杀猪抬酒到院慰问。
4、老人生日:每逢老人整10岁生日,院里为老人集体祝寿,政府送生日蛋糕。为保证院内老人生活待遇落实,每年由市民政局给每个老人发放生
活费2000元,实行老人生活费全包。
在洗的方面:院里没有洗衣机,冬天由服务员为老人洗帐子、被套、外衣,内衣除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外,一般由老人自己清洗。
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既离不开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也离不开社会的鼎力捐助和院领导的真情呵护。
通州市路政工程队,家住本镇陆扶桥村胡德光的女婿,为了改善本院老人的居住条件于2004年捐款3万元。
本镇永庆村11组建筑个体户王卫东,为该村住本院老人刘文学治病主动捐款500多元,今年中秋节他还特意购买了8盒月饼来慰问全院老人。
兴东敬老院老人刘巧姑娘的姨侄女张琪莲在南通搞房产中介,今年中秋节来看望姨姨,给每个老人发月饼4只。
本村省明星企业家党支部书记昝圣明,生前对本院老人情有独钟,经常来院看望老人,对痴呆老人曹金福不但掏钱给烟,还要求管理人员对他要特别关心。有时他发现老人伙食欠佳,就拿钱给老人开荤,早上买包子加餐,抽烟的,整条整条赠送,每逢过年给每个老人发放100元慰问金,真正做到心为老人所想,情为老人所系,福为老人所谋,为我们树立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榜样,他去逝至今没有一个老人不记挂他,没有一个老人不怀念他,没有一个老人不感谢他。
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心,既感动教育了每一个老人,也鞭策激励我院管理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地为老人服务。我院领导能切实做到:
1、打好饭菜送到老人房间。
2、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3、院内备有常用药品,做到小病不出院。
4、把危急病人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护理。
今年8月5日11:30分,刘文学老人突然发病,电话打到顾院长家中,顾院长一接到电话就在20分钟内赶到敬老院,立即打电话和他的亲属及所在村干部联系,并及时把刘文学老人送到兴东卫生院抢救,顾院长和炊事员闻如英、服务员张佩兰轮流看护,直到老人病愈,才回到敬老院。老人王汉突然呕吐,顾院长也及时把他送到镇医院,跑上跑下找领导打招呼,拍片、检查、治疗、护理。顾院长说:作为院长,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为老人排难解忧,使老人能欢度晚年,这是一个领导应尽的责任,也是我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实际行动。
兴东敬老院在现有基础上,争取上级政府支持,想方设法,在近年内购置一些体育器材,量力而行地开展一些健体活动,提高老人的身体免疫力,以延年益寿,欢度晚年。
当今社会,不知道孝敬老人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忘记了他们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他们拉扯,在自己有能力挣钱吃饭后,就将年老的父母给抛弃!任由他们艰苦度日。在活动中有一位老人给我印象很深刻,我叫他陈爷爷,是名老红军,我来到这位老人的房间,等候在门口的阿姨去和老人说了声,我便健步迎上去用双手搀扶着老人,跟他做介绍:“我是一名大一的学生,今天来看看您。”年近九旬高龄的他,慈眉善目,显得十分和蔼可亲。他笑着说:“好!好!”并点头欢迎,在房间我仔细打量一番,在床的旁边有个写字台,上面摆着几个水杯,墙壁上挂着一副“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的行书字,字体显得苍劲有力,落款有点模糊不清了,靠近门口有一张旧的滕椅,估计老人平时常坐的,我把老人扶到椅子上坐下,听着老人跟我讲他过去的故事。他说:“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中国,就没有可以让老人安度晚年的国和家。”老人说完后,我不禁从心里感到敬佩。
在回来时大家都笑容满面的说:“来到这里,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锻炼,老人需要社会的关心,社会也应该给予这些老人一定的关注。干休所应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的工作,我们当代大学生有必要和老人们多交流沟通,明白老人的苦处、难处,这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
到干休所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将自己活力释放的同时,我们感到一种充实。这些活动很好的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也赢得的一致好评。一方面培养当代大学生关心他人,敬老爱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他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在出发之前,班上作了不少的准备工作,参加实践的同学纷纷慷慨解囊,大家凑钱购进了许多水果、一袋大米和一项酸奶,作为孝敬老人们的礼物。于是在24号的上午方7点多的样子,同志们就踏着轻快的脚步出发了。
我们要先出发去学校新区,再在新区赶7路公交,只需坐两站的路程就能到达。因为天色尚早,除开少数我估计是上班的人外,整辆车基本上都是咱班的同学了,大家一路上欢声笑语,感觉像是去春游一样,可见没有人把此次活动作为一个负担,大家都把它当做事了一次有意义的事,准备以饱满的热情和自己的努力来把它做好。
终于,汽车到站。我们一大堆人跟着班长向传说中的龙门进老远走去。我看了看四周的环境,觉得这里是一个满偏僻的所在,虽说偏僻一般适合静养,对老人不错,不过我总觉得像这样一个穷乡僻壤的地儿对行动不方便的老人而言也许并不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所在。不过再想想自己毕竟对附近不熟悉,也许这里也很方便也说不定,于是就放下了这个念头。
站在敬老院的门口,我觉得这个敬老院与想象中的差距太大了,虽说我没有去过类似的地方,但是在我的印象之中敬老院应该是有点像小区和医院似地综合式建筑群,而这里仅仅只有一个小小的中央花园和一座比较宽敞的平房而已。要不是门口三个大字,我一准会把它认作是哪个农家小院。门外的环境还不错,有条小河(如果可以称作是河的话,它更像是条快干的小溪),河中有白鹭(也可能使其他的鸟,不过我看着像是鹭)在哪里游来游去,时而飞到一边。树荫比较少,给人感觉像是在小山村里的某个地方一样。
敬老院中的老人们对我们很是热情,大多数老爷爷老奶奶对我们都是满脸堆笑,还有一个年纪比较轻的(只是相对而言)奶奶还主动向我们介绍这里的情况以及老人们一天的活动等等。虽说如此热情,但是我们还是迷茫了好一会,因为我们本打算在这里帮忙扫地或者整理院子,可是当我们进去之后发现这里是如此的干净,以至于完全没有我们插手的余地,而在这之前我们完全没有料到这一点,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至于我们比较尴尬的站了好一会儿。老人们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尴尬,他们主动邀请我们中的一些人陪他们打麻将、打扑克、下象棋等等,而同学们渐渐也放开了,主动的融入老人们中去,陪他们聊天打牌。似乎终于摆脱了开始时候的尴尬气氛。
我也和一个老人扯起了家常,一开始是我、丁健康、佘义三人和他聊天,我们谈了谈他的身体状况,聊了聊这里的生活,以及这里其他老人们的生活习惯等等。丁健康同学还很热心的帮老人把电视机的声音调大(主要是因为那个电视的按键出了问题老人不会调),之后他俩走了,我和王怀鹏陪他聊天。我们惊喜的得知他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于是请求他给我们讲一些当年的故事,老人十分健谈,很高兴的给我们讲起往事,因为我的爷爷和王怀鹏的姥爷都是老兵,而且我俩都算是和东北那边扯得上关系的人,所以老人和我们俩讲得格外的情切与生动,聊到了抗美援朝的一些战事和细节,还有他回国之后在南京的一些个故事等等,甚至还教我们俩说了几句朝鲜话,虽说到现在我基本都忘记了,但是我觉得这次谈话非常的有趣,兴许以后和别人吹牛的时候还能用的上呢!
通过刚才的老人,我们又认识了另外一个老人,这个老人从外表上看年纪就非常的大了,满脸丛生的皱纹密密麻麻的延伸到了脖子下面,骨瘦如柴的身材加上基本脱尽的牙齿,以及他有点点背的耳朵,一看就知道是一位有历史的老人。听说他曾经参加抗日战争。于是我们又和他聊了起来,但是他的发音因为牙齿脱落的缘故含糊不清,我也只能凭其一言半语猜出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我还是耐心地听他讲完,大概了解到他是军队中搞测绘的,因为老人一直不停的再给我们讲地理知识,虽说含糊但也比较有趣啊。
之后的事也就不做细说,总之,大家都比较愉快。临近中午的时候我们向老人们告别,并且和他们合影留念,老人们很热情的挽留我们吃午饭,只是我们下午有人要回家于是婉言拒绝了,并且说以后还会回来看他们。
一、调查方法与样本特征
本研究采用的是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 调查数据的采集主要是通过在线问卷调查完成的。本次调查对象来自广东、湖北、北京、浙江、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湖南、河北、辽宁、山东、广西、福建、安徽、黑龙江、香港、贵州、山西、河南、江苏、江西、海南、澳门、云南、重庆 (按参与人数从多到少顺序排列) 等全国近30个省 (直辖市) 和地区, 调查样本地域分布情况如下 (见图1) :
本次调查对象覆盖全国约80%的区域, 除广东、湖北两地参与人数相对较多外, 其他地方参与人数基本均衡。因此, 本次调查样本采集的数据, 对于研究春节敬老礼品的消费需求与市场反映, 从中分析节庆敬老“孝消费”现状, 前瞻节庆敬老“孝消费”的市场趋势与转向, 比较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二、节庆敬老“孝消费”现状
为考察节庆敬老“孝消费”的现状及其市场状况,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主要设置了“春节是否给父母送礼”、“给父母送礼的主要动因”、“给父母送礼的主要意愿”、“给父母送礼的主要原则”、“给父母送礼的购物要求”、“给父母送礼的主要类型”等系列问题。通过统计、分析网络问卷的采集数据, 梳理出节庆敬老“孝消费”的现状如下:
1“.孝消费”凸显特色商机
从“春节是否给父母送礼”来看:74%的人选择“送”, 只有26%的人选择“不送”。这表明, 多数人在重大节庆中都会给父母送礼。少数人选择不送礼, 也不是真的不送, 只不过以“常回家看看”、“陪父母逛逛”等情感慰藉形式替代, 针对这一现象, 老龄产业中出现的“孝文化旅游”、代理陪护尽孝服务已初现商机。
从“春节给父母送礼的主要动因”来看:84.67%的人选择“表达一份孝心”, 33.33%的人选择“传统节日习俗的要求”, 9.33%的人选择“跟着别人学”, 其他原因占2% (见图2) 。这表明, “表达一份孝心”是节庆给父母送礼的普遍动因, 其次是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就此来看, 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和礼仪, 节庆为父母购买孝心礼物的“孝消费”传统, 成为大众消费的主流倾向, 孝文化特色产业凸显无限商机。
2“.孝消费”偏重于文化需求
从“春节给父母送礼的主要意愿”来看:13.33%的人以物质上的满足为主, 20.67%的人认为以精神上的满足为主, 66%的人认为“精神与物质上的满足兼顾”。这表明, 节庆敬老“孝消费”偏重于精神上的满足, 同时兼顾物质上的需求。
给父母送礼是表达爱的方式和加深亲情的手段。一般而言, 对于子女的礼品, 父母并不在乎其价值的高贵, 而在乎其中体现的一片拳拳孝心。因此, 赋予节庆敬老礼物更多的孝文化内涵, 将孝情寄托与物质功用相结合是节庆敬老礼物的最佳选择。
3“.孝消费”以实用原则为主
从“给父母送礼的购物要求”来看:50%的人选择“父母喜欢”, 26.67%的人选择“实用至上”, 19.33%的人选择“品牌质量”, 2.67%的人选择“价格适合”, 其他占1.33%。这表明, 人们在购买节庆敬老礼物时, 以父母喜欢为基础重实用, 这跟自家人“重实在轻面子”和父母辈的年老人生活节俭有一定的关系。
此外, 从“春节给父母送礼的主要原则”来看:51.33%的人选择“送实用”, 23.33%的人选择“送亲情”, 22%的人选择“送健康”, 2.67%的人选择“送兴趣”, 0.67%的人选择“送纪念”。这表明, 多数人节庆给父母送礼的原则看重实用价值。由此可见, 节庆敬老“孝消费”在考虑文化需求的情感表达时, 不可忽视礼物本身的实用价值。建议产商在设计敬老礼品时, 重视文化品味和实用价值的“虚实结合”。
4. 健康型“孝消费”成新常态
从“春节给父母送礼的主要类型”来看:26.67%的人选择“养生保健类”, 21.33%的人选择“服装家纺类”, 10.67%的人选择“酒茶副食类”, 10.67%的人选择“现金红包类”, 8%的人选择“家居用品类”, 6%的人选择“电话问候类”, 5.33%的人选择“粮油物资类”, 4.67%的人选择“数码电器类”, 1.33%的人选择“金银首饰类”, 0.67%的人选择“医疗器材类”, 其他占4.67%。
从中可见, 排行前两位的是养生保健类、服装家纺类礼品, 酒茶副食类礼品和现金红包类并列第三。这表明, 多数人选择养生保健类礼品作为节庆敬老礼物。“随着社会发展, 老年人正抛弃'舍不得花'的传统观念, 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正在生根发芽”, 给父母送健康成为“孝消费”的新理念、新潮流和新常态。
三、节庆敬老“孝消费”的市场开发对策
从上述节庆敬老“孝消费”的现状可见, “孝消费”凸显特色商机, 偏重于文化需求, 以实用原则为主, 健康型“孝消费”成新常态。前瞻节庆敬老礼品市场, 可以根据这些现状作出市场对接的相应谋划与决策。
1. 互联网+“孝消费”市场有待开拓
从“给父母送礼的购物方式”来看:64.67%的人选择“实体店购买”, 26.67%的人选择“网店购买”, 8.67%的人选择“自备”礼品 (见图3) 。这表明, 多数人选择在实体店购买节庆敬老礼品, 实体店购物优势明显, 网络购物悄然兴起。
但同时也应注意到“, 为了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 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 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围绕这一新动向和新趋势, 应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 大力拓展互联网与孝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随着物联网、务 (商务) 联网等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在未来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发展中, “孝消费”市场潜藏的后劲十足, 值得去研究和开拓。
2. 大众青睐伍零零款“孝消费”
从“给父母送礼的消费预算”来看:46.67%的人选择“500元以内”, 38.67%的人选择“500元-1000元之间”, 14.67%的人选择“1000元以上”。这表明, 多数人把节庆敬老消费力定位在500元 (人民币) 左右, 这样的定位我们可称之为伍零零款的大众“孝消费”。商家也可以将这样的价格定位作为节庆敬老礼品的营销策略基点。
3“.孝消费”催生敬老礼品专销点
从“身边是否有销售敬老礼品的专柜或专门店”来看:80.67%的人回应“没有”, 只有19.33%的人确认“有”。这表明, 在目前的礼品市场上, 敬老礼品专柜或专门店并不多见。
再从“对设置销售敬老礼品专柜或专门店的态度”来看:48.67%的人支持, 认为“购买敬老礼品很方便”;33.33%的人持中立观点, 认为“可有可无”;仅有18%的人反对, 认为“随处可买敬老礼品没必要”。这表明, 多数人赞成专门为敬老礼品设置销售专柜或专门店。
由此可见, “孝消费”催生敬老礼品专销点的布局, 这不仅为大众购买敬老礼品提供了便利, 而且也为开辟节庆敬老礼品市场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路径。从销售角度而言, 商家也应加强增设节庆敬老礼品专销点的意识, 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4“.孝消费”期待细分敬老礼品市场
从“对市场上专为老人设计的敬老礼品满意度”来看:43.33%的人感到不满意, 认为很难买到合适的礼品;34.67%的人持中立态度, 认为没有讲究;22%的人感到满意, 认为“能买到合适的礼品”。这表明, 当前市场出现的专为老人设计的敬老礼品, 多数不能满足节庆敬老“孝消费”的需求。
而且, 从“对市场上敬老礼品亟待改进的方面”来看:50%的人认为“品质上需要分档”, 26.67%的人认为“款式上需要更新”, 10.67%的人认为“价位上需要拉开”, 4%的人认为“包装上需要美化”, 其他方面的要求占8.67%。这表明, 敬老礼品在多个方面需要改进, 其中“品质分档”摆在首位, 对敬老礼品的款式更新、价格拉开、包装美化等关注依次紧随其后。
就此, 我们发现, 节庆“孝消费”期待细分敬老礼品市场, 既要设计高中低档不同品质的敬老礼品, 在价格上满足不同购买力需求的消费者;同时又要在款式多样化、包装孝文化上下功夫, 让科技创新、艺术创意的敬老礼品成为“孝消费”的市场亮点。
目前, “我国专门生产老年用品的产家很少, 根据老人新的需求研发创新、升级换代的产品不多, 产商不愿意针对老龄消费群体专门设计产品, 主要是认为老年人的购买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高;随着科技进步、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老年人产品应尽快实现市场细分和供应差异化”如多开发一些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科技产品, 并让子女的“孝消费”升级帮助老年人跟上时代步伐。
摘要:孝消费, 即以感恩、孝敬为文化特色的消费现象。本文主要基于春节敬老礼品消费市场的调查分析, 研究节庆敬老“孝消费”的现状及其市场趋势, 以期通过前瞻节庆敬老”孝消费“市场, 为相关的孝文化产业开发提供借鉴的思路。通过调查发现, 节庆敬老“孝消费”凸显特色商机, “孝消费”偏重于文化需求, “孝消费”以实用原则为主, 健康型“孝消费”成新常态。进而提出互联网+“孝消费”市场有待开拓、大众青睐伍零零款“孝消费”、“孝消费”催生敬老礼品专销点、“孝消费”期待细分敬老礼品市场等市场开发对策。
关键词:孝消费,现状,市场开发,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清凯.老年人消费市场略显空白[EB/O L].http://news.bandao.cn.
[2]陆航.互联网+蕴含无穷创意和财富[EB/O L].http://www.cssn.cn.
歌声像块磁铁,很快把附近的村民吸引过来了。那个年代,村民们除了一年能看上几场电影,听到柱子上的喇叭会"唱戏"外,很少有机会听到喇叭"唱歌"。于是,村民们昂着头,盯住广播箱,生怕它会飞掉似的。
离曾山家只有60米远的地方是吉安县横江区光荣敬老院。那里居住着18名烈军属、老红军战士、伤残军人。院长曾全山在屋外听到广播里传来吉安采茶戏《小保管上任》后,连忙到院里去喊那些老人家来听家乡的戏曲。于是,行动方便的老人搬着椅子来了,行动不便的由招待员扶着、牵着也来了。他们像看电影一样,对着喇叭箱排排入座。听了一会儿,大家兴致来了,有的老人和着拍子,哼起了小调;有的侧起耳朵,尽情倾听。
曾山见那么多老人爱听采茶调,且敬老院还没有收音机,就立刻找人把广播箱移到敬老院。
广播箱很快就装好了,悠扬婉转的歌声在敬老院上空回旋。老人们乐滋滋地坐在靠背木椅上听歌。屋外,挤满了村民,他们踮起脚,像是在寻找曾山坐在什么地方,又像是在观察"木箱子"怎么唱歌。大家笑着,听着,尽情地分享曾山部长给大家带来的欢乐。
听了一会儿,曾山把红军老战士、敬老院院长曾全山,残疾军人、会计刘明清拉到办公室,询问敬老院老人们的生活情况。
当曾山听到院里每人每星期有两餐豆腐、半斤猪肉、3个鸡蛋,蔬菜自给有余,饭不定量,餐餐有干饭、稀饭时,他频频点头称是。事实也如此,在当时国家困难时期,有这样的伙食真是不简单了。
"他们的衣服、被子怎么解决呢?"
于是曾全山院长带着曾部长到几个房间去实地查看,发现每间房间的被褥、被套、蚊帐都是崭新的;房间里还备有热水瓶、小便桶。衣服呢,每年每人发两套。还给老人发点零用钱,医药费全部报销。曾山十分满意地说:"这些老同志要尽量照顾好,这体现着党和人民政府对老同志的关怀,决不能亏待他们。"院里的负责人连连点头,表示决不辜负上级的期望,决心把敬老院办得更好。
查看了房间后,曾山问在场的曾汝玫(当时是县政协委员、县中教师):"你看看,我觉得敬老院里好像还缺点什么?"
"您是行家里手,我还能提出什么新的意见?"曾汝玫谦虚地回答。
"你没看见老人们在听广播吗?"
曾山这么一提醒,曾汝玫恍然大悟,他习惯地摸了摸下巴,随后说:"还缺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曾全山院长立即表示:准备征订几份报纸,买几副扑克、象棋,再买一台手摇唱机,改善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
"这些做法很好。还有就是,院里还要拟几副对联,贴上一些画,让房子亮堂起来。"曾山说完,转身对曾汝玫说:"你是文人墨客,你拟几副好不好?"
曾汝玫正想推辞,但院长连忙就拿来了纸笔,曾汝玫盛情难却,只好答应回校后一定拟几副对联送曾部长审核。
曾山部长回到北京后,精心挑选了一些通俗读物和京戏、黄梅戏唱片,送给光荣敬老院。曾山在来信中写道:曾汝玫为敬老院草拟了八副对联,寄我看了以后,将八副对联中改了三副对联,望考虑采纳。
一:当年工农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取得光荣胜利
今日无产阶级领导建国建家乡创办敬老乐院
二:推翻三座大山光荣永远载入革命史册
改变一穷二白敬老更能促进建设前程
三:光荣来自人民与党领导
敬老不忘先烈和毛主席
现在,敬老院虽然已搬迁到永和镇了,但内务部部长曾山撰写的三副对联不仅还保留在房子的柱子上,而且永远铭刻在老区人民的心中。
班级:经085-1姓名:黄 婷 婷学号:20080750514
5一、敬老院实习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展,中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次让我们去养老院实习,让我对老人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和接触。
刚到那里时,看着性格脾气各不相同的老人。觉得可能很难相处,可真的相处下来,就觉得老人很可爱,特别像小孩子,有时候只要你陪她坐坐,她就会特别开心,特别喜欢给你讲她年轻时候的事,每次讲起来的时候都会神采飞扬的,好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候了。其实和老人相处特别简单,就用一颗最真诚的心和她们相处,耐心的和她们沟通,用爱心去照顾她们,用细心去关心她们,用贴心去陪伴她们。能做到这几个心和老人相处就会更加融洽的。
还有就是对敬老院的态度,以前很不能接受将老人送到养老院的做法。可是高奶奶的特例,让我觉得这也并不是一种冰冷的做法。高奶奶虽然因为家人工作忙碌而住在养老院,可是他的子女和孙子经常来看她,节假日接她回家住,并且竭尽全力支持老人的业余爱好。这样看,将养老院作为一个能为老人提供充足的照顾、关怀的地方,以弥补子女无法满足充分全程照顾的缺憾,但仍在自己工作之余、闲暇时间为老人提供亲情的关怀、照料,大力支持老人的兴趣爱好,使老人感情丰富,每天生活的有滋有味!
快乐的时光总是一日千里转瞬即是,实习很快结束了,但我们对老年事业的热爱却与日俱增。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会用我们的努力付出,换来老人的幸福快乐,我相信也会获得我们的幸福快乐。
二、古建筑调查研究
城市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对于一座城市来讲,文化遗产就是自己的品牌和个性,就是财富,就是创造与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随着一座城市经济的发达,社会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越显重要。因此针对烟台的古建筑,我们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
首先,我觉得应该利用这些具有特色的古建筑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旅游,用每一幢古建筑悠久的历史和感人的故事吸引游客,这同时也有利于带动不同产业的发展,将更加容易把这些古建筑保护下来。其次,古建筑位于海边,久经海边的风吹日晒会很容易腐蚀变旧。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古建筑的维护力度,在城市规划中制定措施,保存和保护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群。保护城市历史建筑,对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对研究国家和民族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艺术、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历史,均有重要意义。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维护城市的历史风貌,保护文化遗产,不但已成共识,而且已成法律,我深切地体会到它的深远意义。
三、金沙滩、富士康实地考察
烟台金沙滩旅游度假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它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的一处综合性景区。旅游区最具特色的景观是万米黄金沙滩,素有“中国北方第一海滩”的美誉。但是,我们这次去看到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漂亮,感觉跟学校门口的海滩没多大区别,真的没弄懂为什么还称为黄金沙滩。而且,在那里公共厕所比较少,对我们很多人造成不便。作为一个旅游度假区,我觉得路标指向应该明确一点,比如厕所在哪,广场在哪,美食区在哪等等,这种图示应该随处可见,毕竟不是每个人对那都很熟悉的。并且,沙滩应配置管理人员,时刻保持沙滩的干净,并在沙滩上设置几个垃圾桶,方便游客扔垃圾,给游客创造轻松愉快的沙滩环境。
7月5号,我们教师教育学院党员爱心服务暑期社会实践队早早地集合,身着统一的队服,戴着小黄帽,来到了夕阳红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
因为来之前已经跟院长打好了招呼,我们到了敬老院的时候院长竟然提前守在养老院门口等待着我们的到来,我们为此感到十分感动,同时也可以强烈感受到她对我们志愿者工作的肯定。
一到敬老院,实践队员就走到老人面前,与他们亲切地聊天。每一个老人都很慈祥友善,他们紧紧握住队员的双手,热情地与队员交谈。因为提前考虑到语言问题,所以在交流过程中免去了很多困难,这就给聊天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当实践队员提及他们子女的时候,他们总是暗暗地透露出一丝“埋怨”的神情。有些老人已经近大半年没有见过自己的子女。想起以往与子女朝夕相伴的日子,有些老人甚至热泪盈眶。“孩子忙呀!可是也不至于不来看我……”,一位老人伤心地对记者说道。这样的情况,在敬老院几乎每一个老人身上都有发生。他们渴望得到子女的关心,但又害怕打扰子女的`生活,最后导致被“送”进养老院的结局。
尽管年迈,不过心依旧年轻。就像在此次遇到的抗日老兵,慷慨激昂地讲述了他曾经抗日的光荣历史。虽然已过去六七十年了,不过听这位老者声情并茂地叙述,仿佛这些事都发生在昨日一样,
我们静静地聆听着老人的谈话,见证他们过去的点点滴滴。心灵的交流,传达出浓浓的爱意。
除了慰问,实践队还积极协助临海志愿者开展各项活动。因为老人们喜欢听传统的越剧,临海志愿者经过多方联系,经过多次协调、安排,最后邀请了越剧团给老人炎炎夏日送上越剧表演。抑扬婉转的唱腔,使在座的老人听得都津津有味。实践队员就蹲在老人家旁边,与她们一遍听戏,一边聊天。
除此之外,志愿者还特意给老人剪指甲、剃头发。刚开始很多老人都很不愿意,反复拒绝他们的行为。这种事情就连他们亲身的子女一般都不会给他们弄,更何况是这些“陌生人”呢!尽管老人都露出难有的害羞神情,不过在志愿者的盛情之下,这些老人高兴地接受了。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发现,我国社会老龄化情况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孤寡老人缺乏细致的关爱。他们不仅需要物质的满足,更需要精神的慰藉。生活在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更希望得到关心和爱护,安度晚年。我们要做的是要好好的对自己的父母,好好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他们感受到我的爱。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为敬老院的老人送去问候以及家人般的关爱,用我们的爱心去温暖他们。
1984年,51岁的匡善儒任乡镇企业办公室主任兼会计。由于工作需要,镇党委决定要他去敬老院当院长,他以共产党员的高度组织纪律性,毅然前往赴任。他到敬老院一看,虽然人不多,只有19位老人,但经济十分拮据,账面上仅结余7毛钱,另欠外债300多元,老人们的生活只能维持温饱水平。面对这一窘境,他经过几年的调查和探索,决定走种、养、加的创业路子,来改变敬老院的面貌,让老人们度过幸福晚年。1991年,他针对本乡油茶林多,油菜籽逐年增长的情况,请来两位师傅开办了粮油加工厂,不仅解决了老人们的食用油,而且还获得了利润。1994年,他发现一山冲荒芜的土地较多,便带领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以愚公移山“挖山不止”的精神,一锄一锄地挖,一锹一锹地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垦荒不止;对于劳动强度大、难挖的就雇工搞,就这样经过二三年的努力,开出了近30亩水田,每年可收获稻谷2万多斤。有了粮食后,就发展养殖业,养猪、养牛、养鸡、养鸭,每年卖商品猪多则百多头,少则也有几十头,还养了2头母猪,养鸡鸭数百只,养鱼的水面达二三十亩。1995年,他又带领老人种桃、李、柑橘、板栗、南方苹果等果树20多亩,现在自给有余。这样,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每年下来,敬老院院办经济创收达4万余元。
老人们的艰辛汗水为敬老院创造了宝贵的财富,匡善儒着力改善老人的居住和生活条件,积极争取镇政府的支持,与镇政府联合出资20余万元,买下了小龙钨矿闲置的疗养院为敬老院,并挖水井、建水塔,用上了自来水。同时,接了电和微波电视,安装了电话。现在老人一人住小间,两人就住大间。过去每月加餐一次,现在至少加餐3次,特别是农忙季节每两天加餐一次。逢年过节每人还增加几十元零花钱。由于老人们住得挺舒适,吃得有滋味,睡得很安稳,玩得蛮开心,心情格外愉悦,延缓了衰老,提高了生命质量。老寿星张凤英活到了105岁(2003年辞世)。现在院里的57位老人中,年龄最大的93岁,最小的67岁,平均年龄为75岁,60%以上为长寿老人。
一、敬老院的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其实就是人流集会的空间, 不仅仅是简单的室内空间, 说小一点, 在一个家庭住所里, 客厅、厨房、卫生间等, 都是公共空间;说大一点, 在社会中, 马路、广场、博物馆等等很多人去的地方也都是公共空间。
在敬老院的设计方案中, 公共空间可分为医疗康复中心、文化娱乐中心、管理服务中心、营养配餐中心等四大部分。医疗康复中心包括:中医诊疗室、西医诊疗室、理疗室、药房等;文化娱乐中心包括:休息大厅, 健身房、棋牌室、电子聊天室、图书阅览室、茶话室等;管理服务中心包括:综合收费服务处等;营养配餐中心包括:配餐室、食堂、餐厅、超市等。
二、功能设计在敬老院公共空间中的实施途径
老年人生活的公共空间的功能设计, 应立足于对老年人本身需求的研究。在进行老年人公共空间的设计时应该试着进行换位思考, 从老年人的生理、心里、行为方面的需求出发, 进行敬老院的公共空间功能设计, 能够让老年人感受到人性化设计所带来的方便与温暖。
(一) 针对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的功能设计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而带来的生理机能的下降和心理变化, 普通的室内设计已经不足以满足他们正常生活中的需求。针对老年人在生理上的特殊要求, 那么在设计中就应该更多的加入无障碍设计, 以确保老人可以更方便更安全的行走与生活。由于老年人视觉、记忆力的衰退, 这些问题必然会给老年人带来不便, 所以在设计中应该处处解决老年人的不便, 做到全面无障碍。敬老院主要通道出入口处的造型设计应标志鲜明, 易于老年人辨认与记忆。老年人经常出入的活动区域、居室地面、走廊均采用防滑且不反光的地板或地砖, 墙面均装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专门针对老年人身材比例安装的贯通型扶手, 而台阶、坡道及出入口平台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特征都采取了防滑设计处理, 老年人经常出入的过厅走廊、房间地面设计都没有高差, 方便老年人活动, 并且排除老人会因高差而发生危险的情况。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并出于安全考虑, 在敬老院的公共空间尽量避免使用玻璃材质作为装修材料, 玻璃材质装修易造成视觉误导, 并且碎后易伤人。
(二) 满足老年人心理需要的功能设计
据材料显示在老年人时期, 为避免老人在敬老院中产生沉闷和孤独心理, 因此在敬老院的公共空间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老人能够方便出行, 能够接触自然, 享受阳光和空气。可以在休息大厅用较大的空间设置为供老年人休息闲聊或是会亲访友的散座区域, 以方便亲友家人可以经常探望和陪伴。同时为了老年人的身心愉悦在此空间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 模拟大自然营造出清新的自然气息, 以及在居室附近设置可以进行邻里活动的场所, 而且在公共空间中设计了合理的入口、通道和户外作息的场所等等。
(三) 符合老年人行为特征的功能设计
有一个普遍现象是人一上了年纪多数会感觉害怕孤单, 是人之常情, 相反老年人的一些个人的生活和交往却又是不希望别人知道的。所以说老年人的生活的公共空间设计还应该充分注意到老年人生活中的私密性, 既要为他们创造一个没有被外界疏远的环境氛围, 同时又要注意充分的保护到老年人的隐私。所以在敬老院的公共空间的设计中, 既有可以交流的“公共空间”, 又有单独私密的“个人空间”。
在敬老院的公共空间中可以特别设计一个相对私密的, 供老人们闲暇时可以放松休息的卡座区域, 这样可以保证老年人相对独处的空间。除此以外, 还可以设置大面积的休闲散座和丰富的文化娱乐空间, 有阅览室、棋牌室、桌球室、门球场等, 针对老年人的行为需求, 提供给老年人在闲暇时间里可以聚会娱乐的场所, 使老年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方便, 并且使老年人可以看到青年人的身影和幼儿的嬉戏, 让他们不会感到孤独, 从而更能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敬老院公共空间的功能设计在设计思路、空间划分、材料选择、色彩搭配、灯光布置等方面与一般室内空间的设计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设计上尽可能使敬老院公共空间的功能设计更加的完善与实用, 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让老年人能够在敬老院幸福的度过晚年。
参考文献
[1]高宝真、黄南翼.《老龄社会住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年5月
[2]王江萍.《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一、基本情况
十八里镇敬老院位于十八里镇正西约1公里处,十八里镇敬老院建于2006年,2009年市财政拨款260万进行扩建,总占地面积约22678平方米,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房屋134间。院内有门卫室、医务室、娱乐室、会议室、读书阅览室、餐厅、食堂、洗浴室、健身康复器和四幢两层坐北朝南橫向排列的花园式小楼,被依次划分为普通生活区、拥军优属区、特殊护理区,用来供身体条件较好、复员退伍军人以及身体不好需要特别护理的五保老人生活居住。2011年,十八里镇敬老院获得河南省文明示范敬老院;2012年获得了国家民政部创先争优活动优秀服务品牌称号。
十八里镇目前共有195人名老人享受五保待遇,管理服务人员15名,其中,在敬老院生活的老人有130名,平均年龄71岁,年龄最大的95岁。院方管理人员2名,服务人员13名。是一所集居住、生活、健身、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敬老院。
二、具点做法
十八里镇敬老院建院之初,地域偏僻,经费不足,没有管理经验,服务人员极度缺乏,社会上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为在困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广泛争取社会上的理解、支持、信任和认可,镇敬老院迎难而上,不断创新探索,通过集体管理、民主决策、以副养院等方法措施,走出了一条以副业养院,自给自足的服务民生之路,具体做法如下:
1、领导重视 建章立制 成立了以主管民政工作的副镇长为组长,镇民政所长、司法所长、派出所长、综治办主任、国土所长等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支持协调敬老院的一切事务。在广泛征求供养对象的基础上,制定了院长责任制、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值班制度、保卫管理制度、学习制度、炊事员岗位职责、人员管理规定、食堂管理、财务、卫生、医疗、安全预案、老人亲属、来访人员登记制度、老人外出报告和请假等一系列制度。使敬老院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集体管理 民主决策 提倡、支持、鼓励、积极推动五保老人参加敬老院的各项工作。选择身体健康、有执行能力的老人代表参与选举或者罢免院长;监督院内各项财务开支;定期检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日常事务管理;院民均可以就院内事务发表意见,表达看法,提出要求。积极参与建设、管理内部事务,积极为敬老院的生存发展出点子想办法。及时在公开栏、明白墙上公示收入、开支情况以及有重大影响的决策计划,广泛征求五保老人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他们的监督和质询。在敬老院内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平等、民主、轻松愉快的生活工作氛围。
3、注重学习强化服务 十八里镇敬老院除两名管理人员外,其余13名服务人员均是从社会上招募来的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没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因此,定期开办学习班,邀请有关专家和医护人员讲解时事政策、法律知识和医疗陪护、饮食搭配常识等内容成为敬老院日常学习的必修课;周二、周五集中全院人员学习时事政治、听取有关道德品质方面的知识讲座。周一、周三、周五所有管理的服务人员抽出2小时时间听心理知识讲座,不断提升为五保老人做好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积极改善入院五保老人的生活条件。把生活费由2012年每人每天7.4元提高到2013年的9.5元每人每天;每人每年发放冬、夏、春秋装三套和每月30元的零用钱;定期购买给老人洗漱用品;定期为老人理发洗澡。饮食方面,根据不同老人不同的饮食习惯,做到荤素搭配,对患有疾病的老人,指定专门的服务人员送饭送菜,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危老人设有特护区和专职服务人员进行24小时特别护理。敬老院管理人员更是注重在细节上下功夫,每逢传统佳节或者有老人过生日,敬老院都要天专门准备一桌饭菜和特定的日蛋糕等向老人表示祝贺,力争让每位老人都过得称心、舒心。五保老人生活的房间,包括冬天用的被褥,夏天用的凉席、空调、电扇等和各种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年底还将开展为五保老人供暖活动,五保老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敬老院专门为五保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老人的身体状况、病史,基本情况等,遇到有五保老人住院还指派专人照料。定期走访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并做好帮扶记录。院里专门成立了丧葬小组,具体负责五保老人死后的丧葬事宜,解除五保老人对死后无人过问的担忧。该敬老院自建院以来共安葬32位五保老人,解决了丧葬费用7万余元,从根本上解除了五保老人对身后事的担忧。
4、以副养院 服务民生 由于五保老人多,镇政府每年扶持的6万元资金和上级主管部门为五保老人拨付的生活费用(每人每年3600元),在当前不断走高的物价水平下,除去吃饭、穿衣支出外,敬老院的电费、娱乐、院内设施维护和老人们的医疗和丧葬等费用支出根本无法得到保证。为了让五保老人吃好、住好、生活愉快、没有后顾之忧,管理服务人员自已动手将生活区后面20多亩闲置土地进行平整后,种上土豆、甘蔗、藕、辣椒、黄瓜、番茄、茄子、空心菜、大蒜、洋葱、韭菜等反季节大棚蔬菜架和红芋等农作物。在后面的小沟旁边,建起板房用来养羊、养猪、养鸭、养鹅,就连房子后面的小河沟里也废地利用,被管理人员用铁丝网圈住用来发展规模养鸡。不仅能保证五保老人吃上新鲜可口的蔬菜,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和大力发展养殖业,十八里镇敬老院逐渐摸索出一条“以副养院”服务民生的生存发展之路。目前,敬老院每年养羊100多只,年创效益3万元;养猪82头,年创效益2.8万元;③养鸡3000多只,年创效益8.96万元;院内种植大棚蔬菜,年创效益4.6万元。敬老院还根据农村婚、丧、嫁、娶事情多的特点,购买了礼炮车向外出租,年创效益1.2万元;一年下来,纯副业收入达到20.56万元。利润的40%用于保证服务生产,10%用于服务奖励,其余50%全部用在改善院民的生活上,这种敞开怀抱面向社会极富特色的办院模式极大的改善了五保老人的生活条件,为当前形势下举步维艰的敬老院的生存和管理难题,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5、创新形式 形成合力 十八里镇敬老院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实现与社会的互动,积极推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敬老爱老工作,促进敬老院事业健康。在有关单位、部门的支持、协助下,镇里的企业及社会团体(华星粉业、聚鑫置业、友谊建筑公司、卢师傅食品公司、华标水泥厂、十八里镇中学、十八里教会、望堂教会、柘树教会)等,每逢传统节日都前来敬老院帮扶慰问,为老人们送去了爱心和真情。十八里敬老院积极争取社会上的力量,通过各种不同形式,表达对老人问题的关注关心,形成合力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
十八里镇敬老院在实践中,通过积极探索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极富特色的发展之路,但也存在一系列包括服务服务人员专业素质、编制以及年龄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1、缺少专业人才 人员年龄偏大 敬老院里现有的13名服务人员最大的将近70岁,最小的也过了30岁的年龄。其中小学及小学以下学历的占2人,初中学历的有5人,6人的学历是高中。他们都是从社会上招聘过来的,有的是退休后村干部,有的是附近村上的闲散劳动力,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训练,虽然有工作热情,为老人们服务的愿望也很强烈,但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缺少专业技能的服务人员,终将不利于敬老院的长远发展和健康成长,也难以在品质上为老人们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2、人员编制较少 发展后劲不足 上级有关部门为敬老院核准的人员编制远远不能满足为五保老人提供服务工作的需要,也不利于敬老院今后的长远发展。
四、经验与对策
十八里镇敬老院面对经费不足、编制及人员缺少等现实困难与问题时,不等不靠不抱怨不伸手,而是立足实际,自力更生,创新形式,通过有限的空间,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出租等副业,充分发掘潜能,强化自身造血功能,在破解当前敬老院普遍存在的生存与发展难题上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具有鲜明的推广示范意义。
1、政策支持 政府在财力和人员编制上为敬老院的生存、发展提供切实保障的同时,应在工商、税务、小额金融贷款发放等方面为出台优惠政策,支持有条件的敬老院发展第二产业,千方百计拓宽“以副养院”的路子。
2、提高素质 尽快引进受过专业训练、具有临床护理经验的新型人才,加强对现有聘用人员的综合服务技能培训,不断改善服务人员的年龄结构,向着年青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向着人才要效益,向着思路要出路,向着观念要发展。
3、形式多样 企业或个人在履行社会义务,表达对老人的关爱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在年节或其它时间到敬老院慰问表示关爱,也可以支持敬老院上一些力所能及的小项目,帮助他们强化造血功能。有场地的可以免费或者优惠为老人们活动多提供场所,比方说,卫生医疗组织可以定期为老人提供免费上门的身体检查,客运和景区可以联手为五保老人提供免费出游活动,电影公司或都剧团登门为老人送艺术进敬老院等等。
【敬老院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假期敬老院实践报告07-24
走进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06-11
敬老院暑期社会实践报告10-11
敬老院院长工作个人述职报告09-16
大学生暑假敬老院实践报告10-26
敬老院社会实践活动报告总结12-15
“北京市社区敬老院服务状况”调查09-12
走进敬老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总结报告12-26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敬老院献爱心)11-11
敬老院入住须知,敬老院收费价格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