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课外活动记录

2024-06-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年级课外活动记录(共12篇)

一年级课外活动记录 篇1

一 年 级 课 外 活 动 记 录

记录人:郭艳

一年级外活动记录

第一次

活动时间:第二周周二 活动内容:写字练习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认真的书写的习惯。主持人:郭艳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提问:我们学过了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2、导入新课,板书:认真写铅笔字

二、指导书写

1、师:用铅笔写字时眼睛和练习本的距离要保持在一尺左右,身体和桌沿的距离要保持一拳,握笔点与笔尖的距离要保持一寸左右。

2、指导练习

三、书写练习

1、指导观察学生写字的样张。

2、讨论交流:

(1)要看清字的大小,在田字格或方格中写铅笔字,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要大小适中。

(2)字要写在方格中间,做到字的重心落在格子中心,不能偏向某一侧。(3)注意一笔一画在田字格的位置,把字写得端正美观。

3、书写练习

四、总结

活动效果:同学们能按要求进行书写,并且书写比较认真。按时完成了写字的要求。

第二次

活动时间:第三周周四 活动内容:阅读古诗

活动目的: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主持人:郭艳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

二、学生自告奋勇的朗诵会背的古诗。

1、《咏鹅》唐 骆宾王

2、《春晓》唐孟浩然

3、《静夜思》唐 李白

4、《游子吟》唐 孟郊

5、《小池》宋

杨万里

6、《悯农》(锄禾日当午)《悯农》(春种一粒粟)唐李绅

7、《咏柳》贺知章《绝句》

活动效果:通过活动,学生的胆量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背古诗的兴趣。

第三次

活动时间:第四周周四 活动地点:学前班教室 活动内容:写字比赛 主持人:郭艳 活动过程:

1、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2、教师出示书写内容。

3、学生按要求认真书写。评分标准:

1、书写姿势正确。

2、书写认真规范、在田字格中占位适中、没有错别字。

3、卷面整洁。

活动结果:第一名:史飘

第二名:陈娟

第三名:卢青青

第四次

活动时间:第六周周三

活动内容:学唱谱1 2 3 4 5 6 7 并会认高音和低音 活动地点:一年级教室 主持人:郭艳 活动过程:

一、清点人数

二、基本功练习

1、无声练习:张大口练习

2、有声练习

(1)师出示谱:1 2 3 4 5 6 7(2)生看后讨论(3)师范唱,学生跟唱。(4)生试唱(5)师评议

三、复习歌曲《大雨和小雨》

1、带着学生朗读歌词,再练习唱,不断提醒学生要保持打开口腔高位置。

2、齐唱

3、指名唱

四、总结练唱情况,作出评价。

活动效果:通过活动,学生知道了1 2 3 4 5 6 7平时是一般的数字,但是,在音乐中,它们是最基本的谱。

第五次

活动日期:第七周周二

活动内容:环保活动——清理本班教室和卫生区 活动地点:操场、花池、教室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要爱护环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主持人:郭艳

活动过程:,一、讲清活动要求

1、分组活动:1~3组清理操场及花池;4组清理教室

2、分类回收垃圾

二、具体经过

1、清理校园内花池中及路边上的垃圾;清理教室。

2、分清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不同处理。

3、说一说,怎样才能做到校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

4、观察校园环境,谈感想。

活动效果:本次活动,使同学们在劳动的同时,更加懂得要爱护环境,不乱丢垃圾并且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真真实实地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六次

活动日期:第八周周四 活动内容:跳皮筋 活动地点:操场

活动目的: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并在合作学习中掌握跳橡皮筋的三个基本动作,积极参与表演。

主持人:郭艳 活动过程:

一、快快躲闪,调动情绪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分组游戏。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分成男女生两大组进行三次游戏,比出胜负,充分地活动开。

二、合作学练,掌握动作 教师活动:

1、在学生的合作下,讲解示范跳橡皮筋的三个基本动作及在跳时的跑动动作。

2、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巡回指导,并观察各小组的掌握情况。

3、组织学生参与展示,并作评价。学生活动:

1、认真观看老师的示范,了解三个基本动作的方法以及在练习时的跑动路线,知道这三个基本动作主要以缠和绕为主。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一个一个动作练习,相互间要互帮互助,做到一个个过关,特别是女生要带动男生做好动作,在掌握基本动作后开展多种形式的练习熟练动作,熟练跑动的路线。

3、根据自己一小组的练习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展示,努力表现出自己的好水平。

活动效果:通过活动,学生掌握了跳橡皮筋的三个基本动作

第七次

活动时间:第九周星期二 活动地点:操场 活动内容:踢毽子

活动目的:做健康有意义的运动,使学生懂得健康的运动有益身心。主持人:郭艳 活动过程:

1、老师检查活动准备。

2、选择活动场地

3、分好活动小组。

4、提出活动规则,提醒学生活动中注意安全。

5、活动开始

6、教师巡查活动情况

7、指导学生正确活动

8、活动结束

9、集合整队全体学生回教室

10、活动小结 活动效果:较好

第八次

活动时间:第十周星期二 活动地点:一年级教室 活动内容:学习基本笔法

(一)主持人:郭艳 活动过程:

1、学习笔画:斜撇。

2、掌握横画的要领:左低右高。

3、学习笔画:捺。

4、能跟着老师共同回忆所学笔画的步骤和要领。

5、复习所学过的笔画。

6、初步感知用毛笔书写完整的汉字。

7、学习书写汉字“十”、“土”。活动效果:较好

第九次

活动时间:第十一周星期五 活动地点:一年级教室 活动内容:学习基本笔法

(二)主持人:郭艳 活动过程:

1、会辨认不同汉字的不同形状。

2、能记住汉字书写时的基本笔顺规则。

3、能正确地书写圆点。

4、学习字的不同形状、笔顺规则及圆点的写法。

5、会区分独体字和合体字。

6、能说出几种偏旁部首的名称。

7、能正确地书写方点。

8、学习独体字与合体字的区分及方点的写法。

9、掌握左点与挑的正确写法。活动效果:较好

第十次

活动时间:第十二周星期二 地点:一年级教室 活动内容: 画杯子 主持人:郭艳 活动过程:

一、谈话法激趣。

小朋友,天气炎热的时候,我们会口渴,口渴的时候会想要喝水。用我们是用什么来装开水喝的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画杯子。

二、展示若干漂亮的卡通杯。

老师拿一只杯子让幼儿仔细的观察后,提问:这是只漂亮的卡通杯。想一想,说一说,杯子可以来做什么?

谈话:杯子有这么多用处,你一定很想从这里面挑一只杯子吧。请小朋友们有序的来挑一只自己喜欢的杯子。看一看,你挑选的杯子的颜色、样式,摸一摸杯子,有什么样的触觉,想一想,我选的杯子与其他杯子有什么不同,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交流,说一说,我选择的杯子怎么认。

三、交流喜欢这个杯子的原因。

四、教师在黑板上范画一个自己喜欢的杯子,并说一说喜欢这个杯子的原因。谈话:杯子有无“耳朵”,有“耳朵”的好处在于方便拿握,并且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花朵、小动物等在杯子的杯盖儿上和背外表面。

五、自由设计杯子画在画纸上。

要求:展开联想,画出自己想要的杯子。形状、大小、颜色,杯上的图案自由创作。

六、作品展示。

向老师、同伴介绍自己独一无二的杯子。说说说自己设计杯子的意图,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选这种装饰物,打算把杯子送给谁„„

一年级课外活动记录 篇2

一、评价方案内容和形式

我校“丽园游学”活动以“梦想随风车旋转”为主题,意在圆孩子的五彩童梦。在“丽园游学”活动的“游学点”,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游学”项目,与教师、同伴一起完成“游学”任务,并收集充满童趣的“游学足迹”印章。在“游学”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得到的“游学足迹”印章数量,在“丽园游学”奖品区换取相应的奖品。

我校“丽园游学”评价内容涵盖了一年级所有基础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自然、音乐、体育、美术等。各学科都制订了相应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重点关注学生的表达与运用,自然、音乐、体育、美术学科则侧重学生的兴趣与体验。

例如,一年级自然学科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是培养学生一定的观察、测量、比较、分类等能力。基于此,我校“丽园游学”活动设计了以下几项评价内容:1.找出人物的不同,能按特征分类;2.分清植物的组成部分,知道几种植物名称;3.能区分昆虫与其他动物;4.能说出几种动物的名称;5.能知道季节的变化。通过这一系列的评价内容,鼓励学生联系亲身经历,培养并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使其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观察实践能力,以及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评价活动成效

1. 让紧张的考场成为快乐的活动

评价本身应该是学生检验知识掌握情况,查漏补缺的载体。我校“丽园游学”的评价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关注自身知识的掌握应用情况,利用活动与知识结合的方式,学生还能自己选择评价内容,并获得相应的奖品。这样的模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更是乐于参与体验的。比起以往的评价,“丽园游学”活动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游戏王国,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

2. 考查内容更全面

“丽园游学”采用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的内容包括智慧钥匙、圆桌游戏、Hello ABC、生命世界、丽园节拍、花开四季、苗苗闯关7个项目,活动考查了学生在一年级的所有科目知识点以及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联想能力等各个方面。相比以往期末只考查语文、数学、英语3门主课的基本知识外,“丽园游学”活动让学校考查的内容更加全面、丰满,除了针对知识与技能的检测外,还侧重对学生过程与方法领域、能力维度的检测。

3. 自主选择显“允能”

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师应该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教育方法,以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丽园游学”活动的每个“游学点”,有供学生们自主选择的考查内容。例如,自然学科的评价内容包括你和我、形形色色的植物、虫虫世界、天气变化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测试内容。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 评价形式、结果个性化

一年级课外活动记录 篇3

【关键词】阅读;小学;氛围

一年级新生如何开展丰富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笔者认为有以下策略。

一、营造氛围——让班级的书香味日益浓郁

读书,长期坚持才能见效。要让每一位教师都能鼓励学生读书,让每一位家长都能支持孩子读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热爱读书,必须重视读书的软、硬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走进班级,耳之所闻,皆为书声;目之所及,尽为书影。

挑选适合阅读的图书,让学生“有米可炊”。开学以后,我马上在征得家长的同意之后,利用班会费,为孩子们购买了第一批图书——64本图文并茂的国际儿童经典绘本故事书。由于我班的孩子都是農村孩子,且外来民工子弟占了多数,由于家庭教育的相对落后,导致这些孩子在上学以前几乎没有过阅读。这样的孩子识字量自然也不大,让他们马上开始读以文字为主的故事书,只会让他们知难而退。而这些绘本,以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为主,辅以简单的文字,即使不识字,看着图片也能猜出个大概来。《走开绿色大怪物》《好饿的毛毛虫》《我爸爸》《是谁嗯嗯在我头上》等一本本有趣的故事书,让孩子们一进教室就能爱上阅读。

一年级的小学生,个子小,注意力不够集中,上完规定的课程,已经很累了,如果再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端正地坐在位置上看书,会徒增他们的疲劳。因此,我特地定做了许多小板凳,放在教室的墙边,在孩子们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之后,就可以拿着书到小板凳上去看看。这样,小小的板凳,成了孩子们阅读课外书的阵地,也成了他们读书的休闲场所。在这里,他们可以独自阅读,也可小声和伙伴交流。

二、读书活动——让学生的阅读兴趣日渐高涨

“读书可贵,更贵在坚持。”如何使学生对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使阅读成为广大农村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习惯,开展多元化的读书活动是最好的手段。在一年的课题实验过程中,我精心设计了各种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日渐高涨,很多孩子对书已经是爱不释手,一有时间,哪怕是几分钟的空闲,他们就争着到教室边上的阅读角,津津有味地读起书来。参加各种读书活动,更是成了他们的期待。

1.阅读从倾听开始——大声读给孩子听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更多的孩子热爱阅读,亲近经典,针对我们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学龄前的阅读历史几乎一片空白的现状,我开展了“大声读给孩子听”的班级读书会活动。

在实验中,我先后为孩子们朗读了《小猪唏哩呼噜》《木偶奇遇记》《长袜子皮皮》《草房子》《笨狼的故事》等大批文学名著,以及《精灵鼠小弟》《猜猜我有多爱你》《好饿的毛毛虫》《南瓜房子》《我爸爸》等六十几本图画绘本。

实验证明,大声读给孩子们听,是最吸引农村小学一年级新生的一种阅读形式,是引领他们亲近书籍的最好方式。在一年级所有的课程中,孩子们最安静的时间就是“大声读”活动时间。哪怕是课余时间,哪怕走廊上到处是隔壁班级学生追逐打闹的声音,我班的孩子依然没有丝毫动摇,仍然用心地听老师读书。用耳朵倾听名著,给予孩子的是最畅快的阅读享受,它没有家长逼迫的痛苦,也没有生字的羁绊,纯粹处于一种放松的愉悦状态中。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读一本,孩子们就会爱一本。有的孩子甚至会要求家长买一本老师已经读过的书,自己再去读第二遍甚至第三遍。

2.让家庭成为读书的港湾——鼓励指导亲子阅读

在我们学校,一年级小学生每天在校的时间不超过7小时,其余时间均在校外。要想提高课外阅读效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鼓励家长进行亲子阅读,我作了如下尝试,颇见成效。

(1)合理引导,形成共识。经过调查,我班学生家长每天坚持读书的几乎没有,和孩子一起阅读的几乎为零。有的家长说,我们每天忙于生计,哪有时间管小孩读书;有的家长认为,把课本上的东西学好了就不错了,没必要读课外书。针对这种情况,我通过召开家长会,每周给家长写公开信等形式,使他们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家校共管的必要性。

(2)教给方法,激发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有不少家长开始支持课外阅读了,可常听家长讲,给孩子买书时不知道买什么好。这时,我通过校讯通的短信平台,介绍怎样选择课外读物,怎样参与孩子的阅读,怎样教育孩子整理书籍、爱惜书籍等知识,使家长帮助孩子做好课外阅读的时间分配;帮助孩子选择好书阅读,选书时做到正确引导和尊重孩子意见相结合;要教给孩子读书的方法,使他们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家长掌握了方法,明白了怎样做以后,指导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了。

参考文献:

[1]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

[2] 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天津教育出版社

[3] 张明红,王雯主编.《蒙氏阅读》.亿童早期教育研究中心开发. 湖北美术出版社

[4] 康长运.《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过程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一年级家长会活动记录 篇4

时间:2015年9月7日下午

主持人:教导主任

参加对象:班主任、学生家长 会议目的:新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过程记录:

一、教导主任致欢迎辞。

二、向各位家长说明这次开家长会的意图:

1、向家长说明本学期的工作重点,介绍班级基本情况

2、向家长汇报一年级学生特点、近期表现并分析存在问题。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动员家长积极与学校配合,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力度,确保孩子平安、健康成长。

三、教导主任就当前班级情况及学习情况进行汇报。

1、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及班级学生人数,整体情况。

2、介绍新入学孩子的特点,着重希望家长配合养成孩子的习惯及达到各项要求:(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文具的整理和使用习惯)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个别特殊学生的情况交流。

4、叙述近期表现较好的一些方面和有待改进的方面。

四、家长发言,交流。

五、教师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法。

1、加强良好的习惯的养成和督促.2、对于卫生习惯太差的学生,家长、教师共同配合加强检查、指导、督促

3、加强家校联系

六、教导主任总结。

一年级组语文主题教研活动记录 篇5

同年级备课记录:

《北风和小鱼》是我们一年级语文组教研展示课。这节课,我们围绕低年级组的教研主题《字理识字,品字析词》,走进文本,与文本亲密接触,感悟教材的内涵。然后依据学生的实际,定下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过程。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彰显北风的“得意”以及小鱼的机智勇敢,我们进行了简单的设计: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直观感觉北风的凛冽,感受雪花的美姿及其作用;接着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北风是如何得意的,再借助品读让学生感受北风的.傲慢自负,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进一步升华感情。

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古汉字的构造特点,深刻理解字意,我们翻阅了有关知识书籍,把字理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既识记了字形,又了解了字意。

14周,在第一次试教后,老师们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先肯定好的,如:认为引导学生随文学字词,抓住“北风”的“得意”,小鱼的“不怕”这一主线引导品读,有意识的渗透字理识字方法,引导学生随文

识字,如引导学生随文学习生字“口”“气”“毛”“知”等,在析解生字“口”“气”时,还让学生做吹一口气的动作,对“毛”“知”的析解也很到位,凸显我们的教研主题,体现了低段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不仅明字形而且懂其意。教学中,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更厚实,还创设引读的情景,力争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每个环节你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整个教学思路比较清晰。

然后,老师们提了几个建议:切入点不够明了,表达方式不够简练;帮助学生总结识字的方法不够到位,如果在字理识字方面更透彻的讲解效果还会更好;如果能将解说字理与画些简单的文字画学生会记得更深些。如在学习“气”时,先向学生说一下字理:气是象形字,古文字写如上升的云气,(这里画一画文字画)本义指自然界的云气,引申指一切气体、气味以及精神。还有“毛、口”也是如此。课堂上也应多用一些激励语言,激发学生的欲望。如引导读小鱼说的话,就可以说“谁愿意做勇敢的小鱼?这条勇敢的小鱼你来说说?”等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在阅读教学中还要注意渗透人文教育,如认识到了北风的骄傲后,要教育孩子不能像北风那样骄傲。

15周,根据老师们的建议,我们进行第二次备课。这次备课,融入了整个语文组老师的智慧,在每一个环节上进行了小改动,尽可能地进行细节化。除了按照老师们的建议处理教材教法外,还在板书上、授课的内容上进行改革。

16周,第二次执教之后,老师们一致认为,这次授课与上次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超越。不仅能将解说字理与画些简单的文字画,让学生记得更深些,如在学习“气”时,先向学生说一下字理:气是象形字,古文字写如上升的云气,(这里画一画文字画)本义指自然界的云气,引申指一切气体、气味以及精神。还有“毛、口”也是如此。语言上更显亲和力了,也更富有激励性了。在指导学生精读感悟环节中,抓住了“气极了”、“猛吹一口气”展开想象,感悟北风气急败坏、不可一世的丑态。抓住小鱼“我们就不怕”感悟它不畏严寒,机智勇敢的品质。在知识拓展上,运用引读方式进行人文教育,从而培养学生不畏严寒酷暑,按时上学放学,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等。进一步升华了教研的主题。

但是,但事情总有不遂人愿之处。如:指导随文识字的时间平均使用,没有主次之分;语言过度还欠精炼;时间的把握上还不够准确,有前松后紧现象等等,这些都有待今后进行改进。

八一妇联活动记录 篇6

八一节到来,不少地方的妇联都会组织各种慰问活动,那么,以下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八一妇联活动记录,内容仅供参考。

八一妇联活动记录1

7月28日,市妇联带领我市部分女企业家组成慰问组到武警三门峡市中队开展八一慰问活动,为官兵们送上节日的祝福。

慰问组一行认真了解了中队的建队历史、规模等,实地参观了部队的办公、学习和生活区,听取了工作人员对各个功能区域的详细介绍。随后,慰问组一行为官兵们送上消毒柜、篮球服等节日慰问品,对武警官兵多年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所作出的积极贡献以及对我市妇女儿童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市妇联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激发广大妇女群众的爱国拥军热情,进一步形成拥军优属的良好社会风尚。

市女企业家协会代表表示,将发挥好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继续组织女企业家开展慰问和志愿服务活动。武警部队官兵表示,要以实际行动继续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更好地支持地方政府工作,为地方发展保驾护航。

八一妇联活动记录2

7月30日,贺州市妇联联合团市委、旅发委、女企协、青企协、旅游协会、商企联合会等7个单位先后到军分区、武警支队慰问全体官兵,向全体官兵致以节日祝福和崇高敬意,感谢官兵们为地方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以及对妇女儿童工作的大力支持,共同庆祝八一建军节。

活动中,慰问组一行与部队官兵进行了座谈,共叙军民鱼水深情。在座谈会上,慰问组详细了解了部队建设、军事训练、官兵生活等情况,介绍了本单位职能或企业经营现状,还就如何开展拥军活动,进一步深化军民鱼水深情进行了讨论。市妇联叶波副主席在座谈会上说到,近年来部队官兵为我市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广大家庭的安家乐业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市妇联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深入组织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激发广大妇女群众的爱国拥军热情,进一步形成拥军优属的良好社会风尚。八一妇联活动记录3

一年级课外活动记录 篇7

1. 在幼儿园, 小朋友们上午上上课, 做做游戏。

下午睡上一觉, 在户外活动一会儿就有爸妈来接了。到了小学, 规律的上课难免坐不住总想动, 甚至上课还拿着零食吃;忍不住离开座位走动;一到下午就想睡……

2. 进入小学, 身份由幼儿园的“哥哥”“姐姐”变为小学里的“小米渣”。

身处的校园环境不再是以游戏设施为主的乐园, 而是由专业的教学楼、运动场、阅览室等陌生建筑组成。这些环境的变化需要小学生们逐步从认知到适应。

3. 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上课主要是以做游戏为学习载体。

在孩子刚上一年级时, 不少家长会发现, 孩子的学习兴趣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大多数刚当上“小学生”的孩子会感到上课的压力。随着小学学习量的加大和学习时间的相对紧凑, 小学生们一时难以适应。

二、应对策略 (通过主题绘画活动协助小学生角色转变) 活动设计理念:

通过绘画的表达, 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主题一:认识自己——“我背上了新书包”。

活动准备:一面镜子、学生的新书包、玩具一个、儿童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1.讲讲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 比一比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2.拿出书包里的用品, 比一比和幼儿园的用品有什么不同?

3.照镜子, 观察对比自己抱着玩具与背上书包的样子。

4.画下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

主题二:认识环境——我的新学校。

活动准备:学校大门、教学楼、课外活动场所、阅览室等照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讲讲到了新学校, 最先看到的是什么?

2.比一比幼儿园与新学校的场所有哪些不同 (引导学生说说“上课、下课”的活动场所、男女厕所的注意事项等) ?

3.请学生按自己的理解把新学校画下来。

主题三:认识环境——新老师新伙伴。

活动准备:《找朋友》歌曲播放设备。

活动过程:

1.自我介绍。

2.讲讲自己在幼儿园的好朋友和新学校刚认识的老师和同学。

3.把自己认识的新老师新伙伴画下来。

主题四:我长大了——我的快乐生活。

活动准备:学生在幼儿园的毕业照片、自己的全家福照片、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生活照片。

活动过程:

1.说说最喜欢和谁在一起, 为什么?

2.说说怎样才能让人喜欢 (引导说出比如不欺负同学、不自私、要有礼貌、要尊重别人、要团结互助、要热爱劳动等) ?

3.讲讲自己最喜欢的一件事。

4.把自己的愿望画下来。

三、策略活动分析

从“小朋友”变“小学生”, 角色转换从“心”开始。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是孩子身心发展和心理适应的转折期。

儿童都愿意画画, 甚至是无意识地用“涂鸦”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这几乎是每个儿童的天性, 更是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表现了儿童对外部世界的感知、理解和建构, 以及他们内、外情绪的波动。也许这种表现在成人眼里是那么不合逻辑, 但它却是儿童作为一个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展示, 代表了儿童对周遭世界的初步认识和把握。

1.在应对策略中主题一即认识自己——“我背上了新书包”这个绘画活动中, 儿童通过对比自己在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在互相分享感受的同时促使自己接受现实, 积极面对成长, 从而实现心理第二次“断奶”, 勇敢对幼儿园生活说再见。

2.在应对策略中主题二即认识环境——“我的新学校”这个绘画活动中, 儿童对于整个环境照片的准备过程重点参与:学校大门、教学楼、课外活动场所、阅览室等照片的拍摄都要儿童以自己的视觉去捕捉, 这样在活动过程中引导“上课”、“下课”和使用男女厕所的对比时, 儿童才能真正从心里参与进来, 形成自己对于新学校的理解。

3.在应对策略中主题三即认识环境——“我的新老师新伙伴”这个绘画活动中, 大家在互相自我介绍这个环节肯定自己的成长现实, 对新环境新老师新伙伴敞开心扉, 主动接纳。歌曲《找朋友》的适时播放在这个时候让儿童们产生共鸣, 为今后的人际关系打下友爱的基础。

4.在应对策略中主题四即我长大了——“我的快乐生活”这个绘画活动中, 儿童手持照片, 与大家分享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和与家人在一起的生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幸福, 并与新伙伴们一起分享快乐。

四个主题绘画活动的设计, 是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展开的。从主题一到主题四, 儿童可达到这样的目标:熟悉了老师和同学;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表达对老师和新同学的热爱;熟悉自己的校园, 加深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了解学校中与自己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设施设备;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 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表现对小学生生活的美好憧憬;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初步认识并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

参考文献

一年级课外活动记录 篇8

一、课外阅读调查结果与分析

1. 绝大多数学生阅读兴趣较为浓厚

每天读书10-20分钟53.5%,20-30分钟27.9%,40-60分钟占6.9%,1小时以上6.2%,偶尔看一点占5.42%。孩子刚上学对阅读有百分之百的热情与渴望,几乎每天都读,但因处于短时注意阶段,阅读时间也相对较短,观察时发现有些学生读书漫不经心,快速翻完一本又换一本,缺乏目的与耐心。说明孩子阅读兴趣还处于较朦胧的自流状态,为时短暂不稳定,为读而读,容易转移。急需阅读方法的指导与来自成人的引领与帮助。

2. 阅读选择倾向于图画类、故事类作品

最喜欢看的读物为漫画卡通50%,文学故事22%,作文选11%,课外辅导读物10%,科普读物7%。这符合其年龄特征、儿童文化和识字量少的现状。他们思维主要依赖于对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决定儿童的阅读兴趣是自由的、游戏的、想象的……卡通漫画类与图画故事类作品以夸张、诙谐、奇巧怪异、充满幻想等特点,恰好满足了这个时期儿童的需要。

3. 课外阅读途径单一

购买图书阅读72%,借书读15%,租书读9%,网络阅读4%。学生拥有图书10本以下31%,10本到20本41%,更多的28%。课外阅读途径非常单一,虽平无每人都拥有10本以上图书,但包括课外辅导读物和幼儿园时存的极其简单的图画书。个人占有图书量低,严重限制学生读书范围,影响读书热情,有好多好书到不了孩子手中。孩子最常去的图书馆阅览室也形同虚设,馆内藏书少,且很少对学生开放。

4. 家长对课外阅读影响巨大

家长从不看书5%,有时看一会67%,经常看28%;从不跟孩子一起读13%,有时与孩子一起读69%,经常跟孩子一起读18%,受社会文化环境及家长文化程度影响,家长虽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大多数无阅读习惯。虽支持孩子阅读,但大多数只偶尔陪孩子读书。凡家长喜欢且经常看书的,孩子阅读视野宽、范围广,有较长持久性。种种信号表明,家庭是引发阅读兴趣的第一动力。

5. 课外阅读认识积极向上

49%孩子以自己的喜好为读书理由,不为别的只为喜欢。这也是孩子对阅读最朴素、最原生态的理解,他们喜欢图书带来的愉悦感,喜欢图书带来的未知世界,喜欢图书带给他们充满想象的自由空间。41%孩子认为读课外书能扩大知识面。这与师长平时教育熏陶有关。5%认为读课外书会影响学习,5%孩子说不清楚,33%随意阅读,37%能做到读后跟别人讨论,14%能做到圈圈点点做记录,16%摘抄好词好句。

二、课外阅读指导建议

1. 寻求宽泛的读书资源,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

拥有丰富的读书资源是爱读书、会读书的重要物质基础。要为孩子提供更多读书机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引导孩子自助分享自己拥有的图书,通过捐书建立流动图书室,班级订阅报刊杂志。为家长提供优秀书目,说服家长为孩子买好书。师长自身热爱读书的示范行为和心理暗示非常重要,教室和家中张贴、悬挂读书的名人名言,书桌上贴读书座右铭,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博览群书而晓天下”等,给孩子讲伟人读书获智故事,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激励暗示,激起孩子读书欲望。

2. 及时帮助学生获取读书快乐

一年级学生开始不能独立读书,要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激发孩子在家读书的欲望,使亲子阅读在家庭生根。适时推荐读物,定期请家长到学校交流经验,观察反馈孩子阅读后变化,请家长在课堂上为孩子讲故事、读文学作品或指导阅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听力在八年级时会达到相同程度,在这之前,通常听力比阅读能力强。孩子能听懂理解复杂、有趣的故事,却无法自己看懂故事书。就需要由老师和家长讲故事孩子看书,或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孩子会把较高程度的词不自觉中记忆下来,增强阅读能力。还可买带磁带的故事书,让孩子边听边看。孩子喜欢表演,就让他们在大声朗读中充分自我展示,采用多样评价激励方式,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欣赏。在表演和大声朗读过程中感受文学作品的无限魅力,吸引孩子热爱渴望阅读。

主题党日活动记录一 篇9

活动主题:缅怀革命先烈

活动时间:XXX 活动地点:XXX烈士陵园

活动开展概况:

为缅怀革命烈士英雄事迹,继承优良的革命传统,提高党员宗旨意识,XXX党总支开展以“缅怀革命先烈”为主题的党日活动,由XXX党委书记XXX同志组织动力部全体党员同志到XXX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党员代表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蓝,全体党员在纪念碑前深深鞠躬,集体默哀3分钟,并进行庄严宣誓,重温了入党誓词,全体党员高举右拳,面对党旗再一次庄重地作出自己对党的庄严承诺。所有党员逐一报出宣誓人姓名。随后一同参观烈士纪念馆,瞻仰了烈士遗物、珍贵图片和历史文献资料,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无比崇敬和缅怀之情。真切体会到在当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下,革命先烈们不屈不饶、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次祭扫活动,对全行党员干部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思想教育,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的一次具体实践。全体党员要铭记党员身份,牢记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意识和组织观念,增强荣誉感和使命感,不忘初心,自觉

一年级语文听课记录 篇10

1、小朋友,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

2.今天聂老师就把这只小猪变进了一本与众不同的书里――出示书(ppt)电子书《小猪变形记》,对,这本书就是叫《小猪变形记》,我们来一起读读这本书的名字,读完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你猜猜这本书会写什么?)

预设:生:1、会写小猪为什么变形 (你真会猜想)

2、小猪怎么变形、

3、变形后会怎样(师相机板书)

师:有这么多孩子还有问题,你们想知道的问题这本书一定都会告诉你们,那我们一起去阅读这本书,一起走进小猪。

二、情境体验,习得方法

(一)阅读小猪的“第一变”后,进行说话练习

1】为什么变

1、师: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小猪,生活得很幸福。每天都吃得饱饱的,躺在树下晒太阳,可是日子老这么过下去,小猪开始觉得无聊了。有一天,小猪觉得特别特别的无聊。

1)师 :“真烦。”他嘟囔着,“烦、烦、烦、烦、烦!”

小猪为什么会这么烦?

(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厌倦了做小猪、非常无聊、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长处)

原来小猪想――变呀, 他后来真的会变了吗?都变成了谁?想知道吗?

2】变成什么(用句式规范表达)

师:他走呀走,来到路边,他停住了脚,快看看他碰上了谁!(故作神秘)课件出示图2

生:长颈鹿

2、师:孩子们,请你再仔细看看图,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师:我们再仔细看看这只小猪是什么表现?它露出什么样的眼神啊?

3、师:假如你就是此时的小猪,看到这些的时候,你心里会想:哇!――(指名3-4人)说,(引导学生体会小猪的心理活动)

生:长颈鹿的脖子真长啊!长颈鹿的个子真高呀!(一抬头就能迟到树上的叶子。轻而易举就能吃到书上的树叶,多神气呀!)

师:你真聪明,一下就找到长颈鹿的特点(相机板书出――抓特点)

4、课件出示:小猪来到路边,看到 ,他想:哇! 。

师:谁能用上老师的提示,用一段话说说这幅图上的内容?

生:2到3名

3】怎么样变(借助想像练习表达)

5、师:小猪想变成长颈鹿,可怎么才能变高呢?谁愿意帮他想想办法?

预设 :生:1、把脖子拉的长长的,(你可真会想像)

2、做一个很长的腿 (你的办法可真绝)

师:小猪真的变成长颈鹿了吗?

课件出示图3,啊!小猪真的长高了!快看,我们聪明的小猪采用了什么办法变得呢?

生:汇报

4】变后故事(阅读原文欣赏表达)

6、师:他乐坏了!小猪踩着高跷,继续往前走。就在这时,他遇到了斑马。课件出示图4,仔细看图,图中斑马和小猪正在说话,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你们来猜猜(作思考状)

生:汇报

师:我们来看看他们到底说了什么?――(出示原文)咱们来演一演吧!你们扮演小猪,我是斑马,你们可以称呼我斑马大姐,也可以叫我斑马小姐,或者斑马妹妹,都行!老师与1名“小猪”进行对话。

师:你们都是踩着高跷的小猪,我是斑马,来跟我打招呼吧!(出示对话)

师:那现在请孩子们同桌相互模仿他们的对话――(边板书边说让我们用对话的方式来表达)是呀,从他俩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小猪的心情是多么的高兴,同时我们也知道了斑马的看法。所以我们可以用对话来帮助我们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板书出:用对话)

科学活动记录例谈 篇11

一、猜想:什么纸适合做风车

为了了解幼儿关于“什么纸适合做风车”的原始想法,我们和孩子们共同讨论:“什么纸适合做风车?”幼儿不仅选择了自认为最适宜做风车的纸,还说出了很多理由,如“我们每天喝的牛奶袋是锡纸做的,很滑,很结实,做风车一定很好。”“我们家的挂历纸不厚不薄又光滑,用它做风车一定转得快。”“报纸做的风车应该转得好吧,我家有很多报纸。”“绉纸又轻又软,风轻轻一吹它就会动,所以,绉纸应该最适合制作风车。”“我觉得手工纸结实,一定适合制作风车。”

幼儿的猜想各不相同,因此需要他们记录猜想的内容,以便他们根据猜想进行下一步的探究活动。那么,用什么方式来记录呢?虽然绘画是常用的科学记录形式,但在本次活动中,如果要幼儿将猜想的绉纸、宣纸、手工纸、报纸等画下来却很难,即使画出来,其他人也很难分辨。于是,我们选择了实物记录的方法,即将猜想的纸张贴在个人试验记录的猜想栏中(如图)。用实际的纸作记录,不仅具体形象地表达了猜想的内容,还减轻了幼儿记录的压力。

在将个人猜想记录汇总到集体猜想记录时,我们也同样运用了实物记录的方法(如图),统计选择各种纸的人数。结果,有人选择宣纸,有人选择手工纸,有人选择挂历纸……那么,到底哪种纸最适合做风车呢?

二、幼儿个体探究和记录:我猜想的纸最适合做风车吗

每个幼儿都根据自己选择的纸采用同样方法制作了风车,风车摆得琳琅满目。教师将幼儿带到户外问:“你用什么方法证明你选择的纸最适合做风车呢?”幼儿说:“我们从操场的这头起跑,一起停下来后,如果哪个风车转的时间最长,哪种纸就最适合做风车。”于是,幼儿站在起跑线上,教师一声令下,他们一起跑起来。不一会儿,孩子们就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的绉纸风车怎么一点都不转啊?绉纸太软了,风叶都折到后面去了。”“奇怪,我的瓦楞纸风车怎么不转啊?”“我的也不转,是不是瓦楞纸太硬了?”“牛奶袋锡纸风车也有些硬,跑快了才转,跑慢了就不转了。”“宣纸风车太软,纸太薄,有时转,有时不转。”等孩子们一起跑到终点时,只有手工纸和挂历纸制作的风车在继续转,其他纸制作的风车都已经停止了,有些风车如瓦楞纸风车、报纸风车甚至都掉在地上了。

孩子们重新试验了一遍,结果还是手工纸和挂历纸做的风车转的时间最长。探究结束后,我请幼儿将自己的试验结果记录在个人记录表中。那么选择什么方法来让孩子记录呢?在设计这个环节时,我们想,如果采用绘画记录让幼儿画一个能转动和不能转动的风车,一是所需时间比较长,而且幼儿停下来绘画会打断探究过程;二是风车转动的状态也不好表现,受幼儿绘画水平的局限,可能有的幼儿画不出转动的风车,或者画出来的风车只有幼儿自己明白,其他人就看不懂了。这样的科学记录不仅不能帮助幼儿客观真实地记录探索过程中所得到的信息,不能交流分享同伴的经验,还会成为幼儿的负担。于是,在该环节中,我们引导幼儿运用符号记录的方法,即用打“√”表示试验成功,选择的纸张适合做风车,用打“×”表示试验没有成功,选择的纸张不适合制作风车。

活动结果证明,这种符号记录的方法既形象直观,又便于幼儿观察和记忆,还减少了记录的时间,保证了探究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

三、小组记录:什么纸最适合做风车

虽然在个人探究环节中,幼儿已获得了手工纸和挂历纸做的风车转的时间最长的经验,但这个环节主要还是验证和记录幼儿个人的猜想,孩子们的经验并没有得到分享和提升,大家对于什么纸最适合做风车也还比较模糊。为了对比各种纸制作风车的效果,从中发现规律,我们在每个幼儿试验后进行了小组探究、记录及经验共享活动。

我们将全班幼儿分成两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人当组长。孩子们先以小組为单位分散探索,然后进行小组记录。组长负责将幼儿的试验结果汇总在小组记录表上,在最适合做风车的纸的试验栏中打“√”,在不适合做风车的纸的试验栏中打“×”,结果第一组幼儿的汇总表表明手工纸和挂历纸最适合做风车,而其他的纸都不适合。而第二组的探究结果则是手工纸、挂历纸和报纸三种纸最适宜制作风车。

四、集体记录:发现问题,反复试验,解决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情况?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为了共享经验,我们将两组不同的结果合在一起进行集体分享。如我们所料,幼儿在分享中果然出现了新问题。第一组幼儿认为报纸不是制作风车最适宜的材料,因为它太软。而第二组幼儿则认为报纸也是做风车最适宜的材料之一,因为它能转很长时间。那么到底哪一组的结论正确呢?于是我们请两组选派代表重新试验。试验的方法是用报纸、挂历纸、手工纸制作风车,然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跑向终点,看报纸风车是不是和其他风车一样转的时间很长。试验结果证明报纸风车转的时间很短。

那么第二组幼儿的结论又是怎么来的呢?经过了解我们得知,因为第二组的小组长从一开始就猜测报纸是最适宜做风车的,而在他制作和试验报纸风车时,报纸风车也确实转得较好,所以他就记录报纸最适宜做风车。这样的记录结果带有幼儿的主观意愿,但教师并未直接点破,而是引导该幼儿与其他幼儿一起再次试验,以事实来说明问题。

在两组幼儿反复试验的基础上,我们又组织幼儿进行全班集体记录。集体记录仍然运用实物记录和符号记录相结合的方法,在每种纸张下面用“√”“×”表明它们是否最适宜制作风车。我们还引导幼儿在“最适宜做风车的纸“一栏中贴上手工纸和挂历纸这两种材料。

一年级课外活动记录 篇12

大班幼儿相较于小中班幼儿来说,更加具备记录和观察的能力,幼儿对瞬息万变的科学现象有观察的兴趣,也乐于发现和探究。在缺乏教师有效指导的情况下,大班幼儿的记录内容缺乏目的性;记录形式单一;交流和分享的意识薄弱;教师在指导幼儿作科学记录时也往往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指导孩子进行有效的记录。这些问题折射出在大班科学观察活动中有效记录能力有待提高。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从有效的记录内容、有效的记录表、有效的记录形式、有效的记录目的、有效的评价等五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一、选择有效的记录内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记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幼儿记录什么、怎么记录,对记录效率至关重要。教师要依据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让大班幼儿在探究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并确定具体的科学活动目标:(1)能察觉植物、动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2)能发现常见物体间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3)能探究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4)感知并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5)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教师在确定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时,必须考虑它们能否有效提示并促进幼儿探究,能否让幼儿明确探究的问题并从中发现新问题。还要选择那些贴近幼儿生活的、富有趣味性和操作性的记录内容,以促进幼儿观察和记录。如,“郁金香的生长条件”“斜坡实验”“有趣的溶解”“神奇的碘酒”“乌龟来宾”“不一样的我”“磁铁”等等观察活动中记录的内容,就符合大班幼儿的心理需求,能激发起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

二、科学设计记录表,抓住活动记录的关键环节

科学活动中的观察记录不仅可以记录儿童的猜想以及他们在实验中的发现,揭示猜想与实际之间的不同,帮助幼儿梳理认知与经验,培养儿童分析、归纳的能力和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并促进幼儿自我建构知识与经验,而且是教师了解幼儿思维过程的有效手段。因此,设计一张合理的、适合孩子的记录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本着形象、简明、易懂的原则,规划适宜的内容、格式和符号,科学地设计使用难度在幼儿“最近发展区”内的记录表。

1. 记录表要具备完整性

教师设计的记录单,不仅仅呈现记录的内容,还要标明活动的名称、记录日期以及记录者的姓名,利于教师作课后的统计、分析、反思与调整。尤其不能忽略幼儿姓名,及时标注,以便后续的个别化指导。

2. 记录表要具备针对性

发挥记录的效用必须考虑记录表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活动目标,记录的方式和内容也要有差别。教师要分析科学活动的重难点,找到记录切入的时机,帮助幼儿运用记录有效学习。

“记录”是为了帮助幼儿记录自己在某次科学活动中的猜想和实验后的发现,起到帮助幼儿梳理思维和认知的作用,所以记录只是一种方式,它必须服从于内容,为达成该活动目标而服务。以《不一样的我》为例,大班幼儿的记录表(见表1)不仅有两人合用的记录表,还可以添加“观察记录汇总表”(表2),这是因为大班幼儿有更深入层次的探索要求,且大班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也完全可以帮助他们完成这张汇总表。

注:眼睛、鼻子有大有小,头上漩涡有多有少,等等。

3. 记录表要注重形象性

记录表的设计要简洁,避免多余的干扰,便于幼儿理清思路、发现特点、找寻关系。尽量运用符号代替文字,注重形象化。这是由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记录表的设计常采用表格式,有两维表格甚至多维表格。建议教师采用形象的小标记,如猜想记录用小问号,观察记录用小眼睛,实验记录用小手做标题加以区分。又如贴实物标记或简笔画作标记,使幼儿一看就明白,配合简洁清晰的讲解,幼儿就知道该如何记录了。随着幼儿经验的积累,再由全面讲解记录方法,过渡到根据标记猜测行列的内容,独立明确地进行记录。

4. 记录表要有针对性

科学活动中的记录对于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求异的思维力、多维的创新力以及促进幼儿形成积极主动、尊重科学的正确态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幼儿之间,由于能力、个性、发展水平的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他们对于“记录”这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使记录表多样性、个性化是相当重要的。它既能给予幼儿一定的创造想象的空间,又能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未知的事物总是很容易吸引幼儿。所以,在引导幼儿观察某一事物前,既可以引导幼儿一边观察一边做记录,还可以让幼儿先对所观察事物进行猜想记录,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记录。

三、利用各种记录形式,展示幼儿的观察发现

通过科学探究操作,每个幼儿都有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在头脑中形成许多刺激、动觉的经验,充满了表达的愿望和倾向。形象生动的“记录语言”不仅能再现幼儿观察探究的过程,还能让幼儿领略观察探究的乐趣,获得更多经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在科学活动中,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注意要让记录有意义,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

大班幼儿还不能用文字准确表达所想、所闻、所感等科技探究结果,因此,丰富幼儿的记录形式尤为重要,教师要从鼓励幼儿综合运用多样记录方法、适时选择合适的记录形式及生动形象地表现记录内容入手,让记录更加完整地展示幼儿的观察发现。

1. 综合运用多样化的记录方法

数字式:这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可以用来说明数量、时间、速度、先后等可以量化的内容。例如,记录时间、记录不同时期植物生长的高度、记录不同物体的重量、记录水的温度等等。

标记式:用简单通识的标记来做记录,表明特征、进行判断或选择,记录方向,如用色块表示颜色,用锯齿线表示尖锐,用“↑”“↓”表示方向,用“√”“×”作判断或是用几何图形作选择,还可以用笑脸、哭脸表示喜好等等。

图像表征式:给予较大记录空间,适当留白,供随机记录,使记录更加个性化,更灵活多变。但要注意时间与难度,慎防花大量的时间解决绘画的困难而不是科学探究的问题。

电子式:采用新型的电子产品加以记录,相机、摄像机即时拍摄,这样的记录更直观,可以抓住稍纵即逝的片段,可以不断重复,帮助幼儿回忆和倒叙,有时会发现和延伸出更多的生长点。

这些记录方法的综合运用将激起幼儿学习记录的兴趣,并使幼儿的观察记录更趋于客观、准确。

2. 将个人记录、小组记录与集体记录有机整合

个人记录是以个人的探究为基础的个体记录。小组记录是以几个人共同实验为基础的合作记录。集体记录是由个人记录到集体记录的过程,是经过许多例个体实验验证最终获得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三种方法,用途和作用各不相同,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观察类型及观察目标,适时选择合适的记录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发挥记录的真正作用,从而促进观察活动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如,“斜坡实验”中,幼儿要探索不同材质的斜坡表面小车下滑速度。因为单靠一个人无法完成三辆小车的操作、比较、记录,因此需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

四、明确记录目的,让记录成为科学观察活动的必需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提到:“在观察领域中,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就有观察的中心和范围,这样才能把观察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上。”在科学观察活动中,特别是持续性的科学观察活动中,大班幼儿常常会出现“随心所欲”的现象,即常常凭自己的主观意愿、主观兴趣来观察事物,随意性太强、观察重点不突出、流于形式忽视本质等问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特别提出:要帮助幼儿回顾自己的探究过程,讨论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结果与计划目标是否一致,分析一下原因以及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如在“郁金香的生长历程”种植实验中,幼儿不明确“郁金香的生长条件”这个观察目标,导致在他们的观察记录中只体现了郁金香的生长形态,而忽视了影响郁金香生长的“土壤、温度、湿度、种球质量”等内、外部条件,这样的记录就使得观察目标没有落实,观察记录忽视本质。

那么,怎样来明确观察记录的目的呢?

第一,教师要抓住幼儿好问好动这个特点,引导幼儿围绕既定的观察目标发问,使幼儿沿着自己提出的问题方向正确前行。如,在幼儿种郁金香种球的时候,围绕“郁金香的生长条件”,会问很多问题,笔者一边引导他们过滤掉无关紧要的问题,保留“我的郁金香种球有疤,会不会影响它发芽开花?”“我的土里浇了太多水,郁金香会不会烂掉?”“天气这么冷,郁金香发得了芽吗?要不要搬到教室里?”等。同时建议孩子们作个对比实验。

上一篇:学习《时代光华》管理课程心得体会下一篇:查找阶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