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初一学生作文

2024-12-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书初一学生作文(推荐12篇)

读书初一学生作文 篇1

古人云:读书使人避恶,读书使人友善,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就在那次偶然的一天,书成为了我最知心,最忠实的伙伴。

其实,从前我并不爱读书,妈妈成天给我买一大堆书,想尽办法把我关在房间里看书,那时我只能老老实实地躺在书橱里睡大觉。

一个阳光明媚得周末,妈妈带我到图书馆里,走进图书馆,一股书味使我难受。妈妈用柔和的声音对我说:你先在这看书,妈妈公司有点急事,待会就来接你。看着妈妈着急的表情,我也信以为真。

过了好一会儿,迟迟不见妈妈,望着图书馆的四周,除了书还是书。只见周围的人都如痴如醉地看着书。我无聊到一个极点,便拿起一本《简爱》看了起来。我越看越入神。心想:这本书真有意思,待会一定要妈妈买下来。这本书讲简爱自幼失去双亲,被寄养在舅舅家,之后受到了种种磨难。真没想到,一本不起眼的书里,居然有如此精彩的篇章!我贪婪地读着每一个字,简直就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的人似的。不知不觉中,当妈妈走到我声旁时,我也全然不知。此时已是中午了,伴着淡淡的书香,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从那次以后,我喜欢上了读书,它就像我的`好伙伴,在我无聊时陪伴我,它开启了我知识的大门,带我遨游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读书,不仅使我增长了知识,提高了作文水平,而且让我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读书并不求快,最主要的是要用心去读,一本好书是永远都看不腻的,只有细细的品味,才能明白其中的奥秘。

读书初一学生作文 篇2

凡是参加过监考的同志, 只要留心, 就会发现: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高中生在作文时总是刷刷在试卷上写来, 均是落笔成“文”, 但其中真是出于己作的好文章不多。

本人曾对本校初一 (6) 个班的学生进行两个问题的问卷调查。题一是:“你欢喜写作文吗?”题二是:“你作文时所写的内容是如何考虑的?”问卷答案统计的结果是:百分之九十三的学生回答“不欢喜写作文”, 百分之八十二的学生回答“写作文时, 首先考虑从哪本看过的作文选上找内容。”

学生说了真话。不欢喜写作文, 作文时从作文选上生搬硬套, 眼下在大部分初中学生中具有普遍性。尤其是初一为最。笔者本学期批阅的初一头两篇作文的感受是:好作文是“借”的作文选上的, 剩下的便多是内容空调, 言不及意, 文不规范, 错字病句成串的劣文, 或者叫不成文。

笔者对初一学生作文现状的描述绝不是在责怪教师作文教学的失误, 也不是危言耸听, 目的是引起从事作文基础教学的同行们的重视。而最重要的是抓好中学, 从初一抓起。初一作文教学必须从零开始, 完成再启蒙的任务。

初一作文再启蒙从哪入手呢?虽然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笔者以为首先要从“激发作文兴趣, 匡正作文习惯, 规范作文程序”这三个方面做起。

一.兴趣:开启睿智之手

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在一篇回忆他小学启蒙老师的散文中温情地写过, 他的文学之路是他小学的启蒙老师因他用“因为”“所以”造句, 而受老师表扬所激起的作文兴趣开始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是大家公认的道理。兴趣, 像一只有力的大手, 开启着学生作文睿智的火花和灵光。兴趣深厚, 表现欲就强烈, 思维处于亢奋状态, 于是, 便会产生超常的睿智, 便会在作文中追求至善至美的佳境。

理论总是灰色的, 现实之树才会常绿。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道理, 没有一个语文老师不知道, 但在教学实际中却又会有意无意地扼杀学生的作文兴趣。

比如说, 作文前给学生说路子, 找范文, 这就在无意中引导学生作文时抄成品、搬例文;比如说, 对学生的作文要求“多、严、高”, 这便给学生造成了作文难, 难于上青天的畏惧心理;比如说, 判分吝啬, 多数60分, 多数评语不是批评, 便是套话, 这就是使学生产生了认真不认真反正一个样的思想。诸如此类, 不一而足。

如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如何让兴趣这只巨手拨起学生睿智的琴弦?笔者认为:和学生换一个位置, 站在到初一学生的位置上去, 以初一学生的心理去看初一学生作文, 以初一学生的实际去命题, 去指导, 去批改。如是, 作文的要求就不会“多、严、高”, 作文批改时便会不吝啬分数, 作文的命题便不会“难于上青天”。

努力去寻找学生作文中的亮色, 哪怕是极差的作文, 也要找一两处相对好的词语, 加上圆圈, 写上一两句鼓励性的评语, 让学生看到希望, 鼓起信心。许多丑小鸭兴许会变成美丽的天鹅。培养和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的, 诸如利用语文课讲读中趁机激发, 介绍名人作文故事以典型激发, 开展多种第二课堂活动相机激发, 作文批改评语中鼓励激发, 作文讲评中表扬激发, 开设班级、学校习作园地让学生发表激发……只要我们老师时时想到去“激”, 学生一定会“发”起来的。

无疑, 时时想到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是作文教学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每一位新接班老师都应考虑到这一点, 初一语文任教者更应该谨记于怀。

二.习惯:导引思维之手

兴趣有了, 如果没有良好的作文习惯, 仍然不会使学生作文上路, 同时, 兴趣也不会长久。初一语文的任教者,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匡正遇题想抄作文选的错误作法, 须从培养学生作文构思时正确而积极的思维方法入手。

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作文中良好习惯是:认真审题, 认真构思, 先想后写。如何想?就反映了思维的“正”与“误”。庸者一味地引导学生抄“样子”, 借例文, 智者则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就题生发, 抒写真情实感。

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 就是一步步设计需要跨跃的台阶并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攀登。初一学生正确的作文习惯应该是“我以我笔写我心”, 读题、审题、做题 (作文) , 一步步地认真做过, 想清楚了再动手写。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写真真实实的自己和周近的人和事。

为了有利学生这样良好的习惯养成, 教者必须在命题上紧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 也就是让学生写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 坚持以让学生有材料可写为原则。同时, 教者还必须在作文指导中作正确的导引。比如让学生写以《夸妈妈》为题的记叙文, 在示题之前, 先让同学们夸自己的妈妈, 夸得好的大家鼓掌。这样, 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必然争着夸。火候一到, 立刻示题, 让学生带着对妈妈美好的回想进入作文, 写出来的作文定会有血有肉, 真切感人。

学生有了良好的作文习惯, 坚持了思维的正确方向, 作文中学生便会以“我”为中心去拓展, 写出不再是移花接木的赝品, 而是流自内心的华章来。同时, 培养了学生科学而以严谨的作文习惯, 使之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不仅对作文大有裨益, 也将会对学生终生产生良好的影响。

三.程序:点铁成金之手

“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如果就习惯是作文中导引思维之手;那么, 程序便是作文中的点铁成金之手。严格程序, 就是严密作文过程中的步骤, 这是作文中对初一学生予以作文过程的规定。

学生的好文章不是老师改出来的, 也不是老师压着“多读”出来的;而是按作文的程序学生自己磨出来的, 悟出来的。老师的责任是让学生按程序操作, 使之点铁成金。

作文过程中应该遵循的程序是什么呢?大体上应该是“想、写、改、誉”这几步, 想清楚了, 写出来, 改满意了再誉写。想, 包括审题、立意、谋篇;写, 是将想的内容变成为文字, 这其中又包括写提纲, 打草稿;改, 是对草稿进行锤炼, 重点就是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 有时还包括立意和取材。有了前面这些扎实的功夫, 誉写也会自然用心了。

作文过程中“想、写、改”都是极为重要的, 但最主要的是“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指学生自己改) , 文章不厌百回改,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史料记载, 列宁在中学读书时作文的操作程序是:在草稿纸上拟定提纲, 然后把另一张草稿纸竖着对折, 在纸的左边一半打草稿, 将右边一半空着。然后在草稿右边对草稿进行补充、修正, 一直到自己以为满意时才认真誉清交给老师。这对我们是极有启示的。

笔者认为, 现在大部分老师规定学生 (尤其是初中生, 特别是初一学生) 两课时内完成作文是值得考虑的。应该加长作文时间, 一周一作, 就让学生在一周内完成, 从周一出题周五收缴, 并在一周内规定每天对作文“程序”中各步应完成的任务。引导学生自己去改, 自己去磨, 自己去点铁成金。但这不能不分年级, 搞一刀切, 而应该先慢后快, 逐步压缩每一程序时间, 到了初三, 便能在考场限定的时间里写出切合大纲要求的文章来。

对初一学生进行作文再启蒙是必要的。因为通过再启蒙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匡正作文时的思维错误, 严格作文过程中的步骤。学生具备了良好的作文品格就可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做人品格。文如其人, 作文如做人。从这一点来说, 再启蒙工作对学生终生将有深刻影响。故而, 这项工作意义是深远的。

对初一学生作文再启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刚上初一的学生正处于人生阶段的变换期。初一学生都是十二、三岁的孩子, 正是告别童年进入少年的时期, 此时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将产生一个嬗变。小学的东西已经朦胧而去, 留下的印象不再深刻。新的东西他们容易接受, 并留下深刻印象。因而从头开始以全新的角度去指导他们作文, 他们便会很快地接受并步入轨道。如果我们大同小异地沿袭小学那一套, 过了初一, 再予匡正将花数倍功夫, 甚至对部分学生 (或者是大部分学生) 都难以奏效。初一承前启后, 初二初三甚至高一都不可能和初一相比。初一对人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奠基意义。

初一时, 学生具有了浓烈的作文兴趣, 养成了良好思维品格、思维习惯, 坚持了严密的作文步骤, 在以后的各个学段里, 无论采用“用语→构段→谋篇→立意”, 或“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或“观察→分析→表达”等哪种方式列序训练, 都能使学生不再说“空、套、假”话, 都能使学生情发于衷, 言出于衷, 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

初一作文教学初探 篇3

症状一:生活平淡少激情,偷梁换柱文章成。由于我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孩子们生活在一个较为安逸的环境中,家长把孩子的学习放在了首位。孩子可以说是“万般事不做,唯有读书活”。此种状况致使孩子只顾书本,缺少实践,对生活思考得少。一成不变的生活,一帆风顺的成长,造成学生写作时,感觉生活是那么的平平淡淡,没有挫折,没有忧愁,没有激动。所以完成作文时,就抄袭或者把人家的作文偷梁换柱了。

症状二:粗心大意少思考,三言两语文章成。这样的学生当中,男生占的比例大些。现在孩子上学年龄偏早,男孩子成熟的也较晚,刚进入初中的他们还未摆脱孩子的特点,注意力时间短,粗心大意。因此作文写得就像雕像的坯子,只具有轮廓而不辨其具体。文章多用概括性语言,三四百字就完成了作文。

症状三:感情丰富难收笔,下笔千言旨未明。这样的作文多数是女生写的。进入初中后,女同学发育要比男同学快得多,她们的感情越来越丰富,想的事情也比较多。遇到有感触的题目,感情就会一泻千里,出现下笔千言的情况。她们写的都是心里话,可是你读完后却如同进入迷宫,找不到方向。她们想把所有的经历和想法都讲出来,于是就没有了重点,没有了主旨,结果就是令读文章的人糊涂。

知其症,思其因。我们便可对症下药。

症状一产生的原因:一是他们对生活缺少观察与思考,思想懒惰,抄借别人的省事。二是他们缺乏自信心,认为别人的文章写得好,自己的生活不值一提,怕写自己的真实的生活被人取笑。为此,教师首先要打一场心理战。先以言动之,再用法规之。我问他们:“你们喜欢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啊?是能够真诚相待的还是虚情假意的?”他们回答:“当然是真诚相待的。”我说:“回答得好。我们都希望朋友之间能真诚相待,这是我们交往的标准。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写文章是为了什么吗?其实写文章就是为了和朋友、亲人还有不了解我们的人交流啊。那么你们想想他们希望看到什么样文章?所以同学们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大胆地最好地完成自己的文章,和朋友真诚地交流。是不是你自己的创作,将作为我衡量你们作文的首要标准。其实,看似平淡的生活,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善于发现,也会找到可写的材料。只要大家有信心和决心,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一定会写出自己满意的文章。

用法规之。为了引导他们关注生活,积累生活素材,我布置了定量任务。要求在初一上学期,完成写人物的作文2篇,写自己经历的事情2篇,写2篇景物描写的文章。指导他们先确定描写对象,然后写观察日记,最后成文。经历的事情,只要是能引起内心情绪改变的事情都可。景物描写的文章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均可,大到季节小到落日。每周完成一篇,内容自定。教师每周检查,以文章的真实性为主要评价标准,给予鼓励和有效的指导,并且每月教师集中总结一次,鼓励督促。下学期,以上学期积累的材料,从布局谋篇指导,完成8篇写人记事的文章。改变学生的抄袭习惯,养成写日记表达自己的习惯。

症状二产生的原因:一是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不了解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的重要性。二是词语积累少,不能生动地表达。为此,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生活中观察的重要性和如何观察”的指导。教师可提供精彩的描写片段,让学生阅读体验,并且进行仿写。如屠格涅夫的《乞丐》中传神的肖像和神态描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景物描写和捕鸟的动作描写,《红楼梦》中对黛玉形神兼备的描写等。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我们每周布置一篇,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体验进行仿写创作,领会观察的意义,学会观察。经过两个学期的训练,此类学生作文大有改观。如学生写的拔河片段:“体育课老师别出心裁让我们一班和二班进行拔河比赛。听完这个消息,体委马上把我们集中到一起,商量战术。大家七嘴八舌,定下方案。一声哨响,进入预备,我们胖哥在最后身体后倾,呈半蹲式。其他同学,前脚顶后脚,呈顺风倒式,一个个牙关紧咬,紧握大绳。体委在前面,摆好架势,就等老师一声令下——”

症状三产生的原因:学生对写作材料缺乏分析整合的能力,概括能力不足,思考不深入。据此,我提出让她们写作前列提纲的要求。这样势必会让学生加强思考,可以把与中心无关的材料删掉,并且布置此类学生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作为训练,领悟好文章的主旨和选材。经过一学年的训练,她们对文章的中心和选材做到了心里有数。

初一是学生的写作打牢地基的阶段,我们教师要多下功夫,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改变过去的集中命题指导和泛泛的讲评。初二阶段,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我们要更大地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写作的主动性,为此我尝试分组办作文报的方法,半个月出一期报纸,可以多种文体进行创作,给学生广阔的空间。此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多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张波.初一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5).

读书-初一作文 篇4

上幼儿园的时候,晚上,我经常让妈妈读一些故事书给我听,妈妈总是很有耐心的读一册册的故事书,我以前最喜欢看《安徒生童话》、《丑小鸭》、《海的女儿》等等。每当妈妈读累时,就请录音机来帮忙,每当讲到海的女儿化为泡沫时,我总是感到有一点可惜,讲到丑小鸭蜕变成漂亮的白天鹅的时候,我都替它高兴。

等我上了小学以后,我已经六岁了,终于可以自己一本正经的读书了,从此当妈妈再想给我读书的时候,我总会打趣的说:“妈妈,不用再麻烦给我读了,我自己可以读。”

在小学的课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阅读课和班会课,因为那是我增长许多知识,交许多益友的课堂。赵老师经常给我们读绘本,比较著名的有《图书馆的老鼠》还有《失落的一角》等等。

读书初一的作文 篇5

首先我想说,我们读书不是为了老师为了父母,而是为了自己,父母为什么要把我们送进学校?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算下来接近二十年会耗费一笔不小的资金,他们在我们身上耗费这么多的资金难道只是为了让我们为他们读书?反过来想。如果每个家长都是这样想。那么他们还会砸锅卖铁花这笔不小的资金来供我们读书吗?因为我们身上流淌着他们的血,他们只是希望我们能从学校获得更多他们所不能给予的东西,希望我们能懂得更多,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们的身上。有些家庭,十分贫穷,可是家长宁愿自己去捡破烂。连夜工作。也要让自己的孩子去上好的学校。获得好的教育。也有些家庭十分富有。同学们就会这样想。反正我家里有钱。读不读书也无所谓、大不了去学校混。成绩差点将来我父母养我。可你们想过这一天没有,假如有一天你们的家长老了。动不了了。没办法赚钱了。没读书没知识的你,不能赚钱。没知识。遭社会嫌弃。从小娇生惯养、做不了重活。就赢金山银山也会被你吃空。到时候。父母养了你,需要了你来养他们。到时候怎么办,难道和你的父母自生自灭?所以说,我们的家庭无论贫穷富贵,我们都不能多想。那只是先天条件。贫穷。我们可以用自身的本事改变他,通过后天的努力创造财富。富贵。我们后天坐吃山空也会使他贫穷。所以说,不要说读书是为了别人,为了父母,那是为我们自己,为我们以后着想,一个没有知识,娇生惯养,对社会无用的人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在精神和物质上都无法创造财富。趁我们还年轻,趁我们还有青春和经历。为了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待。为了自己,为了今后的路越来越好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现在创造精神上的财富,以后才会在精神和物质上双丰收。

在学校,老师无私的把自己仅有的知识全部给予我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们不努力怎么对得起老师的含辛茹苦。老师的无私。

我们羡慕鲁迅,羡慕那些颇有成就的文学家,羡慕他们知识渊博,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幻想过有一天成为他们。像他们那样知识渊博、出口成章、受人尊重。可大多数人只看到了他们表面上的辉煌、他们背后的辛苦用功,我们何曾看过,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的目标。我们想有朝一日像他们那么辉煌,就必须像他们一样。付出比常人多百分之五十的努力,相信把这个成为我们努力读书的原因我们也会更有动力。

读书的好处初一作文 篇6

他的回答对不对呢?对,又不尽对。说它对,是因为课外阅读不仅能巩固课内所得,还可以开阔视野,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一个学生要想在作文比赛中夺魁,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联想、大量生动的语汇,怎能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一个学生要想在数、理、化等方面崭露头角,如果没有相当的知识面,没有超群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又怎能取得成功?“华罗庚数学邀请赛”金奖获得者陆昱在回答什么是他成功的秘诀时说:“我只是在本科知识掌握的情况下多看些课外书籍,什么知识性的、趣味性的都看。”

说它不尽对,是因为这个同学忽视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即怎样进行课外阅读。语言学家王力说过:“选择书很重要,不加选择,如果读的是一本没有用处的书,或者是一本坏书,那就是浪费时间,不只是浪费时间,有时还会接受错误的东西。”我们中学生学习很紧张,辨别是非能力还不强,更应该从开阔眼界、培养能力、提高思想和审美水平的正确目的出发,选择课外书籍。我们不是看到一些同学由于沉溺言情和武打小说而对上课提不起兴趣,学习成绩就大幅度下降吗?另外,还要注意阅读方法。例如看小说不能只欣赏离奇的情节,而要注意学习写作方法,还要掌握好一定的时间和分量,不能因过多而影响学习。

初一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篇7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这是新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 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 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 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 深下工夫, 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 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教学第一章时, 可让学生参与部分实验.在本章结束后, 可以利用课外活动举办一次自由形式的讨论, 在讨论的过程中, 可以设计学生对“数学难学吗、有用吗”、“数学是不是都这样有趣”、“基础弱的学生能不能学好数学”等对各种问题展开讨论, 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 在教学第一章中“展开与折叠”时, 让学生俩俩一组互相制作, 同学们积极地、认真地画、剪、叠, 又互相验证:画的时候要注意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再如, 在教学截一个几何体时, 可利用切豆腐的方法, 化难为易,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七年级数学比较贴近生活实际, 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 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的酵母.新教材还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 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 (陶行知先生语) , 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此, 我的具体做法是: (1) 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 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 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七巧板”时, 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 提出: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 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 通过简单的表演, 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 从而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 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 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操作.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 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 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 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自由组合) , 请他们做我的助手, 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 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 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了“自我”.此外, 在教学中教师语言的精练、语调的变化得当, 板书设计合理, 字体优美雅观, 知识丰富等都能激发学生和学科情感, 达到“亲其师, 信其教”的效果.

三、注重学习方法指导,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教材以“指导教法, 渗透学法”的思想, 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 其独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 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 我从兴趣教学入手, 侧重于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 (1) 培养阅读习惯.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 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 可出示阅读题: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 那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阅读完毕, 或通过提问, 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 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 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 使学生有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产生兴趣, 养成阅读的习惯. (2) 培养讨论的习惯.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 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 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 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 如在教学“绝对值”、“列方程解应用题”时, 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还有在探索规律这一节的教学中, 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此引导学生三、五人一组进行讨论, 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3) 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 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如在教学“平行”前,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关平行的实物, 上新课时着重提问几名学生, 并根据他们的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导出平行及其性质.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 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4) 培养小结习惯.根据新教材的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 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几名学生的小结, 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 从章节、小节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由于经常强调自己去归纳、小结, 这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 认识结构清晰, 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教学实践表明, 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 才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 学有所获, 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以上只是我个人在新教材教学过程中一点粗浅的看法, 还望各位同仁给予指教.如何用好新教材,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其方法、措施是多种多样的, 体会也各不相同, 还有待于我们共同的研究和探讨, 以求真正胜任新教材的教学改革.

摘要:目前初中数学的一个普遍问题是, 新生刚进校时数学兴趣浓厚, 没几天兴趣消失、甚至厌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内容的合理编排、活泼生动, 调动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初一学生记忆单词的策略 篇8

关键字: 传统记忆法 规律记忆法

【中图分类号】B842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单词是学好英语的“拦路虎”,不少同学反映单词记不住,或者是记住了就忘,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因为没有及时解决当天所学的单词而越落越多,最后跟不上大家的进度而造成学习的困难,甚至放弃英语这门课。其实,学习单词的方法很多,因人而异,当然,效果也不尽相同。但是,不管怎么说,同学们都要有信心,不能“望词兴叹”,只要掌握了科学的记忆方法,把握规律,加上勤奋努力,相信每个人都是打败这只“拦路虎”的英雄。下面我将总结的一些有关记忆单词的“妙招” ,并结合实际的例子和操作办法分享给同学们。

总的来说,记忆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传统记忆法和规律记忆法。

首先,先看传统记忆法。传统记忆法也可以看作死记硬背法。具体操作起来如下:

第一步:明确词汇数量,确定背诵时间。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模块单词量很大,可以将全部单词分成几个部分来背诵,每一部分以十个为宜,并确定每一部分的背诵时间。在既定的时间内(一般不超过三十多分钟,时间长了会腻烦)完成一部分的背诵,隔一段时间再去背诵另一部分,直至背完整个模块的单词。

第二步:聚精会神看单词。

先集中精力看單词,而不是背单词。

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本单元词汇表中所有的单词看一遍。不要刻意去记忆,但是要认真,调用心里的所有感觉来感受每一个生词。单词的特点有很多,字母组合,发音,词性,外形特征,汉语意思等等,都是看的重点。 以这种方法突击,是最容易见效的。但是,一定要用心。如果心早就飞到天外,仅仅机械地翻看这些书页,是一点儿意义都没有的。看单词比背单词有效。这是因为看单词的时候比较轻松,不容易产生疲劳,此外,也很容易达成对整体单词结构轮廓的印象。

第三步:合上课本想单词。

单词看完之后,就需要想单词。这是调用记忆,让单词不断地从脑子里过。

想单词是系统学习法最关键的一步,是脱离书本的最好方法。可以在任何空闲的时候进行。要尽量在脑子里多过几遍,这样,留下的印象要深得多,可以经年不忘,就算以后忘记,由于已经形成思维脉络,也很容易再拣起来。 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按照词汇表来回忆单词。也就是让词汇表在脑海重现。 想单词的速度比看单词要快。对于记忆来说,看单词是“记”的过程,想单词是“忆”的过程。“记”“忆”的最有效结合就是“看”“想”结合。

在想不起来的时候,要及时地看书,补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学习的真谛。

第四步:看着汉语写单词

看和想两个环节完成后,为了及时巩固,我们应该打开课本,用书或本子遮住英语部分,只看汉语部分然后及时默写出英语。由于是落实在纸面上,这样的效果更确切。反之亦然,用书或本子遮住汉语部分,只看英语部分然后及时默写出汉语意思。

第五步:间隔巩固反复记忆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研究就成了心理学中被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而艾宾浩斯正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根据我们所知道的,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的记忆和长时的记忆两种。而我们平时的记忆的过程是这样的

所以,在遗忘之前尽快复习不失为一种记牢单词的好办法。

第六步:将单词带入课文中反复阅读甚至背诵。

语言离不开语境,在具体课文中碰到的单词,大家在上下文的帮助下将更更好地理解和牢固的掌握。

下面以人教新目标版的教材来举例,介绍几种规律记忆法。

第一:按照单词的词性和类别。

如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是几种常见却重要的词,我们在学习、记忆时先按照基本词性和类别将本单元的所有单词大致分成若干组,其实每组也就几个单词,这样化整为零,既不会看到众多单词而吓到学生,也不会因为每个单独的单词而手足无措。例如,七年级上册unit3 Is this your pencil?中,可以把该单元的单词分为以下几类:

代词:his mine hers yours…

介词:for in at about…

动词:excuse thank help welcome ask find e-mail…

学习用具: pencil book easer pencilbox schoolbag dictionary computer ID card…

短语或固定搭配:excuse me What about…? Thank you for… You are welcome. Computer game ask…for… a set of

其它:…

分好类后,可以按照具体类别进行逐个记忆。

第二:联想法。

1.看见某个单词,想起它的其他词性。

如:excuse v. “原谅,宽恕” 我们要立刻想到当名词时作“借口”讲

e-mail v. “给……发电子邮件,用电邮发送” 要想起来它还可以作为名词“电子邮件”

watch n. “表,手表,怀表” 等 当动词讲时表示“注视,观看”

interesting adj. 有趣的(物的特性) interested adj. 感兴趣的(人的感受)

interest n. 兴趣v. 使感兴趣 …endprint

easy-easily fun-funny difficult-difficulty relaxing-relaxed-relax

2.音近(同)、形近(同)、同义、近义和反义。

to/two/too no/know pear/pair/air

how /now fine/ find cap/map bad/mad/sad ring/bring/boring food/foot

store/shop child/kid

some/little/few happy/glad/pleasant

busy/free big/small

第三:识音拼词。

掌握国际音标和拼读规则,记住某个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常见读音,然后当读准这个单词以后自然而然地写出该单词。本人觉得,这是记住单词最快的一种办法,也是记忆最长久的,因为一旦会读就不会写错,前提是必须先下点功夫记会这些音标和字母组合的发音。

1) [i:] 字母组合:ee ea e ie ei (eo ey i)

three tree green sheep meet beef see seek

eat tea meat leave lead teacher team mean speak clean please

he she me

piece receive ceiling

2) [ I ]发音字母 i y e ui u a

sit picture it is list six mix fix fit pig big build miss

myth many twenty happy dictionary

defect decide delicious

3) [ ? ] 發音字母 a

bag hand and ant happy hat map mad bad black back glad flag shall man

4) [e] 字母组合 ea e a (ue,u,ie,ai,ei,ay)

head bread pleasure

elephant electric remember sell shell lesson better bed desk hotel yes

many any

5) [ε:] 字母组合ir ur ear er or

girl shirt skirt thirty thirteen third bird

turn burn murder nurse turtle Thursday burger

learn earn earth heard

term her nerd serve

我的读书故事初一作文 篇9

我很喜欢读书,但我的父亲认为除了老师推荐的书外其余的书对我没有好处,一再禁止我看。

我看书,总是晚上偷偷地在被窝里打着灯看,或是在厕所里站着看。

一次,我在厕所里看一本关于植物的书时。因为我在厕所里面太久,爸爸推门走了进来,我当时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没有注意到爸爸进来,爸爸一下子拿走了我的书,厉声说道:“又看这种没有营养的书,这种书能干什么,能让你成绩上升,还是能让你吃饱饭……”我忍住了眼中想要流出的眼泪,“难道看书只是为了成绩?而且看书也会有别的`用处,又不只是为了学习。”爸爸冷冷地看了我一眼,拿着书走了。

后来,有一天我们在看电视时,院子里传来一声尖叫,我和爸爸感觉走过去。原来是弟弟在玩耍时腿被东西砸了,拇指肿了,爸爸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弟弟也一直在哭,忽然,我想起来,那本被爸爸没收的书上,写了芦荟能够缓解疼痛,恰好,我家就有芦荟,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用,我摘了一小节,用它的汁液涂在弟弟的拇指上,不一会儿,弟弟就不哭了。爸爸问:“你从哪知道的?”我自豪地回答:“就是那本被你没收的书上。”爸爸的脸上满是不相信,我找来了书,给爸爸看了书上写的地方。对爸爸说:“书上可是有老师教不到的知识喔。”从那以后,爸爸除了不健康的书外其他的书都让我看了。

读书与时光初一语文作文 篇10

午后阳光,随着一支琴曲流入书房,茶香氤氲着,一本书静静地躺在案上,把所有的内涵都蕴藏在文字里,等着一个能安静得下来的人,走进书的内心世界。

闲适的日子,都到哪儿去了?现在,仿佛安静已是一种奢侈。即便我还是一个过着书斋生活的学生,我也觉得这世界太闹了,闹得人心里慌慌的,总觉得一切都在沸腾,自己一安静就仿佛被遗弃在了世界边缘似的。可是看看那本书吧,它那么安静,看到它,我们才会醒悟,真正的世界在书里,沸腾的只是世界的表象,只是被风一吹就会散去的浮尘。容我慢慢打开一本书,把世俗的喧嚣关在门外。

我从小就是爱书的人。

我把所有的零花钱都花在书上。把我嫩绿的光阴付诸给了文字。在家中的大书柜,小小的我便懵懵懂懂地邂逅了冰心、鲁迅、林徽因、张爱玲、三毛、海子……?我把自己当作一叶小舟,在浩瀚的书海中起起伏伏。当然,人生得失并存,拥有了清风,便要交还明月,我把童年纯真玩乐的典当,换成了与文字结缘的孤独、寂寞、忧伤和用童眼观察尘世的略带辛涩的早熟。在大文豪慧眼看世界的通透里,我似懂非懂地感觉到,思想深刻的人,并不是在俗世里顺风顺水春风得意的人。这样说来,我选择了书,竟是选择了一份清冷。可是,我爱书,爱得不计较名利得失,因为我的心灵深处,有这样的需要,我只能听从心灵的召唤。

我还是最喜欢《红楼梦》的。

童年的阅读课上,我把《红楼梦》取出,半懂不懂地翻开一段略有些文言感觉的文字,磕磕绊绊地去体会那些风月情浓,兴亡慨叹。终于读到一百二十回,当我读到宝玉失踪后,贾政泊舟在他乡,大雪茫茫中忽见岸边一位披着猩猩毡大红氅,光着头赤着脚的`人向他大拜下去,再一看,那人不正是宝玉吗?忽上来了一僧一道,挟宝玉高歌而去——谁与我逝兮,吾与谁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我看完这一段,忽抬起头,愣愣看着前方同学的背,竟然忘了身在何处,只是呆在那儿,仿佛我已经从书中世界亲历亲闻了一回,心中的滋味,已不是感动和泪水所能表达的了。我就那么痴痴地坐着,目光找不到聚焦,恍惚有人在很远的地方叫我,又仿佛没有。我呆呆地坐着,如有所得,如有所失。有人关切地问我怎么了,我望着眼前和我一般童真稚嫩的脸庞,茫然一笑,才慢慢把思绪收回到现实。

也许,在一年后的今天看来,那时,我已读懂天地之苍茫,人世之无常,读懂了富贵功名,皆为浮云,沧海桑田,瞬息万变,领会了什么叫“好一似食尽百鸟各投林,剩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其实,现在看,那时的我只是一个误入书海的稚嫩的女孩,在别人的故事里,忘乎所以。语文老师说我进入了书本,痴迷如醉,却不能跳出书本,静观反思。

如今,童年生活已经如书本一般翻过了那丰富多彩的一页,而青春这本书却是刚刚打开扉页,书里有多少苦辣酸甜,又会融入我几多喜怒哀乐呢?翻开了扉页的人,都会有着探究下去的浓厚兴趣的。我相信,有书香的萦绕,成长的岁月一定会是美好的。

如何提高初一学生的写作能力 篇11

[关键词]:观察方法;积累材料;教学结合;自由命题

【中图分类号】G633.34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语文能力。对刚毕业的小学生,既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也没有很好的写作技巧、方法,写出来的东西是苍白无力的。那么,如何提高初一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平时我是从四方面来做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观察,是写作的前提。矛盾说过:“为初学者设想凡技巧上诸问题,固然要下一番苦功夫,但尤其不能不下苦功夫的,是观察力的养成。”足见培养观察力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第一步。那么,如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呢?

1、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首先要通过语文教学活动来进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借鉴的范文。第二册中冯骥才写得《珍株鸟》,他观察的细致入微,才写得准确、生动。在上完课时,我让学生去观察一种动物,在上课时,请几位学生描述一下,大部分同学都很生动,其中有一位同学这样描写:“猫,是一种很温驯动物,我家的猫,它长一生白色的毛------

以上仅是一篇文章的节选,但可以看出该生通过细致入微观察所得的体会是深刻的。我在教都德的《最后一课》中描写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的情景,我把他的穿着、动作、形态如实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读后如身临其境,颇受感怀。布置学生回家写一篇,其中一个学生写《我的老师》在课堂上的情景,细致的刻画了老师的形象,再现了师生的诚挚感情。可以说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观察的好教材好材料。其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例如让初一的小同学观察小动物,参加劳动等,增加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的经验,同时也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2.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①比较观察法。指导学生在观察是进行时间空间上的比较。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②远近观察法。观察某一事物,可采用由远而近,由近而远的观察方法,让学生掌握点和面的关系。这种方法适用于建筑的观察,也适用于场景的记叙。

③移步观察法。观察事物往往采用移步观察的方法正面、侧面、前面、后面,在有众多观察对象要了解,以一点为主,其余可采用移步的方法进行观察,此种方法可使用于场景观察和参观记。

以上几种观察方法,在初一语文教材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半部分写学前生活)的百草园:“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鸣蝉、黄蜂,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却有着无穷的乐趣”一段。为我们学生提供了观察校园生活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去读,去感知。其次加以点评讲解,学生去从中懂得观察和描写学校生活中的事物来表达校园生活的无穷乐趣。紧接着又讲法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时,让学生知道作者是取材于一个课堂,通过观察课堂的环境,气氛来描写的,进一步刻画学生和老师的描写,学生感到这样观察却写得十分生动和传神,这些作品,都取材学校生活,学生非常喜爱。作者精细、深刻的观察和生动描写,都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也是指导学生掌握观察方法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坚持写日记,不断积累写作的材料。

在教师的正确知道下,学生每天把所见所感如实地记录下来。日记可分两种,一种是摘录,一种是记写。摘录,可摘录名言、警句、数据、科学知识,也可摘录伟人、伟事或凡人小事等。日记,也可写段、也可写篇、可写人记事、也可写景状物;可写日记观察、体验的所得。摘录一般学生能坚持下去,记写就不尽燃了。在此,老师要鼓励他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好的日记要定期展评,差的日记稍有进步,亦及时表扬。当学生的闪光点被老师肯定,当学生的劳动有了收获时,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坚持不懈的写日记,自觉采撷、不断积累。我所带的班,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日记积累,作文时大部分学生基本无惧怕现象,往往言之无物者也开始有话无说了。

一学年之后,同学们在期末考试以“激情、感动”的话题作文中,大部分同学选材新颖,对事物的观察及细致生动的描写出来,文章中心突出,语句畅流,普遍在80分以上,给本科组的评卷老师留下极深的印象,并这种学习写作的方法,在本校得到推广。

三、结合典型课文教学,课外指导相结合。

课内外的名著名篇是学生学习作家观察生活的范例,教师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充分利用范文作者观察生活的方法,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生活的,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多课文的理解,也学到了名家观察生活的态度和方法。也提高了观察的能力。在写作上碰到类似的范例自然就会顺手拈来,水到渠成。

我在讲《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课文时,为了更好地理解童话中情节的想象和夸张特点,并培养了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举行比赛:

1.口头复述故事。[要求:⑴叙述条理清楚,情节完整;⑵抓住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

2.分角色朗读童话。[要求:⑴进入角色,读出感情;⑵注意体现出各种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结果学生踊跃,课堂气氛与平时大不相同。这样既把课文分析了,学生又从中得到了口头能力的锻炼。课后,我要求同学们自己编写故事,在班上相互交流。收到良好的效果,帮助同学们提高了写作水平。

四,作文自由命题化。语言大师张志公说:“善于思考,善于说话,就是作文的根本。”教师打不开学生的思路,就等于封闭了学生的口舌,任你声嘶力竭的讲解写法,任你呕心沥血地修改作文,都将枉然付诸东流。作文是个体的脑力劳动,教师应允许学生自由,尊重他们不要人为的苛求他们该怎么写而不该怎么写。只要他们的确是发自肺腑,“以吾手写吾心”又在清理之中,就充分肯定。至于不良的倾向,当要加强疏导。怎样才能让学生自由呢?⑴命题上,采用半命题的方式或提示范围的方式;⑵选材上,是学生熟悉,体验过的生活;⑶修改上,以“批、评、点”为主,“改”由学生自己动手。“评”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在读中悟得失,求提高。从而使教师的指导、批改、讲评落到实处。

可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课内外相结合,帮助学生积累了素材,还解决了学生无东西可写的困窘,从而提高了学生们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孟宇.《写作大要》(第四版)[J],2002(13)

[2]胡力宏.《语文新教材大纲.大要》[J]

浅谈如何指导初一学生写好作文 篇12

一、指导初一学生作文时, 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初一学生刚升入初中后, 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内容会有个逐步适应和熟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我们在指导初一学生写作文时, 不能给学生一种“小学作文和中学作文有着很大差别”的感觉, 若如此, 就会极大地挫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写好作文的信心, 而是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先鼓励他们写出基本符合每一次要求的作文来, 甚至可以允许写小学时写过的作文。不能要求学生通过一两次作文就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而是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摸索如何写好作文。对写得不成功的文章, 教师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而是要耐心地指出其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帮助他们逐步提高。我认为, 在指导初一学生作文时,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二、指导初一学生作文时, 应遵循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

刚升入初一的学生, 其在社会阅历、生活体验、情感认识等方面都不是很全面和深刻, 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写作中很少能说出深刻的道理或表达出某些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 我们教师在安排学生写作练习时, 在作文的选材方面应该遵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原则。这样,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有话可写, 有情可抒, 另一方面, 也不至于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心理甚至失去信心。在初一阶段, 教师应避免让学生写诸如以“生活”“人生”“感动”“毅力”等为内容的作文, 而应该尽力使作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如反映校园、家庭、同学、朋友、游戏、考试等方面的内容。若如此, 学生一定会逐渐写出有血有肉、情感真挚、内容丰富, 并颇有成就感的作文来。

三、指导初一学生作文时, 应遵循学、写、评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初一学生在作文的谋篇布局、行文思路等方面有很强的可塑性, 所以, 在指导初一学生写作文时, 教师一定要坚持学、写、评相结合的原则, 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 就是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或读过的一些课外文章的写作方法、技巧以及语言文字, 然后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文章进行点评, 使学生的作文能力不断提高。例如, 在学习了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 再走一步》后, 教师可安排学生学写事理结合的作文, 并引导他们学习课文中“先叙事, 后说理”“叙事详细, 说理精辟”等方面的特点, 使自己的作文也能与作家的文章“比肩”。再如, 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 教师可安排学生练习写类似的作文, 引导他们学会“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详略安排要得当”“如何使文章前后形成对比”等作文能力。学生每一次作文写完后, 教师还要及时批阅, 发现学生作文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并在第一时间内开展作文讲评工作, 有针对性地指出本次作文中的成功之处和有待改进、提高的问题, 使学生的作文能力获得提高。在实际教学中, 我的做法是:1.选出优秀习作让作者在班上诵读, 之后由其他学生发表自己听后的收获或认识, 最后由教师总结点评。2.选读几篇失败之作, 由教师朗读 (主要是不让学生知道作者是谁) , 然后请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 最后由教师指出应如何改进和提高。3.下发作文本, 让学生在读自己的作文后, 根据讲评情况取长补短, 修改习作。在教学中若能坚持学、写、评相结合的原则, 不仅能使学生在写作文时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还能使学生逐步提高评价一篇作文优劣的能力。

上一篇:图书馆一周工作计划下一篇:形容一个人失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