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三峡”散文式的考古随笔(精选4篇)
三峡大坝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就在这一雄伟的工程隆隆的运转之前,无数考古工作者参与了六年大坝淹没区的抢救性发掘,参与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考古发掘活动。
本书是著名考古学家汤惠生先生在三峡库区进行考古发掘时的考古笔记。这本散文式的考古随笔笔记,记述了作者在三峡库区考古的重要经历和见闻。汤惠生先生以通俗幽默的文笔,记述神秘的考古工作与地方风俗,读来确实饶有趣味。在这本书中,饱含了作者的悲悯之心和对民生的深切关注。
汤惠生,男,汉,1955年12月14日出生,江西萍乡人,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江苏省政协第九届委员,民盟南京师范大学副主委等;学术兼职有世界岩画委员会执委、澳大利亚岩画协会理事、意大利卡莫诺史前研究中心理事、《世界岩画艺术委员会会刊》(意大利)编委、《世界岩画艺术委员会通讯》(法国)编委、法国Bropel出版社《世界经典岩画丛书》编委会编委、《器物学——环太平洋考古》(澳大利亚)编委、国际古代中亚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宁夏岩画研究院客座研究员、2006年1月至12月为美国北卡大学访问学者、2006年1月至5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授西藏考古史课程等。汤先生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史前宗教与艺术考古,目前为止出版学术著作六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近20篇用英文撰写发表于欧美学术刊物。汤惠生先生是考古界三大才子之一,文笔优美流畅,叙述生动。这本《考古三峡》是他六年三峡生活的一个速写,三峡的小吃、诗词、风景、橘树;三峡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三峡乡间淳朴的民风;当然还有考古发现与考古文化。作者亲历了三峡变迁,他在书后感慨道“原来没想着要写这么一本书……眼望着三峡变了模样时,我觉得有必要写这么一本书,而且是非常有必要,作为对三峡的纪念。老三峡已经不在了,它只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它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纪念馆。”
《考古三峡》中记录了许多与三峡人打交道的故事,其中有一些描述巴渝人狡诈、吝啬的片段让我有点恼火,甚是不爽,但是仔细一想,作者的观察和描述确是入木三分。汤先生以客观的态度,描写出他不赞同的三峡地区的人们的风俗和性格,作为巴渝人的我也不能否认这些现象的存在,其实这些现象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都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作者对自己参与的那场轰轰烈烈的考古大发掘的描写,我更加深入的了
解到了考古人在三峡六年的艰辛。三峡考古是怎么组织起来了?是谁参与了这件事?是谁为此付出了一生?考古学者们到底是怎么工作的?他们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作者都通过这本书给予大众一个介绍。作者还在书中写到了国内考古学界的体制与广大基层工作者的尴尬;带考古学生们实习的快乐与艰难;衣食住行都是现实的问题;还有在考古学界默默付出的技术工人以及学者对于工人的尊敬与致谢,令人感动。
直到全书最后的几篇文,才有关于汉墓与汉赋,碎颅的墓葬风俗,汉墓与琴乐陶器的研究,这才稍微像考古笔记,专业却不艰深,普通大众都能从中获益。
汤先生在全书结束后说了一句话,真的让人深思:“在三峡的六年考古生涯中,从专业的角度讲,收获并不是很大,无非接触了一些原来不太熟悉的考古材料而已。联想起一位复旦教授的话,大意是:三峡地区人类历史可远溯旧石器时代,且地理位置特殊,连接拥有发达古代文明的古蜀与楚国,而至今存在其独特的民风民俗,在人类学历史学人类学上的都有重要意义。三峡大考古,本是系统调查发掘这一地区,揭开许多谜团的大好机会。结果……令人扼腕……并且永远不会再有机会挽回。”
新的考古发现正在改写历史
潮起潮落,生生息息,岁月记载着历史的沧桑,古物铭刻着史前的足迹.虽然人们已经习惯了现行教科书讲述的历史,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及考古学新发现的陆续推出,带来了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这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的历史和地球上生命的真正起源与发展过程.
作 者:松林 作者单位:刊 名:科学24小时英文刊名:SCIENCE IN 24 HOURS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
我们都知道敦煌石窟在中国,但它的声名却远播世界。它的辉煌过去再为人所知,竟起于19XX年一次传奇性的发现——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举世震惊,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但时逢晚清国势衰微,列强横行,藏经洞文物惨遭浩劫,其结果是发现的数万件文物流散异国他乡,写下中国文化史上最伤心的一章。待到国人惊魂甫定,回首西顾,犹幸它的母体——敦煌石窟本身,依然静默地屹立在大漠深处,遗留下大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成为世界上连续营造时间最长、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和文化宝库。
百年沧桑,古老的中华重新崛起于世界东欢迎;并昭示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再造新的辉煌。
这次展出为了让观众对敦煌有全面的认识,我们的展出分为以下几个大块:1,序幕展示敦煌的历史文化背景2,辉煌灿烂的敦煌石窟艺术3,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与被劫史实展示4,敦煌藏经洞文献展示。而我们的讲解就是带领着大家全面的欣赏这些瑰宝。
1,序幕展示敦煌的历史文化背景
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敦煌会有留下这么多的文化遗产,这就要从历史追溯渊源。答案就是:丝路咽喉,文化重镇。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它南枕祁连,襟带西域,鸣沙为环,党河为带,前阳关而后玉门,控伊西而通漠北,是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和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荟萃和集散之地,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西汉张骞通西域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敦煌郡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共处的地区,欧亚大陆诸文明及多重交通网络在此交汇,是中国一体多元的区域文化重镇,也是古代中国与世界文明交往最频繁、影响最深远的地区。
2,辉煌灿烂的敦煌石窟艺术
辉煌灿烂的敦煌石窟艺术。这是展出数量最多,也是最吸引观众之处。图版展示的敦煌石窟建筑、复制洞窟、敦煌石窟彩塑、敦煌石窟壁画。共有6个复制洞窟分别是:莫高窟158号窟、莫高窟249号窟、莫高窟220窟、莫高窟45号窟、榆林29号窟、莫高窟17号窟。复制洞窟除158窟外都是1:1临摹复制,也就是在真正的敦煌这些洞窟是什么样子,我们在这里展示出来的就是什么样子。这些复制洞窟都是敦煌石窟中的代表。就像开凿于南北朝西魏时期的249窟,此窟壁画内容中最富特色最有意趣的是窟顶四披的壁画。覆斗形窟顶,中心饰垂莲藻井,四披“图画天地,品类群生”;上部为天空,是神仙的世界,正披画阿修罗王、前披画摩尼宝珠,都是典型的佛教题材;右披和左披画东王公和西王母,较多地体现神仙思想;四披下部绕窟一周则尽是山林野兽及狩猎等地上人间的生活场景,构成天地神人共处的想象空间。
从文化角度来说这里壁画的内容融合了佛、道和中国古神话。我们可以看到佛教中的阿修罗,道教中的飞仙、东王宫、西王母,还有古神话中的风雨雷电四神。这些充分说明了佛教从古印度传入我国,深受我们文化的影响,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佛教和东南亚的佛教有很大的不同。更能反映这种中国化的还有这座石窟两侧壁画中央的说法图,在说法图里我们看到四尊飞天,有两尊是典型的西域式的飞天,她们的特点是上身全裸;而与她们形成对比的则是身着大袖长袍的中原式飞天。我们都知道正是我们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才产生了大袖长袍的中原式飞天。文化的交融在这里又一次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建于初唐的220窟,记载了明确的开凿时间,典型的家族窟,翟氏家族历代供养了300余年。莫高窟中的特窟,建于盛唐时间的45窟,正壁佛龛中保存非常完好的佛、弟子、菩萨、天王塑像,美轮美奂,形象逼真。在这里你可以体会到什么叫做盛世唐风。榆林29窟,带有浓厚的西夏特点,走进她带给人一种神秘感。莫高窟17号窟,她的另一个举世闻名的名字——藏经洞。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国近代的劫难,从这个不到十米见为,塑造和描绘的结合,表现人体的肌肤,面部表情,须发的蓬松,服饰的质地。它是石窟艺术的主体,信仰崇拜的主要偶像,与石窟建筑,绘画共同构成完整的石窟艺术。现在的我还是一名大学生,公司的其他员工对我也就十分的照顾,给我解释工作时都十分耐心,有什么不懂得的事情请教他们时,无论多么复杂他们都能不厌其烦的帮我讲解,有时还会手把手的教我如何去做。
作为一名内勤,每天做的工作都很琐碎,每天做的也都不尽相同,这和我在社联办公室的工作也有了共通之处,让我更好更快的适应一个新的环境。作为内勤要尽全力为外勤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的工作。我手头工作做完后也会尽自己所能帮助其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帮他们在宣传册上盖上他们的名字和电话再打包帮他们拿走,或许事情并不复杂,但是这样能让辛苦了一天的他们得到片刻的休息,我也是非常开心的。
这一个月让我了解了工作的艰辛,内勤每天有做不完的小事,而且要仔细、认真,不能出一点差错,否则错误很难查出来。外勤每天东奔西跑,风吹日晒,有时连水都喝不上,离办公室远的地方坐车得两个小时,还要提很多东西……一直在社联工作着,曾以为自己早已能够适应社会上的节奏,面对工作也能够比其他人显得更加的从容些,不过真的实践了才发现,我还差得很远。社联只是让我们初步适应,它与实际的工作还有很大的区别,这次的实践让我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当然,工作虽然辛苦,可是有时的一句“谢谢”或者“干得不错”就能让我无比快乐,忘了所有烦恼。
今早的工作是昨天下午的延续,我们分工进行布方。经过昨天一个下午的训练,打桩、设点、支设棱镜等工作都已经训练出了“熟练工”。所以早晨的布方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非常顺利。不到11点,我们就布完了23个探方,并且每个关键点都用全站仪进行了校准。在提前完成工作的情况下,一行人又去D组帮了些小忙,之后愉快地离开了工地。
回来的路上,恰巧遇到一群放学的小学生,他们指着队伍里身高两米的刘秋晨大声感叹:“那个人好高!哇,好高呀,好高呀!”我们都忍俊不禁。乐趣总是存在于实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总有一些细节让人会心一笑。
由于正午的阳光实在过于炽热,所以老师决定将下午上工时间改成3点。饱饱地睡了一觉,又开始了下午的工作。
下午第一件事就是抓阄领探方。站在属于自己的探方里,很是好奇并且期待――不知道这片韭菜地之下埋藏着怎样神奇的过往。
不久之后,来了一批民工师傅,帮大家清理地面上一丛一丛的韭菜。铁锨铲断的韭菜散发着浓郁的气味,总让人觉得过会儿就该吃饺子了……之后我们又跟着陕师大的裴师兄参观了甘肃省所负责发掘的沟东区遗址,那里有几座已经发掘完毕的偏洞室墓,很深,不过随葬品比较少。从沟东回沟西区的路上,有些险峻的陡坡,大家相互帮助,“扶老携幼”,让人再一次体验到了集体的力量。
等候下工的时候,突然大风四起,天上便下起了稀疏的雨滴。渐渐地,雨滴越来越大,每一滴落在地上都扬起一股灰尘。等依维柯载着第一拨人回到工作站,大雨已变成了冰雹,噼里啪啦砸了下来。不过冰雹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一会儿,太阳又出来了。
尽管只是上工第二天,就已经略感疲惫,但这恰好反映了这一天的工作十分充实。想到明天我们就要开始正式发掘,那充实感和愉悦感一定比今天还要强烈许多。
【“考古三峡”散文式的考古随笔】推荐阅读:
考古实习总结报告06-03
中考常考古诗默写09-19
夏商周考古资料10-09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11-06
三峡工程相关的论文05-30
给三峡写导游词的07-26
论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09-10
写三峡的秋天的作文1000字07-09
一处景物三峡的作文500字10-08
三峡水利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