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共6篇)

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篇1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与农村逐步实现结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目的是要建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推进机制,其实质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不仅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市主动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建设大城市,增创新优势,推进新跨越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条件

1、综合实力较强,区域发展相对均衡。嘉兴作为沿海开放地区,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55.6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07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00元,标志居民生活富裕程度的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所辖县(市、区)均进入全国经济百强县前50位和成为浙江省小康县,各县(市)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较为接近。

2、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城乡联系日趋紧密。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1978年城市化水平不足20%,到1990年达到30.6%,十二年年均提高0.88个百分点。199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35.3%,五年年均提高0.94个百分点;到2002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2.8%,七年年均提高1.07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以嘉兴市区为中心、以县(市)域中心城市(镇)为骨干、以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为支撑的市域城镇网络体系,各级城市(镇)规模迅速扩大,空间布局日趋合理,对人口的吸纳力和承载力不断提高。预计到2006年城市化将超过50%的标志性水平。同时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领域的放开、投资者身份限制的打破,外商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等纷纷投资效益农业,农村居民进城兴家立业,工农互补、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在我市已表现十分明显。

3、城乡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区位优势渐成现实经济优势。一是实施接轨上海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区位优势已渐成经济地理优势。二是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经济圈,农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村公路等级率快速提高。市区和县(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进入规划实施阶段,部分线路已开通运行。三是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邮电、通讯资源已实现城乡共享,城乡用电实行同网同价,自来水受益人口不断扩大,2002年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9%,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

4、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社会保障改革实现新的突破。随着近年来一系列户籍改革政策的出台,开始逐步建立居住地登记管理制度,农民进城“门槛”已基本削平。统筹城乡就业取得突破,取消了使用农村劳动力的计划审批制度,城乡实行统筹就业制度,全市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市场初步形成。城乡居民低保实现一体化管理,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到2002年底,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达56.87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49.96万人。医保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到2002年,全市医保覆盖面达38.23万人,到2003年,全市乡镇、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8.76%,乡镇初保达标率达100%,全市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212 万人,占全市应参加人数的84.6%。

5、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得到落实,城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各县(市、区)相继创建为省级教育强县,51个镇(乡)成为省级教育强镇(乡)。基本普及15年教育,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达92.5%,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99.97%,巩固率达99.94%,初中升高中比例达90.18%,全市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初中升高中比例、初中和小学校均规模等主要指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了3所普通高校和2所成人高校,高校在校生达2.15万人。经过学校布局调整和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纳入县级财政统一发放。

6、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开始起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市的奋斗目标,各县(市)相继开展了创建生态县(市)、生态乡镇活动。二是全市污水逐步实现集中处理。覆盖全市的污水处理厂、收集输送管网布局已显雏形,形成了50万吨/日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污水集中处理工程管网不能到达的乡镇其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也已开始列入议事日程,其中桐乡、嘉善、平湖的5个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已动工或进入前期。三是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以资源化、循环再生利用为主要模式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步入轨道。四是清洁生产和绿色企业正在成为企业谋求发展的动力,一批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和清洁生产型企业已经获得或正在进行审批、或进行环境质量体系认证。五是万里河道整治、万顷绿化造林工程等工作稳步推进,城乡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控制和改善。六是垃圾焚烧实行区域化运作。市区、嘉善、平湖、海盐的垃圾初步实现集中焚烧处理。

对照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还存在障碍因素,主要表现:一是思想认识问题。如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时机、基础条件的认识等等,还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二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长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由户籍制度派生的其它城乡差别政策,造成了十分明显的城乡差距。目前农村与城镇相比,城乡居民在收入、生活、教育、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差距仍很明显。三是市域中心城市、县(市)域中心城市(镇)和建制镇规模普遍偏小,集聚和辐射功能弱,城市(镇)劳动就业容量有限。四是建设资金与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城乡差距问题。以我市目前的财力,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需要进一步创新筹资思路,走多元化、多层次筹措建设资金之路。五是行政体制问题给长远规划、空间布局、政策统一、同步推进等带来部署上的困难。六是城乡“慢变量”的差距,目前农村居民在思维方式、思想意识、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与城市(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建设网络型大城市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城乡一体化配套改革,大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全市人民共享现代文明。

(二)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有序推进原则。树立系统观念,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思路,从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统一规划全市的发展,全面提高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作程度。同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财政承受能力,有选择、有重点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利用优势领域的扩散效应带动整个一体化工作的发展。

2、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在尊重市场作用的前提下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职能,使市场牵引力与政府支持力有机结合起来。各级政府要立足制度创新,加大改革力度,减少体制障碍,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尽快建立起一整套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支持系统。

3、城乡双向发展推进原则。既要按照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充分发挥城市(镇)集聚、辐射作用;又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环境生态化和农民知识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城市(镇)与乡村之间的双向联动发展。

4、市、县(市、区)联动发展推进原则。强化市的宏观调控作用与充分发挥县(市、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积极实施市、县(市、区)联动发展推进战略,努力构筑新型市、县(市、区)关系,形成市、县(市、区)整体推进发展格局。各县(市、区)要结合当地实际,有选择、有重点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形成经验后向全市推广。

(三)总体目标

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到2005年,城乡一体化工作步入轨道,一些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机制和推进体系。到2010年,初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大部分指标实现接轨,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2020年实现城乡一体化奋斗目标。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任务

从现在起,到2010年,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任务是抓好六个一体化。

1、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

进一步深化规划体制改革,加强对各类规划的统一管理,强化各类规划的系统性、规范性、有用性和权威性,逐步建立相互配套、衔接、管理有序的规划体系。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思路,科学编制完善市域生产力布局规划、城镇体系、镇村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利规划等,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步伐,努力构筑城乡联动发展、整体推进的空间发展形态。克服长期条块分割的影响,逐步改变地区之间生产力重复布局、产业结构与城镇职能雷同等不合理现象,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规划。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规划布局重大产业发展项目、重大公共事业项目、重大社会发展项目,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享度。着眼全市3915平方公里,编制和实施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充分发挥各级城镇在人口、物质、资金、观念、信息等各种要素汇聚的枢纽与孵化器功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中心城市,积极培育壮大中小城市,扶持发展中心镇,整合中心村和农村居民点的建设,构筑以市区为中心、一主多副、功能互补的网络型大城市框架。中心城市要努力形成以建成区为核心,周边多个卫星镇为组团的大市区。县(市)城要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建设成为现代化的中小城市。继续推进乡镇、村合并工作,强化乡村规划,加快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中心镇,农村村庄要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形成规模效益。到200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8%,市域中心城市人口规模达到65万以上,县域中心城市人口规模达到10?15万以上,县(市)域中心镇人口规模达到3?5万。到2010年建成网络型大城市,市域中心城市人口规模达到100万以上,县(市)域中心城市人口总规模达到100万以上,其中海宁长安、桐乡濮院等省级中心镇人口规模达到3?5万以上,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60%以上。

积极完善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化土地管理。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管理,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资源利用相协调。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突出重点,优先保证重点发展区域和产业建设用地,引导产业集聚,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全面启动农村宅基地整治,鼓励农民自愿退还宅基地,促进农村人口的转移和集中。强化农村新社区规划建设工作。按照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指导原则和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的总体要求,搞好农村新社区规划,全面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城市和有条件的中心镇要结合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打破行政界限,按照城市(镇)社区标准建设高标准的农民住宅小区。原则上停止城市、中心镇规划控制区内的农民联建住房,改为统一建造城市(镇)住宅小区,实行公寓式安置,避免造成新的“城中村”和“二次拆迁”,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镇)集聚。对离城市(镇)较远的农村地区,要区别村庄的不同情况,对村庄实施建设性、整治性或萎缩性管理,通过适当兼并自然村,改造旧村庄,拆除空心村等工作,强化中心村的规划建设,推进农村新居建设的集聚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2、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把交通一体化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加快建设步伐,尽快形成内外衔接、城乡互通、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成为我省率先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和公交一体化的地区。一是高速公路网络化工程。在现有沪杭、乍嘉苏高速公路的基础上,新建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其北岸连接线、申嘉湖(杭)高速公路、杭浦高速公路、嘉兴至绍兴高速公路、盐官西经桐乡梧桐至乌镇高速公路(往南经杭州接杭甬高速公路、往北接规划中的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沪杭高速公路拓宽等工程,到2010年,建成“三纵三横三连”的高速公路网络,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450公里,形成嘉兴至上海、杭州、宁波、苏州、湖州、绍兴等周边城市均有高速公路相连的高速公路网络。二是干线公路畅通工程。到2005年,使嘉兴市区到各县(市)行政中心之间均有二条以上快速干道相连,各县(市)之间以一级公路相连。重点建设07省道嘉兴至乍浦一级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王店连接线一级公路、嘉兴至湖州一级公路、嘉兴至海盐南北湖一级公路、嘉兴至嘉善公路、嘉兴至桐乡公路、湖盐线一级公路改建。建设市本级中心镇镇际快速通道。三是乡村康庄工程。以贯通与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连接和方便农村居民出行为核心,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标准等级化、路面铺装高级化、道路结构网络化建设,使市域内各镇、中心村基本都能在15分钟内上高速公路。全市通村公路到2004年底全部实现硬化、黑化,到2005年全部达到等级公路标准;县城至乡镇公路到2007年基本达到一级公路标准;到2005年底基本完成全市5000座危桥及低标准桥梁的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全市32处渡口撤渡建桥工作。四是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全面实施公交一体化工程,到2005年全市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目标。五是“水运强市”工程。除继续抓好内河航道建设外,建成以“三横二纵三连二延伸”为干线的四级航道网络,重点建设嘉于硖线、东宗线、乍嘉苏线航道和杭平申线等。

按照城市服务设施的标准,建设与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用服务设施。一是加快城乡一体化供水建设步伐。扩大市、县(城)水厂供水规模,加强市、县(城)水厂与乡镇水厂联网步伐,逐步取消以地下水为水源的自来水厂,形成以嘉兴市区水厂、各县(市)城水厂为主体的供水体系。积极开展境外引水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到2005年,取消以地下水为水源的自来水厂,实现以市本级、县(市)域为单位的区域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到2010年基本形成全市性的城乡一体化供水格局。二是加快城乡燃气一体化建设进程。按照可使用天然气的要求积极做好市区、各县(市)燃气管网建设工作,并逐步向乡镇所在地延伸。到2005年,市区、各县(市)城基本完成燃气管网建设工作,城市居民管道天然气(液化气)使用率达到60%以上。到2010年,基本完成市区、各县(市)与重点乡镇管道联网工作,城市居民管道天然气使用率达到90%以上。三是完善电力电讯网络一体化建设。实施热电联产规划,启动建设一批输变电及配套设施项目,完善城乡供电网络。依托现有的移动、联通、网通等通讯公司,加快管线、基站等设施建设,形成高标准的城乡通讯网络体系。

3、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推动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构筑城镇与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市场体系完善、政策制度一体、信息资源共享、交通体系完备的区域经济共同体。一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从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合理配置区域资源。二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重点发展设施农业、都市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外向型农业、生态型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功能,强化农业生态功能,拓展农业社会文化功能,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安全食品,大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强农业的竞争力。三是实施以中心工业园区为核心的集中工业化战略。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全力构筑新一轮发展载体,把园区“做特、做强、做优”,积极引导相对分散的同类企业进行集聚,加快农村工业化步伐,发挥产供销群体优势,逐步形成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的园区发展新格局,创造块状经济发展新优势。四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积极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培育和发展一批规模大、辐射力强的大型专业市场,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形成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格局。以构筑“六区一带一网”大旅游格局为目标,以景点开发、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集散中心、会展中心等建设为载体,打造一批旅游精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五是促进三大产业在城乡之间的广泛融合,努力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中心城市要努力在金融、商贸、旅游、信息、教育、交通运输、科技文化和外贸口岸等领域完善功能,发挥龙头作用,提升竞争力。各级中心镇要努力成为各种要素流动的枢纽和创新的孵化器。农村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为重点,推进农村经济集约化进程,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的对接。

4、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 建立健全劳动就业一体化网络体系,全面实现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一是完善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市场、统一管理,完善城乡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把就业管理服务工作延伸到社区。加快嘉兴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和各县(市、区)、镇(乡、街道)市场建设,构建劳动力资源、就业用工单位和市、县(市、区)、镇(乡、街道)、社区四级信息网络,实现劳动力资源和用工信息的共享。各乡镇要建立实行动态管理、统一登记的劳动求职志愿库、用工信息库和劳动用工手册制度,强化劳动用工信息发布。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统计制度,统一城乡就业服务内容与标准。二是整合劳动就业培训资源。构建以职业技术院校、就业培训中心、乡镇成校为骨干,各类社会力量培训机构、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完善的城乡劳动力培训体系,向社会全面提供各类上岗培训、转岗培训、岗位培训,对农村劳动力和就业弱势群体实行免费培训。2004年至2007年,全市开展农业技术培训40万人次以上,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60万人次以上,使全市80%的农村适龄劳动力得到培训,较好地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后就业率达到60%以上。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提升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证书的社会地位。三是消除劳动就业歧视性观念。强化《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与监督管理工作,切实消除劳动用工中城乡居民同工不同酬等不合理现象。

构筑城乡社会保障相衔接的框架体系,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农村居民享受标准,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一是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协调发展。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和《关于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嘉政发[2002]4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不断扩大保障覆盖率,到2004年底,实现所有用人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全覆盖,所有企业职工实行统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失土农民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鼓励农村居民中有一定经济实力者参照城镇自由职业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按照“一体系、多层次、广覆盖”的原则,建立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到2005年底全市劳动年龄段以上城乡居民养老覆盖面达到60%,2010年达到90%以上。二是建立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村个体工商户、工商企业从业人员、农业企业经营者、股东或劳动者参加失业保险。三是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个人缴费、集体扶持、政府资助的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加大政府对合作医疗的资助力度,扩大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逐年提高享受标准,逐步实现城乡社会医疗保障的一体化。到2005年底建立基本覆盖城乡居民应保对象的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到2010年,实现城乡合作医疗与企业职工大病医疗社会统筹的基本接轨,逐步实现城乡医疗保障的一体化。四是改革传统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扩大覆盖面和提高享受标准,缩小城乡低保享受标准差距,改善城乡贫困人口生活质量。合理确定市、县(市、区)、镇(乡)财政负担比例,对财政困难的乡镇要提高县级财政投入比例,切实做到保障资金列支渠道畅通。抓好城镇“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户”对象集中供养,力争三年全覆盖,逐步将全社会的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以及需要救助的特殊困难人群纳入福利对象范围,保障其基本生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重大疾病救助制度,使具有本市城乡常住户口、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或农村特困户救济待遇、且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城乡居民,在本市各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接受指定病种治疗的均能享受医疗救助。加大扶贫帮困力度,统一协调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确保救助对象不遗留,充分发挥慈善救助作用,完善捐赠救助管理制度,实现慈善捐赠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目标。

5、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 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广电、信息等社会事业,加快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扩散和城乡融合步伐,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教育。贯彻落实“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县级政府统筹力度,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逐步形成高中段教育向中心城市和县城集聚、农村初中向城镇集聚、农村中小学及幼儿教育向乡镇和中心村集聚的学校建设布局,解决部分中小学规模偏小、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差异较大的问题,实施高标准义务教育,积极开展名师、名校长工程建设活动,加强城乡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和城镇学校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努力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速推进城乡教育现代化,逐步使农村学生享受城市(镇)学生同样的优质教育。到2005年,全市各县(市、区)均通过省教育强县复评,90%的乡镇成为省教育强镇;全市城乡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4%以上,其中农村幼儿入园率达90%以上,80%的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省标准;完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薄弱学校的改造,基本实现农村初中向乡镇集聚、农村小学向乡镇和中心村集聚的发展格局;全市初中升高中比例达93%以上,其中农村初中升高中比例达88%以上,基本完成高中段教育向中心城市、县城集聚建设任务。全市所有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其中25%达到省示范标准,40%达到省一级标准。完成嘉兴学院本部扩建及平湖校区建设、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迁建、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建设,高校在校生达到3万人,全市18?22周岁学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30%。到2010年,全市所有乡镇成为省教育强镇,嘉兴全市成为省教育强市;全市城乡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7%以上,其中农村幼儿入园率达95%以上,基本形成园舍标准、师资合格、管理规范、质量保证的城乡幼教体系;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教学装备均达到国家标准,基本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现代化和相对均衡化;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95%以上,其中农村达到92%以上;全市18?22周岁学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40%以上,完成嘉兴学院新校区建设,创建嘉兴大学,高校在校生达到5万人以上,基本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基本形成社会化、开放型、多层次、多形式的终身教育体系。

卫生。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基本医疗制度、加强公共卫生为重点,全面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一是建立完善现代化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市、县二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以社区卫生服务和各类医疗机构为基础,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市、县(市)、镇(乡、街道)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进一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监测、预警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性疾病和慢性传染病,防范和及时处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市和各县(市、区)传染病年发病率控制在300/10万以下。到2005年,完成市公共卫生中心、市紧急救援中心、市传染病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预防控制网络、医疗救治网络建设;完成人才建设工程、科技工程、社会支持工程建设。二是建立健全三级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立由市、县(市)卫生监督所及中心镇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组成的三级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组织网络,到2004年完成市、县二级卫生监督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市)以中心镇为单位、分片设立县级卫生监督所派出机构。到2010年,城乡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食品卫生检测合格率达85%以上。三是构筑覆盖城乡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县(市、区)、镇(乡)、村(社区居委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体系。到2007年,实现每个镇(乡、街道)创建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人口集中的行政村(社区)创建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目标,城乡居民覆盖率达到95%以上,乡村二级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率达到90%以上。逐步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制度。四是完善妇幼保健工作网络,提高生殖保健和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全市妇幼保健工作的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全国、全省领先水平。孕产妇保健覆盖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5%以上。到2010年,县(市、区)以上妇幼保健机构均开展产前筛查工作,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0%以上,计划免疫以乡为单位儿童预防接种率达95%。

文化体育。按照“政府牵头、市场运作、共建共有、共管共享”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全市重大文化体育设施,争取到2006年具备申办省运会条件,到2010年具备申办全国性城市运动会条件。市本级要在完成“一院三馆”建设的基础上,规划新建体育中心、体育健身中心、体育艺术学校等一批重点文体设施。各县(市、区)要抓好“二馆一站(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一场一馆一池(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建设。城市(镇)社区、乡村要抓好文化中心、文化室等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消除社区文化中心、行政村文化室建设空白点,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建筑面积不低于5000平方米。到2007年,66%的镇(乡、街道)文化站建筑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藏书1.5万册以上,年购新书不少于1000册,成为省级“东海文化明珠”。到2010年其比例提高到80%,其余20%的镇(乡、街道)文化站建筑面积达到500平方米以上,藏书8000册以上,年购新书不少于800册,成为市级“东海文化明珠”。整合社区资源,按照资源共享原则,按标准配置社区服务、活动用房,其中高标准社区阅览室面积达到80?100平方米,拥有图书报刊3000册以上。积极开展文明城市、文化先进县、文化特色村、文化主题社区、文化示范户等创建活动。繁荣文艺创作,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计划,丰富和活跃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强化民族民间特色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创建一批全国、省级民间艺术之乡。

科技。以科技强市为目标,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加强科技要素资源集聚和技术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机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社会领域科技进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到2005年,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覆盖率提高到90%左右,优质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农技人员和农民的素质得到较大提高,乡镇农技人员基本达到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农业专业大户普遍获得农民专业技术职称。高新技术在重点领域形成产业规模和产业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总额比重达到10%以上。到2010年,建成省级研发中心20家、市级研发中心30家,形成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进步机制,区域创新能力和先进技术应用能力达到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科技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经济重点发展行业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高新技术成为主导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科技综合实力达到全省前三位。

信息。依托互联网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整合现有政务、公共服务应用系统和网络。把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科技教育、文化娱乐等信息系统和网络统一延伸到乡镇农村,使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可以方便地通过互联网络获取信息、发布信息、开展网上交易、享受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到2010年做到宽带进村、宽带进园,使宽带网络基本覆盖农村。加快农业专业服务网建设,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村级公共电子阅览室,强化农民信息技术使用能力的培训,逐步使农业专业服务网成为农民发布农产品信息,获取产供销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生产信息的统一平台。

广电。推进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加快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入户工程,提高农村的有线电视入户率和普及率。到2005年,基本普及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5%,到2010年,普及农村有线电视,使城乡居民都能收听收看到较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加快有线数字电视网建设步伐,提高广播电视的收视质量和服务水平,逐步使城乡居民享受到同等水平的广播电视宣传、教育、娱乐功能。到2006年,通过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改造,使大部分城市居民和部分农村居民能收听收看到数字电视、数字广播带来的丰富节目,享受数字广播电视提供的节目点播、宽带上网等特色服务。到2010年,嘉兴市有线广播电视系统数字化改造全面完成,基本实现嘉兴市广播电视城乡一体化目标。

6、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一体化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以全面开展创建生态市、县(市、区)、镇活动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一是全面开展生态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编制实施生态市、县(市、区)建设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进一步推进生态示范区的建设,全面启动生态乡镇创建工作。以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和生态村镇建设为重点,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到2005年,各县(市)力争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嘉兴市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验收,全市绿化覆盖率达37%。农村地区禽畜粪便得到有效控制,初步建立良好的生态农业环境,农村脏乱差现象基本消除。到2007年,有三个县(市)完成生态县(市)创建工作。到2010年,全市80%的乡镇创建成为生态乡镇,所有县(市)完成生态县(市)创建工作,嘉兴市成为生态市,全市绿化覆盖率达45%。农村生态环境实现根本性的好转,农村居民生产生活质量得到保证。二是以水污染治理为核心,进一步强化对城乡环境的综合治理。重点抓好水污染防治、饮用水源和地下水的保护工作,杜绝水源污染事件的发生,保证城乡用水安全。到2005年,全面禁止开采地下水,中心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得到有效治理,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均达到总量控制目标要求。到2007年,水环境质量向高一类别稳定、持续演变。到2010年,中心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水环境质量在持续、稳定好转的基础上再提高一个类别,重要水域基本满足水功能区要求。以改善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烟尘控制区为抓手,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到2005年,空气环境质量稳定在二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物等空气质量指标稳定在二级,各种大气污染排放物得到有效控制。到2010年,空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各种大气污染排放物全面达标。强化城乡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建设和固体废弃物的综合治理,加快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利用步伐。到2005年,城镇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置。到2010年,城乡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资源化利用成为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主要途径。严格餐饮娱乐服务业和建筑噪声管理,控制工业噪声源,加强对市镇和交通干线的交通噪声综合治理,全面启动“安静小区”创建工作,使噪声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三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逐步建立完善的清洁生产管理体制和实施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重视发展循环经济,把不同的企业和产业联接起来,形成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互换的产业共同体,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强化万里河道整治工作。用五年时间投资21亿元,整治河道2220公里,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整治目标。积极实施万顷绿化和绿色通道工程,美化城乡环境。到200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3%,嘉兴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绿地率达38%,到2007年,完成全市所有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国省道、县乡公路“绿色通道”建设,进一步做好主要航道绿化工作。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保障措施

1、以深化认识和规划制定、落实为切入点,营造城乡一体化工作的良好氛围。一是强化宣传,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和城乡居民对城乡一体化工作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氛围。各新闻单位要将这项工作列为宣传报道的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全方位的宣传。二是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工作的组织体系。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工作机构,落实专门工作人员。三是编制、完善城乡一体化专题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确定一批城乡一体化重点建设项目。四是明确分阶段工作目标,建立目标责任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政府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五是抓好一批试点。选择基础条件比较好,经济实力比较强,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县(市)、中心镇作为城乡一体化工作试点县(市)、乡镇。

2、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构筑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创新机制、体制。

一是深化户籍管理改革,研究出台相关改革措施,逐步消除依附在户籍上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服役退伍、文化教育等城乡差别政策,全面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基本落户条件,以法制化、证件化、信息化管理为主要手段,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到2006年基本建立统一的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登记制度,逐步实现外来人口本地化。

二是打破行政界限,形成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与建设网络型大城市发展形态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全市范围内的规划调控。加强各类园区整合的政策研究,改革、完善现行考核体系,完善园区整合的具体实施办法,确保非工业主导乡镇的经济利益。强化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村庄改造的政策研究,出台鼓励引导农村村庄集中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快农村村庄改造步伐。

三是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快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把投入的重点放到农村,增加对农村的投入力度。重点保证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农民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交通、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防疫检测安全体系建设、农村敬老院、“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顷绿化、农村能源利用等农业公益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均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四是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积极引导社会各项经费投入城乡一体化建设。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努力形成政府推动、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资本经营机制。二是要充分利用我市、我省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相对充裕的优势和招商引资基础条件较好的实际,创新思路,拓宽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投融资体制。放开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领域的各类限制,除特定行业外,实行民资进入“零门槛”。五是深化完善征地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完善以养老保障为主要方式与就业市场化相接轨的征地补偿制度,优化运作程序,逐步提高被征地人员安置标准,逐步消除与城镇居民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的差距,使之享受同等待遇。按照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使用权相衔接的新的土地管理模式和农村集体非农土地进入市场的途径。扎实、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工作,提高土地流转水平,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

六是加快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制度创新。在全市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扎实、稳妥地推进农村村级集体资产(包括土地)的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造,实行折股量化,股随人转,割断农村户口与村级资产(包括土地)权益分配的联系,进一步拓展农民离土离乡发展的空间,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聚。

3、以推进城市化为立足点,强化城镇集聚、辐射功能。

一是以“大市”的理念,完善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镇)总体规划,编制完善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环保等专项规划。二是加快各级城市(镇)建设步伐,扩大城市(镇)规模,壮大城市(镇)实力。改变传统的、低层次、分散式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大力推进高层次的集中城市化,致力于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心城市(镇),形成一批规划布局有序、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新城市(镇)。市域中心城市的规划建设要面向全市,注重城市资源的整合,重点加快南湖中心区、经济开发区、秀洲新区、秀城新区建设,尽快形成一主多副、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积极引导优良产业向城市(镇)集聚,增加城市(镇)就业机会,吸引农民进城。三是适时开展撤镇建街道、撤乡并镇、撤并行政村等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整合中心村和农村居民点的建设,形成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发展格局。四是加快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农村建筑的规范设计、有资质施工、法制化管理。

4、以建设招商引资大平台为支撑点,夯实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基础。

一是做好“前沿阵地”文章,将自然区位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抓住浙江省“接轨上海,扩大开放,积极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重要战略的实施和省委、省政府把嘉兴作为全省接轨上海、扩大开放的“前沿阵地”这一历史性机遇,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和辐射,主动为上海等中心城市做好产业配套,进一步变地理优势为经济地理优势。二是加快环杭州湾产业带嘉兴产业区的建设,加大园区整合力度和运行机制创新力度,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夯实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基础。以“两沿”(沿海、沿路)开发为重点,强化一极、突出五区、建设十八园,形成“两带一极”的空间布局结构,强化“一极”即以科技工业园和临港工业园为组成部分,设立杭州湾嘉兴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精密机械、电子元器件、新材料等科技型产业以及石油化工、工程材料及其深加工、钢铁、造纸等产业和出口加工业,使之成为外资的集聚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先导区。突出“五区”即嘉兴中心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信息产业、化纤产业、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临海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临港型产业,积极打造浙北出口加工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临沪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木业家具、机械制造等产业;临杭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化纤、医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临苏产业集聚区,主要以吸引苏州的纺织、丝绸、化纤企业来该产业集聚区投资兴业为目标,同时利用苏州电子信息优势,吸纳其零部件企业到该区落户。建设“十八园”,即皮革、化纤、经编针织、毛衫、丝织、木业、家用纺织品、出口服装、新型元器件、光机电、磁性材料、合纤、标准件、钮扣服饰、小家电、电子器材、纸制品、丝绸等特色产业园等,使之成为嘉兴产业区建设的重要依托。

5、以农业农村“五个行动计划”为着力点,努力缩小城乡差别。

一是正确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农业结构调整方针,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加快传统农业的改造。二是强化对农业农村的扶持,建立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认真做好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研究出台减免农业税等减负政策。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加快农业工业化、农业市场化、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的对接。三是加快新农村建设。通过调整行政区域、村庄规划等多种手段,促进农村住宅、人口向城镇、村庄规划点的集中,提高农村居民对现代文明的共享度。四是加快农民市民化,在减少传统农民的基础上减少农民绝对量,使农民离土又离乡,真正成为城镇居民。

6、高度重视“慢变量”的建设,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

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篇2

“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收官规划, 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的首个五年规划。相比“十二五”专项规划而言, “十三五”《规划纲要》是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按照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编制的五年规划, 涵盖了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全面工作, 综合性更强、含金量更高, 是指导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规划。

一、《规划纲要》紧紧围绕推进城镇化和城市建设谋篇布局

《规划纲要》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确定的:“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增强城市宜居性、改革完善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总基调, 把城市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来定位, 把城市工作作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和载体, 明确城市发展带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 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历程, 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5年的56.1%。“十二五”时期, 我国城镇化和城乡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 城镇化持续推进, 城乡和区域空间布局日益优化。然而,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建设加速发展的同时, 质量不高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超过2万亿农民工及随迁家属难以融入城市,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 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市建设盲目追求规模扩张, 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 “城市病”问题加剧, 城镇化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的要求日益迫切。

“十三五”时期, 《规划纲要》提出了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的目标, 这将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方面巨大的投资需求, 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仍将处于加速推进的阶段, 但将更加注重品质的提升。为此, 《规划纲要》总体要求指出, 住房城乡建设事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全过程, 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优化升级, 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环境质量和安全运行水平, 建设宜居宜业、特色彰显的现代城市, 打造和谐幸福、田园牧歌的美丽乡村。

二、《规划纲要》整体安排科学务实更具可行性

相比“十二五”规划而言, “十三五”时期在主要目标设定、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的制定方面, 都是结合“新常态”的基本特点进行综合考量, 突出了问题导向, 《规划纲要》整体内容更加科学务实、有力可行。

在主要发展目标设定方面, 针对城市建设盲目追求规模扩张现象, 将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速由“十二五”时期的9%降至“十三五”时期的5.5%, 这种调整主要基于“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速的放缓,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由“十二五”时期的17%降至“十三五”时期的9%左右。因此, 建设规模扩张速度也将随之减缓, 建筑业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成为必然趋势。针对城市发展薄弱环节, 明确提出加大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近年来, 我国城市建设逐步聚焦地下管廊建设。从2013年在36个城市试点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始, 到2015年全面启动地下管廊建设工作短短三年时间, 无论从政策层面、技术标准, 还是资金支持等方面,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顶层设计已基本完成, “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管廊建设恰逢其时。

在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制定方面, 针对工程质量保障问题, 《规划纲要》明确要求研究建立工程质量保险等市场机制, 这是新形势下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务实之举。由于我国的工程质量监管方式主要依靠行政手段,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政府质量安全监督力量明显不足, 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后, 单纯依靠政府部门的集中执法, 虽然在短期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治标不治本。实施工程质量保险制度, 可以使政府从包揽一切的“无限责任”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运用市场的力量和手段促进工程质量管理机制的改革, 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此外, “十二五”时期, 全国各地大规模推进公租房建设, 然而一些地区的公租房项目入住率偏低, 位置偏远、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导致公租房“叫好不叫座”的现象频出。因此, 狠抓公租房配套设施建设, 做好公租房的分配入住, 让更多的住房困难群众早日搬入新居, 成为当务之急。《规划纲要》针对公租房配套设施不完善的现象, 明确要求组织排查已开工公租房项目的配套设施情况, 列出不完备项目清单, 纳入各地配套设施建设计划。

三、《规划纲要》以改革创新为主线贯穿始终

《规划纲要》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 不仅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国梦的高点站位, 而且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 助力经济增长, 增进人民福祉。

在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 《规划纲要》提出了以满足城镇新居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 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 并明确了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两大方向, 即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住房保障, 以市场为主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此外,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在我国住房租赁市场中, 90%以上的供应主体是个人, 虽然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也开展住房租赁业务, 但总体来看, 由于缺少配套政策支持, 专门从事住房租赁的企业仍是少数, 远远不能够满足住房租赁消费的需求。为此, 《规划纲要》创新提出将从税收优惠、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完善规划建设和用地政策、鼓励房地产企业开展住房租赁业务等方面扶持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在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方面, 《规划纲要》提出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 把一些库存商品住房转为棚改安置房。这是落实国家提出的“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的创新举措, 不仅有利于尽快解决棚户区居民安置问题, 也有利于打通保障房与商品房之间的通道, 实现住房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 给保障对象更多的选择权, 在保障成本不变的前提下, 提高保障对象的满意度。特别是在当前一些房地产库存高企的三四线城市, 大规模上马棚户区改造项目更加剧了资源的双重浪费, 调整棚改货币化补偿政策尤为必要。

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篇3

日期:2011年04月18日

2009年9月6日到9月8日,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国家发改委体改所以及中澳管理项目办公室就嘉兴市推进统筹城乡发年展改革的基本情况及工作进展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座谈与考察,对于嘉兴市推进统筹城乡工作的基本情况以及先进做法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和把握,对嘉兴市进一步深化统筹城乡工作的难点与重点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一、嘉兴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主要做法

(一)将城乡一体化发展、富民强市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和工作主线

嘉兴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一方面,发达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城乡结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整个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的最为重要的变量。嘉兴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住嘉兴市新阶段的时代特征,充分认识到了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所采取的各项措施都围绕着建立统筹城乡发展、富民强市的长效体制机制这一战略目标展开,这从根本上保证了嘉兴市统筹城乡工作的正确方向。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将经济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坚实基础

嘉兴市委市政府非常注重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因地制宜推进不同的产业发展战略,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嘉兴市一方面注重加强城镇工业、商业功能区建设,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生态高效都市型现代农业。

例如,桐乡市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方面着力突出了三大主题:一是积极推动农业向产业化经营转变,确立了“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二是积极推动工业向园区和“名镇”集中,形成“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三是积极推动服务业向农村拓展辐射,工业资本积极进入农业经营。嘉善县姚庄镇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同时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南湖区七星镇则规划以湘湖旅游度假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着力打造内河航运集散地和中国防爆电器基地,建成旅游配套、农业观光、物流产业为支撑的江南水乡特色城镇。

(三)加强规划,将规划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龙头

嘉兴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了规划在统筹城乡发展改革中的龙头地位和事半功倍的重要作用,所有的工作都以规划为先导,全力提升规划的理念和定位。嘉兴市委市政府率先编制完成了《嘉兴市总体规划》,实现了规划市域全覆盖;编制完成了新一轮《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实现了规划城乡全覆盖。嘉兴市按照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对照现代城市、现代家园、现代市民的标准,推出了“1+X” 新型镇村布局规划,着力打造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

(四)创新开展“两分两换”,将优化土地使用制度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核心内容

土地资源是目前制约大多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嘉兴市政府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着力开展了“两分两换”工作,使土地使用制度得到不断优化,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所谓“两分两换”就是按照“土地节约集约有增量,农民安居乐业有保障”的总体要求,以“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农村人口要素集聚,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将“宅基地与承包地

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承包地换股、换租、换保障,推进集约经营,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推进集中居住,转换生活方式”。

根据最新统计,嘉兴13个市级试点镇已完成投资9.35亿元,签约换房农户达10854湖,分别落实安置公寓房、联排房10527套和2289套,已入住4321户,完成农民拆迁7142户,共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4.82万亩。通过“两分两换”改革试点,目前嘉兴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多重效果已初步显现:一是镇村整体布局全面优化;二是新农村建设路子得到拓展;三是土地节约集约效果明显,以姚庄镇为例,公寓房安置可使户均节约土地0.8-0.86亩,节约率达到了74.2%;四是农民财产性收入切实增加,尤其是住房资产增值明显。

(五)以“一改”带“九改”,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系统推进与综合配套

具体而言,“十改联动”是指在以“两分两换”优化推动使用制度加快推进的同时,联动推进就业、社会保障、户籍制度、新居民管理、涉农体制、村镇建设、金融体系、公共服务、规划统筹等九项改革,加强城乡发展的综合配套与良性互动。

一是统筹城乡就业改革稳步推进。实施城镇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解决一户”的动态管理,开展创建充分就业村试点,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

二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深入。嘉兴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从制度层面构建了“全民社保”体系,2007年9月3日,市政府印发了《嘉兴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把城乡居民全部纳入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实现了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截至今年6月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26.5万人,制度全覆盖逐步向保障人群全覆盖转变。

三是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基本建立。2008年10月1日户改实施,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和户口迁移制度,户口性质由按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划分统一为按居住地登记来划分,并逐步改革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相关政策。

四是居住证制度改革加快推进。设立新居民事务局,根据新居民年龄、学历、技能、在嘉兴居住时间和行为记录等情况,分别发放临时居住证、普通居住证、专业人员居住证,进行分类管理。同时,探索设立政府按揭担保基金,鼓励新居民购房安居。

五是涉农工作管理体制改革稳步实施。成立市委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实行市农办与市农经局合署办公。率先在全省组建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简称农合联),县(市、区)农合联组建率达到100%。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组织建设,七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转和产权交易中心,39个镇(街道)、402个村已建立服务组织。

六是新市镇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制定实施了以“权力下放、超收分成、规费全留、干部配强”为主要内容的强镇扩权,24项县级部门权限以授权、委托等方式下放,镇级财政收入以07年为基数新增部分的70%以上留镇,相关规费比照县城收取和留用。七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制定出台加快地方金融体系建设等意见,成立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和置换担保贷款试点,探索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

八是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环保等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实行就业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区域政策统筹和财政差额结算。

九是规划管理体制得到完善。成立市域规划专业委员会,建立“统分结合”的规划管理体制,对区域总体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跨区域建设工程、重大公用事业项目的规划实行统筹管理。

(六)构建工作体系,健全工作机制,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组织保障

嘉兴市政府根据形势要求,及时调整建立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体系,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7个推进体系专项工作组,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具体负责。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定期召开例会,抓好工作部署,研究政策意见,坚持试点检验,协调解决问题。同时,设立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沟通协调。

各县(市、区)、镇(街道)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确保综改试点工作顺利实施、稳步推进。

(七)强化政策配套,创新改革举措,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政策保障

嘉兴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减免“两分两换”试点相关规费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农民改造集聚加快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的意见》等近10个政策文件,加大资金筹措、融资担保、规费见面、贷款贴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社会保障和就业创业等扶持力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有力推动了“两分两换”、农房建设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

(八)采取试点先行,因地制宜推进,注重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方法策略

嘉兴市在全市七个县(市、区)先后启动了9个“两分两换”试点,除市本级两个区外,原则上各县(市)只启动1个。试点镇的选取充分考虑了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实力、区位条件、领导班子等。为确保试点进度和质量,嘉兴市还建立了专项督察、情况和进度报送等制度,定期组织赴各县(市、区)开展督促和指导,并根据试点进展情况及时召开试点工作交流会,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二、嘉兴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两分两换”工作中的资金平衡机制问题

“两分两换”工作是嘉兴市政府“十改联动”工程中的中心环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是,“两分两换”也存在诸多风险,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资金平衡机制问题。

根据目前试点的情况来看,就宅基地而言,粗略估算,通过置换,一亩宅基地的成本大概在45万元左右,如果将来增加出的土地亩均收益在80万元左右,那么这项工作的财政才不会出现问题。目前试点镇的主要做法是成立镇一级的投资发展公司,力求通过公司未来的城市开发来平衡这一部分资金,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就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而言,目前试点镇的政策是按土地流转资金700元/亩/年的承包经费给农民,并且每年递增50元,年限到2028年为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土地使用的风险,也就是说流转出的土地农业经营的收益必须超过承包经费,这种流转才有可持续性。此外,随着“两分两换”试点以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社会事业建设的大量增加,财政资金问题将会愈加突出。因此,短期来看,由于嘉兴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土地置换的财政支撑应该不会出现问题,但是从长期来看,必须建立一种长效稳定的土地资金收益机制,才能确保“两分两换”工作的顺利推行。

(二)“两分两换”工作中的土地周转机制问题

根据相关同志介绍,嘉兴市现有农村建设用地58.9万亩,户均0.96亩,而且农民住房星罗棋布,杂乱无序,占用面积很大。“两分两换”的初衷是通过土地置换进行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根据粗略估计,通过集中居住之后,农村建设用地至少可以节约出70%的土地。但是在“两分两换”工作实施的过程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土地周转问题。由于在公寓房未建成农民未实现集中居住之前,农民原有住房还不能拆掉,而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两到三年,因此,公寓房建设的用地指标就成为地方政府面临的紧迫问题,也成为制约“两分两换”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此外,嘉兴市准备用宅基地复垦指标来平衡农村新社区建设,但这里面也存在监管的问题,必须加强监管机制建设,确保节约出来的宅基地平衡指标被用来复垦。

(三)农村集体经济及基层管理组织的定位及运行机制问题

调研中发现,嘉兴市是一个个体农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而农村集体经济的地位则呈现弱化趋势,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比较小。目前,嘉兴市在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过程中,并没有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是直接以镇为单位组织“两分两换”工作。那么,在以镇为单位组织“两分两换”工作中,是不是就不涉及到农村集体经济的问题?是不是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就自动消失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某种程度上也承担着村民自治的基层管理职能,这项职能是否就不存在了?这些问题都需要嘉兴市在改革实践中需要认真思考和论证。

(四)新社区建设中的管理及公共服务供给问题

“两分两换”工作解决的不单是农民集中居住的问题,实际上是对农民身份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首先,农民集中居住彻底改变了传统分散居住的杂居状态,将彻底打破传统的邻里关系、村组关系,使农村社会结构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如何改变农民分散居住时的生活方式,使其向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转变将成为新社区管理中面临的极其重要的问题。其次,集中居住后,农民身份已经与城镇居民没有区别,他们也要享受城镇居民所享有的包括社会保障、就业、基础设施、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在内的一系列公共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都考验着城镇政府的财政承担能力以及服务管理水平。因此,按照城乡统筹的理念和管理模式,探索创新政策管理体制,全面提高新社区组织、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将成为嘉兴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调研启示和试点政策建议

经过调研,我们认为嘉兴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较高程度后出现的必然现象,是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农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客观要求。其改革措施的推进既为该地区工业化、现代服务业发展解决了最大的瓶颈制约,即发展空间尤其是土地资源问题;又为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提供了重要路径;同时,对于从根本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也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思路。嘉兴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实践对于我国其他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将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嘉兴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实践目前还停留在试点阶段,还存在许多亟待深化完善的环节。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在下一步的试点改革中,应该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两分两换”为重点,加强土地经营管理

“两分两换”是嘉兴市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重点内容。根据调研,我们认为通过“两分两换”工作置换出来的土地经营与管理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一方面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及农村建设用地置换之后,农村耕地以及农村建设用地的经营方向、经营收益问题要认真论证和试点,确保收益大于成本。另一方面是土地管理体制建设问题,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建设与运行机制,二是置换出来的建设用地规范管理、周转机制和复垦监管工作。

第一,建立土地置换流转平台,规范操作。由各镇(街道)建立统一由镇(街道)政府和相关经济合作社共同处在参与组建的农业投资开发公司,整合相关部门职能,统一办理农户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换社会保障和流转集中土地的重新发包等手续,确保土地流转一级开发有政府主导。规范二级开发,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以项目开发为载体,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确保资金收支平衡。

第二,探索建立土地非农升值收益城乡共享机制。完善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农村土地在非农建设中以入股形式共同参与开发,实现失地农民即征即保,应保尽保。

第三,加强宅基地复垦指标的监督考核机制建设。建立相应的监督考核工作机制,确保各地获取的宅基地复垦指标主要被用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项目区建设,着力推进新农村和新市镇建设。

(二)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第一,全面落实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企业职工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落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金调整机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基本实现参保对象全覆盖,城乡有序流转衔接无障碍。

第二,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城乡居民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范围,实现两个医疗保险制度的并轨。建立长效筹资机制,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实现区域医疗保险费用实时结报。

第三,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将被征地农民和有非农就业愿望、有劳动能力且在就业年龄段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纳入失业保险范围,探索建立面向城乡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失业保险制度全覆盖。

(三)加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就业

第一,建立完善城乡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城乡劳动力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加强失业调控和预警机制建设,建立市、县、中心镇三级联动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和以村(社区)为基础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充实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力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二,积极推进职业培训与创业促就业工作。强化职业教育和培训,完善培训补贴政策与促进就业创业效果挂钩机制,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公共实训中心和基地建设,全面开展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创业培训,完善创业促就业培训服务体系。

第三,进一步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建立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凡达到法定劳动年龄、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农村居民,凭本人身份证到所在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咨询和就业援助等就业服务。进一步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

(四)抓好新社区管理体制建设,促进农民向市民的真正转变。

第一,加强新市镇配套居民区建设。加强规划管理,区分规划建设区、撤并控制区和整理过渡区,重点引导向规划建设区集聚,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加强新市镇及新社区公共服务社会设施建设,把市镇建设成为经济发达、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小城市,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和联结纽带。

第二,加强农村新社区建设与管理。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社区事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提升社区居民自治水平。健全面向新社区的生产生活的社区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全面小康新社区。

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篇4

新塍镇 闾斌

[提要] 中国的现实问题重中之重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农民权益问题,农民权益维护和保障的关键在于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嘉兴市作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先行区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日趋加快,关注广大农民的现状,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事关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应从大局的角度出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完善各项制度,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各项权益。

一、历史背景:

1998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嘉兴视察时,发出了“沿海发达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号召。2004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深入嘉兴基层进行了为期4天的蹲点调研,明确指出“嘉兴2003年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美元,所辖5个县(市)在全国百强县中都居前50位,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比较好,完全有条件经过3-5年的努力,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

嘉兴市委以2004年1号文件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在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方面实施“六个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开始全面推进。2008年,嘉兴市委1号文件印发了《嘉兴市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行动纲领(2008―2012年)》及七个推进体系实施方案,省委、省政府将嘉兴列为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在浙江省发改委的具体指导下,制定了《嘉兴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框架方案》和《关于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嘉兴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迈入了向纵深推进的新阶段。

二、主要做法与阶段性成效:

2008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嘉兴被列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根据总体框架方案的要求,全市上下高度重视,精心部署,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迅速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健全了试点推进机制,形成扎实的思想和工作基础,积极稳妥地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一)将城乡一体化发展、富民强市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和工作主线

嘉兴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一方面,发达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城乡结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整个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的最为重要的变量。嘉兴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住嘉兴市新阶段的时代特征,充分认识到了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所采取的各项措施都围绕着建立统筹城乡发展、富民强市的长效体制机制这一战略目标展开,这从根本上保证了嘉兴市统筹城乡工作的正确方向。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将经济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坚实基础

嘉兴市委市政府非常注重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因地制宜推进不同的产业发展战略,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嘉兴市一方面注重加强城镇工业、商业功能区建设,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生态高效都市型现代农业。

(三)加强规划,将规划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龙头

嘉兴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了规划在统筹城乡发展改革中的龙头地位和事半功倍的重要作用,所有的工作都以规划为先导,全力提升规划的理念和定位。嘉兴市委市政府率先编制完成了《嘉兴市总体规划》,实现了规划市域全覆盖;编制完成了新一轮《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实现了规划城乡全覆盖。嘉兴市按照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对照现代城市、现代家园、现代市民的标准,推出了“1+X” 新型镇村布局规划,着力打造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

(四)创新开展“两分两换”,将优化土地使用制度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核心内容

土地资源是目前制约大多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嘉兴市政府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着力开展了“两分两换”工作,使土地使用制度得到不断优化,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所谓“两分两换”就是按照“土地节约集约有增量,农民安居乐业有保障”的总体要求,以“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农村人口要素集聚,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将“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承包地换股、换租、换保障,推进集约经营,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推进集中居住,转换生活方式”。

通过“两分两换”改革试点,目前嘉兴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多重效果已初步显现:一是镇村整体布局全面优化;二是新农村建设路子得到拓展;三是土地节约集约效果明显,以姚庄镇为例,公寓房安置可使户均节约土地0.8-0.86亩,节约率达到了74.2%;四是农民财产性收入切实增加,尤其是住房资产增值明显。

(五)以“一改”带“九改”,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系统推进与综合配套

具体而言,“十改联动”是指在以“两分两换”优化推动使用制度加快推进的同时,联动推进就业、社会保障、户籍制度、新居民管理、涉农体制、村镇建设、金融体系、公共服务、规划统筹等九项改革,加强城乡发展的综合配套与良性互动。

一是统筹城乡就业改革稳步推进。实施城镇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解决一户”的动态管理,开展创建充分就业村试点,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

二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深入。嘉兴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从制度层面构建了“全民社保”体系,2007年9月3日,市政府印发了《嘉兴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把城乡居民全部纳入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实现了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截至今年6月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26.5万人,制度全覆盖逐步向保障人群全覆盖转变。

三是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基本建立。2008年10月1日户改实施,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和户口迁移制度,户口性质由按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划分统一为按居住地登记来划分,并逐步改革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相关政策。

四是居住证制度改革加快推进。设立新居民事务局,根据新居民年龄、学历、技能、在嘉兴居住时间和行为记录等情况,分别发放临时居住证、普通居住证、专业人员居住证,进行分类管理。同时,探索设立政府按揭担保基金,鼓励新居民购房安居。

五是涉农工作管理体制改革稳步实施。成立市委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实行市农办与市农经局合署办公。率先在全省组建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简称农合联),县(市、区)农合联组建率达到100%。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组织建设,七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转和产权交易中心,39个镇(街道)、402个村已建立服务组织。

六是新市镇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制定实施了以“权力下放、超收分成、规费全留、干部配强”为主要内容的强镇扩权,24项县级部门权限以授权、委托等方式下放,镇级财政收入以07年为基数新增部分的70%以上留镇,相关规费比照县城收取和留用。

七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制定出台加快地方金融体系建设等意见,成立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和置换担保贷款试点,探索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

八是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环保等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实行就业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区域政策统筹和财政差额结算。

九是规划管理体制得到完善。成立市域规划专业委员会,建立“统分结合”的规划管理体制,对区域总体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跨区域建设工程、重大公用事业项目的规划实行统筹管理。

(六)构建工作体系,健全工作机制,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组织保障

嘉兴市政府根据形势要求,及时调整建立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体系,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7个推进体系专项工作组,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 长,相关部门具体负责。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定期召开例会,抓好工作部署,研究政策意见,坚持试点检验,协调解决问题。同时,设立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沟通协调。各县(市、区)、镇(街道)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确保综改试点工作顺利实施、稳步推进。

(七)强化政策配套,创新改革举措,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政策保障

嘉兴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减免“两分两换”试点相关规费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农民改造集聚加快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的意见》等近10个政策文件,加大资金筹措、融资担保、规费见面、贷款贴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社会保障和就业创业等扶持力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有力推动了“两分两换”、农房建设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

(八)采取试点先行,因地制宜推进,注重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方法策略

嘉兴市在全市七个县(市、区)先后启动了9个“两分两换”试点,除市本级两个区外,原则上各县(市)只启动1个。试点镇的选取充分考虑了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实力、区位条件、领导班子等。为确保试点进度和质量,嘉兴市还建立了专项督察、情况和进度报送等制度,定期组织赴各县(市、区)开展督促和指导,并根据试点进展情况及时召开试点工作交流会,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三、存在的问题:

当前,嘉兴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事关广大农民权益的一些问题仍殛待研究解决:

(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对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较小,全省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一是基础建设投入不平衡,城市投入的总量高于农村;二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广大农村不能分享城市的优质 教育资源;三是医疗卫生水平不平衡,农村医疗卫生体系远远滞后于城市;四是科技文化水平不平衡,科技文化事业的投入、应用推广等城市大大超过农村。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无论是覆盖面还是保障水平,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平衡阻碍了农村的快速发展,扩大了城乡间发展差距,制约着城乡统筹发展。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突出,农民市民化速度缓慢。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制度障碍,削弱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已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一是户籍制度改革不彻底,制约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变。二是土地制度不健全,农民没有实现居住性转移。三是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还没有全覆盖。四是公共财政体制不完善,基层财政转移支付面临诸多问题。与此同时,不平等的教育体制、歧视性的就业政策等制度层面的制约因素,以及城乡就业结构性矛盾、农民非农就业的适应能力、就业和收入的不稳定等其他方面的因素,都制约着农民市民化进程。

(三)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相关政策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但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需要下更大决心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切实向农村倾斜。在规范转移支付、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强政府支农资金管理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一些涉及统筹城乡发展的深层次改革,如推进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统一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形成促进农村土地依法流转的机制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四)农民的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利尚未得到切实保护,侵犯农民权益问题时有发生。农民土地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护,低价征收征用农民土地、补偿不到位等问题较突出,征地纠纷频繁发生。农民工的权益保障还不到位,农民工工资水平较低,最低生活保障、工伤保险、子女教育、廉租住房等权利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强政府支农资金管理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四、保障农民权益的途径:

(一)提高对保障农民权益问题的认识。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农民权益也就是一个国家公民应当拥有的权益,它体现在多个方面,不仅包括经济权益,还包括政治、法律、社会保障以及精神权益等多个方面。我们要转变观念,给农民一个真正的国民待遇、公民待遇。另一方面,全社会、各方面都要高度重视保护和尊重农民权益问题。“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保护和尊重农民权益不仅仅是党和政府的职责,一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都有保护和尊重农民权益的责任和义务,全社会、各方面都应当去做对保护和尊重农民权益有益的事,而不应当相反。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保障制度。一是要彻底改变就业中重城镇、轻农村的就业制度和政策,将城乡居民的就业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整个国家的就业计划,统筹兼顾,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二是要在农业内部、农村区域内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我国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农村劳动力队伍庞大,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进入城镇是必要的,也是应当支持和鼓励的。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就业岗位在农业、在农村,农村劳动力都向城镇转移、都涌向城市,是不现实的,这是国情所定,这也是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需要。三是要为农民非农就业提供更多的引导、支持和帮助。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其自身的非农就业能力普遍不高,需要政府、有关方面和全社会来为其提供用工信息、进行岗前培训、减少各种手续、给予相关优惠等方方面面的支持和服务。四是要尽快解决农民工权益缺失和权益受侵害的问题,通过实现农民工和城市籍工人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同工同权的就业目标。

(三)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是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强化用人单位用工过程中的安全保护措施;二是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保障机制,实现与城镇医疗保障制度并轨;三是根据农民工的不同情况将其纳入有差别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拥有比较稳定职业且已在城镇就业较长时间的农民工,应该 将他们纳入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对无稳定职业且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工,则可制定一定范围内、不同档次的缴费率供农民工自愿选择,同时规定凡雇用农民工的用人单位必须根据农民工所选择的缴费率缴纳相应档次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四是要尽快建立失地农民、无地人口的保障制度。对国家建设确需占地而失地的农民,要在逐步提高补偿标准的同时,创新补偿方式,让失地农民有一个稳定的就业岗位和生活来源。对因土地承包制度、结婚生育以及其它正常原因形成的无地人口,也应着手研究和制定适宜的补偿或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好无地农民、无地人口的生计问题。五是要尽快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基本救济体系。

(四)建立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制度。一是要逐步建立起国家财政与社会慈善行为相结合的法律援助模式,强化国家对农民法律援助的责任,解决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法律援助受到制约的问题,使对农民的法律援助有必要的基础和条件。二是司法部门在承接农民、农民工的诉讼请求时,应在坚持秉公执法的前提下,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方便。三是有关组织、协会(如妇联、工会、产业协会)应为农民、农民工的诉讼请求提供各个方面的帮助。

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篇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和重要目标,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部署,开启了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新时代。兴山作为欠发达的山区县,如何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变劣势为优势,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已成为事关全县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抓住机遇实现全县城乡统筹发展,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缩小城乡差别的根本途径

1、只有城乡一体化才能正确处理三大难题。如何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居民和农民的关系,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三大难题,只有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双轮驱动,从而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我县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长江经济带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是一次重大机遇,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紧紧围绕改善民生,着力建设好城区、经营好城郊、发展好农村、服务好城市,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2、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符合县情的科学决策。兴山18万人中且绝大多数为农民,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谈不上全县的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的小康。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我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但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农工作面临着许多发展难题。要破解这些难题,就必须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完善惠农政策,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3、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观念能凝聚力量科学发展。从思想上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观念,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有助于凝聚各方力量便于科学发展。一是要正视城乡差别,缩小城乡差别。二是要努力强化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意识,一方面千方百计加快城镇发展步伐,增强以城带乡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快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增强以工补农的能力,形成城镇和农村在不同的起点上同时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格局。

二、准确把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五个着力点 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城乡并重,统筹兼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也是开展工作的着力点,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在过去的实践中,常把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孤立开来,没有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全盘考虑,从理论界到领导管理、政策支撑、具体建设都是各自成体系,各有一套,有城市优先论、农村等待论,结果是城市发展较快,农村发展滞后且建设散乱无序,城乡差别突显。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把农村和城镇做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区分功能定位,统一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业园区、商贸物流区、休闲渡假区、生态保护区等,使城乡发展互相衔接,互相促进。因此,在规划和建设管理中,把广大农村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范畴,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要强化规划的执行力度,城市规划就是城市建设的“宪法”,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建立健全城乡管理新机制,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由中心城区向乡镇和村拓展,并整合现有城镇管理资源,进一步提高县城和重点乡镇的管理水平,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目前城乡基础设施差异大,各种功能布局不合理,设施共享性差等问题突出,坚持把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考虑、统一布局、统一推进,着力强化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向县城和乡镇延伸,加速农村与城市对接,加大对农村路、水、电、通信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服务功能和质量,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加速实施县城建设和小城镇开发,扩大规模,改善环境,提升功能,加快形成各具特色、富有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新区域。

3、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缩小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差距是扭转城乡差距扩大趋势的基础。要按照有利于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转移支付,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同时注意从体制机制上推进城乡公共服务真正一体化运作。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均衡发展城乡教育,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搞好素质教育,规范民办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教育资源总量,把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输送。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全民健康保障水平。加强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文化体育大发展大繁荣。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和城乡环境保护,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4、着力推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当前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已成为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推进城乡就业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是造福城乡的双赢选择。将农民就业问题纳入整个社会的就业体系中,把对城镇失业人员在培训和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落实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身上,促使他们更好地到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更多农民离开土地到城镇创业或就业,让更多的农民变为居民。加快农民工技能评头培训,提高农民发展农业产业、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的能力,促进农民在农业在更多的农业领域增收致富。

5、着力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把制度创新作为基础和前提,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构建统筹城乡、长效推进的新体制、新机制。一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服务型、效能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解决管理缺位、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深化乡镇、村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县直村、社区制度。二是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关配套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形成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合理流动的管理制度。三是规范土地经营管理。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利用。树立劳务输出市场观念和品牌意识,重点培训和开发有特色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不断拓展农民离土离乡发展的空间,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管理体系、改变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做法,充分发挥政府在协调城乡发展和建立相关制度方面的作用。改革农村征地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并完善法规,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

三、加快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中之重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加快发展,这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物质保障、迫切需要和重要途径。只有经济建设搞上去了,才能增加对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才能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分配均等,从而夯实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1、做大做强支柱工业。壮大支柱产业,扶持骨干企业,加快建设百亿兴发,以兴山、猇亭、宜都为重点,以精细磷化工为方向,加强项目力度,立足优势产业,抓好延伸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努力打造经济脊梁。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改变过去“铺天盖地”发展工业为“顶天立地”发展工业,变追求“小而全”为集中力量促“大而强”,做大做强以葛洲坝水泥、宜昌兴发、峡晶电子、天星供电等企业为龙头的建材、化工、光学水晶、水电等四大产业,依托水能资源,加快发展能源产业,使四大支柱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构筑产业集中、配套完整的专业化工业园区,努力建设成兴山、宜昌主导产业特色园区,使同一产业企业实现了集中区域发展,优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借鉴各地招商引资政策,出台最优惠的税收、土地等政策,支持担保公司迅速组建,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从政策、资金、人才、科技等方面支持企业发展,引导民营企业上水平、上档次、上规模,鼓励他们以资产为纽带,搞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让更多的“小老板”发展成“大老板”。加大发展个私经济的力度,彻底破除所有制的歧视,只要是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符合安全生产和环保标准的个私企业,就要放手发展,并在税收、贷款、工商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给予同等待遇。

2、调活调优特色农业。转变“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定式,按照建龙头、带基地、兴产业、富农民的思路,依托我县山多林广、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着力建设烟叶、蔬菜、果茶等“五特”产业精品基地,特别是要把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核桃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来抓,加快形成蔬菜、烟叶、果茶、畜牧、药材等五大特色农业板块,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特色化水平。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创新农业经营机制,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经营业主依法有偿集中土地;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形成农民为企业提供生产原料、企业为农民提供产品销售市场的农户市场有机对接机制,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利用价值;积极培育、发展、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和专业协会,促使和推进集产、加、销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形成。树立农业品牌意识,建立起严格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检疫标准,大力推行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生产,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要以昭君绿茶、兴山甜橙、优质烟叶、薄壳核桃等核心产品为中心,加强技术攻关,提升产品质量;加大对特优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提升知名度;积极为特色优势产品注册商标,力争拿“绿卡”,通过“绿色通道”进入国际国内大市场。同时,对县内已经注册商标的农产品进行扶持,扩大规模,提高品质,增强品牌效应。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抢抓鄂西生态旅游圈建设机遇,科学规划旅游景区建设,积极争取文化旅游项目,打造精品旅游景区。挖掘传承昭君文化,增强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品牌的知名度。抓住国内外旅游消费持续升温的大好机遇,打造旅游品牌,真正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开拓客源市场,推销我市的旅游特色,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加强与外地城市、旅行社的联系,有计划地邀请国际、国内旅游组织、记者来我市考察采访,同时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有创意、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宣传。加大投入,加快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的开发,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加快旅游人才的培训等。在投入资金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吸引资金,鼓励各部门、各行业乃至私营业主投资旅游业。也可对投入较大的旅游项目,向外地招标或拍卖,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外资进行开发经营,实行全方位融资。同时,立足我县实际,发挥比较优势,选择重点行业率先突破,尽快建立“覆盖面广、带动力强、就业机会多”的现代化服务体系。加快现有市场的升级改造,努力扩大经营规模,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市场的辐射带动能力。适应我县工业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按照客运快速化、物流现代化、管理智能化的要求,加快物流业发展。在城市规划的总体框架下,重点做好物流园区的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实,行业管理部门要搭建平台,引进外地客商来我县建设物流园区,发展一批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完成物流网络体系基本框架,逐步形成高效、成熟的现代物流网络系统。

四、加速城镇建设是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

城镇化是载体,工业化是支撑。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抓好城镇建设,增强城镇对人口的吸纳力,使大量农村人口走向城镇,进一步提升城镇功能的提升。

1、启动县城后三年建设计划,完善功能设施,提升县城品位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在城乡一体化中的核心带动作用。县城是县域经济最活跃的区域,是城市服务功能最集中、服务层次最高的地方,是展现城市文明最重要的窗口。兴山城区虽然已具有一定规模,但城市现代化不足,存在着城市功能不足、对外交通不畅、公共设施配套不完善、服务功能层次较低等问题,“城中村”现象还比较突出,离现代都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必须加快城区建设,提升其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强化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使之成为三峡宜昌群建设的一大支撑。为此,抓住生态旅游公路、宜巴高速、“十宜”铁路的建设机遇,把县城建设成为服从和服务于“一山两江”旅游带上的重要节点。在分享三峡旅游“一票通”利润和游客消费利润的同时,突出自身资源,积极打造满足周边地区和本地游客需要的旅游目的地。突出自身优势,培育景点,挖掘文化,完善功能,提升服务,塑造品牌,尽可能吸引边际游客,提升人气,带动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老百姓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供更多的致富机会。此外,要充分挖掘高阳千年古镇和汉明妃王昭君等历史文化底蕴,应用市场经济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些文化资源,根据城市历史发展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区域经济环境等特质,通过系统分析、科学论证、战略决策,对各种景观特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形成新的城市文化特色和新亮点,使昭君文化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

2、科学确定城镇之间的分工,合理分担城市功能。中心城区的功能确定后,按照“把一个县作为一个城”来建设的思路,要继续统筹发展,实现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将全县的8个乡镇进行科学的功能分区,使之分担城市功能,形成为城区服务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小城镇,条件具备时可以成为新城区。根据区位优势、自然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城镇发展的定位和方向,对工矿企业较发达的着力建设工业主导型城镇,对矿产资源和土特产品丰富的着力建设资源开发型城镇,对沿交通干线、区位优势明显的着力建设商业贸易型城镇,对人文色彩突出和山水风光独特的着力建设旅游服务型城镇,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高阳镇、峡口镇和水月寺镇3个建制镇为重点,以黄粮镇、南阳镇2个建制镇和榛子、高桥2个乡集镇为支撑,以平邑口、白沙河等中心村为网络的城镇体系。完善我县以香溪河、宜秭线、兴神线、兴保线和即将建设的宜巴高速为主轴的城镇布局,努力形成以古夫为中心的西北部城镇区,以高阳为中心的中部城镇区,以峡口为中心的南部城镇区,以水月寺为中心的东部城镇区。

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篇6

凝聚了300多万“建设鄂军”激情、梦想和智慧的《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规划纲要》 (简称《纲要》) , 经省政府同意正式发布施行。这是湖北省发布的首个专项规划纲要。《纲要》高屋建瓴绘就了未来5年新蓝图, 成为这艘大船劈波斩浪、扬帆远行的行动纲领。

翻阅《纲要》, 蕴藏其间的和谐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集约发展、跨越发展、创新发展的伟大构想鼓舞人心。

展望未来, 随着《纲要》的实施,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将实现城镇化水平、城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支柱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和队伍素质能力等八个方面新跨越。

未来5年, “建设鄂军”将把跨越式发展写在“十二五”发展的旗帜上, 努力开创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未来5年, “建设鄂军”坚持“发展优先、民生优先、服务优先、效率优先”的理念, 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向, 在转变发展方式中, 实现“质”与“量”的双重跨越。

民生指标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新增100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的目标, 已被作为约束性指标写入《纲要》。它意味着, 到“十二五”末, 这个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

翻开“十二五”规划, 其他“民生指标”同样令人眼前一亮。其中约束性指标9项, 专家认为, 这充分凸显了湖北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障民生的决心, 让人们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期待。

古希腊一个哲学家说过, “人们为了生存来到了城市, 为了更好的生存留在了城市。”

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这句话很多时候还只是一个梦想。农民进城打工, 回乡养老,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而不移”;进城务工人员住在工棚和合租房里, 夫妻分居两地, 子女入学难等等, 屡见不鲜。

促进人的发展, 是中国城镇化的要义所在, 推进城镇化, 并不仅仅是速度的加快与规模的扩张, 如何让城镇化的成果惠及百姓, 成为《纲要》的重要内容。《纲要》提出从城市交通、城市供水、城市燃气、城市安全保障、城镇园林绿化等5方面着手, 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促进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达到新水平, 让城镇更宜居, 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例如, 在城市交通方面, 加强以主干道、出口路、连接线、过街通道等为主的城市综合道路交通系统建设, 完善路网结构, 提高城市交通整体效能。加快推进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 改造旧城道路, 拓宽升级城郊结合部道路, 旧城区全部主干道和90%以上的次干道“刷黑”, 城市 (县城) 人均道路面积达15平方米。

在城市供水方面, 完成100座水厂和2000公里管网的新改建任务, 推进大中小城市供排水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 提高城市制水、供水能力, 确保城市供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规定的106项指标要求, 城市 (县城) 供水普及率达98%。

在城市燃气方面, 以途经省内的忠武线、淮武线、川气东送线、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三线等国家主干管网天然气资源为依托, 逐步形成多气源管输来气为主、地下储气库及液化天然气储备库供应安全体系。完善省级天然气调控平台, 加强省内支干线、支线管道和储气调峰设施建设, 加强需求管理, 优化用气结构。全省新增天然气供气管道2000公里, 天然气年供应量70亿立方米, 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年供应量达50万吨;城市 (县城) 以上燃气普及率平均达95%, 建制镇达90%。

《纲要》还提出, 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效率。重点加强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区域的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 全省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加快实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在省辖城市积极开展餐厨垃圾收运处理试点工作, 30%地级以上城市初步建立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建立完善垃圾分类回收制度,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达3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

这一项项指标, 都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民生是《纲要》中很重要的一个亮点。”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李德炳解读《纲要》时表示。他认为, 在《纲要》基本原则的表述中, “坚持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始终把关注民生作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建立和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完善市政公用设施, 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被放在六项基本原则的第一条, 这意味着, 政府对民生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让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5年内新建100万套保障房

国家指标:未来5年, 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 基本解决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的问题, 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 (摘自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

湖北指标:到2015年, 全省新建和筹集保障性住房及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100万套 (间) 。住房保障覆盖面力争达到城镇总户数的20%以上,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6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得到保障。 (摘自《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规划纲要》)

政策支撑:继续实施廉租住房建设, 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适度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房, 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 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 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棚户区改造等多路保障的住房保障体系, 实现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新跨越。

解读:100万套, 这是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全省城镇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

100万套保障房的构成如下:新增廉租住房实物配租14万户;多途径、多渠道筹集公共租赁住房房源36万套 (间) ;新建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房30万套;改造各类棚户区1350万平方米, 使20万户城市居民和独立工矿区住房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按照这个目标, 到2015年, 湖北省城镇每100户家庭中, 有20户家庭享受保障性住房。这些保障房次第建成, 有效地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 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更多地向保障性住房倾斜, 更多地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透过100万套的目标, “十二五”期间湖北省住房保障政策的民生取向清晰可见, 政府的决心与用心可见一斑, 它与国家规划思路完全吻合, 目的正是“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

据《纲要》介绍, “十一五”期间, 湖北省城镇住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到2010年底, 全省县城以上城市基本建立了廉租房制度, 廉租房保障户达42.69万户, 经济适用房解决了16.74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启动棚户区改造17.02万户, 完成公共租赁住房1.08万套。

根据《纲要》, “十二五”期间, 原本在保障房体系中担任“配角”的公共租赁住房将担任“主角”——湖北省将引导各类资金和企业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 多途径、多渠道筹集公共租赁住房房源36万套, 占新建保障房的36%。《纲要》提出,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现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与公共租赁住房并轨。探索公共租赁住房租金补贴方式, 对不同住房困难群体租赁公共租赁住房制订不同的补贴标准, 实行差别化的住房补贴。

值得注意的是, “住有所居”, 并不意味着大家一定要有房子的所有权, 而是更侧重都有地方住。因此, 《纲要》中, 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被给予更多关注, 尤其是公共租赁住房, 《纲要》提出, “十二五”期间, 政府应在资金、土地、财税、信贷等方面加大支持。专家称, 未来, 公共租赁住房这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住房保障方式将成为湖北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主力军。“十二五”开局之年, 湖北省各类保障房建设任务是36.86万套, 这是湖北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保障性安居工程, 截至7月底, 湖北省已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23.67万套, 开工率超过七成。可以期待, 随着住房保障体系的完善, 越来越多老百姓的“安居梦”将变成现实。

进入城镇化加速推进期城镇化率达52%以上300万农民实现市民梦想

国家指标: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 (摘自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

湖北指标:城镇化率提高5个百分点, 到2015年达52%以上。 (摘自《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规划纲要》)

政策支撑: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加强城镇化区域协调和规划指导, 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强化城乡规划监督管理,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监管, 发挥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 推动新型城镇化突破性发展。

解读:“十一五”期间, 湖北省城镇人口2690万, 城镇化率预计47%, 比2005年净增3.8个百分点。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 形成特大城市1个, 大城市5个, 中、小城市30个, 建制镇740个。

向大城市聚集, 向都市圈聚集, 是现代人居的发展方向, 也是湖北省城镇化的主导思路。

根据《纲要》, 未来5年, 湖北省将约有90万人进入特大和大城市, 约有130万人进入中小城市和县城, 约有80万人进入中心镇和其他小城镇。

为让300万农村居民有序转移, 《纲要》确定了未来5年湖北省城镇的空间布局:武汉为全省主中心城市, 襄阳、宜昌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做大做强武汉城市圈和“宜荆荆”、“襄十随”城市群, 把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城市 (县城) 、中心镇做多, 逐步归并和减少村镇数量, 缩小城乡人均住宅占地规模。

根据《纲要》, 到2015年, 全省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由6个增至15个左右, 中小城市由40个增至50个左右, 3万人以上的建制镇由46个增至100个左右。

其中, 武汉作为全省主中心城市, 将向全国性具有更强竞争力的特大城市迈进, 并带动武汉城市圈成为功能互补的高端产业聚集区、布局合理的城市连绵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城乡统筹和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襄阳、宜昌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进一步扩大规模, 完善功能, 发展成为“襄十随”、“宜荆荆”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纲要》特别提出, 支持中心镇、特色镇快速发展, 使其成为经济强镇、县域副中心和每个县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载体。

具体而言, 未来5年, 全省将有20个发展基础较好的县 (市) 率先将县城发展成为人口聚集能力强、功能完善的中等城市。每个县将建成1个至3个中心镇或特色镇, 全省选择100个重点中心镇, 实施扩权强镇, 增强产业集聚能力, 建设成为经济强镇或县域副中心, 集中打造100个生态文化旅游特色镇。力争3个至5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

城镇化, 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未来5年, 湖北省城镇化率达52%以上, 武汉城市圈城镇化率达58%以上。5年, 城镇化率提高5个百分点。这个速度, 快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显示湖北省加速推进城镇化, 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与信心。

加速推进城镇化, 是全面完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 也是扩大内需的着力点。眼下, 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时期, 城镇化以平均每年1.15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 明显高于国外很多国家的同期速度。进入“十二五”时期,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这一趋势还将延续。

相比较而言, 湖北城镇化水平较低。2010年, 湖北省城镇化率预计47%,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加速城镇化, 湖北发展空间较大。

与52%以上的城镇化目标相适应, 每年将有约60万人转移到城市。5年间, 累计约有300万农村人口实现市民梦想。到2015年, 半数以上荆楚老百姓生活在城市里。

数说“十二五”

900亿

据了解, 到2010年底, 湖北省住房公积金覆盖面达64%以上, 5年累计新增归集额687亿元, 总额达1004亿元;新增个人住房贷款387亿元。根据《纲要》, “十二五”期间, 湖北省将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 实现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的全覆盖, 并逐步向非公经济组织、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延伸, 将新增公积金归集额900亿元, 发放个人住房贷款500亿元。《纲要》要求, 加大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对中低收入家庭的支持力度, 并积极推动武汉市开展全国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

40万

“十一五”期间, 湖北省改造农村危房19.39万户。《纲要》提出, “十二五”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科学规划, 统筹协调, 保证质量安全, 以县市为单位, 整合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搬迁扶贫、自然灾害倒损农房恢复重建、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扶贫安居等方面的资金,

完成40万户贫困农户的危房改造, 逐步提高贫困农户的居住安全水平。

2800亿

据《纲要》规划, “十二五”期间, 湖北省城市 (县城) 市政公用设施投资额达2800亿元, 比“十一五”净增1000亿元。城镇人均道路面积13.9平方米, 用水普及率达98%, 燃气普及率达90%, 绿化覆盖率达38%。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聚集能力, 让城镇更“宜居”。

7000亿

2010年, 湖北省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232亿元, 是2005年的3倍, 实现增加值950亿元, 占全省GDP的6%, 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 湖北省将扶优壮强, 实现支柱产业发展的新跨越。目标是, 2015年建筑业总产值达7000亿元, 年均增长15%以上, 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6%以上, 从业人数达300万人左右, 实现从建筑业大省向建筑业强省的跨越。

20%

“十一五”期间, 湖北省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000亿元、商品房竣工面积1.08亿平方米、销售面积1.28亿平方米。《纲要》提出, “十二五”期间, 湖北省计划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5万亿元, 年均增长20%;商品房竣工面积达1.81亿平方米, 年均增长12%。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特别是中心城区普通商品住房、限价房的建设规模, 严格控制大户型商品房和高档商品房建设。

1000万

上一篇:重病病人捐款的倡议书下一篇:交通现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