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臭氧层的作文(精选12篇)
保护臭氧层
江南实验小学六(2)班 冯君怡
地球的环境,正在迅速恶化,这不,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已经出现了一个空调,面积达二千七百二十平方公里,这下可苦了南极的“小居民”了――企鹅,你听,它们又在唉声叹气了。
“哎,这天气可越来越怪异了,这不,都害得我患上了白内障!”“哎,我也好不到哪儿去,患上了皮肤病,为了治疗,忍痛把自己的一身绒毛给剃了。回家,孩子们都不认识我了,把我赶了出来。”这位悲痛的母亲,声泪俱下,在诊所里,发生了这样一幕。天气的恶劣让企鹅们遭受了病魔的痛苦,身为南极记者的我采访了企鹅族的族长,以下是我们的对话:
我:“老族长,您好,如今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已破坏至一个城市般大,这对你们族人的生活有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老族长(满面愁容):“那是当然,如今我的族人们纷纷患上了皮肤病,剃光了身上的毛,没了御寒功能已死伤大半,我们的医生个个束手无策。有的企鹅患上了白内障,视力明显下降,有时已经无法捕捉鱼了;有的看不清一米外的一切,再也无法遇到敌人迅速逃跑了,顿时,族人一半都已被敌人杀害。企鹅们的只数纷纷减少,我们的医生也无回天乏力,面对族人的日益减少,我的心更似被分成了一块块呀。”(老族长此时早已泪流满面)
我(满脸的同情):“老族长,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震惊更是痛心,我为南极西去的小企鹅们默哀。老族长,是臭氧层的破坏导致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降临到南极,给你们带来灭顶之灾,但你们有没有考虑到为什么臭氧层会破坏呢?”
老族长(痛哭变为愤怒):“我们当然考虑到并且已经知道这罪魁祸首的.便是人类!”
我(大吃一惊):“人类?他们根本没做什么呀?老族长,此话怎讲?”
老族长:“不错,他们害人终害己,这叫报应!”
我(压制住怒火):“老族长,您说话可得……”
老族长(打断我的话):“不好意思,或许我话重了些。我知道,你们科技发达有了空调、冰箱这些高科技。”
(老族长喝了口水,抿抿嘴)
我(不解地):“是呀,这跟空调、冰箱有什么关系?”
(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
老族长(叹了口气):“空调、冰箱中都有一种制冷剂叫‘氟利昂’,你们在使用的同时,氟利昂外泄,最终导致臭氧层破坏。”
我听了老族长一翻如泣如诉的话语,看着那一个个死去企鹅的尸体,我恍然大悟,不禁对自己痛恨,对人类鄙视:“老族长,您放心,是人类毁了你们的家园,他们就该负责。老族长,我把您的这段话记录给人类,唤醒他们的良知,携手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保护臭氧层,让气温平衡,让空气清新,让因臭氧层减少而引起的白内障与皮肤病消失!”
地球生灵万物的保护伞
臭氧是由3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学物质,它在大气中的总含量按体积算不足二百万分之一,如果把它铺在地表上,也不过只有2—3毫米厚。然而,就是这样特别稀薄的一层气体,却维系着地球上所有生灵万物的生存安全。
我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然而并不是所有波长的太阳光对生物都有利。例如长波紫外线(特别是紫外—B)对地球上的生物具有较大的伤害作用,甚至会对生物造成灾难性的威胁。而高空臭氧层对紫外线具有天然的屏蔽作用,它能阻止相当一部分有害的紫外线辐射到地球表面,从而使人们免遭紫外线的伤害。科学家们研究认为,在臭氧层存在着氧气和臭氧的动态平衡。当氧分子吸收波长小于185nm的紫外线时,就会形成臭氧,但当波长为25mm左右的紫外线照射臭氧时,又可使反应逆转。通过这样的可逆过程,大约可消耗太阳辐射到地球上能量的5%,并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量下降到生物可以接受的安全范围内。
如果臭氧在平流层的生成和消亡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消亡反应速度大于生成速度时,就会使臭氧浓度下降,从而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带来严重的灾难:
一是使皮肤癌发病率升高来自太阳的有害紫外线辐射是诱发皮肤癌的主要因素。美国环保部门的报告认为,平流层的臭氧量每减少1%,非黑瘤皮肤癌的发病率将上升2~5%。照此计算,美国每年要增加2万名皮肤癌患者。
二是引起温室效应臭氧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从而对自然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是降低农作物产量 据有关试验表明,许多农作物对紫外线辐射的增强表现出很高的敏感性。如棉花、小麦、稻谷、豆类、瓜类、土豆等作物受到紫外线的伤害后,均会造成严重的减产甚至失去繁殖能力等后果。在南美洲,由于臭氧的减少,已导致牧场的牧草大面积枯萎,严重地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
四是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威胁科学家们认为,长波紫外线同样可以辐射到深水层,对海洋生物产生伤害。如过量的紫外线辐射,可使10米以上水域中的鱼苗死亡。同时对虾类、蟹类、浮游植物的生存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南极大陆考察的科学家们发现,南极海洋的浮游植物已减少了6~12%。
五是使白内障患者增多有报告认为,臭氧层每降低1%的臭氧量,全球每年就可能增加白内障患者160~175万,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
六是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危害科学家们认为,太阳紫外—B(uv—B)辐射可以改变人体免疫系统反应能力,从而降低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据来自医学界的报告称,由于臭氧层遭到破坏而导致紫外线辐射增强,会降低人体抵御爱滋病的能力,还会降低结核病疫苗效力和肌体对疟疾等疾病的抵抗能力,同时,还会使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数目大量增加。
揭开“臭氧杀手”的面纱
近几年,臭氧层遭到破坏的消息不绝于耳,“臭氧洞”等新概念频繁地见诸报端,那么什么是“臭氧洞”呢?
由于臭氧层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所以人类从19世纪末以来就对臭氧层进行了系统的观察,著名的道布森臭氧分光光度计就是监测大气中臭氧浓度的常规观察仪器。而人类对全球范围内臭氧浓度变化的“全景图象”观察源于本世纪60年代,人造卫星成为了人类研究臭氧层的好助手。卫星观察资料向人类传递着这样一个确凿无疑的结论——在过去的20年里,自然界高空臭氧的生成和消亡的自然平衡关系已被人类活动所破坏。在全球范围内,臭氧浓度每年平均下降1%左右,其中以高纬度和极地地区下降速度最快,这样相对其他地区就形成了臭氧稀薄区域,科学家形象地称之为“臭氧洞”。近年来,科学家们先后在南极和北极地区发现了“臭氧洞”,我国科学工作者在青藏高原上空也发现了一个“臭氧稀薄区域”。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最大的“臭氧杀手”是人类普遍使用的氯氟烃类化合物,在国际上分别取氯、氟、碳3个元素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将氯氟烃化合物简称为CFCs。我们在制冷设备中通常使用的氟里昂(freon的音译)就是一种典型的氯氟烃类化合物,如氟里昂—11(CC13F)。人类使用CFCs虽然只有60多年的历史,但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却是在近年被人类所认识的。
CFCs化学性质稳定,在大气的对流层几乎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它的“杀手”本性并没有暴露出来。可是,当它进入平流层后,由于臭氧对紫外线的屏蔽作用已经消失。所以这时它的狰狞面目便暴露无遗。在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炮击”下,CFCs分解释放出氯原子,自由氯原子对臭氧具有强烈的破坏性,因为氯原子极易和臭氧分子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一氧化氯和氧分子。如果仅仅只是一个自由氯原子破坏一个臭氧分子,那么CFCs对臭氧的威胁还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事实却是另外一回事,臭氧分子在低能紫外线的作用下会不断地分解产生氧分子和自由氧原子,而自由氧原子又不断地作用于一氧化氯,从而产生大量的自由氯原子。自由氯原子又会去破坏臭氧分子。由于这个过程能够反复进行,因而使得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许许多多的臭氧分子,难怪CFCs会成为人们深恶痛绝的“臭氧杀手”了。
风靡全球的保护大行动
由于CFCs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元凶,所以全面限制和禁止使用CFCs就成为了全球的共识。1987年9月16日,世界各国政府代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共同签订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就限制CFCs的生产和使用制定了详细的控制措施。1990年又在伦敦重新修改了蒙特利尔公约所规定的条款,要求各国在2000年全面禁止使用CFCs。
虽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CFCs消费大国,但我国政府还是积极参与了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合作,并且在保护臭氧层的工作中作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1989年9月,我国正式加入《维也纳公约》;1991年,中国成立了由国家环保局牵头、18个部委参加的保护臭氧层领导小组;1992年又制定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1995年中国编制完成了化工、泡沫、工商制冷、家用冰箱等8个行业的限制使用CFCs的发展战略;1996年9月16日,召开了首届中国保护臭氧层大会;1997年12月31日,我国在气雾剂行业率先禁止使用CFCs。
尽管国际社会对保护高空臭氧层作了大量的工作,但臭氧层日益遭到破坏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值此纪念“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之际,我们呼唤每个“地球村民”都来关注我们共同的臭氧层。愿当代的“女娲”高扬科学技术的利剑。修补已经破损的臭氧层,为人类创造一个安全温馨的生存空间!
科学家们是在位于日本东京附近的Eiji Akiyoshi国家环境研究机构进行了一毓的数值模拟测验后得出这一结论的。科学家们在那里对臭氧层空洞中散发出来的碳氟化合物的数量进行了数字模拟,结果发现情况已经大为好转。
科学家们将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了该研究机构的 上,他们在文章中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目前已经达到了历史上最大的时候,从开始它将逐渐萎缩,到2050年左右就会全部消失。
这个研究小组的研究工作同时得到了其它科学家们的在线支持。也有科学家表示臭氧层空洞不会那么早消失的,因为在美国和加拿大还有许多的老式冰箱和空调还在使用当中,它们还在不停的排放着对臭氧层有害的氟里昴。
保护臭氧层就是保护蓝天,保护地球生命。为了唤起公众环境保护意识,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Ozone Layer),要求所有缔约国按照《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个日子。
已经过去的11届国际臭氧层保护日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针对保护臭氧层确立了一些臭氧层保护日的主题。
的主题为“善待臭氧,安享阳光”;的主题为“拯救蓝天,保护臭氧层:善待我们共同拥有的地球”;的“拯救我们的天空:保护你自己;保护臭氧层”;以及的宣传主题为:“为了地球上的生命,请购买有益于臭氧层的产品”等。这些主题反映出对于保护臭氧层的作用,保护臭氧层的紧迫性和对于全社会共同保护臭氧层的倡议。
是第22届。
关于召开209.16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大会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宣传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环保低碳的绿色替代技术发展,结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16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世界联合恢复臭氧层与气候”主题,我部决定召开2016年9.16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大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
2016年9月9日 10:00-12:00
二、会议地点
环境国际公约履约大楼(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后英房胡同5号)
三、会议内容
纪念9.16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会议议程见附件1)
四、参会人员
国家保护臭氧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国际组织代表,部分省市环境保护厅(局)代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和媒体代表。(见附件2)
五、其他事项
(一)参会代表交通费用自理。会议住宿宾馆:北京西苑饭店(地址:北京海淀区三里河路1号,联系电话:010-68313388),需住宿的代表请于2016年9月8日14:00以后报到。
(二)请将会议回执(见附件3)于2016年9月1日前反馈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一) 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 王倩 郭昌
电话:(010)8226891182268901
手机:1346659960913661332739
传真:(010)8223
E-Mail:wang.qian@mepfeco.org.cn
guo.changyun@mepfeco.org.cn
(二)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 董文福
电话:(010)66556878
附件:1.会议议程(暂定)
2.参会单位名单
3.会议回执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2016年8月23日
抄送: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
附件1
会议议程(暂定)
一、环境保护部部领导讲话
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致辞
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臭氧秘书处执行秘书致辞
四、《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代表致辞
五、多边基金秘书处秘书长致辞
六、相关部委代表发言
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代表致辞
八、超市绿色制冷倡议暨示范项目签字仪式
人体的“臭氧层”,就是人体皮脂腺所分泌的皮脂膜。如果体表的这层皮脂膜被破坏,皮肤就会受到外界不良刺激而引起瘙痒。皮脂腺的分泌会受外界温度和内在激素的影响,冬季气温低,皮脂腺分泌减少;老年人激素水平低下,皮脂腺分泌量也显著减少。皮脂腺分泌减少,人体皮肤就会显得干燥。“臭氧层”变薄或缺水时,如果受到不良刺激,如化学纤维、冷空气等刺激就会引起皮肤瘙痒。一般来说,老年人在冬季特别容易发生皮肤瘙痒,部位多在小腿前面和背部。
破坏“臭氧层”引发皮肤瘙痒症
小区里的老张就是这样,他时常觉得皮肤瘙痒,于是经常抓,没想到越抓越痒,皮肤出现抓痕、血痂,甚至出现了皱裂、皲裂、皮肤变厚和脱屑等现象,最后不得不到医院就诊。医生说老张就是破坏了人体的“臭氧层”,是典型的冬季皮肤瘙痒症,由于经常挠抓,有些部位已经感染。瘙痒症其实并不难治,以老张为例,医生对症施以止痒、消炎药,几天后复诊时,已基本不痒了,身上的抓伤也开始愈合。
专家提醒,冬季人体皮脂腺和汗腺分泌的皮脂及汗液减少,皮脂膜也相应减少,人的皮肤随之变得干燥,患皮肤瘙痒症的病人日益增多,其中大部分是中老年人。皮肤瘙痒症主要表现为皮肤局部出现瘙痒,也可以是全身皮肤发生广泛性的瘙痒,位置不固定,但以小腿、前臂、背部、腰腹部常见。也可由于情绪激动,温度改变,饮酒或食入辛辣食物后引发瘙痒加重。瘙痒可为持续性或阵发性,程度轻重不一,时间长短不一。因为瘙痒及长期反复挠抓,可致使皮肤出现抓痕、血痂、皲裂、色素沉着甚至出现苔藓样变或湿疹样改变,导致皮肤变厚、粗糙,甚至抓破后引起继发皮肤感染。
另外还有一种是局限性瘙痒症,多发生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如肛门瘙痒症,男女均可发病,大多由痔疮、寄生虫以及食用辛辣刺激品等因素导致,瘙痒局限于肛门及其周围的皮肤。阴囊瘙痒症,局限于阴囊,亦可波及阴茎、会阴及肛门,多由于出汗、潮湿引起。女阴瘙痒症,瘙痒部位主要在大阴唇和小阴唇,常因不断的瘙痒而挠抓,阴唇部常有皮肤肥厚及浸渍,也可有红肿及糜烂。此类患者常存在白带异常及对卫生护垫过敏等症状。头皮瘙痒症,也是较常见的局限性瘙痒病。
保护“臭氧层”预防皮肤瘙痒症
一、合理的皮肤保养,尽量避免挠抓。挠抓不仅会使皮肤破损,还会继发皮炎和湿疹改变,而且挠抓可以使局部的感觉神经因反复刺激而更加兴奋、敏感,使瘙痒进一步加重,越抓越痒,形成恶性循环。衣服宜宽大、松软,内衣选用棉织品或丝织品,不要穿毛织品。每周洗澡1次-2次即可,不要太勤,不可用碱性太强的肥皂或摩擦过多,浴水温度以35℃-37℃为宜。若洗澡勤、水温高或肥皂用得多,都会使原本干燥的皮肤失去皮脂滋润而更加干涩、枯萎,从而加重瘙痒。冬季洗澡后应适量涂抹润肤乳液以保护皮肤。
二、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发怒和急躁。早睡早起,不看刺激性的影视节目,临睡前不宜喝浓茶与咖啡,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平时要多运动,可选择散步、打羽毛球、练太极拳和练气功等;培养读书、种花、养鱼、下棋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来陶冶情操,防止急躁不安和怒发冲冠。
三、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以将体内积聚的致敏物质和毒素及时排出体外。不吃致敏或刺激性食物,如鱼、虾、蟹等并戒掉烟酒。
Hello,大家好,我就是现在专家们常常议论的对象――臭氧哦!别看我名字里有个“臭”字你们就认为我是一个既肉麻又难闻的东西哦!
说实话我也不想要这个名字,这都是因为宇宙妈妈把我一生出来就是臭的。要是宇宙妈妈把我生出来就是香的,而且你们大家又都叫我“香氧”,那我的心里肯定是乐滋滋的啊!忘了告诉你,当你们第一次叫我臭氧的时候,我的心可是凉了一大截啊!就因为这样我还偷偷的哭了一会儿呢!
你们常常说“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你们别看我只有不足1PPM的身躯,可我有你们无法想象的作用哦!你们可能要说了“你是不是吹牛啊!”还是让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功能吧!
我呢,就想北京城里的`保安一样,都是很有用的,大家都知道太阳会释放出大量的紫外线,而紫外线对人的皮肤是非常不利的。它可以让皮肤癌恶化,更厉害的能把你的皮晒的脱皮呢!
这可不是我在瞎说,如果有了我的话,就可以避免被紫外线扒下皮来。因为我的作用就是把紫外线给“吃”了。可是我现在越来越少,越来越少,都不能一次性把紫外线吃光光了。如果我再少一点的话就该轮到紫外线来吃我了!
最近,因为你们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了,造的东西越来越先进了,所以材料要的越来越多了,什么化工厂啊,还有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厂啊也越来越多了。而这些厂里排放出来的烟,全都好几天没吃饭了,都饿的不得了了,把我的“器官”都吃光光了。我连牙齿都只剩下三四颗了。所以我吃起紫外线来不像以前那样干净利落了。这可算是老虎掉了牙;大胃王得了消化不良啊!
现在你们要派一些医生来给我治治胃病了。顺便提倡一下让人们不要再打仗了。因为那些榴弹,核弹,原子弹还有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弹爆炸后会有很多气体来“吃”我的“器官”。
自宇宙妈妈把我生在地球上时,我就很爱这个星球,更爱这个星球上的人,我只想对你们说:hello不想和你们说bye-bye啊!
臭氧层空洞的原因
在高层大气中(高度范围约离地面 15~24 km),由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而生成可观量的臭氧(O3)。光子首先将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氧原子与氧分子反应生成臭氧:
O2→2O
O+O2→O3
O3和O2属于同素异形体,在通常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两者都是气体。
当O3的浓度在大气中达到最大值时,就形成厚度约20km的臭氧层。臭氧能吸收波长在220~330nm范围内的紫外光,从而防止这种高能紫外线对地球上生物的伤害。
过去人类的活动尚未达到平流层(海拔约30km)的高度,而臭氧层主要分布在距地面20~25km的大气层中,所以未受到重视。近年来不断测量的结果已证实臭氧层已经开始变薄,乃至出现空洞。1985年,发现南极上方出现了面积与美国大陆相近的臭氧层空洞,1989年又发现北极上空正在形成的另一个臭氧层空洞。此后发现空洞并非固定在一个区域内,而是每年在移动,且面积不断扩大。臭氧层变薄和出现空洞,就意味着有更多的紫外辐射线到达地面。紫外线对生物具有破坏性,对人的皮肤、眼睛,甚至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强烈的紫外线还会影响鱼虾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正常生存,乃至造成某些生物灭绝,会严重阻碍各种农作物和树木的正常生长,又会使由CO2量增加而导致的温室效应加剧。
人类活动产生的微量气体,如氮氧化物和氟氯烷等,对大气中臭氧的含量有很大的影响。引起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有多种解释,其中公认的原因之一是氟里昂(氟氯甲烷类化合物)的大量使用。氟里昂被广泛应用于制冷系统、发泡剂、洗净剂、杀虫剂、除臭剂、头发喷雾剂等。氟里昂化学性质稳定,易挥发,不溶于水。但进入大气平流层后,受紫外线辐射而分解产生CI原子,CI原子则可引发破坏O3循环的反应:
CI+O3→CIO+O2
CIO+O→CIO2
由第一个反应消耗掉的CI原子,在第二个反应中又重新产生,又可以和另外一个O3起反应,因此每一个CI原子能参与大量的破坏O3的反应,这两个反应加起来的总反应是:
O3+O→2O2
反应的最后结果是将O3转变为O2,而CI原子本身只作为催化剂,反复起分解O3的作用。O3就被来自氟里昂分子释放出的CI原子引发的反应而破坏。
另外,大型喷气机的尾气和核爆炸烟尘的释放高度均能达到平流层,其中含有各种可与O3作用的污染物,如NO和某些自由基等。人口的增长和氮肥的大量生产等也可以危害到臭氧层。在氮肥的生产中去向大气释放出各种氮的化合物,其中一部分可能是有害的氧化亚氮(N2O),它会引发下列反应:
N2O+O→N2+O2
N2+O2→2NO
NO+O3→NO2+O2
NO2+O→NO+O2
O3+O→2O2
NO按后两个反应式循环反应,使O3分解。
为了保护臭氧层免遭破坏,于1987年签定了蒙特利尔条约,即禁止使用氟氯烷和其他的卤代烃的国际公约。然而,臭氧层变薄的速度仍在加快。不论是南极地区上空,还是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上空,O3含量都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关于臭氧层破坏机制的争论也很激烈。例如大气的连续运动性质使人们难以确定臭氧含量的变化究竟是由动态涨落引起的,还是由化学物质破坏引起的,这是争论的焦点之一。由于提出不同观点的科学家在各自所在的地区对大气臭氧进行的观测是局部和有限的,因此建立一个全球范围的臭氧浓度和紫外线强度的监测网络,可能是十分必要的。
2.向空气中排放CO2,等各种有毒气体,形成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
3.过度开采石油和煤
4.对大量濒危动的灭绝负有直接责任
5.污染水源
臭氧层的作用
大气臭氧层主要有三个作用。其一为保护作用,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波长306.3nm以下的紫外线,主要是一部分UV—B(波长290~300nm)和全部的UV—C(波长<290nm=,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只有长波紫外线UV-A和少量的中波紫外线UV-B能够辐射到地面,长波紫外线对生物细胞的伤害要比中波紫外线轻微得多。所以臭氧层犹如一件保护伞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繁衍。其二为加热作用,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热能加热大气,由于这种作用大气温度结构在高度50km左右有一个峰,地球上空15~50km存在着升温层。正是由于存在着臭氧才有平流层的存在。而地球以外的星球因不存在臭氧和氧气,所以也就不存在平流层。大气的温度结构对于大气的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一现象的起因也来自臭氧的高度分布。其三为温室气体的作用,在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底部,即在气温很低的这一高度,臭氧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如果这一高度的臭氧减少,则会产生使地面气温下降的动力。因此,臭氧的高度分布及变化是极其重要的。
臭氧是无色气体,有特殊臭味,因此而得名“臭氧”。由太阳飞出的带电粒子进入大气层,使氧分子裂变成氧原子,而部分氧原子与氧分子重新结合成臭氧分子。距地面15~50千米高度的大气平流层,集中了地球上约90%的臭氧,这就是“臭氧层”。
答:
一、温室效应的机理:大气下层的直接热源是水面、陆地、植被等下垫面和
云层向外发出的长波辐射,而不是太阳短波辐射。正是由于大气中的某些物质具有允许太阳短波辐射通向地表,而部分吸收地表长波辐射的特性,才使它具有与温室中玻璃相类似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的影响:①炎热。全球温度增长实际测量表明,全球总体温度的增长趋势十分明显。
②冰川消融。这就造成全球变暖在北极地区最为显著的影响:冰层加速融化。③洪水。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全球变暖还提高了降雨在每年降水量(包括雨、雪等)中所占的百分比,从而使春天和初夏发生更多洪灾。
④飓风。现在大家普遍认为飓风日益强大的破坏力与全球变暖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研究表明四级和五级飓风的数量有了明显增多。
⑤干旱。干旱的土地将导致蔬菜水分减少,农作物减产,火灾次数增多。对经济的影响:气候变化将使我国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发生变化,并影响到种植
制度,种植界限北移西延的风险加大。
二、臭氧层破坏的机理: 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一些物质进入平流层与那里的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臭氧耗损,使臭氧浓度减少的现象被称作臭氧层破坏或臭氧层损耗。臭氧层中的臭氧是在离地面较高的大气层中自然形成的,其形成机理是:O2 紫外辐射 O+O(高层大气中的氧气受阳光紫外辐射变成游离的氧原子)O2+O O3(有些游离的氧原子又与氧气 结合就生成了臭氧,大气中 90的臭氧是以这种方式形成 的)O3是不稳定分子,来自太阳的紫外辐射既能生成O3,也能使O3分解,产生O2分子和游离O原子,因此大气中臭氧的浓度取决于其生成与分解速度的动态平。
臭氧层破坏对环境、经济、社会的影响:
①威胁生态系统的安全
② 损害人体健康
③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④ 危害人类生存环境
2、臭氧既有助于也有害于地球上的生命,这取决于它在大气中的位置。
3、那么,让我们很快地画出臭氧的路易斯结构。
4、但是它也是肺病患者的一个度假胜地,因为它是国家臭氧和微粒物质含量最低的城市之一。
5、该报告提到的污染物不包括臭氧,上周美国环境保护署刚把这种化学物质纳入新的管理条例。
6、当他们用高分辨率光谱仪对准行星的卫星所反射的星光时,他们找到了臭氧、氧气、钠和氮气的痕迹。
7、因此,控制污染减少臭氧水平,尤其是在污染快速增长的亚洲城市,既能清洁空气又可以减缓气候变暖。
8、从照片上我们不能得知污染物是如何造成2月20日的烟雾污染的,但是烟雾中很可能含有大量的煤灰或者炭黑也许还有地面臭氧。
9、事实未必如此:最新研究表明,这种方式在阻击臭氧的同时会带来新的危害。
10、臭氧损耗、酸雨以及核武器的控制均为棘手的问题,但是跟气候变化相比要简单些。
11、上面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是根据“先兆”人造卫星上的臭氧监测仪的数据绘制的。
12、人们已经看到了从月球反射给我们的.地球辐射,可以实际上观察到大气层中的氧、甲烷和臭氧。
13、,由于《议定书》的实施,臭氧消耗物质的减少量,比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协议《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目标削减量多出五倍。
14、一氧化碳也是产生臭氧污染和城市雾霭的化学物质之一。
15、臭氧空洞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每年当它变大时,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政府机构都会提醒她们的公民要注意保护自己。
16、让我们利用现行臭氧和气候条约中规定的治理工具,减少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面临的环境威胁。
17、在同温层中凡有阳光的地方这些反应就发生,而臭氧生产则通过在同温层里天然和人类制造气体造成的破坏取得平衡。
18、臭氧是环境中烟雾的一个主要成分,与其长期接触就有引发肺病发炎、哮喘、心脏病和死亡的高风险。
19、最著名的成员是马里奥·莫利纳,他关于臭氧损耗的研究获得了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
20、在这个损耗臭氧的时代,我们多数人可以拿一件T恤衫或一瓶防晒油来保护自己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21、尽管这样使它冬天成为美国最冷的城市,但是低温也预防臭氧的危害。
22、相应地,这一切引起了温室气体浓度急剧上升、臭氧损耗、洪水泛滥、水产枯竭、森林消失、物种消亡。
水处理中臭氧氧化技术的探讨
概述了臭氧氧化技术的.发展及特点,介绍了臭氧氧化技术的产生与作用机理.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在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饮用水处理、游泳池水处理、污水和尾气排放、活性炭过滤前的臭氧氧化以及混凝与臭氧氧化技术的有机结合.
作 者:马效民 Ma Xiaomin 作者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81刊 名:水利技术监督英文刊名:TECHNICAL SUPERVISION IN WATER RESOURCES年,卷(期):17(4)分类号:X703.1关键词:水处理 臭氧氧化 强氧化剂 活性炭过滤 混凝
【保护臭氧层的作文】推荐阅读:
臭氧层的阅读答案10-24
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作文12-14
保护文物的作文12-18
保护居住环境的作文11-16
以保护环境的作文12-01
保护环境的作文评语02-08
我保护环境的作文汇总06-20
生命的保护伞作文06-23
保护环境的初三英语作文06-29
关于保护海洋生态的作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