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验收总结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验收总结(共12篇)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验收总结 篇1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验收总结

我院位于江阴市徐霞客镇峭岐博爱路126号,占地面积15664平方米,建筑面积8667平方米,医疗用房7335平方米,其中放射科用房115平方米。我院放射科现有X射线诊疗机一台(最大管电压125kv、电流500mA),属Ⅲ类射线装置,主要用于对患者的摄片、胃肠道检查和胸部透视。该项目的开展已具备所有条件及要求,可以接受环保验收,现对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工作总结如下:

为切实加强我院的环境保护,全面落实环境保护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一是我院在该工程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请江阴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对该工程进行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按照环境影响报告提出的各项防治措施和江阴市环保局审批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对X线机房采用实心砖墙、钡沙刷墙(厚达2.5cm),门窗使用铅扳附内,有效地防止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二是经江阴市疾控中心进行监测,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要求。三是经无锡市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现场督查,无锡市环保局批准,我院现补办好了Ⅲ类射线装置项目的各类手续,并取得了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无锡市环境保护局版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苏

环辐证[B0311])。四是为切实加强对核技术应用项目的管理,做到有组织、有规章的管理。成立了由副院长任组长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小组”,具体负责对Ⅲ类射线装置的设置、制度的健全、人员培训和管理、环境防护的落实及日常监督管理。五是加强放射科工作人员的管理,严格执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加强了放射科工作人员的管理,做到放射科工作人员必须在二年之内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合格者上岗;必须参加培训并持有“辐射安全知识培训合格证书”者方可上岗;注重日常防护,在日常工作中,放射科工作人员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同时,必须佩戴个人剂量仪,并要求使用辐射仪对机房进行定期巡查。六是为做到有章可查,我院健全放射科各项规章制度、X线诊疗机的操作规程及工作人员职责,要求严格执行,同时制订了“发生放射线事故应急预案”。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使各项工作得到了有效的开展,防污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核技术应用工作是一项需常效管理与不断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尚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切实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教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并加以落实。

江阴市峭岐卫生院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验收总结 篇2

水电项目环保验收调查可分为蓄水前调查和运行阶段调查。蓄水前验收调查主要是施工调查, 运行阶段验收调查应达到以下条件:电站稳定投运能力达到其设计生产能力的75%以上, 相应环保设施已投入运行。

2 内业调查

2.1 工程概况及区域环境特点

(1) 收集分析工程的基础信息资料, 初步调查工程概况和配套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设计变更情况及工程审批过程、建设过程及参建单位等。

(2) 了解和研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文件、工程试运行批复等相关文件, 了解区域环境特点。

2.2 环境保护要求及标准

(1) 深入研读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文件、工程试运行批复等相关文件, 明确工程所在区域环境保护要求。

(2) 采用环评阶段的要求和环保标准作为验收标准, 环境保护标准有更新或修订的, 应提出验收后按照新标准进行整改的建议。

2.3 环境敏感对象

复核环评报告书编制阶段的环境敏感目标, 包括敏感目标名称、种类、位置、规模、与工程的区位关系、主要保护内容、与报告书的变化情况等。核查有无新增环境敏感目标, 查清其地理位置、规模、与工程的相对位置关系、主要保护内容以及工程建设和运行对其带来的影响等。

2.4 调查时段、范围、重点和方法

(1) 验收调查应包括工程前期、施工期、试运行期三个阶段。

(2) 验收调查范围原则上与环评文件的评价范围一致, 当工程实际建设内容发生变更或环评文件评价范围有疏漏时, 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调查范围。

(3) 调查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环境敏感目标;造成环境影响的主要工程内容;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其效果;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环境风险事故以及应急措施, 公众强烈反映的环境问题;工程环保投资落实情况。

(4) 验收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现场调查、环境监测、公众意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2.5 风险识别及防范预案

收集工程已经制定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与环评文件有关内容一一核对, 如有遗漏, 应向建设单位提出整改要求。

2.6 其他准备工作

根据具体项目工作内容, 确定外业调查工作组所需人员与工作时间, 并估算相关工作经费。费用主要包括交通费、人员补助、食宿费、招待费、资料费、公众参与费等。

3 外业调查

3.1 工程调查

工程调查包括工程建设过程调查和工程概况调查。

(1) 工程建设过程调查。主要检查工程立项及其批复和程序的完整性和符合性;工程开工时间设期大事记、完工投入运行时间等重要时间节点;工程各阶段的参建单位;工程验收及各专题验收情况。

(2) 工程概况调查。包括基本情况、施工情况、运行方式、总投资和环保投资等。在工程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内业调查工作分析实际建设中的工程变更情况, 应从工程特性及组成、施工布置、工程施工、工程运行和工程投资等方面分析。

3.2 环保措施落实和设施运行及效果检查

(1) 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的主要依据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文件、项目试生产回函的要求, 注重调查是否有新增的环境保护措施。

(2) 对于临时环保措施, 采取收集资料法, 通过查阅各施工单位总结报告、监理总结报告、环保监理月报、季报、年报、建设单位各种汇报材料调查为主。

(3) 永久环保措施及运行情况调查, 主要采用现场调查法进行调查, 通过现场走访, 调查其实际采取的环保措施及其运行效果, 调查过程中, 应注意照片及视频取证。

(4) 根据调查结果, 核对环保措施与环评文件的相符性。重点分析新增环保措施和未按要求落实措施的情况, 对这些变化进行必要的说明, 进而提出后续实施和改进的建议。

(5) 措施落实情况调查应重点关注生态流量泄放措施、增殖放流措施、库区水质保护措施等易产生明显环境影响的环境保护及恢复措施的落实情况。

3.3 环境影响调查

结合工程建设前、后区域环境现状资料分析工程建设及运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包括生态、水文泥沙、水、大气、声、振动、固废及社会环境影响调查。

3.4 环境质量和污染调查

结合所收集的资料, 在满足环评文件中试运行期监测要求的前提下,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 制定合理的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计划, 并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对工程进行验收监测。

3.5 环境管理调查

此部分调查可结合资料收集工作一起进行, 了解建设单位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及规章制度制定、执行情况、环境保护人员专 (兼) 职设置情况, 建设单位环境保护相关档案资料的齐备情况以及环境监测计划的落实情况、环境监理的实施情况等。

3.6 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及应急措施调查

调查施工期及运行期存在的环境风险因素, 是否出现过风险事故;工程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的制订情况;工程环境风险事故防范与应急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

3.7 公众意见调查

依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开展公众参与调查工作, 问题的设置应结合实际, 反映工程的实际环境影响及公众对工程已采取环保措施的满意程度。

4 资料整理

在内业准备阶段, 对工程的相关资料应进行相对充分的收集, 外业调查工作过程中对欠缺资料补充收集。对所收集的全部资料进行甄别整理, 分类保存。

5 调查成果总结

对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工作进行成果总结, 主要包括工程变更、环保措施落实和环境影响、监测落实和环境管理、公众参与几个方面。

(1) 工程变更。重点关注产生环境影响变化的工程变更, 对于变更带来的环境影响变化应有足够的资料和现场调查成果支撑。

(2) 环保措施和监测。对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试生产批复等要求逐项检查。将工程环保措施和监测工作分为已完成和未完成两大类, 对于未按要求完成的应提出整改要求, 待整改完成后进行第二次现场调查。

(3) 环境影响。总结工程在各个环境因子上产生的环境影响, 对于水电工程尚未显现的生态影响提出进一步生态监测和后续措施实施建议。

(4) 环境管理。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如实总结。

(5) 公众参与。应如实反映受调查公众的真实态度和意见, 对于公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信息反馈。

(6) 调查结论。根据调查和总结的结果, 客观、明确地从技术角度论证工程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

摘要: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是建设项目整体竣工验收之前开展的环保达标行政考核活动。笔者通过水电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工作实践, 提出了水电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的技术要点, 包括工况要求、工作流程、内业调查、外业调查、资料整理、成果提炼等内容, 对开展水电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水电环保,竣工验收,调查应用

参考文献

[1]HJ 464-2009,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水利水电[S].

[2]谢光武.四川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J].水电站设计, 2006, 22 (4) :41-43.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验收总结 篇3

关键词:监测频次监测因子监测方法布点原则

0引言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废水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地反映项目建成投产后废水中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及时检验环保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和是否能够达到初步设计的要求,准确地评价所排废水中各项污染物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标准,同时与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批复的结论相对照,成为贯彻执行“预防为主”方针的完整体系,为今后的环境监督管理、污染源控制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1废水监测的对象和范围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废水监测的对象是:与建设项目配套的各类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生活废水处理设施以及与外部水环境相沟通的界面。

1.1对于新建项目,废水的监测范围包括生产废水、清净下水和生活废水的外排口:废水处理设施(包括回用水的处理设施)的进、出口。

1.2对于改、扩建项目,废水的监测范围不仅包括项目本身产生的生产废水、清净下水和生活废水的外排口,废水处理设施(包括回用水的处理设施)的进、出口:还要根据具体废水流向,对进入已建成的环保设施(包括回用水的处理设施)或与已建成项目的废水混合后排放的外排口进行监测。同时,还要对原有项目的排放情况,污染治理情况进行调查了解。

1.3对于在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有特殊要求的项目,还需要对接纳废水的水体进行监测,以考察废水进入江河、湖库后污染物的削减趋势和江河、湖库接纳废水后的水质状况以及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

2废水监测因子和监测频次

验收监测中所监测的污染因子要能够反映不同类型点源的废水类型特征,监测人员必须深入现场了解工艺路线和排放废水特征,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初步设计确定的污染因子,同时按照执行标准中的控制项目,国家规定的总量控制项目以及受纳水体敏感的污染因子,最终确定废水监测的因子。

2.1环保设施的监测因子对废水处理设施的监测是为了检验该设施对某种或某几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因此其监测因子主要按照初步设计中提出的设施主要处理的污染物种类,有设计指标的污染物来确定。

2.2废水外排口的监测因子废水外排监测因子的确定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确定:①根据原料、工艺、产品及中间产物分析得出的特征污染物。②环保影响报告书(表)和初步设计中提出的污染物。⑧属于国家或地方控制的污染物。④属于国家验收登记统计的项目。⑤属于所在地区、相关流域重点控制的污染物。

2.3环境水质的监测因子对于多数建设项目,验收监测时进行环境水质的评价不是必需的,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项目,一般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相应的评价标准,需根据水质类型,废水类型确定评价标准,否则,监测结果无从评价。

2.4监测频次的确定①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频次的确定,应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初步设计、现场考察结果并结合地方环境管理情况,本着全面反映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的原则,在不违背国家规定,不给企业增加负担的基础上确定监测的频次。②对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污染源,以生产周期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2个周期,每个采样周期内采样次数一般为3~5次。③对有废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的建设项目,其废水为稳定排放的,可采瞬时样,但不得少于3次,对间断排放水量<20m3/a,可采用有水时监测,监测频次不少于2次。④对非稳定连续排放源,一般采用加密的等时间采样和测试方法,一般以每日开工时间或24h为周期,采样不少于3个周期:采用等时间采样方法测试时,每个周期依据实际排放情况,按每2~3天采样和测试一次,水环境质量测试一般为1~3d,每天1~2次。监测点位等要求按《地表水和废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及《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SL/T183)执行。

3废水监测的布点

布点应以说明环保设施运行状况,治理效果和排放量为目的,在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的基础上,确切了解废水的种类、具体流向、治理设施、处理过程和排放点,改扩建项目还要进一步考察前期项目的废水排放浓度、排放量等,可从以下几方面确定项目废水监测的点位。

3.1废水处理设施处理效率的监测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确定本项目所包含的各种废水处理设施,在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初步设计的资料中,对处理设施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是有要求的,这些处理装置的进、出口是验收监测的必测点位,检验这些环保设施是否符合初步设计指标,能否正常有效地运转。

3.2废水达标排放的监测①对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废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考核。②对清净下水排放口,原则上应执行废水综合排放标准(其他行业排放标准有要求的除外)。⑨总排口可能存在稀释排放的污染物,在车间排放口或针对性治理设施排放口以排放标准加以考核(如电厂含油废水),外排口以排放标准进一步考核。④废水混合排放口以计算的混合排放浓度限值考核。⑤同一建设单位的不同废水排放口可执行不同的标准。应重点考核与环境发生关系的总排污口污染物排放浓度及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部分行业)。其中的浓度限值以日均值计,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以月均值计。

4必要的敏感点环境水质监测

当一些特殊的,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复中有要求或试运行阶段发现问题的建设项目,需在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周围的水环境质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海水)进行监督监测。为了进行项目建成前后的对比,一般选择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监测点位或地方控制水质的点位。有些点位置虽与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相同,但不一定能够确认是本项目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则应选择合适的背景监测点。

5分析方法的选择

所有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都应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行业标准方法和环境监测系统内部使用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推荐的方法或经省以上环境监测站认定的相应等效方法。

当没有相应的国内分析方法时,可采用ISO、EPA或J1S等国际权威机构的相关方法。

6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6.1监测期间的工况要求为了保障监测数据的有效性,现场监测期间的生产负荷要达到国家对验收监测的有效工况要求,即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以上。在现场监测期间,必须确定其处理量与设计量是否一致,是否符合工况要求,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6.2监测人员应具备的条件采样人员和分析人员必须通过岗前培训,经过考核,持证上岗,持证者对监测质量负责,质控人员应熟悉监测技术,按照质控规定做好质控工作。

6.3采样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采样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首先应保证采样器,样品容器的清洁,避免水样受到玷污,采样器在每次用完后,要按照规定的方式方法洗涤,置于干燥清洁处存放。

其次,在采集样品时,要注意样品的代表性。为防止样品受玷污或在输送、保存过程中待测组分发生变化,必要时,采样人员应在现场加入固定剂对样品的待测组分进行固定;需冷藏的样品,采样后应尽快于4℃低温下保存并迅速送交实验室。

水样采集时需注意对于某些污染因子要单独采样,如对于石油类、悬浮物应分别单独采样,而对硫化物和氰化物,也需要单独采样。采样过程中应采集不少于10%的平行样,水样采集后做好详细的现场记录,主要包括:单位名称、样品编号、采样地点、采样日期、采样时间、监测项目等。

6.4实验室内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实验室分析过程一般应加不少于10%的平行样,对可以得到标准样品或质量控制样品的项目,应在分析的同时做10%加标回收样品分析。

分析人员接到样品后应在样品的保存期限内尽快进行分析,同时认真做好原始记录,进行正确的数据处理和有效校核。对于未检出的样品必须给出本实验室使用分析方法的检出限浓度。认真核实和填写监测结果,对监测数据实行严格的三级审核制度,经过核对、校核,最后由授权签字人审定后报出。

7数据处理与监测结果的评价

7.1监测数据的处理在监测数据报告中应填写每个废水样品的分析测试结果和测定的水量,并计算出各个监测点位各个监测因子的日均值,同时给出质控样、平行样和加标回收样的侧定结果。

建设项目环保验收工作规则 篇4

为规范市局审批的市区建设项目环保验收工作,进一步提高验收质量,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等制度,特制定本规则。

第一章 关于验收条件

第一条 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档案资料齐全。

第二条 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措施等已按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者落实,环境保护设施经负荷试车检测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

第三条 环境保护设施安装质量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

第四条 具备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转的条件: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原料、动力供应基本落实,符合交付使用的其他要求。

第五条 污染物排放符合环评文件和设计文件中提出的标准及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第六条 各项生态保护措施按环评文件规定的要求落实,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并可恢复的环境已按规定采取了恢复措施。

第七条 环境监测项目、点位、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第八条 环评文件提出需对环境保护敏感点进行环境影响验证,对清洁生产进行指标考核,对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工程环境监理的,已按规定要求完成。

第九条 环评文件要求建设单位采取措施削减其他设施污染物排放,8

或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或者有关部门采取“区域削减”措施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其相应措施得到落实。

第十条 应同时办理排污许可证并缴纳排污权使用金。

第二章关于试生产(试运行,下同)

第十一条 建设项目试生产前,建设单位应向当地的环保分局提出试生产申请。

第十二条 各环保分局应自受理试生产申请之日起15日内,对申请试生产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

第十三条 对环境保护设施已建成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已按规定要求落实的,授权各分局同意试生产申请;对环境保护设施或其他环境保护措施未按规定建成或落实的,不予同意,并说明理由。

分局决定同意试生产的,应当在3日内发给《试生产通知书》,并确定不超过三个月的试生产期限。

第十四条 试生产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和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自行监测或委托监测。

第十五条 建设项目试生产3个月仍确不具备环保验收条件的,建设单位可以在试生产的3个月内,向环保分局提出该建设项目环保延期验收申请,说明延期验收的理由及拟进行验收的时间。经批准后建设单位方可继续进行试生产。

第十六条 建设单位在试生产3个月即将届满未申请延期验收的,当地环保分局或者通知其申请延期验收,或者在届满时责令其停止试生产。

第十七条 建设项目试生产累计期限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

第十八条 建设单位在申请试生产期间,应当同时办理(临时)排污许可证。

第三章关于验收前的监察和监测

第十九条 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各分局应当加强日常监察,并做好监察记录;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当地环保分局及时联系竣工环保验收

申请事宜。

进行试生产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自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向当地环保分局申请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第二十条 各分局在建设单位联系验收申请的当日,应当告知建设单位验收程序和所需材料,并发放相关的验收材料(验收申请报告、验收申请表或验收登记卡等)。

第二十一条 各分局在建设单位联系验收申请后7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现场监察踏勘。

第二十二条 对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污染较轻或基本无污染、周围环境不敏感的三产类、房地产项目、城市道路项目等,经现场监察踏勘认为符合验收条件、且不需要验收监测,应当直接验收,由分局通知建设单位备齐验收资料,直接进行验收。

第二十三条 对污染相对较轻、工艺简单的项目,经现场监察踏勘认为需要验收监测的,由分局通知建设单位联系监测机构委托监测并补齐验收资料,经监测合格的,直接予以验收。

第二十四条 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环境不敏感的房地产、城市道路项目除外),化工、医药、印染、造纸、热电、机械、金属表面处理、医院等废水、废气或噪声等影响比较大的项目,周围环境敏感的项目,应当需要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则在现场监察踏勘的次日通知建设单位联系监测单位委托监测或调查。

第二十五条 按第二十四条需要验收监测的工业生产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保证的验收监测工况条件为:试生产阶段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75%以上(国家排放标准对生产负荷有规定的按标准执行),环保设施运行正常。

第二十六条 按第二十四条验收需要监测或调查的,监测机构或调查单位在监测或调查期间进行公示,应主动征求当地公众的意见,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或公示等形式征求意见,并在监测报告或调查报告中汇总、反馈给建设单位和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公示内容和格式参照环保总局《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行公示的通知》(环办[2003]26号)执行。

第二十七条 监测机构和调查单位接受委托后要及时落实监测或调查计划,提供有效数据和监测或调查结论;在提交审核监测报告或调查报告的同时,提交相应的公示材料(包括电子文档)。

监测机构和调查单位,对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结论负责。

第二十八条 现场监察踏勘认为不符合验收条件,则由分局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建设单位进行整改,待整改完成后重新申请验收。

第四章关于建设单位申请验收时提交材料及要求

第二十九条 建设项目按环评文件不同分别提交申请材料: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应提交验收申请报告;

(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应提交验收申请表;

(三)审批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应提交验收登记卡和验收登记表。第三十条 主管部门对项目验收申请的预审意见。

第三十一条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执行报告。

第三十二条 环评文件提出的污染控制措施、建议和环保审批文件的要求实施情况对照表。

第三十三条 有污染物排放的项目应提供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或监测表:

(一)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应提交验收监测报告;

(二)审批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应提交验收监测表。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监测表均应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编制。

第三十四条 生态影响为主的项目应提供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或调查表:

(一)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应提交验收调查报告;

(二)审批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应提交验收调查表。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调查表均应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编

制。

第三十五条 建设项目竣工总图,污染源分布图。

第三十六条 涉及水污染的应提供排水管网图。

废水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或排入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证明(如入网协议、代处理协议)。

第三十七条(临时)排污许可证。

第三十八条 环评批文中要求进行工程环境监理的项目,应当提交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报告。

第三十九条 验收公示相关证明资料(照片、公示证明、公示文本原件)。

第四十条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监察意见。

第四十一条监察时提出需要整改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提交存在问题整改计划,明确落实时间、责任人以及资金。

第四十二条 申请材料按以上顺序装订成册,加盖申请单位公章,上报市局一式三份,申请单位自留一份。

第四十三条 相关材料在监测(调查)报告(表)中已作为附件的,在资料目录中说明后可不另行提供。

第五章 关于验收程序

第四十四条 各分局应自受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完成验收。监测站的现场监测和现场调查等时间不属于该验收期限。

验收申请资料齐全之日作为验收申请受理日。

第四十五条 对未经竣工验收监测的、填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的建设项目(即按本规则第二十二、二十三条的项目),分局在受理申请之日起3日内向社会公示。

按本规则第二十四条验收的项目,在验收监测或调查期间已经公示的,可以不再公示。

第四十六条 公示时间为7日。公示期间所反映的问题经查实后应当

作为验收审批的依据。

公示可以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及周围、分局办公场所、建设项目所在地乡镇(街道)公共场所以及公共媒体上张贴、刊登等方式进行。

第四十七条 由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分局组织验收会和验收组;提前一天书面通知各相关单位,抄送市局监察室。

第四十八条 按本规则第二十四条验收的项目,项目所在地分局一般应确定验收监测单位、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包括生态产业园、镜湖新区、经济开发区及各乡镇街道等)、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排水公司等代表组成验收组。

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环境工程监理单位、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应当参与验收;建设单位需由负责人及环保负责人参加。

第四十九条 验收会程序:建设单位汇报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监测单位介绍监测情况和结果,相关单位介绍建设、监理情况,现场检查和讨论。

建设单位应当对验收会议提出的问题提交整改计划,明确落实时间、责任人以及资金。

验收组在验收会议基础上形成验收意见时应当一致通过。

第五十条如果验收意见认为合格的,根据验收意见,由分局报市局作出通过验收的决定并在环保外网作出验收合格的公告。

如果验收意见认为不合格的,分局应要求建设单位整改或提出试生产延期的申请。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按照本《工作规则》规定的程序分期进行环境保护验收。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验收总结 篇5

一,企业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2.研发能力及科技投入情况3.生产能力情况

4.销售能力情况

5.质量保证体系

6.人力资源建设

二,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基本情况

2.目前已形成的生产能力及生产设备运行情况

3.项目主要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4.项目产品质量情况

5.生产管理情况

6.工艺技术及主要设备运行情况

7.环境保护情况

三,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

1.资金投入情况

2.资金主要用途

3.资金投入效果分析

四,项目效益分析

1.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2.经济效益分析

3.社会效益分析

五,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六,结论

主题词:高新科技成果管理办法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2005年11月24日印发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验收总结 篇6

关键词: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数据质量,影响因素

引言

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 对于项目竣工的环保验收监测数据质量的保障, 往往是项目得以完成竣工的根本, 监测数据的结果往往能够真实反映出当前项目建设对于周围环境质量的污染程度, 并且能够有效的找到污染源头, 这对于建设项目能够及时的排除污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污染对于城市的建设及其人民生活质量, 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因此, 如果验收监测的最后数据质量不到位, 验收监测工作就不能有效的反应出建设项目实际的污染情况;为了避免监测数据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 我们的监测工作人员应严谨认真的工作, 绝对不能在验收监测的过程当中弄虚作假。

1 环保验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验收准备工作不充分

验收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工程验收工作的基础, 将对工程验收的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然而, 在实际的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中, 工作人员常常出现项目资料收集不齐全, 对建设项目现场的检查不够细致等情况,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验收监测方案的确定极为不利, 严重影响了环保验收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1.2 环评对策和实际情况相脱离

建设项目竣工之后的实际建设内容和环评阶段相比较, 存在较为普遍的变更现象,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有些是建设单位未落实环评及批复要求;有些是设计变更而导致的调整;有些是环评所给出的治理措施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导致措施无法全面贯彻落实;或者是因为一些项目的环评与批复要求缺乏针对性, 进而导致项目配套的环保设施不够精准。

1.3 验收执行标准不够规范

在环评报告中, 对建设项目运行之后的排放标准给出了明确的规定, 给出了国家和地方对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要求, 这和当时的污染治理技术现状、经济水平相一致。

受生产工艺调整或国家出台新标准等影响, 环评批复规定排放标准有些已不适合建设项目竣工之后污染物排放要求, 因此验收监测中采用什么标准作为依据, 在具体执行时较为复杂。

2 验收监测前的准备工作

验收监测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建设项目验收工作的基础, 准备工作充不充分将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验收监测最终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含收集资料与勘察现场。收集的资料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批复, 项目设计方案, 污染物处理方案, 环境监理报告等和建设项目相关的技术文件, 收集的越丰富、细致, 那么对项目的了解就更加的深入, 在勘察现场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就更加的清晰。勘察现场必须对环境保护的诸多环节与方面, 列出对照表, 进行逐项核对。

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 环评文件是否全面预测到项目建成后的污染情况以及提出的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是否到位;

(2) 项目建设是否落实初步设计和环评文件批复要求;

(3) 环境保护设施能否正常运行;

(4) 应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中找出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内容;

(5) 调查管网分布情况, 是否做到雨污分流;

(6) 风险防范设施和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3 验收监测时生产工况的要求

我国大多数的工业生产建设项目, 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技术与设备的局限性, 总会产生出一定的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不管浓度高低, 都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一般情况, 一套生产设备能够产生的污染量大小, 与生产负荷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 如果生产设施本身的负荷只有30%, 即便对监测质控措施应用的再好, 平行样以及加标工作做的再多, 相关的用料再怎么添加、运输再怎么符合指标, 也无法为项目的验收提供有力的依据。因此, 在验收监测的过程中, 把握好验收工程的生产工况是有效确保验收数据准确的前提。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0年颁发的《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环发[2000]38号) 第六点做了如下要求, 工业生产型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应保证的验收监测工况条件为:试生产阶段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75%以上 (国家、地方排放标准对生产负荷有规定的按标准执行) 、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

4 样品采集对于验收监测结果的影响

项目验收监测数据来源都是通过对建设项目所采集的样本, 进行技术性的准确分析, 最后观察样本在特定的时间段与空间中所发生的变化, 来进行初步的检测的。

如果采集的样本没有代表性 (例如, 雨污未分流, 污水被雨水稀释了等) , 那么最后的检测数据也就没有准确性可言。对于监测的样本来说: (1) 其工况应该达到符合验收的标准; (2) 物料的质量也要与建设之前的设计概况基本同步, 同时环保设施也必须要保证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

除此之外, 样本的采集规范与否, 也会对最后的监测结果造成极大的影响;对于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而言, 样本的采集过程实践性较强, 环境样本的收集与分析, 每一个环节只要稍不留意, 就很容易发生误差, 并且, 由采样而引发的误差严重时还可能彻底改变监测作业最后的结论;所以, 样品的采集、保存容器的材质与清洗、运输、样品交接和保存, 以及采样的数量, 采样的位置, 样品分析时间和保存时间的关系等等都应按照相关标准执行, 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对需要现场测试的项目, 如p H值、水温、流量等应在现场进行记录, 并妥善保管现场记录。

5 验收监测中的重点内容

工程调查中发现建设项目所配套的环保设施及其措施的污染防治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 应向建设单位指出缺陷并提出整改要求, 同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验收监测标准的选用原则上采样最新标准, 若环评文件所给标准不适合项目实际建设情况时, 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应采用的合理标准, 作为验收监测的执行标准, 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由于安全生产事故导致的环境污染事故屡屡发生, 如吉林双苯厂爆炸事故, 对事故周边群众正常生活和环境都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 我们在进行监测作业的过程中, 针对具有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 还应注意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和措施落实情况的调查。重点检查建设项目建设中, 环评文件及其批复要求建设和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落实情况;设施建设的规模、设备配备种类数量是否符合要求;应急池的容量是否符合应急需求, 是否采用无动力自流系统等等。

除此之外, 我们在对建设项目竣工进行环保验收监测的过程中, 还应该让一部分公众积极参与进来, 将公众们对于建设项目的意见及时的反映出来。通过公众意见调查可以了解建设项目在不同时期存在的各方面环境影响问题和核实有关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为改进完善现有环保措施和提出补救措施提供基础。公众意见调查方法可以有问卷调查、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

6 报告编写及注意内容

验收监测报告包括:前言部分、验收监测依据、建设项目工程概况、环评报告书 (表) 意见及其批复要求、验收监测评价标准、验收监测结论与建议等。除此之外, 还应加入以下补充内容:

6.1 监测时情况分析

说明在该建设项目的验收监测过程中, 能否正常工作, 验收监测的生产负荷能否达到要求, 同时依据每个设备的运行负荷计算出实际的运行负荷。

6.2 监测质量和保证

主要分析和介绍验收监测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执行情况以及结果。

6.3 验收监测结果和评论

验收监测的结论能够彻底的反应验收监测的过程以及实际情况, 同时能够依据验收监测的评判标准从而准确有效的进行分析和评价。

6.4 现场监测报告

结束现场工作之后, 要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测试分析、数据上报、三级审核、编制和出具现场监测报告。

6.5 环境管理检查

根据验收监测方案对环境管理检查的结果进行详细的解释, 对情况不符的进行分析以及最终的结论。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 环保验收工作发挥了极为重要和关键的作用, 它是确保有关污染防治设施和环境保护措施能否贯彻落实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关卡。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的过程中, 有非常多的因素能够对竣工环境验收监测数据产生干扰以及影响, 这些因素当中既有因为人为操作而产生的干扰因素, 同时也有因为仪器本身或是监测方法不当而带来的对监测质量的影响因素, 对于验收监测数据质量保证以及合理性, 需要我们进行系统详细的计划和充分的思考, 并且需要我们严谨和科学的分析, 这样才能够最大化的减小这些误差;另一方面, 我们还应该增强从工况控制到样本采集和试验分析的监测力度, 以及精确的数据对比审核。只有这样, 才能够从根本上减小因多方面原因而导致的监测误差, 从而确保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数据的质量更加准确合理。这也凸显出了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使得我们可以及时的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维护和预防, 减少污染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曹家新, 李建军, 姚海旭, 霍欢欢.监测数据的审核及结果的分析与判断[J].四川省环境保护, 2012 (14) .

[2]齐文启, 孙宗光, 李连军, 刘子惠.在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质量当中的TOC问题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 2015 (05) .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验收总结 篇7

从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的现状来看,虽然说其在现阶段建设项目验收中的受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但相应的问题依然存在,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主要涉及到了资料收集、现场踏勘、验收监测及报告编写四方面,而在这四方面中均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缺陷,需引起足够的关注:a)资料收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针对建设项目竣工进行环保验收监测是一个重要环节,一般验收前,建设单位需提交:(a)提交验收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环境影响评价表》;(b)提交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验收工程的即环评批复;(c)提交试生产批复;(d)提交地方环境保护局提出的执行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文件或函;(e)提交验收监测委托书;(f)建设项目概况说明;(g)企业污染源及配套环保措施基本情况;(h)提交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及人员责任分工,监测手段及人员配置;(i)提交企业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应急监测计划;(j)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回收利用情况及相关协议,涉及委托处理或处置危险废物单位的资质证明等;(k)企业自行检查。包括生产仪器设备是否齐全,是否能正常生产,各项环保设施是否能正常运行,生产负荷等。相应的资料收集工作无疑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在该环节的具体操作过程中,相关部门难以提供较为完整可靠的详细资料,尤其是在整个建设项目企业污染源及配套环保措施上,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整个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的影响是极其重大的[1];b)现场踏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在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中,相应的现场踏勘也是比较核心的一个方面,这种现场踏勘主要就是指针对建设项目中涉及到的主体工程及相应的环保设施进行全面分析和现场检查,了解其是否能满足于环评要求。现场踏勘如图1所示。在该环节的具体操作过程中,相应的问题也比较多,尤其是在“三同时”的勘查过程中,企业只注重环评审批,而实际建设中没有逐一到位,存在擅自变更;生产或运行负荷达不到;项目环保措施不配套、不同布、落实不到位;或效果达不到要求;外围条件不落实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企业的责任,只注重环评审批,忽视竣工验收这一环节,但更多是体现在监管上的缺失。另一方面,对于现场踏勘人员,对于具体的标准和规范把握不到位,也会造成一些问题出现,比如对于检测孔开孔位置的选择不当,就会导致一些检测偏差产生,且最终导致监测结果准确性出现问题,对于最终评价形成较为明显的干扰;图1现场踏勘c)验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验收监测工作主要就是针对具体的建设项目相关设施及配套环保措施运行效果进行验收监测分析,这一环节主要包括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对于现场采样,这一工作的落实需要重点做好工况核查工作,一般企业工况要求能达到设计能力的75%以上,水泥行业要求达到设计能力的80%以上,并确保其能正常运行。对于这种验收监测工作的执行而言,其在当前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对于设施运行状况控制不当,很可能造成其无法在正常运行下进行监测,最终也就必然会影响到验收监测的准确性。同时应注重样品的运送、流转、保存等环节,尽快分析,避免样品发生变化,导致相应的验收监测结果不准确,可信度降低[2];d)报告编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对于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来说,最终的报告编写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其直接决定着最终的建设项目环保验收效果,而该方面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也是极为恶劣的。这种报告编写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指相应的`数据应用并非是具体的实际测量所得数据信息,而是直接照搬环评报告中的内容,如此也就必然有可能导致报告编写的准确性受损。另外,对于这种报告编写中存在的问题来说,相应的问题还表现在报告中对于相应标准的选用上,这种标准选择不当必然也会造成相应的报告编写应用价值受损,同样也是当前报告编写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所在。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验收总结 篇8

[许可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二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六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八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

[许可条件]

1,建设项目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档案资料齐全;

2,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措施等已按照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经负荷试车检测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能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

3,环境保护设施安装质量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工程规范,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

4,具备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转的条件,包括: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原料,动力供应落实,符合交付使用的其它要求;

5,污染物排放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设计文件提出的标准及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6,各项生态保护措施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规定的要求落实,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的破坏并可恢复的环境已按规定采取了恢复措施;

7,环境监测项目,点位,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8,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需对环境保护敏感点进行环境影响验证,对清洁生产进行指标考核,对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工程监理的,已按规定完成;

9,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要求建设单位采取措施削减其它设施污染物排放或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或者有关部门采取“区域削减”措施满足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的,其相应措施得到落实.对符合标准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申请表或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登记卡.[申请人应当提交的材料目录]

1,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批复复印件1份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登记表》4份;

2,对编制环境影响书的建设项目,须提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申请》,并附环境保护监测或调查;对编制环境影响表的建设项目,须提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申请表》,并附环境保护监测表或调查表;对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须提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登记卡》(以上材料均需提交4份).3,对主要因排放污染物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交环境保护监测(表).对主要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交环境保护调查(表).[示范文本]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申请》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申请表》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登记卡》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登记表》

[审查方式]

书面审查,实地审查

[许可程序]

需要经同级环境监测部门监测合格.所有环境影响书项目及部分所在位置敏感或周围单位,群众密切关注的项目,本行政机关在受理后将在互联网上向社会公示.(由于我局网站正改版中,很快将公布)

[许可期限]

30日(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42条第1款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22条)

[许可形式]

书(表)项目经处长签署意见,登记表项目经副处长签署意见后发出.办理环保审批后

申请条件:项目必须经过区环保审批(书或表项目),同时处于试经营3个月内

建设项目环保申报

提交材料

所需提交的文件资料:

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申请表或申请

2,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手续

3,监测

4,其它材料(详细见具体流程说明)

材料不齐全或填报错误

标准:提交的申报材料齐全,规范,有效.初审材料

人员现场核查

补充整改

科室负责人审批

补充整改

主管领导审批

批复类型

环保不合格批复,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验收总结 篇9

目前, 全球氯化法钛白粉与硫酸法钛白粉的产能比例大约为56∶44, 氯化法钛白粉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欧美, 硫酸法钛白粉主要集中在亚太。截止2012年底, 国内90%以上的钛白粉企业仍采用硫酸法, 随着技术的改善和提高, 其清洁生产水平达到国家要求, 同时, 因氯化法对硫酸法没有完整的替代性, 当前来讲, 只有优越性和完善性, 硫酸法生产的钛白粉仍具有广泛的应用途径和市场需求, 所以, 我国的硫酸法会随着科学研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氯化法长期并存。

鉴于我国大部分钛白粉生产企业仍将长期采用硫酸法生产钛白粉, 环境监测部门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也将继续对此类项目进行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 (以下简称环保验收监测) , 现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结合已完成的多个硫酸法钛白粉项目的环保验收监测经验, 将其环保验收监测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重点内容总结出来, 供参考。

1 现场踏勘

1.1 生产设备核查

在项目现场, 沿着其生产工序, 逐一核对项目生产设备数量和安装运行情况, 通过核查各工艺设备的运行参、能耗、水耗、原料、产品的出库单记录等确定项目生产负荷。为保证验收监测数据的有效性, 现场验收监测应在工况稳定, 生产负荷达到项目设计生产能力的75%以上、环保设施运行正常的情况下进行[1]。

对硫酸法钛白粉项目, 应重点关注球磨机处理能力及数量, 硫酸贮罐、酸解罐、水解罐等生产设备有效容积及数量, 煅烧窑生产能力, 雷蒙磨处理能力及数量, 确认项目主体生产设备的运行负荷与环保处理设施运行负荷之间的关系, 环保设施实际处理量与设计处理量之间的关系, 对项目实际生产能力做出准确客观的评估。

1.2 污染防治设施核查

现场核查项目污染设施是否按环评和批复要求全部建成并正常运行。根据硫酸法钛白粉项目的行业特点, 对硫酸储罐围堰设置情况、碱液喷淋循环水池容量大小、污水处理站实际处理能力及外排口设置情况、事故应急池数量及容量大小、厂区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情况、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运行情况、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类别及建成运行情况、碱水喷淋次数、处理设施风机额定功率大小、废酸回收利用情况、固废临时堆场使用年限及堆存情况等进行重点核查。

1.3 企业环境管理检查

现场检查时, 应关注企业是否制定环保设施操作规程, 是否建立环保管理网络, 是否确立环保管理制度, 是否落实环保负责人、环保设备运行记录是否完备, 是否制定环保事故风险应急预案, 各种应急设备、物资是否齐全, 重点对企业环保事故应急演练情况、环保档案管理情进行检查。

1.4 排污口规范化检查

对废水、废气排放口在线监测系统进行现场检查, 确定系统是否运行正常, 在线监测装置是否具有计量部门的质量认证书, 自动监控设备是否与当地环保部门监控中心联网。确认项目各排污口是否按管理要求设置了环保标志牌, 排污口、排气筒的数量、位置是否与环评报告书批复意见一致。

1.5 固废堆存处置及综合利用检查

硫酸法钛白粉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是酸解尾渣、石膏渣、煤灰渣, 均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检查厂区临时渣场是否按规范要求采取防雨、防渗措施, 通过现场查阅固废外售合同及台帐, 核查固废暂存、外售及综合利用情况。

1.6 环境敏感目标核查

对照项目红线图明确其厂界, 认真核实相关风险评价等级是否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 核查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的学校、医院及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目标是否按要求进行了拆迁或搬迁。项目建成后, 附近是否又出现新的环境敏感目标, 对未拆迁、搬迁或新增的环境敏感目标, 应及时向环保主管部门汇报。

2 现场监测重点

2.1 废气监测

硫酸法钛白粉项目产生的废气污染物主要有烟 (粉) 尘、二氧化硫、硫酸雾, 由于硫酸雾有异味且会对生产管线和除尘设施造成腐蚀, 如控制防护措施不到位, 易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对项目排放硫酸雾的煅烧窑及酸解车间的排气筒必须进行除尘效率监测。

2.2 废水监测

因硫酸法钛白粉项目产生的酸性废水量大, 且处理成本较高, 部分企业唯经济利益至上, 存在生产污水偷拍漏排现象, 现场监测时, 务必对项目雨水和清净下水所属管网做好排查, 明确污水监测点, 除雨水排口外, 生产污水排口、清净下水排口、生活污水排口都是验收监测的必测点位。

2.3 噪声监测

对照项目红线图明确其厂界, 若厂界周围存在环境敏感目标, 在对厂界噪声进行监测的同时, 还应对环境敏感目标进行监测;若厂界噪声超标, 还应对可疑声源进行监测, 以分析噪声来源, 确定其影响范围;为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有效, 应在监测时派人对项目主要声源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督, 确认生产负荷, 最大程度保证数据的代表性。

3 环保验收监测报告编写要点

对硫酸法钛白粉项目而言, 监测报告应介绍清楚项目基本情况, 对项目生产工艺及清洁生产水平有清晰把握, 核算清楚新鲜水用量与污水实际排放量、摸清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方式及排放去向、准确绘制厂区平面布置及外环境关系图、注意核对监测数据的有效性、选用最新的验收排放标准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准确核算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结论必须清楚表述项目是否可行、要特别重视三同时登记表的填写。

在进行总量核算时, 一般是根据验收监测期间得到的单位时间实测排放量, 乘以年实际工作日得到年排放量, 而年工作日的核定有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会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因此, 可根据验收监测期间的监测结果得到实际产污量或排污量, 以此来计算年排放量, 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2]。

在结论部分, 对照原环评报告书中标准及结论、环保批复, 要有一个结论, 对照现有标准、功能区要求, 也要有一个结论。

4 结语

在实际工作中, 硫酸法钛白粉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监测人员应结合实际的环保治理和监测技术水平, 本着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 真实准确地反映出项目环保设施建设、运行及管理情况, 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及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整改措施, 使环保验收监测达到为验收审批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要求。

摘要: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规范要求, 结合自身工作实践, 总结了硫酸法钛白粉项目环保验收监测工作重点, 主要包括现场踏勘、现场监测、监测报告编写等。

关键词:硫酸法钛白粉,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核查,检查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Z].2000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验收总结 篇10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相关资质的讨论

作者:叶本利

单位:福建省寿宁县环境监测站电话:593-5508157

摘要:环境监测(调查)是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更加受到环保部门的重视,但环境监测(调查)的实施和报告的编制主体在法律、法规上规定不明确,可执行性不强。本文针对编制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的资质要求在环保法规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环境监测(调查)报告编制资质

1.前言

以往较长一段时间来,有些环境监测站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存在一个误区和局限性,验收监测只是单纯的停留在对环保设施污染源的监测上,根据污染物排放的浓度和标准来判定其是否符合验收条件。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制定和第14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规定》的废止,就可以明确的知道建设项目的环保验收已不是单纯的对环保设施竣工的验收,而是包括整个建设项目竣工的环境管理、环保设施和各项措施的检查验收。

另外,大多数县级监测站不仅自己编制污染类验收监测报告也编制生态类项目的验收调查报告,一般环境监测站是否具备编制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的资质还需要认真探讨。13号令第十三条规定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调查)报告(表),由建设单位委托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或环境放射性监测站编制,其

中验收调查报告(表)还可以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编制。

在技术条件达不到或无相关资质,验收监测方案不合理,监测前期对项目环境检查不够的情况下,就会造成编制的验收监测(调查)报告不规范,质量不高,甚至对环保验收工作产生不良后果而导致事故发生后被追求责任,例如众所周知的龙岩上杭紫金山含铜酸水渗漏事故。

2.编制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的资质要求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3号令第十三条规定的编制验收监测(调查)报告(表)的相关资质指的是什么资质值得我们研究。

在环发[2000]38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提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由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环境监测站负责组织实施和开展监测工作,但是目前审批其环评文件的县(市)级环保局所属监测站还无法对一些建设项目中涉及到的特征污染物实施监测,只能分包委托给第三方监测,而且该文未对生态类项目的竣工验收调查部分做出规定,更没有对报告编制相关资质方面进行说明,该文已经不适应环保面临的新问题。

因此,在环保部未对项目竣工验收监测实行社会化的前提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环境监测站组织实施,但是监测(调查)报告(表)应该要由13号令规定的有资质的单位编制。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该13号令所规定的编制验收监测(调查)报告(表)的资质即为具备有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机构同时包括环境监测站,依据如下行政法规:

①环发〔2005〕24号文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等级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并经登记后,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调查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②国人部发〔2004〕13号第五条规定凡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和环境保护验收的单位,应配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③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5年第52号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的有关规定,环境影响评价职业资格登记共分16类,其中从事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的环境监测机构人员可登记为15类,从事环保验收调查或技术评估机构的人员可申请16类。

从以上相关行政法规得知,从事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调查)及报告编制工作应需要持有15、16类岗位职业资格证或培训合格证的工作人员负责。而一般只通过计实验室量认证的环境监测站则可以在自己认证的检测项目范围从事污染物指标的监测并无资质编制报告。

3.环保验收监测(调查)的技术性更需要用资质来约束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环境监测(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监测(调查)报告是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技术依据,整个过程包括建设项目工程调查(施工资料等查

阅)、编制方案、现场、报告的编制,每个环节都需要极强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尤其是方案的编制和.环境管理检查以及最后报告的编写,这些工作都是要认真阅读项目的环评及设计相关文件,还要对项目生产工艺有足够的了解才能保证监测结果能真正反应污染源的治理和排放情况。只有做好监测(调查)这个工作才能为环保验收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如果验收监测(调查)报告不能如实体现项目的环境管理水平,就会让最后的验收结论失准以致后期暴露各种环境问题。因此,对于从事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调查)工作在资质上的法律约束是必要的。

4.结论与建议

因此,在实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调查)及其报告的编制工作上应该制定更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谁监测谁编制,谁实施谁负责,需要什么样的资质,做到有依有据,责任主体明确。在环保系统环境监测站从事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调查)及报告编制的工作人员在无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的前提下应参加环保部举办的15、16类项目负责人岗位培训,持岗位培训合格证书负责验收监测(调查)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2。

2.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2。

3.国人部发〔2004〕13号《人事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环境影

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2004.2。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5年第52号——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2005.11。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24号《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05.2。

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01.11。

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0〕38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00.2。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验收总结 篇11

为了方便广大从事环保手续办理人员,少走弯路,笔者特就市批项目环保手续到排污许可证流程分享给各位,希望对广大办证人员有所帮助。县批项目在县里可以办理程序大同小异。

一、项目找有资质的环评公司编制环评 需要准备资料如下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设备一览表、设备布置图、原辅材料年用量,吨产品用量、包装方式、项目每天用水和废水

3、土地证或土地初审意见,4、规划意见

5、发改委出具的备案证或工信局出具的意见

6、总平面图、7、周边关系图、物料平衡,蒸汽平衡和水平衡

8、项目工艺流行叙述和排污节点,工艺流程图

9、项目简介(包括项目名称,位置、项目总投资、环保投资、项目劳动定员)

二、需取得项目环评批复

1、评估中心安排上会

2、环评上会通过

3、总量申请完成(需先到县局申请,再到市局审批,中间有可能修改环评报告)

4、环评评估报告取得

5、县局项目审批委员会开会通过,预审意见取得.6、行政大厅受理根据市局意见修改环评.(如果环评修改,评估意见和县局预审意见也得相应修改)。

7、市局项目处开会同意。

8、行政大厅出正式批复.三、三同时验收

(前提条件公司应确保生产现场和环评相符,各项环保设施运行完好,排放符合环评上要求的排放标准)

1、县局打试生产申请开会同意后取得试生产批复。

2、在试运行期间申请验收监测,县局受理。

3、市环境监测站到公司进行监测。

5、取得验收监测报告,并且在环评要求范围内。

6、申请三同时验收

7、验收申请报告通过,取得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四、排污许可证办理

1、申请排污监测,县局受理。

2、市环境监测站监测完成,并符合环评要求。

3、取得排污许可证监测报告。

4、向县环保局申请办理排污许可证。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验收总结 篇12

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只有顺利通过环保验收才可以投入生产。近几年环保部门虽然已经颁布包括石油炼制、火力发电、水利水电、汽车制造等众多行业的环保验收技术规范, 但是在实际监测过程中依然有一些问题存在, 这些问题会对验收监测的进程和质量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要求

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过程中, 地方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必须要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文件, 根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和调查结果, 利用现场检查方式来检验建设项目的环保质量。即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工作必须充分掌握环保验收的主要依据和重点以及验收标准等要求。

2.1 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的主要依据

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的主要依据是环评报告书、登记表、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批复,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2.2 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的重点依据

不同的建设项目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有着较大差异, 通常情况下可以划分为工业类项目与生态类项目两种类型。其中建设项目两种类型的环保验收重点依据有所不同, 而常规验收主要包含有:项目立项、项目设计、项目施工、项目试生产等其他环节的审批流程和环保措施;项目环保措施执行效果;项目环保措施的各项设备;项目环保设施的运行记录和验收流程的标准性和规范性;项目施工废弃物的安放和落实;污染物的检测标准以及排放物的总量。

2.3 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的程序

结合建设项目施工相关规定, 完成建设项目施工后, 建设项目单位必须要向地方环保行政管理部门提交试生产验收申请, 地方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则需要根据建设项目单位提交的申请进行核实和验收, 然后根据验收标准判断验收结果。当建设项目获得试生产申请批复后, 建设单位必须在试生产3个月内提交申请和环保验收资料。环保行政管理部门收到建设工程验收申请和申请资料后给予验收意见, 并根据验收标准判断验收结果。

3 分析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工作常见的主要问题

3.1 建设项目产生变更现象

制定建设项目验收监测方案前, 必须要对项目工程的基本状况进行详细调查, 在工程调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工程变更的现象。工程项目在实际建设中可能会因为施工资金不到位和施工技术等其他因素会导致工程产生变更现象, 所以对项目工程进行调查时必须要结合实际状况对工程变更原因进行分析, 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其中建设项目内容变更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1) 建设项目施工的地点, 其中包含污染物排放口的变更; (2) 建设项目生产的产品和生产规模; (3) 建设项目工作所使用的工艺流程; (4) 完成工程变更后所采用的环境保护措施[1]。

3.2 建设项目试生产超期不验收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文件中的第十条规定中明确表示:项目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在试生产起3个月内向地方环保行政管理部门提交验收申请和验收资料。

建设项目竣工后试生产期限最长时期不能超过1年。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试生产的时间观念, 部分企业则认为试生产期3个月后便可以展开验收监测工作, 还有部分企业认为试生产3个月后无需提交任何申请资料便可以顺利通过生产验收。部分企业经过3个月试生产期后仍然没有展开验收监测工作, 但是并没有向环保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延长试生产期申请, 从而出现违规生产现象。

3.3 对建设项目工程验收监测期间的生产工况问题进行分析

针对于工业生产型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必须要确保验收监测工况条件如下:确保建设项目试生产阶段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稳定, 其中生产负荷必须在75%以上, 而水泥行业必须在80%及其以上。而在实际验收工作中生产负荷往往低于75%, 无法满足运行标准, 导致此种状况可能是工程项目设计不准确, 可能是企业预留扩大再生产能力, 可能是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结合实际状况来改善监测效果。若是生产负荷无法短期内迅速达到75%, 而企业却能够稳定运行, 那么可以根据不同阶段进行监测和验收, 则监测出的数据在进行使用时必须要添加使用前提或者使用经常, 当生产状况产生变化时, 生产负荷为75%便可以进行申请和验收, 否则就属于环境违法。如果生产负荷一直达不到75%, 那么就需要重新制作书面汇报地区环保行政管理部门, 由地方环保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建议。

3.4 建设项目存在验收监测时机问题

建设项目污染物或者废水排放监测对于监测时机有着较高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都是使用生化处理工艺进行污染物和废水处理, 气温和试运行时间对于生化处理工艺的效果影响较大, 一般情况下水温为20~30℃更容易产生生化反应, 但是冬季气温相对较低, 净化能力也相对较弱, 所以, 在冬季进行验收监测时应当要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 部分企业废水处理设施试运行时间仍然不够, 并且生化处理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 水质不够稳定, 只能通过增添药物剂量才能在短期内达标[2]。

3.5 建设项目存在验收监测总量核算问题

通常情况下环评批复会结合国家总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来制定主要污染物的控制指标, 但是针对改扩建项目来说, 环评批复总量控制指标必须衡量企业所有项目, 其中包含有改扩建项目及原有项目。所以, 在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时, 必须要对原有污染物排放量和以新代老削减量和新建部分产生量以及新建部分处理削减量进行综合考虑, 从而计算项目总体污染物排放量。而实际验收监测通常会忽略原有染物排放量, 只对新建部分排放量进行了综合考虑。同时, 若是工况无法达到100%, 那么就需要将工况折算成100%来核算企业排放总量, 但是这点在实际验收监测中经常会被忽略。

4 应对策略

4.1 提交申请延长试生产期申请

项目工程建设单位要充分认识到试生产时间的重要性, 项目工程建设单位需要按照规定要求在试生产起3个月内向地方行政管理部门提交验收申请和验收资料。

4.2 全面提高企业绿色环保意识

积极向企业和社会宣传绿色环保理念, 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环保法律学习班, 让企业领导人和决策者充分认识到环保生产的重要性, 严格按照国家环保验收标准开展生产工作。

4.3 增强对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勘察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现场勘察时需要弄清以下问题: (1) 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是否发生变化; (2) 企业生产工况是否达到环保验收监测标准; (3) 正确选择并布设采样点。

4.4 增强日常监督和管理

地方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增强日常监督和管理, 定期开展业务学习, 全面提高监督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针对于建设项目检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应予以警戒或者惩罚, 避免企业出现违法行为[3]。

4.5 严格按照实际工况展开监测工作

验收监测单位在验收监测生产单位的生产负荷时, 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核对企业的生产负荷总量, 针对于不满足企业生产负荷总量的项目进行分析, 严格遵循验收监测标准和要求, 增强现场施工状况的监督和管理, 以免项目建设单位弄虚作假。

4.6 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报

若是发生以下状况, (1) 建设项目施工地点产生变化; (2) 生产产品类型产生变化; (3) 建设项目生产工艺发生变化; (4) 建设项目生产规模产生较大变化; (5) 建设项目生产设备类型与规模产生变化; (6) 尚未建设环保设施; (7) 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拆迁卫生防护区域的房屋; (8) 建设项目实施时间和环评批复时间相距5年以上, 那么监测单位应当要立即向地区环保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书面汇报, 获得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以进行整改工作。

5 结论

验收监测的涉及面非常广, 并且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 在进行验收的过程中要重点控制好每一个细节, 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开展验收工作, 使项目建成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客观、公正地反映出来, 以期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曹晓华, 王小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应注意的问题[J].污染防治技术, 2008, 21 (6) :107.

[2]黄绍辉.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废水监测工作探讨[J].科技与业, 2013, 20 (19) :155.

上一篇:自体输血技术管理制度下一篇:骑鹅旅行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