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投掷垒球教学设计

2024-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原地投掷垒球教学设计

原地投掷垒球教学设计 篇1

本课以“掷垒球”为主题,学生们利用垒球,在一定距离进行向地上目标的掷准练习,不仅在距离上给学生增加了自由选择难度的练习,还通过地上数字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随后,用比赛有效的调动了学生进行掷准积极性的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练习,既体现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又能让学生清晰的对自己的学习成果作评价。本课在设计时,教师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下学习、锻炼和娱乐。体育兴趣是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学习和锻炼积极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心理因素。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始终保持良好的兴趣是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根据中低年级的学生对游戏的热衷,本课的设计以游戏贯穿教学,在学习一些他们能够接受掌握的运动技能中,不断逐渐增加难度来吸引学生。这些游戏遵循学生好玩天性,不仅使学生学会了掷准的方法,而且让学生锻炼了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同时,教师也注意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教育以及同伴间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评价理念,那就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基于这样一种思想,现在的评价越来越重视综合评价,强调评价的多元化;越来越注重过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体会到:“学生的知识能力是在实践中增长的,态度情感是在实践中发展健全的”。对学生的评价,只有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才是最切实,最有价值的。因此,本单元注重过程性评价,将评价权交给学生,使他们觉得我能行,我是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相互评价及自评,共同学习与发展,对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起激励作用。

本课的设计始终把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目标和归宿,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体验、创想、感受,达到目标要求。

原地投掷垒球教学设计 篇2

1 原地掷实心球项目的特点

原地向前掷实心球是是融力量性和动作速度性为一体的项目, 它的基础要求必须要有力量, 在此基础上, 要尽可能的加大动作速度。影响投掷实心球的成绩主要有三个因素, 那就是第一出手初速度, 第二出手角度, 第三出手高度, 这三个因素中, 出手初速度是最重要的。而出手初速度的决定因素又包括最后用力投掷球的距离和时间决定这二个因素, 如果作用力距离越大, 而时间越短, 那么实心球的出手初速度就会越大。而出手初速度的能力并不是说说就能达到的, 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达到的, 还取决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和掌握正确的投掷实心球技术, 如果能做到这两点, 就会大大提高投掷原远度。另一个方面, 实心球的出手角度也对投掷成绩起到一定的作用, 最佳出手角度是随着出手初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在一定范围内, 如果出手速度越大, 最合适的角度也会随着增大, 所以, 出手角度也就会不同个体学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变化, 一般是男生可以大一点而女生应小一点, 也可以是力量大学生比力量小的学生的出手角度要大一点。而实心球的出手高度对每位学生来说是相对稳定的, 一般学生的身高大出手高度就会大, 学生的手臂长则出手高度也会长, 也有一种情况, 就是有的没有充分的蹬地送髋, 或者最后用力出现屈肘动作, 那么, 他的出手高度也就会变低。

2 投掷实心球的基本要领

对于初学者来说, 经常犯一些错误, 这也属于正常, 想改正错误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原地掷实心球的技术, 这一项目而言, 掌握其动作技术是投掷实心球的关键, 在学习时主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2.1 持球动作

两手的五指自然分开, 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球的两侧将球夹持, 两手食指接触球时食指中间距离为1 cm~2 cm, 两大拇指紧扣在球的后方成八字形状, 两手掌抱球时力量要均匀, 以保持球的稳定性。

2.2 准备姿势

两脚前后开立, 前脚掌离起掷线约为20cm左右, 前后脚的距离约一脚, 两脚的左右距离约为半脚掌, 后脚跟稍微离地, 两手自然持球, 身体呈放松状态, 肌肉放松, 重心位置约在两脚中间稍微向前, 眼睛看球的预计落地点。投掷实心球的时候, 要做到身体要正对前方, 精力集中。

2.3 出手前动作

出手前的动作是为了争取最大的出手初速度, 所以要做预摆动作, 大幅度摆动2~3次, 充分调动身体机能的兴奋性度, 最后一次的预摆至头上方时, 身体重心全部落在后脚上, 身体呈现满弓状。

2.4 最后用力

最后用力关系到出手初速度的大小, 所以是此阶段时投掷实心球的主要环节, 动作是否正确会影响到球的初速度与角度。最后用力动作是当预摆结束时球至头上方, 两手握球用力积极从后上方向前上方前摆, 然后做一系列快速的动作蹬地、伸膝、挺髋、收腹、送肩、挥臂、拨球、鞭打、控制重心等。从纵向来看, 发力的顺序是从身体的下至上, 达到力量快速连续传导的过程;从横向来看, 身体的各个部位的用力要求做到协调性一致。

2.5 球出手

球出手的一刹那, 后脚随惯性迅速向前迈一小步, 然后屈膝降低重心以保持身体平衡。这一环节强调出手时角度要合适与初速度要最大。

(1) 角度。角度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达到适宜的出手角度,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练习方法:第一, 用力顺序的练习, 最明显的蹬地与挺髋提高重心是角度调整的方法。练习这一动作时要做到由简单到复杂, 由慢到快, 由实心球的轻到快来蹬地、挺髋、顶肩练习, 然后逐步过渡到正规动作, 实心球也达到标准重量。当学生熟练掌握这一连续动作后, , 再练习挥臂与收腹的练习, 这时要求练习者投掷出实心球后, 要注意眼光要随着实心球的运行而动, 同时, 用力也由小到大, 直至达到用全力投掷, 这样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投掷的用力顺序。第二, 掌握出手高度练习。我们可以采用借助橡胶带作为辅助器材进行练习, 学生两手抓住橡胶带的中间, 做出抛实心球状, 另一端则另一同学拉住, 练习者下肢蹬撑, 挺胸、引臂, 这个动作在意识里好象是往上抛东西, 以体会用胸部带动手臂用力的感觉, 如此反复练习, 直到找到感觉为止。这一动作的练习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出手角度,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力顺序。针对学生投掷时肘关节过早下降, 出手角度低, 向下掷实心球, 几乎不存在抛物线的现象, 可采用向前方做徒手挥臂练习, 然后再拿50cm的硬胶水管或藤条鞭打前上方固定物练习。若学生还不能完全领会动作, 则在他做徒手挥臂练习时, 教师在他的肘关节下降路线上, 用手轻托其肘关节, 使他有所感觉, 得以改正。

(2) 出手初速度。第一, 准备姿势非常重要, 从一开始就做到心理舒服, 两脚前后开立, 上体稍微向后仰, 两臂充分后引, 把腰、腹、背、肩、手臂等充分伸展, 成超越器械状态, 把大量的弹性势能储存起来, 为最后用力获得更大的出手速度创造了条件。同时要强调两手靠拢, 相对成八字形用力握球姿势, 加大手指拨球的力量。第二, 开始发力阶段帮助学生充分伸展蹬伸、挺髋、送肩。在练习时, 教师站在学生后方, 当学生最后用力前, 教师在其后面轻轻推其肩、背部, 让学生在潜意识里注意挺胸, 使身体充分向后伸展, 充分完成超器械动作, 加大弹性势能, 延长最后用力快速收腹动作。这样既能提高最后用力的出手初速度, 也能缓冲完成动作时身体向前的冲力。

3 如何实现原地投掷实心球教学

3.1 原地传球接力

在一片空地上准备实心球8~12个。男、女生各分成四路纵队, 每队人数相等, 队员前后相隔一定距离以0.5m~1m为宜, 每队排头队员双手持球从头上后摆传给第二人, 第二人接球从胯下传给第三人, 单数队员按第一人方法, 双数队员按第二人方法传至最后队员, 先传达到为胜。

3.2 抛接小球练习

每两人一组分配一个重量稍轻于实心球的小球, 可以用篮球代替。把学生分成两组, 人数相等, 男女生也均匀分开, 每次比赛每组两队进行比赛, 另两队队员为裁判, 胜的次数多者即为胜。第一次:抛球击掌, 身体前向上抛球, 击掌后接球, 以击掌次数多者为胜;第二次:抛球转体, 脑后向上抛球, 转体后接球, 以转体度数多者胜;第三次:蹲、起抛球。下蹲起立的同时向上抛球, 下蹲拍地后接球, 以拍地次数多者为胜。学生通过游戏练习, 对投掷实心球有了一定的兴趣和体会, 然后再进行组织教学,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做好投掷实心球前的或者练习中的辅助练习

投掷实心球对于身体的肌肉要求较高, 所以对全身肌肉训练也要重视。从下身到上身依次可以分为:脚、腿、髋、腰、肩、上肢等。主要的辅助练习有提高学生踝关节肌肉力量和膝关节蹬伸力量, 原地的鞭打练习, 多种压肩练习, 腰腹肌力量练习, 如仰卧起坐、仰卧举腿、直角坐等。原地投掷实心球的教学中, 学生对投掷时出手角度比较难以掌握, 笔者认为其关键点在于胸部前挺、手臂滞留的动作。挺胸可以带动身体重心的升高, 腰背和肩带肌肉的拉长, 从而有利于较大投掷弹性势能的更好储备, 提高动能的转化, 加快出手初速度, 同时也可以达到合理的投掷出手角度。

总上所述, 实心球的练习掌握技巧非常关键, 但也也不能忘记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是学习实心球开始的第一步, 主要让学生积极参与, 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学, 寓教于乐, 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让学生熟悉“球”性, 掌握动作技术。原地投掷实心球是体育教学一个非常枯燥的项目,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体育教学在应该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努力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投掷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投掷成绩, 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凌燕.关于“双手前掷实心球”教材的分析与教法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 2011 (4) .

[2]顾刚峰.原地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训练两年后的思考[J].考试周刊, 2011 (59) .

[3]李雪凤, 黄梦波.原地后抛实心球训练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 2011 (30) .

[4]夏秀萍.实心球掷远达标攻略[J].体育教学, 2011 (10) .

[5]梁栋.对原地双手头上向前投掷实心球教材教法的分析与研究[J].科教导刊 (中旬刊) , 2011 (10) .

原地投掷垒球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 易犯错误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70

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是中学体育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项以力量为基础,以动作速度为核心的投掷项目。原地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的成绩取决于实心球的出手速度、高度及角度,动作技术比较复杂,只有把各环节技术良好地衔接在一起,才能提高成绩。由于动作技术较为复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错误动作,影响了投掷的成绩。下面对易犯错误及对策进行探讨。

易犯错误一:投掷实心球动作不规范

[原因]技术动作概念不清,动作要领不明。

[对策]首先应该让学生对技术动作有一个正确的概念,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来明确动作要领。其次要让学生知道投掷成绩的提高是需要技术动作作为保障的,要唤醒学生动作规范意识,不能出现只要自己力量够大就能取得好成绩的思想。再次从站位、持球、满弓、引球到最后出手仔细观察,反复进行徒手的练习,提高规范意识。最后进行较轻重量的纸球、足球等投掷练习,待掌握技术要领后,逐渐用正规的实心球来进行练习,慢慢提高动作质量。

易犯错误二:投掷实心球身体没有形成“背弓”

[原因]在练习中学生动作概念不清,没有做到挺胸挺腹,手臂没有充分后展。

[对策]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来明确“背弓”的形成方法,让学生建立投掷中的“满弓”技术概念,强调身体向后做“满弓”动作时屈膝仰头,并通过反复的“背弓”定格动作,让学生体会“背弓”定格时的肌肉的协调用力,让学生逐渐适应“背弓”技术。

易犯错误三:投掷实心球腰腹与双臂不协调,出现脱节现象

[原因]动作概念不清,用力不连贯,用力顺序出现问题,动作协调性不够。

[对策]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来明确出手时腰腹与双臂的协调运动,改变学生单纯地靠某一部分肌肉力量去投实心球的错误动作,然后多进行徒手的练习,注意用力顺序。可以利用学生喜欢足球的心理,在练习中用足球掷界外球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用较轻的足球替代实心球进行技术动作的练习,在练习中注意蹬地、收腹、投球等动作的协调,用足球替代实心球来建立肌肉协调用力的感知,使技术动作定格到规范动作,再用实心球替换足球进行练习。

易犯错误四:投掷实心球时肘关节下降,向下砸实心球

[原因]用力顺序不当,“背弓”没有做出来,投掷时低头,上臂用力不当。

[对策]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来明确出手时两个肘关节不能过早弯曲,在投掷过程中要抬头看前上方,不能有低头的动作,并反复进行练习。对于学生出手时双肘下沉,出手点太低,向下砸实心球的问题,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手拿50厘米的藤条抽打前上方的固定物,使学生体会挥臂鞭打的动作。如果学生出手双肘下沉厉害,教师还可以在学生练习时,用手在他的肘关节下降路线上轻托其肘关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

易犯错误五:投掷实心球出手角度把握不好

[原因]投掷实心球的角度掌握不好,或高或低。

[对策]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来明确出手的角度,并反复进行练习。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教具,来掌握适宜的出手角度。如在练习者前面两到三米左右架设一条高度约为5米的橡皮筋,要求练习者在投掷实心球的过程中要越过橡皮筋,在反复调整和练习中,找到自己的出手角度,并使动作定型。还可以通过投掷击墙的练习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出手角度,可以在墙壁上画多个同心圆组成的标靶,让练习者在投掷中击中目标,这样就会帮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掌握出手角度。

易犯错误六:投掷实心球出手时机把握不好

[原因]学生对技术动作不熟悉,出手过早或过迟。

[对策]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来明确出手的时机,并反复进行练习。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教具,来掌握适宜的出手时机。如在教学中借助皮带来进行练习,两名同伴抓住皮带的两头,练习者抓住皮带的中间进行投掷实心球的徒手练习。练习者通过下肢蹬撑、挺胸、引臂,体会身体超越器械,胸部带动手臂用力的感觉,反复练习,对于掌握出手时机有很大帮助。

易犯错误七:实心球出手时腕指无力,出手速度慢

原因:学生手指力量较差,出手时没有拨球鞭打,而是推、投、抛等错误动作。

对策: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来明确出手时应拨球后鞭打而不是推、投、抛等错误动作,并反复要求学生在持球时就应该保持两手手指适度紧张。让学生通过反复抓握铅球来发展手指、手腕力量,熟悉动作,发挥下肢力量和腰腹力量。

投掷垒球教学反思 篇4

三沟中心小学 狄彬鑫

我上了一节《掷垒球》的初期教学课。通过上课有以下几点感受:

本课以“掷垒球”为主题,学生们利用垒球,在一定距离进行向地上目标的掷准练习,不仅在距离上给学生增加了自由选择难度的练习,还通过地上数字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随后,用比赛有效的调动了学生进行掷准积极性的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练习,既体现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又能让学生清晰的对自己的学习成果作评价。本课在设计时,教师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下学习、锻炼和娱乐。体育兴趣是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学习和锻炼积极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心理因素。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始终保持良好的兴趣是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根据中低年级的学生对游戏的热衷,本课的设计以游戏贯穿教学,在学习一些他们能够接受掌握的运动技能中,不断逐渐增加难度来吸引学生。这些游戏遵循学生好玩天性,不仅使学生学会了掷准的方法,而且让学生锻炼了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同时,教师也注意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教育以及同伴间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评价理念,那就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基于这样一种思想,现在的评价越来越重视综合评价,强调评价的多元化;越来越注重过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体会到:“学生的知识能力是在实践中增长的,态度情感是在实践中发展健全的”。对学生的评价,只有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才是最切实,最有价值的。因此,本单元注重过程性评价,将评价权交给学生,使他们觉得我能行,我是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相互评价及自评,共同学习与发展,对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起激励作用。

原地投掷实心球教学反思 篇5

实心球是克服外界阻力的力量练习, 它是一项健身和实用价值都较高的体育健身项目。投掷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投掷练习能全面发展学生上肢、下肢、躯干等肌肉力量,以提高身体活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对形成强壮的体魄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掷实心球是发展投掷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1、在实心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探究以德育教育为核心、分层递进为途径、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学方法,这对缩小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提高学生身体活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起到了积极而又明显的作用,有利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在实心球教学的学练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学方法至关重要。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不断提高认识,自觉转变观念,以不懈的努力和求真的创新精神,从为了学生的一切出发积极去探索和尝试更多、更好的能让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法。有待于今后教学中进一步探索。

3、在推进二期课改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敢说、敢想、敢问、敢做的四敢精神。以强身肓人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探索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和才能的积极发展,追求终身收益的长远利益,有待于今后教学中继续深入研究。

4、在实心球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突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和学生间相互提示掷实心球时的注意事项。严格按照教师指定的位置,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自练或集体练习,教师在课堂学练中要严防个别行为偏差的学生由于个人的主观愿望而造成不应该发生的有损身体健康行为,而故导伤害事故的发生。投掷项目易出事故,所以,我们必须做到安全教育警钟长鸣,有了安全保证才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八年级民语班(教学设计、说课、反思、教案)

哈力别克

三年级投掷垒球教案 篇6

投掷垒球教案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新课程标》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注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强调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三年级投掷垒球教案。

二、设计理念

本课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按照水平二课程目标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良好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引导学生通过“玩中学、玩中练”,在主动探究中了解投掷的要领,掌握投掷的正确动作,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投掷活动的良好兴趣。

三、教材分析:

投掷项目是一项古老的、传统的体育项目,也是小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锻炼身体的重要项目之一,原地投掷动作,从小学低年段就开始安排课程,从掷纸飞机、掷沙包、到投掷垒球,抛实心球。教材编写过程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的纵向编排方式。通过学习和练习投掷,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爆发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促进上肢肌肉、关节、韧带的发展,为今后学习其它的投掷项目奠定基础,形成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教案《三年级投掷垒球教案》。

四、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学生个性天真活泼、好动,其模仿能力比较强。在本课时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采用以游戏练习为主线,注重诱导、启发,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新。

五、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原原地掷垒球,增强上肢力量、提高投掷能力和协调能力。

2、能以饱满的情绪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并能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

3、培养学生集体精神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六、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蹬地、转髋、挥臂动作连贯,体会协调用力的动作,掌握正确的用力顺序和用力方向。

教学难点是:肩上曲肘,背后过肩,挥臂迅速。

七、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以小组学习的方式来组织教学。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游戏为主线,不断活跃课堂气氛,同时结合游戏竞赛法、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进取的学习精神,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八、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约7分钟)

1、根据本课内容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2、徒手操。

3、小游戏。

(二)合作探究(13分钟)

1、通过语言提示,让学生自选投掷基点,进行把垒球掷标志板的练习。

2、学生投掷练习几次后,帮助学生理解肩上曲肘,背后过肩,挥臂迅速的动作要求,帮助学生总结原地掷垒球的动作要领。

3、小组讨论学习,通过组内同伴间得的互助和完善动作来提高全班整体的投掷水平。

(三)能力拓展(15分钟)

1、明确出手高度。帮助学生理解蹬地、转髋、挥臂动作连贯,体会协调用力的动作要领,小组竞赛展示。

2、看谁投的准小游戏。

(四)身心恢复(5分钟)

1、小游戏。

2、小结、讲评。

《原地投掷沙包》评课稿 篇7

1.激趣导入环节“红牌、黄牌”的运用,令学生一进课堂就明确了上课的规则,在孩子们心中有了课堂常规学习的规则。

2.响炮练习时教师提示学生上举下甩的部位,利用儿时的游戏渗透了投掷的方位与要求,在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中落实了新知的要点,这一点做法生动有趣,孩子们学得趣味黯然。

3.原地侧向投掷沙包环节学生的实践与练习显得活而不乱,非常有序,每人5次就是5次,谁投谁捡分工明确,落实到位,凸显了教师平时课堂教学就非常注重练习的常规,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常规意识!

4.往返接力跑的游戏组织也是先讲规则后游戏,在比赛结束时,教师能结合红牌、黄牌进行评价,使教学有了前后呼应,让规则有了圆满的小结。

建议:

在提高—巩固——展示环节,老师设计的投过一定高度线,这种方式非常好,但对于投两边的学生而言有难度,因为两边的高度远远高于中间,因此要注意细节的发现与及时调整。

本节课学生自主体验的时间比较少,教师灌输的较多。最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得出动作要领,但是觉得学生的领悟还不够,或许是老师的.语言引导不到位吧,这也是我今后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

1.在丢沙包游戏中,沙包不可能每次都落在某个同学近距离的正前面,有可能落在中间或圈外,这就有可能出现两个或多个同学同时争抢沙包,而产生身体碰撞,尤其是头部,对此,活动开始前教师应强调安全,提示学生注意,并在活动中随时注意,随时关注。

2.在原地侧向投掷沙包过程中,有可能对方的同学还没全部投完,这边的同学就出去捡沙包,对此,教师应明确练习纪律,适时制止,强调安全。

3.在蚂蚁搬家游戏中,竞争激烈有可能队伍混乱,应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协助教师做好队伍的管理工作,以扩大管理力度。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体育课中如果没有“玩”,那么这节体育课肯定不能吸引学生,不能体现“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的教学目标。因此,我在课的中间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在夹沙包接力教材中,我安排学生从原地到行进间的,从简单到有障碍的,通过游戏比快的方法,提高动作技术,提高学生的乐趣。从整节课的情况来看,学生还是十分喜欢这种练习方式,整节课几乎每个人都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乐于参加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并敢于在活动中表现自我。

这节课我始终是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课堂,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整堂课的各项投掷体验活动中。师生间没有隔阂,平等的对话呈现了一种民主氛围,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的新课标理念均得到充分的体现。

小学体育课是以游戏和技能相结合的课程,小学生年龄段小队动作技能的掌握相对困难,利用游戏的形式来引导他们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课上的准备活动中,李峰老师利用了打纸炮的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既不枯燥,能让每位学生自愿参与其中,达到了充分热身的效果,而且选取的游戏也于本次课学习的投沙包紧密相连,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活动上肢,为做下一步投沙包做好准备。在准备部分中让学生想各种办法和姿势投沙包,学生投的效果有远有近,然后老师过渡一下,找出投的远的学生示范一下,然后把正确的动作交给大家,正确的讲解和示范动作要领,同学们为了能投的更远,都能认真听讲,但有个别同学组织纪律不是很好,在这一个环节,教学效果较好,基本达到了学习目的。在结束活动中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充分做到了放松效果。

《原地侧向投掷轻物》看课反思 篇8

上周四我校体育教师和重庆市人民小学进行体育教学研讨活动,有四人分别就《原地侧向投掷》、《原地正面投掷》进行了同课异构,效果十分显著。现就陈湘全老师的课进行一个课例研究,得到了不少教学上的思考。

陈老师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学生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他们想象力丰富,喜欢创编与自我尝试。因此,教学中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能力特点,通过游戏激趣,也通过游戏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巧妙地将游戏教学法渗透教学全过程,引领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轻松掌握正确的投掷方法。全课采用游戏教学法,充分挖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激情,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体验,轻松掌握。由开课的队伍调动“上山打老虎”游戏――准备环节的“找方向”游戏――基本环节的“小球跳跳跳”;“小球飞飞飞”――结束环节的“小球踢踢踢”这5个游戏构成了一条学习主线,老师引导学生沿着这条主线在游戏中学习,也在学习中游戏。

看了陈老师的课得到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本,比如:语言的生动性,动作的连贯性,队伍的调整性等等;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整堂课自制教具一用到底,一材多用;教材的搭配上有不少于5分钟的素质训练,让孩子真正的得到了体育锻炼,达到了体育课的时效性。

同时我也得到了一些反思:语言的重复性“你、我、他”感觉整节课都在说,做的时间是不是稍微少了点;学生动作的协调性,一只手拿轻物,一只手拿绳子,既要想把手上的东西投掷出去,又要想把另一头紧紧拽在手中,是不是会让人一心两用,是不是会让动作没有那么的协调,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这种教法确实让我有点“困惑”;练习的方法上,学生学习投掷动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掷远,但是在解决快速挥臂的问题上就让学习的学生走进了误区“对地练习鞭打动作”,虽然是在练习快速挥臂,但是是不是每个孩子真正的把动作落实到位,教师的观察就起到了很至关重要的价值,陈老师有观察,观察的面比较小,造成了个别学生的错误动作,此时如果能进行对比性评价,那么我相信就可以根本解决这个问题。从中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上一节体育课不难,但是要上一节优秀的体育课真的很难,从对课的把握到设计再到实施,40分钟远远不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修炼。所以我觉得陈老师的课虽然有一些不足但是都是值得我学习和深究的。

上一篇:企业形象的审美特征下一篇:医院行风建设督查方案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