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电磁感应现象教案(精选8篇)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
2、理解“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3、知道能量守恒定律依然适用于电磁感应现象。
4、了解生活中的电磁感应现象。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在初中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对可产生电磁现象进行猜想。
三、情感目标:
通过磁生成电实现的曲折道路和对法拉第历时十年不懈努力终于摘取科学硕果精神的感悟,学习科学家们坚韧不拔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探索精神,丰富完善同学们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的概念和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的实验探究以及实验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法、图示法。
教学手段:演示实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PPT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条形磁铁、电流表、原副线圈、滑动变阻器、电源、电键、导线若干。【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题 复习:
1、电和磁的知识。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如条形磁铁、U形磁铁
2、磁感线。
3、磁通量:穿过单位面积上的磁感线条数。(强调:磁通量是表示穿过讨论面的磁感线条数的多少.在今后的应用中往往根据穿过面的磁感线条数的多少定性判断穿过该面的磁通量的大小.)
4、奥斯特实验 电————磁 电磁效应 引入新课:
奥斯特实验架起了一座连通电和磁的桥梁,此后人们对电能生磁已深信不疑,但磁能否生电呢?在这个问题上,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坚信:自然界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电能产生磁,磁也应该能产生电,电与磁决不孤立,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他做了许多实验,把导线放在各种磁场中想得到电流需要一定的条件,他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历时10年,终于找到了这个条件,从而开辟了物理学又一崭新天地.
二、讲授新课
1、复习实 验: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力线运动。
实验现象分析:(课件展示)
提出问题:导体不动,磁场改变,会不会在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呢?
2、通过实验,探索科学
[探究实验1]磁铁插入、抽出或停留在线圈中时,电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书本图4.2-2实验)
实验器材:线圈,电流表,导线。
研究对象:由线圈,电流表构成的闭合回路。
磁场提供:条形磁铁。
观察实验,记录结果。
结 论:条形磁铁插入或取出时,可见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有感应电流产生;磁铁与线圈相对静止时,可见电流表指针不偏转,无感应电流产生。
教 师:磁铁靠近和离开线圈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感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 生:(师生讨论)对线圈回路,S未变,磁铁的远离和靠近,使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当磁铁靠近线圈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大;当磁铁离开线圈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
提出问题:实验当磁铁靠近和离开线圈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如果“磁场”和“部分导体”不发生“相对运动”,能不能让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在电路中产生电流呢?(学生思考,继续实验。)
[探究实验2]原、副线圈。用开关或滑动变阻器控制一个线圈中的电流,能否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呢?(书本图4.2-3实验)
实验器材:原、副线圈,电流表,电建,滑动变阻器,电源,导线。
研究对象:线圈B和电流表构成的闭合回路。磁场提供:通电线圈A。
结 论:移动变阻器滑片(或通断开关),可见,电流表指针偏转,有感应电流;当A中电流稳定时,电流表指针不偏转,无感应电流。
教 师:对线圈B,滑片移动或开关通断,引起A中电流变,则磁场变,穿过B的磁通变,故B中产生感应电流;当A中电流稳定时,磁场不变,磁通不变,则B中无感应电流。
介绍实验:这是法拉第第一次获得感应电流的实验,他的发现具有偶然性。他当时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想让一根通电导线在磁场作用下,使另一根导线中产生电流。为了加强电流的作用,把两根直导线绕成螺旋线:为了加强电流的磁场作用,让两根螺旋导线,绕在一个铁心上。
提出问题:以上实验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电路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
产生感应电流条件之一:闭合的电路。
设 疑 :三次实验用不同的方法都使闭合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使闭合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到底是什么呢? 第三个实验的结论能否解释前面两次实验的现象? 教
师:请大家思考以上几个产生感应电流的实例,能否从本质上概括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给予充分的时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展开观察、讨论)
引导学生从磁通量变化分析:
实验1中,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磁场不变,但电路面积变化,从而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实验2中,导体插入、拔出线圈,线圈面积不变,但磁场变化,同样导致磁通量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实验3中,通断电的瞬间,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迅速滑动的瞬
间,都引起线圈A中电流的变化,最终导致线圈B中磁通量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综上所述,不同的实验,其共同处在于:产生感应电流的前提均为穿过
闭合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只不过引起磁通量变化的原因各不相同。当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时,闭合线圈中会有电流产生。
3、电磁感应现象和感应电流。
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由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结 论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闭合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
教师小结: 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闭合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三、随堂练习
例1:教材“问题与练习”第4题(变化)
矩形线圈ABCD位于通电长直导线附近,线圈与导线在一个平面内,线圈的两个边与导线平行。下列哪种情况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例2:列举生活中应用的感应现象实例。
发电机、话筒、电话机等,都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教师补充:发电机,麦克风,磁带录音机,漏电保护开关,电磁灶,高频焊接,磁悬浮列车,金属探测器,变压器,防抱死制动系ABS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电磁规律认识不断加深,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发明与发现,如:发电机、灯泡,输电技术......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了电气化时代,给人类文明带来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在生产和生活有广泛的应用。
例3:教材P7“做一做”──理想实验:《摇绳能发电吗?》(提 示)电流是有能量的。请问“摇绳”中的电能从哪来?
(知识拓展)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守恒
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普遍定律,同样适合于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或者是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或者是电能在不同电路中的转移.
五、课堂小结:
法拉第的科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位要想获得成功的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要经得住连续失败的考验,要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要坚信这样一条真理:失败是成功之母。
六、布置作业:
上网查阅发电机的相关资料。
[课外探究] 闭合电路中有电源就有电流;闭合电路中发生磁通量变化就有电流。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板书设计
电 磁 感 应 现 象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一、电磁感应现象和感应电流
二、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演示实验
结论:
2、演示实验 结论:
3、演示实验
结论:
三、验证性实验
学 案 电 磁 感 应 现 象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
2、理解“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3、知道能量守恒定律依然适用于电磁感应现象。
4、了解生活中的电磁感应现象。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在初中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对可产生电磁现象进行猜想。
三、情感目标:
通过磁生成电实现的曲折道路和对法拉第历时十年不懈努力终于摘取科学硕果精神的感悟,学习科学家们坚韧不拔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探索精神,丰富完善同学们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的概念和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的实验探究以及实验之间的逻辑关系。[复习巩固]
1、磁体。
2、磁感线。
3、磁通量。
4、奥斯特实验 [随堂练习] 例1:教材“问题与练习”第4题(变化)
矩形线圈ABCD位于通电长直导线附近,线圈与导线在一个平面内,线圈的两个边与导线平行。下列哪种情况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一、学习任务分析 “电磁感应现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用教科书《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十六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磁通量概念学习和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本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电场、恒定电流及磁场的知识结构层次基础上,再认识“电磁感应现象”。对于“电磁感应”无论从知识的难度还是从理论的抽象程度来说都比前面要高一个层次。由于前面学习的“电场”、“磁场”都只是“静态场”,而“电磁感应”现象就不同了。它揭示的是“磁”生“电”与“电”又产生“磁”。于是“磁能”、“电能”及“其他形式能量”之间发生能量相互转化。该内容是前面学过的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整合,为学生继续学习电磁感应规律、变压器、电磁波等知识打下基础。教学特点:课前让学生复习恒定电流与磁场的有关知识;课内引导、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并用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磁通量概念,知道计算公式ф=BS的适用条件。最后,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并通过练习使知识点融于其中而完成。
1、教学重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
2、教学难点:理解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
二、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几章内容的学习、初中电磁感应知识的基础及平时积累的经验,对“电磁感应现象”内容已有认知基础,并对实验教学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探究实验设计、探究结论的得出及电磁感应中能量守恒等内容,对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内容从学生 认识能力来说处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
三、教学目标
1、掌握磁通量的概念,知道计算公式ф=BS的适用条件。
2、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中仍成立。
4、培养实验方法探索的能力。
5、运用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培养学生间交流、合作、竞争的精神。
四、教学媒体
1、教师用具 投影设备、多媒体课件、录像片等。
2、学生用具 原副线圈、线芯、电池、微安表、、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五、教学流程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奥斯特的 发现说明了电能产生磁,而法拉第的发现说明了磁能产生电,从另一角度揭示了磁和电之间的联系,使电能的大规模利用成为可能,为发电机的制造和应用奠定了基 础,因此这一章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之一。学生学好这一节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为升入高中学习电磁感应定律奠定了基础。重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那些因素有关。动卷式话筒的原理 难点:法电机的结构原理。
关键:本节的教学关键是指导学生边学边试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知道动卷式话筒的和发电机的结构原理。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介绍科学家法拉第的事迹,培养学生刻苦学习,探索真理的精神。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训练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
采用改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性实验,边设疑,边讨论,启发诱导,指导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介绍科学家的事迹,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三、说学法
北京教师招聘网http://bj.offcn.com/html/jiaoshi/yueduziliao/
1、通过猜想、讨论、答疑、设计试验方案,培养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信心,培养顽强意志,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说手段
利用多媒体或投影仪学习提纲,归纳实验结论,讨论练习。学生实验操作歩骤、探究的问题,印刷在纸上课前发放在课桌上,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五、说教学程序设计
1、设疑引学
前面我们学习了“奥斯特的发现”它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说明电能生磁,电流和磁场是不可分割的,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反过来进行逆向思索:磁能否生电呢?让学生猜想。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问:怎样才能使磁生电呢? 板书:
一、实验目的:探索磁能否生电,怎样使磁生电
2、讨论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
师问:根据实验目的,本试验应选择哪些实验器材,为什么? 师生讨论认同:根据研究的对象,需要有磁体和导线,检验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需要有电流表,控制电路通断必须有开关等。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根据实验方案,将矩形线圈,电流表,开关,导线连入闭合电路,矩形线圈先不要放在磁场内。
第一阶段:研究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 提出问题:如何做实验?其步骤又怎样? 引导学生做如下设想:电能生礠,反过来,我们把导体放在磁场里观察是否产生电流,那么导体应怎样放在磁场中呢?导体在磁场中是静止?还是运动?怎样运动?(1)投影学习提纲
按课本图14—41装置,利用矩形线圈的一条边作为直导体做如下实验:
北京教师招聘网http://bj.offcn.com/html/jiaoshi/yueduziliao/
a、闭合开关,让导体在蹄形永久磁铁中不动;让导体在磁场中上下移动;让导体在磁场中前后左右移动;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并做记录。b、断开开关,重复上述实验,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并做记录
(2)学生实验研究
学生根据学习提纲的要求边学边实验,边看书边讨论,教师进行巡回指导。(3)思考讨论
在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用投影仪出示下列问题,组织学生思考讨论
a、在实验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在什么情况下导体中有电流产生? b、通过观察实验和自学课文,你能否归纳出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有哪几条?(4)在学生讨论和答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规律 教师板书
教师讲述:电磁感应现象最早是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的,所以我们把电磁感应现象叫做法拉第现象。进一步介绍法拉第的事迹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意义,给学生以教育和激励。
第二阶段:动圈式话筒的原理和发电机的原理
(1)动 圈式话筒的原理就是依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它的结构如图14—42所示,在接收声波的膜片后面粘贴着一个由细漆包线绕成的线圈,它能随着膜片一起运 动。膜片的后面有一个环形的永磁体,并使线圈置于它的磁场中。线圈的两端用导线引出。你能说出它的工作原理吗?学生讨论后回答。
(2)发电机的原理也是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它的结构如图14—
44、14—45所示,学生看书后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a、什么是交流电的频率?频率的单位是什么?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多少?
4、巩固强化
北京教师招聘网http://bj.offcn.com/html/jiaoshi/yueduziliao/
(1)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材料”
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法拉第的故事”,使学生加深对感应电流的认识,而且可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对于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意义,从而有机的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素质。
(2)找学生对本节知识小结。明确本节课采用了什么方法,探索研究了哪几个问题?(3)完成本节的练习题(投影显示)练习题的设计目的在于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持久的记忆,由认识的表象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能力,在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电磁感应现象是在初中学过的电磁现象和高中学过的电场、磁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电与磁的关系,也为后面学习电磁波打下基础。
以实验创设情景,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引入学习电磁感应现象,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找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用现代技术手段“DIS实验”来测定微弱的地磁场磁通量变化产生的感应电流,使学生感受现代技术的重要作用。
通过“历史回眸”,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领略科学家的献身精神,懂得学习、继承、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时,使学生感受猜想、假设、实验、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学习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时,体验科学家在探究真理过程中的献身精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2)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学会用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解释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关电磁感应的探究实验,感受猜想、假设、实验、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在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实验,体验乐于科学探究的情感。
(2)通过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领略科学家在探究真理过程中的献身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和难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四、教学资源
1、器材
(1)演示实验:
①电源、导线、小磁针、投影仪。
②10米左右长的电线、导线、小磁针、投影仪。
(2)学生实验:
①条形磁铁、灵敏电流计、线圈。
②灵敏电流计、原线圈、副线圈、电键、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③DIS实验:微电流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环形实验线圈。
2、课件:电磁感应现象flash课件。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电磁感应现象;二是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三是应用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解释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实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引入学习电磁感应现象和感应电流的概念。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通过“历史回眸”、“大家谈”,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领略科学家在探究真理过程中的献身精神。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和要突破难点是: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方法是:以实验和分析为基础,根据学生在初中和前阶段学习时已经掌握的知识,应用实验和动画演示对实验进行分析,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从而突出重点,并突破难点。
本设计强调问题讨论、交流讨论、实验研究、教师指导等多种教学策略的应用,重视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科学方法的教育。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分析推理、比较判断、归纳概括的能力,使之感受猜想、假设、实验、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的重要作用;感悟科学家的探究精神,提高学习的兴趣。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1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流程图说明
情景 演示实验1 奥斯特实验。
演示实验2 摇绳发电
问题:为什么导线中有电流产生?
活动I 自主活动 学生实验1
设问:如何使闭合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活动II 学生实验2 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活动III 历史回眸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
课件演示 电磁感应现象。
活动Ⅳ DIS学生实验 微弱磁通量变化时的感应电流。
大家谈
3、教学主要环节 本设计可分为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通过实验观察与讨论,得出电磁感应现象与感应电流。
第二环节,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通过 “历史回眸”、“大家谈”,了解法拉第的研究过程,领略科学家的探究精神。
第三环节,通过DIS实验,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案示例
(一)情景引入:
1、观察演示实验,提出问题
18,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直导线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从而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内在联系。
演示实验1 奥斯特实验。
那么,磁能生电吗?
演示实验2 摇绳发电
把一根长10米左右的电线与一导线的两端连接起来,形成一闭合回路,两个学生迅速摇动电线,另一学生将导线放到小磁针上方,观察小磁针是否偏转。
问题1:为什么导线中有电流产生?
2、导入新课
我们可以用这节课学习的知识来回答上面的问题。
(二)电磁感应现象
自奥斯特发现电能生磁之后,历史上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磁生电”这个课题。
介绍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的研究。
自主活动:如何使闭合线圈中产生电流?
学生实验1:把条形磁铁放在线圈中,将灵敏电流计、线圈连成闭合回路,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1、电磁感应现象
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2、感应电流
由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介绍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的研究。
问题2:法拉第发现的使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究竟是什么?
(三)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学生实验2: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根据所给的器材:灵敏电流计、原线圈、副线圈、电键、滑动变阻器、导线等,设计实验方案,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小组交流方案,师生共同讨论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回路、磁通量发生变化。
播放flash课件,进一步理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介绍“历史回眸”栏目中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
(四)应用
讨论、解释:
1、书上的示例
2、摇绳发电的原理。
DIS学生实验:微弱磁通量变化时的感应电流。
大家谈
(五)总结(略)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力学部分的知识及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2、能用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中等和稍难的电磁感应与力学综合的题目。
3、能够快速抓住题目中的信息,进一步强化文字向图形、图像的转化能力,强调画图习惯。教学重点 通过做过的习题归纳出解决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解题方法的归纳及的应图像的应用。教学教程
情境引入
典型例题分析
教师活动 【组织学生看视频】
【提问】将两块一样的磁铁从同样高度由静止释放,其中一个通过一个有机玻璃管,另一块磁铁通过缠有线圈的有机玻璃管,忽略空气阻力,哪块磁铁下落的快?
【提问】从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角度能解释吗?
引导学生审题快速抓住文字性条件
【总结板书】
【组织学生改错】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 观察能力
提高学生 将物理情
1、学生观看视频 景转化为
2、对自己的判断画受力分析图进行说明 图形的能观察实际情景的慢动作,验证学生的分析。力。培养学 生画图习从各力做功角度分析 惯 第一种情况: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转化,机械能守恒
第二种情况:机械能和电能之间的转化。
例
1、如图17所示,光滑平行的水平金属导轨MN、PQ相让学生知距d,在M点和P点间接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在两导轨间道在电磁OO1O1′O′矩形区域内有垂直导轨平面竖直向下、宽为l的匀感应中的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能量转化棒ab,垂直搁在导轨上,与磁场左边界相距l0.现用一大小与守恒 为F、水平向右的恒力拉ab棒,使它由静止开始运动,棒 ab在离开磁场前已经做匀速直线运动(棒ab与导轨始终保 持良好的接触,导轨电阻不计).求: 从简单情(1)棒ab在离开磁场右边界时的速度; 景入手,让(2)棒ab通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整个回路所消耗的电能; 学生重温(3)棒ab通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 基本电学 量、力学量 等基本物 理量的计 算。
【展示解题过程】
根据自己的问题红笔改错
探究展示
【总结解题思路】 板书
肯定做的好的地方及时表扬同时指出不足。
【组织学生改错】
练
1、如图所示中MN和PQ为竖直方向的两平行长直金属导轨,间距为L=0.4m,电阻不计,导轨所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0.50T的匀强磁场垂
直,质量为m=6.0×10Kg,电阻为R=1.0Ω的金属杆ab始终垂直于导轨,并与其保持光滑接触,导轨两端分别接有滑动变阻器R2和阻值为
R1=3.0Ω的电阻R1,当杆ab达到稳定状态时以速度v匀速下滑,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P=0.27W,g=10m/s2,试求:
⑴当ab作匀速运动时通过ab的电流大小 ⑵当ab作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⑶当ab作匀速运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学生思考,个别回答问题】
不同学生对第二问展示不同的解法,每个找到适合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根据自己的问题红笔改错
能力提升:如图(甲)为一研究电磁感应的装置,其中电流传感器(相当于一只理想的电流表)能将各时刻的电流数据实时送到计算机,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出I-t图象。已知电阻R及杆的电阻r均为0.5Ω,杆的质量m及悬挂物的质量M均为0.1kg,杆长L=1m。实验时,先断开K,取下细线调节轨道倾角,使杆恰好能沿轨道匀速下滑。然后固定轨道,闭合K,在导轨区域加一垂直轨道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让杆在物M的牵引下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此时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如图(乙)所示的 I-t图象(设杆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与轨道垂直,且细线始终沿与轨道平行的方向拉杆,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忽略
不计,g=l0m/s)。试求:
(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在变速运动时,求电量时要用电流的平均值,求焦耳热用能量思想。
学生应用所学方法进行解题,进一步理解功能关系,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审题能力,图像及综合应用能力
探究展示
备用反馈
(2)0~0.4s内通过R的电量;(3)0~0.4s内R上产生的焦耳热。
认真审题,抓住题目中的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快速求解。学生展示,并用红笔改正自己的错误。
提高应用综合能力
巩固方法
学生图像应用
知识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了?
板书 电学分析 力学分析 课后反思
电磁感应中的力电综合问题
授课人:胡焕平
导语:以下是《电磁铁》的教学设计,欢迎参考阅读。《电磁铁》教案
本课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性质,同时培养学生“试验探究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磁铁此行强弱的因素。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教材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使学生认识什么是电磁铁,认识电磁铁的性质,认识电磁铁的两极,认识点磁铁两极的不同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可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
本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九年级下册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第一节《电磁铁》。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中学习过永磁铁的磁现象知识,在中学阶段又掌握了磁场、磁感线和电流的磁场及串联电路等电和磁相关的知识。同时学生具备了一定科学探究能力,但是,对电磁铁等直接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知识确是全新的。
1、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所给材料制作电磁铁,在探究活动中比较永久磁铁和电磁的异同
(2)知道什么是电磁铁,认识电磁铁的性质。
(3)经理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学习,理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4)了解电磁铁在现代生产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通过探究过程体会探究乐趣,并找出控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6)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兴趣和态度,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设疑、点拨。
4、学法指导
质疑、探究、观察、讨论、交流。
(一)复习提问: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和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1、多媒体片展示:在废品站里,巨大的电磁起重机吸起几吨重的废钢铁,并把它们放在大型汽车上。。。
“哇,真神奇!它怎么能随意把铁吸住或者放下来呢?”
2、教师演示:
将螺线管、导线、电源、开关、滑动变租器组成串联电路。
(1)不接电源,用它接近大头钉或小铁钉
(2)连接电源开关S闭合时,用它接近大头钉或小铁钉,大头钉或小铁钉
被吸起。
(3)开关S断开后,大头钉或小铁钉被放下。
(4)在螺线管内插入铁心在做一次上述实验。
(吸起大头针更多一些)
3、引导:
同学们,刚才试验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这个装置有趣么?好玩么?
4、学生讨论:
这个装置有时有磁性,有时又没有磁性,好玩。
5、启发:
这个装置通电后能怎样?与我们学过的那种物体有相同的性质?(磁铁)与磁铁又有什么不同呢?
谁能给它起个名字?(电磁铁)为什么?(通电时有磁性,不通电时没有磁性。)
板书课题《电磁铁》
6、引导:
你想亲自动手验证自己的想法么?并看看它的结构是怎样的?
(三)学习新课、自行探究、解决问题
第一部分:认识电磁铁及性质
1、制作电磁铁
(1)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做一个电磁铁?(想)
老师今天就教教同学们来做一个电磁铁,先拿一个大螺母(或者一个大铁钉)和一根导线,注意导线的一端要留一段距离,然后从外向里绕(也可以从里向外绕),一圈两圈……绕置20圈至50圈,最后再留一段距离,将两端的线头打一个结。一切准备好之后,就可以接上电池,不过时间不能过长,“一个电磁铁即做成了”。下面同学们就按照上述方法制作电磁铁,做完后按照老师的演示方法和步骤做三次吸起大头针的试验,并将吸起的大头针放在桌子上数一数,看那一组吸起的大头针数最多。
(2)分组试验探究、教师指导
2、交流汇报探究结果:
各组汇报本组吸起大头针的个数及每次做的方法。
(1)电磁铁:内部带有铁心的通电螺线管。(板书)
(2)性质: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
(3)电磁铁磁性可有可无,可是永久磁铁磁性不易消失。
3、质疑:怎么有的组吸的多,有的组吸的少?看来电磁铁的磁性有强有弱。
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
第二部分:探究影响电磁铁性强弱的因素
1、启发探究环节:那位同学能谈谈电磁铁磁性强弱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学生探讨猜想
(1)电磁铁的磁性是电流产生的,所以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电流大小有关。
(2)螺线管的磁性与线圈匝数有关,所以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也可能与线圈匝数有关。
3、设疑:
(1)它们到底有没有关系,通过什么来证实(实验)
(2)如果我们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跟它们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应该采用什么科学方法进行探究?(控制变量法)
激励:同学们太棒了!
4、点拨:
(1)我们应怎样判断磁性的强弱?
(看其吸引大头针或小铁钉的多少?
(2)怎样改变线圈中的电流?
(用滑动变阻器或者改变电池的个数)
(3)怎样改变电磁铁线圈的匝数?
(取两个匝数不同的电磁铁进行试验)
(4)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5、分组探究(分两大组,每组负责一个实验方案)
6、学生讨论、设计方案、探究实验。
(1)组一:将电磁铁与开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连成一个串联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取两次大小不同的电流;比较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就可以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关系。
(2)组二:取匝数不同的电磁铁与开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连成一个串联电路;保持电流不变;比较两个电磁铁的线圈吸引大头针的多少;就可以判断出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7、点拨与指导
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有些组的同学可能会直接分别将两个不同匝数的线圈接入到电路中,进行比较,而忽略了电流的变化,要及时调整电流大小相等。为了更准确、方便地控制电流,可设计一个串联电路。
8、学生交流、汇报探究结果
(1)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电流越大磁性越强)(板书)
(2)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多少有关。(匝数越多磁性越强)(板书)
9、设疑
我们通过实验探究已经知道了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再请同学们思考,用什么方法能改变电磁铁的极性呢?
10、学生讨论与实验探究(过程)
11、交流汇报
用电流的方向可以控制电磁铁的极性。(板书)
12、设疑
通过前面的探究实验,要想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我们采用了哪些措施呢?
13、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
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心后,吸起达头针的个数与通电螺线管不插入铁心时吸起大头针的个数进行比较。(插入铁心时吸起的大头针多)
14、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结论
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中有无铁心有关(线圈中有铁心时磁性强)(板书)
15、学生质疑
为什么插入铁心时磁性会增强呢?
16、引导学生分析
当把铁心插入通电螺线管内部时铁心被螺线管电流的磁场磁化成为磁体,它的磁场方向与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一致,这就大大增强了磁性,所以铁心对增强磁性起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电磁铁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
(1)电磁起重机(3)电铃
(2)电磁铁限流器(4)电磁刹车装置
(5)水位自动控制装置(6)温度自动报警器
(7)磁悬浮列车
(四)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有何收获和体会
(五)想想议议
1、电磁铁中使用的铁心应该用软铁还是钢制成的?为什么?
2、试说明电铃的工作原理。
(六)布置作业
教材 P51、2、3题
本节课立足于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在复习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一开始就能进入兴奋状态。教学中,先是通过演示电磁铁不通电和通电及断电时接近打头针的实验和指导学生制作电磁铁,然后引导、启发学生分组进行探究试验。我边观察边知道,发现有的小组效果不理想,就进一步的指导,很快找到了实验不理想的原因,吸不起大头针是因为导线的绝缘皮没有去掉,有的组实验时吸起大头针在切断电流后掉不下来,是因为所用的大头针没有用火烧过,出现了“剩磁”。还有的组因没有按老师的指导,没有掌握方法和要领,实验效果不明显。后来在我的提醒与指导下完成试验。由此,在总结时强调指出,做任何探究性学习与实验时,要有准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还要注意大家合作。
新课程大力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科学、宽松和谐的氛围。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我的设计是:“采用竞赛法”。在课程开始就让个小组将完成吸起大头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汇报给大家,看那一组吸起的大头针个数多,同时引导学生试验观察探究,认识了电磁铁及性质。进一步的质疑、启发,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时空,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得出结论→交流讨论的过程。学生兴致高涨、讨论激烈,有的同学建议:“用四节电池来增加电流”;有的同学还说:“将两根导线并联使用”……讨论交流设计出实验方案后,学生动手实践。有的组出现直接分别将两个匝数的线圈接到电路中进行比较,忽略了电流的变化,我就及时给予点拨:“要注意及时调整电流大小相等,也可以设计一个串联电路,可方便、准确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学生在比赛中很快的掌握了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与线圈匝数多少有关。
在探究电磁铁的极性时,学生有了前面探究的结果,所以我设计引导学生实验、观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的方法,完成较为顺利。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对电磁铁有更充分的认识,我又设疑,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除通过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外,还跟什么因素有关?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结论:“通电螺线管内部插入铁心时磁性大大增强。”进而指出了:“电磁铁就是利用了该道理来工作的”。最后,还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看完多媒体片展示后,让学生谈谈学习体会,并说明电铃的工作原理及电磁铁中的铁心是软铁还是钢制成的?学生讨论的热火朝天、争先恐后地发言。最后请一位同学讲解分析得到大家的热烈掌声,使课程达到了高潮。
本节课突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究,让多种思想、方法进行交流、碰撞,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实验观察探究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作者简介
作者:杜凤玉
中学物理高级教师,黑龙江省级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全国物理中学物理竞赛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哈市优秀教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学物理的教学研究、改革和创新,撰写多篇论文分别获国家、省级、哈市级一等奖、二等奖,曾获哈市课件制作二等奖,阿城课程大赛一等奖,阿城教学设计二等奖,多次进行阿城市公开课并受到好评。
杜凤玉老师讲授的《电磁铁》一节课,从旧知到新知,采用实验让学生充分感受物理过程,循序渐进、层层诱导,分散了难点,使学生在宽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中经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知识,而且经历了探究过程,学习了探究方法,使学生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决心。本节课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以三维目标为主线
本节课通过教师的巧妙设计与教材、多媒体有机整合,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兴奋积极参与知识形成过程,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教师利用生活实际应用和学生的好奇,力求营造富有情感的教学氛围,让物理走进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在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把学生间存在的不合理探究方案,不科学的思维方式,不正确的操作方法,让同学们大胆质疑、讨论,并及时点拨最后通过师生交流达到共识。通过探究活动使同学们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体味科学研究方法,理解知识的内涵,享受自己成功获得知识的快乐。
2、以启发、引导为杠杆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有目的地思考和探究。如新课导入,利用电磁起重机吸几吨重的废钢铁并装入汽车内,接下来通过演示大头针不动,到大头针被吸起又能被放下的实验,并进行适时的启发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探究的领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层层诱导,创设不同的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深入探究学习。
3、以探究为核心
本节课的知识点教师并不直接给出,而是设置了一些相关的问题,层层引发学生猜想、探究、讨论,使学生能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4、以实验为特色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精髓,没有实验的物理,不能成为真正的物理,单纯讲实验的物理是不完善的物理,只有动手的物理才是丰满的。本节课教师通过大量的演示实验,分组探究实验,学生设计性实验来充分体现物理学课的特点,真正重视了观察与实验,有利于使观察与实验变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同时也有利于养成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的习惯。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改变通过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电池的正负极连接和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过程与方法:
制作铁钉电磁铁。做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的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研究的品质。
【教学准备】
1.学生自备: 大头针、透明胶 2.教师准备:
绝缘导线、大铁钉、砂纸、指南针
【教学设计】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电能够产生磁”。那么我们如果把导线绕在一枚大铁钉上,铁钉又会出现什么变化呢?(板书课题:电磁铁)
(二)制作铁钉电磁铁
1.阅读P50制作铁钉电磁铁的部分,按照书上的方法制作铁钉电磁铁。(1)朝着同一个方向绕导线。
(2)要将绕在铁钉上的线圈2头固定好。(3)制作完成后,要通电试一试是否制作成功。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电磁铁做好了没有?怎么知道自己制作的电磁铁是否具有磁性?(注意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描述,指导正确的实验方法。)
4.电磁铁做好以后,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具有磁性吗?为什么?(介绍磁化现象)
(三)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1.你们发现电磁铁的磁性哪里比较强?哪里比较弱?怎么知道的?
2.组织学生讨论:对于普通的磁铁来说,磁性强的地方是磁极。电磁铁有磁极吗?我们可以验证电磁铁是否有磁极吗?怎么做? 3.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实验方法。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实验发现:电磁铁是否有磁极?南北极各在那一端? 6.各小组电磁铁的磁极位置一样吗?为什么?
(1)比较磁极位置不一样的小组的电磁铁(注意电池的接法要与汇报前一致),找出2者之间的差别。
1.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了解什么是电磁铁。
知道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的基本性质和工作原理。1.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了解控制变量法,学会选优法。经历探究电磁铁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是态度,初步领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
2.教学重点/难点
2.1 教学重点
科学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2.2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6.1 引入新课
【师】之前的课堂我们接触到了神奇的磁,也知道了奥斯特发现了电流能够产生磁场,从而将电和磁关联了起来,在生活中也有非常多的应用,在学习了电的知识后,我们都知道,人直接操作高压电路的开关是很危险的,如果能够在低压下操作高压电路,就能避免高压的危险。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的就是电和磁之间的小故事——电磁铁,以及学习利用电磁铁制成的电磁继电器,电话、电铃等电磁继电器的应用等知识。
6.2 新知介绍
1、电磁铁
【师】那么我们如果把导线绕在一枚大铁钉上,铁钉又会出现什么变化呢? 【生】会更加有磁性。
【师】那么如果将导线绕更多圈在铁钉上,会发现铁钉能吸引的小铁屑更多吗? 【生】通过做实验,发现的确吸引了更多铁屑。结论:铁钉上绕导线越多,铁钉所具有的磁性越强。
【师】通过已知磁极的磁铁,能不能判断出电磁铁的磁极呢?
通过实验,学生将已知磁极的磁铁靠近电磁铁,观察吸引和排斥的情况,学生通过实验,得到电磁铁的磁极情况。
【师】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如何快速得通过我们自己的手,就能知道神秘的电磁铁的磁极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大小以及磁极和电流的关系。
【实验一】保持电流大小、铁芯大小不变,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实验准备】取相同大小的铁钉,在同一电源下,绕在铁芯上的线圈数不同。实验过程中保持滑动变阻器不发生变化。
【实验目的】在电流大小,铁芯大小一定的情况下,根据两根铁芯吸引铁屑的数量判断磁性强弱,从而得出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定性关系。
【实验二】保持线圈匝数、电流大小不变,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铁芯大小的关系
【实验准备】取三根相同铁芯,其中一根单独绕线圈,另两根并联绕线圈,接在同一电源下。同样控制滑动变阻器不变,这样可以控制电流不变,实验目标分别是一根铁芯绕线电磁铁和两根铁芯组成的电磁铁。
【实验目的】根据铁芯吸引铁屑的数量判断磁性强弱,变量是铁芯数量,从而得出铁芯大小和磁性强弱关系。
【实验三】保持线圈匝数、铁芯大小不变,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实验准备】取铁芯,绕线圈,观察吸引铁屑情况,然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观察铁屑吸引情况,判断磁性大小变化。
【实验目的】控制铁芯和绕线圈的变量,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从而来探究电磁铁中电流强弱和其磁性大小的定性关系。
【实验结论】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线圈的横截面积越大、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强,线圈的磁场就越强;线圈中间插入铁芯后,磁场会大大增强。
概念:电磁铁是一个带有铁芯(必须是软磁性材料)的螺线管.电磁铁优点: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由通断电来控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来决定: 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电流一定时,匝数越多磁性越强。电磁铁的极性位置,可由电流方向来控制。电磁铁磁性判断:右手定则:
将右手平伸,四个拇指与电流方向一致,握住铁芯,大拇指方向即为磁铁的北极——N极。
2、电磁继电器
(1)构造:如图所示,主要部分是电磁铁、衔铁、触点开关和弹簧.电磁继电器实质是由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开关。【师】注意观察图中电磁继电器构造,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磁继电器中的电磁铁在什么位置?电磁铁起什么作用? ②图中的衔铁,它起什么作用? ③图中的弹簧,它起什么作用?
【生】衔铁可以接通控制电路,也可以接通工作电路,而接通哪个电路是由电磁铁和弹簧共同作用控制。
【师】总结电磁继电器的结构:
控制电路的组成——电磁铁、低压电源、开关。工作电路的组成——高压电源、电动机、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分。
(2)(电铃)工作原理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电磁铁通电时,把衔铁吸下来,使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工作电路闭合。电磁铁断电时失去磁性,弹簧把衔铁拉起来,切断工作电路。
电磁继电器实质就是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开关。
(3)主要应用: 用弱电流控制强电流用低压电路的通断间接地控制高压电路的通断.可实现远距离控制,与其他元件配合实现自动控制.电磁继电器磁性总结:在匝数相同时,通入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匝数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课堂小结
课堂知识点总结:
1、电磁铁: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由通断电来控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来决定: 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电流一定时,匝数越多磁性越强.电磁铁的极性位置,可由电流方向来控制.电磁铁磁性判断:右手定则:
将右手平伸,四个拇指与电流方向一致,握住铁芯,大拇指方向即为磁铁的北极——N极。
2、电磁继电器磁性总结:在匝数相同时,通入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匝数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工作原理:电磁铁通电时,把衔铁吸下来,将工作电路的触点接通,工作电路闭合,电磁铁断电时失去磁性,弹簧把衔铁拉起来,切断工作电路。
课后习题
[1]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根据图中静止小磁针 N 极的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 N、S 极和电源的正、负极.答案:左边S极,电源左边正极
2、请在图中标出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和马蹄形电磁铁的 N、S 极.答案:下端N极
3、小文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研究电磁现象,当他闭合开关 S 后,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 这说明的周围存在着磁场.接着小文又找来了一个小铁钉,把导线的一部分绕在上面,制成了一个电磁铁连在电路中.当再次闭合开关 S 后,小磁针静止时 N 极的指向如图 乙所示.据此他判断出电源的 端是正极(选填“a”或“b”).(磁针周围导线;a)
答案:
电流(或通电导线)a
4、如图所示是火警自动报警原理图.发生火警时,将会发生下列变化:(a)温度升高使双金属片弯曲;(b)接通触点使工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c)电磁铁有磁性(d)衔铁被吸下;(e)接通触点使控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f)电铃响,发出报警.这些变化的正确顺序是(D)
A.a、b、c、d、e、f B.a、e、c、d、b、f C.a、b、d、c、e、f D.a、e、d、c、b、f
板书
第二十章电与磁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1、电磁铁: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由通断电来控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来决定: 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电流一定时,匝数越多磁性越强.电磁铁的极性位置,可由电流方向来控制.电磁铁磁性判断:右手定则:
将右手平伸,四个拇指与电流方向一致,握住铁芯,大拇指方向即为磁铁的北极——N极。
【81电磁感应现象教案】推荐阅读:
电磁感应复习题含答案10-24
电磁铁教案06-29
高中物理电磁波谱教案06-09
《电磁铁的磁力》教案10-01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课件09-24
感应电危害及防范措施10-09
教学设计《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11-09
电磁学综合复习05-27
电磁炉维修流程10-01
电磁辐射管理办法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