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科学的小学作文(精选14篇)
小时候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湖北十堰市的一家上市公司进行庆典活动,一声炮响,十五只红嘴相思鸟飞向空中,翩翩起舞,可是当响起腾挪跌宕的乐声时,相思鸟纷纷坠地而亡。这是为什么?后来请来了很多专家都没能解释这个现象,最后在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找到了答案。原来腾挪跌宕的乐声对相思鸟来说是一种噪声,这种声音破坏了鸟儿的神经枢纽,是鸟儿死亡的直接杀手。当时在我的脑海就依稀的种下了科学的.种子,长大后要当一名科学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的知道了科学就是知识,就是力量。
科学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困难,改变生活。爱迪生小的时候,有一次他妈妈得了急病,需要马上动手术,可是医院离他家太远,会耽误病情,医生决定在他们家里动手术。可是当时还没有电灯,室内光线太暗,手术无法进行。小爱迪生急中生智,弄了几面大镜子,对着灯光,调整好角度,把灯光反射到临时手术台上,手术台上一下子亮了起来。医生顺利的做完手术,爱迪生的妈妈得救了,这就是科学的力量。后来爱迪生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探索,终于发明了电灯,为人类带来了光明。爱迪生逝世时,人们为了纪念他,全国熄灯以示哀悼。那天夜晚,连自由女神高举的火把也熄灭了。
我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心,想努力的成为一名小发明家。在上学期的一个星期天,我和郭子涵哥哥一起去了小牛顿实验班。这一次做的是星象仪,老师跟我们解释了很多星座的知识,然后发给我们器材,接着我们就动手开始了自己的小发明。首先在一张纸片上按照星图的标记扎了很多小孔,并且将星图纸片和半张硬纸片粘在一起。然后在一张较大的泡沫塑料上用双面胶固定了两节干电池,将导线焊接在小灯泡和电池上。最后将小灯泡安装在纸杯的底部,并用双面胶将星图纸片粘在泡沫塑料上,这样星象仪就完成了。完成后我演示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当我看到墙壁上映照的清晰的星座图案时,我目瞪口呆。我对这奇怪的现象感到很惊讶,也很兴奋。这个小发明我一直保留着,我为自己能成为一名小发明家而不懈的努力着。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既是作文教学的一个延续和发展, 又是对作文教学的准备和铺垫。小学作文教学集中反映了学生的语文基础, 又影响着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思想认识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和发展。但纵观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 远远没有达到小学中年级作文写作的教学要求。
1 引导学生, 感悟生活, 诱发情感
现阶段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作文无论写人叙事, 写景状物, 内容上都是干巴巴的几句话, 毫无生气, 情感表达上也缺少真实性和煽动性。“心不在焉, 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食而不知其味。”学生作文内容枯燥、形式呆板的原因就像这句古语所表达的意思一样。学生没有把注意力或是情感放在作文命题上, 所以即使老师说得天花乱坠, 学生也视之无物。找到了作文教学当中问题的根源, 我们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可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实情感。”其实儿童的世界, 儿童的心理是丰富多彩的, 蓬勃生动的。关键在于怎样引导学生, 感悟生活, 观察生活。激发学生认识世界, 调动学生对生活的兴趣。
2 结合学生实际, 实施“开放式”的作文教学
2.1 制定开放式的作文命题
要给写作的命题“松绑”。不把学生的思路限制在一个题目上, 向学生提出大致的写作范围, 即使需要老师拟定题目, 也尽量要引人入胜, 激发学生的兴趣。总之在作文命题的制定上一定要做到“多一些半命题, 少一些全命题;多一些选做题, 少一些必做题;多一些即兴题, 少一些统一题;多一些变式题, 少一些模仿题。”
2.2 培养“开放式”作文教学还要培养学生自主选材的能力
独立选材是写作的基本功, 中年级是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一个过渡阶段,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 将自主选材作为作文训练的重点是符合时机和教学规律的。在自主选材的训练当中, 老师可以给学生指导性的意见, 但是不能一刀切, 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 允许学生写规定范围以外的内容。如果学生对老师提示的内容不感兴趣, 允许学生写自己会写的, 愿意写的。比如说半命题作文《我的×××》。可以写人写事, 也可以写景状物。可以写现实存在的, 也可以写想象中的非现实存在的。另辟蹊径, 给学生的思路松绑, 让学生独立思考, 自主选材, 自由写作。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写作的热情。另外在作文形式上更要放宽条件, 降低立意的要求。用什么体裁写, 用什么方式写, 由学生自己选择, 有话可长, 无话则短。这样学生能大胆的说真话, 写真情, 文章才会有真情实感。
3 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的作文教学形式
一是充分利用教材展开活动,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多层次多角度的讲评课文。首先要让学生熟读课文, 能够复述课文, 以此提高表达能力并且达到规范学生语言的目的。在课文中遇到好的段落, 华丽的语言, 要求学生理解背诵。增强学生语言的积累。其次要透彻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我们通过学习课文学到了什么。这几个问题老师要逐一落实。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走进课文, 与作品、作者达到情感的共识。再次, 就是将课文看成写作的案例, 从题目到内容, 从审题到立意, 句与句, 段与段之间如何衔接过渡, 提醒学生从写作的角度去阅读课文。但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学完之后还要让学生进行仿写, 仿写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中的一句话, 也可以一段话。或者是续写故事等。
二是增大课外阅读量, 使学生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和语言材料,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大量的阅读, 才能顺畅的完成写作任务。所以要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阅读量越大, 对学生写作的影响就越大。《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做了具体的要求。没有大量的阅读, 只靠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 很难写出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作文。课外阅读也必须有教师监督完成, 每天坚持晨读, 定期让学生进行阅读心得的交流。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以读促写, 目的是为了写, 所以要将练笔与课外阅读综合起来。如简单的摘抄、仿写, 写读书心得, 或者扩写, 续写阅读篇目等方式。朱水根认为“阅读过程首先是接触语言, 然后领会思想, 而作文的过程正好相反, 有了思想内容再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可见阅读和写作是互补的两种活动, 阅读是小学生汲取思想的一个重要途径, 所以防止学生的作文进入“从形式入手”的误区, 就必须让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主张, 那么读写结合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4 改革作文评语形式,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4.1 评价主体要多样化
改变原来简单的教师一人评价的形式, 让学生本人, 同学, 家长以及社会都能参与到作文评价中。实现自我评价、集体评价、师生交流等评价形式。自我评价, 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价当中, 自评自改, 从而使得学生自己摸索出写作规律, 找到写作的技巧。在作文评改中找到写作的问题, 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集体评价, 就是写作完成后, 可以各小组之间或班级进行交流, 互评。让全班同学进行评议, 并写出评语。最后推荐优秀论文, 让学生充分享受写作的成就感和快乐感。
4.2 作文的评语要多样化
传统的作文评价中, 教师的评语多生硬、俗套, 而且老师的评语忽略了学生思想情感的主体性, 比较武断的将自己的观点、情感强加给学生, 这样学生不容易接受。所以评语内容要具有启发性, 鼓励性和趣味性。评语形式更应该多样化:比如采用以问代批的方式, 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 引发学生的思考。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批改性评语使用频率尽量要降低, 多使用鼓励性、趣味性的评语。此外评语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 可以是在写作过程中也可以在写作完成后。让评语形式“活”起来, “新”起来。让评语有静态形式变为动态的生成过程, 从学生写作的细节以及作文整体, 写作过程找出学生作文的优缺点, 针对性更前, 效果当然也更好。
4.3 要改革作文的评价标准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的评价标准过高, 角度单一。过分强调作文的形式和思想, 教师往往以成人写作的内容和思想的标准, 以学生的“优秀作文”的标准衡量学生的写作, 忽略了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概括理解能力。评价标准单一死板。我们在作文评价中要制定多角度的评价标准, 不仅以内容的真实和语言的得体作文评价标准, 还要以作文能否表现知识性、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情感是否真实作为评价内容。
5 结束语
总之, 作文是一种生活态度, 而不是学习和生活的点缀物。我们要让小学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 不但成为一种学习的需要, 更是一种生活和精神的需要。笔者相信, 经过不断的创新和探索, 一定能找到传统教育和现代作文教学理念的一个平衡点, 将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朱水根.新课程小学作文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袁浩, 戴汝潜.小学作文教学心理研究与实践[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
我找来了一个生鸡蛋、一瓶食用白醋一杯清水。
实验开始了!我先把鸡蛋放入一个器皿中,然后慢慢地向里边到入白醋直到没过鸡蛋为止。突然鸡蛋上出现了很多气泡,过了一阵子鸡蛋的蛋壳开始被溶解了!都浮在了白醋的表面上。我照着书上的步骤把鸡蛋浸在白醋里三天左右,直到蛋壳完全溶解。
三天过去了,我把鸡蛋从白醋里取了出来,冲掉表面的蛋壳残渣,然后将鸡蛋放入清水中泡两个小时,再把它拿出来风干,这下有弹力的鸡蛋就诞生了!
用弹力鸡蛋和普通鸡蛋比一下,你会看到弹力鸡蛋比普通鸡蛋大了呢!
为什么蛋壳会被白醋溶解?而鸡蛋却没有破损,反而更大了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在网上查了一下,原来白醋的主要成份是醋酸,而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当他和白醋一起时会产生化学反应。之所以蛋黄、蛋清没有流出来是因为蛋黄、蛋清是浓溶液不能从蛋膜的小孔中流出来。而水和白醋是稀溶液可以从蛋膜的小孔中流进去,所以鸡蛋变大了。
一进大门,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机器人乐队。机器人们有的在吹笛子,有的在弹琴,有的在打鼓……还有一个乐队指挥拿着一根小棒在挥舞,样貌很滑稽。机器人怎样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
在一间大厅里,一架“水琴”吸引了我:它的样貌像一架竖琴,可是琴弦是一条一条的水柱,当手碰到水柱的时候,就会发出悦耳的音符声。
还有间奇异的小屋子,叫做“倾斜屋”,屋子里的地板是个斜坡,四面墙都是镜子,当人一走进去就感到站不稳,头晕眼花!
有一个普通的门洞,看上去没什么神奇之处,可当人们从门洞穿过时,就会传来一声打碎玻璃的巨响,把人吓一大跳!
科学需要不断探索,坚持不懈,才能呈现一些非凡的发现。如我国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不断学习、探索,以坚持不懈的精神在中国发现“冰川”痕迹,并以科学的地质知识证明“冰川”的所在,这一个伟大的奇迹惊动全世界,他以丰富的地质知识和顽强的科学态度让一个奇迹发生了!
在每个人的脑海中都存在一个细小又令人惊奇的小东西,那就是――科学细胞。也许有人会说:“我不爱科学。”在这里我可以坚定地对你说:“你不懂科学。”科学是一种有趣的东西。他可以令人不断发现,其实你说不爱科学是假的,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如:我们的吊机为什么会轻易地吊起重物?那是因为杠杆的原理。铁为什么会生锈?那是因为空气与铁结合的结果。为什么能那么准确地说出原因呢?因为有它――科学。
一、基点———立足一个单元, 融合知识
每当期末复习时, 孩子们免不了要做复习题, 复习题质量的好坏牵动着我们的心。如何确保这些题目的质量, 成了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我们必须在命题中做好文章。笔者认为, 命题的关键在于立足一个单元, 融合单元知识。
例如在《金华市婺城区2011学年第一学期小学六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中, 有这样一道实践题:
在做“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小辉同学做出以下的猜想。
猜想A: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 断电时无磁性。
猜想B: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 磁性越强。
猜想C:外形相同的电磁铁, 线圈圈数越多, 磁性越强。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 小辉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用漆包线在大铁钉上绕若干圈, 制成电磁铁, 如图所示a、b、c、d是实验中观察到的四种情况。根据小辉的猜想和实验, 完成下列填空。
(1) 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来判断它的__的不同。
(2) 通过比较两种情况, 可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3) 通过比较__两种情况, 可以验证猜想B是正确的。
(4) 通过比较d中甲、乙两电磁铁, 发现猜想C并不全面, 应补充的条件是__。
这道实践题融合了浙教版小学科学第三单元《能量》的知识, 我们知道:第 (1) 题的考点是第二课《电磁铁》, 电磁铁吸起大头针数越多, 磁性越强, 反之则越弱。第 (2) 题考点是第一课《电和磁力》, 电磁铁接通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断开电流不产生磁性。第 (3) 题考点是《电磁铁的磁力 (二) 》, 铁芯大小、线圈圈数等不变, 电流越强 (电池节数越多) , 电磁铁磁性越强, 反之则越弱。第 (4) 题考点是第3课《电磁铁磁力 (一) 》, 研究电磁铁磁性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 变量是线圈圈数, 不变的量有电流强弱、铁芯大小等。
不难发现, 上述题目抓住了命题的关键, 立足单元, 融合了单元知识。这样的题目提纲挈领, 更具系统化, 产生的效果不言而喻。立足单元去复习、去命题是高质量的。我们在命题时, 如果能抓住这个关键, 师生轻负担高质量地教和学就真正落到实处了。
二、提高点———立足一册教材, 整合知识
命题时, 融合单元知识, 能达到良好的效果。那整合一册教材的知识, 效果是否会有同样显著的效果呢?无疑, 这对老师的命题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笔者认为, 我们应在立足一册教材的基础上, 整合教材知识, 从而提高命题水平。
例如笔者出过这样一道阅读题:
2011年9月25日, 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获得第26届亚锦赛冠军, 成功拿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卷。为了鼓励队员, 2012年元旦, 国际体育总局组织队员们来金华游玩, 准备乘坐电动汽车去参观安地动物园。
在去的路上, 他们经过即将建成的金华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刘伟见了, 感叹道:“体育馆这么高大, 起重机能把那么重的建筑材料都搬上去, 真是太神奇了。”王治郅听后说:“不仅如此, 你们看它既有拱形又有三角形的框架结构, 也很特别吧!”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把头伸出窗外, 朝起重机方向看去。这时候, 易建联大叫起来:“快停车, 快停车, 我帽子掉到车子外面去了。”顿时, 车里笑声一片。司机见状, 安慰道:“不要急, 慢慢来。”只见司机师傅在简单操作后, 车子就倒退了回去。在司机的帮助下, 易建联顺利拿回了帽子。
到了动物园, 天鹅、孔雀、鳄鱼、娃娃鱼、狮子、老虎、长颈鹿、大象、蛇等珍稀动物让我们的篮球队员大饱眼福。这时, 人群中忽然有人发问:“你们看这些蛇的颜色都和枯叶的颜色差不多, 这是怎么回事?”动物园的管理人员马上作了回答。……
同学们, 读完上面的材料, 你能完成下面的题目吗?试一试吧!
(1) 起重机能把重物搬到高处, 神奇在它里面有____, 既可以改变__又可以__。
(2) 起重机做成既有拱形又有三角形的框架结构, 是为了__。
(3) 请你用学过的知识, 解释“只见司机师傅在简单操作后, 车子就倒退了回去”这一现象。
(4) 假如你是动物园管理人员, 你会怎么回答?
对于“立足一个单元, 融合知识”的题目而言, “立足一册教材, 整合知识”类的题目, 更具广度、趣味化和生活化, 命题水平进一步提高。
1. 更具广度。
这道阅读题整合了浙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四个单元的知识, 我们清晰可见:第 (1) 题的考点是第一单元《工具机械》中滑轮组的知识, 第 (2) 题是考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拱形和三角形的知识, 第 (3) 题考的是第三单元《能量》中电动机的知识, 第 (4) 题是考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中保护色的知识。
2. 更具趣味。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 一道有趣的题目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这道题把上述四个科学概念, 整合到虚拟情节故事中。故事中的亚锦赛是孩子们所喜欢的, 故事中的易建联、王治郅是孩子们所熟悉的。这样富有生命力和童话色彩的文字材料, 对于孩子们来说, 极具吸引力。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去看去做, 参与的积极性更高, 主动性更强, 效果突出。
3. 更具生活化。
孩子们知道了故事本身所蕴含的科学道理, 也就明白了生活中诸如“起重机为什么能把重物搬到高处”、“为什么起重机里有拱形和三角形等框架结构”、“电动车为什么可以倒开”、“蛇的颜色为什么和枯叶相似”等原因所在。学习就是为了生活, 阅读题也可以把科学生活化。
三、升华点———立足一套体系, 结合新旧知
命题时, 不仅可以整合一个单元、一册教材的知识, 甚至可以结合一套教材体系。我们可以通过立足教材体系, 联系新旧知识, 使我们的命题水平得到升华。
例如分析题:
如右图所示, 要改变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1) 如要使它磁性最强, 则要__处接__处, __处接__处。
(2) 如要使它磁性最弱, 则要__处接__处, __处接__处。
这道分析题与前面所述的两类题不同, 它跨越教材, 使旧知很好地为新知服务。本题中, 旧知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中关于串联电路里电流大小的计算方法:在同一个串联电路中, 两节电池比一节电池产生的电流大。新知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中的决定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一定条件下, 线圈缠绕的圈数多, 产生磁力大, 线圈缠绕圈数少, 产生的磁力小;电流越强产生的磁性越强, 越弱产生的磁性越弱。如果能把这两新旧知识点结合起来, 这道题不难解。要想电池铁磁性最大, 只要电流最强, 线圈缠绕圈数最多, S1连接1, S2连接3就可以了。要想电池铁磁性最小, 只要电流最弱, 线圈缠绕圈数最少, S1连接2, S2连接4就可以了。这类建立在全套教材体系上的题目, 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命题水平得到升华。
在命题的过程中, 小学科学教师应立足在一个单元、一册教材、一套体系上, 优化整合知识, 科学有效命题。与此同时, 如果我们能把题目趣味化、生活化, 那么它将更加富有生命力。让我们的小学科学命题精彩纷呈!
摘要:2012年12月, 笔者参加了婺城区小学科学教师命题比赛。在命题的过程中, 经过仔细地思考, 笔者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本文从命题的基点——立足一个单元, 融合知识;命题的提高点——立足一册教材, 整合知识;命题的升华点——立足一套体系, 结合新旧知三个方面作出阐述。
关键词:小学科学,命题策略,单元,教材,体系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教科书 (四下、六上)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2]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在爱迪生小的时候,他的母亲需要做手术,医生说“晚上的烛光不是很亮晚上做手术会有一定的风险”。
爱迪生想了想,然后,把家里的所有蜡烛堆在一起,又拿了一面镜子,把镜子放在蜡烛前,然后,反射光线,就变的`更亮了,医生顺利的完成了手术,通过这件事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比如:电瓶车行驶时不会造成污染,电话在紧急的时候发送信息,路灯在马路上给行人带来方便,台灯,晚上小孩子写作业会看得更清楚等……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很多帮助和方便。
我拥有一套杂志,叫做“未来科学家”。每次我拿到这本书时,心中都有说不出的开心。书本是小小的,但是里面所蕴含的知识却是犹如海洋一般浩瀚宽广。畅游在“海洋”之中,五颜六色的海星在灰色的岩石上缓缓的移动着,海葵轻轻地晃动着它的触手,向我打着招呼,不知名的鱼群们吐着泡泡从身边游过。抬头望去,耀眼的阳光从海面渗透进来,一只海豚轻盈的跃出海面,溅起洁白的水花,又如同一位优美的舞者落入海中・・・・・・
在课余的时间,我也喜欢做一些科学小实验。我喜欢做这些有趣的小实验是因为以前一次无意中的行为。还在小学的时候,一大早上起床后,想用梳子将头发扎起来。拿下梳子的时候发现有些头发缠在上面,本想用水冲掉,但将梳子靠近水流的时候,我惊奇的发现,原本的笔直的水柱竟随着梳子的移动而变的弯曲。我又动了几次,水流又从原本的弯曲慢慢变回了原来的样子。拼命地压抑着心中说不出的喜悦和激动,也顾不上上学会不会迟到,急忙将电脑打开搜寻着一切的原因。终于我找到了,原来是因为静电的原因才会这样,最后弯曲的消失则是是随着静电的消失才会这样。从此以后,我便爱上了科学实验,一个个令人惊奇的结果总是令我大开眼界。
一、科学教育中的探究:历史视角
探究进入科学课程的时间不足百年,杜威曾在1909年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报告上强调:科学不仅是要学习一堆知识,而且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或方法。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上天不仅促进了科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使得科学探究受到了重视。从杜威到布鲁纳,他们都秉承一个观点:科学即探索与实验。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国的科学教育改革中,探究的思想倍加受关注。如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是探究。同时也提出,科学探究包括形成科学研究问题、建立假设、收集数据、检验假设和交流结果。[1]2000年,英国的《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中将科学探究分为:制订计划、获取并表达证据、思考证据以及评价四个步骤。[2]2001年,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6个部分。[3]从以上3个国家科学教育的标准中可以看出对科学探究的步骤基本相同,但美国将科学探究的结果进行交流,而英国则进行评价,我国的探究包括的内容基本与美国相同。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与探究学习相关的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以接受学习为中心的传统的学习与教学方式。1999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要改革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提倡研究性学习。因此,我国2001年颁布实施的科学标准,显然吸收了发达国家科学教育的经验,科学探究所蕴含的内容更加完备。这里,可以看出科学探究的特征:学生对科学问题感兴趣;学生寻找证据以解释科学问题;基于获得的证据对科学问题的解释进行体系化;学生对形成的解释在小范围内进行评价从而获得最终的解释;对最终提出的科学问题的解释进行确证和交流。除上述特征外,科学探究还应具备科学家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摸索出的实践方法,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科学的思想方法。
建构主义作为当代西方教育的主流理论明确提出,要在科学课程中进行显性的科学本质教育。20世纪90年代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科学标准提出,小学3年级科学课程与教学应围绕问题解决、科学知识、科学本质和科学技术与社会四个基本目标组织教学。其中将科学本质目标界定为:使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历史发展,获取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的知识的手段。[4]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基本理念中也提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上,科学探究教学的实质应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因此,综合上述各国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的科学探究所包括的内容来看,科学探究应有两层意思:一是科学家群体的探究过程;二是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或者学生的学习过程,其中后者是对前者的模拟,而前者为后者提供模式和基本路径。最终探究的目标是科学概念的掌握。
二、学生科学探究的现状
笔者的一项基于小学生科学探究意识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喜欢上科学课的原因基本是为了做实验,但多数学生只动手不动脑,缺少思考探究的目的性,玩心过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独立探究的空间较小;教师存在探究思想的误区,缺乏对实验的指导,有放任学生之嫌;学生的课外探究较少,课外科普(科技)资源匮乏,主动性欠缺,活力不足(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多数教师能领会课程标准的理念,重视探究,重视学生的动手活动过程。从表1的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学生喜欢上科学课的原因也是做实验。从杜威的观点———“科学即探索和实验”来看,学生有探究的意识,但有意识并不等于获得。在教学中教师把一半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表面上看,教师的确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学生本身没有实验计划(或者说实验设计),学生的探究不知从何入手可能就成为无意义的“体力劳动”。另外,在实践课中学生的兴趣往往不是探究结果的原因分析上,而是觉得好玩。如一节“折纸飞机”一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简单的飞行常识,以此让他们探究如何改变机翼的受力而改变飞行路线,正确的实施步骤是:简单了解飞行知识—叠飞机—试飞—分析原因—记录;然后重复上述过程。多数学生的兴奋点是叠出的飞机飞多远,而很少关注飞机飞得不远的原因,更不用说记录自己的试飞过程。表1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的学生在科学课上做实验记录,另外,只有占调查总数6%的学生参与了科技制作,缺少了探究的实践,即使学生在问卷中回答经常参与实验探究也显得有些空泛,因为他们可能并未理解何为探究。这也是教师在课堂上要用一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分析问题,例如折纸飞机中飞机飞行不远的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纸张因素等等,要使学生把机翼加厚、改变方向等简单的、无意识的想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分析,使得探究过程不但重视操作,更聚焦于思维过程。
科学探究活动有很强的目的性,科学探究不仅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的活动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跟随科学家脚步的动脑思维、掌握科学方法和技能的过程,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行为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但由于较长时间里传统教学处于主导地位,一些教师仍以知识本身为目标,缺少以科学概念来统摄教学的意识。学生进入课堂之前,已经对周围的事物形成了各种认识,这也就是皮亚杰等研究者提出的前概念,这种“似理论般”的概念雏形会对今后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学生科学概念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充分、反复地多次体验。也就是他们需要多个探究活动,通过各种探究技能逐步建立、完善他们的科学概念。因此,教学要以科学概念为目标,而探究则作为途径,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概念。
三、学习环模式:概念的形成与应用
科学前概念是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基础。科学课堂要走向深入,离不开科学概念这一价值内核。而科学概念传递的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顾及学生有哪些认识和想法,设计探究的概念目标,让学生在学习新的概念时新旧概念相左,纠正学生原有的错误认识。兰本达教授认为,概念是每节课的指路灯,让概念从混合思维出发,逐步沿着“概念箭”,经过复合思维、前概念思维水平向科学概念靠近,直到概念思维。[5]如在学习“昆虫”时,学生已经有了昆虫的前概念,他们的判断是:幼小的、有脚、会飞的动物,蚂蚁、蜘蛛、蚊子、苍蝇都是学生课前所理解的昆虫。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未了解学生已经有的认识,只展示几种典型的昆虫,通过特征概括抽象为:体分三部头、胸、腹,有翅能飞六只足。这似乎把昆虫的特征讲清楚了,但上完课后仍然无法让学生正确判断什么样的动物为昆虫,他们仍然可能将蜈蚣、蝎子、龙虾等与昆虫容易混淆的动物视为昆虫。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教师忽视学生的前概念;二是学生没有将昆虫的概念抽象并固化。科学概念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爱因斯坦认为:“形成概念的科学方法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方法,不是在根本上,而是在于概念和结论有比较严格的定义;在于实验材料的选择比较谨慎和有系统;同时格外地重视逻辑推理。”科学概念以及科学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直接指向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这也正是科学探究所体现的应有之义。一旦学生对科学概念本身产生兴趣,他们的科学思维则由感性走向理性,由具体趋于抽象,由表面趋向深入,这样一来,科学体验的核心探究味道得以凸显,过程与方法的核心价值就得以彰显。
科学教育中强调探究教学模式的共同点就是重视学生对科学现象的亲身感受和操作,通过科学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建立科学概念。学习环模式是探究式教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式,由罗伯特·卡普拉斯(RobertKarplus)及其同事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是因一项小学科学课程改善研究而提出的一种有效 的科学教 学策略,该模式的 教学过程 由探索 (exploration)、概念引入 (conceptintroduction)和概念应用(conceptapplication)三个前后相连的阶段的循环。[6]探索阶段:教师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对科学现象感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概念引入:教师引入相关的科学术语、概念等,帮助学生澄清探究中的质疑,以使他们形成更完整的科学概念的过程;概念应用:教师将引入的概念运用于新问题的解决情境之中,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前一阶段引入的概念,能让他们用所获得的概念解决新的相关问题。
小学科学课生命共同特征的主题之五———遗传现象,这一节的内容标准是让学生“知道生物的很多特性是遗传的;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根据学习环模式,将“遗传与变异”一课的三阶段学习环概括为图1。
探索阶段:首先要建立遗传的观察基地,再对遗传的内容进行讲解。教师引用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引出遗传的现象。引导学生们观察,对熟悉的动物进行比较,兔子生兔子,而生出的小兔子之间会有差异。让学生们与父母进行外形的比较:眼睛的颜色、肤色、有无耳垂等,可以用列表的方式加以统计。但对于用餐习惯等学生们也可能认为是遗传,这就需要教师去纠正和引导,告诉他们这是因长时间地生活在一起的一种养成习惯。学生们知道猫只能生猫,而不会生小狗,但生出的小猫可以有不同的花色,由此引出孟德尔的数量性状遗传,也就是变异。同时,可以让学生用推理的方式推断两种颜色猫可能生出哪些花色的小猫。用孩子们常吃的大米引出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多个品种的水稻与野生稗杂交,经过多年的选育培育出多个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不但让学生们知道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坚持不懈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通过史实也让他们知道变异是可以人工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也为后续阶段的概念应用打下基础。
概念引入阶段:无论探索阶段引用了多少案例和事实,最终要将其抽象、归纳为概念。遗传,是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是指亲代的性状又在下代的表现。变异: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
概念应用阶段:在人类社会早期阶段的一场农业革命,人们由狩猎群居变为耕种,通过选育来控制动植物的性状,保存变异的植物种子改变其后代的性状,这些都是原始的利用遗传变异的雏形。我国古代驯化饲养金鲫为现在的金鱼,并传播到日本等地,这些科学史实让学生们感受身边应用遗传和变异的成果。另外克隆技术、太空植物也是控制遗传和变异的性状来实现的。太空育种是靠外太空的辐射,对种子的DNA产生影响,然后加快其变异的速度,产生不同的变异品种;植物变大只是因为基因变异而已,由太空的各种辐射粒子造成。
以上学习环的三个阶段让学生们从建立科学概念(遗传、变异)出发,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探究相结合,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尽量注意学生的前概念,使学生逐步建立科学概念(遗传、变异),在此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概念应用阶段,鼓励学生将建立的新概念、新经验应用于新问题的解决,从而达到了对所学科学概念的固化、理解和迁移。逐步的循环探究过程让学生不断深化所学的科学概念。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促使小学科学课由传统讲授方式逐步拓展为探究方式,但目前的探究教学多数流于表面,难以体现探究的内涵——科学概念思维。以一项对小学生科学探究意识的调查为基础,发现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使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分析;探究过程重视操作,而没有聚焦于思维过程。因此,运用学习环模式于小学科学课中,从“遗传和变异”一节的探索阶段到概念引入阶段再到概念应用阶段,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掌握科学概念。
那是1666年夏末的一个傍晚,一个英国的年轻人走进了他家的花园里,坐在一棵树下,他开始埋头读书。当他翻动书时,他头顶的树枝中有样东西晃动起来。一只历史上最著名的苹果落了下来,打在了23岁的牛顿的头上。为什么这只苹果会落到地上而不往天上飞?牛顿想。
是好奇心,让牛顿成为了我崇拜的科学家 。
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奶奶,可奶奶不知道牛顿,她一脸认真地告诉我:“不迷信就是科学。”哦,科学就是不迷信!我的脑中又浮现了另一组镜头:
战国时,西门豹任邺县令。他到了邺县,询问有关老百姓痛苦的事情。这些人说:“因为要给河伯娶媳妇,大家都带着自己的女儿远远地逃跑了。”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到河边,他巧施妙计,惩治了那些地方豪绅、官吏们。后来,西门豹号召老百姓开挖了十二条渠道,把黄河水引来灌溉农田,田地都得到灌溉,老百姓也因此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我也很崇拜西门豹。照这么说,科学的确就是叫人们不要迷信。
不久前,一个最令我兴奋的`科学事件发生了:
6月18日,18时37分,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那一刻,中国沸腾了!世界沸腾了!
天到底有多高?天外究竟还有什么?小时候的我常常望着天空问自己,我梦想着能飞到天上,去看看月亮什么样子,去看看星星是怎么回事。我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可不知道,这种天方夜谭似的神话竟然真的实现了!
爸爸,您是我们家的依靠,您是家中的顶梁柱。您就像是大地,让我在其中生活;您就像一片辽阔无垠的大海,让我这只小小的船儿,在其中无忧无虑的徜徉;您就像是蔚蓝的天空,让我这只普通的小鸟在其中自由自在在飞翔。
人们都说父亲的爱是冷淡的,是不容易表达出来的。但您却不同,您总是关心我的生活。每天晚上我回到家,您就会做我喜欢吃的饭菜,把我从学习中拉了出去。吃完晚饭,您就会陪我聊天、娱乐。您还特别在乎我的学习情况,我写完作业,您就会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检查。尤其是数学作业,您会把作业再做一遍,作为验算。我不会的题您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再讲第二遍、第三遍……直到我听懂为止。我错的题,您会找出我错的地方,并纠正过来,以免下一次又“败”在这个题上。我每次要背的内容,您也会认真地听。每当我一字不漏地背下来时,您就会十分欣慰地对我说:“下次努力。”
您最关心我的考试成绩。有一次,考完试,分数下来了。我本以为这次能考好,可是鲜红的“88”分写在了我的卷子上。我本以为您会大骂我一通,没想到您却和蔼地对我说:“没关系,下次努力一点,考好就行了。”于是,我发奋起来。果然,一学期下来,这努力让我得到了回报,我考了全班第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类认识的多元化, 科学精神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20) 》中明确科学精神在公民科学素养中的重要地位。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创新型国家应该是科学精神蔚然成风的国家。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利用科学课程的独特资源和亲自经历, 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可以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一、指导观察实验,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
观察是认识事物及变化的重要过程。要能真实客观地获取事物或现象的信息, 必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能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采用相应的观察方法和手段。科学观察的对象有的是静物 (如金属等) 、有的是微小的生物 (如细胞、细菌等) 、有的是短时发生的变化 (如燃烧着的火柴、蜡烛的变化) , 还有的是长时间变化的过程 (如种子的萌发) , 要完成这些观察任务, 我们的学生必须具有认真仔细的态度、坚持不懈的毅力、一丝不苟的精神。特别像“种子的萌发”这样一个时间跨度较大的探究, 种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而出现不同的变化, 没有足够的耐心和认真仔细的态度是难以完成观察和记录任务的。科学中的观察还可以带着要求或问题进行, 如了解蜡烛的变化, 要求仔细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 尽可能多地说出蜡烛的特点;将蜡烛放在加热皿中, 加热时, 蜡块有什么变化?冷却后, 又有什么变化?提出要求或问题就是提醒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 避免观察的盲目性。观察时还要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客观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如燃烧的火柴会发光、冒烟、感觉热, 燃烧后火柴变成白色的粉末等。科学认识中的求实精神就是要尊重事物的本来面目, 对观察到的现象不可有任何修饰、装点或是编造。科学认识可以带有想象, 但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在描述中让学生减少使用类似“好像”“大概”等模糊不清的词语, 如未能有清晰的感知, 可以引导学生重复观察, 直至最终形成相对一致的观察结果。在严格规范的观察分析中, 逐
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怀疑与探索的精神
著名的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说:“正是怀疑、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 去拓展知识, 去实践, 去观察。”我们可以认为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通过怀疑, 不断引发新问题并解答新问题的过程。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对现象的现有认识, 而不去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就不会有“万有引力”学说的产生;如果我们不去多问几个为什么, 迷信和盲从会一直束缚着我们。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索, 科学课堂应在一个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中让孩子去探索和发现。新的观点和思想往往是在对陈旧思想的否定之上建立起来的, 合理的怀疑会产生许多新的发现, 我们可能难以将喜马拉雅山与海洋联系在一起。《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地表的变迁》一课中, 提供给学生这样一段资料: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而在20世纪60年代, 科学家们却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了鱼龙的化石。同时, 人们还在山体岩石中发现有鱼、海藻、海螺的化石。根据上述资料, 你认为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以前是什么样的?科学家还通过研究发现, 鱼龙是一亿八千万年前恐龙时代的霸主, 你认为喜马拉雅山的变化时间怎样?我们常说的问题意识就是怀疑精神的体现,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为学生创设怀疑思维的内容。
三、经历探究过程,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精神
探究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过程, 具有探索精神的人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现象, 不会惧怕任何困难。《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 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获得自信, 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探究活动, 还涉及对科学探究过程的认识。在探究过程的每个环节中都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都会反映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态度。如实验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 在动手实验前, 让学生假设和预测实验结果, 要求学生说出各自的依据。如在做物体沉浮实验前, 先让学生假设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 然后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就是让学生经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 经历从无数次失败中获得成功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中分析推理及想象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的结果是需要进行重复验证的, 明白对其他探究结果提出质疑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内容。科学探究不仅考验我们的智慧, 更多的是考验我们的精神, 能否坚持不懈, 能否正确面对探究中出现的困难。探究离不开研讨, 研讨离不开公平民主的氛围。科学教学中可有目的地营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间平等的研讨氛围, 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见解和观点。在科学探究中, 老师要尽可能地减少权威影响, 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 鼓励学生勇于向老师挑战、向书本挑战、向权威挑战。探究有可能会失败, 我们也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宽容, 让学生感到科学探究是允许失败的, 关键是如何从失败中分析原因, 寻找成功的秘诀。
四、设置认知冲突, 培养学生理性和创新的精神
科学课上老师经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还有不同观点吗?你同意老师或某某同学的观点吗?我们的科学课堂不求统一的思维、统一的表述、统一的结果, 只要是有依据的表述和独特思维都应充分肯定。我们不预设
标准答案, 因为任何标准都会随着科学探究的不断深入而被不断修正。没有认知冲突就不会产生思维的火花, 也不会有新思想的产生。如在学习了《遗传与变异》后, 可设计这样一个科学辩论会:正方提出新型草莓个大、营养价值高;使用生长激素的奶牛, 产奶量高。反方有何观点?通过这样的辩论会让学生知道生物变异现象的利与弊, 让我们能用理性和怀疑的眼光看待和认识任何新生事物。我们提倡科学的理性精神, 就是让我们在与自然相处中减少盲从与迷信, 科学理性需要我们能探索自然规律, 认识自然规律, 从而遵从自然规律。又如认识细菌和霉, 我们可能更多了解到的是它们对人类危害的一面, 其实细菌和霉有过也有功。我们要善于挖掘科学课程中大家共议的话题, 促使学生产生思维碰撞。如为什么在共同家园中的生物会有敌人和朋友, 而且他们仍会生活在一起?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以牺牲宇航员的生命为代价去探索宇宙, 你认为是否值得?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怀疑精神, 有了思维碰撞也能引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五、寻找科学家足迹, 学习他们的求真精神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结合知识学习, 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探究成果, 如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 为人类敲开了认识微生物的大门;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青霉菌能分泌出青霉素, 为后来生产出治疗细菌性疾病的多种抗生素并拯救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有的还介绍了科学家的艰难经历, 如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假设》一课中介绍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对南美大陆东海岸的凸出部位, 恰好可以和非洲西部的凹进部位吻合在一起的现象进行研究, 他虽然找到了许多证据, 也没能说服当时大多数学者接受“大陆漂移说”。直到20年之后, 科学家们拥有了更多的相关证据, 这一假说才逐渐被人们接受。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家的创新征程是一个十分漫长、艰苦的过程, 需要坚强的意志、敏锐的观察力和足够的耐心, 还需要勇敢无畏精神。众多科学家的成功经历证明, 正因为有了这些宝贵的科学精神才使得科学不断发展, 社会不断进步, 新生事物不断涌现, 才使得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我们了解科学家的探索经历, 就是要学习科学家不怕艰险、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瑟瑟的秋风给大地上抹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就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最爱的橘子成熟了。
橘子仿佛一个个小灯笼,金灿灿的,像擦了油一样光滑,沉甸甸地挂在树枝上,压弯了树枝。橘子刚结出来时,根本不是现在这样,那时,它又青又小,在绿叶的衬托下,不仔细看,还分不清哪些是橘子,哪些是叶呢!慢慢地,它又变成了浅黄色,又过了一段时间,它就成熟了,变成橘红色。这时就可以吃了。剥开皮就可以看见那一瓣瓣新鲜嫩黄的果肉。我轻轻地把它放进嘴里,然后又轻轻一咬,立刻嫩黄的、甜甜的略带一点果酸味的汁水溢了满嘴。
橘子不仅果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还可以生津、解渴,而且它的皮也有许多用处。橘皮又苦又涩,可以做中药;它可以放入火锅里去腥;冬天生冻疮时,你只要把橘皮放进火里烧烫,再放在生冻疮的地方烫一会儿,这样反复做几次,冻疮就会渐渐痊愈……
冬天,柳树不像以前那样枝叶繁茂,而是光秃秃的像一把扫帚,许多枝杆无精打彩,干巴巴地耷拉着头贮立在狂风中,狂风无情地吹着这棵高大挺拔的柳树。
冬天柳树是一把光秃秃的扫帚,那么大家肯定会问:春天的柳树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可是那春天的柳树在春风姑娘的吹拂下,柳树立刻变的生机勃勃,太阳照耀着柳树,叶子闪闪发光,春姑娘又轻轻吹了一口气,柳树就欢快地跳起了芭蕾舞,我摸了一下柳树的嫩叶,她悄悄地低下了头。
我们常在柳树下玩摸瞎,一个人当瞎子,另一些是人。瞎子摸来摸去就是摸不到我们,“啊,好险”,我差点被瞎子摸着,“噢,上课了”,我们一哄而散。
【我爱科学的小学作文】推荐阅读:
小学作文:我爱家乡的杨梅07-05
我爱语文书的小学作文12-15
小学我爱家乡的果园作文12-28
我爱家乡的雪小学作文09-08
我爱去的地方小学作文10-09
我爱的妈妈小学二年级作文11-07
我爱秋天的小学作文600字12-22
我爱我家的小学作文400字07-11
小学3年级我爱美丽的家乡作文12-01
我爱你中国汉字的小学作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