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猎人

2024-1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光猎人(精选6篇)

时光猎人 篇1

孩子们的时间是彩色的,很活泼,不容易捕捉。老人们的时间很沉重,箱子还没装满我就提不动了。你们年轻人的时间,不活泼,而且轻盈。可是我喜欢你们的时间,因为只有你们的时间里有阳光的味道。

——题记

在这试卷漫天飞的世界,你——时光,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便跌跌撞撞的闯进了我的世界,那么突然,让我不知所措。

我再也没见过时光。

那个终究没念对我的名字的时光。

那个声音柔软的,五官像小王子一样精致的、温柔的——时光猎人。

我噙着泪水反复的读着,读着,双手颤抖着抚摸这一个个让我几欲心碎的文字。

你终究还是走了,我的时光猎人。

与你第一次见面是在小熊的教室,你正奋力地往教室外拖拽一口巨大的皮箱。大大咧咧的小熊并没多想,本能的认为你是个小偷,顺手扔过去了个书包。还清晰记得你当时惊讶的神情:”你能看见我?“就这样,你与小熊相识了。

通过你们的对话,我明白了,你是位时光猎人,专门寻找我们人类浪费的时间并收集起来。很神奇的职业,对吧?

小熊说,你很像圣埃克苏佩里笔下的小王子:柔软的黄色头发乱蓬蓬的,市场露出惊讶的表情,更奇特的是,在她身边坐下时,像一株草轻柔的倒在沙里,一点声音都没有。

可是,那样美好的`你为什么要离开呢?

当小熊把她的名字写在你的掌心的时候,你认真的读着:”小……能……“,很搞笑,我当时就忍不住轻笑出声来了。

你是个心里充满爱与善良的美好生物,可是我多么希望你不要那么善良,这样,你就不会为了帮助小熊的朋友,小雪而付出生命了。可是,如果你不那么善良的话,应该也不是我所认识的时光了吧。

命运总爱开玩笑。也许是我们人间不该拥有那么美好的你吧,狠心的上帝就把你带走了,无视了我们的不舍。

”时光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失去颜色。“惶恐如喷泉一般涌上了我的心头,我几乎不敢再看下去,我怕了,时光你别走好不好?

”时光突然失去向心力一般被甩到我面前,一瞬间,我只看到银光四溅。“

”我昏了过去“

你离开了,还是那么善良,怕小熊难过你的离去,你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让她闭上了眼睛,让她醒来的时候回想这件事只认为这是一场梦。可是,那么惹人怜爱的你她怎么会忘记呢?她看着小雪清澈的眼睛和红扑扑的脸颊,把这件事深深的埋在了心底。

我的心情如一锅乱粥,复杂。

很想你,真的。不知道你去哪了,也不知道你会不会回来。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在某时空的某个星球,有某个很平凡的女孩在执着的等着你,想着你。

虽然你不认识我,但是我认识你,足矣。

依然等你,美好的时光猎人。

赏金猎人的夏日时光 篇2

Novelist Henry James once said the two mostbeautiful word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were “summerafternoon.” And what better way to spend summerafternoons than curled up[卷起] with a good book? Overa decade ago, Janet Evanovich created a wacky[古怪的]world and a little boun-ty hunter[赏金猎人] named StephaniePlum,who is“incredibly average and yet heroic ifnecessary,” and the world of modern mystery fiction hasn’t been the same since. The 14th novel ofthis series, Fearless Fourteen, surely promises you a funny, exciting, warm-hearted trip this summer.

“When someone is done reading a Stephanie Plum book, I like to think they’re a little happierabout themselves and the people around them, that they think, you know, if Stephanie can getthrough the day, so can I,” Evanovich said.

猎人笔记读后笔记 篇3

猎人笔记读后笔记1

俄罗斯文学的三架马车:“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享誉世界。三人当中,屠格涅夫的语言给世人的影响最大。尤其是他的成名作——《猎人笔记》,让我爱不释手,推崇备至。他关于人、景、物的描写,真是淋漓尽致,生动形象,对我的作文帮助最大。《猎人笔记》可以说是一本描写的字典,我的作文里有很多他的句子,给文章增色不少。

爸爸的床头柜上永远放着厚厚的一摞书,那就是屠格涅夫的六部长篇小说和他的《猎人笔记》。记得我上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多读些文学名著。爸爸就把他最为推崇的《猎人笔记》介绍给我。我看起来就像读天书一样,真的读不懂,可爸爸非让我坚持读,还说:“小学生的语言表现能力差,不会写作文,关键是没有范本。写字可以描红,作文就要学屠格涅夫。先比着葫芦画葫芦,然后才能比着葫芦画瓢,才会有自己的语言,才能有创造。”爸爸每天和我一起读五页,然后叫我分类摘抄,并且要求我像背诵唐诗、课文一样,必须背熟。后来我真的尝到了甜头,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雨、雪、雷、电都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而屠翁的描写是那么那么传神生动“天空扯着闪,响着雷,暴雨洪流般倾泻着,马路上到处成了临时水道,桥底下积水成渊。树枝全部动荡着,哗啦啦地翻卷着树叶……。”

“雪还在不停地下着,远处群山上已经一片银白。马路中央被马车践踏过的地方,留些漆黑的车辙,但很快就被落下的雪盖住了。路旁没人走过的地方,一片雪白。松树枝上堆着厚厚的积雪。行人都衣领高竖,裹紧身躯,匆匆奔走着。”

我把这些名句写在作文里,再添加进人物活动,给人物一个特定的活动空间,他或者她顶风冒雪,不畏严寒,去做好事,帮助同学,就很具体生动。

就是同一轮太阳,屠翁写的也是妙笔生花,传神极了。“太阳——不像干旱的炎热时候那样炙热、通红,不像暴风雨前那样呈晦暗的血红色,但是显得明亮,柔和灿烂——从一片狭长的浓云下面浮现出来,鲜亮得发出光辉。”“这个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太阳隐藏在离园子半里光景的小小白杨林后面,树影无边无际地躺在寂静的田野上。”“天空飘着蓬松的白云,太阳依然在蓝得发黑的天空中照射着。”不同时间的太阳,表现一天的时间变化,又是多么贴切准确。

还有关于动物的“有时在垂下来的灌木下面,浮起一条大鱼,吐出几口水泡,又慢慢地潜入水底,后面留下一阵轻微的涟漪。一些鹞子在田野平稳地飞翔。一只小猪哼哼唧唧地打门前走过,一只牛哞哞地叫着,一匹农人的马齐膝地站在水里,懒洋洋地扇着湿漉漉的尾巴,……”

还有写树的,写山的,写大海的等等等等,林林总总。真是美不胜收啊。

屠格涅夫真是我最最崇拜的大师,就像我崇拜刘谦一样。他的语言就像变魔术,把大千世界写的惟妙惟肖。我跟着他学会了写作文,写人,写景,写物。我期待着有一天我也能成为第二个屠格涅夫,甚至能超越他。

猎人笔记读后笔记2

屠格列夫,十九世纪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1818年,他出生在奥缪尔省的一个贵族家庭。

《猎人笔记》,是他的成名作。出这本书之前,屠格列夫几乎对文学创作失去信心了。但当他发表,《猎人笔记》的第一篇故事——《霍尔和卡里内奇》,却意外的收获了不少称赞,这无疑给事业正处在低谷的屠格列夫巨大的信心和希望。

这本书,主要叙述的是,作者以旁观者的角度为读者介绍了他在乡间所看到的一幕幕朴实而又温馨,简单而又快乐的美好生活,和可爱的人们。

其中,精明能干的“霍尔”,多才多艺的“卡里内奇”,热爱自然的“卡西扬”,天才歌手“雅诗卡”,追求爱情的“阿库丽娜”和身世悲惨却为他人着想的“露凯丽娅”。他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猎人笔记》真切的表达出,作者自己是非常向往这样的生活的。

《猎人笔记》全书有12篇故事,代表作有《霍尔和卡里内奇》,《孤狼》,《活骷髅》等等。

这本书写出了作者对阶级农民的赞美,和对阶级地主的讽刺和咒骂,使文章更有了人情味。

《猎人笔记》这本书是今年刚读的,他是我印象深刻。同时,也让我懂得了有时人心很险恶,人生有时很残酷。

书中,作者以富有个性的话语,看透命运的手法,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感想。诉说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这本书,直抒胸臆。它既使我陶冶了情操,也增长了见识。

《猎人笔记》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自然和人。

猎人笔记读后笔记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关键是要读好书。我最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做《猎人笔记》,我觉得屠格涅夫这本《猎人笔记》对我帮助很大。《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这部以描写俄罗斯人民诗意鲜明的短篇特写集进入了俄罗斯古典文学宝库,并在国外拥有众多的读者。我在读《猎人笔记》这本书的时候,仿佛与作者屠格涅夫融为了一体,一起度过一种全新的田猎生活。

“不公平”这是我读完这本的时候对俄国社会的第一印象。地主们身上穿着绫罗绸缎,农奴们则要每天穿着整洁的“制服”为的是给主人争面子。地主们衣食无忧,而农奴们则要起早贪黑为挣得面包干活。地主们的餐桌上都是山珍海味,而农奴们则是有了上顿没下顿,只有到过节才能讨到馅饼。地主们常为一点小事打骂农奴,而农奴们只能吞声吐气,连声诺诺……

此书中俄罗斯人民的性格特点的差异和对国家的热爱让我大吃一惊,书中有两个农奴给我的印象很深——霍尔和卡里内奇。虽然他们两人对人生的观念是截然不同的:一个贴近社会,比较实际;一个热爱大自然,比较烂漫,但是他们两却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屠格涅夫在书中有这么一段:“彼得大帝本质上是俄罗斯人,恰恰在他的大胆改革中说明他是地道的俄罗斯人。俄罗斯人坚信自己的力量和毅力,俄罗斯人不惜牺牲自己:他很少留恋过去,勇敢的瞻望未来。凡是好的——他就喜欢,凡是合理的——他都接受,至于是哪里来的——他并不在意。”

合上书本,默默的品味这深刻的一段,不免深有感触、深有收获。仔细联想现在:多少人因为缺乏自信而失去成功的机会;多少人会为了祖国的尊严或自己坚信的信念遭到侮辱时而不惜牺牲自己挺身而出?有多少人只会留恋过去,总会在别人的面前炫耀“自己的历史”,尽管他们明白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却无法挺身面对未来;有多少人会因为私人的仇恨或所谓的妒嫉而把别人正确的做法或观点想方设法地进行抨击……

我觉得我们中国人也要向俄罗斯人学习:少留恋过去,勇敢的瞻望未来!

猎人笔记读后笔记4

暑假里,我读了《猎人笔记》。这本书的作者是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也是他的成名作。

我从书中得知《猎人笔记》创作于19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当时的俄国正处于解放运动初期。作品是由二十多个独立的故事组成,通过作者笔下的猎人对每一次行猎时的所见所闻进行描写,让我感受到当时俄国社会的种种现实——残暴、狠毒、吝啬和思想的愚笨与腐朽,以及当时俄国农民的悲惨命运,也从一些角度表现了农民的善良、勤劳、诚恳、纯朴,和他们的才干和无穷的创造力,以及他们对光明的未来、美好的生活的无限向往,引发读者的无限愤慨和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感觉了俄国社会的黑暗本质,对当时的农奴有着无限的怜悯。

《猎人笔记》主要对地主和农奴两个阶层的人进行描写,“不公平”是我读完这本书后对俄国社会的第一印象。地主们身上穿着绫罗绸缎,农奴们则要每天穿着整洁的“制服”,为的是给主人争面子。地主们衣食无忧,而农奴们则要起早贪黑为挣得面包干活。地主们的餐桌上都是山珍海味,而农奴们则是有了上顿没下顿,天天吃不饱、穿不暖,还有些人甚至被冻死、累死、饿死,只有到过节才能讨到馅饼。地主们常为一点小事或不顺心就打骂农奴,而农奴们只能忍气吞声,唯唯诺诺。地主们不断剥削农奴,而农奴们却不敢有什么怨言,只能暗暗抱怨命运的不公……

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农奴制度的控诉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相比而言,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美好,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猎人笔记读后笔记5

我有一本喜爱的书,它的作者是俄罗斯的屠格涅夫,这本小说揭露了底层人民的生活和贵族的丑陋.它由一篇篇不同的故事组成,却同时以刻画人物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丑恶,虽然屠格涅夫同为贵族,却表达他对贵族的厌恶与讽刺.这本书是《猎人笔记》,里边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形象丰富,描写地栩栩如生,令人叹服。

翻开这本书,我跟着作者进入一个又一个的村庄,欣赏一幅又一幅的唯美画卷,经历一遍又一遍的人情世故......我与屠格涅夫也一起度过一次又一次的美妙之旅。

我喜爱当中的独院地主——奥夫夏尼科夫,他不是富翁,但却使人敬佩,他对待仆人公平公正,并待遇很好,他为人低调,不会摆谱。而真正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当着屠格涅夫的面平淡的描述着屠格涅夫之祖父的恶行,却没有激动没有黯淡,只是仿佛描述着一件很平常的事——在当时,或许的确很平凡,但是受伤害的对象是自己,这便不平凡了。

我对待书中的另一个人物感情有些复杂,这个人便是叶尔莫莱,说喜爱吧,但又不喜欢他糟践自己的妻子和虐待自己的猎犬,说厌恶吧,又很敬佩他的无所不能。记得有一次屠格涅夫结伴乘舟游玩,半路小舟漏水翻船,几人被困在密密的芦苇丛中,不辨方向。这时,叶尔莫莱主动提出去探路。过了很久,仍是不见踪影,几人不禁开始忧心,我也不由得心提起来。幸好,他不仅平安归来,还带领大家顺利地走出了危机重重的芦苇丛。通过这件事,还体现出了他的勇敢,这使我对他更多了一层敬佩。

还有一个让我喜爱的人物,因为他经常单独出没,被当地人们称为“孤狼”,是个护林人,许多人都怕他。据说无论是谁只要剪了一根树枝,他都会知道。有一次作者因为躲雨,去到了护林人的小屋。雨停后,他在送作者回去的路上,声称听见有人在砍树,使作者惊奇不已,跟去一看,果然如他所言,那砍树的人被抓到后苦苦哀求,孤狼露出几分同情,有些动摇,迫于身份,没有放过他,直到作者求情,顺水推舟的应了下去,并答应保密,就此可以看出来,其实他的本性不坏,富有同情心,只是被情势所逼,无可奈何而已。

合上书,仿佛那些景象就在眼前,难以忘怀。这便是我爱的书。

城市猎人经典台词 篇4

2) 人生是选择的,不是被迫的。你不能喜欢我的,你要幸福。

3) 我没有自信放得下你,金娜娜,我喜欢你。

4) 杀人不是我的方法,毁灭才是我的方法。你,不是我的菜。想在复仇后好好生活,但如果我杀了人的话,是不能在安心生活下去的。

5) 喜欢人是一件幸福的事。

6) 你很讨厌我么,如果说不是那就好了。

7) 强烈的否定就是肯定,不要爱上任何人。(真彪说的)

8) 因为我喜欢你,总是想你,我忠实我的感觉。

9) 不能爱,这就是我的命运。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怎么就天不怕地不怕的呢?

《猎人笔记》读书笔记 篇5

写好结尾的那天晚上我在窗台上坐了整夜,我真真切切的开始想念巴黎,这个本该在故事结束之后就烟消云散的人。

后来我再也找不到那份手稿,就像故事的终场,苏别离开巴黎。

或许,于我于苏别,这才是最好的结尾。

而现在,我要给你们讲另外一个,猎人故事。

希望这往事的枪口,终将直抵你心底。

我曾以为,一抬眼,就有明月。

我曾以为,一落笔,就有娟红。

最后的猎人 篇6

从表面上看,这是山里人和野猪之间延续多年争夺生存资源的战斗。实际上,城市化正在消灭大量山林和耕地,野猪和猎人都被逼迫着在更狭小的场所作战

每年4至8月,61岁的塔山村村民邓荣清,只是一个普通老农。身材不高,小头宽肩,背有些佝偻,满脸灰黑色皱纹,有老山猫一样狡黠的笑容。安静地坐着,喉咙总会吞吐出低沉的咳咳。眼睛在没有阳光的暗处,显出浑浊的灰白色。

一入秋天,他就不再只是个矮小瘦弱的老人。

每年9月,政府规定的禁猎期结束,邓荣清会从淳安县里商乡乡政府领回猎人们寄存的枪支。全乡1万多人,一共40支猎枪。邓荣清说,整个乡里,他这把枪号933637的猎枪打的野猪最多。因为这个出色的战绩,他在县里拥有一些特殊身份,比如一张浙江全省范围内带枪狩猎的通行证。整个淳安县只有两张。

他从17岁开始跟着父亲和野猪作战。野猪是一种世代和山里人纠缠的动物。平时在深山里以树皮草根果腹。每年秋季,就到庄稼地吃精细的粮食。猎人和野猪的战斗一直没有胜负。每年都会从山上抬下几十具野猪的尸体,但每年庄稼地里,都会有野猪拱倒的庄稼,摧毁的粮食。

最近几年,这个位于浙江千岛湖畔的乡村里,人和野猪的争斗变得更加激烈。因为野猪正在增多。今年入秋以来,野猪泛滥的消息在山村里流传:每天晚上都有农田遭殃;鲁莽的野猪甚至在白天进入村民的后院,从厨房的窗口射击都能打到野猪。猎人们还赶出7只野猪的猪群,“我年轻时最多看到6只的猪群。”邓荣清说。

2007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浙江省林业厅、省公安厅组织开展以“为民除害”为主题的集中猎捕成灾野猪的专项行动。整个浙江省,有1000多个乡镇经批准成立了狩猎队,持有“两证”(猎捕证和持枪证)的猎手已近万人。

从表面上看,这是山里人和野猪之间世代持续的,争夺生存资源的战争。但现在有更强大的力量加入这场争夺——城市化正在消灭大量山林和耕地,野猪和猎人都被逼迫着在更狭小的战场上争夺。

猎人出发

从村庄步行到山里,沿乡村公路走大半小时。公路的一侧是政府的公益林,1998年后禁止砍伐。树木密密茬茬,掩盖了树林里的真相——山坡几乎是直壁,充满高过人头的锋利茅草,最适合野猪出没和藏身。

公路的另一侧是浙江少有的平地。尚未收割完的玉米、稻谷、红薯,都是野猪喜欢的食物。平地被连绵重叠的大山环抱。山色随远近不同,最远的暗蓝,是海拔1000米左右的千里岗山脉。山脉四周逐渐低下的广大丘陵地带,海拔一般在400米以下。从淳安县到附近的开化、常山、衢州,都是位于千里岗山脉以下的矮丘。

最低地方海拔110米,邓荣清的村子就在这个区域。

11月10日晚,从山里飘来一阵雨。雨后的第二天是打野猪的最好时机。野猪夜里吃完庄稼,通常会进山找个平坦草密的地方睡觉,一夜奔跑不会超过60里。

邓荣清身着迷彩服、迷彩帽、绿胶鞋,腰缠由麻绳和木板组合的刀鞘,插一把猎刀,扛上猎枪出门了。猎人轻装上阵,从不携带食物或水,靠山泉野果充饥。要打到猎物,就得和它们拥有一样的生存能力。

相同装扮的四位同伴,牵着七条猎狗在村口等他。乡里惟一一家猎物收购站的老板说,这是当地最强的狩猎队。年纪最轻的余振发和枪法最好的余小林是队伍中的“前锋”,他们要赶着猎狗满山追赶野猪,在发现它的第一时间狙击。于金龙负责追踪,找到野猪进山的路线。邓荣清和余光根都六十多岁,负责守坝。邓荣清把这个岗位形容为“第二线”。如果野猪躲过前锋和猎狗的追捕,他们就要等在野猪逃跑的必经之路上解决它。

他们在一起合作5年了。“我们就像兄弟一样,”邓荣清说,他是队伍中的老大。如果有人在打猎中受伤,猎物换来的钱就全给受伤的人治病。他们一起买了联网的电话卡,相互之间打电话不要钱。

多年在山林里和动物追逐,他们的技艺和装备都在不断更新。从前的土枪15分钟才能放一枪,现在猎枪一分钟可以放四枪。从前晚上打猎都是在准星上缠一根白色的棉条,现在可以带头灯打。从前用竹哨互通信息,现在换成了手机。

但一些基本原则没有改变。邓荣清的父亲告诉他:梅花鹿、穿山甲不打,因为对农民和庄稼没有伤害。豺狗要避开,它对着你叫你就会倒霉。而且它吃动物,对山里人有好处。打幼崽不经济,肉太少不好分。上半年一般不打猎,因为立冬以后动物的肉才好吃,野兔除外。进深山打猎,早上十点以前不能东问西问。

没有人能比猎人更了解大山的美妙。再过一个星期,他们会进入海拔约800米的深山里。站在山巅,云雾缭绕,植物像瀑布一样悬挂在峻峭的石壁上。

和这里相比,“千岛湖这边根本不算风景。”余振发说。他是队里最年轻的成员,今年40岁。从他身上可以看到猎人们年轻时的身影:瘦小,精悍,好斗,喜欢在山林里游走。他的妻子比他小20岁。邓荣清说,因为喜欢自由自在,猎人们都很晚结婚。

最后的猎人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打猎是乡民和野兽争夺山林资源的手段,又像是场盛大的乡村集会。打到猎物,见者有份,上山围猎的人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成为一支二三十人的庞大队伍,浩浩荡荡在山里呼喝。邓荣清的父亲也是一个老猎手,出猎一次半个月,回来两手空空,打到的猎物早就被偶遇或跟随的村民分食干净。对一个家庭来说,“打猎的都是败家子。”邓荣清的老婆说。

但猎户因此赢得乡里人的“尊敬”。他们自称是乡里的“强者”。在乡村社会,面临土地、宅基地等家庭利益时,争夺总是很激烈。“没人能占我的便宜。”邓说。他曾经三次被选上村长,但他都不当。现在村里有什么大事,村干部都要来家里和他商量。甚至整个乡村社会的管理都是以他们为枢纽。邓荣清没有任何职务,但经常会有公安局、乡政府的人来找他沟通。“如果能管好我们,也就可以管住下面。”他说。

他们很可能成为最后的一群猎人。他们和野兽之间的角力出现了很多连这些“强者”也无法控制的变化,这些变化正在威胁着狩猎的基本资源:猎枪、子弹、狩猎地带……

邓荣清家曾经有6支土枪。邓荣清带着两个儿子,一晚上可以打回好几只猎物。1994年,国家统一收缴农村自制土枪。1998年发放狩猎证,乡里每100个人中只允许2个持枪名额。

国家要求他们配备300块一个的铁质枪盒,装25发子弹的皮质子弹袋,围在腰间沉甸甸的一排。他们隶属公安局的保安科管理,公安局的人有时突然进村抽查:猎人们的枪是否锁在枪盒里,是否有给枪管上油、擦亮。他们每年上缴50块的林业资源费,30块管理费。

为了买到子弹,邓荣清要写好申请,去乡政府和派出所盖章,县公安局治保科审批,再到杭州市公安局开许可证和准带证件,最后才能在西湖边的弹药专卖店买到子弹。跑完所有程序,要在千岛湖镇和杭州市呆一个多星期。邓荣清总是一次买好三年的弹药,因为弹药靠调拨,并不是随时都有。今年杭州市西湖区的打野猪专项行动还没有落实子弹。浙江省民用枪支弹药调拨管理中心主任姜根旺告诉记者,狩猎行动将因此推迟一个月。

追逐的范围也在受到控制。打猎经常要追过好几座山。

余小林,以前为了生存而打猎,曾走遍半个中国。后来他一路寻找信仰,先在福建参加台湾传过来的佛教,然后回乡里创办当地的基督教。做起来后,又觉得乡村宗教都是骗钱的,遂专心打猎。他说这是他惟一的信仰。

1998年以后,猎人不能带枪跨地狩猎。

越来越狭小的战场

山坡上一片寂静。

语言是打猎过程中最多余的。经过多年的较量,野猪已经完全能分辨人的声音。

狩猎队员各就各位。余振发和余小林赶着猎狗进入对面的山林。邓荣清守的地方是一个U形山凹,他找一个有树的地方坐下。树可以保证守坝人的安全。逃命的野猪走直线,速度快,易攻击人。如果拉着一棵树,可以帮助人快捷地转身避开野猪的冲击。更危急的时候,还可以上树。

凹地的宽度约30来米。邓荣清有把握在这段距离内击中野猪。他打猎只带4颗子弹,“对着要害部位打,一枪毙命。”

很难说,里商乡的猎人们,现在是为了生存和生产资料而打猎,但肯定也不是纯粹的爱好。因为对枪支弹药的严格管理,猎人这个职业本身的合法依据几乎不复存在,而且,打猎的外部环境,正被一系列更强大的外界力量缩小着。

在离里商乡约一个小时车程的淳安县城,多山的地貌正被城市化的战略改变着。淳安县所在地原来叫排岭,因为山连山,岭靠岭。在过去的几十年,城市的建设者们从环伺的群山中挖出今天的县城。

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仍然延续在县城的新一轮扩张中。沿千岛湖往山里走,一路会看见挖山机的身影。政府正在最大限度地将野猪居住的场所,以百倍的价格进行增值。2007年,政府在千岛湖边挖出约300亩平地,卖了8个多亿。

2007年8月,淳安经济开发区中心区正在进入论证,计划用地规模200多公顷,比现在的千岛湖镇城区还要大。填湖和挖山的面积有20多公顷,用一位参与论证专家的话来说,“简直就是个小香港。”根据淳安县国土资源局的资料,“到2010年淳安县城镇化率将达到29.69%,这对建设用地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城市扩张的每一步,最后都会传导到山林和耕地这根神经末梢。离县城最近的宋家村最优秀的猎人宋六苟,正为自己的土地将被政府低价征用而发愁。政府修建了新的广场,要征用他们村的土地,给新广场那边的原住民修建新的住房。又有200亩土地将会消失。宋六苟这个秋天还没有打到一头野猪,“地没了,野猪都不往这里跑了。”

人类和野猪生存空间的交错区越来越多——他们都没有选择。里商乡的土地资源中,山林占91%,耕地只占2%。1959年修新安江水库,汹涌而来的178.4亿立方立米江水,形成了美丽的千岛湖,也淹没了村里几百亩土地。如今当地村民人均只有4分地。村民往山腰上不断拓荒,开出一片片茶园和竹林。

高山居民也在城市化的影响下集中到平地。2004年淳安县的农村居民点面积比1996年减少372.29公顷。“千里岗的深山上面已经没有人居住。”邓荣清说。他前年冬天到海拔千米的地方打猎,只看到一些断壁残垣。野猪在深山中吃不到粮食,“都下到平地上来了。”

野猪自然繁育的数量也在增加。野猪是偏R型物种,繁殖能力强。一头母野猪一年可以生两窝,每窝6至8个。每年4至8月是禁猎期,邓荣清负责将乡里40支猎枪收缴,送到乡政府司法所保管。这段时间是野猪的繁殖期,小野猪可以安全地长到六七斤。一只2斤多的野猪就可以单独生活。

根据林业专家历时5年的《浙江野猪资源调查研究》,目前全省有野猪10万头左右,种群密度在0.5只/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0多个市。千里岗以下的里商乡位于其中。人和野猪都往这块土地上迁徙,战场越来越狭小,战争一触即发。

越来越危险的争夺

邓荣清从前年开始打二线。他体力大不如从前,进深山,队友要帮他背猎枪,有时还要停下来等他。

但他有很多狩猎经验:野猪不会在陡峭的地方睡觉;赶野猪要在野猪逃跑路线的上方约1米远的地方,压着它追。这样可以避开野猪突然调头攻击。在开阔地带,快跑的猪要慢打,野猪跑动时身体起伏很大,等到它接近草丛时,速度会有停顿,这几秒才是开枪的良机。慢走的猪则要快打,因为这是它启动奔跑的前奏……

已经是第四个小时了。四周一片静谧,仔细听又充满各种声响:风声,树叶坠落,鸟叫,地鼠刨洞……

树林中飘荡出“呜呜”的声音,像是大风刮过山林,又像是一种难以辨识的野兽嗥叫。这是余小林在召唤猎狗。进入深山,人和狗分散在茂盛的林木中,人走山脊,狗钻山窝,互相不见踪影。如果一方发现目标,再以口号或叫声联络。

猎人必须借助猎狗。成为一只猎狗前要经过多轮淘汰。首先是体型,“好猎狗的体型就像舞蹈演员一样。”余小林说,他是队里的训狗员。七条猎狗都身材不高,腰细腿长,前胸骨架饱满。

第二关是实战考验,不怕枪声,能听懂号令,“呜呜”是集合到主人身边,“驾驾”是向野猪发起攻击。最关键的是,面对身材和力量数倍于自己的野猪,要有股不害怕的傻劲。

一只猎狗训练成功,就被禁止与村民和其他土狗接触,被关在一个约十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只有上山才被带出门。每年4至8月禁猎,它们就4个月不出房门。“接触平常的世界多了,它们就不凶了。”邓荣清说。

打野猪,危险重重。被追击的野猪总会做困兽之争。发动攻击的前20米,速度和力量比狗强10倍。通常是往猎人两腿间直冲过来,用獠牙歪头一挑,足以分筋错骨。去年跟随邓荣清他们上山的一个猎人,就被野猪挑断大腿筋。余小林斜挎着一个绿色小帆布包,里面装着止血药、消炎的青霉素、头孢、一次性针管,还有镊子、缝合用的弯针,用于给受伤的人或狗施行现场手术。

自从这几年开始使用猎狗,猎人受伤的大部分几率就转移给它们。猎狗靠嗅觉锁定猎物并通知主人,但茅草茂盛,人不一定能看见野猪的位置,无法开枪。这段对峙的时间最多不超过10分钟。10分钟内,野猪就会攻击猎狗。去年一只“狗头”就是这样丧命的。

最勇敢的猎狗通常最短命。这支猎狗队“狗头”换了好几茬,有的前一天刚当上“狗头”,第二天就被野猪拱死。每条猎狗的肚子上都有挑伤。年纪最大的“来富”,肚子上有条约10多厘米的伤痕,左后脚筋也被野猪咬断,跑起来两步一跳。

战争的尾声

狗叫起来,凝固的山林突然生动了。猎狗的叫声,总是简短而有节制。连续吠叫表明野猪就在它50米以内的地方。

密林中传来第一声枪声,“噗”的一声,短促,沉闷。“打中了。”邓荣清笃定地说。

树林中传出一声嗥叫,清晰,痛苦,愤怒。随后是野猪蹄急速刨地的声音,似乎想挣扎着站起来。猎狗们狂叫着扑上去。

约摸十秒钟,传出第二声枪响。山林恢复平静。

野猪被拖到山凹的平地,是一只160斤的母野猪。它侧倒在那里,尖头,扁身,躯体长大,肋腹厚实,灰黑的身子长毛茂密。舌头伸出半截,蜷缩在嘴旁。

余振发站在它身边,右脸沾着血迹,像刚从菜园子摘菜后轻松地嘻笑着。他开了第一枪,打在右后腰上,打断了野猪的脊柱。余小林补上第二枪,打中头部,伤口还汩汩地冒血,淌下来,积在耳朵里,一只猎狗守在那里不停地舔。

下山的路很威风。沿路村民都停下手中的活,问:“打到啦?打到就好哦。”或者忧虑地叮嘱:“晚上还有野猪来呢。”

猎人们只是赢得今天这一战。可供他们保卫的山地越来越少。

真正的猎人也在消失。乡里的猎枪在减少,一些有持枪证的猎人已经放弃打猎,进城打工。邓荣清有两个儿子,他教会他们16岁就打野猪,但现在他们都去城里做电信生意,赚来的钱回乡里修了一栋气派的3层楼房。

余小林的两个儿子,一个上了宁波大学,一个刚考上浙江大学。

上一篇:人物传记范文800字下一篇:小学学生成绩通知单